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教师节精彩演讲稿

2024-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生教师节精彩演讲稿(推荐19篇)

中学生教师节精彩演讲稿 篇1

自古秋天多悲寂,然而今秋却胜似三春。春天的绚丽多姿,夏日的葱茏翠绿,依稀还在脑海萦绕,金秋的累累硕果,阵阵稻香已经展现在我们的视野。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我们不能忘记,也永远都不会忘记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个节日不属于哪个人的,它是属于让我们一生感激,一生追崇的一群人的。

老师们,祝你们节日快乐!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你的过往,无数的青春经过你精心雕琢变得更加朝气蓬勃,无数的梦想经过你的点拨引导都能幻化成真。或许你们没有我们的闪耀年华,只是一个个普通的人,但是你们给我们的却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或许你们永远站在我们的身后,一生平凡,但正是你们的平凡铸就了我们的光辉。我们感谢你们!

无论我走到哪里,哪怕是天涯海角,我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那些与你相处的难忘年华。

当我第一次走进学校,是你站在学校门口面带笑容,拉着我的小手,传递给我勇敢和信心;

当我面对难题苦思冥想,是你精当的点拨和生动的描述,吹散了笼罩头顶的乌云。

当我的人生遭遇重重挫折,是你温情的语言和深沉的目光给我了克服困难的无穷力量。

当我孤独失落寂寥时,是你陪在我的身边,给我不一样的关怀,给我朋友般的热心帮助。

正是因为如此,当我远离学校走向工作岗位时,我也无法忘记我的老师们。

一个电话,我听到你敦敦的教诲;一段网聊,我与你敞开心扉;一封邮件,充满着醉人的点点滴滴;一张贺卡,送去彼此的真情和祝福。

这一切,我无法忘记;

这一切,我一生感激;

同学聚会,有人问:你最尊敬的老师是谁?我思考良久,我觉得你们都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你们已经付出的太多,现在有的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有的已经是两鬓斑白步履蹒跚,你们需要快乐和健康,安享晚年生活。

此时此刻,有太多的话需要说,但是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我对你们的感念之情,我只有向你们遥祝:

中学生教师节精彩演讲稿 篇2

一、小组合作解决大问题

岭南版第12册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鸟天堂》有三课, 即《展翅的小鸟》、《会打鼓的鸟》、《会跳舞的鸟》。这一单元以“爱鸟”为人文主题, 以“美术与科技活动玩具”为创新课程取向,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既欣赏感受传统民间活动玩具的工艺美, 又探究设计鸟玩具的科学原理与制作方法, 同时感悟“人与鸟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 凸显“美术·人文·科技”融为一体的创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深受学生喜爱, 但现在却不交作业, 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就此怪像进行了探究———

这是新教材, 对于这几节课的教学内容, 我还真是第一次教;正因为是第一次教, 我备课时特别认真, 学习了教参, 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对教学进行了精心安排。备课时, 心里还是稍稍有些担忧:上课要进行“爱鸟教育”, 要设计一只漂亮的小鸟, 还要组合成玩具, 两个课时行吗?思来想去, “爱鸟”教育不能空谈;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 其环保知识可能比我还丰富。因此, 引导学生设计出漂亮的小鸟玩具, 才是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画小鸟、制玩具、同学一起游戏, 在玩的过程中学习, 在玩中喜爱鸟类, 在玩中热爱生活与大自然, 才是我们的目的。

把民间玩具与民俗文化纳入美术课程, 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在欣赏民间玩具的同时, 我们就体验了民间艺人就地取材、使用环保材料创作玩具的过程;同时玩具中运用了科学原理, 使得看似普通的玩具, 闪耀出智慧之光。教学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 即欣赏、设计制作、游戏活动, 可以肯定教学内容是很好的。

我在上课前按作业要求体验了一遍制作过程, 感到制作玩具第一个关键是准备材料。在深圳的家庭, 哪怕要找一段小铁丝、电线都是难事。我自己在找一截适合做小鼓槌 (牙签太细, 铅笔笔杆太粗) 的木棒都花了许久时间。支撑鼓的铁丝太细了就不牢固, 太粗又没有办法用手弯曲。因此, 我一方面布置学生准备各种材料, 如车轮———可以用瓶盖, 鼓———可以用卷筒纸芯等;另一方面我也帮助学生准备一些材料, 如粗细适合的铁丝、橡筋、卡纸等。

上《会打鼓的小鸟》一课时, 学生兴致高昂, 大部分都准备了材料;只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我想象的强, 设计一只鸟就要差不多一节课, 做一只小鼓也费了很多时间, 两节课下来只有几个人全部完成。从课后交的作业看, 有些还打不响鼓, 主要是不能固定牢鼓、鼓在摇动时会松动, 有的是鼓槌不适合。虽然课堂教学还是蛮顺利的, 只是课堂上完成不了作业, 总让我感到些许缺憾。规定交作业的日子, 全班54人, 只有10多个学生交作业, 我只好让每个人自己定交作业的时间, 但一周后仍有13人缺交。

实践证明制作过程时间长、学生材料不足是造成作业欠交的主因;教师必须对作业形式进行调整。在后面的几节课中, 我将3、4个学生自由组合成一组, 明确分工, 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玩具。这样学生的材料比较多, 时间上也充裕, 共同协作的过程还增强了集体精神的培养。一个细小的合作学习、合作作业的方式改变了结果。

由此看来, 教师在处理教材和教法上要多作研究, 否则, 课堂上一个小小的遗漏都可能出现问题。大教育家说“教学相长”, 是真的伴随教师终身的啊!

二、环保材料会让作业更出色

毕加索对公牛题材情有独钟, 除了经常在画面中表现公牛的形象外, 还用立体的形式来表现———简简单单地把自行车座凳及其车把手进行组合, 就让栩栩如生的公牛头诞生了。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在材料运用上的独特眼光。各种颜色的纸张也让马蒂斯创作出强烈视觉效果的艺术品。在艺术家眼中, 材料是有生命的, 等待着你的发现利用。

民间艺人制作玩具都是就地取材, 十分注重材料的节俭。美术课在欣赏民间玩具的同时, 要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准备材料和制作时同样要节约材料, 尽量使用环保材料;还要注意进行课后整理归类。如以前上课时, 课本上的范画和制作步骤出现用纸杯制作, 轮到学生制作一个提线小鸟玩具就要用9、10个纸杯!我与学生商讨这一问题, 结果, 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不使用新的纸杯, 收集用过的旧纸杯也不现实, 最好的办法是用其他废旧材料代替, 如利用卷筒纸的芯、旧水瓶等。又如在上剪纸课《大嘴巴纸玩偶》和《有趣的吊饰》时, 我就让学生使用其他班上老师已经批阅过的作业纸, 进行再次作业, 同时也是一次近距离相互欣赏、学习的机会。

美术课不仅仅是美的教育, 也是人与生活、环保的教育。让身边不起眼的材料产生第二次作用, 再使用, 就是环保, 也是素质。

三、过程的精彩比结果更重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 这一理念简约而明确地要求教师构建一种全面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教学体系, 而美术评价也不例外。作为美术教师, 同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关注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 注重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与评价。

没有完成作业情况下, 我们该怎样进行评价?学生的作业是否一定要完成?在课程改革中, 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对学习评价的转变。由此, 我想到了美术学习过程性评价非常重要。

过程性评价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评价之一。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习动态, 激励学习兴趣, 调控学习行为。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及交流表达能力都在活动中反映出来, 因此, 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结果进行评价, 还离不开平时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交谈等手段。

按照以往的习惯, 作业一定要完成, 才能进行评价, 否则评价等第就算有也很低。根据这一类课型, 改变评价方式, 如评价课堂表现、结合课前准备 (包括材料准备和是否带好课本等) , 而不是以课堂作业作为唯一标准。当然, 学生能够完成作业, 会有一定的成就感, 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但如果没有完成作业, 也应该进行评价, 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外完成。为了让学生的美术素质得到较好发展, 教师重视过程性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换一种教学方法、换一种评价手段的时候, 做一个有智慧的美术老师, 你的课堂就会更精彩。

摘要:学生无法完成作业的原因各种各样。身为美术教师的我, 试图从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材料准备和过程评价等方面来解决问题。

女教师与学生的精彩对答 篇3

有一天老师问学生:“你怎么了?”

学生回答说:“我太聪明了,一年级对我来说太简单了,我觉得我也应该上三年级!”

老师已经受够他了,于是她把学生带到了校长办公室,她向校长解释了一下学生的情况。校长建议应该给学生进行一个测试,如果他答错了任何一个问题,他就应该呆在一年级里。老师同意了,学生被叫进了办公室,老师向他说明了校长的意思,学生也同意了。

校长:3 乘3 等于几?

学生:9。

校长:6 乘6 等于几?

学生:36。

就这样,校长问了很多3 年级的问题,学生都回答正确。于是校长对学生的老师说:“我想他可以到3 年级上课了。”

学生的老师说:“让我问他几个问题吧。”校长和学生都同意了。

老师:什么东西牛有4 个,而我只有2 个?

学生:腿。

老师:什么东西你裤子里有,而我的裤子里没有?(校长对学生老师问的问题感到很奇怪,她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校长想。)

学生:口袋。

老师:什么东西以C 开头,T 结尾,上面有很多毛,椭圆型,含有令人陶醉的,乳白色的液体?(校长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想阻止老师继续问下去。)

学生:椰子(Coconut)。

老师:什么东西进去的时候又红又硬,而出来的时候是软的、有黏液?

学生:泡泡糖。

老师:什么事情男人要站着做,女人坐着做,狗用三条腿做?

学生:握手。

老师想了一想说:现在我将问你几个“你猜我是什么”的问题,可以吗?

学生:好的!

老师:你把棍子放在我的里面,把我顶上,再把我支起来。而我在这之前就变湿了。

学生:帐篷。

老师:手指会进入我,当你烦躁的时候会玩弄我,最好的男人一直会有我。

学生:结婚戒指。

老师:进入过我的东西有大有小,当我不舒服的时候,我就会滴下水滴。当你吹我的时候,你会感到很舒服。

学生:鼻子。

老师:我有一个坚硬的杆。我的头可以插入到别的东西,随后,那东西就会全身颤抖。

学生:箭。

老师:什么单词以F开头,k结尾,并且有让人兴奋的意思。

学生:救火车(Firetruck)。

庆祝教师节精彩演讲稿 篇4

美丽、整齐的校园,教养设施齐全的教室和办公室让我感到幸福,看到了盼望:这确定是一块教育的肥饶泥土;每个礼拜的护导工作让我察看到了福山先生们的爱岗敬业:提前到校,准时上岗护导,福山教师们的素养和良好的风范已在这促地脚步中得以酣畅淋漓地体现,与他们共事我觉得幸福;数学教研组运动,让我背靠背与特级老师、市教研员等数大名家在一起,凝听了新的教导理念和教法,数学组同行的开课、评课,又让我吸取到别人的优点,天天课前课后与备课组老师交流教学内容、教法以及课件的时候,又不断地去反思本人的教学进程与成果,在配合与交换中一直地提高,这些让我感到太幸福了;此时,我由衷地感激福山校引导对我的信赖跟各方面的关怀,让我有机遇在这里一展本领,福山本国语小学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处所,我在这里已幸福得不能再用任何语言来叙述幸福,由于幸福已在心里。

我很幸福,诞生是一种幸福;品味人生五味是一种幸福;工作着是一种幸福;被孩子们爱好是一种幸福…,平淡、一般的我都由幸福沉积而成的。

幸福是一件相对高尚剔透的货色,它买不来,抢不到。披金戴银不必定是幸福,灯红酒绿不是幸福,高官厚禄不是幸福,幸福容不得半点世俗的灰尘。幸福决不是愿望满意的从属品。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颂之心的和声。”幸福是心坎深处的一坛陈酒,由里及表,向周身蔓延出浓烈香味,俗语,幸福是心灵方舟停靠时的踏实感、归属感和愉悦感。幸福是蒙娜丽莎深远而神秘的微笑。

实在,感悟幸福也是一种幸福,当幸福经由你身旁,握她在手,携她同行,渡过一段快活的旅程,享受一份宝贵的生涯馈赠。

感谢生活,感谢吧!各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在福山,幸福就在你我身边,你感触到了吗?幸福,其实就这么简简略单。

教师精彩演讲稿 篇5

只有爱的播撒才会有爱的收获,在我生病期间,好多小朋友、家长都打电话来问候我,希望我早些康复,就连已经毕业的小朋友知道我生病的消息后,也登门来看望,那时病床上的我是无比的激动,孩子们对我的真情比医生开给我的药还管用,我开始急着要好起来,急着要回到孩子们的身边。回想起这些年来的生活和工作经历,我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母亲,我用我的勤奋和执着提升自我,用我的热情和好学感染同事,用我的母性情怀慰籍童心。在幼教改革的洪流中,我更是知难而上、勤于研究、勇于实践、乐于奉献。我从春季开始参加华师大网络学院“学前教育”大专班的培训学习,在学习中,我正确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的关系,---我参加了申花块探索组活动,我设计的活动:“种子的秘密”、“有趣的根”等受到了曹荣珍老师及姐妹园老师们的好评。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又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去,20我的课题“利用农村自然物,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20的课题“探究农村自然资源奥秘,激发幼儿探索兴趣”都被命名为区级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所有的一切更坚定了我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无限执着,对身边每一个孩子的无限热爱,我愿将我的青春岁月装点的绚丽夺目、灿烂无比!日出日落、春去秋来,岁月总在你漫不经意的呼吸间悄然溜走。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久了,便有了心灵的默契,我也似乎忘了自己已到了而立之年,窃窃自喜依旧有着孩子样的心境。我愿自己永远保持这份心境,用心灵的清泉细心的浇灌青春的小苗,我愿守着清贫遥望明天;我愿牵着孩子们的手迈向明天!

国旗下教师精彩演讲稿 篇6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做全面发展的高中生”。

“全面发展”,应该说这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在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这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此无论在什么时代,“全面发展”都不会过时。对我们而言,知识学习、品德修养、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首先,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拥有了知识,但忽略了品德的修养,就会造成人格天平的失衡。例如,“熊猫烧香”病毒的始作俑者,因为怀才不遇,心生邪念,把高超的网络技术用于破坏公共安全;清华大学研究生刘海洋故意用硫酸浇泼公园里的狗熊,导致无辜的狗熊被严重烧伤;云南大学学生马家爵,由一个本应是社会精英的大学生沦落为一个残忍的杀人凶手……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有才无德的人,非但不能为社会贡献力量,反而会对社会构成巨大危害。

其次,我们应该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我们现在所学的每一门课程,无论是语数外,物理化,还是政史地,音体美,都是一门门完整的学科体系,都是我们走向未来,成人成材的铺路石。理科使人求真,会让人养成缜密的思维,认清客观世界的规律;文科使人求善,使我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培养丰富的情感和高尚的品质;而艺术则使人求美,使我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因此,我们应该广泛涉猎,纵横遨游于人类文明智慧的海洋之中,让我们的大脑吸收均衡的知识营养。

最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了品德与智慧,还需要强健的体魄做载体。毛主席在青年时代就讲过,教育要“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这句话至今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同学们,做全面发展的高中生,这不应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应切实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只有这样,我们的智慧情感才能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的人格才会完善,我们的生命才会在灿烂的人类文明中得到升华!

中学生教师节精彩演讲稿 篇7

一、识得有趣

低年级的教材识字量大, 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识字方法, 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有利于识字的情境, 就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学习生字, 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学《画风》时, 有教师创设了这样的识字情景:

师:今天, 有三位小朋友要来我们班交朋友, 想认识吗? (此举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是哪三位朋友) 瞧, 他们来了,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三位小朋友的头像, 并在下面贴上名片 (名字) 。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他们的名字?

学生分别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给生字找朋友、编字谜、儿歌等方法来识记生字。教师对学生的精彩回答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创新意识, 张扬个性。

师:呀, 风把三位小朋友的名片吹走了, 谁愿意当雷锋帮助他们?

请三位小朋友用生字卡片重新在头像下面组名片, 接着请全体学生评一评, 拼得是否正确, 再齐读。

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生字, 在游戏中巩固了识字效果。教师通过评价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传递着教育信息, 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成为一个“发现者”、“创造者”, 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新知的热情, 享受到识字的乐趣。

二、写得规范

写字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引领, 从一笔一画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祖国文字的结构特点, 感受汉字的美和得到情感陶冶。

1.养习惯。

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指导学生正确握笔, 通过口诀教育他们写字时养成头正身直脚放平的好习惯。其次要让学生养成想好再写的习惯, 提高写字速度。再次要求学生写字要专心, 保证书写正确。

好习惯的养成很重要, 需要教师善意的提醒和不断的督促。

2.巧点拨。

对于笔画多又难写的字可自制教具帮助学生写好生字。如“量”, 教学生写时, 可先制作活动字卡, 出示日长横短的“量”, 引导学生观察:这样写好看吗?你能帮助老师把这个字写好吗?学生观察后发现:“日”写得扁一些, 横要写得长。根据学生发言, 把日拉扁, 把横拉长, 这时, 一个漂亮的“量”就出现了, 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日”为什么要写得扁一些?写得长、占的位置多, 字就不好看, 只有写扁些、谦让一些, 字才和谐美观。做人如写字, 要懂得谦让, 社会才和谐美好。再动笔练写.教师还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 让学生自己来评价,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读得精彩

阅读教学是学生面对文本, 走进文本, 领悟文本的过程。张天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是读。”因此, 要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 并借助一定的方法, 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1.品字词。

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 老师就抓住“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的“冒”字引导学生读, 让学生换成他们认为可以替换的词, 如“钻、挤、探”等进行朗读比较, 感悟出“冒”字写出了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学生在交流学习成果时, 把自己的感悟、体验说出来, 通过交流, 互相欣赏。这无论对欣赏者还是对被欣赏者都是一种激励, 一种快乐。教师在抓重点词理解课文时, 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先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字面意思, 这时学生的脑海里有一种抽象的文化感知;再引导回忆相似场景再现具体形象意思, 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感受词语意思, 这是对词语的形象感知;最后谈见解, 理性感悟意思, 这时对词语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使学生的词语理解经历了由抽象到形象, 再到抽象的过程。然而这时学生已完全能驾驭词语, 明白“冒”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思, 在学习中真正感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伟大, 自然也就能用心去感受语言, 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 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就是证明。这个学习、体验的过程, 是教师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过程,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训练了语言, 培养了创新精神, 而且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2.创情境。

如教学《菜园里》, 可通过向学生展示蔬菜实物, 创设菜园里的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下座位去看看或动手摸摸, 来初步感知这些蔬菜的特点和识记它们的名称。然后再说说自己刚才的收获。学生带着这种体验走进文本, 学习感悟, 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情境, 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 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3.练说话。

如教学《四个太阳》时, 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 我设计这样的练习:“我画了个太阳, 送给让”进行说话练习, 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学生有的说:我画了个紫色的太阳, 送给春天, 让紫色的花儿竞相开放;有的说:我画了个会治病的太阳, 送给小朋友, 让小朋友都能健康成长——说太阳激活了学生潜在想象力, 表现出小孩特有的灵性。然后动手画一画自己想画的太阳, 轻松、快乐地学语文。

4.重积累。

精彩源自丰厚的底蕴。有位教师送教下乡时, 将获得省级比武一等奖的课搬到我们乡下, 结果没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鲜艳欲滴的红玫瑰时, 学生惊讶、赞叹之余只能用芋头、蒜头等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形容玫瑰花的形状, 而不能用:像酒杯盛满清香的葡萄酒的酒杯, 释放幽幽清香之类优美的语句。原因在于积累少, 杯子里没水倒不出来。如果教师平时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并且提供学生展示学习和运用积累的平台, 如:利用课前三分钟背古诗、一分钟演讲、歇后语;语文活动课开展好词好句大比拼、擂台赛之类的活动。学生整日受到这种熏陶, 逐渐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或许这些乡下的孩子上这节课也能精彩非常, 因为厚积才能薄发。

精彩的教师就是精彩的语文教育 篇8

【关键词】精彩;语文教师;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阶段,语文教师的状态决定着语文教育的质量,可以说,精彩的语文教师就是精彩的语文教育。

一、语文教师的精彩,首先是有健朗的精神状态

健朗的精神状态来自对自己生存状况的理性把握,如果没有阅读与思考支撑,没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没有一定的思辨理性,语文教师很容易在世俗的浪潮中湮没自我。我们不仅要读文学作品,还要大量阅读经典的社会学、历史学、哲学著作。唯有如此,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才不至于只会鹦鹉学舌。

批判意识的诞生是思想独立的前提。既要让学生吸吮传统文化的营养,还要让他们知道旧文化吃人的另一面。我给每届学生都要读钱理群《拒绝遗忘》一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几篇文章。

我希望学生能够了解,除了身边的芸芸众生,还有别样的人生在。我每周要抽出一节课,给学生详细介绍陈寅恪、顾准、李叔同、傅雷,介绍曾国藩、左宗棠、黄兴,介绍李辉写郭沫若的《太阳下的蜡烛》,介绍祝勇主编的《重读大师》,从《随笔》、《书屋》等人文杂志上选读一些有独立见解的文字,让学生写听后感、读后感。

学生的眼界高一点,他的人生境界就会随之提升。只有提供给他们高层次的营养,才能培养出饱满的灵魂。

二、语文教师的精彩,其次是能够引导学生深淘思想之井

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但语言是生命内涵的外化。史铁生的文字感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走到了生命的深处,把自己的真诚、挣扎、痛苦与奋争自自然然地融入语言。

如何深淘思想之井?做法主要有四种

1.运用专题阅读的形式开启学生心智。

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题阅读,或对某一人物作系统介绍,或集中研讨某一文化问题、社会问题。比如我们曾研究过苏轼、汪曾祺、李清照等人物,讨论过“谁是英雄”、“世界主义”等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感悟,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形成深入探究的习惯,学生心灵中才会流淌出智慧的泉水。

2.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的生存状态。

真实的生活酝酿真实的思想。不少学生习惯于听空话,说假话,逐渐丧失了真实地思考的能力。普通人的生活是思考的源泉,比如農民文化生活现状问题,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问题,都可以拿来剖析一番,写在随笔本上。

3.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有益的文化环境。

我不间断地给学生推荐美文,把年度优秀散文、随笔、微型小说一天一到两篇印发给学生,把学生浸泡在优美的文字与深邃的思想里。有研究表明,生活于落后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容易忽视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对情感不够敏感,对语言的细微差别不能分辨。

三、语文教师的精彩,再次是创设丰富、生动、高效的课堂

我们可以从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师身上吸取营养。魏书生老师拥有卓越的课堂管理能力,他的大气从容应是我们追求的课堂境界;洪镇涛老师强调,读是语文第一教学法,在我们的课堂上,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读书应成为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姚竹青老师倡导大语文教学,他培养“语文小能手”的做法可以给我们很大启发;王荣生教授的教材观让我们知道,以往奉为圭臬的教材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他的语文课程新视角,催促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语文的“大问题”,学习给自己的课堂定位;韩军的语言即精神理论、潘新和的生命动力理论让我们了解语文需要内外兼修;张富老师的“跳摘”理论让我们领悟到合作学习的技巧;余映潮老师高超的课堂设计提醒我们注意教学流程的内在逻辑。还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可以让我们能够走出教参、走出机械化解读文本理论的阴影,尽力还原出课文的真正价值。当然,任何人都是不可复制的,必须探寻到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才能让自己的课题精彩。我想,“以和谐的心理氛围为基础、以培养生命活力为内核、以学习语言为主线”应成为自己追求的教学风格。

四、语文教师的精彩

第四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在立体化的活动中习得能力

教师价值的体现方式,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学生推到活动的前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进步。我设计的学生活动包括:

1.每天轮流办班级日报,一轮结束后评比展出;两人主编一期,有规定栏目和自选栏目。

2.每天名言推荐,推荐人课前写在黑板上,并领着大家读三遍,每周评出最喜欢的名言张贴在班内。

3.每节课课前演讲,每周一个话题,每周评出一个演讲之星。

4.每天不少于200字的随笔,有命题随笔和自由写作两种形式;每周指定的两个题目,也是教师拟定与学生提议相结合。

5.每月一次全班参与的语文活动,包括朗诵、辩论、课本剧等各种形式,将活动照片及评出的优胜者及时在班内展示。

6.每个假期读1-2本经典,开学后以读书报告的形式检查。

相对于正经八百的两周一次作文训练,我对随笔写作特别看重。黎锦熙先生提出“日札优于作文”理念,我觉得,在随笔中学生更能“我手写我心”,保证写作的本真状态。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绝不仅仅是教学技巧,而是自身的综合素养。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淀与学习。我要求自己不断去探寻,到活动中,到考试中,到课堂中;不断去思考,思考大师的理念,思考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思考生活的本质;不断去读书,读薛涌、朱学勤,读叶嘉莹、孙绍振,读朱永新、洪宗礼。通过努力,自己的职业人生一定会变得更加精彩。

教师爱心与责任精彩演讲稿 篇9

其实,教师这份职业不仅仅是伟大的,还是平凡的,我们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批改作业、上课、辅导孩子,这一件件事情开起来是如此的平凡,可是,如此平凡的事情如果没有爱心与责任,却是无法完满的完成。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去细心呵护。有人说:一个学生的失败对于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对于家长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失败。作为教师,不管是什么事情都不能有半点马虎,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我没有理由让自己的学生失败,更没有权利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要努力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我要努力给家长一个健康、聪明的宝贝,我要用爱心与责任对待每一件工作。

教师的爱心与责任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教师的爱心与责任是作为教师必不可缺少的素质,是干好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因为心中有了爱心与责任,才能让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觉得清苦,在繁忙的工作中不觉得劳累。因为有了爱心与责任,才能让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在我任教的时间里,苦涩与甜蜜交织,辛劳与快乐并存,我从一个黄毛丫头变成现在的教师骨干,深知,只有教师的爱心与责任,才能让一个个差等生变成优等生,只有教师的爱心与责任,才有耐心,有恒心的去教导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座的各位老师们,自从我们选择了担任教师,就一定要牢记爱心与责任,就要将我们的一生都献给学生,献给教育。就让我们继续热爱教育事业,继续尽职尽责的干好教育,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带领下茁壮成长,让祖国的教育事业因为我们的奉献而更强大。

中学生教师节精彩演讲稿 篇10

稿

“>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精彩演讲稿2007-12-18 14:13:3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精彩演讲稿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精彩演讲稿(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既面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拉大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严峻挑战。因此,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知识和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赛的最大资本。我们必须拥有足够数量、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一个学校,既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一言以蔽之,中国呼唤创新教育。然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创新学习的能力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培养、训练的结果。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正如教育部长陈至立所说的那样:“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思非常明白: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

教师要创新,必须努力实现自身的解放,去促进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要“解放眼睛”看形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能老是沉浸在“春蚕”、“红烛”的赞誉声中,而要积极投身到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中去;

要“解放头脑”敢为人先。在教育教学中勤于动脑,才能有新思路;更要“解放双手”去开辟。教育创新之路靠自己用双手去开拓。教育新理念、新创意、新事物靠教师自己用双手去创造;还要“解放嘴巴”多质疑。谈天说地话创新,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才能在求是中求真,在求真中创新;当然也要“解放空间”、“解放时间”。教师深入钻研业务是应该的,但不能固步自封。要超越固有经验乃至习惯的束缚,必须加强学习及时充电,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书看报上网,迈出课堂,走入社会,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鉴赏艺术。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受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感情丰富、思想活跃、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青少年成长因素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不研究对象本身成长的全部需要,只是把他们看作一种知识的容器,显然是远远没有看到教育的本质。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创新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成长就是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只有将主体性活动与主导性活动

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成为学习过程中最鲜明的特色。其次,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念还应有创新精神,并体现在他的教育教学中。他会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因为他知道,干扰与错误不再只是具有消极意义的因素,而可能成为引发学生内部认知重组的积极诱因,是通往创新的必由之路。他将发挥他的创新思维科学地处理教材、艺术地切入突破口、捕捉契机、灵活地变换角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习动机。把继承性学习提升为创新学习。再次,具有了创新精神更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他会遵从创新教育的置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诸如:“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通过上面的例子,我相

信,大家能发现一条很有意思的规律。”他会紧紧抓住这些创新点,精心设计、巧妙诱导,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及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他一定也能领会置疑性原则的精髓,抓住创新教育的关键。不仅自己设置诱发性问题,而且更能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会鼓励他的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发挥逆向思维、延伸思维、发散思维,不惟书、不惟师、不惟权威,克服从众心理,勇于标新立异、大胆质疑、独树一帜、追求创新。语文老师布置

教师“示弱”,让语文更精彩 篇11

【关键词】课程改革;示弱法;主体地位;课堂活力

自古以来,教师一直享有师道尊严的特权。在课堂里教师太强势了,学生就只能是弱势了。有时教师“低姿态”进入,甚至采取“隐身”、“示弱”的策略,会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语文新课程标准》更是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注重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字里行间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因此为了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乐学,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做到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学习的空间,给教师自我发展、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敢于“示弱”,这样课堂才能充满活力,语文课也会更精彩。

一、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示弱法

采用“示弱法”,体现的是一种教学的反向思维。即为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有时候得先从相反方面去做,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或无意地表明“示弱”,恰恰是为了让学生“逞强”。这是完全符合我国古代“至为无为”的哲学思想的。《孙子?计篇》主张“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视之不用。”《老子》三十六章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孟子?离篓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為”,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教师的“示弱”,是为了让学生“自强”;教师的“不会”,是为了让学生“自悟”,其慧心所在,都是为了引发学生真正能“自主学习”。

那么,什么是“示弱法”呢?笔者认为,教学中的“示弱法”,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的表示在某一知识的掌握上比学生不足,把对这一问题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闲于弟子”“青出蓝而胜于蓝”的道理。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在知识的掌握上真的不如学生,而是教师故意示弱,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更具活力,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要转变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示弱法”来增强课堂活力呢?下面我们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例来谈一谈。

在学习课文时,我们常规的做法是老师自己导入新课,然后板书课题。而在学习《醉翁亭记》一文时,我请一名同学主动到黑板前写下课题,他的字体非常美观,获得了同学的阵阵掌声,我适时地给予评价,“比老师写得漂亮多了,希望我们都能向他学习,写一手漂亮的字。”通过这一环节,不仅给这名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让其他学生意识到书写的重要性,下定决心也要练一手好字,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可见,在运用“示弱法”时教师要勇于打破常规,并且敢于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语文课堂才会更有亮色。

在接下来介绍作者、处理字词时,我又恰当的运用“示弱性”的语言,“关于作者,老师了解得不多,谁能告诉老师更多的内容?”这时,学生都会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在疏通文义这一环节中,我又会故意出错,“临溪而渔,是面临溪水钓鱼吧?”学生纷纷说“不对!不对!临,是靠近的意思。”……学生听到我“示弱性”的语言时,都会争先恐后地举手,来告诉我正确的答案。在帮助老师“纠错”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牢固了,课堂上也更专心了。在学生的心里,老师不会的内容,他们能会,这更能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求知的欲望,对他们更是一种促动。会令他们更自主的学习,在课堂上来“帮助”老师解决疑难,这既可以帮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又可以增强课堂活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

在探究课文内容时,我也会适当地“示弱”,“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让我们一起合作来完成吧。”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时,我也会参与其中,和他们一起讨论。师生之间达到了一种平等的交流,课堂上充满了和谐、民主的气氛。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示弱法”的运用,可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有助于学生改善学习方式,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同时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既符合课改要求,更增强了语文课堂活力。

二、运用示弱法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适当示弱,能增强课堂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要一味的示弱。在运用“示弱法”的同时,也应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教师恰当的“示弱”并非教师对知识的掌握真的不如学生,而是教师在牢固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当遇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解惑”的作用,而不是不闻不问,置之不理。其次,教师在运用“示弱法”时,一定要把握时机,用得恰到好处,不能滥用。有一些极其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回答,就没有必要进行“示弱”了。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一味的“示弱”,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乏味,对老师产生了怀疑,“老师是不是真的不会了?”这样,老师可能就真的要变成 “弱势”了。我们的课堂就会陷入僵局,课堂教学也无法顺利开展。因此,运用“示弱法”一定要恰到好处。

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示弱法”会不断得到完善,只要教师敢于示弱,把学生看做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也自然会热爱学习,勇于探究。我们语文课堂就会成为学生灵性伸展、个性张扬的空间,我们的语文课也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陆志平 《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简介:赫波,女,(1980.7-),黑龙江省依安县,民族满,于200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现就职于黑龙江省依安县三兴镇中学,承担初中语文教学任务,现任职称为中学二级语文教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依安县三兴镇中学)

中学生教师节精彩演讲稿 篇12

一、教学方面的准备

1. 教学内容的选择。

很多有经验的地理教师都清楚什么样的内容是不适合做公开课的。老师在选材时一定要选“有讲头的”的课, 内容既不能太难, 又不能太简单。不能完全是高深的理论与规律, 最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可以由感性认识入手, 然后升华到理论层面。课改之后, 地理教材的难度有所下降, 但对公开课内容的选择, 同样是考验任课教师水平的一项。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手边收集到材料的丰富程度来最终确定要讲课的内容。

2. 教学环节的设计。

好的课堂导入, 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我在讲授《自然界水循环》这节课时, 上课伊始, 我拿出一杯水, 用手指蘸水, 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水”字, 然后设计了几句导入语, 描述自然界无处不在的水, 一分钟后让同学们再看黑板时, 刚才那个用水写成的“水”字已经消失了, 这正好由水的蒸发引出了本节的内容———水循环。这样的导入非常自然, 学生也乐于接受, 评委老师也认为不夸张不做作, 课堂效果非常好。进入正题之后, 新课总是由好几个环节构成, 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这些环节之间的过渡尽量自然, 力求做到水到渠成, 不露痕迹。这样, 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流畅, 学生的思维也不会被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的转折打断, 听众也会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不论课程怎样改革, 一节好课首先应该是关注学生长远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 一堂好课不仅要考虑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 提高了多少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身心、情感获得了哪些发展, 乃至在精神方面有了哪些收获。

3. 针对学情的课堂活动设计。

在外校上公开课更要课前摸清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任何一个知识点, 学生 (或者说部分学生) 在学习时, 总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障碍, 也可以说是学习难点。所以, 在备课时, 应当着力于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将会遇到什么问题, 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课堂上的接受能力不同, 知识拓展能力不同, 所以这些状况都需要任何老师在课前在适当了解学情的前提下, 有个预案。既要有课前准备, 又要有课堂上随机应变的能力, 做好现场的发挥与调控。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让学生有必要的参与度, 尽量做到课堂是全体同学的课堂, 而不是整节公开课, 只有少数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发言参与, 那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所以, 尽量让课堂活动的设计有分工、有层次、有广度。

4. 充分利用课前的试讲。

老师在正式上公开课之前, 一定会有几次试讲。可以说无论课前你把教案拿捏得多么熟悉, 都不如进课堂给孩子们试讲一次所获得的经验来的直接和丰富, 更有针对性。学生就是你授课的一面旗帜, 指引着你的方向, 左右着你的课堂。优秀的老师要善于在试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积累心得, 不断改进, 精益求精。让试讲不只是简单的重复与熟练, 而是每次都有所提高。通过试讲, 除了让教学设计更完善, 更要增强自己应对不同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在教学以外的准备同样不容忽视

1. 课堂上的仪容仪表。

我看见过一些上公开课的老师, 穿衣打扮非常随便或者是个性十足。其实,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着装可以有一些个人的风格和特点, 只要是得体就好。但是在公开课的这种场合, 最后还是正式一些比较好。一些过于飘逸或随意的服装就不太适合。一定要选择能够体现人民教师风采和精气神的衣服, 给人干练又亲切的感觉。同时,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表现出紧张, 否则对学生也是有影响的, 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

2. 上课前与陌生学生的认识与互动。

因为是在外校上课, 对学生完全是不了解的, 所以在课前一定要与班级的全体同学见个面。做一个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 或是对这个城市、这个学校、这个班级有所考察, 然后用谦虚的态度跟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沟通。最后还能私下里与班级的学委或科代表有个课前交流, 以争取学生们更多的认可和配合。

3. 在当天正式上课前, 最好能对课堂预热一下。

否则面对陌生的老师, 再加上有众多听课的其他老师和评委, 学生也会紧张和拘谨, 不敢在课堂上自由表达, 担心自己回答错了问题, 给老师添麻烦。所以, 课前三五分钟的“插科打诨”也是必要的。比如, 有一次我到沈阳市外国语学校去上公开课, 因为事先了解到我授课的班级是个英语特长班。所以在上课前五分钟等学生们都坐好了, 我就开始用英语跟学生们对话。先表明自己对英语学的好的羡慕, 然后故作玄虚地问学生们知道我为什么要用英语跟大家交流吗?学生说不知道, 我说这样是为了让在场的其他老师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学生们都会心一笑, 于是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就轻松起来, 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 也让接下来的授课更加顺畅。

三、结束语

最后, 在授课过程中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要有激情, 还要注重手势等形体语言的运用。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够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之, 公开课上教师充分的准备、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必能感染学生, 调动教学气氛。作为上公开课的老师, 应首先放下包袱, 要用求实的态度去探索自己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上出自己的风格, 同时, 更应在平时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的训练, 使自己具备流利的口语、亲切自然的教态、丰富的肢体语言、熟练驾驭课堂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在课堂上能情感真实、节奏恰当地授课。应用自身的魅力来感染学生, 用自身的沉稳, 用机智及扎实的基本功来自如的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让我们的公开课更加出彩, 也让我们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 更上一层楼!

摘要: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师如何准备、设计才能更好地完成校外公开课总结出几方面的措施, 同时就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而让公开课不是作秀, 让老师在与陌生学生的课堂上同样能够顺畅地交流, 共同奉献出一节精彩的公开课。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校外公开课,师生互动,学生主体

参考文献

[1]张念东.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Z].

中学生教师节精彩演讲稿 篇13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居住了超过66亿人口,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如此巨大的数字带来的是人均占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可以饮用的淡水资源频频告急。但是在物资如此匮乏的今天却有一样东西的数量在迅猛的增长,甚至超过了人口的增长好几倍,它就是垃圾。

垃圾的诞生伴随的人类的发展,每天我们每个人都要制造出垃圾,一天一天累积的垃圾该怎么处理呢?有人说:

地,而且这样填埋所占据的土地资源很浪费。那该怎么办?又有人说了: 不能埋那就烧了吧,这样不就看不见了啊!可是焚烧垃圾的时候那滚滚浓烟,那刺鼻的气味是另一种污染,破坏了我们的大气,所以也不可取。那到底该怎么做呢?其实,垃圾不是完全没有用的废品,只要合理的利用,合理的处理,垃圾就可以变废为宝,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它由废变宝,秘诀就在于 给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将垃圾分分种类,我们现在比较规范的是把垃圾分为4大类。在这4大类的垃圾中大部分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再次造福人类的,只有一小部分是彻彻底底的处理不了的垃圾,只能采用传统的填埋、焚烧的方式处理。那有哪四大类呢?

可以埋了。

可是仅仅靠埋只是暂时的解决了,填埋垃圾的土地从此就失去了一切营养,成为了不毛之,从根本减少垃圾的产生,那么就是最好的处理垃圾的方法,也是最佳的环保小卫士。

相信我们每位同学都会争做最佳环保小卫士,从垃圾分类开始好好做起,为保卫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地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2018世界环境日领导精彩发言稿

同志们、朋友们:

最美学生精彩演讲稿 篇14

诚信其实并不遥远,你没完成作业时抄袭他人了吗?考试时作弊了吗?未完成作业时对导师撒谎了吗?要做一名好学生,必须先学会做人,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与诚信同行吧!因为拥有自信,所以我们美丽。学习中遇到失败时,我们真会觉得走投无路了。却往往在最后发现,这是生命的转机。

这转机来源于自信,来自于勇气,来自于勇于更新,化茧成蝶,才能使生命焕然一新。所以我们要鼓励自己:“成绩单不漂亮没关系,只要我努力就是一名好学生;基础不好没关系,只要我每天都有进步,就是一种成功。”因为拥有梦想,所以我们美丽。我们都是追梦人,无论多么艰辛,我们都毫不畏惧。志当存高远,我想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让我们做最美中学生,圆中国少年梦最后我希望七年级、八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勤奋学习,勇攀高峰,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希望初三的战友们在奔赴中考的攻坚战中,全力拼搏,马不停蹄,为成就自己而战,为二中历史谱写新的华章,在20__马到成功!

中学生教师节精彩演讲稿 篇15

一、杜绝“模糊”, 还教学语言科学性

(一) 规范准确的语言导入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做到规范、准确. 数学语言如果含糊不清, 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造成歧义. 如“46减去10除以5得多少”这句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里学生可以列式为:46 - 10÷5, 也可以列式为 (46 - 10) ÷5. 这道题题意不清, 学生很难把握, 不同的理解导致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 结果也迥然不同.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46减10除以5的商, 差是多少”或“46减去10的差除以5, 商是多少”, 学生则不至于出现歧义, 结果一目了然. 这说明讲究数学语言规范十分重要.

(二) 具体形象的语言生成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与肢体、图像等有效结合. 通过多种感官, 如听觉和视觉等的综合运用, 使学生有效地接收信息, 理解知识. 如教师讲解轴对称问题时, 可以利用教具或教师的两只手边说边演示. 通过演示, 学生便深刻理解了“对称轴”“完全重合”等概念. 另外, 教师还可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通过手势、动作、表情来引导学生,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从而帮助学生较快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科学严谨的语言组织

数学是一门具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学科. 要让学生想学数学、学好数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也要严谨周密, 符合逻辑. 如有些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判断题: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很多学生都知道对, 因为老师讲过的, 为什么对呢? 学生却不一定知道. 如果老师上课时这样讲:长、宽都相等的长方形叫正方形, 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所有特征, 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这样回答理由充足, 逻辑性强, 学生容易理解, 也记得牢.

二、杜绝“琐碎”, 还教学语言启发性

(一) 扣人心弦的语言悬念

有悬念的语言对启发学生思维十分有益. 例如, 我们在讲“年、月、日”一课时, 开场白是:“看不见, 摸不着, 没有脚, 却能跑, 只见匆忙过, 不见奔回头.”通过这些扣人心弦的话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也为新知的学习增添了一份乐趣.

(二) 别具匠心的语言趣味

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得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几乎完全是凭兴趣去学习功课的, 他们往往对哪个老师的讲课有兴趣, 就喜欢学哪个老师所教的课, 反之则不感兴趣, 甚至厌学, 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更应注重趣味性, 更应始终把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

(三) 发人深省的语言启迪

语言的启发形式要求教师的语言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启迪学生的智慧,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要含蓄,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要想使语言富有启发性, 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非常了解, 同时还要继续学习以丰富自己的教学语言, 最重要的是还要充分了解学生, 了解他们的思想、语言等, 以便自己的语言符合学生的口味, 提高学生的思维, 易于他们理解知识.

三、杜绝“枯燥”, 还教学语言艺术性

(一) 脍炙人口, 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一种特殊的语言, 和平时的口头用语、书面语言截然不同. 因此, 教学语言要尽量通俗易懂, 尽可能地联系生活;要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要把深奥的知识简单化、明了化;要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 驱动学生的想象力, 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如在教学“直线、射线和线段”时, 对于“直线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射线可以向一边无限延伸”这个难点, 笔者在设计上除了应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外, 还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 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双手进行比画, 两只手伸得笔直, 可以延长出去, 穿过墙壁, 穿过地球, 甚至穿过宇宙外的线叫直线, 一只手伸得笔直的可以延长的线叫射线, 使得理解直线和射线是无限长的这一难点迎刃而解.

(二) 幽默风趣, 比喻恰当的语言艺术

风趣、幽默是教学语言的又一特征.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幽默细胞, 课堂教学语言要具一定的幽默性. 通过教师的语言, 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调节课堂气氛的效果.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教师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是轴对称现象, 有一名学生说:“老师, 人也是轴对称图形. ”这位老师非常幽默、风趣地说:“假如人的左右两边所有器官、皮肤、头发……都一样, 那就是轴对称图形. ”同学们听了都哄堂大笑, 在一个假设、一片轻松的笑声中领悟了知识.

(三) 激励表扬, 恰到好处的语言评价

激励、表扬也要讲究艺术. 每名学生都渴望成功, 每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机会及时表扬、激励学生. 注意的一点是, 表扬时最好不要针对个人, 要对学生做的事情进行适当的评价, 避免简单、重复的“你真棒! ”“你很聪明! ”在表扬语上要推陈出新, 如在学生有出乎意料的回答时, 教师可以说:“你的解题方法很新颖, 其他同学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评价, 不仅表扬了回答正确的同学, 同时也激发其他学生的思考, 照顾到其他学生的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可通过目光、微笑、点头等行为对学生进行评价. 老师信任、赞赏、肯定的行为同样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教师要用亲切的目光控制整个课堂.

教师专业成长,动起来更精彩 篇16

第一,入圈子。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指的是脾性、兴趣及爱好等相接近的人容易形成较为稳定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可以和谐、有效地进行各类交流活动,互相促进,沟通信息,碰撞思想,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和提高。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一定要加入相应的圈子,积极参与圈子内开展的各类活动。这有几条好处:其一,扫除自身的惰性。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一定程度上,集体的氛围与力量可以有效扫除潜藏的惰性。其二,获取他人的经验。三人行,必有我师。圈子里的成员,肯定都有自己独到而有效的专业成长经验,借鉴这些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或者为专业成长提速。第三,活跃专业思考。观点的碰撞才能激起灵感的火花。圈子成员的观点探讨与碰撞,可以有效活跃思维,激发更多更深入更独到的专业思考,使专业成长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第二,攀高枝。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要敢于攀高枝,要积极地攀高枝,不断地仰望,才能看见更美丽的风景;不断地跳起来摘果子,才会有更丰硕的收获。长颈鹿的生存、成长经验可以给予我们同样的启迪。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按照这个理论,长颈鹿为了生存,在牧草稀少的干旱地区,必须取高大的树木上的叶子充饥,为此它就需要特别努力地伸长脖子。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长颈鹿的脖子就逐渐长起来了。在我看来,长颈鹿的长脖子与其说是自然选择,不如说是长颈鹿主动追求的结果。

第三,多串门。当我跟大家在一起聊天时,才发现“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儿,在我这里竟是“新闻”,我兴趣犹存,别人早已兴味索然,如此一来,相互交谈的话题也就不合拍了。话题不合拍,也就显得关系不是那么亲近了,自己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就更加不畅。由此,我联想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要不断地追求专业成长,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有效活动,但不能偏执,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正视并参与到各种有利于自己成长的活动中,即使是有些活动可能暂时看不到效果,或者可能会耽误“正事儿”,但它们其实是大有好处的。比如多串门,常规的串门可以跟同事、同行交流,网络上串门可以跟名师名家交流。网络的发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打开另一扇大门,博客、论坛、QQ等网络平台都是串门的好去处。

中学生精彩两分钟英语演讲稿 篇17

ou know what I do have: two hands and two feet. I have a brain in my head and air in my lungs, and what else do I really need?Like what else do you really need to begin a today to lead the life you know you are meant to lead? You know in your heart what it is. And what more do you need to change before you step into that? I stood up, and I looked at them, and then next feeling which has been the biggest resource in my life since - “gratitude”.You can either pick one thing in life, resentment or gratitude, get on the side, I promise you. I looked at that moment and realized I may not have my mother ever again, but I had these resources. I had myself and I could go forward.

讲文明精彩演讲稿学生 篇18

文明是含苞欲放的花蕾,不经意间为你绽放绚丽多彩的花朵;文明是冉冉升起的旭日,照亮每个人柔软的心房;文明是象征和平的白鸽,无拘无束的翱翔蓝天。让我们做个文明人吧!只要每个人都奉献出爱心,就能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我看到过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天,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正在往回家的路上赶。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老人并没有拿伞,他划动着轮椅,过着马路。雨越下越大,下起了倾盆大雨,马路旁有警察叔叔指挥车辆行驶。这时,一位警察叔叔放下工作撑着雨伞向老人走去,他用雨伞为老人撑起一把伞。他把整个雨伞撑向老人,雨水打湿了警察叔叔的衣服,仅管如此,他依然为老人撑着伞,陪老人走过一条条马路,一条条街道。警察叔叔直到把老人送到家,老人身上没有一处湿的,而警察叔叔浑身湿漉漉的,像刚洗过澡一样。

世界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帮助的人,扶老人过马路,帮老人做家务等。这都是文明现象,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文明人,做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文明,两个字虽然说出来容易,但做出来就不容易。我们要向帮助人们的警察叔叔、打扫卫生的清洁工、默默奉献的人学习,学习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

文明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身边,多一份文明,我们就会多一份快乐,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的人吧!

中学生教师节精彩演讲稿 篇19

一、胸怀大爱,冷静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课堂常规教学情况之外的其他情况,称为“课堂偶发情况”。它的发生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严峻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同在:偶发情况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也有有利于正常教学的,即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增效的作用。我曾经尝试这样的教育:

案例1:上课时,一个学生满头大汗、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学生:“老师,我来晚了,因为……”

教师:“你为什么要迟到?难道你不知道迟到会使班级丢分吗?”

学生:“自行车坏在半路上了,我是跑来的。”

教师:“还有理由!你为什么不早点出门?准是昨晚看电视,今早睡懒觉!课后到办公室找我!”

学生带着沮丧、气恼甚至敌视的情绪坐下,很长时间不能静下心来。

同样的场景,我改变了一种方式:

上课时,一个学生满头大汗、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学生:“老师,我来晚了,因为……”

教师:“怎么了?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自行车坏在半路上了,我是跑来的。”

教师:“为了学习,为了班级的荣誉,你能急忙跑来上课,这很好!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以后要早点出门。”

面对同样的现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迥异的。显然教师后一种方式能够充分地尊重和爱护学生,其处理方式巧妙而富有教育机智,产生的积极情感反应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效果。

二、机智幽默,明断暗收,为我所用

案例2:盛夏的课堂,令人昏昏欲睡,有一男生趴在课桌上流着口水进入了梦乡。不叫醒他显然是不合适的,关键是怎么个叫法。

老师走过去,贴着他耳朵:“苏州站到了,该下车了,快!”

在全班同学掩嘴爆笑的当儿,男孩睁开惺忪的睡眼,脸红到了脖子根。老师又笑眯眯地说一句,“趴着睡着不算本事,站着睡着才有真本事。要不,现在试试?”

男孩赶紧讨饶:“不睡了,不试了!”课堂上又迸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一扫午后昏昏沉沉的气氛。之后,大家精神饱满,听课格外专注。

“课堂机智”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做到这点并不难,只要教师心中有爱,有善于包容的心胸。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课堂上的合作伙伴,而不应居高临下,动辄呵斥。我想这样的课堂气氛一定是民主活泼的,教师也能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用担心教师的幽默、善意的包容会损坏其在学生面前的威严形象。相反,学生会更乐于配合教师,愿意听好教师的课,这就是一个成熟的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有的教师往学生身上扔粉笔头,扔黑板擦,这不是“课堂机智”,而是课堂暴力。这样的教师该好好反省自己:你究竟得到了什么,又永远失去了什么?得到的是学生一时的敬畏,永远失去的是你在学生心中曾经美好的形象。更为严重的是,你失去了学生对你应有的尊重,对你这门课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倘若人人自危,你的课还有什么吸引力可言呢?

三、勇于认错

在公开教学中,教师因准备不足、临场发挥不好,或者由于紧张,在课堂中说错的现象有可能出现。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冷静对待,注意处理方法。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那些功底深厚、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很难保证在讲课时不出一点差错。关键在于出现失误之后教师如何处理,能否适时应变,加以补救。比如老师说错了,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学生们发现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该表扬学生说:“你们真了不起,老师说错时你们一下子就听出来了!那你们帮老师改一改,我应该怎么说才可以呢?”学生们一听说老师需要自己帮忙,劲头就来了。这种将错就错的处理方法,巧妙地将失误变成了教学机遇。也许此时老师的“装糊涂”会使自己的学生更聪明!

四、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

在课堂上,“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教师巧妙机智地因势利导,常使“山穷水尽”演变成“柳暗花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以致实验不成功或出现异常结果,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3: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课堂中应该演示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学生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再加热,红色溶液又变回了紫色。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够生成碳酸,碳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又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知识。但是在这节课上出现了意外情况:在演示中把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到紫色石蕊试液中,学生很快就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了,但当把变红的石蕊试液加热时,石蕊并没有恢复紫色。这种意外情况引起了学生们的议论。

此时我并没有一带而过,也没有急于解释。我故作不解对学生说:“实验出现了问题,大家一起来想想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学习知识。”接着我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同学们经过思考,提出实验失败的两种可能性:(1)石蕊会不会有问题?(2)由于盐酸有挥发性,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能把发挥出来的氯化氢一起带到石蕊中。受热时,碳酸分解了,但是由于氯化氢太少,形成的盐酸浓度太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

结果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根据所提供的药品设计了几种实验,并进了行验证,最后很容易得出结论:盐酸有挥发性,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并一起带到石蕊中。受热时,碳酸分解了,但是由于氯化氢太少,形成的盐酸浓度太低,不会挥发出来,因此红色不会褪去。

学生们在评价和交流中,直面刚才实验失败这一事实。这时,我因势利导地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对这个实验进行一下改进呢?”同学们在一阵讨论中又提出了关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案:实验失败是由于有氯化氢的缘故,因此可以用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这样没有氯化氢参与反应,应该就不会出现这种异常现象。接着学生们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重新进行了实验,终于得到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上一篇:“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下一篇:便利店合伙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