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散文的艺术创作(共8篇)
然而,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荷塘月色》发表三年后的1930年秋,有个叫陈少白的读者给朱自清写了一封信,毫不客气地向这位大文豪指出,《荷塘月色》中对“月下荷塘”的描写严重失实。据其所知,夜里的蝉是从来不叫的。
看完来信,朱自清陷入了沉思,那晚漫步荷塘,到底有没有听到蝉声,他的确记不清了,于是到处查阅资料,也没有结果。朱自清是个很认真的人,便向身边同事询问,同事大多倾向那位读者的说法:蝉子晚上不叫。但同事的回答似乎不够权威,朱自清又写信请教昆虫学家刘崇乐教授。几天后,刘教授拿出一段书中的抄文,对朱自清说:“好不容易找出这么一段儿。”朱自清接过抄文,上面写道: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一个月夜,他却清楚地听到蝉虫在叫。
拿到这个抄文,朱自清本可以作为自己并没有写错的证据,给陈少白读者一个确切的答复。可一向治学严谨的朱自清认为,刘教授是非常谨慎的昆虫学家,关于这个问题,他其实并没有说一个字。既然专家没有表态,那么,这段书中抄文也许只是一个例外。所以在他回信时,就告知陈少白,他请教了专家,专家也没有表态夜晚的蝉子是叫的,并表示以后再版时,他将删掉有关“月夜蝉声”的句子。
此后几年,朱自清把这个切已的问题时常放在心里,便经常夜间外出,在树间徘徊、聆听,竟然有两次在月夜亲耳听到蝉子的叫声。
一转眼,到了抗战初期,那位陈姓读者又在《新学生》月刊上发文讨论这个问题,并引用了朱自清的那封回信,作为蝉子夜晚不叫的证据。而在这些年中,朱自清因为“有这切已的问题在心里”,所以特别关注这件事。当他看到陈姓读者的讨论文章时,很想写信给他,说明当时自己对昆虫学家的话有所曲解,现在自己的确听到了“月夜蝉鸣”。可是,由于战乱,搬了好几次家,弄丢了记载那位读者地址的信。于是,一贯对读者负责的朱自清,专门写了篇题为《关于“月夜蝉声”》的文章作答。
韵味, 要以朗读的形式来实现与广
大受众的沟通。因此, 电视散文是一种独特的电视语言, 它在画面空间设计上具有独特的优点。
要保持散文的特性
大家都知道,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结构上的自由, 应该是电视散文和文学体裁的相同之处。在这一点上, 应该说二者是有共性的, 而且这是二者真正可以沟通的地方。在笔者创作的电视散文《故乡的南湖》中, 为表现主人公与南湖主客体之间的沧桑巨变, 通过相互穿插、文意贯通, 把电视与散文紧密结合, 在合理的框架内, 使得这种新兴的电视文艺体裁在进行艺术表现时自由灵活、节奏多变, 给电视观众一种畅快淋漓的感受。
注意电视散文的虚实相映
笔者认为既然电视散文是由画面和声音两大元素共同组成, “虚”和“实”都应在这两者中加以体现。那么, 文字音符和画面镜像是以怎样一种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呢?
“虚”与“实”在文字中的体现。所谓文字实, 就是对有具体形象的事物、事件进行真实、客观描写。这种客观存在十分容易找到相应的画面, 给人以直观感受。比如《故乡的南湖》中:“归德古城是我的故乡, 我的家就在南湖的边上。”反之, 如果描写多为一些抽象的概念, 就很难找到对应的画面。这样的文字即为“虚”写。比如“久远的钟声和着现代的文明, 让善感的心中纠结了太多太多的语言, 却一时无法出口”等。
“虚”与“实”在画面中的体现。所谓画面实, 也就是用具体的形象填满视觉空间。比如在《故乡的南湖》中, “湖水、柳叶、张巡祠、八关斋”等物象就是一种画面实的体现。电视散文中画面虚, 则具有相对性。因为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字, 在我们看来任何画面都是“实”的。而一旦有文字为伴, 画面才有“虚”、“实”之分。也就是说, 画面的“虚”与“实”, 是相对于文字而言以文字作为参照物的。同一画面和不同的文字相匹配, 其虚实感受是不一样的。虚镜的合理运用, 可以渲染情感、烘托现场气氛。
因此, 注重电视散文的虚实相映, 合理搭配, 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美感和层次感, 给广大受众以充分遐想的空间, 带来美轮美奂的视听感受。
重视画面在电视散文创作中的地位
电视通过丰富的画面传递美感。同样, 电视散文也讲究构图、讲究均衡, 注意黄金分割, 力求唯美。电视散文的意境常常是通过完美的构图和多彩的画面来获得的。我们常说好的镜头要写意, 在受众感受美的同时也可从中收获作品的内在信息。
镜头方面, 电视散文的画面追求唯美、多样化、冲击力。在拍摄中, 除了高性能的摄像机外还要使用轨道、摇臂等辅助设备, 从而使镜头质感突出。在近期拍摄电视散文的过程中, 我们栏目组租用了市区内专业影视基地的轨道, 增加了镜头的延伸感, 摇臂的使用更是提升了冲击力, 把所需拍摄对象的全景风貌进行多方位记录, 使画面更加充实、到位。
色彩方面, 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前期拍摄中需要摄像师和编导精心准备。首先是需要确定全片的基调, 发挥色谱的重要功能。根据作品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色彩来调整画面, 使画面的色调达到一个比较统一的效果。其次, 要做好色彩元素的搭配。比如一个场景是偏蓝色, 那么主人公应该如何装扮, 穿什么色彩的衣服, 这些都要加以考虑。如果是准备利用后期来实现色调统一, 除了前期不用进行色彩调整外, 别的因素也都应该心中有数, 最好能让后期人员一起参与前期准备工作的讨论和拍摄, 让后期人员对现场拍摄画面有直观的感受。这样在以后的编辑制作中, 就会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注重题材范围的拓展
现在很多电视散文往往围绕一个表现对象, 局限于一人、一物、一事的表达, 信息量不够丰富, 提供给观众的视听形象比较单薄, 难以吸引观众。如果取材广泛, 既能围绕一个主题, 又能大胆从多方面取材, 这样不仅增加了趣味性, 又深化了主题。比如, 采用纪录片的手法可以保证作品中充满真实的元素, 采用文艺片的手法可以对画面内容进行主观的阐发。在进行这种阐发的同时却又不破坏画面本身所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特征, 使得客观真实地表现对象与自由地表达自我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契合点, 体现了创作者精心的构思, 把思考与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观众。
【关键词】电视诗歌散文;电视文学;音乐;画面;文化
一、电视的文学性
“文学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的艺术,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不能以视觉或听觉直接感知到形象,而是要通过识别某一符号系统所设计的特殊字形和发音,联想到与这些符号相关的形象。”
从电视诗歌散文的创作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文学对电视艺术的这种深远影响。在抒情艺术的领域,散文无疑是电视艺术中的先行者。其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
(一)善于传达人的情感和思考
人们常用“言有尽而意无穷”来表达对文字深刻内涵的追求。这也正揭示了人们在文学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味与感触,甚至可以打开读者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在电视诗歌散文中,作者通过运用诗性的文字,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并循着这条文学想象之路,让观众重新投入到电视画面的内容当中去,通过两次艺术的处理,将观众的情感和思考投入到作品当中,得出对作品全新的感受。这是文学独有的艺术魅力。
(二)善于带动读者的大脑想象
电视散文的联想一般是以作品的主旨为轴心,并给大众想象的空间。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影视作品中文字的魅力。
想象是一个过程,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它通过某一意向,并将其投射到脑海中,就可以产生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思维活动。而文字作为一种创作元素,是最能打开人类想象的钥匙。在电视诗歌散文中,解说词不仅能够说明镜头的表现意图,同时根据文字特有的属性,激发观众在所观所感所闻中,得到独有的见解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样可以使观众更好的理解解说词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使影片的结构脉络更加清晰易懂、完整可观。
二、电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电视文学,既使用电视语言,又使用艺术语言,发掘和展示世界的审美价值。它的这种审美上的丰富性和优越性,表现在它所禀具的多重美学特征上。”
(一)追求现实生活的真实
电视诗歌散文,首先应该是要保证拍摄内容的生活真实性的。尽管艺术的表现手法上有很多,不论是夸张、隐喻还是直抒胸臆,都将生活真实性作为艺术表现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或拓展。因此,作品的结构形态应该是既形象又具体,既要有客观的表达,也不乏主观的陈述,这样才能给观众以浓重的审美感受。
(二)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
“由于电视文艺专题片融进了其他多种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段,诸如音乐、舞蹈、歌曲等,就强化了电视文学的艺术性。”[3]
电视文学不仅能够加强艺术手段的多样性,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电视的艺术表现能力。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结合,相得益彰。使电视诗歌散文,甚至于其他艺术形式中,得到更好更优化的美学享受。
例如要拍摄平遥古城,我们既要考虑到它不仅有古老的历史底蕴,同时也囊括着现代艺术元素。因此要对地方独特的文化进行前期了解,不论是平遥古城大戏台中特有的北派宴舞,还是平遥民间特有的山西曲调,所到之处,都要有丰富的资料做依托。让来到古城的外乡人在轻松愉悦中领略到黄土高原所独有的风土人情,成为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平遥的民歌音乐来源于古代的庙堂音乐,而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出了庙堂,走向民间,其特点是曲调宛转悠扬,旋律悦耳动听,富有浓郁的山西地方风味,它的朗朗上口,它的无限自由。这些艺术表现手段综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彩的艺术空间。
(三)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
“电视文学说到底还是屏幕上的艺术作品。”[4]作为屏幕上的艺术,就应该追求更高的艺术品质。在艺术处理时不仅要达到艺术标准,还应该为追求更好的表现效果,做出更精湛的艺术呈现。因为在观众得到观影体验后,与其说它是一种纪实性的风光片,不如说它已经成为个体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是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的体现。
同时,电视诗歌散文除了一般的再现和纪实,还采用大量的表现性画面,和意念性构图去加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样既可以拓宽观众的想象,又将散文所要表达的主观意念生动的表现出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四)强调“情理交融”
在我看来,电视诗歌散文在抒情方面与纪录片最大的不同便是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差异。尽管他们都有着精致的画面为文本支撑,也有自己的理念来统摄全片。但以真挚的情感负载起抽象的主题意蕴方面,电视诗歌散文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电视的音画配置
电视艺术是光与影的艺术,是视与听的艺术。电视画面是构成任何一种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电视音乐是电视艺术诸多表现手段之一。
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抽象的艺术。它是转瞬即逝的,然而又是记忆深远的。音乐往往能够直达各种艺术门类的深层,与各种类型的艺术在节奏方面、旋律方面、情感色彩方面等“达成共识”。
电视画面的营造,细节表现是必不可少的。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同时要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这也决定了细节的运用能够更好的表现画面语言,给人以心灵上的启迪。
综合以上,我们会发现充分发挥电视画面在影片中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电视画面质量,使其适应现代审美的需求,同时也是结合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来提高电视诗歌散文创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四、结论
与其它电视艺术样式相比,电视散文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其文学化,它将散文电视化,优秀的散文作品通过电视技术展现给观众,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应该精心写意,追求意境,也需要传达人性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要带动观众丰富的大脑想象。将文学的意象与电视的技术手段有机结合,从而展现出充满审美意蕴的电视散文作品。
从电视的音画配置方面来看,音乐和画面不仅仅是为散文服务的,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也有着不同的使命,不论是音乐的选择,还是画面的选择,对于电视散文风格来说都能起到转折性作用。利用声音的力量可以扩充画面的信息,丰富和补充画面的不足,同样,利用音乐和画面还可以二次诠释文学在电视艺术上的表现作用。
总之,我认为,不论是对文学的推敲琢磨,还是对音乐画面的精雕细琢,都应该以电视散文的整体风格、创作理念作为行动的依据。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将多种艺术元素相互融合,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才是真正地相得益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电视的附属品,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价值。我们读到的散文文本通常是纯文字形式来表达的,而电视诗歌散文则是将文字与电视画面将结合的超文本或复合文本;如果说,我们听到的音乐是一首简单的曲调,那么融入到电视中,便是一首饱满丰富的交响曲;如果说,画面是一幅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那么电视镜头,就像是一篇史诗巨作。
电视诗歌散文中也是一样,每种创作元素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只有将语言文字、画面、音乐、音响等综合在一起,通过荧幕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才能使人们得到更多、更丰富的艺术享受。 才能让各种创作元素在新的创作手法中,展露他们的“弦外之音”!
参考文献:
[1] 林莉.论幼儿的文学欣赏[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2] 赵迁坤.如何将电视和诗歌散文更完美结合[J].记者摇篮,2006.
[3] 王硕.电视文艺专题片的审美特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朱自清(1898-1948),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族,自幼便在私塾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在五四新思潮的影响下,最初以诗人的姿态步入现代文坛,继而专项散文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纵观朱自清的一生,无论作品还是人品都值得称赞和敬佩。他治学态度严谨,个性率直而不张扬,带人真诚宽厚,处事坦荡有节。这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所反映,“文如其人”。以下从情感、语言、结构等几个方面探讨朱自清散文创作的艺术特征。
一、感情至真至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写作的动力,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要作者的情感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有真情才有美文。“感情真”是朱自清散文最大的艺术特色,真挚朴实的感情始终贯穿在他的散文中。《背影》、《儿女》等感情的真挚是有口皆碑的,文章传唱至今,仍是学习现代散文的人必读之作。
《背影》注入了最平实质朴而又最真挚深厚的感情,四次着力描写父亲的“背影”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印象。写父亲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读到父亲来信时“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背影”是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的那颗诚挚的心。这“背影”是多年来郁结于作者心中的现实生活的再现,是实情又是幻觉,把通篇情感抒发到不可逾越的高峰。这“背影”让我想到了自己来离家求学与父亲送别时的情景,不禁热泪盈眶,一种心灵的共鸣油然而生。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中一个经典的镜头,不知感动了多少做儿女的人。李广田说:“《背影》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朱先生在散文创作中求真求实,真正做到了情从肺腑出。
二、语言优美动人
朱先生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可与古典散文名著媲美)的散文家。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他的散文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文的模范”。郁达夫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充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女士之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他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写景散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重温这些优美的文句,确实能领略到朱先生散文“语言美”超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荷塘月色》中写到“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
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描写月下荷花之美时,他将其比喻为明珠、星星、美人;在形容荷花若有若无的淡淡清香时,他使用了特殊的通感手法,惟妙惟肖地描摹,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
还有比喻的修辞手法,他也用得惟妙惟肖。如《春》中他把春天比喻为“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等。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经过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作者个人的色彩,优美的语言不仅体现出绘画美,更使感情的抒发真切自然。朱先生笔下醉人的梅雨潭的绿、烂漫的春色、如影如幻的白水漈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写景美文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并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他孜孜以求的是一种高超的艺术美。他热爱大自然,江南春景,梅雨瀑绿,荷塘月色,秦淮河水,这些普普通通的自然景物,经由他如椽大笔的描绘,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
他的散文也爱用叠字叠词及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这形成了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大量叠词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长短句巧妙搭配,使文章读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独具跌宕回环的听觉美感。他追求用词的朴实和口语的亲切。写口语是朱自清创作的基本追求,以口语为基本的各种语言冶于一炉的文字,似乎更别有韵味;朴素常使人感到真实可信,足以沁人心脾,这就是他的散文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
三、构思缜密严谨
朱自清善写景物及平凡琐事,构思巧妙严谨,独具匠心。如《背影》一文辐射的时空相当广阔,但文中四次写到的“背影”,第一次在开篇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重点刻画父亲穿越铁道为‘我’买橘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第三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最后一次是在文章的末尾,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四处前后呼应的“背影”如同一条逻辑主轴,贯串起知识分子在艰难时世中挣扎度日的惨淡光景,同时又连缀出父子之间那最纯朴、最伟大的至爱亲情。文章虽然只有1500字,却在几代读者中久传不衰。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不重视文学,当今的散文创作也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论文,看看散文创作存在什么问题。
作为一种不讲韵律,不讲排比,没有任何束缚与限制的自由文体,散文从上世纪至今,如三角函数中的正弦曲线,走过了一个由波峰到波谷、又由波谷到波峰的路程,至上世纪九十年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但近年来,虽然创作园地很是热闹,涌现出的作品其数量也相当惊人,但真正有影响的独作品不多,独享文学地位的作家也不多见,甚至不见。究其原因,笔者以为,除了整体社会心态的浮燥,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心态之外,其语言艺术的走弱、随心所欲的构思、散文意境的误读和生活的丰富性、真实性、壮美性消退,影响着散文的创作。
一、语言艺术的走弱,导致审美情趣的弱化
散文语言作为最丰富、最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具有凝瑰练丽的特质,自由恬淡的辞彩,它既可以运用小说的语言,进行生动的叙事描绘,也可以吸收理论的语言,对抽象的、深邃的哲理进行状物的喻理,还可以借用杂文的语言,嘲古讽今,幽上一默。所以,散文的语言,兼容了各类文学体裁的语言,有着广阔的天空。
但是,如今的一些作者,在广阔的散文语言天空中,不是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风格,而是不顾语法修辞的基本规则,错乱文字的逻辑顺序,一味地刻意求变,过度地翻新变异,把散文语言“革新”到文法不通的地步,导致文字晦涩,病句连篇,让读者不知其为何所云,何云何事。也有的作者,其作品缺乏思想性,虽辞藻华美,如行云流水,似天马行空,但细读则淡而无味,如同嚼蜡,如送人一杯白开水,导致审美情趣的弱化,难掩内容的苍白,
笔者以为,散文创作追求个性化语言,独创个人之风格,本无可厚非,但在追求语言风格上,无论追求哪一种语言的特质,都应以追求散文语言“完美表达”的艺术之美为目的,追求思维的奇崛,情感的丰盈,抒情的俊逸,哲辩的精警,致力于增强语言的表现活力与文学张力,扩充散文语言的表现空间,强化散文语言的表意功能,都应当合乎语法的修辞方法,符合文字的逻辑规律,恪守语言的法则规程。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准确地把握散文语言的“言外之言”,把握散文语言生动奇妙的 “音外之音”,体现出个人独特的表现手法与创作风格,而不是一味地“装饰”,玩一些文字游戏。
二、随心所欲的构思,导致文章 “一锅粥”
任何一件文学作品的诞生,都需要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和提炼,进行先期的布局和谋篇,并且要寻找一条线索,把散乱的材料串联起来,自成一篇文章,以给人一种意境,一种启示,一种思想。而散文的取材虽然比较自由,没有时间的限制,空间的限制,其表现方法也不拘一格,但无论怎么“散”,怎么不拘一格,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而展开。
但有些作品,既不讲格局,也不讲布局,可谓真正的不拘一格,真正的无拘无束,引起一句诗词来形容,这些作品一会儿“上天揽月”,一会儿“下海捉鳖”,串起上下五千年,纵横左右十万里。初看这些作品,可谓天马行空,洋洋洒洒,细看则是信马由缰,胡编硬扯,想到哪写到哪,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详略之分,是一篇真正的“散”文,“散”的如同风化已久的一盘沙砾,恰似一锅煮好的“粘粥”,没有一条主线所牵连,整篇文章形散神也散。
所以,在散文的布局和谋篇上,笔者以为,必须要有一条明线、一条暗线贯穿始终。这条明线和这条暗线,可以是情感的,可以是物件的,也可以是对某一景物的遐想,对某一事物的沉思,还可以以行动为线索。只有文章有一条或明或暗的主线贯穿始终,才不会让人读来象是一锅“粥”。
三、意境的.误读,束缚了散文的“手脚”
散文的“意境”,是作者的志向、主张、思想、感情通过具体的形象所表现出的一种境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或“幻化生景”而滋生出的一种玄妙之物。这种玄妙之物,是以审美的理想和审美的方式,通过想象联想和意象的营造,使物境、情境和文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但是,就散文的意境而言,有不少的作者在创作中,未能真正理解散文的意境特征,走出了一个片面理解的误区。他们认为,散文作为美文,应意境为上,而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也有的人认为,上好的散文必须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而美好的意境必须借景抒情。因此,这些作者不管写什么类型的散文,都要“多情”地、甚至是“滥情”地营造一个虚假的、做作的、“情景交融”的意境,把散文“意境”的特质,无限地扩大化,无限地泛质化。
其实,散文有无意境、意境的深浅不是评判一篇散文优劣的唯一标准。以周国平先生为代表的“哲学散文” 、以余秋雨先生为代表的“文化散文”,其作品多是精神的思考、文化的思考,没有刻意去追求散文的意境,甚至与散文的意境基本无缘,但他们却拥有大量的读者,成为一定时期的精品。还有一些散文,并既没有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也没有浪漫的想象和奇特的意象组合,同样具有催人泪下的意境,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只是写实而没有刻意去营造意境,正如梁衡所说:“这个意境大概不美,但却催人泪下”。
因此,笔者以为,不管写哪种体裁、哪种类型的散文,没有必要非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没有必要非得夸张的修辞手段,浪漫的意象表述来强化情感,应当把握好散文的本质,自由地、随意地、无拘无束地以心会心,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造情,“人为地束缚了散文的手脚”。
四、生活的丰富性、真实性、壮美性消退,导致内容的虚假化
张勇
今天在座的都是文学爱好者,都有进行创作的愿望,都有一定的写作基础。问题在于如何写出高水平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要下一番功夫了。那么,散文创作如何出新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做到--
材料出新
所谓材料新,就是说,作为写作的素材,其本身就是“新”的,这类材料或具有时代气息,或是别人没有经历过或很少经历过的,或是习以为常却很少入文的。以《我第一次……》为例,有的同学写第一次上网,有的同学写第一次竞选学生会主席,有的写第一次拿到稿费,有的写与一个肮脏的不负责任的服务员吵架,有的写第一次到商店里玩。比较一下就不难发现,前四则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新鲜感,而最后一则材料就缺乏这种新鲜感了。
要想获得新鲜的材料,首先要占有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材料,即使你的手段再高明,也不可能写出理想的作品,材料出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平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写作的材料,建立起自己的写作材料库。其实,搜集、积累材料的途径是很多的,我们既可以广泛地阅读书报杂志,及时地吸收那些有用的东西,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向他人学习以获得材料。获取材料更重要的途径是学会细致地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善于捕捉各种事物和信息,做生活的有心人。茅盾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文学之所以可贵,乃要它能够把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人生的灵魂捉住了,而加以艺术地描写,使人深切地感受了。所以文学家的天职并非仅仅是描写人生,而应把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人生奥秘指出来,换句话,就是文学家应该具有一双特别锐利的眼睛,能观察到普通人所看不见所忽略的地方,能捉住了这一点用巧妙的艺术手腕表现出来,使不见者成为共见。这便是所谓独到的观察。”
事实上,大凡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他们都是十分注意观察的。著名作家福楼拜就曾经要求他的学生莫泊桑:“当你看见一个杂货店的老板坐在门口,一个挑夫抽着一杆旱烟,或者一辆马车停在门前,你得把这老板和挑夫的姿态以及整个画面贴切地表现出来,而且通过你画家的手腕,显示出他们的精神生活,使我不至于误认为他们为另一个老板或另一个挑夫。说到那匹马呢,你得用一个字使我知道这匹马和前后五十匹马不同。”莫泊桑正是在老师的教诲下,认真观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世界短篇小说的巨匠。
有的同学会说,我每时每刻都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看到听到的东西很多,可以说我每天都在观察,可是一旦写起作文来又总觉得没有什么新东西可写。其实,客观世界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就需要我们去观察,还要我们去发现。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其实,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发现。如果不注意观察,或者缺少了发现,创作就会出现失误,闹出笑话。唐代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蜀中有一位姓杜的处士买到了这幅画,喜不自胜。有一天他把这幅画挂在门上,供人们欣赏,以示炫耀。恰好补一个牧童看到了,牧童说:“画错了!画错了!”这位杜处士责怪说:“不要胡说,这可是大画家戴嵩的名画。”牧童争辩说:“牛打架时,角用劲,尾巴不用劲,所以尾巴总是垂在屁股后面。这画上的牛,尾巴高高向上翘起,这不是画错了吗?”杜处士只好把画收了起来。的确,从观察上说,戴嵩是不如牧童的,因为他没有发现斗牛的尾巴是下垂的,因而闹出了笑话。莫泊桑曾说:“为了形容草原的树,或燃烧的火,我要站在这树或这火焰前,直至感觉到它不像别的树,或别的火焰为止。”
正因为你发现了新的东西,有了新的感受,所以你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有了新意。例如王晓愿同学的《我们村里的新鲜事》。
我们村里的新鲜事
王晓愿
“礼见大爷一家老少四口要旅行结婚了。”一大早,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声。怎么老少四口旅行结婚?真新鲜!我好奇地随着人群向建军哥家跑去。
《步步高》那欢快的乐曲不时从远处红砖瓦房内传入耳膜。来到院前,大门上赫然贴着个大“喜”字,是用烫金纸剪的,熠熠发光。门外几个讨喜糖的小孩子吆喝着:“建军哥,讨老婆,得了崽,热心窝,贺个喜,糖一块。”
院内已挤满了人,真可谓门庭若市了。
我千方百计挤进了正屋,迎门是方桌、条几,条几上摆放着一台彩电、一台收录机和两个大花瓶。建军哥穿一身银灰色西服,戴着领带,脚穿赭黄色的牛皮鞋,擦得油光锃亮;新娘子穿着一身粉红色连衣裙,脚穿高跟尖皮鞋。一群男女青年正簇拥着他们,在那儿说着,闹着,笑着。
另一边是村里的大伯大娘向建军爹娘贺喜:“恭喜你啊,才盖了瓦房,又要娶新娘,真是双喜临门啊!”大妈笑着说:“托了共产党的福啊,要不是政策好,怎么会有今天?前几年,我们还超支呢!”一个快嘴大婶打趣说:“听说你们老两口也要旅行结婚?”礼见大爷哈哈一笑说:“对呀,我们要重新‘结婚’”。礼见大娘推了礼见大爷一把,“去!”接着对大伙儿说:“建军和媳妇说我们老两口受了一辈子苦,叫俺趁他们结婚也到上面去好好玩玩。”又有一个大婶子说:“你们老两口好福气啊,儿子孝顺,媳妇贤慧,真叫人眼红啊。”大娘说:“建军这孩子,要不是党和政府早毁啦。”原来,前几年,建军在社会上一些坏人的影响下,经常干些偷摸、赌博的事,乡政府的悉心教育使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后来又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办起了养鸡场,现在越办越兴隆。提起了这件事,礼见大娘激动得热泪盈眶,似乎要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说出来。我顺着大娘的目光向里望,门上的对联写着:“发财致富不忘党的政策好,浪子回头感激政府再生恩。”这时,我明白礼见大娘的心情了。
启程的时间到了,门前挂着的一挂五千响的鞭炮“噼噼叭叭”燃响了,建军哥和媳妇、礼见大爷和大娘分别上了车,汽车在人们的欢笑声和赞叹声中缓缓驶动,驶向幸福的远方……
如果说“婚姻嫁娶”是一个古老而陈旧的话题的话,那么一家老少四口同时“旅行结婚”当是这个古老话题中的新鲜事了。作者正是从平时的观察之中,发现了这一个与众不同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材料。
有的同学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生活的圈子十分狭窄,我就没有机会遇到一些新鲜的事,该怎样将文章写出新意呢?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角度出新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位国王在立位时想请画家为他画一张标准像,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悬赏寻求画家。有一个画家应约前来为国王画像。国王拿到画像一看,龙颜大怒,一道圣旨:“斩!”原来国王生来残疾,只有一只右眼睛,并且左腿比右腿还短了一截。可怜的画家虽然画得栩栩如生,怎奈这样一幅尊容如何作得国王的标准像呢?于是继续悬赏寻求画家,又有一个画家应征前来。这个画家接受了前面的教训,小心翼翼地为国王画像,现在你再看国王的这幅画像,两腿直站,两目炯炯有神,显得非常漂亮。国王看了以后怎么样呢?还是一个字:“斩!”为什么呢?你想让一个不是国王的人的像当作国王悬挂出来,那以后国王的号令又有谁听呢?大家知道后,人们不再敢贸然前来为国王画像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位聪明而大胆的画家,自报奋勇为国王画像。很快画像就画好了,国王拿到画一看,还是一个字:“赏!”你猜,这位画家是如何画的?原来这位画家画的是国王射猎的一瞬:国王左腿蹬在一块大石头上,左眼紧闭,左手持弓,右手拉箭,正准备射箭,让人看上去,非常英俊,十分威武。这幅画像既真实又避免了国王的缺点,国王怎能不龙颜大悦呢?你看,一个巧妙的角度是多么的重要啊。
古代还有一个招考画家的故事。一次,朝廷要招考画家,许多人前去应试,朝廷要求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作画。有的画一位骑者踏着满地花草悠然而归,有的画出了马蹄上沾满了许多花瓣,而唯有一张画,画面上不见花草,却只有几只蝴蝶绕着马蹄飞舞,自然这幅画被选取中了。这是因为画家不是停留在题材表面去图解,而是以巧妙的构思、含蓄的笔调,以不同于他人的新的角度,来引起读者的联想:蝴蝶绕蹄飞舞跟踪,竟误把马蹄当成鲜花,再一看画题材,其意就不言而喻了。
解放初,著名画家齐白石已是九十岁的高龄了。有一天,作家老舍去看他,请他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一幅画。这是一个难题。我们知道,绘画是视觉艺术,在尺幅之上表现“蛙声十里”的听觉形象,是很难的;而且背景是特定的“山泉”,限定通过山泉来表现十里蛙声,这就更难了。但是难归难,却没有难倒白石老人。过了几天,他拿出了一幅国画交给了老舍。老舍一看,是一幅四尺多长的立轴,上面画的是山涧乱石倾泻出一片急流,急流中夹着几个活泼生动、富有生命力的蝌蚪,高处则抹了几笔远山。整幅画就由这乱石、急流、蝌蚪、远山构成,布局得体,十分和谐。虽然并没有出现一只鼓腮噪鸣的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十里蛙声。老舍看了,深深叹服这位经验丰富、善于创造的老画家的艺术构思的巧妙。齐白石的这幅画确实传神地表现了“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意境。他不拘泥于题目所提供的表面形象,而是借助于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事物,给人以无穷的联想。不说别的,单说画中的蝌蚪,如果改为一只乃至几只青蛙,尽管你把它们鼓腮鸣叫和神态鸣叫的神态逼真,还能听得到隐隐传来的蛙声吗?
画画如此,写作也是如此。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有的写出来很平常,有的写出来却很别致、很新颖,其原因就在于是否善于选取最佳的角度,是否善于精心构思。例如,以理想为题材写作一篇散文,你会如何写呢?也许你会写要当一名著名的科学家、一名闻名世界的大文豪,或是当一名作家,或是一位诗人等等。材料本身不算新颖,而韦余芹同学有志当一名乡村教师,这样的理想、这样的材料更是普通而又平常了。然而她却将文章写得新颖而别致。她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盼着太阳从西边出来》。
盼着太阳从西边出来
赣榆县中学高一(3)班韦余芹
妈妈说,好好学,拼上三年,除了晚上睡觉别休息。考不上大学别回家,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于是,我打点行李,背着这沉重的包袱走出家门,跨进这陌生的学校--一条能把人升为大学生也会把人贬为庶民的重要通道。从此,便开始了“三点一线”的生活:早上,宿舍--教室--食堂;中午,教室--食堂--宿舍;晚上,食堂--教室--宿舍。只有到了昏黄的灯光暗示该休息的时候,才能得暇投入自己的情感世界。于是,一天的劳累化作苦咸的泪水,在梦中又把泪水变成五彩的希望,遥寄那缀满天际的星星,请他们去求太阳公公发发慈悲,让他明天从西边升起……
爸爸说,啥?你想以后当“孩子王”,当“臭老九”?--没门!除非让太阳从西边出来。
萌发了多年的念头,做了几百夜的美梦,就这样给爸爸的一声断喝,吓得再也难圆了。我只得另树目标,向着爸爸心中更高的枝头攀援。可我怎能忘记乡村孩子喊着“我要上学”的哭声?怎能忘记那张张走进结婚登记处时的.满是迷惑、满是幼稚的脸庞?又怎能忘记山里那“宁要神,勿要医”的愚昧?茂盛的枝头要依赖于强大树干的支撑,而树干的成长又要靠繁密的树根、充足的肥料。爸爸!为了能使家乡的子弟都长成参天大树,我愿舍弃枝头而作树根、作肥料,可你……唉!我最终会失败的呀!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即使侥幸爬上枝头,可又怎能承受得了那不断吹来的社会改革的飓风呢?
奶奶说,西边太阳没出来前,跳出农门才是唯一的出路。
哦,奶奶,您听我说,现在,野外的荒草已被铲除,开辟出的大路已不止一条。尽管路上的行人有多有少,尽管道路或宽或狭或直或弯,但那尽头都盛开着鲜花,都是那么美好。只要下定决心,向着目标前进,哪条道路都能到达。
可奶奶、爸爸、妈妈,你们为何总是连连摇着头说,要想走得通,只有路一条,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于是,我把求助的双手伸向太阳。我盼望着有一天--太阳从西边升起!那一天,阳光洒满人世,照亮心间,我终于寻回梦中的我,找回我爸爸、妈妈禁锢的我,讨回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生机勃勃的我!
这篇文章写了作者渴望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以早日改变家乡愚昧落后的面貌,以使更多的家乡子弟早日成才。作者以当代中学生的现实心态为写作对象,细腻地描写了当代中学生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长辈们的不理解,使作者陷入了痛苦的矛盾心理之中,于是作者盼望太阳从西边出来,以求得长辈们的理解,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全篇以“盼望太阳从西边出来”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并以此串联全文,构思新颖独特,心理刻画细腻生动,感染力强。
例如:
我的老师记性坏
吉林王惜春
“真的,我的老师记性真好!”闲谈之际,常听到其他班的同学这样说,赞扬之意溢于言表。然而,每当听到类似的话,我的心理总是在想:“可惜,教过我的老师记性却都是那么的坏。”这是真话,你别看我的老师有的老当益壮,远近闻名,有的年轻有为,卓有成就,然而他们的记性确实很坏。真的,非常非常坏。不信,我就随便举几个例子给你听听。
我的启蒙老师姓张,是一位二十刚出头的男性公民。哦,血气方刚,多有生命力的年龄啊!可惜有一个缺点,那还是我去他家时偶然发现的。
中秋节前一天,张老师很晚才回家,老母亲迎出来:“白面买回来了吗?”“白面!哎哟--忘了!”张老师呆了好几分钟,才说出口,那样子连“忘了”两字也给忘了。“放了一下午假,你干什么了?白面没给我买回家,却抱回来那么多木头块子,真是!”张奶奶埋怨地唠叨着。张老师笑笑说:“这是做教具用的。”
一年以后的春天,我们换来了一位新老师。女的,四十多岁,姓王的,性格开朗、爽快。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路上。当时张老师笑着向我介绍说:“她的记性可好啦。”我像获得了什么把柄似的,冲张老师挑战似地一笑,嘴里没说话,心里却想:“反正不会像你的记性那样坏。”可是后来呢?后来却叫我大失所望。
我班有个绰号叫“万人烦”的男生,是上个年级“强行”派下来“留学生”(留级生)。他最好惹是生非了,风平浪静的课堂,只要他的手脚一动,或眼睛一眨,便能搅得风起云涌。任课老师越对他严厉,他越闹得越凶,简直成了一个“刀枪不入”的人。王老师向我“私访”时,我把他的这种情况全盘托出,并暗示老师,先给“万人烦”来个“下马威”,给他点颜色看看。
第一节课,王老师在致“开场白”:“咱们虽然刚接触,但通过老师和同学的介绍,我对大家却都了解了。咱们班的同学一向有团结、勤劳的美德,尤其是XXX同学,爱劳动,敢于……”我的脑袋“嗡”的一声,怎么?王老师表扬起“万人烦”来了?这家伙还宠得了,管还管不好呢!
我急得在椅子上坐不住,王老师记性怎么这么坏,把我对她说的话,怎么全给忘了!再看那“万人烦”,他却稳坐在座位上,看样子,他不想再惹人烦了。
时光在愉快与幸福中飞快地过去了。如今,我已是一位初中生了。然而大概是命中注定吧,我现在的老师竟还是一位健忘者。你看,放学了,同学们陆续地走出校门,他却还畅游在同学们写的一篇篇作文中。天,黑了。灯,亮了。老师,又忘记吃饭了。
老师,由于职业的特点,一般说来,给同学们的感觉是记性都好。老师记性坏,如果到上课时,备好的课忘记了,那还怎么上课呢?而作者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以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表现老师们的忘我的精神。作者紧扣题目选材,写了三位记性坏的老师。他们有的忘了买面,有的“忘”了同学身上的缺点,有的忘了吃饭。他们的“忘”,表现了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文章似贬实褒,没有对老师一句赞扬之词,赞扬之情溢于言表。
散文创作出新的第三个方面就是--
立意出新
立意出新,就是要能够从大家所熟知的材料中推出新意,给读者以全新的感受。怎样才能做到立意出新呢?记得元代戴师初说过这样的话:“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可用;第三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这番话可谓经验之谈,很值得我们学习领悟。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当代著名作家峻青同志创作《雄关赋》的经过。峻青同志在第一次登临山海关时,激动异常。作家望着那高耸云天的雄关,那绵延起伏的山势,那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心潮起伏,感触良多。但一时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立意,因而就没有动笔。当第二次登临时,心情更加激动,创作的欲望也渐渐地强烈起来。作家为了写好这个题材收集了许多材料,但苦思多日,仍然难以找到新颖的立意,于是决定暂时搁笔。直到后来看到一份材料,谈到十年**后,某些人产生了信仰危机,并举出了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例,使作者十分震动,于是“忽然火花一闪”,一个新颖深刻的立意就产生了:坚贞不渝的信念,就是最坚固最强大的雄关。于是,脍炙人口的《雄关赋》就这样产生了。可见,要想使立意出新,首先要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认真思索,避开陈言,以求有新的突破。
例如以“助人为乐”为写作题材的文章可以说是俯拾皆是,而有位女同学以这一题材写了一篇题为《雨中小事》的散文。文章写的是一天上学途中,下着大雨,“我”主动打伞送一位抱着小孩的农村妇女上车站的情景。这是一个平凡而陈旧的故事了,而这位同学却将这个陈旧的故事赋予了新意:“在回来的路上,想起了那小女孩疑惑不解的神情,我不禁暗自笑了起来。其实有什么不解的呢?将来她长大了,也一定会像我这样做的,而且一定会比我做得更多、更好。”从这个结尾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立意:助人为乐不仅仅是雷锋的事,也不仅仅是我们这一辈的事,也是小女孩那一辈的事,以至千秋万代的事。这样材料不仅显得新,而且显得深了。本书所选的肖晓同学的《雨中》可说与这篇《雨中小事》有异工同曲之妙,同学们不妨一读。让我们再看一篇文章:
我和他
金昕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落在地上、屋上,溅起了朵朵雨花。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跑去。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人已稀少了。
我低着头向前跑着,突然我把一个人撞了一下,我急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扶住了墙。“对不起,对不起!”我忙道歉。“噢噢,不要紧的。”
在朦胧的雨中,只见他中等个儿,瘦削的脸上一双木然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啊,他是一个盲人。我心里一阵内疚:“大伯,我扶您回去吧!”“谢谢你,小同学。”
我搀扶着他向前快步走着。突然,我被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盖板,我便嚷了起来:“谁把下水道盖板拉到一边,也不放好,太不像话。”我拉住盲人向旁边走去:“大伯,您这边走,小心绊倒。”他迈了一步,又停了下来,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旁,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说不定还会有人经过这儿,会被绊倒的。”他终于摸到了那块下水道盖板,并让我帮他把下水道盖板盖好。
他直起身来,想从口袋里摸手绢,我赶紧把自己的手绢拿给他擦手。他说了些什么我没听清。只见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在我的手绢上擦着,我似乎看见了他那双被雨水打湿的模糊的眼睛也在发光。是的,我看见了,看见了他心灵的窗户,看见了他那颗纯洁透亮的心,那是一颗能够想到别人的心。我感到,我浑身的血都在沸腾。
雨仍然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
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一个盲人,又是我的引路人。
金昕同学所写的事情也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但是作者通过雨中“我”和“他”相互帮助,相互引导的事情,既写出“他”在困境中还处处想着别人的崇高境界,也写出了“我”在“他”的感染下所受到的教育和激励。将平常的事赋予了新意。
记得高尔基在一篇文章提到他儿时的一件趣事:当他读到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小说《朴素的心》时被深深地打动了,以至于他竟然跑到屋外太阳下面,把小说对着太阳照着,想看看小说中究竟藏着些什么,能使他如此着迷。小说中藏着什么呢?藏着巨大的语言力量,正是这种力量震撼着那颗幼小的心灵,使他如痴如醉,终生难忘。如何才能使语言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呢?这就是要谈的第四个问题--
语言出新
所谓语言出新,就是说语言要有新意,不落俗套。正如著名作家王蒙所说:“一粒沙子微尘那么小的新,也比一座大山那么大的俗套有价值。”那么语言怎样才能做到出新呢?
传说在苏轼小时候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据说是苏轼10岁那年,一个早春的晚上,苏轼跟父亲苏洵在园中游玩。此时,轻轻的东风吹拂着长长的细柳,溶溶的月光映照着淡淡的梅花,景色十分宜人。苏洵就对苏轼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你能在这两句中间各加一个字,使句子更加切合这眼前的景色吗?”苏轼想了一会,说:“句子成‘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行吗?”父亲摇摇头说“太平淡,少韵味。再想想。”苏轼又仔细观察了一会,思考了一番,将两个字改为“舞”字和“隐”字,念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父亲听了点点头:“有点意思了,但还不够味。”苏轼苦想了好久。这时夜已深了,月光透过丝丝垂柳照在地上,轻风拂动细细的柳枝,如乳的月色中梅花的色彩淡了下去,与月色融为一体。苏轼看得入了神,有两个字突然跳入他的脑中,他吟诵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多美的句子!一个“扶”字,完全将无形的微风人格化:微风恰似一个美女,依扶着细柳,婀娜多姿,既写出了杨柳的轻盈,又传出春风的情意。一个“失”字,写出了梅花、月色融为一体的意境:梅花朵朵,消失在如水如银的月光中,给人一种富有诗意的朦胧美。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一诗时,“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最初先写“春风又到江南岸”,用了一个“到”字,后再改为“过”字,接着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十多次的修改,最后才选定了“绿”字。正是这个“绿”字,将江南春天的勃勃的生机形象地刻画出来。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使你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使你的语言出新、出彩,就要认真地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最准确、最鲜明、更生动地表情达意。正像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所说的那样:“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语言出新还要做到向生活学习语言、向时代学习语言。生活永远是我们学习语言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俄国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开始写作的时候,感到掌握语言的困难,对创作十分灰心,后来有人送他一本法院里审问犯人的记录,里面记着各种各样人的口供,几乎都是活生生的俄罗斯语言,他就是依靠这个宝藏,成功地创作出了他的小说《诱惑》。在我们的同学当中,有的同学一写作文常常是一口“学生腔”,满篇“书生气”,读起来给人一种与世隔绝之感,索然寡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不去向生活学习,缺少对生活的感悟。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学习的东西,处处都可入文。例如,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使用一些流行语言,像生活俗语、世风顺口溜、社会笑话、流行歌曲、人生箴言等,只要留心观察,适时引用既可增添文章的生活气息,使文章生动活泼,又可点化文章,增大文章的思想容量。本书中司维同学的《彩色广告彩色风》就以我们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告入文,从广告的变化来写家乡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很有时代气息。王艳红同学的《圆也中秋,缺也中秋》中则以学生中的流行语入文,中间不时穿插了一些诗句,既恰切地反映了当时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还是让我们看一篇习作:
长胖的感觉
湖北顾莹
本来长胖是没有感觉的,虽然在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笑的时候酒窝加深了,原来瘦瘦的瓜子脸也开始“横向发展”。直到有一天坐上老友婧的自行车,看见她吃力的样子,随口问了句:“累不累?”--本来是想客套一下的,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质量”不大,可她一扭头说:“那当然啦!你长胖了嘛!”顿时我的“玻璃心”就“碎”了。
胖了吗?“胖”这个词对我来说挺陌生的,虽然小毛毛时的照片是胖乎乎的,可慢慢长大后,就瘦小下来。记得是上小学时,我是个很瘦小的小女孩,上中学时,坐在我后排的男生总说一些夸我苗条的奉承话,借此把桌子往前移,侵占我的空间。正凭这种“资本”,我才会固执地坚信自己“体态轻盈”。于是安安心心地做我的小馋猫。
转念一想,长胖也是必然的。每天在学校里,我总是放不下美味的糖果、巧克力和果冻,有亲戚来我家串门时偶尔也会说上一两句:“哟,莹莹长胖了。”我听了也会悄悄瞟上两眼镜子里的我,是真的比原来胖了,但我也没往心里去。自打听了婧的“友邦惊诧”论,便拉着她去“过秤”,谁知两脚刚踏上去便听到了婧的惊叫声:“哇,你比我还重呀?”重就重呗,我比她高,可婧竟在一边比划:“这么一大块肉……哈哈!”
我长胖,最高兴的要数我妈了,吃饭时就笑眯眯地盯着我的脸看,哼,一定是早有预谋的,要我长胖。我说:“老妈,你从来不好好看我,今日却看得如此之专注,真让我受宠若惊--是不是在欣赏你的阴谋?”妈妈倒笑嘻嘻的:“长胖了好,身体好才能搞好学习,就要你胖呢!”一听这话,我气得推开碗不吃了。
试探地问问同学:“我和胖之间是否已有了真感情?别隐瞒,对我说,别怕我伤心……”还没等我说完,她们个个都幸灾乐祸了:“长胖了最好,胖乎乎地多可爱呀!”“胖乎乎”?还不至于用这个词吧!不过长胖了就要和零食分手,我才不干呢!看来得实施一个“减食计划”了。放弃甜食是不可能的,我对“甜甜的,味道好”的东西感情根深蒂固。做早锻炼似乎也不会成功,暖暖的被窝对我来说更是难舍难分。对了,听说“心宽体胖”,那如果伤心会不会变瘦呢?可我偏偏是一个标准的乐天派,所有的烦恼忧愁总在一瞬间里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我拼命想有什么难过的事儿,努力地收敛爱笑的神情。婧见我紧绷着脸,怪怪的样子,禁不住问:“干嘛呢!玩深沉吗?”我一皱眉,摆了个极“酷”的造型:“我不是‘深沉’,而是‘身沉’啊!--顺便问一句,我这个样子是不是很‘酷’啊?”“酷你个头!”我忍不住笑起来。瞧,要我不笑实在太困难了。长胖就长胖呗,别和自个儿过不去呀!
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世界上最胖的黑人女模特,因为不愿意勉强自己,从来对高营养食品来者不拒。尽管她的体重吓人,但她很洒脱,笑容有了另一种风韵。看了这则报道,我便把“减肥计划”抛到了一边,而且我本来就不胖嘛!现在算“比胖不足,比瘦有余”。不过也不要再发展了,因为没有哪个女孩愿和巧克力说Bye-bye的,不是吗?
这篇习作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生活中的语言写生活中的事。写作时,作者没有拿腔作调地为文,而是以风趣调侃的语言,将生活的原汁原味向我们全盘倒出,让我们在她幽默风趣的语言中看到了一个洒脱、乐观的女孩。文中“哇”、“酷”等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语,又将“我”的眉飞色舞的乐观心态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名著《视觉思维》中说:“从道理上说, 没有哪种思维活动, 我们不能从知觉活动中找到, 因此, 所谓视知觉, 也就是视觉思维。”这句话的原意是肯定视觉思维的重要性, 同样的, 从语言学的角度, 我们也可以延伸出视觉语言的重要性。所谓视觉语言, 是指由一系列视觉基本元素构成的一套传达意义的规范或符号系统。对于电视艺术而言, 这种基本元素包括:人物, 色彩, 环境, 光影等部分。它们是构成一件作品和一档电视节目的基础。相当于建一栋房屋所需要的砖、瓦、水泥、钢材等等。也类似于文字语言中的字和单词。
一、人物
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中话语的传播者, 是电视屏幕表现人物这一元素最主要的方面, 是电视节目与电视观众跨越时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与中介, 是随着电视诞生和发展应运而生的产物。从某中程度上说, 电视之所以成为百姓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之所以在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21世纪依然魅力不减的原因就在于电视艺术主持人这一特别设置, 它通过塑造与节目内涵及氛围相适应的人物形象, 不仅拉近了电视节目与特定收视人群之间的距离, 而且更像一个可以信赖的、可以倾诉的朋友一样深深扎根在观众的心里, 每当遇到困惑或者遭遇挫折时, 都会不自觉地想到这位“朋友”, 于是加强了观众以主体能动介入的方式参与到电视节目中去, 获得更加深切的认识和感受。因此, 优化电视艺术创作中主持人的形象设计, 会为电视节目的效果和反响增添极大的效果, 我们尤其应该从人物的服饰穿着, 表情面貌, 手势姿态等方面塑造形象鲜明的主持人。
在电视艺术创作中, 主持人作为电视荧幕的主要主体, 其形象的塑造和传递紧密地牵动着观众的每一根视觉神经, 从某一角度来说, 对主持人的欣赏也是对电视节目的喜爱, 或者说, 对节目的喜爱首先是受主持人形象魅力所感染的。同样的, 对于电视屏幕中其它艺术类别而言, 也需要注重开拓人物在视觉上的形象表现, 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二、色彩
中国电视在过去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以及栏目的外形包装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尤其是在外形包装上, 色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电视荧屏成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在电视节目创作中, 色彩是塑造电视形象品牌的有力手段, 设计者通过演播室主体色调和细节色彩的有机聚合形成视觉上的主体风格, 成为电视节目品牌标志系统中的一部分, 能够有效地传达和巩固电视节目的品牌特色, 加强观众对电视品牌标志的记忆。电视画面的色调是否和谐, 是否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和视觉习惯, 是否符合所处环境的社会因素和观众的情感因素, 能否满足观众的视觉心理平衡和情感需要, 是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三、光影
所谓光影, 是指画面的光线和影调, 电视画面的光影效果主要靠照明和摄像机的曝光控制来实现的, 电视艺术创作中使用的光线, 包括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种, 光线以及由光线形成的影调, 是电视画面的重要构成因素。光线的方向、强度等的变化, 能够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 起到突出拍摄对象形状, 创造画面深度感, 表达特定情绪和气氛, 加强现场效果以及创造作品统一基调等作用。
四、环境
电视艺术的空间环境是一种人为再造的环境, 它既包括直接呈现的客观空间环境, 也包括经过处理的人工环境, 这种空间环境能够说明事件发生的时空, 地点, 说明人物所处的实际环境、背景, 从而对人物的行为、性格的产生进行解释, 因而也成为电视画面中具有特殊表现力的视觉元素。
所谓客观空间环境, 指的是没有经过人工处理, 自然呈现的完整的生活情境。电视艺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 其根本创作原则就是要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立足现实, 忠于现实, 用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进行节目品质以及内涵的开拓, 简言之, 就是要在尊重客观空间环境的基础上策划制作节目。作为主持人就应该随着环境的转变去变换不同的语境, 让观众跟着主持人的语境去感受现场环境。
纵观各电视台各种形式的宣传片,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代表电视台整体形象的宣传片;二是专业频道宣传片;三是影视节目宣传片;四是科教、文艺栏目、广告类节目宣传片。笔者结合具体实践,对这些电视宣传片的创作做了一个总结。
一、 电视节目宣传片的概念和意义
电视节目宣传片是一种为树立本台形象,为即将播出的电视节目进行宣传的电视短片。因为电视台竞争的加剧,这种方法已成为各电视台提高自身知名度,争夺观众,提高收视率的法宝。
电视宣传片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有其重要的原因及意义。
1. 标志着电视节目品牌化时代的到来
著名经济学家史蒂夫•金曾指出:“产品是工厂里制造出来的东西。”因此品牌不同于具体存在的产品,它是在消费者心中被唤起的想法、情感、感觉的总和。对于电视频道来说,观众即是消费者,一个拥有良好品牌的电视频道,意味着拥有广大观众的信任和忠诚,因此,各电视台在频道的策划、经营上,更注重品牌的塑造。而电视宣传片是品牌打造的首要因素,它首先树立起整个频道的形象,从而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收视率。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以水墨画不断演变推出的“相信品牌的力量”的频道宣传片,即突出了中央电视台国家级电视台的形象;再比如湖南电视台军事宣传片的一片金黄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视觉感受。这些宣传片使观众在脑海里对中央台、湖南台的整体形象有了一定的认知,从而树立起了电视台的品牌。
2. 集中体现了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电视节目是观众获取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消遣娱乐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具有宣传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而使这些功能要想有效地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求电视节目本身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而成功的电视节目宣传片则是电视节目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比如浙江电视台推出的一系列以山水水墨画为主题的宣传片,想要展示的正是江南如画的自然风光,极具含蓄的地方文化韵味。中央8套影视剧频道的宣传片,以“演”“说”“观”等几个系列贯穿古今中外的影视画面,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文化特色是很难模仿和表现的。同样,成功的广告宣传片也树立起一个企业的文化。
3. 有效提高节目收视率
电视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产业化运营阶段,这也就标志着电视节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成历史。据资料显示,我国卫星频道除了中央电视台以外,省级卫星频道近40个。由于时长有限,生产和播出单位太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不进行宣传,电视台潜在的经济效益和无形影响就会大打折扣。比如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前的宣传、演职人员与观众见面、剧中精彩的对白与画面,其目的都是为引起观众强烈的收视欲望,从而提高收视率。从中我们也看出,加强对电视节目的宣传对于电视台是十分重要的,电视台只有在加强节目推介——获得高收视率——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节目质量的“良性循环”中,才可以迅速有效地提高自身实力。
二、 电视节目宣传片的创作特点
1. 介绍型
指对电视节目进行各角度平面介绍的宣传片。它的特点是由宣传片的制作者,以了解节目的全知全能的角度对电视节目进行介绍或评价,是实践中使用最广泛的宣传片。这类宣传片创作的重点,在于找准节目的“卖点”,写好文字稿。
宣传片写作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是宣传片创作的首要也是贯穿始终的目的,因此,在写作时就要凸显该节目的特点。比如影视剧的宣传,除了剧情之外,还包括其他人对这部剧的评价,在其他地区播放之后和反响及在拍摄过程中的花絮……总之,就是要尽可能地了解台前幕后的故事,在掌握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寻找支点,制作宣传片,增强吸引力。
当然,宣传片切记内容过长,要短小精悍。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多做几个短片,组成一组宣传片,这样比单个宣传片的反复播放,效果要好得多。
2. 内涵型
是指利用蒙太奇制作手段,剪接一组精彩画面制作而成的有情节、有思想的宣传片。这类宣传片注重用节目自身的情节、冲突画面、声音来吸引受众,其升华部分尤为重要。如阿拉善电视台制作的宣传片:“以那英主唱的‘不能沒有你’为背景音乐,先播放阿拉善的夜景、初升的朝阳、美丽的晨曦后,推出阿拉善电视台的画面——记者、播音员、机务员工作的各个场景,以及观众收看节目的喜悦心情。”在音乐和画面的烘托下,反映出阿拉善电视台为观众服务的宗旨。
在影视剧的宣传中,内涵型宣传片要注意故事的开始与高潮。在创作中,声音与画面的选取要有代表性与冲击力,声音与画面的简介要讲究节奏、具体内容,故事的开始要平实舒缓,在高潮来临时则应紧凑。
总之,电视宣传片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有待于电视节目的同行们进行进一步地开拓、发展,总结和归纳。
责任编辑:邰山虎
【电视散文的艺术创作】推荐阅读:
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09-21
梁实秋散文的艺术风格10-31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11-03
论朱自清散文艺术12-20
好的电视新闻06-19
我家的电视500字作文06-13
看电视300字的作文12-07
对电视剧评价的范文07-04
给电视的一封信作文07-13
高山广播电视台站的防雷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