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办工作的几个时期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办工作的几个时期(共8篇)

中办工作的几个时期 篇1

谈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几个转变

班主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新的历史时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工作应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一、教育观念要更新

班主任必须站在“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看待教育。过去我们强调应试,追求升学率,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也就成了“渡船人思想”,把一批批的学生送到河对岸就完事了,对学生的能力、创新精神、完善人格的培养不够重视。所以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是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从应试教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理论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敢想、敢干,多一些自主,少一些依赖;多一些创新,少一些模仿。这样,我们的班级才能成为人才成长的“百花园”。

二、教育内容要拓展

传统教育下的班主任工作所强调的一些教育内容,如热爱集体、遵规守纪、文明卫生、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等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班主任工作必须顺应新的形势发展,研究教育内容的转变和拓展,加强诸如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教育、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知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合作教育、挫折教育、文明上网、远离毒品教育、公民意识、国防意识、竞争意识等新的教育内容,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由过去的“传统人才”变为“有现代意识的人才”,从过去的“片面发展”变为“全面发展”――这样才不失为素质教育的本意。

三、教育方法要多样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不少班主任为了提高升学率,不可避免地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采取压、罚、训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他们自持是为了学生好,对学生严,事实上是严重歪曲了教育中所谓的“严”字。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最深处。”所以,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依据素质教育观,采

中办工作的几个时期 篇2

一、群众文化工作要抓住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群众文化的地方特色。

群众文化以其突出的地域特色, 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主动融入其中。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就应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 把突出的地方特色、健康的民俗习惯与时代需要融合在一起, 赋予群众文化活动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 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强大的综合功能和教化功能。要强化品牌意识, 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 打造精品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部门应当认识到, 搞好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是带动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良好契机, 积极将人力、物力、财力向这个时期倾斜, 做到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 组织群众按照地方传统举行一些观花灯、赛龙舟、庙会、山会等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喜庆文化活动。使地方特色在在传统节假日得到集中的体现并日趋丰富。满足广大群众求乐、求知、求美的需要, 使群众文化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为文化的振兴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是突出群众文化的和谐特征。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群众文化中的突出特征, 社会和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我们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 必须注意突出“和为贵”“和合迎福”“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与人为善”等优良传统理念。通过和谐文化建设, 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培育现代“和谐”思想,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突出文化和谐特征, 就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等优良传统, 以和谐思想为文化内核和价值取向, 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 提倡和实行团结互助、和睦友爱、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要把和谐理念贯穿于现代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之中, 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 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 创造更多更好的体现和谐追求的文化产品, 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是突出群众文化的通俗特征。

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基层群众。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比较接近平常人的心态, 能更亲切、生动地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 从而引起群众心理上的共鸣。长期以来, 人民大众就喜欢通俗的、潮流的群众文化艺术。为此, 各级文化部门要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生活, 积极创作反映基层群众精神风貌的大众的、通俗的文艺作品, 要注意发展特色民间民俗艺术活动、卫生保健与实用技术培训活动、自娱自乐型业余文化表演活动等贴近生活的文化活动, 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应加强基层文化市场管理, 正确把握文化脉动潮流, 提升广大群众的审美趣味,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做到通俗而不低俗和庸俗, 从而实现文化创造过程中的求真、向善和审美的目的。

二、群众工作要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确保政府支持到位。

基层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政府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做到处主导之位, 尽主体之责, 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首先要树立抓文化建设也是抓经济、抓发展的观念, 努力克服重经济、轻文化倾向, 真正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把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范畴, 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同部署, 同落实, 同考核;还要加大投入,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人力、财力、物力上, 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的扶持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 增加公共财政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 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场所、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所需的经费;三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 加快文化资源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益最大化;四要重视对群众文化团体的扶持, 注重培育、扶持和发展有规模、上档次、大众性的文化娱乐产业, 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确保思想引领到位。

文以载道, 群众文化历来是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必须注重正面思想引导,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要把党的十八大的精神要求, 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念和精髓融入群众文化当中, 成为群众文化的核心和引领。使群众文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与时俱进, 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文化支撑。

群众文化活动要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现实存在的问题, 着力弘扬诚信友爱、和谐互助、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的精神, 让广大群众自觉用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 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

三是确保人才培养到位。

群众文化事业的核心是文化人才。基层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要着力把热心群众文化工作, 懂文化、爱文化、会文化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文化工作岗位;要积极提供交流学习和进修培训机会, 不断提升现有专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要制定吸引人才、壮大队伍的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面向社会招贤纳才;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改善工作条件, 提高生活待遇、用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留住人才。

各级政府部门要继续深化群文事业单位的改革, 建立健全基层文体服务体系。要坚持壮大专业文化队伍与培养群众文化骨干、引导群众唱主角相结合, 加强对民间文化队伍的培养。大力发掘民间文化人才, 培养草根文化骨干和民间艺人, 保护他们的文艺积极性和创造性, 打牢群众文化工作的根基, 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积极健康发展。

三、群众文化工作要理顺三个关系

一是理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群众文化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公益性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目的和前提,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得到了空前的增长。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及时为广大群众提供丰盛的精神食粮,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我们要看到, 目前许多地方文化馆 (站) 仅仅是政府投入的产物, 是政策扶持的产物, 没有政府的投入和扶持, 很难生存下去, 更谈不上发展。如果不注意群众文化由单纯的社会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化, 增强这些文化馆 (站) 自身生存本领和造血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就难以生存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群众文化发展规律, 认识到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规律下文化与经济融合的产物, 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地文化馆 (站) 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要主动深化改革, 顺应市场经济潮流, 大力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产业, 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是理顺多样性和针对性的关系。

群众文化发展还应处理好多样性与针对性的关系。既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 又要注意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年龄阶层、不同经济条件等情况, 找准受众, 有的放矢的开展活动, 才能达到教育群众、娱乐群众、共创和谐社会的目的。

1. 在形式上提倡多样性。

文化部门应该运用各种社会资源, 整合力量, 更好地服务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要注意把群众文化工作与新兴媒体、网络的宣传结合, 增强辐射力、影响力;把群众文化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相结合, 彰显文化的地域特色。文化部门要积极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着力培养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社区文化等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文化场馆除开展辅导业余艺术活动外, 还应积极拓展书刊借阅、科普讲座、文化展览等职能。这些空间利用好了, 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2. 在受众上增强针对性。

要根据不同情况和要求, 区别农村、城市, 区别歌舞、琴棋、书画、赏石、根雕、盆景、泥塑等文化形式针对的不同受众, 分析心理, 找准定位, 用群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引导, 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要把科学的内容与生动的形式统一起来, 把教育的要求与群众的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 力求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理顺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群众文化具有很显著的继承与创新并重的特点, 群众文化的创新, 是以批判的继承为基础, 是对传统的扬弃。

一方面, 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传承性, 特定历史时代的人群只有在继承上一时代文化内容的前提下, 才能进一步去发展新式文化。群众文化同样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 以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特点扎根于群众之中, 才能得到更好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撇开群众文化的继承性去谈论所谓发展和创新问题, 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 无异于无源之水、空中楼阁。我国各地都有一些历史传承悠久、充满乡土情感的文化形式, 这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蕴含着当地人民特有的审美价值和精神追求, 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 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增加紧迫感, 采取有力的措施,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另一方面, 文化作为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 创新是它的本质特征。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群众文化创新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更加突显出来。群众文化工作根在百姓, 重在建设, 生命力在创新。必须抓住文化创新的根基,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 把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先进发展理念、把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要求融合进去。创新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理念和管理机制, 创新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要以服务群众为目的, 锐意进取, 求新求异, 创造新的文化景观。

中办工作的几个时期 篇3

一是书法教育。

我深深体会到,高中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常见;每年高考结束,也常常听到某某由于书写潦草而失分的事情……各种事实证明,当代学生写字难看的确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书法教育淡出了高中学校的教育,书法课在高中学校的课表中已成为传说。但实际上,班主任如果利用有利时机进行科学合理的书法教育以及书法活动,比如班级黑板报、班级刊物、手抄报比赛、书法作品展览、作业展评等等,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让学生受到美好的艺术熏陶;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情操;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高中班主任要敢于超越高中班级管理与学生教育的规定内容,把书法教育扎实开展起来,必然会在班级建设与学生成长方面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二是审美教育。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道德教育与情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中班主任老师“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養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想办法让学生吸收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从而体会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事实上,强调审美教育,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与建设过程中,在审美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通过诠释校园内外美与丑、善与恶的镜头,让学生们自己或歌颂、或批判,达到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譬如结合服装的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还可以通过板报评比、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等形式开展全班性的美与丑的大讨论,使学生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是爱情教育。

爱情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过去,学校教育一向视为禁区。其实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都逐渐趋向成熟,他们对爱情感兴趣甚至怀抱追求与梦想,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笔者觉得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中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创设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探讨包括爱情在内的人生和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使之最终拥有健康心理,形成健康人格。毕竟,高中生的年龄正处于青年早期,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抑或他们当中有谈恋爱的现象,却缺乏正确的恋爱观,过早的去采摘爱情的果实,乃至于早孕、流产等一系列问题都频频发生。由此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爱情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将来走上幸福的爱情之路,这是对学生的现在负责,也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四是演说教育。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演说能力,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为,演说对培养高中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完善人格诸方面很有实效性,比如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又比如增强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处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激烈的竞争是在所难免的,但竞争中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演讲实践中,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得到强化,能力不断提高:演讲前的相互切磋是合作,而演讲效果孰优孰劣则是竞争。因此,高中班主任的演说教育就要站在提升学生能力、素养的高度,既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演说相关的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掌握演说相应的技能、技巧;既要极力创造宽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空间,又要积极创设各种能增强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如演讲赛、辩论会、班会、讨论会、文艺晚会、街头宣传、信息咨询等活动。当然,更重要的一点,班主任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强、渴望受到鼓励的心理特点,所以班主任在讲评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这样既可以使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听者深受启发。

五是理财教育。

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几个问题 篇4

党的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已经是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所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取得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辉煌的背景有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的要求。

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1.世情

大变革、大调整、全球化、金融危机的影响、综合国力以及各种力量的较量日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多。这些情况对于我国在新时期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十分严峻的挑战。

2.国情

30多年的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虽然基本国情未改,但中国奇迹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发展促使国情发生了阶段性特征大变化,产生诸多问题。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民生基本保障问题、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民主化进程滞后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党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更好的带领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问题上的极大的挑战。

3.党情

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阶段的执政党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走过30多年改革开放光辉历程的成熟的执政党,我们突然发现,党内如今有了很多新的情况,面临四大考验,前进道路上还有四大危险有待我们去化解。

(1)新情况:信仰危机、宗旨认同危机、优良传统与优良作风传承危机、能力不足危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固等等问题。

(2)四种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这些考验将会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3)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毛泽东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邓小平说共产党在最关键时刻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面对以上新情况,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危机意识,常怀忧党之心,烙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当前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用发生动摇,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

社会上存在着种种说法可以理解,可以包容。但一个党员长期放松自身的理论修养,其所在的基层党组织是有责任的。我在我区某个培训班上做过调查,没有任何一个人现在还在读《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宣言》、更不用说《资本论》。说句实话,如果不通读经典,怎么能弄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怎么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这叫身在党内,心不在党内,思想还在党外。对于这种现象我是既不能理解,也不能包容的。

2.民主建设乏力、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 民主建设上的问题比较突出

小平同志说:我们的事业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这句话看似普通,却是一个经历了党的三个发展阶段,对党的建设的经典总结。

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民主不是不讲纪律。社会上说,党的决策保密范围就是中南海的围墙,出了围墙就谈不上保密了。想想当年“两弹一星”工程实施过程,当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宣布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时,邓大姐与全国同胞一样被这巨大的惊喜感动得流泪,她说她也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个工程。邓稼先先生的一家人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根本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没有纪律的约束,民主将会是什么样,很难想象。民主权利对于普通党员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权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定要通过种种努力,让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得到保障。唯有这样,组织才会有活力,有朝气,有凝聚力。唯有这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才会更有保障,推进过程才会更健康

3.基层党建乏力,软弱涣散现象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执政以来,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是党所领导的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件法宝。梳理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历程。在火红的年代,奠定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改革开放初期,开启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时期。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开创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开始向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覆盖、先进性建设等),坚决抵制了党建活动中的“业余化”,“兼职化”,“党的作用淡化”的错误倾向。新时期的党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达到新阶段,形成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凝聚党心人心的(加强基础组织)可喜势头。

深入剖析现今种种问题,不难发现软弱涣散现象还是比较突出。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之后,以前那种以党代政在基层是看不见了,但以政代党的现象随处可见。基层党组织建设在这样一种大气候中,出现软弱涣散的现象就见怪不怪。党不管党,党组织不管党员,不能约束党员领导干部,本身就是软弱涣散。大多数腐败份子的腐败轨迹之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缺乏党的组织的有力约束。

4.党员宗旨意识不强跟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息息相关 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了毛泽东同志的政治报告,并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自那时以来,历次党章修改,这个党的宗旨从未改变过,成为我们党始终高扬的一面旗帜。为人民服务既是党的宗旨,又是我们党同其他任何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时间过去了快七十年,现阶段上,许多党员的宗旨意识开始淡漠了。莫非七十年真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大坎。毛泽东当年在表述这层含义时是这样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行动的最高标准。执政时间长了,改革开放多种利益并存格局的现实,使得一些党员、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或者是宗旨意识淡漠了,这与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对党员的宗旨意识教育不够息息相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息息相关。

正是因为宗旨意识淡漠了,才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官僚主义严重,形式主义盛行。

三、夯实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让党的建设在“基础工程”中得到保障

1.基层组织建设要坚决落实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 从当代管理学角度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落实是完全符合当代管理发展潮流的。管理活动依赖于管理组织,管理组织从职能发挥到引入学习元素,演变为学习型管理组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因为当代企业管理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职能发挥管理中脱胎出来,变成学习型管理组织才能应对现代营销,现代生产全过程。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一个日企的故事(略)。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党的基层组织唯有打造一支学习型的党组织才能有效应对新变化、新情况。

在学习中带着问题学,带着目的学,学习有针对性,学习有计划性,因学习而激活创新,因学习而推动发展,因学习而凝聚党员和民心,何乐而不为。学校的基层党建是最有条件实现这一目标的。

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注意处理好几种关系,把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各种新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这叫荤素搭配);把学习和运用结合起来(这叫学以致用);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这叫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和激励结合起来(这叫激励管理)。

2.切实加强和落实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让民主真正成为党的生命 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根据地范围就有了基层民主建设。革命战争年代的民主建设使我们党充满活力,战斗力更强。

今天,作为执政党已经六十多年,虽然一刻也没有放弃过民主建设,但不争的事实却是党内民主状况还不如革命党时期。

民主这个东西的确是个好东西,是迄今最好的一种政治制度。但是我们社会上对民主有一些误解。民主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票决民主,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形式;还有一种就是协商民主,这种形式在国外有,在市场上有,在国内已存在了六十几年,与共和国同龄。

这种形式在西方不认同(虽然美国国会正式投票前会有大量的两党协商)。在我国也有人认为这不是民主的形式。党内民主,毛泽东曾这样表述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我们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分析一下,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实践中贯彻落实较好,少数服从多数这一条有折扣;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贯彻得比较好,民主基础上的集中这一条也是有折扣的,因此,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有时还真的像有些党员说的那样,这些权利是贴在墙上的民主制度,离普通党员比较远。

这样看来,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关键在落实二字。有人说落实二字好说就是难做到。具体说就是在顶头上司面难落实。其实不然,真正难是难在自己的内心,难在第一次。

3.一定要让组织生活成为基层党建的新亮点和支撑点

基层党建工作最薄弱之处就是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有些地方和单位、组织生活一年只有一两次。全年只有一两次组织生活的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如何可想而知的。说句真话,像模像样的单位中,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也是不符合党章规定的。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有八条,除了学习这一条之外,其余七条都与组织生活或多或少有些关系,试想一下,要完成八大任务,每年只过一两次组织生活靠谱吗?组织生活是党组织中每个党员面对面的一个平台,组织生活太少,党组织怎么做好党员的动态(思想)管理?怎么关心爱护好每个党员?怎么让每个党员能够在这个组织中有家的感觉?怎么传承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

4.用世界眼光去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用现代管理手段去优化党建工作,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党建工作要有质量意识,质量水准取决于工作质量。工作是细分为若干个环节,若干个环节整合成一个流程,流程过程有规范,规范可以用表格来表达。因此,首都钢铁公司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大量引入当代管理手段,运用表格形式使基层党建有了新的特点。

中办工作的几个时期 篇5

来源:新华网

2015年01月20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意见》分七个部分:

一、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三、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四、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五、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

六、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

七、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意见》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进展,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不断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宣传思想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党性原则、强化责任。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驾驭能力,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3)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设。强化依法管理,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4)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5)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2)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3)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4)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5)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调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工程重点教材作为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把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职务评聘)等方面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做好就业指导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启动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方式,重点建好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基地,编写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核心教材,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重点建设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意见》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强调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办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探索教师定期注册制度。

《意见》指出,要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强调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重点基地建设,建设和创办一批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期刊,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政治骨干,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有重要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队伍。要提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定期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高校名师大讲堂、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支持中外学者围绕中国发展和全球性重大问题开展合作研究。要切实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完善新闻信息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改进高校新闻宣传的文风作风,建立高校、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三方联动宣传机制,为高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意见》指出,要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强调要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制定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要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管理,建立高校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制定大学生社团的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加强宗教学学科专业教学科研机构管理,加强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

毛泽东工作方法的几个特点 篇6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是毛泽东同志最基本的工作方法。这里不敢说对他的工作方法所具有的特点作出完整的概括,只是想就其中的几个特点谈一点体会。因为毛泽东同志工作方法的价值并不随时间流逝而失去,我们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地发掘它、使用它、发展它,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度的战略思维能力

战略思维能力(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战略头脑),对担负领导工作的人来说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它首先是指具有全局性的眼光和敏锐的预见性。毛泽东同志一向要求:“拿战略方针去指导战役战术方针,把今天联结到明天,把小的联结到大的,把局部联结到全体,反对走一步看一步。”

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通常只能从一个个局部开始,但决不能停留在这里。只有把各个局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形成整体的观念,并且弄清那些局部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彼此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指导工作。有些事从局部来看是有利的,但从全局来看是不利的,那就得坚决顶住,不能去做。

毛泽东同志对这个问题十分看重。他说:“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只有全局在胸,才能有把握地走好每一步棋。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全局形势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毛泽东同志在指导工作时,总是首先把力气用在观察和判断全局上,特别是敏锐地察觉出哪些是对全局发展变化有重要影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果断地作出重大决策。他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说:“要善于观察形势,脑筋不要硬化。形势不对了,就要有点嗅觉,嗅政治形势,嗅经济空气,嗅思想动态。”读读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会议上的讲话,每当重要的历史关头,他经常先这样分析:现在局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和以往不同的特点是什么,发展的前途如何,因此我们的方针应当相应地作怎样的调整。这里,可以以解放战争为例:

1947年夏季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后,这年年底毛泽东同志就对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方面的实际状况作了仔细的具体分析,得出一个全局性的结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这是一个大判断,是对中国革命发展进程的大判断。那时,国内局势中仍有许多不很明朗的地方,还存在不少容易使人感到迷惑的次要因素,并不是所有人都已看清楚这个历史转折点已经到来。即使有这样那样的感觉,也没有得出如此明晰的结论。毛泽东同志经过敏锐而审慎的观察和思考,不失时机地作出这个判断。有了这个大判断作依据,怎样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这些重大问题便提到现实议事日程上来了,新中国的经济构成、经济纲领、政治纲领也到了要正式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告的时候了。

再如,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后只隔了10来天,毛泽东同志就作出一个新的判断:“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要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全国解放战争便以这个全局性的判断为依据,以新的姿态新的部署,加快步伐地展开了。

一名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如果没有这种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当机立断,正确决策,大刀阔斧地打开新的局面,而是被动地忙于应付枝枝节节的局部性事务,就不可能在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甚至会坐失良机和发生失误。

预见性同全局性眼光分不开,要求指挥者看得远、看得准,对刚刚露头的倾向具有敏锐的识别力,能够分辨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并且能预见它的发展趋势。毛泽东同志认为这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的政治品质。他在中共七大的结论中说:“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高手下棋,谁能比对方多看几步,谁就可能取胜。毛泽东同志在工作中总是想得很远。他不是只忙碌地应付摆在眼前的种种具体问题,同时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大变动未雨绸缪、早作准备。当抗日战争正处在紧张关头的时候,他已开始考虑未来的新国家和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写出了《新民主主义论》。以后,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实际经验的积累,这种设想就越来越清晰具体。当历史巨大变化来临的时候,无论1949年共同纲领还是1954年宪法的诞生,都不是仓促草就,而是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积累,做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以后的历史事实证明,这些根本大法的各项规定都是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

对社会生活中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毛泽东同志总是主张要觉察早、应对快。他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以后要注意辨别风向”。他引宋玉《风赋》中所说的:“夫风,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并且说:“大风好辨别,小风就难辨别,领导干部要特别注意这种小风。”他高明的地方在于当某种不好的风向还只处于“青苹之末”的时候,就能够意识到它经过慢慢的逐步的“侵淫”,有可能形成“盛怒于土囊之口”的风暴。这也就是古人常说的“防微杜渐”的意思。而不少人不仅对处于“青苹之末”的这种风向毫无识别能力,甚至当它已逐步“侵淫”而走向“盛怒于土囊之口”时仍麻木不仁、视若无睹,结果,拖延得越久,问题就越大,甚至发展到积重难返而很难解决。当然,如果脱离实际情况,对还处于“青苹之末”的微风就用对付“盛怒于土囊之口”者的霹雳手段去对待,那也会造成严重的错误。以往出现过的这种教训,同样值得深思和记取。

总之,全局性眼光和预见性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才会有宏伟的胆识和魄力,才可以引导人们在行进中始终有明确的方向感和充分的自信心。这是毛泽东同志工作方法的突出特点。所以,总给人以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的感觉。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社会生活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人们往往被一些日常现象牵着鼻子走,被动应付,辛苦忙碌而收效甚微,工作局面难有大的突破。问题出在哪里?很重要的一条,在于看不清问题中什么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什么是次要的、处于服从地位的因素;什么是一时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长远起作用的因素,从而不能及时抓住并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毛泽东同志把这个问题也始终放在领导工作的突出地位。他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批评道:“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这真是一针见血之论。

拿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来说,当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在国民党军统帅部举棋不定的情况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行动,切断东北同关内的联系,将国民党军的重要精锐封闭在东北加以歼灭。这比其他任何问题都更重要。毛泽东同志便下了大决心,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不惜冒巨大风险,远途奔袭锦州,“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确立打你们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即在卫立煌全军来援的时候敢于同他作战”!没有这样的宏图大略,要夺取辽沈战役的全胜是不可能的。果然,锦州一解放,东北同关内的联系一切断,长春和沈阳两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在日常工作中,毛泽东同志也总是要分清事情的主次和轻重缓急,区别对待。他曾举黄河急流中有经验的船夫为例说:在河中,他们平时可以很放松,一当将到藏有暗礁险滩的地方,就全神贯注地用篙子撑船躲开,如果船夫时时处处都很紧张,弄得很疲劳,真遇到紧要的时候反而会使不上力了。他主张,一个时期总要有个重点。1953年4月26日,他在致李烛尘的信中写道:“工作虽多,可以安排一下,一段时间内只处理一个主要问题,这样也就会不觉得太忙了。”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个道理,明白容易,真要做到却十分不易。毛泽东同志谈战争问题时说道:“集中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人人皆知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导者缺乏战略头脑,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因而被环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应付主义。”结果,受许多次要因素的牵扯,分散力量,处处应付,四平八稳,下不了大决心,也就做不出大事来。

毛泽东同志指挥作战时,同样经常面对复杂的环境。他总是强调要服从全局,按照解决主要矛盾的需要,大踏步前进或后退,必要时不惜下壮士断腕的决心,以求得全局形势的有利发展。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向延安大举进攻,当时解放军兵力在这里处于绝对劣势,毛泽东同志断然决定撤出延安。这样做当然要付出不少代价,一些干部想不通。毛泽东同志告诉他们,要从大处着眼,权衡主次得失。他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是握着拳头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开,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这是何等的睿见和气魄!以后的事实证明,他的决断是完全正确的。

当然,主要不等于唯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不等于对其他方面的问题统统丢开不管。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学会‘弹钢琴’”,“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我们现在管的方面很多,各地、各军、各部门的工作,都要照顾到,不能只注意一部分问题而把别的丢掉。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个方法我们一定要学会。”这段话是他在新中国诞生前夜说的,中国共产党正要成为全国的执政党,面对的任务十分繁重,既要以主要力量抓紧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又要像“弹钢琴”那样随时照顾到其他方面的工作。“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就能避免工作中走向另一种片面性。

抓而不紧,等于不抓

作出正确的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事情的结束,更加重要的是实行。毛泽东同志从来不是空谈家。对关系全局的工作,他在提出任务后,总是下大决心、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一步紧跟一步,真正抓出看得见的结果来。

正确的决心有个前提,就是符合实际。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他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他主张要“多谋善断”,说:“什么叫多谋呢?就是要听听各种不同意见。”“多谋,各方面的意见集中了,各方面的分析明确了,恰当了,然后才能够得到善断”。

当情况已经弄清、决心已经下定以后,工作抓得紧不紧、狠不狠便成为关键。毛泽东同志说:“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我们有些同志,也抓主要工作,但是抓而不紧,所以工作还是不能做好。”

毛泽东同志对主要工作总是抓得很紧很紧。当任务确定后,他便全力以赴、雷厉风行,千方百计地采取有力措施来打开局面,决不只是空口说说了事,也不是老在那里瞻前顾后、顾虑重重、犹豫不决。在随后的实践中,又全神贯注事情发展的情况,用心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及时提醒注意解决可能妨碍任务完成的问题,纠正已经出现的偏差;旗帜鲜明地表扬批评,严格检查督促,在切实抓出成果来以前决不松手。因此,他所抓的事总能给人留下强烈印象,取得显著效果。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领导“三反”运动时,毛泽东同志不仅提出方针,而且亲自督办;不仅提出任务,而且交待方法。在“三反”运动紧张的日子里,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听取汇报,甚至经常坐镇中节委,参加办公会议,亲自指导。到运动后期,他又以很大力量来落实定案工作,确定具体的政策原则和处理办法,树立足以作为典型示范的案例,妥善处理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做好善后工作。善始善终,而不草草收兵。

这场运动前后共半年左右,对荡涤当时刚开始蔓延的贪污腐败行为、树立廉洁勤政新风起了巨大作用,为国家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它不仅在当时,而且在随后好多年间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

毛泽东同志说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抓得很紧,办成几件大事,确有实效,才能振奋人心,取得群众的信任,以后的工作就好做了。当然,也不可能把弦一直绷得太紧,要有张有弛,毛泽东同志把这称为“波浪式的前进”。

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要做好任何工作,都不能只靠领导者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智慧和努力,而必须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当然,群众路线不只是一个工作方法,它指的是党和群众的关系,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里着重从工作方法角度谈谈它的意义和作用。

毛泽东同志说:“只有蠢人,才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不作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他在谈民主集中制的问题时又说:“我们的领导机关,就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这一方面说来,只是一个加工工厂。”“如果没有民主,不了解下情,情况不明,不充分搜集各方面的意见,不使上下通气,只由上级领导机关凭着片面的或者不真实的材料决定问题,那就难免不是主观主义的,也就不可能达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集中。”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经常在作出决策时反复征求在第一线的将领的意见。大家熟知,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等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毛泽东同志当晚为中央军委起草批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抗日战争时期,精兵简政这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是由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说:“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这些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事例。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有不少这样的事例。拿工业来说,1960年毛泽东同志看了鞍山市委的报告后,充分肯定鞍山钢铁公司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经验,把它称为“鞍钢宪法”。那就是: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改革企业中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中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的原则。这个原则至今仍有重要意义,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影响。

拿农业来说,为了总结经验教训、克服“大跃进”后的严重经济困难,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便是一再提倡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他自己组织和领导三个调查组,分别到农村进行调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直接听取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意见。他从中发现:“大队内部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生产队(过去小队)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是两个极端严重的大问题。”他写道:“不亲身调查是不会懂得的,是不能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的(别的重大问题也一样),是不能真正地全部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的。”他还指出:许多领导人对一些重大问题不甚了了,一知半解,“其原因是忙于事务工作,不作亲身的典型调查,满足于在会议上听地、县两级的报告,满足于看地、县的书面报告,或者满足于走马看花的调查。这些毛病,中央同志一般也是同样犯了的。我希望同志们从此改正。我自己的毛病当然要坚决改正。”这是一段很精彩又很中肯的总结,实际上也是对“大跃进”以来包括他自己在内所犯错误的反思。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中国共产党如果脱离了群众,必将一事无成,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有可能实现党所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他要求:“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

期刊编校工作的几个促进举措 篇7

一、正式公布本刊的文字符号使用标准

促进编校工作, 不应只针对具体刊期, 而应不忘着眼全局, 形成持久效果。语言文字源远流长, 时至今日难免出现含糊两可的用法和许多易错之处。常用的符号也是如此。事实上编辑可以感觉到这类现象时常出现甚至普遍存在。例如, 大篇幅文稿中的“的”与“得”、“象”与“像”等文字和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的选择或纠正, 都会花费编辑大量时间。因而刊社应该重视对语言符号用法的内部统一和明确规定, 使编辑不必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犹疑和临时商讨。对外, 刊社也可以积极地公布自己对常见用法的推荐细则, 争取让潜在的作者在行文时就规范而适当地使用语言文字和各种符号。这样不仅能在最早阶段解决问题, 也有益于全社会的文化传播。

当然, 文字符号的适用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刊社公布使用标准后也要适时更新修订, 使编校工作总是有良好的依据。

二、与作者及时并积极地沟通, 解决文稿问题

编辑读到可能被刊用的稿件, 可以第一时间与作者沟通, 预先指出其文本问题并提供修改意见。这类做法时而被用来帮助稿件达到刊发标准, 而编校也可以受益于此。作者文本中的问题会有一部分是浅显而多发的, 在编辑的提示之下, 作者更适合耐心地一一处理。这样, 在三审过程的同时, 很多编校障碍就在编辑部之外被消除了, 而且预防了编辑和作者因琐屑的改动而产生分歧。编辑拿到修改稿之后便可以将精力和时间花在其他问题的修正上。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很多期刊的作者群体相对固定, 这一措施有可能促使作者自动提高自己对未来稿件的行文要求。

三、强调审稿各环节对编校的配合与提示

编校经验告诉我们, 解决稿件存在的所有问题要依靠多人多次的阅读和修改。人注意力的有限决定了文章修整无法一次完成, 这也提示我们在正式的编校环节之外, 三次审稿也应该尽量帮助提示修改点。从审稿开始, 不同的编辑就尽量在稿件上标示错误或者疑问, 编校工作就会节省大量精力。错误提前被处理妥当, 之后校样上留下的编校符号便会减少, 再次勘读时就可以更加从容流畅。审稿环节配合分担编校任务是整合编辑部工作的体现, 应当成为编辑们的习惯。

四、重视作者和读者的反馈, 形成沟通的回路

出版所对应的学科———传播学重视受众的反馈, 认为它在完整的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而这一点在期刊的出版实践中却时而被忽略。事实是许多期刊一旦出版, 就被刊社视为已经完成的任务, 很少再回头推敲编校的细节。编辑会更在意未来的编刊工作。如果不出现无法忽略的错误, 印刷后刊物的编校质量常常缺少审视。部分作者和读者正是认真阅读已出版期刊的最佳人选, 也愿意充当意见反馈者。他们会有更丰沛的精力和热情去有意或无意地发现编校问题, 指出编辑的习惯性疏漏。刊社重视与作者和读者的交流, 便有机会借此完善编校工作, 并提升自身的公众形象。

五、学习计算机操作并汇集相关经验

目前多数编辑能在电脑上处理稿件文档, 进行编校工作, 但其计算机操作水平却参差不齐。毕竟编辑的核心知识系于语言文字。即使是同一编辑在不同时期将电脑操作应用于稿件编校的能力也是波动的。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对编校工作益处良多。例如, WORD文档中的搜索替换功能可以帮助编辑迅速处理稿件中重复多发的错误, 掌握“搜索替换通配符”更是能让人充分利用这项功能, 节省大量时间。但学习这种知识需要找到正确的渠道, 记住技巧对工作繁复的编辑来说也不甚容易。编辑部应该汇集编辑们所用到或将需要的计算机操作知识, 最好形成简明的文字总结, 存档并随时积累, 供所有编辑共享, 以求事半功倍地提高编校效率和水准。

以上几点举措也许难以周全地完善期刊的编辑和校对工作, 但它们却可以提醒期刊乃至其他出版单位为编校工作提供多方面的便利。在具体的编校开始之前、完成之后以及它的外围, 都存在能够优化这项工作、减轻编辑人员负担的因素和方法。积极选取有利的举措, 不仅会使具体编校工作的状况趋于合理高效, 也会让出版活动和出版单位整体受益。■

摘要:在人力投入有限的情况下, 期刊的编辑校对工作需要提高效率和效用。几个值得建议的举措是正式公布刊物的文字符号使用标准、与作者及时积极地沟通解决文稿问题、强调审稿各环节对编校的配合与提示、重视作者和读者的反馈和学习计算机操作并汇集相关经验。借助这些, 刊社可以为编校工作提供多方面的便利, 进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关键词:编校,稿件,反馈,便利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办工作的几个时期 篇8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学勤工俭学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勤工俭学工作带来了一些影响。有的人认为,学校开展勤工俭学过时了;有的学校偏离了勤工俭学的宗旨,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有的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还有的担心在劳动过程中受到伤害等等。因此,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对促进勤工俭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育人和创收的关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目的主要是育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也强调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求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开展勤工俭学,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既是加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一环。

在新的形势下,有的单位或部门对勤工俭学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认为勤工俭学就是搞创收,把育人的宗旨丢了。当然在勤工俭学过程中也有一定经济收益,要把育人和创收有机统一起来,不能顾此失彼。育人是第一位的,创收也是为了更好地育人。只讲创收,不讲育人,就失掉了勤工俭学的根本目的,勤工俭学也就没有了生命力。有些学校搞勤工俭学,只把眼光盯在经济收入上,很少去考虑育人的作用和社会效益,这是一种错误的倾向。勤工俭学的育人和创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有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应该在育人的前提下搞创收,在创收的过程中促育人,使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各地开展勤工俭学的实践也证明,只要能够正确处理好育人与创收的关系,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就能够稳定、持久地把勤工俭学坚持下去。凡是认真坚持勤工俭学,在育人方面取得良好成绩的,也一定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实现育人、创收共同发展,全面丰收。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勤工俭学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引发了一系列价值冲突,像个体价值与群体价值冲突,单一价值取向与价值多元化冲突,市场经济与传统价值的冲突,社会公正原则与社会功利矛盾等,这些矛盾和冲突都不可避免地给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带来冲击。我们的教育到底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生活、实践能力的千千万万劳动者,还是牺牲全体学生的素质造就一小部分知识广博、成绩优异,且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份体面而又收入丰厚的职业的高级打工仔?在这种矛盾中,勤工俭学就更显得无所适从。一些学校、家长、学生虽然认识到了勤工俭学的重要性,但还是不愿上这门课,关键是与升学没有关系,与他们的长远利益没有关系;一些校长没有下功夫、花力气去抓勤工俭学,是因为这与他的业绩考核不挂钩。按照社会功利的目的,学生的最好出路就是考上重点中学,继而上好的大学,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他们认为,勤工俭学虽然重要,有着不可估量的教育功能,但它与考试、升学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工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搞好学校常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开展勤工俭学也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在国家新出台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已把通过勤工俭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因此,中小学校要对勤工俭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按照课程方案要求,确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上好劳动实践课,不得随意增减劳动实践时间。要把劳动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考核评估体系。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创收与助学帮困的关系。开展勤工俭学是在当前教育经费短缺情况下,加强农村教育、巩固“普九”成果的现实要求。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比如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列为政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等等,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普九”巩固提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部分农村居民缺乏基本的教育支付能力,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首先面临的是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问题。近年来,由于撤乡并镇、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和农民进城务工人数增多,使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学生寄宿后生活成本增加,又增加了农民负担。孩子即使上学了,往往由于生活困难而中途辍学。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少学校就是通过勤工俭学,从“养猪、种菜、办食堂”发展到“建好一片基地,办好一个食堂,资助一批困难学生”,降低学生的生活开支,解决学生的生活困难,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在学校得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保证了学校正常运转,改善了办学条件,从而实实在在为农民带来了实惠,有效支持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村“普九”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勤工俭学收入应该主要用于补充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服务师生生活,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地开展勤工俭学的收入大部分用在改善办学条件上,而用于服务师生生活,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支出相对较少。鉴于当前的实际,要建立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不断调整勤工俭学收入的支出结构,从勤工俭学收入中拿出一大部分资金,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第四,要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安全问题的关系。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就可能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与大自然打交道,有的学校担心安全问题,不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开展勤工俭学要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勤工俭学活动的特点,高度重视并全力抓好师生安全工作。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俭学活动,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劳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开展勤工俭学和劳动实践活动,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交通、溺水等事故发生。凡组织的集体勤工俭学和劳动实践活动,要针对活动地点、内容制订安全预案,并切实落实防范措施,防止突发事件发生。要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教育风险防范服务体系,维护学校和师生的正当权益,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

上一篇:的七夕节作文900字下一篇:全年生产能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