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与班级管理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任课教师与班级管理(精选10篇)

任课教师与班级管理 篇1

学生管理得好坏,与任课教师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感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任课教师应如何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呢?

一般来说,学生不怕任课教师,这主要与任课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少、不太关心学生、没树立起威信等有关系。这就使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处于一种“游离”状态。搞好一个班级,任课教师有其应有的职责,这职责中也包括了主动性。因此任课教师主动与班主任沟通至少有三方面的功能:

一是及时把掌握的情况通报给班主任,使班主任尽早地拿出对策。虽然班主任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在学生身上,但其了解面终究有限,而且,任课教师发现的问题与班主任大多不一样,因为某些学生的表现具有两面性,即在任课教师面前表现的与在班主任面前表现的是两个样,可以说,在任课教师面前的表现更加真实,而在班主任面前表演的成份可能就多一些。

二是能增强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感情。交往多了,沟通多了,双方的感情就会在不觉间增强,工作中才会相互体谅,相互支持。如果只是单方面的主动,良好的感情是难以建立的,即使有感情也是表象的、脆弱的。因此,任课教师和班主任一起管理班级,创造良好的关系,利于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有利于任课教师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双方在交谈中可以就新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以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主动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也是任课教师处理与班主任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找班上的同学谈话,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然后把了解的情况转达给班主任,利于班主任了解到最真实的东西,对以后改进工作方法及制订新的工作措施都非常有帮助。

任课教师与班级管理 篇2

一、班主任一般都由任课教师担任, 上好课是班主任做好班集体工作的基础

班主任是由学校任命、委派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主任教师, 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一般应由学校从任课教师中选聘, 学校要适当安排班主任的教学任务, 使他们既能上好课又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因此, 在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大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任课教师, 又是管理班、教育学生的主任教师。因此上好课是班主任做好班里工作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班主任在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 不能忽视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因为班主任的教学不仅是一项单纯的专业工作, 而是与班级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教学的质量水平是形成和提升班主任教育权威和人格影响力的内在基础。如果班主任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很高, 学生喜欢听你的课, 你就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 就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你。这样就能产生很好的教育效应。相反, 如果某位班主任的教学水平不高, 学生就会从心理上看不起他, 他的课学生也就不喜欢听, 不乐意上;不仅如此, 学生还会从心理上拒绝接受他们的教导, 这样就会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威信, 不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还会给以后的班级管理带来一定的隐患。现实表明, 学生是很难认同教学平庸的班主任的。因此, 要想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班主任, 就必须从三尺讲台开始塑造自己的教育者形象, 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班主任不同于一般的任课教师, 班主任的责任更重, 任职要求更高

任课教师是班级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他们既是具体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者, 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 对授课的班和每个学生, 负有教育培养的责任。班主任与一般任课教师一样, 都应当通过学科教学进行教育, 但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 远不是限于学科教学这一种途径。由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岗位和相关职责不同, 班主任对班负有专门的、全面的和首要的责任。

从地位作用来看,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 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从工作职责来看,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沟通便利, 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职责, 班主任教育行为的影响深远。班主任的职责即班主任教育劳动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教育、管理好班。具体来讲, 就是要做好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和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协调好各任课教师, 成为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因此,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特别艰巨的甚至艰难的工作。所有复杂的教育问题都可能在班主任工作中显现出来, 班主任集中展现着教师的形象, 体现着教师的崇高职责。

从任职条件看, 班主任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具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观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组织能力,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品德高尚, 为人师表, 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要既能上好课又能做好班主任工作。这就表明, 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当班主任, 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当好班主任, 当班主任是有条件和选择的。

总之, 在普遍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努力承担育人工作的情况下, 班主任的责任更重, 要求更高。因此, 作为一名班主任, 从专业精神讲, 更强调敬业奉献;从专业道德讲, 更强调人格魅力;从专业技能讲, 更强调科学管理;从专业素养讲, 更强调精深的知识和广泛的爱好。

三、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相互配合, 协同管理班级, 需要体制创新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在班级教育中, 只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形成合力, 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没有任课教师参与的班级管理是不完美的、不和谐的。马卡连柯曾说过:“哪里教师没有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哪里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教育过程。”任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学过程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现实地影响和制约着他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任课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班主任工作来加以保障, 而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样也离不开任课教师的支持与配合。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 是搞好班级工作的保证。班主任应该努力协调好各任课教师, 做好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在教育培养学生方面, 从任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到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课堂纪律到学习质量和学习方法, 班主任都负有指导和帮助任课教师的责任。班主任要及时让任课教师了解班里的近期目标和活动安排, 以求获得工作上的主动配合。班主任在组织班会、家长会或其他重要活动时, 应主动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 并邀请其参加, 与任课教师建立共同的感情。班主任要树立教学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任课教师服务的思想和理念, 把工作重点放在班级教学环境的建设上。班主任要深入课堂, 课余时间也要认真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经常主动同任课教师交谈, 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除了经常沟通和交流之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班委会的优势——班长和各科的课代表可以及时传达和反馈师生间的信息, 及时反映同学们的要求和班里近况, 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能够有的放矢, 加强教育的连续性和针对性。任课教师有接受班主任指导、配合班主任工作的义务。任课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帮助班主任开展班级课外活动;要积极参加班里组织的班会、家长会等重要活动, 使自己真正融入班级管理中来;要及时、定期地向班主任报告学生的学习情况, 主动和班主任共同分析所授学科教学质量高低的原因, 主动征求班主任和学生对自己的意见, 从而共同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

任课教师配合班主任参与管理班级, 需要制度保障。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能否做到相互配合、通力协作, 从而解决班主任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状况, 既取决于各自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 更重要的还在于体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要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篇3

关键词:任课教师;班级管理;管理职责

班主任承受了班级管理中的重要职责,其他任课教师的工作较为轻松,造成了班级管理的资源浪费,应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管理职责。

一、成为班主任的管理助手

任课教师要想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在班集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只有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班集体向着班风正和学风浓的良好班风转化,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也会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班主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需要全体任课教师的积极配合,促进班级管理的良好循环,方便各教师的工作管理,工作变得轻松、高效。任课教师应该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成为良好班级管理的义务助手,营造和谐的教师团队。

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学生在学校的最主要任务不只是学习,还有各种文体类活动。任课教师应该对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进行策划和组织,从而表现出对活动的关心,并且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当中,增强学生的亲切感,让学生感受到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怀,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为学生排忧解难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心不在焉的现象,教师的暗示和批评通常是不起作用的,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厌烦心理,对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在课堂上针对这样的事情,为学生排忧解难,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也是任课教师的职责所在。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有此类现象的发生,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和道理,缓解精神压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使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经验,也为班主任在工作管理中减轻了大部分的工作压力。

四、和学生分享班级成果

虽然任课教师不是班主任,但是班级如果取得荣誉,任课教师能够送出祝福,对于班级学生来说也是相当大的鼓励。教师通过对班级成果的分享,使学生感受到任课教师的关怀和对班级的关心,会使学生加深对任课教师的好感,从而有利于任课教师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对任课教师产生强烈的师生情。这样会形成愉悦的班级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任课教师电教设备管理考核办法 篇4

此项考核纳入教师常规考核相应栏目,实行扣分制

1、对自己要用的文件进行杀毒,不要把带有病毒的U盘等存储设备,插在教室电脑上使用。故意让教室电脑染毒一次扣5分。

2、不得修改系统的各种设置(允许的除外),不得私自安装和卸载软件,需要安装新软件,应提前通知管理员,经管理员同意后方可安装。私自安装与教学无关软件一次扣5分。

3、每节课上课教师用完设备后应及时关闭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做到“随用随开,用完即关”的良好操作习惯(但要避免短时内频繁开关机),杜绝设备损坏及浪费电现象。使用者要按正确方法开关机,注意爱护设备,避免非正常损坏。填写使用记录。未按规定程序开关设备一次扣2分,未及时做好记录一次扣1分。

4、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硬件损坏、丢失,软件不正常等)及时联系班主任并告知管理员。发现异常未及时报告一次扣2分,未记录一次扣1分。

5、任课教师应注意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台及其他设备上不要摆放水杯、粉笔盒等其它物品,保持操作台、电脑设备、展台及屏幕的完好、清洁。讲课时不要用粉笔划在幕布上。损坏设备(含弄脏)照价赔偿并一次扣2分。

6、加强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未经教师允许,学生不得使用各类设备。教育学生不得在教室内追逐打闹、吐痰、乱扔果皮纸屑,尤其是不要在教室里乱扔粉笔头。要保持教室良好的教学秩序,不用手触摸幕布,不在主控台前围观。本堂课期间,对学生教育管理不到位,学生乱动设备一次扣1分。

7、教师上课资料要进行分类保存并定期进行整理,电脑桌面与C盘上不得出现个人材料。乱存放文件一次扣1分。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篇5

曾经有人将班主任和班集体的关系比喻为主教练和球队的关系,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班主任和主教练都是管理者,管理的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人。可是一支球队通常都有几十个人,仅靠主教练一人是无法全面管理的,这时就需要发挥助理教练在诸如训练、用人等方面的作用,这样一支球队才能取得胜利。同样的道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必须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方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带出好成绩。

一、班主任为什么必须协调好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人物,对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其中的学生个体的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反过来,班集体和学生个体成长的好坏又不全取决于班主任,是受诸多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有五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而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在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对学生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察觉不出来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教师不仅仅是班主任。所以可以说任何学生的成长,在学校教育方面,主要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教师集体努力的结果。那么这份集体力量发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关系协调得如何。由此可见,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协调好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班主任怎样协调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1、加强主动性。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要甘当学生,主动联系任课教师,协助任课教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了解与信任。我们当中有很多的教师原来都是一些优秀的班主任,还有很多是很有主见,很有经验的老教师,在与班主任的配合上,他们都有自己独有的方式方法。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独挡一面。因此,要共同管理好班级,首先得尊重任课教师。在任课教师面前,我们要先当学生,在班级制度的制定,班干部的人选,学习方式的组织上,要尽量征求任课教师的意见,在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寻求最佳的方案。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巧妙的让任课教师掌握了班级情况,还可以了解了任课教师的一些想法,做法,为更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而且,通过班主任主动的交流,也让任课教师了解了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的处事态度,管理方法。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任课教师会给

我们提出很多很有价值的经验和做法。

除了我们班主任主动找任课教师帮我们解决问题,以达到互相了解,让任课教师参与的目的外,我们也应主动协助课任老师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虽然课任老师的工作相对班主任老师来说,可能要单纯些。不过教学中遇到的诸如个别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问题却也不在少数,课堂上学生与任课老师发生言语冲突,甚至扬言在课后进行报复。虽然任课教师对于在自己课上和课内的学生问题一般都能自主想办法解决,但我们班主任应及时地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协助课任老师解决这些难题。其实这些问题与班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密切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协助课任老师解决了这些问题,班务工作就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些,与任课教师建立了信任。

2、讲究方式方法。班主任老师作为班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与学生和家长有着更多的接触,所以对学生有着更广,更深的了解,因此为了使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班主任要主动地向任课教师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注意听取他们对学生的看法和意见。班主任可给学生介绍班级课任老师的特长和教学特点,即使是刚出道的年青教师也有自己的特点。同时班主任也应该从学生中听取反映任课教师的意见,然后适当、巧妙地反映给有关教师。可能有些班主任不会这样做,怕面子上过不去。可我认为,只要自己是善意的,大可不必这样认为。这样既是尊重任课教师,又能激发他们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而班主任的主动,还能消除课任教师可能存在的在班级管理上的顾虑,从而达到互相配合、同舟共济,共同为班集体建设出力的目的。而且班主任多与任课老师交流,会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受到更多的启发,从而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

为此,我经常主动与课任教师接触,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特意找任课教师,如到他的办公室,了解学生的阶段性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探讨或针对某一学生的该课学习情况进行专门探讨;二是有意的找任课教师闲聊,如上班,下班路上,主动打招呼,可聊学生也可聊家常,以便拉近与任课教师的距离,并了解任课教师的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求更好的配合;三是全体任课教师一月一聚,畅谈班级的管理思路及交流个别重点学生的不同教育教学方法,以便使任课教师之间互相了解,对学生的教育能够互通,形成教育合力。

3、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班主任也是一名课任老师,由于自己的角色不同于一般的课任老师,因此,不能只关心自己这一门课,更不能有意突出自己在班级的特殊地位,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自己这一门课程中来,这样势必影响与课任老师的关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也要避免对任课教师一味迁就的倾向。对于自己所教学科,应采取“不占也不让”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尽量满足任课教师的合理要求。只有这样,所有老师才会心

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就更容易管理了。

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尖子生的关系 篇6

二、班主任与尖子生

(1)树立远大理想,高尔基说过:“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让学生在开始就有远期目标,每一阶段确定多个近期目标。

(2)培养良好心态

调整心态,要求尖子生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把平时考试当中考,把中考当作平时考试,最重要的是要自信,轻装上阵,进入最佳考试状态。在考前,我们还争取家长的配合,要求家长在考前不要对子女施压,更不要让亲朋好友过多关心他们的成绩。对于学生的成绩,每次考试后,各任课老师都认真分析情况,对于存在问题的科目,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找其谈话,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

(3)注重磨练尖子生的意志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磨练注重磨练尖子生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规范他们的行为意识,培养尖子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4)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尖子生的辐射作用。

尖子生对班级和级部形成浓重的学习风气、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有着潜在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尖子生学习成绩优异,但不能“一俊遮百丑”。班主任要加强对尖子生的情商的培养,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突出的问题,并要求他们相互交流,提出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一个融洽、互动、上进的氛围,化解尖子生的心理压力,激活思维,提高效率。

三、学科教师与尖子生

(1)协助尖子生制定学科目标,提倡目标不宜过高,从多拿1分做起。尖子生的培养重在平时,重在细节,重在积累。特别要强调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要养成清算应得而未得的分数的习惯;第二,要清除屡犯重复错误的毛病; 第三,克服答题不规范的弊端; 第四,改正审题不清、题意理解不准确的错误; 第五,留意粗心大意出错的地方; 第六,加强识记,保证记忆题的得分;第七,训练答题的速度,学会正确用时; 第八,提高书写质量; 第九,注意答题步骤的清晰性和周密性; 第十,严格遵守题目的要求。

(2)培养尖子生反思意识,建立各学科错题本或纠错本

有些学生作过的题目对自己薄弱环节有针对性,有些题目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关键,这类题目就有必要多次重复去做。另外,上课时记录老师的“启迪”,做题时记录“实战的心得”,评改时记录老师的订正,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成绩的方法,特别是做题时遇到的难点、所需的时间,所犯的错误,这些对于提高自我、避免重复犯错非常有用。会做的题目不做错,不会做的题目要做出来。解题要想得快,算得准,写得清。

(3)强化尖子生“学了、知了、做了还要“拿了””的意识 “学了、知了、做了”只是量变的积累,而“拿了”才是质变的提升,教师要善于解决学生付出却无回报的问题,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拿不到分的具体原因,存在这样问题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薄弱处,只要突破运用这个瓶颈,成绩就会提高一个档次。

(4)注重知识结构化、复习系统化、训练综合化 冲击有难度的问题。对于尖子生来说,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化的复习和综合化的训练是最为重要的。首先要学会把零散知识变成结构知识。考察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分辨、归纳并总结同类知识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其次是学会将考点的抽象知识变成题型知识。最后把缺漏知识变新增知识,把残缺知识变成系统知识,也就是查缺补漏,综合运用。

(5)辅导学生做好信息搜集工作,抓住增值的关键点

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帮助、指导尖子生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建立尖子生之间相互交流所收集、整理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新题型的机制。

(6)安排学生吃好“正餐”,恰当选择资料

这里的“正餐”指的就是学习以“正课”、“正题”为主。使用适合考生的“正题”,集中精力做“好题”。老师应按照教学计划或者所掌握的最新情况给学生编写参考资料和习题,这些习题是老师教学经验的总结,比学生自己找的其他题目更有价值。

(7)有计划有目的地找尖子生谈话,正确引导,要培养尖子生抗挫能力找尖子生谈话,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8)放手让尖子生自主学习

试论教学督导员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篇7

教学督导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督导指的是在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 依据国家相关的教育教学法规、政策, 以及学校所制定的具体的教学管理规范, 由教学督导工作人员按照一定的工作原则、程序和方法, 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及部分服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并向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反馈有效信息的专门活动。就当代教育管理理念来说, 教学督导可分为“督教”、“督学”、“督管”。“督教”指的是对教学活动主体一方, 即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督导, 重点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监督和指导, 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狭义上的教学督导指的就是“督教”。广义上的教学督导除了包括“督教”外, 还包括“督学”和“督管”。“督学”指的是对教学活动的另一方主体, 即对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的督导, 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进行的多方面的督导。“督管”是指对教学育人环境的管理进行督导, 包括对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管理工作和对各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价。本文侧重于从“督教”的角度论述督导员和任课教师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原因及处理好两者关系的一些思考。

一、教学督导员与任课教师关系不和谐的表现

高校教学督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和睦融洽的关系, 后者在前者的指导和鼓励下会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 前者在对后者督导的过程中也会积累很多经验。但是, 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 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部分任课教师对教学督导员存在认识上的偏见

他们认为, 教学督导是“揭短”、“抓辫子”, 教学督导人员是“教学警察”, 以至于对教学工作产生抵触情绪[2]。因此, 督导员带着善意去履行职责的时候, 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善意的回馈。个别任课教师甚至认为某某督导员只是专职行政人员或者是讲授其他课程的教师, 对自己所教课程根本就不具有发言权, 他们的意见或建议不值得采纳;或者有些年长的任课教师认为某某督导员比自己年轻, 经验没有自己丰富, 从内心藐视督导员的存在和价值。

(二) 个别督导员缺少对任课教师的尊重与关心

教学督导员开展督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鼓励和帮助其他任课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督导员应当具有亲和力, 并站在平等的立场上, 推心置腹地同任课教师进行交流, 指出他们值得肯定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 受几千年封建社会“官本位”思想的遗毒和当前社会“权利”色彩的影响, 个别高校督导员以官员自居, 忘记了教学督导职能的服务地位。他们在督导工作中, 居高临下, 傲慢轻视, 甚至以严厉和冷漠彰显其威力, 而不是平等、友好、真诚地指导。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会造成督导素质和形象的衰败, 导致任课教师的“恐惧感”, 加深双方的隔阂, 另一方面也会无形中会伤及教师的自尊心, 同时还会引起任课教师的抵触情绪和反感心理。

(三) 部分任课教师对督导工作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存在质疑

教学督导应该是开放透明的, 每个人都有知道督导结果的权利, 但有些高校的督导工作, 特别是督导评价结果不对外公布, 这样就丧失了督导原本的意义。同时, 由于督导员尤其是大量的兼职督导员, 无法保证每学期人均听课评价次数的同一性, 最后会出现简单凭借一次或几次听课的评价, 给出与该教师评职称、评优、考核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学质量等级或分数。这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这样做的后果是加大任课教师的心理压力, 使之对督导工作采取不合作或抵触的态度, 最终造成两者之间矛盾的产生。

二、教学督导员与任课教师关系不和谐的原因

如前所述, 教学督导制度从20世纪末在高校逐渐普及一直发展到如今, 有关教学督导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也在不断的争论和发展之中, 但关于教学督导员与任课教师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督导队伍结构不够完善, 督导员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督导员知识结构不合理, 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科专业知识, 督导缺乏科学性。作为教学督导员, 应该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但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督导员队伍来说, 往往还无法达到这样完美的地步。这样会出现部分督导员听课后无法给出科学合理的意见或建议, 甚至会出现不同督导员给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 这会让任课教师无所适从。

(二) 重“督”轻“导”, 缺少与任课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众所周知, 督导工作应该“严督善导”, 不是重督轻导, 更不是只督不导。但很多高校在督导工作方法上, 都不同程度存在重督轻导的问题, 严重违背了“严督善导”的原则。部分高校把督导定位于督促检查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发现问题, “找毛病”, 不重视正确地指导和引导, 重过程而轻目的, 很少提出甚至从不提出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有些督导员为了不破坏与任课教师的“良好”关系, 只强调教师授课成功之处, 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回避遮掩的态度, 或者在任课教师课后主动请教的时候, 采取“打马虎眼”的方式敷衍了事, 甚至有些教学督导员纯粹是为了完成学校或部门的任务而不得不进课堂进行“督导”, 课后更无从谈起与任课教师的交流和沟通。

(三) 误解督导工作方法, 部分任课教师态度消极

很多高校在制定督导工作政策时, 都强调督导员在决定对某任课教师进行听课督导后不能提前通知, 要坚持不定时随堂听课的原则。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和精神状态。笔者认为, 这种做法是合理的。但这无形中会使任课教师产生一定的思想压力, 督导听课时由于种种原因而表现不好的教师, 内心就会对督导员产生反感。有时督导员对某一位教师多次听课, 特别是校、院、系督导轮流或同时对某教师听课时, 也会使该教师产生种种疑问和误解, 增加教师的心理负担和抵触情绪。同时, 由于听课时间的不确定性, 部分教师在随后的教学和工作中往往采取消极或不合作的态度。此外, 有些教师为了迎合督导员的工作, 故意打乱教学计划, 把自己最熟悉的甚至是已经讲过的内容再拿出来讲一遍。显然, 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

(四) 督导评价机制不够健全, 评价结果缺乏一定的公信力

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把教学督导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优评先、年终考核结合起来, 这固然能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但良好效应的出现是以健全的机制为前提的, 客观、公证、公平的督导评价机制是确保教师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但就如前文所言, 以带有“主观性”的偶尔的某一次听课, 就形成对该教师的整体评价, 有失公允, 难免会以点代面, 以偏概全。教师的工作表现有时全凭某一教学督导人员的个别评价, 没有民主讨论的工作方法, 没有听证和公示的成形制度, 主观因素太多[3]。

三、处理好教学督导员与任课教师关系的对策

如何协调好教学督导员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话题。不少学者都提出了相同或相似的看法, 认为在教学督导工作中, 督导员和教师应建立起和谐、宽容、平等、合作、信任的关系。教学督导人员应以谦虚、平和、商讨的心态和平等交流的方式展开工作, 做到“严督善导”, 以“导”为主。笔者同意主流观点, 但同时也有自己的思考。

第一, 高校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督导制度和督导工作机制, 这是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制度上的保障。政策的制定和机制的运行要确切体现以人为本, 要赋予督导人员和任课教师更多的主动权。具体来说, 学校在制定督导听课评价指标上应更趋于合理, 能充分体现督导员的自由裁量权, 不宜用条条框框去限制督导员在督导评价时的选择权, 应赋予督导员根据具体上课对象、时间、地点等因素给予任课教师科学的评价。同时, 学校在政策的制定上应鼓励有个性或特长的教师, 在教学方式上应鼓励教师灵活多变, 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 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 避免用统一的条条框框去束缚教师的思维, 把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变成一种模式。

第二, 加强督导员队伍建设, 提升教学督导员自身素质。督导员的权威不能靠领导的授权来建立, 他们的学识水平、治学态度、个性品德、人际关系等往往直接关系到督导的威信和督导的效果, 会起到行政权威无法起到的作用。在督导员的任用上也要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原则。作为督导员首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坚持原则, 不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能摆正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同时, 要加强督导员的培训和自我学习。在督导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教学督导员的素质对实现教学督导目的、提高督导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为此, 各级督导员应通过业务培训、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等形式, 加强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的学习, 以便更好地从事督导服务工作, 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对方, 从而处理好双方之间的关系。

第三, 克服偏见认识, 重视督导工作方式。一方面, 任课教师在思想认识上要把教学督导人员视为“服务者”, 而不是“行政管理者”, 要深刻意识到督导人员是在帮助自己成长, 所以应尊重并支持督导员的工作;另一方面, 督导员也要意识到任课教师不是“管理对象”, 而是“服务对象”, 采取督导工作时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督导工作所采用的方式和督导组成员对教师的态度就是督导组与所督导教师关系的重要纽扣与瓶颈[5]。很多情况下, 双方的分歧是由督导工作方式和督导员的态度不当, 激发对方心理矛盾所引起的, 要缓解任课教师的心理压力和抵触情绪, 这就要求教学督导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要摒弃高人一等的监督、检查、考察的心态, 以同行的身份出现, 尊重教师, 平等待人, 与人为善, 以谈心的方式、商讨的方法, 以共同研究切磋的精神, 做到启发点化、引导激励改革教学, 使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6]。

第四, 逐步建立督导主体双方的权益保障制度, 加强对双方合法权益的保护。这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属于教学督导工作机制的一部分。笔者单列此点, 是认为这是权益保护和救济的重要屏障。一方面, 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督导申诉委员会, 被督导者在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 有权进行申诉, 申诉委员会应该认真调查核实并采取相关措施;另一方面, 应该给予教学督导员更多的时间保障。就目前大部分高校来说, 专职督导员数量较少, 而且大多年龄偏高, 听课数量有限, 而大量的兼职督导员一边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 一边又要抽出时间做督导工作, 这样势必会降低督导工作的成效。因此, 学校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减少部分兼职督导员的课时任务量或采取其他办法, 以保证其做好教学督导工作。

总之, 高校督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督导工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各学院、各级督导以及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 其中督导员与作为督导对象的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督导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是教学督导工作的核心所在。因此, 处理好教学督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 是确保高校督导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任泓一.高校教学督导与评价关系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 2003, (4) :104.

[2]苗苗.理念、方法、效能:高校教学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探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 (6) :70.

[3]潘有志.高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 :60.

[4]王仁永.民办高校教学督导员素质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0, (2) :22.

[5]彭成允.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组的作用与处理好所督导对象的关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5) :170.

浅谈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篇8

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要靠班主任,还要靠本班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人际组织结构不仅会直接影响对班级学生的教育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身心的发展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全体教职员工上下齐心、通力合作,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教学质量就难以上来,学校也从而失去生命力。一个班级,如果各任课教师只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把其他事情一律推给班主任,这个班级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也会直接影响自己这科的教学质量。因為光是班主任一人在摇旗呐喊,效果是甚微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完成教学任务只是履行了教师职责的一半,所以任课教师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之外,有必要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共同管理好班级。

学校领导在做教师的人员分工和调配时,不仅应考虑教师教学能力、业务水平的高低等问题,还应该注意各教师的个性和特点,为之后班主任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教师群体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一旦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确定了,作为班主任,就要做好班级教师间的组织协调工作。具体的说,班主任平时应及时、主动并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就班级学生情况作一介绍和交流;要重视任课老师间的团结,创建良好的教师人际关系,调节各学科教育负担,妥善做出全面合理的安排;应自觉维护任课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同时也应尽可能多地邀请任课老师参加班级的一些活动,如班队活动、文艺晚会等,取得他们对班级的信任和认同,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从而形成教育的“合力”,为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有五个普通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比十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所以,班主任作为联系和沟通各任课教师的纽带和桥梁,要尽量把本班的任课教师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教育集体,使之目标一致地共同教育影响学生,从而促使我们的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

任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配合班主任工作。

首先,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工作。一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平时发现问题尤其是自己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完全丢给班主任,更不要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对其置若罔闻、视而不见。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是不会受到学生排斥的,相反在管理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树立了教师个人的威信,更有利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否则,在学生心中会形成一种不良认识:任课老师不管事,只有班主任才管我们。从而只听班主任的话而无视任课教师的存在。二要充分利用教材本身,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材中有些内容,尤其是文史科,很多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范本,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引导教育学生,千万不要担心影响教学进度而弃之不顾。实际上这一环节做好了,还会促进教学。这样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容易做了,良好的班风学风更容易形成。

其次,细心关爱学生,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沟通。班主任管的事情太多,比较忙,可能有时会忽视一些问题,任课教师对于自己这科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要细心观察,认真对待。如在教学中发现哪些同学思想情绪不对劲,成绩滑坡了,都要主动向班主任反映,并课后找其聊天,加强师生间的了解和沟通,对其正确引导教育,帮助他走出困惑,以饱满的热情和充分的自信对待学习。只要是真心付出,总会得到热情的回报,一个爱生如子的教师,能不受到学生的欢迎和爱戴吗?

第三,时刻不忘树立班主任的威信,不要拆台。班主任要对班级进行全面的管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付出很多,但学生不一定都能明白,往往有时是“吃力不讨好”,任课教师要在学生面前为班主任摆功劳、数优点,树立班主任的威信,为其今后的教育管理铺平道路。只要不是言过其实,学生定能接受。班主任所做的事情中,如果有些举措让学生不能理解,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遭到反对,任课教师要从中圆合,要站在班主任的立场上说话,让他们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明白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我所任教的09级财会班,班主任是个认真负责的优秀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对班级管理全面而到位,但有部分同学不能理解而有异议,在平日的言行中流露出了不满,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告诉学生,他们的班主任有多么优秀,教学上、班级管理上都有突出的成绩,能有这么一位认真负责的优秀班主任,是他们的幸运,而我能与这样的班主任搭档,也深感荣幸,同时还讲到该班主任平日早出晚归勤跟班、学生的大小事情细关照的事实,结果学生表示对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感到理解。

实践证明,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处理恰当,协调融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取得了好的成绩,任课教师功不可没。我们知道,教师劳动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但教育效果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互相配合,关系协调,形成共向合力,减少了内耗,对班集体教育实施整体推进,为学生个性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天空。

综上所述,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没有务实的有序的班主任工作,任何学科的教学如同逆水行舟;没有任课老师的全心全意的勤奋劳动,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就只能是海市蜃楼。只有协调好班主任与任课老师的关系,才能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胡美荣.任课教师如何配合班主任的工作[J].教书育人,2007年第S7期

[2]乔学青.《任课教师如何配合班主任管理学生》.中国教师教育网

任课教师与班级管理 篇9

任何一个班集体均是由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三者组成的,这三者各自所承担的职能、目标、角色定位,各有特点,彼此既有独立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协调性的一面,班集体的发展既需要他们各自的努力,又需要相互的配合协调。班主任与任课教师都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他们在教育目的上是统一的,教育方式上是互补的,他们各自的工作绩效与配合程度,对学生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对于高三的学生,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高校的录取是以参考科目的综合成绩为依据的,只有在每个学科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水平,才能取得最满意的结果。

由于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在工作目标、任务、教育方法、个性特点、对教育对象价值认识上的差异性,所以需要班主任主动地协调各任课教师之间、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让每位教师受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力量。从心理学角度讲,老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给人良好的情绪体验,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工作关系,有效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教师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引导学生与同学、朋友的交往,培养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

那么,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该如何协调好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呢?

一、尊重任课老师的意见,让任课老师融入班级管理中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任课老师也不例外。班主任在拟定班级工作计划、班规、选配班干部、课代表等工作中,要善于征求任课老师的意见,并积极实施,从而激发他们关心班级的热情,彼此相互理解、配合,同舟共济。在高三阶段,一般都要分层次确定高考重点学生名单,这项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各位老师的意见,综合考虑学生的各科成绩,而不能各自为政。同时,在班级举行的各项活动中,尽量邀请任课老师参与,培养学生与任课教师的感情,让老师自然地融入到集体中。

二、在学生中树立任课老师的威信

首先,要通过多种活动和多种途径,展示老师的特点,树立老师多才多艺的形象,使学生从内心对他们产生敬佩之情。主动宣传任课教师的长处、优点、劳动成果,切忌在学生中抬

高自己而贬低其他老师。

其次,当学生提出任课老师在教学中的某些不足时,要在维护任课老师的应有地位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评价老师。

另外,要严禁学生中出现不尊重任课老师的言行。作为班主任,如果只重视对任课老师的态度,而忽视了学生对任课老师的不礼貌行为,结果只能是前功尽弃,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经常对学生进行热爱、尊重老师的教育。

三、定期、积极主动地与任课老师互通情况,形成一个高效的教育集体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主要负责人,与学生、家长有更多的接触,所以对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班主任要主动向任课老师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听取他们对学生的看法和意见,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并及时向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尤其是在高三,学习任务重,难度大,学生的情绪、心理常有波动,学习成绩也起伏不定,只有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互通信息,才能真正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及时从困境中走出来。

四、主动协助任课老师处理好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作为班主任,对任课老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能片面地认为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或袖手旁观,或回避。要协助老师解决困难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任课老师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高三的理科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科成绩不均衡,只有帮助相对比较薄弱的任课老师,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才能让学生在高考中整体推进,脱颖而出。

任课教师与班级管理 篇10

北浦小学 韩琼

一个良好的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的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更离不开全体科任教师的配合,科任教师如何参与班级管理呢?我把自己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积极配合班主任,抓好日常管理。

首先,科任教师把自己当成班主任,不是说要像班主任那样管理,而是要有班主任的责任心,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一分子,时时处处为班级管理,学生自然也就接纳你了。

1.要转变观念,有主人翁意识。这就要求科任教师以主人翁的角色出现在班级管理之中,不要以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而要认为搞好班级管理对自己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的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积极配合班主任工作,帮助班主任抓好日常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科任教师要经常与班主任交流,帮助班主任想办法,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平时积极的配合班主任,了解班级内的情况,了解学生,有些重要情况及时与班主任、家长商讨,抓好平时的纪律、卫生等各方面班级管理工作,在班主任不在时,更要主动的抓好日常管理。

二.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学生也自觉了,抓好班级管理也有坚实的基础了,所以对学生经常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抓好班级管理的基础。科任教师也要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比如:语文老师可以结合课文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班级体,热爱劳动,遵守纪律等,数学老师也可以结合教学教育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专心听讲、勤奋学习等。体育老师结合教学教育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协作。自然课老师结合教学,教育学生学科学、用科学。除此之外,科任教师还要结合课堂,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因为,常言道“习惯成自然”,在人们生活条件变好,加之独生子女比重增大,有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只在成绩上、升学上,不少子女自己做的事都让家长包办了。这就使家庭教育的力度削弱了,甚至使有些学生身上留下了不良的人格缺陷。所以科任老师结合课堂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自制习惯、礼貌习惯、守纪律习惯、节俭习惯和劳动习惯,及时的强化,评价肯定,使之自觉,平时严格要求,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的反复强调是没有用的。这样我们科任教师便要把教书和育人紧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个性。给他们一个自我管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我素质,这样班级管理工作也就容易多了。

三、提高自我修养,用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都会影响学生,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作为科任教师也要时时刻刻为班级着想,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热爱班级。提高自身的修养,树立教师形象,要求学生专心听讲,教师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要求学生认真王城作业,教师首先要认真批改作业。比如:一次下午上课时,我发现教室有纸屑,我没说什么,而是自己把废纸一张张捡起来放到垃圾框里,学生们都默默的看着,我也没有批评谁,但是后来每次我去上课时,地面上再没有了垃圾,即便是有时候有一点废纸片,孩子们一见到我就赶快捡起来了,这是我只是默默看着,面带微笑。所以,科任教师对一些小事视而不见是不行的,要为学生的楷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给学生以人格魅力教育。

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关爱全体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科任老师在教学中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真诚的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建立深厚的情感,师生产生共语,打成一片。因为尊重学生是一种爱,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一种深沉的爱。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严在理中,严中有爱,严爱相济,以严要求导其行,以爱动其心,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班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科任教师在在教学中要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为班级管理提供有力的保证,因为后进生因表现欠佳而影响集体,他们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师生的冷落,甚至歧视。但是一个班级的好坏取决于班级的后进生,所以对待后进生。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倾注爱心,因为爱心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对后进生不能嫌弃他们,也不能当众训斥、讥讽。而要主动亲近,热情关怀帮助他们,配合班主任和他们谈心了解其内心世界,同时教育广大学生尊重和关心他们。其次,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有所表现,树立信心。比如一次作业做的非常认真,我们科任教师要及时的肯定并鼓励。再次在课堂教学中多关注他们,课后对他们多辅导,使他们把学习成绩赶上去,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班级事务管理中去。只要这些后进生转化了,班级管理又减少了一个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这些科任教师的大力支持。

上一篇:学校三创工作总结下一篇:职称英语理工类考试考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