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默写

2025-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上册语文默写(精选7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默写 篇1

1、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北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4(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李清照《武陵春》中用具体可感的事物作比喻,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把愁写得很有重量的诗句是:。

6、《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名意思相同。

7、过尽千帆皆不是。

8、《沁园春雪》中最能体现诗人豪情壮志的主旨句是。

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了典故的句子是。

10、《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梦境的句子是

11、酒在古诗词中很常见,诗人往往借酒抒发情感: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 表达了忧国思乡之情;苏轼的“,鬓微霜,又何妨”抒发了想建功立业之情。

二、名著阅读

1、古典小说《水浒传》描写了以为首的108位好汉聚义梁山的故事,其作者是。小说中的一些人物是被“逼上梁山”的。例如,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遭到高球父子陷害,被判为配沧州。后来,又在和草料场两地险遭谋杀。在经历了一连串的迫害后,他忍无可忍,血刃仇敌,离开山神庙,雪夜上梁山。

(l)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 赤壁》)

(2)冬日清晨,一凭窗而立,看雪落枝头,婀娜多姿,你禁不住心中惊喜,轻轻吟诵起岑参的名句:。

(3)美国一些政客把全球经济失衡原因归咎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高储蓄率,其目的无非是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逃避责任。这真是。(用《 醉翁亭记》 中名句填空)

(4)崔颢在《 黄鹤楼》 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马致远在《 天净沙• 秋思》 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5)自古仁人志士,勇于担当,体现了做人的大气度。没有“安得广厦千万,”的胸襟,就不会有杜甫的传世名篇;没有“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魄,就不会有范仲淹的政治作为;没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宏大理想,就不会有李白强大的精神力量。根据下面名著的精彩片段,在表格中的序号处答题,完成人物卡片。

(2 分)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反拽丰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逸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雪后美景,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的句子是。

(4)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5)学习和思考要联系起来,正如孔子说的“。”(《论语》)

我的人物卡片

作者 施耐庵 作品出处 《 水浒传》

人物名称 林冲 人物事迹概括 ①

人物性格评价 ②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识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耳,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选自《史记》)

[注释]:①“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前258 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②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③ 称诵:称颂。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才美不外见见:

(2)策之不以其道道: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19.【甲】文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③①②

20.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句子:。(2分)

21.【甲】甲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认为伯乐对千里马起着决定作用,而【乙】文中毛遂却向平原君自荐成功。你认为“伯乐相马”与“毛遂自荐”的观点相矛盾吗?(2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2~23题。(共4分)

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2.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3.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

.(1)大漠孤烟直(2)天街小雨润如酥(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

不到半个小时,我就到达了敌舰队,当敌人见到我的时候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跳下船向岸边游去,约有三万多人。我拿出工具,把钩子在每一只船船头的一个孔里套牢,所有缆绳的另一端收拢扎在一起。我这么做的时候,敌人放射了几千支箭,许多箭射中了我的手和脸,不仅使我极度疼痛,工作也大受干扰。我最担心的是我的眼睛,要不是我忽然想到了应急的措

施,一双眼睛肯定是没了。我前面已经说过,我在一只秘密口袋里藏了一些日常的小用品,其中就有一副眼镜,这些东西都逃过了皇帝派来的人的搜查。我上岛以后,就被一群人团团围住了,不过站得离我最近的人看来地位较高。

(1)上文所选片段出自名著《》,作者是。(1分)

(2)片段中是主人公在国的经历,这个国家宫廷中选拔官员的方法是,作者借此抨击了什么?(4分)

①《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1分)

② 小人国(1分)绳上跳舞(1分)作者借此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聩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2分)

17.(l)同“现”,显现。(2)方法。(一个1分,意合即可。2分)

18.(1)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有才能的人处于世上,仿佛如锥子放置布囊之中,它的锥尖立刻就会透囊而出。(文从字顺即可。每句2分,共4分)

19.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意合即可。2分)

20.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1分。2分)

21.示例:我认为世界上伯乐相马和毛遂自荐缺一不可,因为千里马只等伯乐去发现,就会缩小发展空间;毛遂自荐,就等于增加了自我展示的平台。(观点1分,理由1分。2分)

22.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均给2分。)

九年级上册语文默写 篇2

师:今天,先请大家来读一篇作文,题目叫《一张画像》,看看这位同学的作文写得怎么样。(给学生看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作文《一张画像》原稿,选自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肖复兴著《我教儿子学作文》附录二。)

生:(议论纷纷)这也太差了!改动这么大,全是修改符号!不用读,就知道不怎么样!

师:因为改得多,所以你们认为这篇作文很差。但是,你们知道吗?这篇作文写于1963年,当时获得了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一等奖。作者是一名初三学生,他的名字叫肖复兴,如今他已经是当代著名作家了。(板书:肖复兴)一篇获得一等奖的作文,怎么会写得不好呢?

生: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错误呢?

师:仔细读一读原文,你就会发现,文中并没有什么大毛病。我来朗读一部分原文,大家感受一下。(师朗读)你们发现什么错误了吗?语言流畅,还挺生动,的确是一篇优秀作文。那么,是谁“鸡蛋里面挑骨头”,找出这么多毛病的呢?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板书:叶圣陶)叶圣陶先生在为肖复兴修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已经是一位69岁的老人了,他那么大年纪,还如此认真,有的地方,他对文中的一句话就做了七处修改。现在,就请你们开动脑筋,默读《一张画像》,并对修改之处仔细思考,想一想叶圣陶先生为什么要这么改?他是不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

师:(15分钟后)读完了全文,请大家谈一谈收获。

生: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原文说“站在门口”,修改之后变成了“站在教室门口”,修改之后更准确了。

师:的确如此,只说门口,那谁知道是办公室门口,还是教导处门口呀!何况这段是写人物的第一次出场,更应该交代清楚地点。

生: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原文写“上课了”,叶圣陶改成了“上课铃一响”。“上课了”是已经上课的意思,“上课铃一响”是上课前的事,还没上课呢。

师:你解释得非常好!同样一句话,有没有“了”,意思绝对不同。我读这篇修改稿的时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叶圣陶对“了”字的增删。在这篇作文里,有的地方删除了“了”,有的地方又被加上一个“了”。请你们说一说,如果句子里加“了”,表示什么意思?

生:句子有“了”,一般就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了。

师:对!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肖复兴的作文里,哪些“了”被火眼金睛的叶圣陶先生发现用错了地方。

生: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作者原来写“画了起来”,叶圣陶把“了”删除了。“画了”就是已经画完了,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正在画。

师:说得好!我在同学们的作文里看到过这样的话:“放学回到了家,我立刻翻开了作业本,写了起来”,你们说,这些“了”该不该用呢?

生:不该用,如果用“了”,就表示作业已经完成了。

师:大家读一读第九自然段,叶圣陶连删三个“了”字。你们仔细想一想,“谈到了国家大事”和“谈到国家大事”,意思是不是很不一样呀?

生: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到国家大事之后,就不说,已经结束谈话了。如果删掉“了”,就表示正在谈论国家大事。

师:这样的错误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认真的态度,是不会发现的。你们再来读下面的那句话,这回不是删掉“了”,而是增加“了”。大家说,“长大”和“长大了”,有什么区别?

生:(思考)“长大”是一个过程,“长大了”是已经长大。

师:对,你讲得好!文中的王老师是问肖复兴,等他长大了之后做什么,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同学们自己在平时写作时,也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包括平时说话,也要多留心。可不要一张嘴,说出来的都是病句呀!

(继续引导学生理解叶圣陶先生的修改,略。)

师: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叶圣陶先生不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他是在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在为肖复兴的作文锦上添花。看到叶圣陶先生这密密麻麻的修改,你们能说说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吗?

生:(纷纷回答)细心!认真!追求完美!……

师:我带来一本《叶圣陶文集》,这里有他手稿的影印件,你们瞧瞧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在原稿纸上写文章的。(师翻书,向学生展示手稿)这是他65岁时写的文章,题目叫《认真地努力地把语文学好》,作为一位大作家、教育家,完全可以龙飞凤舞地写字了,而他却写得工工整整,就像一个小学生在完成作业一样。一丝不苟,追求完美,这只是叶圣陶先生一个方面的特点,这还远远不够。叶圣陶先生是一位大作家,曾经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地位很高,时间很宝贵,竟然一丝不苟地帮助一名陌生的中学生修改作文,作文发表时,根本没有“叶圣陶”的名字,只有“二十六中初中三年级肖复兴”的名字,他不图名,不图利,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呀?

生:大公无私!

师:差不多,但是,“大公无私”应该用在对待国家,对待集体的事情上,用在这里,不太恰当。

生:无私奉献!

师: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做事情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对他人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人。

第二课时:红花对绿叶的感恩

师:得到叶圣陶先生的鼓励,肖复兴对写作充满了信心。长大后,他真的成了一位著名作家,他始终没有忘记叶老先生对他的关怀。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他创作了散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朗读课文)

师:读过文章,大家知道了,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而作的,不是为了纪念爬山虎,为什么题目要叫《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呢?既然是写叶圣陶的,如果让我起题目,就叫“那位默默奉献的叶圣陶”。有人知道肖复兴为什么不直接提到“叶圣陶”,而把题目叫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吗?

生:因为他们家养爬山虎。

师:如果他们家养的是牡丹花,就叫“那朵美丽的牡丹花”吗?要是养了一只小狗,就叫“那只可爱的小狗”,是这样吗?

生:不能这样。

师:你想一想,爬山虎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绿色的叶子,爬满了墙。

师:那好,你再想想叶圣陶,他做自己的事情认真,为别人做事也那么负责。肖复兴当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和叶圣陶没有一点关系,他能为肖复兴付出这么多,这么认真地替他修改作文,这能说明叶圣陶是怎样一个人?

生:(纷纷回答)乐于帮助他人!无私奉献!……

师:对,爬山虎也是这样。你们有没有感觉到,炎热的夏天,你站在爬满爬山虎的墙边,会感到一阵阵凉爽,这就是爬山虎的作用:在炎炎夏日默默地为人们送来阵阵清凉。这正是叶圣陶与爬山虎的相似之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师:我们再来仔细读一读题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哪个词儿是作者要突出的关键词呀?

生:“绿绿的”!

师:对,这个“绿”字重复出现,反复强调,一定隐藏着作者的意图。绿色与叶圣陶先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一时无语,思考。)

师:爬山虎这种植物,只长绿叶,不开红花。叶圣陶先生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多么像绿叶呀!他甘当绿叶,不做红花,所以课文中写道:“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板书:绿叶)那么,谁是那朵娇艳的红花呢?

生:肖复兴!

师:(板书:红花)叶圣陶就甘当这样的绿叶,让肖复兴的作文变得完美,让肖复兴和他的作文变成娇艳的红花,博得人们的赞赏,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呀!你们看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肖复兴这样感慨道:“我应该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师:现在,谁能用一段完整的话告诉大家,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生:因为爬山虎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美德,而叶老先生也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题目叫“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你说得虽然没错,不过有点简单,作者要强调的“绿绿的”,没有体现出来。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人们带来阴凉,那样无私,它不会开花,不去炫耀,叶圣陶先生就是如此。一位知名的大作家却用他那宝贵的时间给一位素昧平生的中学生修改作文,使其成为一朵艳丽的花,而自己却甘当绿叶,不求回报,那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好,你既说出了爬山虎的特点,又说出了叶圣陶的品格。如果说叶圣陶对肖复兴作文的修改是绿叶对红花的关爱,那么,肖复兴的这篇回忆文章就是红花对绿叶的感恩。你们想一想,如果绿叶与红花相遇,他们会说些什么话呢?请你任选其一,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话。

(10分钟后,朗读点评,略。)

师:今天,我们见识了绿叶的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感受到了红花那颗永远不变的感恩的心,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榜样。希望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不只绿在肖复兴的眼前,也永远绿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中。

备课笔记

主角和配角

一堂语文课,课文是主角,课后的“资料袋”是配角,这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一部电影,大明星当主角,无名小卒当配角,这是顺理成章的。可是,一切都不是万古不变的。

我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很熟悉,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在肖复兴的《我教儿子学作文》这本书中仔细阅读过原文和叶圣陶先生的修改。我一向喜欢阅读作家的手稿,透过他们的修改痕迹,我能发现他们思考的过程,体会到他们字斟句酌的匠心。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真可谓细致入微,就像母亲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细细对比原文与改后的语句,我不仅受到遣词造句方面的启发,还被老一辈文学家、教育家一丝不苟的精神所震撼。联想到当前许多出版物中可笑又可气的文字错误,许多畅销书作家惊人的创作速度,我们这些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晚辈,是不是应该在老一辈面前无地自容呢?

当我翻开人教版语文书,在“资料袋”中,重温叶老先生的修改稿的时候,我再一次受到震撼。我看过叶老先生的照片,那是个憨厚朴实、与世无争的老人,我也见过叶老先生的书法,那是些工工整整、笔锋内敛的字体。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曾经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的叶圣陶先生,利用自己的宝贵时间,帮助一个陌生的初中学生创造了笔下的完美。这时,我忽然明白了,肖复兴为什么把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叫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了。甘当绿叶,不做红花,这是爬山虎的特点,更是叶圣陶先生的写照。

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作文《一张画像》原稿,是解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一把金钥匙。先把钥匙握在手里,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铁将军,我们都不会皱一下眉头。所以,我觉得语文书里的“资料袋”制作得太小了,不足以表现叶圣陶先生的绿叶全貌。好在,我的课堂我做主,我把《一张画像》的全文,连同叶老先生写的评语,全都印发给学生。结果,还没正式阅读课文呢,学生就已经认识了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所以,理解起课文来,就轻而易举了。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梳理 篇3

第11章是《简单机械和功》,这一章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简单机械——杠杆、滑轮;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功——做功的多少、做功的快慢、做功的效率。本章共编排了七个学生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在“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关于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杠杆要保持静止即平衡,而杠杆倾斜是因为杠杆自重的影响,为了忽略重力的影响就要使重力作用线通过支点,调节平衡螺母实质是调节重心的位置。而在实验过程中,首先要肯定这种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讨论得出此操作不方便的原因,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在实验过程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测力臂,实质是改变力臂的位置,使力臂在杠杆上,这一例同样也不方便测力臂。

“再探动滑轮”应围绕“为何探?探什么?如何探?”的思路展开。为何探——明确实验目的,用动滑轮能不能省功;探什么——测量拉力做的功与滑轮对钩码做的功并比较大小;如何探——改变物重,改变滑轮重。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滑轮不能省功,但是可以少做一些功,从而逐步树立学生利用机械做功总存在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思想,为机械效率的教学做了铺垫。

学生在做有关机械效率的题目时,常常分不清哪个是有用功,哪个是总功。关键在于学生对有用功的认识不足。在这里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水桶里带上了一些水,在这种情况中有用功与额外功又分别是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有用功是做功的目的,加深了学生对有用功与额外功的认识。

第12章《机械能和内能》的编写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的一条是以现代交通工具——汽车为载体来引入,先后介绍了机械能、内能及其相互转化,以及燃料的热值、内燃机等知识。暗的一条线索是以能量的概念展开,让学生了解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前面学习的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这两种运动形式分别对应着机械能和内能,而且每种形式的能量并不是孤立的,是可以相互转化(如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或转移(如内能的转移)的。

在本章的探究活动中常用到“控制变量法”,如“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模拟打桩”“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比较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等问题时都用到这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过,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

观察单摆与滚摆的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同时渗透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思想观点。后面所例举的实例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动能与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观点来分析,并认识到能量转化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特性的实验中,对于用加热时间来控制吸收热量的多少,学生难以理解,往往会答成控制升高的温度来控制吸收的热量。虽然在信息快递中明确指出“如果加热方法相同,就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物体吸收热量相同”,但仍然比较抽象。这里不防举一个形象的例子:用相同水流大小的龙头向不同的柱形容器中放水,能不能根据水位的高低来判断容器中水量的多少呢?显然是不行的,容器的底面积不同,而相同的水流量,只要控制放水时间相同就说明容器中的水量相等。

第13章《电路初探》是探究电路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第14章是研究电路的“交通规则”——欧姆定律,第15章是探究电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关系,从现象到规律,从定性到定量,层层递进,在探究过程的体验中逐步深化学生对电的认识和理解。

在“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活动中需强调不允许发生电源短路的情况,在此前提下,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放手发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要求学生把自己成功的连接方式用电路图表示出来,利用投影进行交流、分析、归纳得出基本的电路连接方式。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弹簧测力计、温度计、刻度尺的读数技能迁移到电表的读数上来。同时也要注意到它们的不同之处:中学物理实验中所用电表的准确度级别较低,不需要对电流、电压值进行估读。由于电表是双量程的,要看清电表使用的是哪两个接线柱,从而确定量程。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双量程电表,所以电流表的读数是一个难点,可以借助动画来训练读数。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引导下学生动手、动脑的生动活泼的探究过程。本实验也是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由于学生有前一节课探究的经验,教材将整个探究过程留给学生自行完成,只提供了实验中需记录的数据表格。

九年级上册语文默写 篇4

1.adj.死的;失去生命的2.n.生意;商业3.n.亲属;亲戚4.n.磅;英镑

5.adj.民间的;民俗的6.n.女神7.pron.无论谁8.n.领带 v.捆;束

9.adj.有鬼魂出没的;10.n.鬼;鬼魂11.n.花招;把戏

12.n.v.款待;招待13.n.蜘蛛14.n.月饼15.n.灯笼16.n.陌生人

17.v.放置;;产(卵)18.n.温暖;暖和19.n(饭后)甜点;20.n.花园;园子

21.n.传统22.n.圣诞节23.v.平躺;处于24.n.(长篇)小说

25.n前夕;前夜26.v.处罚;惩罚27.v.警告;28.v.偷;窃取

29.v.欣赏;仰慕

30.n.现在;礼物adj.现在的31.v.传播;展开

32.增加(体重);发胖

33.摆开;布置34.最终成为;最后处于36.lay

Unit 2 短语 1.泼水节2.龙舟节3.春节4.元宵节

5.多么美好的一天!6.明年7.将回来8.做某事有趣

10.adj.陌生的n.陌生人11.亲朋好友12.一天吃五顿13.胖了五磅长胖,增重穿上外套上演剧本

14.你猜怎么着?15.与..相似;

与...一样与...不同16.互相泼水

17.一个清扫和洗去不好东西的时间

18.月满,情浓19.庆祝中秋节20.几个世纪21.是…的形状22.满月

23.寄托人们对…的祝福24.传统的民间故事25.最令人感动的26.射下,击落27.仙丹28.长生不老29.飞向月亮

30.大声呼喊…的名字31.摆开,布置32.赏月33.结果

34.v.偷--从某人那偷某物

35.v.放置,产卵--

产卵;下蛋36.佩服某人(做)某事

37.你在开我的玩笑吧?38.系领带39.装扮;打扮40.鬼屋

41.不请客就捣乱42.蜘蛛侠43.点蜡烛

44.装扮成某人/某物45.捉弄某人

46.今天我请客做东。

请某人吃东西

她将请我们吃晚饭。

47.装扮成卡通人物很有趣。

48.圣诞快乐

49读字里行间

50.圣诞精神

51.分享并给予爱和欢乐

52.我们周围的人

53.lie v.存在;躺;位于lie--v.撒谎lie--

lay v.放置;产卵lay----54.一部由....写的小说

55.善待他人

56.警告某人做...57.处于需要之中的人

58.善良热情地对待每一个人

59.传播爱和欢乐

60.mean adj.;v.61.adj.死的;失去生命力的v.死亡

n.死;死亡adj.快要死的62.不关你的事。

管好你自己的事。63.一份生日礼物

目前,现在64.n.温暖,暖和adj.温暖的65.v.传播 spread----66.临终遗言67.孕育生命68.新生命的象征 69.鸡蛋搜寻(活动)外出打猎 70.创造好的商机

1.但我相信在那里四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2.我想知道它是否和云南傣族的泼水节相似。3.新年是一个清扫和洗去不好东西的时间。4.月饼在中秋之夜是满月的形状。5.月饼寄托着人们对他们所爱与思念的家人的祝福。6.他飞快地在花园里摆出他最喜欢的水果和甜点。7.他多么希望嫦娥能回来啊﹗ 8.我听说在中国庆祝母亲节和父亲节正变得越来越流行。9.我相信有许多表达爱的方式。

10.它讲述的是一个叫Scrooge的从来不笑的老人。11.他很吝啬,只考虑自己。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篇5

《渔家傲·秋思》

1.塞下秋来风景异, 。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3. ,燕然未勒归无计。

4. ,人不寐, 。

5.《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 。

6.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 。

7.《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 。

8.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9.《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 。

10.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 , 。

11.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 。

《江城子·密州出猎》

1.为报倾城随太守, , 。

2.持节云中, ?

3. ,西北望,射天狼。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 。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 , , 。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 , 。

8.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 , ,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醉里挑灯看剑, 。

2.五十弦翻塞外声, 。

3. , 。可怜白发生!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 。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 。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 ”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 。

《满江红》

1. ,秋容如拭。

2.四面歌残终破楚, 。

3.身不得,男儿列, , 。

4.俗子胸襟谁识我? 。

5.莽红尘, ? !

6.秋瑾的《满江红》中“ , , , ”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7.秋瑾的《满江红》中“ ”一句是化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定**》

1.莫听穿林打叶声, 。

2. ,谁怕? 。

3.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

4. ,归去, 。

5.《定**》中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 ? 。”

6.《定**》中写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 。

7.《定**》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 ,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8.《定**》中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的句子是: , , 。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 ,吹笛到天明。

2. ,此身虽在堪惊。

3.古今多少事, 。

4.《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 , 。

5.《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概括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写下的感慨深沉的句子是: , 。

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的词句是: , 。

7.《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大大地拓展了感慨的,使之超越了自身的经历和友情的范围,而把目光转向历史和人生,去作哲理性的思考的词句是: , 。

8.《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同时表达自己内心寂寞悲凉的情绪,以景语来代替叙事抒情的词句是: ,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 ,飞镜又重磨。

2.把酒问姮娥: , ?

3.乘风好去, , 。

4. ,人道是, 。

5.《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作者因岁月流逝、功业无成而生的愁思与抑郁,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痛苦的诗句是: : , ?

6.《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诗是: , , 。

7.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的句子是: , ?

《浣溪沙》(纳兰性德)

1.身向云山那畔行, , !

2. ,半竿斜日旧关城。 !

3.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 。

4.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 , 。

《十五从军征》

1.遥看是君家, 。

2. ,雉从梁上飞。

3.中庭生旅谷, 。

4.舂谷持作饭, 。

5.出门东向看, 。

6.《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 , 。

7.《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 , 。

8.《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 , 。

9.《十五从军征》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10.《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 。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1.《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忽如一夜春风来, 。

2.散入珠帘湿罗幕, 。

3. ,愁云惨淡万里凝。

4.中军置酒饮归客, 。

5. ,风掣红旗冻不翻。

6.轮台东门送君去, 。

7.山回路转不见君, 。

8.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 。

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10.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1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何处望神州? 。

2. ?悠悠。 。

3.年少万兜鍪, 。

4.天下英雄谁敌手? 。 。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 。 。

6.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 ? 。 ”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叹。

《过零丁洋》

1. ,干戈寥落四周星。

2.山河破碎风飘絮, 。

3.惶恐滩头说惶恐, 。

4.人生自古谁无死? 。

5.“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与我们学习过文天祥的“ ? ”这两句诗同样表达以死明志的决心。

6.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决心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

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 , 。

8.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 。

9.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 ? ”的气概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

《山坡羊·潼关怀古》

1. , ,山河表里潼关路。

2.望西都, 。

3.兴, ; , 。

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 , ; , 。

5.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

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 , 。

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 。

《南安军》

1. ,风雨湿征衣。

2.出岭同谁出? !

3. ,城郭一时非。

4.饿死真吾志, 。

5.文天祥《南安军》中表示了誓不投降的决心的诗句是: , 。

6.文天祥《南安军》中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的诗句是: , 。

7.《南安军》化用了杜甫“国破山河在”的诗句,且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自信心的诗句是: , 。

《别云间》

1.三年羁旅客, 。

2. ,谁言天地宽。

3.已知泉路近, 。

4.毅魄归来日, 。

5.《别云间》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心情的两句是: , 。

6.《别云间》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 , 。

7.《别云间》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精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的诗句是: , 。

8.《别云间》中作者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9、夏完淳的《别云间》中,表现出诗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的句子是: , 。

10、夏完淳的《别云间》中,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情感的诗句是: , 。

《山坡羊·骊山怀古》

1.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

2.只见草萧疏, 。 。

3.列国周齐秦汉楚。赢, ; , 。

4.《山坡羊·骊山怀古》曲中再玩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荒凉景象的语句是: , 。 。

5.《山坡羊·骊山怀古》曲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们的否定(表现诗人感时伤怀的情绪,慨叹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的语句是: , ; , 。

《朝天子·咏喇叭》

1.喇叭,唢呐, 。

2. ,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3.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 !

4.《朝天子·咏喇叭》形象的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的倾家荡产的句子是: , , !

5.《朝天子·咏喇叭》一诗中,借咏喇叭讽刺宦官狐假虎威,为害军民的句子是: , 。

答 案

《渔家傲·秋思》

1. 衡阳雁去无留意

2. 长烟落日孤城闭。

3. 浊酒一杯家万里

4. 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

5.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

1.亲射虎,看孙郎

2.何日遣冯唐?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8.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梦回吹角连营

2.沙场秋点兵。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满江红》

1.为篱下黄花开遍

2.八年风味徒思浙

3.心却比,男儿烈

4.英雄末路当磨折

5.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6.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7.为篱下黄花开遍

《定**》

1.何妨吟啸且徐行

2.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3.山头斜照却相迎

4.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7.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杏花疏影里

2.二十余年如一梦

3.渔唱起三更

4.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5.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6.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7.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8.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一轮秋影转金波

2.被白发,欺人奈何?

3.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4.斫去桂婆娑 清光更多

5.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6.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7.被白发,欺人奈何?

《浣溪沙》(纳兰性德)

1.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2.一抹晚烟荒戍垒 古今幽恨几时平!

3.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4.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十五从军征》

1.松柏冢累累

2.兔从狗窦入

3.井上生旅葵

4.采葵持作羹

5.泪落沾我衣

6.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7.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8.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9.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10.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11.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千树万树梨花开

2.狐裘不暖锦衾薄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胡琴琵琶与羌笛。

5.纷纷暮雪下辕门

6.去时雪满天山路

7.雪上空留马行处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满眼风光北固楼

2.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3.坐断东南战未休

4.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过零丁洋》

1.辛苦遭逢起一经

2.身世浮沉雨打萍

3.零丁洋里叹零丁

4.留取丹心照汗青。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8.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坡羊·潼关怀古》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意踌躇

3.百姓苦;亡,百姓苦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7.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南安军》

1.梅花南北路

2.归乡如不归

3.山河千古在

4.梦中行采薇

5.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6.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7.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别云间》

1.今日又南冠

2.无限山河泪

3.欲别故乡难

4.灵旗空际看

5.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6.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7.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8.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9.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0.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山坡羊·骊山怀古》

1.当时奢侈今何处?

2.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3.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4.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5.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

1.曲儿小腔儿大

2.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3.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4.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九年级上册语文默写 篇6

Unit 1 Topic 1 Section A 英汉汉英互译

1、n.非洲

2、发生,进行(短语)

3、n.钟(铃)声,铃,钟

4、从……回来(短语)

5、n.志愿者 志愿,v.自愿

6、顺便说(短语)

7、去过……(去而复返)(短语)

8、去了……(去而未归)(短语)

9、如此……以致于……

10、一定是(短语)

11、a long holiday

12、great changes

13、Mount Huang

14、more and more...15、improve English

16、take photos

17、go to...for vacation

18、find out

19、the changing world

20、be happy to do sth.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1 Section B 英汉汉英互译1.n.绳子,绳索

2.n.经历、体验

3.adv.在任何时候,从来,曾经

4.参加(短语)

5.v.关闭,关上

6.n.社区

7.adj.残疾的,残废的

8.上演(短语)

9.adj.有意义的,意味深长的

10.v.喂养

11.learn...from...12.even though/even if

13.have(no)time to do sth.14.chat online

15.do farm work

16.make friends

17.a group of...18.volunteer activities

19.a children’s home

20.make sb.happy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1 Section C 英汉汉英互译

1、n.移动电话,手机

2、医疗保健(短语)

3、传真机(短语)

4、取得进步(短语)

5、adv.已经,早已

6、n.通讯,交流,交往

7、v.使满意,是满足

8、通过电报(短语)

9、在21世纪20年代(短语

10、不但 ……而且……

11、succeed in doing sth.12、keep in touch with...13、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14、friends and relatives

15、far away

16、living conditions

17、ring roads

18、receive/get a good education

19、live in the present

20、have the chance to do sth.)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1 Section D英汉汉英互译

1、n.收音机

2、休闲活动(短语)

3、玩捉迷藏游戏(短语)

4、看戏(短语)

5、adv.在国外,到国外

6、在最近几年(短语)

7、看书(短语)

8、下象棋(短语)

9、去(……)旅行(短语)

10、观看团队运动(短语)

11、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12、go roller-skating

13、in the open air

14、in one’s spare time

15、get together

16、places of interest

17、fly paper planes

18、chat on the Internet/online

19、various kinds of...20、spend...on sth.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2 Section A 英汉汉英互译

1、adj.附近的,邻近的 adv.在附近,不远

2、购物中心(短语)

3、百货公司(短语)

4、迷路(短语)

5、n.电影院

6、(数量或程度)不再(短语)

7、adv.很可能,大概

8、(时间)不再(短语)

9、adv.还,仍

10、打电话给某人(短语)

11、hate doing sth.12、lose one’s way

13、have a walk

14、make a telephone call to sb.15、central park

16、around here

17、on the phone

18、such a kind teacher

19、so crowded a place

20、a place like that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2 Section B 英汉汉英互译

1、n.措施,方法

2、n.俄罗斯

3、n.政策,方针

4、adv.幸运地,运气好地

5、v.实现,达到,够得着,到达

6、增加了(短语)

7、多人口(短语)

8、num.十亿

9、执行,实施(短语)

10、独生子女政策

11、developing countries

12、developed countries

13、a book on monkeys.14、solve the problem

15、in the newspaper

16、make friends

17、become more serious

18、what’s more

19、cause difficulties

20、nine hundred and thirty-two million,forty-five thousand, six hundred and eight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2 Section C 英汉汉英互译

1、adj.社会的,社交的

2、n.政府,内阁

3、n.机会,时机

4、adj.新生的,出生的

5、v.提供,供应

n.供应量,补给,供应

6、n.百分之……

7、v.提供(东西或机会),主动提出

8、adj.天然的,天生的

9、生存空间(短语)

10、(分数)

11、take measures to do sth.12、so far

13、thanks to

14、work well in(doing)sth.15、worse and worse

16、be known/famous as...17、be known/famous for

18、much heavier(指交通)

19、face a serious problem

20、deal with...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2 Section D 英汉汉英互译

1、adj.优秀的,杰出的

2、n.集市,市场

3、adj.巨大的,极多的

4、n.首都,资本

5、v.阻拦,阻止,使灰心

6、n.(生活)垃圾,废物,垃圾场

7、n.运输

8、adj.当地的,本地的

9、v.围绕,环绕

10、互相帮助(短语)

11、fewer than

12、be careful with...13、try to do sth.14、small mountain town

15、be surrounded by...16、with a long histoty

17、close to nature

18、the city of Beijing

19、such as...and so on

20、take sb.to spl.(spl.指代某地)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3 Section A 英汉汉英互译

1、n.艺术家,(尤指)画家

2、n.学期,词语,措辞

3、n.化学,化学物质

4、n.行业,工业

5、n.游客,来访者,参观者

6、n.街道(区)

7、大量,数以百万计(短语)

8、了解(短语)

9、代表(短语)

10、当地人,本地人(短语)

11、come for a visit

12、as a matter of fact

13、How do you like(doing)sth ?

14、get/be used to(doing)sth.15、used to do sth.16、be used to do sth.17、go to the concerts

18、have any ideas about...19、be away from...20、since two years ago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3 Section B 英汉汉英互译

1、n.秘书

2、n.帮手,助手

3、n.工程师,设计师

4、n.计划,方案,节目

5、v.完成(困难的事),能解决(问题),设法对付,设法应付

6、职业培训,工作培训(短语)

7、n.创伤,伤口

v.受伤,伤害

8、n.俱乐部

9、adj.无家的,无家可归的

10、adv.立刻,立即

conj.一……就,即刻

11、medical treatment

12、in need

13、decide on sth.14、offer sb.sth.或

offer sth.to sb.15、provide sb.with sth.或

provide sth for sb

16、feel good about oneself

17、return to work

18、live a normal life

19、pick up sb.20、in order to do sth.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3 Section C 英汉汉英互译

1、pron.无论什么,不管什么,11、on purpose 任何事情

2、v.偷,窃取

3、吸毒,嗑药(短语)

4、v.帮助,援助,支持

5、v.重视,珍视

6、n.一段时间,时期

7、n.影响,结果,效果

8、adj.精神健康的,思想的

9、n.收容所,遮蔽物

10、v.挣钱,挣得,赢得

12、according to...13、child laborers

14、cruel wars

15、raise children

16、have a problem with...17、cause of homelessness

18、around the world

19、think of...as...20、more needs to be done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1 Topic 3 Section D 英汉汉英互译

1、adj.道德(上)的

2、n.(美国)大学,(英国)学院

3、adj.小学教育的,主要的,最初的

4、v.持续,继续做

5、v.鼓励

6、n.重要性,重要

7、n.开展,开发

8、n.专题研究,项目,捐款

9、v.尊敬,尊重

10、希望工程(短语)

11、make a contribution to...12、with / without one’s help 或: with / without one’s help

13、one another

14、There is a risk that...15、afford an education

16、as a result

17、receive...from...18、aid the poor

19、pay for the education of sb.20、Hope school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1 Section A 英汉汉英互译

1、v.污染

2、adj.废弃的,丢弃的,无用的 v.浪费 n.浪费,废品,废物

3、n.脏乱,杂乱,困境

4、det.& pron.几个,数个

5、v.摧毁,破灭,破坏

6、砍倒(短语)

7、n.村民,乡下人

8、n.蝴蝶,蝶泳

9、n.蜜蜂

10、n.天啊,啊呀

11、What a shame!

12、pour...into...13、There be...doing sth.14、Sth.has gone(本课意思)

15、see...doing sth.16、have a picnic

17、chemical factory

18、stream water

19、What a mess!

20、fresh air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1 Section B英汉汉英互译

1、v.生产,制造

2、n.主编,编辑

3、n.胸部,胸膛

4、adj.很坏的,极讨厌的

5、v.承受,忍受

6、对……有害(短语)

7、n.疼,痛,痛苦

8、n.一次吸入的空气,呼吸

9、adj.有害的

10、v.呼吸

11、soil pollution

12、care for

13、make sb./sth.+形容词

14、in a bad mood

15、make noise

16、write to...17、in the fields

18、make a mess of...19、throw around/about

20、had better(not)do sth.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1 Section C 英汉汉英互译

1、adv.不久前,最近

2、v.印刷

3、v.打扰,扰乱

4、prep.向,朝

5、adj.环境的

6、变聋(短语)

7、adj.令人不快的,不舒服的

8、adj.使人不舒服的,令人不舒适的

9、pron.包括……在内

10、n.句子,判决,宣判

11、have hearing loss

12、all sorts of...13、no better than...14、in public

15、lose one’s hearing

16、It’s reported that...17、quite a few

18、make sb.do sth.19、do great harm to...或 be very harmful to...20、many of...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1 Section D 英汉汉英互译

1、行星,星球 n.2、n.血

3、v.造成,创造

4、n.煤,煤块

5、adv.特别地,尤其地,格外地

6、n.农药化肥

7、呼吸道问题(短语)

8、土壤污染(短语)

9、燃烧气体(动词原形短语)

10、导致疾病(短语)

11、with the increase in...12、with the development of...13、as well

14、high blood pressure

15、greener people

16、in many ways

17、destroy the environment

18、in noisy conditions

19、under pressure

20、cause sore eyes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2 Section A 英汉汉英互译

1、n.沙

2、adv.彻底地,完整地

3、n.人

4、n.沙漠 v.舍弃,遗弃

5、n.沙暴,沙尘暴

6、转换成,变成(短语)

7、conj.虽然,尽管,即使

8、v.减少,减轻

9、肥沃的土地(短语)

10、大风,强风(短语)

11、a large number of

12、stop...from doing sth.13、wash away

14、blow away

15、in danger of...16、die out

17、do/try one’s best to do sth.18、come into being

19、plenty of

20、such...that...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2 Section B 英汉汉英互译

1、v.处罚,惩罚

2、adv.无处,哪里都不

3、adv.可能,大概

4、n.垃圾,废弃物

5、n.没有一个,毫无

6、adj.无理的,粗鲁的

7、n.状况,形式,局面

8、n.行为,举止

9、adj.不整洁的,凌乱的

10、v.吐,唾

11、here and there

12、producer and user

13、wild animal

14、worst of all

15、make rules

16、break the rules

17、obey/follow the rules

18、in the beginning

19、as we all know

20、in daily life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2 Section C 英汉汉英互译

1、n.洞,坑

2、v.上升,起床,升起

3、v.(使)出现,(使)形成n.种类,形式

4、adv.直接地

5、v.渗出,逃跑,逃脱

6、拿走(短语)

7、指的是,提到,涉及,有关(短语)

8、n.氧气

9、n.放射,放射物

10、n.毛毯,毯子

11、the greenhouse effect

12、carbon dioxide

13、ozone layer

14、the level of the sea/ocean

或 the sea level

15、cause...to do sth.16、pass through

17、temperature and climate

18、cause cancer

19、a special kind of...20、while(表对比)conj.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2 Section D 英汉汉英互译

1、v.发现,找到

2、n.不足,缺少,短缺

3、v.防止,避免

4、n.资源,财力

5、adj.缺水的,(口)渴的

6、adv.几乎,将近

7、v.再次使用,重新使用

8、颁布法律/通过法律(短语)

9、日益,一天天地(短语)

10、淡水(短语)

11、be covered with/by...12、be short of...13、use...for doing sth.14、While(用于句首,引导让步状语从句)conj.15、avoid doing sth.16、protect...from/against...17、sb’s need for sth.18、water the plants

19、underground water

20、in this field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3 Section A 英汉汉英互译

1、n.保护,防卫

2、adj.塑料的

3、n.组织,团体,机构

4、n.电池

5、n.同意,一致,协议

6、赶快,匆忙(短语)

7、v.点头

8、n.分歧,争论

9、放弃(短语)

10、n.&v.回收利用,再利用

11、spread message

12、reduce the waste

13、encourage sb.to do sth.14、soft drink cans

15、sort the litter/rubbish/garbage

16、save money

17、pass/fail the exam

18、have a clean-up day

19、so that...20、both sides of...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3 Section B 英汉汉英互译

1、n.电,电能

2、毕竟(短语)

3、n.距离

4、n.织物,布料

5、n.行动,行为

6、modal v.应该

7、停止,关掉(短语)

8、环保人士(短语)

9、最好做某事(句型)

10、减少污染(短语)

11、save energy

12、instead of...13、only once

14、cry for help

15、will be punished

16、lose our home

17、be good/bad for...18、cover pans

19、reuse plastic bags

20、Easier said than done.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3 Section C 英汉汉英互译

1、n.德国人,德语

2、adj.可更新的,可再生的3、沼气技术(短语)

4、adj.效率高的,有能力的

5、v.要求,需要

6、钢轮,钢制车轮(短语)

7、用完,耗尽(短语)

8、n.来源,出处,起源,源头

9、n.向导,导游,指南,手册

10、n.步骤,过程 v.加工,处理

11、adv.全世界,世界各地

12、n.水蒸气,蒸汽,水汽

13、sea waves

14、electric vehicles

15、acid rain

16、key disadvantage

17、the best-known path

18、nuclear power

19、deep in the earth

20、in the near future

仁爱九年级英语

Unit 2 Topic 3 Section D & Review of Units 1-2 英汉汉英互译

1、v.去除,使消失,移开

2、n.昆虫

3、v.代替,取代

4、n.种植园主

5、adj.干燥的,雨少的,干性的 v.使……干,弄干,檫干

6、v.咬,叮

7、n.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8、n.汽油

9、v.检查,调查

10、n.产品,制品

11、face many difficulties

12、even though/if

13、air quality

14、ever since

15、put on weight

16、take...seriously

17、tell the difference

18、natural resources

九年级上册语文默写 篇7

关键词:数学综合与实践课,选材,组织,开展,评价

一、素材选取的原则

1. 实践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素材的选取必须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实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应用数学的自信心。比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图形的密铺》,这个素材从生活的地砖、地板的铺设中选取,探索平面图形的密铺,由全等的任意三角形、四边形或边长相等的正六边形及一些正多边形的组合可以密铺这一结论,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密铺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个选材就充分考虑到了实践性。

2. 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要加强数学各部分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图形的密铺》这节课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正多边形的性质、正多边形各个内角度数的计算以及方程的一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比如在探究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能否进行密铺时,要能够求出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因为能够进行密铺的必要条件是这些正多边形的若干个内角能够围绕一点拼成周角。设在一个顶点周围有m个正三角形的内角和n个正方形的内角,那么m×60°+n×90°=360°,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数解为m=3,n=2。所以可以进行密铺,只需要在一个点处拼三个正三角形和两个正方形即可。这里利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解决了问题,将能否密铺的问题转化成了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正整数解的问题,加强了形与数的联系。

3. 学科性。

在体现题材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素材选择时还应关注问题的数学学科性,任何的数学教学活动,都是为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树立学生正确的数学观服务的。学生经过《图形的密铺》这节课的自主探究学习,获得一定的探索和发现的体验,增强了问题意识,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转化以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此时进一步提出用边长相等的正五边形、正十边形材料组合能否进行密铺?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108°,正十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得正整数解为m=2,n=1。对边长相等的正五边形、正十边形组合,围绕一点,2个正五边形的内角和1个正十边形的内角能拼成周角,但同学们在拼图探究过程中会发现该密铺不能扩展到整个平面(如下图所示)。从而归纳得出“正多边形的内角能够围绕一点拼成周角”只是图形能否密铺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个过程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加强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

此外,素材的选取,还应注意问题解决方式的多样化和问题结论的开放性。

二、组织的载体

为了使学生通过数学综合实践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以问题为载体组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提出一系列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操作、思考、分析、计算、验证,从而得出结论,促进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综合实践的方法。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

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是不同的。问题的提出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2.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开放性。

设计开放性问题,更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能给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使他们通过小组活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探索性。

问题的设计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把握问题的内涵和本质,进而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综合实践课《图形的密铺》。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问题:

层次1:探究用全等的正多边形进行密铺的条件。

①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尝试进行密铺,想一想在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②在这些正多边形中,哪些可以进行密铺?哪些不可以?

③为什么有的正多边形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跟什么有关系?

④还有其他边长相等的同一种正多边形可以进行密铺吗?

层次2:探究用全等的一般三角形、四边形能否进行密铺?

①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用全等的一般三角形、四边形尝试进行密铺,在铺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②展示你的成果,说一说你是怎么铺的?

③思考:用全等的五边形、六边形……能否进行密铺?

层次3:探究用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材料组合进行密铺的条件。

①操作: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方形组合能进行密铺吗?

②在每一个拼接点处有几个正三角形?几个正方形?请你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正整数解的有关知识进行解释。

③思考用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材料组合进行密铺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④用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六边形材料组合能进行密铺吗?如何铺?试说明理由。

⑤思考:用边长相等的正五边形、正十边形材料组合能进行密铺吗?为什么?

这一系列的问题层层递进,能不断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不同的学生可以探究到不同的阶段。以问题促进学生的探究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的主体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核心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操作,亲自体验数学知识,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尝试操作、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还学生表达、交往的空间,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图形的密铺》这节课的教学,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经历尝试操作、探究发现、合作交流、质疑归纳,从而获得知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究的主体。学生在做中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当然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思考和知识的建构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本节课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去促进学生的学习,始终引导学生不断尝试操作、观察分析、大胆猜想、质疑交流、计算验证、概括归纳,从而获得知识,积累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发展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四、评价的多样化

客观正确的评价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和导向性。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能促进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更好地开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综合实践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考察,它可以是多样化的。

1. 可以从“情感与态度”“合作与交流”“课外实践”“创新与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比如学生在探究某一些平面图形能否进行密铺时,我们可以考查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是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否提供有价值的思路?是否能给出令人信服的案例?是否获得正确的猜想?

2. 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可以通过实验调查、数学日记、演说等形式记录下学生的表现,从总体上考查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能够看到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3. 采用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进行评价,它是一种自然的、持续的评价方式,记录袋中可以收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课的一些作品,可以是学生撰写的一些学习心得等。

4. 采用“专题作业”的形式来进行评价,把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过程整理成调查报告或者根据自己的探究撰写数学小论文,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评价方式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使不同认知风格、不同思维特征、不同表述倾向甚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激励与促进作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认识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如何能更好地提高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日常中的事物,还需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A4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内容复习要点下一篇:正确正确终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