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精选9篇)

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篇1

内容摘要:在我国,铁路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居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支持作用。但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铁路运输业发展呈现出滞后状态,对国民经济发展制约作用已一览无余。当前,铁路运输业虽然在不断地加大改革力度,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本文首先介绍我国当前铁路运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我国铁路运输业的现状,提出对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发展、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60年间我国铁路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有较大提高,客货运量大幅度增长;运输经营实现扭亏为盈,服务质量有很大提升;客运专线建设和既有线路的提速技术更是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受现实国情和我国经济改革中制约性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国铁路运输业现状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远远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当前我国

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一、我国铁路运输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铁路总体规模发展不足且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60年间我国铁路运输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纵深和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铁路总体规模发展不足致使运能短缺。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客货运需求一起压向铁路,致使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突出,因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造成的后果更加一览无余。在客运方面,特别是在主要运输通道上的运输能力上,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尤其是春运期间,万人排队、一票难求的状况依然如故。旅客列车大量晚点、普遍存在超员现象,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的运输能力不足更加明显,客流量剧增,很多车站人满为患,列车几乎趟趟爆满,铁路内部尽管抽调了许多其他部门人员增援客运部门,但仍然是疲于奔命。在货运方面,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煤炭、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造成电力供应不足,致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等。现今因铁路总体规模发展的不 足致使的运输质量下降,已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国家因此而损失巨大。

同时,我国铁路现状各地区间发展且不平衡。东部地区铁路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铁路比较落后,甚至一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这种现实状况将不利于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也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这些年由于铁路改制的不彻底、不成功,铁路职工的工资、福利未能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铁路内部教育和培养职工激励机制不到位,人员选用上过于集中很难达到公平公正、缺少对职工素质提升的机制等。严重挫伤广大铁路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致使现在大多数铁路职工看不到个人事业发展的前途,从而对铁路、对工作岗位的热爱荡然无存,转而产生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和对铁路现行体制的愤怒和指责。很多铁路职工甚至希望“铁路天天出事故,只要跟自己无关就行”的心态。

总之,铁路运输业在管理制度上进行改革创新已势在必行。国务院批准铁路从2008年起实行“大包干”,要改变铁路运输业在国家身上吃“大锅饭”的状况,朝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自负盈亏、依靠自己来发展。这就要求铁路运输业要善于发现人才,选用人才,培育人才和聚集人才。特别是对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政治、法律和管理素质的要求,要求其在“依法治企”的前提下

学会对企业进行更科学的管理,来适应这次大改革的需要。

5、铁路基层技术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

我国铁路基层站段的技术人员数量少且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每年退休的技术人才多于新进的技术人才,且结构不合理。人员配臵上存在着隐性缺员的情况,难以适应当前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铁路基层站段的工作人员中高学历者少,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还占大多数,学历结构偏低。一些基层站段比较优秀的技术人才已屈指可数,且大多年龄偏大。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明显存在,技术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铁路运输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障碍。

6、铁路沿线小站安全管理上存在着管理滞后、缺乏持续性等弊端

铁路沿线小站的安全在铁路运输安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着铁路运输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社会政治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目前基层站段对沿线小站的安全管理,存在着管理被动和“以罚代管”等现象。站段安全专职人员一般在事故发生后,在进行安全总结分析后,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而未进行各种安全业务指导和教育。这种单独“以罚代管”形式的效果,只能是暂时缓解沿线小站面临的严峻铁路运

输安全,带来的后果却是铁路员工心理上产生的反抗情绪。处罚本来只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手段之一,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对本身工作的认知程度,但是如果把处罚当成唯一手段和目的,下达硬性指标而又非常之多就改变了性质。长此下去,早晚有一天铁路运输业的安全因不重视对沿线小站的安全管理而自食其果。

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篇2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认为, 中国建筑目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抄袭严重。看到国外哪个建筑作品好看或者有特色, 就抄袭人家。二是符号化。现在要求建筑有民族特色, 就生搬硬套传统文化中的符号。这都不可能做好建筑。真正的好建筑, 要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环境, 以及人文因素和文化, 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和提升, 做到既传统又现代。节能环保低碳也是未来建筑发展走向, 要结合当地不同气候处理, 比如南方城市的建筑, 就要隔热通风防潮, 北方就要防寒防风沙。这样是对环境的保护, 也是让建筑有可持续性。

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篇3

关键词: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益分配;交易成本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092-02

引言: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与扶持,合作社逐渐社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合作社的出现,成为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主要是对合作社的种类、影响因素、运行机制、模式、政策影响等进行规范分析。另外也有学者从农户的角度,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孙亚范,2003;郭红东,2004等),都取得了有益的成果。本文结合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调研结果,利用制度经济学分析了合作社产生的原因和作用;从微观角度,分析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

随着农业生产的商业化和专业化,农户和公司之间的交易越来越多。但在交易中,农户和公司关于对方的信息是不完备的。同时,若某户农户花费了较高的成本,获得了关于某公司较为完备的信息,认为合作有利可图,那么,农户获利,由于示范效应的存在,必然导致其他农户的同步跟进。因此,这些由个体以较高成本为代价搜集的信息就具有了正外部性,同时,成为一种非竞争、非排他的公共品。而私人无法因此得到补偿或奖励,双方的理性选择都是对争取合作采取消极态度,而无人提供这一公共品。

要降低信息的搜寻成本就要建立一种无限期的、半永久性的层级性关系,或者说,通过将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像公司那样的组织(Coase,[1937]1952;Cheung,1983;Demsetz,1988)。在农业中,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起着和这里所说的公司相类似的作用。

首先,合作社解决了信息的正外部性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其成员的利益。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谈判,由一方和多方谈判变成了一对一的谈判,降低了交易成本。另外,合作社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互助组织,由合作社搜寻信息,判断公司的信用度、盈利状况、资金状况、经营的长久性等,之后由社员集体决定是否与之合作,而信息搜寻成本也由大家集体分摊。这样,合作社就将原来信息的外部性内部化了,解决了信息的正外部性问题。

其次,合作社减少了谈判成本和缔约成本。在公司与农户之间直接进行交易的时候,公司要对逐个农户进行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品种、规格、数量,收购价格,时间等的逐条谈判。如果与不同的农户之间达成的合约不同,管理和执行的成本会进一步增加。而合作社则可以有效的降低这种成本。

再次,合作社减少了履约成本和监督成本。在公司和农户直接合作的模式中,农户与公司存在的是一次博弈,农户可能会出现道德风险的行为。例如,在农产品收获时,因市价高于协议收购价格而偷偷地将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卖。公司对所有农户进行监督,成本很高,而收益有限。另外,公司在收购时需负责对农产品的检查工作,确认其是否达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履约成本。而在“公司+合作社”的模式下,合作社与公司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后,由合作社监督农户,监督成本由合作社承担。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提供统一的种子,对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作出严格规定并监督其使用。农户与合作社进行的是多次博弈,社员违约的惩罚增加,违约所带来的利益的激励降低,最终成为督促农民履约的有效助力。同时,由于伴随着惩罚增加带来的收益减少,使得违约的行为减少得以自动实现,这也降低了合作社的监督成本。

最后,合作社增加了社员履约的激励。在原则上,有三种途径能使人们为他人利益而努力(Boulding,1969,第6页;Hazits,[1964]1988,第92—107页):

(1)他们出于爱、团结或其他各种利他主义而努力有益于他人;

(2)他们受到胁迫,胁迫者以对他们使用暴力(命令)相威胁;

(3)他们按其自己的自由意志行动,但出于明智的自利动机,因为他们预期能获得充分的回报。那样,他们为别人做的事会产生对自己有利的副效应。

其中第一种动力机制在小型的圈子里很有效,如家庭、朋友、老乡等。合作社将农户连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出于爱、团结而履行合约。履约的机会成本通过声誉、友爱等得到补偿,而违约的成本则不仅仅是经济损失。在这个小圈子里,履约的机会成本得到补偿,收益得到提高,这就激励了农户履行合约。

综上,合作社的存在将外部性内化,同时降低了农户和公司的谈判成本、缔约成本、合作的监督成本和履约成本,从而使合作成为可能。

综上,合作社的存在将外部性内化,同时降低了农户和公司的谈判成本、缔约成本、合作的监督成本和履约成本,从而使合作成为可能。

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本文将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其發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中,合作社成立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员股金和政府的经费支持,利润分配主要以按交易额分配为主,按股份分配为辅。《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中规定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或者交易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在我们这次的山东寿光调研中,民隆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的便是股东分红占可分配盈余的40%,剩下的60%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进行返还。这种利润分配方式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果:一种是股东投入资本的报酬小于成本,并导致股东不愿意增加投资,甚至撤资;另一种效果是激励社员积极进行蔬菜的种植,并着力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这两种效果的强弱决定了合作社是否有稳定且不断增加的资金来源。为了让分析的过程更清晰,我们对股东和社员这两类主体分别进行分析。

(一)股东。合作社的股东往往就是本村的农民,他们有着一定数量的资本,商议共同出资建立了合作社,一方面是帮助村民集体通过种菜致富,另一方面也是借助于集体的力量,自己获得一部分收益。

对于股东来说,投资建合作社的成本是资本的机会成本和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其中,前者用C表示,后者用H表示。所以总成本为C+H。收益则是每年的股东分红以及通过加入合作社、蔬菜收购价格提高所获得的收益。其中,前者用I表示,后者用B表示,则总收益为I+B。若I+B>C+H,则股东会进行投资。

假设资本的收益率和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相等。合作社中的按股份分红由于受到限制,一般不超过同期银行利息,所以I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同等条件下,加入合作社,把蔬菜以较高的价格卖给合作社和直接在市场上卖相比,一年可多收入几千元钱,即B大约为几千元钱。而在山东省,同等级别的县级市—诸城,一般工人的平均月工资至少为600元,年收入至少为7200元,由此可见,B

但是,目前这种专业合作社却蓬勃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股东建立合作社的目的之一是帮助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这份热情和以及由此获得的声誉支持着他们继续投资,经营合作社。制度经济学家柯武刚、史漫飞在《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中提到过的“人们会出于爱、团结或其他各种利他主义而努力有益于他人。这种动力机制能在諸如家庭、小部族和朋友圈子一类小群体中有效地起作用,它应获得社会承认并经常通过声誉来得到报偿”。

但是,这种激励方式并不持久。这一代人有热情并不能保证下一代人依然可以如此。另外,股东的资本收益率低也使股东没有更多的资本对合作社进行再投资,从而使合作社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然后进而提高社员们的生活水平变得很困难,甚至连合作社的存在都会变得艰难。

2、路径依赖。股东作为农民,一直是以农业为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有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他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不愿去做改变。

(二)社员。普通社员的收益为通过加入合作社、蔬菜收购价格提高所获得的收益和合作社利润按交易额进行的返还,分别记为B和R。对于一个社员来说,若入股,成为合作社的股东,我们假设他依然会进行农业生产,那么B和R他依然会得,这部分收益不变。不同的只是社员将自己的资本改变了用途:由银行存款变为合作社的股金。如前文所述,股份分红一般不超过银行同期利率。所以,投资于合作社不如将钱存入银行。此种情况下,社员不会对合作社进行投资,成为股东。只有当合作社的红利高于银行同期利率时,社员才会投资于合作社。

合作社的利润来源于从社员手中收菜之后进行加工,然后再卖出时的价格与收购价格之间的价差,再扣除生产成本。若要提高合作社利润,必须提高蔬菜的附加值,如创立品牌,进行深加工等等,而这些都需要资金和技术。在目前,合作社吸引技术人才很困难,当地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都不愿到农村去。而且,股东的投资是比较少的,合作社资金短缺。这就形成了一个死环:想要吸引资金,就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价格差;要提高产品附加值,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所以,合作社要想继续发展,就必须解决资金问题。

首先,改革合作社的分配机制。应该以股东分红为主,而不是以对社员进行的利润返还为主。这一方面使股东的收益超过成本,给股东激励,促使股东进行再投资,增强合作社的资金实力。同时,也要兼顾到对社员的利润返还,激励社员积极进行农业生产,吸引新社员,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利用规模效益使合作社积累更多的资金;

其次,合作社或者管理合作社的相关部门为技术改进和发明设立奖励机制,如设立奖励基金,给予荣誉等等,鼓励社员进行农业生产和加工技术的改进,降低蔬菜相关技术改进的成本,提高蔬菜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扩大合作社的盈利空间;

最后,政府要加强对合作社的资金支持,放宽贷款条件,扩大合作社的资金来源,如允许合作社用土地的使用权抵押进行贷款,或者允许用蔬菜作抵押申请贷款等。对于社员个人的贷款可参照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经验:社员如果可以找到一个五至十人的小组为其贷款申请提供担保,那么就可以进行小额贷款。如果借贷者小组中的第一个借款人按时归还了贷款,其他成员也就获得了借款资格。这样既可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又解决了农民的贷款难的问题。

作者单位:长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郭红东,蒋文华.影响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基于对浙江省农户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

[2]Wolfgang Kasper,Manfred E.Streit著.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8.

[3]Wolfgang Kasper,Manfred E.Streit.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3.

我国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 篇4

1.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湿地被开垦为农田或作其它用途,围埂造田、兴建码头,湿地植被被破坏,生态功能衰退,鱼类等水生生物丧失了栖息生存的空间与繁衍的场所,湿地自身的生态功能也在不断衰退。

2. 生物多样性受损: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湿地日益减少,功能和效益下降;捕获、狩猎、砍伐、采挖等过量获取湿地生物资源,造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其生态功能也严重受损。表现在鱼类种类日趋单一,种群结构低龄化、小型化。

3.污染加剧、环境恶化:湿地被肆意侵占,并常成为沿江建筑垃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泄区和承泄地,污染在不断加剧、环境在不断恶化。长期承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湿地水体污染,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环境。中国湿地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有三分之二的湖泊受到不同

程度的高营养化污染危害,仅长江水系每年承载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就达一百二十多亿吨。

4. 湿地保护区域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我国湿地总面积约占全世界的13%左右,但是我国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数量,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且保护的重点仅限于狭义的湖泊沼泽湿地,没有将与湖密切联系河流水系湿地作为保护的重点。

目前管理评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5

1、对管理评审的概念理解不清,管理评审和内审混淆,把管理评审雷同于实验室的内部审核,特别是第一次实行新版质量体系的单位在管理评审时仅仅是讨论内审中应该处理的问题,把管理评审与内审等同操作,这样的管理评审是起不到应有作用的。

2、职能部门对管理评审的程序不熟悉,造成计划不够详尽、评审目的不明确。这种模糊操作、流于形式的评审,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评审内容格式化,重点不突出,没有将应该解决的问题列入评审内容,出现年复一年雷同的评审结论。

3、将管理评审与实验室的发展方针分离考虑,认为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特有产物”,属一般技术管理范畴,不能与实验室的经营发展、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机构等重大决策相提并论。

4、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不完整。由于对管理评审应该评审哪些内容不清楚,往往造成管理评审会上只是关注内审时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没有对实验室整体资源状况等进行分析,更没有对制定的质量目标进行分析。因此使得管理评审不完整,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5、各职能部门准备不充分,输入的信息质量不高,报喜不报忧。对于较敏感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评审时避重就轻,无法抓住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解决不了主要问题。

6、纠正/预防措施不具体,落实不到位。管理评审中列出的问题,有些因涉及体制、机制或职责等重大敏感问题,需做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的纠正措施。这就容易造成列出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由于责任不清,计划性不强,纠正措施难以落实到位等现象。在管理评审时提出了一些问题,但没有责任部门负责跟踪落实,也没有验收和效果评价。管理评审在整个管理体系中是管理环的一个环节,而管理评审本身也应该是一个小的管理闭环,由于缺乏对提出问题的跟踪落实,从而造成管理评审只是履行了一种形式,而未起到完善和改进质量体系的作用。

7.准备问题

评审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出现在准备上,这不仅仅是说某个项目的评审准备,甚至可能是整个组织内部对评审工作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没有建立组织级过程。

评审资源没有得到保证,资深评审人员其他工作比较多,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

评审计划草率、不合实际,或没有及时调整,或实施不力。

项目经理没有为评审或改正保证足够的时间。

现象1:被评审人员缺少自我检查,或因计划不合理,提交文档是“粗稿”。

提交的文档是应该经过被评审人员自己充分检查过的文档,不能把查问题的责任完全推给评审人员。应该有类似“冒烟测试”的过程,明显未达到要求的文档退回修改后再提交评审。

现象2:评审人员到评审会议时才看文档或才看到文档,而没有提前阅读文档并解决大部分问题。

正式会议评审的准备不够充分,不做准备而完全靠评审会议上的有限时间来进行评审是评审失败80%的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评审人员事情太多,也可能是因为评审人员对会议有依赖心理,不愿意阅读文档,只希望到会议上听别人解说。

现象3:没有足够的时间改正已经发现的错误,如果没有有效的跟踪,久而久之可能忘记,或者不具备对开发团队的指导意义,造成错误可能会流转到下一环节。

2.焦点问题

就某个文档而评审该文档,没有对照已有的成果和标准。需求和设计是软件开发项目的中间文档,前面会有一些约定输入,也可能会要求遵守相关标准。除非是对这些输入的内容已经了如指掌,可以敏感地发现互相之间的不一致性;否则一定要考虑仔细对照相关的输入。

就某个系统而评审该系统,没有考虑相关系统。当客户或企业已经开发了多个软件系统之后,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必须是考虑的因素,这些相关性包括数据之间的关系、业务之间的关系、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的一致性,操作习惯和界面的关联性和软件复用等。

过多地讨论问题如何改正,评审的目的主要在于指出问题。而一旦正确地确认了问题之后,解决问题就容易得多。大多数都能很快找到解决方案,而一时无法给出解决方案的问题可以在评审后研究讨论。

在小问题上花太多时间,捡芝麻丢西瓜。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纠缠不清,争执不下,造成时间的浪费。当然要注意的是,有些细节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所以要分清什么是重要的细节,什么是不重要的细节。

评审与评价混淆,评审的目的是指出具体问题以便改进,评价是给最终工作结果及人员工作绩效下结论。

3.人员问题

评审人员搭配不合理,遗漏一些角度或一些层次的人员。和每个软件开发项目团队的人员搭配一样,评审人员的搭配也应该尽可能合理,考虑全面性和有效性。可以用上述评审角色层次结构与角度结构(可进一步完善)来发现选拔各个层次和角度的评审人员,建立公司级别的评审人员库,在需要评审的项目中针对具体情况组合评审队伍。

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用户都有可能找不到合格的评审人员,如用户看不懂建模图形,或者企业内部缺乏具备相关行业业务知识和相关经验的技术人员等。评审人员的素质对评审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评审人员的选拔是很重要的。如果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那么在评审准备阶段进行评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问题解决心理学》说:“用有关的过去经验来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首先要找到相关的过去经验”来进行类比,而“类比思维的核心是通过一个映射的过程,将知识从一种情景转换到另一种情景”。而如果整个企业都找不到有人具备“有关的过去经验”,会大大影响评审的效果。

如果评审人员对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评审不过是一种形式,不去努力发现问题,则评审必然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如果管理层对评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就有可能造成资源不到位。

软件开发队伍中总有一些被业内称为“大忽悠”的人士,这种人对专业技术或行业知识一知半解、不懂装懂,却能爬得很快。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不足,有可能吹毛求疵地找一些小毛病,来显示自己还能发现问题。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评审过程中应当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知道的事情应当问清楚,不要不懂装懂,盲目地下结论。

杨振宁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也要知。”为了做好评审,评审准备阶段应当尽可能花时间使“不知”变为“知之”。

4.会议效果问题

什么都完全靠会议讨论来解决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会前不做任何准备必将影响评审效果。

会上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没有深入考察要评审的文档发现潜在的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会议跑题。开会时东拉西扯,动不动就不着边际,离题万里。对文档中某些术语概念的认知有差异、争执不下,纠缠不清。对于同一个词汇,不同人的理解不一样,争来争去最后才发现说的不是同一件事。

评审内容遗漏了关键部分,评审内容的完整性可以通过CheckList来保证。

目前关于助学金存在的问题 篇6

一、贫困证明泛滥,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新观念的同时,也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诚信和法治制度不健全的一面。诈骗、假冒伪劣、偷税漏税、贪污腐败等现象层出不穷,高校领域的冒名顶替、抄袭剽窃行为无不影响着校园的学子。大多数高校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中,对学生的成绩没 有具体的要求,只要是家庭经济困难者,就可以参评,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唯一证据就是贫困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为了得到国家助学金,故意隐瞒家庭人口和收入的真实情况,通过拉关系、请客、送礼等手段笼络家庭所在地有关人员出具虚假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造成了大家都是贫困生,基本都有贫困证明的可悲局面。这些不良的风气侵蚀着国家充满人性关怀的政策,动摇了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判断,造成了大学生诚信观念的缺失。

二、评审过程中对辅导员员的监管问题 I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剧增,而且学生普遍独立自主能力不强,因此,日常工作的增多,使辅导员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而国家助学金的评审发放程序多、任务重、涉及面广,关乎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在评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容易引发学生间的矛盾及纠纷,影响同学间的团结和谐氛围。面对数额巨大的国家助学金,高校都想把它的评定发放工作做成“阳光工程”,因为这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怀,也有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但谁来监督辅导员的评审过程?谁能保证辅导员在此类评审中没有腐败行为?谁敢说由辅导员负责成立的贫困生认定小组是合理合法、真正为同学服务的?因此,在国家助学金的评定过程中,高校应加大对辅导员及其工作方法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将国家助学金的评定真正做成“阳光工程”。

三、评定标准不

一、方法多样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在评定国家助学金时,评定标准不一,方法多样,有的学校各院系之间的评定标准甚至是每个辅导员的评定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规定,凡是有贫困证明的学生完全按期末成绩由高到底排序确定,成绩高者获得国家助学金;有的把国家助学金的评定与宿舍内务挂钩;有的辅导员直接指定几个受助人,然后将国家助 学金给全班平分;有的为了照顾贫困同学的自尊心,幕后评定,没有公示; 有的规定挂科的学生不能评。这种评定标准不一,方法多样的情况,容易滋生学生的不满情绪,正在逐步成为破环高校和谐、威胁学生正常生活、破坏学生之间友谊、增加学生之间猜忌心理、甚至是校园暴力事件的一个潜在导火索。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国家助学金的“软指标” 和随意性造成的,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国家助学金评定办法,为国家助学金的评定提供政策上的依据。

四、特困学生的自尊心问题

目前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篇7

1 山东省儿童用药的现状

我们对山东省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儿科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儿童用药品种数在300种左右(按通用名计),且多数是成人用品种(剂型)用在儿童身上,专门用于小儿的特有品种和剂型只有30多种。大多数综合性医院没有设立独立的儿科药房,给儿童用药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不便。

1.1 抗感染用药占据主导地位

山东省儿童常用药物主要包括:抗感染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维生素类用药、解热镇痛药、神经系统用药。其中抗感染用药占儿科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用药的比例达60%~70%。预防用抗生素占抗生素使用的比例高达50%。

1.2 普通片剂、注射剂仍是儿童用药的主要剂型

山东省儿童常用的药物剂型有:片剂、注射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溶液剂以及一些外用制剂,其中片剂、注射剂是最常用的剂型,占儿科用药比例的近70%。

1.3 中成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呼吸道、胃肠道疾病的治疗

山东省儿童所用中成药占儿童用药市场的比例在20%左右。儿童常用中成药主要包括:儿科感冒用药、儿科止咳祛痰用药、儿科厌食症用药、儿科止泻药、儿科惊风药、儿科补充营养剂用药和儿科其他用药(益智助长等)等七大类。主要剂型包括口服液、颗粒剂及糖浆剂等。

2 目前儿童用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儿童用药“三少”,即品种少、剂型少、规格少

据调查,近年市场供应的儿童用药品种不足成人用药品种的5%;一般综合性大医院药房的儿科用药也低于5%,和儿童人口占总人口22.4%的比例严重不相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项统计表明,我国90%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3],经常需要将药片平均分成2份、4份或更多的份使用,不仅难以保证药量准确,还会导致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及药品的浪费。

2.2 药品说明书不规范,儿童用药缺少安全性资料和用量参考

由于新药研发中数据积累不足,临床实验少,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缺失,多以“儿童酌减”或“遵医嘱”等字样描述,使得药品应用剂量难以把握。

2.3 儿童常用药物剂量计算方法有待规范和统一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测算,2009年,我国全部的儿童用药中仍有50%左右是以成人用药减半给儿童使用[4]。儿童常用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存在差异。体表面积计算剂量更科学但临床使用不方便,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按千克体重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方法,仍旧是把儿童当成缩小的成人看待,忽视了儿童特殊的生理条件,因此,其科学性和可靠性并不高。

2.4 儿童不合理用药情况普遍存在

一方面是某些药品如抗生素、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滥用。文献报道,对50多家医院的处方统计进行分析,发现儿童抗生素的使用率都在80%左右,有不少地区抗生素使用率甚至高达90%~98%,不合理用药率高达50%。最近发生在南亚及欧美各国的“超级细菌”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些医生将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退烧药使用,对大剂量甲泼尼松龙冲击疗法的应用指证掌握得过于宽松,甚至有滥用现象。丙种球蛋白和人血白蛋白也被当做营养药滥用。另一方面是注射剂滥用的现象普遍。不少医生及患儿家长对滥用注射剂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习惯将静脉给药作为首选。据调查,在医院就诊的感冒发热儿童70%~80%的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基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甚至村卫生室也非常普遍。

另外,中成药使用也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西医大量应用中成药和中草药,但没有注意到按照中医理论辩证的应用中药,如小儿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将其用在风热、痰热的患儿身上则效果很好,如用在风寒、虚证的患儿上则疗效差。二是对中药的副作用认识不足,药是“双刃剑”,中药也有副作用,很多中药含有鞣质、生物碱、挥发油、苷类以及无机盐成分,可能加重婴幼儿的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三是滥用中药注射剂。四是中西药混用的问题。中药成分复杂,部分医生在不了解其组成成分的情况下随意与西药配伍,如藿香正气水(含酒精)与头孢类抗生素配伍,副作用很大,很多含乙醇制剂与西药配伍时都应注意。

3 对策及建议

3.1 完善医药产业政策,支持鼓励药企开发生产更多适用于儿童的药品

加大儿童用药品种、规格和剂型的开发和生产是解决目前儿童用药问题最重要手段之一。医药企业由于儿童用药新产品开发投入大、周期长、评价难度大且生产销售风险大,利润相对较低,普遍对儿童用药研究和生产积极性不高。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企业研发和生产符合儿童生理特点的新品种、新剂型,生产出更多的规格,提高儿童用药的选择性。建立和完善规范的儿科用药储备制度(可以和基本药物药品储备制度相衔接),保障儿童用药的供应。

3.2 进一步加大儿童用药临床研究力度,确保儿童用药安全

临床资料缺乏和疾病又需即时诊治的矛盾,是现今儿童医疗界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从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来鼓励药品在儿童中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儿童最佳药物法案(胡萝卜)”和“儿科研究公平法案(大棒)”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对我国而言,应进一步加大儿童用药的研究力度,在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又不违背伦理的前提下,推进具有创新手段的儿童临床试验,建立儿童用药再评价系统,利用现有的药物资源,通过安全性、有效性、服用剂量等评价,使更多的上市药品合理应用于儿童,满足临床需求。同时,加强药物配伍研究,制作出科学、实用的的儿童药物配伍禁忌表,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3.3 加强儿童用药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保证儿童用药质量

药物制剂的纯度,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纯度不高,是临床上儿童发生过敏反应重要原因之一,儿童抵抗力低,耐受性差,对药物质量的要求较成人更严格,有关部门要督促药品生产企业提高工艺水平,加强质量控制的监管,保证儿童用药品的使用安全。管理部门应从药品注册抓起,特别制定儿童使用药品的包装,规范儿童用药说明书,对儿童用药严格剂量刻度的准确性,制定组份的表明提醒等,方便医生和患者使用。

3.4 加强儿童用药临床应用环节的监管,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进一步规范儿科非处方药范围和儿童用药途径,对某些易滥用药物(如抗生素、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强管制。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增加小儿用药专业临床药师的培训基地,培训出更多小儿用药专业的临床药师,帮助儿科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笔者认为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研究制定《儿童基本药物目录》是逐步解决目前儿童用药存在问题的可行途径,一是能引导制药行业的发展,推动儿童药物的研发,促使生产企业生产适合儿童服用的药品剂型和规格;二是可以指导儿童临床用药实践,对医生的用药行为进行规范,促进儿童合理用药;三是对保障药品的供应起到积极作用,通过目录的制定和相应的用药储备制度的建立,可确保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的儿科用药的生产供应,提高儿童药物的可获得性。

3.5 注重对公众的宣传教育,营造合理用药的良好氛围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和正确的引导,宣传科学用药常识,普及用药安全知识,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帮助家长走出用药误区,防止患儿家长盲目给儿童服用药物带来的安全隐患。

3.6 提高儿童用药的保障水平,进一步保护儿童医疗权益

儿童属于疾病高发人群,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衰竭等,都是儿童常见的大病,儿童的医疗保障权益和用药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儿童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儿童的医疗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医保机构和新农合管理部门要研究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措施,提高儿童用药的保障水平。

摘要:针对目前儿童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大儿童用药临床研究力度,确保儿童用药安全;加强儿童用药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保证儿童用药质量;加强儿童用药临床应用环节的监管,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注重对公众的宣传教育,营造合理用药的良好氛围;完善医药产业政策,支持鼓励医药企业开发生产更多适用于儿童的药品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儿童用药,儿童用药临床研究,用药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DB/d].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110428_402722232.htm

[2]余明莲,杨悦.我国儿童用药可获得性的调查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1.27(4):368-372.

[3]马家猛,孟刘虹.儿童用药现状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8):163-165.

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篇8

一、业主行为不规范

中国是公有制投资占主体的国家,很多工程是由政府自接或间接投资,再加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工程业主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真正意义的业主。虽然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项目法人不是真正的法人。项目法人责任制要求从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融资、项目筹资、项目方案设计、扩大设计、施上图设计、项目施上、项目竣工投产以及归还投资(包括项目投资保值增值)等全过程负责。我国现在的项目法人很少能对项目全过程负责。

有些业主为了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千方百计规避招标,或是化整为零将工程肢解发包,或是在上程招标中弄虚作假、明招暗定,或是从项目发布招标公告开始便量体裁衣,甚至索贿受贿,致使评标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有的在标底上提供方便,有的在评标方法上“因人而异”,还有的在评标中倾向打分,出现了人情分、关系分、交易分,使业主的意中队伍中标率很高,招标成了达到其目的合法保护伞。

二、行政干预过多

在整个招标过程中,管理部门从招标准备工作开始介入,直到最后签订工程合同都要进行审批、检查。比如:招标管理部门要对招标人的资格、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标底、开标、评标、中标进行审查、批准。过多的具体管理工作使有限的管理机构陷人到微观管理中,无暇顾及对招标活动的宏观管理,工程招标规范化、制度化还一直是一纸空文,同时未能真正履行其监督职能。

三、招标中介机构地位不高

虽然招标程序中规定,当招标人不具备招标能力时应选择中介机构,但实施的并不普遍。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招标人自行组织招标的仍占全部招标项目的50%以上,由政府的招标办公室统一处理招标工作的也占30%以上,剩下的10%为中介代理招标。与国外普遍采用中介代理招标相比,内地中介机构的参与机会很低。这同样不利于招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更不利于招标国内中介机构在开放建筑市场后与国际中介机构的竞争。

四、评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评定因素确定不够全面,设置不合理。有些评标方法中只考虑工期、造价和工程质量三个因素(有的甚至只进行三材议价投标),这样施工企业投标过程就演变成为施工图工程量计算比赛(由于大部分单价是执行政府规定的定额以及取费标准),哪家施工企业聘请的预算员认真、计算准确,这家企业的中标机会就大。但若标底编制者所编制的标底不够准确,又会影响最后结果。

2.定因素权重确定不合理。有些评标办法在确定评定因素的权重方面不够合理或评判方法不够科学,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致使评标结果不公平。以往用来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或者是仅对评委们的意见进行相应的纯数学处理,或者是根据评委们的经验加以确定。不仅没有客观地描述各个评委对指标权重看法的差异性,而且不能对其中的确定性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加以合适的利用,从而使指标权重具有主观随意性或因盲目采用的数学模型造成指标权重偏离实际情况,更难对客观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

3.对评定因素采用常权。所谓常权,是指评定因素的权重一旦确定就保持不变。可是,在实际的招标项目中,每个工程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业主所追求的目标也各有不同。这些特征都应对投标人的某些评定因素有所侧重,即评定因素的权重应针对不同特征的工程项目而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地采用常权,否则可能导致并不是有利于工程项目实施的企业中标。

4.对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处理不够合理。评定指标常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在评标时,由于定性部分缺乏技术标,真正的技术专家或定性指标评定办法缺乏细化和同一的衡量标准,造成技术标评定走过场;评定定量指标常采用线性函数来规范化指标,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个投标单位的差距,可能出现各个投标单位的综合评价值相差不大,因而无法确定中标单位或降低评标结果的说服力。

5.评标模型存在的问题。常用的评价模型有专家评价法、经济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多目标决策法、模糊数学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这些模型都采用了适当的数学思想和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投标企业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得到所有投标企业的优劣排序。它们仅仅从评标问题的确定性或者不确定性着手进行评价,还没有对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加以分析和刻画,因而对评标问题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缺乏系统的认识,无法描述排序结果的可信度。

以上这些评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足以说明当前不完善的评标办法对招标投标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标模型,以确保招标投标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阮连法.建筑企业管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行政复议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一、行政复议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在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建国初期就已产生。1950年11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财政部设立财政检查机构办法》第6条规定“被检查的部门,对检查机构的措施认为不当时,得具备理由,向其上级检查机构申请复核处理”。这是建国后规定的最初的行政复议制度。从60年代至70年代中后期,行政复议制度遭到破坏。这是由于当时特殊历史情况决定的,80年代以后,行政复议制度逐渐得以恢复与发展,截止目前我国已有100多部法律法规规定了行政复议的内容。1990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行政复议条例》,特别是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颁布实施将我国的依法行政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问题

《行政复议法》实施以来,复议机关受理了大量的行政案件,解 决了许多行政争议,在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行政复议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阻碍了行政复议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复议制度不健全、功能难以充分发挥

行政复议活动中,复议机关通过运用司法程序中的一系列制度,如回避制度、举证责任制度、听证制度、告知权利等制度,对申请人

与被申请人之间发生的行政争议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全面地审查,并依法定程序作出处理决定以保证复议活动的合法、准确、公正的进行。但是从《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上看,上述制度中有的尚未作出规定,有的规定的不全面,不具体,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行政复议法》第23条虽然对被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向复议机关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和证据作了一些规定,但并没有明确由被申请人提供有关证据材料是一项法定的举证义务,同时《行政复议法》对证据的种类,证据的调取,证据的保全等方面未作明确的规定,实践中对证据的效力问题也一直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做法也不统一,给复议机关调取证据,认定证据的效力等方面带来许多困难,影响了复议活动的正常进行以及复议效率的提高。

“任何人不能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程序规则,回避制度正是这一规则的具体化,无论在民事、刑事或行政诉讼中都取得了具体的体现,《行政复议法》应当说是关于行政复议活动的程序法,但它对回避制度中的有关规定只字未提,这严重影响了行政复议的公正性。

《行政复议法》在复议案件立案、受理程序上作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在制度上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致使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人符合法定立案条件的申请仍然不按法定的程序予以立案,怕复议案件受理多了,会影响下级行政机关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5条的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护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怕立案

后按法定程序改变的案件,申请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自己会成为被告,因而做大量的案外的协调工作,以争取复议的“主动性”,使得复议机关在许多复议案件的立案尚采取消极的态度,能不立案尽量不立案,能推则推,能拖则拖;要么找种种理由不予受理或不予答复,要么在受理后,也尽量作维持的决定,避免当被告。

2、行政复议机构缺乏统一性和独立性

我国的行政复议机构分别隶属于各级不同的人民政府和不同的 行政职能部门,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行政职能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主管行政复议的工作机构,没有一套统一的行政复议机构体系。这很难保证行政复议的公正性。

《行政复议法》第3条规定了行政复议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的职责,行政复议机构是行政机关内设的专门负责行政复议案件的机构,在复议活动中复议机构有调查取证,查阅文件资料组织审理复议案件,拟定复议决定,受复议机关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出庭应诉的权利,即复议活动中复议机关的行政复议行为,是由行政复议机构具体地完成的,但是由于复议机构是复议机关内部设置机构,其职责仅仅是审理行政复议案件,对复议案件作出调查,审理之后,只享有提出自己意见的权利,不能以自己名义独立地行使复议权,也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办理复议案件。根据《行政复议法》第28条的规定,行政复议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对行政复议案件经过调查,审理后,只提出复议意见,最后仍要由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后决定。因此从组织体制上看,复议机构的行为只是从属于行政复议机关,依附于

行政复议机关。这种组织体制,不利于行政复议机构在复议活动中积极地主动地发挥作用。

3、行政复议管辖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对国务院各部门的行政决定不服或 对省级人民政府的决定不服由原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进行复议。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进行复议,这一规定违背了“任何人不能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一古老的行政法原则。《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主管部门管辖。这是复议管辖“条块结合”最典型的形式,虽然体现了民主、便民的原则,但复议机构设置过于宠大,不符合“精简、效率、统一”的机构设置原则,上下级行政机关虽然存在着领导监督关系,但往往碍于情面,监督不能到位,行政相对人认为上下级行政属一家,缺乏信任感。

三、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思考

针对我国行政复议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这一 重要的行政司法制度。

1、建立并完善行政复议的程序保障制度

建立并完善程序保障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证行政复议活动的公正进行,从而更加有效地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效率。

目前我国《行政复议法》在对复议程序的规定上过于简单化,没有将回避制度、听证制度、证据制度、告知权利制度等程序保障制度

列入复议程序当中,而往往采用书面审查方式从而忽视了对相对人权利的保护,也不利于及时查明案情,使复议流于形式,最终不能真正达到其应有的立法目的。《行政复议法》设立上述保障制度,可以充分给予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的机会,以增强行政复议活动的公开性与透明度,有效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利,有效地对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监督,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力度,实现行政机关的公平和公正。

2、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复议问题

既然复议制度的建立是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监督和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那么在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抽象行政行为的处理上也应当本着这一立法的目的,以达到应有的法律效果。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行政相对人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具有向后发生普遍性法律效力并可反复适用的特点。因而对不特定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具有广泛而特定的重要影响。例如部分规范性文件,它的违法或不公正,往往导致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或不当,并在现行体制下将置相对人于有冤无处申辩的境地。抽象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行为的一种,其合法和公正,即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又是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公正的前提条件。然而,抽象行政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却又往往远离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实施,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参与机会,尽管行政主体是公众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所作的抽象行政行为一般能够体现公众意志和利益,但毕竟未经公众的表态和同意。因此,为了保证抽

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使抽象行政行为为尊重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对它进行监督。

3、改革行政复议管辖模式的问题

(1)取消由原行政机关自行管辖的形式。《行政复议法》第14条规定,对国务院各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各部门管辖。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辖。这种由原行政机关行使复议管辖权产生的弊端很多,例如不符合公正的原则,与“任何人不能成为自己案件的法官”这一行政法则相违背,更重要的是这种管辖方式缺少领导权的基础,使行政复议的管辖模式上也应当对原行政机关自行行使行政复议管辖权作必要的改革。具体的作法是,取消由原行政机关管辖的形式,明确国务院作为行政复议机关。

(2)改革行政复议中的由同级人民政府与上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共同管辖的方式。《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行政机关主管部门管辖。这种管辖方式,虽然方便了当事人的复议申请,但最终没能从根本上消除由上级行政机关主管部门管辖复议案件所存在的固有的缺陷。行政机关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是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和日常性监督,同时又带有很强的隶属性、局限性,有“自己当自己的法官”和“官官相护”之嫌,缺乏公正性、权威性和老百姓的信任度。因此,《行政复议法》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发给大朋友的祝福语下一篇:城管社会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