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友善校园”策略研究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友善校园”策略研究(推荐11篇)

“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友善校园”策略研究 篇1

关键词:农村初中;校园欺凌;应对策略

摘要:校园欺凌作为攻击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农村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多,重视校园欺凌的危害、寻求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策略,已成为校园心理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校园欺凌是个伴随学校存在的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校园欺凌现象增加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阻碍学生正常人格的发展及学习,持续或严重的欺凌会引起一些即时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失眠、逃学、精神不集中等,长久的心理问题则包括永久性的焦虑、缺乏自信或导致学习障碍等。

一、校园欺凌行为表现。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着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1983年,挪威发生了三位学生因受欺凌而相继自杀的惨痛事件,挪威教育部委托Olweus教授开展规模宏大的校园欺凌调研活动,至此掀开了校园欺凌作为一个国际性研究课题进行系统探讨的序幕。Olweus教授认为,当一个儿童在一段时间内重复遭受来自另外一个或多个儿童的消极行为时,这个儿童就是在受欺凌。这里的消极行为包括言语方面,如威胁、戏弄、辱骂、奚落、嘲弄和起外号等;也包括身体方面的,如打、踢、推搡、抓、咬以及勒索、抢夺物品等。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采用英国伦敦大学Smith提出的欺凌定义:欺凌行为是指有意地造成他人伤害的行为,这种伤害可能是身体的或心理的。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影视网络媒体等影响,校园欺凌事件不时见诸报端,近来还有持续高发的趋势,甚至有的事件血腥、暴力、令人发指,黑社会也不过如此,甚至有女生参与的恶劣事件令全社会深感震惊和不安。农村初中具有特殊性,留守儿童多,多数在爷爷奶奶照看之下,文化水平低,不注重品德教育。甚至认识不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因此校园欺凌行为的积极预防现已成为校园心理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防校园欺凌应对策略。

校园欺凌的成因有很多,与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都有影响,作为学校要做到如下策略: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1、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由学校团委发出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参与打架斗殴,不讲所谓的哥们义气,反对校园欺凌,远离校园暴力。密切家校合作,通过发放《致家长朋友的一封信》,让家长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学会宽容,用一颗仁爱的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通过班级QQ群、宣传橱窗披露学校存在的欺凌行为,引起家长、老师和学生的共识、共鸣。

2、学校在醒目的位置和班级黑板报中张贴“校园防欺凌举报电话”,师生共同互相监督及时上报,以防止或杜绝欺凌事件的发生。

进一步制定完善校园欺凌预防处理制度,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安保处、(二)建章立制,成立领导小组,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政教处具体负责,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一岗双责,共同负责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问题。

(三)开展主题教育,强化活动实效。

1、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主阵地,开展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培育学生的文明修养,让学生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形成健全人格。教育学生严守道德底线,做到自觉遵纪守法。

2、利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以及组织法制报告会等形式,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养成守法习惯,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及时和老师、家长联系,不以暴制暴,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通过举办“拒绝校园欺凌,自觉遵纪守法”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远离校园欺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立志成才。

3、开展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活动签名。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学会自我保护。

4、组织学习并张贴九部委《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特别强调,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4、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写出“拒绝校园欺凌”心得体会和承诺书

(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立体网络,凝合聚力全员“防欺凌”

1、利用家长课程组织家长学习《校园欺凌频发,家长怎样教孩子预防与面对?》引导家长掌握校园防欺凌的有关措施,教育影响孩子,在突发事件面前,理性应对。

2、开学伊始,邀请市司法局同志,为学生做了预防校园欺凌法制教育报告会。她用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地作了生动报告。她列举了校园中容易出现的欺凌事件,分析了这些事件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后果,要求青少年学生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切实提高法律意识。会后,还向学生发放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宣传资料。

3、加强与家庭、社区合作,协调派出所,做好学校周边安全工作,化解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土壤,确保师生在校人身安全,营造良好、和谐、安静的育人环境。

(五)持久不懈,形成长效机制。

1、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学校安全基础不断夯实。提升学校“三防”建设水平。按标准配备专职保安7名,建有保卫室和一键式报警系统与公安机关“110”报警系统联网,配齐安全叉、橡胶棒、警棍、辣椒水等必要的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装备。更换、增设高清视频监控130余个。

2、是强化校园内及周边巡逻防控。上下学等重点时段加强学校保安和校园义务保安人员巡逻,以预防和及时制止欺凌事件的发生。成立校园学生管理小队,对上放学、大课间等重点时段,厕所、操场等重点地段进行巡逻排查

3、是加大校车安全管理力度。学校配合校运公司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候车和来车时有值班教师包靠,车上交管员认真配合管理,做到无空隙管理。

4、全面排查管制刀具及危险物品,组建校园学生安全管理小队,整治安全隐患,降低学校安全风险。

六、加强学生日常管控,防患于未然。

学校为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上课期间,学校大门关闭,学生不能私自走出校门。需家长来接的,需要班主任同意,填写《请假单》,方可离校。每位同学写出“”防欺凌保证书“”和“”对校园欺凌的认识“”等进行自我教育;要求学生放学后排好路队,及时回家,不在路上玩耍,不和陌生人搭讪。要求家长创造积极健康、和睦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正向榜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孩子在学校中的情绪、交往等有足够的关注,形成强大的校园反欺凌教育合力,确保学生的人身利益不受伤害。

“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友善校园”策略研究 篇2

关键词:结核,肺/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学校,日照

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据估计2007年全球共有927万例结核病病例,中国占130万例,病例数排名居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1]。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66.0/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19.0/10万;15~19年龄组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66.5%[2]。由此可见,学生阶段结核病发病仍处于较高水平,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还较低,它不仅严重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而且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和不安定因素。为此,自2008年以来,我市在大中小学校中广泛开展了“构建无结核病和谐校园”活动,旨在全面、系统地宣传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避免结核病疫情暴发流行, 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学习和安全生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活动对象:2008—2013年期间,全市各年度551所大中小学校的42.36万名学生为该项活动的实施对象。

1.1.2监测对象:综合考虑城乡、学年及经济水平等因素,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8所学校16个班928名学生为活动监测对象,分别于2008年年初、2013年底进行本底调查和阶段效果调查,获得一批真实、有效的数据。

1.2资料来源

1.2.1病人信息:2008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 全市学生结核病发现及治疗管理信息来源于日照市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和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

1.2.2其他数据:学校数、学生数和缺课等数据来源于市教育局、市统计局统计资料和《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各项数据录入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 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1.3技术策略

1.3.1行政推动:第一,日常工作中,特别以“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契机,重视市、县和乡政府领导层的开发和动员,争得他们对结防工作的理解、重视和支持。第二,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交流,密切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定出台防治工作意见,并督导检查落实。第三,结防机构、大中小学校各司其职,精心组织,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 (试行)》 要求,健全领导组织和工作队伍,制订年度防治计划,搞好技术培训,认真扎实地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1.3.2核心知识传播:(1)传播内容:主要以结核病防治8条核心信息为重点,以2010年新拟定的核心信息为替代, 向广大师生重点宣传“面向所有人群的6条核心信息”和 “面向教师的3条核心信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结核病防治理论和技术的教育。(2)传播方式: 以《结核病健康促进材料学生版资源库(2006年)》为主要内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第一,口头语言传播: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邀请专家讲座和举办“小手拉大手”家长座谈会等。第二,文字语言传播: 张贴宣传画、制作手抄报,编印“如何防治结核病”小册子、挂历、折页和传单等。第三,形象化传播:观摩活动现场、 展出肺组织标本和安排结核病防治图片巡展等。第四,电子媒介传播: 播出《防治肺结核动画片》、《健康之路——为了共同的呼吸》光盘、开设结核病防治公共微博、向手机发送短信等。第五,综合传播:组织志愿者宣传活动、开展 “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集中宣传,编排相声、小品和快板进行文艺演出等。宣传教育方式必须有召开主题班会、 播放影像制品和张贴宣传画等3种以上。(3)传播强度:各学校把结核病健康促进列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坚持制度化、经常化,讲求实效性,每学期集中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每个班级每月开展较大规模宣教活动不少于2次,每次班内宣教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3.3预防性体检:根据《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等文件要求,在每年秋季学校开学后,对在校学生特别是小学、初中入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筛查(PPD试验),及时组织强阳性学生到结防机构进行X线胸部检查确诊;对于X线检查无异常的强阳性学生,按照“知情、自愿”的原则,以“书面告知书”的形式通知学生家长,自由选择进行药物预防(小学生口服异烟肼,初中以上学生口服利福平+异烟肼),或注射母牛分支杆菌(微卡)进行预防。

1.3.4督导与落实:第一,市级督导组每季度对各区、县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年底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第二,各区、县每月对辖区内学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强化督促落实,提高工作质量。 第三,各学校明确各班主任或体卫老师是活动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切实搞好学生晨检、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若怀疑有肺结核疫情苗头,及时报告学校医务室和当地结防机构,以便快速、科学分类进行处置。

2结果

2.1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形式

被监测的8所学校16个班均采取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方式,有主题、有内容和有阵地,广泛深入开展“构建无结核病和谐校园”活动,活动覆盖率达到100.00%。从不同宣传教育形式的采用率来统计,由高到低依次为:召开主题班会(100.00%)、张贴宣传画(100.00%)、观看影像 (93.75 %)、开展知识竞赛(81.25%)、办黑板报(68.75%)、征文比赛(56.25 %)和制作手抄报(43.50%) 等。

2.2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情况

参照《2006年全国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调查指标定义》[3],开展了不同年度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其计算公式为:核心信息总知晓率=每个调查对象正确回答核心信息条目数/(问卷数×8)×100%,见表1。

注:χ2=2 884.61, P<0.01。

2.3学生结核病登记患病率情况

根据全市结核病疫情统计,2008年,全市418 616名学生结核病登记患病率为15.28 /10万;2013年,全市427 985名学生结核病登记患病率为10.04 /10万,两者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

2.4学生因结核病缺课情况

按照国家卫生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要求, 由学校固定人员定期填报。学生因病缺课以 “人﹒天”为单位计算,6个课时为一天,缺课时请假不足一天时,以“1~3学时”计为半天,“4学时及以上”计为一天;一次疾病过程为一个病例[4]。其计算公式为:总因病缺课率=因病缺课人﹒天数/(学生人数×应上课天数)×K。见表2。

注:χ2=46.79,P<0.01。

3讨论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人口密度大,相互接触频繁,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潜在因素。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等媒介很容易实现传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住宿条件差,营养跟不上,易导致学生身体抵抗力下降,假若学生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存在,可在同宿舍、同班级甚至整个校园内迅速传播和蔓延。近年来,尽管学生结核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每年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2009年1月~2013年6月全国共报告21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平均每起疫情罹患学生25例[5]。2008—2013年期间,我市各年度学生中均有结核病散在疫情发生,登记患病率在10.04/10万~15.28/10万之间,不仅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生长发育,而且给学校、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极易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把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

学校结核病防治要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综合性防控措施。开展“构建无结核病和谐校园”活动, 就是在新常态下对传统综合性防控措施的发展与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卫生与教育部门、学校与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联防联动机制,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学校“构建无结核病和谐校园”活动定期进行考核评估;举办学校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班,组织结核病防治专家进学校、进课堂,广泛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治宣传日(周)等集中活动, 利用网络等平台进行防治知识宣传[6];定期开展学生健康体检,落实学生晨检、缺课登记和追踪等制度,努力形成 “行政推动、部门联动、专业防控及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控机制,务求收到叠加的效果。本次监测结果显示: 2008-2013年间,学生结核病登记患病率由15.28/10万下降到10.04 /10万,因结核病总缺课率由1.07 /10万下降到0.75 /10万,充分证明了开展“构建无结核病和谐校园”活动的有效性。

做好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不单单需要一个高效的卫生服务体系,还需要大力加强结核病的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结核病防治的认知水平[7]。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及易实现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最符合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其在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中作用重大[8]。我市在开展“构建无结核病和谐校园”活动中,把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 通过召开 主题班会(100.00%)、 张贴宣传 画 (100.00%)、观看影像(93.75%)、开展知识竞赛(81.25%) 及办黑板报(68.75%)等多种措施,广泛深入地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成效,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由2008年的52.34%提高到了2013年的91.97%,使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信、行” 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常抓常新,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喜好,创新健康教育方法,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和深度,增强宣传教育方式的新颖性。要发挥专家、高学历人员的知识优势,深入学校、班级开展健康教育“大讲堂”,讲授先进的防治理论与技术,增强宣传教育内容的认同性。要广泛吸收义工联、志愿者协会等NGO组织的参与,做实“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增强宣传教育行动的先导性。要大力实施宣传教育“小手拉大手”工程,引导、发动家长自觉参与防控工作,增强宣传教育措施的同步性,实现防治理念、技术和策略的新突破。

把握沟通策略构建和谐校园 篇3

一、尊重——与教师同位

要做到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尊重是前提。因为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尊重能使教师感受到平等、安全的氛围,尊重能使教师感受到被接纳,实现自我价值。

虽说尊重教师很简单,但在教育实践中,校长往往容易以领导者自居,把自己置于教师的上一层,与教师群体割裂开来,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从而造成教师不愿也不敢与校长沟通。长此以往,教师的消极情绪和心理情结得不到有效释放,容易造成干群关系的对立,造成校园人际关系紧张。因此,校长要学会尊重教师,把自己看成是普通的一员,与教师在同一个平面工作与生活。如在同一个餐厅用膳,经常参加教师会议,与教师一起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对待教师每一次的建议能够认真思考,真诚交流。

罗杰斯认为:“尊重是无条件的……”因此,尊重教师,还需要校长无条件接纳教师的现状以及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并予以充分关注。如做到尊重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尊重受到孤立和拒绝的教师,尊重有过错的教师,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教师,尊重不尊重自己的教师……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感受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才能更好地在和谐愉悦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幸福,在舒心的前提下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二、理解——与教师同心

理解就是要通情达理,能从教师的角度去体验其情感、思维,并把关切传递给教师,以此感染教师。

我们都知道,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又长期的工作,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教育要求空前提高的大背景下,教师的心理压力日益增长。如何让教师体验到温暖,体会到关怀?我认为校长理解教师是关键。

例如有一校长双休日打电话叫老师到学校做事情,恰巧该教师的孩子生病,有困难。校长说:“是你家的事情重要还是学校的事情重要。”一句刺耳的话就让老师的心降到了零点,当老师赶到学校时,发现此事并不只有他才能完成,其他老师也能做,冰凉的心结就这样落下了。而另一位校长在对待同样的事情时,开头第一句话就是:不好意思,你今天家里有事吗?方便吗?忙吗?如此的问话,老师再忙,因为有了尊重,有了理解,还有什么比学校的事情更重要呢?老师更愿意努力地为学校工作。因此,校长要经常性进行换位思考,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自己应该采取的工作态度与言行,让教师切实感受到你能理解教师的心,你是一位平民化的校长。

正如卡尔·罗杰斯所说:“理解力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体会他人的内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我们的校长就是要提高自己的理解力,有了理解,才能与教师的心理相融,有了理解才能更好地尊重教师,才能为有效沟通架上阳光大道。

三、倾听——与教师同感

一位美国女作家曾说过,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静静聆听。因为倾听不仅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也展示着宽容谦逊、通达睿智的人格。只有倾听,才能让校长更好地走进教师的心灵,去感受一样的情感、一样的观点。

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局限,谁都不敢保证比他人所知更多。因此,学会倾听,你就能借得第三只眼睛观察世界……也包括审视自我。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个性中的缺陷,仅凭自我省悟,往往难以明察秋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眼,可以善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倾听既是让教师恰当释放不良心理情结的有效手段,也是校长审视自我、完善自我的必由之路。

如《6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案例再次给学校校长、领导管理者敲响警钟,我们必须重视与教师的有效沟通,用倾听换取教师的倾诉,释放教师的不良情绪与心结。案例中服毒自杀的陆老师身上典型地集中了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她所在的家庭环境以及她的家庭状况都使她不得不随时随地扮演一个强者的角色,一旦与人沟通不了,便容易走入思想怪圈,从而走上一种极端。正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管理者未能提供一个让老师痛快倾诉的场合,悲剧才又一次的发生。

还记得一个放晚学的傍晚,一位下辖完小的老教师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虽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但我还是诚恳地请老师落座,端上绿茶。老教师刚开头说了几句话,眼泪就顺着眼脸流了下来,看得出她的伤心和委屈。我静静地坐在那儿,没多说几句话。老教师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该流的眼泪也停止了。最后,她对我说:“校长,你不要批评其他老师,主要是我自己感觉有点委屈,现在说出来了,我的心里也好受了,其实没什么的,我会干好工作的……”这是多好的老师,他们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赞赏什么,只需要校长能抽出一点点时间,能停下脚步静静地倾听老师的心声……

真正成功的校长都是善于倾听的,因为只有倾听才能更好走进教师的心灵,只有倾听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安抚教师的情感。

四、表达——与教师同语

在有效沟通中,适当的表达能起到促进良好的心理沟通与心理相融的作用。如寓言《国王的梦》:第一个解梦者说,是坏梦,国王的亲戚要死得早;而另一人说恭喜国王,您比任何一个亲戚都活得长。结果,第一个人被国王杀了,第二个人却得到了赏赐。别人不解,求教于第二位解梦者,他说:“不在于我说了什么,而在于我是如何说的。”因此表达不在于内容,而在于表达形式是否恰当。

是啊,同样一个内容,不同的表达却带来了如此不同的结果,这说明校长在日常沟通中一定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尤其是在表达自己对教师的态度、情感与评价时,要尽可能用积极的表达方式如真诚、赞美、鼓励、期望等,同时应努力避免采取消极的表达方式如指责、拒绝、失望等。

例如有新教师分配到学校时,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校长却可以真诚地给予他们一句:你看上去真不错,听说你在学校学习很不错,我相信你一定会很快适应学校工作的,我想信你一定能干得很出色……让新教师感受到校长对他(她)的关切,对他们的期望,让他们以亲切的心态融入到新单位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

又如某老师开了一堂公开教学观摩课,写了一篇论文发表了或家里有了什么喜事,我们校长若都能及时地送上祝福与问候,教师一定会愉悦地接受,并能与校长很好地心理相通,整天带着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中去。

而在一些失败管理的案例中,我们看到的共同点就是否定员工、讽刺员工、抱怨员工等。因为管理者采取了错误的表达方式,从而使员工朝着失望的方向去发展,最终使企业、使学校走向衰败。请我们校长一定要记住:“否定,是使教师消沉最好的武器。”“讽刺,是毁掉教师自信心的良方。”“抱怨,是疏离感情的催化剂。”

“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友善校园”策略研究 篇4

【热点材料】

★近日,一位自称是北京中关村二小的学生家长在网络发帖称,自己的孩子长期遭到同班同学的“霸凌”,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她听完孩子的哭诉后,随即给班主任打电话,要求处理,并表示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

★2016年11月11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意见》强调,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应登记在案并将其表现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 当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2016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检察机关积极参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有关情况。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1114人,起诉2337人。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强调,必须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戒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2016年11月30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该办法指出,将重点督查和治理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中小学对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等重点问题的预防与应对情况。【理论与实际】

1.什么是校园欺凌?它的危害有哪些?

(1)校园欺凌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校园直接欺凌包括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间接欺凌指通过散播谣言、利用人际关系、煽动他人恶意对待等方式,将受欺凌者排除在某个团体之外。(2)侵害了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权;侵害了被害人的人格尊严权;破坏了校园和谐、社会秩序;容易使欺凌者成为“问题少年”和“不良少年”;容易使欺凌者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最终危害社会。

2.造成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①受欺凌者缺乏必要的社交能力、内心自卑或性格不合群;②欺凌者受家庭、社会、网络等不良文化及环境的影响,缺少成就感、同情心;③家庭教育中的专制、放任等现象;④学校教育中的成绩最重要,其他无所谓的唯分思想;⑤社会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等等。

4.教育部等九部门集中力量向校园欺凌和暴力说“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什么?(为什么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必要性: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伤害;现实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

重要性: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等等。

2.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1114人,起诉2337人。这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要尊法、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凡是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违法必受惩罚;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3.避免校园欺凌和暴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与人为善?

4.如果遭遇校园欺凌和暴力,我们应该怎样维权?(变式设问:如何斩断校园欺凌肆虐的魔爪?请你为创建平安校园出谋划策。)

(1)当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他人的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寻求法律保护。(2)当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如通过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6为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示例:远离校园暴力,共建和谐校园;同学相处是缘分,礼让三分解矛盾;小事不计较,大事共商讨,友爱互助团结好;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师生之间献真心,校园和谐日渐深。

5.为避免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未成年人分别应该怎 样做?

国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大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等等。

社会:相关部门严格审查、监管图书、音像、网络中的“三俗”文化和暴力文化,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社会保障;等等。

学校: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预防欺凌和暴力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对中小学生开展“珍爱生命、远离暴力”的系列活动;积极对问题学生实施科学有效的跟踪辅导、帮教活动;等等。家庭:家长要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和监护职责;掌握科学的家教理念,多与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自觉发挥榜样的作用,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等等。

未成年人:提高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做到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中华美德;与人发生矛盾时,懂得控制情绪,宽容他人;遇到欺凌和暴力时,及时请老师、家长等帮助解决,必要时,依法维权;等等。6.请从心理、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谈谈如 何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心理方面:学会调控情绪,克制冲动,做情绪的主人;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人交往。

道德方面: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平等待人;学会宽容他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法律方面:树立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从小事做起,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预防违法犯罪;提高警惕,增强维权意识,学会用智慧和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选择题

1.2016年11月11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2.党和政府之所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是因为未成年人()①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②生理、心理方面都不成熟 ③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④容易受到非法侵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北京中关村二小某学生被两名同班同学欺凌,被同学用厕所的垃圾筐扣到头上并嘲笑,此行为侵犯了该同学的()

A.荣誉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姓名权

二、非选择题

4.如果你的同学受到了欺凌和暴力,请你为他出主意? 遇事不怯弱,以免让坏人为所欲为;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牙还牙、伺机报复;及时求助老师、家长和学校;及时报警,向有关部门反映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见义智为、巧为,敢于和善于同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等等

5.为了有效遏制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发生,学校准备开展一个“珍爱生命,远离欺凌和暴力”的主题活动,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黑板报;法制报告会;知识竞赛;倡议书等。

三、材料分析题

5.材料一:辱骂殴打、拍摄半裸照片、持刀威胁、捆绑烫伤、械斗伤人„„一系列校园欺凌事件令舆论哗然。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呈现出参与人群低龄化,女生和留守、流守儿童屡成“主角”,严重暴力倾向,借助互联网炫耀等新特点,亟待引起关注。

材料二:近年来,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严重性、频率和隐蔽性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针对10个省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负,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由此可见,近年来校园欺凌发生的地域范围广泛,覆盖了绝大多数省份,且频次密集。

(1)校园暴力行为侵害了受害者的哪些权利?

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

(1)请分析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①受欺凌者缺乏必要的社交能力、内心自卑或性格不合群;②欺凌者受家庭、社会、网络等不良文化及环境的影响,缺少成就感、同情心;③家庭教育中的专制、放任等现象;④学校教育中的成绩最重要,其他无所谓的唯分思想;⑤社会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等等。

(2)为防范校园欺凌,青少年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②发现欺凌事件,及时揭发检举,敢于和善于同这些不良现象作斗争。

③增强纪律意识,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④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法制观念,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⑤平等待人,尊重和宽容他人,文明交往,建立良好融洽的同学关系。⑥合理宣泄消极情绪,控制好心理冲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⑦谨慎交友,善交益友,不交损友。(答出4点即可)

6.(2016东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一举措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东营市某中学同学在QQ群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同学的留言: 悠悠岁月:专项治理校园欺凌是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心静如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遇到危险,走为上策。

北风萧瑟:我不担心被欺负,我人高马大,只有欺凌别人的份!咱班同学谁要被欺负了,来找我!

微风:咱们学校也经常发生类似事件,预防校园欺凌,人人有责,我们要行动起来,还校园一片安宁。

(1)材料说明同学遇到了什么暴力侵害? 校园暴力

(2)为什么“悠悠岁月”说我们真心需要这样的保护?

(3)进行校园欺凌专项整治对学生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篇5

为了规范学生行为,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9月28日,大观中心校组织开展了以“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活动中,各班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分析、教师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校园欺凌的种类及其危害。同时,列举了小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乱花钱、讲哥们义气、班级(学校)小霸王等,提醒大家要及时改正,防止犯罪;教育学生要听老师、父母的话,不要到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懂得了如何避免和预防校园欺凌、面对校园欺凌的应对方法、实施校园暴力欺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等知识。

此次主题班会,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欺凌伤害,不做校园欺凌的施暴者。教育学生们从自己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名向上向善的文明少年,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拒绝校园欺凌小学班会教案 篇6

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班会过程:

活动一:走进校园暴力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净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

小学生防暴力安全知识

一、敲诈、勒索

1.敲诈勒索的防范常识

①口头威胁:有时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会被一些不法分子截住,威胁同学们给他带钱带物。

②带条子威胁:有些违法分子,选择好对象后,就写条子让其他同学带给对方,条子上写着要物品的名称或现金的数目。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学生,不管是哪种敲诈勒索的方式,都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性质严重则构成犯罪。

2.遭遇敲诈、勒索怎么办?

遇到敲诈勒索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尽量说好话,稳住对方,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正面冲突。

①坚决拒绝其无理要求。一定要相信警方、学校和家庭都能为你提供安全保护。如果轻易屈服于对方,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也会为你招来无穷无尽的纠缠。

②如果无法脱身,可以借口身上没钱,约定时间地点再交,然后立即报告学校和公安机关。警方会及时采取行动抓捕坏人,他就再也不能伤害你了。

③一定要向学校、公安机关报告。你越怕事,越不敢声张,不法之徒就越嚣张。

④发现其他同学补敲诈、勒索,要及时拨打110报警,并通知老师。

二、抢劫、抢夺

1.抢劫、抢夺的防范意识

①要有防范意识。

②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同学们最好结伴同行,相互帮助。

③身上不要携带太多的现金或贵重物品,女生不要配带金银首饰或玉器。

④平时,不要花钱大手大脚,以免引起不良行为表青少年或犯罪分子的注意。

⑤单独在家,不要轻易为陌生人开门,更不要为不认识、并声称是家长的同事或朋友的人开门。如果发现类似情况,要立即拨打电话告诉父母。

⑥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有了强健的体魄,即使一时无法将犯罪分子制服,也可以快速逃避。

2.遭遇抢劫、抢夺怎么办:

①尽力反抗。只要具备反抗能力或有利时机就应发动进攻,以制服作案人或使其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②尽量纠缠。可利用有利地形和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器械与作案人对峙,使其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援助,对作案人造成心理压力。

③设法脱身。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人多、灯亮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

④麻痹对手。当自己处于作案人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先按作案人的要求交出部分财物。同时要对作案人晓以利害,从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也可尽量缓和气氛,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准时机逃脱。

⑤注意观察。趁作案人不注意时在其身上留下记号,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或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等,在作案人得逞逃走时悄悄尾随其后,观察逃跑方向,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尽量准确记下体貌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语言、行为等。

⑥及时报案。脱身后要及时报案,尽量准确描述作案人体貌特征,使犯罪分子尽早被绳之以法。

三、绑架、劫持

1.绑架的预防知识:

①平时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不要炫耀自己或家中如何有钱,更不要随便带陌生人到家中“参观”。

②外出、上学和放学要尽量结伴同行,外出时要告诉家长,并说明返家时间,不要随意在外逗留。

③如果有人突然来找你以“你家中出事了”或“你父母生病、出车祸”等等为由,要你离开学校或家中时,应首先设法与家人联系查证,并将此事告诉你的老师或邻居。

④如果在途中发现有人盯梢跟踪,应设法将其甩掉并报警。

2.遇到绑架、劫持怎么办?

如果不幸被绑架、劫持,要保持冷静,并想方设法摆脱歹徒的控制:

①遇到劫持,不要过分挣扎,以免犯罪分子对被绑架者进行身体伤害。要尽量拖延时间,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车辆型号和牌照号码等。

②如果被蒙上眼睛,要尽量将听到的线索默记在心里,如犯罪分子的谈话内容、他们互相之间的称呼等等,到达藏匿地点后,要尽量了解藏匿地点的环境特点,与犯罪分子周旋。尽量避免激怒犯罪分子。

“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友善校园”策略研究 篇7

人本思想, 其本义为关心或致力于人的利益的思想体系。把人看作人而非神或任何其他非人之物, 它以关注人的存在为基本前提, 承认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以及人的自由等。“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和谐”原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在现代汉语中, 和谐是指配合得相当匀称。在哲学中, 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个协调、平衡状态。

和谐校园, 体现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 它涉及到校园内外两大系统。就教育内部而言, 它涉及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就外部环境而言, 学校应与家庭、社会和谐相处。和谐教育就是为教师、学生提供健康发展、开拓创新的适宜环境, 其显性标志是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农村学校发展的和谐缺失

在蒸蒸日上的大好教育形势下, 农村教育仍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因素。

(一) 农村留守学生的比例较高, 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据调查, 农村留守学生占整个调查对象的33.1%, 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问题, 无形加重了学校管理压力。同时,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 家长支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降低, 昂贵的教育成本和严峻的就业现实, 或者说是人们在教育上的“投入”与“产出”出现了失衡, 使“新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学生厌学现象在农村贫困地区较为普遍。调查显示, 有33.5%的学生很多时候不想去上学, 有接近1/5的学生在学校感觉到没劲。

(二) 区域内优质教师、生源流失, 是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一个典型现象

农村学校学科结构不合理, 缺乏英语、音、体、美等专任教师。师资流向不平衡、用人机制不合理以及分配政策的地方性保护和限制, 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 教师专业化发展缓慢, 新课程理念转化困难

调查显示,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比较高, 但是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遭遇诸多问题。师资培训缺乏实效,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比较多。

(四) 教师工作压力大, 敬业精神减弱

多数农村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 工作繁忙, 收到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教师没有学校的住房, 住房条件非常有限, 现有住房缺乏配套设施, 安全隐患较多。教师对学校工作表示出极大的不稳定状态, 不能安心从事教育事业, 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职业持不满意的态度, 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

(五) 学校周边环境依然十分恶劣

一些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 无视有关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 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监督和严格管制, 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教育环境。

三、弘扬人本思想, 构建和谐校园的策略思考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强调, 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校园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发展依赖于和谐, 和谐取决于发展。构建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水平, 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现代的学校应确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努力把学校办成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和学生持续成长的绿洲、精神生命得以激扬的家园。

(一) 关爱“留守学生”, 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留守学生”由于长期远离父母, 缺乏亲情与关爱, 他们大多性格孤僻、自私厌学、逆反心理严重、价值观扭曲等等, 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 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新课题。“同在蓝天下, 共同成长进步。”这句满含感情的寄语, 是温家宝总理写给一群农民工的孩子的。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必须更新观念、拓展思路、解放思想, 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去认真研究和探索“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特点与规律, 本着对祖国下一代高度负责的精神, 重树“留守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在爱的阳光雨露哺育下和其他学生一道共同健康茁壮成长。

(二) 缩小城乡差别, 推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 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为改变城乡义务教育不平等状况,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不平等主要是由于存在阻碍农村教育自我生长的政策性因素, 要有效解决城乡师资配置不合理问题, 关键要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首先, 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 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其次, 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标准。再次,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稳定现有农村教师队伍。第四, 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 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第五, 完善教育监督机制, 平衡城乡教育发展。

(三) 改善工作环境, 减轻教师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也越来越高, 给教师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教育评价的局限性与不全面性, 教师个体生活空间小、心理环境单调, 使不少教师对前途和事业的失落及付出与回报之间产生的较大落差形成职业倦怠感。要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教师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多一些鼓励与赞扬, 为教师排忧解难, 关心教师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正确地对待自己、看待别人、尊重他人的劳动, 引导教师注意心理角色的互换, 待人宽容、谅解,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其次, 各级政府应着力解决农村学校的教师住房问题, 解决其后顾之忧。同时, 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文艺体育活动、外出参观与学习交流活动, 提供交流机会, 融洽教师之间的关系, 释放压力, 形成和谐的团体。

和谐校园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篇8

关键词:教育环境;教育主体;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111—02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将和谐社会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人心所向,是校园掌舵人带领船员绕过险滩暗礁,走到光明彼岸的“顺水顺风”。以往校园一直贯彻着陈旧的教学和管理体制,在此体制下形成了教育环境;教育主体诸要素之间;学科间;干群之间;教学与后勤之间;“五育”之间等诸多的不和谐发展问题。为了营造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各方面利益。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这种追求新的和谐发展的精神,将会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构建和谐校园就是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的“和合文化”。怎样构建和谐校园?我们按照和谐校园模式图,从以下五方面的和谐发展入手积极开展了工作:

一、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

所谓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首先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无论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是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强调的都是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高职教育强调学校管理的开放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走出教室,置身社会,在生活中学习。我们期待着“和谐社会”的构想尽快变为现实,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因而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应积极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潮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其次是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三,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还表现为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教学因素”指的是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诸种因素;“非教学因素”指的是学校的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风校貌等校园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教学因素与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是形成和谐校园整体效应的关键性因素、决定性因素。高职院校首先要从“人本”的角度,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工作中,一是要建立健全职代会、教代会、学代会和团代会制度,切实扩大广大师生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师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专心学习工作而又和谐相处。三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运用法律的规范引导和约束师生行为,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其次,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第一,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第二,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第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很好接轨,并具备技能提高的基本素质。

再次,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渗透和影响着师生的方方面面,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建设中要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心理健康指导、就业指导、思想教育等多渠道对家庭贫困、综合素质差,有交际障碍、心理疾苦或生理缺陷的学生提供帮助。使每一个学生都朝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

校园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生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二、教育主体诸要素间的和谐发展问题

学校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各专业课程老师、学生等诸要素共同构成教育主体。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领导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在班子中,校长的领导对学校的发展更是具有引领性作用。一个优秀校长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对学校的现状与定位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冷静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整个领导班子协作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将校长的思想理念有效转化为全校师生的具体行动,最大限度激发校园活力。这样的班子才能团结全校师生,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共同努力。和谐氛围中,增强竞争实力,获得效益的整体提升。校长作为学校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办学思想的形成上下工夫,要用自己的实力、活力、魅力去影响干部,影响师生形成共识的价值观、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等。同一专业课程教师要摒弃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的陋习,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师要打破画地为牢的专业壁垒与偏见,涉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改变自己单一的知识结构,走综合型教师发展之路。在教师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学校的兴衰荣辱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关系到渴求发展的莘莘学子。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谐教育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切忌出现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行,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设和谐的教育条件和氛围,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作为建设和谐校园的着力点,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通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学科间的和谐发展

高职高专学校,在就业率及专升本率的压力下,学校各学科自然形成“主科”和“副科”的概念。由此,学科地位、课时、作业、学生重视程度都发生了偏斜,难以形成教师的团队意识,合作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因而我们进行了课程改革的学分制管理,为学科间的和谐发展搭设了平台。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成为促进学科间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四、“五育”的和谐发展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我们一是在学生学习上强化协调性。从2007年学生中开始,确立了课堂传授知识、期中集中实训、参加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等“三位一体”的联动教学模式,尽量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检验知识的平台,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二是在学生管理上强化协调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管理不仅仅是辅导员和分管书记的责任,整个教育管理部门都有责任。三是在学生实践上强化协调性。

五、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小学生拒绝校园欺凌决心书 篇9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拒绝校园欺凌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保证我们能够快乐成长,早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我决心做到:

1、讲文明、懂礼貌,争做美德少年。

2、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课外兴趣爱好。

3、交文明上进的朋友,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

4、与同学相处要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有矛盾不能解决时要先请老师帮助解决,或者请家长找老师解决。

5、在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报告。

6、自己受到暴力侵害时要勇于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必要时拨打110报警。

7、看见别人受到暴力侵害时也要勇于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必要时拨打110报警。

姓名:

远离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征文 篇10

例如: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一名女生放学途中6分多钟遭同学38次掌掴;邯郸26中女学生吴华被同校七八个女生多次暴打、折磨,被送进医院;广东开平的一位初二女生因为得罪了校园里拜把子的七姐妹,被掳到一家宾馆肆意殴打、,并将施虐过程录像,上传网络取乐等。

校园欺凌是一种校园暴力行为,这种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现在网络发达,几乎每人一部手机:QQ,微博,微信等媒体的发达,使同学们获取不良信息的渠道也非常多。加上影视片对欺凌、暴力场面的过度渲染,给部分学生的大脑种下了欺凌意识的种子。其次,有些家长由于自身的`素质问题,对孩子采取不正确的教养方式,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养育孩子是自己的事,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推给学校,推卸自己的责任。再一个就是自身的问题。有些学生性格懦弱,逆来顺受,助长了欺凌者的嚣张气焰;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年轻气盛,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冲动。所以现在对青少年恰当的引导和疏通显得尤为重要。

我觉得,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欺凌除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等等,同时还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

“今天你以新华为荣,明天新华以你为荣”。多年来,我们新华中学以“给未来一份责任”为办学理念,坚持以质量树品牌,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写未来,以特色创名校,取得了很多丰硕成果。学校凭借办学理念正,老师素质高,学校风气好,学生上名校的口碑,已经成为众多家长心目中的好学校。如今,有幸成为新华的一员这我非常骄傲!

“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友善校园”策略研究 篇11

1.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法治的保证

(1) 民主需要用制度来保障。在法治校园, 可以避免人治和漠视人权的悲剧。“法不禁止即可为”的法理要求, 是保证高校师生 (以下简称“师生”) “各尽所能”和“各得其所”的法治基础。

(2) 教育行政官员的行为需要用法治来规范。法治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治理行政权力的问题, 所以, 科学设计制衡机构, 保证司法独立;创建法治政府, 使各种官员依法行政, 是确保校园和谐实现的保证。

(3) 多种利益的诉求需要用法治来整合是现阶段校园和谐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处于校园转型期、经济发展黄金期、社会冲突高发期的中国, 其自由与正义都需要法治来保障, 以维护现代校园的“和而不同”, 为校园和谐奠定基石。

2.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法律的支撑

(1) 依法保障人权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根本途径。

(2) 运用法律协调各校园主体的利益关系, 有利于建立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充满活力的和谐校园。

(3) 以法律为保障是实现校园公平正义、培育诚信友爱的校园风尚不可或缺的手段。

二、师生的法律意识是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

1.民主法治的校园是要以普遍健全的师生法律意识为精神支撑

法律意识既为民主的产生、发展和健康运行提供理论支柱, 又为师生参与政治活动提供内在驱动力。师生只有意识主体人格的养成, 权利义务的秉持, 才会有能动参与意识的产生, 政治参与活动的兑现;师生只有对法治信赖, 才会自觉地制度化实践。即“民主的信念和政治文化”是任何一个校园实现民主法治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2.公平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阶级性的

我们要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正观, 要求把指导分配的正义原则法律化, 制度化, 并具体化为权利和义务, 实现对资源、社会合作的利益和负担进行权威性地、公正地分配, 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利益与责任的统一, 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 没有师生法律意识的提高, 正义观的改善、进步, 就难以推动法律精神的进化, 难以促进法律地位的提高, 难以推动法律内部结构的完善, 难以提高法律的实效, 所以, 法律意识中的权责统一意识是公平正义校园实现的心理基石。

3.诚信友爱的校园要以普遍的诚实守信、崇高人道主义的道德意识为基础

民主法治只有在取信于民、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才能茁壮成长,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也是竞争经济, 更是人才经济, 它需要诚信来抵御各种风险, 只有彼此树立良好的诚信道德意识, 并合成一种好的社会风气, 才能建立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进而共同迸发强烈的责任感和合作感, 汇聚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必将激活各种有生的社会力量来繁荣创新型校园, 一并推动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

4.充满活力而又安全有序的校园要求人的主体性和理性力量的张扬

校园活力是校园和谐的基础条件, 它集中表现在校园成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上。没有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和弘扬, 在经济上难破障碍观念和体制弊端;在政治上难促师生的积极性;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则降低人的道德责任。安定有序是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它意味着校园稳定发展、校园关系良性协调和师生的心理平和, 这些只不过是师生心灵深处内在的秩序与和谐———法律意识、自律精神、理性力量等的外化而已。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是指人能动地适应自然规律, 与自然界互利互惠、生荣与共

要求人类处理好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与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界遵循自身发展规律的关系;要求人类必须从观念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把二者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赋予自然以道德关怀。没有普遍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形成是不可能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的, 而责任意识和生态意识正是现代师生法律意识的主要内涵。

所以, 和谐校园要求和谐的师生法律意识, 要求有一个使师生法律意识健康培育与成长的环境。认清、破除各种影响师生法律意识形成的病源因素就迫在眉睫。

三、和谐校园建设中影响师生法律意识形成的病源因素

1.精神文化病源

(1) 欠缺的法律知识。

我国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两课”教育的硬性主义外, 尤其表现为新型后起的文化人之法律知识匮乏、结构单调、层次低、陈旧而不成体系无法满足相关的基本的法律需要, 更谈不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性法律知识及技能。

(2) 低迷的法律情感。

学术界习惯所归结的“法律观念淡漠、惧法厌讼”之类, 是不能正确而全面反映民众法律意识的。当前主要是消极的法律现象的负面示范造成法律情感消极低沉和法律偏见, 已从单纯的“惧法厌讼”演变为“惧怕法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怀疑法律本身, 对诉讼抱侥幸心理”。

(3) 脆弱的法律意志。

法律意志一般是指维权护法之心理品格性的应激敏感系数的大小。当前却普遍存在担心麻烦、恐惧报复、利益易感、权利麻木等情况, 而没有达到耶林所说的“维权的感受力和护法的实施力”这两个指标。

(4) 扭曲的法律态度。

法律整体态度表现为强调个人权益忽视社会义务, 怀疑法律的有效性和抵触法律机关的适法执法行为。甚至将法律作为其他救济渠道不通后的一个保底性选择。甚至出现了“炒作诉讼”和“投机法律”的非个别现象。而权力主体往往奉行法律工具主义理念, 不自觉地导致法律虚无。

(5) 感性化的法律思维方式。

纠纷解决的法律取向机率偏低, 法律思维的层次浅且不彻底, 法律行为不到位, 行为调整倾向于自律或是私了, 甚至运用不法方式。法律因素难以介入成为思维或决策中的主导。

(6) 畸化的法律意识形态。

表现在:将传统理论改头换面后以现代性的姿态出现、将现代法治之艰难简单粗暴地迁怒于文化传统和经济落后、经过粉饰的西方化理论和民族虚无情绪抬头、法学理论界的学术腐败、简单的经济决定一切论和滑稽的“第三条中间之路”理论缺乏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在转型期, 法学教育界仍停留在纯粹概念法学层次的单向教育灌输的方式、学生以对知识概念的完整再现为考核之最高追求、培养出拥有法律技术却乏法律人格的法学人才只能苟生在变通了的现实与法律的夹缝中, 都加剧了法治的畸化走样变形。

2.政治经济病源

(1) 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利益角度来讲, 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孕育了经济成分多元和利益主体分化的经济利益格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是我国法治的第一推动力, 由于体制的问题, 孕育出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怪胎, 它的投机性、保守性、排他性的不正当逐利方式导致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之正当逐利行为和法律救济的比较高成本, 以至于与既得利益集团一同卷入非法律机制运作的漩涡;在校园中, 结构单一的教学领域缺乏对法律亲近的经济利益的有效刺激, 导致师生缺乏对法律利益的感受。因此法治最有力的推动力被异化和弱化了。

(2) 从转型时期的政权政治体制运行角度来看, 中国历史上的官僚政治传统和家长式的政府依赖型体制, 导致民主的先天不足, 近二十年来的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 为提高民主所做的努力被强大的政治异化消解了, 主要表现为以权压法、部门或地方保护主义、权力与民争利、权力个人化或地方化、权力侵蚀权利、权钱交易、欺上瞒下的“土政策”、“领导拍板说了算”、“人情裙带关系”部分地替代了法律 (法律成了政权的工具, 法官成为国家利益的绝对代表, 政策指示替代法律, 法律甚至有时成了不法行为的遮羞布) ;政府为自己进行利益调整和改革的过程未能有效实现利益回避, 又导致政府机构改革进入怪圈。在这新旧规范和各种权势纷纷介入对社会政治经济调整制衡的情况下, 终究形成了道德滑坡, 法律疲软的“青黄不接”、“礼崩乐坏”的形势和矛盾冲突。总之, 这些病源因素既催生了被扭曲、高成本、低效益、形式化的中国法治, 也同时不断恶性循环地泛滥生成着这些病源因素本身, 威胁着和谐校园的建设, 有良知的师生焦急的期盼着与和谐校园相适应的法律意识的培育。

四、培育师生与构建和谐校园相适应的法律意识的途径

针对如何尽快提高师生与和谐校园相适应的法律意识的问题, 提出如下三个基本方面的对策性途径:

1.对非法律专业师生要力戒法律教育中的形式主义, 努力探索法律教育的新途径

(1) 应当实现法律教育观念上的三个转变:在对法律教育功能设定上, 应当从原来主要是“普及法律常识”的定位向全面提升师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除必要知识以外还应包括信赖、情感、能力和行为等) 的定位转变;在法律教育的方法手段上, 应当从原来浓重的行政指令式、整体运动式、统一答卷式的做法向深入社会化、启发自愿化、手段多样化、机制制度化的方向转变;在对法律教育口径的理解上, 应当从原来习惯上窄口径的狭义理解向更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宽口径的广义理解转变。

(2) 应当认真贯彻好法律教育中的四项原则:师生利益原则, 即法律教育必须贴近师生生活、吻合师生根本利益;专业需要原则, 即法律教育必须针对专业特点满足专业需求, 这是完全符合实践逻辑的现象;亲和力原则, 即法律教育必须充满人文关怀的亲和力, 只有充满着人文关怀亲和力的宣教方式才最易于为师生动情, 才最易把法律的人文精神传递给的每个受众, 也才最能产生深入持久的内化效果;二元契合原则, 即法律教育必须始终注意引导人们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有机契合, 促成法律特有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双向机制在规范和调处个人与社会基本关系上的应用, 以实现个人与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3) 必须改变“上面发动一阵, 下面运作一时”的法律教育模式, 代之以常规化、制度化的四条途径: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特殊作用, 将其作为法律教育的最日常化、大众化和常规化的重要手段;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考证和考公务员机制, 将其作为职业法律教育的正规化、制度化的强力手段;高度重视和发挥“两课”的作用, 将其作为确保全民族法律文化素质得以尽快提高和实施法律教育的最为基础性、长效性的措施保证;高度重视和发挥专职教师、班主任建设的重要作用, 将其作为把法律教育渗透于班级和宿舍的重要支撑。

2.注意完善师生法律知识结构, 针对薄弱环节重点在五个方面强化法律意识与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1) 应继续提高师生普通法律意识并强化师生宪法宪政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因为高度的政治文明首先要有宪法宪政 (包括相应宪法宪政意识) 的文明, 依法治国也首先要依宪治国, 因此必须把宪法宪政意识作为公民法律意识的统领和灵魂来看待。很难设想, 一个公民宪法宪政意识淡漠的国家可以建设起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现代法治的大厦。

(2) 应继续培育师生民事维权意识并强化师生对公共权益的维护监督意识。改变维护民事权益是自私表现的观念, 因为:师生的维权意识 (特别是民事权益方面) 比较强, 是商品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民事权利是整个人权存在的基础, 它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师生权利意识的觉醒, 是建构我国新型校园的必要条件。只有当校园的每一个师生不但能够理性自觉的充分关心和维护自己切身的私权利, 同时也能够主动自觉的来关心和维护公权利 (权益) , 并随时把握和调处好二者之间的有机平衡的时候, 该校园才可能是一个健全、和谐、美好的校园。

(3) 应继续培育师生实体法意识并强化师生现代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因为维护法律的实体正义, 历来离不开程序正义的保障, 甚至程序正义往往是实体正义的必要前提。因此, 对于程序法律意识培养与提高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对实体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应当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

(4) 应继续增强师生权利意识并强化师生责任义务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师生的权利意识在不断的增强, 另一方面在相当一部分师生中的公民责任义务意识又很差, 这违背了权责统一的法理要求, 不利于师生法律意识的健康成长。

(5) 应继续学习法律知识并强化师生法律意识和综合律素质的提高。因为知识的多少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意识素质, 相反有了好的意识和素质却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则法律制定得越来越多, 知识越来越细化, 事实上很难做也没有必要去要求法律的完全普及, 而应突出强化师生法律意识和综合法律素质的提高, 即要求层次更高、范围也更宽的理性法律信赖、积极的法律情感以及遵守法律的高度自觉和运用法律的必要能力等的提高。

3.努力改善政治经济、精神文化状况, 营造良好法律氛围

根据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可以说, 有关人们法律的社会存在必然决定人们的法律意识。这里的“有关人们法律的社会存在”, 一是指法制系统状况本身的存在 (构成法律意识的中微观存在环境) , 二是指整个社会状况的存在 (构成法律意识的宏观存在环境) , 将二者结合在一起, 以激发师生的法律情感、以增强师生的法律意志、以端正师生的法律态度、以纯洁师生的法律思维意识、以提升师生政治经济上的法律信心、共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而提出一些原则性的对策要点:要千方百计地提高立法质量, 让师生有良好的法律可信赖;要切切实实地依法行政, 让师生有廉洁政府可寄托;要认认真真地司法改革, 让师生有维护公正义的最后保障;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教育教改革, 让师生能与时俱进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始终不渝地发展经济, 让师生法律意识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要毫不含糊地从严治理权力, 让师生有可依靠的信心和希望。

摘要:和谐校园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关键词。文章从人的现代化视角, 阐释高校师生法律意识与和谐校园的关系, 并提出培育高校师生与和谐校园相适应的良好法律意识的途径;认为高校师生法律意识是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巨大精神力量,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高校师生法律意识培育的现实基础, 二者是一个互相推进的过程。培育高校师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构建和谐校园, 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大力加强法律意识教育和努力建构法治校园。

关键词:高校师生,法律意识,和谐校园,培育途径

参考文献

[1]熊博晖.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EB/OL].

[2]葛洪义.法律与理性——法的现代性问题解读[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3]房宁等.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学出版社, 1999.

[4]武志国.论我国当前法律意识领域的阻却性因素[EB/OL].

上一篇:中交优质工程评选办法下一篇:令我难忘的一件事小学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