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途径论文(共11篇)
一、管理会计观念的更新
(一)市场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处理速度都大大加快,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设备和产品不断更新,且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大大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市场需求呈现出一种小批量、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企业要树立市场化的理念,及时关注市场的导向,根据市场的要求来调整本企业的发展方向。
(二)动态管理观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速度也逐渐加快,企业可以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动而做出一些改变的策略。管理会计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上的支持,作为企业控制经营活动的参考,企业逐渐转变了传统的理念,在动态中进行管理,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时和外部市场的信息进行交流,从而不断进行分析和对照,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企业会计变迁和变迁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会计逐渐和管理结合,形成管理会计,在这里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变迁进行分析,可以从规则和路径两个方面对变迁和变迁管理进行分析。
(一)会计的变迁会计变迁的规则是为了弥补制度的缺陷性,并对一些具体的措施进行解释。其路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制度和组织之间的共生引起的变迁,二是制度之间的集合效应引起的变迁。
(二)会计的变迁管理变迁管理的规则是依据管理会计的指南形成的指引体系,变迁管理的路径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部结构性的变迁管理。二是以“收益/成本”为导向的变迁管理[1]。根据规则和路径的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会计变迁的具体的选择如下:第一,管理的路径不变,大致调整管理的规则。在这种调整下可以有两种方案,一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改变传统的“线性生产”的规则,主动利用网络环境下管理会计的方法和工具。二是强调管理会计的本土化的特征,要研究本土企业的发展情况,找出适合本土的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第二,推进制度的变迁,找寻新的路径。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推动了管理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融入了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要想对这个层次进行突破,就必须对管理控制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进行创新,从而促进制度的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符合市场化需求下,逐渐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二是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信息控制系统的作用,使管理会计你体系和组织的经营结构保持一致,相辅相成。
三、管理会计变迁管理的创新
(一)重视管理会计系统的环境要素
随着环境和组织的变化,通过决策制定的信息的类型和内容也要发生一定的改变。公司的治理理论为管理会计的任务和特点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观念,另外,管理会计系统还要为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提供更直接的服务,公司经营的状况也间接对管理会计系统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当决策层和管理层完全分离时,则将会完善董事会的职能,更好的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另外,还要针对目前社会的市场环境,对管理会计进行准确地定位,相应地提高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2]。
(二)管理制度创新和规范的结合
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规范需要和创新紧密结合,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规范不严格,同时又缺乏创新,因此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比如规很多模较大的企业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进行审计,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因此要将管理规范和创新机制结合起来,在企业中运用新的规范,以提高对企业内部的监督,减小不规范所导致的成本消耗。
(三)充分认识会计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质
财务会计信息和一些管理信息都需要对企业的各个层级进行公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都具有某些公共物品的性质,在对信息进行公开时,会受到很多外在条件的关注,包括政府机构、其他企业和公众[3]。同时,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和信息的需求者有关,因此在公开会计信息之后,要注意对反馈的意见进行整理和改进,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会计也逐渐和现代的管理学结合起来,以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进行创新,需要重视管理会计系统的环境要素;将管理制度创新和规范的结合;还要充分认识会计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质,以提高企业管理会计的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蕊.浅谈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2:191+195.
[2]马智国.浅谈现阶段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及创新发展的途径[J].农场经济管理,,09:25-26.
一、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及其对农村金融结构影响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需要投入大量的金融资源, 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供给的偏差已无法保证当前农村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而且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优势也难以正常发挥出来, 所以探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 考察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对农村金融结构的影响非常有必要。
(一) 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的目标探索时期
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 面对我国当时社会经济的混乱局面, 党中央决定仿照前苏联模式, 实行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经济上的计划控制、战略上的重工业化和产权上的国家垄断等一系列制度。与此同时,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体系也开始逐步建立起来。
1950年12月, 中国人民银行讨论通过了《筹设农业合作银行的提案》, 明确提出了筹设农业合作银行, 1951年7月农业合作银行建立, 但没在全国建立各级分支机构, 基层农村金融工作仍是由各级人民银行管理, 由于农业合作银行对各级农村金融部门没有直接隶属关系, 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故1952年被撤销。1951年5月, 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章程准则 (草案) 》和《农村信用互助小组公约 (草案) 》, 明确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己的资金互助组织。1955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再次成立, 但在1957年2月, 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两行并存出现了一些矛盾,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将农业银行重新和人民银行合并的请示报告》, 同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撤销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 农村信贷工作交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统一管理, 各级人民银行内部相应增设管理农村信贷工作的部门, 这个仅存了两年时间的中国农业银行在新中国金融舞台上又仅是昙花一现。在此期间, 农村信用社一直保存着, 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58年开始, 我国经济进入了曲折发展的时期。1962年, 中共中央在《关于建立中国农业银行, 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从上而下建立中国农业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 并同时统领着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1963年11月, 中国农业银行在北京成立。但由于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体制在农村基层的矛盾和冲突, 1965年12月又不得不与中国人民银行合并。1966年开始的“文革”使我国农村金融事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二)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构建与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村金融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由于国家对农村金融管制有所放松, 该期间非正规金融机构得到了发展, 并对我国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中提出正式恢复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 根据《关于建议修改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试行草案) 中有关信用社问题的报告》, 国家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定位进行了调整, 将其变为“集体金融组织”。1982年, 为稳定我国农业生产状况, 国务院决定恢复农业保险业务。1984年,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 由此农村合作基金会开始在少数地区试办。同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 恢复了农村信用社先前的合作性质。
1993年12月, 国务院颁发《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标志着国家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1994年4月,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通知》和《关于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省级分行有关问题的通知》, 自此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开始在全国进行组建。1996年6月, 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国务院于1999年1月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小组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方案的通知》, 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工作全面开始。到2000年底, 农村合作基金会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在此期间经历了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别与商业性金融分离的过程, 国家成立了赋予政策性质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农村信用社从中国农业银行分离出来, 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 逐渐从农村市场撤离,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出现反复和停滞, 农村合作基金会受到整顿并被取缔, 农业保险发展逐年萎缩。总而言之, 该期间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被弱化。
十六大以后, “三农”问题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心, 相对应的农村金融市场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国家加大了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快了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2003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此次改革我国农村信用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大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相继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2006年12月, 银监会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放宽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7年3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提出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的口号。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编码规范》, 将小额信贷公司纳入金融机构范围, 赋予其正规金融机构的地位。2011年,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 拓宽民间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渠道, 提高民间资本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投资比例。同时, 花旗、渣打等外资银行先后以不同的形式进入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 我国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陆续在农村发达地区增设分支机构。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农村金融已形成了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其他金融组织等共同构建的农村金融体系, 如图1所示。
二、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
过程, 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变迁过程, 可从中发现其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这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息息相关。以分析这种特殊性和规律性为基础, 我们能更好地探索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路径。
(一)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是渐进式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并存
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进程已表明, 不管是目标探索时期还是框架构建时期,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都遵循着渐进增量式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模式, 但渐进式的制度变革并没有解决制度深层次上的问题, 从而使整个农村金融风险不断堆积。而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则很少考虑到农户个体及农村企业的实际需求, 没有把目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洞化考虑进去。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各级政府致力于通过管理体制的强化变革和掌握的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而且政府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潜在利润也比农村地区其他经济主体大得多, 从而在推动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中其动力也就最强。
(二)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与有效需求之间缺乏创新激励机制
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 由于农村金融在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不明确, 农村金融行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 尽管政府凭借其行政力量的干预影响并控制着农村金融体制发展的方向, 但总体来说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却与农村金融需求者的方向相背离。这种非需求导向型的制度变迁, 导致了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与有效需求之间缺乏创新激励机制, 从而造成农村金融工具单一、手段落后、业务萎缩以及渠道狭窄等局面, 而反过来, 该局面最终又进一步制约着创新激励环境的形成。因此,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建立起相适应的创新激励机制, 而且该机制需正视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 从而不断引导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形成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局面。
(三)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革重视对正规金融机构宏观方向的指导
通过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的过程可知, 国家一直重视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以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 如《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规定》等。虽然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对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足形成了有益的补充, 但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法律性质, 也没有将非正规金融服务纳入法制化轨道, 这无疑给农村金融的正常运行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而且也给我国农村金融的监管增加了难度。同时, 在国家颁布的各种关于农村金融机构法规中, 主要是指导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宏观方向, 而对于微观制度建设尤其是在产权与治理结构等问题上却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及管理体制的“缺位”现象。但是, 从宏观角度来看,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是清晰的, 法律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所有权界定为国有股份制、国家所有、社员所有和股东所有四种形式。然而产权除了所有权, 还包括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索取权和控制权等其他各种约束权利, 由此看来, 我国农村金融产权制度仍然是比较残缺的, 相对应的产权结构安排也不太合理。
三、当前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障碍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前后涉及了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等多个金融机构, 逐步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中央银行等各层次权力部门卷入其中, 导致了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面临其方案难以实现的各种障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不同类型农村金融机构已经演化为一定既得利益主体, 故要制定满足多方需求的方案较难
从农民或中小企业、农村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来看, 国家要解决农民或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 都不能绕过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 但农村金融机构利益与国家利益往往并不一致, 如果国家出台的政策未能考虑到这一点, 经过金融机构这一层次后, 政策效果将会发生扭曲。
2.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未能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在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持续变革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这样一个事实: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总体上一直围绕着改变外部管理体制这一思路, 未能从内部制度上建立起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从而使得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管表面上如何变化, 本质上却与传统经济体制下典型国有企业的一般特征——所有者缺位、软预算约束和内部人控制等没有多大区别。农村金融机构官办色彩越浓, 离农民就越远, 导致农民对金融需求不得不转向非正规金融组织。
3.政府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准确定位和有效干预
目前我国政府对各个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效干预存在不足, 这就导致较多农村金融机构同时肩负着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等功能, 从而出现了功能错位以及身份不明确等现象。与此同时, 政府对农业信贷支持主要还是以发放农业补贴的方式, 忽视营造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 无法达到让金融市场与“三农”进行有效的衔接。这种后果则是农业信贷的成本高而效果差, 农村金融机构仅针对农业生产的短期增长而忽视了农村收入的长期提高, 导致农村地区形成了不良的信贷文化, 如信贷目标与预期相比出现偏差、各正规金融机构排挤非正式金融形式等, 从而最终影响了农村金融体制的正常构建与运转。
4.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难以兼顾区域差别和缺乏前瞻性
在时间上, 随着城乡一体化水平逐步提高和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金融服务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在空间上, 由于各地区农村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呈现出区域差异, 如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开始出现专业化合作组织, 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 使得不同区域之间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广度与深度也不尽相同。而且, 由于这种金融服务需要存在梯度特征, 经常会导致政府当局出台的金融决策面临着超前或滞后等问题, 难以与地区实际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金融需求情况相匹配。比如, 过去十多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粮棉收购资金的封闭管理, 在时间上滞后于粮棉流通体制改革, 在空间上也不适应东部地区农产品市场化发展;再如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适用于我国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 但不适用于城乡一体化地区。因此, 我们必须结合时间和空间梯度来考虑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并且由于全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无法套用统一的政策模式。
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的创新路径
过去几十年我国金融改革基本上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金融的整体格局, 具体体现在政府控制农村金融局面没有改变, 金融机构的商业化仍然面临低利率和政策性贷款的双重制约;农村金融市场的构成没有根本改变, 信用社和中国农业银行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垄断着信贷市场;农村金融机构绩效也没有根本好转, 这与过去30多年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极不对称。从而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对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 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服务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农民, 其意义和作用都非同小可。
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 其辅助机制障碍主要有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担保限制过度、信贷信息不对称等。从而, 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的过程中, 除对农村金融要有直接性立法之外, 还需要完善如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农村金融担保体系等相关配套制度。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核心是设置合适的管理机构, 但优化农村金融管理体制首要问题应该是重视农村金融监管机构。目前, 我国建立了以银监会为中心的监管体系, 人民银行在业务上进行指导, 各省市政府建立金融管理办公室, 但是这种监管方式在很多地方来讲是非常薄弱的。从而需优化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并加强监管执行力度以及监管过程中的独立性, 正确认识对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价值定位, 加大对农村金融监管的资源投放以促使监管力量分布均衡, 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民间金融使其合法化并实施有效监管。
最后, 从我国农村金融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可知, 农村金融机构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产权制度特征, 而且在中国也没有真正存在过正规的合作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缺位等问题, 只有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股份制和商业性改造, 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建立, 才能革除农村金融机构的各种弊端。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治理结构上, 应以我国“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为基准, 各经营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按照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 建立起一个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共同组成的农村金融治理结构, 且各职能部门需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并在此基础上, 构建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通过系统性农村金融机构治理框架作用的发挥, 稳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
摘要:管理体制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基石, 要建立农村金融创新的长效机制, 需加快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建设进程。文章在回顾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及其对农村金融结构影响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与改革障碍, 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创新路径。
关键词: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历史变迁,路径创新
参考文献
[1]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175.
[2]张世明.四起三落话农行[J].中国金融家, 2004 (05) .
[3]方金兵, 刘荣茂, 张富友.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变迁[J].财经视线, 2009 (13) .
[4]高伟.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8 (09) .
[5]Arestis, P.Demetriades, P.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ssessing the evidence[J].Economic Journal, 1997 (107) .
[6]刘明康.刘明康谈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J].财经, 2007 (20) .
[7]王煜宇.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演进逻辑与路径创新[J].法学论坛, 2009 (05) .
[8]刘民权, 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1—24.
[9]崔西营.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007.
[10]陈前鹏, 江山.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J].知识经济, 2011 (07) .
关键词:企业;政工管理;创新途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提升,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建设好职工团队。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发挥政工管理人员的作用,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动力。
一、企业政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政工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改革成为调整内部结构,促进发展的一条创新路。由于现实因素的制约,很多企业选择裁减政工人员,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上的支出,造成了政工队伍人员结构上的问题。例如:在政工队伍上出现人员年龄偏大,学历水平普遍不高,且缺乏年轻人,不利于活跃企业内部气氛,制约了政工工作的开展和创新。
2.企业缺乏先进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企业常常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政工人员在工作中缺少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在自身认识不足的情况下,难以有效地开展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发挥政工人员的在工作中的实际作用。先进思想的引入,对政工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思想管理上,缺乏政治觉悟,以错误的观念对员工的工作、生活进行引导,会降低工作的积极性,无法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除此之外,对企业文化和新政策的传达出现表述性的错误,不利于企业内部的团结。
二、企业政工管理和创新的有效路径
1.加强企业政工队伍的培训交流工作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政工队伍能够有效地改善政工管理的模式,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企业做好政工队伍的培训工作,加强政工人员的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面对企业发展的多元化环境,通过知识来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保证思想的先进性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建立政工工作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将培训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对政工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有着很好的提升。培训工作的开展途径有很多,除了邀请企业培训师进行指导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授课的形式传播知识。与此同时,加强政工队伍内部间的交流,能够及时的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转变管理模式,改进工作方法
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企业员工在思想上也会受到强力的冲击,尤其是对企业关怀、福利待遇上有了新的要求。随着西方人文思想的深入,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心理素质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转变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传统的政工管理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阻挡新潮流的冲击,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创新工作方式格外重要。首先,我们要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工作带来的影响。通过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将政工工作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提高员工政治思想工作的参与度。其次,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职工的主体地位,站在职工角度去思考问题,让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在交流中加强思想上的碰撞,对企业员工的归属感有着很大提升,同时,能够为现实中出现的矛盾进行调节。
3.加强企业政工保障制度
对企业政工工作实行保障制度,可以从以下的三个方面着手准备。首先,我们要对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进行确定,明确工作理念和方向,在理解的基础上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其次,要对政工工作进行管理上的创新,即鼓励政工部门走下基层,多与员工进行交流,“眼往上看,脚往下走”,只有这样才能深得职工的信任,有利于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最后,政工人员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企业责任,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在得到基层职工信任的基础上,发掘职工的优点,活跃工作气氛,在发展中寻求良性竞争。鼓励员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提高经济收入,并提供一定的晋升渠道,为员工长远的发展提供建议,引导职工思想上的进步,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政工管理与创新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在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前提下,加强政工管理对员工的生活、工作上引导,有利于激发基层职工的工作潜力,增强其归属感,能够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除此外,做好政工队伍的继续教育,可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推动下,帮助企业维护好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杨亚民.企业政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途径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3(5)
[2]袁成海.关于建筑企业政工管理与创新途径的几点思考[J].门窗,2014(12)
简介: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务必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企业管理工作也需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笔者通过所在单位的改制经验,深感只有职工创新意识的提高,才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才能使企业面对新...作者:佚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务必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企业管理工作也需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笔者通过所在单位的改制经验,深感只有职工创新意识的提高,才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才能使企业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促进新发展。企业要围绕生产和经营工作,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首先,企业只有实现管理创新,才能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驾驭市场变化并保持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要紧紧把握住创新这一时代发展的主题,把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与生产要素、组织管理、产品开发的有效整合,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国有棉纺织企业在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原则,兼顾公平和效益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的推进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在把握国内国际市场的前提下,从产品和市场的高度强化企业生产组织、营销能力、财务管理水平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性、科学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适应市场和抗风险的管理制度、专业技术、组织协调和竞争决策有效结合,实现企业在创新能力上的一贯性、配比性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山东、江苏、上海等东部
1沿海地区的棉纺织企业快速发展的事实也说明,从保证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监督机制和创新机制有效运行方面入手,实现生产管理、市场竞争、劳动人事分配和财务运行体系上的优化、发展和创新,不仅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机制保证。
其次,企业只有实现制度创新,才能使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高效运转和有效制衡。国有棉纺织企业要在突破纺织工业“设备、工艺、品种”三大传统管理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生产特点和市场变化的要求,制定企业完整和规范的原料采购计划、工艺流程设计、技术操作标准、产品销售策略和财务管理体系,以制度创新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整体功能,按照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生产过程中,推行原料的投入与产出制度,以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体系,实现企业经营成果的最大化。在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以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和开展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建立职工收入能增能减的分配制度,使干部政绩档案和效能监察制度相结合,使职工权力义务与企业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相结合,使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相结合。从财务管理入手,建立一套严密的资金筹措、成本管理、投资收益、债务重组、核算监督、分析检查制度,把统一的资产管理制度、财务报告制度、现金流量分析与财务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结合起来,加强和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同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促进先进文化建设,特别是注重开发企业精神、价值理念、行为准则和企业目标的深刻内涵,激发企业职工创造优秀企业文化成果
和智慧、活力和创造力,以此来保证企业管理工作的制度创新。
最后,企业只有实现技术创新,才能为公司的高定位、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独特的技术成果是企业的技术资源,通过对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技术成果已经转化为新的生产能力,已经构成企业信息、科技知识、创造能力等智力资源的载体部分。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又能利用科技进步成果培养职工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和洞察能力,形成职工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才能,创造性地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加大技改投入的力度,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按照“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思路,提高产品的升级换代能力。在技术转化为成果的同时,企业既要注重知识资源的积累,还要注重技术知识的价值和技术成果的保护,以此实现企业管理工作的技术创新。
在进行建设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时,首先要具备正确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与原则。总体而言,理念非常重要,理念影响思路,思路影响出路。这就要求在进行设计管理工作时,要充分了解项目管理的需要,同时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前对项目的建设体系、理念以及相应的原则进行充分的了解,必要时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还要牢牢坚持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进而可以对工程的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施工中需要用到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要确保其先进性、实用性与可靠性。对于工程项目的总体布置要进行合理的设计管理,尽量做到节约用地、合理布局。此外,建设过程中企业的不同部门还要进行具体的分工以及整体上的`协作、统筹,这样一来才能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与建设效率。
4.2设计管理方法的创新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方法主要包含管理组织机构的选择以及相关施工工艺、技术的选择等。不同的设计决定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方案,这就要求设计管理人员对供货商的能力以及施工材料的合格性进行研究,同时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样一来,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的工期与成本。此外,设计管理的方法还包含设计变更管理以及设计工具的正常使用等内容。设计管理工作较为复杂、繁琐,因而要将设计管理工作化整为零,同时还要注重设计工具的使用。现阶段,在进行设计管理工作时,主要用到的工具包括模拟工具、分析工具以及相应的计算工具等。此外,设计管理工具还包含信息管理工具与安全分析工具等。
4.3将设计管理细化
对于设计文件来说,其总数从工程建设伊始一直到工程项目运作高峰可能数量巨大,并且还会有设计漏项内容的补充等,尤其在土建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这一问题尤为明显。这就要求对设计管理进行细化,对于工程要进行类比研究,进而可以对导致冲突的因果关系进行掌握。
4.4建立健全的设计技术规定与管理制度
要想使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就要在标准、规范以及制度的完善方面多下功夫。一方面,要对设计合同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而可以用合同管理设计,用机制来激发设计人员的潜能。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自身特点对设计合同进行相应的修改,进而可以使合同条款更具严谨性、可行性。此外,由于设计费用、设计工作量以及施工难度、合同执行状况与设计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联系,因而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还要得到设计单位的认同。只有确保设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相协调,才能使设计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4.5积极推进设计管理工作的集成与创新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建筑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要进行自主集成与创新。通过集成与创新,可以使建设企业拥有自身的核心技术,进而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奖励制度,同时还要打破原有的设计管理模式,积极采用开放式的自主集成模式或者是完全自主集成的创新模式。在工程项目建设初期,就要明确集成与创新的目标、内容以及相应的考核指标等内容。
4.6不断改进与规范设计质量的过程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在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加强与生产部门以及设备管理、施工等部门的联系,同时还要对设计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明确,进而提升设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另外,还要对方案审查工作进行规范、细化。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初期,就要进行设计方案的审查,以便找出相应的问题。同时,还要对设计审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管理,进而确保问题的妥善解决。此外,一旦设计过程中出现了重大技术问题,要及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论证,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最后,要对施工图质量进行审查。设计管理部门要对施工图抽查的范围进行明确,同时还要委托有资质、有经验的审图单位进行相应的审查工作,还可以安排不同的设计单位之间进行相关施工图的互审工作,进而确保施工图不出现问题。
5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而,要加强设计过程的管理与产品的监控,进而可以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确保工程项目顺利的建设。同时,做好设计管理工作还有利于提升建设单位的竞争力,促进建设单位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天华,聂增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王庆晖,聂增民,张小铃.建设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创新研究[J].质量,(4):10~13.
1、“三角支架”模式
现代成人教育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已在成人教育区域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三角支架”模式,即以职业教育为追求,以学校教育为平台,以教育者教育为主导模式。在这三方面的良性互动下,成人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原有的“三角支架”模式逐渐暴露出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不适应,新的“三角支架”模式逐渐形成,它是一种全新的以人生教育为追求、以社会教育为平台、以受教育者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从以职业教育为追求向以人生教育为追求的教育理论的转变,将使成人教育不再固守于传统的职业取向,而是转而以职业教育为其立足点,形成一个终身的、全程的、多层次的全方位新型教育观;以社会教育为平台是一种大教育的教育理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教育载体平台的转换将为大量的成人提供学习准入的场所和机会,是先进的终身教育理论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旧的“三角支架”模式已经不适用时代对成人教育的要求,只有在新的“三角支架”模式的良性互动下,知识经济时代的成人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功能,为成人和整个社会服务。
2、问题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模式就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Teaching Model),它强调以实际出现的问题为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提供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引导学员学会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带着疑惑问题来学习的,因此特别渴望能学以致用,起到提高工作技能,适应工作竞争的作用。这就使得成人教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显著的实用性特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强调学用结合,偏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锻炼,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技巧。
3、三维教学模式
成人教育三维教学模式(简称三维教学模式)是北京市成人教育的教学改革科研成果。三维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以“教育效益”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提和检验标准,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员的理论学习、生产实践与教育效益联结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即在理论学习、生产实践坐标系的原点上,建立起教育效益坐标轴,形成具有立体系统结构的三维教学模式。三维教学模式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成人学员个体发展的需求,是成人教育发展的有效选择。
成人教育三维教学模式把效益作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前提和检验标准,共内涵是指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双向参与”的方式,实现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产生教育效果和收益。
二、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创新
1、“双重性”
成人高教原本就是教育体系、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她从传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和制度中脱胎而出,因而她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育的文明进步;同时她又是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现实劳动者、广大民众素质提高的急需而生,以其“直接…有效”的服务特性深得青睐,如此她又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这就构成了成人高教的“双重性”(或称“两栖性”)。没有对传统教育制度、体系的创新,成人高教便无缘出现,更难言成长、壮大。缘于普教别于普教,正是成人高教生命的根。她将教育与社会紧密结合,肩负着多重服务功能,紧紧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创造“独特性”
任何事物的出现、生存、发展,不单纯是因其共性,而是更多地取决于其鲜明个性。成人高教即是从普通高教脱胎而来,必然拥有教育的共性,但如果她完垒雷同普通高教,便失去自我存在的价值。这就是说,成人高教必须发扬、承继普高优势,创造自我,开创普高所没有的特色,磨砺出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成人教育规律的亮点,打造自己的优势,孕育自身内在的强劲生命力。要使成人高教超越普通高教的前提应是洞悉各自的特质、表现型态,从而扬长避短,创造自我独特的优势,赢得自我生存的价值。
3、强化时代性
站在时代高度,把握时代需求,伴时代而行,随时代而壮,这是成人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沃土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这一经验充分说明,成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时代变迁、时代需求,在追逐时代潮流中发展壮大。要紧跟时代、把握时代,首先要认识时代,关注时代的变化,辨析时代的特点。当今,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已具雏形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点是“多变”“快变”“不确定”。
成人高教要适应时代变化、适应时代要求,把“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响亮口号变成实际行动,关键在于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优质服务效能,再塑成人高教新体系。这个新体系要以现代教育观、终身教育观为统领,以继续教育为重点,以促使人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充实生活为内容,在优化学习手段、提供多样化学习形式为途径,以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终身学习需要、促进学习化社会为目标,以自主办学、弹性管理为机制,以制度创新建设为保证。
4、关注国际性
经济的垒球化、国际化使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以国际大环境为背景,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加入wTO表明我国已进入垒球经贸体系,教育亦随之出现垒球化、国际化的趋势。成人高教面对全球化、国际化,虽有挑战,然却有着极好的机遇。机遇稍纵即逝。终身教育是世界潮流。成人教育被国际公认为“顶点教育”,正如《学会生存》所言:“成人教育在任何社会中再也不能是无关紧要的活动部门了,我们必须在教育政策和教育预算中给予它应有的地位。”这种先进的教育观念会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而滚滚奔涌进来,成人教育的地位、舆论环境及至相关政策等,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成人高教无疑会由教育的边缘走进教育的中心。成人高教正可借此机遇,乘势而起,大力开展高层次继续教育,瞄准国际化市场,迅速提升层次、品位,开拓成人高教独有的无限空间。
5、优化大环境
一、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定义
档案是指由官方或非官方机构以及个人家庭等的经济、政治、宗教和科技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如:录影、摄像、文字、图标等保存形式多样的文件, 并且是对活动主体产生的活动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档案工作即是档案的管理和相关的档案事业的活动。档案的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如今的档案的管理工作的发展状况的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二、档案工作创新和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
档案工作的创新和现代化管理对于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也是把档案工作推向新的里程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 档案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把档案的管理工作推向新台阶的前提和基础。档案管理工作意识的创新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成功的保证, 创新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动力的源泉, 是整个民族不断向前迈进的灵魂。所以, 在电子化、网络化和知识化的今天, 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该把管理工作的创新作为工作的首任。档案工作的技术创新和设备创新是高效的档案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实现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和方便快捷高效是全体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和希望。
(二) 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性
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科技的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当代科技的发展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了它的重要性。网络、电子信息更是被众多领域广泛运用。所以, 档案的工作实现现代化管理既是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掌握了现代化管理的手段和技术, 才能使得档案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三、档案工作的创新和现代化管理的途径
为了积极推动档案工作的创新和现代化的管理, 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有效的方法和渠道。
(一) 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主要途径
档案工作随着时代的变革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创新是把档案管理工作推向新台阶的必由之路。要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主要有以下的几个途径。首先, 工作思路上的创新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手段, 要进行工作上的创新, 就需要对工作思维模式的创新, 接受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对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其次, 要找出重点工作, 抓住关键地方, 再进行改革创新。档案工作要创新, 就需要先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难点、关键点和热点问题, 找出突破口, 并进行创新, 从而带动其他工作的创新并且提高工作水平。最后, 档案工作的创新的主要途径还可以通过抓典型和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的工作思维模式来实现。在档案工作过程中, 要树立工作中的良好示范的典型, 推动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要培养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 才能更好的吧档案工作的创新落到实处。
(二) 档案工作现代管理的主要途径
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对于档案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这样才能促进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意识要增强依法治档的意识, 加强档案工作的管理。了解和掌握的法律意识的法制观念为档案工作的积极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 加强科学技术的培训工作,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档案工作人员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科技对于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 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适应社会信息时代的发展。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信息, 确保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是更好地满足当今档案信息需求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档案工作的创新和现代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的工作, 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和工作部门的紧密配合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从目前我国档案工作发展水平上看, 这项工作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社会经济和信息的快速发展为档案工作的创新和现代化管理提供越来越多的平台。所以, 档案管理工作要掌握好时机, 通过创新和现代化管理的各种途径和渠道实现更大价值的创造。
参考文献
[1]毛福民.全国档案工作服务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 2002.9.
[2]陈作明.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学[M].北京:档案出版社, 2003.
[3]冯惠玲, 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创新建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各行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对各行各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医院作为服务大众的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所以医院必须积极探索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措施,为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化提供相应的保障。基于此,医院在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以思想政治工作辅助医疗服务工作的优化开展,为医院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在新时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极大带动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多元文化思潮也随之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不良效应的影响下,部分人员在利益的驱动之下出现违规、违法操作行为,医疗行业中的不正当竞争也随之出现,极大威胁了医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获取,对医疗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着相应的不良影响[1]。面对这一问题,医院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效用的重要保障,而只有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将病人作为医院各级服务工作的核心,才能够促使医院整体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真正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新时期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管理途径的措施
新时期,受到新社会形势的影响,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大众对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希望医院能够逐步提升思想政治管理质量,为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为此,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社会多元文化思潮涌动的社会背景下,医院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重视。
(一)医院领导转变自身思想政治管理观念
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对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传统的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对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势在必行。所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针对党的十八大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医院在开展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并结合社会大众对医疗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探索能够为医疗卫生工作服务的思想政治管理途径,进而有效提升医院员工的自觉意识,促使他们在工作中可以自觉约束自身言行,尽量高质量完成自身岗位工作,为医院在新时期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二)对医院思想政治管理考核工作机制进行创新
创新医院思想政治管理考核工作机制是保证新时期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能够得到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能够有效改善管理工作无法得到贯彻落实的情况[2]。具体而言,三甲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變化对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和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与医院实际情况的契合度。如针对医院急诊科的思想政治管理,应该尝试建立排名制度、季度考核制度以及全方位动态考核制度等,构建更为完整的考核体系。在设置考核目标方面,应该加强考核目标与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经营管理目标和医疗服务目标等之间的联系,对考核体系进行合理创新,为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相应的体质机制保障。
(三)探索更为新颖的思想政治管理方法
对思想政治管理方法的创新也是较为重要的工作,新时期要想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管理质量,就应该由过去被动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管理模式,对管理范围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将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以及基层员工等纳入到整体管理模式中,保证能够掌握医院整体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而结合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适当的调整[3]。同时,应注意对思想政治管理内容进行改革创新,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尽量以当前中央、省、市各项重大会议的最新思想为指导,选择更为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并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切实改善管理现状,提升思想政治管理质量,为医院医疗服务工作的优化开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对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更为新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途径是新时期有效提升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强化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医院建设发展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创新思想政治管理工作的重视,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强化以及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促使医院在新时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伍军.如何做好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J].中外企业家,2015(23):76-76,79.
[2]梁剑云.浅谈如何做好医院思想政治管理工作[J].消费导刊,2015(9):214-215..
1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新常态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带来了挑战。就企业管理者而言,新常态是新事物,如何理解新常态的本质内涵,如何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如何在新常态下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都是新常态下企业面临的挑战。
1.1企业面临转型,需要人力资源适应新型企业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为了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市场,逐渐开始转型,使得我国服务业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以往仅仅停留在重视人、用好人和激励人的一般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需要,企业如果还是采用以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或者传统的管理制度,将会阻碍企业的转型,使得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完善,企业转型失败,导致企业失去市场竞争力。因此,新常态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必须适应企业的转型要求。
1.2人口红利的消失,企业劳动力成本增加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是世界以前的“大工厂”,而随着第一批计划生育实施几十年以来,独生子女占劳动力的多数,以往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依靠劳动密集获得生产和经济进步的可能性逐渐减少,劳动力的成本逐渐减少。尤其是进入21世纪,“刘易斯拐点”开始来临,我国的劳动力结构逐渐产生变化,人口老龄化开始逐渐成为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普遍的问题,劳动力的逐渐稀缺使得劳动成本不得不增加,这样导致的结构就是企业需要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为资产密集型或其他类型。因此,新常态下,我国企业面临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必须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还要尽量减少劳动力成本,同时还需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保证创新。
1.3互联网带来的冲击使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挑战
关键词:工会;能力;工作
一、注重高素质工会人才队伍的培育
创新就是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要认真回顾和总结工作经验,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找准工作定位,增强工作针对性,实现工作创新。如何寻找更加合理的制度、政策、路径、目标和构架,不仅需要智慧,也不仅仅需要勇气,而且需要重新审视方向的冷静,需要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这也就是需要培育一支高素质的工会队伍,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学习。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党支部组织职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将党的政策路线学透、吃透,提高工会队伍的政治觉悟, 另一方面要开展行之有效的业务学习,利用每周四下午的“工会讲堂”,各部室工作人员轮流讲授各部室业务知识,互通有无、交流学习,同时分组讨论、模拟案例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如此可以大大提高工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育一专多用、会一精三的工会队伍。
不可否认经验交流,也是提高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开阔眼界,提高工作能力, 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选派骨干职工到外地参加骨干培训学习, 又可邀请专家入矿教授提升工作能力。只有通过诸如此类的学习、培训才能培育出高素质队伍,才能为工会创新打下坚实基层。(但是近年来,由于煤矿经营陷入困境,工会各项经费紧张,这种机会对于基层工会组织来说很少,几乎没有。在这里呼吁下上级工会、省级工会能够多给基层工会创造些培训学习的机会。)
二、注重利用新媒体优势创新工会工作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面对新媒体具有交互性与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工会要巧用新媒体,加强与职工沟通、及时解决职工诉求、因势利导带领舆情向正面方向发展。例如任楼矿就很好利用“智慧”这个网络平台,以职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职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职工群众满意为第一目标进行网上服务。任何职工都可以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难点、重点和职工关心的焦点、热点等问题,从生活福利、工作待遇(工资工分、考核奖罚、救助救济等问题)、合理化建议等各方面,在网上留言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或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矿工会就相关问题会在第一时间向矿领导汇报,并第一时间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对口单位及时解决问题。这种通过传统与现代媒体手段的运用,改变了以往职工信息沟通中不对等现象,扩大了职工诉求的通道,减少了工作中的矛盾与对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尤其是在煤炭企业去产能、人员分流转岗、重新安置就业、人心极为不稳定的大背景下,像“智慧任楼”这样的网络板块,既能为职工提供诉求的通道,又能为职工解疑释惑,成为服务职工服务企业转型、稳定职工队伍有力而“亮眼”的窗户,深受职工喜爱,也获得有关领导的肯定。因此,该案例被评为“淮北市工会2015年度十佳创新案例”奖。在为我矿工会形象增添不少色彩。
由此可见,利用新媒体不断完善工会工作、同时宣传工会知识、利用新媒体拓展服务职工新渠道、利用新媒体创新工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工会工作
自主创新的内涵
现代创新研究的奠基人, 美国经济学家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了“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Freeman首次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他运用包括发明、创新、创新扩散的三重概念, 解释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
浙江大学的陈劲教授最早使用了“自主创新”这一概念, 将“自主创新”解释为“自主技术创新”, 他认为“自主创新”是在学习国外的技术过程中继技术吸收、技术改进之后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1]杨德林等首先对自主创新进行了明确论述, 他们认为企业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身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2]傅家骥同样强调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技术进步, 获得研究成果, 并将研究成果商品化。[3]柳卸林重点强调自主知识产权, 将自主创新的内涵诠释为创造了自己的知识产权。[4]
“自主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 在国外的研究中并没有“自主创新”这一概念, 只有与之相似的两个概念:一个是内生创新。内生创新是由Krugman于1999年提出的。1995年德国Mannheim大学Uwe教授提出内生创新的内涵是原始创新, 是与模仿创新、外部引进和裂化而言相对的一种技术创新模式, 是一种系统自发行为。另一个与“自主创新”相似的概念是Rothwell和Dodgson于1992年提出的集成创新。他们认为, 集成创新是将“科学创新政策”和“产业创新政策”整合为一体的创新理念。
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自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行为的前提与条件, 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才会渴望创新、推崇创新, 只有在创新意识的激励下, 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潜能, 进而取得丰富的创新成果。
对一些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他们普遍认为创新能力对自身发展有很大影响, 这表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同。与此同时, 学生普遍认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创新能力的自我开发和培养意识仍然不足, 在自我行为的贯彻和落实中也不尽如人意, 这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制约了高校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教学理念的偏离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学生灌输已经存在的知识, 而是通过合理的手段, 将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 使其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学习、自主运用、自主创新的能力, 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然而, 在升学的压力下, 我国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开始就注重应试教育, 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导致学生综合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 高校教学理念仍然是以教师课堂讲授知识为主, 学生被动学习、盲目服从的现象较显著,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个体特征往往被忽视, 教学过程中未能根据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擅长的领域, 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日常学习中存在学生和教师地位颠倒的现象, 最终导致学生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发展。
3.课程设置存在缺陷
(1)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设置划分过细, 导致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课程之间有很多重复之处, 专业特点不突出, 无法体现专业的特色。同时, 过分强化人才培养目标也使得高校教育体现出“专才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注重某一专业、某一岗位的专业技能, 然而其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常常被忽视, 学生知识面单一,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 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长远规划性。工商管理专业引进的是西方国家成熟的课程体系, 其教育理念、评价目标、内容设置与我国特定的经济发展情况、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 大多数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培养方案不能达到使学生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的目的。与此同时, 高校普遍存在重视必修课, 轻视选修课与实践类课程的现象。一般而言, 必修课的比重占到总学分的75%左右。选修课和实践类课程不仅所占比重小, 课程类别也较单一。这种单一的、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并不能充分激发不同学生的个性, 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及特长, 而是将学生培养成了“标准化”的“合格”人才, 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许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不能与时俱进。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不能及时被淘汰, 贴近学科前沿的课程不能及时地更新并增设, 课程更新滞后导致学生不能得到该领域最新的知识, 不能掌握该领域的最新成果, 影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4.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在实际教学中, 要求教师创建多种情境、启发性的情境可刺激学生思考, 严肃性的情境可端正学生态度, 通过不同情境的合理运用, 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提升学习兴趣, 通过设计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创新活动, 最终达成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标。各高校都在不断提升教学软硬件质量, 如何利用高新设备围绕学生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需要发挥教师的主体力量和主要引导者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教师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激发学生创新潜质,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然而, 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本应引导的方式改为灌输式, 导致被动接收信息的学生缺少对课程进行反思和质疑, 无法对知识进行梳理分析和思考, 这种教育模式大大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5.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 人们普遍认为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业是否成功的有效方法,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也被视为一种最公平的手段。高校也是采用考试这种手段对学生进行考评, 考试成了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手段, 考评结果成为学习成果中最为重要衡量目标。然而, 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较单一, 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记忆, 无法对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考核, 导致学生学习方式死板, 不愿进行自主性学习, 影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塑造和完善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需要塑造和完善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人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全社会的创新, 通过教学活动的引导, 使得学生群体渴望创新, 利用社会创新的大环境, 创建完善校园创新的大氛围, 提升学生执行创新的学习动力。研究表明, 群体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动, 校园创新氛围在改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高校需要营造适合自主创新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氛围。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所处的工作环境存在多样性, 开放、自由、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使学生具备更全面、更先进的意识和技能, 当其步入职场后能够迅速适应和熟悉工作, 进而利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技能对所从事工作进行创新和完善。
2.调整和改革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的知识体系单一, 专业特点不够突出, 创新能力不足的特点, 为了改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改革。例如, 对新入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而言, 在他们学习公共基础课夯实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 还应增设一些丰富的选修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偏好和优势进行选择。这样, 既避免了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培养出标准化的专门人才, 同时可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规划自己日后在专业方面的发展, 有助于他们实现自主创新。此外, 加设创新课程, 为学生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供平台。
高校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应加大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目前, 大学生参与实践性学习主要是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公益实践和毕业实践对学生步入职场开展局面来说远远不够, 高校应面向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 设置针对性较强的学生实践课程, 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进入工作领域后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这样有助于学生游刃有余地处理工作, 与此同时, 更进一步实现自主创新。比如, 学校可在一些学科的理论教学中加入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 通过模拟实验室教学设置假设问题, 案例教学分析工作成败原因, 使得学生获取切身感受, 积极思考问题, 提升群体创新意识。
3.创建和完善先进的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的设置、教师的授课、学生的方法, 这三点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较大影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适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为前提,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 使学生由被动吸收转为主动探索。[5]通过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式教学等模式, 引导、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促进他们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勇于创新。避免强调标准的或是权威的答案。
教师在教学执行过程中, 应避免局限于课本知识, 要把握时代脉搏, 以教材为基础, 充分结合时事、趣事展开对知识的详解,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授和引导, 丰富学生的管理知识, 激发学生对知识自主的探索意愿, 积极思考, 勇于质疑, 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时给予指导的同时, 要引导学生关注业界发展, 增强职业敏感性, 刺激学生思考,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自主创新的能力。
4.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可有效地约束、引导、激励学生的自主创新行为。目前, 各高校对学生水平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过分注重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忽略了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核,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 决定其不能仅仅通过考试成绩衡量学业的优劣。由于专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面临的问题是多样的、复杂的, 因此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应纳入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中, 突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积极实现自主创新。
高校在改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的同时,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教学中, 教师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对创新性行为的肯定和认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 都是教师评价体系中应纳入的考评指标。
摘要:笔者梳理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相关文献, 总结了自主创新的内涵, 深入剖析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助于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问题,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劲.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J].科研管理, 1 994 (2) .
[2]杨德林, 陈春宝.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J].中国软科学, 1 997 (8) .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 998.
[4]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 997.
【管理会计的变迁管理与创新途径论文】推荐阅读:
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与创新管理论文10-11
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一体化分析论文09-07
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管理论文07-17
学校管理现代化重要途径探讨的论文06-05
管理体制创新的论文09-10
班级管理的方法与创新07-05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论文06-01
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应用对策论文10-24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管理理论研究10-20
家族企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