文化人类学概论讲义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人类学概论讲义(共7篇)

文化人类学概论讲义 篇1

课程简介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科学。它运用民族志方法,通过观察与参与观察,研究和描述不同人群的生存状态、人类的文化与社会,并由此构建关于关于人类及其行为的总体性知识,达到不带偏见的认识文化差异性与文化多样性,获得对人的真情实在的理解与关怀的目的。

课程简介

文化人类学的分析视角,有进化论、传播论、功能论、结构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等。

田野调查、跨文化比较、主位与客位是其独具魅力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

学习人类学基本知识

掌握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 了解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 认识人类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

提高参与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章 人类学导论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方法 第三章 文化人类学理论 第四章 文化与生态 第五章 体质人类学 第六章 文明的历程 第七章 经济人类学 第八章 心理人类学 第九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第十章 宗教人类学 第十一章 文化变迁

第十二章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消解

参考书目

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9.庄孔韶.人类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庄孔韶.人类学经典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王铭铭.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宋蜀华《中华民族学五十年》 宋蜀华《中华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凌纯声、林耀华《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 格尔滋《地方性知识》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B.Malinowski)《安达曼岛民》(Radcliffe-Brown)《努尔人》(E.E.Evans-pritchard)

《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A.Gupta,J.Ferguson)《论社会人类学》(E.E.Evans-pritchard)《人类学的邀请》(Luke Brady)《人类学家在田野》(澳)(Lynne Hume),(英)(G.L.Hundt)《人类学诗学》(Ivan Brady)《人类学透镜》(James Pencock)《文化论》 》(B.Malinowski)《人类学一百年》【英】(T.K.Penniman)《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费孝通)

教学计划

教学学时:48学时(16周)课堂教学:36学时(12周)教学考察:课堂讨论:读书报告:

6学时 3学时 3学时

第一章 人类学导论 ——什么是人类学?

——什么是人类学 Q: 什么是人类学呢?

A: 人类学是研究人及与之相近的灵长类的一 门学问,或者说是多种相关学问的集合。

Anthroplogy(人类学)一词是源自希腊语 anthrpos(人的)+ logos(研究)。

1501年,德国学者洪特(Magnus Hundt)把此词用作他研究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物学专著的书名。19世纪以前,人类学一词主要是指对人性、人类体质特征及其进化历史的研究,相当于现代体质人类学再加上有关人性的思辨。随着对原始民族的实地考察和考古学的发展,开始从体质、文化、考古和语言等方面对人类进行广泛综合的研究.作为名词或单词的人类学内涵所发生的变化。欧洲: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英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民族学一词的意义多次转换。最初侧重于种族起源研究,强调地理学和语言学方面,指一门特别关注文化共通性的人文学研究.19世纪60年代,随着进化论学者的兴起,民族学开始将注意力转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追溯上。

一、人类学的学科体系 体质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本身的体质,与生物学不同,主要研究人类起源、人种、和人体形态等三个部分。关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体质人类学无论是研究人类祖先的化石、当今世界人口的基因分布、基因遗传机制、不同区域人们的肤色和形态特征,还是研究人类及相近的灵长类的行为模式,都关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可以说,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及相关的灵长类的体质发展过程中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联。

考古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是从事对人类遗存的研究和复原工作。考古学不仅研究人体的遗骸(由此可得到人的生和死的资料)也研究人类所创造、生产和使用的一切事物的遗存.换句话说,考古学家试图发现和研究所有的人类活动遗迹,通过这些遗迹来了解和复原人类的活动,来了解人类与其环境所构成的关系。

语言人类学 对人类的交流系统(尤其是语言)的分析和研究。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有:语源研究,即现代的语言是怎样进化而来;研究其他物种的交流体系,以及人类的经验是怎样成为代码,未来的语法将怎样构成等;通过语言研究人类思维的本质。所以语言人类学并不是为了多掌握几门语言,而是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本质 语言人类学主要是对人类的交流系统(尤其是语言)的分析和研究。语言学家们关注的问题有:语源研究,即现代的语言是怎样进化而来;研究其他物种的交流体系,以及人类的经验是怎样成为代码,未来的语法将怎样构成等;通过语言研究人类思维的本质。所以语言人类学并不是为了多掌握几门语言,而是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本质。

文化人类学

是对人的文化的研究。主要任务是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三大重要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涉及到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体现(社会文化);三是人与心理上的关系,了解个人离不了了解心理。(精神文化)文化

文化,提供了“生活的设计”使得人类具有极为灵活和多样的方法来解决生存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使我们人类成为地球上的主人。我们越研究文化,就能更理解我们人类的意义。

更多的分支

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工程人类学、遗传人类学、灵长类人类学等

考古人类学:试验考古学、民族考古学 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

文化人类学:乡村人类学、都市人类学、女性人类学、旅游人类学、视觉人类学

第五个分支学科:应用人类学

二、人类学的起源

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15—18世纪),欧洲经济向海外扩张、掠夺和殖民,许多学者也能到遥远的地方并记录下对异民族的发现和观察。两类问题:一是人类从何而来,为什么有不同形态?二是各种人类集团为什么有不同的生活习尚?人类学就是为解答这些问题而兴起的。有的人类学家对这一问题作过详细的阐述,认为从科学史上看,人们最先研究的是距离人类最远,对人类行为所起的决定作用最小的现象。所以物理科学形成得较早,以后是生物科学,再后是社会科学18—19世纪的学者形成了社会科学中的比较方法。建立起许多文化进化的表格,在所有的表格中,欧洲社会制度位于进化金字塔的尖端。

(一)进化论思潮的产生 神创论与起源论

在进化论产生之前,基督徒认为创世纪是理所当然的事。在16世纪早期 A.J.Ussher 论证创世纪的那一天是公元前4004年10月23号上午9点,但也导致了对起源论的探讨。随着地理大发现,创世论也变得越来越麻烦。多源论与一源论 生物进化论的产生

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和 达尔文(1809—1882),并使他们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们提出了一个简单、自然、通用的法则来概括种的起源和灭绝——即自然选择。1858年,他们用这一标题发表了论文,第二年达尔文又出版了《物种的起源》,这部学术著作把进化论的概念普及化并应用到整个生命界。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1913)華萊士雖同為演化理論的提出人,卻只謙抑自稱是熱情的甲蟲獵人,也不吝推崇達爾文的貢獻。Charles Robert Darwin

Q:什么是自然选择呢?

简单地说就是保持适用环境较好的特征,抛弃不太适用的特征的过程。自然选择有两个重要的基本点:

(1)所谓特征不是个别的而是群体的有利的特征(2)特征并不是天生的“优越”。自然选择完全依赖环境,环境改变,那些有利的适用特征也随之改变。

(二)社会思潮中的进化论

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导致社会的理论和知识的过程完全由进化论所统帅,这经常被称之为古典或直线的进化论。

孔德(Auguste Comte 1798 —1859)。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社会学之父”。他创立的实证主义学说是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入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Auguste Comte 实证主义

斯宾塞(H.Spencer 1820 —1903 年)界定了进化的定义:进化不仅仅是变迁,而是通过持续地分化和整合,从一种不确定的、不连贯的同质性向确定的、连贯的异质性变化的过程。换句话说,是指生命和社会从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H.Spencer 人类学的早期进化论者

摩尔根(1818—1881)Lewis Henry Morgan 《古代社会》 泰勒(1832—1917)Edward Burnett Tylor 《原始文化》

(三)专门化学科的出现 18世纪中叶社会科学仍没有分化,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中。19世纪进化论的兴起,社会科学本身才开始分化,才开始建立起各自的专门兴趣和研究方法。19世纪中叶社会科学最主要的分化就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产生和分化。社会学家的兴趣是欧洲社会;

人类学的兴趣较为广泛:考古发现、“种族”研究和人类。

(三)专门化学科的出现

体质特征的分布、人类进化、文化的比较研究和文化进化等,这些多少受到一些进化论的影响。一般说人类学主要集中在所谓“原始”的或前工业的社会。其四个分支──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虽然是分别形成的,但成为人类学相关的次级学科。

三、人类学的研究范式

范式: 特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paradigm)美国社会学家里尔茨区分了社会学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这种划分主要是表明社会学家看待社会现象的不同方式或不同的观察角度。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包括五个要素,这些要素是在人类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观

人类学与社会学在19世纪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学集中研究西方社会,而人类学则有比较的传统,对整个世界的文化和民族进行比较。比较研究有两种形式:

(1)共时性比较,即对同一时代广大区域内的(包括许多的民族和文化)的资料进行跨文化的人类学比较;

(2)历时性比较,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代的资料进行比较,以揭示进化的模式(可以是生物的、社会的或文化的进化模式)整体观

这是人类学不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

这种研究通常称之为“整体论”(holism),并且成为人类学的一个基本点。原因之一是人类学家发现除了人类学家本身观点各异之外,当代的许多学者以及传媒在讨论有关人的行为时,如种族、领土、两性关系、或者大脑结构等,很容易产生单一的决定因素。文化相对观

是直接涉及文化价值判断的方法和理论,是人类学家的核心。它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任何文化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我们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

人类学家用文化相对观来反对种族主义、欧洲中心主义、以及民族中心主义。田野调查 人类学的实地调查又成称田野调查,主要的方法是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是对一个社区及其生活方式进行持续的观察和研究,尤其对基层的、小规模的社区进行长时间的调查,全面了解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人类学家的擅长。

主位与客位研究

主位(emics)和客位(etics)两词是从语言学来的,意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主位研究,就是要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要研究者摆脱既有的范式的束缚,抛弃文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现象。客位研究,即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和事物。人类学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归纳所获的资料。客位研究经常把当地人认为无意义的、或不适宜的活动、事件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四、人类学的内核——文化的概念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泰勒《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罗斯曼(Abrahamv Rosman):罗斯曼(Abrahamv Rosman)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的研究又要以整体、整合的总的生活方式为研究重点,它包括对人类行为、人类制造的物件以及人类观念的研究。在总体上,文化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演变的,同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又存在着前后阶段上的连续性。

霍华德(Michael C.Howard)

霍华德(Michael C.Howard)认为,文化本身是一种习俗性的态度,按照这种态度,人类群体学习如何协调其行为、思想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文化包含着行为、感性与物质三个方面。行为的要素指:人们如何行动,尤其是那些与人们之间相互作用有关的行动。感性包括人们的世界观,以及一切人类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方式与准则。物质则是指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

格尔兹(Clifford Geertz)格尔兹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则采取阐释人类学的观点,因此他将文化界定为:“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体现于象征符号意义中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续和发展他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文化的概念(Culture)文化是一种看的见的事实。

文化是一种适应自然的体系。文化是人类实践和信仰的积累。

文化是一种信仰模式,它铸造了社会中每个人的人格。文化是一种思想和实践系统。

文化是一种无意识的结构,它产生人类的思想和行。文化是一种在社会交往中起作用的共同符号。文化的概念(Culture)

文化是一种法则或行为规范的组织,是一种历代相传的、在符号(象征)中体现的意义模式,是一个承继的用符号形式表达的概念系统。人们依赖文化,传递、延续、并发展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对生活的态度。文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具有特点和行为特征的可以区分的范畴,是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人们进行生活和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文化可以用来指所有人类习得的行为方式;文化又可以特指一个民族或者特定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也可以指一个社会内部不同社会阶层、性别、年龄段等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有时也用亚文化来指代这个层面的文化。

文化的性质(Culture)

文化是普遍的,人类群体都有文化。文化中在特定的文化单位中成长,通过他们文化得以世代传递。不同群体所具有的多样性文化内容往往是用普遍性的框架组织起来的。不同的文化在终极的价值和一般性的伦理约定方面非常相似。文化的性质(Culture)

濡化:文化是在人出生之后逐渐习得的。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文化模式潜移默化作用的结果。人们从婴儿期起不断地学习和获得文化,人类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为“濡化”。

人们借助语言等符号系统来学习,传递信息。通过象征符号的传递和接受,人们才得以创造丰富多采的文化,并使之延续下来。文化的特征(Culture)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是习得的 文化是基于象征的 文化是整合的

多元文化的视野(Culture)种族 族群 社会性别 年龄 区域

五、人类学之地位

时代的变革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思潮的引导者:从进化论到结构主义 弱势群体的同情者:少数民族、贫困文化 矛盾冲突的协调者:文化多元与文化协调

第二章 文化人类学方法

田野调查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调查方法

一、什么是田野调查

文化人类学的目的是了解人类的行为。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方法。美国人类学家R.M.基辛:田野工作是对一个区域及其生活方式进行长期研究。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人类学家收集资料和建立通则的主要根据。人类学家撰写的成果是在提炼出这些经验累积的精华,而终究是要指涉某一民族的特殊经验。田野调查

田野调查(fieldwork)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和进行理论研究的最主要基础,同时也是民族志构架的源泉。所谓田野工作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田野工作与人类学的关系

美国人类学家恩伯: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的基石

英国人类学家赛格利曼:田野工作之于人类学就如殉道者的血之于教堂一样。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是、“民族志”(ethnography)即“记述民族学”(descriptive ethnology)的源泉。没有田野调查就没有人类学和民族学

二、田野调查的历史 摇椅上的人类学家 泰勒 弗雷泽

二、田野调查的历史

摩尔根《易落魁联盟》(1851)

(德)巴斯蒂安《民族学研究和资料的收集》(1871)1874年,英国科学进步协会编《人类学的记录和询问》 博厄斯对印第安人的调查(1883-1884)哈登新几内亚托雷斯海峡的调查(1898-1899)

二、田野调查的历史 克鲁伯(非洲)萨皮尔 本尼迪克特 米德(萨摩亚岛)布朗(安达曼岛民)

马林诺夫斯基(特罗布里恩德岛,现代田野工作)怀特、斯图尔德 莱唯-斯特劳斯

Lewis Henry Morgan(18181881)1862《人类家族的亲属制度》 1877《古代社会》

1881《美洲土著的房屋和家庭生活》 摩尔根(L.H.Morgan)

《古代社会》:社会进化发展所经历的主要阶段——即蒙昧、野蛮、文明3个阶段,每个大的阶段又分成3个小的发展时期,这些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以技术发明为基础的,技术的发明与文化的进化模式相互联系,把人们对于古代社会的实际形态的错误认识加以正确的引导(L.H.Morgan)

社会进化观: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是划分原始社会阶段的根据(获取食物的手段、发现与文明)

政治观念的发展: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 婚姻家庭发展史:群婚、血缘婚、伙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1890《金枝: 巫术与宗教研究》(The Golden Bough: a Studyin Magicand Religion)认为“巫术先于宗教”的第一人

图腾信仰与异族通婚(Totemism and Exogamy)(1910)

原始宇宙进化论的创造与发展及其他(Creation and Evolution in Primitive Cosmogenies,and Other Pieces)(1935)

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恐惧(The Fear of the Dead in Primitive Religion)(1933-36)

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 1854-1941)人类进化三阶段:巫术、宗教、科学 模拟巫术、接触巫术 贡献和局限性

贡献:使人们能够第一次摆脱神学教义的束缚,以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特性;更有意义的是,进化论可以正确地区分哪些是人类生物遗传的因素,哪些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社会特性

局限性:不能不受当时欧洲中心论思想的影响,无法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各种非西方的文化;19世纪末,进化理论受到了其他学派和学者们的批评。

2、传播论学派 兴起于19C20Y,主张从空间上研究文化的传播,又称文化圈学派。力图把人类文化发展史归结为文化联系、冲突、借用和转移的现象,用转移和传播代替进化。文化成长、变化、发展的主要过程都与文化的转借相关联,传播论者否认所有重要的发明都是在每个文化中独立完成的。那些关键性的发明(如车轮的发明)不会是所有文化都经历的独立发明过程,而是由一种文化发明出来后,再由邻近的文化转借过去,逐渐加以扩散在传播论者眼中,传播的过程(文化转借)有赖于“历史的偶然性”,而不由某些不可逆转的进步法则所左右。德国的传播论原理

研究特定文化的“特质”(如鱼钩的类型、神话等),并试图解释这些文化特质的分布情况;把人类文明起源地局限在若干文化圈中,这些文化圈内拥有较高的文明,通过转借、移民、征服等等将这些文化特质传播到世界各地。德国的传播论原理

拉策尔(F.Ratel1844-1904): 《民族学》;

人类地理学》地理环境决定论; 人类文化分布与发展图集; 提出文化的“形式标准”; 物质文化是民族学的研究对象。

弗罗贝纽斯(Leo Frobenius1873-1938): 《非洲文化的起源》; 提出文化圈概念(cultural circles)考察各文化间相同数量的表均(面具、房屋、鼓、衣服、盾牌、弓箭)人是文化的体现者、搬运者不是创造者; 文化神学:文化解剖学、文化生理学(男女性别)提出绘制文化地图的方法

格雷布累尔(Fritz Graebner1877-1934): 提出文化圈的文化层概念; 人类学研究的主题是文化的传播; “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形、量); 《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奥地利传播论

施密特(Wilhelm Schmidt1868-1954): 奥地利神父 一神教广泛存在;

文化圈进化理论:原始(狩猎采集)、初级(园艺畜牧)、第二级(农业)、第三级(高级文明)

提出文化圈的连续标准和亲缘关系程度标准。英国传播论

又称泛埃及主义、埃及中心论

里弗斯(William H.Rivers):各文化的联系与融合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主要推动力;肯定文化传播的同时肯定文化的进化;

史密斯(Elliot Smith):埃及中心论(农业、灌溉、造船、太阳崇拜、木乃伊、巨石)《古埃及人》、《文化的传播》;

3、历史特殊论学派

博厄斯(Franz Boas,1885—1942)认为民族学应该详细研究文化特质的地理分布情况,因此创立“历史特殊论”学派。

观点:民族学研究中,重要的是调查每一种文化独特的历史,而不是试图发现文化变化的普遍法则,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和可靠的; 重视对于文化区域的研究,开始关注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强调标本(如文化遗物与文化特征标本)的收集,并记录它们的分布,按照特定的类型进行分类。博厄斯(Franz Boas,1885—1942)人类学研究三大目的和任务,即重建人类史、揭示文化发展规律和探讨变迁的动力;主张用历史法取代比较法,不仅建立在一般性基础上,而且重视每一单个文化事例;反对种族主义、提倡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

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3、历史特殊论学派

历史特殊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构拟人类历史是人类学的目的,必须研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独立论:文化是独立的整体,不全是由地理或间接决定。各种文化都有他自己的模式,不能用单一的原因推论文化的形式。文化平行说:人类需要的生活条件有共同之处,又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因而能够创造出相似的文化。

文化辐合论:文化的传播与借入不可避免,文化可以殊途同归。正如车轮的辐条从360度的圆周上共同指向圆心。

文化区域说:文化区域、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型、文化中心区、文化边区

“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其他成就

克鲁伯(Alfred Loues Kroeber):文化形貌理论 威斯勒(C.Wissler):文化区理论

萨丕尔(Edward Sapir):文化与语言的研究 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和

玛格丽特·米德(M.Mead):“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

博厄斯(Franz Boas):提出文化区概念;有共同文化特征的地理区域形成为一个文化区。

威斯勒(Clark Wissler):文化型式(部落)、文化区域、文化带;文化中心(文化特征多)、文化边缘;把北美分为9个文化区。

贡献与局限

贡献:对归纳法的重视,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局限:对于他们所收集的各种物件的相互关系较少注意,对文化的认识往往存在许多片面之处,后来常因沉湎于资料搜集而缺少理论建构,以至没有一个明晰的理论框架来整合大量资料而使其研究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况。

4、功能学派

主张:长期的田野工作;把文化视为一个整合系统进行研究。马林诺夫斯基:

①认为文化有满足人类的需要的功能,强调文化最终应满足个体的需要;

②1915到1918年在靠近新几内亚的特洛布里恩德岛长期进行田野工作;

③忽视了特定社会文化力量对个人的影响。

文化功能主义:社会系统都有功能上的统一,所有的文化都有正面的功能。文化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的需要。

文化的功能分为两类:满足人类生物性需要和满足于社会调适(社会需要)。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是研究文化的功能。

文化迫力:人类的基本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产生出三种基本的文化迫力,依次分为一二三级。

文化是由于要满足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而出现的一种人为设计,并非毫无意义的自生自灭,它随着人类生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5、结构功能学派 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1881—1955)《安达曼岛民》《社会人类学方法》

①深受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影响;

②将社会看作是由各个部分在功能上整合的有机整体,结构—功能理论着重于分析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如社会的主要群体及组织)和这些部分在维持社会秩序及平衡方面的功能。社会结构的研究主要有三部分: 社会形态学,即社会结构的不同类型;

社会生理学,即社会结构如何发挥功能,道德、法律、礼仪、宗教等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社会结构的发展,即新型社会结构的产生。贡献与局限

贡献: 建立了关于文化整合的概念,并且十分强调在具体社会环境中人的需求,而对这种需求的认识是我们了解社会不同习俗与社会组织起源的关键之所在。

局限:①往往仅仅着眼于地域性的小群体,而在对这些群体的分析,看不出有任何历史的联系;②忽视了自然环境与生物环境对于人类文化的作用;③忽视了文化的变迁。

6、法国社会学学派 圣西门、孔多塞、孔德

迪尔凯姆(David Emile Durkheim,1858--1917)莫斯(Marcel Mauss,1872--1950)列维·布吕尔(Lucien Levy Bruhl,1875—1939)赫尔兹(Robert Hertz,1822--1915)迪尔凯姆(David Emile Durkheim,1858--1917)“机械结合与有机结合”

社会是一个整体,这是研究社会的基础

《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对宗教进行了定义,归纳了宗教的一些特征,对宗教的起源、本质和功能也进行了讨谈。

迪尔凯姆人类学遗产后来演变为两种对立的传统,一种是以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传统;另一种是以莫斯、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传统。

乱伦禁忌:是社会规制的最初形式、外婚制是其原始形式; 亲属关系不仅仅是血缘关系,主要是社会加于某些个人的法定和道德的义务所构成;

反对群婚之说;同意原始群-氏族、母系-父系的社会发展顺序; 氏族图腾先于个人图腾;

关于宗教的研究:大多数进化论者、功能论者将宗教定位于个人心里层面的解释。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基础、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是宗教产生的最终原因。

宗教观念产生的真正和唯一的渊源是社会,图腾崇拜的对象或神圣事物都只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没有一种物体生来就神圣的,只有社会才能使之神圣化。批判了泛灵论和自然崇拜将宗教的当作“集体错觉”的观念。提出了社会事实、集体意识(观念)、社会整体的概念。提出宗教的定义:

“宗教是一种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他们的人结合在一个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内。“ 关于宗教几种解释性的假设: 宗教信仰与宗教实践是由社会决定的 宗教思维是一种认知的行为努力

宗教思维和宗教仪式表示各种社会关系并使之戏剧化 宗教是以某种有益于社会团结的方式起作用。

莫斯《论礼物》:人们进行礼物交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社会需要这种互惠性制度,以保证社会活动的进行和社会规范的建立,交换活动产生并强化社会规范结构。列维·布吕尔:《原始思维》 赫尔兹:仪式和象征现象 范·盖内普:《通过礼仪》

《论礼物》:礼物交换的三个义务:馈赠、接受、回报,体现的是一种互惠性的社会现象;其意义在于维系集团之间和个人之间的联系,减少集团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互酬性的交换人类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可用于解释婚姻制度。婚姻是对女人的交换。

赫尔兹(Robert Hertz 1822-1915)《右手的优越》:喜用右手是由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集体观念、集体意识决定的。

社会与宇宙分为两个侧面:神圣与世俗、男性与女性、主动与被动; 列维-布吕尔(Lucien Levy Bruhl 1857-1939)互渗律:原始人对任何现象的思维都具有一种特性,即把这种现象看成是其自身,又将之解释为其他东西。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以原始意识中各种人与物之间的神秘关系为基础的。

原始思维是一种前逻辑思维,他是原始文化的基础。不能以现代人的思维来理解原始人的文化。

构成原始思维的集体表象及其相互的关联是受互渗律所支配的。

7、文化与人格学派

在研究文化整合的机制时,美国人类学家把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人们的心理因素方面,而不大注意社会的因素。

这一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假定人们都具有一些特定的人格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其文化中占有特殊的支配地位。露丝·本尼迪克(Ruth Benedict,1889—1948)文化与个人的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人类学家有可能按照人类不同群体心理类型的归类对文化进行分类。《菊与刀》与《文化模式》

二次大战以后的人类学理论

随着第二次大战结束而兴起的一系列反殖民化过程,一方面使那些一直从事所谓“落后”民族研究的学者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园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内部成长起来的学者们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民族观与文化观来看待自己的文化,人类学逐步走向成熟。新进化论 文化生态学 新功能主义

1、新进化论

莱斯利·怀特(Leslie Alvin White,1900—1975)①坚持人类文化是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步演化过程的,但怀特试图分析是哪些因素导致文化变化的发生,他将能源的获取作为进化的标志,特别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超有机体性;

②文化进化的首要力量是技术的进步,反过来文化又决定发明和革新;

③认为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符号,而语言是符号表达的最重要的形式,使用符号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别。

④缺陷

2、文化生态学

斯图尔德(Julian Steward,1902—1972)①着重研究在特定文化内部与文化区域内发生变化的次序; ②认为文化之所以循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的文化处于各自特殊的环境之中;

③强调社会文化系统与其自然环境相互关系,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文化如何发挥其功能并以特定的适应手段适应周围环境

3、新功能主义

格鲁克曼(Max Gluckman,1911—1975)①批评了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冲突是社会组织固有属性的论点,他提出由于存在冲突,社会稳定才得以维持;

②《非洲的习俗与冲突》(1956)③成功地将冲突的研究纳入了事物的通常范畴中,同时又强调了基本社会秩序不会改变的性质,没有考虑到社会结构性变化——即社会秩序如何转变和破坏的情况。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

本世纪40-60年代是当代人类学全面发展的奠基阶段,而从60年代至今,人类学则进入一个新的综合与分支专门化的发展时期。两个倾向:

①对于人类认知行为、交流过程及人类整个的信息符号系统在人类社会中运用情况的研究;

②一些西方国家中出现的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认识以及相应的各种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产生。

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 结构主义人类学 认知人类学 符号人类学 文化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1、结构主义人类学

列维·施特劳斯(Levi—Strauss,1908)①受到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②以人类心理与思维过程以及人们如何认识世界的方式作为探讨文化的普遍规律的起点;

③亲属关系和神话;

④文化的各种要素必须在它形成一个结构时彼此之间的关系中进行观察,通过这个结构可以看到表面上无意义的事物的内在意义,结构人类学的核心是研究文化的深层结构;

⑤不同文化深层结构之间的相似性。

1、结构主义人类学

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二元系统是三元式的简化特例。三元的核心要比二元更古老,社会结构既是三元性的(天地水)又是二重性的。二元对立是分析文化的主要视角。

烹饪三角:生的—煮熟的—变烂的;文化—自然

1、结构主义人类学

亲属关系结构:《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婚姻的基本机构:两个集团之间直接交换妇女(规定的交换);集团之间定向交换妇女(一般交换)。所有婚姻体系都是这两种基本结构的复杂组合。

从原始社会交换女人的原则出发来考察亲属关系。神话的结构:《神话学》

任何神话都是由片段即代码串连而成,这些代码有限,在各种规范命题中重复出现,角色及特征变了,而行为和功能没变。民间故事的特征是把同样的行为分派给不同的角色。

把神话要素抽取进行归类比较,可以把每个故事都看成是有关代码的组合,每一代码又都是一系列变种故事中的一个故事,这些故事间对照即为有关代码的意义所在。

其来源是:一是神话表达了与有意识经验有些不同的无意识愿望(弗洛伊德)如乱伦禁忌;二是年长者通过宗教惯例向后代无意识传达信息,构成新的神话。

利奇(Edmund Leach)新结构主义 处于功能论和结构主义之间。

基本点是抽象与实体之间的转换。不把结构理解为现实的实体,而是理解为较独立的抽象概念。

注重探寻“深层结构”,弱化田野调查的作用

《文化与交流》对献祭进行的隐喻与转喻的分析,指出了献祭的逻辑。宗教仪式在开始时把正常时间转换成非正常时间,在仪式结束时又把非正常时间转换成正常时间。献祭是奉献给神的礼物、贡金或罚金,是象征符号,是人与神的交流。是一种转喻代号,献祭者在神界与人界之间假设了一座桥梁。

2、认知人类学

关注语言、文化与人类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核心概念是将文化视为一个观念系统(即知识与概念的系统),它特别强调精确的描述民族志的实际,尤其要忠实地记录人们的相互交流情况,因为认知人类学家认为对交流的分析有助于说明人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新民族志”“民族科学”

3、符号人类学

研究作为观念系统的文化如何共享符号和意义; 格尔兹(Clifford Geertz,1926—)①研究文化现象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的使用情况和意义所在;

②发现文化存在“断裂”现象,他不认为文化是一个整合的总体,在通常的情况下,文化是彼此非常矛盾的情感,信仰及规则等的集合;

③ “解释人类学”(Interpretative anthropology)

20世纪60-80年代,从重视社会与机能研究的立场转变为力图对文化与意义进行研究。

结构主义就试图找出一种普遍的文化法则。

象征人类学将文化视为一种象征体系,是一种包含了若干不同倾向的大理论框架。

特纳(Victor Turner 1920-1983)利奇是从结构论角度研究象征,特纳是把象征作为动员、驱使人们采取行动的原动力加以研究。提出社会结构充满着冲突与分裂,而仪式在其中起着社会平衡和稳定的作用。

关于象征与符号:符号是一种已知事物的类似代表,而象征是对未知事物的表达。人类学的任务是要揭示这些未知事物的含义。象征是人的生存的基本需要和人共同的道德价值观的结合,是人愿望的表达。

仪式与象征是相结合的,仪式是一种“社会的戏剧”,象征是把身体的、道德的、政治经济的力量变为现实的手段。象征的存在可以随着社会的变化改变其意义。道格拉斯

道格拉斯论日常仪式与秩序

对分类体系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的象征意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洁净与危险》研究了不同文化中亵渎的规定和食物禁忌现象。提出:两义性=禁忌的观念,并用之分析人类的分类体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道格拉斯

关于象征构造与社会结构间的对应性分析。认为:社会结构对象征构造有决定性。

群体与格栅(准则、规范):以此两个概念对社会结构加以区分,以观察其与仪式行为之间的关系

以两个维度的交互作用建构出四个群体社会结构:强群体强格栅社会、强群体弱格栅社会、弱群体强格栅社会、弱群体弱格栅社会 产生仪式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控制的需要。

宗教仪式和日常仪式都是社会秩序的某种象征和强化剂。格尔兹

解释人类学关注象征、符号,以及对他们做出解释。

格尔兹的思想整体上属于象征人类学,但还受到理解社会学、文化相对论、解释学等观点的影响。

从本地人观点出发的民族志研究。任何对文化的理解都需要对产生这一文化的背景(地方性情景)的理解;近经验、远经验的对话; 要研究的是意义,而不是行为;要寻求的是理解,而不是因果; 社会生活应该被理解为“意义的协调”。

关于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找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寻找意义的解释科学。

文化是一个文本,社会行动的意义可以被“读懂”。深描浅描、眨眼少年;《深描:迈向文化的解释理论》

典型的人类学方法是“通过极其广泛地理解鸡毛蒜皮的小事,来着手进行这种广泛的阐释和比较抽象的分析”。

深描是显微镜式的,要从细小的事情入手。深描是把握文化的重要途径,出发点就是“地方性知识”。人类学家的表述就是解释,只有“本地人”才能进行第一级的解释,还有第二级、第三级的解释。

文化是一个符号体系,民族志写作是一种创作,只有通过对地方性知识的深描,对文化持有者的阐释进行阐释,才有可能对文化现象的深刻理解。4.文化唯物论 哈里斯(Marvin Harris)①文化唯物论是一种研究的策略,它可以将生态学和社会 文化人类学联系起来;

②唯物主义的、非辩证的③主位与客位

④人类社会存在4个基本的成分或层次

⑤再生产或人口压力与生态压力居于中心位置

⑥这些层次还有依次具有决定作用的特征

5、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分析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

着重分析的问题主要有:冲突与文化进化之间的关系,社会秩序的转变等;

当代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流派:

①特雷(E.Terray):“结构马克思主义”流派

文化人类学概论讲义 篇2

一、自由与文学

中国没有艺术论。老舍强调,探求文学的本质必须回归文学本身,因为文学“文学本身是文学特质的唯一的寄存处”,文学应该有其独立的地位,文学应该存在自己的特点而作为政治的传声筒和控制舆论的工具,文学应该作为人学的一部分成为宣扬文学本身“真善美”的途径。英国哲学家葛德文说封建社会是:“凭借政治制度的干预而使人类的不平等更加固定和更加明显的一种结构。”[1]按马克思的观点,封建社会并不是真正的人的社会,而是精神的动物世界。他说:“人类就像分裂成许多不同种的动物群,决定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而是法律所固定的不平等……封建制度就其最广的意义来说,是精神的动物世界,是被分裂的人类世界,它和下面这种人类世界相反。”[2]长期处于封建制度下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被严重束缚,想象力被无情扼杀,文学为政治而存在并紧紧依附于政治,成为政治的附属物。

刘再复在《性格组合论》中写道:“文学,以人为自己的审美客体和表现对象,把提高人作为自己的目的。离开人,文学便失去它的本性。文学不仅一般地表现人,而且重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3]文学应该是独立而自由的,不能被捆绑在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之下,文学存在的意义在于表达人,并且是人的精神内心世界,文学离开了人的主题也就失去了作为文学的存在的意义。

而老舍在这本《文学概论讲义》中也谈到,文学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不是寄生物。以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枝,那么文学就会以它褪去道德的外表,表露出文学的真面目。文学的真面目是美的,富于表情的,有其多面性,是多样化的,是无一处不调和的。文学要以“感动心灵,传达力量,使人欣喜,解释人生”为目的,文学要使人暂时超越物我利害关系的范围,脱离生活之欲带来的痛苦。为人生而艺术,不求“务补于世”。文艺的价值在于文艺本身,而不能陷入考据历史的不归路中。文艺是纯粹的生命的表现,是表现作家个性的自由的世界,它应该是去除奴性束缚的个性的解放。“文以载道”的传统是会让文艺有损失的,因此,老舍在《讲义》中也说,以文学为工具,文艺就是奴性的;把文作为奴仆的,文学也不会真诚地为它服务。

老舍指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论文的毛病:

(一)以单字解释笼统的概念

文学离不开文字,必须通过文字来表现,但是不能仅仅找出个别字,拿他来解释一个“辞”,即是以单字来解释一个词汇。“文学便是文学,是整个的”。用《说文》、《易》中“文”来解释现代汉语中的“辞”,从根本的方法论将就是错误的。

并且他提出,现在学术上有很多术语译自于外国文字,不明白译辞的原意而勉强翻开中国字书,这是缘木求鱼、张冠李戴的做法,费力不讨好,还容易产生歧义,曲解词汇的原本意思。

(二)摘取古语为证

“中国人的思路多是向后走的,凡事不由逻辑法辩证,只求‘有诗为证’便足了事”,古人对文学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界说,也并不去追问文学到底是什么,而是去翻前人的诗句,以模糊不清的“有诗为证”糊弄过去,不表达自己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引经据典”,甚至断章取义,“曲为比附,以达己意”。

(三)讲求实效

“中国人是最讲实利的……凡是一事一物必有它的用处……文学必须会干点什么,不拘是载道,还是说理,反正它得有用。”

1、“以文观人”:

老舍举《诗史》的例子批评中国古代诗歌评论总是“由社会转到个人身上……掺入相术以求证实”。而老舍则赞赏鲁迅的在《苦闷的象征》提出的文艺观:“‘文艺是纯然的生命的表现;是能够全然离了外界的压抑和强制,站在绝对自由的心境上,表现出个性来的唯一的世界。忘却名利,除去奴隶根性……这才能成真的文艺作品。’”

2、“以文载道”:

“中国读诗的,非在男女之情以外,还加上些‘美刺风化’,‘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等不相干的话……治文学的人自然忘了文学本身的欣赏,而看古文古诗古字中字字有深意、处处是训诫”,于是忘了研究文学到底是什么,而奉“前哲”为圭臬。文以载道成为文人的信条。

老舍批评这种论调及其实行造成了中国文学“毫无生气,只是相互模拟”,“只有格体的区分,少主义的标树”,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独立的体系,只是停留在“载道之工具”的地位。

老舍从横向上,谈论到古人论“文”的有失偏颇,如以单字释词,摘取古语作证,求实效等,载从纵向上,指出了历代“文说”的毛病,比如认为孔子是注重礼教,好谈政治的趋利的哲学家,认为古代人一味谈论文学的教化等功能,而忽视文学的情理和美育作用,用老舍的话说,“太重视了‘普罗’而忘了‘文艺’”。在老舍看来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在“文学是什么”上动脑筋,即没有重视文学本质的探讨。“什么是文学?恐怕永远不会得到最后的答案”,他采取折中的办法,“提出几个文学的特质,和文学中的重要问题,加以讨论”,结合他多年的创作实践,老舍确信“感情,美,想象,(结构,处置,表现)”是文学的特质或“文学的条件”。想象、感情与美作为文学的特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具体表现在“感情与美是文艺的一对翅膀,想象是使它们飞起来的那点能力”,即文学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并有善与美来装饰,而想象则是让文学变得丰富多彩的关键,想象、情感个美作为文学的三大特质,缺一不可。

二、文学的美与非摹仿性

老舍说“语言之美本身就有一种魔力。”他在《关于文学语言问题》中说道:“翻看《红楼梦》看看,那绝对是《红楼梦》,绝对不能和《儒林外史》调换。不像我们,大家的写法都差不多,看看都像是报纸上的通讯报导。甚至于写一篇讲演稿子,也不说自己的话,看不出来是谁说的。”这是个性和思想的双重消亡,不单单是语言的划一。文学是人学,人的本质是他单独的个体性,人的本质的丧失表现为思想的标准化和语言的划一。老舍还说:“一个作家应该同时是思想家。他博闻广间,而且能够提出问题来。……思想不精辟,无从写出简洁有力的文字。”作家思想的复杂深邃能够使文学更加丰富多面,语言的单一化和标准化势必会遭到历史的遗忘从而湮没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试想只有像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长盛不衰,那些八股文又怎么会被人们所铭记呢?

“在思想之外,文学的语言还需要感情。没有感情,语言无从有力。”只有能感动人心灵,触动人内心情感的经典才能成为经典。老舍说《西游记》比韩愈《原道》更加使人爱读,是因为小说《西游记》更使人欣喜,而欣喜是艺术的目的。男女爱情故事一直长盛不衰的主题的原因就在于这个主题能感动心灵。他赞成陆机和袁枚的主张,判定文艺应该是以能否感动为标准。“理智不是坏物件,但是理智的分子越多,文学的感动力越少……理智是冷酷的,它会使人清醒,不会让人沉醉……”不能让我们忽啼忽笑的文学作品还能算是成功的文学作品吗?老舍因此说了一句总结性的话:“感情是文学的特质是不可移易的,人们读文学为是求感情上的趣味也是万古不变的。”

形式美是缺少不得的,文学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形式的美好。老舍说:“文学是以美好的文字为心灵的表现。”他给予曹丕《典论·论文》和陆机《文赋》很高评价,他说曹丕真正有了文学上的欣赏,认为曹丕承认美是为文的要素之一,曹丕是主张美的,对文学的独立地位的争取以及离开实效而专以文论文做了贡献。并且他将陆机《文赋》总结为两个要点,一是,文学是作者个人心灵的产物,没有情感的起伏和爆发就没有创作文学的可能性。二是,文学的形式,如文字的使用和配置,音声的调和等,是必要的,如果不加以斟酌和思考,文章便不会写好。

老舍认为摹仿是有害的、作假的、无生命的。一方面,老舍认为文学是作者创造性的工作,是需要加入作者自己的情感,想象和思想的,而不是一味地表现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机械地摹仿。老舍驳斥了自柏拉图以来形成的文学摹仿说。“艺术品并非某事某物的本象,是艺术家使某事某物再生再现;事物的再生再现是超乎本体的,是具体的创造。”老舍把绘画艺术和照相进行了对比,他认为相比较照相的机械性来说绘画是艺术的。绘画并不完全是对实物的摹仿,而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加以自己的想象直觉和妙悟,然后逐渐显现在画布上。由此出发,老舍表示了自己对写实主义的见解。他认为写实作家往往关注的是社会的不完善不公正和黑暗的一面,希望通过写作呼吁鼓吹并试图找到改善的方法去改造世界,因此作家在写作中,完全的写实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写作中很容易由客观的描写改为主观的鼓吹。老舍已经意识到二三十年代“革命文学”的弊端,“现在我们只听见一片呐喊,还没见到真正血红的普罗文艺作品。”即他认为文学作为“革命”的工具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而只是一声空洞的呐喊,而没有找到文学真正的内涵。

另一方面,老舍特别欣赏具有风格和个性的作家,认为文学的创造性还表现在不对他人或古人进行摹仿。“摹拟别人的风格如戴假面具”是没有生命的。为此,老舍在《讲义》中把文艺界普遍所称的“流派”、“派别”改为“倾向”。原因在“文艺的分歧原是个人的风格与的时代的特色形成的,是一种发展,不是要树立派别,从而限制住发展的途径。看见一种倾向已经成形,便去逐字逐句的摹拟,其名曰某派的拥护者,某大家的嫡传者,文艺便会失了活气,与时代精神隔离,以至于衰死”。从这些言论中或许能隐约理解早期的老舍作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写作家身份而不加入任何派别的原因。作家为了葆有创造力,就得保持自己的独立个性和创作风格,就得不拘泥于古人的窠臼。

纵观老舍的创作生涯,老舍的《讲义》中呈现的文学批评观实际上贯穿了他的创作实践,反过来说也是实践了他的关于文学特性的判断。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老舍对于“人”的重视,对于“生命”的温情关怀。

参考文献

[1]老舍.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老舍.老舍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英]葛德文[M].《政治正义论》,第2、3卷,38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沈真编[M].《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272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4册,20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966.

文化产业概论 篇3

我国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是文化产业方面却落后于资方国家,逐渐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可见,文化产业对国家的文化竞争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重要途径精神文化需求多的方面,同时也促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文化表面看是软实力,实际却是硬实力。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国际经验表明,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成正比,人均GDP越高,文化消费占的比例越大。

毋庸置疑,从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成就是巨大的。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文化是个性,创意,不可复制;工业是常见的,被复制,大批量生产。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没有被接受的理论。但是,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年文化产业占为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列举新媒体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新媒体作为新型产业,对于新媒体的解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信息载体,这样的一种信息是信息的数量繁多,无论哪一个终端都可以接收到无限的信息量;在建设国家新媒体广播平台的基础上,新媒体和游戏类似的信息网络设施文化传播,将促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快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部署的发展,这些论点指出之间高科技与文化互动和关系的整合,同时也体现了新媒体技术在文化领域和远见的未来发展向中央政府的深刻理解应用程序。在十一五期间,随着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动漫游戏,数字应用,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试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领域,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扩大文化产业领域,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强不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仅要看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也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通过先进文化的建设,亿万人民的创造力,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向心力,为客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需求的精神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先进文化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文化产业是实践基地和方式来传播先进文化,它是血肉,两者相互依存,密切相关的。与各种思想文化的互动,不同民族的国际社会,各国都是以文化变革自身发展战略的新特点。因为我们多年的人为倾向反对文化产业与意识形态的存在,实际工作中,成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根据文化产业的电流特性,统一的社会效益十六党代会报告。文化事业和产业分工,通过提高文化事业,丰富的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经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已经成为了经济基础的一部分。这种变化是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新的意识形态的规律性跟上时代和伟大的理论创新,并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坚实的思想基础作出铺垫。

文化资源一旦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嫁接,就会显露出巨大经济意义,成为一种新经济资源进入经济开发中心地带,实现关联度极高的拉动效应。文化产业已经占到美国GDP的10%,在英国平均增长是日本的近两倍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了汽车业产值。经济资源的改造和实现的过程,是文化在其他行业的融合,或者逐渐变化的渗透元素,实现了优化升级,或改变,已成为业界和行业分会的新形式,产业结构调整显著,打破了重组完成的行业界限。访问网络行业在新技术产业的市场和销售的内容,信息文化产业的诞生;进入旅游市场的新产品和服务,文化旅游产业的形成;游戏和娱乐到教育,改变传播知识的旧模式,创造新的教育,增加体育娱乐产业;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努力实现体育娱乐行业的变化;文化品位,设计,规划,建筑及装潢到城市规划,环保,环卫,广告标牌制作,汽车美容,美发,美体,大众摄影,美术,工业设计方面,餐饮业的主要形象,其他服务或花完成培养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更深的层次上,经济体制的变化,提出了经济战略,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向和选择方式的调整,还有文化因素在推动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只有坚定不移深化,切实解决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矛盾和问题,加快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促进传统文化的更新换代,摒弃粗鄙消极文化,建立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建立覆盖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发展数字传媒和网络文化等文化新型产业,允许国际知名传媒集团进入我国传媒市场。在图书出版业方面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出版社,开展新形象产业,服务行业。充分利用自己优秀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民族文化自恋的心态,加快文化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加快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提升其它产业的文化含量,提高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我国国家实力。提倡文化产业观念政策框架驱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注重教育。强化集聚功能,从产业集群入手。政策加大力度,引进创意产业政策。所以,真正让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壮大,只有尽量让文化产业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真正的做到产业文化。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与国际接轨。

文化人类学概论讲义 篇4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关于对教育的理解:

1、《学记》明确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为善。

2、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

3、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

4、教育的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和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5、本书所指的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内涵:其一,教育受社会制约。其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这是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其三,教育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6、教育的三个形式: 1)非形式化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与生产生活过程混为一体的自然状态的教育。

2)形式化教育:有相对稳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专门的教育设施和较为规范的教育内容。

3)制度化教育:是指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越来越完备,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筛选功能越来越重要。

一、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

(一)古代教育

1、学校教育制度

按性质分为官学、私学、书院三种。

1)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建元五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在长安立太学。2)私学:中国的私学始于春秋时期。按其程度和所教授的内容,分为私塾和经馆。私塾:儿童的启蒙、识字教育。经馆:对象多为成年人,常用教学方法(汉代)叫转相传授。

3)书院:萌芽于唐末,正式形成于宋代。

4)明朝的东林书院,提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学校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选士制度

1)三种选士制度:察举制(又称乡举里选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科举制:我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度。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二)近代教育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1、新式学堂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2、近代学制

1)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学制,小学堂和中学堂实行“五四五”制。

2)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学制”,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主持制定,实行“四三四”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性质的学制。3)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3、近代教育行政机构

学部,内设: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和会计司。

(三)建国后的教育

1、学校教育制度

1951年10月,确定新学制,实行小学5年一贯制,1953年改为“四二” 制,中学实行“三三”制。

2、粉碎四人帮后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3、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重点。

二、西方教育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教育

1、古希腊教育

斯巴达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雅典注重体育军事训练,智育和美育。

2、古罗马教育

共和早期,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

共和后期,存在两种学校系统,即希腊与学校和拉丁语学校

(二)中世纪教育

教会学校几乎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僧侣是主要的教育者。这个时期的教会学校大致分为:修道院学校,座堂学校,堂区学校。内学专为培养僧侣,外学的对象为俗人。

“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七艺”:“三艺”之外增加算数、集合天文学和音乐理论(这四门又称为“四艺”)世俗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是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三)西方近代教育及其特点

1、国家队教育的干预和重视,公共教育的建立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实科教育迅速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日益增加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三、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全民化

(二)教育终身化

(三)教育民主化

(四)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一、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一)古代教育学的发展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和“产婆术”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就是知识”,倡导问答法。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和《理想国》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重视教育作用 强调早期教育

主张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内容

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和《政治学》

他把人从出生到21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提出这三个阶段的教育分别是:第一阶段从出生到7岁,为家庭教育;第二阶段从7岁到14岁,进入国家办的学校;第三阶段从14岁到21岁,以智力教育为主。

亚里士多德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教育年龄分期并提出相应教育主张的教育家。

(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意大利的维多利诺,荷兰的伊拉斯谟,英国的莫尔,法国的拉伯雷、蒙田,提倡以人为中心。

(三)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提出行使教学阶段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勒尔和赖因发展为五阶段,即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和应用。后来凯洛夫又把它演变为五步法,即复习、引入、联想、总结和练习。

2、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以反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面目出现。主张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二、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一)古代教育思想

1、孔子及其儒家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2、《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

提出教学过程中的四大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主张尊师

3、《大学》的教育思想

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内容涉及最重要的时关于儿童教育思想,尤其是早期教育。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应该采用“风化”的方式。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5、《师说》的教育思想

概括了骄傲是的职责主要是三个:

1、传授道理、教授学生和解除疑难。

2、以“道”为择师的标准。

3、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

1、街道日本引进西方教育理论

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教育学论著。

2、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陶行知、陈鹤琴,根据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况,3、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引进及影响 “以俄为师”的方针

影响最大的是凯洛夫的《教育学》,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

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

1929年,庄泽宣提出“新教育中国化”问题。新教育中国化必须符合四个条件,符合国民经济、中国的社会状况、能发扬民族优点改良国人劣根性。

思考题:

1、我国而是世界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什么?每个阶段的情况。P29-32

2、新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P32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有一个标题《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经济

(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2、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内容与手段

4、经济体制决定着教育体制

(二)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积累、传播、发展科学技术

二、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

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力

2、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3、政治决定教育的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1、教育培养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延续和发展政治制度

3、教育民主化与平等化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三、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队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传统使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文化提供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

1、教育使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

2、教育使文化得到整理、发展和创新

3、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学校文化

(三)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1、科学不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的更新

2、科学技术渗透到教育活动各环节,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条件

(四)教育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1、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技人才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四、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萌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于80年代,90年代被广泛接受。

1972年,以米都斯为首的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不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广泛的行动计划和纲领。

(二)教育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

压力指标主要表现为人口笔记、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文盲比例 状态指标主要表现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男女入学比例差异 响应指标主要表现为用于教育的开支占GDP的比例

2、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

1、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

启发性、参与性、渗透性、批判性

3、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提供交流的机会、直接体验,进行实践、应当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材料

第二节 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为遗传因素,后天为环境因素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二)教育为个体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

(三)教育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1、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发展速度得不均衡性

3、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4、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二)不同年龄阶段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

6、7岁)童年期(6、7岁-

11、12岁)少年期(11、12岁-

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老年期(65岁之后)。

1、幼儿期与学前教育 2-3岁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

2、童年期与小学教育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

2、少年期、青年期与中学教育

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是一个过渡时期。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意义

教育目的的三个特性:抽象性、理想性、终极性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主要是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来实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衡量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直接与依据与评判标准。

1、教育目的

古希腊学者将“理性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目的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的目的。

2、培养目标

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3、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二节 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

(一)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

推动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的产生与兴起的四种力量: 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17至18世纪启蒙运动及其思想、18世纪中叶开始的近代工业革命、19世纪中叶依赖人本主义哲学的产生

1、卢梭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儿童生来具有健全的本鞥和善良的天性

应把儿童教育成“自然人”,而不是社会的“公民” 强调应顺应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

具有个人本位论倾向的教育学者:抗的、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 19、20世纪之交欧洲兴起的“儿童中心运动”或多或少受到卢梭的影响。

2、自由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约翰-密尔的《自由论》,反对由国家亲自操办教育和强制实施高度同一的教育,主张教育方式多元化。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伯特兰-罗素

3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泰勒

观点大致为: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强调:真诚、选择与决定、独立承担责任

(二)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

1、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为代表

双重人格:一种为个体我,另一种为社会我

涂尔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个体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 纳托儿普也有类似看法

2、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日本、意大利、德国为代表的极权主义教育是集中体现。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是在社会本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理论基础分析

(一)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内涵的基本假设分析

个人本位论:个人的存在优先于社会的存在,并决定社会的存在,个人的价值高与社会的价值。

社会本位论:社会的存在优先于个人的存在,并决定个人的存在,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

个人既是社会历史的铲平,也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信奉的基本价值准则分析

1、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个人享有价值与尊严的三点理由p77 社会的价值与尊严源于三个方面p78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尊严与社会尊严发生矛盾冲突的几种情况:

1、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

2、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

3、专制主义与极权主义的社会,与民主主义社会相对

2、个人自由与规范控制

个人自由的核心是个人独立,要旨是别人不妨碍和干涉我的正当行为。

个人自由价值的体现:

1、思想自由、讨论自由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

2、行动自由是创造文明的前提条件

3、自由是促进个人生长的必要条件

3、个性化与社会化

(三)结论与启示

1、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增进、提升个体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

是否把提升个体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看做教育的目的,这是体现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各项基本的自由权利,把学生看作是享有人格尊严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2)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真正的教育是使人心智自由的教育。

2、教育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关怀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

(1)学校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改革的一个基本而有效的工具

(2)教育必须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同生活、协作共事的意识与能力。(3)教育应引导学生以一种正确的态度看待权威和纪律。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1、以儒家教育目的为代表的古代教育目的

2、清末至建国前的教育目的

3、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分析

(一)各育的含义

1、德育

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思想品德教育

2、智育

核心是培养人的智慧,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3、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

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

美育并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是“美学”的学习,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阔得多。

4、体育

5、劳动技术教育

非劳动性生产和劳动性生产

(二)各育的相互关系

1、智育与德育

智育本身包含德育方面的目标,德育也需要借助于智育的力量。

2、智育与美育

美育可以用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德育与美育

德国诗人席勒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状态成为“审美状态”

李石岑:美育对德育美育具有补充作用

蔡元培:提出了“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来分别比喻德育、智育、体育和世界观的教育。

4、体育与其他各育

体育构成其他各育的物质基础,体育活动也离不开认知活动参与其中。

5、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各育

“教育劳动”这一概念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来的。

三、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坚持培养劳动者

3、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4、重视促进个性的发展

5、适当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求

6、培养现代人的品格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1、教师劳动的作用和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年轻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礼记》中说“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你们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教员。”

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

2、连续性、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范性

二、教师的素养要求

(一)道德素养

1、热爱教育工作

2、热爱学生

3、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知识素养

1、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2、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

3、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三)心理素质

(四)能力素养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教育教学权利

2、科研学术活动权

3、管理学生权

4、报酬待遇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二)教师的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履行教师聘约

3、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

4、关心爱护学生

5、制止和抵制侵害学生的行为和现象

6、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1、新教师时期(1)角色转变时期(2)开始适应期(3)成长期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2、成熟期

(二)教师专业成熟

1、对教师工作的认同程度

2、对教育工作的理解

3、对完成所担任工作的努力

4、在班集体中的良好作用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1、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2、教师的在职培训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

(一)学生的年龄特征

1、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几种理论

(1)自然成熟理论:格赛尔为代表

(2)发生认识论:皮亚杰,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3)环境---学习理论,华生、班杜拉

2、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1)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2)教育要依据受教育者心理发展过程循序渐进(3)要抓住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二)个别差异

1、认知方式差异

(1)场独立与场依存(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

2、智力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智商120以上为天才,70以下智力迟钝。(2)智力的群体差异

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性别差异表现:

1、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离散程度高于女性

2、男女智力结构各自有优势领域,女孩语言能力更好,男孩空间视觉能力更好。

3、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一)学生的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学生的义务

1、“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一)教师中心论

赫尔巴特

凯洛夫的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教学

(三)儿童中心论 代表人物:卢梭、杜威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是接受的关系

(二)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师生在心里交往上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五章 课程理论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一)两种根本不同的课程范式的比较

1、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2、课程作为动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二)我国传统课程概念的两个误区

1、仅仅把课程等同于学生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未能把学生从特定的教学内容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也看成是课程的有机要素。

2、仅仅把课程看作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不能从动态生成的角度看待课程的存在形式。

二、课程类型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弄清区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在依据是什么

2、选修课何时开设以及开设多少才比较合适

我国选修课主要是在高中阶段开设,比例一般不超过每周4到5 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般在10%以下。

3、如何确保选修课的开设质量(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两者的特点比较及利弊分析 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2、两者关系的分析

(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主要有三类: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的综合课程 STS课程主要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四)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第二节

课程的编制与组织

一、课程编制的基本模式

(一)目标模式

(二)过程模式

1、课程活动的目的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2、课程活动的内容

3、教学活动的“过程原则”与心理组织

4、课程的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二、课程编制的基本原则

1、应注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2、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根本性

3、课程内容应面向、贴近社会生活

4、课程内容的编排与组织应考虑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的大致历程

(一)“文革”结束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

1、引进苏联模式改造旧教育的阶段(1949—1957)

2、教育革命阶段(1958—1966)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

(二)“文革”结束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1、历史重建期(1977—1985)

2、改革探索期(1986—至今)

二、现阶段我国两种典型的课程改革简介

(一)校本课程的提出与开发

(二)研究性课程的提出与开发

1、研究性课程的提出背景

2、研究性课程的性质与主要特点(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实施

第六章 教学理论

第一节 教学的作用与任务

一、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与智育的区别

(三)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的作用与任务

(一)教学的作用

1、就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

2、系统的传授知识,再生产社会经验

(三)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创造力和实践精神

3、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4、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实质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二)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

(三)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

1、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2、引导学生自觉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的发展他们的智力。

(三)知情意统一

1、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三)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四)检查和巩固知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二、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四)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五)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原则

(六)循序渐进原则

第四节

教学环节与组织形式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1、确定教学目标

2、加工教学内容(1)分析课程标准(2)研究教科书(3)研究教学对象(4)明确重点和难点

3、选择教学行为

4、撰写教案

(二)上课

上课的基本要求包括: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a)目的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恰当 d)结构紧凑

1、讲述策略

分为三个阶段:导入、详述和汇总

导入阶段的常用方法:直接导入、复习导入、故事或实例导入 教师的详述应体现这样的特征:艺术性、启发性、逻辑性、科学性 汇总的类型: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

2、提问的策略

3、讨论的策略

(三)课后教导评价

1、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

2、家庭作业的布置量

3、家庭作业的类型(1)练习型家庭作业

(2)准备型家庭作业

(3)扩展型家庭作业和创造型家庭作业

(三)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班级授课制

(二)小组教学

(三)个别教学

第七章 学校德育

第一节 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

一、学校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

(二)德育目标的确定

1、社会发展因素:政治思想道德和生产力

2、人的发展因素:通过自我内化;人的道德发展是和人的智力发展并行的,德育不能超越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提出要求。

(三)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二、学校德育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二)理想教育

(三)道德教育

(四)集体主义教育

(五)劳动教育

(六)自觉纪律教育

(七)民主和法制教育

(八)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第二节

学校德育过程

一、学校德育过程概述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构成德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者之间存在矛盾关系。

(三)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知:道德认识或道德观念 情:道德情感 意:道德意志 行:道德行为

这四个要素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表现为:反应外部客观世界的矛盾、反映在学生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反映在认识内容上的矛盾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二)知行统一原则

(三)正面教育原则

(四)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五)集体教育原则

(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七)因材施教原则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二节 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一、学校德育的途径

(一)各科教学

(二)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三)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四)社会实践活动

(五)校会、班会、展会

(六)班主任工作

二、学校德育的方法

(一)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2、榜样教育法

3、实际锻炼法

4、陶冶教育法:主要有人格感化、环境熏陶、艺术熏陶三种。

5、指导自我教育:又称自我修养法。

6、品德评价法: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二)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1、依据德育目标

2、依据德育内容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一)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二)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三)班主任是联系各任老师的纽带

(四)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桥梁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班主任从事德育工作比其他德育途径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经常性、针对性、丰富多样性、潜在性

(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进行学习目的与学习态度的教育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纪律

3、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五)指导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

(六)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1、家访

2、书面联系

3、召开家长会

(七)评定学生操行

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全面评价,抓住重点

3、突出个性,避免套话

4、鼓励为主,促求上进

5、用语直接,言简意赅

第八章 学校管理与评价

第一节 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的内容与过程

(一)学校管理内容

1、学校管理机制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我国实行校长负责制,该制度赋予校长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政权。

2、学校管理的机构

主要包括决策机构(学校领导班子)、咨询机构(校务委员会)、执行机构(各级执行系统)和反馈机构(中小学一般没有这种单独的组织机构,由校务委员会和其他组织机构共同完成)。

3、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教学管理、总务工作、教职工的管理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4、学生管理

(二)学校管理过程

1、计划:制定计划的步骤主要有获取欣喜、了解情况、起草初稿、充分讨论、最终定稿。

2、执行:组织、知道、协调、激励

3、控制:目的是控制运行、纠正偏差、考核业绩、推广经验。检查有全面检查、专题检查、经常性检查、突击检查;主要方法有巡视、个别交谈、随堂听课、召开会议

4、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二、班级组织及其管理

(一)班级组织

1、班级组织的社会特征 1)班级具有自功能性

2)班级中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而且也要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方式和手段来维持。3)班级具有半自治性

3、良好的班级组织的标准及其形成(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模式:

1)功能性取向模式着眼于班级管理的标准,侧重计划与规范。

2)行为改变取向的模式注重运用强化和处罚的手段,侧重行为的控制和纪律的维持。3)人际互动取向的模式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情意方面的影响。

2、班级管理的原则

3、班级的日常管理(1)班级组织管理(2)班级制度管理(3)班级自治管理

(4)班级文化建设:最为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最为隐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

三、学校管理的法律保障

(一)教育法规的意义与适用范围

(二)教育执法的内容

(三)我国主要的教育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大法。199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第二节 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与类型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

2、诊断功能

3、鉴定功能

4、教学功能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定性就是文字描述的评价,定量就是用数字成绩来表示的评价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各特点)诊断性评价相当于开学前的摸底考试 形成性评价相当于随堂测验 总结性评价相当于期末考试

3、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评价

二、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

(一)教师评价

1、教学工作评价

2、班主任工作评价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评价 班集体的培育与建设评价 班级活动的效能评价 班级个别教育工作评价 横向协调工作评价 特殊表现评价

(三)学生评价

1、学业成就评价(1)书面测验(2)口头测验(3)操作测验(4)作品分析

2、思想品德评定

(1)深入实际,了解学生(2)切合实际,实事求是(3)内容具体,有针对性(4)内容独特,展示个性

(5)坚持正面引导,以鼓励为主(6)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四、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1、客观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伦理性原则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读书笔记 篇5

这次我读的是葛兆光老师编写的在《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这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宗教信仰,以及古代中国在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下面我将先对整本书的大致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再阐述我对这本书的认识和读后的感悟。

一、对全书的概括

这本书主要分为十二回讲义和最后的结语这两大部分。前面十二回主要是对古代中国文化、政治等方面进行介绍,最后的结语是作者对古代中国文化从不从层面进行的总节。

本书前十二节主要介绍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接下来我将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概括,所讲顺序可能与作者的写作顺序不一致。本书第一回主要讲了古代中国人的天下观,由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航海技术不发达,人们对世界的观念就包含着许多的想象成分。比如说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个斗笠一样,覆盖在大地上,中心是北极和北斗星的位置,大地是方的,就想棋盘一样,中心是洛阳地带。他们这样认为是因为这和他们关于“天”的视觉经验、关于“地”的想象一致。因此人们对这种世界观深信不疑,即使有人反驳道;“如果天是圆的,像个罩子一样把方形的大地盖住,那岂不是要么大地的四角裸露在外,要么有些地方只有天没有地?”而且古人一致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中国无论在文化还是在经济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各国,这一观念直到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才被人们所摈弃。

第二回主要讲古代中国的婚礼丧仪制度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家族之内等级分明,父党和母党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在内外这个原则基础上,各种亲属被严格地区分出远近亲疏来。依靠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的原则,建立起家族的内在秩序。中国人的婚礼丧仪制度则冗长而繁琐复杂。古代人结婚要讲究门当户对,因此有人称之为“合两姓之好”。从双方相互认识到结婚大概可分为六个阶段,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古代的丧礼制度也是繁琐复杂。丧礼制度中衣服不仅仅是衣服,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婚礼里面有所谓的“五服制”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腮麻。古代中国的婚礼丧仪制度和森严的等级制度有利于维持整个家族与社会的稳定。

接着作者主要讲了中国的思想流派以及宗教,主要涉及第三至第十一回。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孔子提出的,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最主要的是以下三点:一从礼仪的规矩到人间的秩序,他们越来越注重“礼”的意义;二从象征的意味中,儒家学者逐渐发展出来关于“名”的思想;三儒家学者意识到要推寻礼仪的价值原本,进而追寻“仁”,即遵守秩序的心理与人性的基础。因为儒家思想有利于帝王的统治,所以自从汉代的“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都推崇儒家思想,使其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在中国古代还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思想流派——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主要特点就是玄妙超脱,推崇“道”却又偏偏说“道可道,非常道”。也正是道家的玄妙使其得到许多文人的喜欢。道家的道有多重含义。首先,道是无形、无名的,但却是一切有形有名的事物的起源和基础。其次道也是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必然道路。再次,道有说话和命名的意思,在老子那里,道是一切的根源,是无名无形的,但从道那里衍生的一切,则都是由它给予名称的,有了事物,就不再是“无”而是“有”了。其实虽同为道家,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却有所不同,老子的道理是针对个人的人生,特别是生存,而且老子的想法是针对政治的。老子主张人效法自然的“道”模拟“道”来生活,做到无为,无事,不干涉,顺其自然。其次老子主张反本复初,像“道”一样,回归最初的本原状态。然而庄子似乎不太关心政治与人身的养身修炼,更注重作为“精神”的东西,即庄子更关心精神的自由与心灵的超脱等问题。而且庄子认为人应该抛开知识和贪欲才能达到“无”的境界。

说到了道家思想那就不得不说以下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道教不像古代中国其他的宗教,因为它的资源都是来自中国本土的思想、知识和技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道家和道教并不等同。尽管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毕竟不同。道家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学说,而道教却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追求永生和幸福。因此道家炼丹技术特别发达,他们想通过炼制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以达到永生的目的。不过这样炼的丹药都是外丹,之所以叫外丹是因为它主要靠制造和服用外在药物来保持生命。与外丹相对应的是内丹,内丹就是我们很熟悉的气功、养生术,不过它并不是纯粹的气功,它不仅仅是一种保健养生的方法,在道教的观念系统里面,它应该是一种使人长生不老的仙术。其次道家还有一套完备的神鬼系统。在道教中最高的神是“三清”——玉清、太清、上清。除此之外还有玉皇大帝、八仙、阎王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神鬼系统。而道士则是沟通人身之间的中介,起到“上情下达”的作用。道教的法术最普通的是三类:祝咒,符箓,剑、镜、印等驱鬼情深的法器。道教咒语非常多,而且种类众多。道教还有一种解决世俗困厄的方法,那就是画符。同样道教的符也很多,而且晦涩难懂,具有神秘之感。道教的法器众多,它与符和咒共同组成了道教解决世俗困厄的方法。

提到道教那就必须得讲一下佛教。佛教很久就传入了中国,对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关于佛教如何传入中国有很多种说法,这不是我们要讲的内容,因此处省略这一问题。佛教的思想与三种思想密切相关。分别为婆罗门的祭祀知识、瑜伽的技术与知识、耆那教的思想与知识。释迦摩尼在这三者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种学说,最终顿悟,创立佛教。佛教认为人痛苦的根源就在人的心中,因为人心底里与生俱来的就有“无明”。佛教的解脱知道就是“苦集灭道”四谛。分别对应了苦谛——佛教对人生的一种悲观态度;集谛——造成世间人事苦难的原因;灭谛——指苦难的消灭;道谛——超越苦难,达到涅槃的种种理论和方法。佛教的解脱之法是“戒定慧”三学。戒就是用外在的纪律、规矩对人的行为、语言、思想采取强制性的约束。定就是用自己心灵的力量对自己的欲望、感情进行自觉的约束。惠就是以理性对人生因果关系和宇宙本源面目进行分析、反思从而在理智上达到解脱。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影响很大,但是中国对佛教的影响也很大。佛教与中国的道教以及儒家思想进行了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中国佛教。随着中国人对佛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逐渐分为好多宗派。比如显密两大宗等。佛教神灵众多,其中最受老百姓所崇敬的是观音菩萨。佛教的观音菩萨有众多化身,如千手千眼观音、马郎妇观音等。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经常就众生于水火之中。总的来说,佛教对中国影响深远,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考方式。

本书最后一回主要讲了中国风水的起源、发展、用途、以及该如何看待风水。接着这就是本书最后的内容——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总结。作者从几个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二、个人的思考与感悟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不禁想起以前见到的一个问题——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是: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是一直困惑着人们的难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将本课程老师所讲内容与我选的另一门课程所讲内容结合起来,得出了我自己的看法。或许有些地方不太合理,但这毕竟是我自己思考所得到的答案。

在这里我把中国古代的各种思想比如说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称之为古代中国哲学。我认为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与古代中国哲学和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该问题与古代中国哲学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哲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中国的哲学讲究实用,而外国的并不注重其哲学思想的实用性而讲究逻辑,讲究合理性。当然这种说法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我国古代有很多思想流派,比如说法家、儒家、墨家等,为何这么多思想流派中只有儒家占据了主导地位呢?对,就是因为儒家思想的实用性。儒家的思想体系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儒家讲究三纲五常,讲究“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爱国与忠诚,这些都有利于维护我国传统封建社会的宗族制与家长制,进而维护国家与社会的稳定,进而可以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地位。然而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以及统治地位的保证正是统治者所想要的。正是因为儒家有这么多,这么重要的实用性,所以才会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会有虽百家争鸣但却一家独大,才会有历朝历代皇帝都拥护儒家思想的局面产生。然而也正因为儒家占据主导地位,儒家的思想观念才能深入人心,儒家的封建礼制才能像教条一样是我们信服。人们被这种教条所教化,只知道应该做符合儒家思想的事情,因此也就没人进行科学研究这种事情,因为这是中国哲学所不允许的。虽然现代社会讲究科学,但是我们从小到大就受中国哲学的熏陶,像儒家思想这样的古代中国哲学思想还在影响着我们,因此近代许多中国人自认而然的认为研究科学不是自己该干的事情,导致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并不高,进而导致近代科学的产生在西方国家而非中国。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佛教思想的影响。下面是我摘选的《金刚经》第五品“如理实见分”中的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佛教认为一切皆空,世间万物都是因为人的“无明”而存在的,我们应该摆脱“我执”才能进入“无我”的状态。于是问题就来了,佛教把世间万物都看成虚假的,不存在的,都是由人的“无明”造成的,那么既然一切都是虚假的,那么我们怎么研究时间万事万物后所隐藏的规律呢!科学又不会凭空产生,不研究这些规律又怎么能得到科学理论呢?因此我认为佛教的这种世界观或者说佛教的这种思想阻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进而导致近代科学的中心在西方而非中国。

以上就是我对李约瑟问题的看法。如有不足之处,还请老师见谅。

文化人类学概论讲义 篇6

I. 文化使命,社会关怀。

路5:1-11,林前15章。

1. 耶稣基督不仅仅是所谓「灵命」之主。祂是鱼的主!

2. 耶稣基督是鱼的主,因此是打鱼行业之主!

3. 耶稣基督是第二亚当,末后的亚当。

解释﹕

上帝创造人类时,吩咐人要

(一)生养众多,遍满全地(婚姻,家庭);

(二)管理海里的鱼,空中飞鸟,地上走兽(文化使命,科学,工作等);

(三)上帝以身作则,六天工作之后安息(涵义﹕安息,敬拜)。

因此,文化使命是「创造典章」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亚当应当顺服上帝,以顺服祂,荣耀祂的心来执行文化使命。

可是亚当夏娃犯罪了,堕落了。

上帝从创世记3﹕15开始,应许、实行祂的救赎计划。

耶稣基督是第二亚当,末后亚当。

意义﹕

II. 基督徒的世界人生观。信徒在工作上可作的六件事。

1. 传福音。

2. 找伙伴(基督徒)。

3. 工作表现优越。

4. 研究﹕自己本行的社会角色与历史,或社会(工商业,科学)的历史。

5. 重建本行的社会角色(社会良心)。

6. 使用所学的,和联络网络,贡献天国,教会,宣教事工。

III. 从边缘到主流的边缘﹕得权势的诱惑。美国福音派教会走过来的路。

1. 清教徒时期﹕纯正信仰的信徒、牧师们在波士顿地区掌权。

2. 1660-1730﹕清教徒的敬虔逐渐失去影响力。

3. 1730,1740年代﹕大觉醒运动席卷十三殖民地。主要领袖﹕爱德华兹,怀特菲德。教会合一心

态,直接影响革命成功(1776)。

4. 美国﹕一个基督徒与自然神论者合作起家的国家。

5. 十九世纪﹕基督教道德影响美国社会。

6.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1870-1930)﹕都市化,工业化。新移民从东欧,南欧,美国南部涌

进大城市。自由派神学,《圣经》批判,进化论等开始影响神学院。

7. 二十世纪﹕美国大宗派受自由派神学影响,甚至垄断。1940年代﹕不少福音派人士退出大宗

派,设立新(保守)宗派,独立教会,或福音机构。这些基要派人士大部分对文化,社会参与不大关心。

8. 1960,1970年代﹕福音派再次觉醒,要参与文化,社会。1976卡德总统当选(福音派人士)。

福音派开始有权了。开始腐败。

结论﹕对中国的启迪?

阅读﹕

049A.林慈信,「作光作盐在美国」(书评)。049B.林慈信,「美国是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 049C.林慈信,「进窄门,走窄路」。049D。温习﹕林慈信,「奉献之后」。

049E.林慈信,「2007警钟为谁鸣?」。

温习﹕

文化人类学概论讲义 篇7

【摘 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是要做到“四个讲清楚”,即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讲清楚重要理论观点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要讲清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自觉。

【关键词】“概论”课 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个讲清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26-03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作为全国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四个讲清楚”,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根植于传统文化

开设“概论”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前提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搞清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要懂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以及形成过程,因此在“概论”教材(2013版)中的第一章第一节开门见山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内涵和结果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三个过程: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即实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件大事”;第二,把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经验提升为理论的过程,即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对于前两个过程比较容易掌握,而对于第三个过程理解不深,因此,“概论”课要深化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之根植于传统文化成为了首要前提。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找到为中国人民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民族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实事求是”、“小康社会”、“以人为本”、“和谐文化”是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例如,“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1979年12月第一次用于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特征,形象地表达了我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之前的发展目标,延续了我国积极追求理想社会的传统信念。古代著作《礼记》中描绘了理想的大同社会;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理想社会的生活情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提出了理想社会的具体构建。再如,“以人为本”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一致,“和谐社会”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的思想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第三个方面贯穿于整个“概论”课教学过程,体现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种观点,这就要求“概论”课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钻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这个平台上实现二者的契合,既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又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根源于传统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工作。在“概论”课教学中,不仅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涵,它根源于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

2014 年2 月24 日,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文化基因、精神纽带、价值源泉,研究分析其传统文化根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

在“概论”课教学中,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做到“二联系”、“二抓住”和“二融入”。

“二联系”,即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在核心价值观中的體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理论化,抽象难懂。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关键就在于联系社会实际,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效,同时又要把握学生了解这些成效之后在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如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价值观的感悟。“二抓住”,即要抓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抓住学生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的难点。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四类,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民为本、以合为本,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渊源,同时又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重点阐释学生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中的难点。“二融入”,即把抽象的理论融入感性的案例,把深邃的理论融入具体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精心挑选相关案例,运用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进行分析,深化认识,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突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力争在传承的过程中做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总之,在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根源时,要把握好社会发展实际与学生思想实际、古代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核心价值观、理论分析应用与学生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项基础性工程。

三、要讲清楚重要理论观点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概论”课主要介绍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理解”与“认识”是“是什么”的问题,而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做到“认同”,必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当然,任何一个理论观点都有其内在的根据和不同的背景,但在这种特殊性背后存在着一个普遍性的因素,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概论”课中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讲清楚重要理论观点背后的共性因素——传统文化。

例如,在讲授“我国为何走和平发展道路”时,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中国古代和多分少,即使是三足鼎立时期,其目的也是在追求和平统一;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针对中国如何实现民族独立,摆脱被侵略和压迫,走上富强和近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国梦,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孜孜以求,展开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探索和战争;中国当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为了这条道路,中国人民付出了世界历史上罕见的代价。如果不把握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内涵,不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为了和平所经历的深重苦难,就难以体会和平发展对于中华民族具有何等重要的历史意义,正因为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决不放弃。

再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危险”时,要重点讲解脱离群众的危险,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为什么要密切联系群众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告诉了我们答案。中国古代有“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的古训,《史记》中记载了黄帝“修德”以“抚万民,度四方”;周人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孟子提出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荀子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思想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都主张重视民生、尊重民意、保障民权,同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唯物史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讲清楚重要理论观点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关键是要把握当代中国的价值共识,即四重历史传统的叠加: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传统、60多年来的社會主义建设传统、90多年来的民族复兴传统以及作为所有这些传统底色的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概论”课教师只有在把握这些传统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才能顺利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进而转化为学生的信仰体系。

四、要讲清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自觉

2013版“概论”课教材增加了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深谙马克思主义的朴素真理,善于运用古代的俗文俚语来解疑释惑,引用古代诗文来阐述道理,讲话内容几乎囊括了诸子百家,第一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手段。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要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清楚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自觉,特别是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自觉成为应有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表达治国理政时运用了“蹄疾而步稳”、“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等话语;在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运用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润物细无声”、“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话语;在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时运用了“压仓石”、“助推器”、“积土为山、积水为海”、(下转第170页)(上接第127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话语;在坚定改革信念和加强执政党建设时运用“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开弓没有回头箭”、“打铁还需自身硬”等话语。这些都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他研习经典、运用经典、传承经典的高度的理论自觉。

总之,“四个讲清楚”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前两者是前提和核心,后两者是目的和延伸。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背景之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潮流之中,通过深刻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背后的传统文化因素,加强理论自觉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4-04-02

[2]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3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4]李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方“普世”价值的四大区别[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5]陈锡喜.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所蕴含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3)

【基金项目】2015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课题(2015-B17)

【作者简介】韦建乐(1985- ),女,广西河池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德育管理;卢国维(1986- ),男,广西桂林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活动反思《小老鼠进笼子》下一篇:无犯罪记录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