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精选9篇)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1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了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资产。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抵御金融风暴,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2、带来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将严重缩水。

3、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中国每年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中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2

外汇储备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 可自由支配和自由交换的非本国货币, 是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 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及应对经济支付需要而应持有的国家间可以接受的外汇资产。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动荡不安、贸易摩擦不断、金融危机发生的国际经济环境下, 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 中国外汇储备外汇增长的原因

由于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 总体上看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还是比较迅速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几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明显的在下降。虽然, 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在我国经济出现疲软的时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在是2009年出现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时候, 大量的外汇储备减缓了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但是, 也是由于那么多的外汇储备, 让我国处于一个吸储与放储两难的境地。究其迅速增长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经济增长迅猛

1995年至2013年, 中国GDP增长率一直稳定在7.6%以上, 经济增长显著高于同时期的西方及东南亚地区。同时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庞大, 政局稳定, 投资环境稳定, 兼有举国的吸引外资策略, 给予外资丰厚的政策利好, 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来华投资, 推动外汇储备的增长。

1.2 强制性结汇制度的实施

1994年中国实行外汇管理体质改革, 央行建立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汇和售汇制度, 即凡是贸易顺差、国际贷款、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均由央行强制性结汇。正是这一强制性结汇制度, 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实现从1993年的212亿美元飞速增加到2012年3万亿美元的巨量, 实现了近百倍的增长。尽管2008年8月, 企业可开立外币账户以留存外汇收入, 但强制性结售汇制度的巨大效力已经转化为中国的天量外汇储备, 并仍会对中国的外汇储备产生后续的影响。

1.3 出口导向型策略与消费不足

出于快速累积外汇储备与发展经济的目的,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经济发展出口导向型策略, 企业出口的商品可获得退税, 相反在进口商品时则需要缴纳较高的关税。政策的倾斜促使企业更倾向于出口项目的投资, 国内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则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大竞争力, 在占据海外市场大量份额的同时, 也为中国贡献了持续的可观的贸易顺差。1995年起, 贸易顺差开始出现, 且顺差规模愈见扩大。即便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 经常项目顺差较2007年有明显的下降, 仍有4400亿美元之多。在2008年结束执行强制性结汇之前, 巨大的顺差使得中国的结汇量远大于售汇量, 而伴随中国贸易出口规模增大与持续的顺差, 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随之被动的逐年增大。国内消费不足, 对于经济的贡献作用不及出口,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政府与企业更多的将眼光投向出口, 这成为中国积累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的间接原因 (董晓, 2015) 。

1.4 人民币升值预期引起的外资流入

管理浮动汇率又称干预浮动汇率制度, 是指货币当局采取一定手段干预外汇市场, 使汇率水平与货币当局的目标保持一致的一种浮动汇率制度。自1994年汇率改革以来, 不论汇率管理的参考标的是美元或是一揽子货币, 中国实行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外汇储备规模日益庞大的背景下, 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日渐增大, 外资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强。海外投资渠道有限与他国的出口管制中国经常项目每年保持300-400亿美元顺差的同时, 还保持了大量资本项目顺差。

由于无法为引入的大量资金找到出路, 只好把大量的外汇用于购买美国的国债和其他资产。同时, 一些国家出于安全经济政治因素, 对于中国急需的一些高科技产品, 附加出口条件, 限定范围, 或者直接禁止出口,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进口, 间接导致了经常项目顺差产生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 (宋朋来, 2014) 。强劲的发展、特殊的制度、别具特色的经济结构, 造成了外汇储备额的巨量增长现状。正所谓, 物极必反, 外汇储备的巨大规模和快速增长, 带来了诸多问题。

2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

一般而言, 储备资产越多, 管理的难度和风险越大。尤其是我国外汇储备位列世界第一, 并且外汇储备管理效率比较低。外汇储备的规模不断扩张, 给我国带来了不少风险, 这些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成本风险

外汇储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 相应的资金存放在国外, 并未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是说, 拥有一笔外汇储备, 就等于放弃这笔资金在国内投入使用的机会。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就应当是同一数额的外汇储备资金在国内的投资收益与在国外的投资收益之差。也就是指, 我国持有2.399万亿美元汇储备意味着我国失去了很多进口机会, 这些进口本可以用来加快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 这部分是国内的投资收益;国外的投资收益由于我国储备资产投资渠道单一, 除了投资到国外购买一些政府国库券、国债以外, 余下的储备资产主要存在银行, 收益微乎其微 (杨挺, 2014) 。

外汇存放起来需要管理者作出如何使用投资的决策, 这是正常外汇储备量所要耗费的必需成本。增加一单位的外汇储备量就会产生新的管理成本额, 如果储备额超过了一定的数量, 其边际成本就会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而加速递增。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额的边际成本主要因为高额储备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发行票据成本以及扩大基础货币发行量等。

2.2 流动性风险

外汇储备流动性风险是指央行无法以比较低的成本, 迅速地把持有的外国资产变为现金以满足流动性需要的可能性。截至2013年8月, 我国持有美国国债5410亿美元, 依然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者。持有如此大规模的国债, 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需要抛售, 那么美国现有的二级市场是很难承受、交割的。况且美元价格和美国国债价格存在紧密的相关性, 如果美国国债遭到大规模抛售, 美元价格必然会下跌, 这又会加剧汇率风险的上升。因此, 一般各国政府以及央行并不会贸然在美国国债二级市场进行操作。此外, 中美外交关系、美国国债市场变化等也对外汇储备资产的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3 经营不当风险

对于外汇资产, 可能被用于购买外国国债、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等。如果经营的好, 可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如果经营不当, 则可能亏损甚至血本无归。经营不当风险主要是由于储备管理人员能力不足、操作技巧不当或者不负责任, 甚至人为欺诈、挪用储备资产等导致外汇储备资产流失。再加上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管理体系不健全, 管理人员的理念、管理技能和管理手段没有跟上储备资产的高速增长的速度。

2.4 人民币升值风险

目前, 虽然我国逐步松绑外汇管制, 强制结汇制度渐渐淡出舞台, 但是还没有完全实现意愿结汇制。在这种结算体制下, 国际收支的差额基本上都会反映到外汇市场的需求。高额外汇储备会使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给大于需求, 从而给本币带来升值的压力, 另外, 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促使企业个人增持人民币资产, 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贸易摩擦的增加, 会把我国技术含量低的出口企业推向刀口浪尖。例如我国的纺织企业, 人民币升值是悬在他们头顶上的最大的利剑, 对出口冲击非常大。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还会促使大量的热钱涌进我国, 进行各种投机活动,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王晨蕾, 2014) 。

2.5 汇率风险

目前我国高额外汇储备中主要以美元为储备货币, 所以我国储备资产所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是美元汇率变动带给储备资产损益的未知性。汇率是国家间财富重新分配的工具, 高额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在财富再分配中吃尽了亏。这几年来, 随着美国财政赤字的不断加剧和贸易赤字的不断增大, 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美国政府采取了纵容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 美元贬值将会使我国的储备资产价值遭受严重缩水的损失。由此可知, 外汇储备资产并不是越高越好, 高额的储备资产也蕴含了高风险。有效的外汇储备管理必须对这些高风险进行有力高效的控制, 否则会造成储备资产的损失, 甚至造成国内金融市场的紊乱。

3 结论

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恢复之后, 中国经济很快就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我国是一个资金缺乏的发展中国家, 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时期, 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进口工业化过程中必需的关键设备等等, 这些都需要资金。所以对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与其他相关问题的科学分析, 并提出政策建议, 是有现实意义的。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加深世界各国经济、贸易的联系愈发密切。作为国际收支和对外财富的重要指标——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揭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成果。本文对我国外汇储备超快增长的原因及风险进行了分析, 旨在预测未来规避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外汇储备,经济,风险

参考文献

[1]董晓.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物价水平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02:173-174.

[2]宋朋来.如何防范个人境外证券投资风险[J].经济, 2014, 11:128-130.

[3]王晨蕾, 刁节文.浅谈人民币贬值的原因及影响[J].中国商贸, 2014, 33:88-90.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外汇储备;消极影响;对策

一、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我国的外汇储备从2000年以后持续大幅增长,2006年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9年上半年突破2万亿美元,到2011年突破3万亿美元,截止2013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36626.62亿美元,再度创出历史新高,预计在2013年剩余的3个月份里外汇储备总额仍会增长。从增长幅度来看,2012年我国储备资产增幅放缓。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中国新增储备资产966亿美元,较上年下降75%。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987亿美元,较上年少增2 861亿美元,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3 116亿美元;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净减少16亿美元。2013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约1300亿美元,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加约600亿美元, 增幅出现明显变小,三季度外汇储备增加较多。不过,从近几年平均的增幅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速度还是趋缓的。尽管如此,我国外汇储备的整体规模仍然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并且仍在扩大中。

二、巨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一)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出现较大升值,从2005年7月末的8.1080升到2013年9月末的6.1480。关于人民币的升值原因当然有很多,除了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的不间断的外部压力以外,我国经济本身的内部压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依据经典的国际金融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在我国国际收支长期持续顺差的情况下,外汇储备会不断增加,人民银行的外汇占款就会增加,进而我国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加大,货币供给会增加。当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引起我国流动性过剩时,人民银行会收紧货币政策采取加息措施,而加息又会增大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利率差距,使得人民币变得更具有吸引力,外资的进入会更加踊跃,人民币的升值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当前,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显著地,有力的。

(二)干扰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在我国,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应中,相当大的比重是外汇占款,也就是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为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人民币部分。数据显示,外汇占款存量占基础货币存量的比重1994年到2004年持续增长,从24.76%到78.05%,2005年更是达到了96.57%。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外汇占款总额分别为190202.98亿元、221761.96亿元、254590.31亿元和257187.64亿元。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加显现出我国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应中有越来越多的被动发行的部分,这意味着中央银行对于基础货币发行量的控制权在削弱。它使得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基础货币的调控时,不得不面对外汇占款增加对于基础货币也得增加的这一内生性的、强制性的状况。外汇占款的增加极大地损害了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就会受到制约。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央银行为了减小外汇占款的影响会采取一系列的对冲措施,比如通过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国债的回购等方式从市场上回笼基础货币,这在短期内能够解决基础货币过剩的问题,但是从长远来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进行这些对冲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成本,甚至有的时候还会与原先的货币政策产生冲突,严重地损害了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导致顾此失彼的状况发生。

(三)导致我国资源的损失

我国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是通过输出我们的经济资源在国际间贸易交换得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汇储备的多少就反映出我国经济资源输出国外的有多少。我国人口众多,而经济资源总体并不充裕,大量的出口是通过透支式的开发我国的经济资源来维持的。当然,外汇储备是有国际购买力的,可以使我国从国外获取经济资源。但是从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来看,大量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在美国的国债上,而美国国债凭借较高的国际评级维持着低利率,再加上美元的贬值,这大大降低了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的收益率。因此,当下我国持有巨额的外汇储备是要承受巨大的机会成本的,经济资源的输出却没有换来相应的经济资源的输入。

三、解决巨额外汇储备消极影响的对策

(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过去长久以来经济的增长过于依赖外贸出口,而庞大的出口必然会伴随巨额的外汇收入,要改变外汇储备持续不断的高速增长的状况,实现适度化,需要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一方面扩大内需市场,改变出口导向的外贸拉动型经济增长,转变为内需拉动型增长,使得我国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增加进口,平衡贸易收支项目;另一方面继续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投资海外市场,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促使我国国际收支资本项目平衡得到改善。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抑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根本性手段,也是我国经济在新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继续快速增长的保证。

(二)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提升货币政策自主性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持有量的增加实际上与人民银行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目标密切相关的。2005年我国进行了人民币的汇率改革,一改过去僵硬的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灵活汇率政策,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灵活性得到加大。尽管到目前为止,人民币汇率已经有了较大升幅,但是,相较于更为彻底地浮动的人民币汇率制,汇率浮动区间限制还是较小。人民银行为了维持汇率水平在一定的区间内,仍然需要被动地在外汇市场上吞吐外汇。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使得汇率更具弹性,可以减轻人民银行为汇率稳定而不断增加外汇储备的压力,也可以改变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从根本上弱化人民银行的基础货币发行与外汇储备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升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三)优化外汇储备管理,提高利用效率

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结构不够合理,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相当大。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应该采取更加积极地管理策略对外汇资产进行整合调整。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不断持续,必须逐步改变外汇储备资产过于集中在美元资产的状况,防止美元大幅贬值可能造成的巨大损失,积极探索外汇储备投资的新领域,比如海外能源、资源投资等,利用他国富余资源缓解我国资源不足的状况,真正实现外汇储备的有效运用。要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组合,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余永定,世界经济大环境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J].国际经济评论,2011(6)

[2]吴海军.刘炯,浅议中国外汇储备问题.[J].当代经济,2013(1).

[3]王舒.,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价值工程,2012(4)

[4]朱德忠. 全展鹏等,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问题探析[ J] .金融发展研究,2011(4).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4

以来,我国经济先后经受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

在两次金融危机过程中,为了扩大内需和“保增长”,中央政府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同时,力图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为经济增长增添新的活力。

在两次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有何不同?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做一个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财政转型的方向。

基于此,本文拟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两次金融危机期间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向公共财政转型,对如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倡议。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财政支出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Barro(1990)对98个国家进行研究发现,生产性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非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甚至具有负效应[1]。

Lin(1994)以20个发达国家和42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研究发现政府的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非生产性支出占GDP的比重对经济增长在短期内有正的效应,长期则不具有[2]。

Devarajan、Swaroop 和 Zou利用43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显示,政府经常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政府资本性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但同样的回归策略应用于21个OECD国家时,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论[3]。

De Mello()分析了住房、医疗卫生和运输服务等三类政府支出对产出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三类支出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均有推动作用[4]。

Adewara Sunday O la-bisi 和 Oloni()对尼日利亚的经济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教育和水利方面的支出对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医疗卫生、农业和交通运输方面的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5]。

在国内方面,由于研究的角度和策略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

杨友才()考察了分税制改革后财政支出的各个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支出、部门事业费支出和城市维护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显著地推动了省际人均GDP增长。

文教科卫支出、经济建设总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提高对省际人均GDP增长具有统计上不显著的正向作用;行政管理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负效应;补贴支出和其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关系[6]。

刘华和郭凯(2009)的实证研究显示:基本建设支出比重的增加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行政管理费支出比重过高会损害地区经济效率;经济越发达,科技支出对经济的推动效果越明显;教育支出对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较大[7]。

王新军和赖敏晖()研究了分税制改革前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在分税制改革前,基本建设支出和支农支出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和代表政府公共消费的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的效应。

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政分权加剧了支出结构的扭曲,在显著提升科教文卫支出和农业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同时,也加大了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费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8]。

三、模型设定和指标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本文设计了如下的计量经济模型来比较两次金融危机下不同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酌it=?琢i+?茁1kit+?茁2lit+?茁3?子it+?茁4wit+■?渍jvjit+?着it (1)

其中,下标i、t表示i省区t年;?酌it为经济增长率;?琢i为常数项;kit为物质资本储蓄率;lit为劳动增长率;?子it为政府财政支出规模; wit为对外开放水平;vlit~v4it为按政府职能划分的财政支出结构指标,分别为预算内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着it为随机扰动项。

由于国防支出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在各省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予以剔除。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为比较两次金融危机期间财政支出的各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何不同,本文采用—和—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其中,?酌it为各省区为基期的实际GDP增长率;kit用各省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其当年现价GDP的百分比来近似计算,用以反映各省区物资资本的积累情况;lit为各省区就业人数的增长率,用以反映各省区劳动力的参与情况;?子it采用各省区预算内财政支出总额占当年现价GDP的百分比来度量。

用以反映各省区政府干预经济的情况;wit用各省区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当年现价GDP的百分比来表示,其中进出口总额用相应年份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平均汇率转化为人民币金额;vlit~v4it分别为预算内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占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由于自开始我国实行了新的财政收支分类,为增强(1998—20)和(2008—20)两个阶段财政支出结构的可比性,我们按前一阶段政府职能分类对后一阶段的财政支出进行了重新归类。

其中,经济建设支出包括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和粮油物资储备管理等事务的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包括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的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不含国内外债务付息)、外交、公共安全等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保障性住房支出。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

面板数据模型有混合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三种形式,如果模型的形式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将与实际的经济情况有所偏离。

因此,在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之前,通常需要检验样本数据符合哪种模型形式。

由于这里所用两个时段的样本数据时期数都较短,选取的解释变量又较多,不适合建立变系数模型,而通过变截距模型可以剔除各省区的特殊影响,集中分析比较两次金融危机期间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采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

经Hausman检验(见表1),两个时段都拒绝了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的原假设,因此,本文建立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2)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5

题目: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作者:王玉娟(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问题

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可能影响因素

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

经济固有增长率

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

四、理论模型

运用eview3.1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对所建模型进行估计

五、结论

由模型可知,当第一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2506个百分点;当第二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4002个百分点;当第三产业增长1个百分点时,我国经济增长0.3852个百分点。

六、感想

1、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技术产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的新局面,实现我国经济可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提高我国农业的科技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3、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着重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

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篇6

关键词:外汇储备,优化

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 我国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其中反映国家经济实力之一的外汇储备更是发展迅速, 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已经达到19460.30亿美元,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储备国。具体情况可见图1。

二、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根本原因。我国自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3645.20亿元, 而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 达到300670.00亿元。从2003年开始, 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连续五年超过10%。【1】外汇储备作为一种存量, 正是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来往的流量累计的结果。因此,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经济交往的扩大,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也日益扩大。具体情况可以见下图:

(数据资料:国家统计局)

(二) 贸易顺差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中主要有货物和服务贸易、收益和单方面转移三个项目。在经常项目中进出口贸易是最为主要的一个项目, 在1990年以前, 我国进口大于出口, 贸易项目一直都是逆差并且数额也比较小。1990年之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除了1993年出现过106.54亿美元的逆差, 其余年份都是顺差, 并且顺差规模逐年增加, 特别是1997年顺差的增幅达228%, 2001年在世界各国出口总额比2000年下降4%的情况下, 我国出口贸易仍能逆转而上, 取得6.8%的增长, 2003年末, 出口总额达4383.7亿美元, 同比增长34.6%, 实现贸易顺差446.52亿美元。【2】显然贸易顺差是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 而贸易顺差会直接带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这主要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有很大关系。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 我国同时采用强制结汇和限额结汇两种方式, 即对一般中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强制结汇, 而年进出口总额和注册资本达到一定规模、财务状况良好的中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开立外汇账户, 实行限额结汇。在银行结汇制度下, 特别是在强制结汇制度下, 出口商出口商品赚回外汇便会带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三) 外商直接投资

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和热钱涌入, 构成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2008年上半年,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3.88亿美元, 同比增长45.55%, 据有关方面统计, 近年来, 资本项目顺差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度逐渐上升。外商直接投资进来后, 大量从事加工贸易, 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长速度非常快, 形成大量贸易顺差, 而从事加工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外资企业。【3】因此, 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有很大推动作用。

(四) 热钱

热钱的流入是这几年我国外汇储备剧增的重要原因。热钱, 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 是指以投机获利为目的、快速流动的短期资本, 而且进出之间往往容易诱发金融市场动荡, 具有投机性强、流动性快、隐蔽性深等特征。其投资对象主要是外汇、股票及其衍生产品市场等。2008年上半年在我国金融市场上, 国际游资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对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受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以及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利差扩大等因素的影响, 已造成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4】

三、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择及数据

1. 变量的选择。

根据上面的分析, 影响外汇储备的经济变量主要有经常项目差额、对外贸易、资本往来项目差额及直接投资, 而我国资本项目对外没有开放, 因此在本文中不把资本往来项目差额作为解释变量, 选取经常项目差额 (JXC) 、对外贸易 (DWM) 及直接投资 (FDI) 作为解释变量, 以外汇储备 (RES) 的值作为被解释变量, 以此来构建模型, 在文中用进而从实证上论证这些经济变量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2. 数据的处理。

本文选取的数据为1985年至2008年的数据, 数据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各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由于使用对数模型有其独特的好处:获得常弹性模型;更接近正态分布;对系数的解释颇具吸引力;缩小变量的取值范围;减小异方差性。因此本文选取的变量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都采用对数的形式, 因为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差额的数值中有一些负值, 不能采用对数形式, 故没有采用。

(二) 单位根检验

大多数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 在采用经济计量方法进行检验前, 通常要考查时间序列变量是否是非平稳的、具有随机趋势, 即要对序列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变量不能拒绝有单位根, 则认为是非平稳的, 存在随机趋势。方法主要有ADF检验和PP检验, 本文采用ADF检验方法。表1给出了各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的结果。

注:c和t分别表示带有常数项和趋势项, *表示所采用的滞后阶数, D表示一阶差分。

从上面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水平上都是不平稳的, 但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 几个指标为一阶整合序列, 即I (1) 。

(三) 协整分析

大多数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 使用传统的OLS回归会产生虚假回归的现象。协整分析就是针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而提出的一种标准分析方法, 该概念最先在20世纪80年代由恩格尔·格兰杰提出, 其基本思想是:单个时间序列是不平稳的, 但同阶时间序列之间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 这种平稳性体现了各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长期均衡关系。从上面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中知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为一阶整合序列。本文采用扩展E—G两步法对这几个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静态回归结果如下:

括号中的值表示t检验的值, 从方程 (1) 中可以看出, 外商直接投资和经常项目差额的t值都是非常显著的, 并且外商直接投资和经常项目差额前的系数为正, 这也与理论分析一致, 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和经常项目差额对外汇储备的变化具有正的影响。不过对外贸易的t值并不是特别显著, 说明对外贸易对外汇储备的变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对他们的残差做ADF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2。

从检验结果中看出, 残差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 表明l RES、lfdi、dw m及jxc之间确实存在协整关系。由回归方程得出, 外商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较大, 弹性达到1.251576;经常项目的差额影响系数为0.002524, 影响程度比较小;对外贸易的影响程度也比较小, 并且t值不显著。这与上面的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四、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知, 外商直接投资、经常项目的差额对外汇储备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要想使外汇储备的规模达到最优化, 可以从控制外商直接投资和经常项目上入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虽然比较大, 但我国外汇储备中有大量和美元有关的储备。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外汇储备实际价值被大大缩水。同时外汇储备中可以直接自主运用的资金也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多, 大概也就四五千亿, 外汇储备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 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参考文献

[1]王铮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沈素素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分析[D]湖南:湖南大学2008

[3]雷娜30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 (5) 27-31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7

一、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 有利于保证我国偿还外债。保证对外债的还本付息是每个国家外汇储备的作用之一。我国的外汇储备保留额度, 与相应的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是息息相关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 截至2007年末, 我国外债余额为3736.18亿美元 (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 下同) , 比上年末增加506.30亿美元, 上升15.68%。其中, 中长期外债 (剩余期限) 余额1535.34亿美元, 比上年末增加141.74亿美元, 增长10.17%, 占外债余额的41.09%;短期外债余额2200.84亿美元, 增加364.56亿美元, 增长19.85%, 占外债余额的58.91%。

据初步计算, 2007年我国外债偿债率为1.98%, 债务率为27.84%, 负债率为11.52%, 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为14.40%, 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短期外债比例过大, 这将给我国债务偿还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 我们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 并使其与债务结构相匹配, 提高清偿能力。

(2) 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当国际市场出现变化导致出口锐减, 或因季节性因素及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国际收支逆差时, 国家可动用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 无须采取压缩进口等影响国内经济正常运行的限制性措施。二是当国际收支发生结构性失衡, 需要进行紧急或长期调整时, 国家可以动用充裕的外汇储备进行调节, 以缓和调整过程中的外部冲击, 从而降低各种措施对国内供求均衡所带来的负效应, 维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

(3) 有利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创造条件, 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和最终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我国已经实现经常项目开放, 履行W T O承诺放松外汇管制, 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为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做准备, 这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

(4) 有利于实现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我国进行积极主动的外汇管制调整, 进一步放宽境外投资的外汇限制, 以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早在2006年4月27日就透露, 我国正计划取消全国境外投资用汇规模限制, 以满足企业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的需要。而且将重新颁布《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规定》, 以便把近几年境外投资外汇改革的试点经验以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加以明确和巩固。同时逐步放宽机构和个人对外金融投资的规模、品种等限制, 力争在扩大对外金融投资方面取得新进展。因此, 充足的外汇储备能为实现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强大的资金保证。

2、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1) 增加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 加剧了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被认为是增加我国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而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一定的虚增因素, 很大程度上是强制结售汇制度的产物。强制结售汇制度使中央银行实际上扮演了外汇市场最终出清者的角色, 而包括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在内的外汇需求受到高度抑制, 造成虚假的“供”大于“求”, 难以真实反映外汇供求水平, 使由供求形成的价格与实际价格相背离。

(2) 延缓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长, 而国有企业加工贸易增长乏力。加工贸易的发展尽管有利于我国的技术进步、出口增长, 但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一方面, 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 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 阻碍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 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 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 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3) 限制了我国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由于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 人民币采取固定汇率制度, 在人民币缺乏弹性的汇率政策下, 外部资本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变化等经济问题输入到国内, 表现为高价进口和廉价出口。这样使得中国商品的国际销售价格较低, 在国内加工制造能力过剩的前提下, 每年形成巨大贸易顺差, 不断强化人民币升值预期。同时还造成资本项目下外币的国际过剩资本输入到中国, 尤其是美元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演变成为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使国内利率政策、其他金融和财政政策失去原本的效力, 造成国民福利的损失。中国经济外部不均衡引发了国内人民币流动性过剩, 人民币汇率弹性不足等问题, 并且我国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

(4) 加大了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持有外汇储备的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 它是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利率的波动通过存款、贷款、拆借等业务影响商业经营成本和收益的可能性。2007年中国向国外借债3736.18亿美元,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外汇储备实际是对国外实际资源的购买力, 它们若得到有效利用, 就可以增加国内投资和加快经济发展。因此, 一国持有的外汇储备, 实质是将这些实际资源储备起来, 牺牲和放弃利用它们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机会。这是一种经济效益的损失, 是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也就是使用国外实际资源的投资收益率的损失。由于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其用于国内外投资发展经济的收益率, 超过需求的外汇储备则意味着收益的减少和机会成本的加大。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6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 同时, 我国又持着近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 另一方面却是借钱给国外, 其潜在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

二、面对高额外汇储备所采取的对策

面对高额外汇储备, 必须采取相关措施, 使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规模, 做到既不影响储备功能的发挥, 又能降低机会成本。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健全外汇储备管理法律制度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同样, 在外汇储备的管理方面, 也应当与时俱进, 根据形势的发展完善立法, 使我国的外汇管理和运营都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而目前, 在外汇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中国外汇储备的“对外债权”性质是直接以“对内债务”性质为基础的, 动用储备直接关系到中国公众的切身利益。而目前我国的外汇管理相关法律还没有对国企注入资本金的相关规定。因此, 在如何处理好对上述配置的资本金的合理运用, 保护好公众对改制决策和目标的知情权, 定位好汇金公司的法律地位, 都涉及到法律的真空问题, 容易引起争议。

2、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和币种结构的日常管理

对于外汇储备的管理, 必须注意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合理组合。流动性是第一位的, 必须保持外汇储备能满足日常支付和不时之需, 其次还要注意安全性, 最后才能谈到外汇储备的增值。在储备币种结构管理上要依据宏观经济情况, 有进有退, 审时度势。

3、深化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

2007年8月13日, 国家外管局宣布, 境内机构即日起可自行保留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这意味着在中国实行了13年的强制结售汇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了适当降低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速度, 应该进一步改革结售汇制度, 由强制结售汇向意愿结售汇转变, 放宽企业、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额度。

4、管理好中国投资公司

作为专门从事外汇资金投资业务的中国投资公司持有的外汇资产实际上已经不能再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外汇储备, 其对内和对外投资所受的限制或约束相对较少, 不仅能够投资在固定收益类债券上, 也能够进行股权投资等长期投资和战略投资, 特别是后一形式的投资更容易从长期实现国家或政府的某些意图。例如利用外汇资金注资国内金融机构, 实现财务重组和提高资本充足率。又例如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于资源、能源类上市公司的股权, 实现国家的资源和能源安全战略。

总之, 面对高额外汇储备, 我们要辩证分析, 建立起外汇储备适度性的观点, 并要根据我国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现实来确定适度的规模。同时要加强管理, 更好地发挥外汇储备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有弊。它有利于增强国际清偿能力, 应对突发事件, 防范金融风险等;同时它也带来了较高的汇率风险, 使我国承担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等。本文深入的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并针对其影响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国印、江华锋:浅议我国最佳外汇储备规模[J].Ecological E-conomy, 2006 (7) .

[2]贾丽娜:对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3) .

[3]周思聪、徐昀君: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5 (8) .

[4]张唯实: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及人民币汇率的调整[J].发展, 2007 (4) .

[5]刘微:关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与分析[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 .

[6]刘艺欣: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J].当代经济研究, 2006 (4) .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8

关键词:外汇储备,经济,影响,措施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

外汇储备, 是指一国在其国际储备资产中所持有的那部分外汇资产, 即一国政府拥有的以国外货币表示的债务权利。外管局数据显示,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2.96亿美元。而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 我国外汇储备便出现了不断上涨的趋势, 2006年末, 更是以8537亿美元的余额成为了全球外汇储备最大持有国。截止到2013年三季度末,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更是高达3.66万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原因

(一) 贸易双顺差

贸易双顺差, 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均呈现顺差态势。随着国际贸易局势的变化, 一些发达国家将高耗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在本国只保留附加值较高的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 这促使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大量贸易顺差。加之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种出口补贴名目的增加, 极大地刺激了出口, 也进一步推进了我国贸易收支的连续多年顺差。

(二) 外商直接投资

由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国家一直大力推行政策以更好吸引大量的外资。正是由于我们长期实施的针对FDI的优惠政策, 促进了FDI的大量流入, 而其流入国内市场在转换成人民币的过程中也会新成新的外汇储备。

(三) 热钱流入

我国于2005年7月将人民币的汇率改革成为参照一揽子的汇率体制后, 市场存在着对人民币升值的广泛预期。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房地产的高涨、股市的大牛市, 房地产的大涨, 大量的国外游资为获取人民币和资产升值带来的收益而进入国内市场进行套利, 从而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在2005年以来出现了井喷的增长态势。

(四) 强制结售汇制

强制结售汇制是指对于企业外汇账户的余额, 在所被允许的期限外仍超过限定数额的部分, 由银行进行强制性的结汇, 兑换为本币。由于结售汇制的特性, 使得央行的外汇储备逐年增加, 从1994年底的194亿美元, 激增到2013年3月末的36600亿美元, 是推行强制结售汇制之前的近190倍。

三、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高额的外汇储备当然能更好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增强我国的国力, 其对经济的有利方面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 我们也必须理性的认识到, 超常规增长的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 已经产生了诸多弊端, 它们正在成为威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潜在危机。

(一) 汇率风险

1. 币种分布不协调, 有较大贬值风险。

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分布现状不够完善, 60%左右的资产均为美元计价。美元汇率的波动, 必然会对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带来极大冲击。而近年来的持续性美元贬值, 已经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极为严重的缩水。如果未来我国仍然坚持以美元为主的币种机构, 会给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带来致命的伤害。

2. 促使人民币汇率升值。

近年来,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 其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我国连续十余年的巨额国际贸易顺差, 以及由此带来的迅猛增长的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的外汇储备, 又增加了国际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吸引了各种渠道的国际热钱流向国内资本市场, 从而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以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 流动性过剩

我国大部分外汇储备是央行通过基础货币的发行购买而来, 并非来源于外贸企业利润或财政收入的剩余。央行通过人民币向民间资本市场购买外汇, 但外汇又不能直接用于国内市场。这种情况下, 央行为了购买外汇而增发的人民币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给, 会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 促成通货膨胀的可能。

(三) 机会成本

我国近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直接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其低收益等同于我国直接为其提供了一笔巨额的低息贷款。而另一方面,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资金却需支付高昂的借贷成本, 同时还要以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外资。大量外汇储备产生了巨大的机会成本, 使得我国需承担高成本外债和低收益投资之间的利差损失。

四、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应对措施

(一) 缓解激增的外汇储备

1. 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要改善我国外汇储备非均衡快速增长的现状, 首先需要平衡我国的国际收支。而要平衡国际收支, 则需要从根本上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大力发扬消费作为三大马车之一的作用, 积极扩展国内消费市场, 利用国内消费的增长来消化吸收一部分本用于出口的产品, 同时也会增加对进口产品的需求, 以此来改善我国长期以来的双顺差现象。

2. 改革结售汇制度。

我国目前实行的结售汇制度, 有着明显的行政干预性质, 国家间接承担了本该由市场自行承担的风险。因此, 在目前外汇储备余额快速非均衡增长的情况下, 我国可以尝试建立多级式储备体系, 甚至逐步向意愿结汇制改革过渡, 允许企业自由持有外汇, 真正促成持汇主体的多元化。

(二) 高额外汇储备的管理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目标是维持人民币币值和汇率的稳定, 因此我国应由消极的管理模式向积极的管理模式转变过渡。积极的管理模式, 就是在满足外汇储备资产必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 以多余的外汇储备来成立专门的外汇投资机构, 积极拓宽外汇资产的投资渠道, 以达到提高外汇储备资产投资收益水平的最终目的。具体措施可包括:

1. 提高贵金属储备的比重。

考虑到黄金等贵金属储备在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中所占比重过低, 由于黄金等贵金属具备较好的资产投资价值, 我国应选择恰当的时机, 提高黄金等储备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2. 建立专门的储备资产投资公司。

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 由于已成立中央汇金投资公司, 未来, 可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其具体投资职能。积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及改革方向, 可利用外汇储备向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公司进行投资, 在实现较高收益率的同时, 也很好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 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藏汇于民”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民间需具备持有较大外汇的动机, 因此民间外汇需要可以直接用于海外投资或存在其他更为广阔的投资渠道。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各类理财产品, 如银行推出的代客境外理财业务、QDII外币基金等业务, 均能一定程度上扩大民间外汇的投资渠道。未来, 则需积极鼓励该类金融产品的设计和推出, 以真正实现“藏汇于民”。

参考文献

[1]王永中.中国资本管制与外汇冲销的有效性[J]金融评论, 2010. (1) .

[2]文亮,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几点思考[J].中国金融, 2006. (11) .

[3]何帆, 陈平.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挪威的经验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 2006. (6) .

[4]贾丽娜, 对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3) .

[5]周思聪, 徐昀君.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5 (8) .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经济影响分析 篇9

一、外汇储备的基本内涵

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方面的概念, 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 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它是一国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 是国际储备资产中除黄金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以外的最重要的一种储备资产, 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具有重要意义。

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 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 如外国有价证券, 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充当外汇储备资产的主要是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且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一般来说,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 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 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 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当汇率出现波动时, 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 使之趋于稳定。因此, 适度的外汇储备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 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 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 外汇储备说是一国对外的资产, 但站在中央银行的角度来看, 外汇储备是央行的一种负债, 针对每一笔外汇央行都必须发放等值的人民币。况且,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 外汇储备实质上是一国利用实物资源换取的储备货币发行国家的纸币, 换言之, 储备货币发行国通过铸币税的方式利用几乎零成本的纸币获得了别国与纸币面值等额的实物资源。从这个意义来说, 一国外汇储备越多, 其实物流失越大。但是, 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又不得不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 以应对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的瞬息变化, 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给了我们太多的警示。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

2009年, 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约2.399万亿美元, 增幅超过23%, 占全球近三成, 是排在第二位的日本的两倍;这也是继2006年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以来, 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四年位居全球榜首。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要从外汇储备的来源以及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说起。一般而言, 外汇储备的来源主要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的盈余, 经常项目的盈余最常见的就是国际贸易顺差, 而资本项目盈余如外商直接投资、国际游资等。然而这些盈余或者顺差所得的外汇是不能直接进入我国的, 因为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强制性的银行结售汇制度。所谓强制结售汇制度, 是指除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外, 企业和个人必须将多余的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 外汇指定银行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头寸的外汇在银行间市场卖出, 央行是银行间市场最大的接盘者, 最终外汇多数进入央行, 从而形成国家的外汇储备。更简单一点来讲, 强制结售汇就是所有超出规定限额的外汇都必须卖给中国人民银行, 换成等值的人民币。

现实来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采取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 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 这必然会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另一方面, 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始终强调净出口的作用, 甚至对出口企业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 近些年随着出口企业创汇能力的提高, 其创汇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全球供应链的变化, 日、台、韩等经济体将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工序转移到我国境内, 同时, 国家关于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政策调整缓慢, 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对美国的贸易连续多年持续顺差, 从而助推外汇储备的增长。再有, 部分国际游资也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因此, 我国外汇储备不断高企也就在所难免。

三、我国外汇储备的经济影响

1. 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

近年来, 西方国家针对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争论持续不断, 这主要源于我国的高外汇储备和持续贸易顺差。国际金融理论认为, 当一国持续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表现在外汇市场上, 外汇 (币) 的供应大于需求, 因而本国货币相应升值, 外国货币相应贬值。从这个意义上看, 人民币升值似乎是必然的。但是我国实行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浮动汇率, 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目前我国没有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 汇率变化和调整的主动权仍在人民银行。我国央行保留了对汇率制度波动区间和制度本身进行定期调整的余地, 人民币并未坚持相对美元或其他任何外汇的一个特定值, 波动区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因此, 尽管现实中我国对美贸易持续出现顺差, 但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并不大, 这也成为美国一些政客始终抓住不放的焦点。由此可见, 虽然人民币升值问题并不受制于外汇储备的增长, 但是外汇储备高涨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贸易摩擦却也是显而易见的。

2.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

目前, 尽管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 总体价格水平依然在警戒线以内, 但是股市、楼市等资本价格近年来已然呈现上涨趋势, 近期部分粮食、蔬菜等与大众休戚相关的食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导致我国的通胀预期在不断强化, 通货膨胀的压力持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 有人将通货膨胀压力归咎于外汇储备过多, 那么果真如此吗?从理论上看,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 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 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事实上, 尽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寻求通货膨胀的原因, 但其根本仍然是经济中货币流通量过多造成的钱不值钱。那么外汇储备过多是否与货币供应有关呢?前已述及, 我国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度, 央行对进入我国的每一笔外汇都配发相应的人民币予以收购, 而一旦这些增发的人民币进入国内流通领域, 就相当于央行增发了基础货币 (当然, 央行会采取相应措施) 。基础货币的增加, 就意味着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 出现流动性过剩, 引起货币的贬值, 进而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的确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3. 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

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 受到外汇储备冲击最大的就是货币政策。一旦外汇占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方式, 构成银行体系流动性增加的主要渠道, 那么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越来越难以保持。我们上面提到, 央行不会任由外汇储备导致基础货币的持续增发, 而是采取措施来对冲增发的货币量。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现实中, 央行多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 从2006年的7.5%提高到2008年6月的17.5%, 2008年下半年考虑到经济危机影响才三次下调至15.5%, 而今年年初央行又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至17%。但由于存款准备金调整的作用比较大, 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比较大, 且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因此不宜作为央行经常运用的手段。央行更多使用的是公开市场操作, 卖出相关债券和发行央行票据以回笼增发的货币。从2003年4月22日开始, 央行票据开始大规模发行, 目前, 其未清偿额已经超过政策性金融债, 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上仅次于国债的第二大品种。然而央票虽然冲销了部分过剩的流动性, 但产生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比如发行央票固然达到了收紧银根的效果, 但银根的收缩将导致人民币利率水平上升, 而利率水平的上升, 很可能会刺激投机性外汇的进一步流入。再比如, 大量的到期央票会弱化央行的对冲效果, 还本付息压力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效果。

四、高额外汇储备管理的路径选择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判定, 适度的外汇储备对于一个国家满足国际贸易支付、偿还国际债务、稳定本币汇率以及保持经济信心、威慑国际投机具有积极意义, 但过大的储备余额也会给国内经济带来一定的压力。对此, 社会各界就如何加强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管理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综观各方观点, 本文认为比较可行的思路有以下几点。

1. 改革现行外汇强制结售汇的管理体制, 允许企业

和个人保留和拥有一定的外汇, 实现“藏汇于民”, 以改变央行被迫在外汇市场上吞吐外汇, 造成货币投放和调控上无奈的现状。

2. 消除经济中的要素价格扭曲, 减少经常和长期资本项目顺差。

人民币升值以来, 经常和长期资本项目顺差并未减少, 说明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并非主要源于汇率的低估, 而是由于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土地稀缺成本、劳工保护成本、环境污染成本长期偏低。

3. 做好统筹规划, 设定官方储备的合理规模, 其余的外汇用于战略性物资的储备。

例如, 在贸易条件改善和资源价格回落的时候, 抓住时机扩大进口石油、矿产等资源, 把金融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 以支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4. 充分运用外汇储备帮助国内企业进口国外先进的

产品、技术和工艺, 通过学习、模仿和研发促使国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实现企业“走出去”的战略, 促使企业更加深入、全面地融入国际市场。

5. 实现外汇资产的多样化, 注意“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形成分散投资, 确保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上一篇:不违反计划生育保证书下一篇:作文 七彩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