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隐患 防范事故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治理隐患 防范事故

治理隐患 防范事故 篇1

矿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预防为主,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矿决定二季度开展“狠抓责任落实、突出安全预防、强化隐患治理、防范安全事故”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安全实现“零目标”;实行瓦斯“零超限”管理,杜绝瓦斯超限;建立“零隐患”管理体系,强化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实现生产过程无隐患;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1、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面落实各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业务科室、部门、生产单位要认真按照公司、矿党政1号文件要求,6月底前完成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修订、补充完善和编制,确保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技术装备、教育培训等措施落实到位。要强化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第一者的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下井规章制度,深入一线、深入工作现场,监督检查安全管理簿弱地点和薄弱环节、重点岗位,及时协调、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以实际行动诠释安全责任,切实形成领导尽职、职工负责的良好风气,促进安全“零目标”的顺利实现。

2、加强安全教育责任的落实。各单位班子成员、包区队矿

领导、科室、部门负责人要承担对职工安全教育的责任,充分利用班前会、家访谈心、安全警示教育日、业务学习活动等机会,向干部职工灌输安全是最大的幸福、安全是最好的效益、安全是最完美的生活等安全理念;灌输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一切为安全让路等安全观;灌输“三违”是事故的祸根基本道理,促使职工进一步规范操作行为;创新安全教育方式,坚持开展安全宣誓、安全帮教、安全协管、知识竞赛问答等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营造人人自觉关注安全的氛围;认真落实班前“三大规程”宣传学习和贯彻、岗位安全描述、风险分析评估等系列安全教育,以促进安全教育责任细化落实到位。

3、抓好现场安全责任的落实。一是各单位要抓好班组长现场安全第一指挥者的责任落实,班组长必须做到对当班施工现场勤检查,勤督促、勤提醒本班职工规范流程作业,狠抓工程质量,严格管理,严查“三违”,夯实安全基础,筑牢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二是安监部门要严格落实安检员现场监督检查责任和盯面、包片、跑线制度,使全体安检人员做到铁面无私,只认制度不认人,发扬“敢抓、敢管、敢停、敢汇报”的优良作风,把好现场安全关。三是组干、纪委、调度、安质要严格落实区队跟班干部责任,加强对区队干部的考核、管理、监督检查跟班干部安全责任的落实。区队跟班干部要切实履行责任,深入现场,全面抓好当班现场的安全生产,抓安全工作重点,严格监督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及时督促问题和隐患的整改;加强对职能科室管理人员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责任的落实。各业务科室部门干部和管理人员要深入井下现场,找问题、查隐患,出主意、想办法、帮助区队

现场解决问题,处理隐患。对于查处的问题和隐患,整理分类,及时向分管矿领导、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协调有关单位处理,充分发挥管理干部和业务科室的职能作用。四是落实好领导干部带班下井责任,副总以上领导干部必须深入一线、深入工作现场,做到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监督检查安全管理薄弱地点和薄弱环节、重点岗位,及时协调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生产现场的安全预防。

4、落实“一通三防”工作责任。通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司“一通三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切实把“一通三防”管理作为二季度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深化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防治水“四项专项治理”,坚决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一是要加强瓦斯综合治理,严格落实瓦检员巡回检查制度,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做好超前预防,实施瓦斯“零超限”管理。二是要加强局部通风管理,落实专人看管风机,通风设施安设齐全完好,消灭无计划停电停风,严禁无风、微风作业,杜绝瓦斯超限。三是要加强综合防尘管理,落实综合防尘措施,坚持湿式打眼,定期清扫煤尘,完善洒水系统,从源头上治理煤尘。四是要加强防灭火管理,加强两落山封堵,确保黄泥灌浆、气雾阻化、注三项泡沫防灭火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对不用的小系统、角联巷道、微风巷道进行封闭,坚持定期对新老闭墙、高冒区等关键部位进行全面检查,严防火灾事故。地测科要加强防治水工作。要采用物探、钻探相结合的手段,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协同动力部门健全、进一步完善矿井排水系统,严防水害事故。

5、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各级组织要大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各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定期组织对辖区进行安全自查活动,各业务科室组织好本专业的安全检查,检查做到无盲区、无死角、无空挡,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制定措施,严格按照“五落实”的原则进行整改,安监部门负责监督检查隐患的落实和整改,并坚持将整改情况每月向公司汇报,对不能按期整改的,从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加倍处罚。

6、坚持开展好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工作。按照公司及矿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实施办法规定,继续深入开展三级安全生产风险性分析评估,重点分析可能引起严重伤害和多人伤害的危险,并制定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控制、消除危险。进一步完善风险分析评估、隐患排查资料、台帐、记录。

7、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各单位、业务科室要严格按照公司、矿2011年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和安排,完善各类开工手续,全面积极组织实施,争取二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再上新台阶;切实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组织干部职工,加强对《安全质量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宣传和贯彻学习,不但要学习好,还要实施用好标准,使人人按标准做,每一道工序操作达到精细化,营造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浓厚氛围,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上水平。

8、加强安全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各业务科室、部门、生产单位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考核,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矿业公司新考核办法,制定业务科室、部门、生产单位的安全基础管理考核办法,细化项目,完善内容,明确 4 责任,并组织相关科室认真开展严格的考核工作;二是严格执行“四位一体”安全确认制。落实班组长、安检员、瓦检员、质量验收员检查验收责任,落实开工前、施工中、收工后及每道工序的安全质量检查确认,认真填写开、收工验收单,未经开、收工验收确认的一律不得开工。三是安培中心要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全员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技能和素质,并保证全员能持证上岗。四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各单位要充分做好深入开展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的第十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准备,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创造性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项目,积极营造浓厚的安全大宣传氛围。

三、奖罚办法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对二季度的安全工作要做出详细安排,制定具体措施,突出重点,认真组织落实。

2、活动结束后,实现活动目标,矿对在安全生产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3、奖励资金从矿安全基金中列支

治理隐患 防范事故 篇2

一、当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认识不到位

有的基层单位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甚至还有的机关相关部门对排查治理工作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没有真正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当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来抓。仅满足于完成一般性的任务, 态度上不积极, 行为上不主动, 导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浮在表面, 没有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呈现“喊得热、做的冷;上面热、基层冷”的现象。有的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思想上就存在应付观念, 甚至根本对事故隐患的概念都没有搞清楚, 更谈不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重点不突出, 措施不具体, 要求不明确;有的基层单位自查自改敷衍了事, 没有及时整改或上报整改, 以及制定防范措施, 事故隐患长期存在。

(二) 排查不深入

有的单位事故隐患排查只做表面文章, 没有真正深入下去, 事故隐患排查还存在不少死角和盲区, 特别是对加油站数量点多面广线长的销售企业, 其事故隐患排查工作还存在漏洞, 没有做到100%的全覆盖;有的单位对辖区内应该排查的事故隐患底数不清楚, 排查了哪些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否整改, 是否建立健全隐患台帐等情况不明, 没有真正建立起对事故隐患动态监控管理机制;有的对一些应该能排查出来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排查出来, 甚至视而不见, 事故隐患排查活动流于形式。

(三) 整改不彻底

有的单位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 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 没有按照“五个一” (即一个事故隐患, 一名责任领导, 一套整改方案, 一个责任部门, 一个整改期限) 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整改, 而是听之任之;有的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仅下达了整改指令就算完事, 至于责任单位是否整改、整改是否到位等很少过问, 也未跟踪督查督办;有的对已经整改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和复查, 导致事故隐患出现反弹。

二、对策及建议

(一) 加大安全投入, 促进隐患整改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以及“属地管理”原则, 落实隐患治理资金。推动建立事故隐患治理专项资金 (基金) 投入制度, 加大企业安全投入, 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尤其针对重大的事故隐患要给予安全隐患治理资金引导, 应考虑设立专项应急处置资金, 并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备用金制度, 专门用于重大隐患治理和应急处险工作。企业的隐患治理资金除按规定在当年销售收入中列支外, 重大隐患治理资金, 应该特事特办, 可采取“先上车, 后补票”税前列支方法。

(二) 加强动态治理, 消除事故隐患

在生产的动态过程中, 人、机、环境三者的安全品质不断变化, 而且变化过程的随机性很大。如用静止的眼光去分析问题, 远不能满足控制事故的实际需要, 事故就会在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加之事故隐患本身具有隐匿性的特点, 对一些新增的事故隐患, 缺乏明确和科学的认识。因此, 必须加大对事故隐患的动态监管力度, 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事故隐患和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尽量做到预知现场的肇事隐患和危险, 在存在隐患到形成事故的这一段时期内, 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砍断事故隐患发生、发展的链条, 把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消灭在事故形成的过程中, 遏制事故的发生。现阶段开展经常性、专业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 也是及时发现不安全状态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途径, 是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三) 落实主体责任, 巩固治理成效

基层加油站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机关相关部门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体, 也是事故隐患治理的监督管理主体。因此, 要从机关和基层两个层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事故隐患治理落实机制, 确保治理的实效性。一是要严格落实机关相关部门事故隐患治理的监督管理主体责任, 既要强调安全“监管分离“, 又要把握保持安全监督管理不分家的工作状态。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进行有序分工, 落实“一岗双责”。对因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监督管理不力、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监督管理部门实行行政问责和安全生产的“一票否决”;对事故隐患治理工作失职、渎职的, 要依法严肃惩处。二是要严格落实事故隐患治理主体责任。通过积极主动开展事故隐患治理工作, 将其责任落实到各个角落, 群策群力及时控制和消除隐患。各单位、部门及加油站形成交叉立体的做好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建立健全机关、基层事故隐患治理责任制和工作机制, 将事故隐患治理贯穿于企业安全生产全过程。要加大事故隐患治理行政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 对事故隐患治理情况不及时报告的单位, 要依规予以严厉处罚, 因治理不力引发事故的, 要对相关责任人一追到底, 决不姑息迁就。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中的监督作用。采取向社会公布事故隐患举报电话、设立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奖励资金等方式, 将事故隐患置于“阳光”下操作, 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强化事故隐患发现、治理责任和监管责任, 充分调动广大人人民群众特别是企业内部从业人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形成全社会参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良好氛围。

(四)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

充分把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从制度建设入手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 促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一是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按照国家和上级企业制定的相关规定, 从监督管理、事故隐患登记备案、事故隐患报告和评估、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监控等方面, 全面建立和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度, 明确部门和基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完善奖惩措施, 加强经济政策引导, 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同推行安全信用等级评估、实施工伤保险和安全风险抵押等挂钩, 增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在动力。二是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发现机制。将事故隐患排查同日常监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真正的将事故隐患管理纳入日常生产管理的一部分, 杜绝“两层皮”现象, 并实现事故隐患治理常态化管理。围绕关键环节、关键时点、重点领域、重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建立各级领导、专家排查事故隐患工作制度和中介机构安全评价把关制度。三是建立隐患治理工作落实机制。对排查中发现的一般性事故隐患, 能现场整改的要当场责令整改, 有条件的还要现场监督整改到位, 一时不能整改到位的, 要落实防范措施, 明确整改责任、要求和时限, 对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 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对事故隐患治理涉及职能交叉的, 可通过召开专题会, 明确牵头和配合部门工作职责, 防止互相推诿、扯皮。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明确督办要求, 落实督办措施, 确保督办效果。

摘要:加油站安全管理关系到加油站的正常经营, 尤其当前中国石油在区外大力发展零售网点的情况下, 更应注意加油站的安全管理, 在加油站的安全隐患治理上要下大力气。

治理隐患 防范事故 篇3

关键词:环境监测 事故隐患 防范措施

环境监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通常情况下需要与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接触,或者直接深入到各种生产现场。对于环境监测者来说面临着诸多潜藏的危险,以及事故隐患等。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各类事故的隐患及事故发生的规律进行了解和掌握。本文结合多年的环境监测实践经验,对环境监测中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进而为环境监测者顺利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环境监测中事故隐患的种类

1.1 现场监测中的事故隐患

对于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发生的空间,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高空类、地面类、水上类、污染物类、器物类。

1.1.1 高空类

环境监测人员在监测烟道气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监测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需要在烟囱较高的部位开设烟气测孔。在监测企业组织排放的废气时,同样需要将监测孔开设在排气筒较高的部位,进一步监测质量。在监测噪声声源时,对于有些噪声源,有时位于楼房的顶部,甚至车间的顶部,为了便于进行监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爬到较高的位置。如果监测项目属于高空类时,在监测过程中,为了避免给人身造成伤害,一般需要采取防范措施。

1.1.2 地面类

在事故隐患的明显程度方面,地面监测与高空监测相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但是事故隐患不明显不意味着不存在。例如,对建筑工地的建筑噪声进行监测时,环境监测人员时刻面临建筑机械、运输车辆的危害。在监测工厂的噪声时,机械、运输车辆的危害等同样存在。另外,地面上的明沟暗渠、污水处理站的水池等,对人身都会构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1.1.3 水上类

船上事故和桥上事故共同构成水上类事故隐患。如果采样或监测在船上进行,那么在进行采样或监测时需要提高注意,否则就会面临掉下河的危险。同样在桥上进行采样时,监测人员就会受到桥栏杆维护不及时或者年久失修的危害,甚至将会面临掉下河的危险。另外,在桥上进行采样监测时,当采样器具或监测设备下放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过往船只构成威胁。

1.1.4 污染物类

在监测废气的过程中,如果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就会受到废气的侵害。

1.1.5 器物类

通过上述分析,各类机械、高空坠物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人构成伤害。

1.2 实验室中的事故隐患

对于化验室中的事故隐患,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化学品类、气体类、水火类、器物等。

1.2.1 化学品类

在使用、管理剧毒、腐蚀药品的过程中,如果采取的措施不当,将会对人体构成危害。

1.2.2 气体类

氢气、乙炔等化验室中所用气体,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在存放、使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发重大事故。

1.2.3 水火类

对化验室进行日常管理时,如果供水管理不到位,容易引发水患。对于电器等易爆物品如果疏于管理,同样会酿成大祸。

1.2.4 器物类

在对玻璃等进行切割时,如果操作不规范,那么人体就容易受到伤害。

2 环境监测中的事故防范措施

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人身安全,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2.1 现场监测中事故的防范措施

2.1.1 高空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环境监测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时,根据施工要求,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测试之前,检查脚手架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安全带的可靠性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测试的安全性。如果在车间、楼房顶部进行作业时,为了测试的安全性,需要集中精力,严禁打闹或将身体探到保护网的外侧。

2.1.2 地面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当监测人员测量建筑工地的噪声时,为了确保自身及测试设备的安全,需要注意周围过往的车辆、建筑机械的运行等。到企业进行监测时,留心地面的明沟暗渠,同时注意高空坠落物,必要情况下佩戴安全帽。

2.1.3 水上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利用船只进行水面采样监测时,不要打闹,要坐好或站稳。在工作过程中,尽量分散在船的两侧,进而确保船只的平衡。在河面的桥上进行作业时,需要对桥、栏杆的牢固程度进行检查。如果桥上没有栏杆时,为了进行采样,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向水面投放测试仪器或采样器具之前,需要对周围的情况进行观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投放,防止对人体构成伤害,同时能够避免损坏仪器、器具等。

2.1.4 化学危险品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携带固定剂等化学物品进入现场时,通常情况下需要放牢固,避免化学药品发生倾倒或溢出,同时设置专人看管,防止乱拿。接触固定剂后需要立即洗手。到化工企业、化学品仓库等场所进行监测时,需要遵守规章制度,对于贮槽、贮罐等物品不能随意乱动,在对其进行监测时,可以请求企业的陪同人员提供帮助,进一步规避风险。

2.1.5 污染物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在对烟气、废气等进行监测时,为了防止废气被吸入人体,在这种情况下监测人员要站在测孔的上风向。如果避开存在一定困难时,这是需要佩戴防毒面具。进行事故性监测时,需要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2.1.6 器物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环境监测人员深入到有危险的现场进行监测时,需要佩戴安全帽,进一步对高空坠物等进行预防。进入车间、工地进行作业,需要注意周围的机械等。

2.2 实验室中事故的防范措施

2.2.1 化学品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严格遵守保管、领用制度,对剧毒、腐蚀性药品进行管理,同时按需发货。及时收起发生散落化学药品,并做好相应的解毒处理。

2.2.2 气体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在通风橱内,对有毒气体,以及产生有毒气体的药品进行处理。佩戴防护手套、眼镜等对腐蚀性药品进行取用,操作后需要清洗手。在移动较大的瓶子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一手抓牢瓶颈,另一只手托住底部,走路时保持身体平衡,防止滑落,同时做到轻拿轻放。

2.2.3 水火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对化验室的供水系统进行管理,化验人员在下班前需要对水管的关闭情况进行检查。气温较低时,需要对水管做好防冻处理。在对易燃易爆液体进行操作、倾倒时,需要远离火源。打不开盛放器具时,不能用火加热或敲击。

2.2.4 器物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在对玻璃管进行切割,或者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时,为了防止戳、划伤手掌,需要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开启安锫瓶时,沿瓶颈先用小砂轮划一圆周划痕,用镊子的手柄进行果断敲击。

3 结束语

在进行环境监测时,通常情况下要触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品。在监测过程中,只要充分意识到这些事故隐患的危险性,并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事故的发生,进而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阿克木·吾马尔,热孜万古丽·玉努斯.论如何提高环境监测能力[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

[2]王晖.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J].中国科技信息,2011(12).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篇4

一、工作目标

在xx年xx月开展本项目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本项目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本项目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建立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构建本项目部安全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彻底整改旧有隐患,遏制新隐患产生,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本项目部安全工作平稳态势。

二、排查治理的重点内容

在继续落实xx年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部安全生产实际,排查在安全管理责任、各项规章制度及生产施工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进行治理。具体包括: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企业和总经理负责制及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职能机构、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立、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和落实情况:企业、生产设施设备、从业人员却得有关证照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情况。

3、安全基础工作情况:全员安全培训教育情况;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有关基础台账完备情况。

4、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情况:对特种作业违法违规教育处理和督促其参加学习、考试情况;对特种作业人员动态监管,防止违章操作等违法行为。

5、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执行机械设备维护检查制度,确保接鞋设备性能符合安全技术标准,防止带病运行。

6、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情况:对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和落实整改情况。

三、各重点时段排查治理重点

为保证生产工作顺利开展,本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1、公司安检部门将工作方案下达给本项目部各部门,并督促各部门认真制定具体排查实施方案。

2、抓紧整改xx年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按规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治理任务,暂时难以完成的要制定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完成时间,防范预案五落实,治理期间要落实责任人加强监控。

第二阶段

1、根据本项目部方案,发动全体职工,查找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突出做好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和反“三违”措施的到位,全面治理事故隐患。

2、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整理,根据整理出的内容,及时开展治理工作。要根据排查出的隐患,制定出治理计划、一时难以治理到位的要列入计划,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完成时间、防范措施、经费保障、防范预案,保证按时完成隐患的及时治理和防范。

3、将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与开展的各项安全专项整只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全员工安全生产素质。

第三阶段

1、针对冬季的气候条件有关生产的特点,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2、认真总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果和经验,针对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和要求。完善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长效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篇5

贵州马幺坡矿业有限公司平坝县乐平乡石旮旯煤矿属生产矿井,于20xx年11月获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为15万t/a,有效期为5年(20xx年11月~20xx年11月),矿区面积0.8388km2,矿井共布置3个井筒,即主井、副井、回风井,批准开采深度由+1250m~+1500m标高。

二、重大事故隐患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强化我矿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矿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85号令《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公司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矿实际,决定开展矿井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行动。

20xx年7月1日起,每月组织一次由矿长刘恒雄牵头组织五职矿长科队长以及在矿的管理人员对井上下进行了拉网式的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排查。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85号令《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治理安全生产隐患为重点,以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目标,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

2.成立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领导小组

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管理,落实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工作的力度,及时整改各条隐患,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85号令《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经矿委会研究决定,特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督促协调这次整改工作。

组长:刘恒雄(矿长)

副组长:王光海(总工程师)

成员:刘昌平(安全矿长)

陈文(机电矿长)

余德江(生产矿长)及各工队负责人

3.煤矿重大事故隐患领导小组职责范围

3.1矿长是全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矿井安全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全面负责,每月召开安全办公会,听取安全隐患的排查、处理及整改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必需的人、财、物。

3.2总工程师对矿井安全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具体负责,组织落实矿井安全隐患的排查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对“一通三防”和防冶水等重大隐患的排查处理具体负责。

3.3各分管副矿长负责对安全隐患按照制定的整改措施进行治理整改。

3.4安全管理科对安全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负监督检查责任,对危及安全生产隐患不进行排查处理而继续生产时有权停止作业。安全管理科对安全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汇总、整改、落实、监督、组织验收负直接责任。

3.5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对所分管范围内安全隐患的排查及处理工作。

3.6各业务科室在分管领导统一部署下,负责所辖范围内的安全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处理工作,及时检查督促,并对各单位按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参加验收。

三、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制定的应急方案。举全矿之力,积极应对,多方面想办法添措施,矿井发现重大隐患后,严格按照“落实资金、落实措施、落实责任人、落实完成时间、落实验收”,我矿严格按照处理隐患“五落实”的原则,立即编制了隐患整改安全技术措施,并按照整改措施和方案对隐患进行认真整改和落实如下。

积极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县政府、林东分局和各级领导部门说明矿井目前处于的困难状态,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

根据隐患种类补充针对性措施。

四、落实的经费和物资

由业主李登贵提供资金,矿长刘恒雄负责安排,保障正常有序的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五、治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5.1责任单位:石旮旯煤矿。

5.2责任人员: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领导小组。

六、治理的时限、进度安排和停产区域

1.治理的时限

矿井煤矿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按照五落实安排实施。

2.治理进度定期报告要求

根据隐患整改情况,每月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隐患整改进度。

七、督办销号程序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篇6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本项目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规范本项目部事故隐患排查,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和临离高速公路建管处制定的《临离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结合本项目部实际,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第一条 项目部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我部安全生产领导组决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施工项目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落实整改资金,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二条、发现重大事故隐患,项目部应当及时向第六总监办以及建管处安全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一)、隐患部位;

(二)、隐患类别;

(三)、主要危害(包括影响范围、影响程度、估计损失等);(四)、隐患的整改措施(临时防范措施);

(五)、整改资金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三条项目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行分级报告制度,本项目部上报第六监理部以及临离建管处安全质检部。

第四条、本单位任何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本项目安全部报告或者向总监办和建管处报告.安全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

第五条、项目部应按规定及时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第六条、事故隐患的范围

1、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2、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

3、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

4、停工、生产、开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泄露、火灾、爆炸、中毒等。

5、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6、在敏感地区进行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重大污染。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活动。

8、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

9、以往生产活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第六条、每周安全部应会同工区长、技术员,对施工现场进行隐患排查一次,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

第七条、对所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由安全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施工队限期整改,对整改要求及时回复并组织复查验收,将整改结果存档备案。

第八条、对难以立即整改的重特大隐患应制定方案,方案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九条、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负责整改的施工队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作业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使用或停车,对难以停止使用或停车的相关设备、设施,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条、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各工区长、施工队负责人、班组长应及时向安全部报告,由安全部上报建管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内容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难以整改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一条、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有存在事故隐患的施工队组织整改,整改负责人为施工队负责人。

第十二条、安全部对查出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定措施,定责任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凡当班能整改地不准推向下一班组,凡施工队能整改地不准推向项目部的原则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第十三条、整改责任施工队要对事故隐患认真整改,并于规定的时限内,向项目部安全部报告整改情况。整改期限内,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专人监控,明确责任,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十四条、整改工作结束后,整改施工队要按要求写出隐患整改回复报告,由安全部会同工区负责人组织复查验收。

第十五条、对整改措施不到位,检查验收不合格,事故隐患未消除的应立即停止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和操作使用。直到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行。

第十六条、安全部每月对项目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上报建管处、监理部。

第十七条、处罚

1、对不及时报告、隐报、瞒报重大事故隐患的工区,施工队以及班组主要责任人处以500元罚款。

2、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在整改过程中不制定治理方案的施工队负责人处以500元罚款。

3、对查出的事故隐患,不及时进行整改治理,擅自施工作业的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处以500元罚款。

治理隐患 防范事故 篇7

案例1:2008年12月23日,广西靖西县某采石场发生一起岩体崩塌事故,造成6名民工死亡。当日上午,企业主要负责人查看该采石场塘口处上方存在裂痕和石块松动,由于缺乏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治理排查的知识,不知这里存在着安全隐患,进而未采取正确的安全处理措施,继续叫工人作业,还违章指挥空压机钻6个爆破孔,每个爆破孔深2 m,欲炸掉松动石块,随后叫民工找炸药,准备实施爆破。该负责人在知道有危险的情况下,没有组织从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仍在危险下方作业,忽视安全生产措施和管理,未按有关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中午,该石场塘口处上方发生崩塌,正在该场地打石头施工的民工6人被轰然崩塌的石头压埋,5人当场死亡,1人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后经过事故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冒落的岩石为伞檐体,左侧及下部悬空,右侧断层发育,粘连性极差,存在着明显的隐患,加上受到近期爆破振动等因素影响,致使悬吊的岩石塌落,而矿方冒险在受檐状石威协的下面作业是导致“12.23”冒落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事故的间接原因是该采石场没有按规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安全管理混乱,没有及时对隐患开展治理,明知劳动安全设施、安全生产条件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仍然生产,而不采取预防性措施,未叫民工撤离到安全地带,造成伞檐体岩石崩塌死亡6人。

案例2:2007年8月18日上午7时,罗城某采石场负责人安排民工3人进行开采作业,2人负责钻炮眼,其余人负责清渣,至8时50分左右,其中林某独自到采石场上部与地面斜坡距离约12m处(斜度约25°),用钢钎自下而上撬动没有开炸的盖山浮石时,一块长约1.5 m的盖山浮石突然滑落,因林某躲闪不及时,浮石从林某身上碾压而过,致使其当场死亡。经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上面浮石存在有事故隐患而不排查治理,林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自下而上撬动浮石,被滚落的浮石碾压致使其当场死亡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石场现场管理混乱。该采石场没有按规定排查检查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落实好作业现场安全保障措施,致使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得到消除;其次,民工违章冒险作业,没有经过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自保互保能力缺乏,规章制度不建全。

以上案例说明,事故的发生有众多偶然性,但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小采石场主要负责人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及管理能力,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力,不知如何正确开展这项工作而造成的。因此,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我们现在应关注的问题。

1.1 企业对事故隐患排查的主体不明确

企业不认真按有关规定开展自身安全检查工作,而是错误地认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各地市、县安监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这种错误认识是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不明确的表现。国家安监总局16号令中已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主体,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全面负责,企业应认真开展落实安全生产检查。

1.2 企业对事故隐患排查不全面

广西中小型露天采石场企业进行事故隐患排查时,大多数都是排查一些物的危险状态,如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浮石情况哪里有滑坡的的迹象等,企业认为这样就完成了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实际上这只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一部分,其中还应该包括: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等。

1.3 企业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中小型露天采石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建立建全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事故隐患排查随意性太大,每天、每月、每季度、每年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都是负责人说了算,排查出来的结果不知如何处理,向谁报告,什么是一般隐患,什么是重大事故隐患分不清楚。常常把重大的事故隐患按照一般事故隐患来处理,从而导致较大事故的发生。

1.4 企业对事故隐患排查的结果不知如何处理

大部分中小型露天采石场对安全检查结果视而不见,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没有采取科学的治理方法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查出重大事故隐患不报告,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事故排查的结果治理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治理资金的保障,治理方案的落实。加强事故隐患治理才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1.5 企业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法不统一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如利用各类安全检查表、仪器及仪表等来开展排查工作。而现在许多采石场事故隐患排查只是单靠人的一双眼睛,凭经验,没有多少科学的依据,事故隐患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错过了最佳的治理时期,导致一般事故隐患发展成为重大事故隐患。

2 事故隐患排查问题的应对

2.1 宣传与处罚相结合

在各采石场,大力宣传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使企业各类人员都知道,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事故隐患经过一定条件和时间“转移”而产生的,通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另外,对一些采石场不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未进行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的,由安全监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通过这样的手段来促进采石场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2 规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程序

首先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安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每日都应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每月定期由矿长负责组织1~2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并对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登记,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整改落实排出,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报告有关安监部门,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

2.3 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中小露天采石场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主要负责人制度、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制、事故隐患的等级登记制度、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制度、资金使用专项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制度等。

2.4 加强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

1)加强现场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排查。主要排查各采石场企业是否建立健全了以下各项规章: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设备器材使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求援制度,安全奖惩制度等,把各项制度的建立建全作为事故隐患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查。

2)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排查。加强现场人们的不安全行为检查和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从严查处“三违”现象,主要检查: (1) 工人是否戴安全帽、穿安全鞋、戴安全带; (2)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如巨大伞檐和岩石板悬在空中没有处理,操作人员在下作业; (3)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4) 酒后作业,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5) 雷管、炸药存放不当,爆破工违规施爆; (6) 人为造成安全设施、装置失效等。

3)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排查。 (1) 检查破碎机的安全设施、装置是否缺乏,危险场所有无安全标志; (2) 爆破作业隐蔽场所有无缺陷,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3) 不稳固材料和岩石是否及时处理,安全帽、安全带常用个人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 使用中,各种矿山设备是否带病运转; (5) 采石场环境是否良好,工具石料堆放是否安全; (6) 边帮、危岩是否出现滑落的危险等。

3 结语

露天采石场事故频发,如何加强企业领导人、工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怎样减少采场安全隐患,需要从宣传、制度、规范方面着手。

摘要:针对广西中小型露天采石场事故频发的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露天采石场事故隐患众多且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究其原因是企业负责人对安全隐患不重视, 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及管理能力, 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力。为减少事故隐患, 文章给出一些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故隐患,安全生产,露天采石场,中小型

参考文献

[1]张文利.露天矿山开采事故隐患的防治.劳动保护, 2005 (2) .

[2]李祥.露天矿山爆破危险范围的确定[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 (6) .

[3]许志中, 李永强, 许利生.我国露天矿山开采的薄弱环节及对策分析[J].矿业快报, 2006 (10)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 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煤安监行管【2017】5号)要求,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消除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事故隐患,遏制事故的发生。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指安全生产过程中各系统、各环节施工、操作流程、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推进事故预防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工作,是从源头遏制重特大事故强化我矿安全保障基础,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部门

为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并落到实处,由安全科对此项工作具体负责。主要负责日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登记、上报、监督检查等工作。

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

(一)项目部经理

项目部经理是本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本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项目部总指挥

总指挥每月组织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矿建、调度、通风、机电等业务科室、各区队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重点是对井下掘进、通风、机电、提升运输、安全管理等生产各系统。

(三)分管负责人

1、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地质灾害防治和测量等方面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整改负技术领导责任,负责组织会审事故隐患治理技术措施和整改方案,配备技术力量,开展科研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制定安全费用资金计划。每旬组织相关科室、区队进行一次“一通三防”地质灾害、测量等方面的事故隐患全面排查。

2、生产经理:负责采、掘、修工程和顶板管理等方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协助总指挥开展全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整改计划,监督检查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每旬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对采、掘、修工程和顶板管理等方面进行一次事故隐患全面排查。

3、机电经理:负责全矿机电、提升运输和大型设备运行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监督检查机电、提升运输管理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每旬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对机电设备、提升运输、大型设备等方面进行一次事故隐患全面排查。

4、安全经理:协助总指挥开展全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全矿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负监察责任,负责监督检查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和业务保安责任制履行情况。每旬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对全矿井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进行一次事故隐患全面排查。

5、分管副总工程师:协助主管领导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审批和落实整改事故隐患安全技术措施。

(四)业务科室

1、安全科:对全矿范围内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监察责任,负责监督检查全矿各部门科室、区队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深入现场跟踪督查部门、区队隐患治理整改情况和业务科室分管范围内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整改方案制定情况。安全科要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负责事故隐患管理、分类、汇总及上报工作,实行安全闭环管理,建立和保管安全隐患整改台帐。指导协调各职能科室和区队、班组完成分管内的工作。

2、调度室:每旬对全矿生产、调度环节、人员定位系统等方面事故隐患至少组织一次排查。参与制定具体治理整 改方案,指导督促治理整改方案实施以及现场治理整改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矿建科:每旬对全矿采、掘、修工程和顶板管理等方面事故隐患至少组织一次排查,负责编制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具体整改方案。现场指导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

4、通风科:每旬对全矿“一通三防”、爆破管理、监测监控、压风自救等方面的事故隐患至少组织一次排查,负责编制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具体整改方案。现场指导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

5、机电科:每旬对全矿范围内机电设备、提升运输和大型设备安全运行、通信联络、供水施救等方面的事故隐患至少组织一次排查,负责编制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具体整改方案。现场指导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负责范围内一次事故隐患全面排查。

6、地测科:每旬对全矿地测防治水等方面的事故隐患至少组织一次排查,负责编制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具体整改方案。现场指导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措施及整改方案的实施。

(五)区队、班组及岗位人员

1、区队:每天组织本队管理人员对本单位区域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一次,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事故隐患分 级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并登记建档,做好跟踪落实工作。

2、班组:

负责本班组的隐患排查治理,到作业场所后首先排查事故隐患,确认无事故隐患后方才可作业。在作业中经常排查事故隐患,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现场遇有危机人身的隐患,应先撤出作业人员,处理后再作业,本班组的隐患治理工作及时向区队汇报。

3、岗位人员:岗位作业人员负责本岗位事故隐患排查。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等随时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各岗位人员每班必须填写隐患排查记录,经区队整理汇总后上报安全科存档。

四、隐患分级与认定

(一)按隐患严重程度、解决难易程度分为一般隐患、较大隐患、重大隐患三级;

1、重大隐患(A):危害严重或者治理难度大,项目部无能力整改,需书面请示矿部,需要上级部门帮助解决的隐患。

2、较大隐患(B):危害比较严重或者有一定的工程量,区队无能力整改须由项目部领导安排解决的隐患。

3、一般隐患(C):对矿井安全生产有一定的影响,区 队、业务科室必须安排解决的隐患。

五、隐患治理

项目部经理、总指挥、分管负责人组织的周、月度事故隐患排查查出的隐患由对口业务科室负责进行分类、分级。C级隐患立即安排区队限期整改治理,B级隐患由总指挥、安全经理或分管经理内召集分管领导、相关业务科室及区队按“五落实”原则落实整改。安全科、相关业务科室按要求及时对隐患归档管理,A级隐患在24小时内分别上报矿部相关业务部室;同时将A级隐患另行文上报矿部。矿相关业务科室接到各区队上报的A、B级隐患后,要在24小时内审查、认定并归档。属于本专业的B级隐患要及时制定出整改方案,本专业口不能解决的,由项目部办公会研究解决。需要矿部帮助解决的A级隐患,经分管经理、安全经理、总指挥签字后报送矿部安全生产副总经理。

六、隐患登记上报

各分管负责人、业务科室和区队要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及时跟踪整改,并注明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验收人和验收情况等内容。检查出的隐患用统一格式以电子、纸质两种形式表格报安全科登记存档、核查。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编写要求 篇9

3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的管理制度,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责任部门、人员、方法和要求等内容。

 4当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相关

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按要求组织隐患排查。

5应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实行动态管理。

 6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科研试验相关的场所、环境、设备设施、人员、相关方活动和管理。

 7对承包、承租相关方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

 8企业领导应带队参加节假日安全检查。应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

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 9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或技术安全措施计划,对隐患进行治理。 10隐患排查和治理责任单位,应按规定向单位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定期报送书面统计分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工作反思下一篇:自律会主席团竞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