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推荐8篇)
在各大网站搜索栏里输入“自主知识产权”这个词,就会发现与之相关的新闻数以千计,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也毫不为过。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EVD闪亮登场„„“自主知识产权”这几个字还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应该说“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去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
个人认为,“自主知识产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仅就媒体上常见的所谓“自主知识产权”的含义,发表一些管窥之见。
个人认为,首先像专利这种知识产权,必须是经过法律规定的程序授予权利,才能称之为拥有知识产权。一家企业刚刚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的的确确是自己发明的,而且技术上也绝对先进,能不能称之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呢?不能,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去申请专利,也不可能获得授权,连知识产权都没有,又怎么能谈得上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呢?
仅有一两项专利就能概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吗?我们的DVD生产厂家不是没有自己的专利,而是因为有几十项核心专利被国外的所谓“6C”、“3C”、“1C”们所掌握,避不开,绕不过去,要想继续生产,就得交费没商量,除了接受人家的城下之盟,别无选择。可见,没有控制力,仍然谈不上“自主知识产权”。我国有一家制药企业,完全掌握核心专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家试行标准,原先几乎完全占领国内市场的国外生产厂家,现在几乎完全退出了中国市场。今后包括国外厂商在内,要想在中国涉足该产品就必须符合这个标准,而标准背后就是专利,这就是控制力。
有技术,没有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确认,谈不上自主知识产权;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没有控制力,也不是自主知识产权;只有拥有核心技术,可以主宰市场,不受制于人,甚至让别人受制于自己,才是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
什么是专利
专利是专利法中最基本的概念。社会上对它的认识一般有三种含义:一是指专利权;二是指受到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三是指专利文献。例如:我有三项专利,就是指有三项专利权;这项产品包括三项专利,就是指这项产品使用了三项受到专利权保护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外观设计);我要去查专利,就是指去查阅专利文献。专利法中所说的专利主要是指专利权。
所谓专利权就是由国家知识产权主管机关依据专利法授予申请人的一种实施其发明创造的专有权。一项发明创造完成以后,往往会产生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发明创造应当归谁所有和权利的范围以及如何利用的问题。没有受到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难以解决这些问题,其内容泄露以后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项发明创造。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以后,专利法保护专利权不受侵犯,任何人要实施专利,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并按双方协议支付使用费,否则就是侵权。专利权人有权要求侵权者停止侵权行为,专利
权人因专利权受到侵犯而经济上受到损失的,还可以要求侵权者赔偿。如果对方拒绝这些要求,专利权人有权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权是一种知识产权,它与有形财产权不同,具有时间性和地域性限制。专利权只在一定期限内有效,期限届满后专利权就不再存在,它所保护的发明创造就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专利权的有效期是由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权的地域性限制是指一个国家授予的专利权,只在授予国的法律有效管辖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每个国家所授予的专利权,其效力是互相独立的。
专利权并不是伴随发明创造的完成而自动产生的,需要申请人按照专利法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申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认为符合专利法规定的申请才能授予专利权。如果申请人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申请,无论发明创造如何重要,如何有经济效益都不能授予专利权。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必须将发明内容在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或图片、照片中充分公开,因为在把无形的发明创造变成专利权这种权利时,要靠权利要求书或图片、照片来划定保护范围,而这些公开的内容是支持权利存在的惟一依据。记载发明创造内容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或者图片、照片就是专利文献中最重要的部分。
专利在国际上通常指发明专利。我国专利法除发明专利以外,还规定有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并规定发明专利批准以后有效期为从申请日起算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为从申请日起算10年。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方面或文化艺术方面,对创造性的劳动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个定义包括三点意思:
(1)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人的智力成果,有人称为精神的(智慧的)产出物。这种产出物(智力成果)也属于一种无形财产或无体财产,但是它与那种属于物理的产物的无体财产(如电气)、与那种属于权利的无形财产(如抵押权、商标权)不同,它是人的智力活动(大脑的活动)的直接产物。这种智力成果又不仅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表现。但它又与思想的载体不同。
(2)权利主体对智力成果为独占的排他的利用,在这一点,有似于物权中的所有权,所以过去将之归入财产权。
(3)权利人从知识产权取得的利益既有经济性质的,也有非经济性的。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因此,知识产权既与人格权亲属权(其利益主要是非经济的)不同,也与财产权(其利益主要是经济的)不同。
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两部分。
■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等。下面只指出工业产权中的一些主要类型:
△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则。商标是产业活动中的一种识别标志,所以商标权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产业活动中的秩序,与专利权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产业的发展不同。
△专利权与专利保护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对该项发明创造拥有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厉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专利保护采取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平行运作、司法保障”的保护模式。本地区行政保护采取巡回执法和联合执法的专利执法形式,集中力量,重点对群体侵权、反复侵权等严重扰乱专利法治环境的现象加大打击力度。
△商号权。即厂商名称权,是对自己已登记的商号(厂商名称、企业名称)不受他人妨害的一种使用权。企业的商号权不能等同于个人的姓名权(人格权的一种)。此外,如原产地名称、专有技术、反不正当竞争等也规定在巴黎公约中,但原产地名称不是智力成果,专有技术和不正当竞争只能由反不当竞争法保护,一般不列入知识产权的范围。
■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版权。版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对某项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任何人要复制、翻译、改编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权行为。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力成果作为财产来看待。著作权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的原+创作者,依法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
从专利法的视角, 研究专利侵权的判定依据和原则, 我们可以寻求规避专利侵权风险的企业高效自主创新之路。下面仅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例进行分析。
一、检索分析专利文件和公知技术是研发前最重要的工作
《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 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新颖性, 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现有技术, 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即指申请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在国内公开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创造性, 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专利法中规定, 被授予专利的技术必须全面公开。申请专利时申请人递交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权利要求书 (即权利人申请专利时所填写的要求保护的范围的文件) 是确定被控物是否侵权的对照标准。在进行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时, 首先, 要以被侵权的专利的权利要求书为依据, 确定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即该专利的技术特征。然后与被控物的技术特征进行对比来判定。也只有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事项才是法律所保护的专利权的范围, 未记载事项或技术, 法律不予保护。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但说明书及附图的内容不能引入权利要求。
所以, 企业要想获得自主专利权, 就要使自己研发的技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也就是企业在研发新技术前, 首先要做的就是检索和分析国内外已有的公知技术和专利技术及其权利要求书, 避免自己研发的内容落入公知技术和现有专利的保护范围, 避免盲目研发, 进行无用的劳动。
但是, 如果研发完全避开权利要求书的内容, 另起炉灶, 则费用可能会较大, 研发周期也相对较长。因为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限于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 所以企业完全可以合法借鉴专利文件中权利要求书以外的内容, 如对于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案以及背景技术的描述部分, 在其中找到高效技术创新之路。
专利文件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可能提供了多种变形和技术方案, 其发明内容部分可能揭示了完成本发明的技术原理、理论基础或发明思路, 然而其权利要求却未必能精准地概括上述这些具体实施方案, 其技术原理、理论基础或发明思路也未必只对应其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方案。这样, 就可寻找权利要求的概括疏漏, 找出可以实现发明目的, 却未在权利要求中加以概括保护的实施例或相应变形;也可以通过应用发明内容中提到的技术原理、理论基础或发明思路创造出不同于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在专利文件的背景技术部分往往会描述一种或多种相关现有技术, 并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审查员也会指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而且, 有些国家的专利文件中还会指出与该专利相互引证的专利文献。因此, 借助于与该专利相近的技术文献, 完全有可能通过对现有技术以及其他专利技术的改进, 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二、规避全面覆盖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术特征的,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 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以上的技术特征, 或者有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这就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个最基本原则———全面覆盖原则, 即指被控侵权物 (产品或方法) 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必要技术特征全部再现, 即如果被控侵权物 (产品或方法) 的技术特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 则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被控侵权物 (产品或方法) 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并且相同, 缺一不可。
如果专利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是上位概念, 被控物使用的是上位概念中的具体概念, 此种情况下被控物侵权。被控侵权物 (产品或方法) 在利用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 此种情况仍属侵权。被控侵权物 (产品或方法) 对在先专利技术而言是改进的技术方案, 并且获得了专利权, 则属于从属专利。未经在先专利权人许可, 实施从属专利也覆盖了在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但应注意的是, 技术特征完全不一致或部分不一致处的替代技术是经过创造性劳动并比专利技术有了实质进步的, 不在侵权之列。
从全面覆盖原则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要避免专利侵权, 应清楚专利权利要求书所表明的保护范围, 避免产品或方法中的主要技术特征全部落入其保护范围, 应与保护范围中的技术特征有一个以上不相同也不等同的差异, 就是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如果仅为改进的技术, 只是有差异还不够, 必须是经过创造性劳动并有实质性进步的技术, 才是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才可能拥有完全自主的合法的专利权。
三、规避等同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中规定,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也包括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
在专利侵权判定中, 当适用全面覆盖原则判定被控侵权物 (产品或方法) 不构成侵犯专利权的情况下, 应当适用等同原则进行侵权判定。
等同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 而且包括与该必要技术特征实质上等同的技术特征。是指被控侵权物 (产品或方法) 中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技术特征经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相比, 从字面上看不相同, 但经过分析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 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 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就可以认定两者是相等同的技术特征。
被控侵权产品或者方法基于与专利基本相同的技术构思, 采用基本相同的手段 (包括产品部件的简单移位、方法步骤顺序的简单变换和专利必要技术特征的简单的替换、分解、合并等。) 替换专利个别必要技术特征, 导致其技术方案在功能和效果上劣于或者优于专利技术方案的, 仍应当认定被控侵权物采用了专利对应必要技术特征的等同特征, 但被控侵权物技术方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的除外。
对于故意省略专利权利要求中个别必要技术特征, 使其技术方案成为在性能和效果上均不如专利技术方案优越的变劣技术方案, 而且这一变劣技术方案明显是由于省略该必要技术特征造成的, 应当适用等同原则, 认定构成侵犯专利权。
从判定专利侵权适用等同原则来看, 如果企业的产品或技术方案虽然同专利产品或专利技术不完全相同, 但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 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 产生了基本相同的效果, 并且没有创造性劳动和实质进步, 就可能造成侵权。
企业规避等同原则的办法只能是针对专利的技术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创造性的优化研发, 使产品和技术有了实质进步或根本性的创新, 方能避免侵权。这种方法技术上的难度相对较大。这里的关键点在于找出权利要求各技术特征中最易缺省或替代的技术特征, 也就是突破口, 来进行创新, 而这需要有丰富的技术设计经验。
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 我们可以认识到, 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前, 就应该对该项目所涉及的专利技术和公知技术情况进行检索和分析判断, 对该产品所涉及的专利保护范围进行界定, 认真研究专利文件, 从而找到该技术领域中适合自己的“创新点”。可以合法利用现有专利技术并有所突破和再创造, 获得和实施新的专利, 这是企业对抗技术力量强大的跨国公司的有效策略之一, 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高效地进行自主创新之路。
摘要:专利侵权的判定依据和原则表明, 企业在研发前应充分检索和研究公知技术和现有专利技术的相关文件, 准确界定专利保护范围, 规避侵权风险。同时要对专利文件进行认真研究和借鉴, 找准创新点, 走高效的自主创新之路。
关键词:自主创新,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
参考文献
[1].孙利民.涉外专利侵权纠纷法律对策研究[D].中国知网, 优秀博硕士论文.
[2].周孜冶.专利侵权与回避设计[OL].互联网贴文.
杭州市科技局
工作创新点
杭州市科技局主要采取以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第一,设立“专利专项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每年能产生新的发明专利,并且专利实施率不低于30%的企业授予“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每年给予1万元的奖励。该项资金两年评审一次,试点企业也要同时参加评审,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将取消资格。目前杭州市有50家专利试点企业;第二,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科技项目的申请、立项、实施、验收、成果转化及奖励;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企业研发中心、农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重点企业的认定、验收、考核等环节中,并以此作为项目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知识产权工作举措
知识产权纳入科技项目管理的政策和相关文件
2004年杭州市科技局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中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杭州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管理办法》。
支持专利试点企业的做法
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每两年评审一次,对评审达标的企业享受专利试点企业政策支持。被评为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的,由市科技局、经贸委、知识产权局授予“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称号,可优先享受市专利专项资金的支持,获得每年1万元的奖励;并优先推荐报省级专利工作示范企业;帮助试点企业申报国家及省、市级的有关经济、科技计划项目和专利转化实施项目,争取有关部门在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以及相关政策、交流、咨询等方面的优惠服务。企业如同时是浙江省的专利试点企业,浙江省同时给予专利试点企业3万元的奖励。
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产权工作
杭州市科技局从2003年开始将知识产权纳入到科技项目申请、立项、实施、验收、成果转化及奖励;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企业研发中心、农业示范园区、龙头企业和科技创新重点企业的认定、验收、考核等科技工作中。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大的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和专利申请量的增长。
对我们的启示
浙江省的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在全国名列第七,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在全国名列第二,其中杭州市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占了很大比重。杭州市知识产权政策措施的出台,促进了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产生了一批像万向集团和中控集团的龙头企业。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是,政府不仅仅需要给予企业资金方面的扶持,更需要合理的政策引导和健全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北京市科委作为一个科技管理部门,每年有大量的科技成果产生,非常需要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到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管理和验收的各个环节中,并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考核项目的重要指标。从而有利于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万向集团
万向集团是一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企业集团,始创于1969年,经过30多年的求实创新,万向已经从创业之初4000元资金的铁匠铺发展成为拥有33100名员工、100多亿元资产的浙江省和杭州市的重点专利试点企业,跻身国家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520户重点企业。2004年,排名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的第33位、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的第52位、中国企业500强的第122位、浙江省民营企业50强和浙江省管理信息化先进企业。万向集团主要致力于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主营业务由万向节产品、投资银行、海外、贸易、物流等5大块构成。
工作创新点
万向集团自1998年开始实施专利战略以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体系,促进了专利与企业发展的结合。使专利申请量从1998年的12项增长到今年的65项,7年来增长了近6倍。万向集团的专利90%为自主研发,10%为合作研发。目前,专利产品年创产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该集团的独占与控制、许可与转让、投资与合作、引进与跟踪四大战略的实施,使该集团成功收购了世界上万向节产品专利最多的美国舍勒公司;全球最大的翼形万向节传动轴一级供应商——美国洛克福特公司股权,每年新增加了4400万美元的稳定订单。近年来,引进了国外各大公司数十项的发明专利技术生产许可证,给企业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利润。万向集团周边近千家小企业已经成为万向的供应商,基本上达到万向零部件年销售额50个亿,带动周边小企业年销售额达100个亿左右。
知识产权工作举措
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1998~1999年,建立专利保护意识,鼓励专利申报。1999年制定了《万向集团专利管理办法(试行)》。
第二,2000~2001年,建立专利管理体系,使专利与市场相结合。2000年制定了《万向集团专利基金管理办法》;2001年被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和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授予浙江省第一批专利示范企业;被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经济委员会授予杭州市首批专利试点企业。
第三,2002年至今,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使专利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2002年在首次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百强企业排行榜中,万向名列第九位;2003年再次被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经济委员会授予杭州市专利试点企业;200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公布的“2004年中国专利申请量国内企业百强排名”中,万向排名第91位,浙江省的第一位;2004年制定了《万向钱潮专利奖励办法》和《万向集团专利工作手册(试行)》;目前,万向的专利产品年创产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
管理组织情况
万向的知识产权组织管理、专利申请、保护、维权和宣传等工作,主要由万向集团技术中心下设的知识产权管理中心和知识产权维权办负责。集团下各机构设兼职专利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收集某项技术在谋取专利权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后,及时反馈给各相关企业进行研究,从而缩短研究开发时间及节约开发费用。还定期组织专利工作人员进行专利知识的强化培训,提高企业专利工作人员的工作业务水平;定期组织各企业从事产品开发、科技攻关等相关人员进行专利知识培训,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万向计划2005~2010年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与情况分析系统,培养企业内部的专利代理人,形成专利战略实施、产品与技术的专利性分析、专利代理申请、专利技术的引进与转让、专利诉讼等一体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专利申请奖酬措施
“十一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关键时期。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陕西,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经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神,结合陕西省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五”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进一步完善,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应用能力取得长足进步,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
1、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结构更趋合理 我省“十五”期间共申请专利15666件,获授权专利8388 1 件。我省2000年申请专利2080件,至2005年翻了一番,达到4166件,年均增长15%。其中发明专利、职务发明占总申请量的比例从2000年22.7%和32.1%,分别增长至2005年的40.6%和53.0%,专利申请结构更趋合理。
2、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得到加强和完善
“十五”期间,省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适时得到调整,职能进一步完善;省级知识产权管理机关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各设区市均设立了专门或兼职的知识产权(专利)管理机构,县级管理机构于2004年实现零的突破;西安高新区成立了全国首家管理范围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主要知识产权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全国首家专门领域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国杨凌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以省部共建的方式在我省成立;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省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先后成立。
3、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两批共7家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和第一批5个区域(单位)的省级知识产权区域试点等工作的开展,企事业单位应用专利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断提高。
4、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
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省先后有1万多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接受了形式不同的知识产权知识和 2 业务培训。通过世界知识产权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集中宣传和日常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经常性的普及宣传,专利及知识产权知识在社会公众中日益传播,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水平明显增强。
5、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得到改善
2003年9月,省人大十届六次会议通过了《陕西省专利保护条例》,并于2004年1月1日实施,为全省专利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完善的法规保证,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专利工作的开展。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省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全省无重大恶性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发生。“十五”期间,全省共受理专利纠纷案件136件,结案129件,共查处冒充专利543件。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统一部署下,开展了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为规范及净化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良好的创新与投资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6、专利技术产业化取得成效
先后有20个和24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2004年设立了“国家专利产业化(安康)试点基地”。2005年省专利产业化孵化计划开始实施,重点支持电子、信息、机械、化工、制药等领域的项目25个。2005年建立了“西部知识产权交易网”,启动实施了知识产权特派员工作,加强了专利技术交流,促进了优秀专利项目的转化实施,专利对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体现。
7、知识产权(专利)试点工作逐步深入
通过5年试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知识产权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专利申请量增长迅猛,2005年申请量是试点前的10倍。区内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已经成为示范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试点工作辐射和带动了全省特别是开发区专利工作的发展,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省内国家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工作逐步深入,省知识产权区域试点工作独具特色。
8、中介及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专利代理机构在改制后迅速发展,达到15家,从业人员81名,服务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得到加强,服务面不断拓宽,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十一五”知识产权(专利)工作面临的形势 当今世界,知识产权在经济、科技、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知识产权的拥有数量和质量已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创新空间和经济安全,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快速增长,掌握和控制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中的知识产权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 4 境”。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土壤,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陕西的基础。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已经成为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是建设创新型陕西的客观要求,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省知识产权(专利)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尚不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投入不足;企业创新能力较低,掌握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水平不高;高校和科研单位“重成果、重论文、轻专利”的现象比较严重,知识产权产出少,科教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专利转化率低,产业化机制缺乏,渠道不畅;执法力量和手段不足;知识产权专门人才队伍亟待加强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完善创新体系、提升创造能力,建立应用体系、增强应用能力,健全保护体系、提高保护能力,加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创新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能力”的总体要求,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使陕西知识产权工作进入更快更好发展的新阶段。
三、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十一五”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5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省知识产权(专利)工作的全局,紧紧抓住我国和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以大幅提升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将知识产权工作切实融入到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为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基本思路:按照《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专利)事业,以大力提升知识产权拥有数量和质量为重点,以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为核心,以加速专利技术产业化为抓手,以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为保障,准确把握我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态势,“抓源头、促中介、重应用、强保护”,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产业,为加快建设创新型陕西和西部经济强省服务。
奋斗目标: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全省知识产权(专利)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知识产权(专利)指标保持在西部前列,力争达到全国中等以上水平,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并与科技、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知识产权(专利)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以专利制度为保障的创新机制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全民知识产权意识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有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基本形成,企事业单位掌握与运用知识产权制 6 度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及优势产业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增加,专利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具体目标是:
1、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平均增速分别达到15%和10%,5年累计申请专利3万件,比“十五”期间申请量翻一番。到“十一五”末,年专利申请量达8000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量力争进入全国前10名,国际专利申请量大幅度提高。
2、进一步健全省、市、县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并在高新区和工业园区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
3、为主要研究院所、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各培训2-3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对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研究开发人员宣传培训达到3万人次。
4、推进企事业单位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引导重点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力争全省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以上研究院所都有专利申请。到2010年,5家企业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00件,10家企业超过50件,50家企业超过20件。
5、力争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00件和50件的县各达到5个,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区域性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6、积极组织实施1000项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专利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知名品牌。
7、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引导中介服务机构 7 向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到2010年,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30家(其中涉外服务机构3家),从业人员发展到300人。
8、建成一支高素质的专利行政执法队伍,执法人员达到150人左右,执法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9、建成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现有信息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和全社会专利信息利用率明显提高。
四、工作任务与措施
(一)宣传培训和教育
1、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在全省形成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和知识产权(专利)工作的重大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普及力度。
——组建省级和2支市级知识产权讲师团,深入全省各地企事业单位进行巡讲。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发布制度,定期向全社会发布我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建设由知识产权培训基地、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等组成的知识产权培训和教育体系,构建省、市、园区联动的培训机制,积极培养知识产权专门人才。
——积极配合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将知识产权知识作为干部培训的内容之一,使各级领导干部了解和熟 8 悉知识产权。争取在五年内使主管科技、经济、贸易的处以上领导干部掌握基本的知识产权知识。
——建立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为企事业单位培养2000名知识产权工作者。对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和广大科研人员普及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和实务技能。加快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和专利管理工程师的评定工作。
——引导和帮助1-2所有条件的高校开展知识产权学位教育,在大部分本科高校开设知识产权选修课,培养一批有专业背景和熟悉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二)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贸易的结合与协调
1、加强科技工作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提高科技创新的专利产出。
——将知识产权(专利)管理工作纳入到科研立项、验收、认定、奖励等科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将专利产出作为评价科技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2、加强经济活动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建立对企业并购、技术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的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和危害国家安全。
——建立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立项中的知识产权论证,支持优先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避免引进无效专利。
3、制定和完善对外贸易(技术贸易和货物贸易)中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政策。
——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对出口可能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实时监测和发布预警。
——实施知识产权兴贸工程,加大向国外申请专利的资助力度,提升出口贸易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份额。
(三)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
1、健全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
——加强省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小组的协调职能,实施“知识产权直通车计划”。
——在条件成熟的设区市逐步建立相应的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构。
2、完善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省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职能。——完善设区市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在重点县(区)和高新区、工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3、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研究制定促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
——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来陕开展业务。
4、加强对知识产权社团组织的支持与指导,充分发挥其联 10 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的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
5、完善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
——通过向知识产权人才缺乏的市、县和企业选派知识产权特派员,开展知识产权全程服务,促进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的协调、深入发展。
6、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西安代办处的工作。——进一步改善西安代办处的工作条件。
——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差错率考核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十一五”末年专利受理量达到9000件,比“十五”末翻一番。
7、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妥善处理涉外知识产权事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及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
——提高涉外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妥善处理涉外知识产权事宜。
(四)创造与应用体系建设
1、实施知识产权“四进”工程,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中坚作用,全面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
——全面完成西安市、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
——做好国家企事业单位试点工作,加大省级区域试点工作的覆盖面,及时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增强试点成效。
——组建企业知识产权服务小分队,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专利战略、标准战略与品牌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企业。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需要,产、学、研相结合,联合攻关,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2、建立鼓励发明创造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开展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和产品的认定。把知识产权产出量和拥有量作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作为各单位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认定的重要指标,作为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的条件之一,作为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和有突出贡献专家选拔评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设立省级专利奖,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专利技术、专利产品以及专利发明人给予奖励。
——适时调整资助重点,用好专利申请资助资金,促进我省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质量稳步提升。
3、加强专利产业化工作,提高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建设专利技术孵化中心,建立专利技术孵化平台。——大力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建立重大专利技术项目库,发挥专利产业化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做好专利产业化试点示范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多种渠道,每年实施转化200项专利技术。
——创新转化实施方式,积极探索专利拍卖、专利合作、网上交易等多种方式,拓宽专利转化渠道。
——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优先向省内企业转让实施。——实施特色产业“引擎工程”。围绕地方特色产业核心专利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结合地理标志保护、品牌战略以及标准战略的应用,着力培育一批地方特色鲜明的产业及产品,形成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服务地方特色经济建设。
(五)保护体系与能力建设
1、完善法规政策。
——加强法律法规的调查研究,适时修改《陕西省专利保护条例》。
——建立健全保护知识产权的规章制度,明确执法责任,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
2、健全专利行政执法体系。
——建立健全省、市、县专利行政执法体系。省知识产权局 13 着重大案要案的查处,并指导市县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对一般案件的查处。
——建立专利执法个人责任制和定期汇报制度,定期通报我省知识产权执法情况。
3、加强各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培训,不断充实力量,完善执法手段,努力建立一支勤政、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十一五”末专利行政执法人员达到150人左右。
4、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种知识产权违法活动,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尤其对一些影响较大的群体侵权、恶性侵权案件加大执法力度。
——加强与兄弟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合作,完善跨区域专利案件处理的协作机制,使跨区域专利案件得到及时有效的查处。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行政与司法部门之间的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沟通,使相关信息及时共享。
——加强对会展中假冒和冒充专利的查处工作,在全省商业企业中进行“无假冒和冒充专利商品商场”的评选工作。
(六)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1、制定并实施《陕西省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纲要》。——坚持以战略研究推进战略纲要的制定,以战略纲要的制定指导战略研究的思想,注重发挥知识产权专家、学者的作用,14 结合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实际,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为核心,以解决全局性、体制性和政策性问题为重点,从改善、加强政府知识产权宏观管理职能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入手,制定出《陕西省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纲要》,并积极组织实施,推动我省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发展。
2、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计划。
——关注国内外知识产权发展动态和趋势,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计划,通过一些前瞻性研究把握发展方向和规律,并着重研究分析新趋势对我国和我省的影响及相应对策,指导全省知识产权工作。
3、制定特色产业专利发展战略。
——支持一批有条件有能力的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区域特征、产业集群模式不同,围绕我省电子信息、现代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果业、绿色产业等特色产业,开展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制定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促进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专利信息平台建设与利用
1、完善全省知识产权信息网络、网站建设。
——加强“陕西省知识产权信息网”建设,使其成为发布知识产权政策法规和政务信息、传播专业知识、开展业务办理和数据查询、收集群众建议和意见的多功能、交互式信息网。
——逐步推进设区市建立知识产权信息网,鼓励有条件的县 15 建立知识产权信息网。
2、完善和扩充国内外专利数据库。
——完善世界主要国家的专利文献、检索工具及有关资料。——加强“中国杨凌农业知识产权信息网”的建设,对数据进行更深、更细和更专业化的加工,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和专业化的服务。
3、推进专题专利信息数据库建设。
——建立专题专利信息数据库,为促进关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陕南绿色产业基地、渭北果业基地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
根据国外相关报道,微软同尼康于今日签订了一份专利授权协议,该协议涉及尼康部分搭载Android系统的相机所使用的一些微软持有专利,在协议框架内尼康将向微软支付一笔专利使用费。
微软知识产权授权业务总经理David Kaefer发表了自己的主张:
本人(xxx)系xxxxx总经理兼技术总监,(xxxxx)系由本人及公司技术团队共同自主开发完成;目前,以本人作为申请人已就上述技术提交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已获受理。
——鉴于本人(xxxx)作为授权方拥有(xxxxxxx)专利申请,其专利申请号为(xxxxx),发文序号为(xxxxxxx),申请日为xxxxxxxxxx;
——并拥有该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鉴于受让方(xxxxxxxx)对上述专利申请的了解,希望获得该专利申请权;
——授权方同意将其拥有的专利申请权授予给受让方;
——鉴于受让方希望获得该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授权方同意将其拥有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也授予给受让方;
因此,本人就前述专利申请做如下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将拥有专利申请权及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下述专利申请授予(xxxxxx),并同意其使用该专利申请申报项目和奖励:
1、实用新型名称:;申请号:。
以下无正文
专利申请权人、专利申请优先权人签字(盖章):
1 文献综述
1.1 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
“创新”的定义起源于熊彼特教授,他认为创新就是把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到新的生产体系中。继熊彼特之后,众多学者对创新理论进行研究并丰富了创新理论体系。伊诺思在其著作《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中,从集合的角度对创新进行定义,认为创新是从项目选择、资本投入、组织建立到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与此同时,林恩从创新活动的时序过程对技术创新提出了见解,认为技术创新是从认识到新技术所具有的商业价值到将其转化为产品并在市场上销售的一系列行为过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成功的工业创新》中指出创新是一系列技术变革的集合,认为技术创新是从新思想的产生到创新的实施,最终使一个新项目得到应用的复杂过程。曼斯菲尔德侧重于从产品创新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解释,认为产品创新是从新产品构思到新产品生产及销售的全过程。弗里曼也对创新进行了研究,在其著作《工业创新中的成功与失败研究》中,他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在商业中应用以产生新产品和开辟新市场的商业化过程。我国学者对创新的研究起于傅家骥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以获取利益为目的而组织的一系列创新活动的综合,他们抓住市场潜在盈利机会,重新建立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生产经营系统,推出新工艺、新产品,进而开辟新市场。
1.2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现状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在思路和方法上有众多创新点,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参考。王敏晰运用“菲德模型”探讨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目前主要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作用实现,因此,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途径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及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1]。杨晓钦采用博弈模型对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困境进行分析,认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搭便车”的行为抑制企业自主创新,并构建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区创新投入能力的效果显著[2]。张同斌通过分析2004—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梯度变迁,认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的梯度变化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西部地区较显著。并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水平因受区域经济水平、需求因素、人力资本等影响而表现出不同梯度[3]。龚道大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并比较高新技术产业不同部门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程度,得出高新技术产业是带动中西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4]。于晶晶总结出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的研究存在注重经济评价、缺少技术评价,单目标评价较多、缺少总体评价等诸多问题,为此建立一套测定技术实力的指标体系并采取专利组合分析法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力[5]。李君借鉴学者们建立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确定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6]。王鸿禄认为专利对于区域创新能力起着支撑作用,区域创新能力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7]。赵莉分析企业专利管理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技术锁定对专利管理和技术创新绩效关联的调节效应。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专利管理提升技术创新绩效[8]。
2 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论文和专利分析
2.1 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现状
自贡市位于成渝经济带和四川省第二大经济区—川南城市群的几何中心,是一座老工业城市,涉及盐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良好,是企业投资发展的理想选择。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1年落足自贡,成为构建“五个自贡”及建设成渝经济区西南区域城市的主要载体。截至2014年,自贡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3家,其中大部分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区域分布来看,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成都经济区,2015年一季度成都经济区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到77.4%、76.3%。川南经济区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在12.5%左右,自贡位于川南经济区,自贡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占川南经济区的比重分别为41.8%,42.9%。可以看出,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川南经济区的发展处于优势,然而在四川省整体发展水平较落后。
2.2 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分析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得到截至2014年自贡市73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包括2014年当年新增的8家高新技术企业。然后以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为数据来源,将73家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分别作为专利申请人,数据的时间范围截止到2014年。将从专利数据库分别检索到73 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数量,包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采用excel汇总得出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分年专利总量,因2008年之前拥有专利的企业较少,故舍弃2008年之前数据,采用2008-2014 年数据进行分析,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2011年是个分水岭,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2011 年之前专利数量变化较为平稳,2011年之后专利数量不断增长,并且发明专利在专利总量的增长中做出了贡献。图1是73家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数量的共同成果,因为企业的成长时间不同、创新能力不同、规模实力不同进而造成专利申请量也有所差别,有的企业专利数量不断增长,有的企业专利数量保持平稳,而有的企业专利数量却逐年下降。本文分析自贡市73 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2014年专利数量变化情况,总结出表1。
(单位:家)
自贡市有36 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在逐年增长,有18家保持平稳趋势,然而19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数量在下降。分析发现这19家企业属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或者成立较晚的企业,它们的主营业务收入也比不上其它企业,因此这些企业应考虑投入资金用于自主创新,不断研发新的产品、申请新的专利。为了进一步区分不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别,本文把2008-2014年论文总量在100件以上企业定义为第一类企业,把总量在20~100件之间的企业定义为第二类企业,把总量在20以下的企业定义为第三类企业,企业分类情况如表2。
(单位:家)
第一类企业是成立较早、规模较大、人才较多的企业,它们自主创新能力强,不仅专利总量较多,并且每年专利数量不断增长。第二类企业与第一类企业差距不大,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研究发现,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大部分处于第三类,它们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图2进一步显示了各类企业占总企业数比重,大力发展第三类中小企业将为自贡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根据图1发现发明专利在专利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并且深刻影响着专利数量的变化趋势,因此发明专利数量更能体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表3列出了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2008-2014年发明专利占比的变化,由标准差看出发明专利占比变化较大,在不同年份不同企业发明专利占比有很大差别。2008-2014年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比重不低于40%的企业数分别为:6,10,10,16,12,12,9。可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多,在以创新驱动为发展方式的时代特征下,自贡市为了满足稳增长、调结构的趋势要求必须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
2.3 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论文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将73家企业名称分别作为论文作者的研究单位,设置数据的时间范围为2008-2014年,分别检索到各家企业每年论文数量,将数据导入Excel汇总得到自贡市73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论文总量,图3是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量与学术论文量的时间分布图。总体来看,论文数量变化较为平稳,2011年之后专利数量开始增长。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规定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自贡市紧紧追随党和国家的要求,落实科技创新战略,在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开年中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一改以往专利数量平稳的趋势。从专利和论文这两条时间曲线来看,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更加注重专利的申请而不注重论文的发表,主要是专利作为技术性成果能较快为企业带来收益,而论文作为基础性研究很难进行生产性转化。
3 结语
本文以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将专利和期刊论文作为测定指标,对自贡市73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专利和期刊论文这两种自主创新成果的功效不同,两种指标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从时间趋势分布图看出,自贡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和期刊论文变化形式不同,专利数量比同年期刊论文数量高,并且专利数量在2011年之后保持上升态势,期刊论文数量保持不变。说明企业自主创新以科学研究为先导,学术研究为企业应用服务,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发展。目前国内还没有分析软件能将专利和期刊论文结合一起进行研究,因此学者们可以开发一些将两者结合进行分析的软件,以提高专利和期刊论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王敏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启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4):54-57.
[2]杨晓钦.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政策选择[D].开封:河南大学,2009.
[3]张同斌,范庆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发展水平的梯度变迁与影响因素[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11):52-65.
[4]龚道大.高新技术产业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5]于晶晶.基于专利组合分析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研究——以青岛市10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例[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0.
[6]李君.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7]王鸿禄,张乔木.基于专利和高新技术企业视角的区域创新能力绩效评价[J].山西科技,2015,30(2):8-10.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汽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汽车产销478.43万辆和479.27万辆,同比下降1.83%和3.40%。其中乘用车产销377.12万辆和377.37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10%,销量下降1.25%;商用车产销101.31万辆和101.90万辆,同比下降11.40%和10.60%。
此外,3月,汽车产销表现较好,为历年3月份产销最高水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商用车环比增速快于乘用车。而且1月~3月,汽车产销同比下降1.83%和3.40%,与1-2月相比,降幅进一步收窄。为此中汽协对于今年全年车市正增长仍表示乐观。而3月乘用车市场分车型表现如何,请见TOP12(文中增速指环比):
紧凑型车销量前十
别克凯越已连续三个月稳居该排行榜的第一名,并与主要竞争对手雪佛兰科鲁兹拉、大众朗逸开了距离。此外,该排行榜与今年2月份相比,少了两款自主品牌车型。它们分别是3月已滑至11名和14名的腾翼C30与比亚迪F3。
下滑最明显紧凑车
长城腾翼C20R更像是压缩的腾翼C30两厢版,不过二者的售价定位又十分接近,故在销量上不免互有竞争,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腾翼C30表现更好。当然作为一款新上市的车型,长城腾翼C20R获得稳定的市场销量,尚需时日,但3月份其出现的这种销量波动值得关注。腾翼C20R今年3月仅销售76辆,与前几个月销售1000辆~2000辆,反差巨大。
上升最快的紧凑型车
长安逸动为新上市车型,当月环比快速上升,由2月的200多辆爬升至1000辆,属于正常情况。此外,另有一款自主品牌车型长城腾翼C50与逸动状况极为相像,虽然增速相比逸动要小,但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轨迹。该车1月、2月分别完成424辆和833辆的成绩,随后3月份上升到2496辆。未来腾翼C50的销量增长值得关注。
中型车销量前十
新款帕萨特的上市,进一步巩固了帕萨特在B级车市场上的地位,当月继续位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日产天籁是由2月的第四上升至此,销量与利润一直是东风日产所纠结的话题。据信,天籁之所以能力压雅阁与凯美瑞,正是源于其大幅让利。3月,同样来自日系的雅阁尽管环比也有较高上升,但排名却没有变化。此外,一汽大众迈腾3月也有上佳表现,当月完成15994辆,实现历史新高。事实上,迈腾自去年10月开始已连续3个月破万,只是进入2012年开始走跌。
中型车最快下滑
从主流B级车销售车型看,雪佛兰景程3月销量环比下滑最高。由此前的2000辆~3000辆下跌至至当月的不足千两。景程定位高于雪佛兰科鲁兹,但性价比明显弱于后者,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窘态。随着迈锐宝的强劲登陆,景程的地位会进一步尴尬,受关注度会继续降低。当然目前这还只是一种猜测,究其原因尚需进一步观察。
上升最明显中型车
3月份环比上升最快的车型是来自自主品牌的中华尊驰,环比增长878%,此外还有一款是来自江淮的宾悦,环比增长也达到了575%。不过这两款车,此前销量均较低,高速增长值得我们留意,却并无太大实际意义。增速排在第三的是来自北京奔驰的奔驰C级,该车此前的销量规模在2000辆~3000辆的水平,在进入2012年后,销量开始走低,其3月的销量增长完全是恢复性增长。目前,随着奔驰GLK的投产,是对北京奔驰产能的或许是一个挑战。北京奔驰的产能一直是个迷(对外公布口径不一),另外从奔驰C级以及奔驰E级今年1月、2月销量下滑的情况看,奔驰或在此期间进行产能升级。
3月小型车销量十佳
雪佛兰赛欧是打入小型车市场比较成功的一款合资品牌车型,其(两厢与三厢版合计)一直“统治”着小型车市场。其售价已与自主品牌十分接近,促使自主品牌产品在价格上进一步下探。另一款来自雪佛兰品牌的爱唯欧3月也挤进销量前十,实现在此排行榜中的一个唯一,即一个品牌入围两款车型。并且爱唯欧的销量呈现出上升趋势,前景不容小视。自主品牌在小型车销量十佳里的份额,不断被挤占,未来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加强。
下滑最明显的小型车
进入2012年以后,一汽威志几乎进入到了停产的状态。与此对应的是,有消息传出,天津一汽威志从2006年10月25日上市至今,已经走过5个年头,而随着中国小型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天津一汽也计划推出威志的改款车型,并将其命名为威志V5。3月一汽威志环比大幅下滑也就不难理解。
上升最快小型车
3月本田飞度销量完成4598辆,处于其销售以来的中上水平。自2010年以来,3月基本都是飞度的“黄金”销售期,事实上也是整车市场的销售旺季。从广汽本田整体的销量看,今年1月、2月其销量均处在历史较低水平,只是期间飞度的销量更低。据此推测,1月~2月广汽本田很有可能在进行生产线的改造或维修。
微型车销量排名
奇瑞QQ继续领衔微车销量排行榜,而且长安奔奔迷你依旧紧随其后,销量并没有被明显拉开。往日的明星车型比亚迪F0在出现严重跌幅后,3月销量出现了一定的回缓,达到4500辆,尽管与此前的销量过万尚有一定差距,但是这种反弹信号值得注意。此外,3月微型车销量排名中,新挤入一款车型是来自于海马的爱尚,刚刚上市,便完成近千辆的销量,前景还是比较被看好。
中大型车销量排名
奥迪A6L今年3月完成销售12043辆,继续领跑中大型车市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宝马5系,当月破天荒的突破7000辆。另外,当月除沃尔沃S80与别克林荫大道环比略下降外,其他几款中大型车均有上升。其中,增速最高的还要当属奔驰E级。
SUV车型销量前十
3月份,本田CRV以21124辆的销量领跑SUV车型销量排行榜,挤掉今年以来的SUV的销量老大上海大众途观。本田CRV完成两万辆以上的销量,归功于新款CRV上市带动的销量上升。但笔者不敢完全苟同,新款CRV于2月底上市,其销售增量至少在上市之初会比较有限。而因新款CRV上市使老款车型降价销售消化库存也可能是主要原因。长城哈弗H系列当月继续保持排行第二的位置。而此前排名第一的大众途观已滑至第四,不过从累计销量上看,大众途观今年一季度仍是销量冠军。除去销量前十的SUV车型外,两款国产的豪华SUV车型也同样值得关注。3月华晨宝马X1时隔两个月后再次上报销量,而先前已经投产的奔驰GLK并无销量,或是其调产还在进行中。
另外,从SUV整个市场情况看,自主品牌竞争力明显趋弱,销量前十中仅占据3个名额。不过值得庆幸的是,2012年SUV市场依旧表现强劲,3月SUV车型销售17.62万辆,环比增长26.79%,同比增长32.38%;1月~3月SUV车型累计销售44.16万辆,同比增长18.05%,远高于整体市场的增长情况。市场需求的强劲为其他品牌的SUV车型提供了发展空间。
MPV车型销量前十
在MPV细分市场的争夺中,东风柳汽无疑是最大赢家。除景逸外,在新上市的1.6L版本的带动下,菱智也逐渐发力。两者分别占据了MPV车型销量排名的第一和第二位。老牌的MPV销售冠军江淮瑞风以及别克GL8,开始春风不在,排名被迫下挫。而一直陷入销量颓势的本田奥德赛,今年开始出现回暖迹象。3月,销量前十的MPV品牌共销售3.91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86.50%。不过,2012年MPV整体市场增速开始大幅下降,3月MPV车型销售4.52万辆,环比增长7.59%,同比增长0.42%;1月~3月MPV车型累计销售12.37万辆,同比增长1.62%。该车型增速已大不如前,这就意味着该市场的需求放缓,而在有限的市场需求环境下竞争会更加激烈。
合资也惆怅
数据显示,今年1月~3月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整车161.78万辆,同比下降8.1%,占市场总销量份额为的42.9%,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在轿车市场,今年1月~3月,我国自主品牌销售整车71.18万辆,同比下降14.7%,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7.8%,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分析认为,近年来,由于中低端轿车销售透支较为厉害,这将直接影响到最近几年自主品牌的销量,因此2012年自主品牌销量依然走低。就在自主品牌陷入“水深火热”之时,部分合资品牌日子也并非好过,甚至品牌、销量均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或正在边缘中挣扎。
挣扎马自达
4月5日,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布了马自达品牌车型2012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零售销量业绩:3月实现销售21038辆,同比增长2%;1月~3月共实现销售57631辆,同比增长16%,刷新了马自达品牌在华历年来第一季度的销量纪录。
其中,1月~3月,一汽马自达实现销量35105辆,同比增长5%;长安马自达共实现销量22526辆,同比增长37%。
一连串喜庆的数字背后,是一直以来外界对马自达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停滞不前的诟病。分析认为,马自达产品不够丰富,营销缺乏恒久力,使马自达的产品潜力没有得到很好挖掘,品牌价值难以得到市场的持久认同。
此外,其对中国市场认识不清,产品更新换代较慢。目前市场竞争激烈,更新周期缩短,产品推新节奏加快。一些车型几乎年年更新,而马自达车型更新缓慢,技术几乎一层不变。
由于对中国市场的研究不够,产品引入接连出现败笔。老马6换代车型睿翼上市后由于定位、价格和竞争对手增多等因素并没有延续老马6的热销。事实上,从马自达与睿翼的定位上看,睿翼明显要高于马自达6,但两者之间价位,却相差无几。同时两者属于同一技术平台,2.0L版的发动机性能又基本一致,起初两者相互挤占市场的局面比较严重。更为糟糕的举动还在后面,为使两个产品高低搭配覆盖B级车细分市场,2010年年5月初,马自达6开始降价销售,两者的档次明显被拉开。然而马自达6降价的直接恶果是给品牌价值等带来不利影响。
马自达8的引入国产虽不能说是败笔,但至少可以说是不成功。以商务为主的MPV市场相比以私人购车为主的城市SUV市场,明显表现后劲不足。而且国产后的马自达8并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为何将如此财力、人力资源投入到MPV车型上,而不是尽早推出马自达SUV车型(国产),让人不解。
也许马自达这家企业本身并没有那么高的期望值,在中国并不想做“最大玩家”。今年一季度马自达的表现,就已算令人满意。然而从品牌建设上来说,以“技术口号”杀入中国市场马自达,已是风光不再。此外,面对广阔的中国市场没有哪个企业不为之动容,一味的轻视中国市场,只会令其逐渐沦为不入流的品牌。
此前不久,马自达公司宣布下调2011财年业绩预期,净亏损预计达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2.75亿元),未来加大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投入已势在必行。马自达计划在今年年末,将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的4S店总数扩充到420家;此外,在今年夏季引进搭载新一代“创驰蓝天技术”的全新SUV“Mazda CX-5”。
落寞三菱
三菱是较早进入中国的日系品牌,而且品牌影响仍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但相较本田、丰田、日产等日系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凶猛的攻势,三菱在中国却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目前三菱在中国有两个合作伙伴(整车部分):广汽长丰(即广汽三菱)、东南汽车。
其中广汽长丰(湖南长丰)曾执中国越野车之牛耳,其猎豹汽车一度占据全国越野车43%以上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城市SUV迅速崛起之后,长丰并未跟上步伐。三菱对于这一变化,似乎视而不见,但事实并非如此,三菱在进口车方面积极导入城市SUV车型,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1年,进口三菱在华销售达到2.7万辆,同比增幅13%,其中欧蓝德EX·劲界的销量超过万辆,是进口三菱在华销售最好的车型。第一代欧蓝德曾在北京吉普短暂生产,但并未获得市场的认可,目前销售的欧蓝德诞生于2005年10月,如今已历经多次升级,市场表现较好。
显然三菱已清楚地认识到了该市场,但为何三菱没有下定决心,将城市型SUV导入国产?是合资股比过低,不利于利润分配;还是不愿将先进的技术引进到中国;或是没有更合适城市SUV车型导入,这些只有三菱人自己能够说清楚。三菱似乎正得益于进口车市场的红火(相较其国产车型2011年销售3.9万辆,同比下降10%),但国产车的一蹶不振,正逐步让其步入小众市场,甚至被边缘化。
除去与长丰的合作不成功,三菱在另一家东南汽车中的处境,也并不理想。2011年东南汽车累计销售11万辆,其中三菱品牌只占其中的28%,完成3.1万辆。
三菱正在试图改变着目前的状况,今年广汽三菱(股比对等的合资企业)将正式成立,但在失去这么久的机遇期之后,广汽三菱又能给三菱带来多少收益目前很难判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三菱若不放下一贯的傲慢,对中国市场仍未下定决心,三菱在中国的战略还将延后。
图强福特
从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获悉,今年3月,福特汽车在华批发销售汽车共计4.94万辆,相比于去年同期的5.53万辆下滑12%。今年第一季度,福特在华销量共计12万辆,同比减少约13.6%。
在华合资企业中,长安福特马自达3月供销售福特品牌车型2.74万辆,同比减少17%;商用车企业江铃汽车3月批发销量为2.2万辆,相比于去年同期的2.1万辆略有增加。
福特品牌还不至于完全被边缘化的境地,但目前福特在华国产车型年销量30万辆(乘用车部分),这样的销售成绩与福特的定位和规模远不成比例。此外,福特与同样来自美国的通用相比,更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推荐阅读:
知识产权与自主创新的联系06-29
论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09-14
知识产权专利知识06-30
谈阅读方法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07-27
英语自主学习方法和学习风格有哪些10-26
专利申请基本知识12-04
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网-自主招生之友06-25
自主招生网站自主招生之友简介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