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投资管理制度(精选8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保密工作,保证公司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 的安全,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私募 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自律规则,特制定 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保密工作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保守公司 秘密,又有利于开展各项工作”的方针。
第二章保密原则
第三条公司总经理负责和组织本公司的保密工作。
第四条公司对旗下管理的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信息和相关资料 负有保密义务,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监管机构及审 计要求外,不得向任何机构或者个人泄露相关信息和资料。
第五条公司应开展经常性的保密教育,使员工牢固树立保密意 识,确保公司涉及的保密信息不被泄露。
第六条公司应做好员工离职时的涉密文件、资料交接工作。第七条公司所有员工均负有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信息和相关 业务资料的保密义务。/4
第三章办公场所电子门禁管理
第八条为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公司,公司实施办公场所电子 门禁管理。
第九条公司所有办公场所应对外实施全封闭式、独立管理。部 门内不同业务办公场所应相互独立。
第十条业务办公场所授权管理采用电子门禁卡方式。独立门禁 各业务室可独立设置单独门禁,用来保证各业务室独立、安全。
第四章电话录音系统管理
第十一条公司安装固定电话录音监听系统,对部内电话进行实 时录音。
第十二条公司安排专人管理电话录音系统。除法律法规和其他 有关规定、监管机构及及审计要求外,不得向任何机构或者个人泄露 电话录音记录。
第十三条公司合规或风控负责人办理稽核工作时可使用电话录 音监听系统,调用录音资料。
第五章录像监控系统管理
第十四条为确保公司安全和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取证能力,公司 在办公区域内应安装录像监控系统,安装录像头,对办公场所内动态 进行视频监视。
第十五条录像监控系统由公司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4
除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监管机构及及审计要求外,不得向任何 机构或者个人泄露录像监控记录。
第十六条公司合规风控负责人办理稽核工作时可使用录像监 控系统,调用录像监控记录。
第六章业务资料的保密管理
第十七条公司业务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旗下管理的私募投资基 金的投资信息、基金合同、投资者的身份证明资料、投资者购买基金 产品的单据等相关资料。业务资料保密管理由公司总经理组织,各岗 位对各自接触的业务资料保密性负责。公司业务资料未经批准不得随 意对外提供,如需对外提供,须经公司总经理审批同意。第十八条公司各业务岗位应妥善处理业务资料。不得擅自向外 透露业务资料信息;不得以复印、拍照、扫描、下载、拷贝、抄录等 任何方式将业务资料用在业务之外;非工作需要,不得将业务资料带 出办公室;存有业务资料的电脑需设置开机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做 到电脑离开本人视线时退出业务系统或文件。
第十九条公司业务资料如需在会议、培训班等较多人参与的活 动中散发,应在资料上标明“内部资料,妥善保管”或“内部资料,对外保密”等字样,并要求领取人妥善保管,不得扩散。
第二十条公司对旗下基金产品的相关信息负有严格的保密义务,除有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规定应予披露的信息外。
第二十一条公司员工应严格保密公司旗下基金产品信息,不得 / 4
向外泄露及谈论的产品投资组合情况,不得将产品的财务报表和交易 的有关报表外传。
第二十二条公司员工须在入职时签署《未公开信息保密承诺书》(附件一),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保守工作秘密。
第七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制度由本公司依据基金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 自律规则进行编制、解释和修订。
第十八条本规则自公司正式发布之日起生效。
XXXXXX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关键词: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完善
一、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概述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是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经验来看, 它在预防、化解和处理金融危机, 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而受到各国监管当局的重视。
1、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内涵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是将从市场筹集的资金组成基金, 当证券公司发生托管经营、被撤销或者进入破产程序等风险不能全额赔偿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及其他客户资产的情形时, 由保护基金先行替被处理证券公司向投资者进行赔偿, 然后由保护基金取得投资者对被处理证券公司的债权, 参与该证券公司清算等风险处置程序的一项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
2、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特征
(1) 保护基金设立的法定性。
(2) 保护基金保障职能的适度性。
(3) 保护基金管理职能的社会性。
3、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基本内容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作为投资者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在证券公司出现关闭、破产等重大风险时对投资者权益进行保护, 增强证券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信心, 并对证券公司潜在风险出现进行有效监督。
二、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相关立法
1、法律规定
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基本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我国《证券法》第134条之中, 该条规定“国家设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 证券投资者基金由证券公司缴纳的资金及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组成, 其相关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2、行政法规
在行政法规层面, 主要包括2005年4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8年4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其中, 《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第6条“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中明确要求“研究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和其他对投资者提供直接保护的机制。”《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第53条规定:“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 收购债权、弥补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对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3、行政规章
包括由证监会或证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联合制定的部门规章, 主要有:
(1) 2005年1月证监会颁布的《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实施办法》, 该办法主要规定的是证券公司被托管, 撤销或关闭等情形时, 对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的收购问题做出了规定, 明确其收购标准、债权范围、收购工作程序和责任。
(2) 2005年6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颁布的《管理办法》, 现为最常用的保护基金制度依据, 较为全面的规定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实施规则, 对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筹集、使用、监督以及公司的组织机构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3) 2006年3月证监会颁布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申请使用管理办法》, 具体规范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如何申请、发放和使用的情况。
(4) 2007年5月证监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强化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 第一次在部门规章层面明确将投资者教育规定为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
(5) 2009年5月证监会公布实施, 并于2010年5月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 其主要内容有证券公司的评价方法、类别划分、评价指标、分类结果使用等。
三、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立法不足
1、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根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国有独资形式, 基金公司设立董事会,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董事长由证监会推荐, 报国务院批准。事实上, 我国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董事会组成人员数量并没有达到法律的规定, 而证监会又是保护基金公司的主管机关, 这种制度安排无形中就忽略了保护基金中会员公司的权益, 极大地削弱了社会公众话语权和基金公司运作的独立性, 增加了政府对保护基金公司的行政干预, 使社会公众产生了对政府的依赖心理。
2、保护资金来源不足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 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主要来源于:证券公司可按照风险程度缴纳的基金、交易所收取的部分交易经手费、发行申购资金的利息收入、向责任方追偿所得和从证券公司破产清算中受偿收入、捐赠财产和其他合法收入等。尽管这些途径可以扩充资金的数量,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 仍然存在资金来源不足问题。
3、赔付范围不确定
根据《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保护基金主要用于在出现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时对证券债权人进行偿付。当证券公司出现风险时, 基金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基金使用方案, 与此同时, 证监会也应根据证券公司的风险状况制定风险处置方案。最后发放基金的具体工作应当由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负责。结合相关的法律文件, 如《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实施办法》, 可以看到问题证券公司处置方案往往要央行、财政部和证监会三部委会签。这种一事一议的方式未规定具体的补偿范围, 容易使保护基金陷入类似政府救助的恶性循环, 导致中小投资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会受到人治影响, 不利于保护基金制度价值的实现。
四、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的完善
1、保护基金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针对我国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为实现保护基金公司的独立运行和投资者的权益, 应对保护基金公司的董事会进行“平民化”改造。因此, 短期的改革方向应当在数名董事会设部分非官方董事。
2、拓展保护基金的资金来源
针对在实际保护基金运行过程中, 仍存在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当拓展基金的来源渠道。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 应当尽可能成为证券投资者真正有效地维权基金, 扩展基金来源。
3、明确赔付范围
针对如何规范化操作以及如何处理证券公司的破产问题, 笔者认为, 应当在执行《管理办法》的过程中, 尽快完善相关立法的制定, 更好地保护证券投资者利益。
五、结语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是投资者保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护投资者的一道重要屏障。在我国证券市场仍不完善的阶段, 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能满足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 有利于维护投资者信心。因此, 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 (地区)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 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 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法律制度, 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使其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国珍.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证券期货, 2010 (8) .
[2]郭峰.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法律问题研究——以投资者权益为中心[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合格投资者;监管模式;法律构想
中图分类号:D99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160-02
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面临发展瓶颈,乱象丛生的情况下,呼吁必要的法律规制成为时代的需求。法律管制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出现金融的系统性风险。通过规范各方行为,明确各方义务,理顺私募基金现状中的混乱秩序,进一步可以规避整个金融行业的风险。还可以对保护投资人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在私募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多方面因素,投资人一般处于弱势地位,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使得募集资金更加困难。必要的法律管制可以对投资人一方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最终形成活跃的投资市场,推动资金募集的前进。
一、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合格投资者的全国性法规
首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非公开募集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二百人。前款所称合格投资者,是指达到规定资产规模或者收入水平,并且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其基金份额认购金额不低于规定限额的单位和个人。合格投资者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
其次,2011年底,国家发改委颁布了首个有关私募股权合格投资者的全国行规定,即通知2864号(1)。通知规定,“股权投资企业的投资人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投资者为集合资金信托、合伙企业等非法人机构的,应打通核查最终的自然人和法人机构是否为合格投资者,并打通计算投资者总数,但投资者为股权投资母基金的除外”。
并且通知还规定,“股权投资企业的资本只能以私募方式,向特定的具有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募集。”
最后,在上述通知中还有一份名为《股权投资企业资本招募说明书指引》的附件,其中对于投资者资格要求做了进一步解释,根据《通知》第一条“向具有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对象募集”要求,建议单个投资者对股权投资企业的最低出资额不低于1000万元。而对于投资者人数也根据通知明确地进行了具体说明:“根据国家有关法律,以股份有限合伙形式设立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200人;以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合伙形式设立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50人。”
综上诉述,我国目前对于私募股权合格投资者的法律规制方面主要采用了“资产规模或者收入水平+投资者人数+出资数额”的模式,并且在计算投资者人数时采用打通计算的计 算方式。
二、现行规定的不足之处
笔者认为,目前仅仅依据上述三种因素来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合格投资者进行法律界定是明显存在不足和缺憾的。
第一,此领域的规定过于粗暴简单,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缺乏根据市场现状具体针对不同投资者的界定标准并且各个维度的标准缺乏内部协调性和逻辑性,无法形成完整统一、灵活通畅的监管体系。例如,没有对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进行划分,尤其是没有对某些自身具备较高投资经验和投资知识的金融机构进行区别对待。
第二,上述对于“资产规模或者收入水平和出资数额”规定可以理解为对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认定的判定标准,然而对于“风险识别能力”的认定,现行规定却只是简单的概念性规定,缺乏具体的判定标准,普遍被认定为太过抽象。因此,这在实践中无疑是缺乏可行性的。
第三,在我国目前金融监管体系不尽完善而社会职业分工日趋丰富以及个人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的现状下,个人资产或者收入以至于家庭整体收入尚难以全面、动态认定。如果仅仅依据投资者个人提供的材料加以认定,无法客观通过外部手段进行辨别,这便十分容易产生一定的道德风险。退一步来讲,即使能够确定,其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不必然相关[1]。不难想象对于某些资金雄厚但缺乏投资经验和投资知识的投资者而言,风险较大、投资周期长的私募股权投资很容易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另外,实践中私募股权基金多是先募集资金后再找项目,募资阶段实际无法确定最终风险大小。
第四,投资人数的上限标准的设定对于某些发行规模过亿的项目而言,标准太过僵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扼制融资的不利后果。银监会对于信托合格投资者界定采用的方式却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它在一方面要求对于集合信托的人数要限制在50人以下,另一方面却规定对于超过300万元的大额投资人和机构投资者不进行限制,也就是说这些人可以不计算在50人之内[2]。这不仅起到了保护小额投资者的作用,同时提高了资本市场的灵活性。
三、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合格投资者的初步法律构想
如何通过完善立法来规制市场乱象并加强投资者利益保护措施以刺激投资热情成为监管部门迫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而对于私募股权基金合格投资者法律体系的构建则是解决这一宏观命题所必须加以深入研究探讨的一条重要路径。
1.目前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法律界定应采取“先严后松,循序渐进”的模式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属于新兴市场,尽管随着市场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批的富裕人群,但是投资者教育和知识水平,以及投资文化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大量累积而呈现大幅度增长的态势。从市场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新生市场对于证券的发行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3]。有学者指出,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在于供应数量与入世市场规模主导证券价格,投资者短期投资套利的倾向严重。投资者更多关注概念炒作和所谓的技术分析,而缺乏对于基金基本全面的研究。如若采取松散型的监管措施,市场便极有可能会萎缩[4]。因此,笔者建议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合格投资者的界定标准应该更加严格,在关注投资者资产规模或者收入水平的同时,更应认真审查其投资经验和知识。
2.合理吸收借鉴美国私募发行对象的相关规范
美国自Securities Act of 1933 Section4 确定“不公开发行注册豁免制度”以来,私募发行已经历了将近80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合理可行并经过实践检验的制度。其中1982年的Regulation D Rule506将发行对象分为“或许投资者”和“非或许投资者”两类。它也被称为私募发行的“避风港”规则。“或许投资者”大致包括三类:金融、证券机构,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和巨额财富拥有者个人。对于这些人发行要求没有人数限制,其属于当然的私募发行投资者,无需进行认定[5]。遵从“先严后松”的原则,目前我国对于当然发行者的对象宜限定在“一行三会”所管辖的金融机构之内,也就是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近几年来出现的社保基金无疑也可以包含在内。而对于拥有巨额财富的个人投资者则应当排除在外。
3.区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并且对于任一种类的投资者均需采用更加全面科学的判定标准,尽量确保各个指标之间相互衔接、相互补充
对于除了上述所说的法定机构投资者以外,在认定一般机构投资者时可以采用“财务指标+投资知识”模式,综合考虑投资机构的注册资产,净资产和净利润等财务因素,以及是否设有专门的投资部门和是否具有相关的投资经验等[6]。
对于个人合格投资者的认定也要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首先是对个人投资者信息获取、识别和处理能力方面的例外情形规定。第一,依据美国1972年SEC v. Continental Tobacco一案中确立的“关系理论”以及1977年Doran v. Petroleum Managemnet Corp案建立的“分离检验”原则,如若投资者与资金募集人之间存在某种特殊身份关系,使得前者所获取信息披露的能力足以等同于公募基金所达到的披露标准。或者是即便不存在这种关系或出于某种特权,但发行人主动披露此类信息[7]。在这两种情形下,发行人均是可以获得“豁免”的。在目前我国的现状下,依据“先严后松”原则的指导,这种特殊关系需要严格限定,即应仅限于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中确定的发行人之“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并且在缺乏司法救济渠道以及倾向保护投资者的原则下,建议排除双方协议约定或者发行人主动承诺进行信息披露而予以豁免的适用。第二,个人识别该项项目风险的能力和知识经验,可以从投资者的教育背景和投资年限、规模和业绩方面予以确定。
其次,如果投资者不存在这种特殊的身份关系以达到对于信息获取能力的要求,那么对自然人应同时适用“财富+投资知识“的标准。据此,应综合考虑资产规模、收入水平、近三年的财务状况以及自有投资等多个因素。一方面,就中国目前现状而言,这个门槛宜高而不宜低。另一方面,为避免此条规定过于死板,可以依据项目协议的特点来确定对于投资者财富水平的要求。例如,采取比例制,即项目总额和比例来确定个人投资者自身财产的数额。另外,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数字标准应当在一定周期后予以更改。“投资知识”的要求则可以参考对于个人识别项目风险能力和经验的规定[8]。
参考文献:
[1]刘然.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准入制度初步构想[N].证券日报,2013-01-19.
[2]陈.浅论私募股权基金合格投资者制度[J].知识经济,2013,(3).
[3]杨柏国.中国私募证券法律规制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1.
[4]高雪洁.我国证券市场政府监管法律模式探析[D].济南:山东科技大学,2010.
[5]吴祖尧.合格投资者制度呼之欲出[N].中国证券报,2006-09-01.
[6]彭夯.私募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00.
[7]徐孟洲.金融监管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56.
[8]林勇,陈创练.金融监管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8.
1总则
1.1为规范公司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使其充分发挥效用,确保募集资金项目尽快达产达效,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募集行为包含推介私募基金,发售基金份额(权益),办理基金份额(权益)认/申购(认缴)、赎回(退出)等活动。
1.2本制度所称的基金业务外包服务机构包括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募集服务的基金销售机构,为私募基金募集机构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监督、份额登记等与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相关服务的机构。
1.3从事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的人员应当具有基金从业资格,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自律规则,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应当参加后续执业培训。
2一般规定
2.1公司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义务,应当履行受托人义务,承担基金合同的受托责任,应当履行合理的注意义务,并承担审查投资者适当性的相关责任。
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基金销售机构募集私募基金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报告与信息披露义务;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因委托募集免除其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2.2基金销售机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本制度的规定及基金销售协议的规定,诚实信用、勤勉尽责、恪尽职守,防止利益冲突,履行说明义务,合理的注意义务,承担特定对象调查,私募基金推介及合格投资者确认等相关责任。
基金销售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从事侵占基金资产和客户资产、利用基金未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等违法活动。
2.3私募基金管理人委托基金销售机构募集私募基金的,应当签订基金销售协议作为基金合同的附件,基金销售协议中应当明确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划分,并由基金销售机构负责向投资者说明相关内容。
2.4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为规避合格投资者标准募集以私募基金份额或其收益权为投资标的的产品,或者将私募基金份额或其收益权进行拆分转让,变相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募集机构应对投资者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包括但不限于:
1)确保投资者以书面方式承诺其为自己购买私募基金; 2)在基金合同中约定转让的条件。
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基金。
2.5募集机构应当对投资者的商业秘密及个人信息严格保密。除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另有规定的,不得对外披露。
2.6募集机构应当妥善保存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以及其他与私募基金募集业务相关的资料,保存期限自基金清算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10年。
2.7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开立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统一归集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本制度所述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是指由私募基金管理人归集的,在合格投资者资金账户与私募基金财产账户或托管账户之间划转的往来资金。募集结算资金从合格投资者资金账户划出,到达私募基金财产账户或托管账户之前,属于合格投资者合法财产。
2.8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与监督机构签署监督协议,监督机构负责对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实施有效监督。监督协议中须明确反洗钱义务履职、责任划分及保障投资者资金安全的连带责任条款。
2.9涉及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开立、使用的机构不得将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归入其自有财产。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相关机构破产或者清算时,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不属于其破产财产或者清算财产。2.10私募基金募集应当履行下列程序:
1)特定对象确定(在推介私募基金之前);
2)投资者适当性匹配(确认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与所销售的私募基金产品匹配);
3)基金风险揭示(私募基金产品推介);
4)合格投资者确认;
5)投资冷静期;
6)回访确认。
3特定对象调查
3.1募集机构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公开宣传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品牌、发展战略、投资策略以及由中国基金业协会公示的已备案私募基金的基本信息。
募集机构应确保前述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且不得包含基金产品的推介内容。
3.2募集机构应当向特定对象推介私募基金,未经特定对象调查程序,不得向任何人推介私募基金。
3.3募集机构应当在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采取问卷调查等方式履行特定对象调查程序,对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投资者签字承诺其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
投资者的评估结果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年,逾期需重新进行投资者风险评估。同一私募基金产品的投资者持有期间超过3年的,无需再次进行投资者风险评估。
3.4募集机构设计投资者风险调查问卷时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确保问卷结果与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投资者基本信息,其中个人投资者基本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年龄、学历、职业、联系方式等信息;机构投资者基本信息包括工商登记中的必备信息、联系方式等信息;
2)财务状况,其中个人投资者财务状况包括金融资产状况、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收入中可用于金融投资的比例等信息;机构投资者财务状况包括净资 产状况等信息;
3)投资知识,包括金融法律法规、投资市场和产品情况、对私募基金风险的了解程度、参加专业培训情况等信息;
4)投资经验,包括投资期限、实际投资产品类型、投资金融产品的数量、参与投资的金融市场情况等;
5)风险偏好,包括投资目的、风险厌恶程度、计划投资期限、投资出现波动时的焦虑状态等。
对投资者上述信息的获取应以投资者自愿为前提。私募基金投资者风险调查问卷详见附件一。
4私募基金推介
4.1推介材料应由募集机构制作使用,募集机构对推介材料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使用、更改、变相使用私募基金推介材料。
4.2私募基金推介材料内容应与基金合同主要内容一致,不得有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推介材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私募基金的名称和基金类型;
2)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称、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编码等基本信息及概况; 3)私募基金托管人名称(如无,应以显著字体特别标识); 4)私募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投资限制概况; 5)私募基金收益与风险的匹配情况; 6)私募基金的特殊风险揭示;
7)私募基金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信息; 8)投资者承担的主要费用及费率; 9)私募基金承担的主要费用及费率; 10)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及频率; 11)明确指出该文件不得转载或给第三方传阅; 12)中国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其他内容。募集机构应当采取风险揭示书的形式向投资者揭示风险,确保推介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清晰、醒目。
4.3募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推介私募基金时,禁止以下行为:
1)公开推介或者变相公开推介;
2)推介材料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3)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资金不受损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诺投资者最低收益,包括宣传预期收益、预计收益、预测投资业绩等;
4)夸大或者片面推介基金,违规使用安全、保证、承诺、保险、避险、有保障、高收益、无风险等可能使投资人认为没有风险的表述;
5)登载任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祝贺性、恭维性或推荐性的文字; 6)恶意贬低同行;
7)允许非本机构雇佣的人员进行推介; 8)推介非本机构募集的私募基金;
9)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自律规则禁止的其他行为。
4.4募集机构不得通过下列媒介渠道推介私募基金:
1)公开出版资料;
2)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单、布告、手册、信函、传真; 3)未经邀约面向公众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 4)海报、户外广告;
5)电视、电影、电台及其他音像等公共传播媒体; 6)公共网站链接广告、博客等;
7)未设置特定对象调查程序的募集机构官方网站、微信朋友圈等互联网媒介;
8)未经特定对象调查程序的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介; 9)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自律规则禁止的其他行为。
5合格投资者确认及基金合同签署
5.1募集机构应当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私募基金进行风险评级,建立科学有效的私募基金风险评级标准和方法,并应当根据私募基金的风险类型和评级结果,向投资者推介与其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5.2在投资者签署基金合同之前,募集机构应当向投资者说明有关法律法规,须重点揭示私募基金风险,并与投资者一同签署风险揭示书。风险揭示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私募基金的特殊风险,包括基金合同与中国基金业协会合同指引不一致的风险、基金未托管风险、基金委托募集的风险、未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风险、聘请投资顾问的风险等;
2)私募基金投资运作中面临的一般风险,包括资金损失风险、流动性风险、募集失败风险等;
3)投资者对基金合同中投资者权益相关重要条款的逐项确认,包括当事人权利义务、费用及税收、纠纷解决方式等。
私募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详见附件二。
5.3在完成私募基金风险揭示后,投资者应当向募集机构提供金融资产证明文件,募集机构应当审查其是否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
投资者需要签署《合格投资者承诺函》,详见附件三。
5.4根据《暂行办法》第十二条,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5.5在完成合格投资者确认程序后签署私募基金合同。
5.6 基金合同应当约定给投资者设置不少于二十四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募集机构在投资冷静期内不得主动联系投资者。投资冷静期自基金合同签署完毕且投资者交纳认购基金的款项后起算。5.7募集机构应当在投资冷静期满后,指令本机构从事基金销售推介业务以外的人员以录音电话、电邮、信函等适当方式进行投资回访。回访过程不得出现诱导性陈述。回访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确认受访人是否为投资者本人或机构;
2)确认投资者是否为自己购买了该基金产品以及投资者是否按照要求亲笔签名或盖章;
3)确认投资者是否已经阅读并理解基金合同和风险揭示的内容;
4)确认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及风险承担能力是否与所投资的私募基金产品相匹配;
5)确认投资者是否知悉投资者承担的主要费用及费率,投资者的重要权利、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及频率;
6)确认投资者是否知悉未来可能承担投资损失;
7)确认投资者是否知悉投资冷静期的起算时间、期间以及享有的权利;
8)确认投资者是否知悉纠纷解决安排。须客观确认合格投资者的身份及投资决定。未经回访确认,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签署基金合同。
5.8 投资者在募集机构回访确认成功前有权解除基金合同。出现前述情形时,募集机构应当按合同约定及时退还投资者的全部认购款项。
未经回访确认成功,投资者交纳的认购基金款项不得由募集账户划转到基金财产账户或托管资金账户,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投资运作投资者交纳的认购基金款项。
基金合同可以约定,经回访确认程序的合同方可生效。
5.9 投资者为专业投资机构的可以省略上述5.6-5.8的投资冷静期、回访和回访确认程序,直接签订有效合同。
5.10私募基金投资者属于以下情形的,可以不需要特定对象确定程序进行风险评估、问卷调查评估、签署风险揭示书、提供资产证明文件或收入证明,机构投资者不受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限制、个人投资者不受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限制: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
3)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金融产品;
4)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5)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6附则
6.1 本制度与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为准。6.2 本制度由公司负责解释及修订。6.3 本制度自批准发布之日起实施。
**有限公司 2016年7月1日 附件1
私募投资基金投资者风险调查问卷
投资者姓名:____________ 填写日期:_____________
风险提示:私募基金投资需承担各类风险,本金可能遭受损失。同时,私募基金投资还要考虑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投资风险。您在基金认购过程中应当注意核对自己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
以下一系列问题可在您选择合适的私募基金前,协助评估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方式及投资目标。
请签字承诺您是为自己购买私募基金产品【 】 请签字确认您符合以下何种合格投资者财务条件: 符合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
符合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
一、基本信息
1、您的姓名【 】 联系方式【 】 证件类型【 】 证件号码【 】
2、您的年龄介于 A 18-30岁 B 31-50岁 C 51-65岁 D 高于65岁
3、你的学历 A 高中及以下 B 中专或大专 C 本科 D 硕士及以上
4、您的职业为 A 无固定职业 B 专业技术人员 C 一般企事业单位员工 D 金融行业一般从业人员
二、财务状况
1、您的家庭可支配年收入为(折合人民币)? A 50万元以下 B 50—100万元 C 100—500万元 D 500—1000万元 E 1000万元以上
2、在您每年的家庭可支配收入中,可用于金融投资(储蓄存款除外)的比例为?
A 小于10% B 10%至25% C 25%至50% D 大于50%
三、投资知识
1、您的投资知识可描述为:
A.有限:基本没有金融产品方面的知识
B.一般:对金融产品及其相关风险具有基本的知识和理解 C.丰富:对金融产品及其相关风险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理解
2、您的投资经验可描述为:
A、除银行储蓄外,基本没有其他投资经验 B、购买过债券、保险等理财产品 C、参与过股票、基金等产品的交易 D、参与过权证、期货、期权等产品的交易
3、您有多少年投资基金、股票、信托、私募证券或金融衍生产品等风险投资品的经验?
A、没有经验 B、少于2年 C、2至5年 D、5至10年 E、10年以上
四、投资目标
1、您计划的投资期限是多久? A、1年以下 B、1至3年 C、3至5年 D、5年以上
2、您的投资目的是? A、资产保值 B、资产稳健增长 C、资产迅速增长
五、风险偏好
1、以下哪项描述最符合您的投资态度?
A、厌恶风险,不希望本金损失,希望获得稳定回报
B、保守投资,不希望本金损失,愿意承担一定幅度的收益波动 C、寻求资金的较高收益和成长性,愿意为此承担有限本金损失 D、希望赚取高回报,愿意为此承担较大本金损失
2、假设有两种投资:投资A预期获得10%的收益,可能承担的损失非常小;投资B预期获得30%的收益,但可能承担较大亏损。您会怎么支配您的投资:
A、全部投资于收益较小且风险较小的A B、同时投资于A和B,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收益较小且风险较小的A C、同时投资于A和B,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收益较大且风险较大的B D、全部投资于收益较大且风险较大的B 3.您认为自己能承受的最大投资损失是多少? A.10%以内 B.10%-30% C.30%-50% D.超过50 附件二
私募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当您/贵机构认购或申购私募基金时,可能获得投资收益,但同时也面临着投资风险。您/贵机构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本风险揭示书和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以下统称基金合同),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基金管理人新奥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及投资者分别作出如下承诺、风险揭示及声明:
一、基金管理人承诺
(一)私募基金管理人保证在募集资金前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并取得管理人登记编码。
(二)私募基金管理人向投资者声明,中国基金业协会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办理登记备案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
(三)私募基金管理人保证在投资者签署基金合同前已(或已委托基金销售机构)向投资者揭示了相关风险;已经了解私募基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风险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已向私募基金投资者说明有关法律法规,说明投资冷静期、回访确认的制度安排以及投资者的权利。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承诺按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运用基金财产,不保证基金财产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二、风险揭示
(一)特殊风险揭示:合伙协议与中国基金业协会合同指引不一致所涉风险。
1、未明确约定:投资后对被投资企业的持续监控、投资风险防范、投资退出、所投资标的担保措施、举债及担保限制等。可能导致风险未及时发现,从而产生投资损失;退出未约定,可能导致无法以保障投资人利益的方式退出。
2、未明确约定:合伙型基金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频度等内容。可能导投资人无法及时获得基金信息,无法及时止损等,从而带来投资损失。
(二)一般风险揭示
1、资金损失风险
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财产中的认购资金本金不受损失,也不保证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
本基金属于[]风险投资品种,适合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
2、基金运营风险
基金管理人依据基金合同约定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所 产生的风险,由基金财产及投资者承担。投资者应充分知晓投资运营的相关风险,其风险应由投资者自担。
3、流动性风险
本基金预计存续期限为基金成立之日[2011 年7 月5 日 ]起至[2018 年7 月5 日存续期限](包括延长期(如有))结束并清算完毕为止。在本基金存续期内,投资者可能面临资金不能退出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根据实际投资运作情况,本基金有可能提前结束或延期结束,投资者可能因此面临委托资金不能按期退出等风险。
4、募集失败风险
本基金的成立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基金可能存在不能满足成立条件从而无法成立的风险。
基金管理人的责任承担方式:
(一)以其固有财产承担因募集行为而产生的债务和费用;
(二)在基金募集期限届满(确认基金无法成立)后三十日内返还投资人已交纳的款项,并加计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5、投资标的风险(适用于股权类)
本基金投资标的的价值取决于投资对象的经营状况,原股东对所投资企业的管理和运营,相关市场宏观调控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周期的变化以及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等都可能影响所投资企业经营状况,进而影响本基金投资标的的价值。
6、税收风险
契约性基金所适用的税收征管法律法规可能会由于国 家相关税收政策调整而发生变化,投资者收益也可能因相关税收政策调整而受到影响。
7、其他风险
包括但不限于法律与政策风险、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的风险、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三、投资者声明
作为该私募基金的投资者,本人/机构已充分了解并谨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自愿自行承担投资该私募基金所面临的风险。本人/机构做出以下陈述和声明,并确认(自然人投资者在每段段尾“【________】”内签名,机构投资者在本页、尾页盖章,加盖骑缝章)其内容的真实和正确:
1、本人/机构已仔细阅读私募基金法律文件和其他文件,充分理解相关权利、义务、本私募基金运作方式及风险收益特征,愿意承担由上述风险引致的全部后果。【________】
2、本人/机构知晓,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基金托管人及相关机构不应当对基金财产的收益状况作出任何承诺或担保。【________】
3、本人/机构已通过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官方网站()查询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基本信息,并将于本私募基金完成备案后查实其募集结算资金专用账户的相关信息与打款账户信息的一致性。【________】
4、在购买本私募基金前,本人/机构已符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有关合格投资者的要求并已按照募集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文件。【________】
5、本人/机构已认真阅读并完全理解基金合同的所有内 容,并愿意自行承担购买私募基金的法律责任。【________】
6、本人/机构已认真阅读并完全理解合伙协议有关有限合伙人的所有内容,并愿意自行承担购买私募基金的法律责任。【________】
7、本人/机构知晓,投资冷静期及回访确认的制度安排以及在此期间的权利。【________】
8、本人/机构已认真阅读并完全理解合伙协议中关于投资标的和安排的所有内容,并愿意自行承担购买私募基金的法律责任。【________】
9、本人/机构已认真阅读并完全理解合伙协议关于费用与税收的所有内容。【________】
10、本人/机构已认真阅读并完全理解合伙协议第十五条“争议解决”中的所有内容。【________】
11、本人/机构知晓,中国基金业协会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办理登记备案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________】
12、本人/机构承诺本次投资行为是为本人/机构购买私募投资基金。【________】
13、本人/机构承诺不以非法拆分转让为目的购买私募基金,不会突破合格投资者标准,将私募基金份额或其收益权进行非法拆分转让。【________】
基金投资者(自然人签字或机构盖章): 日期:
经办员(签字): 日期:
募集机构(盖章)日期:
:19
附件三
合格投资者承诺函
本基金投资者(下称“本投资者”)郑重承诺如下:
一、本投资者具有相应合法的投资主体资格,不存在任何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规范性文件及交易规则禁止或限制的情形。
二、本投资者提供的所有证件、资料均真实、全面、有效、合法,并且保证资金来源合法。
三、本投资者已充分了解下述《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规定,并承诺本投资者是符合该规定的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格投资者的规定如下: 第十二条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 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 万元的个人。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第十三条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一)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二)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三)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四)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承诺人:
(个人签字/机构盖章)
年月日
附件四
私募投资基金风险评级
公司内部对私募基金风险评级分为以下五个等级,风险等级从低到高:
1、风险等级★,可以保证本金,类似于货币基金。
2、风险等级★★,基本可以保证本金,主要投资于高评级固定收益品种。
3、风险等级★★★,本金可能有少量损失,一般不会超过5%,可投资于中低评级债券,可转债。
4、风险等级★★★★,本金损失可能达到10%以上,类似于混合型基金、量化对冲投资基金。
5、风险等级★★★★★,本金损失可能达到20%以上,纯股权投资,垃圾债券,高杠杆期货投资等。附件五
回访确认模板
尊敬投资人_________:
您好!
我是**基金管理公司,按照证监会的监管要求,我需要对您购买的我公司发行/募集的**基金产品进行回访确认,请您对以下的问题做出明确的是或者否的回答。
1)请问您是投资人_________本人么,您的身份证号码为_________ /(营业执照号码)? [是,否] 2)请问您是否是为自己购买**基金产品? [是,否] 3)请问您是否亲自填写了《私募投资基金投资者风险调查问卷》、《私募投资基金风险揭示书》以及《合格投资者承诺函》,并对相关内容签名确认?
[是,否] 4)请问您是否已经仔细阅读并理解基金合同和风险揭示的内容? [是,否] 5)请您确认您的风险识别能力及风险承担能力是【 】,与本次投资的**私募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 】相匹配?
[是,否] 6)请您确认您已经知悉本次您投资的**基金产品中需要您承担的主要费用及费率,其中包括:【a募集费,费率是 %,募集费是一次性收取; b基金管理费,由基金管理人每年年初按照募集费金额的 %提取; c 基金托管费,由基金托管人每年年初按照募集费金额的 %提取】(按基金合同内容填充)?
[是,否] 7)请您确认您知悉作为本基金投资者的重要权利,包括:【 】(按基金合同内容填充)? [是,否] 8)请您确认您知悉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本基金产品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及频率【举例:每季度会披露一次基金净值,在每季度结束后的15个工作日内产品净值将会在我公司的网站上披露;每结束后的第一个季度内会披露本基金产品的运作报告,报告可以从我公司的网站上下载,我公司的网址是】(按基金合同内容填充)?
[是,否] 9)请您确认您知悉投资本基金产品未来可能有本金亏损的风险? [是,否] 10)请您确认您已经知悉并理解基金合同中约定的有关纠纷解决安排的条款,【 】(按基金合同内容填充)?。
[是,否] 11)本基金产品设置有投资冷静期,投资冷静期自您签署基金合同并交纳认购基金的款项后不少于二十四小时,您可以在投资冷静期仔细思考是否要继续对本基金产品的投资,您现在有权利要求撤回对本基金产品的投资,我们可以在【】个工作日内给您退款,并且没有额外的费用。如果您现在确认投资本基金产品,则投资合同将正式生效,您之后将不能再要求撤回投资。
现在请您确认您是否知悉关于投资冷静期的相关约定? [是,否] 请您确认在您缴纳认购本基金款项后到本次回访确认之前,我公司没有主动联系过您?
[是,否] 请您确认在经过投资冷静期后,您是否依然决定正式投资**基金产品? [是,否]
投资人(签名/签章):
一
目的快乐基金“来源于员工,并用之于员工,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通过交纳现金到“快乐基金”收集箱的惩罚手段,来改变员工的不良习惯和工作中的失误,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
二
适用范围
适用于第二学堂全体员工及管理层。
三
快乐基金执行标准
1.上下班,迟到早退(以打卡机记录为标准)1到5分钟以内罚款5元,6-15分钟以内罚款10元,16-30分钟以内罚款15元,31-60分钟罚款20元,60分钟以上按事假处理,事假必须提前递交请假条,病假必须提供医院证明,均经批准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处于50元罚款,员工在职期间累积旷工三次请自动离职。
2.因天气恶劣,自然灾害等(如大暴雨,泥石流,地震等将直接影响人身安全的情况)致一小时以内迟到的,不追究责任,超过一小时,按事假处理。
3.一个月内累积迟到,早退3次及以上,自第三次起每次处以50元快乐基金罚款。
4.上班期间擅自离岗,或借故外出处理私事的,在一小时以内按迟到、早退处理,超过一小时按旷工处理。
5.上班期间,打游戏,听音乐,看电影,聊qq,吃零食等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处以10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6.上班期间,不穿戴工作服或者不佩戴工牌者,处以5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7.公司例会无故迟到,早退者,处以5元/次快乐基金罚款,公司例会无故缺勤者,处以10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8.工作期间无紧急特殊情况打私人电话超过10分钟的,处以5元/次快乐基金罚款,并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员工自行负责。
9.在公司办公场所抽烟,喝酒,处以50元/次快乐基金罚款.10.公司大型集体活动,无故请假,缺席者,处以20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11.上班期间,随地丢纸屑,果皮等垃圾,处以5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12.责任区卫生有发现不符合环境卫生标准,处以5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13.员工有浪费公司资源(水杯,打印纸,书籍等)的现象,处以5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14.员工有损坏公共财物者,按照损坏标准进行照价赔偿。
15.教师上课完后,必须保证教室卫生干净整洁,有水杯,废纸等垃圾遗留,处以5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16.教师私自和学生调课,不服从教学部工作安排的,处以10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17.员工发表不利于公司团队团结的言论,处以50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18.教师有备课不充分,教务审核不过关,处以5元/次快乐基金罚款。不备课者,处以10元/次快乐基金罚款。
19.快乐基金管理制度由员工互相监督执行。
20.有明文规定的,按照相关奖惩条款执行。
四
快乐基金的用途
1.员工团队活动(娱乐、聚餐、旅游等);
2.员工生日会;
3.学习资料书籍购买等;
4.其他。
五
附则
1.本制度由第二学堂办公室负责制定、解释及修订。
2.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第二学堂
二零一零年四月
—
END
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促进公司诚信、合法、有效经营,保障投资者和股东利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内部控制是指公司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各项业务的合法合规运作,实现经营目标,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管理的制度安排、组织体系和控制措施。
第三条公司执行董事对公司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和维持其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公司经营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承担责任。第二章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是:
(一)保证公司经营运作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则,自觉形成守法经营、规范运作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
(二)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益,确保经营业务的稳健运行和受托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确保所管理基金、公司财务和其他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第五条公司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健全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公司的各项业务、各个部门或机构和各级人员,并涵盖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二)有效性原则。通过科学的内控手段和方法,建立合理的内控程序,维护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独立性原则。公司各机构、部门和岗位职责应当保持相对独立,公司基金资产、自有资产、其他资产的运作应当分离。
(四)相互制约原则。公司内部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相互制衡。
(五)成本效益原则。公司运用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方法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内部控制效果。第三章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第六条内部控制要素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控等方面。
第七条控制环境构成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包括经营理念和内控文化、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员工道德素质等内容。
第八条公司管理层应当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风险管理理念,培养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营造一个浓厚的内控文化氛围,保证全体员工及时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使风险意识贯穿到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第九条公司应当遵循专业化运营原则,主营业务清晰,不得兼营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或存在利益冲突的其他业务。
第十条公司应当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公司监事的监督职能,严禁不正当关联交易、利益输送和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公司合法权益。第十一条公司的组织结构应当体现职责明确、相互制约的原则,各部门有明确的授权分工,操作相互独立。公司应当建立决策科学、运营规范、管理高效的运行机制,包括民主、透明的决策程序和管理议事规则,高效、严谨的业务执行系统,以及健全、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反馈系统。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依据自身经营特点设立顺序递进、权责统一、严密有效的内控防线:
(一)各岗位职责明确,有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和业务流程,各岗位人员在上岗前均应知悉并以书面方式承诺遵守,在授权范围内承担责任。
(二)建立重要业务处理凭据传递和信息沟通制度,相关部门和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衡。
(三)公司内控人员独立于其他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实行严格的检查和反馈。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公司人员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公司应具备至少2 名高级管理人员。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科学严密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公司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
第十五条授权控制应当贯穿于公司经营活动的始终,涵盖资金募集、投资研究、投资运作、运营保障和信息披露等主要环节,授权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股东会、执行董事、监事和管理层应当充分了解和履行各自的职权,建立健全公司授权标准和程序,确保授权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公司各业务及管理部门和公司员工应当在规定授权范围内行使相应的职责。
(三)公司重大业务的授权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授权书应当明确授权内容和时效。
(四)公司授权要适当,对已获授权的部门和人员应建立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对已不适用的授权应及时修改或取消授权。
第十六条公司自行募集私募基金应设置有效机制,切实保障募集结算资金安全,并应当建立合格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公司基金进行委托募集的,只能委托获得中国证监会基金销售业务资格且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的机构募集私募基金,并制定募集机构遴选制度,切实保障募集结算资金安全;确保私募基金向合格投资者募集以及不变相进行公募。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资产分离制度,所管理的基金资产与公司资产、不同基金的资产和其他资产要实行独立运作,分别核算。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投资业务控制,保证投资决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符合基金合同所规定的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投资组合和投资限制等要求。
第十九条公司根据审慎经营原则制定业务外包实施规划,确定与公司经营水平相适宜的外包活动范围,应建立健全私募基金托管人遴选控制,切实保障资金安全。第二十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披露控制,维护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保证向投资者、监管机构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第二十一条公司应当保存私募基金内部控制活动等方面的信息及相关资料,确保信息的完整、连续、准确和可追溯,保存期限自私募基金清算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10年。
第二十二条公司应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及评价,排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缺陷及实施中是否存在问题,并及时予以改进,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十三条公司应当设置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独立地履行对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评价、报告和建议的职能,并与公司主要负责人共同对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重大损失承担相关责任。第四章内部控制的体系
第二十四条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组织架构体系、管理制度体系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体系构成。
第二十五条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体系分为《公司章程》下的法人治理结构体系、专业委员会、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各岗位员工四个层次。
第二十六条法人治理结构设置包括:股东会、执行董事、监事、总经理等,依据《公司章程》行使相关职责与权力,指导公司内部控制原则。
第二十七条专业委员会设置包括: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是公司投资及管理基金投资的最高决策机构,是非常设的议事机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投资决策委员会对基金经理及投资经理授权,决定基金经理及投资经理的任免。风险控制委员会实施内部控制的组织与决策,履行内控的监督与检查职责,对公司进行独立监控,定期向总经理提交分析报告。风险控制委员会是非常设议事机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指定风控高管人员,负责对公司运营过程中产生或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预防风险的存在。
第二十八条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包括:投资交易部、研究策划部、市场管理部及运营管理部等。
(一)投资交易部职能由投资策划、基金经理、交易人员等岗位职责组成,各岗位人员根据不同授权,分别行使不同职责,业务处理上需将公司基金业务、自身证券投资业务进行适当隔离,以防范公司自身证券投资与基金管理业务的利益冲突问题。
(二)研究策划部及市场管理部负责各项综合金融业务的推动、基金产品的设计、募集和客户服务及持续营销等工作,并完成相应的法律文件。
(三)运营管理部:主要包括公司行政管理、财务、信息技术处理以及风控管理等,岗位职责涵盖人力资源、后勤保障、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公司信息披露及公共关系等。
第二十九条公司管理制度体系由公司基本管理制度、部门业务规章及管理制度组成,是各部门在具体业务工作中所要遵循的业务流程和规则。它由各职能部门制定,公司总经理审阅和批准修改。
公司基金管理的运营工作,包括基金清算(基金份额和资金的交收)和基金会计,主要以外包第三方服务机构处理。公司制定相应的业务外包风险管理框架及制度,并至少每年开展一次全面的外包业务风险评估。
第三十条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包含与风险控制相关的各种因素,风险来源于公司管理及各部门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相应地,风险控制应涉及到公司管理及每一个部门的各个业务岗位。
第三十一条公司内部风险,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风险:管理风险、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合规性风险、操作风险、职业道德风险和人员流失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与控制,主要通过公司内控制度及《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规范。
第三十二条内部风险控制的建立涵盖公司经营管理各个环节,顺序递进、权责明确、严密有效的三道监控防线。
第一道监控防线:各职能部门经理负责,一线岗位以双人、双责为基础的监控防线。直接参与交易、资金、电脑系统、财务会计等业务的重要岗位,要尽可能设置双岗,属于单人单岗或一人多岗处理的业务,要强化后续的监督机制。实行双人负责的制度,出现问题,部门经理和具体经办人均要承担责任。各部门的经理要对发生在本部门岗位职责内的问题负全责。
第二道监控防线:在总经理领导下,各相关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制衡的监控防线。各部门应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业务规则及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本部门的作业流程及风险控制措施,同时分别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对关联部门及岗位进行监督并承担相应职责。在关键部门和重要业务之间要有书面凭据的传递制度,相关人员要在书面凭据上签字并加盖时间戳记。
第三道监控防线:在总经理领导下,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负责,通过指定风控人员的具体工作掌握公司的整体风险暴露状况,对各岗位、各部门、各项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全面监督并及时反馈的监控防线。第五章内部控制的流程和职责分配
第三十三条内部控制流程分为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与事后完善三个步骤。第三十四条事前防范主要是指内部控制的相关责任部门与责任人依照内部控制的原则,针对本部门和岗位可能发生的风险制订相应的制度规定和技术防范措施。其主要包括:
(一)明确所有有关法规与行业最佳操守。
(二)明文规定各项工作流程和员工行为规范。
(三)向员工宣传有关规定。
(四)对常见的风险及对策进行分析。
第三十五条事中监控主要指内部控制的相关职能部门依照适用的制度规定和防范措施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检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事中监控的重点在于实施例行和突击检查、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以及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等等。风险控制委员会指定风控人员在事中监控环节中承担主要的监督与检查职责。第三十六条事后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风控人员对公司各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跟踪分析,对各部门、岗 位、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制度的合理性作出评估,形成相关报告,提交风险控制委 员会。
(二)相关部门与业务人员应通过自查、自咎对各项制度与业务流程的缺失 和局限性提出完善建议。
(三)风险控制委员会依据相关报告制定改进措施,组织对业务流程和部门 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与修订,并落实执行。
(四)相关部门和岗位严格遵照风险控制委员会的改进建议完善自身的业务 流程。
(五)风控人员监督公司各相关部门和岗位对其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的改进 情况。
第三十七条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的责任部署应做到合理分权、相互制约、落实重点、人人有责。
第三十八条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指导公司制订内部控制工作的原则,为公司总经理的有关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十九条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制订公司合规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并以此对合规控制和风险管理实施组织与决策。
第四十条风险控制委员会指定风控岗位人员,指导与组织公司的监察稽核 工作,风控人员为掌握内部控制的情况应实施必要的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例行检查与突击检查、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等监督措施,受公司总经理领导并对总经理负责。
第四十一条公司其他各业务部门和岗位是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的第一线。各部门及其员工应贯彻、执行公司各项基本管理制度、部门业务规章制度,并结 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最新动态对本部门的合规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提 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十二条后勤保障部门必要时需建立有效的技术系统如电话录音系统、电子邮件过滤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来配合公司有效实施内部监控制度,并重点加强对基金投资、受托资产管理决策和交易执行的监督。第六章内部控制的内容
第四十三条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内容包括:投资管理业务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财务系统控制以及内部监察稽核控制等。第一节投资管理业务的控制
第四十四条投资管理业务控制包括基金投资业务控制、公司自身证券投资业务控制以及项目投资业务(综合金融、创新业务)控制等,所有投资管理工作在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控制指引下,由公司总经理授权执行。
第四十五条投资管理执行由基金经理负责下达交易指令,并提供交易台帐和项目收益情况表;策略研究人员根据基金经理需求,被动或主动提交上市公司调研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以及投资组合的流动性与绩效评价等,给各方人员以支持投资决策;风险控制人员负责监控交易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对投资管理业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与评价,并及时汇报风险控制委员会。
第四十六条基金投资管理业务需体现出合法合规、集体决策、相互独立与监督等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合规性原则是指基金的投资管理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的有关规定以及行业的最佳操守执行。
(二)集体决策原则是指基金的投资管理实行投资决策委员会领导下的基金经理负责制。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理念、投资策略、投资组合及投资限制由投资决策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并授权基金经理执行。
(三)投资管理环节相互独立体现在公司将严格执行研究策划、投资决策、交易执行、基金清算、绩效评估等环节相互分离的制度,以此来实现风险隔离的目标。同时,风险控制委员会与投资决策委员会相互制衡,强化环节与流程的监督与检查,注重技术防范。
第四十七条公司制订《投资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对基金投资管理业务实施有效控制。基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合规性控制主要包括研究策划、投资决策、交易执行、基金会计与清算、绩效评估等环节。第四十八条公司对研究业务控制的要求如下:
(一)研究工作应保持独立、客观,不受任何部门及个人的不正当影响,研 究策划人员独立于负责投资决策和交易执行的相关部门。
(二)建立严密的研究工作业务流程,形成科学、有效、独特的研究方法。
(三)建立股票分类制度与股票库制度,并予以持续、及时的维护。
(四)建立研究与投资的业务交流制度,保持通畅的交流渠道。
(五)建立研究报告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第四十九条基金投资决策工作分为授权与决策两个方面,其基本要求如下:
(一)基金投资决策和形成过程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基金合同、基金招 募说明书以及《投资管理制度》的规定。
(二)公司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通过投资决策授权,明确界定投资权限,严格遵守投资限制,防止越权决策。
(三)投资决策应有充分的投资依据,重要投资原则上要有详细的研究报告 和风险分析支持,并有决策记录。
(四)公司建立投资风险评估与管理制度,将投资决策限制在规定的风险权 限额度内。
(五)投资决策委员会组织并实施明确的基金及基金经理绩效的评价体系与 考核标准。
第五十条交易业务的控制重点在于监控与考核交易员执行交易指令的情 况。交易业务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实行集中交易制度并建立独立的集中交易室,投资指令必须在集中交 易室完成。
(二)集中交易室建立交易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交易反馈系统,完善相关 的安全设施。
(三)集中交易室按照授权对交易指令进行审核,确认指令合法、合规与完 整后方可执行,如出现指令违法、违规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应当按照报告制度的 规定及时报告相应部门与人员。
(四)建立完善的交易记录制度(交易日志),交易记录及时反馈、核对并 存档保管。
(五)建立科学的投资交易绩效评价体系,如投资指令是否合规、及时并严 格的执行,以及交易员实现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的考核评价等。
《投资管理制度》应就场外交易、网下申购等特殊交易,根据内部控制的原 则制定相应的流程和规则。
第五十一条基金的会计工作包括基金清算(基金份额和资金的交收)和基 金会计等,主要以外包第三方服务机构处理,公司财务及相关部门需对第三方服 务机构的工作进行配合,并履行相关稽核工作,建立档案保管制度,确保档案真 实完整。
第五十二条公司应当建立严格有效的制度,防止不正当关联交易损害投资 者利益。基金投资涉及关联交易的,应在相关投资研究报告中特别说明,并报公 司相关机构批准。
第五十三条基金的绩效评估工作遵循绝对收益的行业特点,需确保绩效评 估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基金经理的绩效评估同时纳入公司薪酬管理体系管理。基金的业绩评估主要运用基金净值增长率、超额收益率(基金的α值,基金 区间收益率与基准指数区间收益率之差)两种指标进行定量评价。第五十四条公司自身证券投资业务由投资决策委员会指定不同基金/投资 经理独立操作,并与基金管理业务严格分开。
自营证券投资业务与基金业务之间应当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从人员结构、帐户管理、投资运作、信息传递等方面保持相互独立,从而保证公司资产与基金 资产的完全分离和安全。第五十五条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自身证券投资的账户开立、清算工作及资 金划拨与核算,同时负责办理、保管,投资活动中所有的原始材料及凭证。公司自身投资管理需严守商业机密,禁止无意或故意对外泄露本公司投资结 构、投资计划及盈亏状况等。严禁交易人员为自己、亲属及他人进行有价证券的 买卖活动。
第五十六条公司项目投资业务控制通过制定《项目投资管理制度》实施,明确各类项目投资业务的业务流程、作业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加强项目的立项、尽职调查、文件制作、内部审核等环节的管理,加强项目核算和内部考核,并完善项目工作底稿和档案管理制度。
第五十七条公司其他与投资管理相关的各项业务工作包括基金的登记注 册业务、基金募集、信息披露与客户服务等,其原则与要求主要体现在各项监管 规则如《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及《公司投资管理制度》、《公司营销管理制度》等制度体系之中,由各相关人员严格执行。第二节电子信息系统管理的控制
第五十八条电子信息系统管理应遵循以下要求,并体现在公司各项相关规 章制度之中:
(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安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严格制定电子信息系统的管理规章、操作流程、岗位手册和风险控制制度。
(二)通过建立严格的授权制度、岗位责任制度、门禁制度、内外网分离制 度等管理措施,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三)强化电子信息系统的相互牵制制度,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人 员与实际业务操作人员必须相互独立,禁止同一人同时掌管操作系统口令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口令,定期更换操作口令,严禁操作人员泄露自己的操作口令。
(四)软件的使用充分考虑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应 具备身份验证、访问控制、故障恢复、安全保护、分权制约等功能。
(五)负责信息管理的人员根据公司具体情况制定灾难和技术事故发生时的 应急计划。
(六)严格制定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标准,保证电子信息数据的安全、真实和完整,并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各相关责任等职能部门。
(七)严格计算机交易数据的授权修改程序,建立电子信息数据的及时保存 和备份制度,并坚持电子信息数据的定期查验制度。
(八)指定专人负责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配置经国家认可的计算机病毒检 测、清除工具,定期进行病毒检测并升级黑客防范与病毒防范系统。
(九)确保与基金托管人、证券交易所的信息传递网络的正常运转。第三节公司财务系统的控制
第五十九条公司对财务系统的控制应当遵循以下要求,并体现在《财务管 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之中:
(一)公司财务核算独立于基金会计核算系统。
(二)公司必须依据《会计法》、《会计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公司的 财务会计制度、操作流程和岗位工作手册,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严密的控制 系统。
(三)在岗位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各会计岗位职责,严禁需要相互监督的岗位 由一人独自操作全过程。
(四)坚持正确的会计核算,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制度,强化会 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五)制定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和费用报销管理办法,自觉遵守国家财税制度 和财经纪律,坚决避免重大财务支出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主管全权决定。
(六)制订完善的会计档案保管和财务交接制度,财会部门必须妥善保管密 押、业务用章、空白支票等重要凭据和会计档案,严格会计资料的调阅手续,防 止会计数据的损毁、散失和泄密。
(七)强化财产登记保管和实物资产盘点制度,重要资产必须进行定期或不 定期盘点,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并分析总结原因。第四节监察稽核业务的控制
第六十条公司对监察稽核业务的控制应符合以下要求,并体现在公司内控 及各项规章制度之中:
(一)风险控制委员会所指定风控人员原则上可列席公司的任何会议(但当 公司会议涉及对其工作绩效考核、报酬等需要回避的事项时,应予以回避),调 阅公司档案,就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独立地履行检查、评价、报告、建议职 能。
(二)风控人员独立于公司各业务部门和各分支机构以外,并对公司各项制 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并及时解释或纠正在理解和执行中的误解、偏差与 疏忽。
(三)公司应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公司各 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行。
(四)公司应全面推行监察稽核工作的责任管理制度,明确风控人员的具体 职责,严格监察稽核的组织纪律,不断提高监察稽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严格内部监察与风控人员的专业任职条件,充分发挥风控人员的权威 性,不断提高监察与稽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六)任何部门和人员不得拒绝、阻挠、破坏内部监察稽核工作,对打击、报复、陷害稽核工作人员的行为必须制定严厉的处罚制度。
(七)严格风控人员奖惩制度,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应追 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对在稽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应予以适当的表彰与奖 励。
第五节公司行政管理与信息传递的控制
第六十一条公司行政与人事控制应遵循以下要求,并体现在《行政管理制 度》、《档案管理制度》、《员工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之中:
(一)确保人事及劳资管理、职务授权管理、印章管理、后勤保障、设施保 障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层的有关要求。
(二)重要档案与信息采取电子化与有纸化的双重备份,并实现异地备份。
(三)建立完备的信息、资料、档案查阅制度。
第六十二条信息传递控制应遵循以下要求,并体现在公司相关规章制度之 中:
(一)运营管理部为公司内部信息收集和处理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业务信 息的收集、再整理、存档工作。
(二)各部门主要领导作为业务信息资源的负责人,负责本部门信息收集、报送的组织和审核工作。
(三)为掌握公司日常经营情况,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公司业务部 门应当及时与运营管理部沟通反馈日常经营情况。
(四)所有内部知情人在信息公开披露之前负有保守秘密的交务。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三条本制度由公司执行董事授权总经理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第六十四条本制度经公司执行董事批准后生效。
一、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 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完善, 越来越多的退休职工和劳动者享受到养老保险金。我国养老保险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其中以企业和个人缴费为主, 国家财政补贴为辅。国家将养老保险金存入银行, 开设养老保险金专户, 成为养老保险的专项资金。尽管我国的养老保障基金管理在制度方面不断地到完善, 然而仍存在有诸多方面的不足。
1. 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方面受限
养老保险基金筹资规模受限主要表现在二方面:一是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就目前来看, 我国养老保险的人群多为国有企业工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等, 对农村居民、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群体还未完全普及, 在投保方面还很困难, 直接造成了养老保险金筹资受限。二是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不足。由于养老保险金的缴纳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 而企业在上报财务状况时, 往往数据不真实, 不能准确地反应职工的工资水平, 使得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少于实际应缴纳的金额, 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
2. 养老保险基金运营管理不足
这里的运营管理主要是养老保险基金不能实现最大效益的增值。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采用存入银行、购买国债的低风险方法, 对股票、商业证券等投资风险大的投资渠道很少, 只能通过得到银行利息和国债分红获得收益, 投资渠道单一, 收益率低。与此同时, 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社保资金运营机构进行投资管理, 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来约束社保基金的投资环境, 不能够对社保投资的风险、收益做出科学的分析, 也就无法保证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在原来价值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收益, 无形之中缩小了投资渠道, 减少了养老保险基金大幅增值的可能性。
3. 养老保险基金给付管理不健全
所谓给付管理就是能够将足额的养老保险金发放给退休职工, 然而, 不合理的给付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提前退休。由于企业倒闭或是国家允许, 使得未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提前退休, 这意味着职工未能将养老保险金交满, 就来享受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 减轻了企业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压力, 反而增加了国家的给付负担。提前退休人员加上正常退休人员, 在数量上远超过了国家养老保险金的数额, 超出了国家的支付范围。这就要求国家要加强人员退休方面的管理, 以减轻国家负担。
二、健全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的措施
既然在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方面存在有诸多的问题, 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
1. 完善筹资管理
首先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让更多的人来参保。这样做有利于增加养老保险基金,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 保证每个人享有公平的权益,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另一方面,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尽量使企业所回报的财务状况属实, 减少水分, 保证所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数额。然而, 要杜绝企业这种行为的根本办法还是要发展企业经济, 经济发展了, 这种情况就会减少。最后, 国家要调整财政支出, 适当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分配, 保证筹资的充足。
2. 完善投资管理
国家可以组织成立养老保险投资管理公司, 委托投资管理公司进行投资, 并且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 促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是养老保险基金在保值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实现增值。另一方面, 在原来投资渠道的基础上, 在充分预见风险的前提下, 适当地进行股票、商业债券的投资, 拓宽投资渠道。此外, 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了法律法规的约束, 避免养老保险基金的不合法投资, 约束养老保险投资管理公司的投资行为。
3. 完善给付管理
完善给付管理, 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提高法定退休年龄, 减轻给付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做好职工信息的收集工作, 进行严格的审核, 杜绝虚假信息。其次, 调整养老保险的给付比例。养老保险的给付力度应根据当前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率、人均收入水平等不同的指标, 给定一个合理的给付水平, 让所有的参保人尽可能的、公平的获得足额养老保险金, 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最后, 要有严格的给付审查程序, 保证各项手续、信息的准确。
三、小结
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 有利于减轻国家负担, 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满足退休人员和更多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 发现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在筹资规模、投资管理与给付管理方面存在有问题和不足,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办法, 如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增加养老保险投资的收益率、延缓退休减轻国家负担等办法, 促使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得到不断地完善, 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刘文敬, 刘云.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 (3) :86-90.
[2]陈兰.对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的思考[J].西部财会, 2009, (5) :65-67.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65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宏观政策。在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基金税务征缴则是关系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是指依法收缴的用来实施国家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的经费,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经济基础。社会保障基金的税务征缴工作的开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保障基金的供应,制约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作。
1 社会保险基金的相关概念
“社保基金”的全称是社会保险基金,其定义是指:“为了保障社会保险参保对象的待遇,按照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由劳动者和所在单位分别按照国家公布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为社会保险事业筹集的专项资金。”通过该定义,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社保基金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资金,他的安全与否关系着我国社会体系能否满足社会需要。社会保险基金来源可以大致包含四个方面:(1)由参保人按其工资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的保险费;(2)由参保人所在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的保险费;(3)政府对社保基金的财政补贴;(4)社保基金的银行利息、投资回报和社会捐赠等。社会保险基金具有特定对象性、强制性、保障性等特点。
2 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
社保基金监管是为避免社保基金运行过程中发生风险,保证其安全顺畅运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特定的监督机构依据政策法规指定的程序,对社保基金运行的全部流程进行监督和约束,使其更加系统化、规则化和标准化,并防止各种挪用、滥用基金的行为出现,确保基金的安全顺畅运行。我国采用的是以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作为核心主体,辅以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监督体系。政府是社保基金监管的最主要力量,对社保基金的征缴、投资和支付等各个环节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并对这些政策规定的执行进行监督管理。社会监督、审计监督作为监管体系中行政监督的辅助手段,对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行为进行全程的监督,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
2.1 政府主导
我国现行的社保基金监管体制应该说是一种政府占主导地位的类型。社保基金严格意义上说可以算作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其安全性监管主要由财政、人力资源、审计、司法等多个部门具体承担。社保基金的行政监管与投资运营两个方面并没有完全隔离,这两项工作都必须经过相关的政府部门,自己监督自身的运营过程,权力过于集中化,从而造成基金清晰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安全性差和收益率低等问题。由于社保基金监管的多头管理导致监督不到位,社保主管部门又是在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之下,对社保基金的监管缺乏相对独立性。再加上法律基础薄弱、指导规范的政策依据缺乏等因素,使得其对各种基金的监管缺乏应有的强度。又因政府采取谨慎的原则,对社保基金在金融市场上的运营、投资等行为进行种种限制,避免资金进入高风险领域。这种指导思想,虽然有效地为社保基金投资运行降低了风险,但是其完全割离了基金与市场的互相联系,使得基金通过投资增值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2 社会监督
目前,我国的社会监督体系尚不完善,制度还要进一步规范。数量广泛的参保人和基金受益人理论上应该作为社会监督的主体,但是实际上不可能单独进行监督,社会团体层面的监督也很少,因此,社会监督仍然不具备一个完整的监督体系,社会监督制度化的程度不高,形式较为表面化,仅仅依靠媒体不定期地公布少量不成体系的信息数据。社会保障理事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受国务院委托管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行使法定管理人的职责。社会保障理事会有向社会公布保障基金的资产、现金流量、收益等情况。除了社会保障理事会报道的数据之外,由社会媒体报道的数据甚少。综上所述,我国对基金进行社会监督的主体仍然比较单一,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3 分散监管
社会保障和财政、审计、人力资源、监察和税务等部门都在我国实行的社保基金分散监管体系之内,而且具有相应的社保基金监管职责。其中,财政部门是管理财政专户和监督社会基金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是各级政府管理财务的综合部门。审计部门是财经法纪的维护者,负债监督社会基金的财务收支状况,与社保业务经办机构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只是依照法律法规对财务流程进行审计监督,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主管社会保险工作的行政部门,承担着社保基金运行的监管职责,这三个部门是对社保基金进行监督的主要行政部门。此外,金融、税务、纪检监察、政法等部门也分别承担相应的行政监督职能职责。
由于社保基金涉及的监管部门较多,同时也没有就监管问题进行统一立法,使得各个部门对基金的监管很容易产生不作为的现象。这种管理的权力处于不受制约或者很少受到制约的状态。
3 国外社保基金会计管理的经验介绍
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的社保体系相对建立的时间较长,在运作和监管上比较成功,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社保基金会计监管体制。
法国的个人账户就是用来辅助养老金实行市场化管理的功能,在这过程中由个人自由的选择基金管理公司。当然这个过程中风险需要自己承担,政府不会提供最低收益。另外与美国监督不同的是,法国的社保基金由国家社会保障委员会进行统一监督管理。这个委员会设在国家社会保险局,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成立了独立于其他部门的专门为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机构。这些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机构的显著特点就是独立自主,从而可以有一个非常良好的监督环境。
美国使用的是较为保守且严谨的社保基金监管模式。美国政府为了避免巨额社保基金被挪用的风险,从一开始就加强了“事前监管”。美国联邦社保基金直接在财政部开户并且由财政部专项管理,同时设立用于社会保障的专用账户。联邦社保基金的投资由一个依附在财政部的社保基金理事会来管理。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评估并定期向国会报告联邦社保基金的收支状况,包括决策投资方向和管理工作等。
4 我国社保基金会计管理的问题
4.1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缴费流程不合理
缴费环节多是缴费流程不合理的首要原因,显而易见的是环节多容易导致资金流转慢,最终出现流转过程中大量资金滞留的现象。这样的设置导致会计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其次则是征缴流程事出多头,权责失调。我国现在执行的社会保险费征缴业务流程,可用三个字形容“多、繁、难”,主要涉及到的部门较多、手续繁杂、责任难以认定等等。如缴费的客户想要进行缴费登记、申报先要到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卫生部门等进行办理,然后纳费户的缴费基数再由上述部门分别予以核定,纳费户的缴费计划由上述部门分别编报财政部门审核后再下达到相关部门执行。缴费情况的拖欠、逾期、缓缴、处罚的审批、比例的调整等也在这些不同的部门进行处理。权责严重脱节的主要原因是征收环节的多头化,然后部门之间分工的不明确导致协调服务难以完全实现,这些都是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效率不高的原因。
4.2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信息功能未充分发挥
如实向有关方面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是会计的重要职责之一。可是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各级经办机构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应付日常的缴费事务上,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收支情况进行审核、分析以及预测,开展一些前瞻性研究,因而难以提供有效、有价值的会计信息,使整个会计工作比较被动。
4.3 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保值增值职能尚未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仅仅只是着重于资金的收付管理。对于基金的保值增值没有足够的重视,会计上的功能并没有很好地得到发挥,使得社保基金的回报率较低。这样的使用严重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直接的影响就是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得不到保障。这样的做法从结果上来看损害了广大参保人的利益,辜负了参保职工的信任。
5 改善我国社保基金会计管理的对策
基于我国社保基金会计管理现状,借鉴国外相关社保基金会计管理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建立会计人员激励机制。促进会计管理效率的提高
会计管理、监督、保值增值等社保基金会计职能的发挥,需要有一支专业知识过关的队伍。同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不同的奖惩制度。所以说,社会保险基金会计人员的岗位应根据《会计法》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进行分解,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在此基础上要建立责任到人的制度,具有明确的奖惩制度。例如对于会计人员中能够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准确及时的登记收支情况等一系列提高社保基金会计管理效率的岗位员工要给予奖励。相反的,那些玩忽职守,甚至滥用职权的人员应严惩不贷。对于上级部门监察不力的,也需要有一定的惩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内部人员的效率,从而提升会计管理效率。
5.2 加大社保基金监管法制建设力度
全面的、合理的社保基金监督制度以及法规,不仅保证社保基金经办机构和社保行政部门依法行使职责,而且为国家履行社保监管责任打下了基础。当然我国在建设社保基金监管制度以及法规的制定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适当的借鉴,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保基金监督制度与法规体系。当然在构建的过程中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来对社保基金法规做出补充与修订。而且不仅仅需要一种法规,需要在实施过程进行衍生,制定出社保基金的专项条例与细则来进行辅佐。在社保基金运营、管理、征收等行为发生时,需要明确监管主体及各职能部门职责,采用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更好的规范社保基金流程。在法规制定完成后,政府需要加强对法规制度的运用,使得社保基金信息披露在法律法规上顺利进行。另外,也应当完善对会计实务方面的规范,健全社保基金会计制度的覆盖范围、实施细则等提高可操作性的规定,增强会计实务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5.3 加强《会计法》执法检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
要制定《会计法》的具体执行周期,对社保基金的征缴流程进行周期性的执法检查监督。再者要将法规与基金征缴目标相结合,加大社保基金会计参与征缴的力度。通过上面两点才能让基金征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要在制度上消灭漏洞,把社保经办机构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调动起来,共同努力,确保社会保险费收入应收尽收,加强会计对基金支出的监控,要利用现有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核,杜绝那些不合理的支出。
【私募基金投资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私募基金行政管理制度06-01
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风险揭示制度11-11
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10-10
私募基金内部控制制度07-13
私募基金管理人10-06
私募基金内控手册11-11
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历程09-19
地产私募基金设计方案06-22
私募基金计划书06-29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历程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