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教案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四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教案(精选7篇)

第四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教案 篇1

(一)一、集合、活动目的以及分组(5分钟)

二、逃出五指山(5分钟)

三、变形金刚(5分钟)

四、滚雪球(10分钟):

1.按顺时针方向,从某个成员开始介绍自己,要求:

(1)先用一句简短的话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和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2)从第二个成员开始,每个成员在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时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如:“我是站在好动的周蕙旁边的内向害羞的王林”)

(3)在介绍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集中注意力听,努力记住该成员的名字,而且每个人都有协助他人完整表达的义务。

五、、选组长起组名想口号摆造型(10分钟)六、五毛和一块(8分钟)规则如下:

在游戏中,男生就是一块钱,女生则是五毛钱.

游戏开始前,大家全站在一起,宣布游戏开始,并喊出一个钱数(比如3块5、6块或8块5这样的),一旦喊出钱数,游戏中的人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那个数的小团队,打比方说喊出的是3块5,那就需要三男一女或七女或一男五女之类的小队.请记住动作要快,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

游戏要领:反应要快,裁判一说出来钱数,就要立刻知道分别由几男几女的团队可以达到要求;动作也要快,抢五毛和踢一块都要又快又狠

—————————————————一节课(45分钟)

七、“魅力测试站”(15分钟)

1.描述情景:你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你结识了很多性格迥异的人,有真诚的、善解人意的、乐于助人的、体贴的、热情的、善良的、活泼开朗的、风趣幽默的、聪明能干的、自信的、心胸宽阔的、脾气古怪的、不友好的、饶舌的、自私自利的、自负傲慢的、虚伪的、恶毒的、不可信任的、性情暴躁的、孤僻的、冷漠的、固执的、心胸狭隘的,等等。

2.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你最不愿意和哪两种人做朋友?最愿意和哪两种人做朋友?并简要地说明理由。请每位成员在心底对自己作一个评判(不需要说出来),你认为自己最类似于以上哪两种人?优缺点各选一个。然后仔细倾听其他成员对此的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

3.工作人员根据成员的发言,记录下每种性格的魅力指数。最愿意和某两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喜欢程度的高低,这两种性格分别记+2,+1分;反之,最不愿意和某两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讨厌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2,-1分。所有成员发言完后,计算每种性格的总分,得出该性格的人际魅力指数。

4.组织成员进行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最受欢迎的两种性格”,以及‘如何克服最不受欢迎的两种性格”。

鼓励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积极发展受欢迎的性格特点。

八、坐地起身(10分钟)

1、要求10-15个人一组,围成一圈,背对背的坐在地上;

2、在不用手撑地站起来;

3、可先4人,随后依次增加人数,每次增加2个直至14人。

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引导同学坚持,坚持,再坚持,如果失败则重新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类推,小组成员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为胜方。

活动目的:这个任务体现的是团队队员之的配合,该项目主要让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九、沟通练习(10分钟)

1、请每位成员谈谈。当你的朋友向你倾诉他的烦恼时,一般而言你会作何反应?

朋友向你倾诉:“我最近倒霉透了,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居然把我给甩了。哎,我真想一死了之!”

你会如何回答? A你怎么这么想,一次失恋就成这个样子,也太没出息了。B.哎,是挺倒霉的。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跟她和好的办法? C.我比你更倒霉呢,我都被人家甩过两次啦。

D.不用这么难过,俗话说得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改天我帮你介绍一个更好的。

E.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居然和你分手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小结:以上案例的几个答案中,只有最后一个反应最为恰当,但很少人会选它。因为它只是用自己的话把别人所说的内容简要地概括重复了一遍(这种沟通方法被称为“意译法”),似乎是在说废话。很多人都有好为人师的倾向,误以为朋友向自己倾诉就是需要自己帮他出主意,因此在沟通中急于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别人的感受,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提出劝告。事实上只有倾诉者才最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他通过倾诉,希望寻求的只不过是一种关心、理解和心理支持。而重复概括法恰好可以满足对方的这种心理需求。因此,把对方所说的意思简要地反馈给对方,就是最简单但是又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小窍门。

十、链接加速(10分钟)

传递空水瓶:一个空的矿泉水瓶,所有人用头和脖颈夹住,传递一圈,不得用手接触

十一、团队协作开火车(20分钟)

1、参赛人员:由14名队员参赛(7男7女)

2、竞赛方法:参加游戏者7人一组,后边的人左手抬起前边的人的左腿,右手搭在前边的人的右肩形成小火车,最后一名同学也要单脚跳步前进,不能双脚着地。场地上划好起跑线和终点线,其距离为30米(以一篮球场宽为准,来回),游戏开始时,各队从起跑线出发,跳步前进,绕过终点,最先回到起点的为胜。按时间记名次,按名次记分。

3、竞赛规则:(1)游戏过程中队员必须跳步前进,不允许松手(一直保持抬起前边的人的左腿),以防止出现断裂现象,队伍断裂必须重新组织好,从起点重新开始游戏。如果不重新组织,继续前进,则成绩视为无效,记为0分;(2)以各队最后一名同学通过终点线为准;活动目的:本活动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十二、总结(5分钟)

魅力测试站

真诚的、善解人意的、乐于助人的、体贴的、热情的、善良的、活泼开朗的、风趣幽默的、聪明能干的、自信的、心胸宽阔的、脾气古怪的、不友好的、饶舌的、自私自利的、自负傲慢的、虚伪的、恶毒的、不可信任的、性情暴躁的、孤僻的、冷漠的、固执的、心胸狭隘的.情绪管理之——认识自己的情绪

教学主题:认识自己的情绪

教学目标: 让同学了解情绪的不同种类、表现形式,并初步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辨析:情绪是否健康、适当 学会运用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学重点: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ABC理论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学步骤: 引入---情绪成语表演---基本情绪认识:情绪的类别、情绪健康的标准、情绪ABC理论---情绪垃圾处理---总结 教学过程:

一、视频笑话导入

听完这个笑话,大家现在心情或者感受如何?(同学答:开心、高兴、兴奋、恶心等)

刚才同学说的词都是你们此时此刻情绪的表达,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认识我们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做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情绪变化。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事情,有高兴的、愉快的,也有悲伤的、烦恼的,情绪就会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如何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做个健康快乐的人,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怎样做情绪的主人。

二、情绪成语表演

我们常说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恐”刚才同学说的都是“喜”,我这里还有一些关于情绪的成语。下面我请一些同学上来表演,其他的同学则猜 猜这些成语。猜测(怒发冲冠、欣喜若狂、依依不舍、胆战心惊、唉声叹气、忐忑不安、咬牙切齿、号啕大哭)

三、基本情绪认识

1、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1)有一定的刺激引起

面对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伤感

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悲凉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豪迈

(2)与动机需要有关 人生四喜

(3)是一种身心一体的反应,往往伴随生理变化。

2、情绪的表达

a、面部表情

心理学家关于照片的分析:悲哀——眼睛 快乐、厌恶——嘴

惊愕——前额 愤怒——面部 问题:面部表情是否由意识控制?内心的不快乐,能否表现为快乐?

b、肢体语言

鼓掌——兴奋

顿足——生气

控手——焦虑

垂头——沮丧 案例:谎言识别

3、情绪的类别——积极和消极

 刚才大家体会到很多的情绪了,这些情绪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积极的情绪和消极 的情绪。积极的情绪能够促进人更好的生活和完成任务,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生活和任务的完成。那情绪有无好坏的区别呢?(同学回答:有/没有)

4、情绪健康的标准——无好坏之分,只有适当与否

 这里我们来共同看一个例子:三个水平相同的考生,一个非常焦虑,一个轻度焦 虑,一个无所谓,哪个学生会考得更好呢?(同学回答)

实验表明轻度焦虑的学生考得最好,因为它轻度的紧张促使他去有序地去复习,而过度焦虑则会乱了分寸,复习不进知识,无所谓则不会去复习,这两种人都不会考好。

所以,情绪有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当与否之分。一个穷人中了一千万的彩票,非常兴奋,但心脏病突发去世了,这种开心估计谁都不想要。

3.情绪的产生——ABC理论

 案例分析

期中考试刚考完,你考得不是很好。回家后,妈妈就把你叫到客厅问你期中考的情况。你有些害怕,轻声说:“考得„„”。你还没说完,妈妈就一巴掌打在你的脸颊,这时你会想什么?情绪怎么样?(同学回答)

这些都是你们的想法和随之而产生的情感,我也很能理解大家的感情。但故事的结果是这样的,一巴掌打完之后,妈妈天真地把手拿给你看说:“看好大的一只蚊子”,这时你们的心情怎样?(同学回答)从这个事件来看,我们的感情是随着我们的想法而改变的,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和大家分享。

ABC理论介绍

A—诱因,既诱发事件;B—信念:即对诱发事件的认识;C—行为,即情绪与行为后果。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同一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解释,虽只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所以在事件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要改变的是我们对事件的思考方式,从而控制我们的情绪。有句话说得好: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事情发生,但我们可以决定这件事带给我们的意义。即妳可以选择是“问题”,亦可选择是“机会”。

四、“消极情绪垃圾处理”

现在我们一起来操练一下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

1.活动:请同学们按照ABC格式写出自己不快乐的事情,事情发生时的想法以及情绪和 行为反应;以写明当时的处理方法,以及对当事人双方的影响。然后请同学针对某一问题讨论解决方案,教师适当的引导,着重解决方法对当事人双方的影响,是否破坏我与别人的关系,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是否能够达到目标;强调的是自己是否开心,是否伤害了自己。

2.具体过程:发纸张--写不开心的事情(5分钟)--收齐,放入瓶子内--老师抽出一张--同学讨论解决方案--将纸张撕掉,扔入垃圾桶。3.提问:

 这位同学很-----(情绪词),你觉得怎样才会使他在这件事情上不会产生这种情绪,而产生积极的情绪?

 在这件事情上,这位同学已经很生气了,作为朋友的你建议他采取何种方式来消 除这种情绪?

 这是一件既成的事实,你碰到这种情况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

4.总结

 教师总结处理情绪的方法有哪些,处理时应该注意什么

 教师进行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当人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时,人们可以做很多 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也可以找个空旷的地方大喊几声;也可以到心理咨询室尽情的打拳进行宣泄;也可以多交几个朋友到那里倒苦水。但是最根本的是改变自己的想法。在处理问题时更多的关注是否破坏我与别人的关系,是否能够解决问题,是否能够达到目标;强调的是自己是否开心,是否伤害了自己。

资料:日本一个著名的人物,75岁时他苦心经营了几乎一辈子的公司倒闭了。从

外界看来这对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会因为绝望而自杀。但他没有,不久他就喝几位年轻人开了另外一家公司,并很快成功。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够东山再起时,他说了两个字“快乐”。原来他每天的都会写日记,但日记之记录快乐的事情,每天看着这些快乐的事情,他能够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美好。所以,快乐可能不都有,但只要你去换个思考,去发现,就会快乐。当然,我们不要求你和他一样,你也可以写下当天伤心的事情,然后向我们今天一样撕掉它。

五、总结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life is life”,我们都是平常人,有很多东西我们可能无力改变。那么决定事情结果的关键可能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都希望自己幸福,甚至是在苦恼和愁闷的时候也要感到幸福。时刻感到幸福难不难呢?有时候可能不太难。

火柴在衣服里烧起来了,应当高兴,感谢上苍,多亏衣服不是火药库。手指头扎了一根刺,也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在眼睛里。和男朋友分手了,也应当安慰,幸好问题发生在结婚前。

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五个因素: 学会控制情绪

健康的身体

良好的人际关系

时间管理

财务管理

如果你想成功,一定要学会管理好这五个 因素,为什么把情绪放在第一位呢?把健康放在第二位呢?是因为如果你再强的身体,如果你情绪不好,就会影响到你的身 体,现在一个人要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是情商,所以你要控制好你的情绪,情绪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人与人之间,不要为了一点点小事情,就暴 跳如雷,这样是不好的。所以在生活中,你要养成什么样的心态呢?你要养成"三不","三多": 不批评、不抱怨、不指责; 多鼓励、多表扬、多赞美。你就会成为一个受社会大众欢迎的人。如果你想让你的伙伴更加的优秀,很简单,永远的激励和赞美他们。即使他们的确有毛病,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是不是应该给他们建议,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现象,有人给别人建议的时候,别人能够接受,但是有建议的时候别人就会生气。

其实建议的方式是最重要的,就是"三明治"赞美,建议,再赞美!想一想,你一天赞美了几个人,有的人可能以为赞美就是吹捧,就是拍马屁。赞美和吹捧是有区别的,赞美有四个特点:

1、是真诚的

2、是发自内心的

3、被大众所接受的

4、无私的 如果你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去赞美,那就是拍马屁。当你赞美别人时候,你要大声的说出来,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咬住你的舌头!

如果我们恰到好处地安置了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一份好心情,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使自己进入洒脱豁达的境界,那就掌握了我们的生命权.

人的情绪就像天气一样,有各种变化。天气有晴天、阴天和雨天,人也有愤怒、悲伤和快乐的时候。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只要我们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乐观自信,就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最后老师送大家一首儿歌:情绪就像气象台,喜怒哀乐变得快。生气时,笑一笑,烦恼事,讲出来。紧张时,静一静,伤心时,想得开。乐观向上有自信,学习生活添光彩。

大学生团体辅导之“做情绪的主人”

活动背景:情绪管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能力。面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我们对他们的看法千差万别。一些人喜欢从积极正向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有信心去解决它并继续好好地生活,另一些人则倾向于把一切都看得很糟,从而无端地给自己造成很多情绪困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每一天都快乐的生活,因此有必要学习怎样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养成正确的情绪管理的习惯。

活动目的:此次团体辅导活动希望通过开展各种情绪小游戏来让大家体味不同的情绪,并学习以更科学更合适的方式去面对和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心境。活动流程:

一 暖身游戏:“棒打薄情郎”

规则:将所有成员分为几个小组(10人一组),各个小组围成一个圆圈,先让大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姓名院系),接着随机选一个执棒者,由他开始大叫一个成员的名字,被叫成员左右两边的人要迅速的举起双手并喊“啊”,做投降状。如果反应正确,则由被叫着开始执棒,并大叫下一个人的名字;如果左右两边的人反应太慢或者被叫者自己做出投降动作、发出声音等,则会得到执棒着的惩罚。几轮之后,用“大风吹”的方式将小组成员的次序打乱,并继续进行暖身活动。以此类推,直到大家熟悉相互的姓名为止。如果一个人3次被打就必须出来表演,作为惩罚。

总结:让成员相互了解,营造出轻松舒适的环境和安全信任的氛围,从而使小组成员开始融入到团体辅导中来,为更好地进行情绪管理心理辅导奠定基础。

二、猜猜我的心情

规则:先准备好列举各种情绪的纸条,让后让大家随机抽取自己喜欢的纸条,并按照纸条上的要求表演出某种情绪,接着其他小组成员要猜猜他表演的情绪是哪一种。

总结:大家谈谈表演情绪的感受(会不会觉得很困难、正向情绪与负向情绪哪种更好表达~~~);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当面对正向情绪时,我们显得轻松快乐,而一旦面对负向情绪,我们则容易烦躁不安,甚至发脾气伤害自己或他人,这当然是不好的,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探索一下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负向情绪。

天使与魔鬼

规则:先让大家每一个人在小纸条上写好自己不开心的一件事,让后折叠起来与其他人的纸条混合在一起。接下来大家随机抽取一张纸条(是不是自己原来的那一张都没有关系),并针对纸条上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从第一个人开始,首先由他读出所面临的问题,然后让他左边的三个天使和他右边的三个魔鬼交替发言,天使必需给与这个事件正面的评价,而魔鬼则相反。天使和魔鬼争辩结束之后,“当事人”需要总结出自己解决的办法并判定天使和魔鬼哪一方胜利。以此类推,知道讲所有小组成员提交的问题都一一讨论完毕,最后我们看看天使和魔鬼哪一方胜利的次数多。

总结:对待同样的事物,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而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例如当我们迷失沙漠而又找到半杯水时,有人因它能够解渴而高兴,有人因它不足解渴而懊恼。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观点,一件事情的好坏并不能决定引起怎样的情绪反应,关键在于我们对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看法和解释。如果我们保持一种乐观的信念,那么坏事也是好事,而一旦采取一种悲观的态度,那么就必然会面临很多的情绪困扰,这当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面对问题是我们应尽量从那种积极正向的角度去看待,从而保持良好的心境。

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团体名称:情绪管理

二、团体目标

1.帮助成员正确理解情绪对个体社会生活和身心健康所具有的意义。

2.帮助成员检省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的主导情绪特点。

3.帮助成员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管理情绪,构建愉悦心情。

三、团体性质:教育与成长性团体

四、团体歌舞:幸福拍手歌+舞蹈

五、团体口号:我的心情我做主

发现快乐

请学生回想最近两周令自己开心的事件,在笔记本上列出自己的“快乐清单”,每人至少列出10项。

请部分学生读出自己的快乐清单。

小组脑力激荡法:在同学的“快乐清单”的启发下,大家开动脑筋再尽可能多地寻找快乐,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做记录,完成小组的快乐清单。

4.成员讨论,成员分别向大家介绍自己保持快乐心情的方法。

5.领导者总结成员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推荐保持快乐的策略和技巧。下面是可供参考的保持快乐情绪的小诀窍:(1)每天对着镜子努力地笑一下。如果发现自己的表情很难看,那一定后情不自禁地笑出来,心情马上就会好一点。

(2)每星期选择一天,穿一身色彩亮丽、明快的衣服。(3)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聊八卦。(4)认认真真交一个笔友。(5)和朋友、家人偶尔散步。(6)喜欢涂鸦,不管画得如何。(7)热爱一项运动,经常去锻炼。(8)偶尔发呆,一个人安静地待着。(9)在洗澡时试着唱歌。(10)培养喜欢看书的习惯。(11)经常参加团体活动。(12)保持好胃口,有充足睡眠。

6、给清单最多的小组发奖品 你是我的眼

两两一组,站到起跑线后,甲用手帕把眼睛蒙住,乙通过口令引导甲越过重重障碍,向终点进发,看哪一对最先到达。注意,乙不可以接触甲的身体,只能通过语言对甲进行引导。蒙住眼睛的人和对方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游戏。游戏结束后,交流各自在游戏中的感受,谈谈自己是怎样当引导者的,怎样才能当好引导者。

怒也可遏

情景表演【15分钟】

1.请两位同学表演情景剧,内容如下:两位同学分别角色扮演进教学楼时不小心相撞,但互不相让,话不投机,发生争吵,导致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越来越愤怒,乃至于发生肢体冲突的情景。

2.将团员五人一组分组。分组讨论,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做出什么反应?为什么会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剧中哪些话语是应该避免的?

3.要求每组派两名同学情景重现,呈现小组讨论结果,怎么才是最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第四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教案 篇2

伴随着社会流动流动性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教育观念正在发生深刻转变,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职业教育的地位日显突出,中职生群体不断壮大,逐渐走入教育界以及各界社会人士的视野。针对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际交往问题是接受职业教育学生所面对的最苦恼的问题之一,如何改善中职生人际交往不良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有报道表明,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针对改善高职生的人际交往不良,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中职生的人际交往的突出特点具体表现在人际交往的自我效能感薄弱、羞怯心理、自卑心理以及适应性不良,由此引发亲子交往沟通不良、师生关系不良、同伴交往存在偏差等问题。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帮助中职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克服自卑心理、羞怯心理,敢于与人交往;帮助中职生解决在校的适应问题,提高中职生的适应能力,进而改善中职生的人际关系,与老师、同学建立良性的人际交往模式,有效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顺利完成学业。

1中职生的人际交往状况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通过良性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整个人生的生活满意度、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中职生恰好处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养人际交往技能的关键时期,年龄处于15-19岁,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渴望独立,渴望外界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处于“心理断乳期”,但中职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还不能独立处理许多事情,生理发展超前而心理发展滞后,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同步,使他们面临着许多心理上的困扰,人际交往不良成为中职生面临的最困扰问题之一。郑涌的研究发现:在高中生心理求询中,人际关系问题占到21.9%,排在第二位。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有与高中生一样的成长烦恼,由于他们是激烈升学竞争中的落伍者,还要承受更多的来自家庭、社会等外界的压力,况且由于他们要比高中生早四年完成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型,所面临的就业和个人发展的压力是巨大的,使得他们可能要比同龄高中生面对更多的人际交往问题。个人人际交往能力的前期培养是走出社会进入职场,更好的适应社会能力的准备基础。目前中职毕业生已经是社会就业的主要群体之一,很多企业的人事主管反映,中职学生还需要加强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少中职毕业生在技术上是把“好手”,习惯埋头干活,但不善于与人交流。因此提高中职生的沟通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中职生的人际交往不良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是关于中职生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

随着教育各界对中职生人际交往研究的逐渐增多,研究发现目前中职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可以概括为:1.亲子交往隔阂严重,2.师生关系不良,3.同伴交往出现偏差,4.网络交往失度失控。其主要原因有:人际交往知识的缺乏、交往的信心不足、交往实践不足以及交往教育的缺失等。针对以上中职生人际交往现状以及人际交往不良的原因,教育各界提出相应的举措培养中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团体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团体是指通过一定目标的引导,成员之间互动,满足成员一定心理需求的组织,具有目标性、整体感。哈默斯将团体定义为,一群人彼此互相沟通一段时间,以使每个人不需要通过他人,能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沟通。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成员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进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员能通过一系列心理互动的过程,探讨自我、尝试改变行为,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发展良好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成员在这个团体中可以坦诚、开放的互动,尝试更多的行为,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团体心理辅导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高中生以及中职生群体当中,用以改善、提高大学及高中新生的适应能力、时间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以及增加心理资本等领域。但目前针对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类问题研究较少,没有统一的具体辅导方案,仍需不断的实证研究。

3团体心理辅导对中职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已有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中职生人际交往不良的有效途径。因为团体辅导有其独特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团体心理辅导对解决中职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问题发挥如下作用:

3.1温馨和谐的团体氛围为增强中职学生的安全感

团体具有目标性,大家因为一个目标而聚在一起,朝着相同的目标共同努力;团体具有包容性,在这个团体当中,学生彼此互相尊重,尊重不同的观点,包容不同的个性;团体具有保密性,学生彼此遵守保密的原则,学生可以公开自己所有的想法,暴露自己的缺点。团体的特性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职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得到满足,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分析。从团体中得到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扩散到学生所处在的团体当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3.2积极关注是中职生完善自我认识的重要前提

积极关注是指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对学生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学生拥有正向价值观。给予学生足够的积极关注,学生在这个团体中能够体验到被认同、被接纳,更好地激发个人的潜能,增加自信心,减少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及情绪体验,丰富和完善自我认识,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每位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去关注他人,自动识别负性思维,打破刻板印象和偏见,改变对他人的态度,有利于调整和建立与他人的关系。

3.3体验式教育增加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

团体心理辅导是体验式教学,每次活动由主题游戏和学生分享两个部分组成。中职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加游戏,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沟通的魅力,发现自己的美丽,寻找与他人的默契;游戏过后的分享,是更加深层次的自我剖析,是从不同角度的探讨和认识事件,了解事情的两面性以及他人眼中的自己。团体辅导的体验式教育模式增加了学生彼此之间沟通的机会,学生会抱着改变的愿望去积极模仿适应行为,在小团体中建立的人际交往模式可以带入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

3.4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在团体中,中职学生能够学会关于人际交往的小技巧,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欣赏和赞扬他人的美丽与成就、尊重他人的努力和汗水。团体心理辅导以更为方便的交往形式,以促进整个班级体的沟通和交流。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间限制性,可以使辅导向外延伸,为学生留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虚拟训练与真实情景相结合,人际交往是一种行为,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养成主动交往的习惯,得以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反馈在下次团体辅导中可以进行公开的谈论,成员可自由观察、分析,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获得直接、间接的劝告,从而改善社交技能与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结语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值得人们关注,而人际关系敏感、人际交往不良是目前中职学生面临最困恼的问题。学校应继续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利用体验式的活动、持有积极的态度、营造稳定和谐的氛围向中职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改善中职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加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高情商的人才。

摘要:随着飞速推行的教育改革及社会流动和发展带来的整体教育取向及观念的转变,中职生的一系列人际交往问题日益明显,人际关系不良成为数量日益庞大的中职生群体面对的最为困扰问题之一,进而影响中职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高速发展,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团体心理辅导针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职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1]潘奕辰.团体辅导——改善地方高职生人际交往不良的新途径[J].魅力中国,2009,89:210-211.

[2]陶利琴.中职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王丽娟.团体辅导对中职新生心理健康及适应性的干预[D].兰州大学,2014.

[4]滕妍,马跃,李雪飞.团体辅导对高中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2:29-33.

第四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教案 篇3

一、方法

1.被试

10名本校学生,三年高职3人,1男2女;五年高职7人,4男3女,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7.7岁,均为02级新生。

2.筛选

通过“你是个爱交际的人吗?”从80多人中选出得分在40-70分的学生,并通过面谈,表示有愿望参加。成员特征:身体健康,对自己人际交往方面不甚满意,有提高自身交往能力的愿望,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

3.前测

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进行前测。

4.过程

团体辅导,也叫团体训练,是指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他人、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本次辅导包括9次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共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相识及形成团体阶段,通过“棒打薄情郎”、“我的自画像”、“问与答”等形式促进成员相识;第二阶段:自我探索阶段,通过“戴高帽子”“二十个我是谁”等形式帮助成员了解自己;第三阶段:交际训练阶段,通过“勇敢者演讲比赛”“轻松辩论”等形式,使学员增强自信,体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帮学员掌握沟通技巧;第四阶段:自我成长阶段,通过“把心留住”“笑迎未来”等形式,让学员互相说出对方的变化之处并畅谈感受及设想;第五阶段:评估与结束阶段,通过测试工具评价初步效果,鼓励学员继续成长。

5.后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跟踪这十名同学,看他们在这一学年中,有何发展。第二阶段:再次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北大心灵方舟的测试软件)测试,兼以随访法、观察法。所有数据用SPSS10.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作相关分析。

二、结果

1.16PF人格因素实验前后得分比较(X±SD)

﹡p<0.05,﹡﹡p<0.01

t1为培训前和培训后的显著性检验,t2培训前和一年后的显著性检验

从表1可以看出,团体成员培训后在聪慧性、兴奋性(p<0.01)、敏感性(p<0.01)、怀疑性、紧张性、忧虑性方面有显著性改变(p<0.05),且一年后,除忧虑性没有显著性改变之外,其它五方面均有改变。这个结果提示成员在适应交际的环境和交往的方式、智力潜能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同时,也可以看出,团体辅导对成员有持续性影响。

2.16PF双重人格因素及测验应用特征实验前后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团体成员在“心理健康”和“环境适应”上都有显著性改变,这提示成员在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能激发出自己的潜力,增强了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且能保持这种提高状态。

3.16PF应用特征人格因素前后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团体成员在“适应与焦虑性”和“内向与外向性”方面有显著性改变,且一年后有持续性改变。这个提示出学员经过团体辅导与人际交往训练,在适应环境及处事能力方面有所进步,进而发展了健康的人格。

通过个人访谈和观察,这些团体成员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较实验前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在与人交往方面更为自信和大胆了。团体辅导直接促进了成员之间坦诚的思想交流,提高了在新环境下人际交往的能力,在掌握了一定交往技巧的同时,也改善了成员的人格及行为方式,对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打下了基础。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团体辅导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明显的改善,这表明团体辅导的总体效果是好的,这和国内研究结果一致,即团体训练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有效的。同时也表明,团体辅导对成员有持续性影响,尤其是在帮助学生调整人际关系方面的不良情绪、改正不合理的认知和学习新的行为方面有较好效果。

三、分析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人格的发展是一生都继续着的,而青年期是人格走向成熟,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时期。奥苏贝尔(D.P.AUSUBEL.1958)甚至提出青年期是人格的再构成时期。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的情境下,借助团体的力量和各种心理咨询技术,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健康人格为目的一种心理咨询方式。通过课下访谈,学员们都一致认为团体辅导对他们完善健康的人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因素B(聪慧性)、因素F(兴奋性)在实验前后向高分特征有显著提高,主要原因是成员中的大部分是初中五年高职,他们在团体中更容易投入时间和感情,用热情和真诚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团体。团体成员的相互关心与尊重,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了初到新环境的人际交往的不适应阶段。因素I(敏感性)、因素L(怀疑性)、因素Q(紧张性)在实验前后向低分特征有显著改变,提示我们:在新生入校时及时给予团体辅导,有利于他们顺利地渡过新环境的不适应期,即由刚来的内向、敏感、保守过渡为外向、大方、勇于开放自己。这可能是因为学员们在不断地交往中学会了容纳别人的优缺点,也学会了相信别人、帮助别人。

双重人格因素中的心理健康(Y1)和环境适应(Y4)也有显著性提高。这可能是团体辅导给学员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人际交往环境,并时常组织一些针对性的提高能力活动,如演讲、辨认、心理剧、周末郊游等。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不仅促进了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还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应用特征人格因素中的适应与焦虑性(X1)和内向与外向性(X2)在实验前后显示有显著性改变,均具有高分特征。提示经过团体辅导,成员缓解压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所增强,更乐于与人交往,并在交往中敢于开放自己。

中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篇4

同伴关系在中小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中小学生与同伴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提高其人际适应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自卑感、孤独感、学校适应困难等问题,甚至会对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引起个体人际适应不良的因素包括:错误的人际交往观念、不良的人格特质和缺乏人际交往技能等。刘慧老师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协助成员树立正确的人际观念(第二次团体),协助成员发展受欢迎的人格特质(第四次团体),协助成员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各种人际交往技能(第一、三、五次团体)。我们把六次辅导方案放在同一期集中刊登,真诚地希望能为老师们的工作带来一些便利。

我也要做“万人迷”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团体目标】

1.协助成员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2.协助成员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志愿式、发展性团体。【团体对象】

初中及以上年级的学生,男女生数量要求基本平衡。【团体人数】

12~16人,为便于分组活动,团体人数最好为偶数。设团体领导者和团体协助领导者各一名。

【成员招募方式与斟选标准】

以海报张贴及网络公告方式在校园内公开招募志愿者。领导者与志愿报名者进行面谈,确定其条件及问题适合接受团体辅导者方可成为团体成员。性格过于孤僻和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不宜参加。

【时间频率及次数】

共6次,每周1次,每次90分钟。第一次团体

单元名称:第一次亲密接触 单元目标:

1.澄清团体目标和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帮助成员了解团体的性质。2.协助成员订立团体规范。3.促进成员尽快相互认识。活动准备:

用于写《团体契约书》的大白纸l张、笔每人1支 活动程序:

(一)“叠罗汉”(55分钟)1.给每位成员三分钟的时间,思考如何用最好记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特点。领导者可以先进行自我介绍,作为示范。

2.按顺时针方向,从某个成员(比如A)开始介绍自己,要求:

(1)先用一句话介绍自己,这句话中必须包含两个信息:姓名以及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我是活泼好动的周慧”。

(2)从第二个成员开始,每个成员在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时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如“我是坐在好动的周慧旁边的内向害羞的王琳”),直到最后一个人都必须从上一个人开始讲起。

(3)一句话介绍完自己后,再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的名字和特点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4)在介绍的过程中,每位成员都要集中注意力听。努力记住该成员的名字,而且每个人都有协助他人完整表达的义务。

3.当成员A作完自我介绍后,小组的其他成员依次向A提一个关于个人信息的问题。要求每个人提的问题不能与前面成员提的问题重复。对于其他成员提的问题,A可以表示不回答,但不能说谎。当所有的成员都问完一个问题后,A旁边的下一个成员再开始介绍自己。

4.所有的成员都介绍完自己后,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思考和讨论:(1)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说对了所有人的名字吗?你一共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

(2)你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记住别人的名字?(或者你为什么没能记住别人的名字?)(3)当别人准确地说出你的名字时,你内心的感受如何?当别人叫不出你名字时,你的感受又如何?

5.领导者小结

(1)准确地记住他人的名字是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个技巧,因为它表达了你对他人的关心和重视。

(2)记住他人名字的方法:提问法、重复法、联想法等。

(二)“许愿精灵”(15分钟)

1.按逆时针顺序。让每个团体成员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以澄清每位成员参加团体的动机和对团体的期望。

(1)我加入团体的希望是:(2)我希望我们的团体是:

2.领导者澄清成员对团体的错误期待和认识,说明团体的功能、目的和内容。

(三)“你我的约定”(15分钟)1.领导者说明订立团体规范的原因。

2.团体成员共同讨论和制定团体规范,如“做到保密,不把团体内的事情说给其他人听”;“仔细倾听。不打断和批评他人的发言”;“不缺席,不迟到,不中途离开”;“不把食物带到团体辅导室来吃”等。然后将它们加以归纳,写在一张大白纸上,形成《团体契约书》。

3.每个团体成员在《团体契约书》上签名:以示自己愿意遵守这些团体规范。

(四)小结(5分钟)

1.领导者进行简单的小结,并分发《团体活动心得记录表》,要求每位成员每次团体活动结束后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心得。

2.领导者预告下一次团体活动的内容,然后结束团体。第二次团体

单元名称:打开心门交朋友 单元目标:

1.进一步增进团体成员间的了解。

2.协助成员树立积极主动的人际交往态度。

3.检视团体的凝聚力,以及成员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活动准备:

1.3米左右高的桌子1张;捆手布1—2块;体操垫1块;各种颜色的心形纸卡若干张;用硬纸绘制的标有10个等级的心情温度计每人1个;记号笔每人1支。

活动程序:

(一)“我猜你猜”暖身游戏(10分钟)

领导者在心中默想一人,但不说出他的名字,此人必须是团体成员中的一人,然后请其他成员来猜他的名字。在猜的过程中,可以向领导者提问,但领导者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最先猜出的人为胜者。然后由胜者在心中默想团体成员中的一人,其他成员来猜。如此类推。

(二)“爱在指间”(30分钟)1.活动过程

将团体成员分成相等的两组,一组成员围成一个内圈,再让另一组成员站内圈同学的身后,围成一个外圈。内圈成员背向圆心,外圈同学面向圆心。即内外圈的成员两两相视而站。成员在领导者口令的指挥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当领导者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成员向对方伸出1~4个手指:(1)伸出1个手指表示“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2)伸出2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你做个点头之交的朋友”;(3)伸出3个手指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并想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你做个普通朋友”;(4)伸出4个手指表示“我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当领导者发出“动作”的口令,成员就按下列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1)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站着不动,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做;(2)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1个手指,那么各自把脸转向自己的右边,并重重地跺一下脚;(3)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2个手指。那么微笑着向对方点点头;(4)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3个手指,那么主动热情地握住对方的双手;(5)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4个手指,则热情地拥抱对方。

每做完一组“动作一手势”,外圈的成员就分别向右跨一步,和下一个成员相视而站,跟随领导者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手势和动作。以此类推,直到外圈的同学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组“动作一手势”为止。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1)刚才自己做了几个动作?握手和拥抱的亲密动作各完成了几个?为什么能完成这么多(或为什么只完成了这么少)的亲密动作?

(2)当你看到别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时,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当你伸出的手指比别人多时,心里的感觉又是怎样的?

(3)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领导者点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但是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我们、接纳我们。别人喜欢我们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也就是说人际交往中喜欢与讨厌、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一般而言,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喜欢他,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会去接近他;而对于疏远、厌恶我们的人,我们也会疏远或厌恶他。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交互原则。对于交往的对象,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4.成员分小组进行讨论:“人际交往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主动表达对他人的接纳、喜欢和肯定?”

5.领导者小结与人主动交往的方式,如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关心别人,主动约别人一起出去玩,等等。

(三)“信任后仰”(30分钟)1.活动程序(1)游戏开始之前要求所有成员摘下眼镜、手表、首饰以及身上任何尖锐和硬的物品,并把口袋掏空。

(2)选一名自愿者(如A)站在一张1-3米左右高的桌子上向后倒,一名成员作为监护员,其余成员(至少应在10人以上)负责承接后仰者。他们两两相视而站。按个头高低在桌子前排成平行的两列,队列与桌子成垂直角度。每位成员向前伸直胳膊,掌心朝上,放在对方的双肩上,形成一个安全的承接区。为确保后仰者的安全,可以在承接区铺上一块体操垫。

(3)领导者站在桌上,用捆手布将后仰者的手捆住,然后用手抓住捆手布。一切准备就绪后,后仰者喊“你们准备好了吗?”台下成员高声回答“准备好了!”领导者听到回应后,发出“一、二、三、倒”的指令,并松开捆手布,后仰者应声向后挺直倒下,其他成员则竭尽全力平稳地接住A。并用“放腿抬肩法”将其平稳放下。

(4)每位成员轮流充当后仰者和承接者。尽量要求每位成员参与,但有心脏病、高血压和严重腰伤者不能参加。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倒下的那一刻你害怕了么?你相信其他成员会稳稳地托住你么?倒下的时候你的身体是弯曲的还是挺直的?

(2)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3)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四)“团体检测站”(15分钟)请每位成员从大红、粉红、橙、黄、蓝、绿、紫、白、黑、灰等各种颜色的心形纸卡中挑选一个,代表自己进入团体的心情。并在心情温度计上画上相应的温度,代表自己在团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温度越高表示在团体中的参与程度越高),然后加以解释说明。

(五)小结(5分钟)

1.领导者总结今天团体辅导的内容,并再次强调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原则。强调敞开心扉、主动交往的重要性。

2.重复做一次“爱在指间”游戏,在游戏中结束团体。第三次团体

单元名称:沟通从倾听开始

单元目标:协助成员掌握倾听的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活动准备:

一些画有简单线条的图片(见图

1、图2)、纸每人2张、笔每人1支、小纸箱1个、抄写好沟通练习的大白纸1张(详见“

(四)沟通练习”部分)

图1

图2

活动程序:

(一)“我说你画”暖身游戏(10分钟)1.活动过程

团体成员自由组合。形成若干个两人小组,领导者给每组中的一名成员出示图1,并确保另一名成员无法看到。然后请前者向后者描述图片的内容,后者根据前者的描述画出该图片。要求在描述的过程中,只能通过言语表达。不能用手比画。比比看哪一组画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每组中的两个成员交换角色,领导者出示图2,重复上述游戏。

2.领导者点评

人际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时候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听到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沟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双方要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二)“倾听的技巧”(20分钟)

1.分小组进行讨论“可以运用哪些言语技巧和非言语技巧来表达你在认真倾听”,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2.领导者总结

(1)倾听的言语技巧,如避免沉默不语;变换回答的方式,不要总是回答“嗯、嗯、嗯”,“对、对、对”等;适当地插入提问,或要求对方进一步补充说明,表达对对方所说内容的兴趣;指出共同的经历和感受;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对方所说的内容,表达对对方所说内容的理解等。

(2)倾听的非言语技巧,如身体面向对方,并适当地前倾,使对方感觉你在洗耳恭听;保持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所说的话感兴趣;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面部表情随对方所说内容而发生变化;利用积极的面部表情和头部运动,如微笑、点头、扬眉等;避免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持开放的姿势,表达对对方话题的接纳态度等。

(三)“秘密红帐”(25分钟)1.请每位成员观察团体中其他成员的良好倾听行为,并把它们写在纸条上,放人小纸箱内。要求:

(1)只允许记好的行为,不准记不好的表现。(2)写清楚被赞扬的成员的姓名。

(3)允许记录多个成员的良好倾听行为,只要你认为某个成员在倾听的某个方面做得好就可以把它写下来。

2.领导者当众宣读纸条的内容,以激励每位成员在今后的团体中自觉练习倾听技巧。

(四)沟通练习(30分钟)

1.请每位成员谈谈。当你的朋友向你倾诉他的烦恼时,一般而言你会作何反应?并简要说明你作出这样选择的理由。

(1)朋友向你倾诉:“期中考试的试卷发下来了,我又没考好。我不敢告诉父母,为了供我上学他们拼命地赚钱,已经很辛苦了。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每天早晨起来,我都鼓励自己要努力地学习,但是感觉压力很大,要考上重点好难呀!”

你会如何回答?

A.你要想开一点,面包会有的,只要努力一定能考上的。B.你不用太悲观,这次好多人都没考好。

C.你应该告诉你的父母,他们也许能帮你,和你一起想办法。

D.你不敢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你。可是你的压力也非常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是否扛得过去。(2)朋友向你倾诉:“我最近倒霉透了,谈了两年多的女朋友居然把我给甩了。哎,我真想一死了之!”

你会如何回答?

A你怎么这么想,一次失恋就成这个样子,也太没出息了。B.哎,是挺倒霉的。你再想想有没有什么跟她和好的办法? C.我比你更倒霉呢,我都被人家甩过两次啦。

D.不用这么难过,俗话说得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改天我帮你介绍一个更好的。

E.谈了两年的女朋友居然和你分手了,你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2.领导者点评

人际沟通的关键在于让你的朋友感觉到,你是在认真地听他说话,而且理解了他的意思。理解了他的心情。以上两个案例的几个答案中。只有最后一个反应最为恰当,但很少人会选它。因为它只是用自己的话把别人所说的内容简要地翻译了一遍(这种沟通方法被称为“意译法”),似乎是在说废话。很多人都有好为人师的倾向,误以为朋友向自己倾诉就是需要自己帮他出主意,因此在沟通中急于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别人的感受,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提出劝告。事实上只有倾诉者才最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才能为自己的行为作选择。他通过倾诉,希望寻求的只不过是一种关心、理解和心理支持。而意译法恰好可以满足对方的这种心理需求。因此,把对方所说的意思简要地反馈给对方,就是最简单但是又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小窍门。

(五)小结(5分钟)

1.领导者小结倾听的言语和非言语技巧,并鼓励成员在团体中和团体外的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技巧。

2.预告下一期团体的内容。第四次团体

单元名称:人缘来自好性格 单元目标:

1.协助成员认识在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人格特质。

2.协助成员检视自身的人格特质,发展受人欢迎的特质,克服不良特质。3.进一步增强团体的凝聚力。活动准备:

纸每人1张、笔每人1支、用于记录“魅力指数”的记号笔1支(详见“

(二)魅力测试站”部分)

活动程序:

(一)“坐地起身”暖身游戏(10分钟)

1.将成员随机分成两组,确保两组的人数以及男女生的比例差不多。2.每组先派出两名成员,背靠背、臀部贴地、双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当领导者发出“开始”的指令时,两人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过程中,手不能松开,也不能触碰地面。如果成功站起,则该小组继续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败则重新再来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类推,小组成员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为胜方。

3.在游戏过程中,领导者负责发出“开始”的指令,并监督各小组不要犯规。

(二)“魅力测试站”(50分钟)

1.领导者描述情景:你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这个夏令营里你结识了很多性格迥异的人,有真诚的、善解人意的、乐于助人的、体贴的、热情的、善良的、活泼开朗的、风趣幽默的、聪明能干的、自信的、心胸宽阔的、脾气古怪的、不友好的、饶舌的、自私自利的、自负傲慢的、虚伪的、恶毒的、不可信任的、性情暴躁的、孤僻的、冷漠的、固执的、心胸狭隘的,等等。

2.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你最不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最愿意和哪三种人做朋友?并简要地说明理由。请每位成员在心底对自己作一个评判(不需要说出来),你认为自己最类似于以上哪两种人?优缺点各选一个。然后仔细倾听其他成员对此的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性格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

3.领导者根据成员的发言,记录下每种性格的魅力指数。最愿意和某三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喜欢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3,+2,+1分;反之,最不愿意和某三种人做朋友,那么根据讨厌程度的高低,这三种性格分别记-3,-2,-1分。所有成员发言完后,计算每种性格的总分,得出该性格的人际魅力指数。

4.组织成员进行分组讨论“如何培养最受欢迎的三种性格”,以及‘如何克服最不受欢迎的三种性格”。

(三)“人际财富”(25分钟)

1.给每个成员分发一张白纸,一只笔。然后请成员跟着领导者的指导语和示范,绘制自己的人际财富图。

(1)首先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实心圆点代表自己。

(2)然后以这个实心圆点为中心,画三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代表三种人际财富或者人际圈。同心圆内任意一点到中心的距离表示心理距离。将亲朋好友的名字写在图上,名字越靠近中心圆点,表明他与你的关系越亲密。

(3)写在最小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一级人际财富”。你们彼此相爱。你愿意让对方走进自己心灵的最深处。分享你内心的秘密、痛苦和快乐。这样的人际财富不多,却是你最大的心灵慰籍,也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成长力量。

(4)写在第二大同心圆内的是你的“二级人际财富”。你们彼此关心,时常聚在一起聊天戏耍,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努力奋斗。虽然你们之间有些秘密是无法分享的,但这类朋友让你时常感到人生的温馨。

(5)写在最大一个同心圆内的属于你的“三级人际财富”。这些朋友,可以是平时见面打个招呼,但是需要帮助时也愿意尽力帮忙的朋友;可以是曾经比较亲密但渐渐疏远,却仍然在你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朋友;也可以是平时难得见面,却不会忘记在逢年过节问候一声的朋友。

(6)同心圆外的空白处代表你的“潜在人际财富”。尽量搜索你的记忆系统,把那些虽然比较疏远但仍属于你的人际财富的人的名字写下来。

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思考和分享 一般而言,一个成年人需要与大约120人维持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2∞50人心理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如果人际关系过疏或过密,都容易引发个体的心理问题,或孤独无助,或自我迷失。你的人际关系现状如何?是否合适?你认为是自己身上什么性格品质给你带来了好人缘?或者如果你的人缘不太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试着一边整理自己的人际财富,反思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比如是否因一时愤怒的情绪而失去了曾经的知己;是否因太自我中心忽略他人的感受而被周围的朋友渐渐疏远),找出自己需要继续发扬和改进的地方。

(四)小结(5分钟)

1.领导者鼓励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分析其中的原因,然后积极发展受欢迎的性格特点。

2.预告下次团体的内容。第五次团体

单元名称:解开人际千千结 单元目标:

1.协助成员改变对人际冲突的消极看法。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人际关系 篇5

一、简要说明

 团体名称:‘1+1>2’ 团体目标:帮助成员增强交往意识,掌握交往技巧,提高交往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团体对象:数学096班第二小组团体规模:9人 团体活动时间及频率:共四次,每周一次,每次80分钟 团体地点:足球场草坪

二、活动简介:

三、具体活动

第一单元:心灵不设防

一、热身活动

目标:促进成员熟悉,活跃团体气氛,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内容:爱在指间(30分钟)

方法:

(一)将团体成员通过报数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单数成员一组,围成一个内圈,双数成员一组,围成一个外圈,内外圈的成员两两相视而立。

(二)成员在领导者的指挥下向对方伸出手指进行示意。伸出1-4个手指,分别表示 “不想认识对方”、“愿意初步认识对方”、“很高兴认识对方,希望与对方成为普通朋友”、“很喜欢对方,希望与对方成为好朋友”。

(三)如果双方手指示意不同,则原地不动;如果双方都伸出1个手指,则各自将头转向一边,跺一下脚;如果都伸出2个手指,则相互微笑示意;如果

1都伸出3个手指,双方要紧握双手;如果都伸出4个手指,则要拥抱对方。

(四)每做完一组动作,外圈的成员要顺时针移动一个位置,与下一个成员相视而立,重复上述动作。

(五)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交流参与本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目标:促进成员相互了解,帮助成员客观认识自我,学会信任和接纳。

二、主要活动

(一)20个我(25分钟)

 方法:

1.要求成员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完成20个“我是——。” 要求每一个“我”之间不要重复,并应该能够充分反映个人特征。

2.引导成员间进行交流分享,帮助成员间相互了解,并使成员对自我形成深刻认识

(二)你问我答(20分钟)

方法:

1.一位成员站在场地中间,其他成员任意向其提出有关个人信息的问题,被问者有权利拒绝回答,一旦回答,就要客观、诚实。(不要提具有伤害性或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

2.引导成员分享感受,帮助成员明白与人交往时要善于与人沟通,要懂得尊重他人。

三、结束(5分钟)

 目的:整理成员收获,促进成员成长。

 方法:

1.引导成员回顾团体历程,分享在团体中的收获和体会。

2.领导者进行总结,对成员如何参与交往进行指导

第二单元:我的地盘,大家做主

一、热身活动

(1)个性发现(35分钟)

 准备:每人一张“个性特征表”,一张白纸,一支笔。

 过程:指导人给每人发一张“个性特征表”,请大家仔细阅读,然后研究下团体内成员每个人的个性,把你认识的记下来,对每个人可选择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的特征。每个人写完后,指导人按顺序找出其中一人,请他人说出对他的分析,然后由本人发表对别人评价的感受和自我分析。

 小结:认识他人,诚实反馈,了解自我。

二、主要活动

(2)信任之旅(40分钟)

 准备:1.每人一份作业纸,一盒水彩笔

2.指导人事先选择好盲人路线,最好道路不是坦途的,有障碍,如

路灯,下楼,转弯,室内外结合。每人准备蒙眼睛用的毛巾或布条。

 过程:团体成员两人一组,一位做盲人,一位做帮助盲人的人,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三圈,暂时失去方向感之后,然后在伙伴的语言提示下,沿着指导人选定的路线,带领盲人绕着障碍行走,期间不能讲话,伙伴只能用语言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直到终点,然后互换角色。

 小结: 在次过程中锻炼成员的相互信任,彼此交往首先需要的就是信任。

三、结束(5分钟)

 目的:成员之间锻炼彼此信任度,友情升温。

 方法:

1.协助团体成员分享参加团体的心得与感受。

2.领导者再次强调人际交往中的相互原则。强调信任别人,敞开心扉、主动交往的重要性。

第三单元:第一次亲密接触

一、热身活动

 目标:促进成员熟悉,活跃团体气氛,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

 内容:轻柔体操(30分钟)

 方法:

(一)成员排成一列,后面的成员将手搭在前一个成员的肩上,首尾相连成一个圆圈。

(二)伴随舒缓的音乐,后面的成员要为前面的成员轻轻揉肩、捶背。

(三)成员向后转,重新进行上述环节。

(四)活动结束后,相邻的成员间要打招呼、问好,相互表示感谢。

二、主要活动

(一)信任跌倒(25分钟)

 目的:整理成员收获,促进成员成长。

 方法:

1.一名成员站在桌子上准备向后倒,其他成员排成两排,按个头高低两两相对,向前伸直手臂,与对方的手握在一起,做好接应准备。

2.都准备好后,领导者发出“倒”的指令,桌子上的成员应声向后挺直倒下,其他成员要努力安全地将其接住,并平稳放下。

3.重复上述环节。

 要求:成员身上不要有利器和贵重物品,避免受伤、伤到别人或损坏东西。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等疾病的成员不宜参与此活动。

(二)团体契约(20分钟)

 方法:

1.领导者强调本团体的目标,澄清成员期望。

2.引导成员讨论有效完成团体活动应遵循的纪律和规则。得到大家认可的内容,领导者要逐一写在白纸上,并请成员签上姓名,从而完成团体契约。

三、结束(5分钟)

 目的:整理团体活动历程,强化团体目标,为后续活动做好准备。 过程:

1、引导成员总结团体收获。

2、领导者总结,对团体活动提出希望和要求。

3、预告下期活动内容。

第四单元:有你相随

一、热身活动

(一)我说你做(30分钟)

 方法:

1.成员相背而坐围成一圈,发给每人一张大小、形状相同的纸。

2.要求成员根据领导者的指令,按步骤完成撕纸活动。活动期间不许说话,不许和领导者交流,不许看别人的动作。

3.展示作品。会发现在同一指令下,成员的作品各不相同。引导成员讨论其中原因。

4.进行第二轮游戏,重复上述环节,但要求成员间可以交流,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领导者询问,并可以观察其他成员的动作。

5.展示作品,成员的作品应该基本相同。

6.引导成员讨论,为什么两次游戏结果会大不相同?帮助成员明确交往中应该善于沟通和交流。

二、主要活动

(一)心有千千结

 过程:

将全体成员以10人左右为一组分成不同组,手拉手站成一个圈,让小组成员看清楚自己的左右手是谁,确认后松手。然后小组成员可在圈内自由走动,直到领导者喊停。要求小组成员手拉手以钻、跨、绕的形式还原成最初的一个圈。

2.小组讨论:

 一开始面对这个“结”的时候,感觉是怎样的?通过解开这个“结”,你的感觉变了吗?你觉得成员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未解开时提问:当努力了很久“结”都没有解开,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想到放弃了吗?)

(2)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心“结”?你的心态是怎样的,如果很久都无法处理矛盾,你会怎么办?

(3)大家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解开这个“结”?联系现实生活,这对你解决人际矛盾有何启示?

 3.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二)大团圆(20分钟)

 准备:《友谊天长地久》音乐

 过程:所有成员站成一个大圈,面朝圆心,将两手分别搭载左右成员的肩膀上,然后随着《友谊天长地久》的背景音乐有节奏的左右摇摆,并轻声哼唱,使全体成员在温馨甜蜜的气氛中告别。

 小结:通过身体的接触带来温暖和力量,使成员在结束前更实在的肯定团体的团结,体验在一起的感受,获得支持和信心。

三、结束

 目的:整理团体历程,总结团体收获,安全结束团体。

 方法:

引导成员总结团体历程,分享团体收获。

 领导者总结,对成员提出交往过程中的指导和建议,并鼓励成员将团体中的收获迁移到生活中去。

 在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卡片上,领导者和每位成员分别写出对其他成员的祝福。

团体心理辅导教案 篇6

感恩父母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加深对自己父母的了解,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2.让学生把感恩意识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二、活动时间

周一下午第二节课(40分钟)

三、活动道具

轻音乐《童年》、歌曲《感恩的心》、《我所了解的父母》的问卷

四、活动场地 五(1)班教室

五、活动程序

1.可能大家平时可能没有接触过心理学,这样吧,让我们通过一个小的测试来稍微了解一下。这个测试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希望大家配合,在老师说话的过程中保持安静,不要喧哗。(播放背景音乐《童年》)大家先深呼吸,放松一下,呼气,吸气,呼气,吸气,慢慢闭上眼睛,跟着感觉走,想象一下,你现在正坐在一间安静的小房间里,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你的身上,暖洋洋的,一切都静悄悄的。现在伸出你的双手,掌心向上,平伸在胸前,两只手在相同的高度,感受一下,现在我把一本语文书放在你的左手上,在你的右手拴上一只气球,渐渐地,你会感觉左手越来越重,越来越重,慢慢地要抬不起来了,在一点一点地下降,同时开始有点颤抖了,右手则感觉越来越轻,越来越轻,慢慢的往上面去……好,现在慢慢睁开眼睛,看看自己的双手还是不是在同一位置。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催眠,也就是一种心理暗示,发现自己的双手位置变化的同学说明被我成功催眠了;没变化的同学说明你意志很坚强,不容易被催眠。

2、好,这个测试就到这儿了,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互相讨论。我们来进入今天的主题。

同学们,现在你们会不会有这么一种感觉,觉得自己长大了,爸爸妈妈不了解你们了,他们说的话实在是太烦了,很多话你们宁愿和朋友说也不愿意和爸爸妈妈说。其实你们对父母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让我们做一个小测试来看一下吧。在上面读,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填写下面的空白处:(播放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爸爸生日 妈妈生日 爸爸最喜欢吃的食品 妈妈最喜欢吃的食品 爸爸所穿鞋子的尺码 妈妈所穿鞋子的尺码 爸爸的兴趣爱好 妈妈的兴趣爱好 爸爸最后悔的一件事情 妈妈最后悔的一件事情 爸爸的最大优点 妈妈的最大优点 爸爸对我的期望 妈妈对我的期望 2.在填写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诚实,不要弄虚作假,不要怕会被同学笑话看不起。

3、学生填写结束后,按照自愿原则让一部分学生分享一下他们对自己父母的了解。

4、总结通过这个填写,相信大家也知道了自己对父母了解的程度。如果这份问卷换做你们的父母来填写关于你们的情况的话,相信他们知道的会更清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带给你们生命,感谢他们对你们全心全意的照顾,感谢他们容忍你们的的撒娇,偶尔闹的小脾气。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这些节日正是为了让我们对父母感恩而设立的,今天我来教大家一首手语操《感恩的心》,大家可以在这些特殊的日子把这首手语操作为一个小礼物献给你们的爸爸妈妈。

六、《感恩的心》歌词

感恩的心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第四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教案 篇7

一、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是把团体心理辅导和班集体建设结合起来, 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养成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思想修养和行为习惯,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人际基础。本研究主要以“校本辅导方式”为主, 其主要特征如下:

1.辅导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班级, 但不排斥全校性的、小组的以及个别的辅导。以“发展、预防、防治”这一维度来衡量, “全班模式”把重点放在发展和预防这一端, 但不是要削弱早期干预和治疗。

2.主要辅导力量是班主任, 提倡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密切结合、班主任工作与辅导密切结合甚至合一的工作方式, 这是“校本辅导方式”最重要的特点。

3.学校辅导组和专职辅导老师: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培训和提供咨询服务。

4.“校本辅导方式”以主题活动为中心。这种主题活动不是一次性的、短期的, 而是以学期或学年为时间单位, 以发展“和谐交往”或解决某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为目标的长期性活动。

5.把营造“成长环境”作为“校本辅导方式”的基本工作目标。本研究提倡“成长环境”这个概念, 即自由、信任、理解、安全和支持的成长环境。

(二)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 包括采用下列技术路线:

1.对参加本课题的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 从新的高度认识人际关系的功能, 并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巧。

2.运用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作品分析法、测验法等方法了解班级各种人际关系, 并作合理的诊断和评价, 找出存在问题。

3.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对班级或班级中的特定对象进行人际交往的团体咨询和辅导。

4.建立各种有效的人际沟通渠道, 在教育教学乃至学生的家庭生活中、在渗透人际关系基础上有效地完成活动, 在有效的活动中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5.对班级的非正式团体进行引导, 使之向积极团体转化。

6.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 特别关注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

二、分析与对比

(一) 团体心理辅导实施前本校学生社交状况分析

根据全国协作组制定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 得分≥8分则为具有社交焦虑倾向。在本次调查中, 三年级学生中高于8分的占班级总人数的27.03%, 四年级学生中高于8分的占班级总人数的54.55%, 五年级学生中高于8分的占班级总人数的31.71%。全校3~5年级36.9%的孩子有社交焦虑倾向。

注:*P<.05, **P<.01下同。

表2表明, 本校学生各年级之间社交焦虑状况存在年级间的极其显著差异。三年级学生社交焦虑最低, 为5.14分, 其次是五年级5.80分, 四年级最高, 达到8.30分。

表3表明, 本校三至五年级学生孤独感平均分高达30.10, 且总体差异较大, 四年级最严重, 但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 团体心理辅导实施后我校学生社交状况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系统团体心理辅导训练, 我们对学生社交状况进行再次测量, 仍然采用前测中使用的问卷。通过数据分析, 得到如下结果:

全校3~5年级有社交焦虑倾向的孩子占19.3%, 比辅导前下降17.6个百分点。

表5表明, 我校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存在年级间的显著差异。三年级学生社交焦虑最低, 为3.42分, 其次是五年级4.75分, 四年级最高, 达到5.48分, 比辅导前下降4.53分。

表6表明, 我校学生孤独感平均分为25.57, 总体差异较大, 四年级最严重, 但各年级均比辅导前有所降低, 且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 团辅实施前后我校学生社交状况对比分析

表7所示的前后测对比分析发现, 各年级后测总分均低于前测, 说明干预措施有效。其中四年级的前后测成绩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说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之后, 四年级的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有明显改善。

表8所示的前后测对比分析发现, 各年级后测总分均低于前测, 说明干预措施有一定的成效。五年级的前后测成绩存在极其显著差异, 说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之后, 五年级的学生的孤独感状况有显著改善。

但从后测分析表中可见, 学生总体得分差异较大, 部分学生亟待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较多地关注。

三、思考与展望

(一) 对我校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操作价值, 小学生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将对其学习、生活、健康人格等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针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团辅活动, 我们期望通过本研究总结和归纳经验, 形成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模式与方案, 从而能在学校范围内推广。

(二) 本研究主要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三、四、五年级, 通过前后测对比以及统计分析表明, 阶段性团体辅导对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是本研究未涉及一、二年级与六年级, 我们认为一年级是一个较特殊的年级, 刚刚进入学校的学生可塑性是最强的,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对9月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六年级是一个过渡年龄段, 而且处于青春前期, 在交往方面有这个时期的特点, 所以未来也有必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团辅方案来帮助六年级学生更好地迎接人生中的下一个新时期。

(三) 我们采用的测试方式, 主要包括教师观察、典型案例撰写、问卷调查等。针对教师观察,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观察标准及统一的案例撰写规则, 并在研究初期就对参与本研究的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使研究小组各成员的一致性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未来研究中, 我们觉得可以对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进行更全面的界定, 对学生人际交往的观测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 并将此研究推向纵深化。

(四) 无论从测试结果, 还是从课堂观察、典型案例搜集等方面看, 有少数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困难更多一些。我们认为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多引导、多帮助。我们设想可以将这些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组成一个互助团队, 进行专门设计的团体训练, 从而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 通过本次研究, 我们也大胆地设想是否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寓教于乐, 使学生能够真正快乐学习、愉快成长,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李文权.系统式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3, (1) .

[2]钟志农.理念第一技巧第二:如何把握班级团体辅导的理念[J].思想理论教育, 2006 (.9) .

[3]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4]苏东辉等.互动成长游戏心理辅导手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5]Irvin D.Yalom.李鸣等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6]刘道溶.中小学教师团体心理训练的研究与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 (8) .

上一篇:天津产业发展规划下一篇:《广东省市场监管条例》专业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