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分析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分析(精选10篇)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分析 篇1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按照化学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疑点

化学方程式能表示什么含义?

4.解决办法

采用从实验人手的讨论法,加深对化学方程式“质”和“量”含义的理解,讲 练结合,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为化学计算打下基础。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坩埚钳,酒精灯,集气瓶,幻灯,木炭,氧气,澄清石灰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怎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目的]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观察该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判断)?

[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客观规律考虑问题,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3.教师提问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定学生说出书写原则。并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具体书写步骤。

[目的]使学生明确书写原则及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亿库教育网http://

4.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清书写步骤及配平原则和方法后,组织学生练习,并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步骤是什么?

(3)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3.德育目标

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整体感知

本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从实验人手的讨论法导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在进行书写配平的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和读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成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

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点燃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02======CO2

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以下反应:如“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

催化剂KClO3==========KCl+02加热

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72页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学生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①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并标明“↑”、“↓”。

(说明“△”、“↑”、“↓”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讲清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意图]加深理解,熟练掌握配平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三自然段并讨论。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指定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结合氯酸钾分解反应讲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和量的意义及读法(说明“+”和“二”表示的意义)。

△KClO3==========2KCl+302↑

2(39+35.5+3×16)2(39+35.5)3×16×2

=245=149=96

从质的含义读作:“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从量的含义读作:“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平方法。

[目的意图]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

(四)总结、扩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沉淀,箭头要标明。

最小公倍数配平法:

步骤1.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数相

差较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素作为配平的突破

口。

2.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3.推出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五)智能反馈

点燃

1.化学方程式C+02=======CO2表示的意义是①②。此化学方程式可以读作:[质][量]。

2.配平化学方程式指的是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前面,配上适当的,使得式子左右两边的各元素相等。配平的理论依据是。配平的理论依据是。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Al+02→A1203

(2)Fe+O2 → Fe204

点燃(3)CO+02───→C02 点燃

(4)H2+02───→ H20 △

(5)HgO──→Hg+02 △

(6)KMn04──→K2Mn04+Mn02+02

(7)Cu2(OH)2C03 ──→CuO+C02+H20 点燃

(8)CH4+02 ───→ C02+H20 点燃

(9)C2H2+02 ───→C02+H20 点燃

(10)Fe203+CO───→Fe+C02 点燃

(11)CuS04+NaOH───→Na2S04+Cu(OH)2 点燃

(12)FeS2+02───→Fe02+S02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第71、72页;

2.课本第73页1、2、4题;

3.总结学过的化学方程式,预习第三节。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碳+氧气──→氧化碳

点燃 C+02======CO2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以“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P+02→P205

催化剂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KClO3==========2KCl+302↑△

2(39+35.5+3×16)2(39+35.5)3×16×2

=245=149=96

含义:[质]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进行的条件。

[量] 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读法:[质]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量] 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149

份氯化钾和%份质量的氧气。

九、参考资料

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分析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能真正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两个原则

2、过程与方法

(1)在练习书写方程式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

法。

(2)归纳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③注④等

(3)初步学会用化程式来表所获得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任何事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体会化学用语的方便和实用。

(2)使学生体会到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C+O2===CO2

〔设疑〕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否只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就可以呢?请看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点燃

〔板书〕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改成化学式)

点燃

P+O2 → P2O5

〔组织讨论〕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由学生回答。)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板书〕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P+O2─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 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根据是质量守恒守律)。把短线改等号。

4P+5O2===2P2O5

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点燃

4P+5O2==== 2P2O5(介绍“△”’“↑”“↓”等符号表示的意义,及“↑”“↓”符号的使用范围)。

〔讲解〕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强调要防止随意乱标)

〔板书〕例如:

CuSO4+2NaOH===Na2SO4+Cu(OH)2↓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步骤(口诀)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好化学式,方程要配平; 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生成气沉淀,箭头来分清。

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并要注意其规范化。〔板书〕

三、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

〔讲解〕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讲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质和量方面的涵义

点燃

〔板书〕4P+5O2====2P2O5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可以用于化学计算,这将在下一节讲。

〔总结〕略 附带练习:

1.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验硫;(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4)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5)白磷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2.配平化学方程式,(1)Fe+O2——Fe3O4(2)KMnO4——K2MnO4+MnO2+O2↑(3)HgO——Hg+O2 ↑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分析 篇3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进行化学计算的中介,学生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要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又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继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又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从本节开始,以后所学的化学反应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会写化学方程式显的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教材和课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b、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具体的化学反应的讨论、分析和解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篇4

拉麻中学

教学目标

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学会化学方程式简单的配平方法。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一个等式,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多媒体投影】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完成学案

一、知识准备)

C + O2

= CO

2C原子个数 1 1 O原子个数 2 2 原子总个数: 3 3 试按上述方法分析水通电时的化学反应: 【多媒体播放Flash】 H2O —— H2+O2 【组织讨论】为什么不平衡呢?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讲授新课】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96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投影】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完成学案

二、探究新知、1)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P98有关内容,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小组交流,互相讲解。并请学生总结归纳步骤。(完成学案

二、探究新知、2)

【投影】 1. 写 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连接

P+O2——P2O5

2. 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并将短线或箭头改为等号。

4P+5O2 = 2P2O5 3. 注

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4P+5O2点燃2P2O5 4.标 标出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符号。(生成物中有气体,就要标

(明“↑”,生成物中有固体,就要标明“↓”。)

4P+5O2点燃2P2O5 【讲解】常见反应条件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提出问题】 P2O5、O2需标“↑”、“↓”符号吗? 【阅读讨论】让学生阅读P98“↑”“↓”号的使用范围: 【课堂练习】比比看谁写得有快有准(完成学案

三、学以致用、1)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点燃镁条作信号弹

3.高锰酸钾加热制去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完成学案

三、学以致用、2)

1、P + O2

PO2

2、Fe↓

+ CuSO

4=

Cu

+

FeSO4

3、S + O2 ↑ =

SO2↑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化学方程式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

【 评一评】 指出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介绍化学方程式评分标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

1.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

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漏写、错写反应条件扣1分; 3.漏标、错标 “↑”、“↓”等符号的每个扣0.5分。【小结】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分析 篇5

学校湖北省宜昌市长阳龙舟坪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要遵循的两个原则,能正确地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的学习方法,感受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

3、树立尊重客观事实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及配平。

难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方式。

仪器、用品

多媒体教室;酒精灯、集气瓶、烧杯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化学反应的描述方式

探究问题群一:请看下列几种描述:

(1)铁丝燃烧:火星四射图示法。

(2)语音:

tiě zài chún yǎng zhōng rán shāo shēng chéng sì yǎng huà sān tiě汉语拼音。

(3)语音:We can burn iron and oxygen together to have an oxide英文描述。

(4)字幕: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中文陈述。

(5)字幕: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

(6)字幕:Fe+O2Fe3O4化学反应式。

(7)字幕:3Fe+2O2Fe3O4化学方程式。

看一看

在这些化学反应的描述方式中,哪一种最科学?

选择→入题──化学方程式。

问题探究。

创设情景,入题。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探究问题群二:

(1)讨论:铁丝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3Fe+2O2Fe3O4

16864 232

(3)说一说:C+O2CO2的意义?

(4)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认识体验:电解水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插图)。

(板书)2H2O2H2↑+O2↑;

2H2+O22H2O

想一想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②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的?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如何?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吗?

读一读

质: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微:每3个铁原子与2个氧分子化合成1个四氧化三铁分子

量:每168份质量的铁与64份质量的氧反应生成232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说一说

质:

量:

微:

比一比

化学方程式与代数方程式的异同。

讨论探究。

分析、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探究问题群三:

探究(1):如何正确书写:磷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

①P+O2---PO2

②P+O2---P2O5

探一探

两原则

违背客观事实

违背质量守恒

尝试探究。

动手能力的培养。

探究(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示范(动画):P+O2----P2O5

品一品

体验:(动画:涂改角码数)

KClO3=KCl+O2KClO3=KCl+O3

(动画:杠杆的平衡模式)

H2+O2_H2O2H2+O2=2H2O

练一练

学生动手配平

P+O2──P2O5

Al+O2—Al2O3

CO+Fe2O3—Fe+CO2

分组讨论,汇报探究结果:

(1)P+O2──2P2O5(奇数入手)

P+5O2──2P2O5(左右开弓)

4P+5O2──2P2O5(跟踪追及)

4P+5O22P2O5(有始有终)

(2)配平不用愁,倍数来解忧,先找突破口,观察和奇偶。

……

整合

(1)书写原则:

①客观事实 ②质量守恒

(2)方法步骤:

①写式 ②配平③标注 ④检查

理一理

重客观、量守恒;

左反应、右生成;

计量数、来配平;

注条件、标气沉。

构建体系探究问题群五:

点燃酒精(C2H5OH)灯,在火焰上罩一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出现水珠,再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赛一赛

看谁写得又快又准!

能力提升附:梯度导练

1.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中,无错误的是

A.3Fe+2O2=Fe3O4 B.Fe+HCl=FeCl2+H2↑

C.Fe+O2Fe2O3 D.Fe+CuSO4=FeSO4+Cu

2.硝酸铵可发生如下反应:2NH4NO32N2+O2+4X,则X为()

A.H2 B.H2OC.H2O2D.HNO3

3.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Mg+O2—MgO

②HgO—Hg+O2

③Al+O2—Al2O3

④KClO3—KCl+O2

4.再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⑤CO+Fe2O3—Fe+CO2

⑥C2H2+O2CO2+H2O

⑦Al+H2SO4—Al2(SO4)3+H2

5.有如下变化:Cu→CuO→Cu,请写出各步的化学方程式。

6.就下列变化:H2O→H2→H2O,请写出分解、化合、置换反应各一化学方程式。

7.请你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科学探究

8.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有共同点:集气瓶底部预先均装有少量水,它们作用分别是: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为将乙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溶液,效果会更好。我能写出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选做)

9.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右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九年级化学教案 篇6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2、过程与方法: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学在使用和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实验准备: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熟石灰、水、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试管、药匙、铁架台、酒精灯、铁片、研钵;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大,提供优良的种子和增施化肥已经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相关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以小黑板或投影的方式呈现)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出1——2例。了解农药、化肥的负面影响。

2、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肥的性质、贮藏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三、学习“化肥简介”部分

1、出示自学指导:阅读教材,找出黑板上检测题的答案,在书上相应地方做记号,记号不要太多。

2、出示自学检测题1:

1)植物需求量大,土壤中又缺乏的三种元素是什么?

2)列举常见的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各2~3种。

3)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有什么危害。

4)用自己的话说出农药进入人体的1-2条途径。

3、学生自学。

4、小组交流(主要是针对上述四个自学检测题交流)。

5、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根据情况点拔(学生能解决的由学生自己解决)。

1)化肥的种类可以从化学式来确定,含氮元素的叫肥,含磷元素的叫肥,含钾元素的叫肥。含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的叫肥。一般说来,磷肥的名称中有一个“磷”字,钾肥的名称中有一个“钾”字,氮肥的名称有什么规律呢?

2)一方面,化学肥料及农药促进农作物增产,体现了化学科学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危害,我们也看出科学发展中尚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学习“化肥的简易鉴别”

1、出示自学指导2:阅读教材第80页到81页,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方法(3分钟),

2、出示自学检测题2:

1)怎样从3种化肥中区分出磷肥?

2)怎样区分氮肥和钾肥?

3)铵态氮肥有什么化学性质?我能写出熟石灰与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用和贮藏应注意什么呢?

4)某农科所现有碳酸氢铵、硫酸铵、硫酸钾、磷矿粉、氯化钾,因某种原因,造成标签模糊,无法看清,你能帮忙区分开来吗?

3、出示实验指导:

学生1:以硫酸铵、碳酸氢铵、磷矿粉、氯化钾为代表观察氮、磷、钾肥的颜色、状态、和溶解性。

学生2:以硫酸铵为代表灼烧和加熟石灰研磨。灼烧和加熟石灰研磨交叉进行,以便节约时间。

学生3:以氯化钾为代表灼烧和加熟石灰研磨。灼烧和加熟石灰研磨交叉进行,以便节约时间。

其余学生:观察现象,填表并分析,完成检测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可以讨论交流。

4、学生实验,回答检测题2,先独立做,后交流。

5、针对自学检测题点拔。若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做实验检验硫酸铵和氯化铵,还可以看第82页本课题小结中的表。

五、课堂训练

1.硝酸钾、硫酸钾、磷酸铵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和;它们所含的营养元素分别是和、和。

2.最主要的化学肥料有、、、。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应施肥,如:;某农作物的叶子发黄,生长发育迟缓,应施用肥,如;要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的能力,要施用肥,如:。

3、小山家的棉花叶子发黄,且出现倒伏现象。请你帮他参谋一下,建议他购买的化肥是( )

A.硫酸铵 B.硝酸钾 C.磷酸钙 D.氯化钾

4.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

A.硫酸钾 B.硝酸铵 C.磷矿粉 D.氯化钾

5.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是;使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

6.根据下表中左栏所列化肥的性质,从下列使用注意事项中选择合适的项(可选多项),将基序号填入表的右栏中。

a. 贮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曝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

b.不要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c.不能与易燃物质混在一起;结块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案2 篇7

课题1 空 气

教学目的:

1、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

2、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3、通过空气成分的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组成

2、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并借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对观察与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向同学们展示一个“空”的烧杯,并发问:(1)烧杯中有没有东西?

(2)有什么东西(或物质)?

(采用渐进式发问)(3)空气有什么用?

[设问]:空气即然这么有用,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空气的组成是否单一?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介绍]: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天平引入实验,并严格遵守实验事实摆脱错误的燃素说的干扰,借鉴普列斯特里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设计了著名的研究空气成份的实验。并于1777年提出了空气是由一种可以助燃的有助于生命呼吸的气体(氧气)和不助燃的无助于生命的气体(氮气)组成的混合物。并分别命名为“氧气”,“氮气” 拉瓦锡实验(学生阅读课本P22)

[书写]拉瓦锡实验的两个文字表达式并标上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

[引入]:仿照这个著名实验的原理,我们做下面的实验,分析空气的组成情况。[演示实验]:课本P23中图2-3(1)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燃烧匙内铺垫石棉纸)。(2)点燃后立即伸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3)当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4)用燃着的火柴伸入瓶内检验剩余气体。

[分析]:

1、由红磷的燃烧——空气中有支持燃烧的气体。

2、红磷熄灭了,水只上升了1/5体积——空气中约1/5体积是支持燃烧的气体。还有4/5体积是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3、如果水位没上升到1/5体积,可能原因是什么?(看课本P23的讨论题)

4、红磷熄灭,说明余下气体有哪些重要的性质?(看课本P25的讨论题)

[书写]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及有关化学式、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 [板书]: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氮气(N2)78%;氧气(O2)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了解]:纯净物----由一种成分所组成,只有一个化学式。

混合物----由不同种成分所组成,有多个化学式,互相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保持各自的性质。

[实验]:硫粉和铁粉的混合、分离实验

[总结]: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所含杂质不影响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就认为是纯净的。最纯的物质是高纯硅---99.999999999% [判断]:以下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空气、水、自来水 [练习]:如何检验空气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作业]:

[复习]:上节课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性质决定)

1)助燃性----炼钢、气焊、宇宙航行、化工生产等 2)支持呼吸----潜水、登山、医疗救护等

2、氮气的物理性质----完成课本P25表格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氮气的用途----做保护气、制硝酸和氮肥。。。

3、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的用途-----课本P26

三、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的污染源--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

2、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使用新能源

3、污染物的来源----工厂的废气和汽车的尾气 [讨论]:课本P26的讨论题 [练习]:《龙门新学案》 [作业]:

九年级化学物质燃烧教案 篇8

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教学工具

试管、集气瓶、烧杯、蜡烛、可口可乐j干花、Cu0粉末等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深呼吸:吸气二一呼气。大家呼出韵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有毒吗?会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何影响?

[展示l-氧化碳的循环挂图,说明二氧化碳的重要性,导人本节教学内容之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讨论]如何证明你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实验证明)

二、实验探究

1.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指着桌面上装满有二氧化碳并盖有玻片的集气瓶问):如何检查集气瓶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请你说出有关该气体的物理性质?

生: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实验l]

教师演示教材中[实验6-3]来证明这个学生的说法的正确性。

[总结](投影)

[实验2]把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结论]-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提问]我们是否根据二氧化碳的这个性质.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02的密度比空气大?(组织学生讨论)。

[实验3]演示教材中[实验6-4]o

[实验4]演示教材中[实验6-5]o

[结论l-氧化碳能溶于水。

[讨论]根据实验1、2、3、4,你总结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

┏━━━━━┳━━━┳━━━┳━━━┳━━━━━┳━━━━━┳━━━━━━━━┓

┃ ┃颜色 ┃状态 ┃气味 ┃ 密度 ┃ 溶解性 ┃ 是否支持燃烧 ┃

┣━━━━━╋━━━╋━━━╋━━━╋━━━━━╋━━━━━╋━━━━━━━━┫

┃二氧化碳 ┃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 不支持燃烧 ┃

┗━━━━━┻━━━┻━━━┻━━━┻━━━━━┻━━━━━┻━━━━━━━━┛

[讨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实验5]演示教材中[实验6 -6],观察四朵小花的颜色变化,分析原因,给出结论。

[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C02+H2O=H2C03

<说明实验: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同样H2C03(碳酸)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6]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后小心加热,观察。

[结论]加热后,小花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分析]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oH2 C03=H2 0— - C02个

[展示]展示一瓶雪碧。说明生产汽水、雪碧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

[提问]你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呢?

组织学生讨论,并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分析]打开饮料盖,用导管将气体通到澄清的石灰水中,一会儿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这就证明了该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C02)与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02 +Ca(OH)2=CaC030+H2 0(板书)o

[结论]该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投影资料]美国某地质勘探队,有一次在勘探油矿时,他们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忽然从地下喷出一大堆像雪花一样的固体。好奇的队员上前滚雪球,结果手上起泡变黑。原来,那“白雪”不是雪,而,是一种名叫“干冰”的物质。 ,

师:于冰是什么呢?干冰和二氧化碳是什么美系呢?

师:(讲解)原来那“干冰”不是冰,不是水凝结而成的,而是由无色气体——二氧化碳通过降温加压变成的,即干冰就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而且没有液体留下,因此可作制冷剂。如果用飞机从高空撤播干

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秘密。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很多性质在我们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的用途很多,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总结一下二氧化碳的用途。

[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1)植物的光合作用;(2)灭火剂;(3)化工产品的原料;(4)气体肥料等。

师:二氧化碳有如此重要作用,是不是说二氧化碳气体越多越好呢?

(组织阅读教材有关“温室效应”的内容及如何防止“温室效应’’。)

[总结]防止“温室效应”应采取的措施: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

(3)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

(4)节约纸张,不用一次性筷子等。

2.一氧化碳的性质(简单介绍)。

师:哪位同学告诉我,你通过什么途径观察到一氧化碳的燃娆现象?7

生:我们观察家里煤气燃烧现象,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CO,煤气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即CO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师:对。家里的煤气燃烧,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能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

色.

师:除此之外,一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呢?

[实验l]小白鼠实验

[实验2][实验6-8]

师:看完实验1你们有何感觉?残忍!对!如果自然界中充满了一氧化碳气体,我们的命运就会和小白鼠一样!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一氧化碳性质,认识它,了解它,避免它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灾难。(继续探讨教材中[实验6-8],分析人体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结]预防的重要——增强自身的环保和安全意识,急救措施——如果一氧化碳中毒,轻微者:应让其呼吸大量新鲜空气或进行人工呼吸;严重者:医疗上常用静脉注射五甲基蓝进行解毒。

师:一氧化碳有毒,我们就认为它可恶,不能存在,它真是一无是处吗?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实验。

[实验3]教材中[实验6 -9],请同学们观察氧化铜粉末的变化情况。

[结论]实验说明,CO与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Cu0+ CO——CU+ C02,利用这个性质,可以用一氧化碳来还原炼生铁。

课后小结

师: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 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4.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九年级化学《药品的取用》教案 篇9

第一课时:药品的取用

一、 学生实验要求(板书)

1、复习、预习,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 ,明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时,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桌上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注意安全,并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3、实验完毕,认真写出实验报告。(介绍实验报告册的格式)

4、实验完毕,拆开实验装置,把仪器中废弃的物质倒入废液缸,把需要回收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然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经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板书)

展示常用仪器,逐一介绍其名称、性能和用途。

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板书)

1、药品的取用(板书)

强调:(1)取用时,应注意的“三不”

(2)节约药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l&sh;―2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的容器中。

(1) 固体药品的取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然后学生练习)

仪器:药匙,试管,镊子

步骤:粉末:一横二送三立 纸槽,药匙

块状:一横二送三立 镊子 (提问:为什么?)

(2) 液体药品的取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然后学生练习)

① 直接取用

A、倾倒法:

步骤:盖倒放,口挨口,签向掌(为什么?),缓注入

B、滴取法

仪器:滴管(介绍滴管的性能、用途)

步骤:滴管的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课文第195页最后一段。

② 量取法

仪器:量筒

量筒的使用方法:量筒必须放平,读数时,三点成一线

取用方法:量筒与滴管同时使用。

学生练习:药品取用。

作业:复习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的性能与用途

(初三)九年级化学教案复习提纲 篇10

一.化学基本概念

A.物质和组成、性质、变化、分类

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有固定组成。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如锌、铁、铜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氖、氩等)。4.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例如氧气、磷、硫等);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化合物,硫酸、硝酸等酸类物质,甲烷(CH4)等一些有机物。

5.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见酸的分类与命名)、碱(见碱的命名)、盐(见盐的分类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铜等)。

6.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例如灼热的木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一般指物质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能否反应,所表现出的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等。

8.混合物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例如空气、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没有固定的组成。

(3)各种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

9.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即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例如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Na+),氯原子在反应中得到一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Cl--)。

(3)阳离子、阴离子与原子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大多数盐类、碱类等化合物。常见的带电的原子团有:OH--、NO3--、CO32-、SO42-、NH4+等。10.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2)共价化合物:不同元素的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氢(HCl)、水(H2O)等。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都有使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例如氯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一个电子,而氢元素的原子也容易获得一个电子形成最外层为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一个电子组成一个电子对,为两原子共用,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都达到稳定结构。这种电子对叫做共用电子对。因原子对电子吸引力的强弱而使电子对有所偏移,电子对偏向一方略显负电性,偏离一方略显正电性,相互吸引形成共价化合物,但作为分子整体仍是电中性。

11.无机物: 一般指组成里不含碳元素的物质,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CO、CaCO3等少数物质除外)。

1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如物质三态的变化等。

1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有物理变化,并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伴有发光、放热;颜色的改变;沉淀(难溶物)的析出或消失;气体的吸收或放出等。

(2)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14.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般指物质的颜色、气味、味道、熔点、沸点、溶解性、密度、导电、传热等。

15.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CO、CO2、CaCO3等少数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把它们当作无机化合物来研究。

16.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离子都属于同种元素,例如镁原子(Mg)和镁离子(Mg2+)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12,统称镁元素。(2)元素只表示种类,不表明个数。

(3)元素在自然界有两种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

(4)同种元素的游离态(单质)和化合态在化学性质上是不相同的。例如,氢气(H2)是氢元素的游离态,水(H2O)是氢元素的化合态。地壳和人体中的元素种类很多,地壳主要由9种元素组成,人体由60多种元素组成。见生物细胞中的元素。

(5)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如钠、锌等)、非金属元素(如碳、硫)和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等),到目前为止,人们已发现了一百余种元素。对这些元素的性质研究,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是经过了许多人的努力,最后由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它对化学科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它反映了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也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

17.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18.原子结构: 原子虽小但是可分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即原子核所带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19.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决定该元素的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3)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4)稀有(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是2个)的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条件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5)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6)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B.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1)氢元素一般是+1价,氧元素是-2价。

(2)金属元素一般是正价;非金属元素在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显正价,与金属元素及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显负价。

(3)原子团的化合价:见练习册。常见变价元素的化合价:Cu +

1、+2 Hg +

1、+2 Cl-

1、+

1、+

3、+

5、+7 S-

2、+

4、+6 C-

4、+

2、+4

2.化合价:一种元素的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它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

(1)化合价的数目:化合价是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所以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2)在离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3)在共价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它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4)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3.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意义: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书写方法: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①反应物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相连接。

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边配上必要的系数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③要注明反应所需要条件,如需要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均需在等号上边写出。如需要两个以上条件时,一般把加热条件写在等号下边(或用Δ表示),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注明生成物状态,用“↑”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有难溶物产生。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很多,在初中一般用最小公倍法;即: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定义:化学式表示这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分子里所含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实验测得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形成该化合物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得任意改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表示分子个数,如“CO2”表示二个二氧化碳分子。(2)书写方法①单质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单质,每个分子中有两个原子,在符号右下角加“2”例如H2等。稀有(惰性)气体是由原子直接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例如He(氦气)等。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组成比较复杂,习惯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例如Fe(铁)、Cu(铜)等。②化合物一般把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前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后边,每种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个数写在右下角。例如H2SO4、Na2CO3等。

5.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例如,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用“Na+”表示。硫原子获得二个电子后带二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用“S2-”表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用“n+”或“n-”表示。

6.元素符号:统一采取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的符号。在化学元素译名和制定化学名词方面,我国化学先驱者徐寿做出了重大贡献。(1)概念: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边的字

数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如“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书写方法:书写元素符号时要规范,切莫大小写颠倒,乱用,如钙元素的符号“Ca”。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氯元素符号为Cl(3)常见元素符号:钾~K 钙~Ca 钠~Na 铝~Al 锌~Zn 铁~Fe 锡~Sn 铅~Pb 铜~Cu 汞~Hg 银~Ag 铂~Pt 金~Au 钡~Ba 锰~Mn 氢~H 氧~O 氮~N 碳~C 氯~Cl 氦~He 氖~Ne 氩~Ar 磷~P 硫~S 如果几种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铜元素的符号写作Cu等,但第一个字母一定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 7.原子结构示意图例。C.化学量

1.式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式量,式量是比值。

说明:这种碳原子指的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此外,还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碳原子。

2.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C-12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化学反应的类型

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例如,某些含氧酸受热分解:H2CO3=H2O+CO2↑

不溶性碱加热分解:Cu(OH)2=CuO+H2O(加热)某些含氧酸盐加热分解:CaCO3=CaO+H2O(高温)2.复分解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

(2)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水生成,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3.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常见的化合反应有:(1)金属跟非金属的反应,例如:

点燃 点燃

Mg+O2 ==== MgO

2Na+Cl2 ==== 2NaCl等(2)非金属跟氧气的反应,例如:

点燃

C+O2 ==== CO2

(3)碱性氧化物跟水的反应,例如:

Na2O+H2O = NaOH(4)酸性氧化物跟水的反应,例如:SO3+H2O = H2SO4 等 高温

(5)其他,如2C+CO

2= 2CO

4.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相反的两个过程,但是在一个反应里同时发生的。即有一种物质跟氧化合,必然同时有另一种物质里的氧被夺去,也就是说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5.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1)常见的置换反应是酸跟活性金属反应,盐跟某些金属反应,它们是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进行的反应。例如:Zn+H2SO4 === ZnSO4+H2↑ Cu+2AgNO3 === Cu(NO3)2+2Ag

(2)一些具有还原性的单质与氧化物之间所发生的反应,也属置换反

应又叫氧化还原反应。例如:H2+CuO===Cu+H2O E.溶液

1.pH: pH是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1)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中性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方法是将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便可知待测液的pH。

(4)pH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pH小于4或大于8.5时,一般作物难于生长。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3.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溶液是否饱和不取决于溶液浓度的大小即

浓、稀),但对一定温度下的同一溶质来讲,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4.潮解:有些晶体能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这个现象叫做潮解,例如氢氧化钠、氯化钙在空气中都易潮解。潮解过程是晶体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

5.风化: 在室温时和干燥的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过程,这种现象叫做风化。例如NaCO3·10H2O,在干燥空气里会失去水成为白色粉末。风化所发生的变化属化学变化。

6.过滤: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例如粗盐的提纯就是把粗盐溶于水,经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除去。

7.混合物的分离: 混合物的分离是指根据各种不同需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8.结晶、晶体

(1)把固体溶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或自然挥发),溶液达到饱和后,继续蒸发,溶解不了的过剩的溶质成为有一定几何形状固体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2)在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

制取晶体的方法有:①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例如,海水晒盐。②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一般采取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例如,冷却热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即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9.结晶水合物: 溶质从溶液中成为晶体析出时,常结合一定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结晶水。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结晶水合物,常见的结晶水合物有蓝矾(胆矾)~CuSO4·5H2O、石膏~CaSO4·2 H2O、绿矾~FeSO4·7H2O、明矾~KAl(SO4)2·12 H2O等。

(1)结晶水合物有一定的组成,它们是纯净物。

(2)结晶水合物受热后易失去结晶水。例如:CuSO4·5H2O == CuSO4+ 5H2O

(蓝色)

(白色)10.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1)要有一个确定的温度,这是因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2)溶剂是100.(3)溶液要成为饱和溶液。溶解度要用所溶解的溶质的克数表示。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的大小。

说明:溶解性与溶解度不同,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通常用易溶(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可溶(溶解度大于1g)、微溶(溶解度小于1g)、难溶(溶解度小于0.001g)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11.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

(1)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常用来溶解碘、油脂等。

(2)溶质:被溶剂所溶解的物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做溶质。例如食盐、浓硫酸、二氧化碳等均可作溶质溶解在水里。

12.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用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来表示的方法叫做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采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等。

13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的浓度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的温度无关。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但在100g水中,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不能超过它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值小于同温度下该溶质的溶解度。

(3)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ⅹ100℅

例如10%的硝酸钾溶液,表示100g硝酸钾溶液中有硝酸钾10g,水90g。

14.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或叫乳状液)。例如油脂与水的混合物,静置后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液滴,由于比水轻而悬浮于水面形成上下两层。

15.体积比: 用两种液体的体积比表示的溶液组成的方法。例如配制1∶5即指1体积浓硫酸(一般指98%、密度1.84g/cm3)与5体积水配制成的溶液。体积比换算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应注意溶质、溶剂或溶液的体积需通过密度换算成质量时才能相加。因为:密度=质量/体积 所以:溶液质量=密度×溶液体积,另外还有用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叫ppm。

16.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或叫悬浮液)。例如浑浊的河水,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形成的浑浊液体等。悬浊液不稳定,静置后由许多分子集合成的小颗粒会下沉。

17.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温度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例如硝酸钾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熟石灰等。

(2)气体的溶解度不仅决定于气体的性质,还决定于压强和温度,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也增大;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3×103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水里的体积数。例如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即表示在1.03×103Pa,0℃时1体积水中可溶解0.049体积的氧气。再结晶(重结晶): 根据几种固体物质的混合物,它们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把它们分离。例如食盐、硝酸钾的混合物,将它们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再降温,部分硝酸钾成晶体析出,大部分食盐仍溶解在溶液里(称为母液)。经过滤可得硝酸钾晶体。把上述硝酸钾晶体再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后降温,又有较纯净硝酸钾晶体析出。食盐仍留在滤液(母液)里,这种通过几次结晶分离的方法叫做再结晶(也叫重结晶)。

二.元素化合物

A.空气

1.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的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及其它成分约占1%,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舍勒、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锡。稀有气体的用途很广,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它被应用于生产和 科学研究等方面。

2.空气的污染和防止: 煤燃烧产生的烟,(含SO2)、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出车的尾气(含NO2等)形成的烟雾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有害燃烧的污染、空气的污染、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含量过高,遇水便形成了酸雨,应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注意大气环境保护,特别要注意防止居室中的空气污染,要保护臭氧层。

B.氧气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剧的燃烧。

2.大气中的氧气:覆盖在整个地球表面的空气称太空,大气中的氧气有一个形成和演变的过程。3.缓慢氧化:物质进行的缓慢氧化,不象燃烧那样剧烈,但也放出热量。例如呼吸作用,动植物的腐败等。剧烈氧化有燃烧和爆炸。

4.燃烧:可燃物质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1)可燃物燃烧需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跟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2)气体(或蒸气)燃烧时才会有火焰,例如氢气,汽油的燃烧等,而铁在氧气里燃烧只有火花而无火焰。

(3)根据燃烧的两个条件,灭火时只要控制其中一个条件即能把火熄灭。

6.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因条件不同而异,可表现为缓慢氧化、燃烧、爆炸等,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1)氧气与非金属反应

①木炭 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②硫 在氧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磷 白磷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40℃)时,引起自燃:白磷或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方,烧杯中有水雾

(2)氧气与金属反应

①镁 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②铁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3)氧气与化合物反应

①一氧化碳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②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火焰,氧炔焰温度可达3000℃。

③甲烷(沼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水。

④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7.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解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略大;降低温度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雪花状淡蓝色固体.8.氧气的用途(1)供呼吸;(2)治金工业:富氧炼钢炼铁提高炉温,加速治炼过程。(3)“氧炔焰”用于气焊、气割。液氧可用于液氧炸药,宇宙火箭发动机作支持燃烧用。9.氧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

2KClO3 ==== 2KCl+3O2↑

MnO2

2KMnO4 == K2MnO4+MnO2+O2↑

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在课外活动中可从反应混合物中制取二氧化锰催化剂。

(2)工业制法:根据氧气、氮气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10.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C.水

1.水的污染和防治: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都会造成水的污染。应采取各种措施清除对水的污染,保证生活和生产用水的清洁。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水对生物体有重要作用。△

2.水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cm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冰浮在水面上。

通电

(2)化学性质:①通电分解2H2O===2H2↑+O2↑

②水通常作为溶剂、可溶解多种物质。

3.水的组成(1)电解水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科学实验证明: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水的组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1。

D氢气

1.氢气的性质(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降温可成为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是0.0899g/L,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氢气是由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发现的,见氢气的发现史。

(2)氢气化学性质常温下氢气性质稳定,但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①可燃性:a.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或氢气不纯)可发生爆炸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无

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遇空气中水蒸气产生白雾。

②还原性:氢气能夺取某些氧化物里的氧,使含氧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氢气做还原剂

2.氢气的用途(1)充灌氢气球。(2)作还原剂,冶炼高纯度金属等。(3)合成氯化氢制盐酸等重要化工产品。(4)液氢作火箭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不污染空气等,是理想的能源,称作氢能源。

3.氢气的制法: 实验室制法:Zn+ H2SO4(稀)= Zn SO4+ H2↑,发生装置可用下图装置或启普发生器

E.碳

1.醋酸: 学名乙酸,化学式是CH3COOH,食用醋中约含乙酸3~5%,故又称为醋酸。醋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当温度低于16.6℃时,醋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醋酸对皮肤有腐蚀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醋酸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纤维、喷漆溶剂、香料、染料、医药等。

2.二氧化碳(CO2)的性质: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近年来二氧化碳剧增产生“温室效应”是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的热点之一。

(1)物理性质:通常为无色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g/L,能溶于水,在加压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和不供给呼吸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除此以外因为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但由于碳酸不稳定,红色很快消失。

②与石灰水(碱溶液)反应,CO2+Ca(OH)2=== Ca CO3↓+H2O

(白色)

这个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2NaOH+ CO2==Na2 CO3+ H2O 3.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灭火器种类很多,常见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和鸭舌式二氧化碳灭火器。(2)干冰作致冷剂,冷藏食品,人工降雨等。(3)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纯碱(Na2 CO3)等。

4.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法:2HCl+ Ca CO3 ==CaCl2+ H2O+ CO2↑

(2)工业制法:高温下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时的副产品是二氧化碳。

5.甲烷(CH4): 甲烷通常称沼气,煤矿矿坑、池沼、地层内均可产生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有机物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有机物有酒精、醋酸、糖类、油脂等。

甲烷的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

(2)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点燃甲烷与氧气或甲烷与空气的点燃 混合物会发生爆炸。CH4+ 2O2

=== 2H2O+ CO2

沼气的应用,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有重要意义。

6.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固体。人们怎样知道金刚石的组成的?经琢磨能折射,散射光线,作装饰品,硬度大,用于作钻头,玻璃刀等。熔点高是电的不良导体。不溶于任何通常用的溶剂中。自然界中作为钻石的金刚石极稀少。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方法,把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叫做人造金刚石。

7.酒精: 学名乙醇,化学式是C2H5OH,它是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常用的有机溶剂。酒精在空气中易燃烧,放出大量热,点燃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2H5OH +3O2 === 3H2O+ 2CO

2因此酒精常做为燃料。酒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醋、饮料、香精、染料,还用于医疗消毒。用高梁、玉米等作原料,经过发酵、再进行蒸馏,可制得酒精。工业酒精含有少量甲醇(CH3OH),甲醇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酒的气味,易燃烧,产物也是二氧化碳和水。甲醇有毒,饮后使人眼睛失明,大量饮用会使人死亡。因此绝对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假酒出售,也绝对禁止饮用工业酒精。

8.煤和石油:煤、石油、天燃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重要的能源。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为合理使用能源、保护环境,应加强煤的综合利用。

石油是一种粘稠状液体,通常显黑色或深棕色,常有绿色或蓝色荧光,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主要含有碳和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是一种混合物。石油炼制后可得到多种产品,这些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原料。三大合成材料和网球用具。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工农业、国防交通运输、建筑及日常生活中有极广泛的应用。

9.石墨: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而滑腻,用作润滑剂,铅笔芯等。熔点高,用于制作石墨坩埚。电的良导体,用作干电池电极,高温电炉电极等。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溶剂。

10.碳: 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碳。最近科学家又发现了一种碳单质(碳-60)。无定形碳是由石墨的一些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如活性炭、木炭、炭黑等。

11.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动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与多种物质起反应。

(1)与氧气和非金属反应碳的各种单质均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条件不点燃 点燃

同产物而异。C + O2

======

CO2

2C + O2 ====== 2CO2

(O2充足)(O2不足)红热的木炭与硫的蒸气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无色液体二硫化碳,点燃 C + 2S ==== CS2

(2)还原性:一定条件下碳可以与多种氧化物反应,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有还原性,是冶金工业的重要还原剂。

1.与CuO、Fe2O3反应

△ 高温

C + 2CuO ==== 2Cu + CO2↑

C+2Fe2O3 =====4Fe+3CO2↑ 高温

2.与CO2反应

2C+CO

2= 2CO 12.碳酸钙的用途:(1)重要的建筑材料(2)烧制水泥的主要成分(3)高温煅烧生产生石灰(氧化钙)13.碳酸钙(Ca CO3)性质: 大理石、石灰石、白垩等天燃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因此它与其它含有碳酸根的碳酸盐一样具有共同的性质,主要是:与酸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这是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最简便的方法。2HCl+ Ca CO3 ==CaCl2+ H2O+ CO2↑

2HCl+ Na2CO3 ==2NaCl+ H2O+ CO2↑

石灰岩层里不溶性碳酸钙和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作用能转化成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也可析出碳酸钙,这就是溶洞的形成原因。14.无定形碳: 炭黑:黑色粉末,用作黑色颜料、墨汁、橡胶添加剂等。

活性炭:黑色多孔性颗粒或粉末,有吸附性用作防毒面具,净化水、脱色剂等。

焦炭:深灰色、多孔性坚硬固体,用于冶炼金属。

木炭:灰黑色多孔状固体,做燃料、制黑火药、食品工业吸附剂等。

15.一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250g/L,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1)可燃性:一氧化碳可在空气中点燃

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物是二氧化碳。CO+O2===CO2

(2)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有还原性 : ①△

与CuO反应,CO +CuO===Cu + CO2↑ ②与Fe2O3反应(炼铁△

炉里的反应)

3CO +Fe2O3=====2 Fe+3CO2↑

(3)毒性: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化合,使人因缺氧而死亡。

16.一氧化碳的用途:(1)多种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2)冶金工业上重要的还原剂。

F.铁及其他金属

1.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2.7g/ cm3,熔点660℃,沸点2200℃。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铝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对水、浓硫酸,浓硝酸有耐腐蚀性。高温下有强还原性。铝可作还原剂、制造电线、铝合金是制汽车、飞机、火箭的材料。

2.生铁和钢:生铁是含碳量在2~4.3%之间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铁合金。工业上炼铁是用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常用的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份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份是Fe3O4)、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工业上把生铁炼成钢是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作氧化剂,在高温条件下,把生铁中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氧化成为气体或炉渣除去。

3.钛: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4.5g/cm3,熔点1725℃,沸点为3260℃,具有良好延性和展性。钛具有耐腐蚀性,不受大气和海水的腐蚀,与各种浓度的硝酸、稀硫酸、各种弱碱的作用非常缓慢,但可溶于盐酸、浓硫酸和氢氟酸中。钛和钛合金可制造发动机、轮船外壳、反应器和电讯器材等。近年来全世界对钛的需求日益增长,被誉为21世纪金属-钛。金属元素和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过量和不足都会引起疾病。

4.铁(1)物理性质:纯铁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导体,密度为7.86g/,熔点是1535℃,沸点2750℃。

(2)化学性质: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非金属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反应。

①铁跟氧气反应: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点燃 Fe O 常温下铁在干燥空气中很难跟氧3Fe+ 2O2=====34气发生化学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却能跟氧气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

②铁跟酸反应:铁能跟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溶液为浅绿色)和氢气。Fe + H2SO4(稀)= Fe SO4+ H2↑

Fe + 2HCl(稀)= FeCl2+ H2↑

③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将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Fe + CuSO4= Fe SO4+ Cu 5.铜:具有紫色金属光泽,密度为8.9g/cm3,熔点1083℃,沸点2595℃。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铜在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可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可制造电线,电缆、铜及铜合金可制枪弹、炮弹等。

6.锌: 具有青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7.14g/ cm3,熔点419.4℃,沸点为907℃。锌在空气中比较稳定,能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铁的表面镀锌可保护铁不受腐蚀。锌常用于电镀、制铜合金和干电池等。

G.酸

1.硫酸的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及治炼金属,精炼石油,金属除锈等。

2.浓硫酸的性质和用途:浓硫酸、稀硫酸都是无色、无酸味,不易挥发有腐蚀性的液体,但浓硫酸和稀硫酸在性质上有共同点也有差异。

(1)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

(2)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于作某些不与其反应的气体干燥剂。(3)浓硫酸的脱水性。

(4)浓硫酸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使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

3.酸的通性:由于酸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生成氢离子,因此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酸溶液使指示剂变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H2。

H2SO4(稀)+ Fe = Fe SO4+ H2↑

2HCl(稀)+Fe = FeCl2+ H2↑

(3)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H2SO4 + CuO =Cu SO4+ H2O

6HCl+ Fe2O3 = 2FeCl3+3 H2O(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H2SO4 + Cu(OH)2 =Cu SO4+ 2H2O

HCl + NaOH= NaCl+ H2O

(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H2SO4 + BaCl2 =BaSO4↓+ 2HCl HCl + AgNO3= AgCl↓+ HCl 说明: ①指示剂:指石蕊、酚酞这类能与酸或碱作用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②活泼金属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习惯称为活泼金属。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

③凡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碱性氧化物。

④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4.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如: H2SO4(稀)+ Fe = Fe SO4+ H2↑

H2SO4(稀)+Zn = Zn SO4+ H2↑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

H2SO4 + CuO =Cu SO4+ H2O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H2SO4 + 2NaOH =Na2SO4+ H2O

(5)与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如:H2SO4 + BaCl2 =BaSO4↓+ 2HCl 5.硝酸(HNO3): 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液体,易挥发出HNO3气体而具有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硝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但由于有较强的氧化性,在与

金属反应的时候,一般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生产化肥、染料、火药等方面。6.盐酸(HCl)的性质

(1)物理性质: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和腐蚀性,易挥发。常用浓盐酸约含37%的氯化氢,工业盐酸常因有杂质而呈黄色。

(2)化学性质:①盐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②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与碱反应生成和水

⑤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的酸

说明: ①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的小液滴,观察到的现象是生成白雾。

②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属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有气体放出或水生成,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7.盐酸的用途:(1)金属除锈(2)制多种氯化物和药剂 H.碱

1.碱的命名: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叫做碱。根据氢氧根和金属离子的名称读作“氢氧化某”如“NaOH、Cu(OH)2读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等。由变价金属的离子所构成的碱、具有高价金属离子的碱叫做“氢氧化某”把具有低价金属离子的碱叫做“氢氧化亚某”。

2.碱的通性: 由于碱的水溶液都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4)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5)某些不溶性碱受热分解生产碱性氧化物和水

说明:①溶于水的碱如NaOH、KOH、才能发生该反应。

②溶于水的碱和不溶于水的碱均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该性质为大纲不要求,发生此反应的主要是等难溶于水的碱。

3.氢氧化钙[Ca(OH)2]的性质: 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俗称熟石灰。

(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有腐蚀性。(2)化学性质: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Ca(OH)2。

①石灰水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②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③与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Ca(OH)2+NaCO3===== Ca CO3↓+ 2NaOH此反应可用来制NaOH。

4.氢氧化钙的用途:(1)建筑业“三合土”的主要原料。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降低土壤酸性。(3)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

5.氢氧化钠(NaOH)的性质: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纳。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的热,具有强腐蚀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2)化学性质:①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③氢氧化钠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④氢氧化钠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注:在亚硫酸钠(Na2SO3)中,硫的化合价是+4价;NaOH与SO3反应生成,硫的化合价为+6价,2NaOH+SO3===== Na2SO3+H2O 6.氢氧化钠的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制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实验室常用干燥剂。

I.盐

1.氮肥:(1)作用:促使作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2)种类及使用时注意事项:氨水:氨(NH3)的水溶液,易挥发放出氨气,作物吸收快,稀释后使用宜深埋或盖土。铵盐与碱反应能放出氨气,因此凡有NH4+的氮肥,贮存和使用时都不宜与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长期施用(NH4)2SO4使土壤酸化。

(3)尿素[CO(NH2)2]白色或淡黄色晶体,含氮量很高的化肥,对土壤无不良影响。

2.复合肥料: 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KNO3、(NH4)3PO4等。

3.化学肥料:化学肥料种类很多,主要是氮肥,磷肥和钾肥,其特点是一般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肥效快,但营养元素单一与在农家肥料结合施用才能较好发挥营养元素的作用,化学肥料的名称、成分、性质、注意事项见一些常见的化肥。

4.钾肥:(1)作用: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2)种类:主要是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硫酸钾和氯化钾等。

5.磷肥:(1)作用: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加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用早熟,籽粒饱满。(2)种类:大部分是磷酸盐,如:Ca(H2PO4)2+2Ca

SO4(过磷酸钙简称普钙)

6.盐的分类和命名: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1)根据组成不同进行分类。

①正盐:酸与碱完全中和的产物。

A无氧酸盐(酸根中无氧元素),命名时把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间加一个“化”字。如NaCl、K2S等分别读作氯化钠、硫化钾等。

B含氧酸盐(酸根中含氧元素),命名时在酸的后面加上金属名称,如Na2SO4、CaCO3等分别读作硫酸钠、碳酸钙等。

②酸式盐:酸中氢离子被部分中和的产物,如NaHCO3、Ca(H2PO4)2等。命名是在酸的名称后面加“氢”字,再读金属名称,有两个可被中和的氢离子时可读出氢的个数,上述三种酸式盐分别读作:碳酸氢钠(或酸式碳酸钠)和磷酸二氢钙。

③碱式盐:碱中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命名时在正盐名称前边加“碱式”二字,如Cu2(OH)2CO3读作碱式碳酸铜。

(2)含有相同酸根离子的盐,如Na2SO4、CuSO4等都有(SO4+)的盐统称为硫酸盐。对含有相同金属离子的盐,如Na2SO4、NaCl等统称为钠盐。

7.盐的性质:常温下盐多为晶体,不同盐类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一般说来,硝酸盐,钾盐钠盐和铵盐都易溶于水;碳酸盐多数不溶于水;

常见硫酸盐中硫酸钡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氯化银是不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固体等。盐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盐的溶液表现的一些性质。(1)盐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新的盐: Fe + CuSO4 === Fe SO4 + Cu

Cu + Hg(NO3)2=== Cu(NO3)2+Hg

(2)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Ba(NO3)2+H2 SO4===BaSO4↓+HNO

3AgNO3 +HCl==AgCl↓ +HNO3

(3)与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Na2CO3+Ca(OH)2==CaCO3↓+2NaOH FeCl3+3NaOH==Fe(OH)3↓+3NaCl(4)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的盐,AgNO3+ NaCl==AgCl↓+ Na NO3

BaCl2+ Na2SO4== BaSO4↓+2NaCl 说明: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②常用AgNO3 溶液和稀硝酸作为检验可溶性氯化物的试剂:用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作为检验可溶性硫酸盐的试剂。

J氧化物

1.氧化物的分类: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根据性质分作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物,如CO2、P2O5等。

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CuO等。2.氧化物的性质:(1)酸性氧化物:凡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也叫酸酐。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与水反应生成酸,如(2)碱性氧化物: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含氧酸盐)例如,三、化学基本计算

A.化学计算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公式

(1)气体密度(标准状况下)的计算式

气体密度(g∕L)=气体的质量(g)∕标准状况时气体的体积(L)(2)不纯物质中某纯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式

某纯物质的质量(g)=不纯物质的质量(g)×该物质的质量分数(3)物质纯度的计算式

某物质的纯度=该物质的质量(g)∕不纯物质的质量(g)×100℅ 2.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公式

(1)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100℅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上一篇:信托公司战略下一篇:教育心理案例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