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升心得体会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提升心得体会(精选8篇)

课堂教学提升心得体会 篇1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1

一、中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感知理解让学生视听结合来提高阅读能力

针对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来说,提高阅读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借助教材上的课文,以锻炼理解力为基础,向学生讲授如何组句成段,由段到篇的写作技法,还可以让学生多积累一些字词,以备写作之用。另外,一些文体知识,如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和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等知识也可以渗透来讲。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的讲授方法比较单一,缺乏生动直观的形象,学生也只是被动地听和记,这样不但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而且其知识也是很死板的,谈不上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更不要说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清晰地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授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原动力,它能让人产生寻求知识的倾向。传统的一黑板、一板擦,再加几根粉笔的教学模式已经比较落后了,我们可以让一些高科技的教具改善学生的情绪。电教媒体的运用,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对其也日益熟悉,尤其对其中的声光影合一的游戏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要把这一兴趣点引入中学语文课堂。每当一上课,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优美的播音员的声音把短文有感情地读出来。通过这一整体感知可以调动学生眼、耳、口、鼻、舌几个感官来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然后我们再带着学生进行第二遍的详细讲解,经过了两遍读文后,学生基本上能把握住文章的基调,从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传统的“读”法就是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或是分角色朗读等形式,但如果长年如此教授,难免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现在教材中一些抒情味较浓的散文就更失去了其鲜活的味道。而运用多媒体,采用与教材配套发行的录音,播音员那甜美的声音一出口,语音也是平稳和谐的,让学生不禁沉浸在一种陶醉的氛围中。另外,学生听到自己不太熟知的陌生播音员或专家的声音,自然会对这段录音仔细聆听,注意力要更集中,听到的内容会更多。用电脑做的多媒体还可以加上图案、伴奏或演唱等多种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兴致勃勃地去理解文章,总结归纳中心思想。

2、中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影像,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在通过多媒体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感知之后,还要理解一定的文本背景。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记述和介绍事物事理的课文,还有一些涉及到历史的文章,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单纯靠教师口述,很难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不容易让学生听明白。而运用影像技术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因为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资料进行再现,为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其语言文字起到更好地作用。

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突破课文的重难点。而多媒体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够使复杂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更加通俗易懂。如笔者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绿》时,往往跟学生解释不清楚梅雨潭、梅雨瀑和梅雨亭三者的位置,学生难已想象出其具体的状态。“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羽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段话清楚地介绍了三者的位置关系,但学生读后仍然没有清晰的印象。于是我把网上找到的关于梅雨潭的景点录像放了一遍,学生在看完这段视频后,能够自己说出三者的位置。这一难点很快就解决了。

二、中学语文教师教授作文可以通过图文对照,集思广益,发散思维来启发诱导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作依托,写作便会成为无米之炊。阅读是从外吸收一些语言、构思;写作是将自有的语言及构思自内向外地表达。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多媒体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做知识信息的载体,还可以调控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多采集一些素材,并对其进行储存、分析和运用。

对于作文,学生往往怀有惧怕心理,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亦或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一般会作一些详细地引导。但是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笔。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在写作之前对客观事物和社会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下笔如有神”。但是,学生往往不会观察,不知道怎样去抓住事物的特征,其印象是肤浅、模糊而乱七八糟的,所以,教师可以借助投影或录像先让学生进行写作前的指导。如笔者有一次让学生写一篇参观游记,并把作文题目、写作要求和相关写作引导都出示了。由于经过了前期的铺垫,所以本次的作文写得较为成功。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评改作文,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和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板块,我们一定要下大力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来使课堂更生动,学生积累素材更广泛,写作的思路更宽广,长此以往,相信我们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2

一、通过抓学习,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为促进教师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学校要通过组织自学、专家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广大教职工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的进行思考。

二、通过抓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了合理的教研组织网络,定期组织教研小组进行专题研究活动,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通过抓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学校要不断地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师的研训,实施师资队伍动态管理,执行全员业绩考核评价,不断地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高提供了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持。

四、通过抓管理、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校为了强化质量改进意识;建立教育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统领、教务处牵头、定期在校开展针对性的学科教学督导,收集教育质量波动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改,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发展。

严格教育质量检查:集中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自检与互查相结合。抓实教育质量反馈: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检查以及期中、期末教学检测,通过教学信息反馈和学生学习信息反馈等常规教育教学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中的动态问题;通过对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各个教育环节、各种教育管理制度、教学改革方案等进行经常性的督导来健全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3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习题至关重要,习题的设计、给出与求解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之一。

一、设计启发性的习题

数学知识,既有它的阶段独立性,又有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老师的责任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结论,而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掌握获得结果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新旧知识衍接的地方精心设计思考性的习题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积极思维,主动地找出答案。

二、设计思考性的习题

在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关键处设计习题,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后正确地掌握知识的实质。生很快掌握了这堂课要学的新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年龄以及他们的学习实际,既不偏高,也不偏低,否则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出深浅难易,范围大小都恰如其分的,具有思考性的习题。

三、设计灵活性的习题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形成能力,关键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只有理解的知识,学生才能牢牢掌握,才能使之运用自如。通过这样一题多练的方式,向学生提出进一步探究的习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钻研,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新知识,解决新习题的能力。

四、设计适度型的习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习题是否适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敏捷性。这里所说的适度,就是指设计的习题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识规律,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发展。如果教学每节内容都能设计出适度的习题,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思维的积极性也就会自然产生,教师再辅之以恰当的启发点拨,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就会越来越敏捷。教学中,经常听到有的老师埋怨学生“笨”,思维迟钝,脑子不开窍。其实,这与教师教学时提出的习题有关,或启而不发或发而不着边际。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个别学生确实存在着智力差异,但是,教师这时首先应冷静思考一下,设计的习题是否偏离了大多数学生的认识实际。

这样设计的习题既照顾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回答踊跃,激发了学生思维,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五、设计比较型的习题

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而要区分事物,首先就得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没有比较,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不可思议的。求同思维就是从已知的各种材料中,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性的知识,寻求习题的同一答案。从求同思维能力的形成过程及规律来看,比较型的习题,与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求同过程是从彼此相关联的大量具体材料中归纳出规律性结论的过程,从各种材料中寻求共同点的过程。因此,设计一些比较型的习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同能力。

六、设计互逆型的习题

学生思维的发展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判定一个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还应该考察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灵活还是不灵活。我在教学每一节内容时,除了向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正向思维训练外,还不失时机地设计一些逆向性的习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从一个习题的相反思路上去思考,或者从一般思路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探求解决习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的发展相互促进。

七、设计联想型的习题

人类的创造活动,往往离不开创造性联想。心理学家认为:把不同事物联系起来思考,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方式,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创造性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各种不同属性的事物反映在头脑中,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联想,如类比联想、化归联想、数形联想、反向联想、因果联想等。教学中如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根据所授内容和课型要求设计联想型习题,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设计联想型习题,可以给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可以诱使学生步入解题成功的殿堂,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灵活,更具有独创性。

八、设计开放型的习题

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的同时,不要忽视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就是不墨守成规,寻求变异、伸展扩散的一种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设想,大胆创造,标新立异,独树一帜,随时注意多方位思考,变换角度思维,使他们思路开阔,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心理状态,通过活跃的思维达到求异、求佳、求新。教师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习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习题的能力,同时设计一些开放型习题,通过寻求习题的结论或条件或某种规律,来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习题的设计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能激发思维的、有挑战性的各种习题,就能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坚持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精心设计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习题和解决习题的能力,数学的教学质量就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4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学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谓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而学校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有效课堂。以往我们总感到:语文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却收效较低,远比不上数学成绩,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自己课前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5

当前,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改革正是为了全面达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把握好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实施新课改的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将新课改落到实处,全面完成上面提到的“轻负担、高质量”深化区域素质教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当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实施。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要加强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当务之急是有关新课改的理论学习。难点是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学学习。要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从“轻负担、高质量”深化区域素质教育的角度和高度来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学了就能够有所收获才行!这个问题是个认识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2、相对而言,难度更大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不解决这个问题,空喊口号不会解决任何问题。而且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怎么办呢?也很简单——每个教师都要从自己班级、学科、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来进行科学而深刻的思考——从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来进行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我们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思考的出发点应该是——完成“轻负担、高质量”深化区域素质教育。我们多数教师的实际的情况是:对单纯的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有比较成熟的办法(是否科学合理暂且不论),对提高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却感到无从下手。于是就出现了一味追求“高分数”的想法和做法。这种想法和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提高了素质教育,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我们教育部门的工作是成功的,老百姓才会满意,才会认可。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刻也不要放松!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没有实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果不实现这个目标,懂事的学生不满意、多数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我们自己如果有点良心的话也不会满意!有的同志可能要说这个目标太难了!还有的同志可能要说这个目标和“提高成绩”相互矛盾,二者不可兼得。这个目标难吗?俗话说“会者不难”,认为难是因为我们还不会,还需要学习、需要探讨。不学习、不探讨行吗?不行。如果真能行的话,我们倒是轻松了、舒服了,学生可就倒霉了。这个矛盾真的是不可调和,二者不能兼得吗?也不是。首先,从理论上说就不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进行具体而细致的分析,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的日常教学行为出了问题!主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我们的教学的主导思想是错误的,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错误的!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想出办法,有了相应的措施,我们也就找到了落实“轻负担、高质量”深化区域素质教育的好渠道,我们的目标实现了,新课改成功了,学生 、家长满意了,我们自己也高兴了,社会对我们的评价也就好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我的体会,我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紧紧抓住教育改革新机遇,制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力争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6

在当今减负的浪潮中,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呢?那就是要落实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每位教师的一直以来的追求。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自己的课堂焕发出青春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不断地思考反思中寻求答案,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能力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但很少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所以,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调控课堂的能力是高效课堂的法宝。

1、“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片海洋”。

丰富的知识是征服学生的法宝,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驾驭学生,才能高效的引领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灵活的掌控课堂的能力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

例如:在教学物体体积的时候,学生会把物体的占地面积理解为求体积,这时,教师应抓住错误的契机,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在交流中学生不但加深对体积的认识,而且区分了体积和面积。

二、学生主体地位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回归课堂的主体地位,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共识。教师要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尽量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教师不应直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给学生一把在知识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新知,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传统教育长期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长此以往,在有意无意间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压抑和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和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教学中,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正确、肯定的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从而尝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乐趣。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探索出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为计算圆的周长打下基础。教师激励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这个

关系并计算出圆周率。同学们经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们真是当代的小祖冲之。”这样的积极评价,如同助燃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2、注重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赋予了课堂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仅仅是导演,学生真正走到前台来表演,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从面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圆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再让学生分组合作把圆形图片间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近似的三角形、推导出面积公式之后,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能把圆拼成近似的正方形来推导面积公式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边猜测“也许能,也许不能”,一边动手剪拼。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感知,结果发现:不能把圆剪拼近似的正方形”,因为“任何一个圆的半径不可能与该圆周长达一半相等”。

三、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教材本身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被动变主动,何愁不实现课堂的高效呢?主动学习的学生,课堂知识能记住90﹪,而被动学习的学生只能记住知识的50﹪左右。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兴趣化教学法,让学生爱上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是一个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为了增强数学的趣味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创设了为母亲买礼物的情景:母亲节到了,小明为妈妈买了一份礼物,(课件演示长方体盒子,并展示长、宽、高),他想用包装纸把礼物包起来,需要多大的包装纸,怎样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主动去探究数学,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力求语言形象生动,有趣味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包含浓郁情感的语言,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以加深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心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使用比喻和形象化的语言,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生对单初学时求它们的棱长、表面积、体积时掌握得还不错。待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就混淆区分不开了。我根据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字母表示的不同(例:m m2 m3)把它们比喻成一条腿、两条腿、三条腿,一条腿找线,两条腿找面,三条腿找方,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形象化的手法使枯燥无味的课堂顿时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在趣味中问题迎刃而解。四、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提高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图片情境由静态变动态,把知识形成的全

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例如: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个动态的钟面,学生可以根据钟面上的指针变化,清晰地看到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从而学生可以自主地发现整时的特征,“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整时的能力。总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整体教学效果提高,优化教学过程。

总之,“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才会受益,教师才能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有趣。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7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初中教育工作者怎样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以满足广大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呢?反思过去,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以本为本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向忠于教材,坚持并坚信“以本为本”,因而导致一些教师在课改中,依然把教材作为“权威”,视教材为“圣旨”,小心翼翼地按教材的要求去教,唯恐出错。

二、课堂教学就是在演绎教案

现阶段,绝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或完成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依然视教材、教案为“圣经”,教学活动仍然是老师完成知识传授而不去顾及学生独特情感和观点的“独角戏”。

三、忽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许多教师的课设计得很好,可一上起课来却不那么得心应手,效果差不说,还常常完不成任务。究其原因,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当属“罪魁祸首”。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甚至想闹就闹有的教师说,这是为了尊重学生,体现“学生为中心”,体现“自主”。我想,规矩还是要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解决这些教育教学中不足,我认为务必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逐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并付诸行动和实施。

一、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现在多数孩子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有敬业、爱生、有较高的教学能力的教师来教。我们的教学生活是课堂,师生的合作教学的阵地是课堂。我们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我认为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应该是一位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师,高质、高效的教师是进行高质、高效教学的基本前提。那么如何才能成为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师呢?我觉得惟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

陶行知说过: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一定要跟上自己所教科目的发展趋势。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才可能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以取得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基础

我认为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都具备的情况下,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尊师爱生是师生对话的感情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而上好每节课的基础就是:不备不教,是课就要备,而且要做到精心备课。我认为备好一堂课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整体能力、知识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因地制宜设计,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的中心部分是一节课的核心,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就在这个部分,所以课的开始和结尾都要紧密围绕课的中心来进行。重点处教师要进行强化、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使教学内容得到提升。

四、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做到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每次课后的作业呢?做到布置必做、做好必批、批完必讲评,讲评完必清,清完方罢休。一旦这个作业布置下去了就一定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作业也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有信心完成。

五、培优扶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头戏

要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老师要时时刻刻做到关注两头学生的成长状况。

六、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的过程。这其中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拥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师生双方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得到强而有力的保障。

当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方法也有很多很多种,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不论何种方式、方法都需要我们倾心倾力去完成、去实践,这样才能取得成效。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最重要的是用心地去做教育,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8

“双减”政策的出台落地,引发了社会关注与热议。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感受到政策落地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双减”政策落地,很多家长表示赞同,也有不少家长感到茫然失措,当“鸡娃”不能再以补课形式进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究竟应该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值得每位家长思考。更需要我们老师正确的引导。

首先,“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国家为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力度和决心。我国建国70多年来,我国教育经过了两个重要时期,第一个阶段,从建国到90年代,我国工业、农业都不发达,教育也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在教育上投入有限。基于此国情,只能选择精英教育,国家通过严格的层层选拔,最后上中学、大学都是极少一部分精英。第二个阶段,是从90年代到现在,我国的工业、农业发展较快,经济基础增强,广大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大大加强。国家也顺应民众的需求,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过度到大众教育,但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家长们的焦虑情绪被放大,各种培训班层出不穷,学生疲于应付。教师更是身心俱疲,战战兢兢。而素质教育则是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相比更为注重完整个体的发展。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最大期望或者说心愿不正是如此么。

其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让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了更高的可能性。毫无疑问,在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新的教学、作业管理方法之下,学生在校的学习质量也会逐步提高,我们家长的焦虑也会逐渐缓解。此时孩子们更加自由和幸福,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和他们一起利用课余时间来计划体育、艺术、科学、人文等基础教育的学习。我们常说需要和孩子们有高质量地相处,因为转瞬间他们就会长大成人。

和孩子们一起读读各类书籍、一起做做各种运动、一起到湖边散散步、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品格,没有比这更好的契机。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9

3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在上午,通过听取二小的刘老师和贾老师的示范课,使我明白了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当堂问题正确处理,怎样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纠正,使学生不在出错。下午,听取了田校长和各位老师们的经验介绍从中学习到很多关于数学教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及方法,尤其在考试技能方面感受颇深,之后教研室孙老师做了全县数学学科教学质量分析,结合具体题目向各位老师作了详细介绍,还通过数据和图表让每个教师清楚地看到全县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情况,更让我了解了自己所带年级的数学教学质量,听完后受益匪浅,尤其是听到我所任教的六年级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31分时,更是让我诧异,同时更加坚定了我认真研读教材,牢牢把握教材的决心。

今后教学中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布置采取分层布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作业内容,减少不完成作业的人数,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作业,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针对学生的马虎、不认真,要让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在这个错题本中记录每一次自己做错的题,每一单元结束后自己总结错在哪里,怎样改正。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审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准备相应内容的口算题卡和计算题卡,每天进行口算练习和计算练习,为了更好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把数学问题转化成相应的生活中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认真读题,反复读题,把自己的朗读能力在读题中展示出来。

3、重视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要认真研究教材,对不同的题型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掌握每一种题型的方法,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教学质量分析会既是对上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又是今后课堂教学工作的指导。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引领下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我所任教的班级教学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10

今年是xx区教育局管理质量年,因此质量效益推进也成为我们今年教育工作的重点,也就是三主:主题、主线、主调。质量效益推进,质量是主题,效益是关键,推进是手段。推进质量效益的基本方略和操作要领就是要追求有效,推进有力,提质有根。

作为教师应该做什么呢?我的心得体会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就是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效益,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推进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当前形势下,减负是大方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少学生额外的辅导课。那么对于我们普通教师而言,压力大了,时间少了,效益要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课堂效益,认真打造好每一节课,将每一节课的效益最大化,这样才能在减负的前提下实现增效,质量才可能突破式前进。

也许有人要说那么质量推进就成了教师的任务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就是要我们认真准备每一节课,课上一分钟、课后十年功,教师苦一点,认真备课就行了。我要说那只是一部分,并不能保证效益推进。作为工作多年的教师我觉得,质量效益推进的关键还是在学生,教师准备再充分,工作再认真,如果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态度不端正,那么其效果仍然不可能高,不是吗?

所以说踏实上好每一课不仅仅是每位教师的事,更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唯有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节课中,效益才可能提高,唯有学生认认真真对待每一节课的学习才可能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所以说,这需要,家、校以及社会的和谐一致才能做到,设想之如果每一位教师都非常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每一位学生都很勤奋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当学习成为一个人的责任、一项使命时,何需社会办学,开办兴趣班补课呢,所以说质量效益的推进不仅仅是教者的事,也是学者的事,更是社会每一位公民的事,大家协手共进,形成一鼓正气,激励每一个孩子向上,增效无需要再谈,减负也不需要挂念!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11

实现教学质量切实提升,要强化“四个意识”:质量意识、目标意识、课堂意识、合作意识

一、质量意识: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校最亮的金字招牌。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教师赢得社会地位和受人尊敬程度的最大资本——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没有好成绩一定不是好老师,只有好成绩也不算是好老师。我们关注考试成绩,但是要有底线,不能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为代价。

1、抓习惯就是抓教学质量。改变人生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习惯。

2、抓班风就是抓教学质量。风气就是空气。

3、抓家校共育就是抓教学质量。

二、目标意识:

三组人从同一地点出发步行向十公里外的三个村子的故事。启示:当人们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加强,人们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某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长远目标划分成阶段目标。

2、切合实际,精准分解。目标源于实践高于实际,既有可行性又有挑战性。

3、咬定目标,全力以赴。发扬钉钉子精神。

三、课堂意识:

(1)课堂教学是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

(2)力量用在课内,一分一秒也不放过。

(3)统筹兼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正确的事比准确地做事更重要。评优—点拨,补差—雕琢。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曾国藩的故事)。后进生转化决不能单纯的强调智力因素,要充分利用各种非智力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动机、意志力、习惯、信心、对进步的追求和坚持,处在最佳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尽快地缩小和弥补智力水平的差距,正所谓扬长避短。课堂效率=注意力集中时间x注意力集中度。

四、合作意识:

加利福尼亚大学用6只猴子(分三组)做的实验,给我们的启示。不会有完美的个人,只会有完美的团队。

1、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构建完美团队;校本教研、班本教研,研讨平台。

2、凝聚合力,以团队目标为载体,激发团队潜力;

3、要有必胜信念。没有退路就是胜利的路——任正非。

工作是什么?工作既是为了维持人们的生计,又是为了实现人生的意义;既是为了赚取工资薪金,又是为了得到赞誉和认同。简言之,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渐渐死去的方式。

让我们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停不得”的使命感,一鼓作气……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12

今年的秋季学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第一个学期,社会的目光焦点一下子对准了校内教育,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需要每一位教育者好好思考:减轻了课后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出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家校关系这“三大关系”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如果把三大关系“视觉化”,我希望你看到的不是一个三角形,而是一张可以无限延展的网络。现在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新闻,讲孩子空心、厌学、抑郁、甚至自弃,如果深入去剖析,往往是由于这个关系网上的某个或者多个节点出了问题。

可以想象,一张千疮百孔的破网,怎么能支撑起孩子的幸福、协助他们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业呢?我们提出要让孩子健康快乐发展,必须要关注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内在和外在支撑,而由师生、生生、家校等关系构成的关系网,就成为托举孩子未来最强有力的支撑。

如何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铺路?

从教36年,“亦师亦友”一直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师生关系。

做了多年教学和管理工作后,我觉得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老师自身要不断提升学术素养和人格魅力。提升学术素养就是要上好每一堂课,人格魅力就是要从内心关爱学生,对他们的成长切实负责。

20xx年来北京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担任校长后,我和管理团队就一直在摸索如何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搭建平台,做好设计,十多年来,我们收获了一些适合自己的可贵经验。

01、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关注和重视

我们学校目前的师生比是1:4.5到1:5之间,一般的学校是1:12到1:13左右,这意味着我们要“不计成本”,当初我坚持每班24个学生的小班化教学也是顶着巨大压力,但这么做是有考虑的。

研究显示,每位教师在课堂上最多能关注到24名学生。班额太大时,精力有限的老师只能较多地关注很好和较差的学生,中间的学生往往一带而过。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受到充分的关注,我们坚守小班制,实行选课走班的年级,有的课堂甚至不到10人,座位也可排列成马蹄形、圆形、V形、T形等,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易于师生交流。

只有真正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经得起推敲的基础。

02、实行导师制,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一位导师肩负三重工作,一是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习成果,通过过程性评价分析和总结,记录并反馈给家长、学生、任课老师;二是提供个性辅导,有针对性地解惑补弱;三是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

从6年级到级,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导师,而且可以自主选择年级里最喜欢的老师作为导师,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嘛。

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双向选择”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这对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03、坚持“校长有约”,营造平等的对话氛围

“校长有约”是个促进师生关系的平台,赴约的不仅是我,还有副校长和年级主任。

除了校长有约,小学部还通过大队部征集学生们的意见建议。我们给学生发提案登记表,由他们填写建议缘由、建议解决办法,学校少工委、党委回馈意见,针对合理的建议,学校会积极改进。

在这样的氛围里,孩子会感受到这是属于他们的校园,在这里他们可以自信、民主、真诚地与老师交流,这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如何为团结互助的生生关系搭台?

我们希望让孩子们感到校园就是第二个家。在这个“家”里,同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13

一、备课要“新”

在这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做练习时不要一题接着一题地指导学生去做,这样会让学生缺乏对习题的认识,即使题目做对了也不能完全掌握,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因此,新课改下的语文练习课应推陈出新,提倡有新意、有创意的备课,认真研读教材,做到以人为本。

二、训练要“活”

练习不能走简单化的路子。教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训练内容活起来,让训练方法多起来。

1、活用教材资源

在练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资源进行拓展和创新,在多样化的训练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提高练习效率。例如,教学园地5的“读读背背”时,在学生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我巧妙利用成语和名言这两项看似没有关联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学生兴致很高,思维的火花瞬间被点燃:“我敬佩万分地对鲁迅先生说:‘您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真是一位难得的天才呀!’鲁迅先生文质彬彬地回答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样的整合训练,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技能,还感受到了文雅的人文气息。

2、巧用生活素材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练习课上,教师如能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来完成练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观察中的发现”这一单元课文时,课前我布置学生开展“处处留心学语文,细心观察有发现”的活动,课上我适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汇报,与学生共享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得到的小发现。这样,不仅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留心观察的学习习惯。

3、创编趣味习题

练习课上,单一重复的习题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教师可尝试创编一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趣味习题。如我在教学中常根据习题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创编“智力大冲浪”、“芝麻开门”、“挑战极限”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习题。同时,我还鼓励学生根据相关的知识点,自主创编习题,再集体挑选出富有创意和价值的习题让学生操练。事实证明,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提高练习的效率。

三、评价要“实”

1、多元互动式评价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练习课的教学评价也要求师生共同参与,注重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例如,学生完成一道练习题后,教师可暂不进行评价,而是先请这位学生说说本次练习题的类型和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一些想法,然后请其他同学交流意见,最后教师再作出评价。这样不仅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而且也可促进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赏识”和“挑刺”相结合。

2、目标导向式评价

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相对应,练习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知识与技能方面,主要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方面,包括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教师要善于把握评价时机,从学生的表现和语言中挖掘出评价因素,予以具体的导向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3、纵向对比式评价

教师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实施纵向对比式评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善于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对比,有交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14

岁月的脚步匆匆,忙忙碌碌中又送走了一个学期,提升教学质量学习心得体会。学生放假了,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校本研训。五天中,我们不仅进行了师德方面的学习,还进行了教学质量分析和有效教学的深入学习、讨论,我感触颇深。尤其是有效教学的学习讨论,使我对教育改革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学基础教育改革最为关键、最为彻底、也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当前,面临有很多学生厌学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通过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他的期望太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专心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因为我们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

4、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心得体会《提升教学质量学习心得体会》。

5、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有的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的技巧,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效果,只是一味地满堂灌,致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评价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教学质量提升心得体会15

我觉得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因为师生是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的思考如下: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名合格的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注重堂课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堂课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呢?我认为要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觉得要讲得清楚;第三步要学生听懂;第四步要让学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好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质量的保证。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习惯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学习成绩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提升心得体会 篇2

阅读是增加知识含量、扩展精神文化的钥匙, 是开展语文教学的核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对话”教学的方式, 强调在文学鉴赏活动中的师生共同参与, 强调双边及多边的互动交流, 强调师生在鉴赏活动中创新精神火花的碰撞。

一、设立师生交流平台

教师因为阅历、思考的深度都较学生要深、要复杂, 因而, 这种对话平等却不相等, 它是属于一种垂直性的对话, 当然, 并没有居高临下的所谓指导, 只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组织, 这种对话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师生双方在共同交往中都能有新的启示, 学生学有所得, 教师亦有所获。

二、开通生生交流平台

学生与学生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对话。因为对话双方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生活阅历等等并无多大差别, 因而, 他们之间的对话就是一种水平性的互动。这种对话能促使学生在他人的只言片语中获得提示和理解, 产生新的思想, 同时, 亦能使学生在对话中掌握思考的过程与方法, 在与别人的探讨中吸取新的、合理的思考方式。

三、开展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主要是指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把学生阅读文本视作一种对话, 当然是受接受美学的理论的启发。在学习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的时候,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全文, 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以及相应的艺术表达手法。在完成全文阅读之后, 组织学生进行思考, 文章的主题内容是什么?通过小组形式的讨论之后得出相应的结果, 了解文章艺术表达手法, 同时对景物描写、文章风格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存在的一些经典语句, 对其进行欣赏、品鉴, 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 进而促进阅读学习。除此之外, 还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交流活动, 让学生就读后感进行交流, 在其他学生发言的时候, 认真听讲, 之后给予一定的点评、补充以及纠正等。此时, 老师担当的就是倾听者的角色, 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和赞赏。在学生交流讨论之后, 老师进行最后总结, 谈谈自身对文章的看法, 让学生可以从中获益, 得到一定的启发。通过以上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相应的对话活动, 建立桥梁,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同时老师在旁给予相应的指导、鼓励,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提升政治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 力争 贴近 合作潜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12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新的学科课程标准的出台,广大工作在一线的政治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宗旨,以新的课程改革为核心,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面对“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教育新形势,笔者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出了如何提升政治课堂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力争学生热爱政治学科

“哪个学校里有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就会成为学生最喜爱、最感兴趣的学科,就会在许多学生身上发现杰出的数学才能。”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心得体会。那么,同样的道理,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要想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力争学生热爱你的学科,通过各种手段唤醒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使他们酷爱这门学科;要善于点燃学生对政治学科热爱的火花;要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政治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要创造性地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与老师产生共鸣。当学生心甘情愿地喜欢政治学科时,自身所产生的内驱动力是无法比拟的。只要學生热爱这门学科,他就会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前预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为第二天的上课做准备;课堂上会不断地思考、质疑、发言、讨论、做好笔记;课后会自觉地完成作业,甚至会创造性的高质量完成与本节知识点相链接的课外拓展作业;课外会很自信地把本节知识讲给家里人或比他小的伙伴,有时还会把本节知识与社会活动联系起来,进行社会实践。如果学生自觉地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就成功了一半。课堂上教师恰当的设疑、启发;点拨适时、小结准确;归纳板书主次分明。在师生的紧密配合下,政治课堂教学效果岂能不高?因此,政治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热爱你的学科。用你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用你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学生;用你的真诚、善良去感动学生;用你的聪明智慧去吸引学生;用你豁达的胸怀去接纳不同层次的学生等。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你,那么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

思想品德课是理论性较强的科目,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课讲得生动、形象,并让学生懂得它的实用性、广泛性。因此,教师授课时列举的案例不仅要贴近生活实际,更要贴近现代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如将教材知识与国内外时政热点、一些普遍的社会现象、党的方针和政策联系起来。这样设计教学内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完“学会选择”后,设问: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好朋友做了错事或者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时,你会选择A、B、C、D。理由是 。A、直截了当给他指出来。B、给好朋友寻找推卸责任的借口。C、委婉地给他提出来。D、劝他主动投案自首。这是一道既贴近生活实际,又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题目,学生对此兴趣高涨,便会立即开动脑筋、深入思考,找出选择或不选择的充分理由。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问题,列举案例,作业设计时,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这样课堂教学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案例,激发合作潜能。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激发学生合作潜能是新课改中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眼前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合作潜能。如:我在教学“继承权”时,设置了三个情境案例,并把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第一组选出六人模拟情境一(王某夫妻原有一子,并与1980年将十岁的孟某收为养女。1988年王某的妻子去世。2000年王某突然病故,王某的儿子,弟弟和妹妹共同继承了王某的遗产。孟某提出也要继承王某的遗产,被王某的弟弟妹妹拒绝。之后,孟某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王某的儿子、孟某是王某遗产的合法继承人,裁定王某的弟弟妹妹不能继承。)其他组员讨论解答:法院为什么判决孟某也是王某遗产的合法继承人,裁定王某的弟弟妹妹不能继承王某的遗产?第二组选出四人模拟情境二,其余组员讨论解答:法院是否会支持王某女儿的诉讼请求。第三组选出五人模拟情境案例三,本组成员合作讨论王某弟弟、妹妹的要求合法吗?学生通过自己模拟情境案例,激发了学生自己学习的浓厚兴趣;再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讨论、互相补充,增强了小组成员间的互助互学精神,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此基础上再适时的引导、正确的评价,给予各小组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并归纳强调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继承权、顺序继承、遗嘱继承,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创设情境案例,激发合作潜能,既能激发学生人人参与的主动性,又能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意识,因为每个成员都有责任完成本组学习任务,并有责任协助其他组员完成学习任务。通过组与组的展示,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来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合作潜能,使学生在合作、互助中自觉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可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要想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果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以外,还应注重对学生恰当的诱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课堂上巧设疑问,激趣导入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心得体会 篇4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这次很荣幸的获得了这次极其宝贵的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机会,参加了我院举行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无论是从专家专题讲座,骨干教师示范课观摩与比赛,教师典型发言,还是从所听到所闻,每时每刻、每一堂课,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许多不可言语表达的收获。经过活动,我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教学技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下是这些天的几点体会:

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012年8月28日,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暨教学工作会如期举行。首先由田校长介绍了我们的主讲人,之后主讲人进行了以创新为主题的讲座。在创新的四个方面中,他认为创新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内涵是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学生主体等,而坚持学生主体要把学生当成权利主体,行为主体和生命主体。而且不管是专家讲座还是骨干教师示范课中,学生完全处于一个主动地位,整个课堂在教师的掌控之下学生自己出主意,想办法,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他们的做法使我真正看到什么才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操纵者,而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形成,要靠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老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我们千万不能拖着学生跑。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他的作用是一种规范和引导。包括设计、调动、指导、调控和监督,教师全部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自觉和积极性,最终教会学生学习。

二、注重实践

丁立孝教授从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一直介绍到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国内先进高职院校的发展。我们从中了解到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岗位,这样才能供有所求。这就要求我们高职老师注重实践,积极地进行挂职锻炼,进工厂或单位实习。而且在我们学生的学习中存在严重的只学而不用的现象。语言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只学而不用,就永远也学不好。我们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要学会在用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兴趣,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不管是田建国教授还是丁立孝教授做专题报告,以及骨干教师的讲课当中,都注重了实践的作用。在实践活动课中,教师不应仅限于三尺讲台,而是更多地融入学生之中,领着学生走向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去指导、帮助、诱发学生的新的发现。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合作讨论、商量,真正体现出了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三、重视课前师生互动交流

注意课前与学生的沟通,采取玩游戏、聊天等各种形式的师生互动。(如:通过让学生不断改变对自己的称呼、让学生判断自己所讲话语的真假。)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减轻课堂学习的枯燥感。从教师们的讲课中我发现,有效的课前热身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必备条件。

四、好教师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8月28日至29日沃索思对外语学院的英语教师进行了现培训。北京斯坦福英语的冯风博士讲到,英语教师要反思语言与语言教学,大学教师处于教育的末端,学生表达交流有障碍,是由于他们教育前端基础不好,而我们大学教师要从根源上分析并解决这些困难。语言的性质是技能,它的功用是用以交流的工具。因此要改变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改变教育理念,让学生多加练习,多问,多说。我们手中是一个个成长的生命,今天的孩子,明天的未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田建国教授列举了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一系列名人的成长事迹,说明了我们要转变人才观。这使我不禁想起我课堂上的孩子们,有的是渴望求知的眼神,有的好奇的问这问那,有的漫不经心,好像另有心事,有的在搞小动作,甚至是恶作剧。其实,他们都是有思想的,各有各的个性。这就不同于工厂里的生产,用一个统一的模具去塑造出相同的产品,这里需要教育的机智,要懂教育,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作指导。所以,过去一味责怪他们调皮捣蛋,上课不专心,学习不努力,把责任全推在学生身上,真是有点糊涂。结果导致很多不良心理反应,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专家们的演讲以及骨干教师的授课使我如梦初醒,每一个人总有强项和弱项,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多找成功的办法,为学生们的未来考虑。

五、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三天来专家的讲座以及骨干教师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我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就像心里亮起了一盏明灯,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要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准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从观摩课可以看出,老师上好课的关键在于课前备课准备充分,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用多少时间做,非常清晰,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课前备课做足功夫。从教学程序也可看出,每一步要求老师备课做大量的工作: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第一次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心理学实验证明,有明确的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而获得相同的学习效果,目标越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烈。学习目标可以在课前集中展示,也可以在课中分散展示,展示的学习目标不宜太多,要明确而精简,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其目的是用任务去驱动,确保学生“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还要求教学形式多样化,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学习多开展不同形式的尝试活动,如讲、练、评、问、答、上黑板演练、多媒体视频、音频和动画的使用、讨论、表演、实验、游戏、小组竞赛、学生的互助学习等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回答,尊重学生的提问,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起点。田建国教授要教师必须澄清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叫课堂教学答案,为了阐述这个问题,他给我们讲了很多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切资源性答案都是正确答案。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也是大多数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只许答对,不得答错,否则不能坐下。在我所接的几个班级中都有这样的现象,学生不敢回答问题,甚至怕回答问题,老师提出问题。他们尽可能回避,就怕抽着他,要么回答的声音很小或者是干脆不开口,为什么?他怕说错,同学们要嘲笑他,老师要批评他。试想,这能有效促进教学信息的沟通吗?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吗?聪明的孩子大多是数都是调皮的孩子,都是奇思怪想的孩子,当一个人在问为什么时,说明他会,如果“为什么”都不会问,说明他什么都不会,根本没有思考。我们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要营造一种氛围,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激起学生创造情感的冲动,千万不要认为学生的怪想是异端邪术,一棍子给打死,这样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扼杀人才。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提倡质疑,大胆质疑,对不同的回答,给予鼓励,错误的回答给予引导纠正。总之,不以胜败论英雄,不以结果定对错。

八、注重科学研究

教师教书是一方面但是科研也很重要,我们要学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可能参与一个大的课题比较难,但是科研意识却不能忘记,它应该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因为这种实践加理论的科学方法可以加快我们的成长速度。例如,我们的教后感。把每次的成功之处和不足、困惑记录下来。可以方便我们从中找到不足,总结经验。当然,不足要通过教育专著或者向专家、老教师请教解决。

总之,能参加这次活动是一个难得的展的机遇,我必须抓住这次机会更好的发展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为智慧、将理念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事例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

幼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我爱舞蹈、孩子们更爱舞蹈,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带舞蹈以来,我对幼儿舞蹈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我在选择教材时,总是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像《一双小小手》里“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一共十个手指头..."幼儿对歌词感兴趣了就跟着音乐一起唱,再加上动作学起来就不难了。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舞蹈,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对于初学者而言,不要一开始就对她们进行基本功练习,因为基本功比较疼,会一下把她们吓的不敢学(小孩子最怕疼了)。

我主要教的是中国古典舞基训及身韵,所以我一开始教的就是从手型、手位开始,让她们慢慢接受舞蹈,然后是比较简单的勾绷脚、前压腿、脖子活动(注意:刚开始不要动手给她们开肩、压脚背,因为那有点疼。等她们接受了以后在动手压也不晚,而且效果会更好)、坐下闪胯《蜗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些编成小组合再配上音乐练习,像《玩娃娃》就是压腿组合等等,让她们自己在心里面数节奏,慢慢培养她们的节奏感。

课堂教学提升心得体会 篇6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的,但抬头望天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看清方向。随着初中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对于我个人而言,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2、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

教师不仅担负着培养教育一代新人,而且要开发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新时期,教师的师德体现在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大量的新知识和新信息,要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典范。我们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更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所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学生。高尚的师德是本好的教科书,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要用自己良好的师德去影响孩子,给学生创设自由发展平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突显其个性发展,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创新的平台,使学生的兴趣、个性等得到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作好铺垫。这也是培训学习给我的启示。

3、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还为我们建立了友谊的纽带。

大家将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互相交流,共同提高。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4、培训只是一个手段,培训只是一个开端,学习永无止境。

课堂教学提升心得体会 篇7

一、阅读——摄入知识

阅读是信息的输入,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手段。阅读不但可以让我们熟练掌握字词句之间的微妙关系,还可以增强我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传统的英语课堂往往忽略对阅读的训练。其实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注意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去注意联系上下文来推理生词。这样不但可以让同学们掌握阅读理解的推理技巧,还能让大家对新词汇产生深刻印象,可见阅读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里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外研版必修2 Module 3 Music教学为例。这节课学生话题比较多,也有积极的阅读兴趣,开课时我们先不用学习新单词,先留给学生五分钟自主阅读理解,让大家尝试全文阅读推理生词的意思,Austria,Vienna,Germany,symphony,compose,composer,等,并根据其组成推理读法。最后再查阅教材上的音标和释义,和自己推理的做对比,如此在课堂上就注重阅读理解训练就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外,我们还要给同学们留出时间朗读,比如精彩句型,或者学习每个段落时候都要给大家阅读的时间,这样才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二、交流——情境实践

英语是活的语言,我们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来交流运用的。之前造成哑巴英语多是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交流环节。当然,课堂交流只是交流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交流习惯的契机。为了强化学生的交流兴趣,我们可以设置具体的情景来鼓励大家自主交流。建议尝试通过新学的种点词句来启发打大家根据生活情境自主设计话题,以此来进行相互答问和交流。

这里还以外研版必修2 Module 3 Music教学为例。为了启发同学们展开充分的交流,我们可以在学习本文之后,播放三段曲子,让同学们分别猜:Do you know who is the singer of the song?这样让同学们通过英语讲出自己的想法,无形中就强化了口语交际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语言交流环境。再如,为了让学生强化口语,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播放英语类节目,一方面激活交流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强化交流技能;我们还可以开展经常性的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最大程度接触英语表达,潜移默化中形成语言技巧。

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形象的视频材料,让学生欣赏和观察其他音乐家的经典乐曲,然后启发学生通过以视频材料为背景,展开自由交流。这样设置让课堂变得活跃,让学生不再胆怯开口,让学生养成用英语交流和练习的良好习惯。

三、任务——驱动学习

中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毕竟差,所以英语课堂除了自由的交流外,我们还要注意通过任务布置来驱动他们深一步探究。英语学习是听说读写一系列的过程,我们不能偏废一项。为了让学生有十足的探究动力,我们可以适当地布置探究任务和交流任务来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和交流。

例如:在学习外研版《Module 1 Life in the future》时,本文学习过程中,在引导大家掌握基本生词和句式后,我们可以布置如下能力型联系Task 1:用口语复述一下课文;Task 2:用新学的句型讨论学校的即将到来的春季运动会。这样设置任务活泼互动,便于牵引学生运用知识,生成技能。另外,我们还要通过问题来驱动学生去用新词汇进行表达和交流:①What about our life at present?What is it like?②Please look at these pictures and try your best to describe What about our life at present?…以问题为引导,能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然后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就能提高表达能力。

此文是我这些年实践新课改提高英语课堂时效的几点分析和探索。总得来说,要想提高课堂成绩,我们就要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到英语这样语言学习,我们就要激励他们通过阅读去深入理解和积累,通过互动情境来掌握交流技巧,通过任务驱动练习来培养表达技巧……我们只有将这些元素整合起来融入到课堂内,才能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强丹.打造生本课堂,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J].东方教育,2013(z1).

课堂教学提升心得体会 篇8

教学两大挑战

任何学校体系的教学成效质量,本质上都是其教师实施的教学质量之总和。你甚至可定义一个学校体系的任务,就是确保每位教师走进教室时,他或她具有的教学资源、知识、能力可以使孩子每天获得进步。确保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并非易事,因为实施优秀教学需要的就是一系列高超技能。如据阿尔伯塔省的有效教学标准,当教师在某一特定情境,决定采用哪些教学技巧时,需考虑的变量因素就超过30项之多。如对9岁群体孩子进行教学,“仅一个班内,学生学业差距可能已跨越五年以上(有的已入校5年或以上,有的刚入学)。”此时,教师需精准评估每位学生的长处和弱点,选择能帮助到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法,并以一种既有效、又高效的方式实施。

因此,应对教学挑战的第一步,是清晰定义杰出的教学管理应当是怎样的。开发课程和相关教学法此类任务在教育观念上的争辩总令人困惑,但是,在学校体系管理上却相对简洁:此类挑战就是解决好一个问题,即寻找到最优秀的教育者,然后赋予他们制订出一套更好课程和教学法的空间。

应对教学挑战的第二步,从学校体系管理者的视角来看,则复杂许多:令该体系内的数千数万名教师(有些是数百名教师)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知识;把这种杰出教学机制忠实地、日复一日地实施下去,到达数千所学校中的,环境差异巨大的教室里——并且所有这一切只用很少监管。

所有获得迅速提升的学校体系,都认识到第二步之复杂和重要,并汇聚了许多改革努力,以开发和实施提升课堂教学的策略。一位波士顿的教育决策者这样解说,“如果非说教育改革有三大支柱,那我们认为是:专业发展,专业发展,还是专业发展……我们认为每件事,资源、组织、人力等都是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成效的唯2_路就是提升教学。”

不只获得提升的学校体系认识到这一挑战之重要,顶级学校体系也同样如此。新加坡通过国立教育学院增强师资力量,实施高品质专业素质发展时说:“你可获得最好课程、最好基础设施、最好政策,但如果你没有好的教师,一切都是失败……我们每年为每位教师提供了100小时专业发展培训……如你缺乏被激励起来的教师,那你怎么可能激励学生?”

在英国同样如此,改革聚焦于提升课堂教学实践。正如一位决策者回忆,“在1988年至1998年之间,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彻底改变,专业培训力度有了2倍或3倍的增长。1998年时我曾去一所小学教室,在那儿我自个儿想,教室似乎还像1988年的状况,然而,那时,我们已经在教室里面,对教学实施了变革。”

某些学校体系提升教学的措施,对学生学习成效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仅在短短六年,波士顿学校体系的学生在马萨诸塞州标准化的考试中,数学成绩合格率从25%升至74%,英语成绩合格率从43%升至77%。在英国,之前的几乎半个世纪,学生在识字、算术上的学习仅很少或根本没有得到改善,之后,政府出台实施新的全国教师培训计划,并应用最好的实战培训技术。结果,仅在短短3年内,学生的识字达标率从63%升至75%(表14)。

顶级学校体系奋力聚焦于提升教室里的教学质量,这是成功之必要条件,然而其本身仍不足以带来成功。为提升教学成效,学校体系还需寻找彻底改变教室里发生一切的方法。这意味着要帮助每一位教师个体实施三件事:

教师个体需要认识到其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弱点。大多数情况下,这不仅涉及认识自己的教学行为,还应认识到背后自己的思维定势。

教师个体需要去理解具体的最佳教学实践。一般情况下,这只能通过真实场景中的教学实践示范,才能获得真正理解。

教师个体需要被激励,去做必定提升教学的实践。一般情况下此点要想成功,除了物质激励,更需让教师个体内心发生深层次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发生于教师被赋予更高期望之时,有分享目标和氛围之时,而最重要的是使教师团队群体都能认识并坚信:自己平凡能力正在构建孩子们不同的未来。

我们研究的许多改革案例并没有显著的改善,主要是因他们没能让以上三件事同时发生。一些改革案例稳步强化或引入以业绩为基础的绩效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学动机,然而并没有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理解到最佳的教学实践。

有大量证据表明,如无以上三个因素,改变将是有限的。例如,对北卡罗莱纳州、丹佛、得克萨斯州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与学生成效”的研究显示,虽然在某些学校,学生学习成效获得一定提升,然而总体效果却不显著。其中多项改革暴露出,教师们通过研讨会培训,或书面材料,不足以精确理解最佳教学实践,更别说应用于自己课堂中了,所以,这些改革最后以失败结束,也在情理之中。研究报告中对此评述:“以为外在理念自己就会改变教室里教学的想法,是用理论代替行动的谬论。”

而现实中,尽管几乎所有职业的绝大多数培训都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医生和护士在医院里,牧师在教堂里,律师在法庭上,业务员在客户那里),却非常少有教师在他们自己的教室课堂中得到培训,其实只在那儿才会令他们取得最精确、最紧密、最有效的收获。

不同的实现方法

顶级学校体系大致有四种不同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的教师提升教学、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精准掌握最佳教学实践,并受激励去进行必需的改进提升。

师资培训初期就构建实用技能:有好几个顶级学校体系和已经获得提升的学校体系,已把初期师资培训从大学转移到了中小学的教室里,这使教学技能更有效地被受训者掌握。如在波士顿学校体系,有为期一年的“教师驻留”计划,受训者每周必须有4天是在一所中小学校里受训。在英国学校体系,新教师一年中必须有2/3的时间受训,即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在日本,新教师在他们的第一年培训中,也是每周要有2天,在中小学教室里接受一对一指导。

安排指导者进学校支持教师:所有顶级的学校体系,也包括获得快速提升的,都认识到如你想拥有未来的好教师,就必须现在用优秀的教师来培训他们,并且重点是在教室里一对一指导。由此,专家级教师被送至各学校的教室现场,进行教学观察、及时反馈、一对一指导,以帮助在校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英国,一直有着良好教学记录的优秀教师,他们的教学负担被减轻,以便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同事。在芝加哥和波士顿,识字扫盲专家在小学教室一对一指导教师,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教学成效。

挑选和培养教学指导型学校领导:安排专家教练到校是学校体系的有效干预,但如果学校自身培育出“指导教学”的文化氛围,这种提升效果将更明显且更能持续。为达此目标,一些学校体系一直在努力确保学校领导也是“教学指导领导”。他们设置机制选择最优秀的教师成为校长,然后把他们培养成“教学指导领导”,让他们用大部分工作时间来督导学校教师的教学。在绝大多数顶级学校体系的小型学校,校长在校时间的80%都是专注于提升教学和进行示范,以提升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动力,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

推动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绝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都是独自工作的。然而,在一些顶级学校体系,特别是在日本和芬兰,教师们是一起工作的,他们共同规划准备,互相观摩课程,并帮助彼此提高。在这些学校体系中,已创造出一种文化,即集体备课、共同反思教学、同行相互指导。一旦,这些成为正常和持续的学校生活特征,教师们就能够得到不断发展。

绝大多数顶级学校体系结合了以上两种或三种方法。虽然前两种方法是能提升教学的学校体系干预措施,但存在没有在学校植入一种可持续文化基因的问题。而后两种方法,对其补充完善,专注于创造一种持续提升的学校文化。

上一篇:五年级想象作文 :后的我250字下一篇:歌声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