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医院感染论文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手卫生医院感染论文(精选11篇)

手卫生医院感染论文 篇1

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手卫生执行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率是当前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医院感染与手卫生现状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介入性检查和操作的增多以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群日益增多,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务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手卫生是预防微生物交叉传播从而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强化手卫生,防止外来菌定植及传播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过去的20年,在医院的日常行为规范申,手卫生的执行效率很低。在过去以普通肥皂洗手来达到手卫生标准的条件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缺少洗手设施等,使手卫生执行效率难以提高。近年来,随着乙醇类手凝胶的出现和临床应用,手卫生的执行效率才得以改善。2手卫生的概念

手卫生(hand hygiene)是指可清除或破坏手表皮肤微生物的任何方法,是一类包括普通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在内的通用术语。

2.1普通洗手普通洗手是指用不含杀菌成分的肥皂搓洗双手,然后用流动水冲洗的过程。普通洗手法是最基本、简单且易行的手清洁方法。

2.2卫生手消毒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上的暂住菌群的过程。卫生手消毒一般应在普通洗手的基础上再用3 mL~5 mL消毒液涂擦双手及手腕至少15 s,并待双手自然干燥,卫生手消毒解决了医护人员在连续操作以及紧急状态下的手消毒问题,除菌效果明显优于洗手,特别是当手污染严重时。

2.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是指用机械刷洗及消毒液清除或杀灭手上暂住菌并减少手上常驻菌群以防止手术过程手套破裂而引起感染的洗手方法。这种洗手方法是手术前必须遵守的洗手条例。3预防和控制措施

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最基本、最简单且易行之有效的手段。医务工作者每天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25%~50%。

3.1正确评价手卫生指标了解正确和标准化的手卫生相关术语,是正确评价手卫生指标的基础。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手卫生的金标准,因此,对于手卫生的相互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在对手卫生进行评价时,应当考虑到以下可能影响手卫生评价准确性的诸多因素。主要包括手上的珠宝或其他配饰、与正常菌群相对的实验污染、检测方法、手卫生制剂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浓度、使用手卫生制剂的方法、使用手卫生制剂的间隔时间、研究方法等。其中,手卫生制剂活性成分的类别和浓度、使用手卫生制剂的间隔时间、手卫生制剂的用量、检测部位和研究方法等是影响评价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此外,评价用于医疗机构的手卫生产品时,管理人员或产品选择委员

会还应考虑杀菌剂针对不同病原体的相对有效性和医务人员对它的接受程度。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正确评价体系,通过对各种手卫生方法之间的优劣比较,利于选择适合某个地区或单位的手卫生方法,从而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控措施。

3.2规避手卫生观念误区目前,关于手卫生主要存在一定的误区。①戴手套可避免手污染。尽管戴手套可以减少70%~80%的手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感染,但是,戴手套并不能完全避免手被病原体污染。手套只是手卫生的辅助手段,只戴手套而不注意手卫生的做法只是保护自己而不能避免细菌的传播。此外,由于手套可能破损或表面被污染亦可导致医务工作者手污染。研究表明,如不及时更换手套,仍可增加致病菌传播的机会。因此,手套的使用不能替代对手的卫生要求,在使用手套过后仍需注意手卫生。②洗手次数越多,越利于手卫生。洗手过于频繁可导致皮肤受损,从而导致表面微生物菌群的改变,此外,还导致皮肤易产生裂口或皮肤脱落,从而增加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机会。③水龙头和抹手巾所致二次手污染问题。如洗手池没有脚控装置或自动断流装置,可用纸巾关闭水龙头,以免重新污染双手,或随时清洗水龙头开关。洗完手后,一定要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手绢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干双手,并勤换毛巾。

3.3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洗手意识有研究显示,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缺乏是造成洗手依从性较低的原因之一。给医护人员提供行之有效的教育干预是改善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首要措施。因此,应

加强对手卫生的管理,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手卫生知识讲座,在洗手处悬挂醒目的洗手标牌、张贴洗手条例等方法以强化医务人员的洗手意识。

3.4强调正确的洗手方法按照卫生部下发洗手指南中推荐使用的6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时间为每一步骤10 S,共1min。

3.5 改善洗手设施,创造容易方便的洗手条件手卫生对于减少感染和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已经得到了医护人员的共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洗手的依从性仍然较低,这可能与洗手设施欠缺等因素有关。因此,改善洗手设施,给医护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洗手环境势在必行,如增加洗手池数量且洗手池的安装原则应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洗手,安置感应式水龙头开关、密闭式液体皂容器,取消公共毛巾改为使用一次性纸巾,提供乙醇搽手胶使医护人员便于使用等等。

3.6树立手卫生新观念无水乙醇类洗手凝胶是指元水的乙醇类成分(如乙醇、正丙醇和异丙醇)以凝胶或乳剂的形式用于手卫生,俗称“干洗”。此类手卫生与洗手过程上的差异。大约3 mL的乙醇类成分用于干燥的手上、或直到乙醇蒸发,微生物可被杀死,而与乙醇无直接接触的微生物则无影响。在过去20年里,洗手的最大缺陷是在有必要洗手的情况下其执行率难超过40%。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通过促进洗手来提高手卫生程度雌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将洗手转换成使用手凝胶则可使手卫生执行度得以显著提高,这一点也在欧美等多数国家得以验证。普通肥皂洗手15s的杀菌效率为0.6 loglO cfu~1.1 loglO cfu(30 s则为1.8 logl0 cfu~2.8l0910 ofu),而临床上通

常的洗手时间仅不到10s。因此,当污染程度严重时。使用普通肥皂的洗手方式并不能完全清除手上的暂居菌,从而不能总是可以完全预防病原体的交叉传播。而乙醇类手凝胶在30 s内的杀菌量为3.2 logl0 cfu 5.8 logl0cfu,而且手凝胶对任何消毒处理均有抵抗力的分支杆菌也具有很高的杀菌力。就杀灭病毒(如轮状病毒)的能力而言,手凝胶的效果也远远高于洗手。手凝胶与传统的洗手比较具有明显的 优势,详见表1。因此,手凝胶的使用目前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医院手卫生的标准程序。当然,并不是说手凝胶可以完全替代洗手。由于手凝胶不能清除碎屑和污物,因此,当手上有明显的泥土、蛋白或有机物污染时,仍需要通过洗手来达到手卫生。同时,在长时间工作后也推荐洗手。此外,乙醇消毒宜用在皮肤完整的情况下进行,如果皮肤有伤口,则需要杀菌力更强的优碘。使用乙醇擦手时,应先将乙醇倒在一个手掌上,然后摩擦双手,使乙醇完全遍及手掌和手指,摩擦直至双手干燥为止。

3.7其他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也有很大的潜能可提高手卫生的有效性。如手部依从性的监测和反馈、充足的人员编制和科学排班、加强行政上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奖励、表扬优秀执行者等,使医护人员认识到增强手卫生的有效性不仅只是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而且是要求医院整体认识性的提高和行动,从而能共同自觉遵守专业性的洗手条例。4小结

医务工作者的手是医院感染病原体定植和传播的最主要媒介。

手卫生医院感染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感染管理科按卫生部2009年4月1日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要求, 每季度对本院重点科室之一的产科医务人员的洗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以科室2008~2009年医务人员手的监测为研究对象。

1.2 监测与采样方法

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的要求, 被采人员按六步 (或七步) 洗手法进行洗手或手消毒。采样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被检人五指并拢, 用浸有含中和剂的灭菌性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 (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 2) ,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 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分, 将棉拭子投入10ml含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 按要求接种于营养琼脂平皿, 置37℃恒温箱, 培养48h观察结果。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10cfu/cm 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5cfu/cm 2。

2 结果

通过监测洗手合格率2009年较2008年上升11.6%, 而2009年呈逐季度上升趋势, 分别见表1、表2。

3 讨论

3.1 手卫生现状

在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中, 经医务人员手传播往往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 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 手消毒与洗手是阻断因医务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也最难做好的工作[3]。

手部皮肤的病原菌有常居菌和暂居菌之分。常居菌又称手部的固有病原菌或皮肤定植的正常菌群。常居于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开口处, 并在其中繁殖, 其种类及数量呈恒定状态, 其中大部分为无致病性, 但对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致病。通常要用有抗菌成分的洗手剂将其杀灭或抑制。手部暂居菌是指原来不存在, 通过手接触外界媒体而附着于皮肤上, 它们处于皮肤表面或角质层表皮细胞上, 其数量很大, 主要取决于宿主与周围环境的接触范围和程度。有调查表明, 一般的护理操作如测脉搏、协助患者活动、吸痰及会阴清洁等, 手部污染的病原菌数可达 (103-1010) cfu/cm 2;通常暂居菌群会自行消亡, 但在特定条件下, 如病原菌附着于皮肤破损处或湿度大的指缝处, 尤其是革兰阴性菌及葡萄球菌属会定植在皮肤上, 就具有致病性, 常常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但是大部分暂居菌群与宿主皮肤结合的并不紧密, 可用机械方法清洗或化学消毒剂消除[4]。

手污染与医院感染有很大的相关性, 在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中, 包括医务人员手被污染所致的交叉感染。大量流性病学调查资料表明, 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由手传播, 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医务人员在纷繁的医疗、护理工作中, 许多工作都是由手完成。因此, 医务人员手上各种致病菌的数量往往比其他人群多, 手的污染相当严重。护士为患者进行晨间护理, 医师给患者查体、换药后, 从他们的双手采样结果显示, 带菌率为100%。手的解剖生理特征决定了病原微生物容易定植于此, 医务人员的手既要接触有菌的物体, 又要接触无菌的物品, 如果洗手稍有疏忽, 将为间接接触传播疾病提供了条件。因此, 手是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传播媒介。

3.2 本院洗手合格率比较

2008~2009年本院正处于新病房楼与老病房楼搬迁交接, 新的病房大楼于2008年下半年正式开始启用, 启用之前的老病房楼由于旧建筑布局的限制及洗手设施配备的不完善、不到位, 硬件设施的缺如, 加之部分医务人员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只是停留在认知阶段, 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更没有完全落实到行动中;也有部分医务人员由于工作繁忙, 医患比例失调, 加之患者多, 使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加重, 需要洗手的机会增加, 但是医务人员由于时间限制未必100%的遵从洗手规定;还有一部分新进人员, 洗手技术不熟练, 洗手步骤不正确, 漏洗指缝及腕部等, 因此导致2008年洗手合格率明显低于2009年。

4 预防对策

4.1 加强有效的教育干预, 加大培训力度

在本院新病房大楼投入使用之前, 本院感染管理科有的放矢的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 采取全员与重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并且通过对临床科室的业务查房, 采取提问与宣教的方式, 对医务人员如何正确洗手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 因此使洗手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笔者还对洗手指征进行提问, 特别是对新进人员加大宣教与培训力度, 使大家严格按以下指征进行规范的洗手: (1) 直接接触每位患者前后, 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 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 穿脱隔离衣前后, 摘手套后; (4)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通过以上点与面的培训, 使大家强化了意识, 规范了洗手指征, 有效的进行了医患双方的防护, 使进入新病房大楼后本院的感染率有了较明显的下降。

4.2 合理配备人力资源

新病房大楼使用后, 我们对比较忙的岗位进行了人力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 减轻医务人员工作强度, 从而改善提高了医务人员洗手的自觉性。

4.3 完善洗手条件与设施

新病房大楼建设伊始, 感染管理科就介入其中, 根据感染管理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 从硬件设施、环境布局上给予充分考虑。在本院新病房大楼所有洗手池包括治疗室、换药室、处置间、监护区等, 全部配备了感应式水龙头, 并且各水池上方均贴有六步洗手彩图, 给医务人员以很好的警醒作用。另外还配备了洗手液 (办公治疗区域废弃了固体肥皂) 、干手纸巾, 为医务人员规范洗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从而使广大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得以很大的提高, 进而有效地保证了医疗安全

4.4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教育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本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消毒隔离制度, 包括手卫生规范, 特别在产科, 服务对象均为抵抗力较低下的孕产妇及新生儿, 更要增强工作责任心, 培养慎独精神, 使洗手依从性作为医务人员的一个专业目标。

4.5 效果监测

科室定期对手卫生效果进行监测, 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手卫生监测效果, 不合格者共同分析原因, 查找薄弱环节, 使人人用清洁合格的手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产科手卫生与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李雅琴, 高书义, 郭丽英.2004-2007年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结果分析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7) :956-957.

[2]何红艳, 林伟青, 黄雪琴.手污染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预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 18 (10) :1407-1409.

[3]邵立红, 梁琳, 杜艳霞手消毒与洗手效果分析评价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19 (16) :2141.

手卫生医院感染论文 篇3

【关键词】 医院感染;手卫生;洗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85-01

手卫生是指通过一些手段清除或破坏手表皮肤微生物,其通用术语包括洗手、杀菌洗手、杀菌手凝胶、外科手杀菌等[1],手卫生有利于预防、控制、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强化手卫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等方面,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1 医院感染手卫生现状

接触性传播所导致的病原体感染是医院中比较常见的感染,其感染环节包括:侵入性检查治疗、医患人员手污染、携带病原体等,手污染所占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约30%。可见强化手卫生,防止外来菌定植及传播是比较安全可靠的预防感染手段。在之前的医院日常行为规范中,手卫生的执行力度仅达到40%。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健全洗手设施,导致手卫生执行效率非常低下。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乙醇类手凝胶技术得到全面的改进,手卫生的执行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手卫生导致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包括[2]: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存在认识误区、工作因素、手卫生缺乏经费支持、手卫生监督不到位等。

2 手卫生预防和控制措施

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最有效途径是保持手卫生,医务人员与患者应该每天都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1 加强手卫生的宣传 我们可以在医院的洗手池贴上正确的洗手方法,强调医护人员掌握六部洗手法,指导医护人员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并将手卫生纳入对医护人员的考核内容中,使医患人员形成强烈的手卫生意识。

2.2 改善手卫生设施 医院领导层应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加强对手卫生的重视与支持程度,在改善手卫生设施方面投入更多的经济支持,经常更换新的洗手设备、洗手液,并定期检查洗手环境、洗手液是否存在问题,同时建立更多的洗手池,让人们洗手更加方便彻底,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效率与洗手依从性。

2.3 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速干手消毒剂作为一种新型、效果显著的杀菌消毒剂,可以为医护人员节省更多的工作时间,确保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手消毒剂的使用优势在于:不受水池、场所等外部条件的限制,在医护人员没有收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在预防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过程中,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避免医院交叉感染等。

2.4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为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医院资源,不断完善洗手设施,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普通病房护士站等重点部门添加更多的洗手池,提高医患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同时可以通过讲座、培训、考试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手卫生氛围,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洗手依从率及洗手合格率。在规范操作程序的过程中,强化对医院感染的管理,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充足的保障。

2.5 落实全面的监督工作 医院内部应该全面开展监督手卫生工作,并将手卫生纳入考核机制内,不断完善奖罚机制,落实全面的监督工作。在预防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洗手监督制度、健全先进的洗手设施、宣传正确洗手的方法,分析手卫生感染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改善手卫生现状,预防医院感染。

3 手卫生注意事项

彻底的手卫生清洁消毒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法、化学消毒法,有利于减少手部细菌。相关的手卫生注意事项,具体表现如下[3]:加强对手指之间、指尖及手腕处的清洗;用水时调整合适的水流量,不能用水拭擦衣服,以免再次感染;使用的洗手工具放置在清洁的地方,每周坚持消毒清洁;清洁洗手后使用一次性纸巾、在干手机下擦干双手,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由于医护人员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感染物质,可以佩戴一次性无菌乳胶手套,以避免MRSA、VRE感染现象的出现。但是有一些医护人员戴同一双手套治疗护理患者,利用同一双清洗手套,接触不同的患者,反而会提高医院感染几率。所以医护人员应该接触不同的患者便及时更换新的手套,在摘掉手套后,彻底清洁手部,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医院感染现象的发生。

4 小 结

综上所述,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不断落实手卫生的管理和监控措施,全面实施手卫生制度,了解真实的手卫生状况,提出加强手卫生宣传、改善手卫生设施、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落实监督工作等措施,以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 游建萍,黄庆,府伟灵,张雪.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4(08):426-428.

[2] 金素萍.医护人员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2(27):206-207.

手卫生医院感染论文 篇4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医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4.脱手套后。

二、洗手方法

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s,流动水洗净。

三、手消毒

1.手消毒指征

(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2.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适用于外科手术前后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在进行各种诊疗活动前后手的消毒,以及诊疗过程中需要消毒时手的消毒。

(一)外科手消毒

1.消毒刷洗手臂法——在用肥皂流动水洗手的基础上,取无菌小刷蘸取抗菌皂液涂擦手、臂,从指尖到肘上l0cm,两手交替刷,包括指甲沟、指尖(间)、腕部等处,按顺序进行无遗漏的刷约2min,丢弃小刷,以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另取无菌刷接取抗菌皂液刷手、臂2min,无菌水冲净后待干,或取无菌擦手巾擦干。

2.先刷洗后消毒手臂法——首先取无菌刷接取肥皂液,按以下顺序无遗漏地刷洗三遍,共约l0min.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上臂下l/2段,每遍3min,特别要刷净甲沟、指间、腕部。刷洗时,双手稍抬高。每遍刷完用流水冲净。冲洗时,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最低位,以免臂部的水返流到手。刷洗完用无菌小毛巾由手向肘部擦干。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刷洗。

3.消毒——手、臂双手和前臂刷洗完毕,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待自然干或无菌擦手巾擦干后,将醋酸氯己定一醇类(异丙醇或乙醇)消毒液3ml~5ml涂擦于手和前臂,过lmin左右即干,然后戴上无菌手套。

卫生院关于医院暴发感染措施方案 篇5

一、发现与报告

1.医院对短时间内医院感染的骤增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水平,则证实为暴发。当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h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2.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进行报告;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中的炭疽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应在6h内落实消毒措施,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24~48h内落实消毒措施。

二、核实诊断

1.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2.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病、水痘病毒等。

3.诊断依据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检查方法,包括X线、8超、内镜、CT及活体组织检查、病原学诊断,从而判断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因。

4.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查找感染源: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陪护人员进行病原学检查。

(2)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3)证实医院感染暴发:对感染病例进行确诊和统计分析,进一步证明是医院感染。

三、疫点处理

1.医院感染暴发疫点处理

(1)隔离感染者或保护易感染者:

当感染的病原体毒力大,传染性强时,应将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原体扩散,但大多数情况下医院感染病原体为条件致病菌,因此,保护易感人群非常重要。必要时还要暂停接收新患者。常见的隔离措施有:

①严格隔离主要用于防止高度传染性或毒力的病原体经由空气与接触等途径的传播。

②接触隔离主要用于防止具有高度传染性或在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的感染(或带菌),但不需要严格隔离的。

③呼吸隔离用于防止那些飞沫传播(短距离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④抗酸菌隔离也称结核隔离或AFB隔离。

⑤肠道隔离用于防止粪一口途径传播的感染。’

⑥引流物一分泌物隔离用于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脓汁或感染部门引流物而传播的感染。

⑦血液一体液隔离用于防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的传播。

(2)分级护理:

将护理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员与护理非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员分开。将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分别安置,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强洗手和无菌操作技术:此项工作非常重要,应反复督促医务人员做到这一点。

(4)加强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根据调查结果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

2.疫点的消毒处理

(1)消毒范围的确定:

应以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消毒持续时间应以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病原体种类为依据。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污染。

(2)疫点的消毒:

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指疫点内有传染源存在时随时进行的消毒,主要是消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生活用具、双手、衣被、病房、生活污水以及做好患者陪伴和护理人员的卫生防护和消毒。终末消毒指医院感染患者隔离、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房和周围环境进行的消毒。操作如下:

①准备工作:消毒人员在疫点消毒前,首先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②个人防护:脱掉外衣,放在自己带来的布袋中,更换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和防护眼镜。

③消毒范围:仔细了解病员居住的病房、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从而确定消毒范围。

或含l09/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消毒,作用时间为30~60min。

⑨餐(饮)具:首选l%碳钠溶液(碱水)煮沸消毒30min,或流通蒸气60min。也可用0.50A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5000ml/L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min。再用清水洗净。

⑩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lOmin。患者的剩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漂白粉乳剂,或用含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2h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手卫生医院感染论文 篇6

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工作督查情况汇报

***卫计委:

按照“**县级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专项督导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院及时成立了医院感染专项督导工作领导组和医院感染专项督导工作专评价组。并于2016年3月23-24日,对我院辖区内所有的村卫生室(所)进行了拉网督查,现将督查结果汇报如下:

1、部分村卫生室(所)治疗室、诊断室、药房等房间设置布局不合理。

2、部分村卫生室(所)房间及地面卫生较差。

3、部分村卫生室(所)没有建立消毒隔离制度。

4、部分村卫生室(所)没有设立洗手设施。

5、感染管理观念淡薄。

6、部分村卫生室(所)无锐器盒,一次性物品使用有针管无分离、无毁型,滴管无毁型等现象。

7、一次性注射器有重复使用现象。

8、棉签、酒精缸等有无注明开启日期现象。

9、医用垃圾及生活垃圾有混放现象。

10、医疗废物回收及紫外线消毒登记记录不及时现象。

在督查过程中,我院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工作组就上述存在问题及时对各村村卫生室(所)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相关责任人按照医院感染规定立即认真整改,切实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基本措施。以后,我院督查组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内所有的村卫生室(所)进行督导检查,杜绝我院辖区内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医院感染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探讨 篇7

在医院工作中, 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美国一项研究证实, 1/3的医院感染能够通过手部卫生预防, 手卫生是最基本、最重要、最廉价、最简单易行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因此要通过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将感染控制在手中”。然而通过观察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不高。医师洗手合格率达47.8%, 护士洗手合格率达52.7%。北京某医院的感染控制专业人员按医疗护理操作规程计算过, 治疗班护士工作8h应洗手15~20次。临床医师每天应洗手10~15次, 普通的洗手方法需要56min, 而采用快速手消毒只需要18min[1]。笔者统计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医院感染科对全院60名医务人员做手部的细菌学监测, 结果提示护士洗手合格率为63.2%, 医师洗手合格率为41.0%, 护工洗手合格率为21.0%。从2009年1月以来我院废除了肥皂洗手改用皂液洗手, 1年来对60名医务人员做手部的细菌学监测, 结果平均合格率达89%, 避免了使用肥皂的再次污染, 因此提高了医护人员洗手的效果, 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1]。

1导致洗手不合格的因素

1.1 对清洁剂不了解 有些外科手术人员是刚毕业的研究生或实习生, 对安高特牌消毒型皮肤清洁剂使用方法不十分了解。未遵照其要求的时间洗手。

1.2 对洗手知识不了解, 未严格执行洗手六步法 英国感染中心对护士洗手情况调查结果表明, 89%护士忽略手的部分表面, 其中56%忽略拇指, 28%忽略手指背面, 16%忽略指尖, 16%忽略手掌。

1.3 对手是医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认识不足 多数人认为, 医疗物品污染才是造成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而事实上经手直接传播的感染占相当比例。如在发达国家重视了内环境、医疗器械等消毒灭菌后, 调查发现医院内感染80%以上是由手污染引起。

1.4 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责任心不强, 不能按规定、按程序、按时间要求认真洗手 有些低年资医师和进修医师由于早上来手术室时间晚, 术前准备时间匆忙, 想通过缩短消毒洗手时间来完成其他工作, 消毒洗手后1~2min即进行无菌操作, 最终导致消毒洗手不合格, 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2]。

1.5 未把手的卫生与行医道德联系起来 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肥皂洗手依从性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自身操作中手部带菌情况了解不够, 多数人认为只要未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 手就是清洁的。而检测结果恰恰显示操作前及操作过程中的手, 虽未被分泌物、排泄物污染, 但存在大量的致病菌。

1.6 医院管理不到位 管理者未提供完善、方便、正确的洗手设施, 造成洗手后用白大衣擦手导致再次污染。管理人员的监督缺乏力度, 也会导致医务人员洗手合格率不达标。

1.7 其他 未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或担心肥皂、消毒液对皮肤刺激使皮肤老化、粗糙, 而不愿洗手或减少洗手次数。还有医务人员因为工作忙, 而省时、省力, 导致洗手不合格。

2对策

2.1 加强医院领导对手卫生的重视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遵从率。有研究显示, 一起严重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或血液感染, 医院所要花费的费用可能超过用作手卫生消毒剂的全年预算。虽然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体不是引起感染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疾病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因此, 医院必须尽可能提供便利的设施和条件, 如进行全员的手卫生知识培训、张贴宣传资料、安装足够的洗手池、提供擦手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提供可随身携带的乙醇类擦手剂和病床边可压取式乙醇盒等措施, 以大大提升手卫生条例的遵守率, 从而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3]。

2.2 根据接触对象不同, 执行不同的洗手方法

如进行常规护理, 使用非抗菌肥皂或含乙醇的溶液快速手消毒剂即可;感染患者的护理, 要使用抗菌肥皂或快速手消毒剂等。目前肥皂流动水洗手仍是保持手清洁的一个方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2.3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

预防外源性感染,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从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接触特殊易感患者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前, 处理无菌物品后;手有可见污染物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后。规范洗手, 改善洗手设施, 将正确洗手六步法制作成图张贴到每个洗手池旁, 水龙头应改为感应式, 洗手液的装置也改为感应式, 改为纸巾擦手最好采用烘手器。

2.4 手卫生方法的改进

无水消毒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手消毒方法, 且有试验证明能够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其优点为: (1) 最佳的除菌效果, 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氯乙定、乙醇、保湿剂等; (2) 不需要洗手设施在病床边也可使用; (3) 免水洗、无刺激、速干、用后皮肤舒适; (4) 价格适中; (5) 能杀灭肠道治病菌、化脓性球菌及医院常见的细菌繁殖体。

综上所述, 要想通过改善手卫生减少医院感染, 就要从以上几方面做起, 自觉提高洗手依从性, 避免因医务人员的手被污染而造成医院感染, 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游建萍, 黄庆, 府伟灵, 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4) :426-428.

[2]吕一欣.加强基础护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5 (特) :19.

手卫生医院感染论文 篇8

一、 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较低。病房的工作量通常都比较大,医护人员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做完大量繁杂的医疗护理工作,手上的微生物感染机率大。在查房的过程中,医生通常都是检查完所有患者后才会洗手;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也是在做完对整个病房的护理工作才会洗手;对于牙科的医生来说,更是基本一个工作周期以后才会脱下手套洗手,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很低的。

(2) 在一些医院里,相当比例的医护人员戴着手套在医院里走动,以为这样可以避免污染,事实上,手套只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医护人员和病人,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手被病菌感染,只不过是起了一个避免感染的辅助作用。如果不注意手卫生,就算戴了手套,也只能保护自己,并不能阻止感染的发生,而且手套也可能发生破损等情况,这样就容易对自己和其他的医护人员带来手污染,所以在注意手卫生的同时还必须要及时的更换手套。

(3)洗手的设施通常都不够完善。一些医院的老旧建筑较多,洗手和干手等的设施都很不完善,基本都是手触式的水龙头,肥皂也脏兮兮的放在潮湿的皂盒里,很多的医护人员都是使用公共的毛巾,或者干脆就用白大衣内边来擦,这种情况也是时有发生,而对于手部来说无异于再次污染。

(4)对于洗手的认识和相关的制度的缺乏。各个医院都会制定各种各样的预防感染发生制度和规范,可是对于手卫生来说却并没有相应的措施,这就导致医护人员普遍对于手卫生的认识不足,对潜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性就更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多医护人员都可以把洗手的指正倒背如流,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很少如实的执行,对于洗手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洗手的时间也没有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指导的机制,这也是导致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规范执行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的措施。

(1)加强相关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的措施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其纳入考核评比的范围,使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严重性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定期开展一些关于手卫生的宣传活动,聘请相关专家来给医护人员们讲解关于手卫生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还可以讲解一些真实的感染暴发的案例以及展示一些真实的图片和数字,让医护人员身切的感受到手卫生对于控制医院的细菌传染是多么重要。对于各个科室的监控护士进行單独的培训,让监控护士再对本科室的人员进行培训,使所有医护人员都能真正掌握和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并且熟知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在洗手池的旁边,可以张贴一些图片,例如七步洗手法等等,以时时提醒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重视。在平常的工作还要加强指导监督的工作,可以评选一些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较好的科室或者人员进行表彰奖励,通报批评做的较差者,及时进行监督改正,从而使手卫生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2) 改善关于手卫生管理的设施条件。可以由医院负责感染管理的科室向院方提出申请,把手触式的老旧的水龙头换成新的脚踏式或者感应式的水龙头,还要增加一些洗手池,使医护人员洗手更加方便,将固体的肥皂换成洗手液,并且配置干手的纸巾或者干手器等,由后勤部门负责管理,从而使医护人员对待手卫生可以更加严谨认真。

(3)大力推广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根据诸多医院的经验和资料证明,手消毒剂的使用可以更好的避免感染的发生。对于工作量非常繁重,在来不及洗手的情况下,手消毒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细菌的传染。可以由院方进行统一的配给,并且大力宣传相关的知识,提醒大家注意交叉感染的发生,并且制定相关的规范对于医护人员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4)对于微生物检验室的职能要进行拓宽。微生物检验室的职能不能只是进行科学鉴定,还要进行医院的环境卫生的监测工作,对医院的感染管理的相关工作给予配合,进行定期的手卫生的检验监测,并且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公开,使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依从性得到提高。

(5)对重点区域的洗手设备要特别重视。例如新生儿病房、爱婴区和感染病房、重症监护室等等都要在病房的门口就安装快速的手消毒剂,使医护人员可以在需要时可以很方便的随时进行手部的消毒灭菌活动。

三、结语

手卫生医院感染论文 篇9

卫办医政发〔2012〕70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要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自2006年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印发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等8个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见附件,可在卫生部网站卫生标准子栏目中查阅)。为切实做好相关技术标准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与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对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能力,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水平,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二、深入学习,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培训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是卫生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增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的培训工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各项工作要求,增强医疗安全意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全体人员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专来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化并落实医院感染防控责任,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三、突出重点,贯彻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各项要求 医疗机构要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实际,切实做好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要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包括消毒供应中心、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烧伤病房等),重点环节(包括各种插管、注射、手术、血液净化、呼吸机治疗、内镜诊疗操作等)的医院感染管理,贯彻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各项工作要求,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特别要加大对医院环境、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器具、床单元等物品的清洁和消毒,对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和无菌技术操作等措施的落实力度,保证患者安全。

四、加大力度,确保医院感染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对医疗机构因工作不力,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的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进行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检查指导和监督,对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隐患,及时予以整改,确保医疗机构将医院感染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附件: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技术标准

手卫生培训小结 篇10

1、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方案》的文件精神,院感科将重点法律法规文件印发给各科室,重点学习并记录,有《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

2、在医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各职能部门共同协作,于2012年9月18日,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手卫生培训及考核。培训人员达80多人次,尤其对重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逐一考评,现场打分,规范了无菌操作技术流程,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

3、第一季度院感监测及检查存在的问题反馈:(1)1—3月份空气、物表、手采样53份。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对在临床值班的科室进行了原因的查找,第二个月监测符合标准;(2)紫外线灯管测试:本季度测试灯管37支,其中妇产科产房损坏一支,其余测试均达标;门诊注射室的观察室紫外线灯管缺少不符合要求,目前总务科正安排装置,经测试合格;(3)病例监测:本季度查阅病历703份,未发生院内感染病例;(4)手卫生:统计第一季度各科室洗手液及洗手液的使用量,评价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对使用量较少的科室进行处罚,包括健之素使用量较少的科室。

4、改进措施:(1)加大检查力度,尤其重点环节的管理;

(2)对重点科室,进行蹲点工作,按规范执行,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手卫生的秘密 篇11

《瞭望东方周刊》:哪些行为可能会带来医院感染?

张群:从患者角度来说,高龄、重症、长期住院以及机体抵抗力差的人群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从医院方面来说,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操作以及被污染的材料和环境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强微生物对抗菌素的耐药性,加重医疗护理工作负担,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其中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做好手卫生。手卫生是被全球公认的减少外源性医院感染和控制耐药菌传播的首要方法。

《瞭望东方周刊》:手卫生在预防感染中为什么重要?

张群:在医院,90%的医院感染是接触性传播,如多重耐药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级细菌”,很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接触传播。

手是医疗活动过程中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医护人员的手为病原菌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

按照国家规定,双手的细菌菌落数每平方厘米要小于10个才算合格,然而医护人员进行一个操作双手的细菌菌落数可能会达到50个甚至1000个。如果操作完成后没有洗手,病原体就可能污染下一个病人。

加强手卫生,可使外科ICU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从27‰降低到17‰,婴儿的感染率由2.65%下降到1.24%。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

《瞭望东方周刊》:医学上手卫生具体指什么?

张群: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卫生手消毒指的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过程。洗手就是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当手上有明显污迹时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如果没有明显污迹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干式洗手。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医务人员手卫生有“5个重要时刻”: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不仅是医护人员,患者和其家属也应注意手卫生。患者每天有近100万个带有病原体的皮屑会从正常皮肤脱落,病人的衣物、床单,床边的家具和其他周围环境都可能被细菌污染。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手卫生产品?

张群:手卫生用品分为肥皂、普通皂液、抗菌皂液和手消毒剂。使用肥皂一定要注意保持其干燥,潮湿的肥皂细菌数高达200菌落数/平方厘米,同时皂化功能也受到影响,用其洗手等于是二次污染。

目前,医院常用的是皂液(普通或抗菌),还有手消毒剂。我们家庭平时选用普通皂液就可以达到清洗效果。

使用皂液需要注意的是:盛放皂液的容器最好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要经常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应及时更换。我们曾做过实验,如果采用复用容器,反复灌装皂液,3天后细菌菌落数就已多到无法计数。

手卫生可降低40%的医院感染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样才能把手洗干净呢?

张群:洗手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许多人在洗手时,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而大拇指、指尖、虎口等部分往往会被遗漏。正确的洗手应遵循六步洗手法:一是掌心对掌心搓揉;二是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三是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四是双手互握搓揉手指;五是拇指在掌中搓揉;六是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是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必备的工具,其染菌量直接影响医护人员手的清洁度,最易造成二次污染。擦手一定不要用公用毛巾或工作服,应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或用干手器烘干。万一身边缺乏纸巾,又没有干手器,自动“风干”也不错。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手卫生的现状如何?

张群: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40%的医院感染,降低30%~40%的耐药菌感染,但手卫生的依从性目前仍是一个全球问题,世界范围内平均依从率估计低于40%。

每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洗手日。在国际上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手卫生,不仅制定了手卫生指南,而且手卫生设施非常完善。在欧美各国,医院里随处可见快速手消毒剂、纸巾。国外甚至让病人参与监督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

中国在2009年出台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年12月1日实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手卫生设施、手卫生效果都进行了明确规范。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口腔科等重点部位需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护理区全部选择非手触式水龙头。

另外,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有针对手卫生情况的专项督查项目,并且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正确率纳入考核之中。

上一篇:浅谈科学健身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下一篇:仓管试用期总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