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精选9篇)
一、选择题
下列事物中不是自然资源的是( )
A. 阳光 B. 矿产
C. 水 D. 书本
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石油 B. 土地
C. 水 D. 森林
下列各组资源,均为可再生资源的是
A. 耕地、森林、水资源 B. 阳光、水能天、然气
C. 石油、煤、天然气 D. 草地、荒漠、森林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 B. 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C. 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 D. 人均资源量多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 B. 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C. 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 D.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青藏高原 C. 准噶尔盆地 D. 横断山脉
有关我国耕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区
B. 水田分布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 旱地分布在年降水量200至400毫米之间的地区
D.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下列我国土地资源人均最少的是( )
A. 林地 B. 耕地 C. 工矿城市交通城市用地和内陆水域 D. 难利用土地
造成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人为原因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乱占耕地,过度开垦、放牧,引起土地荒漠化 D. 耕地分布不均
我国人与地突出的问题是
A. 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合理
B. 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 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越来越少
D. 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遭受破坏,数量减少
目前地球上最丰富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 )
A. 江河湖泊 B. 冰川 C. 海洋 D. 地下
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 )
A. 海洋水、冰川水 B. 河流、冰雪融水
C. 冰川、湖泊 D. 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A. 北方多,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B. 西北多,西南少,东部少,西部多
C.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D. 山地多,平原少,沿海多,内陆少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规律是( )
A. 冬春多,夏秋少 B. 夏秋多,冬春少
C. 冬春多,夏秋也多 D. 冬春少,夏秋也少
我国草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 东部季风区 B. 南方半湿润的.山地
C. 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内陆地区 D. 东部丘陵地区
21世纪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是( )
A. 煤资源危机 B. 水危机 C. 石油危机 D. 粮食危机
从1994年开始,“中国水周”是( )
A. 3月22日―28日 B. 4月22日―28日
C. 6月1日―7日 D. 7月1日―7日
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________发展的表现。( )
A. 水土流失 B. 荒漠化
C. 气候骤变 D. 乱占耕地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 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得到改善
B. 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C. 人均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
D. 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B. 为了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木筷
C. 荒漠也属于土地资源
D. 土地是万物之本
有关我国石油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石油资源总量丰富,每年都大量出口
B. 石油是当今世界不可缺少的能源矿产和化工原料
C. 目前,石油已成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商品之一
D. 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
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A.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三江平原
C. 东南地区、东北地区 D. 华北、西北地区
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 自流灌溉 B. 喷灌 C. 滴灌 D. 渠道防渗
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B. 回收利用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C. 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D. 回收利用电池金属外壳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A. 输水线路较短 B. 人口少,最为经济
C. 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 D. 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二、填空题
在自然界,有些自然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属________资源;还有些自然资源,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是________资源。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 ,人均占有量较 。
根据土地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我国土地资源类型________,但各类土地类型________不尽合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比重小,难利用的荒漠、石山等土地比重________,________不足。
我国土地日是________;“世界水日”是________。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___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
________水库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干流上的________水库,为我国最大的水库。
三、解答题
阅读下列有关南水北调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社会各界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已于20xx年年底正式开工建设。经过数十年研究,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_____地区。
(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经过 、、、、五个省级行政区。
(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_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
(5)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
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数码号的位置,写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总体教学设计】
本课的内容涉及到我国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同时,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这样就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情感。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分成两个部分:(1)拓展辅助活动部分,(2)课堂教学部分。
【课堂教学设计】 【众多的民族】
1.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第18页的景观图片。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我国有56个民族。
2.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3.完成了以上几项活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理解了民族的概念,并且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区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的居民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4.讲解少数民族的概念。首先列出汉族的人口数和全国人口总数,其次让学生计算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比。最后教师总结: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这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
用心
爱心
专心
1.读课本图1.12“我国民族的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请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相对来说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政策】
1.先思考有关问题,例如:(1)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分布在内地还是边疆?(2)因汉族的人口多,是否可以要求其他55个少数民族必须放弃本民族的文化信仰而遵从汉族?
2.教师最后总结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并针对上述问题讲解相关的民族政策。(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尊重人权,各民族一律平等)(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参考资料
民族构成
据2000年统计,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5 940万人,占总人口的91.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 643万人,占总人口的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 692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 523万人,增长了16.70%。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亦称“那雅尔”,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欢聚”或“游戏”。起源于古代祭敖包。多在七八月份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故有“敖包那雅尔”之说。一般一年一度,节期视规模而定,每次一至三日,或五至七天不等。规模也大小不一,大则全国、自治区,小则县、乡,甚至个人也可以组织。过去只是在蒙古大草原上举行,现在居住在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各大城市的蒙古族也都举行那达慕大会。届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骑马乘车,带上蒙古包,从远近各地赶来参加。那达慕大会历史久
用心
爱心
专心
远,早在13世纪的古籍中就有有关此节的记载。过去的那达慕,是祭祖和群众娱乐两者兼有的活动,摔跤、射箭和赛马是那达慕必有的3项游戏,俗称“男子三项那达慕”。解放前,那达慕为王公、牧主、喇嘛**、奸商所控制,成为他们寻欢作乐、盘剥人民的场所。现在的那达慕,祭祖内容渐趋减弱,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盛会。除传统的三项游戏外,还有棋艺、拔河、歌舞、体育、影视放映、图片展览及推广科技等内容,并交流各种农牧土特产、砖茶、布匹、绸缎、日用百货等产品。改革开放以来,那达慕大会更加紧密的与经贸活动联系起来,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招商活动。
开斋节
亦称肉孜节。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音译,所以也称“尔德”节。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是我国回、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9月是教徒斋戒的月份。在斋月里,人们在每日破晓至日落这段时间里禁止饮食和房事,称为“封斋”“闭斋”。这一月的开始(9月1日)和最后一天(10月1 日)均以见新月牙为准。斋戒期满,即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为开斋节。开斋节这天,所有虔诚的穆斯林,都要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前往清真寺会礼,听教长讲经布道,并上坟悼念亡人。人们走亲访友,互相登门祝贺。家家炸油香、傲子等食品待客或馈赠。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活动。解放后,人民政府为这些民族的职工放假1~3天,以示尊重。
藏历年
藏族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各家都要将屋子打扫干净,备好油炸果子、青稞酒、酥油、茶叶、人参果、糌粑、炸蚕豆、灌肠、牛羊肉等丰富食品,在大门外、房梁、灶壁撒上面粉,并在门外画上象征吉祥、永恒的“八吉祥徽”,在室内茶几上摆好叫做“卓索切玛”的五谷斗,内装糌粑、人参果、炒青稞花,上面插上各色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供品。还摆有供灯、酥油花塑的绵羊头、盆栽的青稞嫩苗等,以标志过去一年的收成,预祝新的一年农业丰收。除夕前一天,各户人家在太阳快落山时,把一切污水脏物往两边倒掉。藏族认为,这是人丁兴旺万物生长的保证。初一天不亮,妇女们便到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让家人洗漱和喂饱牲畜。初一进食前,嘴上必须沾一点糌粑以示自己是吃糌粑的子孙。节日期间,闺家老小穿上新衣,先在家中互相祝福。有的人家到寺庙去拜佛,求菩萨保佑平安顺利,然后去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无论男女老幼,见面都要互相祝“扎西德勒”(藏语,吉祥如意),有的还互相祝酒。晚间青年男女在篝火周围,跳舞姿雄健的锅庄舞、用心
爱心
专心
两岸各族人民和国内外宾客前往傣族村与傣族人民相互泼水祝福,共度佳节。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后传入到缅甸,再传到泰国、老挝和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地区。这一习俗在布朗、德昂等族中也广为流行。
“三月三”与歌圩
美丽富饶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尤其是盛大的“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称之为“墩圩”。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不过,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壮族歌圩有大有小,各地不一。不过,农历三月三最为隆重。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 “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三月三”是壮族的传统歌节,歌节佳期,整个壮乡到处搭起歌台,进行对歌比赛。
用心
爱心
单元测试卷
(二)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的是()
A、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D、底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2、如图,在Rt△ABC中,∠ACB=90°,AC=2BC,在直线BC或AC上取一点P,使得△PAB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3、如图,△ABC中,AB=AC,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且BF=CD,BD=CE,则∠EDF=()
11∠AC、180°–∠AD、45°–∠A 224、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的比是1∶2,则它的顶角等于()
A、90°B、60°C、120°D、150°
5、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00°,两腰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则()
A、点P在三角形内B、点P在三角形底边上
C、点P在三角形外D、点P的位置与三角形的边长有关
6、如图,△ABC与△B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 A、AE=CDB、AE>CDC、AE 7、在△ABC中,∠A∶∠B∶∠C=1∶2∶3,则BC∶AC∶AB=()A、90°–∠AB、90°– A、1∶2∶3B、1∶4∶9C、1∶2∶D、1∶3∶ 2(第2题图)(第3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 8、如图,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选择的地址有() A、一处B、二处C、三处D、四处 9、△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BC于点D,若CD∶BD=1∶2,BC=6cm,则点D到点A的距离为() A.1.5cmB.3cmC.2cmD.4cm10、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6,斜边上的中线为1,则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A、1B、11 3C、D、24 4第 1 页(共四页)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已知AC=BD,∠A=D=90°,要使得△ABC≌△DCB,只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1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a,则其底边上的高是 1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与中线分别是5cm和6cm,则它的面积是2.(第11题图)(第17题图)(第18题图) 1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角平分线恰好是对边上的高,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15、如果两个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全等(只填一种能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即可).16、在△ABC中,∠A=50°,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则∠DBC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将△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CBP′,若PB=3,则PP′=。 18、如图,l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如果AD∥BC,有下列结论:①AB∥CD; ②AB=BC ;③AB⊥BC ;④AO=OC。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三、(每小题6分,共12分) 19、已知:线段a、h(如图) 求作:△ABC,使AB=AC,且BC=a,高AD=h.请你用尺规作图,并补全作法 作法:(1)作线段BC=.(2)作(4)连结.则△ABC为所求等腰三角形.20、如图,△ABC中,AB=AC,∠A=36°.仿照图(1),请你设计两种不同的分法,将△ABC分割成3个三角形,使每个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要求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四、(每小题6分,共18分) 21、已知:如图,△ABC中,AB=AC,∠A=120°.(1)用直尺和圆规作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猜想CM与BM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2、已知:如图,CE⊥AB,BF⊥AC,CE与BF相交于D,且BD=CD.求证:D在∠BAC的平分线上.23、已知:如图,D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当D点在什么位置时,DE=DF?并加以证明.五、(每小题8分,共16分) 24、为美化环境,计划在某小区内用30平方米的草皮铺设一个边长为10米的等腰三角形绿地,请你求出这块等腰三角形绿地另两边的长。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见曦月(xī)蝉则千转不穷(zhuǎn)B、沿溯阻绝(shuò)飞漱其间(shù) C、水皆缥碧(piǎo)互相轩邈(mǎo)D、素湍绿潭(tuān)绝(yǎn)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2、对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良多趣味(良:甚,很。)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这里指置身其中。)虽乘奔御风(奔:飞奔。)C、仍怜故乡水(怜:喜爱。)空谷传响(响:回声。)D、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急湍甚箭(甚箭:比箭还快。)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3、选出对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A、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C、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4、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郦道元——《三峡》——北魏 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代 C、吴均——《与朱元思书》——宋代 D、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唐代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二、默写 5、古诗文默写。 (1)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 (3)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后看到的壮阔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5)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6)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香菱口评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三、语言表达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四、综合性学习 7、请你参加以“我们毕业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书心声】请把画横线的文字,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欢聚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2)【活动二:话恩情】请从老师、父母中任选一个对象,说一段感恩的话。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不能出现真实姓名、班名、校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内容;③50字左右。 (3)【活动三: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4)【活动四:表期盼】下面是同学改写的《送别》。请根据活动内容补全诗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风轻轻,柳依依,今宵诉别离; 经年此去杳无音,①________。同窗谊,恩师情,天涯若比邻; 他年此地重相逢,②________。——同学改写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五、诗歌鉴赏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________,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________ ②人物略不相睹________ ③溯迎而上________ ④而僦赁看幕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3)对本文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文分别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等方面再现了钱塘江潮的景观和观潮的盛况。 B、文章结尾以场面之大,物品之繁,车马之多,空地之少,正面描写观潮者众多和钱塘江潮盛况。 C、作者在描写潮来时,倾狂澜于文面,以“仅如银线”摹其形,以“玉城雪岭”绘其色,以“声如雷霆”言其声,以“吞天沃日”状其势,笔力飞旋挥洒,令人豪兴倍增。 D、写景和叙事相映,深细和繁简相依,风景和风俗相融,对比与映衬相间,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10、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1)解释划线的实词。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属引凄异________ ③二人对酌________ ④越钱塘,绝长江________(2)选出下列语句中划线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5)①《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②《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1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①翠之工,山岚设色②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chōng)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①染:染成。②设色:涂色,这里可译为“笼上暮色”。③夕舂:夕阳。(1)下列划线字与“止午未申三时”中的“止”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C、皆被绮绣 D、人恒过然后能改(2)翻译下列语句。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 (3)请品析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的妙处。 (4)同是借月抒情,苏轼和袁宏道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试题纠错 浏览:98次 显示答案与解析 七、命题作文 一、积累与运用(31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guī bǎoshuāiruòtiàowànglínglóngtītòu ()()()() diànniǔxiōngtángzhān yǎngwànshuǐqiān shān ()()()()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气(4分) 拧开(nǐngníng)磨盘(mòmó)沉着(zhuózhe)刹车(shāchà) 悄然(qiǎoqiāo)沸腾(fâifú)投奔(bânbēn)估量(liángliàng) 3.把下列词语填写完整,并用上其中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6分) 不屈不()奋发()强大义()然再接再()临危不()众志()城 4.读句子,用“”画去运用不准确的词语。(2分)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聚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出生)了。 5.按要求完成练习。(6分,1,2,l,2) (1)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可以吃到苹果、梨、桔子和水果。(修改病句) (2)圆明园中,有,也有:有象征着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的山乡村野。(按原文填空) (3)请写两句毛泽东咏梅的诗句。 (4)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仿写比喻句)....... 6.“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3分)・ 解释“斩钉截铁”: 从“斩钉截铁”这个词里我体会到: 二、口语交际 在班上开展的推荐“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活动中,你向同学们推荐的作品名称是什么?主要讲的是谁?讲的是什么事?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细节? 三、阅读与感悟(3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圆明园()建筑宏伟,()收藏着是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 宋 元 明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 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它们再写一句话。(2分)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1分) 3.给两个自然段的句中没有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4.文中称圆明园是,由此可知其艺术价值极高。 5.这段话揭露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4分) ① ② ③ ④ (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素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劲开颜。 1.请把诗中的错别字用“――”画出,并依次改正在括号里。 ()()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5分) (1)判断对错:“走泥丸”的意思是走动的小泥丸。() (2)这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 A、比喻B、拟人C、夸张 (3)这句诗表现了红军战士()(2分)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B、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C、本领高,没困难能难住他们。 3.这首诗的作者是(),请再写出他的两句诗。(3分) (本试卷中没出现过的)。 (三)课外阅读《小河与大海》(13分)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得意洋洋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小河这样一边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兴奋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夭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力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懊丧地自言自语地说:“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2分) 得意洋洋: 2.根据短文内容,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小河和大海的特点。(2分) ()的小河()的大海 3.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4.短文最后写“小河听了,更加佩服大海”了。请你想一想小河佩服大海什么?(3分)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四、作文(任选一题,不少于400字)(30分) 1。读了《小河和大海》,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启发,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请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2.根据下面提供的情节,展开想象,续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一、填一填。 1、写出用4、8组成的两位数( )。 2、从1、3、5三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字能组成的两位数有( )个。 3、甲、乙、丙三人每两 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握( )次手。 4、买一本《数学竞赛题集》需6元。付钱的.方法有很多种,请把下面几种方法补充完整。 ①( )张1元 ②( )张2元 ③( )张5元与( )张1元 ④( )张2元与2张1元。 ⑤( )张5元与( )张5角。 ⑥付给10元,可以找回( )元。 二、猜一猜。 她两只手分别拿着2分硬币和5分硬币。 我左手拿的不是5分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领土四至点和主要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 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掌握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基本情况。 3、 了解我国人口政策和分布。 4、 了解我国民族的数目和分布,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重点】 我国的位置,重点省级单位的轮廓特征 【教学用具】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回忆我国的位置,找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其优越性。 板书:一、辽阔的疆域 1、 位置 找出我国领土四至点,看分别位于什么省,分析其纬度和经度的差别。 讲述:我国位于北半球,面积广大,各地差别很大。 找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注意其位置,和我国的什么省份相邻。 回忆我国的行政区划,找出三级行政单位包含的机关。 板书:二、行政区划 1、 三级行政区划 2、 省级行政单位 找出我国重点的省级行政单位,记忆起轮廓,简称,行政中心等。 读图练习: 板书:三、众多的人口 回忆世界人口的分布,十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几个在亚洲。 我国人口增长的规律。 我国的人口政策。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板书:四、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找出我国民族的构成。知道个民族的丰富文化。 我国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 复习课本,讨论得出,纬度:北半球,中纬度。海陆: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邻国,按照东,北。西北,西,西南,南,几个位置记忆陆上邻国,按照东,东南来记忆隔海相望的国家。 特殊的省份有,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跨纬度最广,邻国最多,临省最多。 重点省份有:广东,云南,湖北,山东,陕西,黑龙江。 有6个在亚洲。 黑河-腾冲一线 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55个,最多的是壮族。 朝鲜族跳板,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蒙古族摔跤 【作业设计】 1. —Have you read today’s newspaper? —No, I haven’t. Is there_____in it? A. something important B. anything special C. new anything 2. —Believe in_____, Jack! I’m sure you can make it. —Thank you, Mum. A. myself B. yourself C. himself D. herself 3. —Who helped you clean the bedroom yesterday, Kitty? —_____. I cleaned it all by myself. A. Nobody B. Everybody C. Somebody D. Anybody 4. The Greens arrived_____New York_____a sunny day. A. in; in B. at; in C. at; on D. in; on 5. Oh, the food smells good. But what does it_____like? A. seem B. sound C. taste D. feel 6. —What a nice watch! When_____you_____it? —Three days ago. A. do; buy B. did; bought C. were; buy D. did; buy 7. —Is your friend Michael still in Australia? —I don’t know. I have_____information about him because we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_____years. A. a little; a few B. little; a few C. a few; a little D. few; a little 8. The Great Wall is_____famous_____lots of visitors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to visit it every year. A. so; that B. such; that C. enough; that D. very; that 9. Jane_____to Mount Tai with her family last summer vacation. A. go B. goes C. went D. is going 10. —I’m going to spend my summer holiday in Hawaii. —What a lucky boy!_____And don’t forget to send me a postcard. A. That sounds good. B. Have a good time! C. Good luck! D. Can I go with you? 二、完形填空 This week, I asked my classmates about their vacations. Here are some of their answers. Linda 1 to Sydney, Australia. The 2 was sunny and the people 3 friendly to her. She went there by 4 and the air trip was relaxing. She went to Sydney Opera House. It’s wonderful. She had a 5 vacation. Alice went 6 her aunt. At first the weather was 7 and wet, she had to stay at the house. She watched TV 8 the TV shows were boring. Later on the weather got better. So she went shopping with her aunt. The shop assistants were all 9 and kind. She bought something nice for herself. Peter stayed at home. First he did his homework. It was a little difficult. Then he 10 computer games. They were interesting. He thought his vacation was OK. 1. A. go_____ B. goes_____ C. went_____ D. going 2. A. place B. weather C. museum D. beach 3. A. were B. was C. is D. are 4. A. bike B. train C. bus D. plane 5. A. bad B. terrible C. great D. boring 6. A. to visit B. visiting C. visited D. visits 7. A. sunny B. rainy C. windy D. wind 8. A. but B. and C. or D. with 9. A. friend B. impolite C. unfriendly D. friendly 10. A. play B. played C. listened D. wrote 三、阅读理解 Our family went to the Yellow Stone National Park last summer vacation. Our son, Tom, wanted to see bears there. And what an experience(经历)it was! When we got there, we put up our tent and went to explore(探险). As we returned, we heard our daughter Susie cry out. And then we saw a bear go into our camp. Tom wanted his father to chase(追赶)him away. His father said, “No. It’s dangerous to chase a bear. And don’t let him chase you. ”Susie said, “What shall we do? Maybe we should climb a tree. ”Tom said, “No. We have to get him out of there. He might go to sleep in our tent. ”“Maybe we could make him leave if we put some honey outside for him to eat. ”Susie suggested. Then I said, “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 honey? It’s in the tent. ”We watched the bear go into the tent and heard him upset(翻倒; 弄翻)everything inside. “It’s foolish for us to try to chase him away. ”said my husband, “Leave him alone and wait for him to come out. ”We waited, but the bear stayed inside. We had to sleep in the car that night. 1. Tom wanted to go to Yellow Stone National Park to see_____. A. tigers B. wolves C. bears D. birds 2. Where did the family go on vacation last summer? A. They went to the Central Park. B. They went to Yellow Stone National Park. C. They went to a zoo. D. They just stayed at home. 3. Who do you think saw the bear first? A. Susie. B. Tom. C. The writer. D. The writer’s husband. 4. What did they do when they saw a bear go into their tent? A. They chased the bear away. B. They stayed outside the tent and did nothing. C. They climbed up a tree. D. They put some honey outside for the bear to eat. 5. What did the bear do in the tent? A. He ate the honey. B. He chased the people away. C. He drank the beer. D. He turned things upside down. 四、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单词。 1. H_____ can lay eggs, but cocks can’t. 2. He got wet in the rain because he didn’t have an u_____ . 3. You can ask_____ (任何人)here for help if you are in trouble. 4. Most people_____ (不喜欢)selfish men. 5. Both of John’s parents are_____ (商人). They’re very busy. 五、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完成短文。 I 1 (go)to Paris with my parents on vacation. The weather was fine. We 2 (have)a sightseeing(观光)tour of the city and we also 3 (visit)some of the famous places like the Eiffel Tower. From Paris we traveled down to the south of France near Marseilles by boat. We 4 (stay)there for three days. There we had a lot of fun. We 5 (swim)in the sea and 6 (take)many photos. We also 7 (do)lots of sports on the beach. We 8 (go)back a week later by train. The people there 9 (be)friendly. The food 10 (be)delicious. So the trip was really great. 1. __________2. __________3. 4. __________5. __________6. 7. __________8. __________9. 10. 六、书面表达 北京(Beijing)是中国的首都(capital)。它有许多名胜古迹(interesting places), 如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等。假如你是Kate, 你到北京旅游, 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请你给你的同学Mike发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一下北京之旅。 要求: 1. 语言正确, 条理清晰, 书写规范; 2. 词数: 60~80个词。 Dear M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本单元测试试卷,题量适中,难度适度,学生答题效果一般好,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打好基础,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特做如下分析: 第一部分:填空题共五题,题虽不多,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填上合适的单位,填上合适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出现问题较多的是第3小题,要先把单位换算再比较,但很多学生就直接比较,没有把单位换算,说明方法掌握不够扎实。 第二部分:判断题共8小题,这题大部分学生都做对,只有个别学生错一、二题,说明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好。 第三部分::选择题共5题,这题大部分学生都做对,只有个别学生错一、二题,说明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好。 第四部分:计算题有2小题,第一小题,算一算,大部分学生计算做对,但有个别学生出现问题在1吨—900千克=()千克,2千米—800米=()米,没有把单位化为相同的单位再计算,第2小题用竖式计算,这题都做对。 【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推荐阅读: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知识点12-1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01-01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09-1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11-14 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期末11-01 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06-28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土地资源》说课稿06-14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06-21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06-16 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3单元测试10-22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卷 篇4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八单元试卷 篇5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篇6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篇7
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 篇8
八年级上册地理试卷-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测试 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