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与劣势分析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优势与劣势分析(共8篇)

优势与劣势分析 篇1

优点:

1、领略不同文化

生活在一个新的国家将会让你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里你可以品尝极具异地风情的食物、欣赏你从未听过的音乐、并且了解不同国家的特有的传统,你在那里所学到的东西将伴随你的一生。当然,在这之前你需要确保你比大多数同龄人都要渊博和开放得多。

2、结交新朋友

在一所新的大学学习无疑意味着会遇见很多新面孔和结识新的朋友。这将成为一个独特的经历,你也许会更加欣赏你交到的朋友,因为你们的友情将会伴随终生,尤其是当你毕业之后或者想要去结伴旅行的时候。如果你想在旅途中歇歇脚,那么你会非常需要居住在那个地方的朋友。

3、学习一门新语言

还有什么能比学习语言更能让你完全沉浸在该国文化中的办法呢?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当地人交谈,如果你的语言很好,那么在国外学习就不会有短板了。不管是在领英(LinkedIn)还是Tinder上,会讲多种语言总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周游世界不是梦

出了国你不仅能在新家的附近旅游,你还能去那些曾经在你心中是遥远梦想的地方。如果你已经在美国了,那么环美逛街也就指日可待了;如果你身处澳大利亚,去新西兰也将会变得十分容易。突然间,整个世界的大门好像都向你敞开了。

5、充实的假期

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还没怎么意识到的时候圣诞节和新年就已经偷偷过去了吗?当你的假期都已经过完了,却还幻想着还有一天么?现在你可以通过过个充实的假期来弥补这个缺憾。或是在五月五日节上欢歌载舞、或是在7月4日看烟花,让自己充分享受节日的快乐。

缺点:

1、乡愁

也许在上大学期间你就已经远离故乡和亲人,但是在国外就是完全另一回事了。如果你已经决定要出国,那么你必须接受不能在节假日回家探亲或者回家过几天“小公举”的生活事实。当然,随着视频聊天和例如Skype和FaceTime等众多社交程序的涌现,解决乡愁已经不再是个难题。

2、孤独

如果你居无定所或是没有朋友,那么你在国外将会非常的孤独。你非常需要让自己走出去、参加社团、参与更多的社交并主动与人交谈,如果你还没有做好让自己变得外向的准备,那么是否出国还需三思。

3、费用高昂

机票、住宿、旅行、日常开支。国外留学的花费开支往往会在你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呈滚雪球式增长。日常生活往往是花费最高的一部分,即使你计划的很完美,最终也有可能会花光所有的积蓄。除非你已经计划了很长一段时间,或者是你很长一段时间都只待在学校里。

4、适应全新学习环境

当你去国外留学之后,也许你自己都很难回忆起哪一天你就是待在学校学习了。在这全新的环境下,你很难保持足够的动力去专注学业。同时你还要知道,国外的学习模式和国内是不完全一样的,切勿遗漏掉重要信息。

5、自给自足

不要笑,这真的很重要。虽然其他国家也有茶叶,但是和国内的都不太一样。想要喝到家乡的茶的味道,最好自己准备好茶叶和茶杯。

优势与劣势分析 篇2

一、女性创业为促进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经济理论和世界发展的实践都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又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分配状况为:第一产业逐渐减少, 第二产业先增加后减少, 第三产业逐渐增加, 这就是著名的配第—克拉克定律。按照这一规律, 第三产业将是增加就业的主要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活动总量中, 第三产业已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和, 取代了物质生产部门地位, 成为最强大、最广泛的经济部门。中国的就业现状也基本符合这一产业演化的一般趋势[3]。

中国女性创业虽然涉及各行各业, 但相对集中于第三产业。全球创业观察 (GEM) 2003《中国报告》指出, 中国女性创业者创办的企业往往是在零售业和服务行业, 而在建筑业和采矿业男性创业者的人数则是相对较多[4]。

二、女性创业的优势与劣势

(一) 女性创业的优势

1. 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 为女性创业者提供了广阔天地。

中国的第三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增加值比重 (按当年价计算) 从1980年的21.4%上升到1990年的31.3%, 上升了9.9个百分点[4]。2008年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经济普查结果表明, 2007年第三产业GDP的比重升至40.1%, 这个数字依然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也低于或接近于发展中国家的一般水平。而在中国第三产业中, 总体技术水平落后, 服务效率和附加值不高, 造成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较少。通过国际比较也能清楚地看到, 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水平明显偏低。2007年, 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2.4%, 还不到当年全社会就业人口总数的1/3, 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0%以上, 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0%, 这意味着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主渠道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尚有相当大的就业空间[5]。

2. 女性创业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更适合在第三产业创业。

女性创业之所以在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主要是由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致。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生理特点, 决定了女性在第三产业可以大显身手。

在美国, 荣获1981年度医学、生物学奖的斯佩里博士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斯佩里博士切断患者的位于左右脑连接部的脑梁, 然后挡住其左视野, 在其右视野放上画或图形给患者看, 患者可以使用语言说明图形或画上的东西是什么。可是, 如果在左视野显示数字、文字、实物, 哪怕是读法很简单, 他也不能用语言说出它们的名称。通过实验, 人的左右脑分工情景越来越清楚了。左脑有理解语言的语言中枢, 而右脑有与之对应的接受音乐的音乐中枢。因为语言中枢在左脑, 所以左脑主要完成语言的、逻辑的、分析的、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而右脑则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图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存在差异:女性的右脑比男性发达。所以女性观察细致、做事认真负责;感情细腻、富有同情心;富于幻想、想象力发达。所以, 女性在创业时的优势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思维缜密, 考虑周到。二是比较有亲和力。三是稳妥, 不冒进。四是坚持信用原则。这就决定了女性在如下行业里进行创业容易取得比男性更大的成就:一是流通部门, 包括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 包括居民服务业 (如服装造型设计、广告、音乐创作、摄影、花卉艺术、礼品包装、手工编结、美容、美发、丝网花编织、服饰店、金饰珠宝店、居家用品店、美容护肤店、花店等) 、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 (幼儿园、居家照护、老人安养服务、家事服务) 等。

(二) 女性创业的劣势

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和一分为二的, 女性的右脑比男性发达形成了女性在第三产业创业的诸多优势, 但是女性洞察力强、感情细腻、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也决定了女性敏感、多疑、脆弱、烦躁、容易生气、唠叨、追求完美、不敢冒险、依赖性强、缺少竞争欲望等心理弱势, 这些弱点对女性创业是不利的。

1. 女性感情细腻的心理特征, 导致女性在创业时缺乏战略思考。

在进行创业时, 要想做大做强, 选对方向、选好项目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所谓“财富是看出来的不是干出来的”即是此意。中国加入WTO之后,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 要想选对方向和项目, 就必须对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消费趋向等宏观形势进行必要的分析, 从中发现商机, 顺势而为, 才能大有作为, 兵法上也说“谋时不如趁势”。但是, 由于女性感性细腻的特点, 她们读书、看电视的兴趣点, 往往在言情而不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题材。这就决定了女性缺乏战略性思考, 导致中国女性创业层次比较低, 大企业少, 中小企业多;以简单劳动居多, 复杂劳动较少;科技含量高的少, 科技含量低的多;小打小闹的多, 独霸一方的企业商业巨子少。

2. 女性的依赖心理, 导致了婚姻家庭的不稳定。

在中国, 党和政府历来主张男女平等。早在1955年, 毛泽东就指出:“为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 发动广大的妇女群众参加生产活动, 具有极大意义。在生产中, 必须实现男女同工同酬。真正的男女平等, 只有在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才能实现。”[6]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这是中国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 全面保障妇女权益和促进性别平等的的基本法。

但是在社会现实中, 女性往往不把自己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主体来看待。比如女性在征婚中对伴侣的要求常常自觉遵守如下潜规则:男性的学历不能低于自己、男性的年龄不能小于自己。婚后, 如果自己在能力、学历上超越了丈夫, 心里就会产生一些不平衡。如果在创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丈夫仍为“庶民”, 就很可能对丈夫冷嘲热讽, 日积月累, 丈夫往往经受不住如此的“羞辱”, 便离家出走。这又会影响到女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3. 传统文化中对“贤妻良母”诉求, 造成女性创业者的角色冲突。

在“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市场经济丛林时代, 竞争的激烈程度日趋加强, 男性创业者尚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常常是“两眼一睁, 忙道熄灯”, 很难做到“事业家庭两全其美”, 何况女性创业者?由于女性创业者要与男性创业者同台竞技, 她们所面临的压力更大。

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贤妻良母”的角色定位, 在女企业家的自我意识中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 这首先表现在她们的家庭和事业的双赢理想。她们想成为一个好企业家, 同时也想成为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为数不少的女企业家以“孩子有出息”和“家庭和睦”为自己最大的心愿。

三、对策与建议

鉴于女性在第三产业创业的独特优势和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方面的巨大贡献, 考虑到女性创业所面临的较男性创业更大的压力和所遇到的矛盾, 全社会对女性创业都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 推动女性创业的发展。

1.着力构建促进女性创业的政策体系。经验表明, 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要求政府有长期、系统的政策支持, 女性企业尤其如此。除了在信贷优惠、税收减免等方面为女性创业者开绿灯之外, 还要针对女性在创业过程中相对缺乏战略眼光的现实, 当女性的创业团队发展到一定规模, 政府有义务为其提供智囊服务。政府应组建由行业专家、优秀女企业家组成的女性创业智囊团, 对第三产业进行宏观研究, 为女性企业家提供战略咨询服务, 充分发挥政府的外脑作用, 作为建立“小政府, 大社会”的重要举措。

2.为女性创业者提供公共关系支持。创业是一个极具艰辛、风险极大而又复杂的过程, 涉及项目选择、选择供应商、营销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公关服务等数不清的琐碎事务, 可谓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创立并管理一家公司需要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是,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要想做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 难度可想而知。比如女性长时间工作或出差对家庭的影响, 疏于对家庭和孩子的照顾就可能会被问责, 而男性通常不会在这些问题上被问责。由于女性存在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身份, 而且由于性别和心理因素的局限, 女性的社交活动受到很大限制, 所以, 女性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势必要比男性多得多, 对于女性的创业我们必须给予更多于男性的关注和支持。可否由各级妇联牵头, 组建一个隶属于妇联的女性创业公共关系部, 当女性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来自工商、税务等部门的阻力时, 给予必要的公关支持, 为女性创业提供优质的后续服务。

3.构建针对性强的女性创业培训教育体系。在培训体系构建上, 除了目前进行的技能培训之外, 还要针对女性的心理特点, 开发专项培训项目。因为家庭生活的和谐是众多女性追求的理想, 所以妇联要对女性创业者提供这方面的系列培训。一是帮助女性创业者树立正确的男女平等观念。由于建国之后一味强调男女平等, 忽略了女性对公公、婆婆应尽的义务和应承担的责任的教育, 不少女性婚后在处理与公婆的关系上, 常常显得专横和霸道, 伤了丈夫的心, 这在黄河以北地区表现得比较突出。所以在提倡男女平等的同时, 还要对女性创业者传授如何处理与公公、婆婆相处的道德与智慧;二是帮助女性创业者了解男性的心理特点。因为男性天生具有攻击性, 控制欲和权力欲都远较女性为强, 其外在表现就是爱面子,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妻子斥责他“没本事”, 所以作为女强人的妻子在丈夫的父母、家人、同事面前, 尤其要关照到丈夫的这种心理;三是对女性创业者进行如何教育子女的专项培训。在金钱至上、道德失衡、应试教育突出、孩子压力空前加大的今天, 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 是经营美满家庭的关键一环。政府要拨出专款, 由各级妇联借助社会力量, 对女性创业者及其家人进行教育子女的专项培训, 为她们解除后顾之忧。

4.加大宣传力度, 逐步改变以男性为主导的两性文化。创业女性应如何处理好事业和家庭的关系, 能否两全其美?中国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心发展部部长朱永祥说:“两全其美非常难。这样要求女性太苛刻, 也是不公平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许多男性创业者把家务全扔给了女人, 创业也未必都成功。那么对一个女性, 既要求她成为成功的创业者或优秀的企业家, 又要求她相夫教子, 是温柔贤惠的妻子、合格的母亲和儿媳妇, 她能承受如此之重负吗?在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女性, 但不具有普遍性。从创业女性家庭夫妻关系看, 矛盾比较普遍和突出, 大多数关系是失衡的。我们调查和分析过, 在100位创业女性中, 有60%以上是离婚和家庭不幸福的。在我们每年举办的论坛上, 有的女性企业家说到家庭, 就痛哭流涕。”[6]

朱永祥所讲的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 使人感到很遗憾和无奈, 这不是出台一项政策和一个举措所能解决的。因为这里有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以及心理因素。我们在对“大男子主义”说“不”, 对以男性为主导的两性文化说“不”, 解放思想, 重构以男女平等为基本点的新型两性文化的同时, 女性创业者也要扩大自己的视野, 不要事必躬亲, 要学会“用人”, 掌握“垂首而天下治”的本领。

参考文献

[1]高建, 姜彦福, 李习保, 等.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基于2005年数据的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田明.河南:每年为女农民工提供2亿元~3亿元巾帼创业贷款[N].河南日报, 2009-02-20.

[3]石原.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及对建议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8:5.

[4]姜彦福, 高建, 程源.全球创业观察2003中国及全球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刘晶晶.中国第三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9, (6) .

[6]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毛泽东主席论妇女[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优势与劣势分析 篇3

[关键词]科技人才自主创新优势劣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用15年时间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提倡自主创新的热潮,能够更加深入地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培养和引进自主创新人才,加强自主创新的相关法制建设,带动大多数省市地区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从而为沈阳市科技人才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沈阳市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2006年,沈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到2010年,沈阳市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不但要把沈阳在全国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还要把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着力点由过去的调整结构转移到自主创新上来。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自主创新”新的历史使命,并在全市范围内拉开了又一轮开展自主创新的序幕。

一、沈阳市科技人才自主创新优势分析

1.科技人才的规模优势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沈阳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有一大批技术力量雄厚的骨干企业,如沈飞、黎明、沈阳机床、沈鼓、东软等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现实基础和雄厚载体。沈阳市科教力量雄厚,具备进行自主创新的后备梯队和“产学研”联合的巨大潜力。以中科院沈阳金属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和以东北大学等为代表的重点高校,构成了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技术梯队。

2002年,沈阳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6.1万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数669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53家,年均增长率49.8%。2004年,全市承担国家863、科技攻关、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61个,举办重大科技活动32项。作为辽宁省的省会城市,同时受到辽宁省优良科研环境的影响。2002年,全省高校共有20792人从事科研及开发工作,全省高校承担科技项目5688项,其中国家“973”项目53项,国家“863”项目79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59项,国际合作项目53项。全省有23个依托高校已经或正在建设的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孵化器。2002年,遼宁省高校有科技活动人员14647人,科技课题5688项,专著成果321部,论文18128篇。2003年全省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数为629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2553人,每千名从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达到39人,其中代表企业科研中坚力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61972人,为全省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的55.63%。而且有消息显示,从2006年起,辽宁省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一揽子支持计划也将启动,即培养“两院院士”、学部委员的“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支持计划”。而每年用于高校的科研立项经费将为1000万元。良好的科研环境必将促进更多的科研成果产出。充裕的人才资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智力保障。

2.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的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近年来,沈阳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在质和量上都有明显突破,2004年7月,沈阳市下发了《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等6个文件。同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一流专家、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一流院校毕业生。2004年沈阳市共引进各类人才3.2万人;引进博士113人,硕士1221人,本科生11653人。同时,注重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加强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了激励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专利申请、合理分配研发成果收益等创新机制,创造了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的环境,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氛围。 培养、吸引、使用人才的措施正在逐步建立。

二、沈阳市科技人才自主创新劣势分析

1.科技创新主体结构有待优化

首先,科技人才专业结构有待优化,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人才缺乏,尤其缺少复合型尖端人才。其次,科研创新体系有待优化,我市的大部分科技创新在一些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由于多数企业历史负担沉重,面临巨大资金约束,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投入普遍相对不足,没有很好地体现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因而不利于创新成果的转化,真正意义上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加强。第三,创新人才群体的学科互补性和协作性还有待提高。科研机构分散,低水平重复,与其他省市的自主创新缺少合作,尤其是缺少与世界科技创新的合作;重点学科、高新科技研究开发的带头人与中低级年轻创新人才的结构关系还要进一步理顺,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还要加强。

2. R&D投入不足,R&D人员短缺

虽然沈阳在“十五”期间已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市场转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在若干领域中都占据着国内科技的制高点,孵化器、科技中介机构等适合于科技企业创业的平台逐年增多,但在科技活动中,技术创新投入依然偏低。有资料显示,2003年全省有科技活动的工业企业数不到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十分之一,超过90%的企业没有开展科技活动。根据2004年沈阳市企业调查队公布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36家企业集团研究开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1.92%。而按照国际标准,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5%仅够维持;不足2%的企业则难以生存。2002年,企业研究开发总经费8.64亿元,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1.04%。R&D投入不足,企业难以生存,更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发展需求。

3.自主创新体制有待改善

良好的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导致良好的创新产出。虽然沈阳市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如到2002年底,沈阳市共有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占辽宁省的六分之一。其中,3家为国家示范级生产力中心。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有中介机构6931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沈阳技术交易所是国家级技术市场。全市实施企业信息化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02年,科技部将沈阳市列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但沈阳市创新机制和体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企业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主体,缺乏自主创新的压力和动力,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关系没有理顺,还没有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其次,科研体制与机制还存在很多不正之风,严重阻碍了创新的发展。如一些科研活动脱离市场,科学研究只是为了职称晋升、岗位职责考核,带有很大的功利性,科研成果评奖机制越来越趋向“短平快”,没有形成有效的奖励机制等,这种机制和体制使科技创新人才很难专心研究创新,从而使科研流于形势。第三,促进科技人才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侵权等立法工作还有待加强。科技开发贷款政策、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减免税政策、高新产业政策等还要进一步落实。

三、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不佳

长期以来,我市没有注重科技创新的市场需求,不注重市场信息和市场变化,因此,虽然重大科技成果较多,但转化率较低,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每10万人平均专利申请数为只有48.2件,专利授权数为28.5件,每百万元科技投入平均专利申请数为0.33件,专利授权数为0.22件,大部分专利被搁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很少,同时,多数企业在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制度信息等方面反应缓慢,企业得不到相应的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因此,在重视科技创新的同时,还要加强市场环境的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的统一。

参考文献:

[1]http://www.stdaily.com,技术创新实践五年成就 (查询于2007.2.10)

[2]徐文洪高洪涛:关于加强河南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河南科技.2006.1

[3]http://www.lnein.edu.cn,教育概况(查询于2007.2.10)

[4]http://news.sina.com.cn/c/,今年“引才”3.2万人

[5]吴增基:论“自主创新”的条件.社会科学[J].2005.10

[6] http://www.syd.com.cn2004-08/03/,沈企研发投入没达标(查询于2007.2.15)

优势与劣势分析 篇4

摘要: 现代物流业是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近年来,温州的现代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跨越“起步期”,逐步进入理性、务实、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首先对我国整体的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温州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主要从经济现状和物流供需现状进行解读。然后就本文主题——温州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优势主要从地理,经济,设施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劣势包括物流的主要组成部门运输方面的不足,以及温州理论与意识上的问题。最后对本文总结,提出温州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条件都已具备,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政府应以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带动温州经济再一次腾飞。

关键字: 温州 物流 优势 劣势

Abstract: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n emerging producer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lerator.” In recent years,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n Wenzhou has achiev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has crossed the “start” period, and gradually into the rational, pragmatic, a new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Firstly, the overal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and then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Wenzhou, mainly from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statu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gistics of supply and demand。Then the subject matter-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 Wenzhou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alysis of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he geographical, economic, and facilities to elaborate these three areas, weaknesses includ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logistic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 deficiencies, as well as theory and ideology of Wenzhou problem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General Logistics Department on to explain their point of view, Wenzhou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are in place, and has certain advantag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thereby stimulating the economy once again take off in Wenzhou.Key words: Wenzhou

logistic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目录

引言....................................................1

1、温州物流业的发展现状.................................3 1.1温州经济发展现状..................................3 1.2温州物流行业供需现状分析..........................3 1.2.1温州物流需求现状与供给能力分析.................3 1.2.2温州物流行业发展的障碍探析.....................3 2.温州发展现代物流的的优势分析..........................6 2.1 地理优势.........................................6 2.2 经济优势.........................................7 2.3 基础设施优势....................................10 3.温州发展现代物流的的劣势分析.........................13 3.1运输业劣势.......................................13 3.1.1传统运输业现状及劣势.........................13 3.1.2综合运输体系衔接不畅.........................14 3.2理论与意识劣势...................................14 3.2.1缺乏深入的物流理论研究........................14 3.2.2企业普遍对物流认识不足........................15 4.总结.................................................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8

引言

物流概念引入我国不过十几年,在这期间,许多的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应运而生。现代物流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东部地区有许多城市在完成物流规划后,将开始招商引资;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将出台全国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设想与有关产业政策,对具备较强实力的物流企业予以扶持,地方政府特别是沿海一些省、市也将逐步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一部分工业与流通企业,特别是外商独资与中外合资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将首先释放大量的物流需求,如家电、服装、汽车、日化、连锁零售、饮料、医药、烟草等行业。

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2007年中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较快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加快,与GDP比率略有上升。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406亿元,同比增长18.2%,增幅比2006年提高4.7个百分点。2008年,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两大自然灾害,北京奥运交通限行和环境整治,油价剧烈波动和燃油税出台,都对物流业带来影响,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冲击。在严峻形势下,中国物流业增速放缓,但行业总体发展仍保持增长。2008年12月,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外汇局联合发文,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西北物流园区等17个保

税物流中心,进一步推动国内物流园区的发展壮大。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中国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物流行业遭受一定冲击。但随着政府各类“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流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开始逐步好转,农村物流、零售业物流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

作为中国比较发达的城市——温州,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已经拥有自己的一套优势,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同样的,温州发展现代物流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温州地处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结合部,地理环境优越。随着运输业的发展,温州已被纳入“长三角”交通圈,实现了“三小时互通”,所有地区“20分钟上高速”,这些发展夯实了温州区域经济,促进了商贸和轻工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典型的“两头在外”型经济模式。温州物流经过“九五”、“十五”时期的发展已拥有一些仓储,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高速公路、海运、铁路为基础,航空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但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与城市发展的高速度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提升温州市物流总体水平,推动温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促进温州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温州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1.1温州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浙江经济步入高速增长的轨道。活跃的经济必然带来大量的货物流动,由于原材料、能源主要依靠外部输入、产成品流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温州的物流具有了“两头在外”的特征。因此温州的制造业及其他产业对流通和物流业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物流的发展,企业面临着降低成本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压力,这也增加了企业物流外包的需求量。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建设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物流基地,提高温州物流行业的服务水平,正是顺应温州经济发展特色的战略举措。

1.2温州物流行业供需现状分析

1.2.1温州物流需求现状与供给能力分析

在其他传统产业,温州商人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温州拥有着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制笔之都、中国锁都、中国塑编之都、中国印刷城、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等26个国家级生产基地。

作为全国著名的生产制造基地和中心,温州各类产品的出口和原料的进口都需要有强大的物流作为依托。但长期以来,有“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虽然依靠传统产业赚了个满盆皆钵。但却忽略了离自己最近的一大块蛋糕——“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由“物流信息”搭建平台,而后者则没有。所谓物流信息是指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信息。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随时都能获得最新最快的信息,这一点对物流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迅速和准确的信息交流能够帮助人们制订新的和独特的物流解决方案,以全方位的服务、方便快捷的办法、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有人这样认为:如果说温州经济的第一次腾飞是得益于10万供销员闯天下,那么在今天信息和通讯相接的新经济时代,温州的第二次经济腾飞,就必须靠物流业的现代化。许多经济学家指出,在21世纪,物流决定制造,物流决定企业的生死,物流也决定着温州经济的兴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温州物流业年总产值高达22亿元,年物流需求总量在1.2至1.5亿吨之间。

但是目前的温州物流业存在低附加值、被动适应、供给零散的现状。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温州共有各类运输、托运企业7000多家,其中以物流命名的专业公司就达100家,甚至一些物流公司的经理,把如何从众多的街头小四轮手中夺取市场份额,作为企业发展的要务。因此,温州物流业“低、散、小”的现状亟需改变。

是蛋糕就会引起关注,特别是当一大块香甜的蛋糕放在眼前的时候,善于把握机会的温州人又怎么会视而不见。1.2.2温州物流行业发展的障碍探析(分析太简略了)

首先,在对温州市的现状调查中发现,约30%的物流业务需求企 4

业对第三方物流的前景和作用存在着模糊或无视的态度。这说明现代物流的观念尚未在工商企业中得到广泛普及,本市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仍显不足。这种商流与物流发展不平衡,造成管理体制落后,大部分企业只能被动地根据订单或合同提供服务,在市场开拓等方面还不能与市场接轨,难以形成高效的反应机制。

其次,温州市运输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多数不稳定,合约期短,以单纯的承托关系和传统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为主。因此,多数企业的运作存在过分依赖大客户的现象。

最后,温州市物流发展环境,还缺乏与现代物流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物流市场,致使竞争秩序欠规范;同时现代物流管理人才供给不足,还比较缺乏。(缺乏数据支持)5

2.温州发展现代物流的的优势分析

2.1 地理优势

温州市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段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处于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是浙南、闽北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领跑城市,腹地可以拓展到浙西南、闽北、赣东、皖南等广大地区,也是湘、鄂、皖等省市对外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窗口。温州与台湾一水之隔,台湾海峡沟通东海和南海,是我国南北海运和诸多国际航线必经之路;也是公路的国道和省道的交会点;是金温铁道与温福铁道交会处;温州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中的重要枢纽城市之一。温州是浙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浙东南部沿海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最具活力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率先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日臻完善的市场机制,培养了一大批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打造了一批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小区,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最根本的条件。

温州作为一个港口城市,也拥有了一定的优势。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港口是形成物流中心的重要条件。当今世界国际贸易量的80%需要依靠海运来完成,港口是现代物流的节点。世界经济区域化、国际化、一体化的发展,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脉”。世界上一些拥有优良大港口的城市都已先后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城市,进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温州港位于

我国东南沿海,有着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建港条件。到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500 万吨,年均增长45.7%;集装箱吞吐能力突破50 万标箱。温州市具有的港口优势,将成为建立区域性、国际性现代商贸物流的坚实基础。

图2-1 温州地图

2.2 经济优势

2010年以来,随着“保稳促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继续实施,以及温州发展方式的不断改变,温州经济在恢复性增长中逐步向好趋 7

稳,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据初步核算,2010年温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925.57亿元,增长11.1%,增幅比上年回升2.6个百分点。

从经济运行轨迹看,受上年“前低后高”基数影响,经济在第一季度大幅回升后,呈逐步放缓走势,但后期回落幅度逐季缩窄,表明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且稳定性逐步增强。

从主要指标运行情况看,虽然工业、出口、财政收入等指标受基数和节能降耗主动收缩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前高后低的放缓态势,但总体增速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增速明显高于上年水平。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89。31亿元,比2009年增长12。7%,增幅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快于GDP增幅1.6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6%上升到55。4%。

投资增长动力有所增强。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9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增幅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消费继续保持稳健。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1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增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外需实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为170.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75%,增幅比上年回升33.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145.43亿美元,增长33.0%,增幅同比回升41.1个百分点,恢复性增长特征明显,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当前, 温州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处于复苏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给温州带来新的

发展机遇。尽管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等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的任务和压力依然十分繁重巨大,但从总体来看,2011年温州经济将在转型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在10%以上。

从三大产业看,农业经济在没有大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下,将继续平稳发展;工业经济面临加快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大,在注重质量的同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的发展动力有望增强。从三大需求看,投资动力将大大增强;消费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出口主要取决于国际经济的复苏状况,预计增速较2010年将有所回落。

现代物流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发展物流服务业,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商品周转与减少资金占用及其利息支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从整体上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而经济发展也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基础保障,是其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从物流需求来看,经济发展产生了综合性物流需求,并带来物流的变化,经济发展的高度化也促进了物流的高度化。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从单纯的商品需求向服务需求转化,从而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物流服务的需求随即出现并不断增长,物流需求是商品需求引发的,商品市场的规模直接决定着物流需求的大小。

2.3 基础设施优势

所谓物流的基础设施,是指在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功能与其中的某些环节上,能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具备草—功能或综合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统称,这主要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及网络通信基础等。物流是指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到需要者的物理性(实物性)流动,是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在整个创造经济价值的活动中物流基础设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通过不断输送各种物质产品,使生产者不断获得原材料、燃料以保证生产过程的进行。物流能够如此有效的提供给生产者物资就是由于物流基础设施提高了物流效率。以运载设施来说,在运输过程中,装卸机械在货物的搬运转移中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快捷和准确为物流提供信息服务,也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

2、降低物流成本

仓库拥有保管物资,调节物资供需、运输和配送,以及节约物资的功能。这些功能减少了物资的浪费,对物资的分检、加工等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检查的重复。如此一来大大降低物流的成本。交通运输的建设和发展,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的发展则节约了空间成本。上述的仓储、运载设施、计算机及通讯是构成物流基础设施的三大块。总的来说也就是物流基础设施降低物流成本。

3、改善物流条件

在早期没有汽车、火车这些交通工具时,生产条件低下,能够交换的物资本身也不多。因此没有工具可凭借时的货物流通就十分有限。现在,发达的交通设施使得物资可以到处运送。在高信息时代,计算机可以让你方便简洁的获得所需,而不用再千山万水的行走。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无疑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特别是交通枢纽、工业基地、商贸是心、物资集散和口岸地区,从长远发展来看,均需要综合配套的物流基础设施。因此基础设施善了物流条件。

4、保证物流质量

物流基础设施中的运输机械保证了物资的顺利进行流动。通信设备保证了物资及时准确到达定点处。仓储的保护设施使物资质量得到保证。整个物流过程顺利,货物质量保证,及时准确到达目的地,这些充分表明物流基础设施保证了物流质量。

近几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加强基础建设,以高速公路为基础,铁路、港口、航空为远程辐射,海运为重要补充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日臻完善的市场机制,培养了一大批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建成了一批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工业小区,加上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充裕的货源都为物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就本届政府任期内的五年实施的“六大工程”,计划共完成投资30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网络工程160亿元,畅通工程60亿元,农村公路20亿元,水运工程55亿元)。公路方面,甬台温高速已贯通;金丽温高速温州至丽水段已完工,2005年可望全线通车;诸永高速

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市范围内的公路干线网建设和市区道路建设进一步改善。铁路方面,金温铁路贯通后运转良好,甬台温铁道可望在2005启动建设,温福铁路建设已破土动工。温州永强机场扩建成国际机场后,运力和效益成倍激增。海运方面,七里港区,龙湾万吨码头,洞头小门岛码头正日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另外,市政府着手规划温州三大物流中心,投资6个亿的双屿物流中心已建成准备投入使用,苍南县的浙闽边贸物流中心现已竣工并已对外试营业等等。12

3.温州发展现代物流的的劣势分析

3.1运输业劣势

3.1.1传统运输业现状及劣势(1)道路运输方面

①企业实力普遍偏弱,缺乏骨干的运输企业。全市根据交通部资质评定要求,只有一家货运企业勉强达到三级标准,尚未有符合标准的一、二级企业。据统计全市货运经营业户平均拥有货运车辆不足2辆,仓储面积不足100平方米,我市道路运输企业实力普遍较弱,集约化程度低。

②运力结构不合理。代表现代化运输的工具,集装箱运输车辆只占营业性载货汽车的0.6%,重型汽车只占3%,其它绝大多数为档次低的普通载货车辆。

③货运业发展极不均衡。从事集装箱运输,危险品运输,大件货运等专业运输企业寥寥无几,货运业发展大部分集中在货运服务业上,联托运业成了货运市场的主力军。另外,联托运业之间长期的压价恶性竞争,大量外省货运车辆长期驻温经营,又严重冲击货运市场,使货运市场低运价进一步恶化,使市货运企业举步维艰,从而严重影响了温州市货运市场健康发展,更是阻碍了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型。(2)海运方面

港口基础设施落后,结构性矛盾突出;老港区与城市发展间矛盾日益突出,亟需功能调整和城市化改造;集疏运设施较为薄弱,影响枢纽港辐射能力的发挥和进一步发展;瓯江出海航道水深不足,制约内港口正常生产和进一步发展;缺乏集装箱深水泊位;缺乏先进的港口仓储设施;港口技术装备陈旧等等。(3)铁路方面(缺乏具体的数据)

生产设施相对落后,如仓储装备、装卸装备等;对现代物流的发展缺乏战略性规划,目前仍停留在较封闭的铁路运输行业上。3.1.2综合运输体系衔接不畅

道路、铁路、航空、海运、水运等运输方式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状态,在基础设施、仓储等宏观规划上缺乏密切的合作与衔接;在微观经营活动中顾及部门利益,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互为补充的优势,浪费了资源,降低了物流效率。而现代的综合运输体系是降低运输成本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是现代物流的关键环节。

3.2理论与意识劣势

3.2.1缺乏深入的物流理论研究

物流科学萌芽于二战时期,在美国已有近百年的研究和发展,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发展也经历了30多年,80年代初物流概念开始传入我国,我国很多城市都已着手研究,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试点工作。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物流业已取得了长足 的发展,深圳市将发展物流业列为支柱产业,而温州市仍停留在导入阶段。

3.2.2企业普遍对物流认识不足

大部分企业家仍停留在思辩“什么是物流”和“什么是物流企业”,面对迅速变化的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企业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传统的家庭式管理模式如何向现代化的管理过渡仍然困扰企业,技术含量低,集约化程度低的经营依然广泛存在,致使许多企业无暇顾及“第三利润源泉”的发掘。15

4.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将成为支撑现代经济高效发展的平台,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经济高度发展的温州市尤其应该抓住契机,通过有效整合,扩大企业规模和业务,提高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解决物流业供需失衡的矛盾。温州发展现代物流已是迫在眉睫,虽然温州传统物流业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条件都已具备,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政府应以高度重视,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从而带动温州经济再一次腾飞。16

参考文献

[1] 罗列英.温州市商贸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05)[2] 陈焕,诸利明.我国沿海港口物流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08)[3] 张泽华.我国沿海城市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模式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35)[4] 陈泉忠.当前民营物流企业运作现状及发展探析[J].科技成果纵横,2007,(01)[5] 丁克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途径和策略[J].改革与战略, 2003,(07)[6] 韦莹.试论物流企业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及其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6,(11)[7] 董千里.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及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物流技术, 2005,(09)[8] 秦薇薇,徐杰.物流业重组与整合初探[J].中国储运,2006,(01)[9]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10年)[M].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0 ,(8)[10]《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期:聂志英、孙伯良的《加快物流信息化,助推温州经济发展》,2007.6;[11]《温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5.7;[12] 曾长新.《温州经济呼唤物流提速》,2005,6;

致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指导教师李敏老师,感谢她对本文的多次指导,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及建议。同时要感谢她三年来给我的关怀和帮助。

当前中国市场的优势劣势分析 篇5

一、中国市场的优势分析

中国市场很多比较优势,主要有六个方面。

1、劳动力优势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来自于三方面。其一,中国劳动力资源总体上非常丰富。2011年,我国劳动力资源已在10亿左右,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11亿以上。与此同时,我国还有1.2亿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会提供一个长期的人力资源优势保障。其二,劳动力成本优势存在“和谁比”的问题。我国劳动力绝对价格与越南、印度相比,的确要高一些。但和欧美以及多数东南亚国家相比,仍然“质优价廉”。一项测算显示,在制造业,我国大陆的劳动力成本约为香港的1/

10、美国的1/20,即使再涨一倍,还很便宜。其三,近年我国劳动力价格增长明显,但同时劳动力素质、劳动效率也在提高。仅去年一年,我国就有1232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新生劳动力中80%以上接受过正规培训。很多地方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速大大高于职工平均工资增速,高技术人才不断增加。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可能在某些领域还下降了。

2、市场优势

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中国企业具有熟悉中国国情,了解国内市场的消费心理,加上中国产品在自己本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使中国企业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

3、国际竞争力优势

一些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特别是在我国开放较早的一些竞争性行业及企业,他们在长期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人才和资本优势,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掌握相关产品的关键制造技术,品牌已有相当的知名度。个别企业如海尔等企业,通过坚持走国际化经营的思路,使企业发展成为世界级跨国企业集团。海尔集团凭其实力与魄力,选准美国、德国等高度发达国家作为主攻目标,并在美国安营扎寨,建立生产制造基地,打开美国、德国市场,随即趁势开拓一般国家的市场。在福布斯杂志的最新统计中,全球白色家电海尔集团综合实力排到了第6位。目前,海尔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起12家海外工厂,56个贸易中心,15个设计中心,营销网点53000个,产品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海尔的总销售额为406亿元,而出口创汇2.8亿美元,按照目前的速度,海尔集团在2003年就能列入世界500强的行列。中兴通讯集团最近向南斯拉夫提供价值总额达2.25亿美元的GSM移动通讯设备,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成套设备出口零的突破。

4、行业的优势

大致来说,我国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产品,如纺织服装、文教体育用品、毛皮羽绒制品等多数纺织轻工行业,以及部分建材产品、部分家电产品、部分机电产品、部分化工产品及部分钢铁产品也是有很强的竞争能力的,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加入世贸组织,短期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可以利用国外市场配额和其他非关税壁垒的消除,使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产品大多数已属于发达国家不生产或很少生产的。

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它占我国工业增加值的8%,是中国传统的支柱产业,是我国38个行业中的第二大行业,又是我国最大的创汇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了一千万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出口国,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额的百分之十三,同时,也占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二十

三。中国纺织品出口在近几年在产品的结构,出口的附加值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中国纺织行业在加入WTO后,中国有相对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有比较齐全的行业加工基础,这些均为中国参与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5、制造业的优势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今后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制造业将永远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产业。但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加之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使很多跨国公司逐步将制造基地移往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这就为我国的制造业带来了相当大的比较优势,而我国的制造业也有一定的基础。

一是生产能力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钢铁、集装箱、水泥、平板玻璃以及电视机、钟表的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造船业位居世界前位。我国已经建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大规模的制造业体系,产值、利税、企业数目、职工人数等指标均处于主体地位。二是掌握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我国基础工业部门80%以上的生产能力是由国内设备提供的,农业装备几乎全部由国内提供。我国为电力、石化、冶金、交通等部门的生产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重要机械产品中,有相当数量达到国外80年代中末期水平。

三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我国的制造业在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方面已居全国领先地位,近20年来,制造业进出口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出口和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一些行业的产品如一般机电产品、日用机械等,占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制造业产品已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支柱产品。

四是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加大了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即使国际竞争力差的汽车行业,通过兼并重组,从过去的100多家组装厂组装100多万辆汽车的分散状态集中到目前的13家整车厂,占到总产量的90%,并将进一步形成上汽、一汽和东风为核心的三大汽车集团,大大提高企业规模经济和竞争实力。

6、本土化优势

要进入一个国家的市场,除了要有产品优势以外,还要充分了解该国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在中国的市场上,除了感情之外,中国企业还最了解中国人的消费水平、特点、购买心理、价值观与审美观。

一是中国企业熟悉中国人的口味爱好。洋饮料、洋快餐在中国可以说风行一时,对我们的企业有一定冲击,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主要是迎合青年人和小孩,广大中国成人并不都喜欢。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中的健力宝、娃哈哈、椰树、乐百氏、露露等产品面对国外品牌的冲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特点与国外产品展开竞争,并逐渐取得竞争优势。

二是中国企业熟悉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服装服饰强调古朴、典雅,崇尚自然、和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款式、造型、风采,非但深受国人欢迎,也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在国际服装市场上作为一种流派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相当大的,全球知名公司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纷纷前来抢摊设点。上海家化针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充分发挥企业对本土文化和当地市场非常了解的优势,把中药材治疗的作用引入化妆品中,围绕自己的名牌产品“六神丸”开发出“六神花露水”,有提神醒脑、祛痱止痒的特殊功效,产品上市后很快获得了60%的市场占有率,随后推出的“六神沐浴露”也非常受市场欢迎。

三是中国传统习惯使我国相关行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中医药行业在中国和世界市场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的中医药有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有病吃中药,保健吃中国补品”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尽管西医西药具有诊断精确、疗效快的特点,也被很多中国人接受。但是由于西医设备和西药价格昂贵,再加西药主要是化学合成品,副作用大,引起许多药物源性疾病,所以不仅在中国中医中药受到重视,连一向歧视中医中药的美国,也在大力开展以天然疗法为特点的中医药的研究。因此,以中医为基础的我国中医药产业大有发展前景。

四是中国农村市场特点决定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中国有近十亿的农民,是相当大的消费群体。国内外很多企业已经看好中国的农村市场,开拓市场的重点也着眼于启动中国农村市场。与外国企业相比,我们自己更了解中国农村市场的特点。中国农村由于受经济基础和文化水平的限制,更需要价廉、耐用、操作简便的产品。

二、中国市场的劣势分析

一是资源产出率低、物资消耗大。我们国家的能源、钢铁、淡水资源消耗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6年我国单位国内资源总值能耗为8.9吨标准油,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石油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煤消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1倍。2000年到2007年,七年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水资源消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9倍,而且连巴西、俄罗斯都不如,浪费很多。总体衡量,我们消耗了世界上1/3甚至1/2的主要基础原材料,创造了6%一7%的GDP。现在在国际上,我们买什么什么涨价,我们卖什么什么跌价,大众商品上我们没有控制权、定价权,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着很大威胁。

二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大陆城市严重的空气污染正导致每年有35万至40万人提早死亡,还有约3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而早逝。另一方面,每年还有6万多人因水质不佳而罹患严重腹泻、胃癌、肝癌或膀胱癌而身亡。世界银行在已公开的报告还指出,大陆每年因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1,000亿美元,大约是GDP的5.8%。整个七大水系都污染,有的问题还很严重。

三是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比较低。这是我们经济发展中的劣势所在。中国当前可能是世界上劳动力最廉价并且人命也最不值钱的国家,每年光是工伤死亡就达15万左右,据中国社科院一位研究员的调查,四川外出打工者的死亡率大约为2-3%,伤残率大约在8-9%。中国大陆劳动者年均工作时间超过2200小时,而美国为1804小时。中国劳动力年均创造财富为美国1/5。

四是产品出口市场过于倚重西方,倚重美国。比如,在美国一个小城市里面有些一美元店全是中国产品,用竹子做的圣诞火把、拖鞋、拖布、塑料盆、文具、小贺卡等。这些东西需要浪费很多资源,而价格却很低。中国现在外汇储备这么多,那也是千千万万个企业多少年水滴石穿的成果,但是也浪费了大量的中国资源。

五是消费率低,对投资依赖过大。中国老百姓本身就挺穷,又不怎么消费,我们要改变投资偏高的情况,要扩大内需,扩大我们自己的消费,这样有助于改变我们国家整个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长期以来政府投资占整个国家投资量很大,政府投资量太大挤压民营经济,挤压中小投资者,在经济学上叫挤出效应。

创业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篇6

管理扁平化、氛围简单

管理扁平化是指你到最大boss直接只隔了1-2层。如果你经常加班,通常都有很大机会和COO直接沟通,包括聊你们的产品、接下来的运营规划情况、甚至公司战略、行业情况等等。

氛围简单意味着你不用担心职场斗争,好好做事。同时可以多和各个不同领域的同事交流、沟通,不耻下问也不用担心被打脸。

另外,有个好处是想到好的方案不需要经过层层上级通报、批准,在评估过成本和产出比之后,可以立即着手去做。此外,船小好调头,在发现方向错误时,不用担心存量的问题,马上更换赛道。

职场想象空间大

创业公司的晋升没有定律。不会像在大公司有着严格的晋升机制。同时由于上面提及的管理扁平化的关系,你做出的成绩很容易被boss看到,如果在职位上表现优异,相比较大公司而言,更容易得到跳级式上升哦!

快速接触整个行业链条

在创业公司工作,如果你不满足于只是做个螺丝钉的话(当然,如果想做螺丝钉,其实没有必要来创业公司),可以接触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比如说做互联网金融的,可以接触到金融中的资产、风控、私人理财规划师等上下游资源,相比较在大公司做螺丝钉而言,你对业务可以接触的更加广泛,信息渠道也更加广泛。

一不小心可以发一笔财

“选择比勤奋更重要“,这话说的没错,因为选择本身就是更高阶的勤奋,考验你的眼光、远见和勇气。创业公司通常会给优秀员工发放期权,如果你能挑选到一家发展前景优秀的创业公司并有幸加入其中一起共事,公司上市时可以得到一笔不菲的回报。当然,回报的多少要看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去年2级市场的股价断崖式下跌,自然会影响到1级市场的公司估值)、公司对待员工的政策、个人得到期权能力。

此条不具有参考意义,仅有非常小的一部分人可以得到,如果是freshman,请自动忽略。

二、在创业公司的劣势

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

在创业公司工作需要你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业务方向调整、整个部门被砍掉、甚至公司死掉都是分分钟会发生的事情。

我亲历过一个项目功能需求已经策划出来、评审也已经通过,进入设计尾声阶段,前后历时差不多2个月,由于公司的战略调整,产品连面世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砍了。这时候需要你做的是不能沉浸在昨日的情绪中,快速投入新的业务。同时学会站在决策层的角度去考虑为什么会这样,下次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是否可以减少你的被动?

部门砍掉、公司死掉在去年的资本寒冬中,真的是很正常的事,大家要懂得在变化中保持不变,也就是不断增强你个人的能力,你个人的成长速度要超越公司的成长速度。

资源有限

一家靠谱的创业公司一定是节约成本的公司,最重要的是活下来。这也意味着在做产品推广的时候你很难拥有大公司同等规模的资金投入和资源互换等方式去推广,所以在烧钱方面通常是需要你更谨慎地考虑。

另外,在与同行交流方面,没有BAT的光环做背书,更需要个人能力大于公司背书。

公司员工方面,在对应领域的专业人员资源自然是比不过老牌互联网公司的。

工资低、没福利

这个是创业公司的硬伤,没法避免的事情。不过,如果你不看重眼前的1-2年的公司,更多会长远去考虑你的付出收获比,比如说专业技能的提升、是否有机会做管理啦等等,通常你下次跳槽时,这1-2年工资上的损失是可以抵消回来的。

适合什么样的人

积极主动、悟性高、能快速学习

创业公司的工作节奏通常是比较快的,需要你有主动的心态去和你的同事、老大、boss沟通,长袖善舞真的是加分技能。

此外,善于观察,从身边的每件事中去学习。无论是沟通还是业务层面,由于工作密度大,只要你有悟性,会收获很多。

另外,创业公司做的工作范围会较之大公司广,你有很多机会可以接触到不同层面的知识,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快速学习,那么对于你和公司来说都是双赢的。

需要跳板

如果你之前是在传统行业,比如广告、营销啦等等,想要进入互联网行业,但是大公司对行业经验要求高,非校招非有行业背景通过社招进去通常难度比较高,这时可以学习一些互联网基础知识,拿下创业公司offer,先入行,再考虑下一步的职业发展。

不满足于阶梯式职业发展

前面提到过,在大公司的晋升通常有一套严格的考核体系。特别是从执行层跳到管理层,除了对你个人的能力、经验有要求之外,还要考虑有没有合适的晋升岗位给你。另外,大公司人才济济,竞争更加激烈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当你能准确衡量自己目前的能力以及在整个互联网行业中的定位,同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一定的看法,可以考虑逃脱大公司,用不走寻常路的方式继续你的职业生涯。

如何选择创业公司?

了解公司所在的行业估值

市场容量是公司的天花板,选择公司时,要学会用数据(如各大调研数据、财报等)去评估公司所处行业的前景。也就是俗称的蛋糕有多大。举个例子,一个万亿的市场和一个百亿的市场相比,前者假设你的公司只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而后者你的公司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横向对比,一个是亿的公司估值,一个是90亿的公司估值,差距非常大。

核心团队

核心团队对公司的战略定位、自身的资源背景、对员工的态度、价值观对你的影响都是致命的。除了学会用工具去了解核心团队背景之外(个人认为,你能搜索到的通常是公关稿),还要珍惜你面试时获得提问的机会,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最基础的方式,提高你的简历通过率,进入终面环节,多和几个boss聊天,你也能获得不一样的收获。

直属leader

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选择不一样的leader。比如你是一个freshman,那么需要着重考虑leader是否有耐心有时间亲自带你,在入行初期,能获得leader事无巨细的指导,我认为价值甚至大于公司。此外,还要考虑沟通风格。你和leader的沟通风格是否能达成一致。

当然,人与人相处都有个磨合期。试用期多找机会和leader沟通你的工作目标和方法,千万不要埋头苦用功。经过3个月试用期,对你的leader还是心存疑虑,果断弃之。

每个人对工作的定位不一样,有的是拿来消遣打发时间,有的是用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有的人急切需要赚钱养家,有的人根本不靠工资生活。大家需要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

优势与劣势分析 篇7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 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 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 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按照发生的国家和公司范围分为四种:在岸内包、离岸内包、在岸外包、离岸外包。根据外包的形式分为三种:即商业流程外包、信息技术外包、知识流程外包。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劳动力数量, 人均GDP增速和劳动生产率都比较高, 具有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优势和实力。中国应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 发现并弥补自身不足与劣势, 争取在未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二、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分析

(一) 良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

中国政治环境较为稳定, 不会出现大的动荡或政策的剧烈变化为服务外包提供了宏观优势。而且, 近年来, 我国注重改善民生, 社会事业发展也在不断加快, 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也为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氛围。同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的迅速平稳发展增添了世界对中国的信心, 也为我国服务产业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支撑。

(二) 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进

为了加速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增强外包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06年《商务部关于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的通知》中确立了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多项目标;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中将北京、天津、上海等2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三) 丰富优秀的人力资源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 劳动力资源供给十分丰富。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 随着城市化加速,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经过再培训, 有很多劳动者掌握了服务外包所需的业务知识。加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走出校门, 进入人才市场, 这就为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四) 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

从市场主体看, 中国具有数目庞大颇具实力的传统国有企业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飞速成长的民营企业, 这些都是服务外包的潜在客户。此外, 中国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从产业结构看, 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被称为“世界工厂”。事实上, 大量的服务外包产生于制造企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 而我国的制造业基础雄厚, 我国在大力吸引国际服务外包的同时, 更可以利用自身的制造业优势积极发展我国本土制造企业的服务外包。较强的本地制造业实力成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有力支撑, 也将为服务外包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三、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劣势分析

(一) 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弱

服务外包早已成为国际服务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起步晚, 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方面, 中国企业的步伐显得有些缓慢。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主要采用传统的承包方式, 仍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为主, 主要承接低端外包业务。在中高端市场上与世界一些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较好的城市和地区相比, 存在着差距。二是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没有形成集聚效应。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多为中小企业, 主要从事传统行业, 层次较低, 缺乏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外包服务企业, 只能承接服务外包产业中的低端业务, 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竞争中并未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 没有形成集聚效应。规模化、集团化程度低,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外包企业对国际外包业务的承接。

(二) 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比较丰富, 但是既懂技术又懂内部管理、市场营销的高精尖人才匮乏, 特别是行业领军人物。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状, 即从事服务外包高端人才缺乏, 综合能力、应用能力较强的软件人才不足, 中间技术人才也相对不足, 而对技术要求不高的低端普通软件人才数量充足。当前发展服务外包对于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呈现“橄榄球”形状, 这表明我国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严重不符。人才供应紧张、结构不合理、培养机制有待完善成为行业发展瓶颈。

(三) 缺乏有效的服务外包行业中介组织

印度有强大的“印度软件与服务公司联合协会 (NASSCOM) ”, 它是一个以公司形式注册的非盈利协会, 因为它向全球发包方展示了“印度办公室”这个品牌, 其职能就相当于印度外包行业这个“公司”在国际上的“市场部”。中国还没有成立类似NASSCOM的服务外包中介机构, 所以各个服务外包企业只能分散发展, 无法形成合力, “中国服务外包”的品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阻碍。

(四) 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存在漏洞

长期以来, 知识产权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商业秘密、技术专利和版权一直都是发包企业关注的重点。盗版、仿制、伪造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层出不穷, 尽管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也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及其他原因, 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使得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家认为将部分业务外包会将公司的业务信息外泄, 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结果就导致了企业家层面上服务外包意识的相对缺乏。

四、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对策及建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是我国“十二五”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从现实国情看, 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提高, 将有助于实现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的战略目标。对此, 我们要通过以下几点努力。

(一) 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

针对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上从事外包业务的企业规模小、实力薄弱等问题, 我们应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靠创新驱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行业整合速度, 培育领头企业, 创建国家级的服务外包机构。其次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服务供应商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强强联合, 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 整合彼此的资源, 形成优势互补, 增强企业自身实力, 以便增强国际竞争力。再次, 可以借助外资力量, 通过引入外商直接外资, 成立中外合资外包企业。

(二) 培养服务外包产业亟需人才

针对目前中国的服务外包人才呈现出的结构性失衡状态, 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措施, 通过产学研结合,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一要引导和推进各类研究院设计院转型升级, 将其作为平台, 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实地训练, 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二是根据我国服务外包主要市场要求, 加强对在校生英语、日语或其他语言的培训, 大力培养掌握较高外语水平、文化交流能力及熟练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借鉴国外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 大力培养适合外包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更多可满足其标准的合格业务人才。

(三) 扶植服务外包龙头企业

首先, 选择和锁定一批规模效益好、自主创新能力强、管理技术水平高、产品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的本地外包企业, 实施重点扶持, 给予政策、资金、发展机会等方面的优先支持。其次, 重视服务外包的“工厂化”趋势, 大力推广和实施严格的项目过程标准化管理体系, 再次, 真正把服务外包业务产业化, 把小外包公司集中起来, 先规模化, 再规范化, 最后产业化, 形成地区和城市服务外包产业化。将服务外包业有秩序地推向国际市场。

(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首先, 建立与国际接轨并能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体系。中国2010年2月通过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第二次修正, 但修正后的著作权法仍与TRIPS在超国民待遇问题、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执法措施等方面存在缝隙。其次, 应注重提高公众与企业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最后, 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软件盗版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对侵权处罚过于轻微, 罚款金额远低于盗版收益, 而且不追究刑事责任, 从而无法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摘要:伴随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 国际服务外包获得了高速的发展。目前中国企业开始积极主动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然而中国尚未确立自身在全球市场激烈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本文通过对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提出了今后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相关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服务外包,比较优势,服务贸易

参考文献

[1]李志群, 朱晓明.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7[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34.[1]李志群, 朱晓明.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7[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34.

[2]刘重.中国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 2006, (4) :10—12.[2]刘重.中国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 2006, (4) :10—12.

[3]张丽.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贸易的思考[J].发展研究, 2007, (8) :45—47.[3]张丽.中国发展国际服务外包贸易的思考[J].发展研究, 2007, (8) :45—47.

保护的优势与劣势 篇8

猫儿山之所以被划为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并且能加入世界生物国保护区网络,主要在于它有大片的原生常绿阔叶林。这片林子的形成和维持,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及气候条件。广西境内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峰有4座,其中一座在西部(韭菜岭),其余三座都在东北部(猫儿山、真宝顶和元宝山)。作为华南地区的最高峰,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而离它不到100公里的桂林市区的海拔才100多米。在如此短的距离内,海拔迅速升高,气候垂直分布特征明显。从气候的水平分布上来说,猫儿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雨量、曰照都很充足,而且雨热同期,这十分有利于丰富多样的常绿阔叶林的形成。

另外,这里山体大,森林茂密,交通不便。客观上增加了人类实施破坏的难度,同时,猫儿山建立保护区的时间比较早,也有利于其保护,反之,另外三座山未能具备这一优势,因此受到严重破坏。在真宝顶,许多年前郁郁葱葱的山顶目前已经退化为高山草甸,水源涵养的功能基本上丧失了。但是,猫儿山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保护劣势。

首先是其脆弱的基质。猫儿山属于石灰岩酸性土山。众所周知,云南、贵州、广西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岩溶地貌,造就了各种巧夺天工的石山、石林、溶洞、地下暗河等景观,闻名于世的桂林山水就是拜其所赐。然而,岩溶地貌看似漂亮。实则有很大的生态脆弱性。由于在水分和土壤等方面都不占优势,在这种地貌上形成植被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当阔叶林遭受砍伐后,其恢复恐怕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几十年前,在中国的岩溶地区破坏得最为严重时,成千上万年形成的物种在几年内就灭绝了,正是这种高强度的人类破坏才导致了西南省区大片石漢化区域的出现,

其次是极端气候。虽然猫儿山基本上每年都有冰冻,但是2008年初的那一次极端冰雪天气无论在强度和持续时间上都是破记录的。许多树木被冻死冻伤,森林的景观也完全变样,昔日漫山遍野、遮天蔽日的大树只剩下一条条光秃秃的树干,孤零零地立在那里。虽然那次灾害没有导致濒危植物的灭绝,但对整个植被帥破坏还是巨大的。完全恢复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随着全球极端天气日益肆虐,猫儿山所面临的保护压力必然加大。

再者就是毛竹林的迅速扩张问题。许多人认为。毛竹在水源涵养功效上不及阔叶林。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只能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众所周知,组成阔叶林的树种大多有发达的地表根系。下雨帥时候。水分会逐渐渗入厚厚的、容易被浸润的落叶层和林下土层,从而被截留住,旱季的时候,被截留的水分会慢慢被释放出来。因此,阔叶林是一个天然的水库,可以调节整个地区的水气平衡。而在毛竹林中,雨水落到林下后,要么很快流失,要么被竹根吸走用于快速生长。可见,这种类型的植被不但不保水,而且还夺走了周围阔叶林的水分和养分。因此,猫儿山保护区的工作即使做得再好。也只能保证将水留在山上。只要水流到山下,就会被保护区外围的毛竹林吸掉。毛竹扩张迅速。近些年来,毛竹林的林线逐渐上移,挤占了原本属于阔叶林的生存空间。如果这种状况继续延续下去,那么猫儿山将不再享有漓江源的美誉,而作为孕育了桂林山水的漓江也将会灵秀锐减。

上一篇:高中的作文同学你好心得体会下一篇:情侣周末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