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历届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解放后历届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共9篇)

解放后历届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 篇1

1948年8月1日至22日,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大会通过《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决定恢复1925年建立的中国工人阶级统一的全国性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大会选举产生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机构。名誉主席 主 席 副主席

刘少奇 陈 云 李立三 朱学范 刘宁一

1949.05-1949.09 1948.10-1953.05 1948.10-1951.11 1948.08-1953.05 1948.08-1953.05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1953.05-1957.12)

1953年5月2日至11日,中国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新的工会单程,规定工会的全国领导机关中设立主席团和书记处。名誉主席 主 席 副主席

刘少奇 赖若愚 刘宁一 刘长胜 朱学范 刘宁一 许之桢 陈少敏 李颉伯 刘子久 栗再温 董 昕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1953.05-1957.12

书记处书记 赖若愚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八届执行委员会(1957.12-1967.01)

1957年12月2日至12日,中国工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八届执行委员会。1966年12月,因“文化大革命”,全总被迫停止工作。1967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停止全总作为全国工会的领导机关的一切活动。主 席

副主席

赖若愚 刘宁一 刘长胜 朱学范 许之桢 陈少敏 李颉伯 马纯古 康永和 顾大椿 刘长胜 许之桢 栗再温 董 昕

1957.12-1958.05 1958.08-1966.05 1957.12-1966.05 1957.12-1966.05 1957.12-1964.10 1957.12-1966.05 1958.08-1962.12 1962.12-1966.05 1966.03-1966.05 1966.03-1966.05 1957.12-1958.05 1957.12-1966.05 1957.12-1964.10 1957.12-1962.12 1957.12-1958.08

书记处书记 赖若愚

候补书记 张维桢 张修竹 顾大椿 康永和 郗占元 马纯古 张天民 赵国强 狄子才 黄民伟 王志杰 王家杨 栗树彬 陈 宇 邵井蛙 李春明

1957.12-1966.05 1957.12-1966.05 1957.12-1966.05 1957.12-1962 1957.12-1960.12 1962.12-1966.05 1962.12-1966.05 1962.12-1966.05 1962.12-1966.05 1963.12-1966.05 1966.03-1966.05 1966.03-1966.05 1966.03-1966.05 1966.03-1966.05 1966.03-1966.05 1966.03-1966.05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组(1975.01-1978.10)

1975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组的通知》,决定筹备组由55人组成。组 长 副组长

金祖敏 张世忠 蔡树梅 王景升 马纯古 李春明

1975.02-1976.10 1975.02-1976.10 1975.02-1976.10 1975.02-1976.10 1975.02-1978.10 1975.02-1976.10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届执行委员会(1978.10-1983.10)

1978年10月11日至21日,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届执行委员会。主 席 副主席

倪志福 朱学范 马纯古 康永和 黄民伟 陈 宇 宋侃夫 王崇伦 韩荣华 刘玉娥 章瑞英 顾大椿 金直夫 张 祺 黄民伟

1978.10-1983.10 1978.10-1982.05 1978.10-1979.03 1978.10-1982.05 1978.10-1982.05 1978.10-1982.05 1978.10-1982.05 1978.10-1983.05 1978.10-1982.05 1978.10-1982.05 1978.10-1982.05 1979.10-1983.10 1979.11-1982.05 1979.12-1982.04 1978.10-1979.03 1978.10-1981.10

书记处书记 马纯古

候补书记

陈 宇 宋侃夫 王崇伦 韩荣华 章瑞英 李望淮 金直夫 张 祺 顾大椿 齐平邢方群 乌 兰 蒋 毅 王家宠 穆其彬 陈用文 刘 实 邢方群 齐平韩西雅 王家宠 穆其彬 王永成 王审祥 王 珣 蒋永清

1978.10-1981.10 1978.10-1981.10 1978.10-1983.10 1978.10-1982.05 1978.10-1983.10 1979.02-1981.10 1979.02-1981.10 1979.02-1981.10 1979.10-1981.10 1979.10-1982.05 1979.10-1982.05 1980.02-1982.05 1981.10-1983.10 1981.10-1983.10 1981.10-1982.05 1981.10-1982.05 1981.10-1982.05 1978.10-1979.10 1978.10-1979.10 1978.10-1982.05 1978.10-1981.10 1979.10-1981.10 1981.10-1982.05 1981.10-1983.10 1981.10-1983.10 1981.10-1982.05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会(1983.10-1988.10)

1983年10月19日至29日,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会。主 席 副主席

书 记 倪志福 顾大椿 尉健行 罗 干 王崇伦 章瑞英 王家宠 蒋 毅 陈俊生 陈秉权 万绍芬 郑万通 倪志福 尉健行

1983.10-1988.10 1983.10-1985.11 1983.10-1984.08 1983.10-1988.05 1983.10-1988.10 1983.10-1988.10 1983.10-1985.11 1983.10-1985.11 1984.08-1985.11 1985.11-1988.10 1988.10 1988.10

1983.10-1988.10 1983.10-1984.08

书记处第一书记

罗 干 王崇伦 王家宠 章瑞英 陈秉权 刘 实 王申祥 王 珣 张富有 李雪莹 陈俊生 方嘉德 李容光 于庆和

1983.10-1988.10 1983.10-1988.10 1983.10-1985.11 1983.10-1988.10 1983.10-1988.10 1983.10-1985.07 1983.10-1986.11 1983.10-1988.10 1983.10-1988.10 1983.10-1988.10 1984.08-1985.09 1985.07-1988.10 1985.11-1988.10 1985.11-1988.10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1988.10-1993.10)

1988年10月22日至28日,中国工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一届执行委员会。主 席 副主席

书 记

倪志福 朱学范 王厚德 陈秉权 章瑞英 郑万通 李容光 李沛瑶 于洪恩 杨兴富 张丁华 朱厚泽 于洪恩 张丁华 王厚德 陈秉权 章瑞英 郑万通 李容光 李沛瑶 方嘉德 张富有 于庆和 薛昭鋆 杨兴富 张国祥

1988.10-1993.10 1988.10-1989.12 1988.10-1993.10 1988.10-1993.10 1988.10-1993.10 1988.10-1993.10 1988.10-1993.10 1988.10-1993.10 1989.12-1991.12 1989.12-1993.10 1991.12-1993.10

1988.10-1989.12 1989.12-1991.12 1991.12-1993.10 1988.10-1993.10 1988.10-1993.07 1988.10-1993.10 1988.10-1993.07 1988.10-1993.07 1988.10-1993.07 1988.10-1993.10 1988.10-1993.10 1988.10-1993.07 1988.10-1993.10 1989.12-1993.10 1989.12-1993.10

书记处第一书记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1993.10-1998.10)

1993年10月24日至30日,中国工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主 席 副主席

书 记

尉健行 张丁华 杨兴富 李奇生 刘 珩 江家福 张国祥 方嘉德 薛昭鋆 滕一龙 倪豪梅 徐锡澄 张丁华 杨兴富 李奇生 张国祥 方嘉德 薛昭鋆 滕一龙 肖振邦 李永安 单亦和 倪豪梅 李永海 徐锡澄 纪明波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5.12 1993.10-1998.10 1995.12-1998.10 1997.12-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5.12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8.10 1993.10-1994.12 1995.12-1998.10 1996.12-1998.10 1997.12-1998.10 1997.12-1998.10

书记处第一书记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1998.10-2003.09)

1998年10月19日至24日,中国工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主 席

副主席

尉健行 王兆国 张俊九 卢展工 李奇生 刘 珩 张国祥 方嘉德 倪豪梅 尤 仁 王东进

1998.10-2002.12 2002.12-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2000.12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1999.03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书 记

徐锡澄 孙宝树 周玉清 苏立清 张俊九 卢展工 李奇生 张国祥 方嘉德 倪豪梅 徐锡澄 纪明波 周玉清 苏立清 董 力 孙宝树

1998.10-2003.09 2002.01-2003.09 2002.01-2003.09 2002.01-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1999.03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1998.10-2003.09 2001.06-2003.09

书记处第一书记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2003.09-2008.10)

2003年9月22日至26日,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主 席 副主席

书 记

王兆国 张俊九 孙宝树 周玉清 王东进 苏立清 张榕明 王瑞祥 徐振寰 陈秀榕 徐德明 黄彦蓉 孙春兰 董 力 张鸣起 倪健民 张俊九 孙春兰 孙宝树 周玉清 苏立清 徐振寰 徐德明

2003.09-2008.10 2003.09-2005.12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5.12-2008.10 2006.12-2008.08 2007.12-2008.10 2007.12-2008.10

2003.09-2005.12 2005.12-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书记处第一书记

黄彦蓉 张鸣起 张秋俭 陈荣书 董 力 倪健民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3.09-2008.10 2006.12-2008.08 2007.12-2008.10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五届执行委员会(2008.10-2013.10)

2008年10月17日至21日,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五届执行委员会。主 席 副主席

书 记

王兆国 孙春兰 乔传秀 徐振寰 马培华 孙宝树 陈秀榕 黄丹华 张鸣起 倪健民 王 炯 陈荣书 王玉普 陈 豪 张世平段敦厚 孙春兰 王玉普 陈 豪 乔传秀 徐振寰 张鸣起 倪健民 王 炯 陈荣书 王瑞生 李世明 喻红秋 陈 豪 张世平江广平李滨生 段敦厚

2008.10-2013.10 2008.10-2009.11 2008.10-2010.08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08.10-2011.08 2008.10-2013.10 2010.07-2013.02 2011.01-2013.10 2011.01-2013.10 2012.01-2013.10

2008.10-2009.11 2010.07-2013.02 2013.02-2013.10 2008.10-2010.08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08.10-2011.08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08.10-2013.10 2011.01-2013.10 2011.01-2013.10 2011.01-2013.10 2011.01-2013.10 2012.01-2013.10

尔肯江·吐拉洪2008.10-2013.10 书记处第一书记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届执行委员会(2013.10-)

2013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六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届执行委员会。届执行委员会。主 席 副主席

书 记

李建国 陈 豪 刘国中 张少琴 徐福顺 陈荣书 李世明 邱小平焦开河 范继英 崔 郁 江广平许振超 郭明义 李玉赋 阎京华 巨晓林 陈 豪 李玉赋 刘国中 陈荣书 王瑞生 李世明 焦开河 范继英 江广平赵世洪 郭 军 阎京华 田 辉

2013.10-2013.10-2013.10-2013.10-2013.10-

2013.10-2014.12 尔肯江·吐拉洪2013.10-

2013.10-2013.10-2013.10-2013.10-2013.10-2013.10-2013.10-2014.12-2016.01-2016.01-2014.12-2013.10-2013.10-

2013.10-2016.01 书记处第一书记

2013.10-2014.12

2013.10-2016.01 2013.10-2016.01 2013.10-2013.10-2013.10-2013.10-2016.01-2016.01-

历届全国政协常委会主要领导人 篇2

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1949年—1954年

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

秘书长李维汉

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1954年—1959年

名誉主席毛泽东

主席周恩来

副主席宋庆龄(女)董必武李济深张澜郭沫若彭真沈钧儒黄炎培何香凝(女)李维汉李四光陈叔通章伯钧陈嘉庚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包尔汉秘书长邢西萍后停止副主席章伯钧(1958年3月10日)

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1959年—1964年

名誉主席毛泽东

主席周恩来

副主席彭真李济深郭沫若沈钧儒黄炎培李维汉李四光陈叔通陈嘉庚包尔汉陈毅康生帕巴拉·格列朗杰阿沛·阿旺晋美秘书长徐冰后推定常务副主席康生李维汉陈叔通包尔汉(1959年5月12日)

后补选

副主席何香凝(1060年4月11日)

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1964年—1978年

名誉主席毛泽东

主席周恩来

副主席彭真陈毅叶剑英黄炎培陈叔通刘澜涛宋任穷徐冰高崇民蔡廷锴韦国清邓子恢李四光傅作义滕代远谢觉哉沈雁冰李烛尘帕巴拉·格列朗杰许德珩李德全(女)马叙伦

秘书长平杰三

后补选

常务副主席徐冰陈叔通高崇民(1965年3月18日)

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1978年—1983年

主席邓小平

副主席烏兰夫韦国清彭冲赵紫阳郭沫若宋任穷沈雁冰许德珩欧阳钦史良(女)朱蕴山康克清(女)季方王首道杨静仁张冲帕巴拉·格列朗杰周建人庄希泉胡子昂荣毅仁童第周秘书长齐燕铭后增选副主席刘澜涛陆定一李维汉胡愈之王昆仑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79年7月2日)

副主席何长工肖克程子华杨秀峰沙千里包尔汉周培源钱昌照(1980年9月12日)

副主席刘斐董其武(1981年12月14日)

秘书长刘澜涛(兼)(1979年7月2日)

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1983年—1988年

主席邓颖超(女)副主席杨静仁刘澜涛陆定一程子华康克清(女)季方庄希泉帕巴拉·格列朗杰胡子昂王昆仑钱昌照董其武陶峙岳周叔杨成武肖华陈再道吕正操周建人周培源包尔汉缪云台王光英邓兆祥费孝通赵朴初叶圣陶屈武巴金

秘书长彭友今

后增选

副主席马文瑞茅以升刘靖基(1984年5月26日)

副主席王恩茂钱学森雷洁琼(女)(1986年4月11日)

副主席汪锋钱伟长(1987年4月8日)

后增补

副主席华罗庚(1985年3月19日)

后改选

秘书长周绍铮(1986年4月11日)

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1988年—1993年

主席李先念

副主席王任重阎明复方毅谷牧杨静仁康克清(女)帕巴拉·格列朗杰胡子昂钱昌照周培源缪云台王光英邓兆祥赵朴初屈武巴金马文瑞刘靖基王恩茂钱学森钱伟长胡绳孙晓村程思远卢嘉锡钱正英(女)苏步青司马义·艾买提

秘书长周绍铮

后增选

副主席侯镜如丁光训(1989年3月27日)

副主席叶选平(1991年4月4日)

后补选

副主席洪学智(1990年3月29日)

后补选

秘书长宋德敏(1991年4月4日)

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1993年—1998年

主席李瑞环

副主席叶选平吴学谦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洪学智杨静仁周培源邓兆祥赵朴初巴金刘靖基钱学森钱伟长胡绳钱正英(女)苏步青侯镜如丁光训董寅初孙孚凌安子介霍英东马万祺秘书长宋德敏后增选副主席朱光亚万国权(1994年3月19日)

副主席何鲁丽(女)(1996年3月13日)

秘书长朱训

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组成1998年~2003年

主席李瑞环

副主席叶选平杨汝岱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藏族)巴金钱伟长任建新宋健李贵鲜张思卿钱正英(女)丁光训孙孚凌霍英东马万祺朱光亚万国权胡启立陈锦华赵南起(朝鲜族)毛致用白立忱(回族)经叔平罗豪才张克辉周铁农王文元

秘书长郑万通

附:逝世

赵朴初(2000年5月21日北京)

安子介(2000年6月3日香港)

卢嘉锡(2001年6月4日福州)

中国历届领导人及其任期 篇3

国家主席:毛泽东

国家副主席:朱德

全国人大委员长:刘少奇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国务院副总理:陈云 林彪彭德怀 邓小平邓子恢 贺龙 陈毅 乌兰夫 李富春 李先念 聂荣臻

薄一波(1956年6月增补)

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毛泽东(名誉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

2.第二届中央政府(1959年4月27日-1965年1月)

国家主席:刘少奇

国家副主席:宋庆龄董必武

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国务院副总理:陈云 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 贺龙 陈毅 乌兰夫 李富春 李先念 聂荣臻 薄一波

谭震林 陆定一 罗瑞卿习仲勋

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毛泽东(名誉主席)

3.第三届中央政府(1965年1月-1975年1月)

国家主席:刘少奇(1968年10月在十二中全会上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并于1969年11月12日病逝)

国家副主席:宋庆龄董必武

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国务院副总理:林彪(1971年9月13日叛国,死亡)

陈云 邓小平

贺龙(1969年6月9日病逝)

陈毅(1972年1月6日病逝)

柯庆施(1965年4月9日病逝)

乌兰夫

李富春(1975年1月9日病逝)

李先念 谭震林 聂荣臻 薄一波 陆定一 罗瑞卿

陶铸(1969年11月病逝)

谢富治(1972年3月26日病死)

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毛泽东(名誉主席)

4.第四届中央政府(1975年1月-1978年3月)

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1976年7月6日病逝)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76年1月8日病逝)华国锋(1976年2月2日代理,4月7日正式任命)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1976年4月7日被撤销,1977年7月16日恢复)

张春桥(1976年10月6日被隔离审查)

李先念 陈锡联 纪登奎 华国锋 陈永贵 吴桂贤(女)王震 余秋里 谷牧 孙健

5.第五届中央政府(1978年3月-1983年6月)

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当选,29日逝世)

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

国务院总理:华国锋

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李先念 徐向前 纪登奎 余秋里 陈锡联 耿飚 陈永贵 方毅 王震 谷牧 康世恩

陈慕华(女)

王任重(1978年12月26日上任)

陈云 薄一波

姚依林(1979年7月1日上任)

姬鹏飞(1979年9月13日上任)

1980年4月16日会议后,赵紫阳、万里代替辞职的纪登奎、陈锡联

1980年9月10日五届三次会议后,担任总理、副总理的有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

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耿飚 方毅 谷牧 康世恩 陈慕华(女)薄一波 姚依林

姬鹏飞 万里 杨静仁张爱萍 黄华

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

1982年5月4日会议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有:姚依林 万里

6.第六届中央政府(1983年6月-1988年4月)

国家主席:李先念

国家副主席:乌兰夫

全国人大委员长:彭真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1987年11月辞职)李鹏(代理)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姚依林 李鹏 田纪云 乔石(1986年4月12日增补)

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

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

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徐向前 聂荣臻 杨尚昆

7.第七届中央政府(1988年4月-1993年3月)

国家主席:杨尚昆

国家副主席:王震(1993年3月12日逝世)

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

国务院总理:李鹏

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田纪云 吴学谦 邹家华 朱镕基(1991年4月9日增补)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

8.第八届中央政府(1993年3月-1998年3月15日)

国家主席:江泽民

国家副主席:荣毅仁

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

国务院总理:李鹏

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邹家华 钱其琛 李岚清 吴邦国 姜春云(1995年3月18日增补)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怀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

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

9.第九届中央政府(1998年3月16日-2003年3月14日)

国家主席:江泽民

国家副主席:胡锦涛

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钱其琛 吴邦国 温家宝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 胡锦涛(1999年增补)

10.第十届中央政府(2003年3月15日-2008年3月14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

国家副主席:曾庆红

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国务院副总理:黄菊(2007年6月2日病逝)吴仪(女)曾培炎 回良玉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11.第十一届中央政府(2008年3月15日—*年)

国家主席:胡锦涛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

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

副委员长:王兆国 路甬祥乌云其木格 韩启德 华建敏 陈至立 周铁农 李建国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

蒋树声 陈昌智 严隽琪 桑国卫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回良玉、张德江、王岐山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 篇4

一大(1921.7.23―31 上海→南湖)二大(1922.7.16―23 上海)三大(1923.6.12—20 广州)四大(1925.1.11―22 上海)五大(1927.4.27—5.9 武汉)六大(1928.6.18―7.11 莫斯科)七大(1945.4.23―6.11 延安)八大(1956.9.15—27 北京)九大(1969.4.1—24 北京)十大(1973.8.24—28 北京)十一大(1977.8.12―18 北京)十二大(1982.9.1—11 北京)十三大(1987.10.25—11.1 北京)十四大(1992.10.12—18 北京)十五大(1997.9.12—18 北京)十六大(2002.11.8—14 北京)十七大(2007.10.15—21 北京)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选举产生)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选举产生)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1925年1月中共四大推选)

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1927年4月至5月中共五大推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1928年6月至7月中共六大选举产生)(注:1931年向忠发被国民党逮捕杀害后,由王明代理)

中共中央总书记:博古(秦邦宪)(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产生)中共中央总书记:张闻天(洛甫)(1935年1月遵义会议选举产生)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45年6月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69年4月中共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73年8月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追认)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1977年8月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产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7年9月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历届国家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刘少奇(1959年4月27日—1968年10月31日)

宋庆龄,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4日)(副主席代行主席的职权)董必武(1972年2月24日—1975年1月17日)(以代主席名义行主席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2年以后)

李先念(1983年6月18日—1988年4月8日)杨尚昆(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27日)江泽民(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5日)胡锦涛(2003年3月15日至今)人大委员长 刘少奇,第一届 朱德,第二、三、四届 叶剑英,第五届 彭真,第六届 万里,第七届 乔石,第八届 李鹏,第九届 吴邦国,第十届 国务院总理

政务院总理:周恩来(1949年10月1日至1954年9月,当时称为“政务院”总理,之后为“国务院”总理)第一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第二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第三届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1965年1月至1975年1月)第四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8日)代总理:华国锋(1976年2月4日至1976年4月7日)总理:华国锋(1976年4月7日至1978年3月)

第五届国务院总理:华国锋(1978年3月至1980年9月10日)

总理:赵紫阳(1980年9月10日至1983年6月)

第六届国务院总理:赵紫阳(1983年6月至1987年11月24日)

代总理:李鹏(1987年11月24日至1988年4月9日)第七届国务院总理:李鹏(1988年4月9日—1993年3月)第八届国务院总理:李鹏(1993年3月—1998年3月17日)第九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8年3月17日—2003年3月16日)

第十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3年3月16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49年—1954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54年—1976年)华国锋(1976年—1981年)邓小平(1981年—1989年)

江泽民(1989年—2004年9月19日)胡锦涛(2004年9月19日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1983年—1990年)

历届全国少数民运动会介绍 篇5

郭沫若、李德全参观第一届民运会

新中国刚刚诞生,党中央就对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十分重视。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国家在天津市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30年后,即1984年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将这次体育运动会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此,这项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主的赛事活动便每4年一次地开展起来。

内蒙古的马术表演

参加民族形式体育及竞赛大会的,共有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傣族、朝鲜族、纳西族、汉族等13个民族的395名运动员。他们分别来自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中南区、西南区(包括西藏)和内蒙古自治区、解放军及铁路系统等九个单位。大会在天津民园体育场隆重举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话。

东北区朝鲜族运动员表演跳板

体育项目分竞赛、表演和特邀表演三部分。竞赛项目有:举重、拳击、摔角(跤)、短兵和步射;表演项目有:武术(分棒术和器械等383项)、民间体育(分石担、石锁、弓箭术、弹丸、爬杆、跳板、木杠、皮条、沙袋、地围、跳桌、筋斗、叠罗汉、大武术、五虎棍、打术、跳术、跳绳、飞叉、中幡等22项)、骑术(各种马上技巧表演9项)三大类;特邀表演有:马球、蒙古式摔跤、狮舞、杂技等。其中维吾尔族的踩绳(即达瓦孜)、蒙古族的摔跤、朝鲜族的跳板、回族的武术以及内蒙古骑兵的马术等少数民族项目给人留下可深刻印象。竞赛项目中有10名举重运动员创造了国家新记录。来自全国各地及天津市的观众有12万人次。运动会闭幕后,又挑选了90名优秀运动员进京连续表演了31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云南傣族的象脚鼓舞

该届运动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召开的,它不仅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民族形式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盛会。历史上备受压迫和歧视的少数民族,第一次将自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汉族体育项目一起平等地拿到全国体育运动会上展示,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推动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第二届:1982年•呼和浩特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乌兰夫和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参加第二届民族运动会

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82年9月2-8日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兰夫,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等出席了开幕式,并接见了与会的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乌兰夫、万里还分别为运动会题词。

乌兰夫的题词是:“努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繁荣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万里的题词是:“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开创民族体育的新局面。”

黎族的跳竹竿

本届运动会历时7天,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6个民族的86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其中少数民族运动员593人。十几个省、区组织的少数民族参观团,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的参观团,中外记者,以及正在呼和浩特市学习、讲学、旅游的中外朋友和当地群众参加了开幕式并观看了比赛。

体育活动分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射箭邀请赛和中国式摔跤。来自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4省区5个民族的24名运动员参加了射箭的角逐并取得了优异成绩。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民族的56名业余摔跤运动员参加了4个级别的中国式摔跤比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摔跤人才。表演项目有68个,分别由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个少数民族的800多名运动员进行表演,其中有:傣族的孔雀拳、白族的霸王鞭、纳西族的东巴跳、彝族的阿细跳月、高山族的背篓球、回族的斗牛、藏族的“碧秀”、土族的轮子秋、朝鲜族的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壮族的高空舞狮、维吾尔族的“达瓦孜”、哈萨克族的马上拾银、塔吉克族的叼羊、蒙古族的赛骆驼和赛马、达斡尔族的“波依阔”等。这些传统的民族表演项目,是由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而来,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吸引了80多万观众前来观看。

开幕式上的大型团体操《民族盛会》

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图片展览”,举办了有12000人参加的盛大联欢晚会。在联欢晚会上,各民族运动员围着熊熊篝火,载歌载舞,尽情表达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的深厚情谊。

闭幕式上,国家民委、国家体委的领导向获得中国式摔跤的优胜者颁发奖牌;大会组委会向有表演项目的代表团发了奖旗,向各代表团成员赠送了纪念奖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各少数民族运动员赠送了纪念品。

第三届:1986年•乌鲁木齐

由国家体委、国家民委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86年8月10日至17日在乌鲁木齐市隆重举行。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与运动员联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刘澜涛、江华,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包尔汉等出席了开幕式。国际奥委会执委、国家体委副主任何振梁代表国际奥委会向大会赠送了一尊铜质和平鸽以示祝贺。

本届运动会首次启用了会徽、会旗、会标,这标志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逐步走向正规化。由全国(除台湾省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工作人员共1097人参加了比赛和表演,另外还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成的观摩团,以及特邀代表、中外记者、港澳同胞和外国友人等共2000余人,总规模达3704人,大大超过了上届。

本届运动会设7个竞赛项目和115个表演项目。竞赛项目除保留上届摔跤、射箭外,增设了赛马、叼羊、射弩、抢花炮、秋千5个项目。表演项目比上届增加了47项。由于本届运动会制订了较为科学的比赛规则,使参赛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好发挥,各代表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藏族的跑马射箭

运动会期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表彰了一批民族地区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

大会期间,万里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中外来宾及各民族的代表在天山脚下的南山牧场一起联欢,歌声、笑声汇成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赞歌。

闭幕式上,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致闭幕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铁木尔·达瓦买提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国际奥委会、国家民委、国家体委和29个代表团赠送了纪念品,并向下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承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团长张声震移交了会旗。

维吾尔族的“达瓦孜”

第四届:1991年•南宁

由国家民委、国家体委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91年11月10日至17日在南宁市隆重举行。其中,赛马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于1991年8月4日至7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李德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赛福鼎·艾则孜,国务委员、国家扶贫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静仁、程思远出席了开幕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为大会题词。

李鹏的题词是:“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体育运动。”

李铁映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弘扬民族文化。”

司马义·艾买提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进步。”

台湾的少数民族运动员

本届运动会的宗旨是:平等、团结、进步、繁荣。

从该届运动会开始,承办单位举办了运动会歌曲征集活动,民族运动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会歌。由乔羽作词、徐沛东作曲、青年歌手韦唯(壮族)演唱的《爱我中华》,从广西南宁唱响全国,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运动会历时8天,有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工作人员、观摩人员、少数民族体育先进地区和单位的代表及中外记者,共3000多人参加。台湾少数民族龙舟队和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艺术团,第一次参加了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比赛和表演。

图为运动员们在抢花炮

第四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共9项:龙舟、抢花炮、秋千、射弩、珍珠球、木球、摔跤、赛马和武术,设金牌34枚;表演项目120项,设奖114个。本届运动会不仅在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的数量上超过了历届,而且制订了较为科学、系统的总规程、竞赛项目规程和规则、表演项目评判方法,使本届运动会向着规范化的轨道迈进了一大步。大会还增设了“道德风尚奖”。

运动会期间,召开了民族体育表彰会,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表彰了一批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地区、单位和个人。

运动会间隙,56个民族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欢聚于南宁市青秀山,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各民族代表欢歌劲舞,共叙友情。大会期间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图片展览”;来自全国各地的12家艺术团体,为各族群众演出30场文艺节目。

内蒙古分赛场的速度赛马

第五届:1995年•昆明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

由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主办,云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95年11月5日至12日在昆明市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国务委员兼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表演的大型团体操“云岭盛会”

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第五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题了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运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建设伟大祖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的题词是:“发展民族体育,建设锦绣中华。”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题词是:“展民族体育风采,促团结文明进步。”

为运动会题词的领导人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国务委员、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全国政协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全国政协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

本届运动会的宗旨是: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该届运动会历时8天,其规模和设项均超过了历届。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观摩人员、少数民族体育先进代表及新闻记者共9000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首次组团参赛。台湾省少数民族组团参加了龙舟竞赛。大会还邀请了部分港、澳、台同胞前来观摩。

本届运动会设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竞赛项目有: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摔跤、秋千、武术、射弩、龙舟、赛马、打陀螺11项,设金牌65枚;表演项目有129项,设一、二、三等奖。另设“体育道德风尚奖。”

拉枯族表演项目“阿朋阿龙尼”(云南)运动会期间,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了一批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工作者。

为配合运动会的举行,还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摄影艺术展”、“民族团结艺术灯展”“焰火晚会”等活动,并在海埂民族村举行了民族大联欢。

第七届:2003年•银川

9月6日,在银川宁夏体育场举行的民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演员们伴着乐曲载歌载舞。当日,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隆重开幕。新华社记者摄

由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联合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2003年9月6日至13日在银川市、石嘴山市隆重举行。

该届运动会的宗旨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举全区之力,凝全区人心,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充分发扬宁夏精神,把第七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办处特色和水平,办成全国民族大团结的盛会。该届运动会历时8天,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台湾省等34个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员和各民族的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以及30个观摩团的观摩人员、少数民族体育先进代表及新闻记者共9000余人参加。

该届运动会共设抢花炮、珍珠球、木球、毽球、蹴球、马术、秋千、武术、龙舟、民族式摔跤、射弩、高脚竞速、陀螺、押加等14个比赛项目和120多个表演项目。

为配合运动会举行,还举办了“民族传统体育摄影艺术展”、“民族书画家书画展”、“体育集邮展”、“民族体育成就及气象站”、“西部民族风采之星展示大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第八届:2007年·广州

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将于11月10日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隆重的开幕式。这次运动会融入“团结、强健、奔小康”的主题,充分展示民族大团结,弘扬民族优秀方化的盛会。在11月15日,全体参加民族运动会的人员将汇聚长隆欢乐世界,举行民族大联欢。到11月18日晚,将在广州体育馆举行闭幕式,降下本届民族运动会的帷幕。

历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总结 篇6

一、发展概述

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旨在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丰富校园科研与学术氛围。

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始办于2007年,至今已是第七届,规模也从最初的8所高校发展至现在的164所学校,1103支参赛队伍,影响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2007年至2009年间,化工设计在全国推广渗透,了解并参加此赛事的学校和团队稳步增加。在2010年,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已初具规模,并开始按地域划分为西北、西南、华北、华南、华东、华中、东北七个分赛区进行预选赛,再选拔出优秀队伍进行决赛。之后的几年,化工设计竞赛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各高校积极响应,并组织学生参与,参赛的学校和队伍数量直线增长,至今已发展到164所高校1100多支参赛队伍,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全国化工设计竞赛。

历届参赛学校及报名队伍情况

在报名的基础上,每年作品成功完成并提交的比率基本保持在60%以上,增长趋势与参赛报名趋势相当。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比赛,更是一种在全国高校化工设计课程及理念的普及,将设计的思想注入每一位化工学子的心中,为化工行业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选拔出一批优秀的人才继续深造。

历届初赛作品数目 历届作品提交率

二、竞赛流程变化

随着参赛队伍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在流程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由刚开始的全国统一比赛到现在的华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西北、东北7个分赛区进行,决赛队伍也由最初的10支增长到目前的48支,特等奖的奖项由最初的1支增加到现在的8支队伍,目前还增加了金、银、铜奖项来表彰突出的团队作品,高质量的作品越来越多。同时设置最佳答辩表现奖、最佳创新奖、最佳设计文档奖、最佳团队合作奖来奖励在某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团队。

历届参加总决赛的队伍数

至此,全国化工设计竞赛经过了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赛事,参赛队伍的地域差异性已经逐步消除,2013年的各赛区队伍分布趋于平衡,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四大赛区的参赛队伍数量基本相等。

2013年参赛队伍分布情况

“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作为一项全国性的赛事,正在也将继续发展,并将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设计类人才。

三、优秀作品展示

2009年第三届竞赛题目要求设计一座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工厂。浙江大学一休团队以明显优势荣获特等奖。

一休团队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一休团队精馏塔装配图

在历届老领导新春茶话会上的致辞 篇7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

值此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共忆旧岁,喜迎新春,共话发展,感到格外亲切。刚刚过去的2010年,极不平凡、极不寻常。这一年,大事多、要事多、急事多、难事多,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老领导、老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大事办成,要事办好,急事办妥,难事也正在克服之中,取得了积极成果、喜人业绩。

各位老领导、老前辈,在过去的峥嵘岁月里,你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曾经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取得了光辉的业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你们不愧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同志的精神、智慧和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关心老同志,就是关心我们的事业;关心老同志,就是珍惜我们的财富;关心老同志,也就是关心我们自己。对老同志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建立的历史功绩永远不能忘,对老同志的光荣传统和崇高风范永远不能丢,对老同志尊重、关心、照顾的政策永远不能变。同时,我们也真诚欢迎各位老领导、老前辈继续为我们的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解放后历届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 篇8

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开始,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

第一届

时间: 1998年9月13日至19日

主题: “推广普通话,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第二届

时间: 1999年9月12日至18日

主题: “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

第三届

时间: 2000年9月10日至16日

主题: “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

第四届

时间: 2001年9月9日至15日

主题: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第五届

时间: 2002年9月15日至21日

主题: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第六届

时间: 2003年9月14日至20日

主题: “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宣传口号: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

2.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3.推广普通话,增强民族凝聚力。

4.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5.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6.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普通话。

9.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0.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1.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2.守法,从说话、写字做起。

第七届

时间: 2004年9月12日至18日

主题: “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宣传口号:

1.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2.积极贯彻落实《山东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3.将推广普通话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4.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当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5.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

6.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7.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8.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9 青少年要做推广普通话的积极分子。

10.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1.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2.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第八届

时间:2005年9月11日至17日

主题:“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11.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6.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第九届

时间: 2006年9月10日至16日

宣传主题:“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

宣传口号:

第十届

时间:2007年9月9日至15日

主题:“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宣传口号:

第十一届

时间: 2008年9月14日至19日

主题: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

第十二届

时间:2009年9月13日至19日

主题:“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第十三届

时间: 2010年9月12日至18日

主题: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第十四届 时间:2011年9月11日至17日

主题:“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第十五届

时间: 2012年9月14日至20日

主题:“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第十六届

时间:2013年9月15日至21日

解放后历届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 篇9

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7月23-31日 地点:上 海 浙江嘉兴

出席大会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废除资本私有制”。大会确定了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一大选举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 组织委员 张国焘 宣传委员 李 达

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2年7月16-23日

地点:上 海

出席大会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分析了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阐明了中国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且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创造条件,这是党对中国革命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二大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陈独秀 张国焘 蔡和森 高君宇 邓中夏 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3人(姓名不清)中央执行委员会领导机构 委员长 陈独秀 组织委员 张国焘 宣传委员 蔡和森

三.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3年6月12-20日

地点:广 州

出席大会30余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共合作问题。大会正式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同时大会又强调指出,在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必须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努力加强对工人运动的领导。大会制定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为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创造了重要条件。三大选举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其中央局。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陈独秀 蔡和森 李大钊 谭平山 王荷波 毛泽东 朱少连 项 英 罗章龙 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邓 培 张连光 徐梅坤 李汉俊 邓中夏 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局

陈独秀 蔡和森 谭平山 毛泽东 罗章龙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陈独秀

注:1923年9月,中央机关由广州迁回上海,谭平山代表中央驻粤工作,由王荷波接替谭平山进入中央局。

四.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22日

地点:上 海

出席大会20人(其中有表决权者14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着重讨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以及为了参加这一运动,党在组织方面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的问题。提出了历次代表大会都没正式提出过的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既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还要“反对封建的经济关系”,“反对帝国主义工具之买办阶级”。这是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重大进步,在实际上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

四大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局。

中央委员会委员

陈独秀 李大钊 蔡和森 张国焘 项 英 瞿秋白 彭述之 谭平山 李维汉

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邓 培 王荷波 罗章龙 张太雷 朱锦棠 中央委员会中央局

陈独秀 彭述之 蔡和森 瞿秋白 张国焘 中央总书记 陈独秀

五.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地点:汉 口

出席大会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党的五大是在“四・一二”政变发生后才半个月这样一个非常状态下召开的。大会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对于当时夺取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均没有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是不彻底的,在会后也并未实施。这次代表大会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没有能够在紧急关头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

五大选出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14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独秀 张国焘 李维汉 蔡和森 李立三 瞿秋白 谭平山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苏兆征 张太雷 周恩来 中央政治局常委 陈独秀 张国焘 蔡和森 中央总书记 陈独秀

注: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在汉口举行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上,选举产生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等为政治局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 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8月9日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确定由瞿秋白主持中央领导工作。

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地点:莫斯科

出席大会142人(其中有表决权者84人)代表全国4万多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由于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这次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六大把工作中心从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转动到从事长期的艰苦的群众工作,确定以争取群众作为党的首要任务,把“左”倾作为主要危险来反对,这是党的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六大选出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3人,候补委员13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3人,候补委员2人。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政治局委员

向忠发 周恩来 苏兆征 项 英 瞿秋白 张国焘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李立三 彭 湃 杨 殷 罗登贤 关向应 徐锡根 中央政治局常委

向忠发 周恩来 苏兆征 项 英 蔡和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候补委员 李立三 徐锡根 杨 殷

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 向忠发

注:(1)六届三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新的政治局正式委员七人: 向忠发、项英、周恩来、瞿秋白、李立

三、关向应、张国焘; 候补委员七人:罗奕(即罗登贤)、徐锡根、卢福坦、温裕成、罗迈(即李维汉)、顾顺章、毛泽东。

(2)六届四中全会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意见,增补王明为中央 政治局委员,会后不久,又将他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1931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此后,由陈 绍禹(王明)代理总书记。不久,由于陈绍禹到苏联组织“中共 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上海重新组成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 局”,成员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李竹声、康生、陈云 等。中央政治局常委有秦邦宪、张闻天、卢福坦,主要负责 人为秦邦宪(博古)。

(4)六届五中全会改选了中央政治局。毛泽东、朱德被选为中央 政治局委员,刘少奇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全会选举了中 央书记处(又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有秦邦宪(博古)、张 闻天、周恩来、项英等。

(5)遵义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中央领导工作由张 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

(6)1943年3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 3人组成中央书记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 记处主席。

七.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地点:延 安

出席大会755人(其中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七大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夜召开的,大会正确分析了形势,指明抗战的前途和任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大会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七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

七大选出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44人,候补委员33人。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 朱 德 刘少奇 周恩来 任弼时 陈 云 康 生 高 岗 彭 真 董必武 林伯渠 张闻天 彭德怀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 朱 德 刘少奇 周恩来 任弼时

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 毛泽东

八.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15-27日

地点:北 京

出席大会1133人(其中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大会分析了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论断,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当时党对于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没有能够在后来的实践中坚持下去。

八大选出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97人,候补委员73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7人,候补委员4人。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刘少奇 周恩来 朱 德 陈 云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邓小平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朱 德 陈 云 邓小平林 彪 林伯渠 董必武 彭 真 罗荣桓 陈 毅 李富春 彭德怀 刘伯承 贺 龙 李先念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乌兰夫 张闻天 陆定一 陈伯达 康 生 薄一波 中央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朱 德 陈 云 邓小平中央书记处书记

邓小平彭 真 王稼祥 谭震林 谭 政 黄克诚 李雪峰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刘澜涛 杨尚昆 胡乔木 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 董必武

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刘澜涛 肖 华 王从吾 钱 瑛 刘锡五 注:

(1)1958年5月八届五中全会增选林彪为政治局常委、中央副 主席;柯庆施、李井泉、谭震林为政治局委员,李富春、李先 念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2)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增选陆定

一、康生、罗瑞卿为中 央书记处书记。

(3)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增补陶铸为中央书记处常 务书记,叶剑英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4)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 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 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务会委员。补选 陶铸、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政治局委 员,补选李雪峰、宋任穷、谢富治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撤

销彭真、陆定

一、罗瑞卿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

九.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69年4月1-24日

地点:北 京

出席大会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全国各级党组织还不能正常工作,绝大多数党员还没有恢复组织生活,相当多的八届中央委员仍处在被审查、被监禁的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自始至终为“左”倾思潮和个人崇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和新党章,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及其错误理论,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组织上,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了党章,林彪、江青集团的一批骨干和亲信进入了中央委员会,而许多久经考验的老干部,却被排斥在外。九大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九大选出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70人,候补委员109人。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林 彪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 林 彪(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叶 群(女)叶剑英 刘伯承 江 青(女)朱 德 许世友 陈伯达 陈锡联 李先念 李作鹏 吴法宪 张春桥 邱会作 周恩来 姚文元 康 生 黄永胜 董必武 谢富治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纪登奎 李雪峰 李德生 汪东兴 中央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 林 彪 陈伯达 周恩来 康 生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林 彪 刘伯承 陈 毅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十.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3年8月24-28日

地点:北 京

出席大会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这次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召开的。大会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揭露了他们的反革命两面派本质,但十大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没有正确地分析

林彪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必要的教训,仍肯定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得以延续下去。在组织上,康生和王洪文当上了中央副主席,张春桥成为政治局常委,江青、姚文元当上了政治局委员,江、张、姚、王得以在政治局内结成“四人帮”,江青反革命势力又得到了加强。由?quot;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指导方针没有改变,因而大会不可能从根本上总结经验教训。十大选第出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人,候补委员124个人。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周恩来 王洪文 康 生 叶剑英 李德生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王洪文 韦国清 叶剑英 刘伯承 江 青(女)朱 德 许世友 华国锋 纪登奎 吴 德 汪东兴 陈永贵 陈锡联 李先念 李德生 张春桥 周恩来 姚文元 康 生 董必武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吴桂贤(女)苏振华 倪志福 赛福鼎・艾则孜 中央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 王洪文 叶剑英 朱 德 李德生 张春桥 周恩来 康 生 董必武

注:(1)197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遵照毛泽东的

提议,中央决定:邓小平为政治局委员,待十一届二中全会 追认。

(2)1975年1月,十届二中全会补选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批准李德生提出免除他所担任的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

(3)周恩来于1976年1月8日,朱德于7月6日,毛泽东于9月 9日先后逝世;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为中共 中央第一副主席,10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任中央委 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4)1976年4月7日中央政治局错误撤销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 务,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 务,并决定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 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十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18日

地点:北 京

出席大会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用其特点 :

这次大会是我们党在取得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

号,认为十大的路线是正确的,肯定”文化大革命“和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这次大会没有能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十一大选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1人,候补委员132人。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委员会主席 华国锋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叶剑英 邓小平李先念 汪东兴 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永贵 耿 飙 倪志福 徐向前 彭 冲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陈慕华(女)赵紫阳 赛福鼎・艾则孜 中央政治局常委

华国锋 叶剑英 邓小平李先念 汪东兴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华国锋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叶剑英 邓小平刘伯承 徐向前 聂荣臻

注:(1)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陈云

(第一书记)、邓颖超(第二书记)、胡耀邦(第三书记)、黄克诚(常务书记)。(2)十一届四中全会选举赵紫阳、彭真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3)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十一届五中全会 决定重新设立中央书记处,并选举产生了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万 里 王任重 方 毅 谷 牧 宋任穷 余秋里 杨得志 胡乔木 胡耀邦 姚依林 彭 冲

(4)十一届六中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 职务的请求,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胡耀邦为中央 委员会主席,赵紫阳、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 委员会委员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组成,即: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全会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 事委员会主席,增选习仲勋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十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2年9月1-11日

地点:北京

出席大会1690人(其中候补代表145人),代表全国约3900万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是在经历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又经历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之后召开的。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大会提出了党在 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提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同时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十二大选出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10人,中央候补委员138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72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2人。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万 里习仲勋 王 震 韦国清 乌兰夫 方 毅 邓小平邓颖超(女)叶剑英 李先念 李德生 杨尚昆 杨得志 余秋里 宋任穷 张廷发 陈 云 赵紫阳 胡乔木 胡耀邦 聂荣臻 倪志福 徐向前 彭 真 廖承志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姚依林 秦基伟 陈慕华(女)中央政治局常委

胡耀邦 叶剑英 邓小平赵紫阳 李先念 陈 云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

中央书记处书记(按姓氏笔划为序)万 里习仲勋 邓力群 杨 勇 余秋里 谷 牧 陈丕显 胡启立 姚依林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按得票多少为序)乔 石 郝建秀(女)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叶剑英 徐向前 聂荣臻 杨尚昆(常务副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邓小平

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薄一波 许世友 谭震林 李维汉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陈 云(第一书记)黄克诚(第二书记)王鹤寿(常务书记)王从吾 韩 光 李 昌 马国瑞 韩天石

注:十二届七中全会确认1987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关 于接受胡耀邦辞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职务的请求和推选赵紫阳代 理中央委员总书记的决定。

十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地点:北 京

出席大会1997人(其中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4600万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全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邓小平从十三大开始退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常委,但他作为党和国家重大问题决策人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

十三大选出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75人,候补委员110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2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69人。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万 里 田纪云 乔 石 江泽民 李 鹏 李铁映 李瑞环 李锡铭 杨汝岱 杨尚昆 吴学谦 宋平赵紫阳 胡启立 胡耀邦 姚依林 秦基伟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丁关根

中央政治局常委

赵紫阳 李 鹏 乔 石 胡启立 姚依林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赵紫阳

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启立 乔 石 芮杏文 阎明复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温家宝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邓小平

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赵紫阳

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副主席 杨尚昆

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陈 云

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薄一波 宋任穷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乔 石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陈作霖 李正亭 肖洪达

注:十三届四中全会对中央领导机构的部分成员作了必要的调整; 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 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增补李瑞环,丁关根为中央书 记处书记。免去赵紫阳、胡启立、芮杏文、阎明复四人在十三 届中央领导机构中担任的职务。

十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2年10月12-18日

地点:北 京

出席大会2035人(其中特邀代表46人),代表全国5100万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概括,分别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构想等九个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向全党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十四大选出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89人,候补委员13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08人。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丁关根 田纪云 朱?基 乔 石 刘华清 江泽民

李 鹏 李岚清 李铁映 李瑞环 杨白冰 吴邦国 邹家华 陈希同 胡锦涛 姜春云 钱其琛 尉健行 谢 非 谭绍文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温家宝 王汉斌 中央政治局常委

江泽民 李 鹏 乔 石 李瑞环 朱?基 刘华清 胡锦涛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江泽民

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锦涛 丁关根 尉健行 温家宝 任建新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江泽民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刘华清 张 震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尉健行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候宗宾 陈作霖 曹庆泽 王德瑛 徐 青

十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年9月12-18日

地点:北 京

出席大会2108人(其中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800万名党员。

大会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它以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阐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南。大会进一步论述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强调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就是要抓往机遇,开拓进取,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次大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

十五大选出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3人,候补中央委员151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15人。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委员(按姓氏笔划为序)丁关根 田纪云 朱?基 江泽民 李 鹏 李长春 李岚清 李铁映 李瑞环 吴邦国 吴官正 迟浩田 张万年 罗 干 胡锦涛 姜春云 贾庆林 钱其琛 黄 菊 尉健行 温家宝 谢 非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按得票多少为序)曾庆红 吴 仪(女)

中央政治局常委

江泽民 李 鹏 朱?基 李瑞环 胡锦涛 尉健行 李岚清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江泽民

中央书记处书记

胡锦涛 尉健行 丁关根 张万年 罗 干 温家宝 曾庆红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江泽民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张万年 迟浩田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尉健行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韩杼滨 曹庆泽 何 勇 周子玉 夏赞忠

十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地点:北 京

出席大会2114人(其中特邀代表40人),代表全国6600万名党员。

根据中央规定,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团增加了中央企业系统代表团和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这是中央企业系统和中央金融系统首次单独组团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十五大的36个代表团相比,十六大的代表团增加到38个。

此外,不是十六大代表的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不是十六大代表、特邀代表的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不是十六大代表、特邀代表的党内部分老同志,以及其他有关同志,共284人列席了这次大会。大会还邀请了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党外人士,担任过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党外人士,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以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中在京的党外人士和部分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等,共152人作为来宾列席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大会的议程为:(1)听取和审查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2)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3)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4)选举十六届中央委员会;(5)选举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李鹏同志主持了大会开幕式。

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共分十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

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五、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

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

七、国防和军队建设;

八、“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九、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

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主持大会闭幕式并发表讲话。

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198名委员、15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由121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十七.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地点:北 京

出席大会2237人(其中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7000万名党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要求全党: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我们坚信,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一定会不辱使命,开拓奋进,带领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祖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具体来看十七大将从多方面深刻影响中国的发展进程。

1、十七大为中国确立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战略发展理念正式写入十七大党章,作为今后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并从总的发展纲领上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确立新的方向。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明年的两会可能制定一系列的具体配套政策。

2、新的指导方针和配套政策将引发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四个转移”,即:发展的工作重心从追求数量转移到追求质量;经济发展的重点从城市和沿海转移到内陆和乡村;原来社会工作重点从财富创造转移到财富的分配;原来资源粗放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转移为低耗节能的、以自主开发为中心的生产模式。

3、在党内最高权力交接的制度化上,十七大将具有划时代意义。党内最高层已为下一代集体领导顺利接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即:将集体领导,民主参与、依照程序、集体交班明确为党内一种制度。这意味着我们党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经创立了一个高层权力交接的程序,并走向制度化,不仅为今后领导人的交替和权利的交接开创了一个更稳定合理、具有可持续性的制度,而且对保持今后政治稳定与政策的延续性都有非常重要意义。

结束语: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十七大的召开和闭幕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她传递的信息确源远流长。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召开前一天讲的一句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人们期待他和他的同事引领这个国家和民族在复

兴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我们坚信,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伟大的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之梦。

十八.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7年11月8日至14日

地点:北 京

出席大会2270人,代表全国8050万名党员。

???????????

上一篇:感恩节活动策划书方案下一篇:长征精神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