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通用8篇)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篇1

乐山地区民族经济问题调研分析

文章通过对四川省乐山市峨边、马边、金口河三个民族区、县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了在新形势下当地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三个民族区、县如何搞好特色经济提出了建议.

作 者:李君  作者单位:四川工业学院管理系,成都,610039 刊 名:经济师 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 年,卷(期): “”(7) 分类号:F127 关键词:民族经济   特色经济   乐山地区   西部大开发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篇2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影响因素

民间借贷亦称之为民间金融、民间金融融资。民间借贷利弊并存, 一方面其对于满足中小企业及农户的基本金融需求, 优化其发展金融支持,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一部分民间借贷为高利贷者转贷, 使民间借贷体系风险不断积聚, 导致借贷信用危机, 成为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导火线, 一部分民间借贷利率过高而影响融资的健康发展。此外, 民间借贷游离于正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 造成体系外信贷量难以估计, 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益。如2008年, 湘西民族地区爆发了民间借贷演化而成的非法集资事件。近年来, 民间借贷活动情况复杂, 急需明确法律界限, 但是, 我国政策及法律对民间借贷的界定模糊, 加之地区利益保护, 采取放任的政策, 导致风险不断累积和放大。因此, 急需改革民间借贷规制基本政策, 以保障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作为发展中的西部民族地区, 更需要合理引导民间借贷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

我国正逐步放松对民间借贷严格管理, 承认其合理作用。2005年,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要正确认识民间金融的补充作用。2010年5月,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 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这些国家政策为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发展存在的问题

1. 运行不规范纠纷多

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运行较为任意, 纠纷众多。首先, 大部分民间借贷者之间缺乏书面合同约束。从对湘西民族地区民间借贷的实证调查来看。70%以上的民间借贷行为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或其他融资凭证, 90%以上的民间借贷没有设立担保。在发生纠纷时, 只有20%以上的民间借贷主体选择诉讼方式来解决纠纷, 而有50%以上会采取求助朋友等私力救济方式。特别是带有违法犯罪性质的民间借贷, 大部分融资主体采取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犯罪方式来保障融资款的偿还。其次, 民间借贷大多处于地下灰色运行状态, 当事人不愿意公开有关信息和寻找法律救济途径, 也导致其纠纷不断增多。

2. 利率高融资者负担重

从对湘西民族地区调查来看, 大部分民间借贷利率为月息2.5%, 有的甚至高达月息5.0%。民间借贷利率变化较大, 在不同的主体和不同营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生活性民间借贷一般利率不超过月息3%, 而房地产、矿业等利润较高产业, 其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般在3%-10%之间。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的利率远远高于商业性信贷利率。高利率使得民间借贷者负担较重, 偿还压力大, 影响其持续发展。

3. 容易转化为非法集资

由于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界限不易划清, 加上民间借贷大部分处于灰色状态而难以监管, 大部分民间借贷存在向非法集资转化的趋势。近年来,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 建设资金缺口大, 民间借贷者特别是职业类民间放贷人及放贷机构, 相当一部分存在向不特定人员集资, 吸收公众存款等非法行为, 使得民间借贷的消极效应不断放大。

4. 成为一些刑事犯罪导火线

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扶贫攻坚战略的推进, 为西部民族地区较为落后的经济注入了活力。而资金短缺日益成为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些企业及个人将融资的视角伸向了民间借贷。一些民间借贷者借此抬高利率, 而一些融资者为了获得十分宝贵的金融资源, 而不顾高利率吸收民间借贷。一些高利贷债务人不堪重负, 对欠债难以归还, 被高利放贷者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 甚至采取向借款人家人威胁恐吓等方式催逼债务。一些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成为引发暴力犯罪、洗钱、诈骗等犯罪行为的导火线。如果对民间借贷弊端不加以引导和控制, 就会导致在发挥民间借贷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同时带来诸多问题, 从而影响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影响因素

1. 借贷内在缺陷

民间借贷是一种古老的融资形式。如在土家族社会中, 有一种“邀会”的习俗, 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助习俗, 一般由一人出面负责, 联络数家人家入会, 每人交纳一定数额的钱, 这些钱积在一起, 或放贷以取利息, 或存放于钱庄, 以获利。[1]但民间借贷存在天生的内在缺陷, 是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内生性因素。首先, 民间借贷信息、效率优势建立在血缘、地缘等基础上, 一方面决定其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契约, 运行难以规范;另一方面, 这也表明民间借贷具有地域限制的缺陷。超出了这一范围, 民间借贷的业务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且风险成倍增加。其次, 民间借贷规模一般不大, 较为分散, 难以为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等提供大规模的金融支持, 融资者一般利用民间借贷解决短期性及生活消费需要。最后, 民间借贷缺乏正规金融那样的风险管理及预警机制, 缺乏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 从而使得其难以控制经营风险。

2. 严管尚存失度

基于金融垄断需要, 我国长期对民间金融采取严格管制基本政策, 其主要表现在:第一, 对民间金融采取严厉的行政性管制制度, 规定未经审批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为非法。第二, 对民间金融活动采取严厉的刑事打击政策。刑法设立的金融机构罪、非法转贷牟利罪、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等罪名主要针对的是民间借贷。第三, 对于允许存在的个人民间借贷利率也采取严格管制政策, 规定超过基准利率四倍的民间借贷为高利贷而予以严厉禁止。[2]严格压抑的基本政策使得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没有正常发展的空间, 大部分民间借贷处于灰色状态, 不仅提高了民间借贷的运行成本, 又使其无法阳光化运行, 从而引发非法集资、暴力犯罪等问题。

3. 法律规制缺失

目前, 除了自然人之间的民间借贷为合法外, 大部分民间借贷均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因此, 我国大部分的民间借贷缺乏必要的法律规制, 法律规制制度严重缺失。法律规则的缺失使得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不仅难以规范运行, 而且防范法律风险的成本增大, 民间借贷利率必然要提高, 这是其高利率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4. 金融生态落后

金融生态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其外部环境自我调控的制度安排。金融生态对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也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当前, 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机构缺失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地区 (乡镇) 还存在金融机构空白, 金融服务严重供给不足。其次, 西部民族地区信用环境欠佳。在长期优惠政策及传统影响下, 西部民族地区居民形成了依赖性金融借贷习惯, 对贷款的偿还意识不强。最后, 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信息网络不畅通, 信息沟通与信息公开机制落后。这些因素影响到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对民间借贷采取疏堵并重综合治理基本政策

民间借贷具有重要的积极效应, 对其严格管制与打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间借贷问题。因此, 在遵循国家基本政策基础上, 西部民族地区率先改变民间借贷的严格管制政策, 允许民间借贷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发展。在此基础上, 西部民族地区可对民间借贷采取综合引导, 规范发展的基本政策。引导民间借贷支持西部民族地区产业政策实施, 步入健康发展道路。并通过产业、税收、政府采购、金融和投资政策等综合引导手段来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在综合引导基础上, 使其构建保障规范发展的制度体系规范发展, 消除不公正的制度设置。

2. 确立民间借贷正当法律地位

作为规范立法活动的法律, 我国立法法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做出了限制性规定, 也规定了变通立法的效力和适用情况。[3]为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可通过基本政策或民族自治立法形式, 承认民间借贷正当法律地位。正当法律地位应消除对民间借贷的压制政策, 确立其作为金融形式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民间借贷正当法律地位, 是民间借贷阳光化发展的前提, 首先, 承认民间借贷作为社会公众融资方式存在的正当性。消除对民间借贷的压制, 将使其浮出水面, 为引导其阳光化发展奠定基础。其次, 实现民族地区民间借贷法律化。民间借贷法律化就是在确立其法律地位基础上, 用法律规范民间借贷关系主体权利义务, 实现民间借贷关系法律调整。再次, 依法保护民间借贷产权。对民间借贷债权、股权、合作权等给予法律保护, 为参与主体提供合理预期。最后。西部民族地区通过制定民间借贷规范发展法等立法形式, 构建保障其健康发展制度体系, 实现其法治化发展。

3. 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化运作

引导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规范化运作, 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应规范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合同。建立规范化民间借贷合同文本作为示范。并通过激励等措施, 引导数额较大的民间借贷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登记, 以引导其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其次。构建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准入、退出、治理结构、风险控制、监管、信息公开、信用担保、打击非法集资等方面的政策与措施。注意适当降低民间金融组织准入标准, 促进互助合作式民间金融发展, 鼓励长期性民间金融, 重点构建民间金融信息共享、信息公开、信用担保和鼓励政策措施。引导民族地区民间借贷突破亲族、村落界限, 扩大民族地区民间借贷范围, 逐步实现联社、联村、跨乡融资, 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游资的集合优势。[4]最后, 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门槛, 引导民间借贷资本依法成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构建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对接机制。

4. 强化民间借贷向非法集资转换防控

强化民间借贷向非法集资转化防控是保障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 明确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界限。非法集资之所以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律法规对正规民间融资与非法融资的界限没有明确。[5]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的界限划分应从行为目的、参与主体及数量等方面综合确定。其次, 加强对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风险预警与监管, 构建民间借贷风险定期检测与公开制度。再次, 明确西部民族地区各政府机关、金融监管部门等的非法集资权限与职责, 构建非法集资处置协调制度。第四, 加强对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者非法集资识别与责任教育, 强化其自我防范意识与能力。第五, 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非法集资打击力度, 建立非法集资民事赔偿机制, 将打击非法集资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体系,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5. 优化西部民族地区金融生态

优化金融生态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首先, 西部民族地区应优化政府与金融机构关系, 加强政府在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生态建设等引导和支持作用。其次, 加强西部民族地区基本金融服务有效供给能力建设, 存贷款、农业基本保险等金融服务供给的保障能力。再次, 加强西部民族地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信用环境。最后,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金融法制建设, 构建综合性金融生态建设法律体系;加大西部民族地区司法能力建设、提高司法效率, 强化金融债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胡炳章, 胡晨.民族伦理观念与民族关系——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之二[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39.

[2]谭正航.论民族地区民间金融规制政策的选择[J].民族论坛, 2009 (9) :15.

[3]张殿军.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制度空间与“合法化”路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4) :105.

[4]马进莲, 薛云凤.民族地区民间借贷特点及其规范[J].甘肃金融, 2012 (5) :70.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篇3

关键词:康乐县;民族地区;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89—03

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端,东临临洮县、南接渭源县和卓尼县、西靠和政县、北连广河县。全县管辖5镇10乡,国土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總人口25.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4.35%。有回、汉、东乡等九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56.4%,汉族占43.6%,该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十一五”期间,全县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坚持“巩固提高‘两基’,提升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上好学、教好书、管好校、治好教”为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全县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一、康乐县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教育机构及其基本建设情况

截止到“十一五”末,康乐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7所,其中独立高中1所,独立初中12所,完全中学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六年制小学129所,教学点39个,幼儿园13所,农民技术培训学校20所。寄宿制学校21所,寄宿生7 260人。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4.29万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2.83万人,初中1.13万人,高中0.34万人;职校在校学生679人,中职生与普高生的比例为1:4.9。适龄儿童入学率97.89%,比全国(99.7%)低1.81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96.36%,比全国(98.7%)低2.34个百分点;高中入学率为87.1%,比全国(87.5%)低0.4个百分点[1]。①

“十一五”期间,康乐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不重视教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重视教育的家长是不合格的家长”的思想,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实施的教育基本建设项目有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建设项目、灾后重建项目、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总投入资金11 754.35万元,总建筑面积约12万多平方米,共排除学校危房94 986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学校128所,使学校安全性明显提高;建成了21所寄宿制学校,有效解决了无条件寄宿、学生校外住宿和县镇中小学班额过大的问题;为全县部分中小学配置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和卫星接收系统;完成部分学校校园硬化、绿化,新修校门、围墙、厕所等配套设施。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康乐县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1人,州级骨干教师26人;省级青年教学能手3人,州级青年教学能手3人;省州级“十佳校长”3人,州级“十佳教师”4人;特级教师1人,省级“园丁奖”37人,州级“园丁奖”27人。现有教职工2 786人(公办2 388人,义务支教398人),其中小学教师1 662人(公办1 301人,义务支教361人),幼儿园教师67人(公办65人,义务支教2人),高中教师326人(公办322人,招聘4人),初中教师644人(公办613人,义务支教31人),职校42人,教研室45人。其中专任教师2 217人,占职工总数的80.94%。幼儿园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53人,占总数的70.67%。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5%,比全国(99.52%)低1.02个百分点;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3.7%,比全国(98.65%)低4.95个百分点;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64.9%,比全国(94.81%)低29.91个百分点。小学生师比为21.9∶1(全国17.70∶1),初中生师比为18.03∶1(全国14.98∶1),高中生师比为12.5∶1(全国15.99∶1)[1]。①

(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情况

为推进全县教育教学改革,康乐县采取了多种改革举措。如: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健全课改工作领导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各学段《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大力开展参与式教学;通过开展“备课年”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这些有效有力的改革举措,促使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从小学毕业会考情况看,2006年合格率为30.1%,2010年上升到53.2%,提高了23.1个百分点;初中毕业会考率,2006年合格率为6.53%,2010年上升到12.18%,提高了5.65个百分点。但从总体情况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依然艰巨。从近年来的高考情况看,自2007年以来,普通高考上线人数为3 661人,其中本科上线人数1 401人,专科上线人数2 260人。2010年康乐县普通高考参考人数达1 666人,上线人数达1 363人,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达30人,二本线以上人数达125人,录取人数达908人,本科录取率达33.2%,均为历年之最。

二、当前康乐县教育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虽然康乐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控辍保学”工作任务艰巨,确保通过“两基”国检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02年实施“两基”攻坚工程,2007年顺利通过省政府达标验收,“两基”目标如期实现);教育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学校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县大部分学前适龄儿童无条件接受学前教育;乡镇中心小学没有寄宿条件,无法解决学生的寄宿问题;初级中学建设标准低,中小学校舍危房面积大、危房率高,危房改造任务艰巨;县城高中不能满足高中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单一,“双师型”教师缺乏;特殊教育空白;教师培训机构不健全;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学校债务繁重。

三、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的,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以发展基础教育为重点,巩固“普初”成果,加快“两基”步伐,狠抓高中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并举,促进全县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二)利用地域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如果要深入思考该地区教育发展问题,很多问题还要归结为经济贫困的原因。学校的硬件建设,教师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人们的教育观念等等,都可以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得到彻底或较好改观。因此,只有抓好经济建设才能为教育的大发展建立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要改变该地区的经济状况,一是靠外部支援,目前要抓住机遇,借助甘肃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寻求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此外,还要积极争取发达地区对口支援,争取国家对该地区的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二是靠自力更生,找准自己的发展点。比如利用境内河谷纵横,林草丰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独特,自然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开发本地区水能、旅游、中药材三大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有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就可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让教师安心农村教育事业。当然经济的发展势必给当地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促进教育事业新发展;同样,教育发展,人们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提供人才保证,两相促进,达到社会良性发展,必然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精神,以及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通知(甘政办发〔2011〕35号)精神,认真做好该地区承担的试点项目,一是“探索政府主导的民族地区办园体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为主的民族地区办园体制。建立以县城中心幼儿园为龙头,以乡镇(村)幼儿园(班)为基础,县乡两级相结合的幼教服务网络,为本地区各民族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提供基本保障条件,引导少数民族幼儿从小接受国家教育,提高受教育率;二是“借鉴‘中英项目’经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借鉴“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实施参与式教学的经验,立足本地区师资、信息和资源优势,结合实施《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甘政办发〔2010〕45号),改革中小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探索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另外,通过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构建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模式;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的,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全力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缩小地域差距,为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深化人事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体现优教优酬、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提高教学质量;要采取一系列积极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到边远贫困山区任教,同时调动本山区教师的积极性,并注意积极吸纳高学历紧缺人才,弥补该县高中教师紧缺局面,提高高中教学质量。

(四)树立全社会“大教育”的观念

综合治理社会环境,使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重任。社会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通过联手开展一些有重大意义的教育活动,取得校内与校外教育的一致性。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考核教师教学质量、升学率的同时应该同时评估教师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改变学生思想教育是“软任务、得不偿失”的错误观点;要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要重视家庭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教师的教育引领和指导培育,还需要汲取家庭环境中的营养,离不开家长的言傳身教、精心呵护和亲情感染。建议家庭教育应立足于“为学生终身发展、终身学习、终身幸福奠基”的发展性、高效性和生命性成长观,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幸福为目标,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责任,以学生的智慧生成和能力提升为期盼。要消除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以平静、平常的心态对待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的行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和困难,对每一点进步或每一次成功,既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又要适时帮助分析进步的条件及原因,使其在感受快乐和感受幸福的过程中积淀经验,开启智慧,生成动力[2]。

(五)关注教师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

教师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就是要注重建设具有个性追求的教师精神文化。其建设不仅要有利于保护教师个性和发展专业特色,而且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专业自主权,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要注重建设具有合作向度的教师精神文化。通过激起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和信念,形成教师合作共同体,营造对话氛围,重视专业对话;要注重建设具有生命本性的教师精神文化。教师精神文化是在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产生与发展,在教育目标中体现其生命本真价值。建设具有生命本性的教师文化,要认真考虑教师教学理念与专业精神;要注重建设具有发展性的教师精神文化。教师精神文化的发展性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本身的时代性、先进性,它决定其发展性;教师精神文化的发展指向的是人的发展,即教师的发展,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理想的教学生活境界。

(六)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优化本地师资结构

县级政府要组织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计划,要按需要有计划、有安排,分年度设置农村教育特岗教师人数,并设置一定数量的农村幼儿园、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特设岗位教师;地方政府要充分运用好国家对教育的优惠政策,切实做好特岗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不折不扣及时兑现特岗教师工资及各项津补贴,确保特岗教师的合法待遇。加强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环境,帮助特岗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可能地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学校要为新入职特岗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做导师,帮助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留住特岗教师长期从教。

(七)实施青壮年农民工及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

该地区天然资源比较丰富,产品的深加工潜力很大,但该地区的技能型人才十分匮乏,产品的科技含量、质量和性能缺乏市场竞争力。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贡献最直接、服务最贴近的教育类型,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积极争取国家有关建设资金的支持,加强本地区职业学校基本建设,依职业教育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是着眼于未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合理谋划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着力培养一批用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高技能型的适用人才;三是实施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针对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低下的实际,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发展年鉴编委会.甘肃发展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篇4

中共连南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课题调研组

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民族地区的落脚点,它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执政使命的完成休戚相关。创建民族党建品牌则是推进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连南县委组织部围绕“民族地区如何创建党建品牌”这一课题,到全县7个镇、11个县直系统党委,以集体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形成本报告。

一、创建民族党建品牌的课题提出

(一)民族党建品牌的概念属性

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特色。民族党建品牌是民族地区党建领域的品牌,是民族党建工作中较好地体现党的先进性要求,具有较高党员群众认同感、鲜明时代特点的党建载体和优秀成果。它具有五方面属性:一是鲜活的创新性。体现在能够按照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统一要求,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能够紧紧结合民族地区中心任务和实际情况,创新“自选动作”,开展富有个性特点的工作。二是鲜明的时代性。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办法符合时代潮流,体现党建工作内在规律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要求。三是独特的民族性。党建工作彰显民族特色,符合民族实际,具有不断适应新时期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工作的客观现实需要。四是普遍的指导性。党建工作经验和实践成果比较成熟,满足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能为同一民族地区、同一行业领域党建工作提供借鉴参考。五是深刻的影响性。民族党建品牌在全社会上得到较高的知名度和赞誉度,得到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得到党员群众的较高评价,具有相对普遍的推广价值。

(二)创建民族党建品牌的重要意义

1、创建民族党建品牌是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创特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把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和任务体现出来、落到实处、见到成效,迫切要求我们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完善党建模式,以新的组织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努力使党建工作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提出并全面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党建品牌工作,既是以品牌的特色、品牌的效应、品牌的理念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又是对新形势下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尝试。

2、创建民族党建品牌是促进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的重要实践。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要在团结各族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2009年11月召开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不断提高驾驭和解决新形势下民族问题能力,推进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我们基于此提出并全面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党建品牌工作,主要是遵循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基本规律,探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方法,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3、创建民族党建品牌是扩大连南党建工作社会影响力的必然要求。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广东省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是集“老少山边穷”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近年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科学规划发展蓝图,紧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发展加快促和谐”的要求,以创建民族党建品牌为抓手,着力打造粤北特色新城、山城、边城,为调动发挥全县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示范性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和载体,进一步扩大了党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助推后发地区科学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和基础性工程。

二、创建民族党建品牌的条件准备

从连南的现有条件来看,通过近年来持续有力地加强和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民族党建品牌具备了勇于探索创新的思想基础、民主政治意识浓厚的政治基础、特色经验频出的实践基础、总体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为全面实施党建品牌战略积累了经验、夯实了基础。

1、思想准备。2010年5月20日,县委书记崔建军在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上全面提出创建民族党建品牌,客观阐述了民族党建品牌创建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方法路径,指明了民族党建工作方向。县委组织部充分利用《连南党建网》为创建民族党建品牌工作大力鼓与呼,在全县党员干部中较好地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营造了氛围,为民族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顺利启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政策准备。全县组织工作会议后,以县委或县委组织部名义下发相关文件,很好地为民族党建品牌的创建提供政策储备。2010年8月27日,县委召开十一届九次全会,首次以全委会的形式研究部署民族党建工作,体现了县委对打造民族党建品牌的高度重视,会议要求组织部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村级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带动,进一步抓好民族党建工作的深入实施。

3、制度保证。健全有效的制度,是实施民族党建品牌的重要保证。连南县着重在三方面下功夫,建立健全保障民族党建品牌有效实施的工作体系:一是实行行政问责。今年初出台了《连南瑶族自治县干部问责暂行办法》、《连南瑶族自治县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了连南政治生态环境。二是开展绩效考评。制定了《连南瑶族自治县镇(科、局)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用新的“指挥捧”引领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出台《连南县关于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县委并于2010年4月28日隆重举办2009年度表彰大会,对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达标等10项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给予公开表彰奖励,表彰奖励金额达300万元,在全县较好地营造了“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人人争先恐后的赛马局面。

4、组织保证。县委组织部出台了《连南瑶族自治县2010—2015年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连南瑶族自治县2010—2015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全面打造四类型党组织(经营型、产业型、创新型、服务型),进一步发挥党建带五建(产建、农建、商建、村建、社建)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对农村党建,县委启动村级组织标准化和创先争优活动试点村建设,着力把党组织建立在经营组织、产业组织上。对两新组织,成立了“两新”组织党工委,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对社区党建,争取县财政从2008年起支持两个社区居委会各10万元包干经费。对党员管理,建立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等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从2009年起先后多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广西恭城、广州增城、重庆武隆、贵州毕节等地办班培训;举办了连南县历史上首期村干部大专学历培训班;率先成立县流动党员活动中心,规范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对党内民主,修订完善县党代表任期制实施办法,建立连南县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全面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当前,连南县着力抓好以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的基层组织,使基层党组织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进一步体现创造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进一步体现凝聚力、在维护稳定中进一步显示战斗力。

5、干部储备。党员干部是创建民族党建品牌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连南县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遵循干部成长规律,采取“六个一批”(培养选拔一批,不断改善干部队伍结构;考察储备一批,不断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一批,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交流轮岗一批,不断丰富干部工作阅历;挂职锻炼一批,不断提高干部实践能力;公推择优一批,不断促进干部脱颖而出)的干部培养方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部培养新机制,建设了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与时俱进的干部队伍。至2009年底,全县干部总数3454人,比2006年增加了312人;大学本科学历744人,占22.4 %,比2006年提高5.7个百分点;35岁以下1167人。

6、人才储备。人才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连南县围绕党管人才和人才强县战略, 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民族民间文化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一并纳入人才培养规划,作为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出台了《关于实施若干人才优惠政策的意见》,以推进人事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09年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紧缺和急需专业人才191人,其中中小学教师127名、医护士54名,研究生11名。2009年全县企事业单位现有人才2830人,其中管理人才278人、专业技术人才2552人;农村实用人才969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0.72%、全县劳动力的1.27%。

三、创建民族党建品牌的现实问题

1、认识的“重要性”不高。创建民族党建品牌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根深蒂固。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连南是工业弱县、农业小县、财政穷县,一心一意抓好经济发展、维护稳定、改善民生就行了,民族党建品牌难于转化成生产力,没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认识上有误区和偏差,造成民族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缺乏良好的认知动力机制。

2、内容的“标准性”不清。民族党建品牌是以党建工作领域为主要内容、以党组织和党员为创建主体的实践课题,必须明确品牌理念、形象标识、活动载体、标准要求等一系列内容。然而,民族党建品牌作为新生事物,在创建过程中没有模式样板可以参考借鉴,怎样实现党建工作的虚实结合,还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定性定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3、程序的“规范性”不明。民族党建品牌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党组织品牌,如何规划、设计、实施、推广、监督、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的操作性、程序性、实践性还不明确,更多的是学习借鉴企业品牌的创建经验,指导党建品牌的组织实施。

4、组织的“指导性”不强。创建民族党建品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组织高度的指导性、党员广泛的参与性、项目具体的可行性,但目前连南创建民族党建品牌仍停留于单靠组织部门组织实施的层面上。

5、载体的“有效性”不佳。创建党建品牌必须有具体的活动载体,既体现单位服务职能,又能反映时代要求的品牌名称;必须有生动的品牌命名,既成为单位形象的缩影,又成为最高的服务规范和标准要求。但目前对党建品牌载体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载体设计简单,联系不了单位实际,体现不了地方特色,载体的有效选择和作用发挥不佳。

6、参与的“广泛性”不深。创建民族党建品牌的大格局未形成,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及反腐倡廉横向到边,县至各级党委、支部的纵向到底品牌创建体系未形成。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民族品牌是什么、做什么、要我干什么缺乏正确认识和行动指导。有的党组织存在上级党组织要我干啥就干啥的从众、从业心态,缺乏主动、主见。

四、优化民族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一)把握历史时机,根植品牌成长沃土

1、牢牢抓住庆祝建党90周年机遇。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全面实施民族党建品牌,进一步创新活动方式,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推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是新形势、新时代条件下党的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党90华诞最好的献礼。

2、牢牢抓住创优争先活动机遇。创建民族党建品牌,根本上说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创建“五个好”党组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带头”党员(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基本环节和重要内容之一。

3、牢牢抓住“三级联创”活动机遇。当前连南县“三级联创”活动正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之中,创建民族党建品牌要主动融入“三级联创”活动中,凭借“三级联创”这条主线,发挥各方优势,以使之成为“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共融共进,整体提高,不断营造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4、牢牢抓住实施全县发展战略目标机遇。为推动连南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科学发展之城、美丽和谐之都”,建设“绿色产业强县、瑶族文化圣地、休闲品质之城”的发展蓝图,举全县之力争当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时代先锋、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先行者、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党建工作应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构建独具特色的民族党建品牌,以品牌的力量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和创造力,加快实现全县战略目标和发展蓝图。

5、牢牢抓住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机遇。当前连南县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双到”工作的成效如何,与基层党组织有着重要关系。各基层党组织必需把握住“双到”工作契机,加强党组织建设工作,以创建民族党建品牌为抓手和载体,丰富“双到”工作内涵,以党建支持“双到”、以“双到”促进党建。

(二)明确基本思路,抓好品牌系统谋划

1、遵循一个原则。一是服务。服务党的建设中心任务和地方党委工作大局,用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党建工作效能。二是特色。着眼于党的理念、体制、机制、制度创新,努力使党建品牌富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三是实效。结合本级党组织建设工作实际,深挖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内涵,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明确一个名称。“活力瑶山、动力党建”。即是以创建民族党建品牌为载体和抓手,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成为百里瑶山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

3、规划一个标识。即民族党建品牌要有自己的形象图腾。标识要求寓意深刻,充分体现党建特征和民族特色。设计上要求庄重、大方、简洁、鲜明,便于制作标牌。

4、强化一个意识。即经营意识。让经营理念融入民族党建品牌创建之中,经营好党员干部队伍、经营好党组织、经营好党的事业,把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经营优势、发展优势。

5、构建一个机制。即构建“县委领导、组织部门规划、党委组织、支部落实、党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统筹调配党建资源和要素,实现各方力量联动推进。

6、实现一个目的。即以民族党建品牌的力量,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投身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之中,为促进民族地区释放后发力量、加快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完善基本内容,规范品牌标准要求

1、规范一个建设。即村级组织标准化建设。县委创新性出台《关于村级组织标准化建设的意见》,主要是解决当前村级组织怎样建、村干部怎样当、党员怎样干等现实问题,通过经营“一个品牌”(为人民服务)、建设“两个工作站”(社会和谐工作站、科学发展工作站)、规范“六个基本”建设(基本组织体系、基本职责任务、基本管理制度、基本工作方法、基本待遇保障、基本活动场所),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2、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创先争优活动试点村建设。县委创新自选动作,突出实践特色,将三排镇连水村、大坪镇大古坳村作为创先争优活动试点村,通过加强党建,以党建带四建(产建、农建、商建、社建)、以示范带动全面,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生态村寨、幸福家园”建设。主要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把连南经营打造一个民族特色鲜明、形象气质独特的个性山城。优先改造村委会办公大楼外观,通过运用民族元素符号,使瑶族村办公大楼突出民族建筑特色,汉族村办公大楼突出岭南建筑特色,成为连南百里瑶山民族文化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建设三个平台。一是网络宣传平台。着力抓好连南党建《连南党建网》建设,进一步突出民族特色、山区特色、党建特色,着力把《连南党建网》打造成民族党建精品网站。二是移动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将全县党务、政务、商务信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传递到全县党员中,为基层党员备足“信息流”,实现县委与党员的联系无距离、关爱无界限、沟通无障碍。三是组织办公平台。大力抓好“大组工网”建设,做到工作及时有效,努力实现组织工作信息化、科学化、制度化。依托安全公文传输系统,对党建工作公文全部通过网络进行交换,改变了组织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4、健全四个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书记负全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党建工作体制,构建一个上下配套、组织严密、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规范运行机制。把IS90000标准理念引入党建工作中,围绕“建一流支部”目标,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健全党组织运行规章制度,实现支部“五好”目标。三是绩效考核机制。根据不同行业、部门及单位的特点,将党建工作细化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等目标,量化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四是激励保障机制。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把干部的工作实际效果与干部的提拔任用、职级待遇、奖金补贴挂钩,真正使干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劣有所罚,给优秀干部开设一条“快车道”,让基层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经济上有想头,生活上有靠头。

5、建好五支队伍。一是领导班子队伍。开展“五型”建设(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班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建设调研型班子;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建设创新型班子;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班子;脚踏实地,注重实效,建设实干型班子),形成领导干部形成学习、求实、创新的氛围。二是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选得准”,改革党支部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方式,建立健全党支部书记选拔培养机制。“沉得下”,保障党组织书记合理的政治、经济、生活待遇,确保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困难有所帮。“用得好”,建立健全保障激励机制,让基层党组织书记有学有术、有岗有责、有位有为。“管得活”,适时调整基层党组织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服务模式,实现党组织带头人效用发挥的最大化。三是干部队伍。最重要的是健全公平、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最关键的是要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通过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教育和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最根本的是建立事前要报告、事后要评议、离任要检查、违规失责要追究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体系。要把对干部的要求固化为具有外在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做到有纪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使干部崇尚制度、敬畏制度、严守制度。四是党员队伍。要明确党员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建立一套党员“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和“不能为”的防范机制。要严把党员“入口关”,全面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要畅通党员“出口关”,建立健全不合格党员出党机制,充分体现“入党自愿、退党自由”的健康良好的政治氛围。要按照“双联双管”的原则,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做好流出、流入党员的登记建档工作,做到“两薄一卡”资料齐全。五是人才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解决“不够用”问题。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适时开展各种技能培训,解决“不适用”问题。建立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改善人才工作环境,解决“没用好”的问题。

6、解决六个问题。一是抓思想领导,解决脑袋问题。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努力使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适应发展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二是抓经济领导,解决口袋问题。教育培养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懂经济、善管理、会做生意的意识和能力。坚持扶贫工作和党建工作两手抓,扎实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深入实施党员致富、带富工程,使各级党组织书记腰杆硬起来、说话响起来。三是抓教育领导,解决后代问题。加强国民教育、法制、感恩教育,主动占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四是抓环境领导,解决生态问题。扎实推进民富村美、宜居宜乐、依山傍水的原生态新村庄和古香古色、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建设,集中打造原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原生态度假旅游目的地。五是抓纪律领导,解决心态问题。从调整心态入手,加强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把连南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事业、把党和政府的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以不坠青云之志成就连南发展新伟业。六是抓能力领导,解决纽带问题。深入开展党建“带五建”(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农建、商建)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党建有效领导,使基层组织真正发挥“舒筋壮骨、活血化瘀、强基固本,强村富民”的作用。

(四)落实基本方法,助推品牌深化实施

1、分层次推进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原则,组建领导机构,制定党建品牌创建方案和计划,明确党建品牌创建具体责任人,全面落实党建品牌创建目标责任制。党建品牌分为镇级、县级两个级别,创建活动按组织宣传发动、品牌遴选确立、品牌实施培育和品牌总结推广四个阶段进行。

2、分内容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根据行业的不同特点,积极拓展党建品牌创建的领域。一是党建工作品牌创建。要求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充分反映时代特点,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工作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促进党建工作科学规范、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卓有成效。二是党组织品牌创建。要求党组织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创造力,自觉团结带领党员群众抓好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组织信赖、群众拥护、业绩突出、廉洁勤政的典范。三是党员品牌创建。要求广大党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政治上立场坚定,思想上保持先进,工作上率先垂范,生活上情操高尚,通过一流的工作业绩及服务社会和群众的成效赢得广泛赞誉,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

3、分领域扩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一是突出效能,打造机关党建品牌。机关党员干部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作为机关党建的共性目标,让机关党员用真情服务社会,体现党对群众的深切关爱。二是突出和谐,打造社区党建品牌。从党员管理基础工作抓起,创建以“管好自己、带好家庭、带好邻居、带好楼院、联好区民”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品牌。三是突出惠民,打造农村党建品牌。重点围绕基层党组织如何有效推动农村发展、引领全民创业、致富广大群众,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等方面精选研究课题和创建项目。四是突出凝聚,打造“两新”组织党建品牌。以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为重点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着力探索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和功能提升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互动双赢。

(五)明确基本程序,规范品牌培育选树

1、品牌培育。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提炼本部门、本单位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和新成果,把党建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高、可塑性强、具有品牌发展潜质的党建典型确定为品牌培育项目。充分借鉴企业创建品牌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党建品牌的内在规律,精心制定品牌培育方案,完善品牌创建工作流程,抓好品牌培育工作。县委将对基础较好、有一定影响的党建工作精品进行重点培育,设置专人跟踪指导,定期深入项目单位面对面调研、指导、检查,找准党建工作与本部门、本单位中心工作的最佳结合点,积极搭建实践载体,不断丰富完善品牌内涵,注重突出品牌的个性化、差异化特点,创建一批党建品牌精品。

2、品牌命名。各基层党组织认真总结本部门、本单位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品牌理念和标准进行理论概括,集思广益,多方论证,科学确定党建品牌的名称、标识、内涵和理念,力求使命名的党建品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党员认可。

3、品牌申报。县委组织部在汇总、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全县党建品牌的认证程序和评价标准,建立党建品牌登记备案制度。党建品牌由各级党组织逐级申报,切实把符合要求的党建品牌推荐上来。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填写《党建品牌申报登记表》,全面说明党建品牌名称、标识、主题、内涵和理念,按党组织隶属关系逐级申报到县委。

4、品牌认定。建立以社会评估为基础、以专家委员会评审为主体,以党员群众满意为目标的党建品牌评价体系。制定党建品牌评价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切实提高党建品牌创建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增强党建品牌创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成立由县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组成的党建品牌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认定市级党建品牌。专家评审委员会提出评审意见,经社会公示、县委研究后,授予“连南县党建品牌”。县级党建品牌每两年评审一次。

5、品牌推荐。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实施一年创建、两年认定。县委择优将具有推广前景、社会评价较好的党建品牌推荐参加省市组织部门推荐,进一步扩大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六)建立基本机制,发挥品牌持久效应

1、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参与指导的党建品牌创建工作机制,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形成书记抓、抓书记、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责任制考评范畴,作为县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重要内容,增强各级党委抓党建、建品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制定创建民族党建品牌长远规划、短期目标和实施措施,并采取“财政出一点、党费拨一点、其它渠道筹一点”的办法,不断拓宽党建品牌创建经费来源渠道。

2、建立宣传推介机制。全县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加大对民族党建品牌宣传工作的力度,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宣传品牌理念,推广党建品牌的成功经验,营造浓厚的品牌创建氛围。一是要建设高素质的党建宣传工作队伍,健全完善党委工作信息网络,扩大党建宣传工作的覆盖面。二是整合媒体资源,充分运用党建网站、本地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宣传全县党建工作动态及党建工作方面的创新做法等。三是运用党建信息移动平台,以手机信息群发的方式,将党务、政务、商务信息发送至全县党政班子、党代表、普通党员,让他们及时了解全县党建动态,支持党建品牌创建工作。

3、建立示范导向机制。县委将对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跟踪督查,指导建立品牌创建工作示范点,深入总结提炼党建品牌创建经验和做法,通过网络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创建一个、带动一片。对党建品牌创建年度考核、民主评议与激励引导、评议考核与提拔使用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创建成果的多重利用、有效共享。有计划地组织党建品牌单位与后进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帮助指导后进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建品牌的感染力和牵引力,把党建品牌经验拓展延伸到农村、街居、企业、机关等各个党建领域,同抓共促、互利共进。要适时筹备召开全区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进行深入交流研讨,进一步为创建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载体。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篇5

杨云 刘颖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意蕴

李华明

一、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现状。

青海有30 多个民族,少数民族种类全国较多、五大宗教俱全、少数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多样,宗教关系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与青海为邻的新疆、西藏、甘肃,同样也是民族成分众多,宗教信仰复杂。在青海有3个世居民族跨省而居,民众在日常经济交往的同时,这3个世居少数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宗教习俗等特征的同时,也呈现出与周边同民族鲜明的共性特征。历史上,青海、西藏、四川等省是佛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宗教向内地传播的重要通道。如藏传佛教,即是由印度本土向东传到青海,再经青海而传至甘肃内蒙古及其它地区的。

在地理位置上,青海与毗邻的省区山水相连;在人文环境上,青海跨省民族地区与周边省区同民族同宗教现象十分突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将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变为殖民地,并试图以此为跳板向中国扩张,西藏和青海则首当其冲。西方列强直接利用宗教进行软性渗透。当前,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进程加快的国际背景下,境外宗教渗透活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参与渗透的有美国、英国、韩国、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据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涉嫌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的境外组织达80个之多。①其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和“藏独”分裂组织活动最为频繁,影响也较为恶劣。②。

总之,青海藏区宗教具有民族性与国际性交织、地域性与多样性结合、日常性与功利性融合等较为显著的特点,在整体上使青海藏区宗教具有特殊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与周边省区复杂的社会和民族宗教形势相重叠,使青海藏区成为境外宗教渗透的前沿阵地。随着青海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抵御宗教渗透工作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为青海藏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挑战,必须高度重视且采取有效对策。

二、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的危害性。

宗教渗透与宗教传播、宗教交流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传播是以宗教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手段,跨越特定的空间和时间界限争取信徒、扩大宗教影响的一系列宗教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宗教主要作为一种信仰资源而被宗教组织或个人所使用。宗教交流是以宗教自身作为媒介开展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友谊、加深理解的文化友好性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宗教是一种良性的文化资源。而宗教渗透则是在宗教名义下进行的政治破坏活动,其目的不在于争取更多的个体信仰者,而是消融异质社会的思想、文化和信仰基础,是针对异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整体进行的渗透活动。宗教渗透不是服从宗教目的而是服从政治目的。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宗教渗透的危害首先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而向社会领域全面扩散,如同恶性肿瘤不及早切除,必将引起整个肌体的全面病变。

1、大力宣传宗教,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各种迹象表明,当前境外宗教渗透的重点在意识形态领域,方式更为多样,手段更为狡猾,目的更为隐蔽,“直接渗透”、“硬渗透”也逐渐转变为“间接渗透”、“软渗透”。有紧密配合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加大对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白领阶层等“社会精英”进行所谓的“洗脑工程”;有针对基本信教群众的所谓“松土工程”;有针对我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所谓“福音西进计划”;有针对云南跨境民族的所谓“哈尼撒种计划”等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大力宣传宗教思想,与我争夺群众,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2、制造分裂,挑战中华民族认同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政策,一是对中国发达地区的“西化”,一是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化”,“西化”和“分化”都拿宗教做文章。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省份,也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反动势力制造民族矛盾、祖国分裂的重点地区。民国初期传教士编写的拉祜文《圣经》读本第一句话就是“上帝,汉人来了,我害怕”;③在带有政治倾向的外国传教士宣传下,部分少数民族教徒“只知道英国人好,上帝好,八莫、密支那好”。④解放初期,云南跨境民族中一些基督教教徒公开响应传教士的号召,要求与中国割土分界,隶属英国;一些教徒在国内外反动传教士的鼓动策划下,敌视新生的人民政权,发动武装叛乱和集体叛逃活动。一些渗透分子毫不隐讳的提出“把教徒组织起来,与共产党和政府对抗到底,不要听共产党的,要听神的”。1994 年,泰国清迈基督教会在一些西方国家宗教组织的支持下,成立了“全世界文蚌族同盟会”,企图利用基督教统一各民族的信仰,建立包括我国景颇族、傈僳族、怒族等在内的“克钦独立国”。⑤一些信奉基督教的景颇族群众私自越境到缅北进行宗教活动,有的还参加了克钦独立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果我们忽视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工作,必定削弱我国边境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社会主义认同。

3、散布反动言论,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境外宗教渗透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散布反动言论,企图借以诋毁党的形象,离间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在人民群众特别是信教公民中的影响力。如云南边境某县的农村党员中有 224 人信基督教,占农村党员总数的 22%,其中 179 人是入党后信教的,而另外的45 人入党前就信教,但入党后始终没有脱离宗教活动。由于境内宗教活动的蔓延和境外宗教势力的宣传鼓动,使一些具有境外宗教势力背景的宗教人士在信教群众中很有影响力,一些信徒不接受政府工作人员领导,而是听从宗教权威人士的安排。同时,一些境外宗教势力极力向我信教公民灌输基督教起源于西方,只有接受西方教会领导,才能受到上帝保佑的思想,还千方百计篡夺合法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的领导权。由于受境外教会的影响,个别近期信仰基督教的公民把本民族的传统风俗统统视为邪魔外道,不参加本民族的传统节日等活动,不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挑起群众纠纷,制造民族矛盾,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自尊心,在信教与不信教的群众间形成隔阂,破坏了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4、危害正常宗教秩序,削弱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宗教渗透不仅以直接形式挑战一国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还通过控制现有宗教来间接实现这一目标,对宗教界的正常活动造成很大的冲击。所以,宗教渗透不仅是人民的公敌,而且也是宗教的公敌。宗教渗透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我国教会,破坏我“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爱国方针”,干涉我国宗教事务,危害宗教正常秩序,使正常宗教活动受到干扰,引起信徒宗教生活的混乱,侵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境外渗透活动往往直接与我国现有宗教争夺信徒,由于宗教渗透往往以丰厚的物质利益为诱饵,加之极具煽动性、迷惑性的说教,也使一些辨别力不强的公民和正统宗教信徒转向渗透进来的宗教,这对我国宗教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转向渗透宗教的信徒会被境外敌对势力强行洗脑、改造和控制思想,并被利用来做出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这些被控制的教徒,很难再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宗教生活。

如果宗教神圣性总是为各种罪恶的政治活动所利用,那么,宗教在信徒和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在中国近代史上,虽然不乏以虔诚之心传播基督教的友好传教士,但是,因为从根本上说基督教还是被利用为侵华工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所以,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名誉是不好的。在鸦片战争之前传教士就在“为基督征服世界”口号的激励下开始为武装侵华制造舆论,搜集情报,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战争,成为殖民者的“特种部队”,起到了辅助帝国主义侵华的作用。鸦片战争后,基督教获得在华公开传教的特权,从“非法偷渡者”变为拥有诸多特权的“外来文化传播者”了。他们开办的医院、学校等各种“慈善机构”也遍布中国大江南北,其根本目的,用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的话说就是为了“盗窃中国人的心”。⑥1877 年举行的在华传教士大会上便有人说:“传播基督教的工作很适当地被比作军队的工作。军队的目的不单是尽量杀伤或擒获敌人,乃在征服全部敌人……基督教的工作目标也是一样,它不单在尽量招收个别信徒,乃在征服整个中国。”⑦旧中国的不少基督教徒长期在“洋教”的影响下,接受奴化思想,原有的民族意识减弱,以致社会上流行一句痛心的话“: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人。”⑧。

些境外基督教组织在云南进行渗透活动时,抓住我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较低等特点,大肆渲染“世界末日论”,给社会造成极大恐慌,有人听信以后,抛弃财产或变卖家产,不工作、不劳动,吃喝玩乐,坐等世界末日到来。一些地方因为出现了境外渗透活动,原来的堂点班子被分裂,信徒形成了派别闹不团结,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宗教秩序。如果我国的宗教界不能站稳立场,成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政治渗透的工具,危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它将很难获得自身的独立和正常发展,宗教一系列积极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势必日渐凋零,逐渐失去社会的信任,失去信徒,势将危及宗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宗教渗透对宗教这一社会意识形态本身的最大危害。

怎样看待意识形态问题

作者: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求是网: 2015年04月23日 16:33:59

来源:《红旗文稿》2015/08

近期以来,有一种误解,以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回到“左”的年代。于是,一些人对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够理解,甚至产生一些困惑。针对这些困惑,需要回答以下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为什么不能回避?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如何判断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必然反映。经济基础是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也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看法、见解、信仰、追求,以及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法学、史学、文艺学、宗教学、伦理学,包括经济学中涉及生产关系的思想理论观点等,都是意识形态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说,社会经济地位、政治利益和立场不同的人们,其意识形态的倾向也会有所区别。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便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结构与倾向也会有所区别。不能把世界上一切矛盾和斗争都归结为“文明的冲突”,归结为意识形态斗争。但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同利益群体的个人,其意识形态价值取向,肯定有区别,甚至尖锐对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今天,在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今天,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汇、交融、交锋的今天,无论是观察、思考、处理国际问题,还是国内问题,试图不加分析地“去意识形态化”的做法,都是一厢情愿的。这样做的结果,安抚不了别人,只能麻痹自己。

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变革时期,这种反作用尤为巨大。引导得好,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引导不好,也会起巨大的破坏作用。君不见,从杜勒斯“和平演变”政策的提出到美国“西化分化”战略的实施,从纸介传媒、电台、电视台的仇共、反共、丑共宣传到互联网的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恶意炒作,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煽动“颜色革命”,从台湾的“太阳花”**到香港的违法“占中”,某些西方政治势力,无不倾力发动意识形态战。他们在意识形态战中的常用手法是,炫耀西方价值观,颠覆传统思想体系,抹黑当局的历史和现状,混淆是非判断标准,造成意识形态纷争,打乱社会心理平衡,最后达到制造政治**的目的,以推翻他们不喜欢的政权或其认为是自身潜在对手的政权。

上述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例,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纷争,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意识形态问题是个真命题,并非人为炒作的伪命题。

二、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兴亡盛衰,忽视不得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他还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语重心长地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后果极其严重。特区搞建设,花了十几年时间才有这个样子,垮起来可是一夜之间啊。”江泽民则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胡锦涛告诫全党:“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非常尖锐的。”“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做到警钟长鸣。”习近平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在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它防线也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法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一个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国家兴亡盛衰;一个没有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的国家,难免一打就败;而一个没有意识形态防线的国家则会不打自败。即使在非重大政治变故时期,意识形态工作也非常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意识形态工作导向失误、措施不当,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风气歪;什么时候意识形态工作导向正确、措施得当,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风气正。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启动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常态化时期,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时期,西方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空前复杂。当此之时,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如果认识不到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有害信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否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冲击、对涉世不深和荒于历史学习的青年的误导,认识不到历史虚无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否定,认识不到民族虚无主义对国家认同和爱国主义的消解,认识不到崇洋媚外心理对“全盘西化”的鼓动,认识不到新自由主义对私有化的鼎力支持,认识不到西方“自由”、“民主”、“人权”价值观的双重标准及其与“颜色革命”的内在联系,认识不到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迎合低级趣味等精神垃圾对青少年的毒害,那么,未来高校难免会培养出令人担忧的一代:缺少信仰、没有追求、狭隘肤浅、胸无祖国、缺少正气和智慧、缺少胸襟和远见。果真如此,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因为必须清楚,青年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决定着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对此必须高度警醒。否则,我们国家也难免有“颜色革命”、改旗易帜之忧。

三、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总体向好,但存隐忧

正确判断形势,总要一分为二。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判断也该如此。

首先必须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明显向好。总书记一系列治国理政重要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越来越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拥护,成为指导理论武装工作的利器,赢得了广泛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效果十分显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形式多样,随处可见,日益深入人心,“最美人物”光照神州大地,感人精神净化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提供思想保证、道德滋养、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新闻传媒越来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受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宣传好中国的价值观念、树立好中国形象的水平不断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的作品,在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等领域辛勤耕耘,不断奉献出美好的精神食粮。显然,看不到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就会导致形势判断的片面性,显然也与实不符,不利于我们鼓舞士气、振奋精神。

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许多应该高度重视的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由于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版权界限分明,以及长期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相对来说不易被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利用来兴风作浪。值得注意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它们信息量大、即时互动、无界无域、传播迅速。其双刃剑的“正锋”,虽释放正能量的作用正在加大,但其“反锋”的破坏性仍在持续发酵。现在绝大多数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都是借助互联网在不断地炒作、放大和扩散,释放出不容忽视的负能量。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假借考证历史,杜撰故事,危言耸听地“揭秘”所谓的党史逸闻轶事,编造莫须有的情节,以假乱真,歪曲党的历史,丑化党的领袖,抹杀党的丰功伟绩,质疑党的执政合法性。

二是削弱国家意识,嘲讽英雄模范,消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宣扬极端“民主”和绝对“自由”,刻意夸大和渲染当前我国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误导人们“看破红尘”,淡化党的意志、理想信念、爱国意识、组织纪律、敬业精神。

三是炒作花边绯闻,冲淡思想舆论宣传的主旋律。一些违背传统道德、社会伦理甚至是淫秽污浊的传闻,经常被炒作成“头条新闻”,转移网友对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和重要精神的关注,妨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四是扭曲热门话题,夹带错误观点的私货。评点“打虎灭蝇”的反腐斗争,不是强调我们党的反腐决心和力度,而是渲染我国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的问题,企图将反腐败斗争涂抹上所谓“权力斗争”的色彩。

五是抹黑和围攻敢于坚持原则、坚持真理、敢于旗帜鲜明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专家学者,使他们因“污名”而被孤立,使党的理论队伍受到削弱,使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受到挤压和蚕食。

上述互联网传播的有害信息,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知识精英,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为基石的主流意识形态,极具破坏性。对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高度警醒、加强防范,并进行积极引导和有效管控。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

毛泽东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科学指南。这一信念,我们党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这是从历史经验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

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侵略、瓜分和凌辱,几近濒临亡国灭族的边缘。一批又一批忧国忧民之士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于是,五花八门的“主义”都被拿来试过,如无政府主义、无政府工团主义、互助运动、新村主义、合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伯恩施坦主义等。但是,所有这些“主义”都是昙花一现,都成了中国思想史上匆匆来去的过客;只有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选择,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科学指南。

1992年,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时,国际国内有不少人开始担心,甚至悲观失望,他们怀疑:“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邓小平坚定、从容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的坚定和睿智在20世纪结束之前得到一次颇有说服力的印证: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搞过一次千年伟人网上评选,评选结果是马克思遥遥领先,高居榜首。

为什么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十年后,马克思仍然被绝大多数人所推崇?就是因为马克思的学说不是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产物,而是站在了以往科学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的学说立足于19世纪中叶欧洲工人运动的实践,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精华,充分接受了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和化学划时代进步成果的启迪。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时代风云、实践活动与科学进步的空洞学说,而是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的生机勃勃的科学真理。尽管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出现许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远不是马克思当年所能具体预见的;尽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曲折和挫折后,尚未走出低谷,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始终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发展仍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至于那些散布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甚至宣称“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没有对过”的人,那些断言“马克思主义哲学误区重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虚构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科学”的人,要么是对历史无知,要么就是对现实存在偏见,因为他们无视近现代以来中国沧桑巨变的基本事实,无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中华民族振兴所做出的无与伦比的伟大贡献。中国近现代史雄辩地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决不能放弃。

五、必须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生命在于运动,理论贵在发展。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理论总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其实,只要理论之树深扎生活的沃土,与实践同生共长,理论同样可以长青。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以历经世事沧桑、风云变幻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就是因为它总能被信仰它的共产党人不断结合变化的实际、与时俱进,从而得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初期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前所未有地正确回答并解决了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而根本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道路等重大问题,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回答了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当前历史阶段,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

六、要从战略高度谋划意识形态工作,务求实效

战略管全局,战略管长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谋划布局。

1.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研究与宣传。要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紧密结合当代实际,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研究,以分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理、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哪些是需要丰富发展的理论内容,哪些是需要修正的结论,哪些是过时的应当放弃的具体论断。

2.必须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除语言学、逻辑学、考古学、体育学等少数学科外,绝大多数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不应该也不可能包办、代替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但在政治立场和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必须发挥指导思想的作用。要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第一要务。

3.必须确保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否则,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就会方向不明、判断不清、思想混乱、是非不分,就不可能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课堂、讲台、论坛和出版社、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要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里。否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能是句空话。

4.要旗帜鲜明地批驳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潮。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真空地带,各种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交锋、相互交融属于常态。阵地的争夺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是尖锐激烈的;有时是非分明、简单易判,有时阵线交织、复杂难断。一旦认准是错误有害的思想观点,必须敢于亮剑,理直气壮地批驳那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高校的讲坛决不允许传播违背宪法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旗帜鲜明,要力戒暧昧和误导。

5.要把正确的历史观、特别是近现代史观教育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主课。“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些人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夸大我们党在历史上的失误,丑化我们党的领袖,目的是否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以迎合西方某种政治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因此,必须加强历史观教育,用事实说话,以坚定干部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6.要抓好抓实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宣传教育。要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围绕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要坚持“四个全面”,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而不能搞私有化,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等问题,把道理说清楚、讲明白,澄清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引导人们自觉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渗透。

7.要树立大意识形态工作观念。不要把抓意识形态工作仅仅看成是宣传部门的职责,全党都要抓意识形态工作。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各级党委都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密切关注,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大局中去思考,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研究。要在深入了解各种舆情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噪音和杂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些噪音和杂音为什么会有传播渠道,为什么会有传播市场。其中哪些是不可避免的,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哪些有严重的现实危害,必须尽快解决;哪些危害不明显,可以冷处理;哪些需要公开批评,哪些需要个别引导;哪些是意识形态工作本身的问题,哪些是由相关地区和部门政策或工作失误引发的不满情绪和心理宣泄;哪些需要靠说服教育来统一思想,哪些需要靠改进工作来化解矛盾。对相关工作要及时形成决议,抓紧贯彻落实。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篇6

(论文)

姓名:黄立彪 职务:小学教师

单位: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乡罗斯完小 手机:*** 地址: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乡罗斯完小 邮编:655802

关于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布依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傣语支。在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所以受教育只能学习汉语文字。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本地区的民族教育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由于布依族所处地区的历史、地理、经济基础、自然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本地区的民族教育发展相对缓慢。现从教学角度谈谈关于民族地区教育的一点看法。

第一,本地区绝大部分是典型的纯布依族聚居的村寨,双语教学成为一种必需。

首先,是纯布依族聚居的村寨,所以学校里大部分学生,从他们呱呱坠地的那天起,他们听的、说的全都是布依话,是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长大的,直到进学校的第一天,他们才开始接触到另一种全新的语种——普通话,而且是一种和以前听的,说的完全不同的语言,这样给教学带来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双教学成了一种必需,也只有用双语才能很好的完成低年级的教学任务。

其次,布依话和普通话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吗冉沟”(布依语)如果直译成汉语就是“来家我”而不是“来我家”,就像古汉语里的倒装句式,由于存在着这样的思维差异,所以,学生在练习作 2

文时,经常会出现前面我们所说的那些句式,是因为他们在作文时还依赖于布依话表达习惯,至使作文句子表达不清,作文水平不高,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就要用双语教学的优势,从小使学生明白普通话和布依话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布依语音自身的缺陷,向双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布依话语音里面是没有送气音,没有撮口音,也没有平翘舌音之分,更没有后鼻韵。在读普通话时经常会受到布依话语音的影响,如:“罗平”读成“罗bíng”“气球”读成“jìjíu”等;有一些是同音不同意,如:“根”(布依语)——吃的意思,而不是汉语中“树根”的意思,“为”(布依语)——“火”的意思;有的几个动作就只有一个动词,如:穿衣,戴帽等在布依话里不管是“穿”还是“戴”都只有一个动词“dán”(布依语),所以他们在讲“穿衣”“戴帽”时就会说成“穿衣”“穿帽”;还有的一些量词也是一样,如:“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在布依话里“一件”“一条”都叫“gǒng”(布依话)这样他们说“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就会说成“一件衣服”“一件裤子”等等这些情况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例举,因此在教学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向双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确保自己的读音准确无误,经常练习普通话,尽量减少布依话口音对普通话的影响,让学生听到每个字母的发音都准确无误。

其次,要持之以恒,老师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不管是课内、课外,还是校内、校外,尽量用普通话和学生进行交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习惯。

我刚分下来那年被分到大红班小学,那里全部是布依族学生,可能是自己深受布依话对普通话表达的影响的体会吧!同时,我认为所有的学习都始于读音,先要会读其音,才识其字,最后才能理解其义。而我们布依族学生的弱点恰好是字的读音,从而影响到各科的学习。因此在数学课上,最让老师头疼是应用题了,其实,有些题意不难理解,但是他们对题目中的字都尚未完全认读,何谈理解题义呢?所以,我特别重视拼音的教学,课上用布依话讲解每一字母的发音部位,舌头的摆放位置和嘴唇的变化情况,做到只要我能读对他们也能。在课外我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和我交流,一开始学生不好意思和我讲,我想了一个办法,只要学生找我请假,问我作业时如果他们用布依话和我说,我就装作听不到,提醒他们用普通话,不会的教他们说一遍。但后来我发现一个新的问题,有的学生因为不想和我说普通话而放弃问我作业,这到让我苦恼一段时间,因为我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的和我说普通话,后来我发现,他们会在课上时向我请假上厕所,这样他们就不得不和我说普通话了。我就这样,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学生说普通话的机会,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在这种氛围里养成开口说普通话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当然,要改变民族地区教育较为落后的面貌,仅仅纠正民族口音,读准普通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时,拥有更多的教学智慧,充当好引导者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发展。

第三,教师本身对双语教学的全面实施的提出,存在困难。首先,在布依族教师所上的班级中,会出现双向依赖现象,就是布依族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上数学课,上课时只讲布衣话,老师生对布依话的理解,而学生则依赖于教师布依话的讲解。这种单用布依话上课,在短时间内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也可能会出成绩,但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其次,汉族教师在上低年级时,由于不懂布依话,所以双语教学不能得以实施,而如果汉族教师能懂一点布依话,那在教学中,将不仅仅只是起到翻译、解释的作用,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不能改变我们学生学前教育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因地制宜地实施双语教学,同时,加强我们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外出进修,从而提高教师双语教学水平,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篇7

一、广西少数民族构成情况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民族构成情况较为复杂。其中世居民族多达12个,有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回族等。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成为一种趋势,也有其他民族在广西分布,例如满族、蒙古族、藏族、水族等。

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就广西的常住人口来看,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广西总人口比重三分之一以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壮族人口数量最多。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问题的具体表现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从国家安全层面上看,民族问题主要是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问题。但是,广西作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其首要解决的民族问题是发展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问题。自从1947年民族区域制度在广西落实、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开始突出。

1.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

广西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并不相同。从地理范围看,汉族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少数民族则聚居于西北部。受自然、历史、政治等多种因素影响,广西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深化,特别是受市场经济竞争性、趋利性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良好的经济基础,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首选试验地区。以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党委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都相对偏向于扶持东南部,这就使得广西南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2.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它为社会生产环节和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服务,有助于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活动的正常运行。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电、科研、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公共服务设施。一般情况下,经济越发达,对基础设施的配置要求越高。就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情况来看,其基础设施落后集中表现在卫生事业、文化教育与交通通讯业等。其发展情况与发达地区相比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交通条件落后,通讯线路少条件差等等,这些都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

3. 第一产业占主导,资源投资效益低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主要的农业经济区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口数占总劳动力比重较高,但相较于第二、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偏低。就广西壮族自治区整体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下降水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次少数民族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明显,多用于发展资源型重工业,例如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等,对资源进行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意识薄弱,投资效益较差。

4. 收入水平较低,贫困问题突出

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贫困问题突出是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改善民生存在困难的原因之一。相关调查资料表明,广西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度较高,主要表现在居民家庭年收入水平较低,年收入5000元以下不在少数。少数民族地区是全省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它成了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难点之一。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之一,而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消费能力不足,由此使得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三、浅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的因素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因素、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明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前提条件。

1. 历史因素造成的经济基础薄弱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边境民族地区属于革命老区,其突出特点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几十年的战争破坏使得边境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条件落后。边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条件落后,贫困面积较大。边民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的稳定和长久发展,生活水平持续落后极易造成民心不稳,引发边民迁徙,对国家实施安全战略即稳定西南边陲造成不利影响。

2.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

一般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高强度利用土地资源又导致了土壤退化、土质较差的问题,使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近年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方面都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仍存在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等问题。并且,广西多山的地貌条件导致的交通不便,阻碍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运作,人力、物力的大量投放加大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3. 边贸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相关调查表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从业方向较为单一,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从种植、养殖以及劳务活动中取得的收入是居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依靠边境优势从事边境贸易的边民数量并不多;利用发展边境贸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提高生活水平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4. 科技投入不足,人才紧缺

人才、教育、科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科技投入不足与人才培养机制缺乏的问题。科研投入少直接制约了生产实现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创新都需要科技与人才的参与。

四、解决广西少数民族发展失衡问题策略探讨

党和国家始终把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作为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的需要。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努力。

1. 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经济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发展程度,才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为此,要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扶贫开发和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大资金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力度,通过扶贫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2.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石。针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匮乏的现状,中央和自治区政府要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为社会输送专业型人才;此外,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还要致力于办好民族高等教育。

3. 利用边境优势发展边境贸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加大边贸发展力度,充分发挥边贸优势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边境优势条件发展绿色产业、生态旅游等新型边贸,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种植、养殖业基础和生态资源,发展低碳环保型的边境贸易,实现产业增值增收;此外,边境贸易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方式在广西中越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广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是制约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为此,少数民族要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战略,在矿产开采与使用过程中注重山体保护并及时进行污染治理;种植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实现保护土地资源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

加快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提高广西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必经之路,针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找积极的解决办法,为促进地区发展平衡不懈努力。少数民族发展状况关系到区域稳定,关系到自治区政府各项民族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要:文章从分析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构成情况出发,结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历史,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解决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问题的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构成,发展失衡,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徐世英.少数民族地区民生状况统计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民族地区教育特点及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民族;教育;特点;问题;研究

一、藏族地区教育特点分析

1.特殊性

藏族地区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其本民族教育的特点。对于藏族地区,它存在着宗教信仰、农牧区家长短期功利意识较强、居民居住地分散、经济落后、藏语与汉语教学、由历史、地理等原因造成的学校教育起步较晚等特点。受这些特点的影响,藏族地区的教育便有了不同于其他民族和地区教育的特殊性。

2.不均衡性

由于藏族地区自然条件和区域成本差异等原因,造成了藏族地区教育出现点多、面广、战线长、发展不平衡等特点。主要表现在有的藏区小学办公面积不足百平方公里,容纳学生不足一百人,有的小学办公面积超过一千平方公里,容纳学生四五百人,同时藏区东部地区优于南北部地区,城镇和公路干道沿线地区优于偏远农牧区,成人学历教育发展快,成人专业技能教育差,基础教育优于职业教育等,这些不均衡现象造成了学生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性。

3.灵活性

藏族地区教育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个方面。第一,民族教育政策的条文内容中规定的政策较为灵活,给藏族地区教育部门提供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创造性、主动性地制定措施的机会。第二,当前我国正处在不断深化改革阶段,国情和政策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藏族地区的教育情况也应实事求是地随着变化的趋势,及时调整、修改和补充当地的教育政策。

4.稳定性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是我国党和国家长期坚持和重视的基本政策之一,这一基本政策保障了我国藏族地区教育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能够使民族教育政策得到藏族同胞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能较好的开展藏族地区的民族教育事业,不断推进藏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壮大。

二、藏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师资力量薄弱且结构不合理

由于藏族地区自然条件较为艰苦,导致人才引进十分困难。许多学校出现了部分学科如物理、生物、英语等任课教师匮乏,数学语文等任课教师专业素质偏低等现象。据统计,藏区某些中小学教师中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人数不足5%,大多数教师的文凭多为通过提高型培训取得的第二学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同时,尽管近年来为了“两基”攻坚招聘了大量的教师,但音乐、电脑、英语等学科的教师却录用较少,教师专业不合理问题已出现端倪,很多藏区学习由于没有英语教师而无法开设英语课,影响了学生对部分学科知识的学习。

2.教育投入不足

由于藏区地理环境,居民居住分散等特点,造成了学校建设出现点多、面广、战线长、投入大等现象,这些现象使得教育投入不足,该建设的教室、学生宿舍、运动设施等无法顺利建成,如康定县玉龙西村小学,坐落在贡嘎山下,那里不生灌木,常年吃不到蔬菜。学校共28个学生,只有两间用石头和泥土垒成的房屋,一间是教室,一间是学生和老师共用的生活间。正因为硬件设施的缺乏,导致边远农牧区中心完小及县城初中有部分不具备寄宿制条件,造成读完村小二、三年级后无法升入乡中心校读小学高年级和小学毕业后无法升入县初中就读,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普初”巩固工作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3.教学模式不合理

藏族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许多藏民主要还是靠农牧业维持基本生活,我国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已经提出:“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在发展规划、改革步骤、目标要求、办学形式、教学用语、课程设置、学制安排等方面因民族、因地区制宜”。而事实上,在藏区的许多学校教育中,学校仍然普遍重视文化教育,缺乏专业技术教育,而藏区的大多数学生在小学或初中毕业后会选择回家从事生产劳动,但学校的文化教育使得他们所学知识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极不相适应,甚至有些只学科学文化知识,缺失劳动锻炼的学生毕业回家后,怕苦怕累,干不了农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与藏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而且严重打击了许多农牧区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藏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给藏族地区的教育情况形成了一定的特点,这些特点从某方面给藏族地区的教育造成了一些困难。但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相信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遵循藏族地区的教育特点,正视藏族地区教育存在的不足,这些困难都能够迎刃而解,最终实现藏族地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张立文,民族地区教育特点及问题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12).

[2]铁木尔,民族政策研究文丛[M].民族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上一篇:卖房协议下一篇:物业服务合同包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