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德育的思考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中学德育的思考(精选8篇)

农村中学德育的思考 篇1

中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德育对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从事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多年,本文就农村中学德育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做一探讨。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

1.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提高解读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新教材每一框内容设计的活动和问题很多,很容易触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学习。对于教材中活动我们要精选巧用,选准切入点,灵活处理这些活动,切忌“照本宣科”,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农村学生有着更多的生活实践体验,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处理教材及教学素材。2.采用探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和实践,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离开了学生真实的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扩展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来丰富和提升学生个体的认识,把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发挥现实生活世界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和独特的作用。3.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活动化教学就是为了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机会,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思索、探讨,将舞台还给学生;当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削弱,反而更重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会因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选择、对学生疑惑的指导,获得成功的激励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4.加强师德修养,发挥教师的精神领袖和道德楷模作用。中学生思想认知规律决定了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在这个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犹如迷雾中一盏明亮的灯塔,点亮和指引着学生的思想航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仿效的榜样。也只有当教师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德育过程中,既需要知识性的教育,也需要心与心的沟通,更需要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才能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养成教育协同化、社会化

农村中学德育的思考 篇2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活动化

1. 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提高解读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新教材每一框内容设计的活动和问题很多, 很容易触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学习。对于教材中活动我们要精选巧用, 选准切入点, 灵活处理这些活动, 切忌“照本宣科”, 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农村学生有着更多的生活实践体验, 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处理教材及教学素材。

2. 采用探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 而在于体验和实践, 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内化。离开了学生真实的体验, 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 要结合学生的直接经验, 扩展学生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来丰富和提升学生个体的认识, 把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 从而发挥现实生活世界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和独特的作用。

3.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活动化教学就是为了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机会, 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思索、探讨, 将舞台还给学生;当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削弱, 反而更重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会因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选择、对学生疑惑的指导, 获得成功的激励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4. 加强师德修养, 发挥教师的精神领袖和道德楷模作用。中学生思想认知规律决定了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 在这个时期, 教师的一言一行犹如迷雾中一盏明亮的灯塔, 点亮和指引着学生的思想航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仿效的榜样。也只有当教师真正成为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师”, 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德育过程中, 既需要知识性的教育, 也需要心与心的沟通, 更需要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着名的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 反应是很灵敏的, 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作为教师, 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 才能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养成教育协同化、社会化

1. 学校应充分整合德育资源, 形成全员育人机制。 德育资源除了学校的软硬设施外, 还包括德育队伍。德育队伍不仅包括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德育课教师, 还包括其他任课教师、后勤服务人员等。学校应有统一的德育部署, 建立全员育人机制, 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和生活习惯, 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2. 优化家庭环境, 充分发挥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 是最先对人实施教育和影响的地方, 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的熏陶, 不仅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且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 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人的一生健康成长都有影响。家长应注重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培养高尚的情操, 坚强刚毅的意志品质, 兴趣广泛、性格开朗、心胸开阔。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定期家访、建立家校联系卡等方式, 与学生家庭保持紧密联系, 引导家长积极营建健康、向上、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还必须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相互协助、相互补充, 共同承担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农村中学生在家里更多的参与家庭劳作或做家务, 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体验, 要趁机从思想上积极评价、鼓励引导、延伸教育。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初探 篇3

一、结合农村实际,树立新理念,更新思想教育观

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只有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同步,继承创新,顺应潮流,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德育工作才能入脑入心。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所以我校学生德育工作方面做到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牢牢把握育人为本这个根本,同时倡导要树立一种多元化、现代化、社会化、终身化、个性化的教育思想,以及要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正视差异、善待差异的学生观和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的教师观。

二、为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广阔舞台,在学生不断满足的需要基础上,让学生成为学校德育活动的主人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我觉得应始终强调“多一把尺子评价学生,就会多一批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思路;同时,让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来。我校在组织这类活动时紧扣时代主题,挖掘本土素材,丰富了其德育内涵,让学生在这类活动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让他们在成功中得到满足,在满足中得到愉悦,在愉悦中陶冶情操。我校德育处经常与校团委以及教研组推出了一系列丰富、鲜活的校园活动,如“优秀诗歌朗诵比赛”、“雷锋精神在我心的演讲比赛”、“校园广播体操比赛”、“跳长绳比赛”、“师生爱心助学活动”等,并成立了“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周通过《校园采风》、《欢乐时光》、《温馨时刻》、《我们在成长》、《心灵驿站》这五个栏目来搭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并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宣传阵地,同时组织了参观杨开慧、任弼时故居的活动,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这些互动式、开放式的校内外活动,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顽强拼搏、文明好学、求实上进的道德品质,主动地实现了其人格的提升和良好的心理意识的培养。

三、尊重教育生活化,创新德育主阵地

抓学生的德育工作,更应该从学生的一日常规抓起:从学生每天的校园生活抓起,结合常规教育,将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做到点滴抓起、知行统一,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基础;加强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举行广播讲座及团员民主生活会,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坚持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学生会加强对文明监督岗、文明礼仪示范岗的指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监督机制的作用;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课及校内传媒,宣扬好人好事;通过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考核,加强学生对《规范》的认识;同时,认真做好“三好生”、“文明生”及“素质标兵”等先进的评选工作,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上措施的顺利实施,实现了以学风、校风、教学秩序、育人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四、抓好队伍建设,构建德育工作网络

我校充分发挥了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德育资源,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在广大教师中开展“铸师魂,树师德,练师能,正师风”活动,规范其行为,完善其人格,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意识;坚持每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学习制度,大力宏扬五种精神,即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继续完善班主任工作的督导评价考核制度,坚持班主任的“三访”制度(家访、信访、电访);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适时对班主任进行现代教学教育心理理论的辅导,提高了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实效;健全学生会干部及部门工作例会制,加强学生干部对学校和班级的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工作指导,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五、努力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育人的主要渠道。因此,必须高规格、高品位设计校园文化,通过精心设计黑板报、宣传窗、文化长廊,不断调整、充实宣传内容,提高文化品位,大力宣传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和先进的教育思想。

农村中学德育与传统美德教育 篇4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在农村地区。市场经济对中学德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其一,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法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平等观念和竞争意识。其二,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因为市场经济要求每一个竞争者只有顽强拼搏,不断进取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其三,它有利于学生形成强大的信息动力。因为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知识和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在肯定市场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它所起的消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是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当代青少年学生个体竞争意识日趋增强,群体团结协作精神逐步

削弱,发展个性的要求日益强烈,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逐步淡化;对个人利益,个体价值比较关注,对国家、集体利益有所忽视;个体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对集体的力量和作用认识不足等。

2、要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滋长。社会上出现的追求享乐,迷恋金钱,崇拜金钱的享乐

主义、拜金主义,严重危害了青少年一代美好的心灵。有点学生一味讲究吃好穿好,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有的学生花钱如流水,肆意挥霍,钱花光了就去偷、骗、诈等。

3、是“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当前,社会分配不公和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现象,使不少

学生认为不读书/无知识也可以赚钱发财,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有些学生只求混个毕业证,早早冲出这所“牢笼”,去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赚钱发财。因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明中形成了许多优良道德传统,是我们民族宝贵在精神财富,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优良首选传统教育,是新时期德育工作在一项重要内容,其意义也是深远重大的。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加强对表少年在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从当代表少年在实际出发,我在实践中认识到传统美德教育应当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在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历史上有无数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这片忧患意识双总是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传统美

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篇5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普通中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从外部环境和条件上看,问题主要表现在:(1)社会环境中消极因

素对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2)家庭、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错位与反差;(3)人、财、物等德育工作条件的欠缺等等。这些因素时刻都在影响、制约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第二,从学校德育工作本身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1)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缺乏时代性和层次性,目标过高而不切实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现象;(2)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排斥和抛弃本民族传统的虚无主义倾向,使学生缺乏民族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3)德育实践往往迷信和囿于既往经验,缺乏改造和创新,滞留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水平,不善于提出和研究问题,以完成任务为满足;(4)德育评价的“后顾性”较为突出,评价的指标太多,太宽,难于操作,而且习惯用既定的德育标准衡量不断发展中的学生,当学生的言行与既定的德育标准不符时,总是先否定学生的新品德发展状态,既不重新审视既定的德育标准,也不去积极地激励引导学生,而是想方设法约束防范学生;

(5)德育方法简单、粗暴、成人化等等。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制约着学校的德育工作。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上述问题,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利参与并投入德育工作,拓宽德育途径,提高德育效益。从我做起,本人认为,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切入学校德育工作。

一、让课堂教学充满德育的春风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为构建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当让德育工作如同春风般充满课堂。既然是春风,就完全可以凭借它的效应和灵气而感受它的存在,无须高声大噪地强调或声张。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其着眼点也应该是以人为本。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具有以下特质:

(一)多一点智慧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睿智之士,必须具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有思想。反复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就会发现一个关键词:对话。对话要充满思想。课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对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流淌着思想的清溪,折射着理性的光芒。师生在互教互学的同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一位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形:他范读课文之后,忽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您读得不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他没有压制,没有诘问,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和颜悦色地问道:“老师哪儿读得不够好?你能帮老师指出来吗?”接着,他又平心静气地说:“你肯定能读得比老师好!试试看!”可想而知,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智慧,而且确实是一种虚怀若谷的传统美德,他一方面将新课程理念娴熟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另一方面又以高尚的师德陶冶着学生们的思想品德。谁能说这位教师进行的单纯的语言教学,而不是恰到好处炉火纯青的德育工作呢?

(二)多一点情趣

现在有很多语言课,课堂上也有这感悟那体验,但总是让人感觉缺了点情趣。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学环节再严谨,教学内容再充实,如果课堂上缺乏生动、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如果没有师生情感的饱满投入和参与,那也绝对算不得是什么好课。语言课没有了情趣,就会陷入少慢差费的泥沼中原地打转,就会丧失或降低培养人教育人的功效。要想让语文课有情有趣,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激情,要融课文之情、师生之情,创设课堂美妙情境感染学生。其次,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诗意,能给学生以美感,能让学生置身语言课堂,如沐春风。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减少“宣讲”的时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牵扶”。教师少量而必要的语言表述,其意旨在于启发、点拨和激励。再次,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多些趣味,多些“剧情”。例如教学《世纪宝鼎》这一课,可让学生竞选首席解说员,模拟中国代表(CEO)把世纪宝鼎赠送给联合国、并即席作“捐赠演说”。让学生在“竞选”的过程中把课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种生动而带有竞争性的活动不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在踊跃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多一点创意

有人说,在当今时代,能够迅速崛起的人是那些可以把创意和情感转化成产品的人。对语言教师而言,每节课都面临着这样的转化,这种转化,实际上就是抽象的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创新和发展,就是德育工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声润物。在语文课堂上多一点创意,就会让语文教学多一点灵气,就会给学生以灵性的感染。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对美文进行讨论。语文课程其实不只是一本语文书,课外读物、影视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甚至语文教师的知识涵养,文学素养等等,都将成为全新的语文课程资源。

二、在人际关系教育中渗透德育

搞好人际关系,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人际关系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大青少年学生具备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们才能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理顺纷纭复杂的际关系,才能为实现其自身价值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对中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必须始终渗透德育工作。

(一)提高认识

提高学生对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认识,是搞好人际关系教育的前提。应使每个中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在逐步主宰社会的发展,人们社交活动的范围更加广阔,活动频率逐步加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从思想上重视人际关系,学会说话,学会处事、学会做人。

(二)有的放矢

针对现代中学生的特点,加强人际关系教育。现代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娇惯,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往往表现为自私、任性、孤僻、脆弱,不愿与人交往,虚荣心强,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许多中学生讲哥们儿义气,甚至拉帮结派。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不善于正确处理;有了错误、缺点不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造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不融洽,加重了心理负担。教育工作者在批评教育的时候,应积极地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在学校里学习和将来走向社会,都是群体生活。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应建立和遵守正常的秩序。人际交往中也必须按道德规范去与人相处,搞好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能凭个人的意愿随心所欲。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要冷静思考,把握好自己的情绪心态。良好的情绪心态是保证人际交往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三)剖析典型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老师与家长之间。在这些交往中,这样和那样矛盾,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加剧矛盾,甚至出现不良后果。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典型事例对学生加以教育、引导。使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方法。教师可以搞一些模拟演示活动,让学生从中领悟道理,提高认识。我们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既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又要坚持原则,不圆滑世故;既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又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创设情境

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各项活动,是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的广阔舞台。乐于表现自己是现代中学生的一大特点。因此,我们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里展现自己,锻造自我,培养搞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广泛接触,增进了解,默契配合。在活动中,我们要因势利导,注意总结,肯定成绩,表扬先进,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位教育家说得好:“给学生十次教育机会,不如给一次表现机会。给十次表现机会,不如给一次成功机会。”可见,学生成功的活动,会促进学生热爱集体,增进友情,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别人,调整心理行为,改善人际关系,创设出一个积极乐观、活泼向上、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

三、德育过程要彰显生命性

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过程。已日渐成为关系学校德育成败,左右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乃至决定国民素质优劣的重要因素。

生命至上(生活的美、生存的美、生长的美),生活至上(风景美、经历美、经验美),体验至上等德育论题的加盟,使得德育过程显现出了传统德育过程显现出了传统德育所无法比拟的强劲生命力。

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应该是一个对于人的生活意义求索与生存质量提升的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质量日趋完善日趋丰富的过程。

第一、回归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就是说,整个德育实施过程不再是拘泥既定的圈化范本,不再围绕教师的教鞭指引,而是实实在在地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可能是一次竞技,可能是一场对话,也可能是一种职业体验和公益劳动……教师要以学生的活动为活动,以学生的喜好为喜好,以学生的收获为收获。

第二、丰富学生的生存历练。生命教育的要义,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技能,帮助他们体验生活,历练人生。所以,我们的德育过程就应该在“过四关,练四能”上多做文章,即过日常生活关,练实际生活能力;过合作交往关,练交往交际能力;过褒扬受挫关,练心理承受能力;过劳动体验关,练身体健康和劳动技勇。

我们既要加强对学生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也要把生命价值观的一些内容适时适度地传达给他们,谱写他们的生命乐章。具体包括三个意识:创造即快乐的意识,生活即尽责的意识,生存即奉献的意识:创造即快乐的意识,生活即尽责的意识,生存即奉献的意识。

因此,只有切实关注学生生命本体,把学生生命本身的全过程作为学校教育最直接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关注内容。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才有可能走出固有的传统“茧式”怪图,真正回到生活化、人性化、人文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上来。

总而言之,由传统的“强迫服从”走向民主的尊重主体的、重视自我内化过程的“教会选择”,是学校德育的必由之路。

“教会选择”的德育是开放性的教育。“教育选择”的德育不是以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特别是独立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自己的道德观为目的。这就要求,作为德育内容的价值准则和规范系统必须向学生开放,接受学生理智的检验。学生的道德观点是经过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由选择来的。

“教会选择”就是回归生活。“教会选择”的学校德育,就是从片面的理想化的误区走出来,回归现实生活,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现代学校德育之所以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学生现实生活中内心世界的种种复杂体验,是因为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中,内心世界不断产生冲突,这使他们的道德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回归现实生活,学校德育还可以不断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活动和自我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道德思维、道德判断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升华。

农村中学德育的思考 篇6

一、学校基本情况。

明德中学地处西丰西北部,是一所普通三年制农村初级中学;在校学生一百多人,共六个教学班,教职工总数三十多人。学校占地十亩,地处明德乡中心地带,学校四周均有农户居住。学校学区范围内有一个村委会,总人口一万多人。该地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比较落后。

二、学校开展学生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

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观念。

学校面对当地较为严峻的社会环境及形势,高度重视学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并将其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学校在学年的工作计划中把“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德育工作,加强德育活动与实践,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有实践;努力开创一条符合我校实际有特色的德育教育途径”。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及有关部门关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精神和要求,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观念。

2、建立和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机制,确立德育教育的方针措施。

学校建立了以政教处为主,校党支部、团委和各年级组协调配合,各班级为具体实施单位,班主任、课任教师全员参与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网络。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政教处作了细致的要求;如:“积极进行法制教育,建立法制宣传室,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学习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本学年创新地开展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力争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有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使我校德育教育有成效,有特色。”。学校初步建立了德育教育的方针、方法措施和工作机制。

3、具体实施的方法措施及过程。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发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表率作用。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建设一支有高尚师德和良好师风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学校德育教育的前提和关键。要扎实有效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必须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为此,认真开展了“三三”师德师风教育及学习活动、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一系列教育学习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同时学校大力建章立制,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优化了教师组合,使学校各方面工作有了显著转变,树立了学校良好的形象。

(2)、学校德育工作主要方法措施。

学校确立了“创新性地开展主题德育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人人有实践”的德育教育工作方针。学校以每月主题为主要载体,以活动为主要教育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切身感受;全面地开展了以主题德育教育为主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下面是该校一年来各个月的主题及一些主要活动。

九月份主题:尊师重教,孝敬父母。主要活动:主题班会,教师节活动,学生为父母、教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十月份主题:爱国守法,遵规守纪。主要活动:国庆节活动,请当地派出所进行法制宣传活动,校团委组织法律知识和反邪防毒防艾知识竞赛。

十一月份主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主要活动:各年级开展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活动,学校组织“文明学生报告会”。

十二月份主题:热爱集体,团结进取。主要活动:学校开展文体节活动。一月份主题:勤奋学习,争创佳绩。主要活动:主题班会,组织期末复习和考试。

二月份主题: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主要活动:学生做好寒假记录,开学作交流。

三月份主题:学习雷锋,助人为乐。主要活动:三月文明礼貌月,每人每班开展做好事活动,帮助农民种蚕桑等公益劳动。

四月份主题:弘扬优秀传统,健康快乐生活。主要活动:倡导“讲礼貌语、做文明事、看知识书、唱健康歌”活动,请派出所、卫生院举办“拒绝毒品,预防艾滋,反对邪教,珍爱生命”讲座。

五月份主题:劳动创造价值,知识改变命运。主要活动:“五一”、“五四”活动等。

六月份主题:爱护自己学校,构建和谐校园。主要活动:了解本校校史,学习学校校训、校风。开展爱护学校环境和“文明教室”评选活动。

七月份主题: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主要活动:认真组织中考和各年级期末考试。

八月份主题:关爱家乡,保护环境。主要活动:学生在暑假期间对自己家县家乡的历史和环境状况进行访问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三、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简要分析。

1、学校建立了较完善的校内德育教育组织实施网络体系和具体运作机制,很好地保证了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但在一些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上需加强。如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之间需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学校的德育教育及活动对当地社区的辐射性和渗透性不足,社会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2、学校把师德建设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联系起来,做到了二者并重,形成了教师师德和学生品德共同成长的良好态势;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3、学校的主题德育活动能充分结合实际确定活动内容,有明确的目的性,德育教育导向确切,较大地增强了实效性和针对性。学校开展的各种德育活动能

较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德育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以及学生德育实践的多样性和具体指导上有待加强和完善。

4、学习建立了德育先进集体和学生个人的表彰机制,但由于对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总结宣传不足,评比评选过分注重综合性,缺乏个别性和差异性,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榜样作用、激励作用以及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得到体现。

5、学校主题德育活动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虽然有利于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易于管理和操作,但同时也限制了年级班级等部门,以及学生的创新发挥,特色班级、特色学生难以涌现。教师过于注重按要求和程序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而真正与学生心灵的接触和沟通较少。

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探讨 篇7

笔者从事德育工作多年, 所在学校为一所超大规模的农村高完中。随着打工潮的不断扩大, 留守学生不断增多, 德育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对本校及周边农村中学40多个班进行了家庭调查统计:72.5%的学生父母均外出打工, 24.3%的学生成长在单亲家庭, 还有2%父母双亡。社会环境、家庭结构的变化, 给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

经笔者调查分析, 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德育的地位不高, 内容滞后

具体表现为:“说起来很重要, 做起来往右靠。”这是许多人对德育地位的评价。“德育为首”这条不可变更的教育原则, 许多人却在一次次地实施中开出了一张张的“空头支票”。学校的德育系列方案措施也只是“纸上谈兵”。而今天的“出国热”、“电脑热”, 使人们的意识中或多或少都有些看重知识, 看重分数的倾向。

同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 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 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 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 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其认同, 更难促使其内化。

二、社会不良风气及传媒的不良影响, 使德育举步维艰

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 人们接触生活的面变得越来越广, 现代社会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较高的生活水平和一些比较超前的意识, 这本无可非议。可是这些超前的意识也逐渐波及到了学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就变得渐渐“成人化”。原本纯朴的农村孩子例如讲究生活的奢侈, 追求高消费, 喜欢穿着奇装异服、过于成人化的打扮, 语言行动的过分“社会化”等等, 这些都对一个初中学生的言行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也使那些本应该把心思花在学习上的学生过早地走向社会。农村孩子面对膨胀的金钱意识与“炫富”观念, 原本就有落差的心理, 变得更加厉害。德育教育抵不过一个网友的轻易诱导、一个歌星的只言片语。在进行德育教育时, 往往被学生心里的一句“你out了”就轻易否定教师的所有努力。

三、德育教育手段单一, 重管理轻人格

德育就是说教, 全在班主任的一张嘴。老师学生如是说。难道除了说教, 德育就没有了其它内容和形式?调查表明, 学生对于老师空洞的说教不仅不愿接受, 反而越来越反感。有的班主任长期习惯于对学生的说教、训导, 学生懒于听、疏于行。这其实正是有的班主任抱怨“讲了千万遍却屡错屡犯”的根源所在。

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 它不仅塑造人的行为, 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但是现在的德育工作往往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 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 长期以往, 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四、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步调不一

大部分的农村学生父母都外出打工, 身边说教的是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家庭教育无法深入学生的心, 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 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加上农村父母普遍觉得: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事, 家庭教育完全可以忽视。这造成孩子个性过于自主发展, 忽略社会责任, 无视学校纪律。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 灌输的是耳真、善闻目、美的东西睹了许多光, 怪陆离而学生、在家庭纷繁复杂、的社会社会却新形彩多现象。这样姿的社, 会时学生, 便会感到学校一旦走出校园, 、老师灌输感受到多势脆弱的思想, 信念以至于、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多么下二十一世纪天, 抵不上学生回, 农村学家两天”的状况校德育工。作到底农育的真正何去何从?主体反思?仍然是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只有, 坚持学生谁才是德村重新定位为本的德育, 有序地开展德育工作理念才能让我们德育队, 伍的角色创新德育◇中首先, 工作机制, 找出德育顽症方显德育工作, 关注实效。特殊群体。石青云学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孩子或单亲家庭的学生, 已成为学校管理的一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的德中的一大顽症, 个群体在校“。作为德问题生”育工作者往往就是, 我们必须留守学生胡秀利育配合班风父母外出打、工及单亲家庭学生学风的整顿与提高, 针对突出生制定一系列的、教家长转化、, 家校管理、联合教育, 共同方案。同时加强对, 学生的管理要积极联系, 育理特征及行为特点共同研究学生的个, 以便对症下药性及成长过程, 分。对于家析其心的需要家长来说, 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长们能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 律但, 探产生不良效果不然往往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 讨

其次,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作为一个教师, 不应该是一

个高高在上的“尊长”的形象, 他带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严厉, 而是应该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敢于“弯下腰”对待每一个学生, 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更应如此。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对于那些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应该付诸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要在平时让这些学生觉得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们, 仍然在平等地对待他们, 甚至是更加关心、爱护他们, 这样, 才能使他们在集体的怀抱里健康地成长。

第三, 建立完善的网络化学校德育体系。二十一世纪农村中学生的新特点、新问题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复杂化, 单凭班主任和德育处已无力承担学生管理和德育的重担。因此, 一个围绕学生的成长发展的教育管理网络建设愈来愈重要。从学校德育领导到德育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学生会、学生, 建立主体线、主导线、辅助线、爱心线。其次是学校外部的横式管理网络, 即学校、社区、家庭、学生。同时, 可以建立了以MSN (QQ) 、学校网站、手机短信为载体的德育工作信息化平台, 学校利用手机比Internet覆盖面更大, 更便捷的特点, 建立手机短信平台, 成为师生交流的又一有力工具网络聊天、教师工作室、手机短信三管齐下, 学校德育工作卓有成效。

中学德育的全时性思考 篇8

[关键词]中学德育耽美文化德育全时性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76

“耽美”一词原意是沉溺于美,起初是指日本近代文学的一种写作风格。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耽美”引用到日本漫画作品,其“内容主要是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1]。凭借网络的传播,耽美作品今年来逐渐在中国网络中形成一股文化潮流,然而耽美文化的表现形式另类、题材内容怪诞以及内在的价值观混乱等特点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对传统中学德育模式构成挑战。那么,中学德育该如何是从,本文将以耽美文化的挑战为例进行探讨。

一、中学生耽美文化现象的剖析

(一)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之间流行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耽美文化以小说漫画的形式开始传入中国,但随着近几年中国网络的飞速发展,耽美文化在网络上也得到迅速的传播与壮大。在百度中搜索“耽美”一词,截止到2015年为止约有25,200,000个结果。耽美文化发展如此蓬勃,曾有网络记者在2010年对耽美文化的特殊受众群体——腐女群体进行调查,在3000人的投票活动中“13至16周岁的占47.3%,所占比重最大,17至20周岁人群占31.8%,25岁以上的有2.5%”[2]。可见耽美文化的影响倾向于低年龄段的青少年,而其中13至16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处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由此可知,中学生已经逐渐成为耽美文化的主要受众群体。上述的结果并非偶然,通过文献的查阅发现,苏威曾对386名耽美吧人员的文化程度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所占的比例达到44.8%[3]。其实,近年来随着“好基友”“捡肥皂”等包含男男暧昧倾向的网络词汇逐渐成为中学生群体的流行语,也可发现耽美文化逐渐进入中学生的生活圈。

(二)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之间流行的原因

耽美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形态,它在中学生之间流行有独特的原因。

其一,契合了中学生对主流文化的无形反抗。

耽美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青年亚文化颠覆性的特征。但耽美文化的叛逆并不类似于嬉皮士、朋克等用外在行为表现自己对主流文化的反抗。相反,他们在现实中并不暴露自己的群体身份,甚至是刻意隐瞒,他们通过自身圈内的语言和圈内的价值文化,将非群体圈内的人排除在外,拒绝群体外的人干涉,以获取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创作属于他们另类的文化作品来表达对主流文化的反抗。这种隐形的反抗方式迎合了时下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天性的使然具有叛逆的倾向,但由于受教育权威和家长权威的压制,他们叛逆的方式并不能采取一种外在的形式,而只能采取一种无形的方式来宣泄对主流成人世界的不满。这样的中学生心理特点恰恰与耽美文化的表现形式契合,从而促使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中流行。

其二,满足了中学生青春期的独特需求。

在传统中学教育中,性与恋爱一直是大家羞于启齿的话题,但对于中学生而言,懵懂的性与青涩的爱则是他们成长中所向往的东西。特别是女生,由于传统观念,女性一直被赋予“矜持”“贤惠”等符号,并不会像男生一样通过非正规的途径获得性爱的资源。然而青春期的女生也会对性爱产生好奇与萌动。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竭力从外界获取。那么在学校和家庭都没有提供常规、系统的性教育前提下,耽美文化再一次满足她们的需求。由于耽美作品展现的是一种男男之间的性爱,在这种描写中不涉及女性,并没触碰到传统道德观念,所以女生找到一种自欺的安全感,并在耽美小说为其建构的“较为安全、稳定、自由、适宜的私密空间”[4]中将自己赋予一种欣赏的位置,使其有机会,至少在观念上对男生身体进行消费,获得性的满足。同时,耽美作品中表现出一种男男之间不涉及任何利益的纯粹爱情观,也击碎了现实中残酷的物质爱情,激发了中学生,特别是不少女生心中对纯粹爱情的向往。这样的耽美作品迎合了中学生青春期的独特需求,同样促使耽美文化圈在中学生中扩大。

其三,网络媒介在中学生受众中的广泛应用。

“现代社会中,青年亚文化从萌发到形成,离不开大众媒介”[5],耽美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其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大众媒介的推波助澜。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媒介中,互联网凭借其传播手段的丰富性、对话交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以及准入门槛平民化等特点,使其成为“耽美文化的温床与推手”[6]。加之,网络媒介所特有的信息集散功能,能把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流行时尚和观念迅速集结与扩散,使得耽美文化在网络中形成一轮又一轮的热潮。根据CNNIC在2015年6月发布的《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学生网民达到1.64亿[7],在总体网民中占的比例最大。如此庞大的中学生网民群体,能够在网络耽美文化迅速流行的今天,通过QQ、微博、微信等虚拟网络社区轻易地接触耽美文化,并运用网络媒介在中学生群体间形成一股又一股耽美热潮,让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中迅速扩散。

二、耽美文化对中学生德育的挑战

虽然耽美文化在中学生之间广泛流行,但耽美文化另类的表现形式和怪诞的题材内容又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给中学德育带来巨大挑战。

(一)引发对主流道德规范的认同危机

耽美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类型之一,本身就具有青年亚文化对主流道德规范颠覆的倾向。但对于处在认知发展阶段的中学生而言,他们对耽美文化的理解仍停留在表层认识中,只是沉溺于对耽美文化非主流的表现形式即男男之间的性爱描写进行消费。这正如鲍德里亚在描写当前消费社会的特点“在空洞地、大量地了解符号的基础上,否定真相”[8]一样,中学生了解到只是耽美文化在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上所带给他们的审美刺激。然而在这些表象符号的遮蔽下,中学生对耽美文化背后所隐蔽的核心“真相”,即追求男女平等和女性解放的女权主义思想了解甚微。在这种缺乏对耽美文化核心认识的状态下,学生容易被耽美文化非主流的表现形式所缠绕,从而被诱导把耽美作品中所描绘的行为规范作为主流的道德规范来把握,引发对主流道德规范认知的偏差。

另外,耽美文化圈内对其作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良好标准,作品内容复杂多样、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作品价值取向趋于多元,这些都使得耽美文化的作品中潜藏着许多反主流道德的因素。加之,网络传播交流不受现实道德约束,这使网络耽美作品在非主流道德因素的充斥下更加模糊了现实生活中的正常秩序和道德准则,从而导致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主流道德规范的认同感下降。

(二)阻碍中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学校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通过系统而优良的德育活动促进个体形成一定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从而使其从一个自然个体转变为社会个体”[9]。简言之,学校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就是要实现中学生道德社会化。以网络作为载体的耽美文化,虽然表面上扩大耽美受众群体的交流范围和内容,但网络中的“人—机—人”对话模式与现实的交流依然存在很大差别。网络上的交流一般都是通过符号表达的,这种表达方式除去了个体的社会属性,如身份、地位等,然而真实交往中这些社会属性又是必须的。因此网络和现实交往的区别会使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学生造成心理落差,处理不妥将会导致其在现实中形成社交障碍甚至逃避现实的社交活动,而这种逃避的最佳方式就是继续沉溺于网络的耽美文化中,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除此之外,网络耽美文化圈具有特定的兴趣指向,话题大多与耽美作品有关。倘若中学生长期在网络的耽美圈子中交流,一旦他们回到现实当中,话题与思维就会显得狭隘,导致他们与非耽美群体同伴的相处更为困难,从而加重中学生耽美群体的社会化障碍。倘若这部分学生只愿沉溺于网络耽美群体而不愿面对社会,那么中学德育又如何可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社会规范呢?这使得中学德育的社会化效果大打折扣。

(三)诱发中学生不良的道德行为

由于耽美文化题材相对另类,因而在耽美作品中往往会涉及18禁的内容,如色情、乱伦、性暴力等,而这些内容无疑也会对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塑造构成挑战。首先,是色情内容诱发的不良行为。为了打击不法分子利用耽美作品传播色情文化,2014年河南警方曾经跨省追捕20多名耽美淫秽小说作者,并对其创建的耽美网站进行封杀。但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动并不能阻止色情内容在耽美文化中蔓延,中学生通过网络媒介依然很容易找到包含色情内容的耽美作品。虽然这些耽美作品能够给中学生带来一时的视觉满足,但也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当他们长期接触这类作品时,同样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他们很容易就将这些欲望诉求外化成行为,从而诱发强奸、猥亵等道德失范行为。

其次,不伦之恋诱发的不良行为。耽美文化中包含不少兄弟、父子之间的乱伦和性虐待描写,然而目前中学的性教育仍停留在青春期生理变化上,较少对同性恋、乱伦、性虐待等现象进行分析指导和科普教育。那么,作为心智仍未成熟的中学生而言,当他们接触到同性恋和乱伦等非主流道德规范时,很容易会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从而对他们恋爱道德观的树立产生不良影响;而性虐待或者性暴力的内容,则更会让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他们诱发更多暴力行为。

三、耽美文化挑战下引发的中学德育全时性思考

(一)中学德育全时性的概念

从耽美文化对中学生德育的挑战中发现,当今耽美文化凭借互联网的优势,随时随地都能“潜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他们的道德观念培养形成挑战。然而传统的中学德育方式,即主要依靠课堂进行德育工作的方式并不能应对网络耽美文化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全天候冲击。为此,本文从中学德育的实践层面提出德育全时性的概念,即为中学生提供全天候的德育服务,将德育效果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此来应对耽美文化的挑战。

(二)中学德育全时性措施

1.校内措施

其一,改革德育课堂模式,增强课堂效果。

一直以来中学德育工作都由初中思品课与高中思政课共同承担。然而面对考试压力,两门课程教学方式均以刻板说教为主,课程内容为迎合考试需要也脱离学生生活,让德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为增强德育效果,我们必须对传统德育模式进行改革。首先,主流道德观不能动摇。从耽美文化的分析发现,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容易造成学生思想道德上的混乱,为了应对复杂的环境,中学德育应传递基本的、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让主流道德观念植根于学生心中。其次,德育课程应适当增加男女生之间的互动。从耽美文化的分析发现,女生更容易沉迷于耽美作品中,一部分原因是她们对男生不了解,加之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更加阻碍男女生之间的交流。因而,德育课堂应设置更多男女生之间的德育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进了解,为他们拉开男女间的“神秘面纱”。最后,改革考核方式。德育课堂应让学生从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把道德的践行回归生活实践中,然后再从生活中践行和检验德育成果。

其二,延续德育课堂效果,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

从分析耽美文化对中学生德育冲击时发现,学生对网络流行的亚文化缺乏核心认识会诱发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其实学生缺乏对网络亚文化核心的认识,根源在于他们判断力不足,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媒介素养的教育服务。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即“培养学生批判地解读及欣赏媒介信息和作品,以及利用媒介获得信息和自身和谐发展的能力。[10]”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弥补德育课堂后学生德育工作的空白,让学生即便离开学校也能自行解读网络文化,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冲击。一般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可分为两种。一是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这种独立课堂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媒介素养。但由于现实上中学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独立课堂难以开展,因而第二种方式就是实现课程融合,让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中,如电脑课、英语课等,让学生在其他课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媒介素养。

2.校外措施

其一,利用虚拟社区,推广中学生网络德育。

中学生已经成为青年网民的主要群体,利用各种网络虚拟社区,如贴吧、微博、微信等进行聊天互动已成为他们在校外休闲娱乐的方式。为此中学德育工作可利用虚拟社区为学生提供德育服务来弥补校外德育工作的空白。传统中学德育只是局限在校内,对于网络耽美文化对中学生道德观的全天候冲击束手无策。现在虚拟社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利用虚拟社区的超时空性,教师随时随地能与学生交流互动,时刻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变化,有效巩固了校内德育效果。不过为了提高虚拟社区的活跃度和避免过分依赖,利用虚拟社区进行网络德育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匿名原则,在虚拟社区中以匿名的形式讨论可以减轻教师与学生的发言压力,让大家能畅所欲言。二是虚实结合原则,利用虚拟社区开展网络德育是中学德育新途径,但并不意味德育只依靠网络实现,它只是德育的有效形式,而重要的是实现网络德育和现实课堂德育的对接,从而实现中学德育全时性的效果。

其二,携手公共文化机构,提供多彩德育服务。

从另一个侧面看,网络耽美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学生中流行并冲击着中学生的道德形成,很重要的原因是提供给中学生闲暇游玩的资源不足,导致他们更容易沉溺于家中的网络。其实,如图书馆、文化宫和博物馆等社区文化机构都是学生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进行德育工作、提供德育服务的重要资源。但由于学校与社区公共文化机构的联系较少,导致对中学生的宣传力度不足,进而使学生浏览人数较少。为此学校应携手社会公共文化机构,搭建一个全天候的德育服务平台。在平台中,学校作为组织者应加强对各种文化机构的宣传力度,并定期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参观;文化机构作为合作者,在法定假期和寒暑两假应让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同时也应配备德育人员,为浏览的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学校通过携手公共文化机构,让中学生离开网络,走进社会,降低网络文化中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怀光,乔丽华.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J].青年文化,2009(6).

[2]陆欣.贺岁档大叔卖“腐”,电影观众兴起“怪趣味”?[N].南方都市报,2010(12).

[3]苏威.耽美文化在我国大陆流行的原因及其网络传播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4]刘芊玥.耽美小说和女性阅读空间[J].文化研究,2014(2).

[5]刘日知.青年文化引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

[6]张翼,董小玉.论互联网环境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以耽美文化为例[J].新闻界,2013(20).

[7]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

[8]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白传之,闫欢.媒介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出版社,2008.

上一篇:湿地科普宣教工作计划下一篇:元宵节赏花灯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