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精选8篇)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篇1

1、地理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知道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

2、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问题)

3、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4、优秀地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必须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 ;2.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3.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素质(教材加工、语言表达、动手表达、指导实践、开展活动以及运用技术等能力);4.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5、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素质。

5、现代地理教学论研究不足:

1、受普通教育学研究的影响比较大,没有学科特性;2.偏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应用;3.学科教育学核心理论有待完善。

6、地理教学方法: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7、地理教学论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

8、国外中学地理课程的改革特点:

1、地理课程地位,设置类型多样;

2、地理课程目标全面,重视能力培养;

3、课程组织以区域学习或专题学习为基本结构;

4、地理课程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9、地理课程的类型: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3、分科地理课程与综合地理课程;

4、国家地理课程、地方地理课程与校本地理课程。

10、影响地理课程发展的因素:

1、社会因素;

2、学生因素;

3、地理科学知识因素。

11、和以往的初中地理课程相比,新课程在结构方面有以下特点:

1、课程内容以区域地理为主;

2、增加课程弹性,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空间;

3、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

12、我国地理课程改革的主要背景:是由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基础地理教育的改革,和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的背景下进行的。

13、地理教材:广义上是指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狭义上则通常是指地理教科书。

14、影响地理教材设计的主要因素有:社会需求、教育发展、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等。

15、地理教材一般要经历:设计、编制和实验反馈三个阶段。

16、地理教材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出的特点:贯彻基础性、追求时代性、注重实用性、和体现规范性。

17、怎样正确的处理地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1、树立“标准本位”的教材观;

2、树立“一标多本”的教材观;

3、树立“学生为本”的教材观;

4、树立开放的教材观。

18、地理教材的整体分析包括教材的发展背景分析、内部联系分析和外部联系分析。

1、发展背景分析:包括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社会的发展变化、地理科学的新进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几个方面的分析;

2、教材的内部联系分析:主要是地理教材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先后顺序和组织形式分析;

3、教材的外部联系分析:指高中地理教材、地理教材与相关学科以及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的分析。

19、地理教学组织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指导自学法;5.练习法;6.探究性学习

20、有效教学的标准:1.教学指导思想明确;.学生发展后劲充足;3.教学方法兼顾多数;4.学生知识技能全面

21、地理教学设计: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系统规划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

22、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地理性、继承性、创新性、实践性、多样性。

23、传统的地理备案的特征和弊端:

1、以教师为中心;

2、以知识为本位;

3、以静态教案为载体;

4、以结果性评价为准绳。

24、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反馈功能。

25、地理技能:是指学生在已有地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执行某种地理活动的方式与能力倾向。

26、地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理念:

1、体现系统性;

2、坚持全面性;

3、反映差异性;4具有操作性。

27、常用的地理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启发法;

3、地图发;

4、发现法;

5、案例教学法;6讨论法。

28、说课的内容:

1、说课程标准;

2、说教材内容;

3、说教学方法;

4、说学情学法;

5、说教学过程。

29、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30、评课原则(五个是否有利):

1、有利于师生发展;

2、有利于教学诊断;

3、有利于创新提高;

4、有利于教学改革;

5、有利于把握问题。

31、地理教学的几个主要技能:语言的技能、课堂教学推进的技能、“三板”技能和现代媒体运用的技能等。

32、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的作用:

1、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

2、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

3、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4、转变地理学习方式;

5、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33、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引导地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2、促进地理教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3、促使地理教师参与地理教学改革。

34、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取向:

1、评价目标多元化;

2、评价过程动态化;

3、评价内容全面化;

4、评价主体多元化;

5、评价方法多样化;

6、着眼评价的激励功能。

35、地理新课程的评价方法: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作业法、档案袋评价。

36、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与手段;

4、教学过程;

5、教学基本功;

6、教学效果。

37、地理实践活动:指课堂教学以外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德 各种有关地理学科的课外、校外、野外学习活动。

38、地理实践活动类型有:地理观测类、野外考察类、调查研究类、教具制作类、宣传展览类、地理竞技活动等。

39、智力因素有: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迁移力。非智力因素有:学习兴趣;

2、学习动机;

3、学习习惯。

40、现代地理教师的只是构成应包括:

1、本体性知识;

2、条件性知识;

3、实践性知识;

4、素养行知识。

41、地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地理教师所具有的关于地理科学领域的地理专业知识。其本体性知识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区域地理知识、以及地图、地理信息技术知识等。

42、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43、地理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到地理教师队伍中来;

2、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保证地理教育教学质量;

3、有利于地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44、地理教师专业化的基本要求:

1、地理教师必须是专业教师;

2、地理教师要重视自身素质的发展;

3、地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45、地理教师的职责:

1、地理课程建设;

2、地理课程教学;

3、地理教学研究与进修;

4、学校教育工作.46、地理教学科研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发、实验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篇2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 基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 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 而这却离不开“有效”的教学。如何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结合自身的学习与实践, 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更多应关注的是学生的“学”, 教学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作为教师就是树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师的一切活动就是让学生达到教学的目标。假设一堂教师精彩的课堂教授, 学生个个无动于衷, 或者学生个个欢天喜地、开心一时而毫无所获, 很难想象这是一节课堂教学, 自然联想到这是一场戏剧。教师离开了学生, 就不能称谓教师;离开了学生的教学, 就不是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点, 就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点,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呢?具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挖掘开发审美潜能是构建“以人为本”合唱与指挥教育新理念的核心

合唱教育是音乐教育, 而音乐教育也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情感的培养。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是生活中的清泉, 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 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挖掘开发学生审美潜能的方法。

在课堂上, 学生是音乐的二次创作者和表演者, 教师应精心选择作品, 把音乐知识的获得、音乐技能的掌握与兴趣培养融为一体。挖掘开发学生审美潜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1. 多媒体音像结合教学。

在合唱指挥教学中结合视觉功能创造美好的音乐意境, 会更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 使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对帮助学生开拓合唱指挥视野及自身潜在能力的挖掘, 起到了一个启迪与促进的作用。

2. 座谈、评论、演讲式教学。

要改变学生过去做听众的位置, 就要把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主体, 让学生主动思考, 有机会表现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看法, 解决教学中的要点和难点。

(二) 挖掘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前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

学生的音乐理论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具体分析各类学生的特点, 在加强整体学生的基本功同时, 要发挥个别学生的个性特长。

二、重视合唱与指挥实践, 是落实“以人为本”合唱与指挥教育新理念的先决条件

训练为了提高, 提高为了表现, 训练要有方法, 提高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 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 为了做到合唱声部上的协调、平衡、统一, 必须要进行一些集体合唱发声方面的具体基本功训练。

(一) 呼吸训练。

呼吸是唱歌发声的基础和动力, 必须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安排呼吸量的大小, 做到有意识地控制。

(二) 声音位置与共鸣训练。

合唱艺术寻求共性的主要手段是靠共鸣位置, 只有解决好各部位的共鸣位置才能取到合唱的共性。好的合唱音质来源于正确的歌唱姿势, 应保持兴奋的状态和发声器官的肌肉松弛感, 放松下巴, 张开两大指宽的口型, 抬高软腭, 做半打哈欠的感觉进行发声训练。

(三) 直声训练。

用直声训练比较容易产生共鸣, 还可以获得明澈、纯净的音质。这种方法便于合唱进行中倾听其他声部的音色、音程、和声色彩的变化。一般来说每个人唱歌都有频率不等的颤音, 有多有少, 有大有小, 有快有慢, 如果不加以控制会有损于合唱的协调和平衡, 所以在训练时从直声入手打好基础, 演唱时再带有正常的波动, 听起来既有共性又有活力, 声音才能获得统一、集中、流畅、有穿透力的声音。总之, 气深、高位、弱声三者结合的训练是获得合唱共鸣的良好方法。

其次, 合唱指挥和训练者的手势动作, 除了表达音乐作品内容的发展和意图外, 也必须与歌唱声乐的要求相吻合, 至少不能对声乐的要求产生对立。特别在呼吸和共鸣的要求上, 应给合唱队员以极有力的影响和支持。在演唱时, 往往因指挥的动作过分夸张, 手的部位过分手提高, 而影响队员合唱队员失去气息应有的支持, 这样会造成演唱的音准偏高而气息短促。相反有时因指挥的动作较低而面部表情以“锁眉”代替了“提眉”, 因而影响合唱队员的上部共鸣的畅通, 这样会造成音准的偏低。

作为一名专业的合唱指挥老师, 排练任何一部作品时都要有充分的准备, 做好详细的案头工作, 提出细致的排练计划。不但要掌握作品的风格, 还要分析作品的曲式结构、调性布局等音乐的创作技法, 并在研究乐谱时应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困难, 这样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排练有重点、有要求、有目的, 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来说, 排练前的案头工作可分为是三个步骤进行:

1.熟悉作品:即情感的浏览

2.分析作品:即理性的分析

3.表现作品:从内容出发, 正确地塑造音乐形象, 发挥指挥的独特风格, 一部作品能否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 关键是看内容是否感人, 音乐是否动听, 指挥处理是否适度, 三者缺一不可。指挥排练既要从情感出发, 又要有艺术手段, 还要有表演才能。一部好作品搬上舞台, 是否能获得好的评价, 关键在于指挥的排练方法处理手法和表现手段。

三、提倡学科综合, 这是优化“以人为本”合唱与指挥教育新理念的理论基础

合唱与指挥的综合是自身发展完善的结果, 但这种综合绝不是形式上的拼凑, 而应该是动机与结果一致的价值综合。其价值不仅体现了合唱与指挥审美教育的价值, 而且也体现了合唱与指挥作为认知科学的学科价值, 具有育人的强大动力。这种价值主要表现在:

(一) 通过综合教学促进学生更完整、更深刻的感受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以提高审美教育的质量, 促使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 通过综合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开拓他们的文化事业, 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与发展。

(三) 通过综合教学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 养成他们全面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而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生装在一定的情境中, 借助他人 (教师与学生) 的帮助, 必要的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一理论的核心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 教师必须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让他们在思、想、做、练的过程中提炼信息, 掌握方法, 学会运用和创造, 不断发展自己。在动的过程中, 学生也会不可避免的暴露问题, 教师则可有针对性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动起来、学生真正动起来, 提高教学效益也就也自然实现了。

总之,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倡导“以人为本”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新理念, 在当今信息发展的时代吹响了合唱与指挥教育改革的号角, 使从事合唱与指挥的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 科技兴教”是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 认识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与科技信息相结合是推动教育改革不断前进的主要途径。著名的文学大师雨果说过:“打开知识宝库有三把钥匙, 即数学、文学、音符。”作为合唱与指挥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合唱与指挥这门学科应有的作用, 让学生真正完全地掌握这把开启知识的钥匙,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价值的探索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秋里著合唱与指挥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

[2]郁文武, 谢嘉兴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3]阎力钦著创新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4]金亚文著新课程、新教材与新的教学设计中国教育音乐, 2002

[5]张前, 王次昭著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篇3

一、体现平等性,面向学生全体发展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新课程改革则把“教学”定位为一种交往活动。并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育是蕴含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既然教学是“交往”、“沟通”、“合作”的活动,那么,在这个活动中就不应该存在“优越者”、“控制者”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的角色主体都一律处于平等地位。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角色地位发生巨大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中心人物,不起批示和评价作用;不再是发号施令的上司、领导者,而“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中平等的一员”,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和合作者、学生情感的反应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求知的学生。学生也是如此,他们通过合作共同成长。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权利的中心,不再拥有言语霸权。学生作为有自身独特经验、情感和价值观的个体,不再是供教师“加工打造”的机械部件,他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课堂上行使自己的参与权、选择权和话语权。他们要求消解教师权威,重新建构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获得自身发展。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的角色主体一律平等,还要求教师在对待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表现的学生时秉持平等态度。教师应该抛弃自身的“习惯偏好”和“世俗偏见”,“把每一个人看成是平等的,容纳所有的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的需求”。

二、追求开放性,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1996年4月,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其中

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地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这种地理课程的开放性首先体现在地理课程目标上。“教师现在的职责开始转变,他们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们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地理教师要改变过往地理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突破、超越地理课程的知识技能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获得分析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等方面的地理基本技能,而且要重视“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在获得地理技巧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地理思维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怀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唤醒其环境意识,促其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和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注重体验性和探究性,倡导学生个性发展

“全面发展体现于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具体到每个人身上而表现出来的时候便是个性发展。那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并非一模一样的全面发展。”这里的个性是指与人的社会普遍性、一般性相对应的个体的特殊性、具体性。

引导学生参与,关注学生体验。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教师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做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来。这样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知识的授受过程,而是师生之间进行意义交流与沟通、展开对话和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教学要关注学生在这种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地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显性知识是可以用文字、地图、图表表达的地理事实、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等,而隐性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达或者是不能通过系统表达而被获得的。如有关自身地理行为的某种知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它依附于人的经验之中。这些隐性知识亦因为依附于个人经验而更具有个性特点,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形态要重视学生的经验背景,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开展地理学习。教师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过程”和“经历”,重视“过程和方法”给学生带来的体验和意义。地理教学应尽可能在与现实情况相类似的情境中进行,所以要积极开展地理观察、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知识、获得知识。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是地理新课程主要理念之一。新的课程形态注重探究性,要求新的地理教学形态以从学生中间发掘出来的、对学生有着个人意义或者个人价值的地理问题为课程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讨论与合作的过程中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产生对地理的浓厚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精神。通过探究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的地理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合作,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并从中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四、富于自主性和生活性,引领学生终身发展

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新理念 篇4

摘 要:现代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发展的新理念是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现、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现、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现、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关键词:课程;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课程实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民主化、国际理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回归生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可持续发展、个性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创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等等的强调,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尽管各国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并不完全相同,但却有很多相似之处,诸如大都强调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均衡化的课程设计现。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现、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等等,使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一、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

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任何课程建构如若不优先考虑价值取向问题,如若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领,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而告终。

课程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社会和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课程之间的需要关系的反映。由于这种主客体之间的需要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课程价值的内容和水平也是不断变化的;又由于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因而课程价值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结构也是多样化的。

在课程发展史上,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人们的政治立场、哲学倾向各异,导致了对课程价值的不同认识,从而出现了不同的课程价值追求。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程价值取向是:

第一,突出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主要反映了社会统治阶级对于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例如孔子设置课程和选择课程内容,首先是出于“复礼”(即恢复周礼)的需要。所谓“礼”,是指维系中国奴隶制社会的人伦关系和等级制度。在孔子看来,“不学礼,无以立”。不学习周礼,便不能站稳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不能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孔子特别强调“伦理政治”内容在学校课程中的核心地位。由孔子整理、加工、规范化了的课程内容,经孟子和后世儒家代表人物的充实和完善,形成了以伦理政治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正统封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课程体系,其影响~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减弱。这种突出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取向,在欧洲封建时代也有突出表现,只不过它是以封建伦理与宗教教义相结合的面目出现的。

第二,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范围的扩大,以及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而产生的。它主张课程要着眼于学生适应当前和未来生活的需要,要为成人生活做准备。由于其注重课程的实际价值,具有功利主义的倾向,因而特别强调实用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在这方面,最有代表

新课改理念下地理教学 篇5

秦勇 发布时间: 2010-8-2 13:35:23 新课改工作已经进入第二个年头,作为第一批感受新课改精神的青年教师,接触新课改也已经整整一年了。在过去一年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说充满了迷茫与困惑。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磕磕绊绊一路走来。在一年多稚嫩又艰难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了太多的感悟和体验,尤其是学校举行了导学法授课大赛后,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新课改的确势在必行。尤其是陈旧的完全以教师为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设计。当前,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和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教学行为的完善在不断地要求教师能展示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生动课堂。不置可否,一堂生动的课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ID)也称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isd),是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将学和教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以下就对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谈一点看法:

一、对教学步骤的设计

教学设计时每位老师都要根据教材对整节课的步骤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常会出现多种结果:第一,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第二,由于引导不得法等,出现“预设未实现”的尴尬局面;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的生成”。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监控能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取代“被动接受”,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提到提升。例如,在对“区域农业发展”这一节可进行教学步骤设计时,我就按照我个人对课本的理解设定了大致的顺序:东北地区的位置→东北地区农业的布局特点和生产特点→东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这样的教学步骤是把我对课本的理解强加给了学生,而学胜最先接触的是课本,很难理解我把课本上的次序完全打乱,学生学得被动,前后的知识点也不会灵活衔接起来,出现“预设未实现”的尴尬局面。

通过反思以及对学生现有知识掌握情况的了解,我把教学顺序作了改动,但并不确定下来,而是又精心准备了导学稿。让学生先自学导学稿上的内容,从而有了对课本知识的基本了解,在授课时我根据学生对导学稿的理解适时调整教学次序。这样的教学设计步骤能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学得主动而且记忆深刻,在练习时效果很好。所以,教学设计的步骤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定,应该设计好怎样让学生主动获得,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对教学问题的设计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对“季风”这一教学内容设计时,我这样设计问题引出季风的概念:我们这里冬天和夏天分别吹什么风?我认为这是简单的问题学生都知道,其实学生对怎么判断风都不知道,无法正确标出西北风和东南风。这样的教学问题设计上显得突兀,学生一开始学习就兴趣全无。

通过反思,我改进了设计:“季风”这节内容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往往忽视它的存在,这节内容的知识很重要而且涉及到有关判断风向、其他洲的景观等,怎样把要学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兴趣有机结合并很好的调动起来?我设计跟我们本土有关的问题导入,先示西亚、非洲和上海的景观图,再问:和上海同纬度的西亚、非洲是沙漠景观,可我们上海怎么是河湖密布,耕作业发达,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对于自己生活的地方有这样与众不同之处,学生一下子兴趣大增,议论纷纷,想马上知道个究竟。我公布答案:这是归功于受季风(夏季风)的影响,接下来的教学学生带着找谜底的心情去探究、主动学习的成效显而易见。

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本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把知识进行本土化处理,拉近理论与实际知识的距离。

三、对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否进行充分“沟通”和“合作”的设计

在对“城市功能分区”教学内容设计时,我原来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各功能分区布局的要求通俗易懂,我照本宣读,划划看看就过去了。结果在进行相关的课堂练习时,学生虽大致能合理布局各个分区,但对于具体的理由,怎样才算合理布局答不上点,很显然对这个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探究。新课标提倡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于是我对这部分内容设计时,让学生探究学习,适当拓展。我首先要求学生扮演城市规划设计师,合理布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风景区等,并讲出布局的理由。再把我们生活所在地的城镇平面图给学生看,一起圈出各个功能分区的集中地,看分布是否合理?有学生回答:老师,我们认为工业区布局得不好,它下风向的居民区,会受到污染。我问:那你认为怎么布局合理?学生回答:工业区的位置移到北边点。我说:很好,那么工业区污染厉害的企业有多少?学生答:不清楚。我说:回去我们去探知。另有学生说:老师,我们觉得我们学校布局也不合理,在新郑市中心太闹了。学校应该要求宁静的环境,而且我们学校周边有网吧、游戏机房等。我们有些学生自控差,中午不吃饭就溜到网吧、游戏机房玩。而附近的新郑一中分校、二中分校等几所学校设计合理:既离城镇不远交通便利,又不是闹市区,环境幽静„„”。那堂课结束了但其实没结束,师生意犹未尽。

所以,对于那些抽象理解性强的知识,教师应该根据每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而不是一个教学设计使用终身。

教师新理念教学反思 篇6

首先,要学会自我审视。

作为青年教师,我有着充沛的精力和灵活的头脑,对不断完善、更新的教育理念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能在教学中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在工作中进行摸索、探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平时能对照教育理论来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教材编排有自己一定的独到理解,逐渐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敢于在教学中做一些尝试,努力钻研,注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关爱每位学生,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的氛围。能协调好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教师、家长、学生间的沟通,为教育教学工作和谐、顺利地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坚持自我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强,却不能很好地实施,效果往往和自己预想的相差很多;课堂上我总是提醒自己要学会倾听,但是每次听完学生讲我总会出一身汗,最后还是要我再讲一遍,造成时间的浪费,效率的降低;我心里很明白,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但是最后我还是以成绩定输赢;我很想在科研中出成果,但是每次的论文总也找不到重点,等等现象都让我感觉我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了。

如何才能让我走出这个困境呢?我想这就是我下一个阶段努力的方向了。

第一、进行自我定位:

广求良师,博览群书,努力探索,积极向知识渊博、教学技艺精湛、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靠拢,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人。

第二、具体实施方案:

(一)业务方面:

纵横听课:同学科各年段听课,同年段不同学科听课。不同年段听课,纵向了解本学科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做到课堂教学“心中有数”;不同学科听课,横向关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寻找教学规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实施:坚持在课前做到两问——一问教材,深刻钻研教材,写好教案,理清教学重点和难点;二问自己,“准备好没有,这堂课难点在哪里,怎样突破,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上最有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不盲目追求形式,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写好反思: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好好想想,看哪里做的不对。这样会使我们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也会让自己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会有深层的认识。另外,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因而经常写教学反思可以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教科研方面:

撰写论文:当今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该不断修炼“内功”,随时挑战机遇。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和教学教育笔记,积极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提高论文质量,每学年至少要有1篇论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以上是我结合自身实情,列出的发展规划。同时,我还将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坚持以校为本,踊跃参加校本培训,积极投入课题研究,尽我所能,成就自我,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篇7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新理念的重要意义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高校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新理念, 是推动高校教学工作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将“以人为本”贯彻到高校各门课程教学中, 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以学生为本”, 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取向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教学中去, 必须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用适合于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坚持“以学生为本”,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动教育教学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2. 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新理念, 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 必须加大高校教学改革的力度, 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向纵身发展。而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新理念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精神动力。教学的主体是人, 客体也是人, 必须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本”片面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 而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而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影响了教学效果。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必须摈弃“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把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宗旨, “全心全意地为广大学生服务”。

3. 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新理念, 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近10多年来, 我国高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 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是, 我们应当看到, 由于教育理念落后, 教学质量不仅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反而降低了。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必须进行教学理念创新, 树立“以学生为本”新理念,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 提高教学吸引力;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新理念, 可以推行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新理念, 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推行专题式教学法, 增强教学的现实针对性;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新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增加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增强教学实效性。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新理念的理论依据

当代高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 孔子提出了“民为邦本”的思想。他主张以“礼治”和“仁政”来治理国家, 宣传“仁爱”思想。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传世名言。唐太宗曾指出:老百姓是水, 国君是舟, 水可以载舟, 也可以履舟。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尽管具有历史局限性和统治阶级的欺骗性, 但它对于缓和阶级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促进社会发展, 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2. 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哲学。

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 形成了人本主义思潮。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在人本主义思潮的推动下, 西方近代高校把科学与人文从宗教神学体系中剥离出来。人们开始从自己出发来研究万事万物。“在研究方法上抛弃了过去那种超越现实, 从幻觉世界中找寻文化渊源的陈旧方法, 而是采用现实世俗的方法去研究人, 研究人性, 研究人的创造物”。意大利启蒙思想家巴蒂斯塔·维科 (1668-1774) , 是近代人本主义的集大成者。近代人本主义否定科学理性, 是非科学的;但它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 具有革命意义。批判吸收其合理因素, 对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3.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解放全人类,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可见,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才能改变现实世界, 解放全人类。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 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接受不接受、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党的政策好坏的最高标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执政为民, 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新世纪新阶段, 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此, 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国人民。

4. 现代教育科学的“学生中心论”。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各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这是近现代教育史上争论激烈的问题。曾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是“教师中心论”, 一是“学生中心论”。以赫尔巴特 (1776-1841) 为代表人物的“教师中心论”, 重视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视环境变化与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一种函数关系”, 特别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支配地位, 其哲学基础是机械唯物论。以卢梭 (1712-1778) 、杜威 (1859-1952) 等人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 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理论, 针对“教师中心论”而提出来的。“学生中心论”主张教学应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 强调学生在教学中处于支配地位。它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种主动过程, 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不是直接干预学生的学习。“学生中心论”的哲学基础是“内因决定论”, 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从实践看, 这两种观点越来越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学生中心论”比较“教师中心论”而言有一定的进步性, 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 近年来, 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 把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借鉴了现代教育科学的“学生中心论”, 形成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新理念。

参考文献

[1]周晓阳等.理论焦点解读[M],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1 (22) .

[2]周晓阳等.现代文化哲学[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9) .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7) .

[4]胡弼成.高等教育学[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142) .

论“新子学”的内涵、理念与构架 篇8

关键词:新子学;旧子学;学科体系;内容架构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1-0059-006

“新子学”是一个崭新的学术范畴,在对它进行规划设计的阶段,需要对“新子学”的内涵、理念、构架等问题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只是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且由于学科知识背景的限制,所论还会有难以避免的缺陷与不足,但仍需从笔者的特定学科——历史文献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分析,希望得到学者的批评指正,以期对“新子学”重要概念的认识有所帮助。

一、“新子学”的内涵

“新子学”作为一个新的学术概念,要对它的内涵进行定义。

首先要定义“子学”的概念。“子学”的概念应该来自中国古代子部之学的传统学术观念。中国古代有经史子集四部之分,它本来是对各类图书的一个分类,但也被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们沿用到学术研究的分类上,用以确定学术研究的特定对象、范围与性质,由此就从图书分类的子部概念演变为学术研究的子学概念。根据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及其内容,中国古代的学术分类中就有了研究诸子的一门学问,简称之为“子学”,或“子部之学”。这样的“子学”,如果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待,就可以称之为“旧子学”。它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演变而逐步确定下来的。如果简单地回顾一下,从《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的“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往后直到《四库全书》的子部,就这些关于子部图书及其学问的基本文献与史实来看,就可以大致确认“旧子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这些研究对象及其范围,是非常繁杂的,所包含的内容在今天的人们眼中可以说是非常繁多的。如《四库全书》的子部所包括的类目如下:

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

术数(数学、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

艺术(书画、琴谱、篆刻、杂技——杂技中又分羯鼓、乐府、棋经、棋诀)、

谱录(器物、馀馔、草木禽鱼)、

杂家(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

类书、小说家(杂事、异闻、琐记)、释家、道家

由此可知,对这些类目的典籍及其内容进行研究的旧子学是非常繁杂的,不同的内容及其研究已经划归到现代学术体系的不同学科之中了。在这种历史上形成的子部类目的基础上,发展到近代,人们在编纂大型丛书时,如《丛书集成》等,也已对旧的子部门类作了调整,从而与旧子学的范畴有所不同了。

如《丛书集成》的一级分类有:总类、哲学类、宗教类、社会科学类、语言学类、自然科学类、应用科学类、艺术类、文学类、史地类。在这个新的分类体系中,《四库全书》那种旧的子部分类就已分散到各个新的门类中了。换言之,在民国以来的图书分类和学科分类中,旧的子部门类已经被打乱分散了。

在西方学术概念体系传到中国并被中国学术界接受之后,旧的子部之学的门类、范围、属性等就全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古代的子部之学已无法涵盖这种新式学术的对象、范围、门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基本上已经不再使用“子学”或“子部之学”的概念,而采用了来自西方学术体系的一系列相关学科概念,如哲学、法学、军事学、医学、天文学、农学、宗教学等。也就是说,旧的子学在新的学术概念及其体系下,已被分散到全新的不同学科之中去了。

但西方的学术概念及其体系,也无法恰当地涵盖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古代子部之学的门类及相应的内容。如哲学,用于涵盖中国古代思想时,有时就不太恰当,所以不少人在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时宁愿使用“思想史”的概念而不用“哲学史”的概念。在日本学术界似乎也是这样,普遍使用“中国思想史”的概念而不使用“中国哲学史”的概念。更具体地来说,人们往往习惯于把中国思想史划分为先秦诸子或先秦思想史(当然也有使用先秦哲学史概念的)、汉魏诸子或汉代思想史、魏晋南北朝思想史、隋唐思想史、宋明清思想史等具有阶段性的思想史概念,而不太使用先秦哲学或诸代哲学这样的概念。在近代早期使用哲学史概念的比较多,近年则更倾向于使用思想史的概念。又如,对于佛教、佛家以及道家、道教的研究,人们宁愿使用佛教史、佛教思想史、道教史、道家思想史等概念或名称,也不太爱用宗教学的概念或名称。在医学方面,人们把中医学与西医学明确地划分开来,还有不少人更是不承认中医为科学,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医也就不能称为“学”。

诸如此类的情况,说明西方学术概念及其学科体系,无法与中国古代的属于子部之学的门类严丝合缝地对应起来,人们往往采用一些并不规范的学科概念来指称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这也造成了学科门类以及研究观念上的模糊认识,人们似乎也没有对此类情况做过系统的清理和“正名”工作。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是一个真理,在学术分类及相应的学术研究上,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新子学”的概念、内涵、理念、构架等问题,对于建设“新子学”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换言之,“新子学”如果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状态,可想而知,对“新子学”的建设与研究的推进,都是极为不利的,甚至使人们在建设与推进过程中产生各种分歧而导致路向不明或混乱。人们的话语在内涵上不对称,在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与讨论上就会产生风马牛不相及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这当然不利于“新子学”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endprint

基于以上的分析,在讨论“新子学”的内涵时,就要把旧子学的内涵、对象、范围进行清晰的定义与确认,给予适当的名称,以涵盖它的内涵、对象、范围,然后才能进一步对“新子学”的内涵、对象、范围加以定义、确认。

旧子学的内涵、对象、范围实际上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或者说科学的定义与规范。人们对于旧子学的理解,还只是一种笼统的意识,而没有一个清晰的科学概念。这是因为旧子学的范围太广,对象太杂,在与新的现代学术概念与体系对接时也是因人而异地加以区分与定位,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人们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与区分和定位。这说明在全新的学科体系与学术概念系统下,对于旧子学难以用某一个特定学科的眼光给予完全符合科学的定义,而且也不可能用一种超越了所有学科的眼光对旧子学作出符合学科规范的定义与确认。这都是因为旧子学的对象、门类、内容、范围太广太杂。

如果对于旧子学不能作出科学的分类、定义、定位,对“新子学”概念的内涵的定义就很难着手。也就是说,子学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包含太多对象和内容、涵盖太大范围的概念,加上又有了全新的西方学术概念与学科体系的影响,对于子学的内涵就更难作出科学的定义了。但是,既然要开拓“新子学”并加以符合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又不能不对旧的子学概念及其对象范围等加以清理,否则“新子学”的概念也将会是混乱模糊的。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何定义“子学”的概念呢?根据前面所列述的《四库全书》以及《丛书集成》的不同分类体系而言,中国古代的子学范畴,应该根据《四库全书》的门类来确定其范围,由此确定其对象。民国以来引进西方新的学科分类与学术概念之后,古代的“子学”就已不能再作为一个学科或学术门类了,而是分散到全新的学科体系的门类中去了。在形式上,“古代的子学”已经不存在了,但作为学术的传承,人们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古代子学”所传留下来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这种学术研究已经作为全新的学科门类而存在了。

基于这个事实,我们现在定义“子学”的概念,就要用时代的概念加以限定,简单地说,民国以前的“子学”属于“古代的子学”,可以用《四库全书》这一类的门类体系加以划分、定位,而民国以后的“子学”就不能再沿用《四库全书》的门类体系划分和定位了,而要依照新的学科体系进行划分和定位。这样一来,所谓的“子学”就成了一个历史的概念,在全新学科体系背景下,已是一个不复存在的学术概念了。在对其中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时,这种研究应该按照新的学科门类加以划分和定位,不能再使用“子学”的概念了。或者说,这是“新时代的子学”研究的全新形态,对这种意义上的“子学”研究能不能称为“新子学”呢?对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地探讨。

“新子学”的概念,首先是定义这个“新”字。“新”当然是与中国古代的“旧子学”的“旧”相对而言的。“旧子学”已成为历史,它的概念、门类、范围都已定型而不会再有变化了。“新子学”的“新”在于“旧子学”已在新的学科体系背景下无法存在,但它的历史形成的内容却仍然以旧的形态存在着,而新学科体系下的学者仍要对它们进行研究,却无法按照“旧子学”的门类或路径进行研究。于是,必须在新的学科体系背景下运用新的学术理念、方法、认识、理解等研究“旧子学”的存留内容,这就是研究“旧子学”内容的新学科体系下的“新子学”之内涵。从这个意义上定义“新子学”,“新子学”就是从新的学科体系背景下运用新的知识理念与方法研究“旧子学”存留内容的学术。

它的新,新在学者所要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科体系背景不是旧的学术门类体系,新在学者们在新的学科体系中经过不同学科的系统的学术训练而掌握了新的不同学科的知识、理念、方法等,这样所构成的“新子学”的研究,就是与“旧子学”完全不同的学术研究,虽然所要面对的文献资料还是旧的,可以说与“旧子学”没有不同,但研究者的知识体系以及学科背景都与古时的学者完全不同了,而且所关注的问题和对文献的认识与解读也是完全不同的了。

二、“新子学”的理念

“新子学”的研究主体是在新的学科体系背景下、具备了新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训练的研究者,对于“旧子学”存留的文献资料能进行新的解读并形成全新的问题意识与认知,那么这样的“新子学”的核心理念应该是怎样的呢?

这个问题由于牵涉到不同的学科而会有不同的思考与答案。现在研究“旧子学”存留文献的学者出身于不同的学科,如哲学学科、历史学科、文学学科、宗教学科、法学学科、外语学科、教育学或心理学学科,甚至是医学、天文、数学等科技学科等,因此学者们对于“新子学”的核心理念会有所不同。如果忽略了学科上的差别,而来寻求最有普遍意义的理念,那么这个问题还是可以探讨的。也许只有这样来思考,才能形成能为不同学科的学者所共同理解和接受的关于“新子学”的某种普遍性理念。

所谓理念,应该是关于某个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后所形成的符合科学定义的一套观念。就“新子学”而言,前面已经说明了它的新在于学科体系新、时代观念新、学术知识体系以及学术研究方法新,而所要面对的研究对象、所要涉及的文献资料及其内容则是传统的、旧的东西。以新对旧,这就决定了“新子学”的第一个理念是要以新的价值观、方法等对旧的东西进行全新的解读、阐释。换言之,“新子学”对于“旧子学”存留的文献资料的解读阐释,必须是出于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价值观、运用新的方法,包括技术手段、研究方法与方式等的革新。简言之,“新子学”的核心理念就是对“旧子学”的存留文献进行全新的释读,这包括对文献的全新整理(如标点、注释、数字化、数据库等)和全新阐释(运用全新的知识与价值观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

就这一点而言,如何理解新时代的价值观、新的学术研究方法与手段,就是一个关键的具体问题。因为仅就概念而说的价值观和学术研究方法手段等,还是非常抽象和含糊的,必须作出具体的规定和阐释。本文不能就此而详细论述,不过下述的其他理念中会涉及到相关内容。

“新子学”的第二个理念,是在“新子学”的研究中,要把不同学科整合、贯通起来(1),尽量消除各个学科的相对局限性。endprint

由于新的学科体系把学术划分为诸多不同的学科,这本来就与“旧子学”的门类和内容无法无缝对接,因此就使不同学科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性会妨碍学者在解读和阐释“旧子学”的存留文献及其内容,稍不注意或没有采取适当而有力的措施,就会使研究者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而不自知。佛教中盲人摸象的比喻,本来就是告谕人们对于佛教教义不要只据自己的立场或知识局限而得出片面而可笑的结论。

今天的研究者都是出于不同的学科,所受的学术训练以及由此养成的知识体系,研究学术时的方法、途径、手段等,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学科的局限性。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得当的措施,则难免会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

今天我们探讨“新子学”的建设与设计,在这个问题上尤其要加以重视。要把“新子学”规划得符合科学而没有漏洞和弊端,就要在如何整合、贯通不同学科的问题上仔细思索,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和方法,保证处于不同学科的研究者能够在一个协同的体系中共同研究,取长补短,互通信息,随时交流等。

而且在学科人才的培养和训练中,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尽量使学者在正常的基础训练和学习过程中就能弥补这种学科性的局限性,养成一种学科协同、整合、贯通的意识。而不同学科的带头人或担任组织领导职责的学者,更要具有博通的学术素养、宽广的学术视野、博大的学术胸怀、高远的学术设计能力等,在不同学科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沟通机制,从而逐渐完成学科间的整合协同体制,而使“新子学”从以往的限于不同学科的各说各话发展为不同学科的宏通局面。相信这个理念应该是“新子学”所不该忽略的。

“新子学”的第三个理念,是在忠实于“旧子学”留存文本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丰富内容作出科学的阐释。

这个理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忠实于“旧子学”的留存文本。“旧子学”的留存文本,是“新子学”所要研究的基本对象和史料,离了它们,“新子学”的研究可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会变成空中楼阁式的空谈,所以,要进行“新子学”的研究,必须以“旧子学”的留存文本作为基础和始点。

忠实于“旧子学”的留存文本,是要求研究者对这类文本的解读必须照其原貌进行完整的整理、阅读,由此掌握这类文本的原意和完整内容。换言之,是不是忠实于此类文本,衡量的标准就看研究者能不能通过对这些文本的整理和阅读而完整地掌握其中的原意。这是一个经常为人们所忽略或者说不够重视的问题。比如《老子》八十一章的全部文本都说了什么?《庄子》内、外、杂数十篇的全部文本都说了什么?第一要完整解读全部文本,第二要保证得到最接近文本原意的解读。只就其中的部分文句加以理解和解读,这不是完整;只据自己的臆想而论述,这不是原意。只有做到了完整解读和掌握其中的原意,才能进一步作出更多的阐释,这样的研究才符合科学的标准。但如何保证或衡量是否完整解读并理解了文本的原意,这又是一个难题,这里对此也无法展开论述,只能作为理念的一种内容提出来而已。

而“新子学”能不能研究得好,又在于能不能对“旧子学”的留存文本作出科学的阐释,这是此理念的第二个方面。忠实于文本的标准是完整解读和理解原意,但这还是不够的,只能说是“新子学”研究的第一步,当然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好比盖房子要首先建好地基一样,地基深固,整个大厦才能高而牢固和可靠。不能忠实地解读“旧子学”的留存文本,就谈不上对这些文本内容的科学阐释。所谓科学的阐释,是指在忠实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知识、观念、方法、思维等深入阐释文本中的丰富内容。《易·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明古代留存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远远超出文本字面,因此需要在完整解读和掌握原意之后,进一步深入分析阐释其中更多的内容。这种阐释唯一的要求和标准就是科学,这就要求在阐释时的思维和方法必须科学,而不是任意地主观臆测。

美籍华人学者傅伟勋认为阐释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著作文本,应该有五个层次:实谓层次、意谓层次、蕴谓层次、当谓层次、必谓层次。[1]实谓指文本的作者实际说了什么,为此要求研究者弄清楚文本原文的字面意义。意谓指根据实谓分析文本作者想说什么。蕴谓指文本言说的内容中还蕴涵了什么。为了了解蕴谓的内容,傅氏认为研究者必须把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相关注释解说资料全都掌握和了解,以知晓历史上都有怎样的解释及其方法,这样才能使研究者发现文本中可能蕴藏的更多内容。当谓是指研究者超越历史上的所有解释后,用思想的力量逼出文本原作者应当阐说什么。必谓是指超越文本原作者的思想意境,由研究者替文本作者说出所必须阐说的问题。这样一种阐释层次的不断推进,实际上就是对“旧子学”留存文本进行科学阐释的必然要求。忠实于留存文本的完整解读和原意掌握,还只是实谓和意谓的层次,而对文本走出语言文字的内容的科学阐释,就是蕴谓、当谓、必谓层次。只有完成了这五个层次的阐释,才可以说对“旧子学”的留存文本的学术研究最终完成。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所能思维到的当谓、必谓层次的知识、概念等也会不断提升进步,不会停止不进,而这也正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必然进程。所以这个意义上的“新子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也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学术研究理念。

“新子学”的第四个理念,应该是学术的独立性和自由性,即不受任何学术之外的因素影响的子学研究。这一理念在今天的中国尤为重要,在任何时代,这都是保证学术研究的学术性和科学性所不可缺少的根本因素。学术之外的因素是非常多而复杂的,学者能不受它们的影响而干扰自己的学术研究,这是学术研究的独立性与自由性的必要前提。在这个理念上如果不够清醒和不够坚定,必然会影响到学术研究的科学性、纯粹性。这方面的问题也不用展开论述,这里仅仅提到它就够了。

三、“新子学”的构架

“新子学”的构架应该根据以上所述的内涵、理念来搭建其研究的构架。

基于这种认识,简单描述一下“新子学”的构架。它应该以对“旧子学”留存文本的全面整理、清理为基础,由此提供最完整完善的文本资料,通过多单位、多学科间的协同合作,组建一定的项目团队,要求研究者掌握和消化现代科学知识、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关于古代子学的必要知识及学术素养,对“旧子学”留存文本进行分层次的阐释性研究,并且建设相应的学术成果发表发布渠道和评判体制。这一套构架应该从研究的开端到结束,都形成一个完整而动态的良性的自有系统,不停地运作下去,长期地维持下去。简言之,“新子学”的工作构架,就是由文本基础、学科协同、团队组建、人员分工、成果发布、质量判定等模块组成,使之成为一个完善的动态系统,具有良性的生命活力,并能吸引凝聚更多的人才投身其中,使“新子学”的学术研究事业长盛不衰。endprint

另一方面,在内容上也可以设想构架问题。即“新子学”应该由哪些内容构成。根据《四库全书》子部的门类构成,“新子学”的内容构成应该包括这些门类,但要根据不同门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区分出全新的门类体系。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新子学”研究内容的门类体系的整体方案和推进具体研究的路线图。

这类方案与路线图,应该广泛吸收国内外研究子学的学者及相关的成果,再加以认真而系统的思考分析论证而形成初步的草案,交由更多的学者进行讨论,逐步形成一个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方案与路线图,作为整个“新子学”研究的指导性文件。有了这样的指导性的方案,就可以进一步讨论“新子学”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与任务。

就目前看来,“新子学”的内容构架,最主要的部分应该是儒、道、佛三家的全部文献的汇总、整理。因为这三家的内容与中国历史、文化、思想观念、民族传统的关系最深最密,影响最大,所以要列为头等重要的整理内容。儒家的文献不仅涉及“旧子学”的子部,而且涉及古代的经部的许多文献,也要一并考虑列入儒家研究的范畴。而儒、道、佛三家的文献,在古代的史部、集部的不少文献中也有涉及,所以在汇总和整理它们的文献时,也不能仅仅限于与这三家直接相关的文献,还要广泛地从史部、集部的文献中加以检索搜罗检核,确保没有遗漏。

儒、道、佛三家之外的其他子部学术和文献,也要组织协同相关单位和学者加以疏理、整理,这都要在整体方案中加以考虑和设置。

在相关文献的汇总和整理中,应该注意文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可按专书或专人汇总和整理相关的全部文献,形成便于检索和使用的文献整理成果。在这个工作中,注意收集文献的版本和最新整理成果,并且要有相应的机制和渠道随时纳入这类新出的文献资料。这种汇总整理可以形成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也可以建设相应的数字化研究平台,把汇总整理好的文献纳入这种平台,提供给研究者使用。

在相关文献的汇总、整理工作之后,则要开展文献内容的深入研究。这种研究不应只由个人随意选择和进行,也应有整体的部署安排,其基本的原则是保证全部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这里要体现组织的作用,把个人的力量纳入组织之内,而整个组织则有完整的规划和方案,汇总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和系统的研究成果。

在成果的出版和发布方面,也应进行整体的规划。虽然现在是市场经济,各出版社或各部门、各地方都有自己的规划与方案等,但在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和发布上,“新子学”应该建立自己的权威话语权,这要与相应的成果出版、发布结合在一起,由此保证“新子学”研究成果的统一性、完整性、权威性。

在“新子学”的构架方面,还能深入细致地讨论许多问题,这里只能是最简略地提一些设想,供大家参考指正。

本文就“新子学”的内涵、理念与构架作了初步的论述,其中涉及不少理论与实际的问题,都值得不断深入研究。也许所说与他人的想法有不少不合之处,这也可以引起相应的争论或讨论,应该说是认真而有益的探讨。

注释:

(1)这是从学术研究角度说的,如果从更广的范围来说,要加以整合、协同的还不只是学科之间的问题,更应包括不同的部门、系统等。如出版、宣传、旅游等所有与古代子学内容的研究和应用有关的部门和系统。所谓的整合协同,应该是这种广义的,但这里仅就研究而言,所以只就学科之间整合来谈。

参考文献:

[1][美]傅伟勋.创造的诠释学及其运用[J].时代与思潮,1990(2):239-257.

上一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参观心得下一篇:学校田径裁判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