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谈读书》教案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上册《谈读书》教案(精选12篇)

九年级上册《谈读书》教案 篇1

一、导语

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书籍是如此的重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你知道那些读书的名言?你能讲述一个名人读书的故事吗?

1、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 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 品。

——【英】莎士比亚

2、名人读书故事

• • • •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培根,看看他是怎样看待读书这个问题的。谈读书——培根

二、交代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作者的读书观.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3、结合自己实际体验,感受读书乐趣,激发读书热情,培养热爱读书的品质.三、检查预习

1、作者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首创。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2、给下列生字注音:

怡()情

统筹()

藻()饰

狡黠()

诘()难

要诀()蒸馏()

劝诫()

滞()碍 吹毛求疵()

豁()然贯通

咀嚼()

3、解释词语 怡情:使心情愉快。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吹毛求疵: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你能找到中心论点吗?这篇议论文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它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属于随笔,所以就很难有一个集中的观点了。那么我们就换个方式读懂它。

四、整体感知 :

本文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①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足以怡情——全凭观察得之)

②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使能无知而显有知)

③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英国文学家雪莱”说:“培根的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下面我们就来品味一下。)

五、研读品味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这几句话运用排比,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这几句话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运用比喻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v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这几句话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几句话运用排比,阐明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

归纳: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比喻说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对比说理: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排比说理:句式整齐、说理有力

六、拓展提高:

对于作者的读书观,你如何评价?选择一个观点联系你的实际体验,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 • • 积累并背诵课文中的精辟语句.仿照名人名言写一到两句读书格言,同学互相交流.九、结束语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通过你的眼睛使它成为可见的,然后通过感觉的门廊,经过想象力的天井,进入你心灵的空间,激起你心中的波浪.(齐读)

九年级上册《谈读书》教案 篇2

一、本单元的教学应首先从概念的形成入手

(1) 建立和深化宏观概念与微观概念, 落实当前概念。在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中, 学生从分子角度认识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 初步建立了微观概念。进入第四单元首先学习原子结构, 把学生再次带入了微观世界的课题, 通过学习实践建立起宏观和微观的概念。同时落实当前所学的原子结构、元素、离子、化合价、化学式等重要概念。

(2) 结合当前概念重新认识前面所学概念, 进一步深化所形成的概念。例如第二、三单元中物质分类的概念, 学生一般都很难理解和掌握, 可借助宏观和微观概念再认识。

(3) 清晰的概念形成之后应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 形成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例如物质的分类、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概念之间可以建立联系, 从而形成知识体系, 为下面的化学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二、充分利用所形成的科学

准确的概念及其体系对物质及符号的表征形式进行梳理整合, 是本单元学习的深入与发展

(1) 借助元素和物质的分类深入研究并归纳清楚常见物质的结构和化学式。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1) 气态非金属单质, 如氧气O2、氮气N2等; (2) 非金属氧化物如水H2O等; (3)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如氨气NH3、甲烷CH4等。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1) 稀有气体; (2) 金属单质; (3) 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 如金刚石C、石墨C等。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Na Cl (食盐) 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 从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表征形式入手, 即学会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的组成与结构:“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的组成与结构:“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汞的组成与结构:“汞由汞元素组成;汞由汞原子构成”。

(3) 紧扣宏观和微观概念整合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首先归纳整合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某元素, 微观表示 (一个) 某原子。化学式只有两种宏观意义: (1) 表示某物质; (2) 表示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当某物质由分子构成时, 该化学式又是分子式, 分子式的意义是两层微观意义: (1) 表示 (一个) 某分子; (2) 表示 (一个) 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然后举例体会所整合的内容, 例如:符号H是单纯的元素符号不是化学式, 只具备以上元素符号的意义。

符号Fe、He、S不是单纯的元素符号, 它们还是化学式, 具备元素符号的意义和化学式的意义, 如Fe表示“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这种物质、铁由铁元素组成”。

CH4、CO2是由分子构成的, 该符号具备化学式的意义和分子式的意义, 如符号CH4表示“甲烷这种物质、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一个甲烷分子、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Na 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该符号只具备化学式的意义, 则Na Cl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离子符号只能表示“ (一个) 某离子”, 如符号Na+表示“ (一个) 钠离子”。

元素符号、分子式中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一个) 某分子中有几个某原子”;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某离子带几个单位的某电荷”。分子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分子”。可以看出符号前加了数字后符号只剩下“微观意义”了。到了第五单元, 不管什么符号前加的数字, 只要是用于计算的都可以看为“化学计量数”。

三、精心安排习题, 对梳理与整合的相关知识进行强化和查漏补缺

做法是在一段时间内常用少量的习题针对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符号的意义等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强化;利用开放式的信息题强化概念和规范表达能力等。学生利用这类习题可从多方面获得信息, 在思考、表达过程中让概念和知识得到强化和纠正。

九年级上册《谈读书》教案 篇3

1.把握重点字的读音和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

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出示课件3)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出示课件4)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好学 是知也 识 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3.大声朗读课文。4.指名读。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5)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三句话的解释,

思考:这三句话分别从哪方面介绍的?生总结,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4

知识目标:

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二、题解与背景

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沁园春,词牌名。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四、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

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

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

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五、重点词句子的理解。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3、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六、作业。背诵这首词。[补充资料]

〔顿失滔滔〕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ào饶)〕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yíng盈)政(前二五九——前二一○),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九),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印)(九二七——九七六),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hán寒)〕元太祖铁木真(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在一二○六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来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5.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1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舛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雨的祝福

4.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5.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6.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7.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8、齐读第1-5节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 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第2课时)教学步骤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

2.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提问: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3.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4.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6.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7.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8.讲解诗歌的寓意: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本课总结

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作业:

1、熟读并朗诵诗歌。

2、完成课后练习。

书设计

5、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2.选用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九年级政治上册教案 篇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能力目标: 提高在生活中感受民主政治氛围的能力,逐步形成民主习惯。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明确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和制度。

二、教材分析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3.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3.4“增强公民意识”。

本框由“民主的足音”和“新型的民主”两目组成,通过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曲折历程,说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以此为基础,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制度保障。本框是从国家层面阐述社会主义民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受年龄所限,参与民主实践的机会较少;受知识所限,对民主政治生活了解较少。虽然学生民主意识有所觉醒但缺乏完整的认知。故此,九年级学生需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相关制度,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任务1:什么是民主

指导反馈:

[镜头回放]:九年级(1)班要推出五名品德之星,同学们热情地议论起来。

甲:班主任直接指定多省事啊!

乙:让咱们班五个小组长各推荐一名就行了。

丙:这得经过全班投票选举、民主产生。

[学生思考、交流]: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公平、最被大家认可?说说理由。

[小结]:丙同学提出的民主投票评选方式最公平,体现的是一种民主思想。

任务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是怎样的?

反馈指导:

[阅读教材]p31、32、33页的内容

[小组交流、讨论]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追求民主进行了哪些探索?

(2)这些探索的结果如何?

(3)中国人民探索民主的道路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小结]: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艰难探索,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任务3:如何认识新型的民主

反馈指导:

[阅读材料]3则

材料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与构成

据统计,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共2980名,他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产生。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由此看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障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

材料2:人大代表依法提出议案

依法提出议案,是代表行使代表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议案325件、建议7100多件。代表建议关注较多的话题主要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医疗、教育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材料3: 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要对国家重大问题依法决策,而在决策之前需要听取各界意见。政治协商会议进行充分协商,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十二届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扣国家发展提出议案。经审查,立案23975件。截至2月20日,99%的提案已经办复,大多数提案的建议得到采纳或正在落实。

[小组讨论]

(1)材料1、材料2说明了什么?

(2)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班选出一名小记者采访各组,就小组讨论的问题交流,小记者简单总结。

[小结]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可以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充分协商,使决策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3)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等。

五、板书设计

生活在民主国家

1.民主的足音

(1)什么是民主

(2)追求民主的历史进程

(3)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新型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九年级上册《谈读书》教案 篇6

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结合技术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旨在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育体育心双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的教材是笔者学校2002年编写的《双节棍》校本教材,此教材简单易学,具有很强的健身、娱乐、表演等价值,让学生终身受益。《双节棍—前反弹》单元是《双节棍》校本教材第二个教学单元,单元内容是由单个发力动作串联成组合动作的衔接技术,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单元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完成组合动作进行舞台表演的欲望,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双节棍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学生学习双节棍的兴趣,了解反弹的技术原理、特点及在双节棍技术体系中的作用,克服畏惧心理,利用前反弹技术完成简单动作间的衔接,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三年级武术兴趣班的学生,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具备了一定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一定基础的运动能力。有4名学生可以完成多个双节棍组合动作,在教法上运用异质分组帮带的学习形式,有效利用优质学生资源,发挥“小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将学生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的机会,并搭建展示平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教师示范(提出问题)→做实验(探索问题实质)→体验练习(进一步验证)→前反弹技术学练(学习实践)→组合动作学练(扩展学习)→分组练习(练习巩固)→组合动作创编展示(创造性应用)。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篇7

1、能了解西欧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特点以及 在西欧社会的影响

2、归纳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

3、分析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

4、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学习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学习难点:

如何理解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解决下面的问题。

1.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意大利等国。

2.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与教会观点相悖的思想都被称为“”;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5.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的制度结束,也衰落了。6.东罗马帝国定都,此地原称。

7._________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13世纪末,国家在西亚兴起,15世纪中期,他们攻陷,灭亡了东罗马帝国。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

2、我们的问题(学习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提出来向全班同学推荐)

3、老师的问题

①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内容、后果。

②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③市民阶级的形成及意义

④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课文动脑筋。要结合中国历史展开广泛的讨论。

(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

(四)系统总结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五)巩固训练

1.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

B.法兰西王国

C.拜占廷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于

A.查里马特改革之前

B.查里马特改革之后

C.大化改新以前

D.大化改新以后

3. 产生的时间是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1世纪

D.2世纪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权力是

A.君权B.兵权

C.财权

D.神权

5.拜占廷帝国就是

A.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6.拜占廷帝国的首都是

A.安卡拉

B.君士坦丁堡

C.巴比伦

D.罗马

7.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又延续了大约多少年

A.500多年

B.800多年

C.1000多年

D.1200多年

8.拜占廷帝国是怎样由盛转衰的?其原因是什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九年级上册民族团结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2、能力目标:结合课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观点对民族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归纳的能力及关心国家大事、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牢记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并为各民族地区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重点:

1、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2、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3、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党和国家不但确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且还根据我国各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落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政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讲授新课:

1、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的背景

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生答后师归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均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科、教、文、卫等事业还相对落后,与东部差 距较大。因此,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改善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先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方面。

2、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引导过渡: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呢? 指导学生看课本,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作出回答。(1)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如果没有国家的帮助,要消除各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差距,一时难以办到,同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民族经济自身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经济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本地区的落后面貌。

(2)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方针 主要采取人才支持、援建项目、合资经营、联合生产、联合开发、补偿贸易等方法。

(3)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

要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早到因地制宜,区别情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实行多种经营,发展本地的民族经济。

(4)同时,国家通过财政、税收、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3、民族花园

阅读课后《西藏50年的经济发展》了解西藏经济发展的过称及成果,从中总结西藏发展的经验。

4、探究与体验 找一找

请你查阅资料,说说我国民族地区有哪些资源优势?

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呢?请你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你居住地区的优势资源是什么?地方政府是如何开发利用的?

5、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1、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

2、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方针

3、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

4、国家通过财政、税收、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发展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党和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讲授新课

1、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1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个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第六课 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国家保障 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措施。带格式的: 居中 格式的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查阅与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对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政策有更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整合资料,并合理运用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创造活动的成果,能够尊 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促进民族团结。

二、教学重点:

1、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2、国家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国家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提问法、举例法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民族语言即使民族文化的构成工具之一,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的 精神创造活动的成果。我国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讲讲授新课:

一、语言文字的产生及其功能 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主要因素,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共同语言是促进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 民族的主要要素之一。

(2)民族语言是本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思维、交流 思想的工具。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4)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 种主要力量。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主要因素,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 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共同语言是促进一个民族形成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 民族的主要要素之一。

(2)民族语言是本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

(3)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4)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 种主要力量。(5)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二、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民族语言(约有 80 种左右)5 个语系 10 个语族 15 个语支

四、少数民族文字概况

(1)原有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 克、傣、俄罗斯、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苗、彝、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京等民族已有了文字。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有蒙古文(2 种)、藏文、维吾尔文、哈萨 克文、朝鲜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傣文(2 种)、景颇文、傈僳文、啦祜文、俄罗斯文、苗文,共 13 个民族 15 种文字。其中,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在各自 民族中广泛使用。俄罗斯文、塔塔尔文和乌孜别克文使用人 口较少,近年来已基本上不再使用,这部分人已分别使用了 维吾尔文或汉文。历史上的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滇东北苗文、佤族的撒 喇文,分别是 20 世纪上半叶之前由西方传教士为传播宗教而 创制的文字,文字很不完备,使用人数很少。

(2)新创制的民族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先后帮助 11 个民族创制 15 种 拼音文字,即苗文(4 种)、壮文、布依文、彝文、黎文、纳西文、傈僳文、哈尼文(2 种)、侗文、佤文、土族文等。到目前全国 共有 20 个少数民族使用 30 种文字,其中蒙古、藏、维吾尔、哈 萨克、朝鲜、柯尔克孜、锡伯、拉祜、佤、壮、布依、哈尼、纳西、侗、土族等 15 个民族各有一种文字,另外彝文分传统彝 文和川西规范彝文 2 种;傈僳文分老傈僳文和新傈僳文 2 种;景 颇文分景颇文和载瓦文 2 种;傣文分西双版纳傣文、德宏傣文、金平傣文、傣绷文 4 种;苗文有滇东北老苗文、滇东北苗文、川滇黔东苗文、黔东苗文、湘西苗文 5 种。

(3)改进的民族文字 中国政府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曾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改革了文字,又帮助傣族、拉祜族、景颇族改进了文字。到 20 世纪 80 年代,拉丁文的彝文被废止,被经整理和规范 的传统彝文所代替。改革和改进的文字,除维吾尔文、哈 萨克文恢复老文字而停止使用外,德宏傣文、拉祜文、景 颇文至今仍在使用之中。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课后“探究与体验” 你属于哪个民族?民族语言是什么? 你都会说哪几种民族语言?举例说明,学会其他种类的民族语言,在生活中具有什么优 势? 第三课 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1、知识与技能:风俗习惯及其形成、重要性,风俗习惯的多样性。风俗习惯的特点和尊 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意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践行能力。

2、过程与方法: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进行点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树立正确风俗习惯观,尊重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

二、教学重点:风俗习惯及其形成、特点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怎样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法,指导阅读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尊重少数民族的风 我国地域辽阔,拥有 56 个民族,在衣食、饮食、婚丧、俗习惯 节庆、生活方式等方面各具特点。

了解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及形成

1、我国各民族的风俗(1)、风俗习惯及其形成:

习惯 ①什么是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 的因素: 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 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 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 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 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 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 异,称之为“风 ”;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 理解风俗习惯 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 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 1 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 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 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 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 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 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②风俗习惯的形成及形成的因素: 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重大历史事件和 重要人物都是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因素。③风俗习惯往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我国各民族的风 俗习惯各具特点: 饮食习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养猪、不食 猪肉。服饰特色: 丧葬习俗: 节庆: 禁忌:

2、风俗习惯的特点(1)群体性 只要形成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历史和自然因素存在,民族风俗习惯就会长期存在。民族风俗习惯时代相传,已渗透到该民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2)民族性 民族风俗习惯主要反映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和 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体现着民族性;由 于这种风俗习惯往往和一个民族的历史、情感相联系。(2)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 和经济条件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会表现为各民族之 间风俗习惯上的不同。结论:民族风俗习惯对民族关系有很大影响。尊重民 族风俗习惯,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2 阅读与思考:

1、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请列举不同民族习惯的实 问题驱动,促使 例。

2、民族风俗习惯有何特点? 学生阅读理解民 族风俗习惯的特 点 课后作业: 通过阅读课后“民族花园”及查阅资料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做笔记。

第四课 宗教信仰自由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重点难点:全面正确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国的宗教概况

1、知道我国有五大宗教:。

2、明确我国各宗教都有的传统。

3、我国现阶段的宗教,其本质仍然没有改变,仍然是一种非科学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二)我国的宗教政策(本课重点和难点)

(1)宗教信仰自由的地位:。(2)宪法规定(宪法保障):

(3)内涵(很丰富,一句话理解就是都有自由)(注意1: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能信教,应是彻底的无神论者)(注意2:不能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注意3:不能到公共场所宣传有神论)

(4)80页最后一段是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进一步说明(不得强制、不得歧视、保护正常的、基本权利、人权)

(注意4: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但不允许外国传教士到中国传教)

(三)弘扬科学精神

1、我国现阶段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82页框内)

2、青年学生要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意5: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也不是反对人们信仰宗教,总之就是信仰自由)

(四)综合探究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的表现:

2、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的一系列政治制度有(人民民主权利真实性的制度保障)学习小结和课外作业:

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含义?(2)实质?(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

答(1)信不信;信哪种;信那派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

(3)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九年级上册《谈读书》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小说基本知识。

②了解典型的含义,学会分析人物性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自学和讨论法

四、使用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天空飘着雪花的静谧的夜晚,坐在温暖的家中,手捧一本小说,与书中的他共渡欢乐时光,是多么令人向往。然而,你可知道怎样去欣赏小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小说吧。

(二)知识盘点:到岁末,各大商场、各大公司都在进行年终盘点,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下知识的盘点,请大家翻开课本259页,快速阅读内容,找出你认为重要的地方划下来。(几分钟后,出示大屏幕上的问题,找学生回答)

1、什么是小说?小说包括哪几个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3、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按篇幅长短,小说如何分类?(学生回答时,教师简要解释)

(三)走进人物画廊:通过知识盘点,我们了解到小说的一些基本常识,我们也明白了,人物是小说的灵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物画廊,猜一猜他们是谁,他们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出示大屏幕上的人物,让学生讨论、补充说出人物性格)

孙悟空:勇敢、善斗、神通广大、忠诚、具有反抗精神。

林黛玉:多愁善感、清高孤傲、博学多才、对爱情执着。

林冲:武艺高强、循规蹈矩但逼上梁山后反抗到底。

诸葛亮:忠诚、有智谋。

少年闰土:勇敢、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

韩麦尔先生:爱国。(通过这个环节,既让学生掌握概括人物性格的方法,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讲解典型:

(出示大屏幕)为什么这些人物总那么栩栩如生,在我们心中长驻,因为他们都是个性鲜明的典型。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典型的知识。典型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是共性个性的统一。

我们常说环境塑造人,这个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主要的是社会环境,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例如孙悟空,如果只看他的大闹天宫,我们也许会认为有些过分,但仔细想一想,孙悟空是在拼搏之后得到了一个齐天大圣的称号,他自认为得到了认可,受到了尊重,没想到只是个骗局,他的尊严受到了践踏,他的人格受到了侮辱,所以他的`反抗才这么无法控制,他是在为尊严而战,大闹天宫是在这个特定背景下产生的。同样,那么一个勇敢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悟空对那么一个软弱、迂腐甚至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唐僧无比忠诚,是因为唐僧是他经历了五百年沧海桑田后给他自由的再造父母,而且还给了他真心的关爱,所以,他要士为知己者死。这也是中国人共同认可的做人标准。也就是说,我们认可的典型,一定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所谓共性,是人类共同认可或共同批判的。当然,每一个典型都必须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魅力,也不会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象李逵和鲁智深,他们何其相似,但我们却从不会混淆。李逵的对母至孝、对宋江的绝对忠诚和卤莽,鲁智深的扶贫济弱、粗中有细又是多么的鲜明啊。所以,我们心中的形象一定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五)我心中的他/她:大家心中一定也有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一起来说说他的性格特点,特别强调那个最让人难忘的一点。

(六)布置作业:以“善良、诚实、爱心、智慧、忠诚”为话题,任选一个角度,写一个人物,要写出人物的个性。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词五首》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掌握吟读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与难点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通过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掌握吟读欣赏词的技巧与方法。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二、新授

(一)、1、范读词五首。

要求:勾划字词,记住字音。

2、学生齐读词五首。

(二)学习《望江南》

1、夯实基础

教学过程

2、读文本

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3、读文学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4、本词小结总评

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再读一遍本词。

(三)学习《武陵春》:方法同第一首,并比较阅读。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三、作业:背诵两首词,准备默写。

板书:望江楼

梳洗 独倚江楼 → 希望

望 过尽千帆 斜晖、水→ 失望

肠断 → 绝望

武陵春

只恐 载不动

花已尽„ 倦梳头

愁 物是人非 欲语先流

闻说

也拟

第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2、齐背读已学过的《望江楼》和《武陵春》

二、新授

(一)学习《渔家傲》

1、夯实基础

(1)字词过关

塞()()()嶂()浊()

燕()羌()人不寐()

(2)作者及背景

范仲淹(980--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这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2、读文本

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教学过程

3、读文学

所写的风景“异”在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明确:天气极寒、特异的边声(风、马、号角)、戒备森严。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僻,暗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4、学生齐读本词

(二)学习《江城子》

1、夯实基础

(1)字词过关

猎liâ 擎qíng 貂裘diāoqiú 卷juǎn 鬓bìn 挽wǎn

(2)作者及背景

2、读文本

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3、读文学

“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4、学生齐读本词

三、本堂小结

范仲淹在《渔家傲》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凝练。苏轼的《江城子》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

四、作业:

抄写字词,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部分板书: 渔家傲

衡阳雁去

写景: 塞下秋景 四面边声 荒僻

千嶂里 长烟落日(异)★思乡

浊酒一杯 燕然未勒 爱国

抒情: 壮士秋思

羌管悠悠 人不寐→将军、征夫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齐背读已学的四首词。

2、今天我们学习最后一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二、新授

(一)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1、夯实基础

(1)字词过关

挑tiǎo 麾huī 炙zhì 弦xián

塞sài 的dí 霹pī 生shēng 身shēn

(2)知人论世

作者及背景: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2、读文本

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渔家傲》:思乡、爱国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爱国

《破阵子》: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三、拓展延伸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语文学习资料

语文学习资料

四、练习巩固

“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在古代诗词的学习中,注意“酒”这个特殊的意象,收集与“酒”有关的诗句。

五、学生自读全五首词。

六、作业:

背诵词作,完成相关练习。

九年级上册语文《一双手》教案 篇11

目标任务:

整体感知(多角度描写);感悟精神

教学方法:

圈点批注;阅读感悟

导入:

_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写人的文章,而写人的文章要写得成功,势必要把人物写得成功,那么写人的一般方法有哪些呢?

……

_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人的文章——一双手(板题)

_同学们课前对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我想了解两个简单的信息:

1、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

2、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

3、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分?

_作为一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么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

新课学习:

一、整体感知内容

(一)、朗读课文,(听读的同学注意圈划“文中是如何具体从细处描写作者所见到的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 [师扳书:所见]

(二)、填充句子:文章写了一双__________的手。

1、填充句子(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对写手特征的的句子进行评注。

2、齐读所填充的句子(感知多角度写手的效果)。

3、评注手的特征:粗、硬、老、干、厚、色深、大……

(三)、形象感知手“大”的特征。

1、选一大手的学生到黑板上画自己的手,并标上尺寸。

2、其他学生量自己的手,并记录下尺寸和张迎善的手比比看。

二、品语人物精神

(一)、从“美、丑”的角度评价一下张迎善的手的外形。

(二)、刚才写了所见的手的丑的外表,那么,造成张迎善手的“奇丑”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记者姜孟之从采访中了解到了吗?从文中找出来,并标划出来。

1、标划。

2、齐读体会。

(三)、相对于张迎善的手的.丑的外形,而了解了造成他手丑的原因之后,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师引导谈谈感想)

(四)、填充句子,品悟精神:

文章通过描写所见所闻的张凶善的一双奇手,表明了他是一个______的人。

(五)、师引导学生作结:美往往是以丑作为代价获得的。那么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你能列举相似的例子说说吗?(师引导联系课文一例一结)

(六)、品读课文

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很短小,通过一双手反映了一位林业工人的高尚的品质,写得非常成功,这与文章的写作艺术也是分不开的。请你就文章的某一个角度评说一下其成功之处。(如:选材、语言、修辞以及对比、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的运用)

_师作巡视并作好指导,充足时间品注好后,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总结全文(结合课堂学生的掌握情况从内容到写法,从表象到精神)。

_ 最后让我们用一句饱含深情的话结束这堂课吧:

请同学们续写:

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写一篇短文:妈妈的一双手(也可写令你难忘的一双手)

板书设计:

一双手

九年级上册《谈读书》教案 篇12

1.熟悉读后感的一般写作思路和方法。

2.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能围绕感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

3.学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共同提高读书水平。【训练重点】

学会提炼和表述感点,能围绕感点展开较为充分的论证,做到“引”有针对性,“联”有侧重点。

【训练过程方法】

采用老师下水示例、知识导引法、例文思路启迪法开展训练,通过讲授、讨论、赏析、练习、模仿、展示、评价、借鉴、修改等途径方式,训练学生怎样提炼和表述感点、如何围绕感点展开论证,指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技巧。【文题呈现】 就本学期(九年级上册)学过的谋篇课文或推荐阅读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提示:

1.选定课文或名著后,可以再仔细读课文或名著的片段,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课文或名著时,要仔细核对原文,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3.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读后感》。【老师解题】

什么是读后感?就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简而言之,“读后感”就是读书的感悟。

写好这次作文,首先是要选定一篇课文或一部名著,到底选哪一篇课文或哪一部名著呢?老师认为,所选课文或者名著一定是你最喜欢的,而且印象最深刻最让你心动的。然后要弄清楚,你最喜欢这篇课文或者这部名著的哪一点,是记叙的事情,还是所写的人物,或者是所写的景物,或者是所说的道理。也就是要找好读书的“感动点”。找到了“感动点”,就把这个“感动点”做一个仔细的分析,看你就此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你明白的道理就是这篇读后感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确立了,“读后感”就有了主脑,论说就有了目标。最后,根据中心论点选择好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条有理地论证中心论点。【老师作文】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谈读书》读后感

培根在《谈读书》中写道: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是的,读书不仅可以愉悦心情、美化言辞、增长才干,而且还可以提升人生境界。正所谓: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上一篇:高二化学提高成绩的方法下一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