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歌与赏析(精选7篇)
写新诗态度的谨严自闻一多始,写散文态度的庄重则自徐徐志摩始。徐志摩以前的散文如语丝派之半文半白,随笔乱写固不必论,冰心可算得有意试写散文的人,但其笔调出自明清人小品,虽雅洁可诵,而本来面目还依稀存在,略为聪明的女孩子都可学得几分像。至于徐徐志摩的散文则以国语为基本,又以中国文学、西洋文学、方言、土语,熔化一炉,千锤百炼,另外铸出一种奇辞壮彩,几乎绝去町畦,令学之者无从措手。
徐志摩在《轮盘集》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人。又提出几个西洋散文家如G.Moore,W.HHudson等的作品,说道:这才是文章!文章是要这样写的:完美的字句,表达完美的意境。高仰列奇界说诗是BestWordsinbestorder。但那样的散文何尝不是Bestwordsinbestorder。他们把散文做成一种独立的艺术。他们是魔术家。在他们的笔下,没有一个字不是活的。他们能使古奥的字变成新鲜,粗俗的雅驯,生硬的灵动。这是什么秘密?这话正可以说是徐志摩的自赞。梁实秋说:徐志摩的文字无论扯得离题多远,他的文章永远是用心写的。文章是要用心写,要聚精会神的写才成徐志摩的文章,往往是顷刻而就,但是谁知道那些文章在他脑子里盘旋了几久?看他的《自剖》和《巴黎的鳞爪》,选词造词,无懈可击。徐志摩的散文有自觉的艺术。(ConsciousWorkmanship)
徐志摩散文等于他的诗,所以优点和缺点,也和他的诗差不多。他的散文很注重音节。散文也有音节,中国古人早已知道。阮元《文韵说》:梁时恒言所谓韵者,固指韵脚,亦兼谓章句之音韵,即古人所言之宫羽,今人所言之平仄也。其子阮福曰;八代不押韵之文,其中奇偶相生,顿挫抑扬,咏叹声情,皆有合乎音韵宫羽者,诗骚之后,莫不皆然。徐志摩诵读自己散文时音节的优美,简直可说音乐化。善操国语的人揣摩他散文语气的轻重疾徐,和情感的兴奋缓急,然后高声诵读,可以得到他音节上种种妙趣像周作人、鲁迅的.散文便不可读。至于色彩的浓厚,辞藻之富丽,铺排之繁多,几乎令人目不暇给。真有如青春大泽,万卉初葩;有如海市蜃楼,瞬息变幻;有如披阅大李将军之画,千岩万壑,金碧辉煌;有如聆词客谈论,飞花溅藻,粲于齿牙;更如昔人论晚唐诗:光芒四射,不可端倪;如入鲛人之室,谒天孙之宫,文采机抒,变化错陈。虽然如此,但有时也与他的诗一样,显出堆砌太过的毛病。
一、诗歌含蓄之美的承继
中国传统的诗教是“温柔敦厚”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新月诗人将之加以继承,倡导“理性节制情感”,追求完美和谐。月亮意象的选用便实践了这一理论主张。徐志摩在散文《印度洋上的秋思》中便说:“月光有一种神秘的引力,她能使海波咆哮,她能使悲绪生潮。月下的喟息可以结聚成山,月下的情泪可以培畴百亩畹兰,干茎的紫琳耿。”[2]月平静的表面掩盖不住内在情感浪潮的翻滚,从而形成一种月与情感相生相克的巨大力量。如在《望月》中,诗人对“我爱”,用今昔的命运对比倾诉满腹柔情,在开篇却先以月亮起首,对之进行详细的描写,如同古诗中的比兴手法,这些完全是用来表现月与人的异质同构(“像一个处女,怀抱着贞洁”),以及相似的命运(“挣出强暴的爪牙”)。已不需再度直抒胸臆,情感己洋溢在字里行间。《月下待杜鹃不来》中,诗人与月对话,月儿此时不光是自然物,它被诗人投上了恋人的光影,动态的月显示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将诗中人等而不遇的焦虑急切融入其中,如同《诗经·关雎》中的感受一般。《半夜深巷琵琶》中,“柳梢头有残月挂”,看似化用古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其中的残月喻指“破碎的希望他”,伴以琵琶音、想象以及“等你去吻"的反复,“悲思”与凄楚之情郁积胸口。这些诗都有虚有实,在虚实结合之中,在平静的文字之下,将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稀释,却更见其内在的波动。
经过了清末以来的“西学东渐”,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科技意识已深入人心。徐志摩自觉地吸收当时西方新的科学思想观念,对自然加深了理解,这均在创作中有所体现。“月亮”意象便也反映了现代天文学等科学知识的深刻影响。在《中秋月》中,诗人在传统文化语境的压力之下,写出了“我肥肥的在天空里飞,伟大的星斗没了光辉”,用以体现“月明星稀”的朴素的自然哲学;但同时,全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月”的吻自述,其间充满了反讽,颠覆了月圆象征团圆的传统审美心理,用类似自我暴露的口吻写了月的“污浊”和“糟”。针对于传统意义上人们对月宫、玉树、白兔的想象,诗人明确指出“什么是玉兔,什么是树,——/分明是老僵尸的干枯”!对于传统文人对月光的美化,诗人写道:“说什么皎洁,什么团圆,/我有的是丑怪的疤瘢!”并且明确提出“就这光,我哪有这清光,/要不是老阳,他的帮忙?”这里明显突出了现代的科技意识,即月亮作为一个星球自身不会发光,而是借助于太阳光的反射。彻底消解了月亮身上被传统文人所赋予的诗性因素与情感力量,而这是那些习惯于传统思维的诗人所无法能够写出来的。在颠覆的怪异中,在以丑为美的歌颂中,写出了“光明死了的世界”中月的虚伪、丑陋,达到了一种陌生化及审美间离的效果。科学意识与反传统杂糅无间。使得诗人对于月亮的描绘既有传统文学汇总的“宇宙意识”,又反映了现代科学知识的影响。
诗人对时间空间的心理感受能力极强,他一方面承继了传统的时空观,同时以一种生命的激情和新科技的意识扩展月亮的内涵,使月亮超越自身的静止的无生命的自然物状态,具有更为深刻的宇宙意识和生命哲理。如徐志摩所翻译的哈代的诗《对月》中:“新鲜的变旧,少壮的亡,/民族的兴衰,人类的疯癫与荒谬。”月亮早已把人生“看透”“看腻",因此上升到一种哲思的高度。同时,诗人用月亮自身的自然状况变化——圆而又缺、缺而既圆——体现时间的流逝之感,赋予静态意象以动态特征。月亮代表的时光流转是与人的年华易逝、生命的哲思、自我超越等联系在一起的。
二、诗人理想人格的高扬
儒学倡导建立理想的人格,亦即“圣贤”,追求一种高而远的人文理想,要在最坏的环境中达到最高的自觉,故而在这种入世思想中便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虽然表面上“反传统”,但实际上承继了儒家的理想性。他们始终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成为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而“遗传”下来。到了徐志摩这里,他将儒学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加以继承,追求理想人格的建立,执着于人格的完美、自我生命的高贵尊严,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中体察人生与生命本真的意义,他重视人的价值,“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成为他抒写性灵最突出的特点。”[3]这也其中体现在月亮意象的运用上。
在诗中神秘主义的介入能够看出徐志摩的诗钟情于神秘性,他往往以一种自觉的象征意识表现现实的荒诞,故而表现出一定的波特莱尔色彩:怪异、雄奇。另外,也许是为了有意造成一种神秘感,诗人赋予月以不同色彩,如《爱的灵感——奉适之》中将秘密“化成月的惨绿”,在艺术效果上一方面对人的视觉进行冲击,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审美心理进行挑战。
徐志摩由于受西方象征主义等现代主义影响,在诗歌创作中逐渐有了轻灵飘忽、神秘、晦涩的倾向。这种神秘性与朦胧感超越了传统诗歌的含蓄蕴藉,更加难以解读,而有一种类似宗教的情绪在其中。 .
三、诗中比兴传统的接续
徐志摩的诗借助比兴“创造意境,营构意象”,同时,又诉诸想象,极尽创造,使得情思生动,想象丰富华瞻,二者结合运用,使诗具有启发性与感染力,拓展了思维空间,一方面将意象的内涵的多重性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创造了清新、温婉、和谐的意境。月亮拥有明润色泽,被看作“青玉”一般;兴之所至,诗人甚至“想攀附月色”,想象中“想也有月,有松,/有更深的静。”;月亮的柔媚特征被看作怀抱贞洁的处女;把月亮的光华比作“披着雀毛的衣裳”,形象而鲜明,把月的银光看作“金银”,月亮的圆盘看成是女子的“迷人的圆脸”;赋予月以灵性与动作,把她看作一个羞怯的新娘。
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人的重想象、善比喻,改变了“五四”新诗以现实为主导的状况,诗歌含蓄、流畅、富于浪漫色彩,使得古典诗词传统没有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响。
“中国现代诗人在新诗的建设与发展中,是始终注意把握它在中外古今交合中的现代化转换中的现代化转换的方向的。”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诗人,一方面发挥了中国古代文化及古典诗词的传统,一方面接受西方科技及文学表达的影响,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诗歌。正像陈梦家所比喻的那样“白色的蔷薇园里,是一色雪白的花,飞鸟偶尔撒下一把异色的种子,看园子的人不明白,第二个春天竞开了多少样奇丽的异色的蔷薇。” 中国传统的“月亮”意象在他们笔下呈现了全新的面目,使这条“月亮”河在传统与现代的交互渗透中绵延不断地流淌至今。
摘要:月亮,宁谧、优雅,往来古今,频频出现在中外文人墨客的笔端。在现代,“月亮”作为一个主题意象,非但没有消失在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反倒由于两种文明的交相共染而呈现新的面目。深受中西两种文化熏陶的徐志摩,他的月亮诗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在传统与现代的迎合之间,在古思维中构筑新意境,既保持了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情思与多重意蕴,又为之注入了全新的生命与活力,真正实现了“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
关键词:月亮,传统,现代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2]徐志摩.徐志摩文集[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3
在刘白羽的《日出》中,日出景象无疑是文章的主体,但是作者直接写日出感受的篇幅只有五分之二,将近五分之二的篇幅是引用别人的文章,还有五分之一写的是在黄山没有看成日出。把这么多的文字花在别的方面是不是喧宾夺主呢?好像也不是。
如果一上来就写如何在飞机上看到日出,看完了,文章也就完成了,当然也是可以的,但可能给人以单调之感。而有了前面这一切,文章就显得比较丰富,不但是语言上丰富,而且想象、情感、色彩上也丰富。俗语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这五分之三的篇幅是一种陪衬,或者说是一种烘托。这有点近似国画上所说的“烘云托月”。
当然,这并不是说写日出非这样写不可。有时不用烘托,直接描写也是可以的。小学五年级的课本上有巴金的《海上日出》,该文就没有烘托,几乎全是直接描写。
刘白羽和巴金的风格完全不同,他的这篇《日出》风格多样化。当然,单纯也有单纯的美。笼统地评说单纯或多样化是没有意义的,要有比较的对象,也就是要有参照系。这参照系首先就是指文体,其次是风格。同样的文体,就要看风格。显然,和刘白羽的风格比较起来,巴金的就显得单纯多了。巴金的感觉是蓝色的天空,红色的霞,黑色的、紫色的云,光亮夺目的阳光,等等,而且这种光亮的效果有两种:一是射得眼睛发痛,二是把云、海和作者照得透明。文章不长,应该说视角和层次并不单调,但是,如果刘白羽满足于巴金这样的感觉,那他的文章就不用写了。刘白羽之所以要用同样的题目再写一下,肯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超过前辈的地方。刘白羽引用了海涅、屠格涅夫的文章,却没有引用巴金的,可能并不是偶然。而引用海涅和屠格涅夫的文章,不是为了显示这样的描写无以复加,也不是为了作陪衬,而是另有一番用心——在这些经典的基础上,把日出的抒写推向一个新的水准。他的突破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心理背景上的反差。感受日出的辉煌,在“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为了强调突遇“无与伦比的光华、丰采”的惊异,前面特意写了两次失望,一次是在印度——看日出的胜地,一次是在黄山,遭遇了和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一样的失望。
第二,在光和色的对比上。当然,巴金、屠格涅夫写日出,光和色也是有对比的,但是刘白羽在色彩层次上更显丰富。
先是色调和色温的对比。“黑沉沉的浓夜”“一线微明”“暗红色长带”“清冷的淡蓝色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这里,不但有色彩的对比,而且有色调、色温的对比,蓝色(其间还有磁蓝和淡蓝的层次)是“清冷”的,而红色、亮色(其间还有暗红,红得透亮的层次)是温暖的,是“沸腾的”。
其次是静态和动态的对比。飞机在不断上升,抛开地面,“不知穿过多少云层”,把夜空“愈抬愈远”,这种动的幅度是很宏大的。而另一方面,则是宁静的:地面是“黑沉沉的”,“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不但有动静对比,而且有转化,由冷变暖,由静变动——“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一句特别值得称道,这是刘白羽式的创造,是固态和液态的转化,太阳本来是有固定形状的,这里却以液态(“沸腾”)来形容,显得特别新奇。
再次是情景的对比。刘白羽在飞机上惊奇地领略日出的壮观景象,用了一系列辉煌的语汇,诸如: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瞬息之间,平静的心态转化为激情状态。一切景象都染上了激情的色彩:“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红是火热的色彩,而在汉语里“热”与“闹”是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冷”与“静”联系在一起一样。接下来,刘白羽激情的状态又转化为宁静的状态:
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宁静,充满着清新、幸福之感……我靠在软椅上睡熟了。醒来时我们的飞机正平平稳稳,自由自在,向我的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
本来,这里是文章的高潮,是感情的高潮,是强烈的激情,是刚性的,但是刘白羽却把它和柔性结合在一起,把激情与平静自然地统一起来,以显示出一种“宁静”的“幸福感”,其特点是以一种内心的、无声的体验,进入一种庄严的、思索的境界。
最后,顺理成章地把这种幸福的体验和庄严的思索升华为政治的抒情。这种升华,就是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读起来,也并不太生硬,因为其间从个人的体悟到集体话语的过渡相当自然,这得力于一个关键词的运用,那就是说,飞机向“亲爱的祖国、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航行”。有了这样的过渡,下面写道:
这时,我深切感到这个光彩夺目的黎明,正是新中国瑰丽的景象……我在体会着“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这一句诗那最优美、最深刻的含意。
从大自然的感受上升为政治的激情抒发,是刘白羽的惯用手法。也许,今天的青少年读者,对他这种强烈的政治抒情并不一定能够全部体验,但是,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上个世纪中期,中国知识分子浪漫主义的、崇高的追求。
(二)
从表面上看,徐志摩笔下的日出和刘白羽笔下的日出,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一个从泰山上看,一个从飞机上看。但是,光看到这样的区别是肤浅的。文章的精神不在于写了些什么,从什么角度看,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情绪去感受。
读者已经习惯了一般的写法:首先集中笔力描绘出日出的壮丽景观,然后慢慢激动起来。但是,徐志摩却不是这样。首先,他不太着重写景,因为在他看来,最初的印象是很平淡的,西方一片铁青,东方有点发白,只能用“旧词”——“莽莽苍苍”来形容。此时的心情,也不是很兴奋的,有点懒洋洋的观感,等到仔细留心再看时,却一下子兴奋、激动起来,不由得大声狂叫。
要注意,这样的写法和刘白羽是很不相同的。刘白羽是把景象写透了,才激动起来,慢慢诱导读者激动,避免读者跟不上趟而无动于衷。而徐志摩这种写法的好处在于调动读者情绪,和作者同步发展,循序渐进,层次井然。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徐志摩和刘白羽不同,他是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情绪来得快,使用的方法也与刘白羽恰恰相反,先不讲任何理由,突然就激动起来,引起读者的惊异,然后以戏剧性的悬念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维持读者的内在注意力。这也是一种方法,是浪漫诗人比较常用的手法。和一般抒情散文不同,不是情与景的平衡发展,而是以情感为纲,以情感为主导。
描绘的效果,得力于组合性的比喻。作者把云海比喻为绵羊,由绵羊联想,引申出羊绒、羊角、羊颈的交接,应该说,是挺形象的。可是这时诗人却激动莫名,由于站在山峰顶端,“发生了奇异的幻想”——自己化为一个巨人,脚下的山峦变得像拳头一样小,自己站在大地的顶尖上,长发变成墨色的旗帜,平举着一双长臂,向着东方,默默地呼唤、祈祷,而且流下了热泪。
为什么会激动到这种程度呢?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崇拜、久慕未见、悲喜交互。一个也不要放过,要弄明白。
崇拜、久慕未见,比较好解释,因为在浪漫诗人看来,大自然的景象太动人了,太值得崇拜了。长期地向往,却未能得见;一旦见到,就激动得不能自制。但是,理解悲喜交互就有点难度。喜是很好理解的,因为美好的景色而喜。悲呢?这个问题,我们先留着到后面去试着解释。
下面有一个词更为关键:东方。(巨人的手指向东方。)这里显然不是地理学意义上的东方,而有着更多的文化的、历史的含义。请看: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
这里的“瑰丽荣华的色彩”“伟大普照的光明”,显然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东方的曙光,东方的觉醒,是重点,对于这一点,徐志摩以更为华彩的语言来美化: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
这样的色彩,比最初使诗人激动的云层要强烈得多了,他甚至不惜用堆砌的方法,集中了这么多富丽堂皇的词语,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感和文采。但是,色彩还是表层的,内涵在其深层,如果仅仅限于表层,文章的深度就可能受到局限。幸而,诗人把自己的思想逐步透露: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
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这里的“异彩”之所以值得赞美,是因为驱除了“满天的睡意”。天是没有什么睡意的,这不是写实,而是象征,把这里的“睡意”和“东方”联系起来,就不难理解了,这象征着东方巨人的觉醒。要注意,本文写于1923年,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文中的“光明的神驹”,提示了时代背景。类似的提示还有: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这里的“海句力士(大力士)”“复活”“光明”,都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欢呼和礼赞。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礼赞,不仅是对时代的,而且是对自我的。文章到了最后,诗人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彩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
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在文章最后,是光明的普照,这是“四方八隅”的欢歌,也是巨人心灵的光华,这是情绪的高潮,也是欢乐的高潮。欢乐充斥着身体内外,可以说是一首精神解放的欢乐颂。
现在,再回答我们曾在本文前面留下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诗人在初见泰山日出的时候,流下是“悲喜交互”的热泪?喜,已经得到充分的解释,可是悲从何来呢?如果光是自然景观的欣赏,是不可能有悲的成分的。这里暗示的是东方巨人的觉醒,“驱除睡意”,这种睡意是历史的,是经历了漫长的痛苦和屈辱的,是充满着重重障碍的,而一旦觉醒,“扫荡阻碍”,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这才令人悲喜交集。这种悲喜交集,是历史的转折点决定的。
徐志摩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热情诗人,在表现情绪上,具有足够的气魄,但是在表现历史感方面,是比较薄弱的。这一点只要把本文和郭沫若的《凤凰涅槃》相比,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在郭沫若笔下,凤凰是英勇地烧毁了旧世界,同时又自觉地烧毁了旧自我,在旧我毁灭之后,才获得了火中涅槃的永恒生命。徐志摩的散文,在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深度方面,显然是有局限的,因而在谈到“悲喜交互”时,难免给读者留下一些困惑。
最后总结一下,关于日出的美,我们已经读了两篇文章,两篇文章有共同之处,就是日出的美都与光华和温暖联系在一起,然后由光华和温暖激起了作者情感的特殊激动。二者都美,哪一方面更重要呢?两篇都是抒情散文,文章的动人,是以情为主,还是以物象为主呢?看来应该是以情动人,但是,一般的情感,类似的情感,是不是都能动人呢?比如说,两个人的情感差不多,没有各自的特点,是不是一样能动人呢?绝对不能。分析文章的重点就在于找到情感的特殊性、情感的区别,抓住了特点,才能抓住刘白羽和徐志摩的个性,体悟到他们发现、创造美的境界是不同的。
徐志摩诗歌《我有一个恋爱》全文是怎样的呢?《我有一个恋爱》展现了徐志摩的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一篇非常值得鉴赏的佳作。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他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
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
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
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
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
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
我有一个破碎的魂灵,
像一堆破碎的水晶,
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
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
人生的冰激与柔情,
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
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
引起我心伤,逼迫我泪零。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
献爱与一天的明星,
任凭人生是幻是真
地球在或是消派
大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
这首诗写作时间和发表报刊不详。手稿篇末注明:“二十六日,半夜”。与原稿有出入的是:第 3行“晶莹”为“光明”;第 4行为“我爱他们的恒心”;第 6行“清晨”为“侵晨”;第 9行“山涧边”为“涧边”;第13行“魂灵”为“心灵”;第17行“冰激”为“冷激”;第20行“心伤”为“伤心”。
读徐志摩的诗歌,也能够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古往今来诗歌早已成了一种艺术,但能使其富有音乐美着实需要扎实而深厚的文字及学识功底。
徐志摩于18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青年时曾在国内外众多知名学府就读,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这就促使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对诗歌给予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发挥,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月社的发起人及成员之一,他在早期深受闻一多等人的创作影响,大体遵循了格律的体式进行创作,但是徐志摩并没有囿于格律的束缚。他热切追求“爱”、“自由”和“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他那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及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徐志摩在诗歌中真挚地抒发着性灵,追求着个性解放,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再别康桥》中,面对康桥周围的诸多美景,徐志摩却着力描写了康河中的青荇、柔波及河畔的金柳。这本是一首别母校的诗歌,但是却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来侧面表达自己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不仅不是欠缺对母校的爱与不舍的表现,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爱得太深,才不忍正面面对这一现实:面对即将别离的母校,依依惜别的心绪溢满心胸,导致诗人不愿正视这一现实,更不愿正面描写本不愿远离却又不得不挥手别离的母校,于是选择了用一一状写与母校相关的事物的方法一方面表达着对母校的爱恋,而另一方面则用来平缓内心的不舍与痛苦。在《她是睡着了》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临摹意中人的睡态,用“白莲”、“琴弦”等富有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沙扬娜拉》中的意象则是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婴儿》用产妇对婴儿的企望象征地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而在《先生!先生!》中用“一个单布褂的女孩”追赶飞车乞讨的画面,刻画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雪花的快乐》一诗,诗人以“雪花”自称,用飞扬的雪花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执着追求真挚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翡冷翠的夜》中将两人之间的关系想成“残红”,迎风飘落,宁愿是“叫人踩”后“变泥”,而不希望维持这“半死不活”的状态。其中包含了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性解放的积极因素在其中。
二、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的手法。《再别康桥》在开始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使用“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给诗增添了一种音乐上的旋律。《雪花的快乐》在每一节的最后一行都对“飞扬”或“消溶”进行反复,增添了悠扬、轻柔的韵律。而在音节运用方面,徐志摩借用了西洋押韵的方法:“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与“草上的露珠儿,颗颗是透明的水晶球,新归来的燕儿,在旧巢里呢喃个不休”(《草上的露珠儿》)运用的是交韵。而“青布棉袄,黑布棉套,头毛半秃,齿牙半耗;肩挨肩的坐落在阳光暖暖的窗前,畏葸的`,呢喃的,像一对寒天的老燕;”(《古怪的世界》)使用的是随韵。“女郎,散发的女郎,你为什么彷徨,在这冷清的海上?女郎,回家吧,女郎!”(《海韵》)则运用了抱韵。
三、章法整饬,同时又灵活多样
在徐志摩的诗中,有一类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如《云游》、《康桥再会吧》,这些诗中每一行的字数大体都相同,比较整齐,而还有一类则是运用退格,造成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章法上变得灵活多样,例如《再别康桥》、《偶然》。他的诗虽是以四行一节式居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等都各有变化,能够做到既讲究诗形而又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使诗歌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在《雪花的快乐》中,每节前4行都很整齐,大抵每行均为9个字,而第5行则使用了重叠反复。《再别康桥》中每节4行,隔行押韵;一、三行稍短,大抵6个字,二、四行稍长,大抵8个字;诗行呈现出有规律地长短错落,而从整体上看又是大段整齐、匀称的样貌。相较于《爱的灵感》长达96句的长篇巨制,《翡冷翠的一夜》共74行,而《沙扬娜拉》只有5行,《火车擒住轨》一节更是仅2行。这些诗足见其句法、章法的变化多端。
四、文辞丰富,富于想象力。
徐志摩的诗富于想象力,表现为文辞的丰富,辞藻的华丽。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影的彩虹等等意象织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别具一种温柔绮丽的风情。《在病中》更是一口气连用7个比喻来形容害病中的心情以及一瞬间的回忆。《诗》中描述了童年天真浪漫情景,“安琪儿的仙府”以及在其中的快乐,在诗的结尾处更是描画了“奇异的精灵”、“天庭”、“白云”、“明星”等等意象,通过发挥奇异的想象,诗人为读者描摹了一幅风格明丽的童趣生活和天上世界。
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
要真正理解诗歌,莫过于吟诵。一个朗诵者,除了自身音色条件,朗诵技巧需进行锻炼外,分析作品同样十分重要,只有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全部发掘出来,才能将作品朗诵地传神,所以,我将从一个朗诵者的角度对徐志摩《再别康桥》(以下简称《再》)进行分析。
我们首先从诗歌的写作背景入手。纵观全诗,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康桥的深深眷恋,而这种眷恋有至少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正是康桥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的其心中的诗人天命,徐志摩对这个也是肯定的;其二,徐志摩的政治、文艺、传统道德等思想都为康桥思想文化所制约以至支配,徐志摩的思想已经是康桥文化的产物和标本,所以其对康桥的情感必然是浓厚的;其三,在剑桥大学,徐志摩遇到了林徽因,也可以说正是在这时,徐志摩才真正开始写诗。康桥有徐志摩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如今徐志摩故地重游,自然是心绪万千,所以从朗诵的角度看,全诗的节奏应该是舒缓的,抒情的。
从全诗的结构上看,《再》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之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诗的第一节,前两句旋律上带有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是整个《再》乐章的小提琴拨弦部分,是作者飘逸的风度音乐化,我个人认为,这三句应该采用说话式朗诵方式,就像是与老友道别,又不知何时再能重来的留恋和无奈的感觉。用尽可能低沉的声音把诗人那种清风一样来,又悄无声地远去,至深的情思,竟在挥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的感情朗诵出来。
第二至第六节,描写的是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小潭,一一映入眼帘,在这五节中,作者的意象有金柳、青荇、小潭等,诗人又在第二节中放入了两个暗喻,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成“夕阳中的新娘”是将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浸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使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作者与康桥俨然成为一对情侣,诗人极其所能赞美它,也不能赞美其万分之一,因此从第二节至第四节,作者的感情不断升华,此时应该是《再》的小提琴满弓奏,我们在朗诵这三节时,可以尽可能地舒缓,轻松,稍有起伏当然更好,例如“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以作为一个小高潮处理,这句是作者对康桥情感的直接表露,是作者甘心为康桥付出一切的热烈情感。
第五节应该被重点赏析,这节中,诗人翻出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这几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这一节是诗人全诗的感情爆发点,面对如此美好的康河夜,作者想放歌,因为只有歌声才能表达出作者此时的心情,但是他又顿时哑口了。
第六节里,诗人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因为这样的康桥不允许他放歌,这样的景致不答应他放歌,诗人欲歌而不能歌,一如诗人想留而不能留的矛盾心境,让人扼腕,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呢?这两节诗是最考验朗诵者功底的,也是这首诗之所以征服万千读者的原因所在,我个人比较喜欢徐涛朗诵的《再》,他将壮丽的“星辉斑斓里”升调高昂上去,犹如长号圆号与大鼓齐鸣,又将“放歌”二字急转下落,加之其沧桑的喉音,是一种群响毕绝,唯有大提琴一个半弓的绝妙,我称之为天籁。
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节起回环效应,潇洒而来,又潇洒而去。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需赘言,既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诗人的诗到此结束了,但是,其情未绝,仍然在康桥的上空徘徊,朗诵这收尾节时,我们同样也要达到绕梁三日的效果。
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描述,用茅盾的话说:“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思想,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已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
再次纵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对诗的艺术主张,即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每一个诗行,每一节诗我们都能发现这“三美”的存在,而事实上,这“三美”组成的诗确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再别康桥》不愧是徐志摩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关键词 徐志摩 《再别康桥》 桃花源 浪漫主义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在性灵、意象、音律三方面,也可以说,他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这三大特色。而且,这三者在他诗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性灵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也需要通过音乐美这个重要的方面去完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给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某些有普遍艺术的经验,作出了其他一些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而《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下面我们就通过《再别康桥》来分析一下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徐志摩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徐志摩艺术成就的,就是以《再别康桥》为代表的抒情诗。如诗人自己说,它们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陆小曼在《云游》序言中说:“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却人间有烟火味。”这些神仙似的句子正是来源于他的浪漫情怀。
徐志摩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早年留学美国后又到英国,深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要“诗化生活”。表现在作诗中就是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在《再别康桥》中,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溶化进了悄然别离时刻那些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的“夕阳金柳,波光艳影,潭映彩虹,恰似旧梦”,因此诗人要在“康河”的柔波里,“甘愿做一条水草”。正是诗人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形成了全诗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一)造境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浪漫情怀
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说文学作品“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这里所说的“造境”,实际上就是指浪漫主义创作,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着重表现理想。尽管现实主义创作也表现理想,但现实主义的理想主要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流露出来,而浪漫主义的理想则是作为描写对象而存在,就象诗人的《去吧》那首诗,它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就是做为描写对象存在。
(二)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爱情的,是他的单纯的爱情观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在诗行中随着康河静静地流淌。
(三)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有些带有刻意性质的追求
他实擅长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并使生活的形象与诗歌的意趣融会到他的作品里,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
二、《再别康桥》体现出的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文學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形象反映,又是作者丰富感情的结晶,因此,它必须以高度精炼而又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广的思想内容。徐志摩在诗歌理论上同闻一多、朱湘等人一起倡导新格律诗,努力探求“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现。新诗格律化提出新诗应具备“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徐志摩的诗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利用白话本身的节奏感,创造出音乐的旋律。所谓“节奏”,即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在诗词中, 语音的起伏、高低和升降等特点,决定着音节的疾徐和长短;而把平仄不同的声音有组织地排列起来,使之具有间歇,显示强弱,这就是“节奏”。徐志摩的这种有节奏的诗读起来的确有诗的美感。
(一)绘画的美
所谓绘画的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
(二)音乐的美
所谓音乐的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三)建筑的美
“建筑的美”也属于视觉形象,它主要指的是诗的形体结构,强调“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造成有规律的匀整或参差。
参考文献:
[1]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J].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19
[2]宋炳析.徐志摩作品赏析[M].海南出版社,1997,9:11-12
[3]吴奔星.徐荣街.现代抒情诗讲选[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5:100
[4]王迅.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J].美丽水学院报,2006,2
[5]葛玮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
[6]徐志摩.《诗刊》.《徐志摩全集》:第4卷集外文集[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07:524
【徐志摩的诗歌与赏析】推荐阅读:
徐志摩爱情的诗歌11-27
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色12-16
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品读10-14
细品徐志摩的诗歌散文01-04
徐志摩诗歌《客中》11-12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09-26
《灰色的人生》徐志摩09-13
徐志摩的爱情诗集12-03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06-26
徐志摩介绍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