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干部发展(推荐9篇)
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的公司的未来,是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修养,磨砺意志,全面提高自己,使自己尽快成长、成熟起来,是每一个年轻干部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在工作上要有自信心。要抛开一些顾虑,克服自卑感,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智慧,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其次,要有进取心。进取心是成才的前提。只有对事业有进取心,才会对事业有兴趣,才肯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才能在工作中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三要有平常心。要正确估价自己,不能因过高而盲目自信,也不能因过低而消沉颓废。始终保持一种平和心态,坦然面对,不心浮气躁,患得患失。
作为年轻干部,不能见异思迁,更不能随波逐流,一定要学会坚持。要不断磨练自身的意志力。坚定的意志力是成功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也是年轻干部提升能力的重要基础。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迎接挑战和承受各种磨难,不能示弱。要不断锻炼自身的控制力。
年轻干部要常对照、常思过,三省吾身,不可认为自己有高人一筹的想法,要虚心学习别人好的东西,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年轻干部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工作上,不要有丝毫的私心杂念。
作为年轻干部应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干事创业不要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总感觉到自己还不错,很难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做好一件事情。我们要将激情注入工作,端正思想认识,丢掉身上的浮躁之气,养成紧张干事、扎实干事、勤恳干事、专心干事的作风,在工作岗位上克制浮躁,锤炼品格,释放激情,快速成长。
年轻干部就应该张扬,但是张扬不能轻狂,特别是在工作上取得成绩时候,千万不要飘飘然,不忘乎所以,不得意忘形,一定要戒骄戒燥,虚下心来,潜下心来,静下心来,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认真查找存在的差距,清醒地认识自身不足,虚心向同志向群众学习,扎扎实实研究问题,争取更大的胜利。
年轻干部只有敢于尝试,敢于挑重担,敢于负责任,才能进一步提供更广阔发展舞台,要志存高远,放眼未来,找准定位,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理想而奋斗,千万不能因为遇到一些挫折就停下脚步。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暂时的迂回,暂时的波折,对于成长往往是一种经历,一种推动,是一种教育。在人生不如意时,不要有任何懈怠放任的思想,怨天忧人,灰心丧气,感觉自己吃了亏,而应该趁机发挥才干、蓄积力量、等待机遇,厚积薄发。年轻干部都应坚信,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终究会得到认可和信任。
年轻干部,能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新”,意义尤其重要,考验更加严峻。在面对诱惑时,要慎独自律,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加强修养,珍惜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社会声誉,把心思放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谋求发展上,追求事业和人生的“双丰收”。
一、当前干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轻视干部档案工作, 产生档案无关工作大局, 做不做好都可以等错误倾向。
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 原有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受到冲击, 档案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的现象较为普遍, 不能集中精力开展档案工作。另外, 受习惯定式的影响, 有些单位的领导和部分同志认为档案工作不如其他工作重要, 在工作中, 他们重中心工作, 轻档案工作, 在运用上尤其是在选拔干部时, 凭自己的个人印象、主观意志, 不调阅档案, 从而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分析不够客观全面, 不能很好地发挥干部档案在识人用人上的作用。在管理上, 没有把档案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 档案所需经费短缺、发展后劲不足, 导致了档案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局面, 难以高质量地为干部队伍建设服务。
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严重影响干部档案材料的真实性。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核心就是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可靠性, 只有真实可靠的档案信息, 才能为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当前, 有些人认为干部档案无关大局, 改改动动也无关紧要, 所以干部人事档案中出现涂改、造假现象屡见不鲜, 年龄越填越小、工龄越填越早、党龄越填越长、学历越填填高, 假学历、假奖励多处可见。从近年来查处的选人用人上的违纪违法案件中也不难发现, 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组织人事部门把干部人事档案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不惜铤而走险, 肆意涂改、增减档案材料, 制作假档案当上了领导干部。这些严重影响了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真实性, 如不加以严惩, 后果不堪设想。
3、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 与干部工作整体严肃性相差甚远。
有些人认为, 干部档案工作只是组织人事干部的事, 事不关已, 高高挂起。在收集材料时, 部分同志不积极配合, 认为档案不齐全完全是组织人事干部的责任。目前, 一些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第一, 档案用纸不规范, 各种纸张大小不一, 造成档案整体装订困难, 容易破损。在形成材料时, 还用圆珠笔填写, 材料不符合归档要求;第二, 每年新形成的档案材料收集入档不及时, 长时间搁置使工作量增加, 档案材料易混淆、遗失。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不熟悉有关查借阅制度, 查借阅档案不按规定办理手续, 极个别同志甚至提出查阅本人的档案。第三, 档案中很多材料缺漏组织人事部门公章, 使档案材料不完整。第四, 档案中“三龄一历”不真实, 一本档案中出现多个不同的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等, 严重影响档案应用效力。这些不规范, 直接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 使之不断滞后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
4、干部档案信息利用率低, 不能发挥档案应有作用。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是衡量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 只有加强信息综合分析, 提供专题信息、咨询意见、政策建议, 才能更好的发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但是,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干部档案工作越来越显现出局限性, 传统的干部档案工作其服务方式已无法解决需求信息面大、提供数据快捷、准确、系统等诸多方面的矛盾。现今绝大多数干部人事档案提供利用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查阅原始的档案材料, 翻阅纸质文本, 干部档案信息还处于单一的纸质档案信息, 档案信息服务也处于一种被动的、落后的等客上门服务状态, 有的单位甚至还没有专用的档案室、阅档室, 更谈不上构建一套完整科学的电子档案, 充分实现电子数据检索。这样就使干部档案信息不能适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也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于干部工作的作用。
5、干部档案管理制度不规范, 失之于宽现象严重。
现行的干部人事档案, 主要按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进行管理, 但由于在新的发展时期, 人员流动日益加速, 人员的隶属关系不断变化等原因, 干部档案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首先, 个别单位干部档案管理制度本身有待进一步完善。档案的查借阅、转递、收集归档等规章制度不健全, 没有建立规范的干部档案管理台帐。其次, 人档脱节。在人员流动中, 少数职能单位档案意识淡漠, 造成人档分离, 弃档、“死”档和无档现象时有发生。再次, 执行制度的硬度要进一步增强。不少单位往往不能在每个环节上完全执行有关制度。比如在提供查借阅时, 不能很好地进行监督, 仍然存在极少数私自涂改的问题, 有时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制止和纠正。第四,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也缺乏有力、有效的处理办法。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弱化了干部档案管理, 使档案制度不健全或不能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更有个别人无视档案管理法律法规, 轻视干部档案管理作用。
二、创新干部档案管理工作, 更好服务于干部事业发展。
虽说当前干部档案管理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但是越是在这种不利于干部档案管理的大环境下, 我们档案从业人员更应该本着对党的干部事业负责、严肃干部档案管理的态度, 做好本职工作, 以促进干部档案管理事业上新台阶。
1、增强全社会的干部档案意识, 把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由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保密性很强, 是一项很不引人注目的、默默无闻的工作, “局外人”常常看不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对这项工作有所忽视。但是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确实是一项十分严肃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干部档案是个人历史的真实反映, 是各级领导干部提拔人才的依据之一, 直接服务于干部人事工作。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对干部档案的认识, 把干部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切实解决好干部档案工作的实际问题, 合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领导同志要在有关重要会议上多强调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提出明确的要求, 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 增强领导的档案意识, 在多方面给予支持, 积极创造便利的条件和宽松的工作环境, 为档案工作排忧解难, 充分调动档案人员热爱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有关法规文件精神, 加大宣传力度。从事干部档案工作的业务人员也要经常向领导汇报情况, 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以确保干部档案工作的协调发展。
下面结合我多年从事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
这些特点突出表现是:
2、加大干部档案信息化进程, 并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 实施干部人事档案动态管理,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改进工作方式, 优化工作流程, 逐步实现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要保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高质量, 就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必须实现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鉴别的规范化, 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 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和精炼、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 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 做到入档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并日后随意更改。要进一步利用好现有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程序, 建立起内容详实、准确可靠的人员信息库。要建立干部信息适时更新制度, 使干部信息及时得到维护, 随时为领导提供最新最实的信息, 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3、严格干部档案管理人员配备, 并加强日常学习培训, 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
提高干部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在于档案管理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 在人员配备上应防止流动过快和过慢现象, 挑选一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 具有一定现代科技知识和广泛的社会知识、有较强捕捉信息能力、年龄相对较轻的同志, 为干部档案工作增添新鲜血液和活力。如选配档案管理人员时, 要注重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 年纪轻、学历高、擅长计算机操作, 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文字水平的党员干部从事档案工作。同时要注重日常学习和培训,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专业素质。基层干部档案管理部门的从业人员一年要至少培训一次, 可以分期分批学习, 也可以集中邀请档案管理专家学者学习, 围绕疑难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并通过“技术比武”等活动形势, 以达到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积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在职自学, 并加强自学情况检查和督促, 从业务能力方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职业生涯;高校团干部;基层挂职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终身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历程;是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所有职业或职位的总称[1]。职业生涯发展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计划的各种职业目标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培训、教育等活动,也是个体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并不断制定和实施新目标的过程[2]。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党组开展的从全国高等学校(含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选派共青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一年的活动,不仅有力推动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加强了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同时也为高校挂职团干部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增添了别开生面的一页。2010年底,首批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正式启动,全国30个省份的1616个高校经过严格程序,共选拔确定了2625名挂职团干部。一年来,首批高校挂职团干部深入基层、深入青年、全身心投入工作,认真了解情况、系统介绍经验、扎实推动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努力锻炼提高,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经历了一次较全面深入的职业生涯探索和实践,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重要而独特的事件,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一、江苏省首批高校挂职团干部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江苏省首批高校挂职团干部基本状况
江苏省首批高校挂职团干部共选派167名,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团干部120名,约占72%,女性团干部47名,约占28%,女性远低于男性;从年龄结构看,平均年龄是29.9岁,分布区间是23-41岁,年龄跨度较大,为18岁,但主要集中于26-34岁区间,约占总人数的89%,年龄不超过35岁的约占总人数的98%,共有128名年龄不超过31岁,意味着有77%的挂职团干部是80年以后出生。
从职级结构看,副处仅有3名,占2%,科级团干部是主体,占79%,科员也有部分比例,占19%;从履历结构看,几乎都曾担任或正在担任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因此,学者们对高校辅导员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本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任专兼职团干部156名,约占总人数的93%,另外11名多来自学校学工部门和宣传部门。
2.江苏省首批高校挂职团干部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1)处于而立之年、职业生涯确立阶段
美国的职业管理学家萨帕将人的生涯发展分为成长阶段(出生至14岁)、探索阶段(15-24岁)、确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4岁)、衰退阶段(65岁至死亡)五个阶段[3]。挂职团干部平均年龄是29.9岁,正处而立之年、职业生涯建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凭借尝试错误以确定前一阶段的职业选择与决定是否正确。若自觉确定正确,就会努力经营,打算在此领域久留。其实还包括两个子阶段:①尝试(trial,25-30岁),原本以为合适的工作,后来可能发现不太令人满意,于是会有一些改变,此阶段的尝试是定向后的尝试,不同于探索阶段的尝试。②稳定(stabilization,31-44岁):当职业的型态都很明确后,便力图稳定,努力在工作中谋取一个安定的位子[4]。
(2)处于青年期的后半阶段
98%的高校挂职团干部正处于青年期(17-18岁到35岁)的后半阶段,青年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进入青年期,人的生理发展趋于平缓并走向成熟,思维逐渐达到成熟水平,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个性趋于定型,社会适应能力、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并成熟。而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团干部和青年大学生同处于青年期,因此,高校团干部要做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就需要尽早通过社会角色试验,亲身体验、感悟有关人生价值的社会现象、理论问题以及生活实践,团中央陆昊书记认为:“高校团干部最重要的工作是开展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而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一个社会问题”[5],让高校团干部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各种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与自我调节机制综合作用而形成适当的自我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高校挂职团干部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要求。
(3)处于晋升提拔关键阶段
占挂职团干部总人数79%的科级团干部,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中层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正处于行政级别提升和专业职称晋升的关键阶段,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我国正努力探索建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发展机制,一些高校在辅导员级别提升和职称评定上进行了改革,如设立职级制与非领导职务、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单列,并探索高教系统内转岗、到地方交流任职等外部通道,但仍然有部分辅导员遇到了职业发展的“瓶颈”,亟需拓宽职业化发展方向,实现多样化发展。
(4)处于职业倦怠感高发期
一项针对江苏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调查显示:20.6%的辅导员认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莫名其妙的烦恼”,有22.3%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太累,想转行”[6],大部分高校挂职团干部,已经从事了5-10年的高校共青团工作或学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对工作的热情降低,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亟需一个从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到衰退的微循环,通过尝试新的职业生涯,学习建立人际关系、寻找心仪的工作、确定适当的职业领域,逐步建立稳固地位。而对于已经确定了生涯发展目标,明确了发展通道的老团干,以及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工作激情尚未消退的新团干来讲,分外期望能通过基层挂职促进自身的锻炼成长,以实现在一个稳固的职业上安定地发展。
二、职业生涯发展视角下高校团干部基层挂职的意义
1.帮助团干部进一步明确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确定自己是谁,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做什么工作。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一个人只有在了解自己和了解职业的基础上才能够给自己做准确定位[7]。作为自身处于青年阶段,并对其他青年有着重要影响的高校团干部,成功建立自我确认,准确社会定位,明确社会价值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个人事业发展同社会发展相统一,是团员青年政治工作的要求,而这正是职业方向定位过程中要分析解决的问题。
江苏省首批高校挂职团干部中,有89%的年龄处于26-34岁区间,即出生于1977-1985年,是成长在上世纪、成熟在跨世纪、工作在新世纪的改革开放一代、独生子女一代,从个人成长环境与其职业方向定位的关系来看,高校挂职团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四项基础因素,即职业兴趣、性格、价值观、技能的形成,深受改革推动的社会发展的影响,由阶级斗争为纲、政治工作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过渡时代烙印深深印在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中。在社会教化和自我内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一方面,团干部要宣传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方面又要面对小悦悦、郭美美、药家鑫、地沟油、考研英语泄题等社会道德建设中的悲剧事件;一方面要孜孜不倦,诲人不厌,以献身“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业而感到神圣崇高,一方面又要面对自主创业、腰缠万贯的大学同学的怜悯,甚至是轻视、贬损。高校团干部面临着各种职业生涯的诱惑和考验,甚至对职业方向定位产生迷惑和动摇,一项针对江苏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的调查显示:有34.3%的辅导员不是因为“喜欢高校辅导员工作”才选择这一职业,有35.3%的辅导员“对自己的前途”“说不清”[6]。
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的心得体会
涂凌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解决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近年来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发展提升年主题活动成果,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全省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本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立足本岗位实际,就当前干部工作作风的“庸、懒、散、假、私、贪”深刻地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剖析自己,增强了对医保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自己的思想觉悟有了新的飞跃,让我受益匪浅。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深刻反思和认真领悟,就如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医保的发展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通过学习,深刻领悟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紧迫性。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既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要想赢得发展先机,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基础,而干部作风又是左右发展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凝聚人心、焕发斗志,激发和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巨大发展合力。反之,则会挫伤人们改革发展的积极性,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阻碍甚至窒息生产力的发展。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需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不单是我党从严治党的需要,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老百姓看党风政风,首先就看干部的作风。干部作风好,才能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拉近党群、干群关系。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领导干部没有好的作风,就不可能有好的党风、政风和民风,就不能形成优良的发展环境或难以保持已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进而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二、当前干部作风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工作作风上的庸、懒、散问题。主要为工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工作敷衍塞责、效能低下,自由散漫、牢骚满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业务不精、冲劲不足、缺乏团结精神等情况。
2.领导作风上的假、浮、蛮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作风华而不实,不能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沽名钓誉,好大喜功,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报喜藏忧;对待群众态度蛮横,依法行政意识淡薄,行政效率低等现象。
3.为政不廉的私、奢、贪问题。主要表现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现象仍然存在。
三、自身存在的问题
1.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作为窗口工作人员,深知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自己面对的办事群众较多,没有时间对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进行深入学习研究,仅是浅层理解、记忆。特别是对很多新事务、新知识的学习不透不深,自己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缺乏大局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服务意识,对于工作只满足于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没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放到首要位置。
3.面对的基金征缴琐碎的工作和窗口外蜂拥而至的群众,有时候显得有些不够耐心,有愧于优秀党员窗口的称号。
四、今后本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推动医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我将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岗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特别是医保相关政策的学习,圆满完成医保基金征缴工作,做到不做错账不做假账。
2.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自己放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对来访群众要热情接待,做到“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句暖语”,耐心询问,做好记录,做好思想疏导,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进一步
转变工作作风,了解群众诉求,积极宣传医保基金征缴相关政策,让群众“来的温馨,走的开心”。
3.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党组织的决定,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4.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抵制一切形式的腐败现象,不借工作之便“吃、拿、卡、要”。
5.树立干部新形象,发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要做到平时工作过得硬,在任何时都不忘不断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在工作中开拓创新,在医保大厅中敢于说出“向我看齐”的口号,树立真正的党员先锋岗。
发展环境是区域发展第一竞争力。营造良好的科学发展环境,是我省顺利实施后发优势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加快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加速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干部作风是发展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广大干部以什么样的作风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关系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重大部署能否切实落实、宏伟蓝图能否化为现实。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必须把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抓发展必先抓环境、抓环境必先抓作风的理念,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立足本职,以一流的作风创建一流的发展环境,为加快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创造良好条件。
当前,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建设,关键是要强化环境意识、提高干部自身发展能力、提速机关效能、创新工作机制。
要强化环境意识。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发展”观念,切实增强抓环境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真正形成一个“人人关心环境,人人参与环境,人人营造环境”的浓厚氛围。各部门特别是宏观管理部门和执法扩纪部门。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部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着眼大局,摆正位置,杜绝“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倾向。在执法执纪过程中要倡导“四情”,即吃透上情,掌握市情,摸清下情,带着感情,努力做到始终与中心工作同向,与基层需要对接、与群众需求合拍、与企业发展接轨,公正执法,合理执纪,用活政策,力求双赢。从而积极主动地变“开门服务”为“上门服务”,“死板服务”为“变通服务”,“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尽一切可能,想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实做好,真心实意、积极主动地为企业、为基层、为客商,提供服务、排忧解难。
要提高发展能力。坚持学以增智、学以资政、学以正德、学以促廉,结合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广泛开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更新改善知识结构,以干部个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机关整体素质的增强,以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机关整体效能的提高。当前,尤其要加强对项目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项目服务四个方面的能力,即调查研究做规划的能力、拓宽思路谋项目的能力、策划包装编项目的能力、只争朝夕抓进度的能力。要强化服务责任。要其位,就要谋其政、负其责。有责任心才能大事做细、小事做精、抓好细节。有些投资者因为接待或服务中的一个细节失误,有时就会对发展环境作出否定。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责任目标,强化责任监督,落实责任奖惩,卓有成效地履行好每一项职责、办好每一件事情。
要提速机关效能。在优化发展环境的诸多要素中,机关效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关键因素和重点环节。提速机关效能要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公共服务部门办事公开,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严格监督和规范权力运行,从制度层面上保证行政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廉洁行政和高效行政,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要严格责任追究,严肃追究决策失误、治理失当、政令失效、行为失范等行政责任及连带责任。当前,在少数机关工作人员中存在的拖拉梗阻、刁难勒卡、乱收乱罚、违法行政等严重破坏发展环境、影响和干扰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现象,广大群众反映强烈,我们要加大查处力度,切实解决不求人办不了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突出问题。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对违规违纪人员要出重拳严打击,以儆效尤。
耕牛精神。在人们印象中,牛具备勤劳、踏实等优点。在老农眼中,牛是犁地拉车载物运输的好帮手。在我看来,牛是组工干部值得学习的榜样。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组织工作千头万绪,肩负着选人用人培养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等重要职责,如何将每项工作做细、做好、做到位,切实“让党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却并非易事。因此,组工干部干事要勤。一是嘴勤。谦虚是美德,学无止境。在工作学习上,遇到不懂、不会、不明白的问题时,要以“小学生”的态度向身边的领导同事请教,扫除知识“盲区”,增进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二是手勤。所谓“厚积而薄发”,各种材料的素材来源于知识的日积月累,只有不停地尝试着去写、去练、去磨砺,才能提高总结归纳能力,提升写作水平。三是脚勤。毛泽东曾说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经常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才能真实掌握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才能为决策层提供第一手科学参考依据,才能真正挖掘问题根源,对症下药,破解难题。组工干部干事要实。在组织部工作,浮躁自大是不可取的,所谓“满瓶水不听响,半瓶水瞎晃荡”就是这个道理,组工干部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做事,时刻抱着“干就干到最好”的态度干事,不能以“差不多、过得去、能凑合”的标准做表面文章,搞“虚功”。组工干部待人要诚。组织部是窗口服务部门,每天要和前来办事咨询的人频繁接触,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上尤为重要,因此,在接待来人时要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要让办事的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组工干部自律要严。任何场合,都能严于自律,做到慎交友、严律已,守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用实际行动争做党员干部的榜样和表率。
骆驼精神。骆驼历来有“沙漠之舟”的美喻。这源于它具备耐饥渴、耐风沙、耐寒热的特性。旅途中,它依靠驼峰里贮藏的脂肪可以连续数天不进食不饮水,在到达目的地后却能一口气喝下100升水,并在数分钟内恢复体能。组工干部在面对困难、身处逆境、陷入囵囿时,不妨效仿一下骆驼。一要将功用在平时。作为组工干部,首先要善于学习。平时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组工论坛等有效载体,广泛涉猎,认真学习政策法规、文史科技、时事动态等方面知识,多渠道充电补能,拓宽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内涵,汲取知识养分,使自己成为知晓政策法规的“活字典”,掌握制度条例的“百事通”、精通业务的“多面手”,力争做到对分管工作心中有数,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回复他人有理有据,确保在关键时刻“用得上、拉得动、打得赢”。二要勇于破解难题。有句话说的好,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组工干部是做人的工作的,时常会碰到棘手、烫手、难下手的事情,有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给他人带来误解和负面情绪,不仅影响组织部门的公信力,而且在社会上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处理各种棘手事情时,要周密考虑,冷静面对困境,理性正视问题,沉下心思查根源、积极探索寻出口、对症下药破难题,权衡利弊关系。三要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饱满的精神状态是干好一切事情的保障。人非圣贤,谁都有头疼脑热的时候,谁都有情绪低谷的时期,谁都会遭遇失败和挫折,常用“阿q”精神调整自己,常用灰色幽默来调侃自己,常用难得糊涂来安慰自己,力争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常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一、构建中国特色的干部人才管理体制
(一) 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全新干部人才管理理念
科学界定干部管理权限, 实施分级管理与重点岗位管理的结合, 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干部管理科学化要求干部管理按客观规律办事。加强新时期干部管理,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完善干部管理体制, 健全机制, 创新方法。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干部管理理念。
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和调动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以实现人与单位共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要在干部制度改革中, 担负起科学管理发展干部的光荣使命。
2. 改进干部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推进干部管理从职务管理向以职责管理为中心转变, 建立以职责管理为核心的干部管理方式。积极探索构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考评评价机制, 将随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党政机构考核与群众考核结合的干部考核方法。
3. 完善干部管理体制。
一要坚持和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 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干部素质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二要以规范管理方式为核心。加强干部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解决编制、职数管理僵化的问题,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编制、职数管理新机制。加大干部制度建设和改革力度, 使干部管理制度充满活力。三要创新监管制度, 健全和完善干部监督机制,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及行为的监督管理。构建民主监督机制, 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平、公正。四要将科学考核评价作为保障。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将考核结果运用于干部的任免上, 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上。
4. 科学界定干部管理权限, 实行分级管理与重点岗位管理结合。
对干部工作中的重点和关键岗位要加强管理, 对重点岗位的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知识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 科学进行党政机关机构设置, 加强干部规模结构的调控
1. 完善人事编制制度应强化的思想意识。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从大局着眼, 使人事编制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高素质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从大局出发做好直接服务, 即人才的开发和引进;间接服务, 即行政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科学制定机构编制, 做到精干高效。二是强化市场经济意识。把市场机制引入人事编制工作中, 使人事编制制度对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实现人事编制工作的高效益、高效率。三是强化抓大事意识。树立抓大事意识, 就要抓大局、抓发展、抓进步、抓提高。这种抓大事意识是责任、是思想境界。有了这种意识就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事编制制度来。四是强化自我修养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是人事编制人员制定科学的编制制度的必要条件。
2. 实现人事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各地方、各个系统都要建立健全人事编制组织机构, 制定有效政策和措施。各地方人事部门要制定配套单项法规, 尤其是要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的法规。机构编制要由专门部门承办;克服因人设事, 乱增编制的现象, 加强编制监督工作。
(三) 深化干部分类管理改革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干部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下的重要干部制度, 任命、考任、委任、聘任等制度也是干部制度的重要形式。要尽快做好干部科学分类管理, 建立制度。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管理, 要通过改革逐步形成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各具特色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方法。要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1.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及管理。
这类人才是执行国家公务, 要建立严格的职位分类制度, 依法管理, 可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制度管理。选任制应根据选举规则的要求选举, 而非选任制领导干部不可滥用票决办法。
2. 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
企业管理人员分为企业领导干部和普通管理干部。前者由企业管理部门和投资机构依法产生和管理;普通管理人员由企业根据企业章程自主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则实行社会评定、单位使用的制度, 由企业按自身的需要聘用和管理。国企人事制度改革, 应以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领导人员选拔、激励、监督机制, 完善体制, 改进方法, 建立与现代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
3. 事业单位干部管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是管理人员, 对这类人员可由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事业单位的职员制度, 实行职员式管理;二是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要按各自不同性质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的内容, 是按事业发展的需要, 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作出规定, 并做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统一评定, 事业单位自身按照工作需要进行聘任和管理。
二、着力解决制约干部人事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
要创新优秀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畅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培养选拔优秀干部人才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是加强各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 使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一) 打破传统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 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
对有发展前途的干部要敢于早压担子, 使其早成才, 消除“不放心”、“不敢用”的顾虑,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眼光去看待干部的成长, 对优秀干部, 看准了就提拔, 使干部得到充分地发展。对思想品质好、能力强、政绩突出的干部, 要为其提拔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选拔、考察和管理等机制。解决优秀年轻干部的破格提拔难的问题, 建立提拔优秀干部的常效机制。
(二) 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打牢干部人才基础
重视对干部的教育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组织考察调研、进修、基层锻炼提高干部的实践能力;通过考察考核, 适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 增强干部管理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 实现优秀人才干部脱颖而出。要大力提高干部人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建立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完善干部实践锻炼制度, 将干部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
(三) 完善选拔任用机制, 及时选拔优秀干部
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 通过竞争选拔干部, 创造公开竞争的良好环境。要制定民主推荐, 对民意测评的内容要细化、量化, 按德、能、勤、绩、廉等设计一些项目指标, 分解后进行测评, 方便群众在测评时掌握标准, 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同时对民主推荐和民意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提高测评结果的可靠性。要通过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完善竞争上岗办法, 增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为贯彻群众公认原则提供制度保证;畅通选拔渠道, 健全量才使用机制。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培养选拔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四) 破除“官本位”等不良观念的影响, 树立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
目前, 在领导干部队伍中, 学历层次较高, 专业知识深厚, 思想健康活跃, 视野比较开阔, 具有创新精神。同时, 因其缺乏实践锻炼和复杂环境的考验, 有些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人生观问题较多。理想信念不坚定, 是非观念不清;个人私欲膨胀, 拉帮结派、搞宗派;为个人升迁搞政绩工程、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严重;图享受、摆阔气, 脱离群众;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官本位”思想在一些干部中滋长, 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或政治鉴别力。针对以上问题, 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干部不管官当多大、权有多重, 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为人民作出成绩, 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要正确行使权力, 敢于担当责任。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干部在用权上要谨慎而行, 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要坚决反对搞“一言堂”和个人专断。
参考文献
[1]张志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需重点关注哪些问题[J].政工师指南, 2010 (1)
[2]张弛.小议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2004 (5)
[3]施建石.牢记“权为民所赋”[J].群众, 2010 (12)
目前年轻干部工作经历相对单一,经验不够丰富,成为制约其成长的瓶颈;思想观念不够解放,部分企业干部队伍年龄逐渐老化,年轻干部未能及时补充,优秀年轻干部断档、后继乏人;部分年轻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知识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领导管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何为企业年轻干部发展拓展空间,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筑巢引凤,储备人才。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先要解决数量问题,企业可通过大量引进应届高校毕业生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储备人才,这需要企业下决心,分层次、分梯次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逐步引进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作为生产一线管理人才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招聘“985”和“211”重点院校应届毕业生,以提高引进毕业生的素质,这不仅可以缓解年轻干部队伍在“源头”上缺乏一定数量较高素质人才储备的问题,也为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人才储备。
学习实践,提高素质。为了提高企业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可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年轻干部培养工作。一是注重教育培训,“造血”提素质。对年轻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造血”功能,汲取理论素养,可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一批年轻干部集中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硕士或其他类型素质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管理素质、业务素质,培养高层管理人员的后继人才;实施“精英人才”培养工程,在企业中选拔一批年轻的一般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参加大学本科、大学专科管理类专业学历学习,以提高中层管理岗位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二是搭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平台。企业要为新入职员工搭建阶梯畅通、规划明确的成长成才培养平台。加快新生力量的培养,使之尽快成为企业人才,通过导师带徒、岗位轮训、专项课题研究等培训形式,进一步提升引进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突出培养目标,做好定向与定位培养工作,通过岗位培养、专业考试、实践考核和专题汇报等形式,不断提升新入职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生产管理能力,在3~5年内使其胜任技术员岗位工作。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将采用公开竞聘、组织选拔等多种形式,使锻炼成熟的新入职员工充实到管理岗位,为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注入新的力量。三是重视年轻干部沟通能力的培养。企业要积极抽调部分年轻中层干部参加廉洁风险防控、合规化管理、领导干部心理疏导以及激励与沟通,以沟通协调艺术、目标管理实战训练和廉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沟通类培训班,使年轻干部接受党性锻炼,增长知识和才干。四是注重实践锻炼,“壮骨”强本领。采取轮岗交流等形式,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生产一线,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在复杂的局面中提高能力,在不同的岗位积累经验,促其“强筋健骨”。
完善机制,拓宽通道。由于部分企业的特殊性,干部人才出口不畅流动难,缺乏干部淘汰机制,干部不到年龄不退休,不犯错误不“下岗”,能上不能下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可以使用的职数捉襟见肘,形成了“老同志堆积、中年人淤积、年轻人着急”的尴尬局面。为了缓解这个问题,企业要建立干部退出机制,比如设定性别为男的中层领导干部58岁强制退出领导岗位,55岁自愿弹性退出领导岗位;性别为女的中层领导干部53岁强制退出领导岗位,50岁自愿弹性退出领导岗位,这样就可以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腾出位置、提供空间。
注重一线,历练成长。企业要重视生产一线年轻干部的锻炼成长,以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为主线突出选用基层年轻干部,注重选拔使用,“墩苗”促成长。积极打造面向基层的“一线法”年轻干部培养链,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墩苗”汲取营养。在“墩苗”基础上适时“拔节”,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畅通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保证年轻干部的比例,要确保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合理的基层一线领导班子结构。
注重储备,夯实基础。要转变选人用人观念,进一步树立用当其时、用当其长、用当其愿的用人观念,敏锐地发现人才,不失时机地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让他们在最佳时期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佳作用,让各方面人才充分涌流,尽展其才。
要注重后备储备,“蓄水”夯基础,结合干部年终考核,通过干部民主推荐,充分挖掘各单位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建立起后备干部储备库,蓄满年轻干部“蓄水池”。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表现和工作情况,适时调整不合格后备干部“出库”,建立能进能出、优进劣出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干部“下”的标准,规范“下”的程序,对表现差、不胜任现职的及时进行调整,实行能者上、平庸者下,形成合理的竞争、淘汰机制,真正使能上能下形成制度,疏通出口,为年轻干部发展拓展空间。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
(责任编辑:胡 正)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积极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使领导干部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党中央整顿干部作风的决心和力度。
实践证明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也是维护我们党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不断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在党的作风特别是在领导干部作风方面,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党内不正之风的存在,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干扰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程。在市场经济主流引导下,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在追求产值利润效益的过程中,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企业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认真
1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倡导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努力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尤其通过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方面内容的反复研读,面对改制后企业新形势、新任务,联系工作实际,就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我本人有以下六点体会。
一是要树立大局意识,以企业和职工群众利益为重,端正领导作风。在其位,谋其职,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重任,对待困难不回避,遇到问题不推脱,积极履行领导职责,处理好企业全局利益与基层单位、机关部门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服从公司的整体利益要求。
二是要树立先机意识,抓机遇、抢时间、争速度,端正思想作风。时刻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坚忍不拔、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思想作风,求发展规律之真,务又好又快之实,努力形成比谁承揽任务多,比谁创建品牌多,比谁完成产值多,比谁上交资金多,比谁盈取利润多的良好风气。
三是要树立忧患意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端正学习作风。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紧迫的使命感,自
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立身之本,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增强组织领导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适应市场,驾驶企业的综合能力。密切关注企业发展的大事,常常思考干好自身工作的方法技巧,以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技能,干好本职工作,创造工作新经验。
四是要树立群众意识,“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在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确保员工收入和社会保障发生较大的提高。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企业环境,大力倡导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风和“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企业氛围。坚持用事业造就人,用机制激励人,用待遇吸引人,用感情留住人,做到政治上关心其进步,生活上解决其困难,工作上支持其发展的同时,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五是要树立服务意识,转变工作态度,提高办事效率,端正工作作风,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企业运行体制。在加大机构调整、整和力度的基础上,探索实行企业职能有机统一的机关部门体制,健全机关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机关办事部门,减少层次,明晰部门工作职
责,消灭企业管理职能分配中的盲区,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对部门负责人业绩考核和工作人员竞聘上岗等措施,把作风扎实,业务精良,责任感强,甘于奉献的员工选入机关部门的管理岗位,让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共事的员工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