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帝国--读后感
----来自ihema
第一部分,运营商
1,下沉
NTT的 i-mode 模式,该模式是一个超级的SP服务,横扫功能机时代,将天气,购物,音乐,等一系列服务从运营商底层整合,成为一个超级大帝国。但最后败于iphone的完美体系,iphone赢在日本的最大关键在于用硬件OTT了运营商,运营商做的底层,而iphone跨越了底层。
作为曾经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作为一个昔日的王者,现在也在走下铺路,也在尝试去“电信化”的转型。目前的NTT开始朝家庭服务整个体系去走,做出了“去电信化”的决心,开始朝智能家居领域,用户大数据健康监控发力。NTT走的路是正在寻找更加底层的战略,一言蔽之为“下沉”。
2,边缘需求
KDDI,谈到KDDI,想必所有人都会想到稻盛和夫这位创始人,起初的KDDI靠着巨大的价格优势,在NTT的巨大优势下居然破土而出,其抓住的就是被巨头NTT忽视的年轻人市场,而KDDI抓住这个机遇从边缘起家,最后打出一片格局。但由于iphone的雄起,KDDI也面临了巨大的冲击。
在iphone冲击后KDDI开始了SmartPass战略。该战略再次让KDDI咸鱼翻身,KDDI通过研究用户行为,发现用户喜欢的能用到的APP不超过10个,也就是说,如果KDDI为人们推荐最优质的那500个应用,那么足以撑下这片市场。于是KDDI以月租费390日元的费用向年轻人推出SmartPass,而用户不必再单独去购买那些优质应用,省下了大笔开支,结果大受欢迎。
从KDDI对抗NTT再到其推出SmartPass模式,我们可以看到KDDI两次都把焦点聚焦在了巨头不被注视的领域,从边缘打入中心,最终漂亮的活了下来。而这种灵感的来源则在于其对于用户行为的深入研究,再利用自身资源的整合,倾尽全力的结果。
回想起稻盛和夫创办DDI时的最初最朴素的愿望,用其一生只为了国民能够获得更便宜的通讯费用。心无小我,以无私之心去寻求与大众的融合,自然会得到大众的欢迎。
3,自废武功
软银,这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孙正义本来就是具有前瞻视野的人,他的种种事迹就不多说了。来谈软银如何博弈的。
关键一,豪赌价格战。在日本政府宣布用户可以自由“携号转网”,手机号可以进入和退出任意运营商时的前一天,软银宣布入其网用户可以免费互通电话,互通短信等优惠措施。原本软银的基站设施就是三大运营商中最差的,政府此举一出势必会导致大量用户的流出,而软银的出击却是出其不意,让用户流向它的囊中。
评价此次战役,在价格大战中,往往小的一方更有先发制人的优势,而大的那一方由于各种盘根错节的因素,只能导致其被动。这和360的免费战很像。
关键二,iphone。当时iphone进入日本时,对于合作的运营商有苛刻的要求,NTT,KDDI都没有接受,但软银毫不拒绝的接受了iphone开出的条件,并且创新型的推出了“0”元入网,“0”元购机的机会,用户暴涨。
在这之中,我们越发确定,软银没有NTT和KDDI那种运营商基因的限制,他的起步就是“无电信化”,这种天外来物的每次行为,完全让对手措手不及。当然,这一切归功于领导人的眼界。关于孙正义那个的“时间机器”理论,各位有兴趣可以查看一下。
关键三,明智的差异化,软银的信号是三家运营商中非常差的,他并没有投入大量资源去建设基站设施,而是采取了更加差异化的做法去满足用户。首先软银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iphone用户,而iphone用户大多集中在城市,去边远郊区的一般都很少,软银抓住了这点,将城市中的基站做好,然后再通过各种调查,一步步小心的扩大基站范围。其次,软银并没有花大量的精力铺设2G网络,而是非常聪明的开通了WIFI服务,在百货商场,在麦当劳的门口都会贴上软银的WIFI广告,此举大受欢迎。
关于软银的差异化战确实打得漂亮,在智能手机时代,软银深刻的理解到了用户会在流量上有更巨大的需求,将赌注压在了WIFI而不是成本更高更繁重的基础设备上。
我所总结出关于未来的这几个字,和运营商有关也一定和未来的公司有关。一,下沉。朝着物联网的方向,朝着大数据健康的方向去整合。
二,边缘需求,不被发现但一直存在的需求,只需要整合资源的去满足他们,这些边缘性的需求很可能会是未来的中心。
三,自废武功,软银就是一家不断自废武功的公司,不断在整个日本的运营市场搅局,几乎每次获胜。任何一家成功的公司都会有依赖其原有的成功路径,而时代的发展注定会让这些优势的地位减弱甚至最后消失,如果公司要想不断进步,只有达到断臂求生的意志才能自我拯救,方死方生,方能破局。
第二部分,其他领域启示
1,移动支付与O2O启示—合作
如果BAT或者银联想从日本发达的移动支付市场上寻找启示注定只能无功而返。原因在于日本拥有发达的线下零售产业,早在乐天这样的在线商城之前就已经进行过优胜劣汰的血拼,导致市场的高度成熟,已经充分被各大优秀商家统治,而这些商家拥有高度的用户服务体验优势,所以天然的能和移动支付结合的很好。反观国内现况,国内的零售业受到淘宝京东等电商大规模冲击的原因还在于零售行业的不成熟,我们的情况与日本完全不同,日本是当零售业市场成熟后再进入互联网电商时代,而我国是在零售业不成熟时就已经引来了互联网电商大潮,没有可比性。
此外,国内BAT银联都有一家独大统治上下游的想法(现金流,手机终端,消费终端,消费商家等都想控制),反观日本则不是如此,日本的上下游均有很好的合作机制互不牵扯,拥有更强的开放性。
所以我们目前的移动支付面临两个问题。
第一,零售行业的落后。
第二,巨头们都想一统天下的心态。
日本给我们的启示则有两个。
第一,线上互联网公司应当加强对于线下资源的挖掘,进行更加互联网化的引导。第二,由于巨头们都想吃独食,战乱不断,虽说竞争过后一定会出现一个很好的生态,但长期来看这样的角逐也在严重拖延我们进入移动支付的大时代。消费者更需要一个集中化,一体化的体验服务,这是最终的本质。日本的合作精神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中国人吃独食的习惯或许正是反思之时。
2,游戏启示—趋势,文化,情怀
第一,趋势
先谈一个败局GREE公司,让我们试着从败局中找到关键。
日本由于是一个移动发达的国家,所以游戏公司GREE率先在功能机上尝到了甜头,而功能机的游戏都以网页为主,到了智能机时代APP游戏崛起,而GREE公司却始终未在APP端发力,其开发的APP不过是一个框架中套着网页而已,相比于APP的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极差,但GREE并未引起注意,直到其市场份额下降到一定级别后才痛定思痛的走向APP开发。
这件事对所有公司都是一样的,时代一旦到来,所有仍旧想要活在成功基因里的公司都将被残酷的淘汰然后死去。
第二,文化
日本在文化上和中国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日本公司进军国内而国内公司进军日本时,绝大公司全部受挫。这之中就是一种文化因素,日本最强盛的游戏是卡牌类游戏,而卡牌类游戏又是基于日本发达的动漫产业才有了如此蓬勃的发展。而国内则没有如此强大的动漫文化,要想理解自然困难重重。
其次,日本的移动游戏行业最主要的支撑人群是地铁一族,需要了解日本游戏行业则需要深刻的了解到这一群地铁一族的生存状态。酷游的创始人通过观察从地铁出来的浩浩荡荡的人群后得出结论“日本是一个竞争及其激烈的国家,同样,他们会在游戏中表现出来”。
除了动漫和地铁一族,日本还有其他独有的文化,比如日本不喜欢第一视角的FPS美国射击游戏等等(但FPS射击游戏如《穿越火线》却在中国大红大紫)。必须深入其中才能有所得。
第三,情怀
日本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国家,所以他们所做的游戏都是精品,这是国内游戏所缺乏的。国内游戏更加导向于如何让玩家付费而设计,但是日本游戏则更多的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占领日本1/10人口的《智龙迷城》创始人森下一喜给出了如何做出优秀游戏的答案—“我们要做让普通玩家能够不花钱也能够快乐玩下去的游戏。”
光这一点理想主义精神就打败了很多国内企业,速生的东西也必然速死,其创始人的短视会决定企业是否长远的命运。情怀是基业长青的根基。
3,麦当劳大数据营销闭环—代表未来
当我们和美国的大数据尚处在摸索阶段,但是日本的麦当劳早已一马当先作出了表率。我们再看其闭环建设来找到启示。
第一阶段:纸质优惠券。成本高,投放不精准。
第二阶段:2003年开始提供在手机网站上下载优惠券,到店出示享受打折。
第三阶段:要求享受优惠券服务的人注册,并搜集他们的信息。2007年9月,麦当劳手机网站的会员数到达500万人。
第四阶段:发展基于手机NFC支付的优惠券服务。形成完整的O2O闭环。至此麦当劳可以开始进行一系列精准化的优惠推荐,诸如给周六周日频繁购买咖啡的用户发送兑换券,对于有一段时间没有去的客户发送打折券等等,营销效果明显。
目前中国快餐的状态处于第二阶段,也就说需要拿着优惠券去购买产品才能打折,信息化程度并不高,没有精准的大数据信息可以利用。要想做到日本麦当劳的效果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习惯。
日本的麦当劳营销闭环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大数据O2O闭环营销并不是什么天马行空,而是实实在在已经存在的事情,这同时也是全球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大趋势。要想达成则有赖于整个生态环境的推进。
结语: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法律完备的法治国家, 秦国第一次在华夏民族的一个族群当中确立起坚定的法治信念和守法精神。所有这一切,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时至今日, 这种对于法治信念的坚守对于我们日常生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看完《大秦帝国》后,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先结合本人实际的档案工作, 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探索先进的档案管理方式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途径
在《大秦帝国》中, 可以看到秦国繁衍多代, 但直到秦孝公才以血涂字, 立于宫门, 誓以变法强国。如果秦孝公坚守古制, 不积极探索强国之道, 他虽然也可以继续做他的国君, 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对于一个有着理想和抱负的年轻人, 生命的意义就止于此吗?如果如此也就没有后来彪炳千秋的商鞅变法了。所以,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 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 积极探索改进和发展之道。对于从事档案工作而言, 档案信息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实效性、及时性等特点, 又具有一般信息具有的可压缩性、可传输性、可扩散性、可分享性等共性, 如何有效地收集、加工、存储、发布、利用, 是每一个档案员的职责, 我理解档案员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收集、装订、汇总、上交等事务性工作, 而是档案管理人员, 能够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工作细心耐心积极主动, 具有判断力, 能鉴别有价值的文件, 因此, 不仅要能完成档案管理中的各项任务, 还要不断探索和运用更加合理、规范的科学方法进行管理, 使档案工作更加有序、有效, 建立并完善档案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案, 把管理的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中。计算机管理档案, 是实现档案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在档案应用中日益成熟, 对档案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已经不能只局限于古老的收集、整理、归档中, 它需要档案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操作计算机, 懂得规范准确地使用档案软件, 还要具有创新意识, 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因此, 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的技巧。我体会到, 档案工作与其他工作相比, 是一种较特殊的专业工作。做好档案工作, 就要认识到本单位档案工作的特殊性, 有针对性地制订出一些工作方法和操作方案, 同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才能将本单位档案工作做好。
二、严格高效的执行规章制度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有效保证
《大秦帝国》有一段专门诉说“徙木立信”的故事来说明法易立, 不易行。另一件事实在立法初期, 适逢河西村村民群斗, 以身试法, 村民们仗着是太子封地, 不肯伏法, 卫鞅亲自监斩, 一次斩首七百余众, 天下大哗。犯人临死前幡然悔悟的吼声:“秦人莫忘, 私斗罪死耻辱!公战流血不朽!”商鞅的第二批变法令陆续颁布以后, 更是朝野沸腾。取消贵族封地, 是破天荒的创举, 秦国贵族视他为寇仇一般。河西村的村民给太子赢驷交私粮的时候, 私粮全部被换为泥沙。太子赢驷一怒之下, 杀死了几个村民, 又撞在了商鞅的法令上。这是一次比以往都更艰难的考验。大秦帝国商鞅废黜了太子赢驷, 流放他到秦国边境之地, 不得征召, 不得回来。太子的两名师傅, 公孙贾被放逐陇西牧马, 嬴虔受劓刑被削去鼻子。如此决绝的行动, 如此严格高效的执行力, 在所有秦人的内心深深地烙下了“法”的烙印。整整二十年过去了, 变法持续了二十年, 秦国的新军练成, 国富民强, 百姓勇于公斗, 平民争立战功。
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 是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 特别是涉及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 它直接关系到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的评价、培养和使用, 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和政治前途。因此, 对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定要加以规范, 依照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但在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 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档案材料收集整理不及时, 档案资料丢失严重, 影响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二是基础设施不配套, 档案保管条件恶劣, 影响了档案安全和使用年限;三是制度不到位, 材料的转入、转出、档案的查 (借) 阅等手续没按规定履行, 档案管理混乱。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 应坚持做到“四化”, 一是管理工作制度化。二是收集归档程序化。三是鉴别整理规范化。四是设施建设标准化。只有严格高效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才能有效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领导的监督和支持是档案工作顺畅进行的保证
商鞅拜相后, 颁布命令, 禁止私斗, 平民有战功可以封爵, 取消封地, 废除井田等一系列主张, 毫无疑问, 这些主张触动了很多贵族和集团的利益, 朝野之间, 不啻于天翻地覆。平民封爵, 开三皇五帝之先例, 废除封地, 动摇封建基础, 更有开阡陌、废井田, 使六国守旧之士顿足大骂, 当然, 对商鞅来说, 压力最大的则来自于秦国内部的贵族势力, 嬴渠梁的兄长嬴虔、长史公孙贾、上大夫甘龙等这些前朝权倾朝野的大臣, 对商鞅刻骨仇恨。由于秦孝公的支持, 他只能在背地下手。如果没有秦孝公一直的监督和支持, 没有对商鞅的信任, 也就不可能有君臣间长达20年的大变法, 也就不可能取得变法的成功。
档案工作需要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 在人力、物力、资金、时间方面都给予充分的保障。并以会议等多种方式来增强大家的归档意识, 按照档案的管理规范, 从点滴做起, 积极主动地做好收集整理工作。领导的监督和支持, 会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井井有条, 确保档案工作得以顺畅进行。
萌芽: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1 984年,广州开通的数字寻呼台。成长:1990年,中国寻呼用户数最逐年激增。兴盛1995—1998年,四年问,全国每年新增寻呼机用户均在1593万户以上。衰退:1999年,由于移动电话的冲击,开始衰退。2007年3月2日,信息产业部发布消息昔日风靡全球的寻呼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大哥大
萌芽:1987年,广东为了与港澳实现移动通信接轨,率先建设了900MHz模拟移动电话。兴盛:1993年,首都北京举行十大流行语的评选,这个词高居排行榜的第四位。衰退2001年6月底中国移动停止了模拟移动通信用户的国际、国内漫游业务。同年12月31日停止经营模拟蜂窝移动通信业务。
MP3播放器
萌芽:1998年Saeh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的MP3墦放器-MPMan F10。成长,2002年9月全球首款支持WMA编码功能的MP3诞生。兴盛:2003年,MP3大战MD。2004年。音质为王。对音质的注重显然是这个时期的主题。2005年,彩屏流行。在这一年的MP3发展历程上,MP3屏幕向彩屏化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衰退:2006年,MP4兴起,对MP3造成很大冲击,使之走上了下坡路。
笔记本电脑
葫芽:1985年,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ZE式问世,成长:1996年,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SVGA的显示屏被大量采用+同时已经开始有XGA的显示屏出现。1998年,Intel公司的移动版Pll/Celeron问世,这让笔记本的性能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兴盛2003年5月,日立公司全面开启了笔记本存储的高容量与高速时代。2004年1月,富士通推出了世界上酋款基于S-ATA(串行)技术的笔记本硬盘。
游戏掌机
萌芽:2004年12月12日正式发售PSPI000。成长:2007年9月公布的改良版PSP2000。兴盛,2008年10月发售PSP3000。2009年10月1日上市PSPGO。目前,PSP主机在系统内建功能方面,除游戏以及基本的设定功能之外,提供影音播放\JPEG格式图片浏览等功能。展望以行动自由方便为前提结合卫星导航、手机功能上网等多元化方式提供消费者需求。
上网本
萌芽:1996年,加拿大ATIC公司提出上网本(Netbook)概念,当时作为“可上网”的笔记本在北美市场销售。兴盛,2009年3月,深圳上网本产业达到高潮,当时估计有近200家方案设计和整机制造商,每个月出货量超过30万。展望:2010年,受平板电脑冲击,上网本风光不再。
手机
萌芽:1995年,第一代数字手机问世,只能进行语音通话。成长:1996—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兴盛2002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2亿户大关,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4.95部。
智能汽车
萌芽:20世纪60年代起,电子技术的进步成为汽车工业进步的量大动力。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提出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概念,智能车辆(IV)则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1998年,微软提出了AuzoPC的概念,并潜心致力于开发和搭建AutoPC的软件平台。2010是汽车电脑快速发展的一年,目前汽车电脑功能已包括GPS卫星导航,无线上网、高清触摸屏,数字电视,网络游戏等。
电子书阅读器
萌芽:2003年方正首次推出电子书阅读器。2007亚马逊推出第一代电子书阅读器Kindle。成长2009年,汉王推出电子书,2010年联想、神州数码推出自有品牌电子书。目前价格仍然是制约电子书发展的主要因素,
平板电脑
萌芽:2010年1月27日苹果发布平板电脑iPad。展望:平板电脑是下一代移动商务Pc的代表。
电子词典
萌芽:1983年世界上最早的芯片词典“ha8英德/英电子词典”在联邦德国诞生收词仅4000条。成长20世纪90年代从英汉到汉英的转折初级阶段。电子词典还很年轻功能尚不完善。兴盛:2000年前后,从多功能到内置权威词典的转折。把大量纸介质词典转换为电子版本。衰退:2005年以后,厂商产品虚假宣传,逐渐失去消费者信任,自毁前程。手机、MP3/MP4相继推出电子辞典功能,也对其形成冲击。
移动电视
萌芽:移动电视首先出现在新加坡,2001年率先在1500辆公交车上使用移动电视。成长:2002年10月,上海出现了中国内地第一批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2004年5月28日移动电视在北京公交车上亮相。兴盛,继上海北京之后,广州,成都,南京等地都启动了移动电视。但未米,通过手机、多媒体播放器,USB接收器等终端设备收看移动电视,才更能发挥移动电视应有的作用。
GPS导航仪
萌芽:1997年国内第一家从事专业移动导航系统研发的凯立德公司成立。成长:2002到2003年是国内移动导航系统厂商取经的两年。兴盛:2005年,国内首款支持手机的导航系统研制成功,这是同内GPS行业发展的一大标志性事件,2006年被业界称为国内GPS产业发展的元年在选一年国内的GPS产业实现了高速的增长2007年,GPS并喷式发展,移动导航在非智能手机上的应用使产业的发展速度成几何级增长
未来终端
每一个夜晚,少女小棠都会做一个同样的梦。在梦里,有一只巨大的蟋蟀告诉她:请跟我来,原来,这只蟋蟀居然是自己童年最好的伙伴琥珀哥哥。
跟随琥珀哥哥,小棠来到了神秘的厨房帝国,这里由灶神掌管。小棠品尝了各种不可思议的美味,饱览了各种见所未见的奇景。为了能让小棠自由往返于人类世界和厨房帝国,琥珀哥哥送给小棠一把刻有钟表的神奇汤匙。在厨房帝国,小棠遇到了奇怪的男孩珍贵,发现他身上迷雾重重,小棠决定揭开秘密。在琥珀哥哥的帮助下,明白了一切。灶神的儿子在两年前已经死了,但灶神自欺欺人,寻找了和他儿子长的一模一样的珍贵,并改写珍贵的记忆,让他成为自己的儿子。谁也没有想到,小棠很可能再也无法返回人类世界了,最终,琥珀哥哥放弃自己的生命,让小棠和珍贵回到了人间。
在这本书中,小棠原本是个有抑郁症的孩子,经过了这次旅行,她变得活泼可爱、勇敢无畏了。生活中总会遇上一些困扰自己的事,但是这一切并不可怕。我们要勇敢地面对一切,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做懦弱无能的胆小鬼,都要记得微笑,要充满快乐地面对,再也不逃避,做一个勇敢无畏、幸福快乐的人。
这是一部关于守护、遗忘、成长的小说。守护,当你发现,在这个孤单的世界,从小到大,有人默默地守护着你,不怕困难,勇敢无敌,只希望你做最真实、纯真的自己,这种守护着与被守护者之间的真情十分可贵。遗忘,有两种,一种是你一直记得我,我却忘记了你,另一种是我一直记得你,你却忘记了我,这两种遗忘,都是成长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在记得与遗忘之间,留下的只有溢满了的忧伤。成长,当我们经历一个震撼自己的事情时,我们将会长大,同时也意味着童年的终结,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我们在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我们在“回家”同时,也在“告别”。
这便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弥漫着芬芳的诗意和少年的忧伤,一段惊心动魄的幻想之旅。
伊尼斯在全书中并不是连篇累牍的强调论证媒介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深重影响,而是在从古埃及文明到罗马帝国再到后世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作为一条主线一以贯之。他专注于媒介发展变化的角度来分析阐释几千年来人类历史变迁的深层原因,自然的将媒介的重要性体现了出来。
“传播这个课题能给人很多可能的启示,我一直有这样的印象。在政治的组织和实施中,传播占有关键的一席。在历代各国和西方文明中,传播也占有关键的一席。”
中华文明的视觉象形,已经被代表口头的拼音所代替。一个聪明的西方人可以学会拼音中文,却有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写字,现在,他们不用担心了,中国人正在向他们看齐。日本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表达外来语的片名使用得越来越多,曾经代表良好教养的古雅汉字却被年轻人视为老土。
因特网,这个新兴的大众媒体,把社会重新带回了听觉时代——媒体的形式,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态。在稿纸上写字的人是在观察,在网上写博客的人却是在诉说,谁都知道,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在哪里。由博客组成的web2.0社区,既保有了声觉空间关注个体感受的特征,也包含了视觉空间因文字而产生的歧义——在大型事件中,这两个特点往往表现出各自的负面,并互相加强。
伊尼斯在《帝国与传播》中对此做过有启发性的比较。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是刻在石碑上的,石碑笨重,雕刻困难,运输不便,因此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以关心宗教和灵魂著称。在莎草纸发明之后,文化开始关心世俗生活,轻便的纸张,方便被运送到更远的地方,于是地域广阔的帝国才成为可能。在那之后,延续了两千年的手稿文化对人们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手稿稀缺,难以到手,人们就倾向于将知识尽可能地记在脑中,有了连贯完整的知识体系,自然就容易产生强势的理性思维和历史观。随后,印刷术的发明,书本的广泛传播,又让人们陷入了书面文化的极致:对各种观点的细致区分和从不停息的争论。
在伊尼斯看来,汤因比的文明研究过于倚重宗教问题,忽视了空间——尤其是行政和法律的问题,这种镜鉴或也促进了伊氏对媒介偏向的认识与划分:倚重时间的媒介性质耐久,较为笨重;倚重空间的媒介耐久性较逊色,质地较轻,便于广袤地区的治理和贸易。试图将政治与宗教纳入同一分析模式,势必从中寻找共同的切入口,媒介偏向即是伊氏独到的见解。所谓偏向,即媒介更倚重时间或者空间的倾向。每一种媒介并不存有绝对的偏向,更多是受到自身特性与被利用方式的制约。例如石头,物理特性决定了其不易在广大的地理范围内传播,而刻字其上却能留存很长时间。设若强权迫使之下,石头同样可作为倚重空间传播的媒介,但此种行为大抵会因效率低下及不合理性而遭摈弃。历史的演进每每需要理性与高效,因之,每种媒介的偏向由于媒介利用者的利益而被决定下来。
还是按照两种理论来分别论述。首先是媒介决定论,媒介在进入近代以后其对历史发生影响一直都是伴随着专制体制对其的限制而进行的。在本书的第五章《羊皮纸与纸张》以及
第六章《纸张与印刷机》中都有相关的详细论述。比如英国就曾通过星院法、皇家特许制度还有印花税等制度来限制报业的发展,直至后来约翰·弥尔顿著名的《论出版自由》的发表,再到后来以《每日电讯报》为代表的大众报刊的出现,印花税被迫废除等等,传媒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走过了漫长的与专制制度作斗争的过程。
由于对尼罗河汛期的预测,历法成为皇家权威的源泉。历法的诉求助推了君主政体的建立。为巩固王权,君主开始致力于金字塔的修建,关于历法的记载也被刻于石头之上。基于石头的知识垄断旋即形成,书写成为王族的特权。然而,与石头相关的知识垄断不便在空间内传播,带来的社会负担是无需赘述的。因此,莎草纸形成了新的知识垄断,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随之而生。
在巴比伦王国,王朝的更迭更多是由于两对书写关系的冲突:石头和凿刀、泥版和苇管笔。两河流域并不需要历法与计时作为权力基础,加之黏土等媒介的广泛应用,象形文字也
因此经历着蜕变。象形文字向楔形文字简化,掌握繁复书写规则的书吏的特权遭到削减。同时,楔形文字接触到莎草纸与软笔之后,灵活的字母表由此兴起,小型城市及国家的行政管理获得了巨大便利。泥版与石头的不同应用催生了简化的新文字,进而摧毁了宗教制度的文字垄断,为帝国的政治组织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倚重石头的集权君主与运用泥版的宗教组织贯穿了两河文明大部分的历史,而在宗教组织对复杂文字的垄断打破之后,依靠新兴军事技术的王国用武力颠覆了固有的文明。
“思想自由的条件正处在危险之中,它有可能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摧毁。处在同样危险之中的,还有西方文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伊尼斯的传播观画上了富于现实关怀的注脚。
陈实进
幸得老师推荐,我才能接触到《大秦帝国》,了解大秦帝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些历史似乎真的被人们所忽略,我们熟知的“暴秦”给我们评判秦帝国带上了有色眼镜。仅序言中的寥寥几句,便已勾起我对这部小说浓厚的兴趣,使我废寝忘食地品读这部小说,这才有了这读后之感。
我的阅读能力薄弱,耗费了大半个寒假也只是欣赏了第一部的四分之三,着实惭愧,但我从中获得的收获很多。小说情节环环相扣,以动荡的战国为背景,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共存,这样的小说情节安排,让我不忍将其分割成一个个小故事来品味,它们是一个整体,由它们拼凑出大秦帝国的辉煌。
在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我隐隐从中看到的《三国演义》的影子,它们都是历史小说,真实的故事加上作者画龙点睛般的艺术加工,使人读后文学、历史双丰收。相较于《三国演义》,《大秦帝国》以现代文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免去了理解古文字词的烦恼,使我们品读起来游刃有余、回味无穷。
小说的第一部以秦孝公统治的数十年的时世变迁为主线,给我们剖析了秦由弱变强的涅磐重生的缘起缘由。小说情节大致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六国联盟灭秦,秦国陷入覆灭危机;第二部分是鞅哥入秦;第三部分是鞅哥主持变法;第四部分是秦之大出于天下,君臣二人共赴黄泉。故事中不乏人间真情,两段爱情和一段君臣之情穿插其中,使小说富有情感;小说中也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如商鞅移木立信、邹忌与徐公比美、田榫与晏舛、孙膑围魏救赵等。小说确实带给了我一个非常生动立体的秦国,这与从《资治通鉴》里读到的秦国不近相同,可以说是别样的享受。
从自身而言,读了这小说,我开始对自己将来要选择怎样的道路,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有了一次思考。小说中,商鞅与申不害的对道路的选择;孙膑与庞涓对做人的选择都让我有很深的印象。商鞅与申不害在选择道路时,认真思考了自身才学的特点,分析了各国的需要,以此确定了自己出仕的国家;孙膑继承先贤孙子的遗训,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欲找寻一个过招施展自己的才华,庞涓为人孤傲,热衷功名,想要出将入相,成为旷世名将,在他达成目的的道路中,变得心狠手辣,这两对宿敌的对决在小说中亦是一大看点。在这个年纪,不思考人生是不行的了,离成年仅有一步之遥,很快就要自己担当了,如何规划人生,如何为人处事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了!
从大方面说,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确实,每个国家的兴和衰都大致遵循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衰的历史规律,这条规律伴随着一个个帝国王朝的出现与消亡,未曾改变,对今日的社会,这仍然是一条不可动摇的黄金定律,民众并不是统治者下的劳役,而是凌驾于统治者之上的一个社会主体!一个国家,统治者迷失,这个国家还没亡;民众迷失了,则这个国家就名存实亡了。小说中韩昭侯的例子铁一般印证了这一点,魏国大兵压境,新郑举国捍卫国家尊严,民众护城热情高涨,唯独这昏庸的君主,生活在胆怯与绝望中……国民撑起一片天,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熔铸在每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的血液中,想想没了这样的精神,中国将何去何从?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举国上下有着共同的中国梦,梦想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回顾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外敌入侵,内乱不断,岂不与当年秦孝公早期的秦国如出一辙?国耻昭昭,秦孝公寻大才以求改革,这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又有几分相似。故秦国当年的发展可以为今天提供一个指导,我十分敬佩当年毛主席拍案决定研制两弹一星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前者给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后者以前无古人的创新思维,给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描绘了蓝图。
首先看到这本书我想到的是这些帝国为什么会消失?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真本书。这本书是曺秉镐博士编著,讲述了六个国家的兴起和灭亡,他们分别是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
作者首先说了在圣经历史上,大卫之所以被称为伟大的王,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走向帝国主义。大卫拥有能打仗的20岁以上的男子130万,也具备充足的经济实力,因此,大卫可以将其中的部分人转变成常备军,借着军事力量发展成帝国主义,但大卫却没有越过自己的国家境界。
与大卫相反亚述帝国曾以18万5千人的主力部队攻击耶路撒冷,扩展帝国,与此相比,大卫时期130万可以常备军化的数字,充分说明大卫完全有能力建立亚述式的帝国。早在公元前26,随着胡里特人和闪米特人逐渐融合为亚述人,并从半游牧转为定居,一系列的亚述城邦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底格里斯河畔建立起来,亚述国家初见端倪。亚述在接下来的几百年(早亚述时期)的混战中曾征服小亚细亚东部,但不久衰落。亚述帝国的征服战争以残暴闻名,军队所到之处城镇都被焚烧破坏,财物被掠夺,居民被屠杀或被掳走,人口锐减的大灾难。
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由亚述派去驻守该地的迦勒底贵族那波帕拉沙尔自立为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西北、同受亚述统治的米底人结成同盟,于公元前6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覆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瓜分。
而之后的王国命运也是类似的,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之下,这些国家不断兴起和灭亡。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也是不断的王朝更替,在我国有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党项,女真这些民族他们同样也是靠着武力一个个兴起,然后消失,最后融合到中国历史中。
文/黄四辉
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绍的书是《大秦帝国》
全书共六部 11卷 先后顺序是《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
全书讲述了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二世乱政亡国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秦国由弱变强,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的故事。从书中,我们见证了秦国从一穷二白、列强环伺之下,变法图强。经过了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艰辛与悲壮。然而,从始皇帝建立帝国到帝国崩塌,只用了十五年。
鲁迅说:喜剧是将人生中无价值的东西拼凑给人看,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而大秦帝国的兴亡史,就好像是这么一个黑色的幽默。
书中,在那个大争之世,在秦面临灭国之危的时候,我读到了老秦人“啾啾老秦,共赴国难”的志气;在山东士子皆卑秦的困境中,我读到了秦孝公的胸怀;()在商鞅变法的举措中,我读到了“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肝胆;
在张仪与苏秦的连横、连纵中,我读到了一代名士的报复与坚持;在屈原兵败自投汨罗江的时候,我读到了君昏国惑的悲愤与无奈;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中,我读到了思想的解放与文化的融合;
从秦始皇的坚持法治、整肃军政、超拔新锐、修渠利民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大刀阔斧;从他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连绵大战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雄心壮志;从帝国初定,“欲将何等一个天下交付后人,我等君臣,可功也,可罪也”的话中,从他统一架构华夏文明驱逐匈奴中,从他数次巡视天下积劳成疾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一个国家如此,人亦如此。当你为了一个目标的实现,不惜付出所有的时候,你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我不止一次有想过,我的目标实现需要几年,五年、十年、二十年、还是无限期。其实,实现目标难的不是路途的艰辛,也不是对未知的担忧;难的是缺乏一种说走就走的勇气,难的是是否对目标还一如既往的坚持。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中这样写到:“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想:当我年华不再的时候,我又留下了什么。
所以
听从内心的呐喊
寻找失落的目标
坚持向前的脚步
别停下
已错过了的别怀念
已失去了的别留恋
——《1901》读后感
其实我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不太喜欢去读这些中华民族已经结疤的伤痕,总觉得那段历史太过沉重,太过辛酸,太过压抑。和大家一样,我更喜欢读汉朝、唐朝、清朝的前期,如王树增所说:“满纸帝王将相、金袍青甲、才子佳人和柳絮花飞。”
对于晚清这段历史,我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我从初中、高中的历史课本上都被告知了这一段屈辱史,在每每考试前都要倒背如流,以应付历史考试;说它陌生,是因为课本上这一段历史经常只是一个章节,最多是几十张纸,而近年来网上、书籍中看到的对于这段历史的反省与热烈讨论,又逐渐的对于课本那所谓的权威版本产生了置疑。读到了这本《1901年》,才有幸窥见历史的一些本来面目,发现竟和自己想象的相去甚远。纵览《1901》,给我感受到庚子国变纯粹是一场人祸。当然,我并不认为认为西夷列强的侵略是正义友善的,也不会认为清帝国军队的抵抗是徒然的。但不得不看到,正是清宫廷内部的权力阴谋,加上清帝国一群高官的自私自利,少数义和团首领的无耻与疯狂,一起促成了这场影响中国命运的惨烈战争。或者说,正是清王朝三百年来制度上的积弊,使得错误得不到纠正而越发扩大,最终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
最让我自己痛心的,莫过于鲁迅先生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了。自下而上,平头百姓愚昧不堪,事不关己便高高挂起,否则不足1万人的八国联军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攻破一个帝国的首都,而八国联军中的“英军”竟然是一群来自山东的中国青年;地方官吏至封疆大吏在国家危亡之时只想着自己的官场前程而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有伪造“洋人照会”,声称洋人此战就是为了废慈禧而还政光绪,故而挑动慈禧下达《宣战诏书》的载漪,有天津失守还居然有脸捏造捷报求赏,导致慈禧误判局势而下令继续攻打使馆区的裕禄,有公然欺君说胡话,说亲眼看到,“义和团练习时,忽见玉皇大帝降临”,给犹豫不决是否宣战的慈禧打了最后一针强心针的大学士徐桐,今人无法理解这些官员竟然能够昏聩如斯,连孔融家的黄口小孩都知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他们竟然会为了一己之私把整个清帝国一步步推向绝境,给国家与民众带来一场惨重的浩劫;而清王朝最高层权力斗争跌宕起伏,咸丰之后,牝鸡司晨,后宫乱政,到了戊戌变法之后基本是慈禧一人独掌天下,到了庚子年,慈禧谋划废光绪帝,改立端亲王载漪之子为“大阿哥”,准备继承大统,于是清王朝一下出现了三个最接近最高权力的人:慈禧,载漪和倒霉的光绪帝,局面一片混乱。
一、史实VS小说。
书尽管很严肃,但这仍旧是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不是历史。如果不对照《史记》《战国策》《吕氏春秋》和钱穆、吕思勉等人的史学典籍来看,很容易会被带到沟里去。
二、结构
《黑色裂变》的框架:名士+明君+强将(商鞅、嬴渠梁、嬴虔(景监)),被一直沿袭下去,张仪+嬴驷+司马错(樗里疾,即公子疾=嬴疾),魏冉(范雎)+芈后(嬴稷)+白起......李斯+嬴政+蒙恬。还有前两部里连续的“国君的妹妹下嫁谋士”的桥段。
三、人物形象的脸谱:
名士一定宽袍大袖、风神俊朗,武将一定英姿勃发、昂昂纠纠,秦君一定殚精竭虑、虚怀若谷,六国一定争斗杀伐、暗黑不休.......【《大秦帝国套装版》读后感】相关文章:
1.《大秦帝国》读后感
2.李斯与大秦帝国读后感
3.大秦帝国读后感
4.《大秦帝国》读书心得
5.观《大秦帝国2》有感
6.钻石套装的故事
7.《大秦帝国》读后感范文1500字
8.大秦帝国读后感范文
秦国,从中华大地的西部边缘小国、险些被六国瓜分的战败国,成为一统华夏的大秦帝国,靠的是什么,原因可能要写几部书。我看完《大秦帝国》后,感受最深的是――法治成就了秦国。
从秦孝公赢渠梁任用卫鞅开始变法,到秦王嬴政一统天下,期间经历六王七次权利的移交,不同时期采取的政策不同,但坚持依法治秦的主张始终贯穿其中。最值得敬佩的是舍身护法的宣太后,以一国摄政太后之尊,用自己的鲜血维护法治。秦国八万铁骑命丧赵国名将赵奢之手,依秦法:无端败军者斩刑不赦,八万将士全部阵亡,此时定要有人为阏于之败担责,宣太后毅然站出说道:阏于惨败,罪在本太后错断大势……秦法昭昭,不究大败之罪,不足以养朝野正气。遂在宫中自裁,以自刑谢国。看到这时耳边响起那句老秦人心中的呐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在坚守着秦法,正是这种力量促成了秦国的强大。
我们的首个宪法日刚过去不久,祖国各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希望我们的法治能够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中华的强大力量。作为基层的法律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将所学所知运用到服务法治中去。
《大秦帝国》作者孙皓晖,这本书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因为落后被魏国连年进攻,丢失河西等地,加之六国列强环伺而面临亡国之祸。21岁的秦孝公临危受命继任国君,任用卫国人士卫鞅实行变法,徙木立信、刑及公室。。。。。。。秦国变法震惊天下。经过几代君臣不懈努力最终扫平六国而一统天下。这是目前唯一一部全面、正面描写秦国时代的长篇历史小说。
那是一个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时代,因为弱小、因为落后就会被分割掠夺。燕国内乱作为邻邦的齐国出兵平定内乱,内乱平定后齐国趁机掠夺统治燕国,苏秦因为得到燕文公赏识,为了报答知遇之恩替燕国复仇而从事反间活动,在齐国任客卿耗时终于使齐国国力衰败,被燕国大将乐毅打败几乎亡国,苏秦也完成了自己死间的使命,最后被齐王处以车裂。
小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卫鞅在魏国因为身份低微一直做中庶子没被重用,又辗转来到齐国,结果齐王傲慢对其根本不屑,后秦孝公发招贤榜,榜文深刻诉说自秦穆公以来国力如何衰退,希望天下士子共同治秦,共享秦国,秦公的胸怀气魄吸引了卫鞅,卫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走遍秦国,在后来的20多年里,秦国在卫鞅带领下依法治国使得秦法深入人心,旧制度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有功必赏使军队战斗力增强有罪必法办,国家也因此不再穷不再弱,走上了强大之路。因为变法伤害到秦国贵族利益,在秦孝公死后不久卫鞅被秦国贵族杀害。
【移动帝国--读后感】推荐阅读:
银河帝国基地观后感07-17
大秦帝国读后感500字07-10
帝国全面战争秘籍06-01
黑客帝国电影赏析06-08
大秦帝国之纵横经典台词10-16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历史教案10-31
中国移动公司简介-中国移动终端公司12-26
移动实习小结07-07
移动卓越班组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