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全部的人物介绍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史记中全部的人物介绍(共6篇)

史记中全部的人物介绍 篇1

李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法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极度推崇法家思想,为巩固秦国专制统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李斯性格矛盾多变,既是秦国一统天下平定六国的功臣,也是“沙丘之变”助纣为虐者;既是足智多谋、对时局变化有清晰判断的有谋之士,又是贪慕虚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功利者。本文以其人生经历出发,对李斯的法律思想和影响进行评价。

一、求学成长

李斯二十岁时是上蔡一个郡的小吏,生活稳定安乐,过着牵黄犬逐野兔的生活;一日看到了厕鼠和仓鼠生存状态的巨大区别,深感贫穷之苦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于是决定建功立业,首先拜战国著名大家荀子为师,书中记载为“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他十分赞同荀子的“裸虫三百人最为劣”的人性恶论,认为人需要被严厉惩罚才能被管教,但后期逐渐偏离了荀子主张的礼法结合,一味尊崇法家严刑峻法的主张。荀子说政治清明、德治才能获民心,有民心才能国家昌盛,严刑峻法不是长久之计,不能本末倒置。但李斯对老师说“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以鼠喻人,已经凸显他注重利益而忽略精神和人格的一面,而后来对老师说的一番话则表明在他的心里,实现功名利禄是人生最大的目标和价值。

二、效力秦国

学成的李斯对当时的时局进行了准确的判断,战国七雄只有西方秦国最有可能一统天下,效力秦国是最明智的选择。于是他先找到秦相吕不韦,吕不韦让他参与编撰《吕氏春秋》,在编书第六年时因才华过人被推荐给嬴政做郎官,李斯见时机已到就向嬴政说了统一六国的计划,正好与嬴政不谋而合。于是积极出谋划策,先后采用间谍离间各国,从韩国开始逐一击破六国,最后帮助秦王一统天下,做了秦国的丞相,实现了从厕鼠到仓鼠的华丽脱变。

这整个过程中发生了两件大事,将李斯矛盾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第一件事是针对秦王逐客令李斯写了《谏逐客书》,文笔流畅逻辑清晰,鲁迅评价极高:“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谏逐客书》包含三个层次:

1、驱逐的客人中很多是对秦国忠心耿耿并有才华的贤士

2、秦王喜欢外国的器物,那也应该喜欢外国的人

3、排斥客,将使人才流失到别国壮大了他国力量。这篇文章打动了嬴政使其放弃了逐客的念头,也是秦国变强大的一个关键转正点。第二件事是谋害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著名的法学家,同李斯是师从于荀子的同窗同学,也是李斯很敬佩的朋友,因为文章《孤愤》收到嬴政的极度赏识,但因为阵营不同,同时也忌惮日后韩非子地位超过自己,李斯出计离间韩非同嬴政的关系,最终派人送毒酒毒死了在狱中的韩非子,可见其为私利不顾情谊不择手段。

三、其法律思想对秦国的影响

李斯的帝王之术是拥护迎合君主的权术,主要表现在不多说不外显;在国家制度设计、法律制定方面,李斯为秦国巩固统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奠定了基础。他的主要思想是遵从法家,严刑峻法。新的法律继承了先秦的律令,保持着重刑法的特点,他认为法律是至高的,人性本恶需要重刑来控制;目标是将秦国筹建成一组高速运转的机器,整个机器的主导权握在君主一人手中;实现的手段是通过法令来控制民众,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不能被挑战,必须被百姓严格的遵守和信奉;通过严厉的法令让百姓敬畏法的权威最终达到的对君主的绝对地位的服从,这样的法律根本上是统治阶级奴役人民的工具。李斯还主张禁书令、禁止同法家不同的学说,并推动了焚书坑儒事件的发生,对后世传承文化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基于周分封制度产生诸侯讨伐、战国纷争的局面,李斯建议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录用人才委以重任而非根据血亲关系继承职位,给予皇亲贵族相应的俸禄。因此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周沿袭的血亲制,有利于秦国的巩固和发展。李斯还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文字,为后世发展留下宝贵的经验。总而言之,李斯在秦国统一六国后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制度,都是其法家思想的充分体现,虽然长远来看不利于调动民众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秦国进一步壮大。但是在当时战乱纷纷,时局变化多云的情况下,这样的制度却顺应潮流对维护国家稳定,防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局

担任丞相后的李斯走上人生巅峰,在宴席上感慨“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此后的李斯开始收敛锋芒,行为处事更加小心翼翼。但是这也不能阻止其悲剧命运的发生。秦王嬴政在去往大儿子扶苏营帐的途中驾崩,立下诏书传位于扶苏,在场的赵高李斯胡亥篡改遗诏,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沙丘之变”史记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赵高和李斯之间的对话,从最初坚决不同意谋反的忠诚,到最后答应帮助篡改遗诏,全因为赵高抓住了李斯的贪慕虚荣的弱点,对安全感的以及对私利的考虑,李斯最终被说服。当挥霍无度的秦二世上台后,大肆修建阿房宫而加大对税负和劳力的征收,当其问李斯如何做时,李斯却因为儿子李由职务的疏忽忌惮二世的惩罚,于是向秦二世谄媚献书说明了督促的好处“严厉的刑法将使得群臣人人自危,自然就不会有反对的声音”本来就严苛的刑法更加变本加厉,一时间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秦国变成一个恐怖的国家。而后因为始终得不到二世的信任加上赵高离间,李斯被诬陷狱中,此时李斯才后悔没有早点劝谏二世,太史公对其评价是早干嘛去了。由于不耐酷刑承认了谋反,被具五刑腰斩灭三族。他临死前感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可谓是史记中的一大悲剧人物。

五、评价

史上文人墨客对李斯的评价褒贬不一,其中以司马迁评价最为客观,总结起来四个字:死得其所。李斯足智多谋审时度势,助他平步青云,但是贪慕虚荣、助纣为虐和不择手段也使得他落得悲惨的下场;他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帝国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但饮鸩止渴的方式也为秦帝国覆灭埋下隐藏火种,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历史上一位颇具个人色彩的人物。这表明功利主义虽然短期可以使得目标清晰容易实现,但是缺少精神和道德支撑并不能长远的发展,我们需要要学习他审时度势勇于抓住机会的能力,但更要以他的例子作为警钟时刻告诫自己。

六、参考文献:

史记中全部的人物介绍 篇2

运用重大事件、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有它的长处, 同样, 生活琐事和小故事在塑造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方面也具有大事件、大故事不具备的优点, 这样可以活灵活现的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章学诚曾经说:“陈平佐汉, 志见社肉;李斯亡秦, 兆端厕鼠。推微知著固相士之玄机;搜间传神, 亦文家之妙用也。”生活琐事或者小故事, 这在一般历史著作中出现很少, 在《史记》中却相当多。《李斯列传》一开始就是: (李斯) 年少时为郡小吏, 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 近人犬, 数惊恐之。斯入仓, 观仓中鼠食积粟, 居大庑之下, 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 譬如鼠矣, 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如果单纯从史学角度来看, 这种细琐小事是毫无价值的。但从文学角度来看, 这样的事件非常具体而深刻地揭示了李斯的性格特征和人生追求。李斯把追求利禄享受看作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见鼠”故事也说明其内心有非凡的抱负, 他一生正是向着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着的。以后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导源于“见鼠”之叹, 通过这样的琐事司马迁告诉我们, 为自我的利禄享受而丧失原则成就了李斯, 也最终毁掉了李斯。

二、细节描写, 探微知著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司马迁写人物传记, 除了抓住人物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渲染外, 还非常注意选择一些典型细节作精雕细刻, 从而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揭示人物的精神风貌。这些细节描写虽大多属于合理的想象和虚构, 但却成为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成为《史记》区别于《汉书》、《后汉书》等史学著作的独特风格。史记中凡是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肯定有生动活泼的细节描写。例如有关刘邦和项羽的细节, 如著名“鸿门宴”中:“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亚父受玉斗, 置之地, 拔剑撞而破之, 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通过上述细节描写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历史人物的具体性格, 项羽的粗鲁, 勇武, 率直简单, 光明磊落, 但又独断专行, 刚愎自用。刘邦自私细心, 虚伪奸诈, 但又从善如流, 转益多师。对于刘邦的自私, 学者所述不多, 但是实际上在鸿门宴中写刘邦自私的细节就有很多。

《留侯世家》云:“沛公入秦宫, 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 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 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 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 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 即安其乐, 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 毒药苦口利于病’, 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刘邦本“欲留居之”, 樊哙劝其不听, 因为毕竟面对满库重宝、满目美女而不为所动, 确是难事。但张良晓以利害后, 刘邦还是理智地听从了谋臣的劝谏。刘邦由开始的“不听”到后来的“还军霸上”, 这一细节描写显现出刘邦“志不在小”, 也说明了他能从谏如流, 这也正是刘邦能最后击败项羽而争得天下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还军霸上”之后, 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又不受秦人“牛羊酒飨军士”, 这些细节环环相扣, 进一步刻画出刘邦深谋远虑、城府深深、知民意、顺民心、善纳谏、志在天下的政治家形象。当刘邦从汉中杀回来, 向东打到洛阳的时候, 文章说:“至洛阳, 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 汉王闻之, 袒而大哭, 遂为义帝发丧, 临三日。”这“汉王闻之, 袒而大哭”八字, 把刘邦那种随机应变, 善于演戏的面目刻画得极为生动。刘邦与项羽战于广武, 文章写道:“项羽大怒, 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 乃扪足曰:‘卤中吾指!’”这就把刘邦的狡猾、善于应急的个性特征表露无余, 也把刘邦的神情写活了。可以说, 刘邦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出来, 刘邦的形象也因此而栩栩如生。

综观《史记》全书, 像这样的细节描写是很多的。细节虽小, 但却可以加强人物描写的生动性、真实性, 给人造成形象逼真的感觉, 一个历史人物事业成败得失的关键等都能通过一些细节“因小见大”地表现出来。如日本近代学者斋滕正谦所说:“读一部《史记》, 如直接当时人, 亲睹其事, 亲闻其语, 使人乍喜乍愕, 乍惧乍泣, 不能自止。”

三、对比手法, 个性尽显

对比, 把两种不同事物两个 (类) 不同的人物或者同一个事物 (人) 的两个方面, 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司马迁撰写《史记》人物传记, 大量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同一传中的人物相比的, 在《项羽本纪》中的广泛的对比:双方力量的对比、形势的对比、主帅的对比、对待谋士、大将、“特务”的不同态度。此外, 谋士, 大将本身也构成了对比。另外比中有比, 如樊哙与项羽、项庄的对比。突出了樊哙的智勇, 更带出张良和刘邦的富于智谋和团结, 刘邦善于用人。此外还有不同的传中人物遥相比较的, 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 处处形成鲜明对比。从个人气质上比, 刘邦狡诈善变, 项羽忠厚守成;从政治才干上比, 刘邦有远见卓识, 从谏如流, 项羽目光短浅, 刚愎自用;从政治方针上比, 刘邦顺民心、重民意, 行仁市义, 项羽逆民心、轻民意, 残暴酷虐;从处世态度上比, 刘邦冷酷无情, 项羽重情重义……比较之中, 二人之短长, 读者一目了然。司马迁通过对比来写人是明智的, 在对比中人物的优缺点、个性都能在最短的篇幅内得到最集中、最明晰的反映, 而对比所造成的强烈反差是最易使人物鲜明感人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充分体现了司马迁笔力之厚重, 笔法之高妙。

另外, 《史记》中还采用了通过重大事情来表现人物风采, 通过场面的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以及通过铺写矛盾冲突来突出人物形象等写作手法。“太史公”所撰《史记》中采用的写作手法其实从侧面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惊人的创造力。

综上所述,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人物进行塑造时所运用的种种恰如其分的写作方法, 单就人物传记的写作方面而言, 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十分令人瞩目的, 更何况它所具有的巨大历史文化价值更是难以估计。司马迁所书写的《史记》揭开了“纪传体”的序幕, 开创了一个传记文学的时代, 给史传文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 时至今日, 《史记》中仍有很多已知和未知的领域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与借鉴。

摘要:司马迁呕心沥血所作的巨著《史记》与司马光所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其中, 《史记》所记载的历史人物, 上自帝王将相, 下至游侠、商贾、医卜等, 大都栩栩如生、形象鲜明, 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图景, 极具文学色彩, 演绎着“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文学价值和人文精神。《史记》是以人物传记组合成的一部宏伟壮阔的历史巨著, 司马迁在其中将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马迁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段来对人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本文就以项羽、刘邦、李斯等人物为线索来略谈一下我对《史记》中人物写作手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琐事表现人物,细节塑造形象,对比尽显个性

参考文献

[1]史记研究会.史记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

[2]张秀英, 赵国玺.谈《史记》的写人艺术[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4, 6.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史记中全部的人物介绍 篇3

《史记》和《汉书》虽同样是记录中国古代历史但在人物表达方面却略有不同 其中包含了两位作者的情感 《史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 司马迁在公元前99年(汉武帝天汉二年),47岁,汉武帝攻打匈奴,骑都尉李陵投降。司马迁为其辩护,下狱,遭宫刑。《史记》一半左右都是在他入狱的时间中完成的.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不料,工作开始几年,有人上书汉明帝,告发班固“私作国史”。班固被捕入狱,书稿也被全部查抄。他的弟弟班超上书汉明帝说明班固修《汉书》的目的是颂扬汉德,让后人了解历史,从中获取教训,并无毁谤朝廷之意。后来无罪开释,汉明帝更给了班家一些钱财,帮助他们写下去。可见其两人命运坎坷 在对待同一件事情上会有自己的见解。

一.《史记》与《汉书》内容对比

《汉书》写于《史记》之后是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所以班固续写的。在《汉书》中就免不了借鉴与《史记》在《汉书》项籍传袭用《史记•项羽本纪》。《史记》为项羽专著一本纪,而《汉书》将陈胜与项羽合传,传赞部分亦将《史记》陈涉世家赞与项羽本纪赞合并。《汉书》项籍传大幅删减《史记•项羽本纪》中字句,以互见法移置段落至《汉书》他传中,并调整后半部分传文顺序,使《汉书》项籍传字数缩减为《史记•项羽本纪》的三分之二左右,并占《汉书•陈胜项籍传》字数的三分之二。关于《汉书》传文中的删补移置,大段变动方面《史记》第1-

9、11-15、20、25、40-

42、45段与《汉书》各对应段落内容大致相同,仅字句略有删改。

二.《史记》有误而《汉书》改正者

1、称谓问题:

《史记》:“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梁玉绳案:“前此皆称项籍,此后忽改称字而不明何也,高纪则皆称字。《汉书》项籍传亦是。”

《史记》:“楚王阴令羽诛之”,《汉书》作:“楚王阴令籍诛之”。梁玉绳云:“古人亦自称字,《汉书•匡衡传》注引衡与贡禹言匡鼎白,后书周黄徐姜申屠传序述闵贡语云,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哉!《汉书》‘羽’作‘籍’。” 《史记会注考证》:愚按当从《汉书》作“籍”,下文“籍何以至此”“籍独不愧于心乎”可证。

2、《史记•项羽本纪》:“陈馀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田荣”,《史记•高祖本纪》:“陈馀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陈馀乃使夏说说田荣”,《汉书》陈馀传:“及齐王田荣叛楚,馀乃使夏说说田荣”,说者皆无张同,恐并非二人同说者,仅夏说耳。梁玉绳已指出。

3、陈馀迎立故赵王歇反赵事,《史记•项羽本纪》记作汉元年,《汉书•项籍传》作汉二年事,《汉书》为是,前文已证。

4、《史记》:“汉之二年冬,项羽遂北至城阳”,据《秦楚之际月表》此事当在汉二年春。梁玉绳曰,“冬”当作“春”,事在春也。按《汉书•项籍传》此处未标明时间,《汉书•高帝纪》作:“春正月,羽击田荣城阳,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可为旁证。

5、《史记》:“部五诸侯兵”,徐广曰:“部”一作“劫”,王念孙按:作“劫”者是也。《高祖纪》及《汉书•高帝纪》《项籍传》并作“劫”。《陆贾传》亦曰汉王鞭笞天下,劫掠诸侯,隶书“劫”“部”形相近,故“劫”误为“部”。

6、《史记》:“楚下荥阳城,生得周苛。”梁玉绳按:“高纪及《汉书》此事在羽东击彭越之后,当三年六月,今并书于五月守荥阳下者,盖终言之,于文法为连叙。亦犹上文叙陈馀破张耳迎赵王歇一节,是二年事,而因陈馀说田荣,遂并叙于元年也。” 《汉书》所记是。

三.《汉书》有误而《史记》无误者

1、《史记•项羽本纪》记陈馀说齐王田荣、迎赵王歇返赵事在汉元年四月,《汉书》项籍传作汉二年事。《秦楚之际月表》:“十月,歇复王赵。”此十月为汉二年十月,故按照月表,陈馀说田荣事应在汉二年。《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故耳走汉 ……陈馀已败张耳,皆复收赵地,迎赵王于代,复为赵王。”可见此事应在汉元年四月。

2、《史记》:“愿为诸君快战”,《汉书》:“愿为诸军快战”。念孙按:“‘诸军’当依《史记》、《汉纪》作‘诸君’。羽此时但有二十八骑,不得言‘诸军’也。下文亦作‘诸君’。

四.《史记》《汉书》均误者

1、《史记》:“当此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汉书》袭用作:“当此之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走入钜鹿城。”《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云:“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鹿城,王离围之。陈馀北收常山兵,得数万人,军钜鹿北。”此时陈馀将兵在钜鹿北,并不在钜鹿城中,梁玉绳曰“此‘陈馀为将’四字,因下文有之而重出,当衍去。” 《史记会注考证》亦考出。

2、《史记》:“又以齐、梁反书遗项王”,《汉书》:“又以齐、梁反书遗羽”。《史记会注考证》:“‘齐梁’当‘齐赵’之误,下文齐欲与赵并灭楚,可证,后人据《汉书》妄改。” 按反书曰:“齐欲与赵并灭楚”,则《史》《汉》均误明矣。

对比总结

《汉书》文字力求简古,要求整饬,往往删去《史记》中赘余及虚助词语。《史记》传文中颇具散文性的字词,《汉书》袭用后多被去掉或用更简练的词句代替。《汉书》多用互见法,将《史记》传文细节部分移至他传,故其文学性、生动性大大降低。《史记》多行散句,重文采及行文气势,着重用对话表现主人公性格,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突出,《汉书》将其改为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但文字简洁整饬,叙事较《史记》明晰,并纠正《史记》项羽传中史实有误处。两传行文风格不同,《史记》更具散文性质,《汉书》只顾简省,可读性降低,某些地方甚至有诘屈聱牙之感,皆因简省太过的缘故。

在《史记》《汉书》中究竟谁贬低了项羽?谁赞扬了刘邦? 历史上项羽和刘邦作为对手,在司马迁和班固眼中,谁在其心中地位更高一些?

在《史记》-《高祖本纪》中有这样的描述“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可见出生平平就是农户家的一个普通人。“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可见在司马迁认为在刘邦成年以后也不过是个小混混而已。可见在《史记》中司马迁贬低了汉高祖刘邦。而司马迁对项羽的认可不通过文章阅读就可发现,十二本纪就项羽一人不是皇帝。在描写项羽方面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可见司马对项羽的赞扬和对刘邦贬低。结论:史记贬低了刘邦汉书贬低了项羽

人物评价

史记人物读后感 篇4

据说司马迁是很正直的史官,因不幸得罪了朝中的权贵,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受宫刑后曾经想到了死,但是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史官,有必要让后人了解历史的真相,于是,他忍辱负重,闭门着书,终于在他的有生之年写成了这部历史巨着《史记》。在这部书里,作者不但如实记录了历史事件,而且对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都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对后人研读历史,以史为鉴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史记》作为历史书籍带给我们的思考无穷无尽,它的哲理让看过他的人一生受益。当我读到《卧薪尝胆》时,越王勾践的毅力,改正错误的决绝,让我心生佩服,他让我明白:面对困境时,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的未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让我对军事家项羽、韩信敬畏不已。《纸上谈兵》赵括惨败秦军,让我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语言的巨人,却可能是一个行动的矮子。

史记中全部的人物介绍 篇5

鸿门宴,一个暗藏杀机的代名词;鸿门宴,一次勇气和智慧的交锋;鸿门宴,正式揭开了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序幕;楚汉时期的绝代双雄刘邦和项羽,究竟在鸿门宴上进行了怎样一番曲折的较量呢?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觥筹交错,又有

着怎样的刀光剑影呢?

在上一集中王立群先生讲到,刘邦虽然先于项羽入关占据了咸阳,但他知道自己的10万大军不是项羽的40万大军的对手,迫于形势刘邦只好向项羽低头,并决定第二天赴项羽的鸿门宴,向项羽解释。当时项羽虽然已经取消了用军事手段消灭刘邦集团的决定,但是踌躇满志的项羽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与他争锋的诸侯,他在鸿门宴上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但是刘邦集团的一个神秘人物却在关键时刻突然打乱了项羽集团的计划,那么,刘邦究竟是利用怎样的奇计成功

地逃脱的呢?

上一讲我们讲到在鸿门宴之前,刘邦利用项伯,初步蒙骗住了项羽,避免了一场伯在眉睫的军事打击,就是说他躲过了一劫。如果他要不利用项伯,他有两个优势:一个是他得到了消息了,再一个他抓住了项伯,如果没有这两个优势的话,那么项羽第二天的军事打击那就意味着刘邦集团的彻底覆灭。但是躲过这一劫,下面还有一个鸿门宴呢?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只要说请你去喝酒,这个酒不好喝,你就说这个宴,就是鸿门宴,充满了凶险的那种宴会,我们叫鸿门宴。鸿门宴这个酒宴到底怎么喝,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史记》是这样写的,沛公,就是刘邦带着一百多个随从来到了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进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段话前面有一个谢曰,我先说说这个谢,现在很多人给《史记》做注,包括我们现在绝大多数高中语文课本选《鸿门宴》的时候,为《鸿门宴》注释这个谢,要么不注,要么注成谢罪。我觉得这个谢绝对不能讲成谢罪,什么叫谢罪呢?谢罪是首先承认自己有罪,然后我向你道歉。刘邦能承认自己有罪吗?刘邦的意思是说,我对你是百分之百地尊敬,我等着你来,你误会了我。他是解释的,他不是谢罪的,所 以这个谢不能讲成谢罪。他下面的话,刘邦下面的话大意是这样的:我和你并肩作战,抗击秦军,你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这是一层意思,第二层意思说什么呢?说我都没有想到我刘邦能够先入秦到达关中,又在关中接见了将军,我没有想到,这叫“不自意”我没有自己想到我先进来。第三层意思是什么呢?现在有小人挑拨离间,让咱们哥们儿闹矛盾了。我们可以想一想,刘邦这番话有三个要害,他第一层说你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咱们共同抗秦,这段话如果叫我概括,这第一层什么意思呢?两个字“叙旧”,叙叙当年咱俩的老交情。我们下面还要讲到项羽的性格有他的弱点,项羽的性格中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念旧”,用人不用别人,只用自己的老同乡,老同学这就是念旧,念旧有它好的一面,念旧也有它不好的一面。刘邦上来就来了一番念旧,就说当年咱俩是老战友,这个话可是用心叵测啊!刘邦和项羽的关系我刚才讲过了,抗秦的时候他俩是友军,秦一亡他俩是敌军,刘邦只字不提咱俩现在是对立的军事集团,光说当年咱俩如何如何。项羽本来就不知道他们两家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变化有一个演变,项羽本来就糊涂,刘邦这个“叙旧”什么意思呢?是让糊涂的项羽更糊涂,叫做糊涂成一盆糨子,让他彻底意识不到他和刘邦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这就是念旧的目的,这是第一个要点。第二个要点,他说我没有想到,我能先入关,这个话要叫我来概括,我们用文雅的两个(字)“逢迎”,通俗一点讲“拍马”,拍项羽的马屁,不过刘邦拍得很高明,刘邦采取什么办法来吹捧项羽呢?贬低自己。贬低自己就是抬高对方的最好方法。他说我没有想到我能先入关,那言外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在我的心中先入关能够灭秦的天下没有第二个人,就是什么?就是你项羽。这句话一听,项羽心里那是美滋滋的,项羽的自尊就得到很大的满足了,这是第二点。第三点,说有人挑拨离间,让咱两个集团发生矛盾,这个话的要害在什么地方?这个话的要害如果我们概括一下,这叫“化必然为偶然”,挑拨离间是一个偶然性的因素。刘、项两家他们的矛盾是带有根本利害冲突的矛盾,我上一集讲过一句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现在刘、项两家的利益已经冲突了,所以他两家的矛盾是必然性的矛盾,不是小人挑拨离间、偶然性爆发的。所以刘邦这一段话我用四个字概括,叫“鸿门说辞”,刘邦的鸿门说辞。这个鸿门说辞了不得,先叙旧拉近两个人的关系,再逢迎满足项羽的自尊,最后化必然为偶然、化大为小、避重就轻,而且这个话是出自刘邦之口啊!我们通读《史记》,《史记》中间写刘邦说话最常用的是两个(字),刘邦一说话就是高祖“骂曰”、汉王“骂曰”、沛公“骂曰”。我没有统计,但是我见到的凡是司马迁写到刘邦说话的都是“骂曰”、“骂曰”,给人的感觉是刘邦张口就骂人,不骂人不张口。可是现在他一句“骂曰”都没有,刘邦还有一句口头禅叫“乃翁”,“乃翁”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什么呢?就是你老子,刘邦从来不说我,他用什么字来代替我呢?就是“你老子”,“你老爸”,2 他一张口就是我是“你老爸”,就是这样“乃翁”如何如何。可是刘邦现在对项羽说了这番话,既没有“骂曰”又没有“乃翁”,多么谦恭啊!这在刘邦一生中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为的是避开这次打击,这就是刘邦政治上精明之处。项羽听了他这番话,听了这个“鸿门说辞”项羽作何反应呢?项羽作何反应我们看项羽怎么说,司马迁在这里写了项羽一句话: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我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大意,他说:这是你手下左司马曹无伤说的,要不是这样的话,我项羽怎么会对你这个样呢。这里有一个字叫“籍”,“不然籍何以至此”这个“籍”,我解释一下,这个“籍”是项羽的名字,项羽实际上姓项名籍字羽,他叫项籍。古人有一个习惯,古人有什么习惯呢?他跟对方说话的时候称自己的名就是对对方的尊敬,所以项羽这时候不用“我”,用了一个“籍”,说如果不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这么说,我怎么能对你这个样子呢?这一句话断送了曹无伤的命啊,这一句话也道尽了项羽的政治上的无知和幼稚。人家是一派谎言,他竟然惭愧得不得了,没法向自己的哥们儿,向自己的老战友解释了,他推出曹无伤只有一个目的,什么目的,用曹无伤为自己开脱责任,这说明项羽已经内心里非常难受,我们用一词叫什么呢?用一个现代词叫“忏悔”,项羽现在后悔得不得了,充满忏悔之情。可这刘邦你看人家一番谎言就把项羽给蒙住了,这一蒙住,就算两个人的关系解释开了。到这儿为止项羽算是彻底受骗了,再不认为刘邦是他的政治对手了。

听到老战友刘邦这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项羽的自尊和虚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因此,他真心诚意地为自己差一点毁灭掉刘邦集团而感到内心忏悔,可以说此时的项羽看不出秦亡以后即将出现的楚汉相争的新局面,更不相信与自己表面和解的刘邦正是自己未来最大的敌人,而项羽集团的谋士范增却时刻准备对刘邦进行斩首,在关键时刻刘邦集团杀出一个神秘人物,公然指责项羽,而一向爱发脾气的项羽却被震慑住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所想的鸿门宴上有没有斩首行动,至少说在项羽这儿没有,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坐下来喝酒,这就是鸿门宴,鸿门宴中间表现了项羽的自傲。项羽这个人头脑很简单,他自尊一得到满足,他就得意得不得了。我们看那个座位,古人的座位它是这样讲的,如果堂上对堂下而言,面向南坐是最尊贵的,这是就堂上对堂下而言,如果仅仅就堂上而言,面向东的位置最尊贵,项羽就坐这儿了,面向南的位置次尊贵,所以范增就坐这儿了,面向北的座位是第三等的座位,刘邦就坐这儿了,面向西的座位,是个最次的座位,张良就坐这儿了,我们从这个座位上可以看出来项羽是一副自傲。刘邦这么一吹捧他,他也觉得刘邦也服他了,很得意,但是项羽集团并不是只有项羽一个人啊!项羽一个人糊涂并不等于项羽集团所有的人都糊涂,范增能放过刘邦吗?范增放不过他,下面范增一连串就做了两个小动作,第一,举玦,“玦”是什么东西呢?“玦”是一个圆形的佩玉,有一个缺口的圆形佩玉叫“玦”。范增就举这个“玦”,不断地举这个“玦”向项羽发信号,发这个信号什么意思呢?他用这个圆形佩玉这个“玦”谐个音,谐个什么音呢?谐那个决定的“决”,让项羽赶快下决心,做决定赶快实施斩首行 动,就在席上把刘邦杀了,但是这个时候项羽能杀他吗?项羽这个时候已经觉得很惭愧了,内心充满忏悔啊!他不可能再杀(刘邦)了,所以范增是一个劲地举“玦”。司马迁写项羽写了六个字“项王默然不应”,根本不理这个茬儿,一看不理这个茬儿,范增采取了第二个行动,赶快出来召集了一个项羽的堂兄弟,叫项庄,这个人是个武士,他告诫项庄,你就进去舞剑,舞剑的时候趁这个机会,就在舞剑的时候把刘邦给杀了,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然后项庄就进去了,说你们在这儿喝酒,没有什么娱乐,我给你们舞一段剑给你们助助酒兴。项羽一听答应了,当时在座的还有五个人,我们看一看这五个人,项庄是刺客,他的任务很明确,杀谁他很明确,杀刘邦,范增是指使刺客行凶的主谋,他也是很清楚,刘邦是被刺杀的对象,以刘邦的老道精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想刘邦一定是心知肚明,肯定很清楚。张良明白不明白,张良是整个这里边最高明的谋士,张良怎么会不知道,张良可以说是洞若观火,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只不过张良没有反应。这里面还有一个人,就是我们上一集讲到的那个政治糊涂虫项伯,这个糊涂虫这个时候也不糊涂了,他一看见项庄舞剑,他也拔出来佩剑,而且常常用他的身子挡住项庄,就让项庄刺不了刘邦。你看,糊涂虫也不糊涂了。这可以说,项庄、范增、张良、刘邦、项伯五个明白人,这在座的只有一个糊涂人,这个糊涂人是谁啊?项羽。我们为什么说项羽是糊涂人呢?项羽这个时候对刘邦充满了一种忏悔之情,觉得对不起他哥们儿,他要是知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能同意项庄舞剑吗?他同意舞剑的本身就说明在场的六个人中间就他不知道“意在沛公”。我们说鸿门宴集中表现了项羽的政治幼稚、政治糊涂,你看喝酒这个场面、舞剑这个场面,是五个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在喝酒,这个糊涂人就是项羽。当然,这个情况不能持久,这个舞剑舞下去,万一项伯有个闪失,那刘邦就很危险。这个情况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这叫刘邦命悬一线非常危险。

刘邦手下的谋士张良,一看情况不对立即就撤出来了,撤出来以后赶快去找(人),找谁呢?找樊哙,樊哙是刘邦手下最勇猛的武士,而且樊哙跟刘邦他俩是连襟,河南话叫“一条船”什么关系呢?就是樊哙的妻子和刘邦的妻子是亲姐妹,所以樊哙一听这个消息,稀里哗啦就闯了进去,樊哙一闯进去,司马迁写了八个字“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头发一根根竖起来了,“眦”是眼眶,那个眼眶都快瞪裂了,所以樊哙一闯帐,把项庄舞剑的场面全给搅和了,项庄也退下去了,项伯也退下去了,酒也不喝了,项羽以为是刺客来了,项羽就拔出剑要准备格斗了。

这个时候张良说:这是刘邦的保镖樊哙。这一说,项羽很赞赏,说你能不能喝酒啊,给他一杯酒,你能不能吃肉啊,给了他一个没有煮熟的一大块猪肘子,樊哙很豪爽把他的盾牌一翻翻过来,把猪肘子放在盾牌上拿着剑一边切一边 4 吃,很豪爽。项羽一看他这个样子又问了他一句“壮士能复饮乎”,你能不能再喝一杯啊。

樊哙抓住这个机会就慷慨陈词说了一番话,他说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我怎么值得推辞呢?说这个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多得如麻,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而且怀王和大家商量先入关破秦就做关中王,现在沛公先入了关,封闭了宫室还军霸上,等待着大王的到来,派人把守函谷关那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劳苦功高,现在没有封侯的赏赐,你还要听小人之言,要杀沛公,这样的做法就是刚刚灭亡的那个秦朝的继续,那是“亡秦之续”。我私下认为大王你不会这样做!

樊哙这一段陈辞在鸿门宴中间是两段重要陈辞之一。一个是刘邦刚来到有一个“鸿门说辞”,再一个是樊哙闯进来有一个“樊哙陈辞”,这个陈辞很厉害啊!这个陈辞是拿刚刚灭掉的秦和项羽对比,说如果你要杀刘邦,那你走的就是灭亡的秦朝的老路,这一点对项羽是有震慑作用的,第二点,他又把怀王之约给点出来。刘邦都没有敢提怀王之约,刘邦要是提怀王之约他怕项羽杀了他,他怕项羽认为他还想做关中王,可是樊哙点出来了,樊哙点出怀王之约,那私下里的意思就是说你项羽实际上是没有遵从怀王之约,这就在道义上压制了项羽,而且这番话又出自一像樊哙这样一个武夫之口,所以更有震慑力。

在鸿门宴上,项羽杀掉刘邦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他不愿杀掉自己亲密的战友,这体现了项羽的情,再加上樊哙利用怀王之约,一下子点中了项羽的软肋,项羽更是不忍心杀刘邦,这体现了项羽的义。而此时的刘邦早已是如坐针毡,鸿门宴上瞬息万变,随时都会出现新的杀机。谋士范增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绝不会轻易地放弃这次千载难逢杀死刘邦的机会。那么,刘邦会坐以待毙吗?老谋深算的刘邦究竟会有怎样的应对措施呢?

不过我们仔细想一想,樊哙说了这一大番话,实际上是什么呢?尽管是振振有词,实际上是一派谎言。刘邦说了一派谎言,闹得项羽感到很对不起,只好撂(liào)出曹无伤,樊哙又重复了一番谎言,项羽说了什么呢?司马迁就写了一个字“坐”,项羽这个时候惭愧得竟然答不上人家的话来,就说了一个“坐”。这个“坐”把项羽的尴尬,项羽的无知,项羽的幼稚,项羽的糊涂都写尽了。

樊哙一闯进来,得到机会的是刘邦,刘邦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如厕”,“如厕”就是上厕所,借着上厕所立刻招樊哙出来,安排逃走,因为刘邦再不能在这儿待了。因为项羽不杀他,他也看出来了,那个范增可不是一个等闲之辈,一会儿举玦,一会儿舞剑,不知道再待下去有什么结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所以,刘邦一出来做了三件事:

第一,研究逃席,先研究研究怎么走,他首先商量,咱们现在走没有告辞怎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要拘小节,现在人家是案板和刀,我们是人家案板跟刀中间的鱼和肉,任人宰割了,还告什么辞啊,这就决定不告辞了。

第二,安排善后,你既然要走,就要善后,善后是两件事:第一,辞行;第二,献礼。这就是善后,善后刘邦怎么做,首先是选了一个善后的人,选的谁?选了张良,张良这个人选得太准了,这个人是智勇双全,让张良善后找不着第二个可以替代的人,这是安排了善后人,而且还给张良特意交待了一句话,你什么时候去告辞呢?他说从现在这个鸿门到我驻军的霸上四十里地,我抄小路走还有二十里地,你估摸着我这二十里地骑着马跑回军营你再去辞行,你可不敢早去辞。他怕什么,他怕范增,万一说得早了,你刚出发就去辞行,范增再派人一追,刘邦心很细啊!他不但安排了最合适的善后人,而且交待了最合适的善后时间,这是第二步,善后。

第三步,处置随从,他带了100多个人,100多个人全部扔下来不要了,这100多个人是死是活我刘邦不顾了,他还带了四员大将,这四员大将他做了安排,一个都不准骑马,只有刘邦一个人骑马。这个我们应当做两层理解,第一,骑马的人一多,动静肯定很大,动静一大,可能会惊动范增,还有一层,刘邦的一个很自私的想法,四员大将没有马,就我刘邦一个人有马,万一范增的追兵来了,没有马的四员大将只能怎么样,只能转过身来拼死力战,成了刘邦最好的一道防火墙。

刘邦跑到了,张良进去辞行了。张良一进去,这时候我们看这个项羽,项羽在鸿门宴上已经说了两次话了,第一次说话是什么呢?“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第二句话说什么呢?“坐”。樊哙说了一番话,他说“坐”,这是第三次说话,说的什么:沛公安在,意思是说刘邦现在在哪儿,出去这么大会儿,刘邦在哪儿呢?刘邦安排逃席的三件事和项羽的一个“沛公安在”做了一个对比,你看看项羽的糊涂到了何等程度,然后人家张良说,刘邦不能多喝酒,喝高了,他走了,叫我把礼送过来,他现在已经回到军营中了。把这句话特地说出来,范增也没戏了,这个项羽还心安理得地把礼给收了,范增气得拿剑把礼一下子给剁碎了。刘邦回到军营中间,第一件事立即处死曹无伤。我们通过鸿门宴,可以看得很清楚,刘邦的精明老道,项羽的幼稚糊涂。

在鸿门宴后,范增对项羽没有杀掉刘邦大为生气,认为项羽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而事后项羽却没有显示出任何悔意,这可以说是项羽政治幼稚的又一大表现。鸿门宴的结局是项羽放虎归山,刘邦成功逃脱,在鸿门宴上项羽的三句糊涂话与刘邦的三个急中生智的逃跑措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谋略上刘邦可以说是占尽了上风,但是西楚霸王项羽凭借他在反秦战争中立下的盖世奇功,还是取得了对各路诸侯武装的军事领导权,成为事实上的秦末领袖,项羽当之无愧地是武力称雄,项羽坚信只要继续做自己的马背英雄,靠着武力一定会夺取天下,事实果真如此吗?

史记中全部的人物介绍 篇6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传记体通史, 全书共130篇, 直接记载人物的就有112篇。全书共记载了4000多个人物, 人物包括不同阶层、不同类型、不同职业, 描写人物事迹和性格特点, 强调人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 通过描写人物的事迹, 人物精神面貌, 揭示他们的思想和人格魅力, 从而达到反映时代特征、感染教育读者的目的。两者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 研读《史记》的人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对人物通讯的写作是很有意义的。

一、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本质特点

在人物塑造上, 司马迁竭力做到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 这样既写活了历史, 人物也栩栩如生;他还非常善于注重人物细节描写, 注重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

《高祖本纪》写刘邦与项羽相峙于荥阳时, 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 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生动的刻画了刘邦随机应变, 机智聪明, 同时又好骂人、粗俗的性格。当项羽被围垓下,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的时, 他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多情, 英雄末路形象跃然纸上。这些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可以成为当今新闻人物通讯写作借鉴的楷模。

描写是人物通讯写作的重要手法之一, 包括人物动作, 语言, 心理活动等等, 使人物血肉丰满跃然纸上, 是写好任何一篇人物通讯成功的关键。如《人民日报》1990年发表报道浙江东方集团滕增寿的人物通讯《温州奇人》, 在写作中通过人物的骨干事例, 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细节表现了优秀企业家的改革者的胸怀, 眼光和处事能力, 突出了这位企业家果敢, 执著, 机智有些鲁莽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

“1974年滕增寿带着一批待业青年创建玻璃钢建材厂。当时一批造反派说他“用生产压革命”, 手持利斧、棍棒, 要砸烂工厂设备。他闻讯, 虎地冲出门, 拦住来人, 大喝道:“谁敢砸我的锅, 我就砸烂他的头!”行凶者吓退了, 而他冲出的当儿, 关门过猛, 一个手指骨折断, 竟全然不知!为研制产品, 腾增寿和青年们在屋子里关了一百个日日夜夜, 大腿上长了一个肉瘤, 疼得钻心。他拿了一把消了毒的剪刀, 一咬牙划开了自己的腿部, 连脓带肉瘤, 一次清除。……”一系列的动作, 语言的描写把滕增寿的个性展现得活灵活现, 入木三分。

二、“互见法”的写法

《史记》在记述人物时, 广泛采用了“互见法”, 旁见侧出法, 又称互见法, 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 而在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记中显示。即针对每个人物传记, 详记他的重要事迹、功勋、优点或主要性格特点, 而在有关人的传记中附带写出他的缺点或次要性格特点, 作为对本传的补充。这样完整真实地展现了人物复杂性格和生平。

如《高祖本纪》中, 详记了刘邦打江山的经过和功绩, 主要肯定他的胸怀大志, 能屈能伸, 知人善任等正面表现。而在《项羽本纪》中, 写刘邦在危难时刻为了自己逃生, 残忍得抛下儿女和父亲, 表现出冷血、自私的一面。在《萧相国世家》中写他给萧何派五百卫兵, 表面上为保护他实为监视的阴暗心理, 暴露他多疑的性格。在《留侯世家》中, 写他攻占咸阳后想把秦宫中的宝物、美女据为己有, 暴露出了他好色贪财的本性。在《张丞相列传》中, 刻画了他流氓无赖的嘴脸。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 把刘邦写得有血有肉, 真实全面, 是人而不是神, 比《高祖本纪》中呈现出的刘邦形象给人的印象更深。

“互见法”虽然是适应纪传文体的需要而创造的述史方法和表现手法, 但这种写作方法可以给人物通讯的报道理念一些适当的启发。不少人物通讯的报道理念, “神化人”和“鬼化人”。即人物通讯的先进人物个个高大全, 形象高大, 意志超人, 甚至是不食人间烟火, 没有七情六欲, 没有家庭生活, 心里只有社会理想的“神”。对负面人物, 也是一味的脸谱化, “魔鬼化”, 对其人过去的好事, 贡献一字未提。

史记的“互见法”启发我们应该扭转这种报道理念, 塑造一批真实可信, 血肉丰满, 既有无私奉献又有个人价值的追求的人物, 回归人的真实本质。如:人物通讯《黑脊梁》中, 作者不仅表现了解放军某部连长李邦亮刻苦练兵, 代兵的事迹, 同时又着力刻画他抽空回家乡给自家盖房子, 孝敬父母, 尽一个儿子, 丈夫, 父亲的责任, 既表现“兵味儿”, 也表现了“人味儿”。在《生命的支柱》中, 作者郭梅尼不仅展示张海迪身残志坚, 顽强不屈的精神, 也记叙了她遭受了屡屡打击后曾经试图轻生的脆弱矛盾心理事实。这种报道理念, 使得人物真实可信。这真是新闻本身的魅力所在。

三、“辩而不华, 质而不俚”的语言

新闻语言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概括是“准确, 简洁, 鲜明, 生动”。《史记》可以为新闻记者提供学习的范本。《史记》的语言特点“辩而不华, 质而不俚”, 语言平实质朴简洁, 尤其擅长用描写, 这和新闻语言中“白描”是相通的。《史记》在记录历史人物, 皆以“白描”式语言勾勒, 如《项羽本纪》中有一段:“项羽已杀卿子冠军, 威震楚国, 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 救钜鹿。战少利, 陈余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皆沈船, 破釜甑, 烧庐舍, 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 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 与秦军遇, 九战, 绝其甬道, 大破之, 杀苏角, 虏王离。涉间不降楚, 自烧杀。”

其语言叙述简洁, 生动, 准确与鲜明, 令人拍案而起。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记者, 《史》的白描语言为当今人物通讯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熊国荣, 程前.《史记》与人物通讯写作[J].新闻与写作, 2010, 9.

上一篇:三年级安全知识下一篇:绍兴游记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