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实验作文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分离实验作文

分离实验作文 篇1

上课了,蔡老师拿出一袋盐和一包胡椒粉,老师要做什么呢?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嘀嘀咕咕,议论纷纷。一会儿,蔡老师让我妈仔细看,他先在盘子里倒一点盐,再倒一点胡椒粉,用一根筷子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搅拌在一起。同学们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看,整个教室非常的安静,我的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跳,连眼睛都不敢眨,生怕看不到那个奇迹。

这时候,听见蔡老师说,今天我们把胡椒粉和盐巴分离开来,我想,胡椒粉和盐巴怎么分离呢?难道是盐巴一边,胡椒粉一边,正想着,只见蔡老师拿了一件旧衣服铺在下面,接着拿了一个塑料勺子使劲在上面磨擦,不一会儿磨出电来了,再把勺子放在盘子里,胡椒粉被吸上来了,一点一点地吸上来了,真是奇迹啊!我看的非常地专心,心想回去可以做给爸爸妈妈看了,心里面美滋滋地。

因为胡椒粉比较轻,而盐巴比较重,胡椒粉就像调皮的男孩子被静电轻轻地吸上来了,盐巴像女孩子乖乖地躺在盘子里,

分离实验作文 篇2

电磁场油水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含有乳状液的油水分离。与传统的油水分离方法相比,电磁场油水分离有其独特的优点: 无需添加处理药剂,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分离回收过程一体化,分离效率高,分离效果好,后续处理工序简单等[6]。基于上述原因,将电磁场用于乳化液的油水分离,搭建电磁场油水分离实验系统,并进行电磁分离装置内油水分离特性实验研究。

1电磁场油水分离工作原理

电磁场油水分离原理: 当油与水的混合液进入电场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区时,所有通电的水微团均受到电磁力的作用而向下运动,而水中的油滴不导电,没有受到电磁力作用,却由于其周围水微团向下运动和挤压而获得向上的浮力,该力与电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在磁流体分离通道入口均匀分布在水中的油滴,在通过磁流体分离通道过程中, 不断受到浮力的作用向上层集中,在磁流体分离通道出口处,油水分为两层,上层为油层,下层为水层, 从而实现油水分离[6—9]。工作原理见图1。

2实验装置与方法

2.1实验装置

电磁场油水分离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静态实验,第二部分为动态实验。

静态实验中: 使用的电磁分离装置有三种结构尺寸( 见表1) ,均由有机玻璃加工而成; 采用的磁铁为钕铁硼永磁铁,尺寸为100 mm ×50 mm ×10 mm; 电极采用石墨板,尺寸为80 mm ×20 mm ×5 mm; 直流电源为DC POWER SUPPLY PS-305DM,输出电压范围为0 ~ 30 V,可手动调节电压与电流。研究静态工况下电磁场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装置见图2。

动态实验中: 采用的电磁分离装置、磁铁、电极、 直流电源同静态实验,区别为动态实验的电磁场装置具备进口与出口,保证内部介质的流动性。研究动态工况下电磁场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装置见图3。

2.2污水样品

为了模拟含油污水,将500 m L水、20 g氯化钠、 15 m L油样放入锥形瓶混合,同时加入一定的乳化剂,搅拌器以3 000 r/min的转速充分搅拌,静置24 h后,弃去上层浮油,配置成稳定的乳化液含油污水,含油浓度为1 883 mg /L。

2.3含油量分析方法

废水中含 油量测量 按照国家 标准《GB / 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风光光度法》进行[10]。

3油水两相流静态分离实验

实验过程中分别改变有机玻璃槽尺寸大小( 实现对磁场强度的改变) 、电压大小,研究电磁场油水分离过程中磁场强度、电压等因素对油水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

分别在容器1、容器2、容器3两端施加5 V、10 V、15 V的电压进行油水分离实验,实验进行1 h。 实验结束后,取50 m L的净化污水进行污水含油量测定,测量结果见表2。

综合表1与表2的实验数据,可得净化污水含油量随电压与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见图4。

由图4可知: 磁场强度大小不变时,净化污水的含油浓度随着两端电压的增大而不断减小,这是由于电压与电磁力成正比,电压的增大引起电磁力的增大,电磁力的存在增加了油滴的碰撞、聚结几率,提高了油水分离效果; 当两端电压固定不变时,随磁场强度的增大,净化污水的含油浓度不断减小,这是由于磁场强度与电磁力成正比,磁场强度增大则电磁力不断增大,油水分离效果不断提高。

4油水两相流动态分离实验

在动态实验中采用石墨板作为电极,污水样品进口流速均为0. 04 m/s,单位流量为50. 24 m3/ s。 分别在容器1、容器2、容器3两端施加20 V、25 V、 30 V的电压进行动态实验。实验进行1 h,实验结束后,取50 m L的净化污水进行污水含油量测定,测量结果见表3。

综合表1与表3的实验数据,可得净化污水含油量随电压与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见图5。

由图5可知: 磁场强度不变时,净化污水的含油浓度随着两端电压的增大而不断减小,这与静态实验规律一致。但同时可以发现,当磁场强度不变时, 达到相同油水处理效果时,动态实验的两端电压要大于静态实验。如图4与图5,对于初始状态相同的含油污水,若使含油浓度降到1 000 mg·L- 1,静态实验需求电压为9. 7 ~ 13. 5 V,动态实验需求电压则为26. 6 ~ 28. 6 V。这主要是由于动态实验中电磁场装置中的流体是流动的,单位时间内的处理流量要比静态实验大,因此需要更大的电压来实现相同的油水分离效果。

由图5还可知: 当容器两端电压为20 V时,随磁场强度的增大,净化污水的含油浓度保持不变; 当容器两端电压为25 V时,随磁场强度的增大,净化污水的含油浓度先减小后不变; 当容器两端电压为30 V时,随磁场强度的增大,净化污水的含油浓度不断减小。可见,在采用电磁场实现油水分离时,对于一定的处理流量和处理时间,存在一个临界电磁力大小,只有当实际电磁力大于临界电磁力时,才会有效促进油水分离过程,提高油水分离效果。

综上可知,利用电磁场进行油水分离时,随着电压或磁场强度的增大,油水分离效果都呈提高趋势; 动态实验时,达到相同油水处理效果的电压数值要大于静态实验,存在临界电磁力数值,只有大于这个临界值,电磁力才能有效促进油水两相流的分离过程。

5结论

搭建了电磁场油水分离实验系统,并进行了电磁分离装置内油水两相流静态与动态分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 1) 静态实验时,随着电压或磁场强度的增大, 油水分离效果都呈现提高趋势;

( 2) 动态实验时,随着电压或磁场强度的增大, 油水分离效果也呈现提高趋势; 达到相同油水处理效果的电压数值要大于静态实验;

( 3) 动态实验时,对于一定处理流量和处理时间,存在一个临界电磁力数值,只有大于这个临界值,电磁力才能有效促进油水分离过程。

摘要:为研究电磁场油水分离过程中油水两相流的流动和分离特性,探究静态与动态条件下电磁分离装置内油水分离效果,在实验室内搭建了电磁场油水分离实验系统,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先后完成了电磁场油水分离静态实验与动态实验。静态实验表明:提高电压或增大磁场强度能有效提高油水两相流分离效果;动态实验表明:提高电压或增大磁场强度能有效提高油水两相流分离效果;达到相同油水处理效果的电压数值要大于静态实验;且存在一个临界电磁力数值,只有大于这个临界值,电磁力才能有效促进油水两相流的分离过程。

分离实验作文 篇3

【关键词】学生 光合作用 绿叶色素 提取 分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01

然而,笔者却发现,虽然课本设有这一实验,学生也做了这个实验,但是对这节内容的掌握却不尽人意。在解答有关色素问题时,仍然频犯错误,导致丢分,实为可惜。因此,笔者对这一实验操作略作改变,以期学生做过之后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对实验的理解能更加深刻。并从自己任教的四个班级里安排了二个班级做尝试,之后再编排相同的与色素相关的题目供四个班级的学生练习。发现做尝试的两个班级解题的准确率更高。现在将具体的实验过程呈现给各位同仁以供参考,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实验原理。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他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这样,几分钟之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实验目的。

(1)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的方法。

(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

3.实验材料用具。

材料:新鲜菠菜的绿叶,无水乙醇,层析液。

用具:干燥的定性滤纸,小烧杯(10ml),小试管,试管架,培养皿盖,棉塞,研钵,玻璃漏斗,尼绒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铅笔 。

4.分组与步骤。

4.1分组:

4个学生一个大组,2个学生一个小组,一个大组分2个小组。小组内1个学生研磨绿叶提取色素,另1个学生制备滤纸条。

4.2 步骤:

4.2.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取材:用天平稱取5g新鲜的菠菜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其中第一小组不加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加入10ml无水乙醇,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第二小组则按照教材中的步骤要求,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

过滤: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绒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两小组所得滤液共享。

4.2.2制备滤纸条

小组内的另一位同学在搭档研磨绿叶的同时制备滤纸条,数量为10条,其中5条供小组内的另一位同学使用,10条滤纸条中留取2条不剪边角,其余按要求减去其一端的边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分两组。然后在另一端依次编号为1、2、3、4、5。待用。

4.2.3画滤液细线

1号滤纸条用毛细吸管吸取第一小组提取的少量滤液(研磨时没有加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沿铅笔线均匀的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两到三次。

2号滤纸条不剪边角,用毛细吸管吸第二小组提取的少量滤液(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沿铅笔线均匀的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两到三次。

3号滤纸条,用毛细吸管吸第二小组提取的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的画出一条细线。但是只画一次。

4、5号滤纸条,用毛细吸管吸第二小组提取的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的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两到三次。

4.2.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1-4号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倾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住烧杯口。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5号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倾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注意,让滤液细线浸没在层析液中。

5.观察与记录。

几分钟以后,打开培养皿盖,取出滤纸条,干燥后观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和宽度,教师从班里选择几条明显的滤纸条让学生观察并作记录。

6.结果与分析。

6.1观察结果:

1、3号滤纸条上只有很淡的四条色素带,显现很不明显。2、4号滤纸条上的有很明显的四条色素带,其中2号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不平直,中间凹,两边往上弯,4号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较平直。第5号色素带上观察不到分离的色素带。

6.2结果分析:

1号滤纸条上用的是第一小组提取的滤液色素,而第一组在提取色素时没有加二氧化硅,所以研磨不充分,提取的色素少,又没有加碳酸钙,滤液中提取的叶绿素被破坏,因此色素含量低,在滤纸条上分离出来的色素带就很不明显。

2号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时用的是第二小组提取的滤液,第二小组在提取色素时加了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研磨充分,色素含量多,所以分离得到的四条色素带很明显,但是因为没有剪去边角,边缘层析液挥发得快,两边色素分离较快因此往上弯曲。

3号滤纸条上画的滤液虽然取至第二小组,但是由于画的滤液细线次数太少,仅有一次,因此,细线色素少,分离之后现象不明显。

4号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时用的是第二小组提取的滤液,且绿液细线重复画了3-4次。因此,色素量多,分离之后可以看到明显的4条色素带,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5号滤纸条上画滤液细线时用的是第二小组提取的滤液,且绿液细线重复画了3-4次。因此,色素量较多,但是分离时由于浸没在层析液中,色素带上的色素全部溶解在了小烧杯中的层析液里,最终在滤纸条上没有出现色素带。

7. 实验总结。

(1)在研磨绿叶时,加入少许SiO2是为了研磨得充分,加入少许的CaCO3是为了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受到破坏。

(2)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细线时,重复划几次,目的是使滤液细线中含有较多的色素。

(3)如果层析液浸没了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滤纸条上就不会出现色素带,其原因是滤液细线中的色素溶解在了烧杯中的层析液中。

实验一 萃取分离 篇4

计划学时:2学时

一、实验的目

(1)了解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乳化及破乳化。(2)熟练掌握分液漏斗的选择及各项操作。

二、基本原理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一种操作。

例:将含有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用有机溶剂萃取时,有机化合物就在两液相之间进行分配。在一定温度下,此有机化合物在有机相中和在水相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即所谓“分配定律”。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以乙醚从醋酸水溶液中萃取醋酸为例来说明实验步骤。1.一次萃取法

①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ml冰醋酸与水的混合液放入分液漏斗中,用30ml乙醚萃取。②用右手食指将漏斗上端玻塞顶住,用大拇指及食指中指握住漏斗,转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蜷握在活塞柄上,使正当过程中,玻塞和活塞均夹紧,上下轻轻正当分液漏斗,每隔几秒针放气。

③将分液漏斗置于铁圈,当溶液分成两层后,小心旋开活塞,放出下层水溶液于50ml三角烧瓶内。

2.多次萃取法

①准确量取10ml冰乙酸与水的混合液于分液漏斗中,用10ml乙醚如上法萃取,分去乙醚溶液。

②将水溶液再用10ml乙醚萃取,分出乙醚溶液。③将第二次剩余水溶液再用10ml乙醚萃取,如此共三次。

比较萃取效果。

四、操作要点和说明

在实验中用得最多的是水溶液中物质的萃取,最常使用的萃取器皿为分液漏斗。

1、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仔细检查:玻璃塞和活塞是否紧密配套。然后在活塞孔两边轻轻地抹上一层凡士林,插上活塞旋转一下,再看是否漏水。

2、将漏斗放于固定在铁架上的铁圈中,关好活塞,将要萃取的水溶液和萃取剂(一般为溶液体积的1/3)依次从上口倒入漏斗中,塞紧塞子。

3、取下分液漏斗,用右手撑顶住漏斗顶塞并握漏斗,左手握住漏斗活塞处,大拇指压紧活塞,把漏斗放平,旋转振摇,振摇几次后,将漏斗的上口向下倾斜,下部的支管指向斜上方(朝无人处),左手仍握在活塞支管处,用拇指和食指旋开活塞放气(释放漏斗内的压力),如此重复几次,将漏斗放回铁圈中静置,待两层液体完全分开后,打开上面的玻璃塞,再将活塞缓缓旋开,下层液体自活塞放出,然后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切记!)将水溶液倒回分波漏斗,再用新的萃取剂萃取。如此重复3-5次。

注意

(1)分液时一定要尽可能分离干净,有时在两相间可能出现一些絮状物,也应同时放去(下层)。

(2)要弄清哪一层是水溶液。若搞不清,可任取一层的少量液体,置于试管中,并滴少量自来水,若分为两层,说明该液体为有机相,若加水后不分层则是水溶液。

(3)在萃取时,可利用“盐析效应”,即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以降低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萃取效果。水洗操作时,不加水而加饱和食盐水也是这个道理。

(4)在萃取时,特别是当溶液呈碱性时,常常会产生乳化现象。这样很难将它们完全分离,所以要进行破乳,可加些酸。

4、萃取溶剂的选择要根据被萃取物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定,同时要易于和溶质分离开。所以最好用低沸点的溶剂。一般水溶性较小的物质可用石油醚萃取。水溶性大的物质可用苯或乙醚;水溶性极大的物质可用乙酸乙酯。

5、分液漏斗使用后,应用水冲洗干净,玻璃塞和活塞用薄纸包裹后塞回去。

五、思考题

1、影响萃取法的萃取效率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选择好溶剂?

2、使用分液漏斗的目的何在?使用分液漏斗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分离实验作文 篇5

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指导教师: 学

院: 专业及类别: 学

号: 姓

名: 实验日期: 成绩: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离与纯化微生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了解倒平板配制土豆培养基的方法与平板划线分离的基本操作技术;;

3、学习习近平板菌落计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其基本技能;

4、初步观察来自土壤中的几类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并能判断菌的类型。

二、实验原理

1、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别、保存各种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一般的培养基应包含适合微生物生长的6大营养素即水分、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根据培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与半合成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的不同又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记数等方面的研究常常使用的就是固体培养基。本实验就是使用的固体培养基。

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以防止其中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酸碱度所带来不利影响。

培养基的原材料来源十分广泛,本实验采用的原材料为土豆。

2、接种方法与无菌接种

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划线接种、三点接种、穿刺接种、混浇接种与涂布接种是几种常用的接种方法。

划线接种是最常用的接种方法,即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作来回直线形的移动,就可以达到接种的目的。常用的接种工具为接种环、针等。在斜面接种和平板划线中就常用此法。三点接种是把少量的微生物接种在平板表面,成等边三角形的三点,让它各自独立形成菌落后,来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研究霉菌形态时就常用此法。

穿刺接种是用针蘸取少量的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线穿刺。该法常用于厌氧菌种的保藏或微生物的动力研究。

混浇接种是先将待接的微生物放入培养皿中再倒入冷却至4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迅速轻轻摇匀,这样菌液就被稀释了。待平板凝固后,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就可以长出单个菌落的微生物。

涂布接种是将菌液倒入平板上,再用涂布棒在表面迅速的作来回左右的涂布,让菌液均匀分布,就可以长出单个菌落的微生物。

本实验采用的是划线接种。为了防止接种时引入其它微生物,整个操作过程均需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还需对操作员的双手进行酒精消毒,每次划线前都需灼烧接种环,接种时才打开培养皿且不能全部打开,接种完马上关上。

三、实验器材

1、仪器

培养皿、量筒、滴管、吸水纸、烧杯、三角瓶、酒精灯、玻璃棒、接种环、15ml离心管、试管架、镊子、电磁炉、锅、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无菌操作台、酒精灯、天平、滤纸等。

2、材料

土豆、琼脂、蒸馏水、酒精、土壤样品

四、实验步骤

1、土壤稀释液的配制

① 在菜地用九点取样法取适量土壤样品,具体操作为:在菜地选取九个取样点,在每个取样点取相同量的表层土壤(10cm左右),然后将其混合均匀;

② 称取1g土壤样品与99ml蒸馏水,将其配制成100ml的土壤溶液; ③ 用移液管取9ml蒸馏水于15ml离心管中,再用移液枪取1ml前一步已配制的土壤溶液于离心管中,摇匀,即为10-3的土壤溶液;

④ 重复前一步,将土壤溶液稀释为10-

4、10-

5、10-

6、10-

7、10-8一系列稀释液。

2、土豆培养基的制备

① 用天平称取200g土豆,清洗干净后去皮切丁;

② 用量筒量取1000ml蒸馏水与电磁炉锅中,再加入已准备好的土豆,将其煮烂;

③ 从锅中取出已煮烂的土豆,用纱布过滤,滤液待用; ④ 称取20g琼脂与滤液中,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⑤ 在制备好的滤液中加入0.1ml菌液,然后放入高温灭菌锅中,在121℃下灭菌20min;

⑥ 取出已灭菌的土豆培养基,待其熔化后冷却至60℃,倒入每付平板约15-20ml,待其凝固后便可使用。

3、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

① 将接种需要的所有器材均放置于无菌操作台上;

② 用浸泡在酒精里棉花给双手灭菌,点燃酒精灯,右手拿接种环,左手拿培养基;

③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烧灼,待其冷却后在10-6土壤稀释液中蘸取少量液体,打开培养基的一部分,采用划线接种,使之形成单菌落,一共划线3-4次,每划线一次就需在火焰上烧灼一次;

④ 重复上步,接种10-

7、10-8的土壤稀释液的微生物;

⑤ 接种完的培养基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48h,取出观察。

五、结果与思考

1、实验结果

图1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采用划线接种土壤微生物的培养皿里有单菌落出现,这说明划线接种能达到分离培养的目的。

学习过微生物这门课程的同学都知道,真菌的菌落较大且疏松,菌丝细长,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孢子会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细菌的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由此可知土壤里既含有真菌又含有细菌。

2、思考题

⑴在平板划线法中,为什么每次都需要将接种环上的剩余物烧掉?

答: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以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自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菌种数目减少,从而达到分离菌株的目的。

⑵为什么要把培养皿倒置培养?

答:①操作时培养皿盖上可能粘有水珠或者细菌,倒着培养可以避免培养皿盖上的水珠或者微生物落在培养皿上;

②培养过程中,细菌在代谢繁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于细菌生长繁殖的代谢物,释放热量及有水排出,如果不倒着培养会有水珠滴落到培养基中,影响菌落的生长;③如果培养目标是收集细菌代谢物,而且代谢物易溶于水,倒着培养可能会方便收集。

六、实验总结 我本科所学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本次实验是我高中后第一次接触微生物方面的知识。在本次实验课里,段老师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微生物分离培养方面的许多理论知识,然后才进入了理论环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段老师一直在我们旁边观察我们的实验操作过程,一旦出现错误,会立即指出并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应该怎么做,我担心自己从来没做过微生物培养方面的实验会做不好,段老师还一直在旁边鼓励我,并给我讲解了许多微生物分离培养方面的知识,最后我独立完成了本次实验。此次实验课,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微生物分离培养方面的知识,十分感谢段老师。

分离实验作文 篇6

韦胜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中学)

一、本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实验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一节内容,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光和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吸收、传递与转化光能的作用,通过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光合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加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提取、分离光合色素的技能。

二、对教材实验的教学思考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生操作反馈的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即使完全按照课本所提供的材料和实验方案进行规范操作,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材中提取光合色素使用研磨法,步骤较为繁琐,药品种类较多。虽然浙科版已经改用烘干的菠菜叶干粉作材料,降低了研磨操作的难度,但是所用到的药品种类还是比较多(包括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等),且用量不好控制,用量过多影响色素的浓度,用量过少则得不到很好的研磨效果。另外,研磨时要求迅速、充分研磨成匀浆,学生难以把握好匀浆的程度,而且提取液中色素含量不高,导致色素分离不明显。(2)教材中画滤液细线时使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直接画线,毛细吸管很细、易断,而且画滤液细线时,线画得较粗且不直,操作上很难符合要求。(3)分离光合色素,用到的工具是滤纸条,且放置于装有层析液的试管中层析,由于试管口径较小,所制备的滤纸条也相应较小,滤纸条上即使在画滤液细线时重复多次,滤纸上色素含量也不多,导致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不是很明显;另外,操作上也很容易使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导致实验失败。

三、实验改进之处

1.光合色素提取的改进――酒精隔水加热提取色素

将原实验中的研磨法改为酒精隔水加热法。直接将菠菜叶片的绿叶剪碎加入无水乙醇,进行隔水加热,所得的溶液就是色素溶液,省去了添加二氧化硅和碳酸钙、过滤的步骤,操作简单,也能使学生明确色素不溶于水,极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知识点。

2.画滤液细线方法的改进

将教材实验中画滤液细线工具毛细吸管改为自制画线器,如,笔帽、大号移液枪头等空心圆柱材料,直接在装有色素溶液的培养皿中蘸取,印上滤纸圆心处即可,这样操作更为便利。

3.光合色素分离的改进――灯芯法分离色素

将教材中的滤纸条分离改为用圆形滤纸分离,以酒精灯灯芯作为介质,将层析液引导至圆形滤纸片上,得到的层析结果是同心圆色素带,直接而美观,避免了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的易错步骤。

四、实验器材

新鲜的菠菜绿叶,无水乙醇、层析液、天平、剪刀、培养皿、镊子、玻璃棒,烧杯、试管、试管夹、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大号移液枪枪头、干燥的定性滤纸、量筒、酒精灯芯。

五、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不溶于水,极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无水乙醇来提取色素,且高温能破坏叶肉细胞的生物膜,使叶绿体中色素释放出来,因此,可以通过酒精隔水加热法提取光合色素。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因此,可用层析液来分离色素。

六、实验过程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取5 g菠菜叶叶片剪碎,装入试管中,加入5 ml无水乙醇,在沸水浴中加热3~5分钟,即可得到深绿色的色素溶液,用橡皮塞塞好稍冷备用。

2.制备圆形滤纸片

取一干燥的圆形定性滤纸,圆心打一小孔(可用镊子或剪刀操作),取酒精灯灯芯约5 cm,一端打结,沿刚打的滤纸片圆心孔穿入,打结一端留在滤纸上方,制备好后备用。

3.画色素细线

将步骤1所得到的色素溶液倒入培养皿中,用大号移液枪头的圆形开口在培养皿蘸取色素溶液,印在制备好的滤纸片圆心处,待稍干后再进行2~3次。

4.色素的分离

将适量层析液倒入培养皿中,用刚才经过画线的滤纸片盖在培养皿上,将打结的一面(画色素细线一面)朝上,层析5~10分钟。

5.观察与记录滤纸片上的色素带

可观察圆形滤纸上出现由内而外的四个由不同颜色组成的同心圆,记录实验结果。

七、实验效果

实验改进后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液色素含量高,色素溶液色泽鲜艳,实验易于成功;用自制画线器画出的色素细线均匀,且操作方便,更符合要求;灯芯法分离色素,效果明显、直接美观,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

八、总结与体会

在提取色素方法上,人教版教材实验直接用新鲜菠菜叶作为材料研磨,而浙科版教材实验是用菠菜叶烘干后研磨,对比之下,浙科版教材操作稍微方便。相比之下,笔者所用的酒精隔水加热提取色素,操作更是简单。在色素溶液的效果上,前两者所得色素溶液效果相差不大,而笔者的方法更为理想。然而,浙科版教材实验需要烘干的过程中,笔者的改进实验需要隔水加热,两者均用到了高温处理。高温是否会破坏了色素结构,导致色素溶液出现色差。这个问题还有待验证。

笔者的改进方法,学生有可能对教材实验要求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一些药品的作用和纸层析法操作的关键步骤得不到很好的强化,这可能导致做练习或考试中会引起偏差,因此,笔者的改进实验更适合在兴趣小组或选修课中开展。

分离实验作文 篇7

一、关于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能改变教师的“自我中心”, 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探究中“自我发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将实验和主动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比较切合实际的提出命题或创设若干条件, 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从中发现现象, 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

二、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设计分析

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来获取知识。将课本中的验证性实验设计为简单的探究性实验, 符合学生的实际, 也是现在学校的条件可以实现的。同时, 对高中生物一个重要的验证性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进行了改进, 实施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和分析, 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 既能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并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 能很好的发挥探究性学习的成效。

第一, 探究的主要思想及目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所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0.3g/m L的蔗糖溶液、清水。紫色洋葱鳞片叶是作为观察材料, 当滴加0.3g/m L的蔗糖溶液时, 细胞就会渗透失水, 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几分钟后滴加清水, 细胞又会渗透吸水, 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针对这个实验, 我们提出了许多问题, 其中有比较具有代表性:蔗糖溶液的浓度为什么是0.3g/m L?能否用其它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呢?这个问题, 萌发了我们探究质壁分离和复原最佳材料选取的想法。

第二, 材料准备:新鲜洋葱、0.1g/m L蔗糖溶液、0.3g/m L蔗糖溶液、0.5g/m L蔗糖溶液、0.7g/m L蔗糖溶液、清水、显微镜、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第三, 研究过程及其实验方法。根据能否用其他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0.3g/ml的蔗糖溶液, 分别选择了0.1g/m L、0.3g/m L、0.5g/m L和0.7g/m L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总结如下:在0.1g/m L的蔗糖溶液中, 细胞质壁分离后能够发生复原, 说明细胞在此溶液中能够存活, 但是只有轻微程度的分离, 因此不宜选用。在浓度为0.5g/m L和0.7g/m L的蔗糖溶液中, 质壁分离程度明显, 但是都不能够发生复原, 说明细胞在此溶液中已经死亡, 因此也不宜选用;只有在0.3g/m L的蔗糖溶液中, 质壁分离程度明显, 也能够发生复原, 说明细胞在此溶液中能够存活, 适宜选用。因此, 总结实验结论为:为了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不可以采用0.5g/m L或0.7g/m L的蔗糖溶液, 而0.1g/m L的溶液分离现象不明显且用时太长, 所以最好选用0.3g/m L的蔗糖溶液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第四,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后, 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先交由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 再由教师作适当的指导。此次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蔗糖溶液的浓度不同, 实验的结果为什么不同;二是使用的溶液不同, 实验的结果为什么不同;三是液泡的体积、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讨论和教师的指导, 最终认识到: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就不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 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就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过大, 细胞就由于过度失水而死亡;用30%的硝酸钾时, 由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在细胞开始失水的过程中, 被选择吸收到细胞内, 使细胞液浓度增大, 细胞又吸水, 所以发生的是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液泡内的色素不能通过原生质层。

三、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分离实验作文 篇8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属于高中生物学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浙科版)中的内容。该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实验课,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高考要求和实验条件的限制,真正以实验形式开展教学的学校很少,对于该实验的理解也停留在了理论的层面上,缺乏实际的操作实践。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的尝试,针对该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改进的策略。

一、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该实验的目的是使用含有尿素的培养基分离有脲酶的细菌和利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检知脲酶所催化的反应;实验的内容是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利用尿素的细菌,观察菌落数,了解它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并以LB全营养培养基为对照,观察全营养生长细菌的菌落数。为了获得实验的成功,首先必须正确地选择和处理实验材料。[1]

(一)土样的获取

为了分离到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获取合适的土样。教材中只提到从有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地方获取,具体的方法并未说明,操作过程中由于实验材料获取不当很容易导致实验的失败。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繁多、种类复杂,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有更多微生物生长。细菌适宜在中性环境的潮湿土壤中生长,且绝大多数分布在距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因此在土壤取样时,可以从施用人畜粪便的农田等环境中选择肥沃、湿润的土壤,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中备用。

(二)制备土壤稀释液

教材中只说明了制备土壤稀释液的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际上土样的称取也应该无菌操作,在超净台上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在无菌条件下,称取1g土样,加到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振荡,即成10-2稀释液,从该稀释液中取0.5mL悬液加到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经振荡制成10-3 稀释液,再依次制备10-4、10-5土壤稀释液。实验要求每次稀释后都要振荡10min,在实际教学中很难有那么长的时间给学生操作,可以适当缩短振荡时间,混匀即可。

二、尿素固体培养基的配制

该实验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所依据的原理是在氮源只有尿素时,这些微生物能利用尿素获得氮源而存活,其他微生物则因为缺乏氮源而死亡,因此尿素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是本实验的关键。

(一)用琼脂糖代替琼脂

其他版本的教材中配制尿素固体培养基时添加的是琼脂,浙科版教材改为琼脂糖。琼脂在制作固体培养基时可作为凝固剂,但它是一种未被纯化的混合物,里面有一定量的含氮化合物。

琼脂糖是琼脂进一步纯化,去除了含氮化合物后的产物。利用琼脂糖作凝固剂,能防止含氮化合物对实验的干扰,有利于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筛选。

(二)适当降低尿素的浓度

教材中配制尿素培养基时,25mL培养基溶液中是加入了10mL含有2g尿素的尿素溶液,质量分数达到了8%,实验研究发现,经这种培养基培养长出的细菌含量很少,10-2的稀释度下也只是偶尔能看到1个菌落,高的稀释度下更难有结果出现。文献资料表明,尿素可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进而生成氨,尿素浓度过高,产生的氨太多会导致培养基pH增大,不利于细菌生长。[2]若尿素浓度过低,产生的氨太少,酚红的显色现象则不明显。

为了确定尿素溶液的最佳比例,笔者配制了不同浓度梯度的尿素溶液进行实验,在25mL培养基溶液中分别加入10mL含有0.25g、0.5g、1g、1.5g、2g尿素的尿素溶液,结果表明,添加0.5g尿素的培养基中细菌生长较多,显色现象较明显。由此可见,适当降低配方中的尿素浓度,有利于实验效果的改善。

(三)尿素溶液的灭菌方法

尿素加热后会分解,因此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一般采用的是过滤除菌法,可以使用G6玻璃漏斗或针头式过滤器过滤。教材中采用的是G6玻璃漏斗过滤的方法。玻璃漏斗使用前要先在121℃下用纸包好灭菌,使用后需要用1mol/L的HCl浸泡,并抽滤去酸,再用蒸馏水洗至洗出液呈中性,干燥后保存,操作起来非常烦琐,且过滤耗时很长。目前实验室中广泛采用的过滤处理装置为针头式过滤器。一次性针头式过滤器可与一次性注射器配套使用,过滤尿素时,一般选择孔径为0.22μm的针头式过滤器。这种方法不需要换膜和清洗滤器,省去了复杂、费时的准备工作,使用起来快速方便。

也可以使用化学灭菌法对尿素灭菌。取麝香草酚结晶一块,在烧杯中用蒸馏水反复洗涤三次,然后置于一定量的尿素溶液中,在冰箱内保存24小时后即可使用。由于麝香草酚对霉菌的抑制力较差,故配好后应在冰箱中保存,以免受到霉菌污染而使尿素失效,同时可以长期使用。这种方法非常简便,效果也较好,在医院中经常使用。

三、稀释涂布分离法的操作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需要使用稀释涂布分离的方法,教材中只是简要介绍了稀释涂布的内容和程序,对于移液枪的正确使用和涂布法的操作都没有说明,对于首次使用涂布分离法的学生来说困难很大。

(一)移液枪的使用方法

在设定容量时先通过粗调将容量值迅速调整至接近自己的预想值,再将移液枪横置,水平放置在自己的眼前进行细调,慢慢将容量值调至预想值,从而避免视觉误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大值调整到小值时,刚好就行;但从小值调整到大值时,需要调超1/3圈后再返回,这是因为计数器里面有一定的空隙需要弥补。在该过程中,不能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将移液枪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

在吸取液体之前,应该先预吸取、排放三次,让吸头内壁吸附一层液膜,确保移液的精度和准度。吸液时,先将移液枪排放按钮按至第一停点,再将吸头垂直浸入液面2~4mm以下,然后慢慢松开按钮回原点。放液时,先将按钮按至第一停点排出液体,稍停片刻后,继续按按钮至第二停点吹出残余的液体,最后松开按钮,确保吸头内无残留液体。整个过程应保持慢吸慢放,避免速度太快而产生反冲和气泡,导致移液的体积不准确,同时还要注意是否会有漏气现象。endprint

(二)涂布分离的操作

涂布分离时,若平板不干燥,会影响涂布的效果,有时会因涂布不均匀使某些部位的菌落不能分开,或在培养基上出现一层薄膜。因此涂布前可将制备好的平板预先放在培养箱里培养一段时间,待表面水分蒸发后再进行涂布。取0.1mL 10-4、10-5土壤稀释液加入尿素培养基和全营养LB培养基中,右手持玻璃刮刀平放在培养基表面,将菌液沿同心圆方向轻轻地向外扩展,可以先按一条线轻轻地来回推动,使菌液分布均匀,然后再按其垂直方向来回推动,平板边缘可弧线推动。需要注意的是,涂布完成后不宜立即将培养基倒置,而应先在室温下静置5~l0min,使菌液渗透入培养基内,再将培养基倒置培养。

此外,玻璃刮刀在使用前保存在70%酒精中,使用时先将玻璃刮刀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火焰熄灭后,先在培养皿盖内侧稍作冷却后再进行涂布。切忌将刚刚灼烧过的玻璃刮刀立即放入酒精中,以免高温引起酒精燃烧,造成危险。更换稀释度时,需要将玻璃刮刀灼烧灭菌并更换玻璃刮刀,若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更换,也可以不更换。因此,建议先进行10-5土壤稀释液的涂布,再进行10-4土壤稀释液的涂布,这样在使用移液枪滴加液体时可以不用换枪头,玻璃刮刀也可以不用更换,省去了许多麻烦。

四、培养时间的调整

该实验中利用酚红作为指示剂检测脲酶所催化的反应,细菌培养时间为24~48h。

酚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显色范围为pH6.4~8.2,酸性条件下显黄色,碱性条件下显红色。细菌培养后,产生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从而使酚红由黄变红,从而可以检测出细菌是否已将尿素分解。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红色区域的面积越来越大,据此也可以判断细菌分解尿素能力的强弱。

实验研究发现,在含有酚红的培养基中细菌生长会较缓慢。在没有添加酚红的尿素培养基中,培养24h后即可看到明显的菌落产生;添加了酚红的培养基中,则要到48h后才能看到菌落出现,若要观察到显色反应,时间则更久,至少需要72h,甚至一周左右。因此,建议可以将培养时间相对延长至72h以后,红色也会越来越明显。

五、改进后的实验效果

根据预期的实验结果,有脲酶的细菌菌落周围应出现着色环带,但教材中的实验结果图片只能显示出两种培养基上细菌数量的不同,并没有清楚地看见红色环带,学生很难产生直观的认识。经过反思和改进后,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如图1所示。

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稀释度下,全营养培养基中有较多菌落,尿素培养基中只有少量菌落;全营养培养基中菌落种类多样,尿素培养基中菌落种类较单一;有脲酶的细菌菌落周围出现红色环带,菌落较多的尿素培养基逐渐变红。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上尿素培养基中分离出的只有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但实际上尿素培养基中分离出的细菌不一定全都是以尿素为氮源的,有些细菌会利用其他微生物代谢的产物为氮源,如尿素分解后产生的氨就可为硝化细菌提供氮源,[3]因此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测确定细菌的种类。

六、小结与反思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微生物的利用,拓展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还有助于提高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充分的实验准备和良好的实验效果是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

经过改良后的实验方案,既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又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学生们基本都能培养分离得到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并观察到红色环带的现象。成功的实验结果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实验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提升对生物学科的热爱,有助于知识的意义建构,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其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2(9):13-14.

[2] 窦向梅,王爱丽,郭宁宁.“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改进[J].生物学通报,2010(11):51-53.

分离实验作文 篇9

在倡导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改革形势下,实验课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生物学实验并不是简单的教学辅助部分,它是学习生物学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验课中乐学、会学、学有所得。下面介绍作者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课教学中的尝试和体会。1 案例介绍

1.1 案例实施的背景

现行高二教材中本实验属验证性实验,教师在实验课之前布置了预习,并按传统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但是在学生完成实验后,结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的色素带出现颜色不明显;色素带不整齐,有重叠等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造成的,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当老师追问“可能是哪些操作步骤出问题,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理想?”时,多数学生一问三不知,很显然,学生在做实验时,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依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实验任务而已,对实验步骤缺乏深入思考和有效反思,“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要激发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②要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意识,使学生对实验的各具体操作步骤能不断进行反思。③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得到正确实验结果的必要前提,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2 教学过程及分析

教师在认真学习和领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进行了心得教学设计,并在平行班中加以实施。教学实施情如下:

(1)课前准备

①教师:编制“自我监控”表(附录);准备新鲜的菠菜叶,干燥的定性滤纸,烧杯,研钵,小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小试管,培养皿盖,量筒。天平,丙酮,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②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分组。

(2)创设问题情景

①教师:展示实验结果,一条色素带颜色清晰、整齐、无明显重叠(理想);另一条色素带颜色不明显、不整齐、有明显重叠(不理想)。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不理想的实验结果,本实验的哪些操作步骤与之有关?” ②学生:相互讨论,但由于一时无法理清实验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因此难以确定问题的答案。

(3)明确监控目标及意义

①教师:(发“自我监控”表)问题的答案就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在于这些实验操作的“准确度”的把握上,那么如何把握实验操作过程的“准确度”?就要求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进行自我监控,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也是提到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掌握好各学科知识的重要前提。②学生:带着一种新奇感,饶有兴趣地去了解“自我监控”表中各项监控项目。

(4)引导学生实施“自我监控”学习

①学生:按照“自我监控”表对各项监控项目进行实验操作的自我监控,并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②教师:不断巡视,进行适当的指导。

(5)开展“协作式”探索

①学生:以“自我监控”表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结果成败的原因进行对照分析,明确问题症结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如有学生发现用棉线蘸取绿叶画滤液细线效果更好,马上向其他同学推广;也有的学生通过对照分析,认为自己的色素带颜色太浅的原因是研磨不够充分及研磨液过滤不彻底,则新的监控学习中调整研磨的程度,并且不用尼龙布过滤而直接用少许脱脂棉等操作加以验证。②教师:适当指导,并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实验观察—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6)反馈和评价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馈实验结果,实现小组间的资源共享。②教师:不管学生的协作式探索结果是否正确,教师都要予以适当鼓励。2

教学反馈及反思

2.1

教学反馈

学生对实验教学的评价是考查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材料。因此该实验结束后,教师以座谈的形式进行了教学反馈调查,现将部分反馈整理如下:

(1)学生甲:这种实验方式,不像以前那样简单,给我增加了难度,我无法从课本的操作步骤中找到明确的答案,有时甚至感到无从下手,但却使我产生挑战的兴趣,而且我也有信心去战胜困难!

对“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一点改进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第一册的“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按教材所描述的实验方法和过程操作,实验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影响实验效果:(1)实验过程繁琐、操作复杂、耗时长;(2)绿叶还未充分研磨,加入的丙酮就以挥发的差不多了;(3)由于毛线吸管较细,学生操作时极易将其折断,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和实验的成本;(4)用毛细吸管划出的滤液细线,线条粗细不均,影响层析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该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一些改进,并做了大量的对照实验,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现将改进后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介绍如下,一边和各位同仁交流。1 实验方法、步骤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称取5g新鲜绿色叶片(如菠菜叶、胡萝卜叶等),剪碎,放入研钵中。(2)向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将纸盖在研钵上,在纸的中心穿一个洞,将杵棒套入洞口中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3)研磨1-2min后(绿叶接近雨糊状时),向研钵中加入3ml丙酮,继续迅速充分的研磨约半分钟。

1.2

制备滤纸条

取一张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6cm,宽1cm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段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1.3

分离色素

(1)用一干净的盖玻片,用其一端蘸取研磨液印在滤纸条的铅笔线上(操作时注意:盖玻片要始终与滤纸相垂直),待研磨液干后,再重复上述操作一次。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改进

一.实验原理: 色素提取原理: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色素可以溶解于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中,形成色素液。色素分离原理:由于四种色素在层析液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四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也不同,从而将它们分离开来。

二、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可以分出四条色素带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难点:该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掌握探究实验的方法。

四、对实验的几个地方进行的改进 1实验材料的改进:

用菠菜作为实验材料,易受季节性限制,此外,色素提取液呈黄绿色,色素带颜色浅,实验效果差。用韭菜,萝卜叶,蒿菜,天竺葵代替菠菜,所得到的实验效果很好,又可以克服菠菜因季节原因,难于取材。2提取液的改进:

除丙酮外,也可用酒精(无水乙醇)替代,用量相同,结果大致相同;和酒精相比,丙酮有一定毒性,因而不妨换一下。3过滤和制滤液的改进:

获取高浓度的色素提取液是该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一般我们要求色素提取液呈墨绿色。为了得到墨绿色的色素提取液,我们可尝试取消漏斗基部放脱脂棉这一步,而用3~4层纱布包裹充分研磨过的绿叶,用4层纱布过滤,通过漏斗将汁液挤于试管中,将滤液收集到试管或小烧杯中备用。这样可以降低叶片含水量,从而提高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效率。实验证明,改进后较改进前实验效果明显。

将过滤用的尼龙布改为用棉花塞住漏斗口过滤,效果更好!

4分离色素的改进:

分离色素时教材中的条形纸层析法,据许多中学老师反映实验效果不很理想,存在的问题有:①采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画线很难达到“细、匀、齐”的要求;②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不容易把握;③层析液容易没及滤液细线。④条形纸很容易下滑⑤层析后容易出现色素带分离不够充分,或色素带分离过度而造成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消失的现象。

另一种新的方法叫培养皿法

不用滤纸条,也不划滤液细线,而取直径为10cm的干燥圆形定性滤纸,用毛细吸管吸取色素滤液,在滤纸的中央点成圆形的色素斑,重复4~5次。然后取一枚缝衣针,穿一条细棉线,在棉线末端打个结,将针穿过滤纸上的色素斑中心,在距线结约4cm处剪断棉线。取直径l0cm的培养皿一套,向培养皿底中加入5ml层析液。把上述圆形滤纸扣在培养皿底上面,无线结的一面朝下,棉线则浸没在层析液中。再将培养皿盖盖在滤纸上。

采用该方法,可以看到色素随层析液由线结处向周围均匀扩散。因此得到的4条色素带呈同心环状,由内而外分别是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黄色,十分清晰。而且层析时,滤纸上的色素不会没及层析液中,点色素斑比划滤液细线容易得多,实验效果非常显著。结果证明:运用灯芯法分离色素,色素量大,分层清晰,四种色素分离出鲜明的四圈色素环,效果显著;操作过程较易掌握,失误较少。此实验方法关键有两点需注意:一是几次滴液体要在同一点上,否则不能形成圆环:二是要掌握好滴层析液的量和时间,否则会影响效果,甚至失败。

综述: 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组织教学能力和启发教学的经验,教师要事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研究,自行设计、完成实验,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和学会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

优点: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经历了质疑、思考、分析、释疑等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成为一个“发现者”。获得了成功感,学习兴趣极高。

不足:“探讨——实践”实验教学法适合于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已有一定的实验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教师既要敢于“放”(让学生自由讨论、动手实验)又要能够“收”(及时纠错、分析、总结),课堂纪律不好控制,很难保证在按时完成实验的前提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反思和分析:

(1)这个实验可以作为验证实验处理,也可变为光合色素提取方法的探究实验

(2)教师的教育观念一定要转变与更新(3)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创新需要

(4)教师一定要努力实践

上一篇:校园规明用语礼仪实施方案下一篇:大班额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