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方案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方案(共10篇)

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方案 篇1

创建工作方案

进一步推动乐亩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我社区农村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按照省、市、区、街道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经乐亩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自2011年起,用一件左右的时间,在辖区内开展以“打造新社区、构筑新家园、共享新生活”为主题的“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以农村社区建设 规划为引领,以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抓手,以提高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为撞点,以完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为保 障,深入推进乐亩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通过实施“八大家园”建设工程,深入推进乐亩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尽快实现实验工作全覆盖,让乐亩农村居民从中受益,为实现全区域城镇化打基础。

二、创建目标

通过开展“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 活动,到2011年11月,达到领导协调机制、社区建设规划、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杜区各项服务、社区各项管理的“五个全 覆盖”创建标准。乐亩农村社区以党总支为核心的农村社区基层组织进一步健全完善,成立适用于社区服务管理的社区为民服务站,所提供的公共服务向村组延伸,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完善,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社区村容整沽,人民环境明显改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民精神风貌良好,农村社区凝聚力强,人际关系和谐良好,村民有比较强烈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努力建设成为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组织领导

乐亩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创建活动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在街道和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相关部门配合,成立乐亩社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领导小组,由社区居委会书记兼主任李永红担任组长,副书记潘学明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居委会全体干部及各居民小组小组长为成员积极配合。

四、重点任务

我居委会农村社区服务全覆盖创建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题,按全域城镇化的要求,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实施“自主、宜居、温馨、健康、绿色、文化、平安、富裕”等八大家园工程。(一)深化拓展村民自治,构筑自主家园。一是按照“两委一站”的农村社区工作模式,加强我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建设,形成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二是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居务公开、财务公开。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落实和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公益事业的权利;三是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协会等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在乐亩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组织和动员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投身到乐亩农 社区建设事业,定期开展活动;四是积极动员社区驻区单位、企业和外来人口参与社区管理有服务;五是形成社区工作机制,完善社区工作制度,规范化、制度化开展社区工作。

(二)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筑宜居家园。结合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十个一”的最低标准,完善社区办公及服务设施建设。“十个一”即一个为民服务站、一个综合文体站、一个医疗卫生站、一个农资服务站、一个便民购物超市、一个上网微机室、一个多功能教室、一个农民书屋、一个老年人日问照料中心。我社区要以办公场地最小化,服务设施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为目标,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方便、就近、快捷的生产生活服务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加强社区为民服务体系建设,构筑温馨家园。一是政府服务,以社区“两委”班子为主体 建立村“社区为民服务站”,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永红同志兼任站长,“两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负责服务站具体工作。服务站按照“因需设窗,动态调整”的工作原则,根据群众需求和工作需要将社会保障、民政计生、农业科技、法律咨询等公共服务延伸到村级,实行“一站式办公”,负责办理村级权限范围内的各类服务事项,并负责直接与办事处“为民服务中心”对接,帮助群众联系和代理村级权限范围外的各类服务事项;二是互助救助服务。面向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贫因人员开展以扶贫帮因、互助互济和生活扶助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和社区人员扣款捐物、互帮互助;三是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栏、群众大会、黑板板等农村社区信息平台,为村民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生产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四是商业服务。采取政府、企业、个人投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定面积的便民超市,为农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和日常生活用品,逐步建成便民、利民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五是物资交换服务。整合各家各户不可或缺而又不常用生产生活物资,采用低租金或无偿方式,将此类物资的利用率最大化,同时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六是开展养老日问照料服务。免费开放老年人活动中心,采取兼取或专职的方式,聘请工作人员,同时充分动员志愿都参与,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问照料服务。

(四)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构筑健康家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做到村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街道。一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政策倾斜,降低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和农村人口纳入医疗保险;二是积极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才,通过招录充 实、进修深造等措施,提高卫生站医生的业务素质。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待遇,保障队伍稳定;三是定期组织下乡免费义诊活动和城乡卫生组织联建活动。通过医疗卫生站,加强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建立老年健康档案。

(五)加强优美环境建设,构筑绿色家园。一是抓好农村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教育村民树立卫生环境意识,培养讲卫 的良好习惯;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改水、改灶、改厕,改善农村社区居住环境,提高村民群众的环境保障意识,逐步消灭农村脏、乱、差,净化、绿化、美化社区,建设干净、整洁、美丽的新型农村社区;三是从地方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在辖区内设置垃圾箱、垃圾点,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建立村内道路清扫制度;四是开展“整治家园”行动,对院墙、栅栏、柴垛、禽舍、畜舍进行整治;五是开展“绿化家园”行动,教育引导保护植被,在村内空地植树绿化。(六)加强文体活动建设,构筑文化家园。借助党员电教 室、综合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室外活动广场、学校运动场等 文体场地,根据村民文体生活需要和民间传统文化,开展读书会、诗歌朗诵会、歌曲大赛、山歌会、农村生产运行会等丰富 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利用党员之家、村民学 校等场所,大力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村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不提高广大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继续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

(七)加强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筑平安家园。一是实施农村社区警务战略,实现流动警务室,建立长效的警民联系制度;二是继续发挥农村治保员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依托民兵组织建立联防队或护村队;二是不断完善农村民间纠纷调解组织,化解群众矛盾,消除治安隐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四是加强对刑释人员、监外执行罪犯及违法人员的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的管理;五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供村民法制意见,扎扎实实据推进农村社区平安建设。

(八)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构筑富裕家园。一是面向村民提供生产服务,生产技术、生产资料、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农村社区成立各种专业协会,如瓜果协会、蔬菜协会、养殖协会和外出务工组织等,充分发挥各种协会里致富能手、科技标兵的作用,帮助村民搞好农产品的流通,协助政府做好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二是开展城乡互动,结亲帮扶活动。制定相应政策,对具有干事创业积极性、自愿接受帮扶的农村贫困户,动员有爱心,乐于奉献,具有较 强帮扶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行政企事业单位,开展结亲帮扶 活动,帮肋“结亲”贫困户制定脱贫规划,为“结亲”贫困户提供致富信息、科技知识及实用技术,帮助贫困户改善居住条件,帮助增加贫困户收入,资助贫困户就医、就学等。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 创建活动,是深化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推动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以及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措施,乐亩社区领导小组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创建活动健康开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 创建活动,提升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营造全社会关心技术参与农村社区服务全覆盖建设的良好论氛围。

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方案 篇2

实施方案

民主社区为了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我社区坚持开展“以人为本,服务村民,共筑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活动,达到融洽社区和村民关系,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全民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思想品德,使辖区呈现出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环境优美的和谐社区局面。现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全面提升和谐社区整体水平,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精神,以和谐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提出的构建和谐社区建设目标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步伐,创建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和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为构建和谐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社区为创省级和谐社区成立了领导小组

以“为民创建,创建为民”为社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了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各项工作由社区干部分工负责,实行了不定期检查,作为干部成绩考核标准,弘扬先进,针对村民反映的困难和矛盾不过夜及时解决,使社区近年来无一例刑事案件发生。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在辖区迅速掀起开展争创省级“建设和谐社区示范社区”活动的热潮,并开展建设管理有序型家园、建设温馨和谐型家园、全员参与建设团结民主型家园、建设和谐友爱型家园为目的的新民主。

(二)主要任务。

一是民主自治,自我管理和谐。

二是管理有序,各种利益关系和谐。

三是服务完善,人际关系和谐。

四是治安良好,社会秩序和谐。

五是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

六是社区党建扎实,党群干群关系和谐。

社区瞄准这个目标,将创建任务、目标、责任进行细化、分解,按照建设和谐社区示范社区标准,层层抓好落实。

四、方法步骤

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区创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 “建设和谐示范社区”实施方案 ;召开动员大会全面部署,将创建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到单位、到人。社区要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可行的创建计划,扎扎实实开展创建工作。

2、实施阶段。社区按照《示范社区评分细则》要求,认真对照,逐项查漏补缺,全面推开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3、检查验收阶段。按照《示范社区评分细则》做好每项工作,并及时总结上报上级单位。

民主社区

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方案 篇3

二、目标和任务

三、具体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节水意识

2、借助“节能宣传周”等时间组织干部职工观看有关节约用水的宣传片和展览,3、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有关用水的法律法规和方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维修损坏的供水管网和设施,定期检查更换水龙头、管道阀门、冲水阀等排、给水器具,防止“跑、冒、滴、漏”浪费现象发生。

2、加强水资源的循环使用,倡导二次用水、多次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四、保障措施

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方案 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共XX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城乡基层治理“十大行动”的通知》(X委基治委发〔2020〕X号)和省民政厅《城乡社区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X民发〔2020〕X号)要求,现就以城乡社区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动我市城乡社区治理科学化、合理化、精细化和民主化,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围绕构建城乡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着力破除制约城乡社区治理的认识误区和制度障碍,形成一批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示范成果,辐射带动全市城乡社区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二、工作重点

开展城乡社区示范建设,探索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三级党组织架构,推行小区党组织书记或成员担任业委会主任或成员、社区“两委”成员兼任业委会成员,推进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社区物业组织建立党组织。2020年,要在全市范围选择一批社区开展城乡社区治理创新试点,支持打造一批便民服务型、智慧科技型、社会组织参与型、社会企业带动型、社区服务项目化特色社区。在试点基础上,评选授牌一批基层治理市级示范社区,争创一批基层治理省级示范社区。

1.便民服务型社区。健全落实社区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驻地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引导党员干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新市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健全社区便民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宜居宜业服务功能。实施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重点围绕解决群众托幼难、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养老难等急难愁盼问题,优化实施服务项目。

2.智慧科技型社区。优化和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整合社区现有服务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务、商务、娱乐、教育、医护及生活互助等便捷服务,实现“以智慧政务提高办事效率,以智慧民生改善人民生活,以智慧家庭打造智能生活,以智慧小区提升社区品质”的目标。

3.社会组织参与型社区。社区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培育2个以上注册或备案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吸纳2个以上社会组织承接购买社区服务事项,推进“三社联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人才为支撑,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居民众筹资源开展社区治理,促进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融合发展。

4.社会企业带动型社区。探索社会企业与社区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培育、发展至少1家社会企业或1支社区基金,使社会企业、社区基金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成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重要载体,以创新的商业模式,为社区发展带来可持续的物质和人力基础。

5.社区服务项目化社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持续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围绕绿色、美丽、宜居社区建设,建立项目化运作联动机制,扎实推进社区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和亲民化、适老化、无障碍环境建设。针对社区居民需求,整合实施一批社区服务项目,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打包予以实施,并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参与项目实施提供载体XX台。

6.其他特色社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区治理体系,尊重社区居民首创精神,从居民群众需求出发确定创新试点方向,以社区居民满意与否作为评价创新成效的根本标准,确保全体社区居民从创新试点中共同受益。

三、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5月)。各地各部门要统筹推进,大力加强复合型特色社区建设。按照已申报的城乡社区示范创建名单(见附件),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创建方案。通过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白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组织实施阶段(6月至10月)。各地要对照全市城市基层治理示范社区创建要求,扎实开展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提升社区整体工作水平,完善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丰富社区活动载体,创建社区工作品牌。

3.总结验收阶段(11月至12月)。各地要根据创建工作进度,对照《城市基层治理市级示范社区评估标准》,分阶段、分步骤对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总结成果,推广经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将适时组织相关单位对创建单位进行评估验收。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结合基层治理重点任务统筹安排,明确任务,细化举措,量化任务。市、区县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示范社区的工作支持力度,涉及基层治理的项目、资金、资源、力量等,优先向示范社区集中投放。各区县民政局要加强辖区内示范社区建设的督促指导,建立定期调度、情况会商等制度,组织相关部门集中会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扎实推进示范工程相关工作。

2.强化督导考核。各地各部门要把城乡社区示范创建情况纳入本目标绩效综合考核和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纳入区县对街道绩效考核、街道对社区考核指标体系。各区县要结合工作实际,统筹力量组建专班,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了解、明察暗访,召开现场会等方式,适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力、敷衍了事、推进迟缓的及时通报批评、从严追责问责,确保城乡社区示范创建有力有序推进。

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增强我镇村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提升社区应对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反应能力和救助能力,根据《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要求,我镇将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以普及灾害预防、应急救援知识和救助技能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为载体,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开展以镇、村居为单位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全面提高村居民防灾减灾能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创建目标

根据《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查漏补缺,完善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健全社区防灾减灾队伍,形成减灾工作的长效机制,提高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完善政府主导、村居运作、社会协同的全社会参与管理模式,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三、主

任务

3.借助村民大课堂、道德讲堂、正能量宣讲、红色微课堂、文艺演出等宣传平台,在社区学校、社区文化中心、睦邻点、姐妹微家、各类理事会、议事会、安全文化宣传基地等活动场所开展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

4.通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村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提升村居民对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满意度。

(五)完善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1.建立符合我镇实际的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并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识或指示牌,每个避难场所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管理人员和责任人。

2.村居需备有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铁锹、担架、灭火器等)、通讯设备(喇叭、对讲机等)、照明工具(手电筒、应急灯等),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

3.定期做好防灾减灾设施和应急物资的检查维护、更新和补充工作。

(六)因地制宜,狠抓特色创建与创新。

充分体现人文、地域等特点,结合本镇的社会发展环境以及创建工作基础等具体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开展创建工作,形成具有特色的做法。

1.培育各类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民间组织和群众团队,共同参与创建工作。

2.针对社区内弱势人群、外来人口等特殊群体,采用富有特色的防灾减灾工作方法。

3.开展各类睦邻志愿活动,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增进社区人际和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创建原则

(一)注重“减灾”目标,体现预防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关口前移”,采取各种方法做好灾前预防和常态防灾。致力于推动我镇减灾工作逐步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从单灾种应对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轻灾害损失向预减灾害风险转变。

(二)注重“综合”方式,体现系统性。依靠法律、科技、群众,统筹考虑减灾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充分利用我镇各单位、各部门、各行业减灾资源以及各种手段,健全镇综合减灾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三)注重“镇情”实际,体现针对性。充分考虑我镇实际和创建工作基础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开展创建工作。根据实际需要和工作基础,创建活动主要以村委会、居委会、驻地企业为单位,创建对象为镇,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要积极探索,力求实效。

(四)注重“示范”效应,体现创新性。在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竖新特色,结合我镇国际安全社区建设以及存在的各类风险等因素,积极发挥镇机关各科室、企事业单位、村居委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特色活动和做法,化解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安全隐患。

五、组织领导

朱永康 团委书记

施凯旋子 党群办副主任

陆斯文 规保办副主任科员

朱惠星 经济办副主任、安监所负责人

陈 荣 经济办负责人、农技中心主任

龚学斌 倪菊芳 郁 凯 陆 凯 陈丹丹 任宏杰 茅春辉 高裕犇 叶长春 丁利兴 管仕忠 龚晓辉 卞东红 蒋忠平龚 逵 茅永平浦松杰 卞程承 陆琍红 财经中心主任 受理中心常务副主任 市容所所长

村建所所长、网格中心负责人 文广站副站长 司法所所长 市场监督所所长 城管中队队长 大东村党支部书记

响哃村党支部书记 仙桥村党支部书记 跃进村党支部书记 春风村党支部书记 时桥村党支部书记 椿南村党支部书记 育才村党支部书记 大椿村党支部书记 前哨村党支部书记 前卫村党支部书记

顾伯康 竖西村党支部书记 陆惠康 竖南村党支部书记 杜红兵 竖河村党支部书记 施 诚 惠民村党支部书记 宋利民 永兴村党支部书记 施玉珍陆素娟施红柳刘 斌王 超林夏欢郁鑫刚朱永敏沈瑞华陶 理施胜忠施卫平施伯良陈红花沈翠娥沙方葵黄 洲顾兰芬顾 军东新村党支部书记 明强村党支部书记 油桥村党支部书记 堡西村党支部书记 新征村党支部书记 瀛兴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新乐居委会党支部书记

竖新派出所所长 竖河职校校长 育才小学校长 竖新小学校长 三烈中学校长 新光中学校长 竖新幼儿园园长 育英幼儿园园长 成人学校校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

竖河敬老院院长

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

施 益 镇志愿者协会理事长

竖新镇“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事务办,办公室主任由王孟林同志兼任。

以上成员如有工作变动,由接任工作者自然更替,不再另行发文。

2018

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方案 篇6

根据国务院残工委秘书处《关于确定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和第二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候选名单的通知》(残社康[2009]1号)和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残联《关于下发<福建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市)和第二批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残联康复[2009]98号)等文件精神,在2007年成功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基础上,我区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为推动该工作扎实开展,持续深入,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社区为工作平台,运用社会化的工作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和挖掘社会资源,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着力构筑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建立残疾人基层康复服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辖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水平,确保我区2010年完成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示范任务。

二、任务目标

2009年至2010年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活动,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创建工作,确保组织管理、经费设施、服务内容、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全面达标;

二是推动“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创建工作,确保政府组织领导无 障碍、病源筛查无障碍、患者对白内障认知无障碍、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无障碍、患者接受手术费用无障碍、白内障治疗自然工作机制运行无障碍;保证白内障患者发现一例,复明一例。

三是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确保辖区残疾人康复服务全面达到国家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三、基本原则

(一)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从各类残疾人基本需求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需求迫切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康复工作的有效方式,切实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三)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选择残疾人迫切需要又有可能做到的康复项目,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大力推行社区和家庭康复,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服务。

(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实际开展康复工作。不断拓展康复领域,增加服务项目,注重高新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康复服务内容

(一)残疾筛查、诊断:社区康复协调员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进行筛查和功能评定,早期发现各类残疾,掌握社区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二)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指导 站为辖区内残疾人建立详细的康复训练档案。同时,各社区康复协调员也要为社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

(三)康复治疗、训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包括对视力、听力、智力障碍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转介;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指导精神病患者合理用药。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上级康复机构的指导下,组织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和智力残疾人开展工疗、娱疗和其他康复活动;指导聋儿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组织社区内盲人开展定向行走训练。

(四)康复知识普及: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协调卫生、教育、心理等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科普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五)转介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内复杂疑难的患者转介到上级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社区康复协调员根据残疾人在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无障碍环境改造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区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教育局、残联、妇联、团委、集美公安分局等部门和各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指导并组织实施创建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工作情况,协调 解决相关问题,督促检查工作进度。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残联。办公室主要职能是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指标,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实施康复训练,为康复对象提供康复服务及康复工作的统计和检查。

成立区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和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站,发挥技术示范、人员培训、基层指导、知识普及、咨询转介等作用,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适配供应服务和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

各镇、街也要相应成立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工作领导机构,并组织社区(村)居委会抓好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的落实。

(二)明确职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区委宣传部:大力宣传集美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和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工作;宣传我区开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实施工作;开辟专栏,跟踪采访,及时宣传。

区卫生局:把残疾人社区康复融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局,统一规划安排,统一布点建设;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工作职责,做到平台共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必须建立残疾人康复室,重点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要组建社区康复员队伍,开展社区康复员业务培训,入户开展残疾筛查(残疾人康复需求筛出率不低于辖区常住人口总数的2%)和功能评定,掌握社区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训练,指导精神病患者合理用药,对社区内复杂疑难的患者开展康复转介服务。做到有专职康复医生,有场所,有设备,康复职责上墙,康复服务项目上墙;对幼儿及学前儿童进行疑似残疾筛查。区民政局:将康复训练与服务纳入社区服务工作内容之中,在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和社会福利机构开辟场所,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为贫困康复对象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补助;组织志愿者参加康复助残;利用社区服务热线开展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协助抓好免费婚前健康检查工作。

区发改局: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及政府工作计划。

区文体旅游局: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开展残疾人文艺活动。区教育局:组织在校的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探索寓康复训练于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发挥特殊教育的资源优势,参与智力残疾儿童康复人员的培训、知识普及和家长教育的工作。

区财政局:将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配套实施方案》的要求,给予经费保障。按照户籍人口每人每年2元安排康复经费,用于残疾人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康复服务、康复救助、辅助器具适配和残疾预防等康复内容的开展实施。按照户籍人口每人每年0.8元安排社区康复工作经费,用于康复需求调查、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协调实施及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补贴。残疾人康复经费和社区康复工作经费要确保及时到位,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康复经费专款专用。

区建设局:负责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对盲道检查与维护。团区委:发展助残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助残联络站。区计生局:对育龄和怀孕妇女进行科学预防残疾知识的宣传。区妇联:积极参与残疾妇女和儿童的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组织妇 女参加康复助残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残疾儿童家长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的知识。

区公安部门:要了解掌握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情况,协助卫生部门做好治疗、康复工作,协助民政部门落实监护、扶助工作,对肇事精神病患者依法送到定点医院强制治疗。

区残联:负责残疾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定工作计划,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组织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推广使用“十一五”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全国统一用表、康复训练档案与评估标准;组织人员培训,建立工作队伍;进行知识普及和社会宣传;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信息咨询;组织督导检查;统计上报任务完成情况;指导残联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及基层康复站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抓好典型,推广经验。

镇、街:要确保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有工作制度和会议记录。组织辖区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掌握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数、残疾类别和康复需求等情况。依托现有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康复站,对外挂牌,做到有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服务内容、康复知识读物和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镇、街残联对城乡社区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情况进行指导,掌握工作进度和工作效果,填报“康复服务汇总表”。

社区(村)居委会:社区(村)居委会配备康复协调员或由社区残疾人联络员担任康复协调员。康复协调员应发挥在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协调作用,会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调查残疾人康复需求,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动态掌握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情况,向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信息和转介服务,协调组织社区内有关机构、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 务和相应的支持。做到有专(兼)职人员管理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有工作记录。对残疾人进行康复教育动员,要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占到本社区残疾人总数的50%以上并备有“康复需求登记表”,要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中50%以上得到训练服务。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的站点有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康复知识读物和“康复服务记录表”。

(三)添置装备,完善康复训练设施

一是在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站内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配备不少于10件的康复训练器材;设有专柜,配有康复普及知识读物、VCD康复训练光盘;建立康复服务工作制度,实行优惠的医疗、康复政策;有专人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掌握辖区残疾人情况及康复需求情况,向辖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认真填写康复服务记录,建立健全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及健康查体档案,要求康复训练与服务建档率达到95%。2009年完成全区6个残疾人康复指导站的设置,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按每站10万元统筹列支。

二是在社区建立社区康复服务室。在区创建办和区卫生局、残联的指导下,各相关社区(村)居委会协调本社区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社区服务机构,安排固定的残疾人活动场所,建立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服务室。2009年全区要有80%的社区(村)居委会完成社区康复服务室建设,社区康复服务室建设所需经费由区、镇(街)财政按每室3万元统筹列支。社区康复服务室配备经济实用且便于社区使用和家庭租赁的康复器材、辅助用具、康复知识普及读物。

(四)建立机制,提高康复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区康复工作队伍,实行社区康复工作人员聘用制。区、镇(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建立残疾人康复室,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确定1名医生(从事医学康复),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各社区(村)居委会确定1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协调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人,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长效服务机制。

二是制定康复人员培训计划,设立培训基地,建立培训制度。对康复工作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实行上岗培训,确保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对社区医务人员及村卫生人员(社区康复员)开展残疾人康复技术业务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小时;加强社区康复协调员及残疾人联络员康复服务业务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0小时,以不断提高为各类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能力。

1、康复工作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由区残疾人康复办公室负责对全区康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康复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原则、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基础康复训练常识;残疾人康复需求确定、康复服务内容、康复服务记录填写和评估方法;康复器具使用及咨询转介服务等。所有从事康复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培训每年不少于30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培训记录必须建档,形成台帐。

2、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把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相关内容纳入培训计划之中。培训内容为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所必需的功能评定、计划制定、器具应用、档案建立的方法和技术,为残疾人康复提供康复服务和指导。

对街道(镇)的社区(村)康复医生、精神病防治医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的方法,康复服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肢体、智力残疾儿童、脑瘫残疾儿童、精神病人等康复对象的确定,康复训练计划的制订、评估,训练技能的掌握,训练档案和评估标准的使用以及训练器具应用等知识,使其成为康复技术业务骨干。对社区康复协调员,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传授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和评估的方法及如何规范填写表卡等,使其能直接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服务。

3、残疾人亲友、助残志愿者的业务培训。残疾人亲友是不可忽观的支持力量,康复助残志愿者是康复员队伍有效的补充力量,但必须经过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以提高康复成效。培训内容为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的家庭护理、康复服务的内容、康复训练的方法和训练器具的应用等。

三是对社区康复服务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严格社区康复机构、康复人员、服务项目与技术、康复内容的资格准入和审批登记制度。各级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在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中,应保障康复服务有序、流程规范、服务优良,确保残疾人及其亲友对康复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85%。建立使用统一的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康复服务记录、康复训练等档案,残疾人康复服务建档率达到90%。社区康复工作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按计划、按制度进行督导,每季度对社区康复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组织开展多样性的“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活动,使辖区残疾人在社区康复工作中受益,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六、实施步骤

(一)工作部署与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0月)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议,动员、部署我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相关工作。要利用各种形式,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的目标,对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的意义、内容及方法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残疾人及其家庭积极参加的社会康复氛围。通过区电视台、《集美报》及其它新闻媒介,运用多种宣传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造势,积极营造创建氛围。

(二)组织实施与自查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6月)在创建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补缺补漏,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及本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全面创建活动。2010年1—3月,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各项创建工作进行自查,按《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以及《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检查验收方案》进行自下而上的自查自评。区创建办要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补缺补漏,准备迎接福建省残疾人康复办公室、省残联组织的检查验收。

(三)迎接省康复办、省残联的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6月—2010年9月)

2010年第三季度接受省残疾人康复示范县(市、区)活动领导小组对我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的检查验收。区创建办要对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缺补漏,准备迎接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组织的检查验收。

(四)迎接国务院残工委秘书处、全国残疾人康复办验收阶段(2010年第四季度)

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方案 篇7

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我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现就我镇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按照中央、自治区、市、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要求,以深化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5+2”民主决策机制,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示范村”创建活动的水平,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

二、考评对象

全镇***个行政村。

三、考评时间

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创建考评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年12月中旬完成考核评定。

四、方法步骤

1、宣传动员,积极部署(3月中旬-3月末)。各村要利用广播大喇叭及时宣传,让村民了解。第一时间召开两委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活动细则,争当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

2、及时指导,制定方案(4月上旬-4月中旬)。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的标准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对目标、内容、进度、时限和责任进行进一步明确,做到责任到人、措施有力、推进有效。

3、结合实际,大力培育(4月下旬-8月下旬)。要针对示范村的具体情况,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创特色、创品牌,出经验、出实效的原则,把创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协调各方力量,进行重点建设。

4、督导检查,总结推广(4月上旬-12月中旬)。镇纪委和示范村领导小组要加强日常督查,及时通报工作情况。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各示范村创建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对于工作实践中涌现出的新典型、新经验,及时加以总结推广。

5、评比总结,表彰先进(12月中旬)。实行申报与审核相结合,先由村两委对照标准自评申报,然后由镇纪委考核评定。其中落后至合格村由镇党委考核定级并发文公布;优秀村由镇党委从合格村中好中选优向区申报,经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地验收和公示后发文公布,并推荐参加自治区、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的评选。严格考评程序,把好标准关,确保等级评定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五、工作要求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深化“示范村”创建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固本强基的基础性工作,镇村两级干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示范村”的创建活动作为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示范村”创建活动规范有序推进。镇纪委要做好日常工作的精心指导,确保该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2、落实责任,齐抓共管。镇党委要对“示范村”工作负总责,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是具体责任人,要牵头抓总、亲自过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村领导小组要主动协助党支部、村委会抓好相关工作,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加强工作指导。各村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热情。

3、抓好结合,务求实效。开展“示范村”工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紧密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权力运行,切实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与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集中精力办一批惠农实事,努力提高农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4、强化督查,推动落实。要把深化“示范村”创建活动,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体系督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定期开展暗访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反馈通报,落实整改措施。要加大

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扩大“示范村”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调动广大农村干部和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为顺利开展这项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纪委

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方案 篇8

阜康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

模范单位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根据阜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阜康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的意见》、《阜康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任务分解实施方案》《阜康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活动2011年工作要点》以及《阜康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标准和考核验收细则》的要求,我委结合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各民族大团结大 1

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确保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我委成立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领导小组。

组长:马成光(人口计生委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耿艳红(人口计生委主任)

宋英(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计生指导站站长)

沈红梅(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计生协秘书长)

成员:周志礼、范铁锁、许晴、王俐、马秀珍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人马秀珍。

三、主要内容

(一)大力开展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的“三个不忘”教育和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人民军队好的“六好”教育,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凝聚起各族人民的力量,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大力开展“肩并肩,爱国情”活动,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到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活动中。

(三)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的党的“三史”和新疆“三史”宣传教育。深化各族职工对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引导各族干部深刻认识到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大力开展“手拉手、兄弟情”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干部职工 “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自觉维护各民族团结友爱、相互和谐的良好局面。

(五)大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抓好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学习,围绕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新疆的变化和发展,大力宣传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面貌新成果。围绕自治区党委提出的“民生建设年”,广泛宣传我市重大民生政策及其产生的巨大成效,引导干部职工用切身感受,畅谈身边的变化,展望美好前景。

(六)认真履行好人口计生委的工作职责,积极参与社会进步工程、民生改善工程和长治久安工程。认真做好特殊群体关爱活动,扎实开展好关爱女孩活动和贫困家庭的救助活动。不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实现单位安全无事故,为维护全市的政治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工作步骤

(一)集中学习教育阶段(5月20日-6月14日)

1.办公室及时制定出实施方案,相应的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在创建过程中,要积极组织活动,做好宣传报道和信息上报工作,并建立健全档案工作。

2.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六个一”活动,即:办一件体现民族团结的实事,看一部以民族团结为内容的电教片,听一次民族团结教育讲座,开一次民族团结教育讨论会,办一

期民族团结教育板报,举办一次民族团结演讲比赛。

3.结合自治区第29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及时挖掘总结身边的民族团结先进典型,树立民族团结先进榜样,开展“学先进、比团结”活动。

4.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使扶贫帮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真正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二)实施阶段(6月15日-9月15日)

进一步抓好创建模范单位的工作,紧紧围绕实现“三个率先”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展的实践活动,大力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阜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等主题文化活动。同时做好创建民族团结单位自查自验工作。

(三)总结巩固提高阶段(10月-11月)

1、活动结束后,要做好“回头看”工作,检查近年来在民族团结教育及创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2.继续广泛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慰问少数民族老干部老党员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贫困家庭。

3.认真总结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经验,建立适合我委的民族团结长效机制,确保民族教育和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

五、具体要求

1.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人口计生委要认真、积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创建活动的各项任务分解落实。要精心设

计活动载体,使创建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阜康市之窗、人口计生委网站、阜康电视台等宣传媒体,把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及时宣传,为今年创建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氛围。

3.健全档案资料。民族团结办公室具体负责人要认真做好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建档工作。同时要认真做好创建活动的申报事宜,以及及时上报相关文字材料。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创建进步模范单位方案抄送:市机关工委存档

(二)阜康市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6月25日

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篇9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单位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绿色文明机关的目标,坚持“注重特色,讲求实效”的原则,牢固树立“**是我家,绿化靠大家”的创建理念,做好“文化**”、“绿色**”两篇文章,抓住机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提质增绿,着力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机关庭院绿化水平,创造优美、舒适、健康的生态文明环境。

二、开展范围 **单位机关院落。

三、总体目标

2013年创建成县级绿色文明示范单位,到2013年底-2014年初,**单位机关院落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全县绿化覆盖率的平均值,形成生态优良、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机关风貌。

四、任务指标

1、积极创建园林式机关单位。凡能绿化的地方都要绿化,做到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树木、花草配植合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绿草如茵,创造绿化、美化、整齐、清洁、文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绿化种植和设施保存率、完好率达85%以上。

2、统一思想,狠抓落实。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行动、措施落实到创建工作中去。“一把手”负总责,主抓领导具体负责,按照“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谁主管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的建设机制,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创建任务。要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并将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单位工作纳入考评内容,严格奖惩。

3、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单位需要全体职工及其家属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我单位将开辟专栏、设立专题,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对创建和管理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要大张旗鼓地给予宣传报道,用典型示范引导,使创建工作成为机关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活动。

***单位

和谐社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示范单位创建方案 篇10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镇、示范街、示范单位

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进一步倡导餐饮企业规范管理、合法经营、诚信兴商,全面提升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促进餐饮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有效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根据临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和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临政办发„2011‟61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践行科学监管理念,按照“分类指导、示范带动、分级实施、社会参与”的思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街、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创建一批示范单位,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进一步增强全县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推动餐饮服务单位升级和健康发展,提升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工作目标

力争用今年1年时间,将我县创成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并创建1-2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镇、1条以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50个以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以后逐年巩固提高。“十二五”期间,创成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争创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并创建4-5个示范镇(街道),创建3-5个餐饮服务

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150-200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店、食堂)。通过发挥示范单位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全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稳步提高。

三、示范标准

(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基本标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应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领导与工作机构,食品药品监督机构健全,执法监督队伍配备有力,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健全,财政支持保障充足,辖区内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设立投诉举报网络,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公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本满意。达到以下创建标准: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达到100%,其中B级以上达到80%;辖区内餐饮服务食品及餐具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90%以上;辖区食品安全应急网络覆盖面达100%;辖区内连续3年以上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公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70%以上。

(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镇(街道)基本标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应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健全,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餐饮服务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健全;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设立投诉举报网络,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公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基本满意。达到以下创建标准: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达到100%,其中B级以上达到

80%;辖区内餐饮服务食品单位无制售假劣食品,无非法渠道进货等违法行为;农村50人以上(含50人)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90%以上;辖区内连续3年以上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公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70%以上。

(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基本标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应选择餐饮服务单位相对集中、基础好或影响大的街区开展创建工作,并达到以下创建标准:街区内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均持证经营;街区内所有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均应诚信守法经营;配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街区内餐饮服务经营单位量化分级管理均达到B级以上;街区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比例达到50%以上;街区内连续两年以上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公众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满意率达到80%以上。

(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基本标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应当诚信守法经营,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并有效实施,各项措施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能够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较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能够全面承担食品安全责任,并达到以下创建标准:建立并执行索证索票制度,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可追溯率达到100%;使用生猪产品,应当是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经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量化分级管理被列为B级以上;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到100%;积极采用“五常法”或“六T法”等先进管理方法;连续3年以上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四、工作步骤

该活动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县商务局共同负责

组织,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4月20日至5月31日)。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召开动员会议,进行工作部署,明确创建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深入调查摸底,落实创建街区,确定创建单位。

(二)组织实施阶段(6月1日至9月30日)。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措施,加强调研,搞好筛选,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按照《标准》全面指导督促相关餐饮单位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并分别收集整理创建资料。开展示范工程考评工作,对创建街、创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并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市级示范县”。

(三)检查验收阶段。(10月1日至12月31日)。按照示范县、示范镇、示范街、示范单位的评价标准,对创建工作进行自查,总结创建工作中的亮点和经验,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扎实作好各项迎查准备工作,确保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我县的“市级示范县”评审和验收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位置,纳入议事日程。根据创建活动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认真搞好动员部署。将创建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位。要加强检查和考核,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分类推进。严格落实餐饮企业的主体责任,动员广大餐饮企业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组织餐饮业主

相互观摩学习,增强创建活动的社会效果。要突出重点,区分层次,分类实施,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上一篇:生物骨干班培训心得下一篇:初中少先队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