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搬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数点搬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共10篇)

《小数点搬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下册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发现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归纳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钮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山羊伯伯开了一家快餐店,为了方便小动物们就餐,他把每份快餐的价格4.00元清清楚楚的写在门前的广告牌上。可是一连几天过去了,一个客人也没有。山羊伯伯发愁了,小数点一看,不行,我得搬搬家,于是它团起身子轻轻向左一跳,快餐的价格就变成了0.40元(出示第二幅情境图),这时陆续有小动物来吃饭了。小数点很高兴,就又向左跳了一位(出示第三幅情境图),快餐的价格就变成了0.04元。这下可不得了了,来就餐的小动物都快把快餐店的门挤破了。

故事讲完了,聪明的同学们,是谁让快餐店的客人多起来的?它用了什么办法?

生:小数点--搬家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数点搬家。)

二、利用情境、探究新知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问题:小数点怎样搬的家?小数点的不断搬家使快餐店的价格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生根据情境图,结合提出的问题自学,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4.00元=4元,0.40元=4角,4.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0.40,根据4元里有10个4角,4角里有10个4分,由此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

因为4.00元是4元,0.04元是4分,100个4分是4元。

5、小结:

小数点太神奇了,它只要向左一跳小数就(缩小),向左跳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跳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

6、过渡:由于小数点的搬家,快餐店的生意非常红火,可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仔细想一想,快餐店的生意真的兴隆了吗?

小数点一看也不行,我还得搬,你们猜猜它这回要向哪边搬?这回搬家会使快餐店价格发生什么变化?

7、出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再填写到书上。

现在快餐店每份快餐的价格是0.04元,如果小数点向右搬家,快餐店价格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将扩大到原来的()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二位,这个小数将扩大到原来的()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将扩大到原来的()倍。

……

8、、汇报学习结果,完成板书右半部分。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

(1)、用3、2、6三个数字,摆一个最大的两位小数。

(2)、将6.32扩大到原来的10倍。

(3)、将63.2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4)、将6320缩小到原来的一千分之一。

(5)、将6.32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

2、说一说。

2.85、2850、28.5、0.0285、0.00285这几个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注意引导学生说清小数点向哪边移?移几位?扩大或缩小多少?

3、算一算。

小狗和小老鼠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也开着它们的特快专列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请同学们帮助他们计算车厢上的习题。

说说×10、×100、×1000是什么意思?

×10、×100、×1000就是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4、赛一赛。

1.414×10=0.1×1000=36.9÷10=3.14×100=

9.87÷10=43.21÷1000=1.4×100=0.01÷10=

5、猜一猜。

一个小数戴面纱,含有数字6、9、8;

小数点乱搬家,左跳两位右跳仨;

气喘嘘嘘停住脚,组成小数69.8;

快快动脑想一想,揭开面纱认识她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这节课的内容对你学习哪部分数学知识有帮助?

板书:小数点搬家

左移缩小小数点右移扩大

一位十分之一.一位10倍

两位百分之一两位100倍

三位千分之一三位1000倍

《小数点搬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篇2

2.巧用运算定律计算小数乘法

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6分,共18分)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2.5×0.99=(〇)×

(2)(12.5-1.2)×0.4=〇-〇

(3)0.5×1.25×0.2×0.8=(〇)×(〇)

2.找规律写得数。

6×0.9=5.4

6.6×6.9=45.54

6.66×66.9=445.554

6.666×666.9=()

6.6666×6666.9=()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每小题5分,共10分)

1.在计算18.5×101时,苗苗这样算:18.5×100+18.5这样算的依据是()。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2.水果店出售葡萄,原价每千克16.8元,现价每千克12.8元,李阿姨买了5千克葡萄,比原来少花多少元?列式不正确的是()。

A.(16.8+12.8)×5

B.(16.8-12.8)×5

C.16.8×5-12.8×5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每小题5分,共10分)

1. 0.8×1.25×4×0.25  改正:

=0.8×1.25+4×0.25

=2()

2. 4.4×0.25

改正:

=4×0.25×0.4

=1×0.4

=0.4()

四、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每小题5分,共30分)

5.79×0.99

1.01×0.86

86×2.8+15×2.8

5.46×101-5.46

8.6×0.45+4.5×0.14

0.55×0.6+0.11×7

五、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32分)

1.妈妈给淘气买了一套可以自由组合的小柜子(如图),每个小柜子162.5元,柜门上每张贴画7.5元。算一算,买这套小柜子(包括柜门上的贴画)一共需要多少钱?(10分)

2.2021年某市有花卉展,盈盈兄妹俩和父母坐车去看开幕式,往返的交通费一共需要多少元?(10分)

3.黄河大道上的“城市书房”为了改善市民的阅读体验,要更换一批桌椅。已知一把椅子85元,一张桌子的价格是一把椅子的3.5倍。如果一张桌子配4把椅子,那么一套桌椅要花费多

少元?(12分)

答案

一、1.(1)1 - 0.01 2.5

(2)12.5 × 0.4 1.2 × 0.4

(3)0.5 × 0.2 1.25 × 0.8

2.4445.5554 44445.55554

二、1.C 2.A

三、1.×

改正: 0.8×1.25×4×0.25

=(0.8×1.25)×(4×0.25)

=1×1

=1

2.× 改正: 4.4×0.25

=4×0.25+0.4

×0.25

=1+0.1

=1.1

四、5.79×0.99

=5.79×(1-0.01)

=5.79×1-5.79×0.01

=5.79-0.0579

=5.7321

1.01×0.86

=(1+0.01)×0.86

=1×0.86+0.01×0.86

=0.86+0.0086

=0.8686

86×2.8+15×2.8

=2.8×(86+15)

=2.8×101

=2.8×100+2.8×1

=280+2.8

=282.8

5.46×101-5.46

=5.46×(101-1)

=5.46×100

=546

8.6×0.45+4.5×0.14

=8.6×0.45+0.45×1.4

=0.45×(8.6+1.4)

=0.45×10

=4.5

0.55×0.6+0.11×7

=0.11×5×0.6+0.11×7

=0.11×3+0.11×7

=0.11×(3+7)

=0.11×10

=1.1

五、1.162.5×6+7.5×6=1020(元)

答:买这套小柜子(包括柜门上的贴画)一共需要1020元。

2.43.5×2×3=261(元)

答:往返的交通费一共需要261元。

【点拨】两个儿童的票价相当于1个成人的票价。

3.85×3.5+4×85=637.5(元)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3

1、养成圈点批注的读书习惯。

2、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人物的写法。

3、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人物的写法。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引导自学 以读促悟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圈点批注 合作探究 总结提升。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课件出示):说一说,这可能是谁的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检查课前预习——我来考考你

1、字词预习检测。指名读一读,纠正字音。

2、课文初读感知。

(1)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

(2)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份?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

三、自主学习

(一)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

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并按照提示要求填充:本文写了( )的一双( )

手。(谁的一双怎样的手)

(二)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动起你的手来。

1、作为一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么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再读课文

⑴用曲线画出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批注。

⑵说说在你的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可以用“这是一双 的手,你看:“ ”的句式交流。

2、我来为张迎善这双“手”建档案。

主人: 身份: 手感: 手的肤色

手指: 纹络: 掌面: 手的大小

手指细节: 手的别号: 手的价值

3、纵观档案资料,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说说这双手给你的总体印象。

4、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语句,议一议造成年轻的张迎善的手很“奇丑”的原因是什么?

5、了解原因后,你一定对这双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请再次用“这是一双 __ 的手”的句式,谈谈你的深层感受。

6、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你觉得这一结尾有何妙处?

7、欣赏图片体会贡献。

四、深入探究,赏析“一双手”

1、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很短小,却非常成功,这与文章的写作艺术是分不开的。请你就文章的某一个角度评说一下其成功之处。(如:多角度的描写、语言、修辞以及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运用)

2、学生汇报,师总结。

五、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

1、读了文章,你一定对张迎善同志有了更多的认识,在你眼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全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者的礼赞之情,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也选择一种方式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

3、课堂总结。

张迎善是具有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张迎善的热爱、敬仰和赞颂之情。

六、作业

1、仔细观察父母亲的手,写一篇小作文。

《小数点搬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够正确地列出方程,并且能够正确地解方程。

2、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列出方程,并且能够正确地解方程。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 法: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尝试法。学 法:练习法,测试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根据情景引入课题。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预习检查

学生自学练习五第一题至第六题。组内交流订正。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体现对学和群学)按自学要求分小组进行做题。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展示部分)

分小组进行展示本小组交流结果。学生指出错误并纠正错误。做第2题时先把结果填在书上,再说出填写的理由。

第3题先理解每个小题等号右面的数就是计算器上的“读数”,建立等式后再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结果。第4题。独立完成,第5题、第6题。独立解答后,说出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第(1)题,两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6(条)腿着地;三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2=8(条)腿着地;四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3=10(条)腿着地;每多一只小熊,着地的腿就多2条,n只小熊表演节目有4+2(n-1)条腿着地。

第(2)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怎样列出方程? 小组汇报: 4+2(n-1)=26 请同学们尝试解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1、做题时要注意等式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找出正确的等量关系。

2、解含有两个未知的应用题,关键进找出倍数,高一个量为X,则另一个量为ax,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

完成配套练习册思维拓展。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小数点搬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篇5

单元分析:

本单元围绕“路”这一主题,选编了《天路》《丝绸之路》两篇主体课文,《邓稼先的人生之路》 《蜀鄙二僧》两篇自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从被称为 “天路”的青藏铁路、商路、求学路、现代的路、古代的路等角度,传播民族历 史的文化,赞美国家今天的繁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讲述脚踏实地的求学精神,宣扬鞠躬尽瘁的风骨,为学生树立做人的榜样。“语文天地”中,“日积月累”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积累词句,了解恰当地使用语气词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还要积累关于 “路”的名人名言,测试书写速度; “畅所欲言”把对路的认识扩展到更广阔的 领域; “开卷有益” 指导学生练习略读,把握主要信息; “笔下生花” 练习围绕 “路” 写事,继续综合运用以往学习的修改方法和标准修改习作;小“金钥匙”指导学生品味精彩语言的课文题目,“金钥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做总结和测试。课时安排:

7课时

天路

教学目标:

1、理解歌曲“天路”,感受天路修筑之艰难,意义之大,理解“天路”的真正含义。

2、感受建设者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藏铁路是怎样的铁路,建设者遇到了哪些困难,感受新一代建设这儿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艰巨与顽强毅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天路》,同学们跟着哼唱。

2、课件出示青藏铁路地图。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铁路?

二、研读“天路”,仔细感悟

(一)为什么称为天路

1、同学们自由地读“青藏铁路简介”部分,并结合前面的歌词思考: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体会到青藏铁路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请拿出你们的笔,写下你们的理解,做好阅读中的批注。

2、写好之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批注。我们要学会将自己的批注与同学交流,并及时修改补充。

3、学生汇报“为什么称青藏铁路是‘天路’”老师总结。

板书:海拔之高、线路之长、修建之难、作用之大„„

(1)海拔高:从课文的哪些语句能体会到青藏铁路海拔高?指名读一读

(2)线路长: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犹如一条巨龙。(课件:青藏铁路地图)

(3)修建难:你从哪里体会到修建青藏铁路很艰难?(课件:青藏的恶劣环境图片)指名读一读。再请一位同学带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青藏高原恶劣的地理环境。

总结前面三点:谁能用关联词语“因为„„所以„„”来说一说。(4)意义美:还有没有同学有更独道的理解?

(因为青藏铁路修建的意义美——带藏族人民走进人间天堂,所以称它为天路。)

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青藏铁路建成的重大战略意义。正因为如此,这条铁路又被各族人民誉为什么路?(板书“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其实这条路不仅仅带来了藏族团结、发展、幸福,我们来看看图片,请你想想它还是一条什么路?请同学说一说并上黑板板书。

(二)感受困难及精神

过渡:这样的一条幸福路、团结路、发展路、亲情路、关爱路,是谁决策修建的呢?指名读一读该句子,我们还要感谢谁呢?文中哪儿写到了这些英雄们?指名读一读。他们是以什么样的精神修筑铁路的?(板书:脚踏实地、开拓进取)

1、感受设计之艰难

2、感受修建之艰难(修路图片)

老师当筑路工人的亲人,与准备去筑路的工人——学生谈话。青藏修路的筑路工人用钢铁般的意志,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条钢铁大动脉的修建,不仅如此,他们还创造了九个世界之最。(指名读文中“世界之最”)他们的那种挑战困难、勇创一流的精神更应该令我们学习。(板书:挑战困难、勇创一流)

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再读第三节。

(三)歌曲中升华感悟

同学们,2001年春天,青藏铁路正在紧张地建设时,一位叫拉姆的藏族老阿妈激动地对正在采访的词曲作家屈塬、印青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我们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北京。”老阿妈的一席话,让两位词曲作家心情非常激动。几天之后,经过几十次反复修改,一首专门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天路》很快就创作出来了,就是我们课文开头的那段。它的词作者:屈塬,曲作者:印青。我们一起来用心聆听。听完后,将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自由地说一说。

老师引读整首歌词。

三、总结全文

这是一条穿越尘封的历史、凝聚了几代中国人期盼与梦想的希望之路。这是一条以人为本、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奉献之路。李白曾经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离青天最近的路。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歌词

3、我是小小导游员,写青藏铁路导游词 板书设计:

天路

盼望 欢聚一堂

人间天堂

团结路、发展路、幸福路

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16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教学重点

学习复述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张骞被称为外交家、探险家的原因。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并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

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一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声音洪亮。(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评议。)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2、全班交流。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中国的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

(3)从“目瞪口呆”、“赞不绝口”等人们的神态表情中能体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丽夺目,使人惊讶、赞叹„„

(4)齐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体会我国丝绸在国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学习3―7自然段:

1、默读课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张骞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并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能看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困难重重;

(2)从“日夜兼程”能体会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不辞辛劳;

(3)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体会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4)从“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中我们能感受到张骞此行虽历尽艰辛,却也收获颇丰。

4、指导学生认识过渡段并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1)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话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联系紧密?

(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联系的紧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疑问句“中国丝绸究竟是怎样运到欧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话回答并解释了这个问题。

(3)设计提问: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讲了什么?和下面几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话点出张骞为开辟丝绸之路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后面几个自然段则讲了开辟的过程。教师小结: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即前半部分讲的是上面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后半部分则和下面自然段的内容有关,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5)齐读3―5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学习第8自然段:

1、默读第八自然段并思考:丝绸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请用――画下来。

2、全班交流:丝绸之路的作用――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3、齐读这一自然段,再次明确丝绸之路的作用。

三、情感升华

教师出示资料《张骞与丝绸之路》。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张骞是位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四、复述课文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丝绸之路: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开辟者:张骞(外交家、探险家,为丝绸之路花费了一生)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摘录笔记并提高摘录速度。

2、注意易错字

3、积累有关“路”的名言、警句。

4、阅读文章《邓稼先的人生之路》、《蜀鄙二僧》。

3、围绕主题“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重点

围绕“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教学难点

学习两篇有关路的文章,拓宽对路的理解,理解以及《蜀鄙二僧》给我们的启示 课时划分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摘录笔记

1、读词句,理解含义

2、小组内听写

3、教师强调个别字词。

二、易错字

1、学生开火车说每个字的易错之处。

2、师生共同补充

3、组词抄写。

三、关于路的名言

1、学生自读,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分析讲解大意。以及部分名言出处。

3、教师再补充关于路的名言。

4、齐读名言。

四、畅所欲言

1、说说你知道的路

2、你都了解上面的哪些路?

3、联系实际你还了解哪些路?

4、人生之路与其他路不同在哪儿?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摘录笔记。

2、背诵关于路的格言。

第二课时

一、学习《邓稼先的人生之路》

1、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边读边做批注笔记。

2、思考:邓稼先是一个怎样的人?

3、全班交流。

爱国、敬业、坚强、无私。

4、再读课文感悟邓稼先不凡的一生。

二、学习《蜀鄙二僧》

1、自读课文。

2、思考:

(1)二僧经济差距很大,可为什么贫穷的和尚却实现了目标?(2)读了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示?

3、全班交流。

四、初显身手(课余进行)。制作游戏棋盘

五、布置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原子弹专家的故事。

2、完成初显身手

第三课时习作教学

一、出示习作要求。

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2、记录自己的成长道路。

二、指导。

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1)让学生留心观察放学回家的路,观察路的变化。(2)做观察笔记,对路进行描写,为习作作准备。

2、记录自己的成长道路。

选几件反应你成长里程碑的事,进行简单描述。

三、范文讲解。

四、学生习作。

《小数点搬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篇6

2012年7月30日 18:46 顶(0)转发(0)评论(0)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方程说课教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四年级下册P88—89, 是在本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一、教材研读

1、教材编排

(1)逻辑分析: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传统教材都用属概念加种差的方式,按“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的线索教学方程的意义,考虑到方程是在刻画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时产生的,而且在北师大教材体系中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册,学生对等式和不等式有所了解,只是没有把“等式”这样一个概念交给学生。并且已经采取逐步渗透的方法来培养代数思维。例如:()+8=14,90-()〉65,因此,在北师大教科书里没有从方程和等式的内涵上作太多比较,直接以等式为立足点,立足点较高。

(2)语言信息及价值分析:本课教材的三幅情境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第一幅情境借助平衡,让学生领悟等式;第二幅情境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第三幅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到多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建立方程的概念。

(2)在简单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

(3)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简单具体情境中寻找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抓住“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个核心关键词建立方程的概念。

难点: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是用算术方法来解决问题,算术思维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思维。由于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认识发展是非连续的,所以列算式求答案的习惯性思维转向借助等量关系列方程的新思维方式比较困难。列算式时以分析数量关系为主,知与未知,泾渭分明;在代数法中,辩证地处理知与未知、求与不求,使这一矛盾双方和谐地处于同一方程中。

三、流程设计

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一)引“典”激趣,诱发思考

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寻找相等关系,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建立概念

1、借助天平,启发思考

我将教材情境动态化,通过FLANSH课件,让学生充分感知当天平两端都没放物品的时候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当我们往天平的一端放上物品而另一端不放的时候,或者两端放的物品质量不等的时候,天平的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这时候左边大于右边,或右边大于左边。当我们经过调整,天平两臂再次平衡时,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即左边=右边。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对情境中数据也进行了分批给出的处理。先给出了左边鱼食和小砝码的重量,让学生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天平左边的质量,再给出天平右边的质量,让学生列出等式。这样就较好地避免了学生习惯性的使用算术的思维方式,同时也顺利地进行了用数字表示向用符号表示的转化。在这一情境的教学中,借助天平这一载体,启发学生理解了平衡,认识了等式。第二个主题图是本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首先,我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找出文字信息“4块月饼的质量一共是380克”。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把这一信息转化为等量关系。4块月饼的质量是如何表示的呢?用数量关系“每块月饼的质量×4”来表示,“每块月饼的质量×4”表示的是4块月饼的质量,380克也表示4块月饼的质量,所以他们相等。从而完成数量关系向等量关系的转化,算术思想向代数思想的转化,改变学生的长达4年的惯性思维方式。

3、变换角度,深入思考

第三幅情境图隐含着多样的等量关系,也正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最佳情境。根据学生认识的深入程度,可适当让学生体会到等式的“值等”和“意等”,并放手让学生探究,根据不同的认识找到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不同的同解方程。在教学中,先引导孩子发现情境中的基本相等关系:2瓶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水量=一壶水的水量,并且列出等式2z+200=2000,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孩子发现其他的等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充分激发孩子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孩子思考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从而找到多样化的等量关系,并进一步提高孩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建立概念,判断巩固

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抽象出方程的含义。通过三道例题的简洁数学式子表达,让小组合作寻找他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概念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并通过“练一练”让学生直接找出方程。

(三)生活应用,提高能力

数学应该服务于生活,紧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直观图象列方程。这些题目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并且分别以现实情境图、线段、文字叙述、综合拓展为顺序,层层递进。学生在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后,他们在写方程时会更加关注方程的本质属性,从而巩固方程的概念。练习强调学生在按照“数量关系-等量关系—方程”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等不同的形式学会用方程来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会到方程的作

用,为以后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附板书:

方 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小数点搬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篇7

编写理念

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着眼于习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也就是说没有写作动机,就谈不上写什么,怎么写。所以从一年级就关注学生写作的这个基本矛盾,让学生学写字,抄写句子,大量背诵,重在积累,是为学生习作作储备的。教材编写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写作动机,解决学生没啥可写的问题,在三年级习作过程中,许多老师感到教材在习作上没有任何的习作技巧的要求,觉得习作无序,感到很困惑,实际上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先使学生愿意写,有啥可写,不要让学生一开始习作就加上一些束缚,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习作的兴趣。传统教科书注重习作“技能”和“技术”的指导,大讲特讲,一味灌输,结果学生生搬硬套,文章千人一面,失去了灵性,久而久之,学生厌倦、畏难情绪与日俱增。从培养表达能力的角度看,写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劳动,不能简化为“制模--铸造”这样的过程。学生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学会把文章写通,既而把文章写好。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建议。

(一)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一、二年级基本实现独立识字,三年级基本实现独立学词,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写摘录笔记,自学生字词语和重点句子、精彩句子,一至四年级背诵古诗文、名言警句,第八册后不再单独提这方面的要求,第八册仅给以一些简单的指导。教学时要抓好两点:

1.学生是否养成了认真自学词语句的习惯。

2.检查(老师查,学生互查)自学的效果。

有人担心,如果不做统一的指令性的要求,怎么应付各种考试。我们认为,对待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从改革评价入手,不能脱离语文实践需要、不顾学生的差异搞题海战术;另一方面,假如学生真的自主学习(并没有超出他们可能达到的水平)了,学习只会更有针对性,更省时,更有效。教师要充分发动学生,从培养兴趣、学会方法和养成习惯三方面着手。

第八册字、词、句的学习仍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应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不再提统一要求,而是逐渐趋向根据学生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这个目标主要通过记摘录笔记的途径来实现。摘录笔记必须写,经常写,随时写,要养成习惯。“语文天地”中的第一项就是“我的摘录笔记”,语文教学彰显工具性,摘录的重点在语言材料,主要是生词佳句和名言警句。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可以另设一个摘录笔记本。帮助学习生字新词之外,摘录笔记还能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把它作为评价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

评价字、词、句的学习掌握情况,一是识字保底的部分还需要有统一的测试,思路与前几册相同,但权重应有所下降;二是这一阶段使用汉字的问题凸现出来了,应结合阅读、习作活动消除错别字,不应走加大练习量的老路;三是要结合语文实践测试独立识字和学词学句的能力,巩固提高多种识字学词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习惯;四是名言警句、佳作积累的权重不能低于三年级。

(二)阅读

本册教材共有27篇主体课文,篇目较少,篇幅不长,但自读课文的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课文内涵丰富,文化含量加大,弹性内容增多,阅读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师生深入开掘。

第八册将有一个新的阅读要求:

1.如何提问题更能抓住主要内容?

2.精读的大体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3.如何通过阅读背景材料帮助学习课文?

4.如何写好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5.初步学习古文的方法是什么?

6.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于这些阅读教学建议的方法与策略,散布在教材不同的单元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其它关于阅读的选择、浏览、发散思维等方面的教学我们安排在后边的四册教材中教学。

如果我们把现在关于阅读教学的编写思路与以往教材的编写思路对照一下,就会发现这样几个明显的主要特点:

1.不求一下子学深学透,而看重积累,积累名篇佳作于心底。

2.不是传达教师、教参编写者阅读的结论,而是教会学生自己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良好习惯。

3.不为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表达阅读体会的语言,而是为个性化学习开辟广阔的空间。

本册教材相对于过去几册教材而言,童话、寓言、儿歌等文学体裁的作品比例减小,相对的增加了新闻类的题材、说明性的题材、议论性的题材等等,初步看来,好像儿童的趣味性降低了,事实上我们这样选择,是基于以下因素:

1.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要求他们的阅读视野不断扩大,阅读口味多元化;

2.从培养未来合格的现代公民而言。他们必须具备全面的阅读能力,而说

明性的题材、新闻性的题材、议论性的题材都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要接触并且学会阅读的材料;

3.从本套教材培养的学生的阅读素养与能力而言,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阅读多样化题材文章的能力。

总之,我们认为我们要尊重儿童的阅读趣味与阅读喜好,但是必须提高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迁就他们的阅读口味。因此八册的选文仍然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我们要求老师细细体会编写者的编写意图与设计目标,创造性的开展教学与使用教材。但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较少,只是保底的练习,学生发展比较好,教师调控能力比较强,可以不受这些题目的限制。“金钥匙”依照《课标》要求,提出了不少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策略、方法和习惯。(见前表)但这些“点”未必与学生发展的轨迹合拍,如果僵硬地按照这样的“序”“渐进”,可能会束缚师生的发展。建议教师先通读本册教材,把握全册要求,根据教学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灵活安排。“金钥匙”的教学要适时适度,相机而行,可以安排在课文学习之前、之中、之后和自读之后、交流讨论之前进行,不能等到课后思考题或“语文天地”时才进行。作为言语活动,要狠抓听说读写实践,将“金钥匙”的要点转化为学生的体会和行为,万不可将其当作知识点传授。

语文基础知识是为学习语文服务的,完全避开不利于语文教学,但不能太多,教师要把握好“度”。总的原则是“有用”“精要”“好懂”,删繁就简,深入浅出,学以致用。要注意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同各种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淡化段落教学,强调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重视复述,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在强调朗读和默读的同时,学习略读;要整体把握全册和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通盘考虑,融通安排,特别提倡单元备课。

阅读评价的重点在积累、情感体验、独立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方面。情感体验的评价应与朗读、课堂交流、习作的评价结合起来,独立阅读能力的评价不要企图一步到位,要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逐步到位,阅读习惯的评价应放在平时进行。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牵涉识字写字、口语交际、思维培育、习作美育、综合实践等多项内容,要认真制定教学策略,及时研究教学得失,为此,我们积极倡导教学反思,建议教师课后及时不断地撰写教学札记和随笔,通过校本教研,借助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尽快使自己的教学走向成熟,获得高效。

(三)习作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套教材一贯注重使学生愿意写,有的写,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为了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教材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上两段话引自《课标》)”在这一方面,截止到第八册,教材所做的指导有:

修改的习惯(三年级)

修改的方法(四年级)七册:自己大声读;请别人提意见

八册:冷处理

修改的标准(四年级)七册:有根有据;有情有意

八册: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条有理

教材提出了许多习作的“点”,大体上分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加上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写的日记,引导习作与生活结合。学生可以动笔的机会很多,教师不应要求学生一律完成,而应当允许学生有所选择。“笔下生花”栏目中提出的习作题,既有写真实的,也有写想像的,“这样既求同又存异,让学生在选材方面既有所依托,又有很大的自主空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依据《课标》展现的一种创意。(教材审查委员会评语)”请老师认真领会编写者的意图,不要加重师生的负担。

除此而外,阅读习作还有新闻方面的内容,这与二年级三年级对读报的指导是一脉相承、并呈阶梯式提高的。

升入四年级,愿意写、有内容写仍然是学生写作最基本的矛盾。本册教材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与活动结合,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学会表达。除在阅读教学和课后思考题中安排续写、仿写、补写等小练笔,读中积累领悟,及时揣摩写法外,还在“语文天地”中设有专门的习作训练题--“笔下生花”,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使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实践能够与单元文化主题整合起来,使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写,通过写作进而提升阅读等实践活动的水平。

写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劳动,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多次,才能写通写好。从学生学习心理看,习作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已知经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出发,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相机诱导和指导。话题作文大致有写真实和写想像两类题目,写想像的事物容易,写真实的事物比较难。我们建议:

1.可以在列出的题目中自由选择,老师要适时地点拨引导,不要让学生一学期总写想像内容;

2.四年级学生必须练习写真实的内容,可以写长写短,可以成文,可以只是片断,题目也可以自己拟定;

3.修改,对提高表达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册教材安排了专项内容。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把它看作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重视修改,尤其是当堂修改,在交作文前再读再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要少点理性分析,多做具体指导,每学期保证对所有学生面批一次。

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作品,需要交流,需要自己或相互修改,作文课是必要的,要把习作看作语文教学的一个部分,整体安排教学活动,不能把它单独提出来。文章的写作也应限时完成,尽可能当堂完成,因为快速作文利于增强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但作文课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处理:该上就上,上半节或一节,与综合性学习一起上等,都可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教学效率。

(四)口语交际

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空前的活跃状况,学生彼此愿意交流,有自信,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不少地区和学校的学生能够合作学习……这都是应该肯定的可喜现象。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第八册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交流。

1.做讨论的主持人,使交流能有组织有方向地进行。

2.与不同意见交流(态度;认识)。

3.做讨论小结。

有些项目,与前几册似乎有重复,这体现了滚动式前进的理念,教师应该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比如做讨论的重点发言人,第七册笼统地提,第八册应该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并组织学习伙伴围绕重点发言人的发言展开讨论。

本册教材在交际能力、交际质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体现在:

1.做重点发言人;

2.做讨论主持人;

3.分辨讨论中的不同意见,与不同意见交流,正确对待反对意见等,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对方意识,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口语交际指导,应当贯穿全学期,螺旋上升。要组织好不同意见之间的辩论交锋。可以先分小组,在比较小的范围内辩论;可以分正方反方,各自推举重点发言人辩论;还可以全班集中讨论。言语技能是在言语实践中获得的,不能因为难就回避,全学期重点议题必须在班级范围内讨论。交流讨论看重的是学习过程,不能只看重结果,做不好没关系。不必追求把讨论中暴露出的所有问题都讲全讲透,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最有价值的议题引导学生交流。

(五)综合性学习

前三年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在于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从第七册开始,要求学生有计划地行动,首先是制订个人活动计划。第八册学习制订小组活动计划。计划不仅是一种实用文体,它涉及目标、想像力、行为、对时间的支配、人尽其才等多方面的元素。

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从有为提升至自为。

综合性学习活动可大可小,八册仍然本着这样的精神来安排。教师应当结合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考虑到教学时数,全学期大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掌握在4次左右。

随着年级的增高,活动的综合性越来越强。要整体安排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整体设计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把“语文天地”的活动与主体课文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畅所欲言”的内容,组织好,可能是一次辩论会,也可能是一次故事会,或者演讲会,可以视为一次大的综合性活动。

提高综合性学习的实效,要注意以下四点:

1.活动不能规模太小或太大,太小太大都不能体现综合性;

2.学生应是活动的主体。本领是练出来的。为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琢磨、研究和讨论,自己去碰钉子,自己去总结经验教训;

3.简化程序,防止形式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越过的环节坚决地越过去;

4.就地取材。客观条件不是决定的因素,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应当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典型,用典型带动全体;对学生的评价,要予以指导,要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有针对性。

《小数点搬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篇8

学情分析: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大多学生能够在自学中掌握生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词。我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能够针对课文中的某段话、某个词发表自己有个性的感受,并随手写在书上以备与他人讨论交流。我班学生特别喜欢诗歌,因此在教学中不必给学生做过多琐碎的讲解,学生就能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学完后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然后组织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三个生字,掌握写字表中的八个生字,重点指导“蕊”的写法。

2、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够仿照诗歌续写,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练习配乐朗读投影:生字学生准备:课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自学生字、新词

大地的话

教材分析:

《大地的话》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大地拟人化为母亲,抒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诗歌语言通俗,学习难度低,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更好地体味了大自然的魅力,感受语言情趣,也能够继续以“大地”或者其他人称向所有她想与之对话的对象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

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5个汉字,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地识记“蕊”字。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全诗内容,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

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能根据关键词,理解诗意并仿写。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直接板书“话”,提问:这是什么字?(话)一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再板书“大地的”,要求学生思考:大地会与谁对话?

3、师:大地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它到底和谁对话了,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地的话》。(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二、品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

师:现在老师配上音乐把诗歌朗诵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

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设计意图:指导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这非常符合诗歌的特点,要在读中体会诗歌意境,教师饱含感情的范读,再加上音乐,让学生很快进入诗歌意境,对诗歌有个整体感受。]

2、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

(1)自由地轻声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同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以及理解情况。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生字词)纠正容易读错的音,比如“嘟噜”、“吐蕊”、“驱赶”等;重点识记“蕊”字。

3、默读诗歌,理解内容。

(1)默读诗歌,并在书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问题。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读,指导学生用“心”说话。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2)指名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亲,你想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就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仔细听大地的话,看能否听懂大地想对你说些什么?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前四节,教师点击相关课件(每一小节都制作动画课件),读后其余学生评价。

三、换位抒情。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或大地体内的其他生灵,听了大地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大地母亲说的?你能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吗?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四、总结升华。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落叶、石子……)

4、听课文录音,放动画课件,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诗中的关键词,结构和语文风范,访写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关登瀛1938年生,儿童文学家。儿童长篇小说《黄花谷》《西部流浪记》《小脚印》等,诗集《春天的魔术师》《花意》《四季》。

二、以说促写。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亲,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语倾诉,你还想对谁说什么?请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来吧!(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课件出示)仿照诗歌前四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语写一节小诗。

全班展示交流。

三、课后拓展。(课件出示)课后继续修改自己写的小诗,准备活动课上评比展示

四、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呵护种子成长

任凭小鸟飞翔

大地的话给游鱼足够的水

给小草一定的地位

总结升华:爱一切生命,储一切宝藏

四年级数学小数点搬家教案 篇9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灵活运用探索出的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具:数字卡片。

一、导入课题:

导语: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一个最重要的符号是什么?(板书:.)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小数点可真是个调皮的小家伙,它告诉同学们,今天,小数点要搬家了,这是怎么回事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播放童话故事)

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动画:

2、(flash动画)小数点来到森林里玩,看见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山羊愁眉苦脸地坐在窗前。小数点看见快餐店门前的价格牌(¥288),上面有它的好朋友数字,就跳了上去(¥288.)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家了!”于是小数点搬到了8和8的中间(¥28.8)。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价格便宜了。)

3、(flash动画)小数点笑着地说:“看来我搬家很值得,那我再搬一次吧!”(¥2、88)。不多久,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师:山羊的快餐店,原来是一个客人都没有,可是现在生意兴隆。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再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生说)

那么从原来的288到28。8再到现在的2、88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生说)

假如小数点再往左搬一次家成为0.288,与原来的288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说)

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探讨。

4、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一下。

5、是不是对所有的数都适用呢,我们能想法验证吗?小组交流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根据刚才的故事,你能猜出小数点右移的变化规律吗?你来验证想法严整自己的猜测。

小结:现在我们又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

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这个规律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神奇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自述”说一说。(通过学生构思数学作文,整理变化规律)

三、初步应用。

你想试试吗?(游戏)

拿出你的数字卡片,摆一个的三位小数(9.879)扩大10倍,100倍1000倍。1000倍(引导学生在缺的数位上补0)

摆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0.12)缩小10倍。20倍(学具袋里的0不够用,引导学生几人合作,共同完成)

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我做小法官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原数就缩小了1000倍( )

(2)3、69扩大2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

(3)把23、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这个数就变成了230.5

(4)去掉1、04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

2、下面的数与0.285比,扩大或缩小了多少倍。

3、小花猫要去水果店买水果,可不会做题,过不了河,你能帮助它吗?

4、小花猫说谢谢,可到了水果店一看,水果店的标价有点奇怪?你都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你能找出最贵的两种水果吗?

《小数点搬家》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篇10

二、说教学目标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写作小数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习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上一篇:高考作文如何吸引阅卷老师眼球下一篇:就业的实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