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精选9篇)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篇1

一.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在对公司环境因素辨识、汇总过程中,根据其环境影响,采用是非判断法和三因子评价法,总结出了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并且形成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该清单中对重要环境因素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并且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着相应的规程进行运行控制,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对应于应急响应。

同样的,在对公司危险源辨识、汇总过程中,根据其风险,采用是非判断法和D=LEC法,总结出了公司中重大危险源,并且形成了重大危险源清单。该清单中对重大危险源所涉及到的部门和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并且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着相应的规程进行运行控制,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对应于应急响应。

通过有法可依——>有规程可执行——>有预案可响应,这一整套机制,保证了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有效控制。

二.合规性评价结果

环境合规性评价结论:公司建立体系以来,各级领导、员工重视体系要求,从污水、噪声、危险废物(固、液废物)、能源等方面加强管理,且各部门均按SOP要求进行操作运行。经安环小组评价,公司各项要求符号环保法律法规要求。

OHSAS评价结论:公司从建立体系以来,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特种设备,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职业健康等加强管理,各部门按SOP运行。经评价,公司各项要求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三.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为有效监控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公司通过目标、指标、方案一览表和目标指标方案实施验收表的形式,清晰、明了地写出了各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和相关部门检查结果,以及确认人签字。

对于表中所有项目,都得到了很好的完成,并由相关确认人签字确认。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篇2

1 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时代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认为, 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参与, 使得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职业安全卫生条件改善方面的投入不足才使其生产成本降低, 这种“不公平”是发达国家所不能接受的。他们已经开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和采取限制措施, 明确提出要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 将劳动者权益与安全卫生状况和经济问题挂钩[2]。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外贸出口经营与到国外兴办各类贸易和制造企业的步伐逐渐加快, 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已成为不可逾越的门槛[2]。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 贯彻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三大国际标准, 加快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进程, 是一个需要从战略上不断探索、实践上不断推进的重大课题, 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

向更高的层次、更深的领域、更广的范围求得生存与发展, 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 是金川集团公司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只有从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度出发, 加快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 整体优化企业管理, 才能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将金川集团公司打造成为世界级的高品质供应商[5]。

2 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意义

2.1 树立企业品质和形象, 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 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 从长远来看还可以减少企业在事故处理上的预期投入, 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5]。企业的长远发展取决于市场, 开拓市场的最主要条件就是资本、技术创新、市场服务和企业综合实力, 这些构成了企业的能力和品质。而社会参与、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则是反映企业品质的重要指标, 一个现代化企业除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外, 最重要的还要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力和责任感、优秀的环境保护业绩和保证职工安全与健康的良好记录。这些品质正是优秀的现代化企业与普通企业的主要差距。

2.2 帮助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当事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 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毁坏企业的声誉与形象。推行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就是要为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管理的方法, 首先全面辨识、评价企业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然后根据评价出的重大危险、危害因素制定管理方案, 明确实现危害控制的方法和时间表, 采取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等手段, 控制与危险因素有关的各种运行活动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使这些活动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7,8,9,10]。最后, 通过监督和测量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 及时纠正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为企业控制危险、危害因素和化解职业风险建立一个有效的运行和监控机制, 使企业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2.3 确保企业安全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

在世界知名企业将“全球责任”视为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首要问题的同时, 国际经贸组织也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国际贸易进行挂钩, 以此作为衡量国际贸易的安全标准, 并阻止非安全达标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国际劳工组织 (ILO) 所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 为各类组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坚实、灵活和合理的指导。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框架、工作机制和相关文件是参照ILO导则制定而成的, 因此可确保与国际惯例接轨[2]。

2.4 提供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 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 势必要求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使包括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 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这是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运而生的重要外部环境。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质量, 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品质、形象和安全信任度[10]。

美国GE公司将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条款纳入其合作合同, 荷兰PHILIPS公司在其“健康、安全、环境”计划中明确提出:“在本公司, 对任何人来说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员工的健康安全是公司的中心价值, 对我们事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表明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品质的竞争[10]。

一个现代化企业必须建立系统、开放、高效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纳入大的管理体系当中, 这是现代生产集约化的需要, 也是企业运行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必须纳入企业管理的大系统中, 以促进企业大系统的完善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2.5 加速经济转型进程, 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可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从眼前看, 加大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经济技术投入可能会增加一些生产成本, 但从长远和全局的观点来看, 它可以对企业的生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通过建立与实施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明显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并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另一方面, 由于作业条件的改善, 增强了劳动者身心健康, 还可以明显提高劳动效率, 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9]。

3 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宗旨与基础性工作

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的宗旨是改善环境绩效, 减少环境影响, 切实保障员工职业安全健康的权利。环境管理体系的宗旨是预防污染、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绩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宗旨是预防各种事故与事件的发生、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改善作业条件[11]。

“环境因素”与“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要素是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主控要素, 对他们的识别与评价是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对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过去状态、现场存在物、预期变化进行动态识别, 不断丰富危险辨识的内容, 最终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 并对其予以有效控制, 以实现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的持续改进, 使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更加全面、有的放矢地控制各种危害, 达到超前防范、实现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之目的[8]。

4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一方面, 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 普遍存在着的劳动者文化素质低下和社会上功利思想对职工队伍的消极影响, 导致违章违纪、野蛮作业屡禁不止, 使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加大;同时, 我国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 环保产业的发展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使得国内众多企业在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上存在许多客观与主观问题。

客观上企业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人体健康等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 国外有毒有害的落后技术和工艺进入国内, 造成环境 (职业、自然、生态、生活) 污染, 导致职业病、地方病和公害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甚至严重影响职业人群及其后代的发育健康。

主观上企业普遍缺乏对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过分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防护。环保与职业健康工作没有纳入生产成本, 缺少资金投入。对高新技术和工艺环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不善, 致使新的职业危害和潜在的职业危害 (致癌、生殖/发育毒物、致突变物等) 明显增加。在技术转让和引进过程中, 忽视对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的危害, 形成有害因素向国内转移, 城市向郊区和农村转移, 东部地区向西部边远地区转移的特点。

5 金川集团公司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现状

金川集团公司于2001年8月顺利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管理的不断加强与完善, 集团公司先后制订下发了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员工健康监护管理等规章制度100余项, 形成了浓厚的企业环境与职业安全文化氛围。从最高层管理者、专兼职管理人员到生产班组、普通员工都建立起了分级安全目标责任制、隐患整改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 每年的“安全生产月”、全员参与的“安全在我心中”演讲等活动, 使企业在良好的安全氛围中平稳运行, 实现了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注生命、爱护环境等标语口号, 无形中蕴含着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理念, 使员工受到了熏陶, 接受新生事物、新的管理方法的能力日渐提高。

6 加快体系整合, 实现一体化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 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我国入世后, 企业能否在全球经贸活动中生存与发展, 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难点问题, 也是必须克服的重要障碍。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采用相同的PDCA循环模式, 具有统一的基本思想、方法、体系原则和审核标准, 三者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在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是有据可依的, 也是切实可行的。国内外的众多企业已广泛应用, 特别是那些大型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金川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在实践中应用较早, 已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建立程序和方法;多年来的环境、职业卫生工作发展与成效, 为实施三大体系的一体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 以质量管理ISO9000标准为基础工作, 综合考虑环境管理ISO14000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OSHAS18000标准的要求和特点, 不失为建立一体化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7 积极开展卫生研究工作, 加快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步伐

纵观国际大环境和国内日益增长的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需求, 我们必须客观面对机遇与挑战。积极开展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医学研究, 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并尽快建立和实施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7.1 开展有针对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通过对职业群体进行回顾性或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企业或行业的相关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与环境污染、职业危害的关系, 阐明环境污染物、职业危害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重点是研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 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流行特点和规律, 弄清发病机制和对相关人员的危害程度, 为找出某些疾病的环境与职业危害病因提供线索或建立假说, 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

7.2 开展环境与职业危害因素的致病机理研究

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各种危害物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包括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的实验与鉴定;研究致畸作用的机理, 完善致突变作用的试验方法和找出致癌作用与致突变作用的确切关系;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和作用机理, 包括对低浓度和长期作用的毒物的毒性及其联合作用的研究;积极开展环境污染物毒性及其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快速筛选的方法学研究, 并充分吸收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果, 使环境与职业毒理学的研究由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

探讨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对机体产生的相加、协同或拮抗等联合作用;研究多种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探索有害物质的单一接触限值;研究并整理有害物的理化特性、动物实验及临床毒理学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积极研究有害物作用的特点、剂量-反应关系和合适的浓度范围。为制定卫生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提供毒理学依据。

7.3 开展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医学监测研究

通过对人体生物材料 (血、尿、粪、头发和唾液等) 中危害物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测定, 研究人群体内污染物负荷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对环境质量和作业环境进行医学评价。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的理论和方法, 寻找最灵敏的探测手段, 发现危害物作用于机体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及其引起的亚临床变化, 检出高危险人群, 为健康预报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及早发现亚临床变化并保护高危险人群。

7.4 开展职业病和公害病的防保研究

综合应用临床医学、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 研究职业病和公害病的病因、致病条件和对健康损害的早期表现及其临床特征与转归, 为防治职业病、公害病提供医学依据, 并提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措施。

7.5 参与环境与职业卫生标准的研究工作

标准是进行卫生监督、卫生评价和卫生管理的重要法定依据。应用毒理学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 按照最敏感的原则, 研究和制订环境卫生标准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制定化学毒物接触限值, 一般是从毒理实验开始, 取得毒性的基本资料, 如生产方式途径、急性吸入的允许范围以及有无致畸、致突变、致癌及迟发性毒性作用等。通过吸入染毒实验确定慢性毒性作用的浓度范围, 选定安全系数, 提出一个初步限值, 作为试行标准。再根据现场的卫生学调查及接触者健康状况的动态观察, 验证所提标准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最终确定一个安全合理、切实可行的接触限值。

摘要:目的通过对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述, 明确提出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是金川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应实现持续改进与提高。方法历史回顾、体系要素分析并结合现状进行论述。结果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 融入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结论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一体化管理对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山西绿维环境保护咨询有限公司专家技术委员会.企业同时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探讨.中国ISO14000认证, 2001, 3:25-27.

[2]凤文.职业安全挑战国际经贸“安全壁垒”———对接国际惯例创新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2, 16 (9) :31-32.

[3]姜耀俭, 范慎荣.关于石油管道企业HSE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整合探讨和建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2, 12 (4) :1-4.

[4]曾进康.优化管理强化创新追求卓越———大型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ISO14000认证, 2005, 2:47-50.

[5]曾进康.贯彻国际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体系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城市经济, 2005, 4:40-44.

[6]黄宏章, 胡宝继.参与国际竞争需要“第三张通行证”--我国推行OSHMS认证状况述评.中国检验检疫, 2003, 10:41-43.

[7]齐国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北京水利, 2005, B06:16-17, 38.

[8]易光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广东安全生产, 2004, 2:46-47.

[9]张韶红, 彭丽云, 杨爱红.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15 (9) :31-33.

[10]王长安, 任勇利.以人为本规范安全管理转变观念参与国际竞争.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2, 3:37-39.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篇3

1.机制创新。突出“责任关怀”,推动职校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关口前移,纳入课程体系,细化技能安全操作规程,形成融企业安全文化的6S教学管理模式,改进评价体系,将行业安全标准融入课程,推进职业安全资格证书准入制度。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被省教育厅纳入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五课”教研、“两课”评比范围,为全省职校大面积普及与应用提供了保障;《关于制定江苏省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条例的建议书》被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为“地方立法方面的提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架构创新。系统构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体系”,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授课计划、教学组织到考核评价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了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教育全覆盖,即覆盖全体学生、覆盖教学全过程、覆盖职前职后。绘制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教育“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目标全图,从科学性和教育性双维度构建内容体系。

3.内容创新。成果汇聚19所职校群体智慧,组建跨校际、跨专业教科研团队,主持完成了5项省级课题研究,发表了88篇专题论文。构建“防—控—治—护”“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研发首本“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精品课程,建立全国首个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资源网站学习平台。

2008年6月,项目组结合江苏省公民教育项目课题“学生在工学结合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问题实践研究“,率先开展职业伤害研究,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学生在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调研。2010年8月,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教职成司函〔2010〕130号文件)。同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方案》,省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教科研中心组(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牵头学校)组织19所职业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一、二年级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教学实践,每周1~2课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通过情景体验、互动对话,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基于工作情境的实践训练实现安全操作无缝对接,完成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知、情、意、行”的完整学习过程。近4年来的职校毕业生、安全培训学员、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反馈表明,学生在企业安全意识强,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企业认可满意度超过90%。培训基地依托国家安全二级培训资质,每年为企业、社区开展安全技术培训8000余人次,累计培训5万余人次,近三年连续获“江苏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称号。

项目组围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通识意义、行业意义、岗位意义,紧扣岗位特性和职校实际,根据2012年最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知识、技能、思维、习惯、文化”五要素内涵,构建岗前“预防”、岗位“控制”、事后“应急”、权益“维护”的“防―控―应―护”“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研发教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涵盖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安全、个人防护4个模块29个话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和岗位实际,还开发了补充教材《珍惜安全,远离危险》、专业教材《矿井通风技术》《矿井瓦斯防治》等。开发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精品课程资源。搭建了全国首个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目前,全国有16所职校正使用该资源,发挥了课程示范辐射作用。

该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和实训基地为阵地,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依托“人人通”“云课堂”等现代教学手段,突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的“前知识”“前概念”,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将“事故案例”“情景导入”贯穿“探究与实践—知识拓展—综合演练—综合评价”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预判、分析职业岗位存在的潜在风险,形成自觉遵守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强化职业健康安全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推进校企紧密合作,成立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完善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制度、细化实习实训安全规范与规程,开发符合行业、专业岗位特点的安全实习手册。引进企业安全文化,在实训教学中形成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的6S管理模式。建立安全体验馆、自救器训练室、创伤急救训练室、电气安全实验室等9大安全实习实训基地,每学期为3000多名学生提供安全技能体验。还将行业安全标准融入课程,推进职业安全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安全上岗证年通过率达98.8%,提高实习生的安全修养,让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融入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该项成果着力破解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难题。

一、破解为何教:明确方向,列入方案

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应涵盖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职业病预防、生理性伤害防控、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等层面。亟须将其作为一门课程列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关口前移,进入课堂,融入活动,渗透专业,引入岗位。

二、回答教什么:研发教材,开发资源

根据国家最新《职业病防治法》和教学实际研发教材,内容包括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安全及个人防护4部分29个模块,既有通用模块,又有结合专业大类的专业模块。建立全国职业健康与安全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知识点积件数162个,PPT162张,测试习题205道,及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精品视频、主题教育活动创新设计等原创性资源,服务教学。

三、落实如何教:全面覆盖,校企合作

以学生为中心,以强观念、教知识、学技能、活应用为重点,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强观念以主题教育、社团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教知识以课堂为载体,侧重通识知识讲授;学技能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安全技能;活应用以仿真模拟为载体,强调通识安全知识、专业安全技能和职业安全素养的综合训练。构建校企合作多元评价体系,既强调对通识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又重视对专业能力的评价,实现覆盖全体学生,覆盖教学全过程,覆盖职前职后。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篇4

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时间„„„„„„„„„„„„„„„„„„„„„„„„„2/18

2评审人员„„„„„„„„„„„„„„„„„„„„„„„„„2/18

3评审依据及资料来源„„„„„„„„„„„„„„„„„„„„2/18

3.1 评审依据„„„„„„„„„„„„„„„„„„„„„„„2/18

3.2 评审资料来源„„„„„„„„„„„„„„„„„„„„„2/18

4评审目的„„„„„„„„„„„„„„„„„„„„„„„„„3/18

5评审内容„„„„„„„„„„„„„„„„„„„„„„„„„3/18

5.1 质量管理体系(QMS)„„„„„„„„„„„„„„„„„„3/18

5.2 环境管理体系(EMS)„„„„„„„„„„„„„„„„„„7/18

5.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9/18

5.4 上次管理评审结果落实情况„„„„„„„„„„„„„„„12/18

5.5 管理体系关注焦点„„„„„„„„„„„„„„„„„„„13/18

5.6 提交管理评审事项„„„„„„„„„„„„„„„„„„„13/18

6附件„„„„„„„„„„„„„„„„„„„„„„„„„„„15/18

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评审报告

1评审时间:

2009年9月29日

2评审人员:

公司领导:

管理者代表:

单位主责: 评审依据及资料来源:

3.1 评审依据

3.1.1 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5.6条款。

3.1.2 GB/T24001-2008 idt ISO 14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4.6条款。

3.1.3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4.6条款。

3.1.4 公司F-2007版《管理体系手册》5.6条款。

3.1.5 公司G-2007版MSP-00-4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3.2 评审资料来源

3.2.1 公司各单位、项目部提交的管理评审资料。

3.2.2 公司各单位、项目部提交的需管理评审解决的事项。

3.2.3 公司F-2007版《管理体系手册》中“5.6.2 评审输入”条款规定的内容。3.2.4 2009公司第一次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

3.2.5 评审时间段内质保监督检查。

3.2.6 公司总部及项目部质保工作阶段性总结。评审目的:

根据公司领导指示,从优化管理体系,节约公司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的角度考虑,2007年4月底完成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的整合,整合后的管理体系手册、43个管理体系程序、75个管理体系作业程序、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全文或摘录336项相继会签、批准并实施,接着以通知单的形式对文件进行了两次局部修改,并根据承担工程项目及法律法规变更情况出台实施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修正表一、二、三、四,通过两年多的一体化认证审核、内审及质保监督检查等实践证明,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以“质保监督检查为主、各级内审为辅”的质保运作方式在公司总部及各项目部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发挥,管理体系“文件”、“意识”和“行为”三个统一既是目标又是责任,这次管理评审通过评价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的现状:

4.1解决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审和检查公司方针、目标的适宜情况,识别改进机会。

4.2识别评价公司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管理体系实现目标指标的能力。

4.3评审公司的外部环境情况的变化、顾客满意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改进。评审内容:

5.1 质量管理体系(QMS)

5.1.1 总体情况

在不断加强的质保监督检查和内审等机制的约束下,广大员工能够自觉利用整合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思想改善工作方法和思路,管理体系与工程施工结合点越来越多,体系运行已经基本成熟和合理,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供的管理模式和原则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5.1.2 质量方针和目标

5.1.2.1 质量方针

“一流的工作、一流的产品”作为公司的质量方针,从2000年一直沿用到今天,能够充分体现公司员工的思想,体现市场和顾客的需求,管理体系手册对质量方针的解释和说明明确了公司质量方针在管理、生产和服务等方面与标准要求的一致性;同时,“一流”的内涵也是动态的,追求“一流”包含了公司“持续改进”的要求,公司通过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工作的“一流”(过程),实现产品的“一流”(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的“过程方法”质量管理原则。

5.1.2.2 质量目标

截止到2009年9月份,工程施工共验收分项工程10337项,优良10291项,优良率99.55%;其中建筑7406项,优良7360项,优良率99.38%;安装2931项,优良2931项,优良率100%。截止到8月底,总计完成高压焊口数1193641只,检验数量143989只,不合格数量1335只,一次探伤合格率99.07%。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比较好,均实现了公司年初制定的建筑分项工程优良率≥90%、安装分项工程优良率≥95%,承压焊口一次探伤合格率为≥98%的质量目标指标的要求。

截止到8月底,累计原材料试验2108组,砼试验3194组,钢筋焊接接头802件,回填土试验2131点,金属材料光谱分析816491点,测厚3682只,硬度8791只。

截止到8月底共建立计量器具3103台件,送检计量器具1300台件,在用计量器具送检率100%,送检合格率96%。

截至目前为止,公司在用完好机械设备共计6481台件(包括办公设备)。2008年9月至今新购入机械设备303台件,主要新购大型机械设备包括:2台130t龙门起重机、1辆80t牵引车、1辆SY5380THB-42型泵车、1台PR90型90t履带起重机等。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共完成大修机械72台件,其中大修大型施工机械14台。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共调拨机械1330台次,保证了各项目施工资源的合理配备。2008机械设备完好率为98.5%,实现公司机械设备质量管理目标指标(98%以上)。

5.1.3 内审情况

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从6月23日开始,对公司总部、青岛、黄岛、费县、运河、菏泽、滇东、沙洲等项目部进行了一次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在内的一体化内审,到9月9日公司第一次内审全部结束,前后历时79天,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总共142项,分布情况见附件1、2、3,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基本完成。

结合公司管理体系内审,根据MSP-00-3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规定,青岛、黄岛、费县、运河、菏泽、滇东、沙洲等项目部也在本各组织了1~2次的项目部内审,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在内的不符合468项,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全部完成。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间较长,又与工程施工关系密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系运行已经趋于正常和合理。这一点在不符合项的分布越来越分散就能看出来。文件和资料的控制、施工技术管理、焊接管理、机械管理、工程监察、培训管理及采购等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展开比较容易一些,相关文件执行情况比较好一些。但也有一些如顾客满意度测评、工程施工不符合控制、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过程的控制虽然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仍没有完全满足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这些过程的控制目的虽然都明白,但真正做起来仍没有很好地深入下去。

从不符合项分布情况来看,趋势不明显,不象往常一样,不符合项集中在那几个条款或程序上,而是分布越来越分散,因此对于不符合项的整改各单位不能局限在本单位发现的不符合项上,而是从发现不符合项的总体情况(已在早些时候网上公布)纵向横向考虑本单位体系的保持和完善。

5.1.4 质保监督检查

根据今年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来看,质保监督检查是保持和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的主要方式,它的随机性、具体性、高频率是内审工作所无法比拟的,对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质保监督检查逐步处于公司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机制的主导地位。

根据各项目部企业管理部工作月报统计,从2008年10月到今年8月,惠州、青岛、黄岛、费县、运河、菏泽、滇东、沙洲等项目部完成重要施工项目的质保监检107项,完成签证104项,完成日常质保监督检查717项,发出并整改验证关闭管理体系观察项1523项,现场问题601项。

5.1.5 上次监督检查情况

2008年10月下旬,公司通过了复评后的第二次监督检查,抽查了公司总部及青岛、黄岛等两个项目部,发出次要不符合3项,公司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整改,并向质保中心提供了完备的整改验证关闭资料,经认证决定组评定继续使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不符合项将在本次审核过程中验证。

5.1.6 顾客信息

面对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工程技术人员缺少、管理跨度大、工期紧且集中、原材料市场波动大、市场开发及工程经营风险高等新形势和特点,主管部门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加大了人员、机具等各方面的协调力度,严格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对项目部进行了重要项目(含大件设备的吊装和机械布置)和体系主管要素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项目部均相继完成了公司里程碑计划,实现了公司年初制定的生产、质量目标,各在建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均处于有序的控制当中,在建工程项目部加强与监理、电厂等方面的多方面协作,认真对待和积极处理监理、电厂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问题,现未发现业主或其代表的投诉及不满意情况。

5.1.7 培训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充分考虑项目部分散、内审员变化频繁等状况,错开施工高峰,组织对公司范围内226名内审员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全面系统地学习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全管理体系标准、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的体系审核知识,并全部通过了内审员专业技能考试。公司充分利用网站、标语、报刊、培训班等方式广泛开展了公司级、项目级一直到各单位的全员管理体系文件学习、宣贯和普及。

5.1.8 锅炉压力容器安装检验管理状况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鲁电锅监[2000]14号文《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管理规定》的要求,在我省在建和新建的火电工程中正式实施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

公司成立了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装组织机构,建立了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检系统。2008年,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修订了《锅炉安装质量手册》,顺利通过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锅炉安装许可证》换证工作顺利结束,8月24日取得新证。

今年第一季度,广泛收集了各职责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修订、会签并实施了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体系文件,8月份又对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手册、程序及各岗位职责部分作了换页修改,为迎接10月份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换证审查做好准备。

5.1.9 审定项目管理手册

根据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及项目部要求,审定了运河、费县、菏泽等项目部管理体系文件,监检和督促辛店、沾化及众泰等项目部严格按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项目部管理体系,为项目部持续有效地开展项目管理奠定了基础。

5.2 环境管理体系(EMS)

5.2.1 总体情况

环境管理体系与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两个管理体系不一样,公司事先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模式和机构,意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虽然经历了近六个年头的体系运行,取得的成效仍然不明显,将环境管理意识变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不断的努力,那么行动的依据首先是公司与环境管理相关的体系文件。

5.2.2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根据MSP-00-0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和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要求,公司于2008年底下发了环境因素和危害评审的通知,各单位和在建项目部(包括新开工项目)按照通知的要求对本单位涉及的环境因素进行认真评审,公司结合当前实际承担的工程施工情况对反馈的评审结果进行了汇总、整理、审核确认后,认为现有的环境因素仍能涵盖公司总部及所属项目部涉及的职能及全部活动过程,环境因素不需要更新,仅从时态、状态等方面调整了环境因素,重新评价了重要环境因素(共34个)并修订了控制计划,修编并实施了A-2009版《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

5.2.3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5.2.3.1 环境方针

公司的环境方针(遵纪守法经营、奉行预防为主;依靠全员参与、节能降耗增效;努力持续改进、共建美好家园)体现了公司环境管理的主导思想,表达了公司员工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心声,符合相关方及标准要求,因此该方针仍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指导公司的环境管理工作。

5.2.3.2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2009年,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共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四项,为了目标、指标的实现,又制定并有效实施了管理方案,各相关单位及项目部根据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了分解,完成情况如下:

a. 施工场界噪声均未超标:白天最高70分贝,夜间54分贝;吹管时噪声最高为79分贝。

b. 建筑安装垃圾处置:各项目部通过分类处置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基本做到了无公害处置。

c. 1211灭火器的使用:根据公司《2008年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制定的1211灭火器替换指标为35具。其中,青岛项目部10具4kg1211灭火器4月20日直接报废,新海项目部6月15日对6具1211灭火器也予以报废,共计16具。

d.逆变焊机替代直流焊机:2009年上半年新购逆变焊机15台,处理直流焊机45台。

5.2.4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

今年,公司组织各项目部特别是沿海、沿江项目部(如沙洲、青岛、黄岛、新海等)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及时做好应急预案演练演习,适时启动了洪水、大风应急预案,防汛、防风工作组织到位,经过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使得生命财产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5.2.5 合规性评价

按照管理体系整合的要求及MSP-00-08《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识别和更新控制程序》的规定,对法律法规进行了重新整理和适用性判定,删除了废止和替代的法律法规,增加了新颁和修订的法律法规,并印发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修正表一(2007年12月)和二(2008年8月)。

按照MSP-00-08《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获取、识别及合规性评价程序》的有关要求,公司在相关单位获取与公司生产、经营和服务有关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网站、中国法院网的法律法规规章检索系统、国务院公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查询系统以及中天法律查询系统等途径进行了广泛地获取和认真地识别,2009年1月份和2009年7月份分别整理形成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修正表三和四,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新增48项,更新77项,废止19项,其中,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74项,标准、规范、规程等其他要求70项。

公司组织安监部、工程部、公安保卫部、检测中心、职工医院、人力资源部、物资公司等单位对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了合规性评价,做出了合规性评价结论。各单位评价认为,公司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适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服务,能够得到比较及时的获取和更新,基本上能够满足指导、规范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的需要;同时认为,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体系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在本部门以及本部门管理的业务范围内能够得到认真地遵守和实施,能够较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

5.2.6 内审情况

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环境管理体系不符合总共86项,分布情况见附件1、2、3,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基本完成。

环境管理体系由于与公司日常的管理关系不是很密切,其运行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意识的强弱,从审核来看,职工的环境意识由于“社会大环境”及“公司小环境”的影响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具体落实到行动上,还应从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做起,从日常一些小事做起,积极引导和督促,持续不断地施加环境影响,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正常、持续运行。

5.2.7 上次监督检查情况

2008年10月下旬,公司通过了中质协质保中心复评后的第一次监督检查,抽查了公司总部及青岛、黄岛等两个项目部,发出次要不符合项3项。不符合项发出后,公司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整改,并向质保中心提供了完备的整改验证关闭资料,经认证决定组评定继续使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不符合项将在本次审核过程中验证。

5.2.8 新版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使用指南)宣贯情况

新版GB/T 24001-2008 idt ISO 14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使用指南)已于2009年5月15日实施,按1996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证书有效期到2009年5月15日,共有一年的过渡时期,为了避开2006年5月15日到10月下旬这一段时间环境管理体系证书的无效期,公司决定在今年环境管理体系第二次监督检查时将证书转换过来,同时依据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对管理体系文件做适当的修改,以满足新标准的需要,并分级分批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宣贯,就此在上半年已于中国质协质保中心进行了沟通,中心也同意了我们的意见,因此公司应在完成质量管理体系复评的同时做好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转换。

5.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

5.3.1 总体情况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由于与安全监察体系的关系,有许多可靠的经实践证明了的制度、办法制约,安全意识已开始逐渐深入每个职工心中,体系文件对安全管理指导作用逐渐加强,基本满足标准的要求,但要想以最优化的人力、物力取得最佳的效果,还需要对每一位职工进行严格要求,规范其行为,使其逐渐向标准要求靠拢。

5.3.2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

按MSP-00-0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和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要求,年初公司组织对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及风险评价,确认后认为现有的危害仍能涵盖公司总部及所属项目部涉及的职能及全部活动过程,没有更新的危害,修订了重大危害及控制计划清单。

5.3.3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及管理方案

5.3.3.1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根据公司目前的状况和相关方的要求,以及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以珍爱生命为主线,注重预防,强调遵章守纪,依靠科学管理确保公司的体系的持续改进,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遵章守纪、营造文明环境;科学管理、永保一流体系;预防为主、消除一切隐患;珍爱生命、确保健康安全)体现了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宗旨和方向,突出了公司“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管理思想,符合规范及公司体系运行的要求,本方针已经在公司广大职工及相关方中间广为传播,并得到贯彻实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5.3.3.2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及管理方案

a. 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完成情况

公司20099年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是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机械、火灾事故;人身轻伤负伤频率≤2.5‟;杜绝重大职业卫生伤害事故。

截止9月29日,公司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未发生重大机械、交通、设备、火灾事故,未发生职业病及大面积食物中毒、流行性疫病事件,安全生产处于“可控、在控”状态,累计实现安全生产3623天。

b. 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从公司开展的历次安全检查情况及各项目部定期上交的安全报表中可以看出,管理方案得到了有效实施。

◢ 分目标一“防止高处坠落、高处落物伤人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新开项目均能及时组织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并经体检合格、办理上岗证后方上岗作业。

2)各项目部严格按照公司《安全设施标准化》和《安全文明施工整体策划手册》的要求,不断推进安全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使得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3)各项目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搭、拆规范,能够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公司《脚手架安全使用规定》,并于7月份开展了脚手架专项检查,各工地认真组织、积极整改,为提高工人脚手架搭设、使用的注意事项,各工地相继举办了脚手架专项培训班。

◢ 分目标二“防止起重作业伤害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起重工器具均已建立台帐,定期进行保养、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做明显检验标识,不合格的禁止进入现场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2)加强对分包队自行购买的机械、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检验力度,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3)严格各种吊笼的管理,不允许使用自制的吊笼,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并且经过检验的产品,吊笼提升架均加设限位、自锁安全装置。

◢ 分目标三“防止电动工器具触电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对电动工器具均能及时进行定期检验,并做了检验标识。

2)各项目部施工人员进行电气作业、操作电动工器具时均能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各项目部严格把关,认真检查箱式变和漏电保护器的性能,漏电保护器的性能和动作的灵敏性。

◢ 分目标四“防止重大交通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严格车辆的出入制度,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派车计划,坚持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学习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

2)各有车单位均已完善车辆维修、保养安全规程,维修大型车辆时安排专人监护。

3)禁止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违章作业,机械公司实施《派车、用车单位安全责任连责办法》。

◢ 分目标五“防止重大火灾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对所属的油库、化工库、氧气、乙炔站等危险场所和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作业场所均悬挂明显的安全提示牌和配备消防器材。

2)各单位在重点防火部位施工,均按照公司程序办理动火作业票。

3)各项目部物资公司对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贮存和使用均有明确规定,各专业单位化学品二级库基本上是零库存,做到了随领随用,危险品能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贮存和使用。

◢ 分目标六“降低射线探伤作业职业危害”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工地检测中心已按规定为射线探伤作业人员配备了标准化安全防护服,现场射线探伤作业时,均能够提前发出通知,并在影响区域边缘设立警戒区和警告标志。

2)各工地合理安排射线探伤作业时间,在现场其它作业的休息时间进行射线探伤工作,避免与非放射人员的交叉作业。

5.3.4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

参见本报告第5.2.5条。

5.3.5 内审情况

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符合总共97项,分布情况见附件1、2、3,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基本完成。

由于与安全工作的关系比较密切,安全监察体系的许多标准、制度及办法,再加上多年来安全工作经验,与环境管理体系相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相对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关于现场安全管理的制度、办法及实际情况等由于经济、人员素质、工程工期、工程分包等因素,完全落实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文件化、程序化及规范化管理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和难度,这是产生不符合项的根源。

5.3.6 上次复评情况

2008年10月下旬,公司通过了中质协质保中心认证后的第一次复评,抽查了公司总部及青岛、黄岛等两个项目部,发出次要不符合项2项。不符合项发出后,公司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整改,并向质保中心提供了完备的整改验证关闭资料,经认证决定组评定同意批准颁发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予以注册,不符合项将在本次审核过程中验证。

5.4 上次管理评审结果落实情况

5.4.1 根据各单位反馈的管理评审信息、内审情况、质保监督检查情况以及早些时候收集到的信息,统一整理、核实、汇总、调整、会签、审批后,印发落实管理体系文件第一次修改通知单,2009年6月满足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转换需要,又印发落实第二次修改通知单,对公司2007版整合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局部修改、调整或补充。

5.4.2 针对管理体系不符合(包括观察项、认证审核出现的不符合等)整改过程中的迟缓、同类问题反复出现、验证资料不充分等现象,落实内审员考核机制,利用公司网络资源公示管理体系工作比较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落实解决方案,检查解决结果,对责任单位进行季度量化考核,目的是为了保持管理体系运行的严肃性。

5.5 管理体系关注焦点

随着公司执行管理体系标准和文件的不断深入,标准所反映的方法和思想(如过程方法、持续改进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等)已经逐步应用到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体系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已经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但我们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焦点问题,请各单位、项目部注意:

5.5.1 今年认证审核(外审)有两项重点工作:一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复评;二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2000版向2008版转换审核。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各单位、项目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参与,不论现场管理,还是文件资料,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大量细致的工作,相关工作已分期在公司网站上作了安排。

5.5.2 公司已经取证培训了242个内审员,公司总经理进行了授权,但通过统计数据显示,个别项目部取证内审员比较少,就是取证内审员比较多的项目部也大多没有从事或兼职管理体系工作,取证内审员从事或兼职管理体系工作大约只占30%,造成了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和体系工作的被动,请各单位在协调和调动管理体系工作时优先考虑公司取证内审员,以学以致用。

5.5.3 根据工程进展,环境因素及危害也相应发生变化,依据这种变化确认、补充和更新环境因素和危害,并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制订控制计划,制订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各单位、项目部需要依据本单位、项目部实际情况对于这些环节进行适时有效控制,本单位形成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应与其他相关单位及上级(包括公司或项目部)形成的各类文件和资料之间高度统一,避免矛盾、遗漏及冗余现象,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和资料也应引起同样的注意。

5.5.4 避免管理体系文件执行过程中的“三套主义”(文件一套、现场一套、记录一套),在内审和质保监检过程中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证据,这对于文件的执行和落实非常不利,还要引起各单位的共同关注,不要发现问题再去查找文件。

5.5.5 根据公司内审及现场质保监检来看,员工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的关注度是不一样的,质量管理体系最好,职业健康安全次之,环境最次。因此,需要逐步改变这种局面,从现场管理到资料管理,增强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信心和决心。

5.5.6 顾客满意、数据分析、工程施工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等仍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点要素,也是控制难点,在历次审核时倍受关注,通过今年的内审和监督检查来看,由于执行以上要素涉及的文件目的不统一,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证据仍然不足。因此请主管及相关单位多加注意,这些要素的控制是从质量管理的角度以事实本身的处理、以持续改进工程或工作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强调“预防为主”,没有任何人的定向思维因素。

5.5.7 有效性、充分性、适用性是文件必须具备的重要属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是考核文件科学性的主要指标,从这两个方面考察个别单位编制的与管理体系文件相关的制度、办法或规定,没有结合本单位的管理流程和特色,纲领性、口号性、原则性的语句多一点,可操作和考核的内容不具体或太少,职工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

5.5.8 根据内审和质保监检显示,管理体系运行的自查自纠环节,由于担心问题的处理过程及结果,有些单位往往发现不了问题,自查自纠形式主义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那么管理体系仅靠主管部门的监检维持运行,整个管理体系运行的监检体系就出现了断层,不利于体系的持续正常运行。

5.5.9 在执行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时,各单位应及时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别注意体系文件规定的即时性、周期性、必要性工作,这些工作往往最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查性,最容易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公司管理体系的持续正常运行提供非常有力的证据。

5.5.10 各单位、项目部应注意发挥内审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内审员管理程序》的规定要求应落到实处,一个集体管理体系运行的优劣与内审员职责的发挥有很大的关系,内审员直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6 提交管理评审事项

根据各单位、项目部提交的本管理评审阶段内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调查、汇总、整理将以下问题提交管理评审,请公司领导指示:

5.6.1 工程管理部提出:由安监部主管现场文明施工工作。目前,工程部在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中给予了积极配合,上次管理评审已提出现场文明施工工作的职责划分,但此项工作的主管责任划分仍没有书面明确,各项目部的管理职责也未统一。

答复:现场文明施工工作仍由工程部主管,安监部行使监察职责。

5.6.2 企业管理部提出:在今年认证审核(外审)前后启动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修改程序。公司整合后的管理体系文件已经经过了两年多的运行,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通过修改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了逐步的完善,目前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已经转换,文件中的许多条款也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一些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也有改变或新增,公司工程管理的现状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有些管理流程需进一步改进、细化、优化和提高,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换版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因此为了满足标准和工程管理的需要,在外审前后各主管部门就要站在标准要求和工程管理需要的高度从可操作性、可检查性的角度考虑本单位本相关的体系文件的修改工作,外审以后企业部组织文件修改意见的汇总、整理、协调、调研、会签及审批等一系列工作,估计2006年第一季度出台。这次各单位提出的修改建议将统一融合到新版文件中,换版以前仍按原文件执行,以便迎接外审,保证文件执行的连续性。

答复:企业部组织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修订换版工作,各单位站在满足标准和工程管理要求的高度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重视体系文件的修订换版,计划2006年第一季度完成。

5.6.3 企业管理部提出:内审员取证培训。2007年公司分三期集中脱产取证培训了242名内审员,两年的有效期已经结束,根据需要公司仍将聘请专职教师结合新版公司管理体系开展内审员的取证培训工作,并以此推动公司新版管理体系文件的全员学习。

答复:企业部组织内审员取证培训,计划2006年第二季度完成。各单位、项目部从内审员素质和取证情况考虑项目部内审员配置。

以上事项的落实跟踪验证参见工作联系单。附件

附件1: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分布情况统计报表(体系—项目)

附件2: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分布情况统计报表(单位—体系)

附件3: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分布情况统计报表(单位—项目—体系)

剑舞倾城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总结 篇5

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总结

中交一航局四公司津汉项目部

2010年12月18日

今年我项目部承建的津汉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第六标段工程。回

顾全年安全管理工作,项目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公司部门、项目部领导正确领导下和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配合下, 在施工中未发生任何人身伤亡事故、火灾、交通和环境污染等事故,实现了各项事故为零的安全目标。现将2010年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

导小组,项目部每月召开安全领导小组会议,分析安全形势,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施工各个阶段安全控制重点部位。研究制订控制措施。每周生产会学习传达上级有关安全文件,讲评安全生产情况。安全部门按照公司项目部管理规定,逐级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到人,并对相关人员签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20份,确保全年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建立各项管理制度

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重新编制了项目部各种应急救援预案,如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食物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彩钢板房应急救援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等,付诸实施。同时修订了项目部原有的《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内部制度。并应用到施工生产中,有效地制约了施工人员的行为。使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

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水平

对进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共200余人次。由于分包单位的作业人员流动频繁,深入现场进行再教育60人次,全年共计教育培训260人次。并建立了教育档案;通过教育培训增强了作业人员专业知识,提高了工作水平。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四、开展安全活动增强安全意识

5月份安全部门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周的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专项治理活动,制定了详细的规划和具体落实的标准,各施工单位密切配合,按通知的要求和标准严格检查。通过此期间的安全治理活动,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6月份以全国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积极开展安全月的专项整治活动,通过悬挂标语5条、警示牌15块、安全学习3次、观看安全图片展10幅、安全检查6次大力营造了安全施工氛围。通过开展此项活动,提高了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的认知程度。使各项安全工作逐步完善,健全安全制度得到了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暑期开展了“送清凉,保平安” 活动,为施工现场搭设了乘凉棚,为分包队宿舍配备了四件套(被子、床单、蚊帐、纱门),并为他们发放发放了西瓜、冰棍、矿泉水、绿豆和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品。通过开展了此项活动,使农民工度过一个清爽安全健康的夏季,保证了安全生产。

五、加强监督检查清除事故隐患

坚持每日巡检、周检、月检、季节性检查制度,主要内容包括:高处作业、脚手架施工,起重作业、施工用电、机械安全、夏季防暑、雨季防潮、习惯性违章、文明施工、消防等。做到检查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在2010,共检查下发整改通知单25份,整改项目120 条.下发违章处罚单6份,罚款金额3200元,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要求,加大施工过程中安全监察力度,强调文明执法,有利地控制了现场的违章现象,确保施工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六、加强消防工作提高消防能力

加强现场动火作业的审批和动火过程检查工作,定期对施工现场、生活区、办公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并下达整改通知单5份,责令限期整改。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配备各类消防器材,消防箱30个,BC干粉灭火器60具,防火锹6把,消防桶6个,防火标识牌20个,布置在现场重点部位(电焊作业区、生活区、办公区、木材加工及堆放区),保障消防工作的有效运行。

七、标准化管理健全安全内业

严格按照公司和项目部标准化管理要求,健全安全内业资料的管理,从项目部开工至今,安全内业资料管理始终与生产同步进行,保障了施工生产的完善性,使安全生产井然有序。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方面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篇6

2、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月的活动。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计划举行安全培训教育班几期;以提高全员安全生产素质。

3、加强各类安全检查工作。

4、对重大危险源、不安全隐患进行如何整治。

5、对安全卫生项目计划,投资、实施等。

6、加强劳动保护管理;如防护用品、防暑降温、劳逸结合和女工保护等。

7、有计划的指导基层安全工作。

8、严格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考核及奖惩工作。

9、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方面的经验工作。

10、其它相关的安全卫生工作内容。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篇7

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等要素构成有机的整体。通过科学、系统、规范的运行将这些要素融合在一起,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动态管理体系。对存在的环境风险和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价,以确定企业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手段防止其发生,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它强调预防和持续改进,具有高度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激励机制。因此,建立和实施EMS和OHSMS管理体系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EMS和OHSMS管理体系的实施

企业建立EMS和OHSMS管理体系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做好这两个管理体系的宣贯工作

EMS和OHSMS管理体系管理体系面对的是企业的各级员工,所有目标要靠全体员工来实现。所以,这两个管理体系的学习和宣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和宣贯要普及到管理层、高层和基层的每个员工。尤其在管理体系建立的初级阶段,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如集中办班、印制宣传册、在生产作业现场培训等普及EMS和OHSMS管理体系知识。

2. 识别与评价企业的环境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状况,为建立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对环境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状况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制度等有关内容进行全面清理、收集、评审。结合管理体系要求,编写出符合企业实际的EMS和OHSMS管理体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规范、规程和制度等一系列支持文件。在充分满足标准的前提下,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

3. 做好初始危险原和风险评估

收集、识别、评价、确认企业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包括相关红头文件、行业标准、地方法规等。按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根据以往的生产作业经验和伤亡事故的统计,对生产作业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辨识及评价,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企业各单位各岗位应根据各自生产作业的环境、工艺、流程等特点,对风险和环境因素清单进行筛选,补充识别自身特有的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对其加以控制和管理。初始危害和风险评价是一项十分繁杂和费力的工作,它对于整个体系的建立却具有重大意义,一旦确定了企业重大的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就能根据这些风险制定组织的方针、目标、指标、方案,订立相应的运行程序、紧急情况的对策等。

4. 策划EMS和OHSMS管理体系框架

通过收集企业内部有关资料,结合本企业在环境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与方面存在的客观现状,确定EMS和OHSMS管理体系框架。制定出建立科学、完整、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的策划方案,对收集资料、体系设计、文件编写、教育培训、体系试运行、内审及管理评审等各阶段进度进行安排。

5. 编制EMS和OHSMS体系文件

企业根据策划出的管理体系框架,组建专职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按照ISO14001-2004和GB/T28001—2011标准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管理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体系文件。经过评审后,从企业管理层、职能层和执行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确保管理体系在各层次上的有效运行。

6. 通过内审及管理评审评价EMS和OHSMS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运用内审、管理评审这种自我检查手段,找出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据此来修正管理体系的偏差和增强管理体系的适应性。以达到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作用。评审的范围应全面、有针对性,要对企业的环境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进行全面评估,要全面覆盖着两个标准的所有要素和初始评价中识别的重大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用评审的结果来判断,企业建立实施的EMS和OHSMS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是否完成了企业制定的环境与健康安全的目标和指标,管理体系是否能够与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融合,最终达到企业自我检查、纠错、验证、评审和改进各项管理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耀俭,范慎荣.关于石油管道企业HSE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整合探讨和建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2(4):1-4.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篇8

以环境为引领

所谓环境引领就是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内容有机渗透到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之中,努力在校园内营造浓烈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氛围,以此引领这一教育的开展。这是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基础。之所以说是基础,一是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能否开展好,关键取决于师生对这一教育的认识能否到位。二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比专题教育的效果更好。通过环境引领,可以让学生在平常学习、生活之中不自觉接受到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以课堂为主渠道

这是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渠道。一方面要开设专门课程,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学校要根据专业设置特点,将此纳入正常的教学体系。既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食品安全等常规安全普及教育,也要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既要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法律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卫生等基础教育,也要结合专业,开展专项职业健康防控教育。要通过这一途径让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有一较为全面的了解,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科教学渗透。学校要向任课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即在学科教学中要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融入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内容,让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接受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以活动为载体

对于学生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一般都不喜欢简单的说教。因此,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必须要牢牢把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效果。而活动是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学校要充分借助活动这一载体,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接受到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育。在活动的形式上,既要开展诸如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传统的活动,也要不断创新,开展诸如紧急救援比赛、急救演练比赛等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技能比赛;在活动的组织上,既可以是全校层面的活动,也可以是相关专业层面的活动,不仅要让学校老师为组织者,更要让学生作为组织者,以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率;在活动的空间上,不仅要立足校园,更要适时跨出校门,融入社会;在活动的安排上,既要有主题活动周(月)活动,又要注意将活动有计划地安排到全学期,让学生有机会经常性地参加职业健康与安全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不断普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在活动的管理上,不仅要落实专人管理,从计划的制定、活动的实施到活动的评价予以全过程的管理和督查,提高活动的效果;又要注重活动的包装,让活动系列化,在此基础上打造一至两个品牌活动,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以校企合作为纽带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篇9

遵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并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落实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策划

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与机电工程项目管理同步,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其基本原则是: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实施中坚持“以人文本,领导承诺,风险化减,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理念。

(2)把承诺和控制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文件和程序,以实现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目标。

(3)建立项目部相适应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风险管理组,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

(4)指定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管理计划,经监理审核,报业主批准后方可实施管理。

2、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策划(1)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过程。① 施工工作步骤分解(主要活动分类)。将项目一个阶段的典型施工活动或对某一项施工作业分解出详细的作业步骤,编制出活动表。内容包括: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和机具、相关人员,材料和原料、施工工艺和程序,一级历史上在同类工作中出现过的事故信息。

② 风险识别。项目部风险管理组通过对各项活动和工序的分析,辨识出有关的所有重要风险。由生产指挥者组织安全、施工、技术等部门人员进行,还可有经验的工人参加。风险识别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七种类型。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在对现有的环境污染及环境问题进行充分识别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这些因数可能仍在产生环境影响。此外,还须注意到计划中的活动在将来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产品出厂以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等。

三种状态为:正常状态,正常施工及动作的条件下产生的环境问题;

异常状态:设备开机、停机,检修,停电时的变化;

紧急状态: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如意外泄漏、爆炸、坍塌、雷击、火灾、环境设备的故障灯。

特别注意不要遗漏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组织的许多重大环境因素往往针对的就是紧急状态。

七种类型: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固体废物管理;土地污染;对社区的影响;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消耗;其他地方性环境问题。③ 判定风险级别。风险一般分为5个等级: 1可忽略风险 2 可容忍风险

3中度风险、4重大风险

5不容许风险

判断计划的或者现用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预防措施是否足以把风险控制住,并削减为可允许风险,同时符合法律法规、方针目标和相关要求。可允许风险就是指此风险已经降至可接受的最低水平。(2)风险管理策划

① 项目经理部的风险管理组负责对本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特殊活动进行策划、识别、评估其中的主要风险因素,针对不可接受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和削减措施,并在施工技术方案中予以体现

② 对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涉及,也没有施工技术方案控制的一些特别活动或场所,由管理部门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并编制独立的环境影响及风险评估报告。

③ 班组长组织通过班前活动,对每天的施工活动进行工作危险分析,向班组成员交代将进行工作中可能的危险,采取的预防措施,体现在班组活动记录上。

二、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应急预案的实施

1、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书的编制要求

机电工程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要进行总体策划,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分线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制定事故预防措施,配置合理资源,形成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书并认真执行,把危险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使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如果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以确保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2、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书编制的主要内容

包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标及主要指标;组织机构和职责;管理措施、实施方案及主要要求;所需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

3、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书审批、实施和修订

项目部制定、修改后的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计划书形成的文件,经项目经理批准发布,项目经理部贯彻实施。项目经理及各有关部门、人员应在各自的范围内保证落实所需的资源,以保证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

项目部在项目实施的客观状态发生重大变化时,应组织对有关人员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进行修订,不断完善,实现持续改进。

4、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实施要点和应激反应的实施原则。(1)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应急工作的组织及相应职责;可依托的社会力量(如消防、医疗卫生等部门)救援程序;内部、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和程序;危险物质信息及对紧急状态的识别,包括危险物质的危害因素及发生事故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应急避险的行动程序(撤离逃生路线图);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程序。(2)应急预案的实施要点。

应急预案需要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并报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备案;

张贴紧急反应的紧急事件通告,包括紧急电话号码、撤离路线、集中地点 对应急预案实施定期演练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通信系统是否能正常有效运行,各类救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撤离 步骤是否适宜,事故处置人员能否及时到位(3)应急预案的实施原则。

避免死亡;

保护人员不受伤害; 避免和降低环境污染;

保护装置、设备、设施及其他财产避免损失。

三、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和安全实施要求

1、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职责及制度

(1)安全生产组织。项目组应成立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设立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总承包项目按工程合同价配备: ① 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不少于1人; ② 5000万~1亿元的工程不少于2人; ③ 1亿元以上的工程不少于3人,且按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分包项目应当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至少1人,并根据所承担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和施工危险程度增加。(2)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应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明确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责任工程师(工厂)、安全员、操作工人的安全职责。其中项目经理的安全职责:

① 全面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② 严格执行项目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与项目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③ 负责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④ 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目标和施工安全管理计划,并贯彻落实。⑤ 组织并参加项目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落实隐患整改;编制应急预案并演练。⑥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配合事故调查。(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项目部应依据法律法规,结合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其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费用管理、施工设施、设备及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分包方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安全检查和改进、安全考核和奖惩制度。

2、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包括三级教育(公司、项目、班组)日常教育等类型

(1)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项目部的各类管理人员应取得必要的岗位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未经教育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按照有关规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在现场工作期间办理意外伤害保险。(2)安全生产教育内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产生的后果和预防、减少安全风险和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措施。

3、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1)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范围。包括所有工作场所(常规和非常规)或管理过程的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包括外来人员)的活动;机电安装项目经理部内部和相关方的机械设备、设施(包括消防设施)等;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和条件;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女职工保护等。

(2)危险源的种类。第一类危险源: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能量释放(如爆炸、火灾、触电、辐射)而造成伤亡事故的能量和危险物质,包括机械伤害、电能伤害和热能伤害、光年伤害、化学物质伤害、放射和生物伤害等。第二种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即发生物的不安全状态;人得行为结果偏离被要求的标准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由于环境问题促使人的失误或物的障碍的发生。

(3)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特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其重要内容包括: ①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安全技术要求。油料及其他易燃易爆材料库房与其他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电气设备、变配电设备、输配电线路的安全位置、距离等;材料、机械设备与结构坑、槽的安全距离;加工场地、施工机械的位置应满足使用、维修的安全距离;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装备、器材,确定控制和检查手段、方法、措施。

② 确定机电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的施工作业和特殊工种作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安全作业资格并进行合格检查

③ 确定机电工程项目重大风险因素的不为何过程指定相应措施。如高空坠落、机械伤害、起重吊装、动用明火、密闭容器、带电调试、管道容器的探伤、冲洗及压力试验、临时用电、单机试车和联动试车等。④ 针对工程项目的特殊需求指定安全技术措施。如冬季、雨季、夏季高温期、夜间等施工时安全技术措施;补充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或措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多施工各专业、工种、施工各阶段、交叉作业等编制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等。

(4)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①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企业应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②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范围包括: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脚手架工程;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季节性施工及现场防护措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

③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护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和相关图纸。方案必须有设计、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说明(5)安全技术交底。

①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按工种分部分项交底。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应针对性的补充交底内容;冬雨季施工应针对季节气候特点的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因故停工,复工时应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②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在工序施工前进行,并保证交底逐级下达至作业班组全体人员、③ 项目部应保存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整理归档。4.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的内容:安全目标的实现程度;安全生产职责履行情况;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和隐患排查情况;生产安全事故、未遂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

(2)安全检查要求。安全检查类型应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安全检查应编制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的重点是: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并跟踪复查。

5、安全隐患和事故管理

(1)安全隐患和事故管理要求

① 区别不同的职业健康安全隐患类型,指定相应整改措施并在实施前进行风险评估。

② 对检查出的隐患及时发出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纠正违章指挥和作业行为。

④ 跟踪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报错验证记录。

⑤ 项目经理部进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处理应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人员没有收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指定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⑥ 处理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应遵循的程序:报告安全事故;事故处理;事故调查;处理事故责任者;提交调查报告

(3)安全事故报告的内容。事故的时间、地点、相关单位名称;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得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的初步原因;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四、机电工程仙姑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实施要求

1、项目环境管理的职责及制度

(1)项目关键人员环境管理责任制。项目部应围绕重要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责任制的要求,规定环境管理关键岗位的管理职责和控制要求;组织制定并实施项目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提供项目环境运行控制需要的人力、专项技能和技术、资金等资源;监视和测量其实施情况,定期做好合格性评价;不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绩效。

(2)项目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环境教育制度,环境设施管理制度,环境技术管理制度,环境交底管理制度,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环境改进管理制度,节能降耗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2、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

(1)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管理、服务中所用活动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自身活动、产品服务中,以及工程分包方、劳务分包方、物资供应方等相关方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2)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观察、咨询等识别环境因素;把工程产品实现过程按工序进行分解,通过工序作业,资源消耗分析等,识别环境因素。

(3)重要环境因素的判定。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置、土地污染、放射性污染及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对当地社区周边环境的影响。

对已识别的环境因素,经过评价分析,确定重要环境因素。超过法律法规对环境极其他要求规定的指标,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或潜在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可直接确定为重大因素。

3、项目环境管理措施

现场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噪声、扬尘、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废弃物、有毒有害气体、电气焊弧光,无损检测光线等排放控制措施及节能减耗,危险化学品管理措施。

(1)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内容。对确定的重要环境隐私制定实施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明确关键岗位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对噪声、电气焊弧光、扬尘等方面可能造成的污染的防治及控制;对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废弃物,特别是有毒有害及危险品包装物等固体、液体的管理和控制;节能降耗措施和“四新”管理措施。

(2)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施工作业前,应对确定的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作业环节,进行 环境技术交底,提出控制目标和要求,落实到作业活动中,并实施监控。施工现场、生活区和办公区配备应急器材、设施应完好,以备应急时使用。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组织必要的培训,使制定的环保措施得以落实。

4、施工现场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并实施环境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应考虑以下因素:

现场危险品如易燃液体、压缩气体等以及发生溅洒或意外泄漏时的应对措施;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类型和规模的预测及最佳适当处理的方法;把环境损害降低到知道最低程度的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或事故的不就和相应措施;事故后考虑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需要;定期试验应急程序,培训应急相应人元;关键人员和救援机构名单,联络信息。

五、机电工程项目现场文明施工施工实施要求

1、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组织、职责和内容

(1)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成员为组长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成员由工程、技术、安全、机械、保卫、物资、生活卫生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2)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项目文明施工管理规划,明确创建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明确专业责任分工和主管部门人员,开展文明施工管理工作。(3)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由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各专业分包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

(4)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内容包括:安全管理;现场管理;安全防护;机械安全;施工用电;料具管理;保卫消防;环境保护;生活医疗管理。

2、现场文明施工的措施(1)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2)现场管理。工地现场设置大门和连续、封闭的临时围护设施,按规定制作各类工程标示、标牌;场内道路平整、坚实、畅通,有完善的排水设施。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蒸汽堆放原材料和机具和设备。施工区和生活区、办公区有明显的划分。责任区分片包干,岗位责任制健全,各项管理健全并上墙;施工区废料和垃圾及时清理,成品保护措施健全有效。

(3)安全防护。安全帽、安全带及特殊工种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符合要求;楼外沿、电梯井、回转楼梯,支搭安全网并辐射要求;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防护符合要求;脚手架搭设牢固、合理,所用材质符合规定;防护棚搭设符合要求;设备、材料放置安全合理,施工现场无违规作业。

(4)机械设备。设备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室外设备有防护棚、罩;加工场地整齐、平整;起重设备、物料提升机、电动吊篮、塔吊等限位、保险装置齐全有效;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标示、台账、维修保养等符合要求;大型起重设备装拆方案、租赁合同、安全协议、交底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安装后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5)临时用电。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的配电线路架设和照明设备、灯具的安装、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特殊施工部位的内外线路按规范要求采取特殊安全防护措施;配电箱和开关箱选型、配置合理,安装符合规定,箱体整洁、牢固;配电系统和施工机具采用可靠的接零保护和接地保护,配电箱和开关箱均设两级漏电保护;电动机具电源线压接牢固,绝缘完好,无乱拉、扯、压、砸现象;电焊机一、二次线防护齐全,焊接线双线到位,无破损;临时用电有方案和管理制度,值班电工个人防护整齐,持证上岗拉直板、检测、维修记录齐全。

(6)料具管理。工地的料具、库房等按平面图规定地点、位置设置;料具平整坚实;料具和构配件分规格存放整齐,表识清晰;库房整齐,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存放;施工零散料及时清理,做到工完长青;施工垃圾集中存放。(7)保卫消防。施工现场出入口设警卫室,昼夜有人值班;要害部门、部位保卫措施有效;施工现场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工具、器材符合要求;施工现场不准吸烟;易燃易爆、剧毒次啊聊必须单独存放、搬运、使用符合标准;明火作业要严格审批程序,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施工现场有保卫、消防制度和方案、预案,有负责人和组织机构,有检查落实和整改措施。

上一篇:科级干部任用条例下一篇: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