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精选11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联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在马克思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也是他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初步探索。在此篇文章中,马克思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尽管《手稿》在一些问题的表述中还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是《手稿》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来阐述美和美感的起源,为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光辉起点。手稿的发表,引起了西方人研究马克思主义转向,不断从政治学和经济学转向哲学,促使了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是由三个笔记组成:

一 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他把笔记本I分作三栏,各栏分别加上标题《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

是马克思对约·拉·麦克库洛赫《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法译本)及该书译者吉·普雷沃写的《译者对李嘉图体系的思考》作了摘要。把“现代国民经济”即“李嘉图、穆勒等人”的观点同斯密、萨伊的观点相对照,看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差别。

是马克思的思考与笔记1和2的补充。补充一:《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先就有产和无产的对立向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发展作了简短补充,然后以比较长篇幅论述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来抛弃人的自然异化。补充二: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补充三: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

以上这些含有从书中的摘选和百度百科的诠释,我自己把它归纳为:

(1)以异化劳动学说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2)以人的本质为思考中心的哲学批判;(3)以扬弃异化为核心的共产主义批判;

(4)对黑格尔哲学的全面清算:批判已不再局限于黑格尔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而是对黑格尔一般辩证法的批判。

说实话,对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篇有着很深奥义的文章,我觉得读着令人很头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学识浅薄,能完全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就难,更别提使劲的往深处去想。所以只能就我看到的某句话或字词来说一下自己联想到的。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但又揭示了它的缺陷。他认为古典经济学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给自己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

和灭亡的规律的任务。“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从这里我的感受就是处理事务的态度的问题。或许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做事必须要有耐心而且要勤奋。正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平凡朴实的话,但是告诉我们对待事务要认真,看问题尤其是研究学问更要有专研的精神,才能探究到问题的本质。

其次,“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我第一次接触。从《手稿》中知道“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出了产品,而由于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身,因此,产品生产越多,劳动者的价值就相对越低。这里似乎是一个相对的关系,劳动者和产品两者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而劳动产品是人的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这一点就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因为劳动者是一切活动的价值的起点。所以我觉得农民工应该有更大的法律保障,来维护他们应得的权力。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2

当前, 生态问题已成为困扰我们人类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问题, 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 是建立在对生态问题的思虑之上的。借用余谋昌先生对生态哲学的定义, 生态哲学是“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和理解现实理论界的理论”。[1]要想对于生态哲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可以从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这两方面, 以及它们双向的运动中去达到自然、人、社会的统一乃至和谐。

马克思在其著作之中并未提及“生态哲学”这个词, 但是他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还是很多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的重要的代表作, 在说明经济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文化哲学及社会历史理论等众多的理论的同时, 还有大量对于生态哲学的深刻论述。虽然未成系统, 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不可忽视的大作。

一、生态哲学的对象:自然、人和社会

任何一门学问, 都不能是没有对象的胡乱阐述, 否则便难以称之为学问, 也难以让世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也同样如此, 马克思早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

其次,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当代价值, 对理解实践的意义也尤为重要。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宣告了那种超越实证科学的玄思哲学的终结。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 实践一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议题, 抽象的理论离开了现实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马克思认为哲学没有任何单独存在的权利, 它的材料分布在实证科学的各个不同部门之中, 因而哲学家试图绕过实证科学直接把握世界只能得到思辨哲学而得不到科学的哲学。然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强调人的主体性, 并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相区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强调从实践出发, 但那是观念上的, 有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从物质出发, 理解从实践出发, 就会陷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这样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传统的本体论哲学的知性概念思维转变为实践论的思维方式, 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 也就是说把实践上升为思维方式, 去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 使得这些神秘的东西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最后,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一个重点是将哲学的重心职业是的思考》中就开门见山地说道:“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 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 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 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2]虽然此时受到历史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 他对于生态哲学对象的认识有极大的缺陷, 但是至少说明早在17岁时马克思便已经在思考自然这一问题了, 并将自然作为生态哲学的对象来进行研究。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由于自身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健全及世界观的逐渐转变,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单纯局限于自然, 而是以自然、人、社会为研究对象。这三个研究对象向我们展现了四重关系: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 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 从自然方面来说, 马克思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对自然单纯的论述上, 而是通过对人和自然的相互关联来说明自然的。这就说明了三个问题:自然、人、人与自然。马克思首先认为:“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3]从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说自然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双重的生活资料, 一方面是劳动加工的对象性资料, 另一方面又给予工人维持其肉体生存的资料。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进一步表明:“自然界, 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而活。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不致为了死由怎样解释世界转变成怎样改变世界。马克思认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引起了哲学界的思考。马克思《手稿》的全部思维旨向是揭示“劳动”的具体性, 他又在《提纲》中对实践进行了高度抽象, 随后又与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将劳动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和理性具体化。中国哲学界兴起了大的思潮和改革,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主要就是与马克思强调的实践、人的主体性、人的感性活动相符合, 这些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强调人的学说, 实质就是发挥人的能动性、人的创造性、人的主体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当代价值主要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这个意义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比较的突破点来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 第二卷, 第159-16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 第一卷, 第67-68页.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4]这便表明了自然和人的亲密不可离的关系, “人靠自然而活”就是对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的绝佳说明。最后, 马克思将自然作为人类“无机身体”的延伸来看待, 因而“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 [5]同时,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6]这是对人和自然的依赖关系开门见山式的说明。总之, 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人生活在自然之中, 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反过来人的能动性的活动又会影响着自然。是故, 人和自然理应成为环境哲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 和自然一样, 也是和人联系起来说明的。不过不同的是马克思在论述人与社会的关系时, 还加入了社会和自然这一重关系。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 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才是现实生活的要素。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人的存在, 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7]这表明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 自然和人在社会之中达到了统一, 自然、社会和人三者是一种具有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统一”。[8]

环境, 浅显地理解应该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那么, 自然和社会理所当然地成为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而人作为联系自然和社会的中间环节, 也必然会卷入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中。

二、环境哲学的目标: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之所以被称为伟人, 不仅是因为他心系天下, 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 更在于他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和接受实践检验而不衰的能力。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里写道:“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9]表明他是有心怀全人类的雄心的。同时更说明马克思也不是那种“只为自己劳动”的“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 他是一个“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自然、人和社会的论述, 其目标是希望通过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双向运动之中达到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而这种和谐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的和不可实际操作的, 而是有其实现的可能的。依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相关论述,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于共产主义之中的, 即自然、人和社会三者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双向运动过程之中能够进入和谐状态, 而这一和谐状态最终是在共产主义中体现出来的。

对于达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状态这一目标, 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双向运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关键。我们需要有一种在“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双向运动中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10]双向运动乃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活动”, “它不是静止而是动态的过程, 永不停息, 长时间的积淀”。[11]人化自然是指自然界由于人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属人关系, 是从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统一的辩证过程。作为这样的一个过程, 我们便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去界定说自然、人和社会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是:在关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放眼长远, 放眼这其中对立面的此消彼长, 进而把握住这个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和谐。

在“在马克思看来, 共产主义就是彻彻底底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的社会”。[1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有精辟论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 (即人的) 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 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3]通过马克思的深刻论述, 我们不难发现, 共产主义是自然、人和社会三者的高度发展和极大成熟, 代表的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同时, 人的完全的复归, 标志着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的解决, 而这些矛盾一旦得以真正解决, 加上三者达到最高的统一, 便是达到了和谐的状态。

三、环境哲学的实现:劳动、异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扬弃

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以前的哲学, 其关注的不是“解释世界”的问题, 而是“在于改变世界”[14]的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 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对立与统一的新的认识理论。通过对“劳动-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的扬弃”的运动过程的分析, 表明了他对于解决环境新陈代谢过程的思考。

(一) 劳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自由自觉统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通过对于黑格尔的批判, 马克思得出了结论:那些所谓的“原动力”并不是“绝对精神”, 也非“自我意识”, 而是人本身, 是人的劳动。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 是“创造人本身”和“人猿相揖别”的标志。[15]

劳动一方面将人和自然界、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 劳动是对于自然界的改造, 虽然改造过程之中的消极作用不可避免, 但还是瑕不掩瑜。由于主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 才会“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从而也“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在人的劳动的作用下, 自然已经不是那个天然的自然了, 而是深深打上了人的活动足迹的自然界。正是人类有意识地劳动, 才创造了克服了动物的片面的生产, 才能创造“对象世界”和改造现存的“无机界”。这是人对于动物的超越也是动物无法企及的。这个过程便表现为自然界的不断人化。

此外, 对于劳动的改造作用的理解不能片面地认为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劳动是对自然纯粹积极的改造。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的劳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人终究还是免不了要“靠自然而活”, 还是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 我们不仅要学会“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16], 而且要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从而构造出符合“美”的东西, 达到自然、人和社会的统一之美, 即和谐。这便是自然不断反作用于人本身, 使人不断自然化的过程。

总之, 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 在遵循自然规律的作用下能动地改造自然, 在自然的不断人化和人的不断自然化过程之中, 使自然、人和社会达成一种自由自觉的和谐。

(二) 异化劳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自由自觉统一的变异。

对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原初的统一, 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就像历史不会停留一样。社会的发展总会出现曲折, 这是避免不了的。在资本主义到来之后, 作为自由自觉的劳动发生了异化。

“异化劳动”夺去了工人的“生产对象, 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们的类生活”, 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资本家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活动, 赚取更大的利润是他的唯一目标。正是因为建立在这样的一种需求上面, 劳动已不是原来的劳动了, 而是变了味的异化了的劳动, 从而使劳动产品和劳动者, 劳动行为本身和劳动者, 人的类本质和人, 以及人与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危害或者支配主体本身”。[17]“异化既是对自身劳动的异化, 又是人类自身改造自然的积极作用的异化。他不仅是人同自己身体, 同他的之外的自然界, 同他的精神本质及他的人的本质, 同人相异化;还表现为一种社会的异化”。[18]在这种情况下, 人越是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自然, 使自然为自己所用, 反而越受制于自然, 而不能达到目的。异化劳动使得原本的自然、人和社会三者能够达到统一的那种平衡界限被打破, 不仅使人和自然间的辩证统一的情况不复存在, 而且越来越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城市环境污染普遍, 对大城市里的工人而且空气、光、清洁不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被“文明污浊毒气污染”。[19]

虽然异化劳动的确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种种不幸, 但是我们又不能忽略其积极的一方面。首先, 它让我们明白虽然异化劳动不是实现自然、人和社会统一的条件, 但却是在实现自然、人和社会统一的道路上必经的阶段, 是达到自然、人和社会更高层次统一的前提。其次, 既然我们能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那么就应该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至少应该点出问题的实质所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把人的一切的需要压缩为对物的贪求。对于物质财富的贪求, 不断地刺激资本主义扩大生产, 大肆消费, 大量废弃”。所以,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从根本上揭示了环境危机的实质”。[20]

(三) 异化劳动的扬弃: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自由自觉统一的复归。

在讨论了异化劳动的问题后, 马克思即着手探讨共产主义的问题。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马克思所说的“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在探讨了一系列的问题之后, 又回到了他理论的落脚点———共产主义。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扬弃了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 “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私有财产关系, 因而是共产主义”。[22]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它是人向人合乎本性的复归, 是消除了异化的劳动, 是人的本质即与自然的本质相一致。在这样的社会中, 人们之间的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 而是在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的自由自觉统一的复归。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出符合“美”的东西, 这样人与自然的对立就得到了合理的控制和解决。“自然界不再是人的异化的媒介, 而是成了人道主义实现的纽带;人也不再是自然界异化的根源, 而成了自然主义实现的基础”。[23]这样的社会中, 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在双向的作用中体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 自然、人和社会应该是达到了最大限度的统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3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解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序言中马克思主要说明了自己写作的宗旨和依据,即其写作的方法和采用的依据性理论。

马克思说:“对于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为其写作奠定了理论性科学依据。其说:“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其对费尔巴哈思想体系的肯定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思想理论的影响和重要性促动,也说明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基础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以辩证唯物的思想来进行研究的。充分说明了费尔巴哈理论的部分肯定性,即费尔巴哈认为:“有物质才是真实的。”其没有从辩证和实践的高度分析事物,但其唯物的思想体系也是值得肯定的,也为后来的马克思理论奠定了基础。

一、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解读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部分马克思主要说明了人作为自己的本我性的存在,在作为工人而进行生产性活动时却失去了自我的本来存在,而作为异我的工具存在于社会生产中,即人的整体性异化——在劳动过程中对于劳动产品以及类存在等的绝对的否定和异本质性。马克思还进一步说明研究异化理论的意义,即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

“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马克思在阐述异化劳动和和私有财产时首先指明自己论证思想的全面性和辩证性,即其对于异化理论的研究是以各个前提出发的。其后马克思指出异化的情况和其结果,即工人成为商品,工人是以人的面貌来进行社会活动的,但其失去了内在的本我,其不是自己,只是商品和进行机器活动的物体,因为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用以反对并否定自己的东西越多。

工人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产品,资本家和工人的差距越大,资本在少数人手里积累起来,社会分化为两个阶级 ——有产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这是工人的异化,即其生产的产品否定了其本身,使其失去了自我,工人只是一台机器,没有灵和身心的感受性活动,其变为资本家手中的机器和商品性东西。工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愉悦性满足,而是迫于无奈的机器性生产,其产品与其本身的类化性,其本我失去的客观性,都让异化彻底存在。

马克思说:“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由于国民经济学掩盖了工人劳动本质的异化,劳动者以异我的形式去进行基本的生存,最后失去了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资本垄断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工人越来越贫乏,而资本两极分化,最后工人的劳动创造了非我和异化性的人的本质。

劳动的外化是指工人在整个劳动中失去了自我,工人不是自己,而是强迫劳动下的产品,工人在整个劳动过程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马克思说:“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说明人是一种有存在感和自由性的能动体,如果失去这种自由的能动性,人将变成失去了自己的本来的人的类存在,人就不再是人,而是一种为了完成一种行为方式的机器或者没有自由性的物品,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不是为了基本的生存而进行工具性的活动,也不是为了得到劳动后的资本而进行的不断否定的自己行为方式。

马克思说:“在工资中,劳动并不表现为目的的本意,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即工资对工人来说也是一种奴役性的外在表现,劳动只是工资的奴仆,如果不是为了仅有的劳动所得,工人也不会进行这种失去本我的异化性劳动,工资只是一个目的,一个失去自我否定自我的存在体产生的劳动价值的少部分给予。为了基本的存在而进行的非我的行为方式 ——这种存在与其存在体所得一样,都是一种异化的外在表现,而这种非我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不断失去自我的过程。工资和作为劳动本身的异化性和非我性,工资的背后是非工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对工人进行的两极分化性的活动,其外在表现是工人作为人本身的缺失性过程。

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文本解读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并对共产主义的真正含意做了解释,即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它不是粗陋的一种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的一种扬弃的欲望或從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一种平均主义,而是真正的消除阶级性的异化,把存在和本质,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问题真正解决。

马克思说:“任何私有财产,就它本身而言,至少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怀有忌妒心和平均主义欲望,这种妒忌心和平均主义欲望甚至构成竞争的本质。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忌妒心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的完成。”说明了真正的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平均主义的欲望或者低级的扬弃,而是对异化性质的非我真正扬弃,是一种社会存在和本质的真正回归,是对私有财产的最后扬弃,是人实现自己类本质的真正归一,也是人作为真正的自由体的一种解放和回归。它的回归是一种具有彻底变革的结局性的东西,也是人和社会真正达到统一,人作为类存在无论在主体还是在客体上都得以达到真正的归一的完结。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即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终结性的回归,也是人和社会真正实现统一的必须,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后归一,也是异化得以否定并真正扬弃的社会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 .东岳论丛,200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它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我在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触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这一问题。

首先,劳动的异化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在大城市里打工生存的现象。他们为了能在大城市里生存,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无论是为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还是为了城市的美丽环境,他们都是在这个城市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他们付出的价值与得到的价值完全不成正比,甚至是成反比。他们的地位没有提高,反而被城里人轻视、嘲笑。同时,他们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大的哭,却拿着最少的工资,自身却又没有任何保障。因此,对于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快乐幸福可言,甚至他们会感到空前的虚弱和无能。这就是劳动本身的异化。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5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1844年3月,马克思因受到恩格斯《德法年鉴》中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认为仅停留在哲学的研究上,还不是“针对原本,而是针对副本”的批判,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于是,马克思决定从经济事实出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经济学的著作。1844年3月到8月,马克思写作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这本书写于巴黎,因而又称巴黎手稿。原书名没有保留下来,现在的书名是1932年发表时苏联编者加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个残缺不全的手稿,从马克思写的序言来看,《手稿》是马克思当时设想的一个庞大写作计划的一部分。在《手稿》里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以布·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分子的主观唯心主义,并且表示要进一步批判布·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的反动思潮;正在这时恩格斯于1844年9月到了巴黎第二次见到了马克思,这次会见他们发现两人的观点完全一致,并且从此开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无产阶级理论家的密切合作。当时,两人一致认为,必须进一步批判青年黑格尔分子的反动思潮,马克思就终止了《手稿》的写作,和恩格斯合写了《神圣家族》一书。

同马克思的大部分早期著作一样,《手稿》当时未能发表。1927年《手稿》部分译文第一次在《<神圣家族>的准备工作》这一标题下《马克思恩格斯文库》里发表。l929年2月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第1期上,在《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和《关于需要、生产和分工的札记》的标题下发表了《手稿》的另一些片断。1931年1月,迈尔在苏黎世的《红色评论社会主义月刊》上报导说:发现了马克思的一部早期著作,并且说是带有提要性质的手稿。1932年由齐·朗兹胡特和迈尔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卡尔·马克思早期著作集》发表了《手稿》,但是仍然不全。同年稍晚,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编辑出版的德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才第一次以现在的标题全文发表了这部《手稿》。直到1956年《手稿》才第一次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选》中用俄文全文发表。

《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根本转变以后,作为一位无产阶级思想家、革命家,自觉地、系统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批判空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第一部著作;《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沿着正确道路开始探索社会历史规律的著作,是马克思第一次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入分析批判,开始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唯物史观将要在这里诞生;在《手稿》里,马克思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和哲学作为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加以论证和阐述,《手稿》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真正

诞生地和秘密”;《手稿》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端。正是因为如此,在《手稿》里,又不可避免地带有黑格尔、特别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和痕迹。

二、内容讲解

《手稿》是马克思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性考察,从而论证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研究工作的记录。它主要由马克思在阅读过程中对原书的摘录、概括的转述、批判性的注释以及马克思自己在研究中产生的一些新的思想和观点组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所载的《手稿》,已成为世人公认的范本。根据这个本子,《手稿》由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和第三手稿组成。《手稿》的序言原来是放在第三手稿的第三部分。在1932年全文发表《手稿》时,编者把它放在《手稿》的开头了。序言主要说明了马克思写作本书的目的、计划和内容,同时表明了马克思对待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态度,指出了全面剖析黑格尔哲学的必要性。第一手稿包括四个部分: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和异化劳动。在前三部分里,绝大部分是逐字逐句或者按照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有关内容重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一些思想、观点。在重述的过程中,马克思加以评论、引申、发挥,从而做出了新的结论。在最后一部分里,马克思根据自己这一时期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成果的哲学概括,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第二个手稿,只保留了最后的几页,是一本已经遗失的笔记的结尾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从内容上看,是对“异化劳动”思想的深化和发挥。第三手稿由五个部分组成,前三部分是对已经遗失的正文的补充,标题为编者所加,第四部分主要讲的是货币,第五部分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另外在这部分里还包括编者把它放在全书最前的序言。)从这五个部分的文字上看,仿佛没有什么联系的,但就其思想内容来看,它是对第一手稿和第二手稿的深化和发展,它们有一个内在联系,反映了当时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

《手稿》内容极其丰富,把这三个手稿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我们便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新世界观的许多思想在这里都已经以萌芽的形式出现了。

1、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合理因素

《手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经济学的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工资、利润、地租问题,对阶级和阶级斗争作了经济学的理解。马克思继承了这一点,但没有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而是从中看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资本、地产、劳动三者的分离,从而揭示了工人、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对立的经济根源。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工人工资的增长看作社会的繁荣的结果,从而必然要把工人的前途和命运寄托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上。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从整个工人阶级着眼,从工人沦为机器的奴隶,从过度劳动造成工伤事故和缩短工人的寿命,从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得出结论:在社会衰落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财富增进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繁荣的顶点的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持续不变。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的本质,指出,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力。也就是说,资本不仅仅是物或对物的占有,而是一种生产关系。此外,马克思还研究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等问题,从不同的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2、异化劳动学说

“异化”一词最早是由唯物主义者和契约论者提出的,表明财产的让渡。黑格尔把它作为哲学的范畴进行探讨,主要意思为“外化”、“对象化”等,后来,费尔巴哈也使用了“异化”,并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马克思批判吸收了上述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马克思是从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开始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一般的商品生产劳动出发,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但他们只研究劳动而不研究劳动者、不研究劳动者的处境。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看不到劳动的消极方面,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给劳动者带来非人化的后果。马克思则相反,他在肯定劳动的伟大作用的同时,着重研究了雇佣劳动,揭示了异化劳动所包含的阶级对抗。马克思从“现有的经济事实出发”,即从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为资本家所掠夺、无产阶级处于贫困的地位这个现象入手,分析劳动异化问题,发现异化劳动表现为四个具体的方面:从人的类本质方面来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从生产的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从人际关系来看,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和“对象化”区分开来。马克思认为:对象化劳动是劳动的肯定方面,它是人们在对自然界改造和占有的劳动过程中劳动的实现,说明了任何劳动都创造产品,而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的物化劳动,所以,劳动的对象化是任何社会物质生产的共同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异化劳动是劳动的否定方面。对象化劳动不等于异化劳动,而异化劳动却包含着对象化劳动,对象化和异化只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才联系在一起,即对象化在私有制下发生异化。异化劳动学说贯穿于《手稿》的各个部分,是马克思用来分析其他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理论武器。

3、人的本质学说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以及人的劳动出发,论述了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指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但人又并非像动物一样与自然物具有直接的同一性。人的感性、对象性是在劳动中产生和实现的。另外,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不仅生产自身,而且还生产整个世界,因而人的生命活动即劳动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使人的生产活动有别于动物的生产活动,使人不仅具有自然性,而且具有社会性和能动性。因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把社会历史归结为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过程,从而把生产劳动看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人的劳动是一种客观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劳动具有社会性。社会性质是整个运动的一般性质,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在所有社会活动中,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活动,物质生产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物质生产支配。

4、共产主义学说

共产主义问题是《手稿》的中心问题。马克思首先评析了四种共产主义学说,这四种学说是:圣西门、傅立叶的空想共产主义、粗陋的共产主义、民主的或专制的社会主义、无政府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把历史上各种共产主义学说与私有财产的历史运动结合起来作历史的考察,正确地分析了它们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并提出了他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客观历史运动,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而且,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在这种社会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就是说:(1)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运动发展的结果;(2)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途径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3)实现共产主义的标志是人对自己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人本身的解放。

5、唯物主义实践观

《手稿》中,马克思对实践的非系统的论述涉及了新世界观的一些重要问题。由于马克思把生产劳动看作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因而抓住了实践的最基本内容——生产活动。马克思还探索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认为理论来自实践,又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马克思说,“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1[1]难题的解决是实践的任务,并以实践为中介。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共产主义理论只有从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中诞生,马克思认为,理论并不能实现什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消灭私有财产的思想,有共产主义思想就完全够了。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

6、分析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

《手稿》中,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指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他揭露了黑格尔否定性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并用唯物主义原则同它相对立。但是,费尔巴哈也有不足,如在揭露、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时,连同它所包含的辩证法的合理要素也一并抛弃了,认为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仅仅是哲学同自身的矛盾。因此,在马

克思看来,费尔巴哈没有完成克服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因而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分析仍然是完全必要的。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是以《精神现象学》为主要对象的。《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导言,马克思把它看成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批判黑格尔哲学必须从这里开始。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既揭露了其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实质,又肯定了他的积极成果,开始了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马克思既指出了黑格尔的根本颠倒思维与存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和把现实事物的异化归结为抽象的哲学思维的异化的双重错误,也指出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包含的合理因素: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抓住了劳动的本质,从而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不仅深化了自己对黑格尔哲学的理解,也使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马克思全面制定新世界观找到了一个基本方向。

三、重点提示

通过《手稿》的研究,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创立,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过程。而是实践与理论,即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个理论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不仅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研究,而且对历史、特别是对法国大革命历史进行了研究,对政治经济学、对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都进行了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是服务于和服从于揭示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这一现实的任务的,所有这些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学说的创立,都是不可缺少的。

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正处于形成过程中,虽然从整体上看,马克思这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还随处可见。例如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还带有抽象的性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论证还不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出发,而是从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异化出发。因此,在对《手稿》的研究过程中,要科学地揭示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和过去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哲学家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家的学说之间的联系和本质区别。特别要认真地科学地分析马克思是怎样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对过去的各种学说进行批判、继承、改造和发展的。同时还要正确地分析《手稿》的思想观点和成熟的马克思著作里的思想观点的区别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评价《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中的地位,才能有助于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

四、问题思考

1、试述《手稿》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手稿》的主要论述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6

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的论证,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维护人的.人道主义.在对异化劳动的激烈批判中,更显露了他的人道主义的批判性和变革性.又在人的实践本质之现实的工业活动表现中,揭示了人道主义的自然发生性,提出人道主义要和自然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他的现实的、革命的、实践的人道主义.

作 者:朱宝信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驻马店,463000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6)分类号:B0-0关键词:实践 人的本质 异化劳动 人道主义 自然主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7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类本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简称《手稿》, 如无特殊说明, 下文凡是引自该书, 均为人民出版社2000版, 只标注页码)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在这部《手稿》中, 马克思以批判异化劳动为切入点, 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展开了深刻的批判, 提出人类社会必然会扬弃资本主义进入到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而人的类本质, 既是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准绳与基础, 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动力与旨归。本文的目的就是解读《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

一.人与动物的比较

马克思将人与动物置于自然的维度中, 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 揭示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

首先, 马克思分析了人和动物的相同之处。他认为, “人 (和动物一样) 靠无机界生活” (56) 。任何生命,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 要想存在, 就必然离不开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阳光、空气、水等无机物。人虽然是一种高级的生命形式, 但首先是物质性的存在。就是说, 不管是人, 还是动物, 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性等基本的生理欲求后, 才可能存在, 才可能从事其他活动。这就意味着, 对于任何生物而言, 要想生存, 就必须先要占有欲望的对象。然而, 欲望的对象又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 (105) , 必然向外在于自身的自然索求。所以, 动物也好, 人也好, 在自然面前都是不自由的。比如“饥饿”, 马克思举例说, “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要, 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 是使我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在这个意义上, 人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 人就是动物。所以,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存在物, 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105) 。

人虽然与动物一样时刻依赖着无机自然界, 但是, 马克思又强调, 人根本不同于动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对于动物来说, 自然只满足了它们生存性的物质欲求, 但对于人而言, 自然不仅是维持人物质性存在的基础, 也是人精神性存在的基础, 是人的意识来源与对象。马克思指出:“从理论领域说来, 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 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 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56) 人在与自然的交往实践中, 形成了唯独人才具有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中, 人不仅将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 而且将人自身包括人的行为纳入到认识的范围中, 从而做出反思, 并指导人的行为, 实现一定的目的, 这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 正因为有了意识的指导, 人的劳动才不同于动物的劳动。马克思承认动物也有劳动, 他说“诚然, 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 如蜜蜂、海狸、蚂蚁等, 但是, 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 “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 (57-58) 。就是说, 动物的劳动只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物需求, 纯粹出于生存本能, 并没有能动的意识作为指导。“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 (57)

相反, 人的劳动则全然不同。在意识的指导下, 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57)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58) 所谓“内在的尺度”, 就是主体自身的目的与需要;所谓“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就是指各种自然规律。人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与需要进行劳动, 而且能认识规律, 并在规律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劳动, 实现自己的目的和需要。人的目的与需要, 不仅仅是生物性的物质欲求, 更是精神性的需要。马克思说:“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 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 (58) 因此, 与动物相比, 人的劳动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是有意识的而非本能的, 是自由的而非仅仅为了生存。

二.对象性活动与人的类本质

如上所述, 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劳动把“人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揭示出构成人的本质属性的劳动, 是一种对象性活动, 从根本上体现并决定了人的对象性存在这一类本质。完整的劳动, 包括劳动主体、劳动客体即劳动对象、劳动结果和劳动过程本身等几个环节。马克思从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了阐述。

第一, 劳动对象———自然, 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非对象性的存在物, 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 是抽象的东西” (107) , 所以, “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106) 如果真的存在“一种存在物本身既不是对象, 又没有对象”, 那么, “这样的存在物首先将是一个惟一的存在物, 在它之外没有任何存在物存在, 它孤零零地独自存在着。” (106) 显然, 这样的现实存在物是不存在的。于是, 马克思通过反证法证明了任何现实的存在物都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 自然作为现实存在物, 必然也是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继续指出, “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 那就意味着, “它是感觉的对象, 是感性的对象, 从而在自身之外有感性的对象, 有自己的感性的对象” (107) 。就是说, 自然作为现实的对象性存在, 是人的感觉的对象, 是人的感性对象, 是人的劳动的对象。

第二, 劳动结果———产品, 是对象性存在。承前所述, 在意识的指导下, 人能有目的地、合乎规律地改造自然, 获得各种满足人的欲求的物质, 从而使自然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成为人化自然, 这就是劳动结果, 马克思称之为产品。他说:“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52) 就是说, 人化自然作为人类劳动改造的结果, 已经根本不同于自在自然, 它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化结果。

第三, 劳动过程本身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结。” (54) 因此, 如果劳动产品是劳动的外化和对象化, 那么, “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52) 。就是说, “生产本身就必然是能动的外化, 或活动的外化, 外化的活动” (54) 。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对象性活动。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下, 人通过劳动, 合乎目的地、合乎规律地改造自然, 使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所以, “通过这种生产,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58) 。这时, 作为“作品”的人化自然, 就成为劳动的对象化结果, 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深深烙上了人类的印记。通过人化自然这部“作品”, 便能反观并确证它的“创造者”———人类的劳动及其本质力量的伟大。

第四, 劳动主体———人, 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57) 所以, 对于动物而言, 劳动“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 是本能的活动, 与它的生命本身是同一的;但对于人而言, 劳动更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在劳动中, 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57) , 换言之, 人通过人化自然这部感性的“作品”, 在劳动中直接确证自我本质力量。所以, 人也成为对象性存在, “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 (57) 。

综上所述, 在马克思看来, 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 虽然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存在物” (107) ;但是, 劳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57) ,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 人才是类存在物。” (57) 人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改造无机界”, 来“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并把“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视为人的类本质 (57) 。

最后, 我们愿意引用《手稿》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自己的对象时, 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 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 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 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 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 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 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 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10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彭富春, 《哲学美学导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孙伯鍨,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5。

[4]韩学本,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8。

[5]吴晓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 载于《复旦大学学报》, 1996 (4)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8

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公开提出技术的概念,更没有明确阐述技术哲学,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技术观的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自此技术问题开始真正进入马克思的哲学视野。

1.马克思眼中的技术

随着启蒙运动对宗教力量的消解,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以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以至于整个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系是现代的主要问题之一。” 马克思深深地感到了对技术以及工业进行研究的必要。在他看来,技术并不仅仅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静态组成部分,技术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于满足社会生产的要求和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在马克思眼中的技术从来都不是一个死物,而是自始至终同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人的整体生存发展的关注结合起来。由此,马克思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开始进入哲学视野,进而彰显其特有的价值魅力。

2.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技术观形成的起点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一方面作为肉体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其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己内在的尺度,即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世界中提升出来。在此意义上,“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类的生活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这种创造首先就表现为生产实践,即技术。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人的本质只有在技术活动中才能得以展现。

3.马克思对技术本质的阐述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技术的本质作了明确论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正是劳动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技术就寓于劳动之中,是迄今为止全部人的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利用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在天然自然中创造了人工自然。他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這种关系来理解。” 工业是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有内容的成果,是最容易感知的和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尽管它“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却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马克思指出,如果人们仅仅从有用性、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这种外在关系上来理解,而没有从技术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加以把握,技术就失去了其所独特的人文内涵。因此,必须研究人的感性劳动及其创造物,必须研究生产和工业,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使关于人的理论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马克思强调,要认识人的问题,就必须从工业(技术)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入手,其他的诸如宗教、政治、文学和艺术等形式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甚至包括自然科学这一形式,也只有通过工业这一中介环节,才能发挥其历史作用。

二、马克思技术批判的焦点:技术异化论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这是一种物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是工人对象化劳动的结果,它作为工人劳动的结晶,本应属于劳动者自己所有。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也就是说,工人同其劳动产品是一种完全敌对的、异己的关系。

2.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

这是人的自我异化。按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智慧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却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劳动由从出于劳动者自身的一种自愿活动,变成一种外在于劳动者的,不受劳动者支配的被迫的活动。以至于“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3.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不断超越有限性达到无限性。这种自由自觉性构成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创造东西,人却可以突破自身物种的局限,站在万物尺度上去劳动。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是本能的;人是全面的,动物是片面的;人是自由的,动物是被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成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人变成丧失类本质的人。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手稿》中蕴涵着马克思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虽然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之作,仍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其中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具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对技术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相对中肯的方案,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J].哲学研究,2001,(10)

[6]王滑冰,赵后刚,《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J].消费导刊,2008,(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9

通过对马克思写于1844年5月底到8月间的<手稿>与写于1845年春的<提纲>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思想进程中,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马克思的一个涵贯始终的信念是每个”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都应赢得与他的”个体性“相称的”自由",这是马克思思想中最富生机的精神性状,它使马克思最初的思想端倪在一个确定的生长点上生发为愈益圆融的理致,也是马克思在其思域愈益拓展和其灵思之触角愈益伸向纵深时一直不曾稍改运思的初衷.

作 者:吴萍  作者单位: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江苏,连云港,222006 刊 名: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24(11) 分类号:B01 关键词:马克思   手稿   提纲   比较  

★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综述

★ 当代境域中的马克思法哲学理论论文

★ 早期的近义词

★ 情报综述范文

★ 红花 综述范文

★ 医学综述范文

★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

★ 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 钢琴综述范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10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它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初步略读此书后。颇有感触,只是因为理解与资历有限,无法将其能有个全面的理解,希望这次读书能对自己以后的理解有帮助,我将继续多花时间去研读。

这篇文稿主要由目录,包含六部分:序言;第一手稿;第二手稿;第三手稿;附录;注释。主要内容: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经济学的研究。马克思批判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吸收了其中的一些合理因素。《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用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主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对自己的新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做综合的阐述。

这部《手稿》因为是在巴黎完成的,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巴黎时期是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的转折时期。在此之前,马克思先是于1842年开始为德国民主派机关报《莱茵报》撰稿,批判当时的普鲁士专制制度;1843年3月《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因此认识到,单纯的理论批判并不能真正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为此,马克思于1843年10月来到巴黎,开始深入考察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等,并亲身参加巴黎工人的革命活动。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相遇,开始了他们令人称颂的友谊与伟大的事业;在巴黎,马克思和卢格筹划出版了《德法年鉴》;在巴黎,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强调以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解放;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神圣家族》的写作。后来人们知道,也正是在巴黎,马克思完成了这部重要的《手稿》,它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的标志,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第一个关键点。

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之后,用比较短的时间写出的。斯密把资产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形式即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视为他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因素,称它们是收入、交换价值的原因和自然价格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在前部分,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掩盖了异化劳动。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

马克思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作批判性考察,从而论证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著作手稿。约在1844年4~8月写于巴黎,因而也叫《巴黎手稿》。由三个未完成的部分组成。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没有问世。1927年苏联把手稿的第 3部分以《〈神圣家族〉准备材料》为标题首次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1932年国际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部分第3卷第一次发表了手稿的全文,标题为《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它的第一个中译本由何思敬翻译,1956年出版。1979年由中国共产党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重新翻译,编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了批判性的分析,指出它的主要历史功绩是把劳动提高为“唯一原则”,揭示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并探讨了私有财产的各种运动规律,指明了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反比关系。但是它把私有财产当作当然的前提,把私有财产的规律想象为永恒的自然规律。这就暴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私有制辩护的立场。

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在手稿中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大阶级的经济生存条件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他吸取了当时德国哲学中广泛使用的异化概念,把它同私有制统治下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试图用异化来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所表述的规律不是劳动的规律,而是异化劳动的规律。他具体考察了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变成异化劳动的表现:①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②工人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人与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在考察异化劳动的基础上揭示了产生对抗性社会关系的根源,指出通过异化劳动,工人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劳动和资本的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

马克思用异化来说明共产主义。他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在手稿中,马克思吸取了L.费尔巴哈哲学的积极成果,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批判了G.W.F.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充分肯定了他的辩证法的巨大意义。指出《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它所提供的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其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人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不过在黑格尔那里,这一思想是以抽象的思辨的形式来表述的。因为在他看来,人只是自我意识,而劳动只是精神劳动,人的异化及其扬弃只是在抽象的自我意识中进行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异化劳动理论;工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50-02

一、对“异化”概念的各种解释

“异化”概念是近代欧洲哲学的概念。霍布斯第一个用异化来说明社会政治问题。他在《利维坦》里说:“因为由于国家里每个个别的人所给予他(指君主)的这种权威,他就可以使用每个人转让给他的足够的权力和力量,凭首这种权力和力量所引起的恐惧,把大家的意志都引向国内和平和互相帮助,来反对国外敌人。”[1]这里所说的权力转让,原文是estrangement,可译为异化。黑格尔是第一个从严格的哲学意义上使用异化概念的人。他用“异化”概念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哲学》中指出:“自然界是自我异化的精神。”[2]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隐秘就在于:“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的、转换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之秘密。”[3]费尔巴哈还认为黑格尔哲学也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绝对哲学就是这样将人固有的本质和固有的活动外化了和异化了,这就产生出这个哲学加给我们精神的压迫和束缚。”[3]与资产阶级学者不同的是,马克思用崭新的、唯物主义的内容充实和阐发了异化概念。异化,主要是指人作为有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主体亲手创造出来的力量外在于人,独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人疏远或隔阂,甚至转过来支配人、奴役人。马克思把哲学的“异化”概念与经济学的“劳动”概念合并起来,构成“异化劳动”的概念。主要含义是:“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与他相异的东西不依赖于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立。”[4]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以及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即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

二、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

(一)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爆发。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化大生产,使人类物质文明大丰富。但工业革命并没有给工人带来幸福。相反,工业革命给工人阶级带来了苦难。

“在工人居住区,房屋建筑简陋,天空浓烟密布,街道狭窄拥挤。有的工人家庭祖孙几辈挤在一间矮小的房间里,有的工人找不到栖身之所,寄寓于地下室中。兰开夏一个工人的家是“一间又湿又低的地下室,家具就只有两把旧椅子,一张三条腿的圆桌、一只箱子,没有床,只是墙角有一堆陈麦秸,上面盖着两条脏床单。”[5]这就是工人创造财富的同时被资本家剥削的后果。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劳动产品作为人的创造物本应属于劳动者。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的产品不仅与工人相脱离,独立于工人之外的存在,进而是与工人相异的东西,最终变成与工人相对立的敌对力量。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多,意味着他将被资本家剥削得更多,而他则会越穷。工人们不仅无力购买越来越丰富的产品,而且受到他的创造物的统治。辛苦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反倒在产品的控制下处于更加悲惨的境地,这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工人被产品异化最形象的写照。工人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即劳动对象的相异化。

(二)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在社会化大生产期间,工人的肉体与精神受尽折磨与摧残。“艰苦繁重的劳动,极端恶劣的生活,污秽不堪的环境,伤寒、霍乱等流行病的肆虐,使工人及其子女的健康受到致命的摧残,寿命缩短,年少夭亡。根据1840年的调查,利物浦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曼彻斯特工人的孩子57%以上不到五岁就死亡。”[5]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6]

劳动应该是人的自愿行为,然而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异化劳动却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不得不向工厂屈服,因为工厂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工厂工人被迫签订契约,放弃他们的个人自由,成了“手的集合”中的一员,被迫在千篇一律的条件下劳动。厂主颁布各种工厂规则,对工人随意地进行罚款。工人变成了机器的简单附属品,并且无时无刻地受到厂主、监工的监视,甚至有大量的儿童和妇女被迫卷入了劳动力市场。工人并没有在劳动中感到幸福。相反,工人的肉体和精神在被迫的劳动中受尽折磨与摧残。工人很想逃离工厂,逃离劳动。但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劳动。人沦为了动物。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人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行为本身不再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别人,是资本家强制力下的反应。工人的劳动不再属于工人的自身,即工人与其劳动自身发生了异化。

(三)从人的类本质看,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强调,“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7]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实现表现为人愈加失去现实的主体本质。由于劳动本身发生异化,导致人类生产活动的对象和自然界被夺走,即人类失去了自身的类生活和类本质。其结果是人类不能进行发展自身、肯定自身的劳动,即人与自身类本质发生异化。

(四)人与人的关系中,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与人的异化就表现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最终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工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与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破坏机器是工人阶级自发斗争时期的主要斗争形式。但随着工人阶级人数的增加、力量的增强、觉悟的提高,工人开始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重要性。工人们便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反抗方法,成立了联合会(工联的最初形式)。工联在各地逐渐地建立起来,而且罢工更成了家常便饭。但这时的工人斗争已经不是反抗机器,而是反抗资本的权力。19世纪30到40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发生了三大著名的工人运动。那就是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是人同人相异化的结果。

三、当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异化观

“以20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危机为产生契机的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在二者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异化观。”[8]“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家们改变了马克思在异化思想中对生产关系的批判的立足点,转向了对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的批判。从异化的领域来看,异化的批判主要指向了消费领域当中。”[9]二战以后的时代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时代大有不同。由于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所处的时代在资本主义全新历史阶段,当前的社会历史矛盾也有所不同,所以他们关注的矛盾焦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所谈到的异化思想的批判维度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存在极大的不同。他们的理论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极大的推动。他们的理论同样值得我们当代人的思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黑格尔.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后果[EB/OL].2007-03-14.http://civ.ce.cn/zt/gygm/om/200703/14/t20070314_10690907_2.shtml.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陈乐.法兰克福学派异化理论探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6).

上一篇:商业项目招商计划方案下一篇:地铁师徒带教师傅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