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精选15篇)
幼儿舞蹈基本功教学一,是指对幼儿形体、姿态、腰腿的软度、力度、控制及跳转、基本舞姿等的最基础的训练。
压腿训练:
1幼儿45。斜角面对把杆,双脚“五位站立”。一手扶把杆,一手自然下垂,挺胸、收腹,准备两小节。
2重心移至主力腿,动力腿旁吸后向前伸直抬至把杆之上,向前压腿三次,下脑腰一次。一手扶把杆,一手三位举起。
3直立腿旁转90度,做压旁腿三次,下侧腰一次。
4直立腿再旁转成后腿,一手扶把杆,一手三位,向后压腿三次,直立一次,然后腿落地还原,成准备姿势,换脚重复以上动作。压腿训练可采用的音乐,如:音乐《金色的童年》
大踢腿训练
动作要领如下:
1一手扶把杆,一手七位,双脚小八字站立。
2以大腿的力量急速向上踢起,上身保持平稳,脚背要绷直,膝盖要绷紧,腿踢得越高越好。向前、向后踢时要对准动力腿的肩,向侧踢时要对准耳根。3踢起和落回时,要经过擦地,落回时要求具有控制力,轻轻落地。4易出现的错误:踢腿时上体容易晃动,膝盖容易弯曲。纠正方法:收腹、立腰、后背紧张,两 腿要外开。
大踢腿训练时可采用助音乐,如:音乐《海鸥》(宋军曲,谢君丽配伴奏)。
弹腿训练
动作要领:
1弹腿有小弹腿和大弹腿之分,弹腿是膝关节急速有力地伸直,主要训练关节灵活和大腿前面肌肉群的收缩力量和速度。
2弹因时身体要保持正直,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大腿不动,小腿迅速弹出伸直,伸直不动,还原时收回屈膝部位。
3弹腿的动作由慢到快,由小到大,先做小弹腿练习,然后再做大弹腿练习,动作要求干脆利落有力。
弹腿训练时可采用的音乐,如:音乐《小竹桥》(石刚、罗浩、素夫曲,谢君丽配伴奏)。
控腿训练
1控腿训练可由屈膝上提的吸腿、后伸腿、举腿、踢腿、绕腿来连接,它主要的目的是训练腿部肌肉酌控制能力。
2控腿时上体要正直、收腹、立腰、收臀,支撑腿膝盖不要弯曲、骨盆要正,在身体正直的情况下把腿举高。
3切忌向前控腿时,为追求举腿高度而伸胯.身体往后仰,向后举腿时,塌腰或上体和骨盆向举腿方向转动。
4控腿训练要循序渐进,先做双手扶把的控腿练习,然后做单手把杆或离开把杆的控腿练习,控腿时间逐渐加长,举腿高度逐渐升高。
控腿训练时可采用的音乐,如: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刘炽曲,孙希康配伴奏)。
下腰训练
动作要领如下:
1训练腰部的肌肉控制能力和柔韧性,下腰时,腰部要放松,向前下腰时,胸部主动下压,起立时,后背用力抬起。向后下腰时,重心在支撑腿上,绷腿、顶髋、提腰,上体向后下压,起立时,腹肌用力,后背向上顶,胸部向上挺起,髋部不能向前挺。
2下腰时易出现屈膝、腆肚子、起立时低头、向前下腰时驼背等毛病,因此,幼儿做下腰练习时,先由教员扶着练习,教员一手扶幼儿膝盖处,另一手顶住幼儿的髋,帮助他提腰,使幼儿逐渐体会正确要领。
关键词:舞蹈基本功,教学方法,个体差异
“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这是库尔特·萨克斯在《世界舞蹈史·序言》中的开场白。舞蹈用它优美、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现着无穷的魅力。然而, 由于舞蹈这门艺术的特殊性, 每个从艺者要想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 游刃有余地展现每个动作, 就必须从小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基本功训练, 以增加韧带的柔韧性, 掌握技术、技巧等。因此,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规范基本功训练对于刚踏入舞蹈行当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一名年轻的舞蹈教师, 在教学中注重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 对挖掘学生的舞蹈天赋有着很大帮助。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非常重要。教师在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教学过程中, 一要明确教学目的, 即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要了解教学内容, 如压脚背、坐姿、勾绷脚、外开等;三要认清教学要求, 即每一个动作要达到的教学标准。
要想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 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和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思路统一, 针对学生现有的条件状况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训练方法。
一、口传———详细讲解
在教授新动作时, 教师首先应当口传, 即给学生讲清动作要领, 说明动作的形态和用力的方法。如“开”, 就是腿的外开性, 也就是要把腿从脚跟处向外转开到最大限度, 这是芭蕾的基本美学特征。“绷”则要绷脚, 使脚面能凸出来, 以增加脚型的美和脚的表现力, 同时绷脚的练习能增加脚腕关节的力量和灵活性, 比如在跳跃动作中, 两只脚在离开地面时要“绷”得非常直、尖, 使整条腿的肌肉拉长到最大限度, 这种训练不但可以增加舞者的自身气质, 还可以使舞姿得到最大程度的舒展, 塑造良好的视觉形象。“立”指身体要直立、挺拔, 把身体重心准确地放在两条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 要求学生收腹、展胸, 绝对不能撅臀或驼背。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精练、亲切。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枯燥成分。舞蹈教师语言要生动, 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 比如踢腿动作, 踢出时的速度可形容为像射箭一样快, 回来收腿时像雪花飘一样慢。教师在讲解时语言要简练, 否则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 兴奋不起来, 影响教学质量。亲切的语言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舞蹈带来的美感与快乐。
二、身教———示范动作
身教, 给学生的印象应当是美好的总体印象。示范动作不仅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有全面的理解, 同时也对教师产生尊敬、喜爱的心理, 使教师的威信一开始就牢固地树立起来。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 最开始就是模仿教师,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地示范动作, 并为今后学生的审美标准和动作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的运动规律后, 模仿行为开始淡化, 需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当教师逐步过渡到很简化的示范时, 学生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自己了。
三、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式
在学习中, 学生经常有动作做不到位的时候,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具备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首先,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预见到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前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明确这课堂的重点在哪, 哪些动作需要细致地纠正, 哪些学生需要重点纠正等。
其次, 通过对重点动作和重点学生的纠正, 为其他学生做范例, 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学生在错误中吸取经验, 在教师的纠正与指导中牢牢掌握正确的动作。
最后, 严格要求。没有严格的要求、严格的训练, 就没有良好的教学质量。但是, 严格要求并不是说提出的要求越高越好, 而是应该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把动作做得最标准。这种严格要求, 既符合舞蹈教学的要求, 又能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中及时找原因, 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不稳定性, 有些是备课时始料未及的, 这就要求教师找出原因, 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 实现能力与方法的辩证统一。
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进行的强化训练。初学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情况不同,在理解与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之间的距离。
素质训练可分为腰和腿的“软”、“开”两个部分。
舞蹈是用人的肢体语言表达的,要使学生尽快达到肢体所需要的素质条件应从软开始。
软度训练中可分为肩、胸、腰、腿、胯几个部分分别加强训练。
压肩胛带是训练肩和胸的软开度。在训练过程中,可趴把杆前压肩胛带,也可两人一组互相后拉肩胛带。
腰是身体运动的轴心,腰的软度训练是为了增强腰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训练中,我们可以用地面吊腰、把杆吊腰和下腰、甩腰来加以练习。
腿功是舞蹈中最重要的基本功,舞蹈中的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依靠深厚的腿功才能完成。训练中,通过在把杆上压腿可以使腿内侧的肌肉韧带得以舒展达到软的效果,而大踢腿则可以使腿部不仅有软度,更能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
胯的软度即髋部的开度。舞蹈中,胯的作用也很大,可以扩大动作的空间范围,增大动作的幅度,使身体的下肢更具有表现力。训练中,可进行坐地分腿练习和躺地分腿练习,趴青蛙、躺青蛙也是增强胯的软度的好方法。
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即塑造身体的形态姿势,使身体各部位达到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形体训练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在这里,一般分为扶把动作和离把动作训练。
扶把动作是借助把杆对身体的柔韧、力量、重心、美感进行的训练,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训练为主。
腰在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必须能够柔韧灵活地运用。在把杆上,我们可以用胸腰、前旁后下腰、单腿前后下腰、跪下腰等训练项目加以练习。
腿的训练包括胯的开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脚踝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脚背的绷提。在训练中,可以围绕芭蕾基本元素“开”、“绷”、“直”来完成。
“开”指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腿部运动过程中,从髋关节到膝关节再到腕关节、脚趾尖全部向外转开,这样可以舒展人体的线条,使整条腿看上去更修长、更具有表现力。训练中,可以用蹲等动作来练习。
“绷”指脚背有力地绷提。训练中可以用擦地、小踢腿、划圈、控制等项目练习,使脚的线条显得更加修长漂亮。
“直”指在动作中主力腿和动力腿的膝盖都必须直立稳定。训练过程中,在没有特定动作需要下必须要直,使腿更修长优美,以此增强身体的表现力。
另外,扶把动作训练的应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乐伴奏,然后再用快速的音乐,但必须节奏鲜明,明白易懂,从而增强动作的记忆力。
离把动作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在完全脱离把杆的情况下,身体做到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通常都以小组合练习,如离把的擦地、控制、小跳、大踢腿等进行。组合的音乐伴奏一般用四分之二拍或四分之四拍,采用一些欢快跳跃、节奏鲜明的音乐,以此增加学生对动作的兴趣,促进组合的完成。
技巧训练
在有一定身体素质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可进行技巧训练。这里专指部分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包括“转”、“翻”、“跳”等特技,且无论从数量、质量、速度和姿态等方面都要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条件、特长因材施教。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训练为主,力求达到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转”即旋转,以身体垂直于地面的轴心给予恰当的动力,沿着一定的方向三百六十度的旋转运动,旋转一般分为原地自转、移动转和空中转。
“翻”即翻身,以身体的中心线为轴心,翻转三百六十度。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腰翻身、点翻和串翻项目进行训练。
“跳”就是跳跃,即在空中形成一种优美的造型姿态。跳跃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起跳:“起法儿”时身体快速离开地面,为腾空做好准备。
腾空舞姿:当人体重心跃至最高点时做出的造型姿态。
落地:人体重心下落时应前脚掌先着地,再过度到后脚跟着地、膝关节屈曲,既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又能达到轻巧稳健的效果。
舞姿训练
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舞姿讲究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的。基本舞姿包括手脚的基本形态姿态、基本位置、部法的训练,配合腰腿功、技巧,形成一组具有高度的雕塑性、表现力的舞蹈动作。教学中,应该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
1.把杆部分基本站姿训练,小踢腿、小弹腿、大踢腿、前、旁、后、蹁、盖腿的训练方法以及把上把下的形体训练。
2.多种趋步,前、后滚翻,软、硬跌筋,双脚起脚背及前、后波浪腰、前卷腰的训练方法。3.胸倒立、肩倒立、过肩翻及多种腰功、腿功的训练方法。
4.操功训练:前桥、串前桥、原地串前桥、后桥、串后桥、原地串后桥的把位实操训练。5.滑叉、甩叉、单一绞柱、圈绞柱及双飞燕的入门练习。
摘 要: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往往脱离不了各种技巧的加入,技巧能力又和软开度弹跳控制能力分不开。在这里我主要是探讨一下如何更好地提高技巧能力和如何运用舞蹈作品中来,是舞蹈作品展现出更好的意境。关键词:软开度、技巧、弹跳、舞蹈作品
英文题目
英文班级
Abstract: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Key words: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舞蹈技巧指舞者完成舞蹈动作的技术与能力。有三种含义:(1)指具有一定的高难度的技巧性的动作。如各种跳、转、翻、飞脚、串翻身、旋子三百
六、耍扇、耍帕、舞剑花、托举等。(2)如高度的稳定性、准确性、协调性、灵敏度、巧妙性与流畅感等。(3)指演员具有高强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如超常的轻、柔、开、软度,高强的弹跳力、爆发力、平衡性、强力度、高速度,连续量多、惊险度大等等。
一、软开度是技巧能力训练的前提
软开度是对舞蹈演员的一种特有的要求,舞蹈初学者大部分都是从软开度开始训练。要延长舞蹈表演艺术的生命就要自觉地、不遗余力地、坚持不懈的练习,保持、发展软开度。舞蹈演员的软开度,不是指一般的软和硬,主要是指演员身体各关节的活动幅度。有技巧的舞姿,软开度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的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在舞蹈艺术专业的教学中,软开度训练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并系统地来专门组织训练,由于人们对软开度训练的要求、范围、理解不尽相同,所以训练的方式、方法也有所差异。但就其基本的内容来看,大致包括对肩、腰、胯、腿、脚背等对人体关节、韧带的柔软性、灵活性及支配能力的综合训练。其
训练的目的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改善人体对自身各部肢体支配的自由度,以便为舞蹈形体的掌握奠定生理基础。正因如此,软开度训练是舞蹈技巧能力的前提。
由于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已经能够按自己的意识去做某件事,无兴趣的事他很难去做, 所以在这时舞蹈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学内容去吸引住这些意识随意的幼儿,把随意变为有意那么就可以采用综合教学法,把说、唱、跳结合在一起,内容一定要生动形象。
2示范法
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儿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如幼儿应伸左手,教师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3语言讲解法
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转动手腕这一动作,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儿学做起来即无兴趣又很费力。但是如果告诉幼儿,现在你到果园里抓住了树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或者练习站立时,如告诉幼儿站直,它可能会站不好那么你告诉他们象小棍一样或象铅笔一样,他们会做得很好。所以说语言讲解法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4游戏法
在实际生活中, 舞蹈演员进行基本功训练, 是其进行表演的重要基础。每个优秀的舞蹈演员都需要长期坚持进行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以便可以适应各种舞蹈动作的难度。通过长期的基本功训练, 舞蹈演员就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的舞蹈技术, 这对于舞蹈演员准确地进行舞蹈动作的演绎是非常重要的。
一、舞蹈演员在基本功训练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一) 在基本功训练前提升身体柔韧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 舞蹈演员身体的韧性和关节会逐渐僵化, 舞蹈演员在基本功的训练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开展, 否则极易出现受伤的状况。舞蹈演员在基本功训练中要适当的加入活动组和, 针对比较容易受伤的脚腕展开训练, 随后在前、后、旁腿以及胯关节和肩膀处实施相应的展开活动。在经过准备性质的活动组和后, 舞蹈演员的身体关节和韧带已经得到了充分伸展, 同时舞蹈演员在这个组和中也得到了相应的热身, 为接下来的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 实现柔韧性训练和把杆动作的结合, 实现演员各个关节活动和肌肉训练。韧带弹性之间的协调性可以提升演员的伸展能力, 这样既丰富了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内容, 又实现了舞蹈演员提升柔韧性的训练目的。[1]
(二) 在训练中提升灵活性和身体协调性
在训练过程中, 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内容在编排上要丰富多变, 在保证身体方位统一、协调的前提下, 加强头部、上肢和下肢的配合, 在各个方向和角度上进行训练, 提升肢体的协调性。同时训练组和在编排上, 可以实现对音乐节奏地良好把握, 使舞蹈演员在音乐中表现舒展、优美、协调的肢体展现, 同时还能提升演员全身肌肉的协调性, 使得舞蹈演员的身体或是肢体在改变位置和方向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保证其可以对各种变化多端的舞蹈动作进行适应。
二、注重基本功训练中的呼吸运用
舞蹈是全身性的运动艺术, 每一个动作都会涉及到呼吸, 并且在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是不自然的。因此在舞蹈中要有意识地对自身的呼吸进行控制。为了使舞蹈演员可以更加合理地将呼吸运用到舞蹈中, 在平时的训练中就要对呼吸的技巧展开训练, 保证演员在较好地运用呼吸的状态下, 完成各种动作。在呼和吸的过程中人体会有轻和重的感觉, 舞蹈演员在基本功的擦地、大踢腿、小跳等动作中将呼吸的位置放在人体的中段, 也就是腹部呼吸, 这样的呼吸方法不会出现憋气的状况, 并且可以将气息运行至身体各个部位。在做中跳和大跳时这种呼吸方式就不合适了, 要运用提气呼吸法, 将人体的中心上提, 保证下肢的轻盈。但是在做极大幅度地跳跃中, 这种呼吸方式也不能满足, 要在大跳空中的最高点进行闭气, 使演员产生一种停滞感, 这样会提高演员大跳的高度。
三、在演员的基本功训练中强化美感
舞蹈演员在每一个练习动作和组合中的举手投足间, 都要认识到即便是简单、单一的手位、脚位、身韵及步伐都要具有一定的美感, 美感中包含着意念、情感、思想和灵魂, [2]在舞蹈演员的手、脚、身体、腿部等的移动中都要对舞蹈动作在空间中表现的美感进行想象。舞蹈演员将训练的场地想象为表演的舞台, 这样舞蹈演员在长期的训练中, 潜移默化的在心中形成舞蹈创造动作美的意识, 将动作中美的意识刻画在心中。
同时舞蹈演员要实现规范和美感的双重重视, 在舞蹈训练中也要严格地按照舞蹈的规范化动作来进行, 保证舞蹈演员在动作的连贯、过渡以及造型中都必须是优美和完整的。同时还要对舞蹈的节奏进行规范, 保证演员在训练中把握动作和音乐的节奏, 对视觉和听觉形象进行处理, 实现舞蹈动作的美的享受。
四、小结
本文对舞动演员在基本功训练中的各种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希望可以对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做出正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黄琰晶.基本功训练课对舞蹈演员的重要作用[J].艺术教育, 2012, (7) :112-114.
【关键词】舞蹈演员 基本功训练 云南民族舞蹈演员
【中图分类号】J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60-01
中国舞蹈是我国的国粹之一,优美典雅的舞蹈表演在传递美的同时,为我们带来了视觉盛宴。如今我国舞蹈种类众多,舞蹈演员也很多,在舞蹈的训练过程中,舞蹈演员应该注意到基本功的重要性,并勤加练习。本文首先简述舞蹈演员的具备的能力,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最后以云南民族舞蹈为例,进行具体的阐述。
1.舞蹈演员自身能力特点
提起舞蹈演员,引入脑海的第一个字就是“柔”,是的,舞蹈演员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从整体来讲,舞蹈演员身体比例匀称、四肢协调、身体线条优美灵活。同时,舞蹈演员需要很长的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因此其心肺功能一般强于常人,舞蹈演员需要具有力量与速度;舞蹈动作灵活多变,舞蹈演员需要全身的各个部位共同参与,才能进行完美的演绎,同时,舞蹈演员需要具备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对视觉、听觉、触觉等,都要非常敏感,具有良好的节奏感和协调性、平衡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2.如何提高舞蹈演员自身能力
(1)形体训练
要提高舞蹈演员的能力,第一点即是要加强舞蹈演员形体的训练。在舞蹈表演中,肢体语言是主要的表达方式,舞蹈演员需要通过形体训练,去除掉自身多余的东西,使自身各部位关节不再僵硬,灵活、柔美的支配自身的各个部位。同时,通过形体的训练,还可以提高舞蹈演员自身的气质和风度,训练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对于形体训练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如下方面。
首先,进行头颈部的练习,包括向左、向右、向后抬头、向前低头,依顺序进行头绕环的动作,同时,舞蹈演员在进行此项训练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其次,是对舞者腰部和腹部的训练,常见的训练方法有下腰、拧腰、吊腰等等;另一個训练方面是肩部和胸部的练习,包括俯地拉肩、甩肩、压肩等动作;第四个方面是手臂的练习,练习芭蕾的七个手位,练习手型、手臂及其弧度的把握,逐步掌握上臂带动前臂的发力方式,感受指端是如何作为发力的结束点;同时,舞蹈演员还应该练习挺拔直立的项目,首先是静立式的练习,还有靠墙站立、立踵练习,舞者要保证双肩平齐并下沉,双眼目视前方,挺胸、抬头、收腹,臀部加紧,两腿尽力伸直并并拢,训练者还可以在头上顶一本书进行移动或者转头,增强难度;最后一个方面是腿位的立、蹲练习,练习芭蕾中的五个脚位,保证两跨收紧并外开,同时收紧两腿内侧的筋肉,收紧并尽量上提臀部,两脚外开。
(2)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训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及柔韧度训练、力量训练。
舞蹈演员在训练身体柔韧度时,可以通过静力拉伸、动力拉伸这两个方向进行柔韧度的训练。静力拉伸是指先进行缓慢的动作,拉长肌肉软组织,在拉至一定程度之后,保持静止;动力拉伸的过程是指训练者重复训练一组动作,慢慢的拉长身体的软组织。提高手臂柔韧性的主要方法有手臂绕环和手臂波浪法,提高躯干柔韧性的主要方法有俯卧背伸、转体、腰绕环等等。提高肩部、腿部柔韧性的主要方法有压、踢、摆、劈等。
力量的训练包括力量耐力和动力性快速力量训练。力量耐力训练时指在25%至40%的负荷强度之下,进行重复性的训练,直至训练者疲劳或者达到身体极限;动力性快速力量训练是指对肌肉进行超等长的收缩训练,通过不断反复的训练,加大肌肉的收缩力量,通过这种训练,肌肉的发力速度更快。在进行基本功力量训练时,要结合舞蹈种类,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可以通过两腿开立脚内、外扒屈蹲或者左右较差摆腿的方法练习髋部的力量;通过正面或者侧面仰卧起坐、负重转体或者立卧撑等典型的方法练习腰部和腹部的力量;为训练力量耐力,可以进行持续的跳绳或者进行跑步练习。
3.云南民族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
云南民族舞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在基本功的训练中,可以简单的总结为如下方面:
(1)重视训练上半身的表现力
云南民族舞蹈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认为人类是神灵的结合,神灵神圣而不可侵犯,因此,在舞蹈表演中,可以看出,舞蹈演员的整个身体下沉,对于上肢部位,及其重要而且训练不易。在组合训练中,舞蹈演员应保证准确的头的方向,手位可以尽量多的进行变化,同时保证头、手位和腿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依次为根据,从各个角度和方面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在复杂多变的舞蹈中灵活转变。以手臂延伸和舒展为例,在进行训练时,舞蹈演员可以幻想在自己的胸部画了一个十字,从十字的中心,通过手臂进行向外的延伸,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为观众展现更为舒展的舞蹈,感觉演员的手臂更长。
(2)重视训练神态的表现力
在基本功训练中,云南民族舞蹈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神态表现力的训练。在完成动作的同时,舞蹈演员适宜的面部表情才能完美的演绎出舞蹈的魅力,反之,如果舞蹈演员令观众感觉无精打采,则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喜爱。一些演员在进行表演时,总是表现的很严肃,观众感觉不到愉悦和开心,感觉像是看机器人跳舞。同时,面部表情也应该与背景音乐协调,例如,欢快的音乐背景下,舞蹈演员的面部表情也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在凄凉的音乐背景下,舞蹈演员笑容满面显然是不恰当的。
舞蹈演员在完成目标动作的同时,也要保证每一个动作和姿态都是充满生机的。俗话说,眼神是心灵的窗户,对于一些舞蹈演员,由于先天性的限制,在一些舞蹈动作上很难达到很好的程度,但是舞蹈演员若是可以配以合适的面部表情,例如一个眼神,则同样可以实现完美的表演。总之,舞蹈演员在重视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之上,在训练时应注意自己面部表情和整体精神状态的配合。
4.结束语
舞蹈文化是我国文化产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舞蹈的训练过程中,舞蹈演员应该注意到基本功的重要性,并勤加练习。
参考文献:
[1]李剑雄;略谈舞蹈演员的基本功训练——以云南民族舞蹈演员为例[J];北方音乐;2014年11月
[2]徐珊珊;民族舞蹈演员(本科)技术技巧教材使用范围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03月
数九寒天冷风飕——,转年是春打六九头。正月十五龙灯会,有一对儿狮子滚绣球。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会,大闹天宫孙猴儿就把那个仙桃偷。五月当午端阳节,白蛇许仙不到头。七月七,——传说是天河配,牛郎织女泪双流。八月十五云遮了月,月里的嫦娥犯了忧愁。要说愁咱们净说愁,说一段绕口令儿十八愁:虎也愁、狼也愁、象也愁来鹿也愁,骡子也愁马也愁、羊也愁是牛也愁,猪也愁来狗也愁、鸭子也愁鹅也愁,蛤蟆也愁螃蟹愁、蛤蜊也愁乌龟愁,鱼愁虾愁有——分——由!虎愁不敢把那高山下,狼愁野心耍滑头,象愁嘴憨皮又厚,鹿愁长了一对大犄角儿。马愁背鞍就行千里,骡子愁它是一世休,羊愁从小把那胡子长,牛愁愁的是犯过牛轴。狗愁改不了那净吃屎,猪愁离不开那臭水沟,鸭子愁,扁了它的嘴,鹅愁脑门儿上边儿长了一个“锛儿喽”头。蛤蟆愁那一身脓疱疥,螃蟹愁的是净横搂,蛤蜊愁,闭关自守,乌龟愁的胆小尽缩头,鱼愁离开水它不能够走,虾愁空枪乱扎没准头呀没准头。
十道黑
一道黑,两道黑,三四五六七道黑,八道九道十道黑。我买了个烟袋乌木杆儿,我是掐着它的两头一道黑。二兄弟描眉来演戏,瞧着他的镜子那么两道黑。粉皮墙上写川字儿,横瞧竖瞧三道黑。象牙桌子乌木的腿儿,把它放在那个炕上四道黑。买了一只母鸡不下蛋,把它搁在那个笼子里捂到黑。挺好的骡子不吃草,把它牵到那个街上遛到黑。买了一头小驴不套磨,把它背上它的鞍鞯骑到黑。小嘎子南洼去割菜,丢了他的镰刀拔到黑。满月儿的小孩儿得了病,团几个艾球灸到黑。卖瓜籽儿的打瞌睡,哗啦啦啦撒了那么一大堆,他的扫帚簸箕不凑手,那么一个一个拾——到——黑!
满天星
天上看,满天星;地下看,有个坑;坑里看,有盘冰;坑外长着—老松,松上落着一只鹰,松下坐着一老僧,僧前放着—部经,经前点着一盏灯,墙上钉着一根钉,钉上挂着一张弓。说刮风,就刮风,刮得那男女老少难把眼睛睁。刮散了天上的星,刮平了地下的坑,刮化了坑里的冰,刮倒了坑外的松,刮飞了松上的鹰,刮走了松下的僧,刮乱了僧前的经,刮灭了经前的灯,刮掉了墙上的钉,刮翻了钉上的弓。只刮得:星散、坑平、冰化、松倒、鹰飞、僧走、经乱、灯灭、钉掉、弓翻的这么一个绕口令。
练字音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儿运运气儿,
顺手儿拿起小唱本儿,唱一曲儿,又一曲儿,
练完了嗓子我练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
还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块板儿,大鼓词儿,
速写训练是对学画者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全面训练。速写训练中对观察力的训练,不仅要训练眼睛看得准,还要训练在作画时有正确的观察方法。什么是正确的观察方法?一般说来,以我们平时看东西的习惯来作画,往往是看到哪里画到哪里,这是一种局部的观察方法,用这种看一点画一点的观察方法作画,不能做到表现对象的本质关系。我们要画好速写,就要改变这种局部观察的习惯,学会整体观察的方法,养成整体观察对象各种造型结构关系的习惯。这种整体观察方法要求在作画时观察对象要有整体意识,在画某一点、某一局部时,不要只盯着一点看,而是要将所画的这一点、这一局部与其他部位相互比较,对所要画的局部与其他部位的上下左右关系及它们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从整体关系下笔。这种比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整体分析和理解对象的认知过程。正确的观察方法,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逐步真正掌握。速写训练是练眼、练脑同时又是练手的过程。绘画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艺术,下面就速写训练的一般顺序及一些学习方法和作画步骤进行阐述。
一、由简到繁
初画速写,可先从较简单的描绘对象入手。如一个小木凳,一双随便摆放的雨靴,一件挂在墙上的衣服。作画时先画对象外形轮廓的大关系,用直线画出基本形,注意线条的长度比例及各线条的倾斜度。在此之后,再充实些细节。例如画一张凳子,凳面与凳腿的关系是大关系,而榫头及局部特征等都是细节,这些细节可在进一步深入阶段逐渐画完。
“繁”的物象是指结构关系较复杂的对象。如:枝叶茂盛的大树、衣纹繁多的人物等,作画方法也和画“简”的东西一样,先从大的方面入手,确定了大的关系后,再充实细部。要将复杂的物体理解为是由各种简单部分组成的,然后将各简单部分画在复杂的大关系之内,这样完成起来就有条不紊。画复杂物象较难处理的一点,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画各个细部时,要注意到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照顾到整体的大关系,不要因描绘细部而使整体显得琐碎。只要我们把握好先画大关系,后充实细部的原则,画“繁”的对象便不会感到困难。
由简到繁的训练从大的题材上讲,可先画花卉,后画树木风景,最后画人物。
二、由静到动
初画速写,应先从静止的对象画起,稍熟练之后,再描写处于运动状态下的物象。静止的物体或处于不动状态下的人,有利于初学速写者在作画时能从容地观察对象,反复比较所描绘对象的各种结构关系,使初学速写者能在认真研究描绘对象各种结构关系的基础上下笔。作画时用线要肯定,线条是为了表达对象的形体关系,交待清楚结构造型而画的。线条的来龙去脉要有根据,这个根据就是被描绘物的结构。
初学速写者在作画时应将所画的速写与描绘对象进行反复比较,从而纠正画得不准确的部位。速写造型练习的最佳描绘对象就是静止的物象和不动的人物。我们看到许多速写范画,一个轮廓有时有几根复线。这就是对作品进行矫正而产生的痕迹。
画动的物象,如动态人物、动物等,需要在掌握一定的静态速写的基本功后再结合结构规律、运动规律加以训练,这样画起来就容易得心应手了。有关动态速写的注意事项及作画步骤,在后面的有关部分将会阐述。
三、由慢到快
画速写并不像我们有些初学者所想象的那样,下笔如写草书,一挥而就。因为画速写的过程,是一个对形体观察、理解、表现的造型过程。这一过程,初学者须仔细体会,扎实描画。逐渐熟练了,画速写的速度就会快起来。初学者应先画慢些,如人物速写每幅可在45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完成,以后可逐步过渡到半小时画一张或一刻钟画一张。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还要不时的将慢、快训练方法穿插进行,这样才能在速写训练中既得到扎实的练习,又掌握到速写的一些方式方法。
四、从描绘有规律的对象到描绘无规律的对象
初学速写者首先要画一些有规律的对象,这样有利于把握造型的准确性,并掌握速写的一些技巧。描绘有规律的对象,可先画一些基本形明确的花卉和重复出现的有规律的人物动态。在掌握了一些速写基本技法之后,再画一些无规律的对象,如杂乱无章的灌木丛,转瞬即逝的不规则的人物动态。有规律的对象较易把握,通过中轴对称性原则,可以获得较准确的轮廓。而规律感不强的对象,则较难把握,需要有一定速写基础后,方可对之速写。
五、临摹与速写相结合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基本功训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54-1
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与专业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相比较起来,由于在生源上难以得到优势资源,在课程设置上又相对较少,并且学生们对基本功重视度不高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学生基本功相对较弱的情况。因而我认为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在学生基本功训练方面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和有针对性的改变。对于综合类大学的舞蹈专业基本功为什么偏弱这一现象,引发了我对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的基本功训练方面的几个思考。如何能在学生“底子薄”、课时少且不受重视的情况下,让学生的基本功有较明显的提高,这些问题成为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实践的一个主要方向,并且对以上问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解决。
对于基本功课时量较少的问题,我提倡实施“务实教学”与“多元化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弥补课时不足的问题。而针对学生不重视基本功能力这个现象,我们需要先分析原因,再针对问题去解决,而课程种类多、任务量大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我尝试用以上的方法加上用实际案例分析,来让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自身的不足与需要提高的方面。
一、平衡教学
平衡教学不能始终是“低追高,高等低”,而是一种在全部学生都可以接受并且都能进步的前提下实施的教学模式。这样,功底较好的学生能得到规范训练与能力恢复训练;而基本功底子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在规范教学中得到系统的训练,在规范教学的同时还得保持学生肢体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例如,做大跳的训练时,我们可以不让学生做较为复杂、难度性较高的跳跃,但是必须让他做基础性的训练或辅助复杂跳跃的基础性练习。这样,既可以使基本功水平较高的学生保持住能力,又不至于丢掉难度较大的跳跃技术,还可以让基础较弱的同学通过跳跃基础性训练来提高自身能力,同时也为较为复杂的跳跃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用江南大学的学生做一下简单的案例分析。在江南大学的教学过程中,经过我的仔细观察,发现低年级同学在接受了规范性练习后,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能力与难度较大的技术性技巧普遍有所回退,这就没有根据学生的基本功整体水平与班级个别学生水平的差别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平衡教学只是为了解决学生的规范性,而解决规范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对于低年级学生,如果基本功底子打不好,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出现种种问题,这也是学生对基本功兴趣不高的一部分原因。
基本功的教学应该是井井有条的,所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基本功训练有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怎么样才能具备体系的科学性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的对象来制定,不能盲目地照搬。
二、务实教学
学生经过上述的平衡教学以后,将进入到务实教学阶段。因为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的基本功训练课程时间非常有限,课时量远远不能达到专业艺术院校的标准,所以对于综合性大学的舞蹈专业来讲,需要有务实教学这个概念。所谓务实,就是选择最实用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抛开舞台上一些花哨的东西。因为无论多么复杂高超的舞蹈动作,都是由一些极为基础的内容组合衍生而来的。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进步、提高、升华。就像盖楼,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雄伟的大楼。
在综合性大学里舞蹈的基本功课课时很有限,首先要解决学生的规范性与能力的保持,在有限的课时中制定出能给学生帮助最大、最有训练价值的训练。首先得先明确教学目的,精心挑选适用教材,不选用那些华而不实或者锦上添花的基本功训练组合作为教材,而是需要选用一些训练功能性强、训练目的明确的教材,虽然这些组合观赏性较低,学生训练较为枯燥,但是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课堂不是舞台,我们需要的是练出扎实的功夫,提高基本功水平,而不是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我认为在综合性大学舞蹈基本功训练当中务实教学非常重要,它能在有限的课时里给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对学生的舞蹈生涯极为重要。
三、系统教学
主要是芭蕾集训体系与古典舞集训体系的衔接与融合。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是两套不同的训练体系,而两套训练体系各有各的训练要求。这两个体系不是同根的,在审美、发力和意识形态上都有所区别。只能说两者融合最基本的肢体训练,而高层的建筑就谈不上了,软开度的要求、跳转翻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在本质上,一个是外来文化的吸收过程,一个是本土的民族文化的传承,所以这两套训练体系如何衔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四、基本功多元化教学
基本功是一门很基础的课程,一举手投足都能看出基本功的功底。同样,什么课程都能练到基本功。所以,我提出了基本功多元化教学来解决基本功课时量的不足的问题。基本功多元化教学,是指在每门舞蹈课程中适度增加一些基本功的训练,这里指的基本功训练是个广义的范畴,而不是具体指课程训练。例如,剧目排练课程,在给同学们选定教材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基本功较强的剧目作为教材,在完成剧目排练课程的同时,基本功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基本功能力。
五、结论
在务实教学和多元化教学相结合的情况下,基本上都能够解决课时量不足、学生基本功相差较大等问题。通过古典舞集训体系和芭蕾舞集训体系巧妙的结合,两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希望学生在未来就业的道路上,能够更加自信,走得更远。
作者简介:
一、髋骨的横正、竖直
提到力量,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平衡, 所有平衡的力, 都体现着杠杆的作用。对物质整体而言, 一侧上升, 就必然导致另一侧相对下降。训练时, 一旦动力腿开始运动, 髋骨就同时受到主力腿和动力腿两方面力量的支配, 当动力腿向外运动时, 常出现的错误状态有三种:一是动力腿一侧髋骨的上拱;二是动力腿一侧髋骨跟随着动力腿向着动力腿一侧拉出;三是主力腿一侧髋骨下坐。为避免这三种状态的出现, 在训练的过程中, 就要特别强调主力腿一侧髋骨往上提, 动力腿一侧髋骨往下拉。只有在运动过程中, 真正做到髋骨的横正、竖直, 才能避免出现以上三种错误状态。
1. 力量是因为对抗而存在的。
当教师使学生明白髋骨在运动过程中必须做到横正、竖直的同时, 还要明确了解力量的法则, 即力量对抗性的永恒存在。如, 在基训课中训练蹲时, 看似膝盖弯曲力量向下, 而髋骨则需要往上提, 因此, 对一名舞者而言, 只有对抗才能产生力量;再如, 做控制练习时, 动力腿在向90°或130°抬起时, 要求用脚尖带着腿部肌肉拉长、延伸, 髋骨则要求腿的根部用力拉住等。在运动过程中, 只有存在对抗力, 才能产生力量, 否则就会形成无力。
2. 横正。
横正是指在直立运动过程中, 髋骨永远处在一个水平线上, 无论动力腿将要上升多高, 都必须坚持这个原则, 横正是前提, 竖直是结果。
3. 竖直。
竖直是指髋骨把上身部分和下肢部分天衣无缝地衔接起来。只有具备了准确无误的垂直感, 才能完成其他延续训练。
(1) 垂直与旋转的关系。具备了正确的垂直感, 才能使旋转中点的力量集中, 达到集中性的旋转而不是螺旋式的旋转。
(2) 垂直与跳跃的关系。垂直感正确了, 才能有上升式的跳跃, 而不是前合后仰式跳跃。
(3) 垂直与稳定性的关系。垂直感正确, 稳定性才能巩固, 而不是停顿时的碾来转去。
(4) 以上三种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 只有处理好这三种关系, 才能使跳跃中的舞姿更优美, 使跳跃中的旋转更舒展, 使旋转中的舞姿更抒情。另一方面, 强调主力腿力度的最终目的, 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舞姿的旋转、跳跃和稳定。
在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中, 无论内容有多繁杂, 数量有多大, 都必须分出工作的主、次, 这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在舞蹈基训课堂上, 同样要抓住这个关键。当然, 也有人对这一关键认识不清, 认为每天课堂训练的只是动力腿。其实不然, 课堂训练中所强调的恰恰是主力腿的力度。通俗地讲, 主力腿如果起不到正确的支撑作用, 又何谈动力腿的存在价值。认识不到这一点, 教学的最终结果将会事倍功半。
二、髋骨在运动过程中横正、竖直的意义
要求髋骨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横正、竖直, 是训练主力腿力度的必要保证。在力学法则中, 一个整体物质的一端上升, 对称的一端就要下降, 但在舞蹈基本功训练课堂中则要遏制这一现象。当动力腿离开地面逐渐上升时, 不准髋骨跟随上提;作为主力腿一侧的髋骨受力后下压, 要阻止它下降。这就是主力腿在每天训练中所要达到的要求。久而久之, 主力腿就会具备良好的稳定性, 髋骨才能变为具有支撑能力、任意驾驭刚柔并举的梯子。
髋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身离不开它, 下肢更离不开它。做动作时, 若腿部肌肉用力方法不对, 其动力不放在脚上, 而是放在大腿位置上, 动力会产生定型, 时间一久, 就形成了腿部肌肉外鼓或横向扩张的状况, 如此恶性循环, 会造成舞者体型逐渐发胖的后果, 所以一些教师会疑问为什么其所教的学生体型不修长、不挺拔, 其症结就在于没有解决好髋部的问题。解决不了髋部的问题, 其他的问题会总是相继出现, 使一些力量外泄, 导致自下而上的通力被破坏。只有重视这一问题, 才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虽然旧的问题解决后仍会有新的问题出现, 但只要有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精神, 就能控制训练中的损伤, 立于不败之地。
三、运用舞蹈解剖学知识预防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损伤
“趣味小篮球活动”是一项娱乐性、健身性的幼儿球类活动。在全民健身运动的背景下,小篮球活动与游戏相结合,非常符合3-6岁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利于幼儿园的大面积普及。基于上述认识,我园自2006年9月开始进行了“趣味小篮球活动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一)“趣味小篮球活动教学”分级目标的制订
(二)教学活动内容的安排
(三)“趣味小篮球活动”教学程序的构建
“小篮球活动教学”共分活动准备、基本部分、游戏环节、结束放松等四个学习环节,各环节步骤、形式、时间因学习阶段不同而有所变化。
(四)“趣味小篮球活动教学”途径的开掘
在小篮球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基本的小篮球活动、日常生活中的小篮球活动、专门小篮球队活动三大途径来实施。
1.日常生活中的小篮球活动
幼儿小篮球教育也离不开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了加强体能锻炼的强度和密度,在晨间区域活动时,我们让幼儿在运动区拍拍球,以发展其手脚协调能力;课间放松活动时让幼儿练习徒手拍篮球,以增强幼儿的球感。餐后,我们带领幼儿头顶小篮球沿着塑胶边缘“走小路”;充分利用放学前的时间,下雨天则在教室的走廊里“走直线”,提高平衡、控制能力。把小篮球教育自然地融人日常生活中,幼儿学得轻松、愉快,使小篮球教育的实施更具生活化。
2.基本的小篮球活动
这是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的系列活动,包括趣味小篮球活动、趣味小篮球游戏两块内容。
(1)趣味小篮球活动
指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及动作发展水平而编排的操节和律动,多在早上的课间活动进行。其目的是激发幼儿对小篮球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
趣味小篮球包含走、跑、跳、平衡、弯腰等基本的动作,在选择合适音乐的基础上,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配以操节口令,把基本动作编排为成套的简单而又富有艺术性的小篮球操,以培养幼儿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创编、每学期改编一套新的节奏快、动感强的幼儿趣味小篮球操和歌词比较形象、风趣,模仿性较强的韵律操。
在趣味小篮球的创编过程中,我们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①选择音乐:音乐作为幼儿小篮球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编中是不容忽视的。音乐应符合幼儿小篮球的特点,应当是节奏鲜明、热烈活泼,有蓬勃向上的感觉。我们收集活泼的儿童歌曲,节奏鲜明强烈的爵士乐、以及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等等。例如:节奏鲜明、热烈活泼的乐声响起,幼儿就跟着节奏的快慢来表现小篮球的的快慢。
②编排动作:编排趣味小篮球的动作时,我们先根据音乐的风格设计一些具有该风格的、独特的、篮球技术动作,把舞蹈动作与小篮球动作有机的结合,再根据音乐的段落,把动作放在相对应的队形中将它表现出来,给人以活泼、欢快、优美、轻松自如的感受,这样整套
篮球操的动作活泼流畅。在欢快、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趣味小篮球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强烈共鸣,而且对幼儿的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也极为有利,更主要的是它能预防和纠正一些幼儿的不良体态,使幼儿保持挺拔、精神,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得到发展。
(2)趣味小篮球游戏:幼儿最喜欢的小篮球活动之一,它将体育动作与趣味游戏、音乐游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小篮球活动的目的。如“对墙拍球”,就是专门用来锻炼幼儿手臂力量的一个游戏,两手都需要一定的臂力,又要相互配合,紧密协调。
3.专门的篮球活动
我们成立了16人的校篮球队,掌握基本技术与素质的学习与训练。包括拍球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手感球感”、“行进运球”、“障碍运球”、“投球”等基本技术并进行简化的小篮球对抗训练,包括“传接球”的配合、“过人假动作”、“二打一”、“场上的跑位”等。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加以编排球操,使幼儿的动作具有实用性与表演性,并加以展示。
(五)教学策略的运用
策略一:“创”其境,“增”其色
我园户外活动场地及彩色塑胶跑道,其颜色鲜艳,场地柔软,不易跌伤,安全系数大,便于开展竞赛活动,尤其适合年龄小的幼儿进行小篮球活动,从小让幼儿熟悉运动场地,增强运动的意识。
为了增强幼儿对篮球活动的兴趣,每班教师都积极创造富有篮球特色的摆放环境。如小一班的教室用彩色的链条制作而成的8个高箩筐,整齐摆放在教室的角落里,不占地方,取放方便。又如中二班教室后面的墙上做了35个篮球的钩子,整个教室就充满运动感。
策略二:“交”其友,“激”其趣
我们积极鼓励幼儿,将小篮球作为”我们健康活动永远的好朋友”,从而达到增强幼儿体质的目的。如开展的边走边拍篮球活动中,小班幼儿活动的游戏化最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并能较快掌握正确动作,提高锻炼的效果。如幼儿高举篮球手臂走,不能让篮球掉下来,增强他们的背肌、臂肌和腹肌;模仿各种动作,抱球学“矮人走和巨人走”,可锻炼膝关节及周围的韧带、肌腱,发展腿步肌肉的力量和肌肉耐力;倒退走、学“大象”走、开“汽车”,可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策略三:“探”其法,“究”其趣
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我们采用了多种练习法让幼儿练习。如:为了培养幼儿的球感我们采用了蹲跪拍球、站立拍球、闭目拍球、对墙拍球、拍球走阶梯、深池拍球、“8”字绕球等方法,来增加幼儿的新鲜感,提高练习的兴趣,使幼儿感觉是在做不同的游戏,而且每个游戏都是不同的、新鲜的、有趣的,从内心喜欢小篮球活动、喜爱小篮球的游戏,进而自主进行练习活动。
在曲线运球过程中我们创编了“绕炸弹”游戏:幼儿在曲线运球过程中为了避开障碍而采用曲线运球。我们首先给幼儿放置若干障碍物,比喻成炸弹,让幼儿拍球绕障碍物行进,如果人或球碰到障碍物就被炸弹消灭掉了,退出游戏。该游戏增强了幼儿的球感。
在投篮的分解动作过程中,我们和幼儿做“机器人”的游戏,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机器人,来定型动作。这样幼儿本来感觉的单调乏味的练习,变成了快乐有趣的游戏,更乐于、勤于练习了。我们还创编了“坦克大战”做为练习运球的游戏。
策略四:“解”其道,“顺”其趣
在“原地拍球”过程中,我们就让幼儿先练习简单的动作“两脚并拢在体前拍球”,再变成“两脚并拢在体侧拍球”,再递进到“两脚前后分开体侧拍”、“眼看前方原地体侧拍球”,最后到“两脚分开体侧,跟音乐的节奏拍球”。这样幼儿每次只感觉到改变了一点点,难度只是增加了一点点,所以学起来很容易,让幼儿感觉每次新动作只要“踮踮脚”就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对新动作的学习就更有兴趣、更有动力,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加学习兴趣。
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实效:
我园的小篮球活动再创佳绩,荣获浙江省“长鼻王杯”特色体育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09年6月,我园特色篮球队受浙江省体育总局的邀请,参加省体育运动会的表演。2009年8月,在浙江省暨杭州市全民健身日活动,我园的32名篮球队队员的“篮球小子活动表演”引起全场轰动。《浙扛省新闻频道》《1818黄金眼》《浙江省少儿频道》《浙江都市快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等新闻媒体对我园“趣味小篮
少儿篮球的基本训练方法
2013-09-16 作者:edianr 来源:11幼教幼儿教育网整理 点击次数::155 导语:体育,篮球运动项目备受世界广大青年所向往和喜爱,如今风靡全球,众所周知的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之NBA,无不招来全球数亿球迷的心,无不让数亿的青少年所崇拜和向往。可见篮球运动的魅力无处不在,篮球的价值何等的高贵。
导语:体育,篮球运动项目备受世界广大青年所向往和喜爱,如今风靡全球,众所周知的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之NBA,无不招来全球数亿球迷的心,无不让数亿的青少年所崇拜和向往。可见篮球运动的魅力无处不在,篮球的价值何等的高贵。对于喜爱篮球运动的球迷来讲,科比,这位美国篮球超级巨星,也许你对他一点也不陌生吧!他从三岁开始打球,抱着对篮球的一种热爱,高中时代就已经体现出篮球巨星的气势。篮球运动是一项技能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之一,要想学好篮球要从小开始。这就是我要讨论的话题。篮球运动从幼儿做起,从幼儿园开始做起。在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要坚持做到三个基本,就是基本技术、基本素质、基本配合。当今学前教育,有少数幼儿园在做篮球特色园,有的以篮球为特色,有的专门以篮球为主特色园来做。在幼儿园,每个老师都有自我的一种教学方式,千变万化,各展特色。经过在幼儿园多年一直坚守在一线老师位置上,以多年的幼儿篮球教学实践探索和经验,凭借对幼儿心理的理解,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下面谈谈如何在幼儿开展篮球运动以及开展篮球运动的策略。
一、选球与持球方法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从小班到大班,幼儿园的儿童用球为3号小篮球。当幼儿第一次碰到篮球时都会觉得很兴奋,对于幼儿一般选择低手持球方法,高手持球:五指张开,两大拇指朝上,两手抱球。第一次授课时,要讲解示范正确的动作要领,对于有些掌握不好的幼儿要个别指导。最初,各种持球方法都会有。其实,正确的持球方法对幼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幼儿掌握到正确的持球方法,幼儿会很容易受到受害,特别是幼儿的手指,例如幼儿持球方法不对,手指戳到球,这对幼儿的手指的伤害是非常之大。因此老师在给初学者的幼儿上篮球课时必须教会幼儿如何正确的持球,这样可以减少伤害,为下一步动作打好基础。
二、拍高球
(一)原地拍高球
对于初学者的幼儿来说,他们对球感,熟悉程度都是比较陌生的。在原有的基础上,针对幼儿拍球要从原地不动拍球开始,简称“原地拍球”,把这种拍球方式看成是幼儿往后学习的出发点和起点。原地拍球顾名思义,就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不移动的拍球。原地拍球的最基本的要素分为一个“基本”和“三个要点”分为原地拍球的基本站姿、原地的右手拍球、左手拍球、双手交替拍球。“基本”讲的是基本站姿,幼儿站在原地拍球的基本站姿。基本站姿的动作要领:两膝盖微屈,腰背挺直,身体稍向前倾斜,刚开始练习基本姿势站立时对幼儿要进行时间上的考验和锻炼,由多到少,可根据幼儿最喜欢的数数来计量。由于根据习惯幼儿也经常喜欢用右手拿东西,因此开始从右手开始练习原地拍高球,原地右手拍高球的动作要领:站在自己的原地,基本站姿站好,双手五指张开,右手放在球的上面,左手放在球的下面托住球,双手托住球持胸前,做好准备拍球姿势,拍球时体会手指(食指和中指)压拨球的感觉,手腕上下用力摇动,每次球拍的高球不要超过胸前,肚子的高度为好。同理,左手拍球动作方法一样。最后是双手交替拍球,在左右手熟悉之后,左右手也会显得是那么的简单,老师做示范动作,只要告诉幼儿左右手各拍一下,交换拍就可,动作方法和左后手拍高球一样。原地拍高球的延伸,老师可准备有节奏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拍球,包括身体的上下抖动,更会显得球与身体结合的动感美。
(二)引导幼儿热爱篮球及原地拍高球的练习方法
尤其是对于刚进幼儿园的幼儿,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事物,一切都是陌生的。对于刚进入小班的幼儿,老师不要强加给幼儿一个指标,每个幼儿要拍多少个,起初老师要用自己的方法来吸引幼儿,让幼儿对篮球感兴趣,只要幼儿觉得自己感兴趣,他们就会无穷乐的玩,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用适当的方法。
第一种是“诱导法”,吸引幼儿,老师可展现篮球的一些技能,让幼儿在心里有一种崇拜的感觉,提高幼儿对篮球的兴趣。第二种方法是“示范法”,每次教幼儿前老师一定要示范,一次不行,要多次示范,幼儿会更加老师的动作进行一个形象的模仿,对于这种模仿,幼儿显示出了一种超强的能力。第三种是“联系法”,幼儿可根据幼儿的入园的生活经历,考验幼儿以前是否有玩过类似于圆圆的东西,比如气球,乒乓球等,都是圆的,有大有小,但玩的方式都不一样,这样就会勾起幼儿的回忆,让兴趣更加浓厚。
小班:针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九月份到十一月份,老师可组织幼儿玩一些关于有趣的游戏,比如滚球,抛球,这些游戏都会培养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十一月份后,老师要用“示范法”的形式教幼儿正确的拍球方法,首先练的都是拍高球。拍高球的动作要领以上已经讲过,关键是如何能让幼儿掌握这种方法,用这种方法把动作技能练的更好。首先让幼儿在拍的过程中站在自己的位置不动,保持球不会乱跑就好,老师指导幼儿在拍的过程中要慢,特别针对力量弱的幼儿,拍好每一个球,不求快,幼儿能达到这点就算是完成目标了。到了第二学期,对于幼儿的要求要加大,左右手拍球和双手交替拍球。口令数拍:练习时老师先用口令的方式进行教学,有节奏的12345678,按着8拍的节奏练习拍球,每次球落地与地面接触时开始数拍,接触一次数一拍;“音乐数拍”,老师可选择一首非常有动感节奏的音乐,幼儿结合音乐,跟着音乐里的节奏拍球。在拍球的过程中,幼儿的身体亦可跟着音乐抖动,在练习身体抖动之前,要不听音乐的练习。身体抖动练习方法:每次数拍时只要膝盖上下弯曲,连贯幼儿上身的抖动,原地的左右手和双手交替都用此方法来练习。
三、拍高球走的练习方法
中班:经过小班一年的练习,中班幼儿就可以练习拍高球走动了。拍球走分为右手拍高球走、左手拍高球走、双手交替拍高球走。
说到拍球走,有很多人就很迷惑,拍高球走不就是运球,为什么在幼儿园运球叫拍高球走,不叫运球呢?这样理解很正常,也没有什么不对,在篮球运动的课程里面,运球是专业的用词,但对于幼儿角度来讲,运球这个含义他们还不理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在幼儿园我们只能说他们更懂的词来诠释。
到了中班年龄,幼儿就可以练习拍高球走了。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练习。
第一、集体分散练习,在一个空旷舒适的地面上,不管是那个幼儿都愿意拍着随意的走动,开始练习时不要要求幼儿一定要走的多好,让幼儿尽情的玩耍。
第二、分组练习,通过老师的示范动作,幼儿完全有能力的模仿该动作进行拍高球走的练习。
拍高球走的练习方法
a:右手拍球高球走:球持于胸前,右手放在球的上面,左手托住球,刚开始练习时幼儿不要太快,走一步拍一次,根据自身身体的协调性习惯的拍高球,每次拍球的高度不高于胸前,到肚子的高最佳,练习时用直线方法练习,多次练习练习拍高球走直线;
b:左手拍高球走,同右手拍高球的方法一样,由于更多幼儿更习惯于右手拿球,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左手要练习的更多
c:双手交替拍高球走,在这个练习的过程,要经过双手的交换拍球,针对中班刚学的幼儿会有点难度,在练习的过程中指导幼儿走的步伐不要太大,慢点拍好每一个球就可。
四、篮球表演练习方法
大班:到了大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能,对于篮球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意识。篮球表演一般在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篮球表演对于幼儿来说也是一种历练的过程。一个篮球表演活动包括了队形、音乐、技能,集中了幼儿所有的优点,因此如果在幼儿园进行一场幼儿的篮球表演也是非常不简单的。
幼儿篮球表演的练习方法可分为几个步骤练习。
第一、让幼儿掌握相应的技能,也就是说,在指定一个篮球节目里,幼儿必须熟练相应的基本技能,必要经历过一断时间相应的训练,包括中班所学内容都会有包含在里面。一场好看的幼儿篮球表演,它里面必须包含了一定技能技巧,而这些技能技巧需要幼儿不断个体练习与整体练习成形,而且还要加以巩固和熟悉,这是表演的最基本条件;
第二、逐个练习动作,一场表演下来,中间需要很多细腻的动作,因此老师在教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针对每个幼儿,尤其是能力差些的幼儿,特别指导,特别练习,练习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动作都要整齐、完美;
第三、熟悉音乐,在没有老师的指导,完全需要幼儿听音乐来做动作,哪一段音乐是多少拍,应该做什么动作,每一段音乐都需幼儿去理解和熟悉;
第四:结合音乐和动作练习,因为一场篮球表演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动作和技能,所以在选择音乐上会有不同,而且形式多样化,不同的动作陪衬了不同的音乐,熟悉音乐,掌握了动作,才能形成一个完整而炫丽的篮球表演。
五、游戏活动与素质练习
幼儿不同成人,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在篮球练习过程中需要有一些被吸引的东西才能达到一种比较好的效果。为了提高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力量,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第二个方面是素质练习方面。在篮球练习过程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小班可以设计一项拍球的比赛的游戏,看谁拍的多,中班可以设计比赛拍球跑的游戏,玩接力赛,到了大班,可以设计投篮,半场篮球赛,有能力的话可以设计一整场的篮球比赛。
由于幼儿正处于快速发育期,年龄较小,身体薄弱,力量较差,所以在练习的过程当中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素质性的锻炼,包括俯卧撑,仰卧起坐,变速跑等等,用这些方式来增强幼儿的体力,增加幼儿的力量,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
六、幼儿篮球比赛练习方法
幼儿园除了开展幼儿篮球表演外,还可以开展幼儿篮球比赛,这些都需要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可达到。在开始篮球比赛之前,幼儿要掌握的一些篮球动作技能。在篮球场上我们随处可见的有传球、投篮、运球、配合、跑位。还包括一些关于犯规动作,幼儿容易犯的错误是拿到球部知如何处理,是传?是投?是拿着球跑?下面将详细阐述幼儿篮球比赛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和要注意的事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循序渐进的学习要求,比赛一般在大班第二学期开展,但在第一学期就要着手准备,给幼儿灌输一些关于篮球比赛的知识,也可要适当的练习。比赛中幼儿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传球、投篮、运球走与跑。而传球包括胸前传球和头上传球是幼儿最为常用的传球方法;投篮:以双手胸前投篮为主,双手胸前投篮更适合幼儿投篮,因为通过双手出球的力量会更大,也比较好掌握。需要注意的犯规与违例常识有:拉人、推人、抱球跑、阻挡、运球两次、打手、争球、跑出边线,而在这几点,幼儿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运球两次,第一次抱球,拍球之后抱球再进行运球,这就是所谓的两次,有一种是争球,十个人一个球,或者六个人一个球,都想拿到这一个球,在球场上经常会看到的是争球,两个,三个,四个人幼儿一起争一个球,这时老师要及时的做好裁判工作,若有犯规的就立即停止,若没事,对幼儿没有任何伤害可以继续争球,这也是培养幼儿的一种自我争强的心理,提高幼儿对事物的竞争性,适者生存。
扩大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各种兴趣。如让他们参加游戏、泥工、绘画及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劳动,使注意对象变为儿童的行动对象,使之处于积极活动状态,有利于保持注意。家长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鲜的环境中去玩,如到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未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或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注意力。
2、培养儿童的自控能力
要排除外来干扰,维持长时间的、集中的注意力,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家长可以从帮助孩子控制外部行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不能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又干那,如不要边吃饭边玩;在看书、绘画时要保持正确姿势、不乱动、不乱摸。还可以让孩子通过某项专门训练,如练琴、书法、绘画来培养自制力。
3、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认真教导孩子哪些事情可以干,哪些不可以,并且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让孩子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对多动症儿童进行引导活动
多动症的孩子精力旺盛,那么引导孩子多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且有人耐心的指导孩子,并陪伴他们一起玩。
5、多动症儿童进行心理治疗
一、基本功训练规范性的概念
舞蹈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就是指舞者进行“开、绷、直”, “圆、曲、收”等一系列肢体训练时的基本形态标准。这些标准是正确的、得到上上下下认可的, 具有可传播性、可实施性的特点。舞者按照这个规范标准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 可以形成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可以形成优美舞姿和舞蹈气质, 可以表现舞蹈主题、展示舞蹈力量。我国艺术院校舞蹈院系都是统一舞蹈教材, 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都使用这一基本功训练规范进行训练, 历届全国舞蹈比赛评委也都使用这一基本功训练规范进行技术评判。
二、基本功训练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地方院校纷纷开办舞蹈专业, 社会上也有各种舞蹈培训班, 这对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和舞蹈艺术事业的繁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是没有建立健全完整的、规范的舞蹈训练理论体系, 使用的舞蹈教材也不够规范, 舞蹈老师的素质也良莠不齐, 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舞蹈培训班上的舞蹈老师, 大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培训, 他们唯利是图, 基本功训练不够规范, 学生一旦形成不规范的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就很难矫正, 影响也许是终身的。从舞蹈教学实践来看, 很多舞蹈学生对舞蹈基本功的规范训练重视不够、兴趣不浓、状态不佳, 只被动地认为是技术训练。
三、基本功训练规范性的要求
(一) 教学条件的规范性
要制定科学系统地基本功训练规范教学计划, 要选择通行的规范化教材, 要根据舞蹈的运动规律和学生的生理特点, 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科学系统地安排训练施教内容,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要选用规范化的舞蹈教材, 让学生接受正规的舞蹈教育。教师动作示范要规范标准, 决不能有丝毫走样, 同时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动作进行示范纠错。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确立基本功训练的规范性意识, 要因人而异, 按照标准规范训练, 锻炼学生身体的柔软度、动作力度、开度、弹跳高度, 力求使学生动作准确规范。
(二) 教学过程的规范性
舞蹈动作讲究节奏和韵律, 有严格的规范, 所以舞蹈动作训练必须规范, 训练方法必须科学, 否则舞台动作达不到标准、表演水平也就得不到提高。舞蹈基本功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践, 传统的“口传身授”是舞蹈动作教学最基本、最管用的方法。“口传”, 就是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精练的语言讲解动作、辅导学生。要讲清动作要领与标准, 要讲清容易出错或不到位的现象, 要教会学生如何防范、如何纠错。“身授”, 就是教师在舞蹈教学中亲自为学生塑造动态形象, 让学生效仿学习。教师的一招一式都必须准确、规范, 切不可有丝毫疏忽和差错。教师的“口传身授”训练必须是长期的, 对学生的要求也必须是严格的, 师生都要养成规范习惯、树立规范意识。持之以恒, 日积月累, 学生在舞台上就能舞出舞蹈的神韵。
(三) 舞蹈动作的规范性
舞蹈动作是经过美化、夸张和条理化的, 具有典型性、规范性和技巧性。例如芭蕾舞里的对手位训练、古典舞中对“兰花指”的手形要求都是有严格的规范标准。压腿是舞蹈最基本的训练, 压腿包括压前腿、旁腿和后腿。在压腿过程中, 上半身保持直立, 脚背向外打开并且绷直, 腿部关节直立。压腿时, 要因人而异, 不要苛求全部压到位, 个别演员韧带太紧, 难以一下到位, 但要保持姿态正确, 坚持训练, 逐步增加难度, 逐步达到规范要求。在压旁腿和后腿时易出胯和斜胯, 一定要注意及时纠正。矫正后腿动作时端平肩膀、挺直颈部、撑住头部, 身体向后伸展。压旁腿时, 用手扶住同侧把杆, 另一只手臂紧贴耳边, 往自己的腿上靠近并且尽量向远处伸展。舞蹈动作很多, 都有严格的标准, 教师要耐心细致指导, 要从严把握、严格施训、规范施教。
四、结语
综上所述, 舞蹈基本功的规范化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舞蹈教学必须要做到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动作训练“三规范”, 舞蹈基本功训练必须要严格标准、遵照科学、持之以恒, 不断提高舞蹈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倩侔.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多元因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100-102.
[2]罗学玲.舞蹈教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考试 (教研) .2007, 12.
[3]刘青戈.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儿童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推荐阅读:
儿童舞蹈视频大全,幼儿舞蹈视频06-02
儿童逻辑思维训练五方法10-26
舞蹈基本功说课稿06-09
当下少儿舞蹈的正确教学方法05-29
听障儿童康复训练技巧07-01
浅析儿童少年跆拳道训练06-01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训练09-10
自闭症儿童的训练要点10-29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