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事故预防 Microsoft Word 文档

2025-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踩踏事故预防 Microsoft Word 文档

踩踏事故预防 Microsoft Word 文档 篇1

在空间有限,而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如体育场馆、影院、酒吧、狭窄的街道、楼梯等,遇有突发情况,容易发生踩踏事件。对此国内外有过不少惨痛的教训,如麦加朝觐2004年2月踩踏事件造成500人死伤;2006年1月又死亡362人; 2004年2月5日北京市密云灯会的踩踏事件造成3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同时在校园内也经常发生踩踏事故,如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丰镇市第二中学发生学生拥挤造成楼梯护栏坍塌事故,事故中21名学生死亡,47名学生受伤;2004年3月11日早上8时许,山西临猗县孙吉初中突发踩踏事故,两名女学生当场身亡、13名女学生被挤伤、踩伤;2005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小学拥挤踩踏事故中,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2006年11月18日,又一起踩踏事件在江西都昌县土塘镇中学发生,6名学生在下楼时被踩踏死亡,39名学生因受惊受伤住院;中广网长沙2009年12月8日消息(记者李浩)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1分报道,昨晚(7日)9点30分,在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下晚自习的初中学生在下楼过程中拥挤踩踏,造成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

这些踩踏事故都是在毫无征兆下发生,血的教训。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学校踩踏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和学会避免踩踏事故的相关知识,来保护自己和他人。

一般原因:

1、学校早期建设教学楼的时候埋下了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教学楼的楼道狭窄,踏步不能防滑,出口太少等。

2、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机制,缺乏对在校学生进行科学分流的合理安排。

3、学校没有教育广大师生充分认识踩踏事故的严重性及如何预防。

预防措施:

1、从最基本的安全设施抓起,修建教学楼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楼道宽度和出口要与在校学生人数形成科学的比例:尽可能多设楼道出口;有条件的要在楼道上安装照明度好的照明设施;楼道或楼梯狭窄的要让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

2、建立相应的安全机制和管理措施。按年级或楼层离开教学楼,错开高峰期;上下楼梯按层有序走。

3、在放学、课间操、集体活动或大型集会时,上下楼梯都要有护导老师进行保护和疏导(由班主任负责各班)。

4、师生充分认识踩踏事故的危害性与严重性。学生上下楼梯不要起哄、不要拥挤、不要打闹,要按序排队靠右走;严禁人为地制造恐慌,要保持冷静,不要过于激动,避免出现惊慌失控或骚乱的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不要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到人群拥挤的地方探个究竟,引起人群过度拥挤;后面的同学一旦发现前面的同学跌倒,要停止上下楼梯,不要紧跟。

5、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保持镇静,尽量避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1)搞好个人防护:

(1)在行进中,发现慌乱的同学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旁边,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

(2)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应该设法使自己双脚站稳,抓住身边的一件牢固的物体(栏杆或柱子),同时要远离玻璃等易碎物品;

(3)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保持呼吸通畅;

(4)一旦被人挤到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

2)教师要熟悉学校所有出口,并保障出口通畅,及时联系外援求助;

3)教师有权利、责任和义务组织安排好在场学生有序疏散。

走马驿中学

踩踏事故预防 Microsoft Word 文档 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世界各国交流的增进, 城市规模的扩大, 产业结构的调整,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各地兴建了大批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和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大型场所, 城市开放式的景区景点也日益发展, 给城市居民及外地游客提供了较多的公共活动场所以及欣赏城市美景的平台。随之而来的是政府相关部门和一些企业借助这些开放式的场所举办一些大型的社会活动, 包括节日盛会、文艺演出、展览展销、宗教、灯会、游园、守年、观光、企业促销、体育比赛等。这些大型社会活动日益成为社会、企业和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开放式景区点的大型社会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典型的就是群体踩踏事件的频繁发生。群体踩踏事件造成的伤害早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相关研究也已开展。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于人群的研究, 即以人群动力学为基础, 构建相关的宏观或微观模拟模型对正常或紧急状况下的人群行为进行分析。最早撰文对人群拥挤踩踏事故进行实证研究的是Lee和Hughes[1,2], 此后Helbing[3~5]、Kirchner[6]、Heigeas等[7]、Teknomo[8]等就“社会力”模型、对非协商性紧急状况下人群行为、人群聚集现象、人群中互作用力中的“排斥力”等人群踩踏事故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Valach L等[9~11]基于社会学角度研究人群的行为。国内学者关于人群拥挤踩踏事故研究主要有从理论方面研究的覃容等[12]、陈宝智等[13]、白一尚等[14]、赵立群等[15]。从社会管理方面如胡志莹[16]、寇丽平[17]等, 关于拥挤人群的机理进行相关研究的有卢春霞[18]、张青松等[19]、张培红等[20~21]建立群集流动的微观动力学模型, 任常兴等[22]、张青松等[23]、刘茂等[24]对人群滞留和人群安全疏散事故风险方面做了研究, 但研究开放式景区 (点) 踩踏事件的文章却不多见。

2 相关定义与理论

2.1 开放式景区定义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都对旅游景区作出了定义, 指出旅游景区有四大基本要素, 即相对封闭的地域范围, 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 独特的旅游吸引因素和配套的旅游服务。开放式景区相对于封闭式旅游景区而言, 有其独特特点,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二是没有围墙和特定空间地域范围;三是不收门票但可供游客观赏休憩的公共场所。如江苏南京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苏州的金鸡湖5A景区、浙江西湖5A级风景区以及正在创建5A的新疆喀什噶尔老城景区、上海外滩开放式景区、世博园开放式景区、陆家嘴开放式景区等都颠覆了传统景区概念的四大要素。

2.2 事故致因连锁理论

最早提出该理论的是1936年海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阐述的, 他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有5个因果关系的事件连锁造成的, 包括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又被称为多米诺骨牌理论 (Domino Theory) 。此后美国小弗兰克·博德又提出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认为产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失误, 其核心理论也包括控制不足、基本原因、直接原因、事故、伤害损失5个部分。英国约翰· 亚当斯认为造成现场失误的管理原因是由于企业领导者及安全工作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 进而提出因果连锁模型。再往后发展出现流行病学理论, 系统理论包括能量转移观点、瑟利事故模型、海尔模型、轨迹交叉理论、动态变化理论、约翰逊的变化- 失误理论 (Change-Er-ror Theory) , 佐藤吉信作用-变化与作用连锁模型 (Ac-tion-Change And Action Chain Model) 的新的事故致因理论。

本文主要采用海因里希和弗兰克·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核心部分, 结合前后研究者的核心理念以上海2014年12月31日外滩开放式风景区的踩踏事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3 应用海因希里和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分析案例

3.1 上海外滩风景区群体性踩踏事件案例描述

外滩风景区是黄浦区辖区内的公共区域, 是一条典型的开放式景区, 没有围墙, 不收门票, 人员流量大、密度高。2014年12月31日晚20时起, 外滩风景区观景平台开始出现大量观看新年倒计时的市民和游客, 人员进多出少, 呈现人员逐步聚集态势。事发当晚22时37分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北侧人行通道阶梯处的单向通行警戒带被冲破以后, 现场值勤民警竭力维持秩序, 仍有大量市民游客逆行涌上观景平台。23时23分至33分, 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后在阶梯中间形成僵持, 继而形成“浪涌”。23时35分, 僵持人流向下的压力陡增, 造成阶梯底部有人失衡跌倒, 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 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 事故造成36 人死亡, 49 人受伤。

事件性质定性为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3.2 事故成因分析

3.2.1 直接原因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连锁发生的结果, 按照因果顺序关系可以归结为社会环境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到位 (设为R1) 促成人为的麻痹大意 (设为R2) ;这种人为的过失又造成了现场人员的恐慌的不安全动作或机械、物质危害 (设为R3) ;后者促成了意外事故R4和由此产生的人身伤亡的事件R5。这5个因素连锁反应构成了上海外滩踩踏的严重事故 (R0) , 见图1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上海踩踏事件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人的错误推测和错误行为以及恐慌、不安等, 即上海外滩风景区自2011 年起, 每年都举行一次新年倒计时活动, 2015年新年倒计时活动由过去的“外滩”改成“外滩源”, 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 多数人不知道这样的变化, 还有很多人对“外滩”和“外滩源”是两个不同的地区不清楚, 误认为是一个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根据自己的错误的判断到外滩去参加新年倒计时活动。当外滩景区人群集聚时导致人群密度加大, 甚至出现走路和呼吸困难时, 人群开始出现不安、恐慌心理, 由于人的求生欲望, 人群中部分人本能地采取措施上挤下串要离开现场, 促使现场情况越来越恶劣, 从而导致拥挤情况恶化。再加上人群中夹杂着“异质群集”即体质较弱、妇女 (上海踩踏事件中死亡人数其中女性占总人数69.44%, 受伤的49人中也是女性居多) 、儿童 (上海踩踏事件死亡最小年龄12岁) 等, 他们的行进速度明显低于群体平均行进速度, 他们构成了这次事件群体中的“异质”群集。由于人员聚集成群的现象在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上下人行通道阶梯处 (物的不安全状态) 形成“成拱现象”、“异向群集”、“异质群集”3种情况, 进而酿成惨剧 (图2) 。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是在狭窄的阶梯处, 复旦大学博士后朱春霞曾结合中外拥挤踩踏事故研究指出:当一个景区景点室内达到1m2/人、室外达到0.75m2/人的人群密度时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据分析, 事发现场当时人群密度0.16m2/人, 在这样一个人群密度极大的情况下没有应急措施加之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3.2.2 根本原因

上海市“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中第五条指出:“对事发当晚外滩风景区特别是陈毅广场人员聚集的情况, 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思想麻痹, 严重缺乏公共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对重点公共场所可能存在的大量人员聚集风险未作评估, 预防和应对准备严重缺失, 事发当晚预警不力、应对措施不当, 是这起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从管理原因来看, 事故的根本原因是: (1) 过于自信, 缺少对重要活动风险评估; (2) 信息变更传递宣传严重不到位; (3) 严重缺少预防准备措施; (4) 大型活动中对人员流量变化情况的检测未及时研判、预警, 没有向全体人员发布提示信息; (5) 应对处置不当。

4 城市开放性景区群体性踩踏事件的预防措施

城市开放式的旅游景区 (点) 相对传统旅游景区具有免收门票和没有严格的空间和面积的限制以及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的特征, 基于这种特征开放式景区 (点) 无法通过计算门票确认游客的多少, 同时游客在节假和大型活动的时候集聚的现象也非常突出, 很难控制和预测景区 (点) 游客的流量和流向。因此, 城市开放式景区 (点) 在人流的控制和管理上难度极大。针对城市开放式景区 (点) 的管理和控制特征结合事故成因理论, 对城市开放式景区 (点) 群体踩踏事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和预防措施。

4.1 厘清事故成因, 切断事故产生的核心因素

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本身来看, 伤害之所以产生是R1、R2、R3因素的作用。在意外事件及伤害发生前,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的做好应急、预防、评估、宣传、提示等管理工作, 厘清事故成因, 分析事故发生的核心问题, 从防止踩踏事故发生的着眼点看, 应集中于事故顺序的中心, 即设法消除事件R3 (人的不安全行为) , 使事故发生的系列中断, 则后面的伤亡事故就不会发生 (图3) 。从下图可以看出如果移去一枚骨牌, 使某一因素出现的概率为零, 例如P (R3) =0, 则伤亡事故的概率P (R0) =0。这时随机事件变为不可能事件, 就可以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

4.2 做好安全意识教育, 强化安全行为培养

全国乃至全人类都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共安全意识, 我国安全教育和宣传都很不到位, 灾难推动型教育是主要的形式, 即某处先发生灾难、造成伤亡后, 才会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常态化的培训和演习意识较差, 公共场所应急疏散和大众安全意识更加匮乏。安全教育应当从学校抓起, 从每一个企业抓起, 从大众抓起, 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使之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必修课。政府在推动全民参与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让全人类共同树立忧患意识, 增强安全防范知识, 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4.3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落实安全责任人

城市开放式景区点是一个基于多中心管理的区域, 一定要落实公共区域大型活动“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 切实贯彻国务院《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以及《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旅游局《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 对承办大型活动应依法审批、依法管理, 落实相应监管和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相关责任部门包括与大型活动有关的旅游、公安、社区、交通、主办单位等统一指挥协调和沟通机制, 落实各方面的安全责任人,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4.4 完善应急制度,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现行的城市开放式景区点的管理存在的管理难题是“条块分割、条线分割、各自为政”, 针对这种现象要防范“形式大于内容”的突出问题, 制定城市开放式景区点的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相关应急制度和应急联动处置暂行办法, 提升应急联动处置效能。加强应急队伍训练和管理, 提高急救专业资质人员比例, 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 特别是要针对开放式景区点大型活动开展专项处置和救援训练及演练, 确保现场处置和救援有序高效。

4.5 评估大型活动安全, 完善应急预案

城市开放式景区点尤其是大型活动的安全作为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课题进入公众视线, 政府应提前3~6月对此类活动进行风险评估, 建立和完善大型活动应急预案, 设置医院、公安、救援、城市安全、消防、地方政府等立体安全系统。

4.6 科学化设计旅游设施, 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城市开放式景区点在设计时由于考虑到景观、地形地貌的等多种因素, 经常出现多级台阶、复杂地形、装有玻璃的建筑物、突然变窄的通道口、直角转弯等高危地点。因此, 在大型活动场地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最大人流量的容量安全问题, 如安全出口数量、出口宽度、珊栏、路障的设置、照明设备等, 力求从事发前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4.7 巧妙设计旅游路线, 避免异向群集

开放式景区点没有统一的大门, 出口入口较多, 在人流量较小的情况下没有问题, 当大型活动和节假日时游客会大量集聚, 因此在大型活动和节假日时应认真研究游客的行进路线规范人群的进出场线路, 有效的控制人群的行进规律, 尽可能的保证异向群集产生的现象, 即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也能有效的疏导控制。如南京夫子庙地区在元宵期间0.015km2的范围内将有50万人的容量, 如无有效的线路设计, 发生事故将不堪设想 (见图4) 。

4.8 建立现场信息传播系统, 避免信息堵塞

信息传播不到位是事故发生的共同特征。上海外滩位于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上下人行通道阶梯处, 在事发前已经处于极度危险中, 甚至已经有游客跌倒, 但观景平台上的人和陈毅广场的游客都无从知道, 由于人多声杂以致上面的人发现出现问题不断的大喊后面的人也很难听到。如果现场设有广播系统、扩音设备、对讲系统等信息传播系统就能很快将信息传播给各方面的游客, 有效地防止踩踏事件的蔓延扩大。因此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和“智慧城市”技术建立大型活动场所的信息传播系统是避免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有效手段之一。

5 结语

城市景区的开放使大众免费享受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美景, 然而景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现代旅游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和现代人的休闲意识的提升, 景区除日常的观赏、休憩娱乐功能外还时常开展各种类型的大型活动, 增加了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从城市开放式景区点大多数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结合事故致因连锁理论研究分析得出:开放式景区点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原因非常复杂的连锁反应, 导致事件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其根本原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是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失误所致。因此, 防止开放式景区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应致力于加强管理。

摘要:基于海因里希和弗兰克·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以城市开放式景区群体性踩踏事件为研究对象, 重点分析了上海外滩风景区踩踏事件的经过、成因, 研究结果发现:成拱现象、异向群集、异质群集、设施的不安全设计是产生踩踏事件危害的直接原因, 而管理失误则是根本原因。提出了城市开放式景区避免群体性踩踏事件危害产生的措施与策略, 以期对开放式景区的安全管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踩踏事故预防 Microsoft Word 文档 篇3

【关键词】群集流动理论踩踏事故预防

1 前言

人群在拥挤状态下容易发生踩踏事故,踩踏事故发生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就最近几件踩踏事件就让人触目惊心。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灯会发生的踩踏事故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2004年2月1日,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大批朝圣者出现拥挤混乱局面,发生踩踏事故,约244人被踩死,另有244人受伤,几天后死亡人数上升至251人;2003年12月11日河北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可见研究如何预防踩踏事故具有巨大的价值。

2 群集流动理论

2.1集结群集人数

从疏散开始时刻(t=0)起到T时刻为止,到达P点的集结群集人数为:

式中N(t)为入口处群集流动系数;B(t)为第i个入口的幅宽;n为入口数目。

2.2流出群集人数

到时刻T为止经P点流出群集人数,包括疏散初期通过的人数和时刻以后出现定常流后通过的群集人数为:

式中为出口处群集流动系数;为出口处的幅宽;为出现定常流的时刻。

2.3滞留群集人数

到T时刻为止在P点的滞留群集人数为:

将该式求导数并令其为0,可求出最大滞留群集人数出现时刻:

3.运用群集流动理论对密云踩踏事故进行分析

出事桥梁位置:密云县城区的西南侧,呈东北到西南走向,横跨白河,为拱桥。桥距水面高度:30至40米;桥面最窄处:3至4米;桥面的跨度:80至100米;周边环境:西北面有一个仿古的排楼,附近有很多在庙会上摆摊的商户,桥东侧是奥林匹克公园,西侧为密虹公园。图一为事故现场示意图。事发的2004年2月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密云密虹公园的观灯人数骤增至3万多人,观众为赏花灯蜂拥而上,原本为单向的彩虹桥也变成了双向,桥上密密麻麻聚集了上千人,后因一名游人在彩虹桥上不小心跌倒,引起连锁反应,其它游人受到惊吓,互相拥挤,最终造成踩死三十七人,伤二十四人的重大事故。

3.1计算理论状态下拱桥的通过能力

设观灯人群上桥时流动系数为N=1.3人/ ,幅宽由于是双向通行取桥的最窄处的一半B=1.5米;按照实际情况,人群上桥之后不会立即下桥,由于观灯有一定的滞留时间,参照群集流动系数表,可设下桥的流动系数比上桥的流动系数小0.1,即下桥时的流动系数为;由于事故发生时,桥上已密集聚集了上千人,所以有理由假设事故前30分钟内过桥群集已非常密集,出现定常流;由以上三个假设可以由群集流动理论计算出事故发生前30分钟内,由单向通行滞留在桥上的人数,故双向通行滞留人数为540人。可见由于游人滞留在桥上观灯而导致滞留在拱桥上的人数就比较多。

3.2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由上述假设计算可知,在观灯高峰期,由于人群会在桥上观灯,会导致滞留群集人数增加,这与有现场群众回忆说有人要下桥,前边出口却又堵住的情况比较符合;且通过拱桥的是双向人流,构成了异质群集流和异向群集流,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事故发生前,桥上群集密度大(约1000人),后因一名游人在彩虹桥上不小心跌倒,引起连锁反应,其它游人受到惊吓,互相拥挤,发生踩踏事故。

4 对群集踩踏事故的预防措施

评价公共场所可安全承受的人群数量:利用群集流动理论,估算公共场所重要通道的通行能力,以及一定人流量下,在该场所单位时间的集结群集人数、流出群集人数、滞留群集人数、出现最大滞留的时刻和疏散结束时间等,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公共场所的最大允许人流量;避免拱形路面:由于上下桥的流动系数存在少许差值会导致在拥挤情况下拱形路面上出现滞留人群,威胁人群安全;防止成拱:在公共场所出入口处用绳子或栏杆围成只允许一个人通行的通道,可以防止成拱;防止恐慌发生:当公共场所发生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减少使群集不安的因素,从根本上防止恐慌发生;迅速疏散人群:当公共场所发生危险后,必要时调动武警部队帮助维持秩序,迅速疏散人群。

5 结束语

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篇4

预防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防范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降低突发灾害和侵袭的危害程度,保证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根据县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聂绍恩 副组长:鲁绍忠

成 员:杨金香、金元友、王杰、吴长亮

二、预防措施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以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为核心,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2、要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要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班队活动、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转弯处搞恶作剧的危险性。要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每学期要组织学生按照应急疏散预案演练一次,提高学生应对

2.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3.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4.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5.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所在老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6.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7.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所有老师都有责任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做好疏散等工作,还要马上组织人力抢救,但不能要求学生走近危险地方;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要及时电话报警(电话110)。同时组织学生疏散,防止损失扩大。

8.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9、在出现火情等事故时,要及时通知学校有关人员在最短时间赶赴出险的地点。

10、要学会正确使用消防设备,及时扑灭火灾。

11、未依法履行安全职责,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或违反本规定的,经校行政会议及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学校依照有关规

并立即报县教体局办公室。

5、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卫生室和班主任以最快的速度把轻伤员送往就近区级以上医院抢救,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或家属。

预防校园踩踏事故措施严密 篇5

采取四项有效措施,积极预防校园内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一是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校园拥挤踩踏事故预防工作。要认真汲取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的踩踏事故的教训,做到警钟长鸣;要认真学习一系列相关安全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切实防止学校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强调各校长是本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坚决实行安全追究责任。

二是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明确安全区域时域责任学生上下课及放学期间,要安排值班领导和教师在每一层楼梯的重要部位进行疏导、管理和保护工作。积极推行“错时制”,把各年级学生放学时间适当错开。将低年级学生安排在底楼,放学或课间操等集体活动时让其先行。在教学楼楼梯间设置指示和警示标志,提醒和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

三是深入排查,认真查找学校安全管理隐患。组织专门人员对各学校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求学校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要及时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在走廊和楼梯安装应急照明设备,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

四是加强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通过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教育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同时,制定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学生进行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2.学生上下学交通事故的预防办法与措施

为了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管理,防止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保证学生生命安全,我校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下列办法与措施:

一、要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保证学生上学、放学交通安全、有序。

二、学校要实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切实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三、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保证学生在上学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

四、放学时学校教师要组织学生站好路队,有秩序地走出校门。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能在公路上游戏、玩耍、打闹。

五、在人车密区集和学校大门口,学校要在学生放学时设专人管理学生,并提示行人及车辆慢行,保证不发生交通事故。

六、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定期开展遵守交通规则演练活动。

七、学校要对交通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启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预防学生交通事故的几点措施

一是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除交警部门外,学校也应切实承担起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责任。在新学期开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教师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专业培训。营造全社会重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舆论氛围,打好交通安全“预防针”,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二是争取交通部门的积极配合。进行阶段性的专项教育和交通秩序整治活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细化制度措施,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并付诸实施。

三是警校协手配合,让学生体验交警工作。与交警部门与联合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讲座,让广大师生参观交通事故图片展览、交通安全宣传光盘等,以有效增强他们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远离违章,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使学生有责任维护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交通安全,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是家长要自我约束,做到言传身教。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动学生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通过交通安全宣传“进家庭”,大力开展“大手拉小手,共走平安路”活动,教育家长,做好文明守法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子女要严加管教,不让未满12岁的孩子骑自行车上街、上路和上学,同时要加强摩托车管理,切莫将机动车交给未成年人驾驶。

五是加强学生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针对学校实际情况,重点研究解决带有普遍性的交通安全突出问题。同时协调和督促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六是做好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治理。对于校园周边交通环境相对拥挤的学校,要设立“交警护学岗”,在每天学生上、放学高峰时段保证有民警在校门口路段指挥疏导交通,在公路沿线学校周边完善各类交通标志、标线、标牌等交通安全设施,给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

七是形成交通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结合实际,下大力气研究和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孩子是家庭的细胞,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我们深信,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相关职能部门“四位一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密配合,齐抓共管,才能有效遏制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3.学校火灾的预防办法与措施

1、把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教育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通过集会、班会、安全课充分介绍防灾知识;通过开展“火灾演习”,进一步深化师生预防火灾的教育。在实战“火灾演习”中,要精心准备,明确目的,选择地点,确定参演师生,备好演习材料,突出总结点评,让师生切实掌握逃生技能。

2、全面开展火灾隐患的排查与整治。要组织涉管人员对学校电器(线)设备、宿舍、图书馆、实验室、会议室、财务室、伙食团、堆放杂物处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应立即整治,消除火灾隐患。

3、增大设施设备的投入,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全面排查火灾隐患的基础上,把增大设施设备投入的重点应放在应急照明灯、电线、电灯、消防器材(具)、水源、取暖等方面,确保学校的财产和师生的生命安全。

4、健全防火制度,执行“一岗双责”。针对学校易引发火灾的场所及部位,完善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和管理时段要加大力度检查,一经发现问题和出现事故,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确保教育在达县不出现经济和政治的负面影响。

5、建立预防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果断有效处理火灾事故。各校要根据学校地理环境、楼层高低、楼道宽窄、用水距离等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做到能够及时果断有效处理火灾事故。

四、学生溺水的预防办法与措施

一、制定和修改《预防学生溺水事故教育方案》和《学生溺水紧急处置预案》。

二、每年3月份以安全教育月为契机,积极开展预防溺水事故的安全教育专题活动。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游泳的安全卫生教育。

三、学校经常利用宣传窗、黑板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宣传工具和宣传手段,对学生进行游泳常识和预防溺水等游泳安全知识教育。

四、学校有游泳馆后将开设游泳技能训练课,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游泳的技巧和自救方法。

五、学生在上下学途中不得到池塘、江河去玩水、游泳。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防溺水的教育,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更要时常提醒学生做好防溺水的安全工作。

六、学生在上学时间,未经学校允许不得擅自离校到学校附近的江河、池塘进行嬉水、游泳。学校组织进行游泳活动,必须听从学校老师的安排,安全、有序的进行游泳训练。

七、学校组织学生到毛店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时,要落实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的相关措施。

八、每年暑假前,学校通过印发《告家长书》、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防止孩子溺水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五、校园意外伤害的预防办法及措施

1、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加强对教师师德规范的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3、加强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4、学校按照安全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分年级或者部门确定安全工作领导包干区,年级或者部门负责人为安全工作领导包干区责任人。学校做到层级签约,岗位责任到人,确保在校学生人身安全。

我校开展的预防措施有:

1)建立校园安全制度。深入分析本校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安全预案,并将紧急处置突发事件的整个过程形成制度。

2)加强学生在校一日生活的安全管理。学生在校期间不得擅自出校。校内严禁学生追跑打逗,课间开展有意活动,班主任、护导老师和值勤学生共同负责监督。群体活动要组织有序,按要求进行,责任到人,出现问题,追究责任人。各种竞赛及外出活动,组织者要安 全先行,确保学生安全;全体教职工要精心组织,合理分工,责任到人;听从统一指挥,一旦违规造成事故,追究责任人。体育教师要加强安全防范,严格执行《体育课堂常规》防患于未然。学生在校发生各类事故伤害,有关人员必须及时上报学校。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篇6

安全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证,目前很多地方校园内的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急剧增加,对学生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按照文件要求,认真检查,并且制定了我校以下具体的安全预案,在完善、改进我校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消除漏洞,严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一、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

我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深入,当班教师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要求教师从教学中教育学生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认真检查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加强专项检查和研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环节

认真开展校园隐患大排查,加强对楼道问题的专项检查和研究,不放过任何部位工作抓起: 1.各班级教师随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技能训练,重视加强紧急情况下撤离,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

2.利用班级的家园栏,每月都让家长了解安全知识内容。

3.并且要求各班每个学期专门组织一次关于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安全课,让学生了解下楼梯该怎么做。4.对学生要求能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不要打闹,搞恶作剧。

5.总务处定期仔细检查楼梯间设施,保证楼道、楼梯的照明,加固楼道栏杆、楼梯扶手,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生损坏及时修复或疏散通道,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并在楼道醒目处贴上安全标示。6.集合按我校指定路线行走,确保学生的安全。强化对学生一日活动安全的重要环节管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早操、课间操、放学时不强调快速、整齐,要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

7.按时上课、下课,不占用学生上厕所的时间,避免下课时的拥挤。

8.冬季结冰时间,楼梯卫生区清理不用湿拖布清理,避免结冰路滑,按时彻底清理。

三、加强楼梯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制定措施提出要求

针对我校的楼梯、走廊的实际在不同的情况下严格管理漏洞。

1.课间操要求

不要求我校大型活动的快速、整齐集队,而是把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放在首位,从而确保学生安全。我校提出了有序、有节的要求。

有序:能够各个组各个班级有明确的集队路线,指定的依附地点,依次按照不同的位置分组、分班级、分楼层的错开学生集队的行进路线,先是二楼各班,再次是三楼各班以靠近楼梯远近为序依次下楼,班主任或当班教师认真组织看管好学生,降低造成学生拥挤的可能性。

有节:就是要求各班级在结对行进中掌握自己的节奏,不要求快速但要有纪律,前后班级能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从学生的管理中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2.日常课间管理

教师平时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同时,课间每一位当班教师对一些如跑跳、追逐打闹等有安全隐患的行为习惯给予指正。另外,当班教师还要负责课间学生集队下楼梯的安全疏导工作。

四、做好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

一但发生了学生的拥挤踩踏事故,第一当事人应立即向园内预防拥挤踩踏组值班领导报告,马上开展处理措施,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现场相关人员在征得园长同意后向主管部门报告。若情况危急可越级上报,我校各组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事故处理,不得在事故处理期间撤离职守。

事故发生后,班主任、各教研组长和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小组领导、主管我校安全工作负责人必须马上赶到事故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全力抢救,把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并根据情况,向相关的急救部门(巡警

110、火警119、医院120)救助。根据安全事故应急的要求,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全体教职员工必须配合。

五、本预9月1日起执行。

踩踏事故预防 Microsoft Word 文档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踩踏事故极易发生的场所和原因。

2、使学生认识到踩踏事故的严重性。

3、知道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教学重点:在公共活动场所中应如何防止出现踩踏事故。

教学方法:互动讨论法,教授案例法,分组演练法。

教学过程:

一、创景设问:

观看视频《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系列片---预防踩踏安全篇》

提问:

(1)同学们,下个星期我们学校将进行一次紧急疏散演练。你们知道在疏散演练中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吗?(同学都说:”不知道。”)

(2)你们知道在什么场所或在什么时候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吗?(同学们说:”在人集中多的地方,在超市里,在学校里,在大型集会活动的时候„„)

(3)你们知不知道踩踏事故的后果有多严重?(回答最多的是:“一下子死很多人咯。”)

(4)那么我们该怎么去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呢?(讨论:大家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人多的地方我不去就可以了。”有的说:“我不去踩别人就行了。”„„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

案例1:2008年11月8日,沙特阿拉伯朝觐活动正式开始,12日是活动的最后一天,据沙特内政部估计,来自世界各地的250多万穆斯林参加了今年的朝觐活动。12日中午,大量朝觐者从麦加圣地投石驱邪桥东面的入口处涌进投石驱邪桥地带,急于赶到投石驱邪桥,进行投石驱邪的宗教仪式,同时还有许多运送朝觐者行李的大型运输车也跟随而进。行进途中,行李车上的大量行李从车上翻落到道路上,造成道路堵塞,后面成千上万的朝觐者不知前面发生的情况,继续向前涌动,于是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362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中国朝觐者。

案例2:2007年11月10日8时20分许,重庆家乐福沙坪坝店在10周年店庆促销活动中,推出了一个限时抢购桶装油的活动,活动油价很便宜,一桶只要39.9元,而之前的市场价为50元左右,因此前往抢购的市民特别多由于人多拥挤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人死亡,31人受伤。

案例3:2006年11月27日下午放学时,因雨天路滑、人多混乱,河南省伊川县西场学校北教学楼发生学生踩踏事故,造成6名学生创伤性窒息。

案例4:2006年12月23日,河北邯郸市永年县第一实验学校上午放学时,位于三楼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蜂拥而出。当回家心切的学生涌向楼梯口时,惨剧发生了,一名九岁女生不慎拌倒,被随后拥挤而下的同学压倒在地,当被闻讯赶来的老师救起时已不省人事。另有两名学生眼和脸部不同程度受伤。

案例5:2007年11月18日晚,江西都昌县土塘镇中学发生一起学生拥挤踩踏事件,导致6名学生死亡,39名学生受伤。

案例6: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目前已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

二、互动解疑:

1、同学们都说得对,在人集中比较多的地方就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比如在大型的集体活动的时候,在超市里购物高峰期的时候,在学校里,在酒吧里,在发生火灾、地震或者突然发生什么意外的时候,由于人们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同时向某个方向移动,拥挤就容易发生踩踏事故,从而造成大量伤亡。

2、通过上面的几个例子,同学们都知道了踩踏事故的严重性,事故一旦发生,往往是大规模的、恶性的,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和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呢?

(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分两个组做五分钟的示范演练,然后同学们自己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地方。)

三、归纳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踩踏事故的危害和如何预防踩踏事故发生的一些基本常识,那么在学校准备进行的宿舍消防紧急疏散演练中,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大家就要在自己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一种安全防范的意识,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让自己和他人的人生能够过得平安、快乐!

作业:

中厂初中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篇8

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学校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杨前波

副组长:王朋赵诗武

组员:柯长荣吴斯学张庆兵陈杰吕晓勇 预防工作小组:

组长:赵诗武

副组长:吴斯金、柯长荣

组员:吴春侠、陈胜侠、郝万娟、邓柏慧陈胜贵、周从

祥、张庆兵、赵宗强、张丽、张吉庭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

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

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声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不开导致同学心理紧张的玩笑,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提出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后勤处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教务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两操、升旗仪式或各种活动,教务处联合体育老师规划各班学生下楼的路线;三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四是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到任教的班级教室里带学生和送学生。

政教处和学校团总支要利用集体广播的时间,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哪些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上专用室上课、(中午、傍晚、晚上)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做好对值周领导、老师检查的落实工作。

值周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管理好学生进出操和集会时各楼道学生上下楼梯的秩序,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3、制定学生疏散、抢救预案。

A、疏散应急方案:

(1)每日在学生到校前和学生放学前,值周教师应及时到达指定地方指挥和维护秩序,以免造成学生拥挤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课间操、集会及(中午、傍晚、晚上)三个放学时间段应依次离开本班教室,先由低到高,由两边到中间依次离开,避免一轰而上,造成楼道堵塞。

(3)总务处应长期对各教学楼、宿舍楼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照明灯光的正常使用。

(4)一旦发生楼道拥挤堵塞现象,在场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疏散,撤离人员密集的地点,并迅速让已通过楼道的学生向学校值周领导报告,以便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5)学校值周领导要亲临第一现场,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做好疏散学生、抢救受伤者、报告上级领导等工作。学校值周领导和教师要团结协作、冷静处理、沉着应对,确保把事故处理在始发阶段,把人员伤害降低到最底程度。要及时联系家长,正确通报情况,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6)疏散完毕后,班主任老师应对学生进行清查,以便受伤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同时要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安定工作。

B依照就近原则疏散,落实专人负责:

(1)各班级疏散路线(除一楼的班级)如下:

楼梯

行走班级

第2层教学楼楼梯、走廊

1、二

2、二3

第3层教学楼楼梯、走廊

1、三

2、二

4、二5

第4层教学楼楼梯、走廊

3、三

4、二5

(3)两操、升旗仪式及重大活动由政教处与团总支、体育组负责指导各班级按顺序出操或进场。

(4)疏散时体育老师配合政教处的工作

(5)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级的学生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疏导、保护、管理。

三、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对值勤值周人员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或司法程序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2、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结合起来。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考核评比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3、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4、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告知监护人。

踩踏事故预防 Microsoft Word 文档 篇9

五(4)班:李菊连

教学目标:

一、班会目的:通过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掌握自救方法,提高自护能力。

觉悟方面: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教学重点: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课

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案例:2010年11月29日12时许(北京时间),距乌鲁木齐千余公里的新疆阿克苏市五校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受伤,其中轻伤34人、重伤6人、病危1人。

1.平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1)上下楼梯时,不按顺序行走。

(2)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打闹。(3)玩上下楼梯游戏。

(4)许多同学挤成一团赶紧挤进去看看出了什么事。(5)在校园攀爬树木比谁爬的高。

(6)打扫教室卫生时,身子探出窗外擦玻璃。2.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时,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二.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1.学习学校的有关管制刀具的规定。教育学生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要会做事。不要一挥手以成百年身。

通过这次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安全自救措施,提升了学生们自护自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力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的正常秩序。

踩踏事故预防 Microsoft Word 文档 篇10

踩踏事故制度

学校师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为了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制度》如下:

1、安全教育是班会、思想品德课、周一升旗仪式的常规教育内容,各班要高度重视,做到反复教育。

2、凡上下楼梯,必须靠右走,有扶手,尽量扶住。若上下楼梯时前面突然有同学滑倒,后面的同学必须立即停步。凡一年级新生,要进行上下楼梯实地训练。

3、在学生上学、放学的高峰期,即从7:30——8点,5——5:30,值日教师及值日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分布在每一层楼梯的事故易发部位,进行疏导、管理和保护工作,当天值日行政负责检查督促。

4、楼层与楼层之间,学生没有特殊原因,不能互串。

5、课间做到不冲跑,不追赶,不拥挤,不喧哗。值日教师课间要到位巡查,发现上述情况,及时教育。

6、不准在楼内进行跳高、踢墙、爬天窗、攀爬栏杆等活动。

7、学校集会、课间操及放学排队错开楼梯,班主任、科任老师齐带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快、静、齐。

8、学生到功能室上课,必须排队,做到不推拥,不喧哗,不怪叫。

9、总务处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高于一切,安全要深入人心,安全要全员参与。希望通过完善的制度和师生们共同的努力,将安全隐患消灭在0状态。

伏羲路逸夫小学

二00九年十二月十五日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领会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以及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区教育局相关通知的精神。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为广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稳定,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

二、具体措施

(一)、健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1、建立针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制度。

2、完善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3、完善各部门工作制度,严格各类组织活动的管理工作,将活动事故预案纳入详细的活动方案之中。

(二)、加强教育,提高珍爱生命意识。

1、加强对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强化教职工的安全责任,建立起全员负责、人人参与的学校安全工作体系。

(1)召开教职工大会。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等几个文件精神,学习《逸夫小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制度》。使广大教职工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工作,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2)组织教职工共同查摆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献出自己的金点子,从而改进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

(1)充分用好宣传阵地。通过广播会、网络、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工具,向学生进行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让“安全”二字深入学生的脑际。

(2)组织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近期将专门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懂得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

(3)进行事故预案演练。根据应急疏散预案,每学期组织学生演练一次,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

(三)、完善设施,加强硬件建设。

1、更换楼道照明灯,将原来的照明灯改为声控光控灯。

2、添置楼道应急灯。

(四)、定期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总务部门每月一次落实专人检修,发现有损坏的及时修复或更换。检查教学楼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购置安装规范的楼梯间照明设施。

踩踏事故预防 Microsoft Word 文档 篇11

元旦联欢会

参加人数

全体教职工

活动时间

2013-1-1 活动地点

会议室

2013-1-1,是好里堡地区教育资源整合、三校合一后迎来的第四个元旦,为了更好的缓解一年来紧张工作后带来的疲劳,调节、放松教师们紧张的心态;同时,也为了使合校后广大教职工彼此间进一步加深了解、沟通感情,我校工会于一月一日举行了教职工“元旦联欢会”。本次活动,教职工们积极踊跃参加,并纷纷献出了自己拿手的节目。活动中高潮迭起:歌曲、小品、笑话„„及吹气球、抢凳子、猜词等各种活动穿插进行,整个活动中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通过这次活动,来自原各个学校的教职工们进一步加深了了解、促进了感情,也为今后在工作中更好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好里堡镇学校教职工活动记录 活动项目

教职工象棋比赛

参加人数

活动时间

2013.5.27

活动地点

活动室

为了提高教职工的身体素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我校工会于2013-4-19举行了跳绳比赛。总结:

本次活动参赛选手斗智斗勇,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实力。没有参赛的教师也到比赛现场观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整个比赛过程中高潮迭起,充分缓解了教职工日常工作中的紧张心态。通过这次比赛,使教师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和加强。

好里堡镇学校教职工活动记录 活动项目

教职工乒乓球比赛

参加人数

活动时间

2013.6.31 活动地点

职工之家

为了提高教职工的身体素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我校工会于2013-4-19举行了乒乓球比赛。总结: 这次比赛,不但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友谊,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深了教职工对保持良好体魄、不断促进工作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教职工的身体,丰富了业余生活。

好里堡镇学校教职工活动记录 活动项目

教职工排球赛

参加人数 24

活动时间

2013-9-6 活动地点

职工之家

为了迎接教师节,丰富广大教职工业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以更好的促进教学工作,2013年9月6日,学校工会组织男、女教师进行了一场紧张、激烈的排球比赛。

赛场上,双方拉拉队不断为本队的每一个好球和队员的精彩表现鼓掌、喝彩,也为每一个失误而扼腕叹息,赛场上的气氛异常激烈、高涨。

踩踏事故预防 Microsoft Word 文档 篇12

为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学生因上课下课拥挤发生踩踏或者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制定本制度。

1、凡县一中全体师生员工,在楼道行走、上下楼梯,必须靠右行走,不得在学校各楼楼道集群停滞、拥挤、追逐和使用各种体育器材活动以及高声喧哗,严禁任何人在楼梯扶手栏杆上攀爬、坐、站等。若不按要求在楼内活动、或经值周教师指导、制止、劝阻仍不听从管理出现意外的,当事人自付责任。

2、各科任课教师必需在下课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综合楼每节课的上课教师应对本班学生上下楼梯予以监管和疏导,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课任教师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防止损失扩大。如果出现意外,课任教师负全责。

3、住校生楼道活动、上下楼梯,由生活指导老师负责疏导。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生活指导教师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立即到现场疏导,同时报告学校带班领导;如果出现意外,生活指导教师负全责。

4、学生大课间、放学、集会上下楼梯,由各楼层值周教师负责疏导。在上下课期间,教学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便于学生及时有效地疏散,防止踩踏事故发生。如果出现意外,楼层值周教师和随行教师负全责。

5、食堂工作人员要组织学生排队就餐、不要推、拉、挤,维持好就餐期间的纪律。如果出现意外,食堂工作人员负全责。

6、德育处要在教室、宿舍、餐厅及楼梯间出入口设置指示、警示标

志,完善演练活动。并通过经常、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遵守秩序、相互礼让的文明习惯;掌握正确通过楼道的要求和在拥挤场所自我保护的知识。注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组织大型集会前要做好活动安排,要有安全预案,并责任到人,在学生集体活动中不得片面强调快速、整齐。若在活动中出现意外事件,相关人员负相应责任。

7、扫雪或打扫卫生时,班主任必须亲自到工具房组织学生有序拿、放工具,防止意外发生。如果因门未锁,灯未关造成损失或学生在拿放工具时发生意外事故,班主任及值周教师负全责。

8、楼道、楼梯的照明、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灯等设备由学校总务负责,每天做好巡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和消除。若因疏忽或延误工作,造成意外事故发生,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9、班主任必须利用班会、晨检时间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要经常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充分认识到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同时告诫学生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对有违纪现象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并作好教育记录。教育学生若上下楼梯时前面突然有同学滑倒,后面的同学必须立即停步。一旦发生拥挤现象,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从领导和教师的安排顺次下楼。班主任做好班级内疏散安排,并做好演练练习,若在教室内发上意外事故,追究在场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

10、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场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立即报告学校领导,要及时通知学校有关人员在最短时间赶赴出险的地点。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若意外事故发生时,在场教师没有及时进行疏导,错过控制

事态发展的最佳时机,造成损失或使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追究在场教师的责任。

11、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文明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结合起来。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考核评比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12、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对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13、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纪律处分,并告知监护人,要求履行监护人责任。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14、未依照学校要求履行安全职责,违反本规定或其他安全规定出现意外事故或造成损失,情节轻微的,经学校行政会议及有关部门的认定,由学校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罚;因渎职、失职或者管理失控发生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交有关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制度从2010年12月3日起实行,解释权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16个字的唯美句子下一篇:端午节英语作文1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