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课文赏析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晋祠课文赏析(共8篇)

晋祠课文赏析 篇1

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

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

【注】①晋祠:位于山西太原。 ②朱彝尊:秀水(今浙江嘉兴)人。

(1)全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2)词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的?请简要说明。(3分)

(3)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0.【古诗鉴赏】(7分)

(1)重游晋祠欣赏春天美景的喜悦之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之情;思念家乡的孤独之情。

[4分。欣赏春天美景的喜悦之情2分;其他两点任答一点2分。]

(2)以月之凉衬托人的感伤悲凉;以月之满衬托(反衬)人的孤独。

[3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

(3)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月之凉衬托人的感伤悲凉;以月之满衬托(反衬)人的孤独。

赏析

上片描写渐近晋祠时所见的景象,笔触粗疏,境界阔大,字里行间流露出旧地重游、美景如初的弥情。词从远望悬瓮山起笔,描绘山间雾气弥漫,飘浮十里,看来很近,其实还远的画面。这里面既有十里浮岚云烟氤氲的实景写照,又有山近远这种看在眼前、走却很远的具体感受。接以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进而层抒写雨后踏沙而行的惬意心境。上句补明十里浮岚的原因,又为下句铺垫,渲染出雨后乍睛、轻柔温暖的气氛;下句直道踏沙而行无比松软的愉快感觉,春字正面点明季节,最喜则强调喜悦隋绪。词人重游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和兴奋心情,至此已全部得到简洁而又生动的表现。又是天涯芳草遍紧承春沙软而来,在描写芳草连天的实景同时,开始唤起对初游景象的回忆。此句虽是化用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的句意,写出通向晋祠的路上春草连绵不断的实景,但用又是二字领起,就自然融入词人曾经有过的美好印象。这时,那环绕太原的`汾水正穿过绵绵草地向南流去,那列阵成行的大雁正掠过绵绵草地向北飞回,词人沿着汾水行,望着雁群飞,又不禁发出年年汾水看归雁的赞叹。年年二字与又是二字紧密相扣,前后照应,撩起词人远如芳草、长如汾河的思绪,水到渠成地开启下片。

下片描写重游晋祠时所见的景象,笔触细密,境界清幽,字里行间流露出旧地得游、韶华已变的感慨。系马青松犹在眼,是刚到晋祠的特写。青松之所以成为词人瞩目的对象,不仅由于初游晋祠时曾经拴马于树上,而且暗示这次重游仍然乘马而来,将寻青松而拴马。这既不着痕迹地表露人已到晋祠,又补写上片乘马踏沙之未写。犹在眼,突出描写词人看到系马青松的情景,其中犹字着重刻画了词人看到青松如见故人的心态。但是在惊喜青松如旧的同时,却又不禁撩起时光流逝的感慨。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就是这一瞬间心理活动的写照。胜地重来,正面点题,写明重游晋祠这个著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似乎一切都像初游晋祠时那样美好。暗记韶华变,则轻轻一转;抒发出风景不殊、年华流逝的清愁。韶华,本指春光,又可引申为美好的年华。词人在此,既以韶华变表明这次重游的春光已与上次初游的秋光有了明显的不同,又深人_层地透露初游时美好的青春如今已在悄悄地变化。这种极其微妙的心理动态,与上句的犹字脉连意反,在表示从内心深处想起的暗记二字中,得到了细腻的表达。

晋祠课文赏析 篇2

当然, 文学赏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的内容也很多, 加之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进行文章的体裁、章法结构、写作背景知识、语言意境、文学形式的变化以及深层隐含的意义等文学手法的赏析, 但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将文学赏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从点滴讲起, 持之以恒, 就能收到可喜的效果。

一、解读标题, 进入文本深处

一个好标题, 往往用最简洁、透彻的文字高度概括文章的主旨;常常也是课文的精华浓缩, 对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 标题亦是文章的“路标”, 沿“路标”寻思路, 捷径自然通幽。

例如, NSEFC Book 1 Unit 1中的“Anne’s Best Friend”介绍的是Anne’s diary, 却没有以此作为标题, 而是紧扣该单元friendship这一话题采用了一个较为含蓄的题目, 使人在阅读过程中出乎意料地发现Anne的好朋友并非某个人, 而是她的日记, 由此更能激发读者对故事情节的阅读兴趣, 促使其迫切地去追索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 并能切身感受主人公Anne在二战期间, 为躲避纳粹的迫害, 和家人不得不藏身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个小阁楼里, 不能与外界接触, 周围又没有可以推心置腹、与之深谈的朋友的艰难处境, 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Anne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以及纯洁美丽的心灵。以这样解读标题的方式向学生阐释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存在不是独立的, 万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而无论与人或物的交友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宣泄、一种倾诉, 是我们存在和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又如, NSEFC Book 1 Unit 3中的“Journey down the Mekong”, 虽然标题不长, 可涵盖的信息量却极其丰富, 极具概括性。首先, journey告知读者文章将讲述的是一次旅行, 不由使人对其相关的when, where, who, how以及途中发生的故事等信息充满期待;down the Mekong, 尤其down则直言了本次旅行的始终及其路线。所以, 如果在课堂上先和学生一起读透这一标题, 从湄公河之旅的筹划到实施, 整个Travel Journal的脉络便可一目了然。

可以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一个精彩的标题等于文章成功了一半。因此, 以标题为切入点, 围绕标题巧妙设问进行课文教学, 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 从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 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标题在课文中的重要作用, 将标题讲通、讲透、讲深。

二、体味语言, 感悟文本之美

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有很多精言妙语, 精辟修辞, 扣人心弦, 使人读了欲罢不能, 回味无穷。修辞可以使语言更加准确精练, 幽默生动, 使句子结构匀称, 音韵和谐, 对修辞手法的学习和了解能使学生有更好的、更地道的语感。虽然修辞手法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 但是在教学中遇到一些常用的修辞现象时向学生讲一讲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下面就高中英语教材中常见的一些修辞现象举几例。

1. 比喻

比喻作为一种最简单、最常见的修辞方法, 将两种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对比, 表明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 其基本格式是“A像B”, 常用的比喻词有as, like, as if, as though等。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浅显、明白, 使人可见可感可悟, 把简单的事物表达得更为形象, 更为生动。

如NSEFC Book 1 Unit 3中“However, the lakes shone like glass in the setting sun and looked wonderful”和“At one point we were so high that we found ourselves cycling through clouds”这两句作者分别用明喻和暗喻描写游历途中在西藏的所见所感。夕阳下的湖面如镜闪耀, 山坡上的单车行则如走云端。恰当的比喻使美丽的画面跃然眼前, 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2. 拟人

NSEFC Book 1 Unit 4的标题和文章末句都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一句“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道出了自然灾难如此残酷, 令人窒息, 而国家、军队、人民的及时救助让受灾民众看到了希望, 重燃生活的信心。

可见, 拟人即把无生命的事物当做有生命的事物来描写, 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感情和动作或是把动物人格化, 使语句更为生动, 表达更富情感。

3. 排比

排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 (主谓/动宾) 或句子并排, 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它能加大语言的信息量, 使语言条理性强, 且节奏鲜明, 适于反映事物的情状, 尤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如NSEFC Book 1 Unit 4中“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的“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A list of all those killed will never be made.”整个城市仍然矗立的建筑物已寥寥无几, 与地震顽强抗争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则可以填满整个图书馆, 无奈在地震中丧生的却不计其数。寥寥数语, 描写却极其精练, 极其形象, 可以说对地震灾后的讲述达到极致的效果。

由此可见, 高中英语新课标教材中蕴涵着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 举不胜举。使用修辞手法, 能使文章更生动, 更有趣, 更鲜明, 更感人。理解修辞手法, 有助于读者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神奇功能”, 使许多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现象变得妙不可言, 从而更好地欣赏作者所创造的感官印象和情感效果。向学生讲解修辞手法, 可以激发兴趣, 陶冶情操, 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提高人文素质, 这正是英语素质教育的真谛所在。

三、把握结构, 领悟写作技巧

高中英语课文篇幅较长, 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完整的情节, 且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作者写作风格的迥异, 文章内容的展开、主题的呈现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 日常的教学材料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赏析的, 如作者的写作意图、语言运用的独特风格、文章的脉络框架等等。

如NSEFC Book 1 Unit 4的Workbook中描述San Francisco那次地震的阅读材料“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 全文仅三个段落, 作者从当事人的角度来讲述, 真实且感性, 从震后的城写到震后的人, 写城市的不复存在, 写人的貌似平静, 写海上的宁静与旧金山的凄凉, 篇幅不长, 作者却能将自己的震惊通过对人、事、物和景的描述毫无保留、毫不夸张地传递给读者, 使读者如亲历震后现场。文章首尾都运用了否定词提前的倒装结构, 首句“Never before in history has a city been so completely destroyed”, 末句“Never in all San Francisco’s history were her people so kind as on that terrible night”, 两个never、两个in history使肆虐的灾难与无声抗争的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如此开头与收尾更强化了作者目睹地震时那种震撼, 更凸显了遭遇灾难时人们内心深处真善美的迸发, 只要团结携手, 灾难又有何惧!这样的文章只有通过朗读、体味、赏析才能使学生理解幸存者的无语、麻木, 理解他们在这样的灾难面前已不知如何表达也无暇表达自己的悲痛, 他们所能选择的唯有活着, 所能做的只能是站立起来。

而NSEFC Book 4 Unit 1的“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属传记式文章, 作者却没有以时间为顺序从她的出生讲起, 而在第一段记叙Jane与她的同事们在非洲原始森林观察非洲黑猩猩的一个片段, 在第二段才叙述她自孩提时就有的梦想。由此Jane作为一个女性在森林里四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便凸显在读者眼前, 同时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森林里一天的游历已足以使他们tired and dirty, Jane却放弃了一切在那里度过了大半辈子观察猩猩的饮食起居, 它们的喜好、习性, 并呼吁全世界来保护野生动植物, 她所面临的困难与她取得的成就立刻形成强烈的对比。

很显然, 文章不同的构架可以达到完全不同的表达效果, 在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中渗透对文本结构的赏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加强语篇意识, 更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欣赏内容, 增强人文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 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高中英语课文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它也是情感的教学。语言文字仅仅是个载体而已, 教师应该借助这个载体, 教会学生透过这个载体去揣摩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 深入认识课文的思想底蕴。新课标英语教材均是每单元一个主题, 教师几乎可以从每个主题中挖掘出人文素质教育因素。其文章内容丰富多彩, 包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 它引人向上, 劝善惩恶, 提倡互助和奉献, 激励人们热爱生活, 追求理想, 同时文章展现出的各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也是很好的进行人文教育的生动例子。

例如, NSEFC Book 1 Unit 5中介绍Nelson Mandela的文章, NSEFC Book 4 Unit 1的Jane Goodall和Lin Qiaozhi以及Unit 2的Yuan Longping都是人物传记式的文章, 在描写人物时无不显露他们在实现梦想过程中所展示的人格魅力, 他们同样执著、坚强, 同样吃苦耐劳, 同样有宽容博大的襟怀, 可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曼德拉几十年身陷牢狱却无时不为黑人的平等权利而斗争;林巧稚终生未嫁却成就了万千生命的顺利降生;农民般朴实的袁隆平却解决了亿万人的温饱问题。这些都是中学生所应该敬仰和效仿的典范, 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剖析这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士在其奋斗过程中所展示的personal qualities, 从而给学生以正确的人格导向。在课文教学中, 教师必要时还可以辅以一些相关的名言名句, 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名人风采, 如:Think about what you do every day and the impact your life is making o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Jane Goodall)

I never see what has been done;I only see what remains to be done. (Marie Curie)

所以, 通过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外壳去品味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端正其人生价值观, 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具有高尚的品质, 顿悟人生的真理, 燃起生活的激情。

晋祠课文赏析 篇3

一、写作课文赏析作文的意义

(一)促进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写课文赏析性的文章就体现了这条原则。上课之初,老师学生集中考虑的是如何疏通字句,熟悉内容,把书读“懂”。这个要求是必要的,但应该说是不够的。陶渊明提倡“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于课文的疑点、难点,佳处、妙处,应当加以欣赏分析,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读写能力。写课文赏析作文,要求学生发掘课文重点、难点,品尝课文佳处、妙处,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一般性读“懂”上,而力争把书读“活”,达到心领神会。课文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风格等写作技巧烂熟于心,在写作其他作文时就能应用自如了。同时,写课文赏析作文也就促进了读,并且能真正把课文读“懂”,从而使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

(二)解决无米之炊

中学生作文有一个无米下炊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广泛阅读,积累资料等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写作课文赏析作文应当说也是变“无米”为“有米”的办法之一。课文赏析作文,赏析对象就是课文,基本材料来自课文,而我们的课文大多是传统名篇或应时佳作,是探之不尽、采之不绝的“富矿”,小到绝句小令,大到长篇节选,春兰秋菊,各尽其妙,可供赏析的东西是很多的。学生不会感到无话可说,通过赏析课文,还可以深入领会课文作者们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本领,有助于学生自己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从而获得更多的写作材料,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无米为炊的苦恼。

(三)符合学生心理

古人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能做到以作文为乐,那么写作水平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这就要求作文训练要切合教学特点,符合学生心理。中学生一般喜欢阅读词藻瑰丽的文章,写作时也千方百计想增加点文采。这应当说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据说人们写文章有一个由文返朴、从华到实的过程。写作课文赏析作文,由于赏析的对象是文美情真的名篇,写作面对的是诗情、画意、哲理,所以笔墨所及多半是清词丽句,或摘抄、或转述、或概写、或赞美、或评论,洋洋洒洒。学生写着顺手,看着满意,满纸文采斐然,这类作文写作是比较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

(四)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以写记叙文为主,高中阶段以写议论文为主。写记叙文,侧重在训练形象思维能力,写议论文则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能力,它们中间有一个衔接过渡的问题。写课文赏析作文,可以为此搭桥铺路。无论是赏析形象性很强的诗歌、小说,还是赏析一般的杂文、政论,都要提炼赏析要点,安排赏析层次,进行分析综合。实际上,这类课文赏析作文就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议论文,经常写作这类文字,能够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的、枯燥无味的、外加的,它是在轻松愉快的课文赏析过程中自然而成的。

(五)开拓知识领域

为了写好课文赏析作文,学生必须广泛涉猎知识,多方吸取营养。首先他们需认真听课,还要仔细研究课文,特别是课文后的思考练习,看对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有何提示,以期找到赏析点或突破口。其次,学生一定会对古典诗词赏析、优秀散文赏析、电台、电视台的文学欣赏节目及各种报刊上的文艺鉴赏文章产生强烈的兴趣。因为他们希望从中找到范本或受到启迪,这样就大大扩展了课外阅读范围,学生求知的触角不拘限在几篇课文内,而是伸向了广阔无比的知识海洋。

(六)有助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空洞说教理论报告,它应该既使人感到情感的愉快,又使人得到理性的满足。写作课文赏析作文,学生的想象活动极为活跃。课文中的具体形象在学生的意识中栩栩如生,真正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艺术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经常写课文赏析作文,就会受到课文里面的好人、善事、真情、美景的感染。有时还会写着写着不能自已,衷心喜悦乃至灵魂陶醉,情操因之得到陶冶,心灵为之更加沌洁。不能说陶情淑性主要靠写课文赏析作文,但写课文赏析文章无疑是有助于美感教育的。同时,赏析就是要鉴别、要品评。这对于辨别美丑、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从而去追求美、创造美,也是不无裨益的。

二、写作课文赏析作文的思路

写课文赏析作文,应当由易到难。先可从诗词歌赋一类形象性强、笔墨技巧集中的课文赏析开始,再逐步过渡到赏析其他文章,甚至杂文、政论、科技说明文,可以先只赏析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把这一点赏深赏透,以达到窥斑见豹,再逐步过渡到大综合。对全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全面赏析。写作课文赏析作文,应当先定格后独创。教师要提供一些较好的范文,确定基本格式,怎样引入,怎样总提,怎样分析,怎样收束,都要有规矩绳缰。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在形式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写课文赏析作文,教师还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一些文论常识与文论资料,比如说古人、今人文论名句,像“文似看山不喜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之类,学生把最深为喜爱的抄在本子里,嵌入作文中,会增色不少。写课文赏析作文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随着知识的丰富、技巧的完善,学生赏析的笔触还可以从课文扩展到其他诸如小说、戏剧、电影之类的艺术作品,向报社投稿,为刊物撰文,使作文产生社会性效益。

(张金泽 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中学 221421)

《雷雨前》课文赏析 篇4

雷雨前

茅盾

清早起来,就走到那座小石桥上。摸一摸桥石,竟象还带点热。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天快亮的时候,这桥上还有两三个人躺着,也许就是他们把这些石头又困得热烘烘。

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然而太阳的威力好象透过了那灰色的幔,直逼着你头顶。

河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河中心的泥土也裂成乌龟壳似的。田里呢,早就象开了无数的小沟,--有两尺多阔的,你能说不象沟么?那些苍白色的泥土,干硬得就跟水门汀差不多。好象它们过了一夜功夫还不曾把白天吸下去的热气吐完,这时它们那些扁长的嘴巴里似乎有白烟一样的东西往上冒。

站在桥上的人就同浑身的毛孔全都闭住,心口泛淘淘,象要呕出什么来。

这一天上午,天空老正着那灰色的幔,没有一点点漏洞,也没有动一动。也许幔外边有的是风,但我们罩在这幔里的,把鸡毛从桥头抛下去,也没见他飘飘扬扬镀方步。就跟住在抽出了空气的大筒里似的,人张开两臂用力行一次深呼吸,可是吸进来只是热辣辣的一股闷。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进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象接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象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象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儿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儿中什么用?

象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象是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嗡的,饶住你,钉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象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尊。

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象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文字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的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翁翁翁!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耶,要死耶!”

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象烧,你手里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未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胡--胡--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象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

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作者和背景

茅盾(1846-1981),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先驱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1926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蚀》、《三人行》、《子夜》、《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剧本《清明前后》、散文《白杨礼赞》等。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为我国文学宝库创造了珍贵财富。

这篇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是:中国革命已经从大革命失败时的低潮转入30年代前半期,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浪潮不断掀起、不断深入。作品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黑暗统治,表达了革命者奋力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昂扬斗志,对革命充满胜利的信心。

内容赏析

《雷雨前》发表于1934年,登在《漫画生活》月刊第1期(1934年9月20日出版)。关于《雷雨前》的寓意、艺术构思和写作手法,茅盾先生曾说过:“我愿意推荐《雷雨前》和《沙滩上的脚迹》;这两篇也是象征意义的散文,但所象征者,和《白杨礼赞》与《风景谈》之所象征,时代不同,背景也不同,方法也不同,可以说,《白杨礼赞》等两篇只是把真人真地用象征手法来描写,而《雷雨前》等两篇,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30年代整个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矛盾。”(《茅盾散文速写集》)

阅读这篇作品,可注意了解自然、逼真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文中不着一字,甚至连暗示性的词句也没有,一切都以自然界的事物的本来面目为基础,抓住其特征用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作形象概括,并在其自身运动中和相互冲突中显现其象征寓意。如写“清早”的氛围:闷热、无风,露宿的人、灰白的幔,河干、土硬还像在“吐”“热气”。这都是从视觉、触觉得来的实际感受。写“这一天上午”的氛围:幔外也许有风而幔纹丝不动所造成的“热辣辣的一股闷”,汗腻胶着皮肤像结成了一层壳,真实地再现了随时间推移,热闷增强、压抑郁闷的气氛也随之增浓的真切情景。“午后三点钟光景”,到“人像快要干死的鱼”时,“天空那灰色的幔”才“裂了一条缝”!但这“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转瞬即逝,那幔和密云不雨的情势也极其顽固:“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把郁闷腻热的氛围渲染到极点。这一系列逼真的描述给人以身临其境、身受其害的真切感受,所激起的扑息闷热、改变环境的渴求也愈来愈烈,使处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之中的读者自然地由自然环境联想到重压的政治环境,自然地接受了作品的象征性寓意,也很自然地了解“执刀巨人”这一象征性形象,会赞赏和支持其奋力砍幔的举动,甚至也和他一起“咆哮发怒”,这是在逼真描写中寓以象征意义的成功之处。

作品艺术形象的象征意义:开头以雷雨前闷热难忍的窒息气氛,象征国民党统治之下的黑暗社会现实,接着指出由于反动统治,即“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因而引起革命力量的反抗,即“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在激烈的斗争中,尽管帮凶们纷纷出来捣乱,然而革命者不畏强暴,迎着黑暗势力搏击,“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文章结尾表明美好社会必将到来,“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作品的语句精练、有力。“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更坏!”这句双关语有深刻的含意,分外打动人心,分外能反映人民要求推翻反动统治的渴望,分外激励读者和巨人一起去破坏由幔和可恶的虫豸们组成的让人透不过气的“雷雨前”的处境。作品中用短促遒劲的语句,写形势巨变,有震撼人的力量。“猛可地”一语很有气势;“电光一闪”一语给人以强烈的快感;“轰隆隆,轰隆隆”,雷声威猛,“呼--呼--”风力强劲,“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和“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相对照,局势突变,痛快之极。最后用分行诗句方式点出散文的“眼”:

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这画龙点睛之笔遒劲、洒脱,似闪电、如雷鸣!喊出了读者的心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花钟》课文片断赏析 篇5

卢老师上的《花钟》一课,教学设计独具匠心,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解释花钟”、“设计花钟”、“认花钟”到最后一个环节“填满花钟”,整个教学过程给人的感觉就是:美,一种不知不觉的美,一种不露声色的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美,这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欣赏。这种“不露痕迹”的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的技巧,更是一种教育的境界。

一、出奇的课堂导入

师:刚才快上课时有位老师问我“花钟”是什么东西?我说上课了我们班的学生会告诉你的。现在让我们来告诉在座的老师吧!

生1:用花做成的钟就叫花钟。

生2: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做成像钟一样的就叫花钟。

师:老师们理解了吗?

(老师们个个豁然开朗)

卢老师开创性地利用和重组了来自听课老师的资源。这一出奇制胜的开头,不仅马上把听课老师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激起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欲望。能够帮助在座的老师解难这可是学生最乐意做的事,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更是学生引以为自豪的事。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卢老师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当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二、机智的教师引导

(片断一)

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几点钟了”,这句话对吗?

生:错,应该是“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是不确定的。

师:你很会发现,这句话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师:去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大致知道几点了”,现在对了吗?

(生还是说对)

师:(范读第3自然段)发现了吗?

生(豁然开朗):错,应该是“你只要看到花刚刚开放,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

师:是啊,作者用词是非常确切的。

在以往的教学中,如果要体会某个词在句子中的确切性或重要性,老师往往拿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而卢老师让学生认真倾听,仔细辨别,并让学生自行发现句子中的错误、知识点的不科学。

(片断二)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真棒,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卢老师说些什么啦?

生:你只说牵牛花开了,睡莲开了……

师:真会倾听,我们把刚才说的连起来就是,(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七点左右,月光花开了;晚上八点夜来香开了;九点左右,昙花开了。)自己读一读,你觉得怎样?

生1:“开了”一词用得太多了。

生2:“开了,开了”,太单调了,有点烦。

生3:“什么花开了,什么花开了”,太枯燥乏味,一点儿也不美。

师:课文是不是跟老师这样写的?(生答不是)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

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卢老师就是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三、巧妙的学科融合

师:接下去老师要考考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究竟会不会认钟?

师:哟,万寿菊开了。

生:现在大致是下午三时。

师:哇,蔷薇开了。

生:现在大致是早上五点。

师:“大致”是什么意思?你们还能换个词来说吗?

师:你看,夜来香开了。

生:大概是晚上八点。

师:烟草花开了。

生:大约是傍晚六点。

师:月光花开了。

生:现在是晚上七点左右。

师:午时花开了。

生:也许到十二点了。

就在这几句简单的对话中,数学、常识、语文三门学科的知识都有了巧妙的融合、重组:让学生学会看钟,是早上几点,下午几点,还是晚上几点,这是数学方面的知识技能;而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了解什么花大致是几点开,这又是常识知识;“万寿菊开了,大致是下午三时。蔷薇开了,大致是凌晨五点。”这又是用“大致”进行了说话训练,接着又用了“也许、左右、大概、大约”等词来回答,不仅加深了对“大致”的理解,更是一种词语的活用,词语的内化。真可谓是一举多得,而且组合得是那样不露声色,浑然一体。

四、愉悦的情感流淌

师: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请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牵牛花还真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

师:(满脸笑容)你也来吹吹看。

(生边做吹喇叭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灿烂地笑)唉呀!吹得还真响呢。

生:“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就是这样(他用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

师:(大笑)哇,还真像个迷人的花仙子。

生:“万寿菊欣然怒放。”(边做动作边说)就像过年时放烟花一样,“嘭──啪”,很快地向四面八方绽放,五彩缤纷。

师:(会心地笑)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

(生边做心花怒放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我觉得这些花就好像是我们班的学生,他们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姿态。真是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桂林山水》课文片断赏析 篇6

一、设境激趣,触发情感

师:昨天晚上,陆老师进行了第二次备课,感觉桂林山水确实风光惰旋,越读越有味。不知你们看后、听后会有什么感受。

(放课文录音,课件演示《桂林山水》风光片)

师:能不能用一个字来说说你对漓江水的感受?

生:(静、清、绿、秀)

师:用一个词说。

生:(水平如镜、清澈见底、绿如翡翠、波平浪静、晶莹透亮)

师:用一句话说。

生:漓江的水,天下独一无二。

生:漓江的水秀丽无比。

生: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很清。

生:漓江的水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西湖那样水平如镜。

师:那漓江的水怎么样呢?老师给你一个关联词虽然但是,把句子补充完整。

生:漓江的水虽然不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也不像西湖那样水平如镜,但是给人以梦幻般的柔和。

师:了不起!下面我们能不能同样也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来说说对桂林的山的印象?

生:(奇、秀、险、怪)

生:(形态各异、连绵不断、怪石雌崎、危峰凡立、形态万千、绚丽多姿、奇峰夹岸、峰峦叠峰)

生:桂林的山看上去像是神秘的仙境。

生:桂林的山奇丽独特。

生:桂林的山鬼斧神工,令人称奇。

生:桂林的山峰峦叠峰,51人人胜。

生:桂林的山,一时孤峰直树,一时奇峰一片,时而山海峰林,时而平畴旷野。

二、潜心品读,体验情感

师:同学们,作者荡舟漓江,领略了秀丽的山水,惰旋的风光后,发出了一句赞叹。请你们打开书本找一找,然后读一读。

师:谁想读就站起来读。

(三名学生读,教师与学生一同评价)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船在碧绿的江面上航行,人好像在画中游览一样。

生:小船在碧绿的漓江上滑行,人好像在画中游览。

师:促使作者产生赞叹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句子说明。

生:是因为作者看到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师:这样的山是指怎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指怎样的水?找出句子。

(学生找句子)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分小组讨论怎样读好喜欢的句子,练读,汇报读、比赛读)

(课件出示画面,音乐伴奏)

师: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作文游。一位到过桂林的同学写了游桂林。我批改时发现这位同学在描写漓江的水时写道:漓江的水很清很静很绿。于是,我把这句话改成书上那句话,我应该怎样告诉这位同学这样改的理由呢?大家帮我说说。

生:书上的句子写出了作者对漓江水的惊叹和偷悦的`心情。

生:书上的句子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写得有韵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生:书上的句子排在一起,形成一种连珠炮似的气势。

生:我觉得书上的句子真字用得非常妙。既写出了漓江水让人一目三叹,又写出了作者观赏后心旷神怡的感受。

师: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不仅要说出景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抒情表达,丰富情感

师:你能不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写写桂林的山或漓江的水。

(课件出示桂林山水风光,学生小组讨论,各组派代表汇报)

生:桂林的山真是千姿百态啊,有的像金丝惟慢,有的像圆顶蚊帐,有的像瓜菜蘑菇,有的像人参当归。

生:桂林的山真是奇特优美,耐人寻味啊,有的平地一峰突起,有的峰顶有峰,有的山峦欲倾,触目,凉心。

生:桂林的山真是鬼斧神工啊,有的浑圆,像芋头,像海螺,像馒头,有的尖挺,像玉笋,挺拔秀一啊。

师:是啊!山水相映,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点缀,江上竹筏小舟,构成了一幅立体的画,动态的景。让我们再来荡舟漓江,观赏这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桂林山水吧!

(再次课件出示,音乐伴奏)

师:此时此刻,面对此景,你不想抒发一下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吗?

生:桂林山水真是风光如画。

生:桂林山水是一颗灿烂的明珠。

生:桂林山水为中国这只雄鸡增添了一片绚丽的羽毛。

师:除了这种抒发感受的方法外,你还有其他方法吗?/J组讨论。

(诗配画、写诗歌、画画、模拟旅游解说)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一下。

(学生上台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积淀情感

师:我有一个朋友,创办了宁波天一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现在要开辟宁波桂林的游览线路,请你帮他写一个广告词。

生:今年过节哪T游,桂林山水是首选。

生:这里好,那里好,不如桂林山水好。

生:桂林山水,人间仙境!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风光独特美如画。

师:同学们的广告词已经把我撩拨得心动了,我一定去佳林!

本课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教学过程。由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思考,自主发现。

2·开放教学内容。教学不是为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而是以教材为载体,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3·开放学生的思维。强调学生阅读行为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多元感受,便教学成为学生、教师、课木之间对话的过程。

4·开放教学形式。运用了多媒体、小组合作、诗歌、画画、唱歌、写广告词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保持最佳的求知状态。

谈晋祠建筑与宗教文化 篇7

中国古代注重风水学以及玄学,兴建寺庙、祠堂、住宅等都十分讲究地势、方位,而晋祠“际山枕水”,既有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又有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充足的水源,真可谓灵气十足,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大舞台上,无论是群雄争霸,还是改朝换代,超然世外的晋祠几乎都被视为“龙兴之地”,同时也因它是宗法制度的精神象征而受到顶礼膜拜。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难老泉亭、望川亭、善利泉亭等均为这一时期所建造。隋开皇年间,随着国家的统一,政治、经济的稳定强大,佛教的发展进入了鼎盛阶段,对当时的晋祠产生了影响,开始在祠内广修寺庙道观。这一时期在祠区的西南方增建了佛教建筑舍利生生塔,晋祠的文化及建筑逐渐融入了宗教的色彩。隋末太原留守李渊和儿子李世民起兵之前,曾祈祷于唐叔虞祠,尔后他们起兵晋阳,直捣长安,建立了大唐王朝的基业。贞观廿年,唐太宗最后一次回到他的发祥地,庄严地祭祀于晋祠,留下千古绝唱“晋祠之铭并序”,其中赞美了晋祠秀美的景色,更有感而发地感叹道:“克昌洪业,实赖神功”“天地可极,神威靡坠”,把成就唐室大业,归功于这块地灵人杰的风水宝地。宋灭北汉后,赵光义一方面水淹火烧晋阳城,另一方面又诏令恢复礼治,在晋祠大兴土木,扩建施工达五年之久,并刻碑记事。宋仁宗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并重建了鱼沼飞梁。从历代帝王将相对唐叔虞所寄托的特殊情结,不难看出晋祠对西周宗法制度的传承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晋祠的文化内涵也因之丰富起来,从单纯的祭祀祖宗的祠庙,逐渐演变成了以圣母殿为中心的规模宏大的文化建筑群,它集宋、元、明、清建筑于一统,融儒、释、道文化于一处,辅以山水园林,构成了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风物景观。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心理及所处地域的差异,导致了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也铸就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晋祠三教九流、“百家争鸣”的规模布局,可以说是我国宗教文化多元化的一个缩影。晋祠中部为主轴线,以圣母殿为主体。大殿坐西向东,完整地保存了宋代“柱升起”“柱侧角”和“减柱法”三大建筑手法,其布局规整壮观,为研究宋代建筑的典型范例。沿主轴线依次排列着鱼沼飞梁、献殿、对越坊、钟鼓楼、金人台、会仙桥和水镜台。这一组中轴线上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在为“祭祀圣母”这一主题而服务。其尊卑有别、主次分明的建筑模式,明显地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支持下封建礼制至高无上的皇权权威。而其严格的中轴对称、四平八稳,又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和伦理纲常。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传入我国,隋、唐五代到宋,是中国佛教大发展时期。在这样的形势下,晋祠作为三晋重镇晋阳的名胜之区,佛教来此建寺立庙是自然而然的事。据文献记载,晋祠周围的一些佛寺,如崇福寺、上生寺、雨花寺等均建于北齐年间。现晋祠内的舍利生生塔始建于隋开皇年间,清乾隆年重建。这是一座八角七级楼阁式佛塔,游人可拾级攀登,旋转而上至塔的最高层。据考证,原先一至五层塔内均塑有佛及菩萨像(现已毁),为佛教主题;六至七层塔内供奉文昌帝君像和魁星像,为道教主题和儒家思想。儒、释、道三家和平共处于同一座塔内,也从侧面证明了晋祠是一座“诸教并行,兼容并收”的祠庙。而祠内的奉圣寺为唐国开国功臣尉迟敬德于唐武德五年捐宅为寺而扩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唐高祖李渊题名“十方奉圣禅寺”,是祠内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建筑。从文献看,奉圣寺坐西朝东,历代修葺,规模宏大,由前后三进院组成,三进院后殿为大雄宝殿。寺内供奉有佛、菩萨、罗汉、禅师、天王、金刚等像,供人顶礼膜拜。其间,奉圣寺屡经战乱兴废多次,现在的奉圣寺是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组建的。这里远离圣母殿,仿佛也远离了滚滚红尘里的世俗因缘,表现出一种安静祥和、普度众生的宁静,使人一迈进便能心如止水,安心感悟佛的教诲,这也是佛教建筑的神奇所在。

中国的道家思想起源于中国早期的巫术,后引用了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东汉时期形成正式的宗教。它的主流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宋代以后,道教建筑开始在晋祠内兴盛。道教崇尚自然,追求长生不老,认为养生、炼丹、得道成仙的理想环境是名山幽谷、山环水绕、古木葱郁的胜境,晋祠内有众多的道教观宇也就不足为奇了,祠内多数道教建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基本为清代所建。昊天神祠是祠内主要道观,它是“关帝庙”“三清洞”“玉皇阁”的总称。现存建筑规制系清乾隆六十年扩建而成,祠内为两进院落,后院主殿为两层建筑,下层为石洞三穴,奉祀道教所崇奉的三清神,即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塑像原为明代所塑,现存为八十年代重塑。在三清洞的顶部又建高阁,称为玉皇阁。阁中奉祀玉皇大帝(已毁),他是道教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又是人间帝王的化身。在晋祠的北部,从文昌宫向西一直到吕祖阁形成一条弧线,错落有致地布置着道教的主要建筑群,这些建筑群依次分别为:文昌宫、东岳祠、昊天神祠、朝阳洞、老君洞、云陶洞、开源洞、待凤轩、三台阁、读书台、吕仙阁等。道教信徒们为他们的神灵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让他们在此烧炉炼丹,羽化成仙。

历史上,儒、释、道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它们主要反映社会上层,尤其是文化阶层的意志、精神、创造与理想追求,是服务于政治、维护封建政治体制的工具。随着儒、释、道三种文化的逐步融合,在民间还产生了崇拜地方神灵和民间神灵的观念,这种“草根”文化,与广大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反映社会下层民众日常生活实践及精神面貌的民俗民间文化,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或是被后人神话的人,如周朝姜尚、春秋孔子、三国关羽等,或是根据老百姓自己的愿望编造出来的,如门神、灶神、财神、送子观音等等,这些民间百姓的神,反映了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抑恶扬善、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随着这种民间宗教的兴起,一些名人贤士以及民间神祇被纷纷请入晋祠,祠内有祭祀鲁班的公输子祠,祭祀晋源水神的水母楼,祭祀送子观音的苗裔堂等建筑。水母楼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为两层重楼。一楼为塑民女柳春英坐于瓮上的梳妆像,二楼为柳氏坐化成仙的塑像,其不论是建筑结构、还是塑像风格,在祠内都独树一帜。在晋祠北部建有关帝庙、苗裔堂、财神洞;南部建有台骀庙、公输子祠、水母楼、三圣祠、王琼祠、子乔祠等等。这些建筑中供奉的都是老百姓心目中被神话了的偶像。晋祠的宗教文化变得更加贴近民众,更加丰富多彩了。

综上所述,建筑的发展与宗教地位的演变是分不开的,大都受到宗教文化的浸染和极为深刻的影响。晋祠既有对祖先、圣贤的尊崇纪念,又有对自然神灵的虔诚祭拜,这里可以祭天、祭地、祭人、祭神,形式如此之多,包容如此之广,规模如此之大,在全国实属罕见。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蕴含着中国古代的礼治思想、审美心理以及宗教、民俗文化,彰显出生命力旺盛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摘要:从历史的角度,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对晋祠建筑与宗教文化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朝代更替过程中晋祠规模的演变发展,并从建筑特色、风格、布局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晋祠建筑群体现的宗教文化,指出晋祠蕴含了中国古代的礼治思想、审美心理及宗教、民俗特色,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关键词:晋祠建筑,宗教文化,佛教,道教,儒家思想

参考文献

[1]刘永德.晋祠风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7.

唐太宗与《晋祠铭》 篇8

这是一块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并亲自书写的御制御书,它还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行书碑,因而在书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晋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

中国有立碑的传统,征战凯旋,歌功颂德,都要撰写文章并刻在石头上,以求永恒。李世民在征战高丽的回途当中,专门到唐朝的龙兴之地晋阳来修养。时为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李世民已48岁。众所周知,晋祠是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的祠堂,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李世民当年随父亲李渊就是在晋阳的晋祠唐叔虞祠前祭拜盟誓之后起兵,第二年攻取长安,建立唐朝,因而晋阳城一直被视为唐朝的龙兴之地和政权根基所在。相隔30载,故地重游,百感交集,李世民怀着感恩晋祠、感恩晋水、感恩唐叔虞的心情,写下了这一通千古闻名的《晋祠之铭并序》,简称《晋祠铭》。

唐太宗在这篇文章中核心是提出了贞观之治的精髓:“德乃民宗,望为国范”。李世民满怀感恩之情重游晋祠,以水比德描绘晋祠“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在唐太宗眼里,晋祠比蓬莱的海上仙境要美、比昆仑山上的阆苑仙葩还要美。晋祠供奉的唐叔虞的神灵,保佑唐朝“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这是彰于天命,实赖神的保佑,所以要“无言不酬,无德必报”,所以要感恩,感恩晋水神祗,感恩叔虞的神恩;并明确指出唐朝国号的来历是承袭唐尧;唐朝遵循着周朝晋国“经仁纬义”的国政,也就是唐叔虞以仁义治国,恪守正大光明之道,行为要合乎道德规范,进而提出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也就是以道德为崇高理想,其核心是诚信,诚信必须由国家来做,包括政治诚信,表现为制度诚信、法律诚信,让权力受到制约;以民为本,就是放水养鱼,养富于民;唯贤是举,德才兼备,也就是说选才用人首先看德。为什么说唐太宗是千古一帝、帝王的楷模,由此可见一斑。

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励精图治的政治家,而且唐太宗对中国书法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

首先,作为帝王,他把王羲之推上了至高无上的“书圣”之地位。李世民亲自撰写《晋书王羲之传》。《晋书》是唐朝政府组织文人学士对前朝整个政治、军事、文化、社会整体修撰编史,而李世民独独为王羲之写传,可见李世民对王羲之的偏爱至极。其中“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这一书法论点,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響。

李世民对王羲之的偏爱,已超越了个人的偏爱。应该说作为帝王,李世民开启了一个书法新时代,决定了书法的走向,从而造就王羲之为代表的帖学一脉统治整个中国书法1300多年。

唐太宗李世民还是书法的实践者,其书法堪称一代大家。《晉祠铭》就是李世民以王羲之的书法精神一气呵成的千古名碑。

《晋祠铭》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在唐以前,碑文书体一般是以篆书、隶书或楷书来书写,以示庄重威严,在秦朝是用篆书,在汉代是用隶书,在唐代是用楷书。但李世民却打破常规,以行书书写,也使此碑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行书碑。在此之后碑的形式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此碑碑首为圆形,由螭首下垂装饰,华丽而庄重。碑首的正中间是一块圭形平面,用来写碑额,碑额一般是以篆书或隶书来写,所以有篆额或隶额之称,而李世民用的却是飞白书,极为少见。飞白书是由汉蔡邕创造,至今已经失传。一般碑额就是题目,而这块碑却写的是年月,即“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碑的题目在碑文的开头,即《晋祠之铭并序》。

欣赏书法一般来讲,首先是“远观气势,近看细节”,就是站在一定距离看其整体的气势、格局、气象,然后再走近,看细节。这块碑雄浑大气,正如唐太宗本人文韬武略、气壮如山,正所谓“字如其人”。再看细节,全碑1203字,字字有根据,全由王羲之的结体而来;虽然绝大多数是字字独立,但“状若断而还连”,也就是常说的笔断意连,气脉相连;“势如斜而反直”,左右摇曳,因形态而产生势态。全篇有39个“之”字,都各有各的姿态,绝不雷同,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用功之深。最后再看其笔画,用笔遒劲,线条骨力雄强。虽然没有讲究整篇的分间布白,但雄强骨力支撑起全篇气势。李世民自言其书法“唯其笔力,而形势自生”,后人也是如此评价“以笔力为主,不知分间布白为何事,而雄浑厚成,自无一笔失度”。

唐太宗晚年常以该拓本赠送贵宾,可见唐太宗对此碑的珍爱。

上一篇:掌心化雪高考满分作文下一篇:关于母亲的朗诵会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