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共7篇)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 篇1

经济学(557-513)

社会工作(522-508)英语(543-451)日语(535-499)

泰语(529-517)

越南语(532-499)

新闻学(546-499)

数学与应用数学(538-497)

化学(543-498)

生态学(513-450)

应用心理学(540-499)

理科试验班(549-497)

矿物资源工程(541-19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33-499)

材料科学与工程(539-497)

工业设计(535-498)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42-500)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563-49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65-505)

电子信息工程(571-49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48-498)

电子科学与技术(554-500)

建筑学(556-513)

城市规划(537-501)

土木工程(561-523)

水利水电工程(560-512)环境工程(555-497)化学工程与工艺(554-496)

交通运输(530-498)

物流工程(538-500)轻化工程(533-450)生物工程(540-500)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550-484)

木材科学与工程(538-428)

林产化工(501-439)

农学(519-423)

林学(511-424)

园林(533-444)

农业资源与环境(499-423)

动物科学(541-423)

动物医学(504-426)

水产养殖学(505-433)

管理科学(531-497)工商管理(550-512)

旅游管理(526-504)

电子商务(537-497)公共事业管理(532-499)农林经济管理(523-508)

广西大学2008年在广西(理工,本科)招生的专业列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539-502)

社会工作(526-495)英语(556-471)日语(542-495)

泰语(522-504)

越南语(513-491)

新闻学(528-496)

数学与应用数学(536-481)

物理学(514-489)

化学(540-483)生物技术(568-482)生态学(521-485)

应用心理学(523-502)

矿物资源工程(558-481)金属材料工程(520-482)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29-489)

工业设计(528-49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31-49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545-48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51-499)

电子信息工程(547-5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38-491)电子科学与技术(527-499)

建筑学(601-509)

城市规划(530-497)

土木工程(555-514)水利水电工程(535-497)环境工程(552-481)

交通运输(527-483)

物流工程(536-498)轻化工程(548-475)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516-487)

木材科学与工程(547-474)

林产化工(515-490)农学(552-446)林学(513-464)

园林(562-482)

农业资源与环境(526-471)

动物科学(543-445)动物医学(515-240)

水产养殖学(521-456)

管理科学(533-491)工商管理(547-501)旅游管理(520-504)

电子商务(529-493)公共事业管理(518-491)农林经济管理(507-481)基础班、实验班、少年班等(530-486)

广西大学2007年在广西(理工,本科)招生的专业列表

哲学(552-515)

国际经济与贸易(588-547)

法学(574-542)社会工作(554-525)

英语(591-509)

日语(566-539)泰语(566-544)越南语(555-526)

新闻学(572-540)

数学与应用数学(567-527)

物理学(582-533)

化学(574-526)

生物技术(580-532)

生态学(614-522)

应用心理学(556-532)

矿物资源工程(583-525)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64-530)

工业设计(572-53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76-533)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581-53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86-538)

电子信息工程(586-54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87-535)

电子科学与技术(588-538)

电力工程与管理(576-539)

建筑学(597-554)

城市规划(575-547)土木工程(602-553)

水利水电工程(572-538)

环境工程(584-525)交通运输(570-534)物流工程(579-537)

食品科学与工程(581-523)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585-526)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582-526)

木材科学与工程(571-517)

林产化工(555-503)

农学(576-492)

林学(546-500)

园林(571-525)

农业资源与环境(549-502)

动物科学(593-492)动物医学(565-493)水产养殖学(567-37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78-530)

工商管理(576-538)旅游管理(561-531)电子商务(560-533)

公共事业管理(563-533)

农林经济管理(557-521)基础班、实验班、少年班等(583-530)

广西大学2006年在广西(理工,本科)招生的专业列表

哲学(564-530)

经济学(608-545)

法学(593-548)社会工作(577-540)

英语(621-516)

日语(578-543)新闻学(579-542)

数学与应用数学(577-538)

物理学(592-538)

化学(587-537)生物技术(595-538)生态学(583-535)

应用心理学(590-538)

矿物资源工程(600-533)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80-538)

工业设计(603-538)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567-541)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593-54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07-545)

电子信息工程(589-55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97-543)

电子科学与技术(581-551)

电力工程与管理(583-549)

建筑学(595-565)

城市规划(587-550)

土木工程(617-557)水利水电工程(577-543)环境工程(587-537)

交通运输(599-539)

食品科学与工程(586-528)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597-537)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588-535)

木材科学与工程(584-524)

林产化工(581-519)农学(581-507)

林学(556-507)

园林(581-531)

农业资源与环境(582-513)

动物科学(575-500)动物医学(614-501)

水产养殖学(545-501)

管理科学(573-539)工商管理类(582-543)

旅游管理(571-538)

电子商务(581-541)

公共事业管理(583-539)农林经济管理(574-528)null(550-466)

基础班、实验班、少年班等(600-538)

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在广西(理工,本科)招生的专业列表

经济学类(545-503)

金融工程(542-503)法学(537-512)教育学(513-493)

新闻传播学类(516-511)

数学类(541-493)

化学类(547-493)

化学生物学(525-496)

生物技术(523-493)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517-502)环境科学类(524-496)

应用心理学(517-503)

电气信息类(543-500)

自动化(532-49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31-495)生物医学工程(541-494)

软件工程(529-496)

网络工程(515-495)生物工程(520-494)药学(517-502)

药物制剂(507-49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20-498)

工商管理类(538-503)

旅游管理(530-508)

电子商务(520-498)

公共管理类(519-496)

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在广西(理工,本科)招生的专业列表

经济学类(526-491)

国际经济与贸易(529-505)

金融工程(531-515)法学(515-498)

新闻传播学类(520-503)

数学与应用数学(507-485)

信息与计算科学(525-487)

化学类(516-481)

生物技术(533-481)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502-494)环境科学(523-492)应用心理学(502-496)

统计学(512-483)

电气信息类(534-492)

自动化(525-5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13-484)

生物医学工程(524-483)

软件工程(530-486)网络工程(519-496)环境工程(512-490)

生物工程(506-483)

药学(519-481)药物制剂(522-496)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22-495)

工商管理类(533-495)

电子商务(512-482)公共管理类(515-483)

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在广西(理工,本科)招生的专业列表

经济学类(572-543)

国际经济与贸易(579-545)

金融工程(576-549)法学(565-539)

数学与应用数学(556-526)

信息与计算科学(561-531)

化学类(562-526)

生物技术(561-526)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563-554)

环境科学(558-538)应用心理学(548-537)

电气信息类(580-540)

自动化(561-53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64-530)生物医学工程(558-525)软件工程(569-532)

网络工程(551-529)

环境工程(555-534)生物工程(550-529)药学(551-525)

药物制剂(570-52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59-534)

工商管理类(577-538)

电子商务(566-536)

公共管理类(563-526)

中南民族大学2006年在广西(理工,本科)招生的专业列表

经济学类(592-541)

法学(589-545)数学与应用数学(578-546)

信息与计算科学(573-542)

化学类(596-540)

生物技术(587-544)光信息科学与技术(561-545)环境科学(579-542)

应用心理学(571-551)

电气信息类(602-544)

自动化(581-55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87-541)

生物医学工程(585-540)

软件工程(572-544)环境工程(578-542)生物工程(571-544)

药学类(572-54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85-543)

工商管理类(600-540)

电子商务(573-546)

公共管理类(581-540)

null(559-536)

西南民族大学2009年在广西(理工,本科)招生的专业列表

经济学(529-520)

国际经济与贸易(524-503)

财政学(515-501)

金融学(534-519)

法学(522-508)

对外汉语(533-512)英语(539-522)法语(551-520)

日语(524-517)

新闻学(504-492)

广播电视新闻学(513-510)

应用物理学(517-506)

化学(506-493)

应用化学(518-503)生物技术(525-494)环境科学(515-495)

应用心理学(520-51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38-497)

自动化(516-500)

电子信息工程(518-495)

通信工程(522-50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16-492)软件工程(517-492)网络工程(497-497)

建筑学(529-498)

城市规划(519-509)化学工程与工艺(513-496)

制药工程(520-496)

食品科学与工程(515-510)

食品质量与安全(520-504)

动物科学(510-510)动物医学(498-498)

中药学(539-49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28-492)

工商管理(517-505)市场营销(518-506)

会计学(538-520)

财务管理(527-519)人力资源管理(520-499)旅游管理(519-507)

西南民族大学2008年在广西(理工,本科)招生的专业列表

经济学(512-512)

国际经济与贸易(521-501)

财政学(501-493)

金融学(530-509)

法学(527-485)

教育技术学(507-500)

对外汉语(504-504)英语(519-495)

法语(536-507)

日语(534-489)新闻学(530-497)

广播电视新闻学(515-506)

应用化学(508-498)

生物技术(525-482)环境科学(506-496)应用心理学(534-50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21-496)

自动化(508-488)

电子信息工程(519-496)通信工程(516-49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22-487)

软件工程(520-490)城市规划(522-494)化学工程与工艺(505-484)

制药工程(506-483)

食品科学与工程(509-490)

食品质量与安全(506-482)

动物科学(546-507)

动物医学(510-5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05-492)

工商管理(512-506)市场营销(502-497)

会计学(537-504)

财务管理(516-500)人力资源管理(519-513)旅游管理(495-486)

西南民族大学2006年在广西(理工,本科)招生的专业列表

经济学(563-542)

国际经济与贸易(572-557)

财政学(544-541)

金融学(557-547)

法学(586-549)

社会工作(542-535)教育技术学(541-536)

对外汉语(577-569)

英语(584-568)

法语(546-542)日语(575-572)新闻学(548-538)

数学与应用数学(548-537)

信息与计算科学(545-540)

应用化学(568-535)生物技术(555-535)

环境科学(545-534)

应用心理学(549-53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64-541)

自动化(550-535)

电子信息工程(571-543)

通信工程(582-55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55-536)软件工程(570-536)

城市规划(557-535)

化学工程与工艺(557-538)

制药工程(562-543)食品科学与工程(555-537)

动物科学(537-535)

动物医学(557-534)中药学(554-541)

药物制剂(557-54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68-546)

工商管理(577-559)市场营销(562-541)会计学(603-565)

财务管理(561-543)

人力资源管理(554-544)旅游管理(554-537)行政管理(556-555)

公共事业管理(537-535)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 篇2

关键词:民族院校,校园景观,民族特色

校园景观作为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的学业和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校园规划需要结合自然设计、环境设计和健康设计[1], 一个优秀的校园环境应是多层次、多元化的[2]。而民族类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由于其特殊的文化特征, 其景观除了应具有普通校园景观环境的特点之外, 更应体现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多元性。如今,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也变得至关重要[3]。民族院校校园内景观环境的建设, 对具有民族文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积极地作用。目前, 国内已有大量针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研究[4,5,6,7,8], 但专门针对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的研究却甚少, 因此, 有必要对已建成的民族院校景观建设进行调查分析, 以了解该类院校在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为后期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及意见。

1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特征及内涵

1.1 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特征

一个优秀的校园景观应该具有满足环境育人的功能特征和提供开放交流功能的特征。民族院校是孕育民族人才的摇篮, 其校园景观环境不仅需要具备以上2 种特征, 更需要融入民族文化的特征, 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景观规划中, 使学生能够认识、了解民族文化, 体验民族情感。

1.2 民族院校校园景观环境的内涵

民族院校的校园景观环境不同于其它的校园景观, 它具有更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而这些民族文化的体现并不单单是表层刻字和树碑, 更多的是隐性的精神内涵。具体到校园景观中则是那些能促进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和人们之间进行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 能引起民族学生归属感的场所。

2西南民族大学景观环境设计优点

西南民族大学由武侯校区与航空港校区2 个校区组成, 武侯校区面积约33.33hm2,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环路;航空港校区面积约80hm2, 位于双流县机场路。在校园景观建设中, 2 个校区均为园林式校园, 绿化面积大约都为8 万m2。总的说来, 2 个校区的景观建设具有以下特征:

2.1开放空间数量多

开放空间是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的场所, 校园中开放空间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环境的开放性。在航空港校区与武侯校区的校园景观中, 均有较多数量的开放空间。这些开放空间包括校园广场、面积较大的校园绿地及人行道等, 有很多学生在校园广场跳民族舞蹈, 并参与各民族的纪念活动。在梦云湖畔和映月潭的草地和邻近水的平台, 都会有众多的学生在此聚会游玩、增进感情, 这些开放空间为少数民族学生带来了更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2.2 调节校园微气候

作为园林校园的典范, 武侯校区校园景观为学生的校园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起到调节校园内空气质量及为校园提供舒适环境的功能。航空港和武侯校区校园景观中种植着适合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 常绿与落叶相结合, 乔灌草复式绿化, 速生与慢生相结合, 既强调了植物的实用功能和造景功能, 又增加了环境的生态效益。利用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功能与造景功能, 为调节校园微气候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图3。

2.3 具有时代特征

2 个校区的校园景观建设都结合了学校的文化气息与文人气息, 生动而形象的传达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特征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武侯校区的校园建设与当时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比如, 保留的邓小平同志的居住场所和为了纪念功勋卓越的革命前辈王维舟而建造的王维舟雕塑广场等, 这些场所不仅是时代文化的展现, 也为学生的晨读、休息提供了场所。航空港校区建于2003 年, 内部建筑和景观都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体现了当代的审美特征。

2.4 交往空间多样化

校园内交往空间种类多样, 一些交往空间与道路结合, 有的将人行道加宽, 有的与校园开敞空间结合, 成为了平时学生利用率颇高的多层次交往空间。从学生心理、生理及行为习惯的要求出发, 满足了民族院校的学生学习、交往、休息、运动、跳民族舞蹈等需求。例如, 武侯校区的维舟广场、航空港的腾飞广场、洗涤广场、梦云湖畔、银杏大道等都为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 同时“约会的地方”、映月潭等小型空间为学生的私密生活提供了场所。

3西南民族大学校园环境景观中存在的不足

3.1 承载民族特色活动空间较少

对于一个拥有56 个民族的高校来说, 民族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活动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体现, 更是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部分民族类高校的学生擅长歌舞, 每逢周末跳民族舞蹈的特别多, 然而能够承载这些歌舞活动的场所却屈指可数, 只有武侯校区的维舟广场、航空港校区的南大门和超市门口, 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没有场所跳舞时, 会选择面积局限的空地甚至教学楼走道。

3.2 民族文化特色景观小品较少

拥有众多民族的院校,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校园中的民族文化景观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感受着民族文化。在2 个校区的景观建设中, 具有民族文化要素的景观仅有民族团结碑和武侯校区南大门的雕塑, 校园中的民族符号体现民族特色的地方比较少, 学生难以在生活中找寻到民族文化的归属感, 也难以更深入地感受民族文化的内涵。

3.3 环境景观不够人性化

人性化的校园环境能够创造安全、舒适、和谐的氛围,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可是2 个校区的校园景观设计不够人性化, 未考虑合适的交通流线以及比例和尺度, 在校园中随处看到很多草地在学生走近路时被践踏, 这不仅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 也使校园中的文化环境不够雅观, 让人误以为学生的素质存在问题。

3.4 航空港校区校园风貌特色不明显

武侯校区的校园环境景观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与周边的锦里和武侯祠形成整体, 具有浓厚的历史风格和文化精神。而航空港校区由大量现代景观组成, 既缺少和武侯校区互相结合的文化风格, 也未形成自己明晰的景观风貌, 由此可以看出, 航空港校区的景观风貌特色不明显。

4建议

西南民族大学作为一个拥有56 个民族的高校, 具有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可用人才的责任。良好的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景观环境, 对培养该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 结合以上的调研和分析, 本文对西南民族大学校园景观环境的后期建设与改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继续发扬类似西南民族大学校园内部景观环境规划的优点, 使学生在生态环境良好, 拥有丰富的交往空间和开放空间中生活和学习。 (2) 建设更多开展民族特色活动的空间, 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少数民族活动中, 在学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仍然拥有民族归属感。 (3) 适当建设更多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景观场所与小品,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体验民族文化和民族风俗习惯。 (4)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 合理地改造校园环境景观, 使校园景观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坚持一切为学生考虑的信念, 使学生的生活更方便。 (5) 合理地改善航空港校区的校园风貌, 促使校园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并与武侯校区的历史风格和文化精神互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戴任知, 沈守云.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探析校园景观设计——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东方红校区为例[J].现代园艺, 2013 (1)

[2] 彭蓉, 赵利毅.大学校园环境设计[J].吉林林业科技, 2005 (4)

[3] 蒋利辉, 冯刚.“一带一路”, 民族地区的重大战略机遇[J].中国民族, 2015 (5)

[4] 饶翔宇, 沈守云.大学校园景观的文化表达: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为例[J].湖北林业科技, 2012

[5] 张春慧.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4

[6] 姜文杰, 德强, 李亮, 王红, 赵龙.高等学校生态校园建设探析[J].才智, 2015 (25)

[7] 卞素萍, 卢正凯.大学校园绿色景观建设的转向[J].建筑与文化, 2015 (9)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 篇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实施“全面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全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建立了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表彰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发展。

实践中,学校高度重视加强民族团结,注意处理好竞争体制与团结合作的关系,不断充实丰富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鼓励形成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进步,让校园始终充满生机,为“和合偕习”的精神赋予了时代特色。

为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到周末或者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学校都会举办相应的歌舞活动,比如三个“周末民族舞会”(藏族锅庄舞会、彝族达体舞会和新疆少数民族舞会)、四个“民族节日庆典”(藏历新年、彝历新年、羌历新年和“三月三”民族歌圩节)、五个“民族风情”系列活动(民族饮食文化节、民族服饰展示大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技、民族风情摄影展、民族语言竞赛活动),简称“三舞四节五风情”系列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传统和特色,各民族的学子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和交流,陶冶情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深入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

倡导社会核心价值 助民族学校灾后重建

为更好地履行“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提高民族大学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在2008年灾后重建的短短时期内,将硬件和软件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并进作为推动灾后学校教育重建的突破口,也是重塑教育发展模式、推荐教育制度变革的良机。

作为灾区的民族高校,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以不同学科切入点,开展了大量实践调研和课题研究,并积极帮助灾区学校重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帮助灾后民族地区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先后选派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带领团队到实地考察、测量,通过与校方进行有效交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校园文化策划主题以及创意设计方案,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指南,做出了十分有益的努力与探索。

学校领导认为,灾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之一为感恩教育。为此,学校专门设置了感恩室,以详细且具体的图文展示出不同援建单位为学校重建所作出的贡献,那些鲜活的资料将兄弟省份同舟共济、艰苦奋斗的人性光芒深深铭刻在学校灾后涅=的历史中。设计这样的陈列室,也充分考虑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力图将感恩主题与民族文化重叠。例如,由学校城建学院安排的骨干教师设计团队为汶川黑水多所中小学校园文化策划设计提供了整体方案,总实施金额达到了700余万元,使灾后的中小学校园物质面貌和校园文化氛围得到极大改善。不仅仅如此,学校在其他地区也先后做了十余所学校的校园文化策划,涉及实施总金额达到800万元左右。

同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灾区县的学校进行暑期支教活动,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当地学生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和活动,为四川灾区民族地区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铸造校园文化品牌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努力建设颇具特色的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不断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近年来,学校不断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类活动,并且认真组织,踊跃报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学生在管理挑战赛、机器人大赛、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赛、中国创新公益大赛等比赛中屡获佳绩。与此同时,学校的积极努力也得到了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研讨会中各方专家代表极高的评价。

例如,学校申报的《情系藏娃 德润人心 薪火相传 励志践行——西南民族大学“情系藏娃”志愿者行动的探索与实践》最终摘得一等奖的桂冠,在第七届(2013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获奖名单中,学校申报的成果《各美其美 和合偕习——西南民族大学“三舞四节五风情”系列活动》荣获特等奖,成为国家民委所属院校中唯一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的高校。通过此类活动,积极营造出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外部环境,对提高各民族同学的综合素质有极大帮助。

强化文化引领 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近几年来,学校不仅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另外也在不断投入大量精力建设规划人与自然和谐的育人环境,合理规划了教学区域、生活区域和运动区域,完善了各种配套设施,园林与建筑交相辉映,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

在新校区建设中,学校积极树立环境先行的理念,采用疏密相间、张弛有度的规划结构,使绿地与道路、水景、建筑群互为映衬,相得益彰,集“现代化、数字化、生态化、特色化”于一体,体现出独特的人文气息,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莘莘学子营造出宁静和谐而又生气蓬勃的生态环境氛围。新老校区因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多次获得省、市级“园林式单位”“示范性园林式校园”等称号。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推行以物质文化推动精神文化发展的思想,使学生能够在享受物质文化成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本地区精神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大力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利用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网络技术对校园文化中的所涉及的人物形象进行科学设计、对校园环境进行严谨的艺术设计,这样不仅仅能够明显丰富学校物质文化,还可以让学生漫步在校园、进行娱乐玩耍活动时感受到学校风格的现代化,更可以创造条件让教师带领学生研究每一个卡通形象以及标志性建筑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容,受到民族地区在校师生的高度肯定,值得长期推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篇4

2007年工作總結

2007年,學報編輯部在校黨委校行政的領導下,在全校各部門和廣大教職員工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社科學報工作的意見》,嚴格遵守《期刊管理規定》、《出版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等有關政策法規。全面完成了學校統一要求的各項任務,較好完成了學報的日常業務工作。

對照今年學報工作目標管理任務書。我們準備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總結:

一、全校統一要求的工作

1、學報一年來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水準。按照校黨委的要求積極認真組織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學習《江澤民文選》,深刻領會“十七大”精神。通過學習,編輯們的理論水準、認知能力和工作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深化服務意識,堅持服務第一,以人為本,擺正位置,嚴格做到主動、熱情、耐心,為全校教師和同學服好務,在學校老師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也得到業務主管部門的肯定。

2、班子團結,協作精神好。主動與新聞出版局聯繫,注重對校內外的宣傳報導,檔案管理和歸檔情況符合要求。

3、堅持民主集中原則,堅持推進民主管理,有較完善的規章制度。單位人際關係融洽,團結協作,富有團隊精神。

二、單位日常工作

(一)繼續認真做好學報的編輯出版發行工作

學報全年每期都按宗旨、按時正常出刊,文科版出版正刊12期,專輯3個,刊發文章600篇以上;刊發文字400萬字以上。理科版出版6期,專輯1個,刊發文章280篇以上,頁碼每期為240頁。

(二)為全面提高學術品質,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並取得較好成績

文科版:

2007年在全面提高學術品質,擴大社會影響的同時,進一步突出民族特色,在民族學院和民族理論界有較大影響。這一年來,為了全面提高學術品質、編輯品質和印刷品質,學報文科版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內容如下:

1.緊密跟蹤學科前沿,推出系列特色欄目

除了繼續保留比較固定的傳統欄目,如民族研究、法學研究、經濟研究、新聞傳播研究、教育研究、歷史研究等欄目外,還密切跟蹤學科前沿,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專欄,如中國人類學 西南研究、唯識學研究、美學研究、易學研究、民族藝術研究,玄奘與唯識學等較有影響的特色欄目。

為了使本刊所發文章能夠形成集聚效應,進而在學界產生較大影響,學報文科版還在一些比較成熟的欄目中實行專題化操作。根據最新學科動態和當前的研究焦點、熱點,分別推出和諧社會、藏彝走廊、茅盾文學獎、佛教與文化遺產、新農村建設法律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性別文學、和諧文化建設與新世紀文學發展等等專題,發表了大量選

題好,品質高,屬於學科前沿或切中當前焦點、熱點話題的優秀文稿,在學界生產較大的反響。

2.加強選題策劃意識,主動特約優秀稿件

近年來,由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的學術品質逐年提高,本刊在全國學術界的影響較大,各個學科欄目的編輯信箱每天都收到大量的、來自全國各地的稿件。儘管稿源非常豐富,但這些自由來稿在品質上參差不齊,不易組織特色專欄(專題)。為此,學報文科版編輯部要求編輯增強選題策劃意識,與校內外廣大專家學者加強聯繫,在做好欄目規劃和選題策劃的基礎上,主動出擊組織名家稿子和優秀稿件。一年來,我們組織、編發了大量名家稿子和優秀文章。比如特約王嶽川、陳慶德、孫宏開、何一民、金炳鎬、曹順慶等知名專家的稿件,並用了很大的篇幅和顯著的版面來發表。據統計,2007年學報文科版所刊發的文稿中,屬於國家級課題科研成果的有41篇、省部級課題科研成果的有42篇,校廳級49篇,博士基金2篇,博士生導師的文稿約80篇,作者為博士,副教授職稱以上的文稿約400篇。發稿品質和作者隊伍品質,均較以往有了顯著提高。

3.實行欄目主持人制度,約請名家出任主持人

為了增強編輯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也為了更有利於編輯人員的成長,學報文科版繼續實行欄目主持人制度,由責任編輯擔任相關欄目的主持人。該制度執行以來,編輯們的工作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動,大家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

為了增強本刊的知名度,擴大刊物在學界的影響,我們還約請一些著

名學者出任有關欄目的主持人。與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合作推出人類學研究專題,特約王希恩、金炳鎬、李紹明、唐金海、林國良、曹順慶、黃夏年、張玉敏、李思屈、張放、彭文斌、孫毅、龍遠蔚、楊明洪、張力峰、王積龍等校外專家學者和王允武、徐其超、周興維等校內專家學者作為欄目主持人,這些名家主持人為相關欄目組織與撰寫了很多重頭稿件。

4.加強編校品質管理

2007年,學報文科版繼續聘請一名學術造詣深的退休教授為品質檢查人,從發稿品質、編校品質、印刷品質等方面,對每一期學報進行品質檢查,並將所發現的品質問題在編輯會議上公佈。編輯部根據各種品質問題,對相關人員進行相應的獎懲。由於警鐘長鳴,大家的工作責任心大為增強,品質差錯逐期減少。

2007年的文摘轉載引用情況,據初步統計表明,文摘轉載的檔次有所提高,新華文摘有6000字以上的文摘2篇,總引頻次2006年已達1512次。

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6)統計:2006年學報文科版,總引頻次為1512,影響因數為0.282。

據光明日報報導,2006年文科學報全文轉載量51篇,排名全國高校學報第3位。也是四川省和全國民族院校排名唯一進入前30名的學報。2007年,國家民委開展優秀學報評比,文科學報被評為名刊,理科學報被評為十佳,王玨、付強被評為優秀主編,吳定勇、李建忠被評為優秀學報編輯。

2007年11月24-25日,文科學報經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專家評審入選CSSCI來源期刊。

理科版:

發文量逐年增加,並且不再發低水準文章,特約高水準專家作者的稿件,注重作者群的培養。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6)統計:2006年學報理科版,總引頻次為423,影響因數為0.346,在全國民族學院中居第一位。

(三)編輯部自身建設與科研工作

1.督促編輯人員提高學術水準和編輯業務水準,現在編輯人員都能熟練掌握編輯業務知識和學報編排規範,熟練掌握電腦文字編排操作技能。學報有較好的服務品質和較高的辦事效率。

2.鼓勵編輯人員進修和進一步深造,學報現有15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人,博士5人,在讀博士生4人。

3.在完成日常編輯工作的同時,積極進行專業學術研究。編輯部人員年內承擔國家課題2項、主持國家民委課題1項,博士後基金1項,學院課題3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30餘篇,獲校科研獎2項。一人入選第9屆四川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四)廉政建設方面

一年來本單位沒有發生違反國家法律和校規校紀的事件。向校外作者和研究生收的增刊專輯版面費等有收入都納入學校計畫財務處管理,並按有關程式和規定開支,開支情況定期向全體職工公佈。沒有設定小金庫。

三、重點工作和上水平工作

總結本年各項工作,我們認為學報的上水平工作有: 文科版:

2007年入選CSSCI(2008-2009)來源期刊。2006年的全文轉載量綜合排名全國高校學報第3位。2007年國家民委名刊。

理科版:

2007年國家民委評為十佳。

學報編輯部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 篇5

2007-3-26

校内各单位:

我校2007年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现已正式开展,各单位接到通知后,请及时通知本单位教职员工积极参加科研项目的申报,并做好本次项目申报的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007学校合计投入114.6万元专项科研经费,用于资助133个科研项目,重点和优先资助有竞争力和有创新性的优秀项目。本学校科研项目共分为八个研究类型:重点项目、青年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扶贫科研项目、民族工作调研专项、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和博士创新基金项目。

1.重点项目:拟安排12个项目,资助经费16万元。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8项,每项经费最多不超过1万元;自然科学类4项,每项经费最多不超过2万元。该类项目要求研究领域属于我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具有较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或研究基础、可望在全国范围内取得领先地位的研究项目。该类项目的完成,必须以西南民族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并且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学术专著由正式出版社出版;

(2)一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权威核心期刊;

(3)至少两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其中至少一篇发表于校外核心期刊);

(4)通过省级以上成果鉴定;

(5)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获授权;

(6)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7)该项目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获准立项。

2.青年重点项目:拟安排12个项目,资助经费16万元。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8项,每项经费最多不超过1万元;自然科学类4项,每项经费最多不超过2万元。该类项目要求具有较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或研究基础,可望进一步争取国家及省青年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本年龄在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的青年教师均可申报该类项目。该类项目的完成要求同重点项目。

3.一般项目:拟安排39个项目,资助经费15.6万元。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26项,每项经费最多不超过0.3万元;自然科学类13项,每项经费最多不超过0.6万元。该类项目要求能进一步申报国家和省、部(基金)科研项目,能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能为可转化的科研项目打下基础。该类项目的完成,要求必须以西南民族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或在一般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两篇,或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获准立项。

4.青年项目:拟安排30个项目,资助经费8万元。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20项,每项经费最多不超过0.2万元;自然科学类10项,每项经费最多不超过0.4万元。该类项目的设立以鼓励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为目的,项目应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或应用前景,本年龄在40周岁以下(含40周岁)的青年教师均可申报。该类项目的完成,要求必须以西南民族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至少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一篇,或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获准立项。

5.扶贫科研项目:拟安排4万元经费,资助3个项目。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1项,每项经费最多不超过1万元;自然科学类2项,每项经费最多不超过1.5万元。该类项目旨在推动我校定点帮扶的红原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制定当地各类发展规划为主,自然科学研究以技术开发、成果推广为主。申请该类项目时须出具红原县政府、县科技局的项目研究委托书,研究成果必须在红原县进行推广或为红原县政府部门所采纳。

6.民族工作调研专项:为配合国家民委每年一度的民族工作调研成果评奖活动,促进我校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从2007年起开始设立民族工作调研专项,每年安排资金10万元,用于资助10个课题的调查研究工作。该类项目要求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对策、建议。调研成果要求必须参加国家民委民族工作调研成果的评奖,并且通过学校的评审后推荐至国家民委,或满足学校重点项目的结题条件并结题。

7.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安排重点课题2项,每项资助经费1万元,一般项目10项,每项资助0.3万元。思政专项的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的成果要求分别与学校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相同。

8.博士创新基金项目:具体要求见《西南民族大学博士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校发

〔2007〕13号)。

9.申报自然科学类重点项目、青年重点项目和博士创新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必须提供申请项目的查新报告。

10.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以论文、调研报告为成果形式的,要求在一年内完成,以专著为最终成果形式的,要求在两年内完成;自然科学类一般项目不得超过2年,重点项目不得超过3年。

11.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或学校在研项目未结项的项目主持人,不得再以项目主持人的身份申报学校科研项目;申请者作为主持人当年申报学校科研项目不得超过1项。除重点项目、思政专项、民族工作调研专项和博士创新基金项目外,其他各类项目只受理副高及以下职称申请者的申报。

12.各种类别项目申请书采用《西南民族大学科研项目申报书》,思政专项采用《西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申请书请从科技处网站或办公系统下载。申请者须向所在单位提交纸质申报书及相关附件1份和电子件1份,纸质申报书和电子申报书的内容必须一致。经所在单位审核后于2007年4月30日前统一报送学校科技处。

特此通知!

附件1:西南民族大学科研项目申报书

附件2:西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

西南民族大学科技处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 篇6

(1) 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的观点, 认为物质实践活动是民资精神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个民族是在其内部的生产和交换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 结合为一个特别整体的。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 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并将其植入民族成员的内心, 成为他们根深蒂固的行动准则与价值追求, 推动本民族的发展的繁荣。1868年马克思致路.库格曼的一封信中说道:“任何一个民族, 如果停止劳动, 不用说一年, 就是几个星期, 也要灭亡, 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

(2)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要用扬弃方法弘扬传统民族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批判消极的成分, 促进民族精神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一个民族在长期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中的积极、进步、充满进取意识的方面要继承、发扬、光大, 对其中消极、落后、粗俗的方面又要进行坚决的批判。恩格斯指出:“像对民族精神发展有过如此巨大影响的黑格尔哲学这样伟大的创作, 是不能用干脆置之不理的办法来消除的。必须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 就是说, 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 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精神的思想是他们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扬弃中批判也必然成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态度和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可以清晰地领略到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精神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的内容应具有时代性, 爱国主义应与国际主义相一致。什么是爱国主义?列宁在《皮梯利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中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是爱国主义的经典定义。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与共产主义、国际主义一致的, 它反对资产阶级狭隘的爱国主义。《共产党宣言》中“工人没有祖国”的基本宗旨是反对爱国沙文主义, 促进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实现共产主义革命, 它要求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坚持国际主义, 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2 党的领导人关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思想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 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问题。

(1)

毛泽东早年就十分关注改造国民性、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他曾经提出:“现在国民性惰, 虚伪相崇, 奴隶性成, 思想狭隘, 安得国人有大哲学家革命家, 大伦理家革命家, 如俄之托尔斯泰其人, 以洗涤国民之旧思想, 开发其新思想。”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也特别关注民族精神的弘扬问题。毛泽东曾热情赞扬“鲁迅精神”。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 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是民族解放的急先锋、“文化新军最伟大最英勇的旗手”, 号召人民学习鲁迅的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 为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毛泽东亲笔题词, 全党全军向白求恩和张思德学习、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感情, 他不仅认为民族文化中有值得弘扬和培育的民族精神, 同时更注重创造性地发展民族精神。毛泽东在1939年撰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 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所以, 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优秀传统的赞颂, 不是毫无目的的抒情, 而是要从中提炼和创造新的精神要素以推动抗日救亡的革命实践。

毛泽东同志一向重视青年教育, 特别强调要“以民族精神教育新后代”。并指出, 要造就一大批人, 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 忠诚的, 积极的, 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 惟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 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 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 也不是风头主义者, 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毛泽东同志还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要求青年成为“代表全国大多数的老百姓, 代表一切爱国的人, 抗日的人, 求中国独立、自由、幸福的人”。这都充分体现了对民族精神的要求, 都是毛泽东同志关于重视加强培养青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思想体现。

(2)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中, 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表现在:领导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求实精神;领导开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和丰富奠定了实践平台;领导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确立了目标、任务和方向;创立邓小平理论, 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南。邓小平的思想与业绩推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他的思想与人格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体现邓小平爱国主义精神的郑重宣言, 也是其爱国主义思想的最佳注释。他有着坚贞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邓小平同志历来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点。他曾指出, 要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尤其要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培养教育。1982年邓小平同志指出, 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此后, 培养“四有”新人被明确写入了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和有关决议之中。要培育“四有”新人, 就要加强包含民族精神在内的道德教育。

(3)

江泽民关于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论述颇丰。江泽民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提炼和概括, 不仅阐释和总结了典型的中国革命精神, 并且提炼和概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涌现的创业、创新精神, 并且强调要学习和弘扬这些精神。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代表全党提出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课题, 对民族精神做了精辟界定, 并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放在极其高的战略地位。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进行了辩证的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定位。提出和指明了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任务和途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 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标志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正式进入国家治理的视野,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也是江泽民同志的一贯思想。1990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部分同学的座谈中指出, 民族精神很重要, 任何一个民族都要有精神力量。他希望青年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要有一种民族自豪感, 要有一种民族志气, 要有一种民族气节。 1998年,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 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 要继续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所显示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荣传统, 努力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并强调“爱国主义, 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旗帜”, 有了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青年运动就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4)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青年民族精神的培养。胡锦涛同志在参加“三个代表”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中, 特别强调要把“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当代需要重点解决的十大问题之一。面对“非典”疫情和自然灾害, 他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精神的民族, 越是困难的时候, 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精神, 进一步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前进。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民族精神的问题的思考和论述是非常深入和实际的, 他们的论述不仅在理论上是一脉相连的, 而且他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创新。

3 德育的一贯要求

高等教育以培育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这个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国民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前途。其中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首位。它以其明确的政治方向性和思想性对其他方面教育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 是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活动的总和。其根本目的是育人之德, 是教育大学生学会做人, 培育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当然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贯穿着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这种力量始终支撑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繁荣和富强, 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德育,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是在大学生中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国党的三代领导人先后提出了“三好”目标, “四有”新人等一系列的德育目标, 其中就蕴含着对民族精神培育的要求。2004年8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这其中就详细地阐明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迫切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十六大指出,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 新时期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仍是大学德育目标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 1995.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 篇7

【关键词】西南民族地区 民族体育 传承 自新能力

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中国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体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

研究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首先应对这一文化的形成背景——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进行研究。西南地区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处于非发达地区,对外的封闭性和对内的向心性发展使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最终被定格为一种非主流文化。地理上的弱势造成其文化上的非主流,使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在这一封闭式的环境里得到了较为顺利的传承。

二、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纽带——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性格)

西南地区特有的历史地理环境是该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赖以滋长的土壤,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体育文化被创造、继承和发展的内部动力。它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如:语言、文字、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特点,以及社会风尚、节日和民族传统等,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性格、情操和爱好。民族心理共同素质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也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而人又随着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等不同从属于各个民族,所以文化总是由一定的民族所创造,并在一定的民族范围内形成并发展的,任何文化首先都是民族文化。它一旦在某个民族中形成并占支配地位,就会很快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民族个体通过各种认知方式将生活环境中的民族文化整和入自己的心理结构当中,并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心理特质,从而影射和支配个体的思维与行为。

三、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指导思想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在各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和史诗中保存了大量关于天地万物起源和人类产生的哲学观念。在彝族创世史诗《梅葛》中就有关于宇宙起源的发生、演化、变动的观念。彝族有用诗的形式创作的哲学文献资料,如:“相对观’“相称观”等。反映了彝族人民朴素的唯物观和审美观。民族体育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进一步传承与整和,决定于少数民族共同体所特有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

四、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途径

(一)通过学校文化教育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学校是传承发展民族体育的中介,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提出一个理论上的民族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体系,具体从民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民族体育课程的设置和竞技项目的训练两个方面,也可以看做是学校教育课程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通过社会活动中宗教、民风、民俗文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通过对问卷统计分析显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居民接触民族体育的途径,其频数最高的节日庆典、宗教仪式、婚丧仪式、村寨间竞赛活动等,都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不是有计划、有目的规范转承,而更多的是通过社会范围的大教育,潜移默化地将民族传统体育移植到年轻一代民族成员的行为习惯里,也是一种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是社会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宗教活动、民风民俗和民族文化三个具体途径。

表1: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居民接触民族传统体育的途径

(三)通过家庭文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要研究民族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就应该对老人和孩子在传承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研究讨论。因为老人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而儿童则是文化是被变异还是被继承的关键角色。总而言之,家庭是民族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其得以传承的坚强支撑,而家庭中的长者则是这一切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四)通过制度文化促进民族地区民族体育传承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家定期举办,并已列入了《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过去的民运会中,我们积极做了一些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如制定鼓励开展区域性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政策等等,这样才能为推动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 通过传媒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传承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也可以利用传媒的功能。如在开展全运会时,要提早联系媒体,确定节目和档期,打好提前量,确保各媒体的宣传报道按时、保质、保量;强调宣传深度,充分挖掘和展现民运会的丰富内涵。此外,对一些跟节庆和宗教节日有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舞龙、舞狮、龙舟竞渡等等,从体育的视角做好宣传工作,突出民族体育的主旋律,也是非常有利于西南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的。

五、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自新能力

西南地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仅只是民族历史文化的原生态反映,把它作为历史文物放进民族生态博物馆的态度是欠客观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调节、相整合、相超越,使其本体能适应社会的变迁,开发新的文化资源,保持民族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并保证其本位文化的同化力。这种自新能力所造就的自我调节效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第一个方面:在改革开放,孕育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西南地区民族体育也呈现出由单一民族活动推广为多个民族共同参与交流,共同娱乐竞技的趋势。这一趋势有助于加强整个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的辐射力。一方面扩大对外宣传与影响,另一方面也反作用于自身,使其在继承中进一步寻求发展道路。

第二方面:西南地区各民族风俗交叉度大,语言相通,各县市州之间距离较近,民族传统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技巧性、趣味性与益智性,为这一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就全民健身运动这一点上,它能够产生的推广力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所难以企及的。如:2001年7月在四川华葵市落下帷幕的“华鉴市全民运动会”就是把部分民族体育项目和民间体育项目引入全民健身运动的成功例子。比赛设有“抬滑竿”“举石锁”“挑担”等直接来源于农村生活的体育项目。而且在比赛场地上也有所创新,像“抬滑竿”这样的项目索性被搬到大街上举行。以至于万人空巷,群众纷纷涌上街头,争相观看,收到了很好的参与效果和宣传效应,真正实现了全民健身的目的意义。

第三方面: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一直以来都以民间自发的流传形式,缺乏规范性是其传承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负面因子。虽然迄今为止,学校体育在民族体育的传承中一直没有担当起主要角色,但是应该认识到,这只是工作的进程问题。事实上,民族体育的许多特点都与学校体育的要求相匹配,将其引入到学校体育教育领域无疑是为其设立了一面对外的窗口,将其带入一个向系统化、科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的自新阶段。

结束语

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能以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文化形态存在,充分说明它具有鲜明的当代价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是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的,基于这种适应性,笔者认为:1.要求我们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工作要长期的关注,并为之深入的研究;2.在研究时即要考虑到它内质里所潜在的一些自新能力系统,又要考虑到民族体育文化所具有的这种自新的机制怎样能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调节、相整合、相超越;3.还应保持民族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并保证其本位文化的同化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Z].1995.

[2]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5):75.

[4]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M].内部发行,2001.

上一篇:1-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_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下一篇:青春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