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的评课(共14篇)
胡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留下以下几点感想:
一、整节课结构清晰,老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循环小数的初识到概念得发展,再到对小数进行分类,最后巩固提高深化对循环小数的认识。
二、在导入部分胡老师用一些循环的数字和字母引入,使抽象的循环现象简约化,简单化。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重点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等,目的是为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做好铺垫。
三、注重细节,让学生透彻掌握数学概念。探索新知时胡老师通过出示例题,让学生计算竖式400÷75这道算式后,又列出几个不同的小数,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些是循环小数,哪些不是,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在潜意思中可以理解循环小数的定义,进而发现循环小数的数字可以从小数部分的任何一位开始,循环数字可以是一位或几位,通过比较,自然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了循环小数的概念。同时,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又引出了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及有限小数的关系,
关键词:记录,分析,评价,课堂气氛
科学正确的评课能够使人心悦诚服, 深受启发, 较为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不恰当的评课则会产生负面效应。怎样评价一节课, 行家们众说纷纭。不论哪种说法, 都有它的道理。因为教师授课的过程, 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材内容, 而是要将相关知识整理加工后, 条理、有序, 准确、明了地传授给学生, 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其形式是不拘一格的。笔者就怎样评价一堂课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认真听课, 准确记录好课堂上的全部资料
认真听课是评好这节课的前提条件。首先, 要求听课者了解本节课在所属单元的的编排目的和意图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以便在听课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讲课思路, 体会教学设计的用心。其次, 要做好听课记录。即记录好全课教学环节, 如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知识铺垫, 按照知识层次讲授新课, 总结全课, 提高升华或者交代规律等。还要记录教师讲课的语言, 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话千万别放过, 要记录教师使用教具进行演示, 实验, 以及板书等一系列教学行为。此外, 还要记录学生的活动次数, 学生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的人次数, 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情况。对老师讲课的主要步骤各用多少时间, 特别是老师讲授时间和学生练习的时间也要做好记录, 以考察教学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 是否重点突出。在记录的过程中, 老师还要对课堂上的情况一一进行点评, 对课堂上出现的情况要及时的作出思考整理并做出反应, 用随堂短评形式记录下来, 并随时对照评课标准, 及时对相应的评价要素作出评判, 或加以肯定, 或者提出建议, 或者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升华。
二、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得当直接影响到老师上课的质量。首先, 看教学目标是否全面、具体、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 教学手段紧密地围绕目标, 为实现目标服务。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在导入新课后要通过投影、板书、挂纸或别的形式 (如口述) 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告诉学生, 便于学生明确、心中有数、自觉进行学习。有的老师从教学设计艺术出发, 在一开始不出示教学目标, 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显示, 这也不是不可以。何时明确目标, 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定, 但切忌跟着感觉走。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 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 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其次, 看知识教授准确、科学, 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突出了重点, 突破了难点, 抓住了关键。精心组织、处理教材:根据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 充实与处理, 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 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
三、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评价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能否控制住教学的正常秩序, 使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 是评价一堂课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被动性, 接受性为主要特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课堂上老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 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 照顾到全体学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 并达到良好效果。
四、看课堂气氛的活跃
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来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或者回答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活跃首先指思维上的活跃, 活跃不同于热闹。让大脑动起来, 实现真正思维的碰撞, 而不是一潭死水。比如, 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是从思维火花、智力培养、智慧训练为目的的, 这可能会带来课堂上的“混乱”, 所以, 更需要教师把握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最有效的活化是有效的联系学生的实际, 有利于学生的再发展而进行的活化, 不一定什么都要和生活搞到一起, 那样理解太肤浅。生拉硬扯肯定不是好课。在课堂上可以用一句话来看课堂的气氛和质量:看学生是不是越学越爱学, 是不是越学越会学, 是不是越学越聪明。
五、看教师的基本功
首先, 板书设计科学合理, 依纲扣本;言简意赅, 有艺术性;条理性强, 字迹工整美观, 板画娴熟。其次, 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 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 举止从容, 态度热情, 热爱学生, 师生情感融洽。再次,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 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 要准确清楚, 说普通话, 精当简炼, 生动形象, 有启发性。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 快慢适度, 抑扬顿挫, 富于变化。最后, 教师的表情也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是充满着生机的鲜活的过程, 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和对话。教学过程中应该洋溢着微笑的面孔, 教学中应该饱含着真情的问候。让学生们感觉到老师和自己是知心的朋友, 在学习过程中才能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和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应该掌握的能力。这就叫“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领导的话语霸权——“极端”与“武断”。包括学校及其以上级别的评课、评教,大多情况下都由相关主持人邀请领导先做指导性、定论性的讲话或点评,而不考虑领导的学科背景,是否内行;领导自己也往往以权威、专家自居,无论有没有真功夫,总会侃侃而谈,尽管常常错误百出,贻笑大方,但滔滔不绝之外行话非“语不惊人死不休”,听会的教师都为领导的“高论”捏着一把汗,感到滑稽可笑,甚至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而领导却依然“不屈不挠”,眉飞色舞地说个不停。他们的讲话或漏洞百出,或语无伦次,或拾人牙慧,或不着边际,或是全盘否定(对教师囿于成见,而非实事求是地就课论课),或是一概赞扬课(是主办方请来的吹鼓手,唱完赞歌,拿了银子了事),这样“极端”与“武断”的评课、评教,难免是非不分,颠倒黑白,居心叵测,其意义价值荡然无存,害人不浅。特别是被全盘否定得一无是处的课,有的开课教师花费了一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去备课、磨课、做课件……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所受的打击没有切肤之痛的人谁又能够想象得出,从此对自己失去了自信,还能够上好课吗?还是做教师的料吗?从此一蹶不振,无颜见人,甚至有的精神抑郁失常,还有的连自杀的念头都有。请注意,这绝非耸人听闻,确有其人其事,因为,领导的话被许多不明真相,失去判断力的人奉为金科玉律。可见,其负面影响之大、之恶劣、之深广,绝不容小觑。
专家的胡言乱语——“违心”与 “无奈”。这里所说的专家,大致有教研员、特级教师、教授等专业人员。其中不乏资深的名流,的确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名副其实,可是,他们终究不能免俗,出于五花八门的原因,他们或言不由衷,或口是心非,或指鹿为马。明明一节课上得“风起云涌”、“滴水不漏”,几近完美,他们却大加贬斥,口诛笔伐;而问题突出,差错明显的课又极尽赞美。混淆是非,直让人目瞪口呆,一头雾水。其结果可想而知。
同事的彼此相轻——“跟风”与“嫉妒”。这里的同事主要是同一学科、同一年级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校领导(包括校长、行政人员)、教师间的自相残杀、勾心斗角。有的领导对某教师有看法,或是嫉贤妒能,就借评课之机横加指责,其声色之严厉,言语之尖酸,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他们往往以高明的、不可一世的专家自居,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忘记了姓啥名谁,其专横跋扈,大发雷霆,恼羞成怒,黔驴技穷,狗急跳墙,目空一切,简直让人匪夷所思,感到可气可悲,亦复可叹可怜。而其他人员呢,屈于领导的淫威与霸道,也只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丧失了主见与人格。这样的研讨与评课,分明就是批斗会,不仅对教学没有任何帮助,相反,助长、滋生了丑恶的陋习拍马溜须,投机钻营,陷害无辜。
走笔至此,请读者诸君注意,上述所及,光明磊落的圣贤领导,独出机杼的真正专家,实事求是的同事不在其列,相反,我们对他们应该表达敬意。比如,2008年4月24日在上海杨浦高级中学举行的长三角语文教学研讨会上,针对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选派的优秀教师奉上的优质课,许多领导、专家都给予了“优点”与“不足”的客观评价,不论是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心悦诚服,这样的评课,才真正起到了研讨的应有作用,值得提倡。
语文教研组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雪》是一首动人的咏雪诗,是一幅美妙多姿的雪景图,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它是鲁迅《野草》集里的佳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这篇优美的散文,是鲁迅先生1925年元月创作的。作者以生花妙笔,描绘了“江南”和“朔方”迥然不同的雪景,表现了对明媚春天的无限向往,对美好事物的缅怀,以及对冷酷现实奋勇抗争的精神。这篇散文,脍炙人口,感人肺腑,主要表现在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感情,美丽的想象和新颖的意境,精练而富于美感的语言,三者有机地结合,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论是对江南的雪、雪野,还是对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也不论对明艳剔透的雪罗汉,还是对朔方的如粉、如沙的雪花,作者都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予以形象的描绘,借雪景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凭借形象来寄寓自己深刻的思想,所以才有感人心魄的艺术力量。但是,由于鲁迅先生的生活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加之他的文学语言风格特点,学生感觉比较生涩,因此阅读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正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内涵,教师得下一番真功夫。今天在刘岩山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老师教得潇洒,学生学得愉快,正如课文所展现的雪景那样,课堂上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给人以深刻的全新的感受。具体来说,本节课有以下几大亮点:
一、理念新。刘老师的课以文本为依托,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开课时,他以亲切的微笑和激情的话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书让学生自己读,问题让学生自己提,难点让学生自己议,评价让学生自己说,情感让学生自己悟„„整节课,在 刘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全体学生情绪饱满,兴致高涨,思维活跃,效果极佳。
二、目标准。评价一节课是否有效或高效,教学目标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认为刘老师这节课所设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非常准确到位的。根据课文特点,他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和段落,通过读、思、议、悟、说、读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走进雪景,感受雪趣,感悟雪情。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2---3自然段时,刘老师指导学生抓住“洁白 明艳 滋润 闪闪地生光”等重点词,深入体会雪罗汉的美丽可爱。不仅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还要求用绘声绘色的朗读来表达这种感受,以深化和升华学生的体验。
三、策略精。让学生在多种读书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1、思维训练法:在学生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刘老师并不满足于学生获得了现成的答案,而是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提出“你是怎样知道的?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等问题,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以利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还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充分展开讨论:“还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本的能力。
2、比较联系法:《雪》这篇课文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渗透在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所创造的意境之中。依据文本的这一特点,刘老师指导学生抓住作者描绘江南和朔方两幅雪景图,张开想象的翅膀,由“朔方的雪花”联想到“暖国的雨”,由“雨”联想到“江南的雪”,由“雪”联想到山茶、梅花盛开的“雪野”,由“雪野”联想到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人情景;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思,议,悟,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作者笔下所描绘的雄浑壮丽的意境,从而更强烈地感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满足。这节课张老师还运用了很多有效的教学策略,这里不一一列举。
四、过程清。纵观刘老师的这节课,给人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轻轻松松的感受。真正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的语文教学法。
当然,作为一堂示范课,除了课文教学中的闪光点,也有一些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地方:
一、普通话的运用还得进一步强化。对于如此美妙的散文诗,如果不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显得弱化了。
二、应该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应该在课堂上恰当进行微课教学的活动,这时候电子白板的威力就展现出来了。
三、应该大胆放开学生的思维,不能把学生拘泥于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创造性的求知。
四、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学生思考问题要讲求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过分拔高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
1.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本节课教师设计的几个活动来看,均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课一开始,教师就把玩具、书、篮子、衣服、鞋子、饮料瓶等东西零乱地丢在教室中间,让学生亲自体验杂乱无章的生活,既不美观,又不卫生,自然而然产生收拾东西的欲望。有了欲望,教师并不忙于让学生动手,而是让学生思考:全班这么多学生如果都上来,会造成什么后果?学生想像这样做的危险,这样做的混乱,自然产生了讲秩序的念头,体验秩序能使生活有条有理。不显山不露水地渗透了做事要讲秩序,物品要按需要分类的思想。如果我们老师每节课都能把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有意、有机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水平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2.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数学学习与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育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理念。如,面对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分类、整理方法,教师不仅不框学生,反而积极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习惯去分类。
3.注意学生的感性认识。这节课,无论是开课时对“分类”重要性的渗透,课中对“分类”方法的.学习,还是课外对“分类”的应用,都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的感受。如课一开始,杂乱的东西让学生感觉难受,经过整理,感觉不仅舒服,更重要的是方便学习、生活。有了这样的体验,教师又通过布置课外活动,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将课内体验向课外延伸,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逐步形成。
听了张老师这节课,我感受较深,张老师的比赛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平面图形涂色比赛入手,驱动了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同时张老师通过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在学生认知上创设矛盾,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充分的体验,感悟到了面积的实际含义,建立了清晰的表象,加深了学生对面积的理解。
在张老师这节课中,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概念掌握清晰在课的开始,张老师通过让学生给不同平面图形涂色比赛入手,使学生体验到游戏不公平,台上同学用的纸张面积大,从而引出面积,然后让学生自己摸数学书的封面、桌子面、黑板表面、铅笔盒盖的面,直观感受到面是平的,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再让学生比较黑板面和电视机面的大小,通过大量比较引出面积的含义。通过学生动手摸、用眼观察观察、用嘴说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充分感知并且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通过第二道例题,比较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的大小,使学生体会到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感受面积。张老师又在学生认识面积后,有的物体表面从直观上就能判断大小,有的不能一眼看出大小,张老师设计了一组练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了重叠法能够很快判断出大小,学生利用这种方法解决了问题。借着出示了两张长方形的纸张判断大小,学生再利用重叠法无法判断了,这就在学生认知上制造了矛盾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在小组探究中逐步认识到用小正方形、圆形或三角形测量后可以进行比较。接着学生的认知张老师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学生通过比较选择了用小正方形测量最好。学生在认知好像解决了刚才的问题,但是张老师没有接着学生的认识练习,而是出示一组相同面积的图形(有验证相等的过程)学生在矛盾中认识到要用统一的小正方形才行,也就是要有统一的标 准。通过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不断探索,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一、操作流程评价
比较成功的课改模式, 都有自己规范的基本操作流程。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应该按照基本操作流程, 清晰、熟练地导学每一个环节的内容, 一步一步地完成预设任务。有的教师在导学时, 为了“节省”时间, 随意删减环节或把两个甚至三个环节合并在一起进行, 这是不妥当的。
上课后, 有的教师不让学生进行自学准备, 直接进入合作讨论阶段, 这是违背学生学习规律的。孰不知, 没有充分的自学作铺垫, 合作便成为无源之水, 只能是蜻蜓点水, 难以深入。还有的教师把不同阶段的任务混在一起, 环节之间没有必要的引导过渡。
某教师在上课后的第一次导学提示是:“请同学们先按照自学提纲完成任务, 哪个小组完成了就开始合作交流, 然后就去黑板上展示……”乍一看, 要求明了, 指导具体。但在课堂上, 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进行学习时, 就出现了问题。先完成自学任务的小组在进行合作环节的交流讨论时, 嘈杂的声音干扰了其他小组成员的独立思考, 影响了其他小组的学习效果。按流程进行比较快的小组, 完成合作、展示任务后, 很多学生便无所事事了, 只有等待其他小组走完同样的流程, 等待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就会做一些小动作或其他无关的事情, 没有比其他小组的成员获得更多的收益, “节省”时间也便失去了意义。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全体学生在自学时独立思考, 静心自修, 充分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控制好课堂, 使其保持安静, 因为嘈杂的环境是不利于学生沉下心来, 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 只有各个小组的学习同步进行, 才会收到自学的整体效果。全部小组自学完成后, 再转入合作、展示环节, 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扎扎实实, 秩序井然。评课时, 评价者需要就授课教师对基本流程的操作是否顺畅, 变通是否恰当, 创新是否合理等作出评价。
二、教师活动评价
各种新的课改模式, 都对教师的课堂活动提出了一定的限制, 其核心是:学生能说的, 教师不要说;学生能做的, 教师不要做。基于这一认识, 在评课时, 评价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点评授课教师的课堂活动:
1. 导学提示是否恰当。
在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 教师的讲授内容、讲授水平越来越被淡化,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就体现在了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上。因此, 教师课前对引导语的设计、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进行导学, 就成了评价教师课堂活动的焦点。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 教师导学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没有或淡化引导提示, 学生学习时随意性很大;引导提示要求不明确, 学生学习时无所适从;引导提示杂乱无序,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停地插话提醒, 分散学生的注意, 干扰学生的自学。因此, 清晰流畅、规范明确、具体完整的导学设计和操作, 是课堂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所在, 也是教师授课艺术的重要体现, 评课时应予以高度关注。
2. 点评是否合理。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并不意味着要求教师完全退出讲授的舞台。前文所述“学生能说的, 教师不要说;学生能做的, 教师不要做”并不排斥教师在课堂中的精讲和点评。
有一次听公开课, 整堂课的操作还算精彩。但直到下课, 这位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没进行解答, 使之成为这节课的一个败笔。课下跟她交流时, 她有点茫然地说:“不是不让老师讲吗?”令人一时哑然。
笔者还发现,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口头或书面展示内容, 对学生的相互评价结果, 不进行点评或不及时进行点评, 使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正确与否无所适从。还有的教师, 在学生回答或板书之后, 不征求其他学生的意见就急于作出评判, 把自己事先预备的答案或理解灌输给学生。这些都是教师在点评中的不合理做法。
课改强调的是“学生能学会的要让他们自己学”, 在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能解决问题的时候, 教师要“惜言如金”。但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学不会的地方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必须由教师出马了, 正如孔子所言:“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对那些所有学生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抓住契机, 讲精讲透, 不再吝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才华。因此, 前述“学生能说的, 教师不要说;学生能做的, 教师不要做”的另一层面的理解应该是:“学生不能说的, 教师要说;学生不能做的, 教师要做”。评课时, 要紧紧围绕这一核心, 点评授课教师的讲与不讲或多讲与少讲。
3. 分工是否科学。
课改模式下, 学生的活动多了起来, 较之传统课堂, 时间就显得紧张了。因此, 科学分工就成了课堂上高质高效的关键所在。
有些教师在自学和合作环节, 把学习内容分解给不同的小组完成, 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每节课的学习任务, 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完成的。如此分工, 便会使学生学得支离破碎, 不能系统把握知识体系。因此, 在自学和合作环节, 应当引导全体学生完成全部学习任务, 分工只是对展示环节而言的。通过自学和合作阶段, 学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学习任务, 展示是为了反馈学情、激励学生、暴露问题。为了优化课堂结构, 节省课堂时间, 在展示环节科学分工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学习内容较多时, 就需要把任务分解给不同的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展示。这并不会影响学生对全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也不会因为分工而使知识体系支离破碎。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预先设计, 展示哪些内容, 让哪些学生去展示, 在课堂上操作时要心中有数。
4. 是否有无效劳动。
有的教师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越俎代庖的角色, 凡是自己能干的都不愿意放手给学生, 连一些细微的工作都要自己去干;有的教师给学生读学习目标、读作者介绍、读背景资料、读题干提示、读题目内容等;有的教师还习惯于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 数遍重复学生的答语;有的教师不厌其烦地把学生说的、写的内容再自己写一遍, 这都是很不妥当的。
三、学生活动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评课的一个重心。
1. 应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状况。
一节课当中, 无论哪一环节, 有多少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 学习的兴致和积极性如何, 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尺。
笔者在听课中发现, 有些教师只注重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 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状况。一些学生回答、板书时, 多数学生只能当旁听者、旁观者, 很少有发言和评价的机会, 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上课开小差、精力不集中。在这种教学状态下,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便无从体现。因此, 评课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面和参与状态。
2. 应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有些教师在上课时只注重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结果, 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做法是:出示学习提纲后, 放纵学生滥用资料, 抄袭答案。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没有思考, 没有探讨, 仅仅把现成的文字从资料书上搬下来。试想, 学生从事这种活动的意义何在?接下来合作和展示中的读答案、写答案, 又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的学习活动, 不仅仅需要结果, 更应该关注过程。只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 才能让学生真正品尝到付出艰辛后获得收获的愉悦。因此, 评课时, 除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外, 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 应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自学、合作、展示、评价、练习的每一处细节, 都应当养之有素, 唯如此才能真正反映出教师平时对学生的教学行为训练情况。
有些学生朗读课文时回读错读、拿腔作调, 回答问题时吞吞吐吐、扭扭捏捏, 板书展示时版面缺乏设计、字体歪歪扭扭, 教师却不闻不问, 没有评价, 没有指导, 使学生的诸多非智力因素无法培养。从学生的种种表现, 可以有效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此, 评课时应当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
四、课堂效率评价
实施课改以后, 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 课堂上很多意外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 可以比较准确地预设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 在备课时怎样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就成了新的问题。
教师的课堂容量过大, 安排的学习内容过多, 设计的问题太琐碎, 一节课下来, 师生都忙得不亦乐乎, 到下课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每个环节、每个问题都只是走马观花, 难以深入。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自己上课的流程规范, 引导到位, 设计的学习内容过少, 问题过于简单, 达不到正常的教学进度要求, 长此以往, 其效率可想而知。还有的教师, 内容安排、问题设计都比较合理, 但由于引导点评时啰嗦, 在某个环节上拖泥带水, 耗费了时间, 延误了进度, 结果也无法按预设完成教学任务。
评课时, 应考虑教师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导学过程等方面设计处理的有效性。
一节课当中, 无论哪一环节, 有多少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 学习的兴致和积极性如何, 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尺。
【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班 评课活动
我借助南昌市第三届初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条件,以各校推荐教龄为三年以上的初中英语教师为培训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实地观察,评课录像分析等方式,勾勒出个案中教师评课的实然状态。
一、研究对象是培训班的其中一组,全组教师共23人,其中指导教师2人。具体情况如下:
1.教龄方面,最长教龄为30年,平均教龄为9.5年。年龄最大48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为29. 7岁。2.最高学历方面,硕士占8. 6%,本科占90.1%,大专占1.3%。3.职称方面,高级职称占8.6%,一级为30.4%,二级为60.8%。4.教师来源方面,来自市属学校的教师有36.3%,来自区属学校教师有54.5% 人,来自大学附中市属学校的教师有9.2%。5.教师所属学校性质方面,有来自热点学校的教师22.7%,有来自普通学校的31.8% ,还有来自城乡结合地带的45.5%。
由此可见,该培训班教师有着不同的教育经历和教学经验参差不齐以及他们各自所属学校有着不同的性质等特点,具有一定“代表性”,它承载的信息量必然多于一般学校。
二、我把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框架定为以下3个方面:
1.个案中的老师是怎么评课的?具体细化为以下问题:
(1)人员:评课人员的有何资质?由什么人组成?是否有学生参与了评课活动?(2)标准:评课人员用什么标准来评课?是经验吗?(3)内容:评课人员都评了些什么内容?——三维目标?教材处理?课堂结构?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基本功?多媒体的运用?学生的参与度?教学的时效性?(4)形式:评课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基本程序如何?为什么?如何关注全体发言老师?在评课过程中遇到沉默的老师,关注他们为什么不发言?他们的沉默意味了什么?他们会用何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5)作用:讲课老师对评课意见有何看法?他们是如何对待别人的意见的?为什么?
2.个案中的老师喜欢什么样的评课方式?他们期望得到什么样的指点?他们对评课的应然判断?
3.个案中的老师,意见为何会出现差异?他们当下的评课知识是怎么来?
上述这些问题成了我理解评课活动实然状态的基本结构。
三、为了了解不同的评课教师意见的差异原因,我分别选取了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中青年教师和教龄不长的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关注不同职称的教师、关注有不同任教年限的教师、关注在评课里被认为沉默或发言积极或发言不主动的教师以及关注来自各类热点或非热点学校的教师。一年的培训期结束了,在18次评课中,我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评课老师的关注焦点落在授课教师的课程设计、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过程和多媒体等等。从关注的频率来看,依次是:教学过程(27次)、教师基本功(25次)、学生(21次)、课程设计(16次)。由此,我们评课的重心在教师和教。
2.重“教学”轻“课程”。教师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评课不能只关注“课程的运作”,而忽视“课程的准备”,教师不仅应关注“怎么教”,更应该思考“教/学什么”。課程先于教学,教学内容先于教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教师课程意识不强,课程设计被放在了不重要的位置,似乎课程内容已经被规定了,不需要教师去进行太多的思考,教师自动放弃了对课程开发的权利。正因如此,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缺失。
3.“线性的”评课程序。从评课的时间分析来看,重在议课,相对轻视教师的评课后反思,忽视上课教师的声音甚至辩解。而且,由于缺少几轮的循环,很难保证教师是否真的在评课中成长。虽然课后有授课教师的反思,但是却无法保障评课建议真正贯彻到以后的教学,这从后面上课的一些教师对前面的评课点评并未落到实处就能看出问题来。
4.评课的全体参与性不高。集体评课时,听评课的教师往往更多地保持沉默,非到不得已时才发表意见。一些教龄比较长的教师还能主动发言,教龄较短的教师往往要被点名后才被动发言,问起原因认为自己经验不足,认为会不会评课和自己教学经验丰富与否有很大关系,还有性格原因等多方面的原因,从而影响到了评课的效果。
5.评课缺乏对话性和生成性。由于评课成了自说自话,没有交锋,没有对话,因而缺少生成性。同时,由于聚焦点多,发言略显凌乱。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个人认为在今后类似的培训班听评课活动,我们可以多关注教师的备课,以4-5位教师为一小组,以小组备课的形式大家共同参与、合作学习;评课者与上课者需要对话,才能了解教学设计的意图;培训班的听评课是一个循环进行的行动研究的过程,它需要连续跟进。听评课中指导教师应多给学员一些听课策略和任务,让他们带着任务去观课;适当引导学生参与评课,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华.课堂教学评价维度探析[J].新课程·中学,2009.
[2]章文夫.简析听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师,2010.
今天,聆听了陈老师执教的《顶碗少年》,受益匪浅。这堂语文阅读课,陈老师的整个教学思路是“以读代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在读读悟悟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强调了师生对话的互动,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重视了学生的感悟、体验、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学生在学语文,在用语文。现结合本文内容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1、整体把握,抓主线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表现顶碗表演动作的高难度;(2)具体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不仅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因此,陈老师的教学首先是抓住了文章的主线,以此来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学环节中老师设计的导言、问题、引读等都不能偏离文章的主线。文章的主线很清晰、明朗。陈老师沿主线引、沿主线导、学生很自然地沿主线学,沿主线思,沿主线悟。达到学有目标,学有重点。如导言中教师让一位学生讲述林肯的生平,以此来引导学生明白课文中要讲的道理也和课前的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一样。然后从生字词的认读、理解中导出文章的重点句也是文章的主线“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老师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而自由读文,解决问题。学生汇报时,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理解和感悟都围绕“为什么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这一中心进行。这样设计,既找准了切入点,又适当地进行了变序教学,有利于突破重难点。从而让学生理解了“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既是作者看了表演发出的感叹,也是文章的题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赞叹。
2、抓好字眼,重感悟
在这个环节上,教师设计了一个表格,这个表格抓住了文中的重要字眼“少年”“碗”“观众”,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少年不放弃希望,不怕失败、敢于挑战的精神。同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老师不失时机的进行朗读指导,加以点拨。实实在在让学生在“读中思、思中悟”,最后出示一到扩展填空,进一步让学生在填空时理解少年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总之,从教学设计和教学细节上看出陈教师的教风朴实,不设花架子,语文功底扎实,潜心研究文本。正像崔峦老师说的“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11月15日下午第二节,我认真聆听了刘杜琼老师执教的《基本笔画》教研课,觉得受益匪浅。
就刘老师的课而言,这是一节扎实的书法课,教师从开始的复习握笔姿势入手,激发学生书法兴趣,到观察基本笔画,再到认真范写,教给顺口溜,再到学生的自评,互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扎扎实实,教师写,学生练,“写”的概念落得很实。以下是我个人对于这堂课的点滴感想:
一、体现中国特色,做足中国风。
作为一节有中国特色,旨在体现汉字风韵,传扬中国文化的特色课,这节课几乎没有什么特色的中国元素,显得平淡,平白。要想激起孩子们的书法兴趣,氛围创造很重要。如果刘老师能在开头加入一个围绕“汉字、书法”的激趣互动谈话,或者出示画面上有一些中国汉字的故事或名家书写汉字的视频,再配上悠扬的中国古曲,应该会能抓住孩子们的心,抓住在场每位教师的心。
二、提高课堂效益。
一直以来,“高校课堂”是许多老师追求的目标,我也有许多困惑。但是这节课我认为眼前可以做到的有很多。首先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没有将孩子们的书法欲望激发开来,所以可以说孩子们基本上是在教师的带动下一步一步、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练,这样的书法课可以给孩子们留下多上影响我想每位老师心里都清楚,如果老师动心思将孩子的书法欲望深深激发,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喜欢了这些字,忍不住要写一些,那样的效果不言而喻。其次是教师评价效果不太好。在每次孩子们写完之后,教师都有一个评价活动:自评,互评,小组评,形式蛮多的,但是这些评价都在被评价孩子的眼前进行,老师忙于对这个孩子进行评价的`时候,别的孩子看不到,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字好在那里,不足在哪里,后来有进步在哪里,这样评价的效益就是仅限于被评价孩子以及周围的那几个人,并且老师的进行评价的时候,我看到了其他孩子们是无聊的,有的瘫坐在位子上,有的顺着教师的话在做,有的在东张西望,有的在玩。建议教师作业的评价放在展示台上展示,并且给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孩子以一定的奖励:一颗红星呀,一阵掌声呀都可以,这样的指导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高效的。虽然后来教师解释说,是由于条件有限,所以没在展示台上展示,我觉得教师可以用心去克服这个条件不足,而不是用解释来弥补错误:教师可以请学生上黑板演示,也可以事前做好课件,将学生作品输入电脑,进行对比,让学生看、评,效果应该也会不错的。
三、书法解字相结合。
汉字的最大特点就是音形义三合一,我们书法绝对不能脱离了汉字本身的意义去做仅仅是笔画组合的练习,每个字都有意义,每个字都是一幅画。挖掘了字的意义再来书法,会有助于学生把字写好,写端正。这就是汉字,是别文字所没有的独特魅力,教师应该充分挖掘。
一、注重朗读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以“教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为本,努力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并且培养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因为学生初学文言文,读课文停顿不准确。于是老师采取范读、指名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使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虽然比较费时,但我明显地感受到学生读得一次比一次好,理解也就加深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入情入境地品味。
二、注重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所以能够读懂文言文是一个重点。学生有学习古诗的基础,他们知道怎样翻译古诗,因此,在课堂上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一些难懂的地方才给予点拨和指导。学生在交流自己理解的过程中,老师又顺势引出理解文言文的两个基本方法:“看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这样进行学法指导显得很自然,让学生感觉到这个方法是大家在实践中得出来的,孩子掌握起来就更容易一些。
三、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紧扣主题
老师在揭示课题前给孩子讲了马克.吐温的故事,让孩子感知语言的艺术。在拓展环节,应用了综合性学习里体现语言艺术的生活中的语言的`资料,离孩子的生活很近。有了这开课的铺垫,课后的拓展,孩子对于语言的艺术就领悟得比较深切了。
而这一难点的轻松解决,得益于冯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那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设计,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而这相扣与递进之间,过渡却又是那么自然。冯老师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话说生命,即初步学习课文,概括课文三个事例,二是读懂作者的思考,三是回到前面两个事例,以多种方式感悟理解飞蛾与瓜苗是如何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第一个事例主要以师生对话、读书的方式去理解感悟,研读第二个事例时,冯老师改变了教学策略,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立即感悟瓜苗的顽强生命力,这又是一个精彩之处。
第三点,冯老师的教学语言精练优美而富有激情。听冯老师的课,如同看一出精彩的戏,很能让人入戏,除了因为她巧妙的教学设计之外,还因为她的语言。无论是过渡语、评价语、还是引导语,都是个性、激情而艺术的。
另外,冯老师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提高,冯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非常独特到位,真正走进了杏林子的生命之中。
点评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创设问题情景、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应用等环节有创意。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理数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所以本节课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认知,在对教材精心整合的前提下,设置感知环节,以问题为纽带,让学生先列有理数加法算式并猜测答案来感知有理数加法算理,通过有效合理的问题情景的营造,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理解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举实例验证答案来理解有理数加法算理, 这样做不但突出主题,而且把抽象的数学算式放到丰富多彩的`实际背景中去理解,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举的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容易接受.
3、归纳总结环节,通过两组练习来帮助学生将有理数的加法进行分类并逐类总结法则,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多角度、多层次的设计问题,学生通过对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类比得出法则,从而体会数学发现、发展过程。
《认识周长》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而进行设计的。该课时主要解决:什么是周长、如何测量周长、利用周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周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亲自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的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全面、立体的周长概念。
《认识周长》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小学里的数学概念往往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思维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揭示。周老师在教学“周长”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多个教学情境,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建立表象,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展示了概念课基本模式: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巩固。
首先是概念的引入:
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童话情境——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的动画情节。这一情境很自然地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且紧紧围绕什么是周长这个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观察时强调了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从哪儿开始,沿着哪条路径,到哪儿结束。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活动中,初步感知树叶的周长。
接着是概念的理解: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堂课,周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贯穿始终,学生通过描一描实物图片的周长,说一说什么叫周长,判一判图形的周长,找一找、指一指身边物体所在平面的周长,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在体验做数学的过程中,又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活动之后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更加全面、更加立体了。
在理解了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又进入了概念巩固运用的环节――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教师还是让学生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算一算、围一围、滚一滚等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加深了对周长内涵的理解。
二、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环节,教师有意安排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楼梯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操作测量。这里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测量、计算方法。这一层次的活动,趋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从各自已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出发,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纸片的周长。第二层次是探究特殊图形的周长如:圆形和楼梯形,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也趋于深刻,学生领悟到测量周长除了量以外,还可采用围一围,可以滚一滚、甚至可以把线段进行巧妙的平移转化转化,学生从中感悟到对不同图形的周长的测量应该灵活地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而且特殊的图形也有特殊求周长的办法,策略是多样化。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辨别和判断 ,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和 “转化”的数学方法。
三、有效提问,成就学生的精彩。
在《数学教学建议》中有这样一句话:问题的有效设计是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为了响应“精设课堂提问,提高课堂的实效”我对周老师《认识周长》所提的课堂问题进行了记录和统计。周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一共提出了59个问题。我把这59个问题进行归类统计,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有20个,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表示它的周长的?占总问题的33.9%;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交流所提的问题有26个,如:谁听懂了?方法不一样的有吗?占总问题的44.1%;为了激发学生的情绪和组织课堂教学的问题有13个,如有没有喜欢看动画片的?对吗?一起来看一下 好不好?占总问题的22%,从这样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是有效的,正因为有教师较好的问题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想法的碰撞,也成就了学生的精彩。如在引导学生交流园的周长测法的时候,一生说可以把圆对折,接着用2×一条边的长就可以了,这些方法都是比较独特化难为易的;在交流楼梯形的周长的时候一生说,把它拼起来是一个正方形,而且说想法的时候表达清晰,真的很精彩!
当然,在教学中有个别细节我有些想法:
首先细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更加准确。教师的提问在语气上应该更加确定些?周长是长度的概念,如让学生“指出生活中物体的周长”环节,让学生把物体所在面的周长不仅指完整,而且说完整。
其次在“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环节,让反馈的时候可以做得更精致些,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图形的周长的。
【循环小数的评课】推荐阅读:
循环小数二06-18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11-26
小数乘小数评课稿07-09
《循环小数》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反思07-05
小数乘小数计算06-17
《小数乘小数》教后反思11-12
循环结构教案07-14
发展循环农业12-03
循环水泵节能改造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