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文化融合 建设美丽乡村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注重文化融合 建设美丽乡村(通用10篇)

注重文化融合 建设美丽乡村 篇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命脉。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文化融合,挖掘文化特色、寻求文化融合点、彰显文化元素,注重发挥文化对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内涵,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注重文化融合,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着力做好三篇文章。

首先,要“建”“挖”结合,让美丽乡村文化基础更实、形式更丰富。

“建”文化,就是要注重落实同步规划,让文化元素融合到“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构建之中。要大力实施如丽水市委提出的建设项目“百分之一公共文化计划”,即在每个项目中提取1%的资金用于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做到同步规划文化建设,同步实施文化项目,同步验收文化设施。

“挖”文化,就是要注重挖掘乡土文化,让传统文化生辉。通过针对性复活传统民间故事、传承龙舞狮舞等文化资源、扬名地方传统美食文化,回归传统文化节日、树立乡村文化景观等一系列举措,将乡土文化打造成一个个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深受农民喜爱的区域形象和品牌,使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乡村都拥有自己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利用好乡土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乡土戏曲扶持计划、乡土文化保护工程、乡土故事征集等行之有效的载体,激发群众种文化。

其次,要实施文化惠民,让美丽乡村走上文化惠民发展之路。

大力实施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让公共文化更多更好地惠及农村。建好有线电视、广播村村通、农村书屋、文化广场等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基础设施。实施好送文化工程,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制度化,让群众在家门口能够享受到城市的文化气息。

注重经营文化资源,让文化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在“美丽乡村”创建中推出一批文化资源厚实、保护完整、开发合理的乡村文化旅游示范村;培育一批环境优越、设施齐全、经营能力强的农家乐示范户;打造一批风光秀丽、地方特色浓郁、优势明显、影响力大的旅游产品示范。加强农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引导、扶持,凸显“乡村游”主题,为农家乐注入文化元素,使其具备“农”的特色,“家”的氛围和“乐”的效果。

再次,要注重树立核心价值导向,让风尚美融入人心,让美丽乡村形美人更美。

树立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美丽村民形象。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树立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人共同价值观,强化对村民进行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传统教育宣传,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整体推进乡风文明,形成民风真诚淳厚,保护自然、注重和谐、尊老爱幼的风气。

构建诚信互助的美丽邻里关系。村民之间要建立融洽的邻里关系,根本在于诚信互助。要以文化入手,培养村民互助合作的意识,鼓励村民参与合作的劳动生活实践,建立村民自己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以合作的力量赢得市场竞争。

注重文化融合 建设美丽乡村 篇2

一、茶文化具有天然的生态美,有助于美丽乡村的生态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可见,十八大报告是在对生态文明的论述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在论述“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课题的,因而美丽乡村建设“定位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之下”[2],生态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所谓的“生态美”。这种生态美主要体现在林草覆盖率、污染控制、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等方面,而这些内容是茶文化的天然属性。

首先,茶有洁性,其生长对生态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唐代陆羽将茶树生长的土地分为三个等级,“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并认为所产茶叶“野者上,园者次”[3]。最好的土地是山野砾石坡地,这种地多在接近山顶之处,空气洁净,云雾缭绕,较少人间俗气的干扰;而陆羽认为下者的黄土常在山麓一带,人的活动痕迹较多。可见,茶生长所要求的环境是要尽可能远离人烟的纯自然状态。另外,茶与别的农作物不同,不是土壤越肥沃越好,不是所施加的人力越多越好,肥沃的黑土所产的茶被认为不可食,这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生态有着极高的要求。故而茶有“百草魁”之称,历来被认为具有洁德,禀山川之灵气。这种认识,实际上又强化了对茶的生态环境要求的自觉意识,使之成为自古传承的传统。

其次,茶的种植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茶树四季常青,冬季依然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是绿化环境、营造良好生态的优良树种;另外,如前文所述的山野砾石坡地,往往是别的作物、植物难以生长的贫瘠之地,茶树却能茁壮生长,并且长出上品好茶。因而茶树不仅是产值较高的经济作物,而且也是荒坡野地提高林草覆盖率的优选品种,对防止荒地沙化、保持水土等有益,是优良生态环境的载体。各地茶园形成的美丽风光、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兴盛以及以茶为主题的生态经济的发展,也说明了茶对生态环境具有正面效应。

二、茶文化具有显著的产业美,是美丽乡村建设致富的重要途径

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的是要发展生产。农业部制定的《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把产业发展放在最突出的位置,要求“主导产业明晰,产业集中度高,每个乡村有1~2个主导产业”[4]。显然,没有产业支撑的美丽乡村只能是徒具其表,既不能让村民致富,也不能让“人文美”、“生活美”、“村庄景观美”等得以维系,无法实现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宜游”的要求。因而,各地乡村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寻求合适的产业加以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必不可少的功课。而茶文化因其产地分布广、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具有多种现代开发价值,因而可成为产茶区的优选项之一。

首先,作为传统产业,茶业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市场前景广阔。长期以来,茶叶既是国家出口创汇的产品,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手段。浙江安吉县2014年白茶产量1800吨,仅农业方面的产值就达20.16亿元[5],是该县支柱产业之一;江西婺源县农民因茶叶的经济效益好,“几乎每个农民家庭都拥有茶叶种植地,有茶叶深加工场所”[6]。从市场规模看,全世界有喝茶习惯的国家和地区60多个,有20多亿人喜欢饮茶,因而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另外,随着茶叶加工成饮料等现代开发手段的强化,茶的需求量也将因多样化的深加工而提升,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拓展。

其次,茶文化旅游呈方兴未艾之势。这是茶文化的美、深厚历史、各地茶俗的丰富多样等属性与当代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必然产物。生态优良、风光美丽的茶园,秀色可餐、意境深远的茶艺表演,原产地品味名茶的独特享受,古典茶诗、茶画境界的体验,采茶、炒茶活动的亲身参与,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内容,均可转化为可观、可品、可做、可玩、可乐、可思、可学的旅游项目,让人获得多样的感受体验。

再次,以现代科技为支撑,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各类茶的深加工产品,前程无限。茶作为饮品,具有解渴、药用、养生、提神等多种功效,随着科技的发展,茶的各类功能将会不断开发,给社会提供各种有益的、便捷使用的产品。如安吉的白茶就开发了“白茶含片、茶食品、白茶酒、茶氨酸和茶多酚深加工”等系列产品,大大提高了茶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益。此外,茶除了传统的泡饮外,加工成即用即饮的饮料,也具有广阔的市场。

总之,茶作为一个产业,功能多样,不仅现有的产值可观,而且开发潜力巨大,是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的重要抓手。

三、茶文化蕴含深厚的哲理,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人文美”的重要资源

除了生态优美、生产发展、农民致富外,美丽乡村建设还应有乡风文明、乡情纯朴、邻里互助、诚信守法、社区和谐、爱国敬业等表现为人的素质方面的“人文美”,有的学者也称之为“行为美”。这些注重人的德行与精神风貌的内容,是茶文化的一大亮点。

首先,茶文化追求人格完善,注重人的品德修养。陆羽说:“茶之性俭,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7]。这里的“精行”就是指好的品德。这种思想在以后进一步发展,品茶、咏茶、表演茶艺等茶事成了人们寄托高洁情怀、追求人格完善的手段,形成了通过饮茶培养高尚情操、提升人生境界的独特路径。当代茶学家庄晚芳先生倡导茶之“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也是将品德的培育放在首位,主张寓教于饮,在茶的芳芬中净化心灵,藻雪胸襟。

其次,茶文化讲究“和”,对和谐的追求渗透于方方面面。“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而茶本身具有中正平和的属性,两相结合,茶文化中就弥漫着“和”的思想。如好茶要与知己同饮,这是交流的“和”;饮茶时的环境要清新自然,这是情境的“和”;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要舒缓优美,则是声乐的“和”……不胜枚举。最重要的是其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即“友道”,友爱社会、同胞,友谊第一;“信道”,诚信立人,信用立世、信誉立业;“协道”,协同创新,协力共进[8]。

此外,茶文化中对虚静空灵心境的追求,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思维方式,以及敬客礼宾的茶风茶俗等,均对提高人的素质、塑造良好乡风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康,冯廷佺.中国茶叶应立足中华走向世界[J].福建茶叶,2015,(1).

[2]韩喜平,孙贺.美丽乡村建设的定位、误区及推进思路[J].经济纵横,2016,(1).

[3]陆羽.茶经[E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x SJw9Ii0x Qngr Ii5g2ed565HNgqtr Jx.

[4]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EB/OL].中国网www.china.com.cn.

[5]汤丹.安吉白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茶叶加工2015,(1).

[6]熊淑萍.“和解”心理下茶文化旅游的拓展与营销——以婺源为例[J].农业考古,2015,(5).

[7]陈彬藩,余悦等主编.中国茶文化经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文化繁荣 篇3

【关键词】美丽乡村 文化繁荣

中国的农村和乡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他们的村容村貌和文化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发展。农村乡镇文化是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农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农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农民,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农民,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农村文化的相对落后现状迫切需要先进文化的指导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美丽乡村和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大批体育场、公共图书阅览室、电视差转站、书店等文化硬件设施相继建立起来。绘画、灯谜、楹联等传统文化形式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各类书法协会、龙灯协会、体育协会、秧歌协会等群众性文化组织活跃在田间地头,极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是,农村环境卫生和文化建设相比仍处于相对滞后的位置。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农村地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是,一些人出现精神危机,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道德水平下降,拜金主义滋生蔓延。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赌博、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丑恶现象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封建迷信活动、非法宗族和邪教组织活动抬头,给农村社区稳定构成了现实的威胁。总之,在部分农村人口中,“义利”关系混淆,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淡化,生态环境观退化,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和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農村乡镇文化相对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偏差,人才流失严重的因素,也有资金投入不够、文化事业单位负担过重、管理体制不顺畅、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因素。

事实上农村需要大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适合广大农村人口口味的先进文化生活。实践证明:凡是农村文化生活比较健康、先进、文明,农民精神比较充实的地方,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状况就好,环境就优美。而那些文化生活比较匮乏、落后的地区,不论其经济富裕的程度如何,封建迷信和宗族势力抬头,社会治安恶化等现象都十分突出。

二、以党的十八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农村美丽乡村和文化建设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指南,才能与时俱进。为此,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在指导思想上,在美丽乡村和繁荣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先进性。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是先进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我国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农村乡镇文化在复杂漫长的建设过程中,自觉地抵制和排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小生产意识以及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干扰,坚持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上的一致,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使“跟党走富裕路”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

(二)在内容上,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中国特色。即加强农村乡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广大农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当前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展开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在教育中,一方面注意引导农民把生产经营与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很好地结合和协调起来,坚决抵制那种坑国家、挖集体、图私利、破坏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把壮大集体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通过集体主义教育使农民群众认识到壮大集体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立统一的必要性,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意识。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充实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还要有美丽的环境陶冶其道德情操,升华其思想境界。三是加强对农民移风易俗和爱护环境的教育。使农民在思想上分清哪些是我们应当继承的好传统和必须革除的陈规陋习,提高农民对陈规陋习的抵制力和免疫力,引导和帮助他们通过移风易俗,树立健康文明和爱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

三、构建和发展美丽乡村促进文化繁荣的几个问题

第一,构建和发展美丽乡村促进文化繁荣,要注意拓宽渠道,创新方式,提高文化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农村乡镇文化工作要想搞得生动活泼、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必须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艺术,努力拓宽渠道、创新方式、多管齐下,既可以利用广播电视进行舆论引导,也可以采取评先树优的典型示范方式引导,还可以通过争创“生态文明村”,开展歌咏比赛、体育竞赛、书画展览等活动进行文化启迪,使农民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接受教育,受到熏陶,得到提高。

第二,构建和发展美丽乡村促进文化繁荣,必须代表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农民群众勤劳朴实,最讲求实在,农村乡镇文化工作决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实际需要,想当然地干那些群众不拥护、不赞成、不高兴、不答应的事情,而应当始终注意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反映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全而发展的迫切愿望和要求,这才能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同、理解、支持与拥护,才能使农村乡镇文化活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美丽乡村建设中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篇4

摘要: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农耕文化不仅赋予中华文化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与美丽乡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要求理念不谋而合。农耕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体现于发展,对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文化脉络等问题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一、传承农耕文化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不仅使农作物病虫的抗药性增强,只能使用药量更大、药性更强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包括鸟类、益虫、微生物,进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目前我国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达8O多亿吨,生活垃圾近 2亿吨,7O 的生活垃圾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9O以上的污水随意直接排放。一些农村的污染程度已经威胁到人与畜的安全。要治理和改善农村的环境状况,农耕文化中的一些环境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传统农业注重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区域差异,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自然生态净化过程,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 克的关系,达到尽量避免滥用化肥、农药、生长剂、除虫剂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于遗传多样性与栖息地提供。首先在物种上,农业通过耕种保留了大量植物资源;其次,农田及其草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与繁衍之处。中国传统农业利用多样化的种植、农业自然生态净化,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稳定性,现在外来物种对中国原生物的危害日益严重,如“中华蜂”几乎被外来的蜜蜂种群灭绝了;水葫芦、紫荆蓝等植物疯狂蔓延。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充分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达到可持续生产。因此,现在一些还保留传统农业的地区,大多保持住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壤、水、大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成分很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这些都是生产高品质农产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必需的生态环境基础。上世纪 8O年代日本对 “三农”政策就调整为:农业不再追求产量,而是食品安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民素质的提高。

二、传承农耕文化是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基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面临环境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中产阶层的人们开始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然,在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乡村中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通过从事农事活动,了解当地特色和民俗、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享受农耕文化精神陶冶。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也是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基础。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传承农耕文化的理念,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牧渔业生产、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合理改造、适度开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旅游业相结合,为城镇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服务。通过这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不仅为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注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还可以唤醒人们重视生态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位,使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成为传承农耕文化的载体,成为有利于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如浙江安吉县的竹乡生态旅游和美丽乡村旅游)。在利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目前我国的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初步形成几种发展模式:一是以 “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特点的大城市远郊农家乐;二是以参与果品采摘、体验劳动快乐为主的中小城市近郊休闲旅游;三是以向游客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为主的农业观光园;四是经济发达且具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农业新村、农庄;六是特殊地理条件的农业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云南的元阳梯田、甘肃的古浪梯田等。我国虽然是农业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条件比较优越,但我国的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才刚刚起步,处于初期发展和探索阶段。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较快的地区主要是一些大都市周边的乡村,现在已经向中小城市的近郊乡村延伸;生态旅游则主要是一些自然保护区。在利用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如:农耕文化特色不突出。许多休闲农业旅游只是表层开发,既缺乏农业文化遗迹的保护,又缺乏创意和创新,农耕文化特色不突出。在挖掘当地民俗风情、人文资源,丰富活动娱乐性和文化性不够,游客参与性等突出农耕文化特色内容不多。发展休闲农业,保护当地自然资源特色是最重要的。在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在过去交通不便利的乡村,各有独特的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现在还没被完全破坏,要特别注意珍惜和保护,适度开发与利用。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耕文化的直接展现。以农为本,突出农家特色,体现农耕文化的精髓,是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乡村地大物博,民风淳朴,传统的农耕文明遗 迹和生活形态都是休闲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与基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宁静舒缓 的生活节奏;水车灌溉、稻田养鱼、鱼鹰捕鱼、采藕摘茶等农耕场面;篱笆墙、山田 坳、湖泊溪流、田野草地、都是美景。我国台湾省上世纪 9O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发展 “三生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的协调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必须突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反差越大,其田园意 味越足;农耕文化越突出,越典型、越贴近城镇居民亲近大自然的“乡梦”,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才会越有发展活力。

三、传承农耕文化是繁荣农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的灵魂

现在的人们面对千变万化的生活,既需要物质的丰富也需要精神的理念,既向往科技进步又渴望生态自然的环境。都市人们萌发的乡愁、乡恋,是对生活的一种重新认识与理解,追求自然与和谐、安详与宁静,才是人类生活最本质的方面。在发展美丽乡村的旅游业时,要以农为本,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为主干,以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受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基本上是由农耕文化表现出来,国内外的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依托发展的基石。因此,我们繁荣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必须丰富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上多下功夫。

(一)保护好传统民居和自然村落。

乡村独特的建筑布局、生活方式、节庆习俗和农事活动都是农耕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建筑物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和有序的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欣赏山乡没有受任何污染的自然景色,感悟宁静淡泊淳朴平和的心境。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和城市文明对乡村强大的辐射力,乡村旅游的接待条件基本上都已配备上了各种电器和现代设施,许多经营者误以为乡村旅游就是现在流行的观光旅游,因而不但没有珍惜、保护和利用原先遗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乡村特色,反而大兴土木、大拆大建,将传统的青砖土木民居,变成了钢筋水泥建筑,弄成了土不土、洋不洋的“四不像”。这种做法既破坏了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浪费了农耕文化资源,也扭曲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本质和目的。当今中国好的、独具特色地乡村旅游景点,无不是生态环境、传统民居和古村落保护好的,如安徽的西递村、宏村、三河古镇;江苏的周村、同里;浙江的乌镇;江西的婺源;上海的朱家角等。

(二)重视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

乡村旅游要重视游客对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使游客获得娱乐、审美、亲历的体验。比如,为游客提供“做一天农民,体验农耕辛劳”的项目;提供传统的水车、石磨、石碾等农具让游客亲身体验如何使用这些古老的农用器具;充分利用本地乡村的饮食文化,让游客品尝具有农家特色的菜肴,了解饭菜背后的历史故事、风俗习惯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游客亲自动手参与当地菜肴的制作。通过参与农事活动,可以使游客直接接触、体验乡土风情,感受传统生活方式,增加游客对农民生活、生产的了解,使乡村旅游成为他们难忘的人生经历。

(三)注重工业文明与农耕文化的协调

有些封闭落后的农村,由于在旅游业兴起之前缺乏经济能力改善道路交通和住房条件,较好地保存了旧村落原貌等物质的农耕文化与传统习俗等非物质的农耕文化。但来自城市的工业文明,会对农耕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时候,尤其要注重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保护农村清新古朴乡野气息,是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魅力所在。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较好地保存乡村质朴的农耕文化气息,能够给游客似曾相识和接近大自然的享受。旅游不仅仅是物质消费,更主要的是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农耕文化,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给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审美享受和亲身体验的旅游经历,是乡村旅游具有蓬勃生机和巨大发展前景的生命力。

(四)注重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文化的协调

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和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并且辅之以具体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变对农村文化的漠视。农村文化应从被淡忘的农耕文化价值人手,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广大农村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农村居民传统风尚道德的积极与健康的本质属性。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才有可能对农村与农民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有真正的尊重,才有可能发现其中大量的积极因素。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不能就 搞一年一次的“文化下乡”,这只能是政府与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施舍,永远无法真正解决农村和农民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身文化需求这一根本的文化渴望。农村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服务农民、依靠农民、提高农民,确立农民在农村文化的主人地位,激发农村居民在文化领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农民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化,并且在传统与现代的融会贯通中,进一步保护、优化和完善农村的文化环境,把农民的思想 道德和精神文明水平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 展、文化整体发展相适应,让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实际上很突出,文化设施既少又落后,公共服务步履艰难。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农民自办文化在各地悄然兴起,已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农村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有了很大进展,各地积极发掘农耕文化遗迹和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各种节庆,尤其是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各种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活动。一些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文艺活动得到恢复和新生,具有乡土气息、民族特色、原生态歌曲重新受到人们的喜爱。农村是传承农耕文化的载体,保护、传承和利用农耕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弘扬和发展,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小结

乡贤文化,助推,美丽乡村 篇5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核心价值观引领,扮靓美丽乡村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笔者认为,挖掘乡贤元素,形成地域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和谐发展。

一个地域,一个村庄,从古至今,都有一批乡贤。他们的善行义举帮扶一个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家风家训育子有方,他们的经营理念是引领一个地域发展的“活样板”。挖掘乡贤文化元素,设立宣传展示阵地,将他们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可以为村民心灵注入精神食粮,为地域发展丰润深厚的文化内涵。

挖掘古贤事迹,整理名人史传,建立当今知名乡贤数据库,修复古代遗存风貌,不仅将德祠族规族训族谱、忍让谦恭礼仪家风祖训家训,形成乡贤文化长廊,还可以地域文化建筑为中心,沿古道遗址为契合点,供人观赏。“留住美丽,展示乡贤,记住乡愁”。乡贤是文脉,景观是文象,脉以象生,象凭脉传,美好乡村在储蓄历史底蕴的乡贤文化中凸显起来。

乡贤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作用不可或缺。要利用乡贤文化工作为枢纽,用好“在场” 和“不在场”的乡贤,引导“在场”的乡贤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引导“不在场”的乡贤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要让每一位乡贤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弥合社会分歧,化解社会矛盾,使乡贤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让村民有村落的归属感和地方的荣誉感。要利用乡贤文化推进依法治乡,完善现代乡村治理,充分发挥乡贤对于当下农村稳定的重要作用,通过乡贤示范引领,进一步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乡风,以更好地让村民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

美丽乡村建设方案 篇6

姓名:边学婷 班级:13级本环3班 学号:541390020332 指导老师:杨超

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理念,给城市和乡村的建设带来新的方向,而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成为乡村和城市共同繁荣协同发展的关键。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然而,乡村的发展受限于交通、经济、技术和艺术的落后,发展起来显得尤其困难,是广大学者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美丽乡村”的建设理念,应该跳出传统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从单独以经济增长模式壮行带动乡村发展,转变为通过对乡村景观环境的打造,提高乡村的文化品质和环境魅力,来实现乡村的持续性发展。

一、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的概念最早是由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提出,安吉县通过多年的搜索,将大力发展经济和全力塑造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率先建成了国家生态县,成为“中国魅力乡村”的第一张名片。“美丽乡村”的“美丽”,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形容词,而是对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导向的用语这里的“美丽”包含了乡村景观层面和乡村社会层面两个层面,因此,对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三、“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设计原则

1、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将人类社会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生态健康,协调共生的理想的人类乡村生活环境。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打造大埔大公园。

2尊重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和利用地方特色,保护创通文化,丰富当地的文化生活,重振当地老百姓的精神面貌。

3、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善待自然环境,规范人类开发行为,实现乡村自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4、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5、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

6、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

五、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措施

1、规划先行,建设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从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规划工作,明确乡村建设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

2、广泛宣传,通过进村入户、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工程深入民心,让群众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成效,从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是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3、加大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全力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全力配合个项目实施单位,切实引导群众主动的参与性农村建设,使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主体和重要投资成分。

4、细化分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落实政府引导、农户为主体、社会来参与的工作体制,村委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共抓共管,尽心尽责。

5、强化监管,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管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党务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六、美丽乡村建设内容

(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

1、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

2、改造危旧房。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

3、改造林相。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4、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

1、整治乡村生活垃圾。合理设置垃圾中转站、收集点,做到户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负责垃圾收集,镇有垃圾填埋场,确保乡村清洁。

2、整治乡村生活污水。清除、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

3、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拆除污染猪舍、牛栏等,村庄内畜禽养殖户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达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4、整治广告、路牌。对公路、河道及村庄公共视野范围内的广告牌、路牌进行清理,规范各种交通警示标志、旅游标识标志、宣传牌等。

5、整治违章搭建。坚决拆除违章、乱搭乱建的建筑物,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生态公园,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

(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

1、发展乡村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增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拥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要发展红色旅游,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将传统的农耕逐步引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特色农庄、农情民舍等乡村旅游发展。

3、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严格保护水源保护区、江河源头地区及水库库区。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中治理污染,调整乡村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壮大村域经济实力。

(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

1、培育特色文化村。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

2、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文明素养。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

3、转变生活方式。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恢复公路和村庄周围自然生态景观。

结语

注重文化融合 建设美丽乡村 篇7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农业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提供基本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则可用于满足人们观光休闲、 体验民俗等精神方面的需要。北京的休闲农业文化兼具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的双重特色,是都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有机结合。

1首都美丽乡村视野下的休闲文化景观

首都美丽乡村建设是指以基础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城乡居民广泛参与,社会各界携手助力而进行的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建设,以期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共同进步,缩小城乡差异的自然历史进程。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生活、生态 “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是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 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实践可增进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

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 《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为发展中国家,但经济增长水平和文化消费水平日益提高, 对于休闲文化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经济发展实力雄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世界上拥有世界及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2014年共有评A的旅游景区( 点) 227个,其中5A级8个、4A级72个、3A级95个、2A级44个、1A级8个。

首都休闲文化景观是一个完整的空间结构体系,包括聚落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它们相互渗透、 相互区别,体现出独特的发展价值。美国地理学家C. O. 索尔在他1925年发表的著作 《景观的形态》中指出,文化景观是人类文化作用于自然景观的结果,是由自然风光、文化古迹、服饰饮食等多种元素所构成的文化综合体。文化景观反映出一个地区的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区域特色,对塑造地区形象、丰富地区文化内涵以及发展现代旅游业都有着重要作用。

首都文化景观的发展,意味着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的基础上,人们有能力也有需求开展文化休闲活动。 “休闲”指在自由状态中所从事的活动,是人们自身幸福感和价值观指引下去追求美好事物的生命过程。因此可将首都休闲文化景观视为人们出于放松娱乐、学习成长和满足精神需求之目的,在首都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基础上创造产生的,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复合体。它不仅包括城市和乡村中的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建筑群等物质资源,也包括艺术文化传统、公共活动、节日集会所表现出的精神内容。

2首都休闲文化的景观现状

北京作为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闻名的现代化大都市,丰富而复杂的多元化塑造了这座城市独特又鲜明的性格,伴随这种城市性格而生的是别具特色的休闲文化。

首先,首都休闲文化的风貌与特色首先表现为皇家文化与市井文化相结合。北京自中国最后五个封建王朝至今一直作为中国的首都而存在,城市文化特征被深深打上了皇家文化的烙印,从故宫、天坛到 “三山五园”,从八达岭长城到京杭大运河,无一不是封建王权的产物。与此同时,产生于街区小巷的市井文化不断蓬勃,源远流长,无论是胡同四合院,还是京剧相声,在今天仍旧是北京休闲文化的主流和代名词,深受大众欢迎。皇家文化和市井文化在这座城市里和谐共生,人们既能感受到皇家园林、宫殿、陵寝的磅礴气势,也能体味到当地特有的人情味,体现了首都休闲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其次,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北京作为一座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现代化的进程又被其增添了新的魅力, 这一方面体现在城市的建筑风貌与格局,另一方面体现在城市的人文情态。因此,在北京高楼大厦林立在古建筑的周围,京剧和先锋艺术并存,传统节日和新兴节庆并重。在开展休闲文化活动期间,既可以选择感受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也可以选择现代化高科技的项目,或是从中寻求二者相结合产生的特殊体验。

再次,表现为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相结合。北京市区( 包括城区、近郊区) 面积占北京市总面积的8. 1% ,其区域内主要以历史古迹和以现代化城市设施为主的文化景观,人为加工的痕迹较重。远郊区和各县区面积占北京市总面积的90% 以上,休闲文化景观以自然风光和特色村镇为主,适宜进行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活动。城市的发展对乡村发展起着全方位的带动作用,而乡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繁荣的城市文化和乡村建设协同发展,才能全方位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休闲文化的不同需要。

最后,表现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北京辖区内,既有山区又有平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五大水系穿流而过,而且就气候而言,北京四季分明,不同的季节有截然不同的样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首都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开发的景观资源。辖区内的庙宇、楼台、村落、运河、水库等人文景观大都依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修建,节庆、活动依不同节气的景色和景观特色而举办,如香山红叶节、玉渊潭樱花节、延庆冰雪旅游节等。人文资源赋予了休闲文化景观更深层次的意义,使人们在进行休闲娱乐活动时不仅获得了视觉上的享受,也实现了精神层次的升华。

3首都休闲文化的管理生态

3. 1首都休闲文化的管理体制

所谓休闲文化的管理体制,是指政府管理休闲文化的职能和组织体系、管理方式、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等,管理体制的架构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也反映着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我国目前的休闲文化管理体制为政府主导型体制,行政管理占主体地位,且相关制度建设较为系统,社会力量起辅助作用。

行政管理体制具有公有性性质,即对于资源依托型的休闲文化景观而言,这些景观资源归国家所有,兼具经营功能并负经营职责的政府单位采用 “非营利性机构”的形式进行分级属地化管理。这种分级属地化管理分为两个层次,横向多部门管理和纵向多层级管理。

在横向多部门管理体系中,北京市政府制定总体纲领, 在实际管理中由市属文化、文物、建设、旅游、民族宗教等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具体来说是由北京市文物局负责本市世界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 镇、村) 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拟定旅游方面的政策法规,进行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开发; 北京市文化局负责本市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建设,规范文化产品市场,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 北京市体育局进行群众体育发展,负责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举办与体育有关的赛事和活动;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负责本市公园、风景名胜区的行业管理; 组织编制公园、风景名胜区发展规划,监督、指导公园、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管理; 负责公园、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等。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使首都休闲文化的管理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

在纵向多层级管理体系中,有关职能部门采取由上级部门进行业务指导,下级部门承担实际工作的管理方式。由中央政府下达政策指令,北京市政府以国家政策为基准结合北京市具体情况再制定管理规划,后再由各区县进行具体工作的实施。这样的管理体制便于具体问题的处理,使宏观政策更好地落实、更适合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

社会力量的介入管理主要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个方面。营利性社会力量借助为资源脱离型的休闲文化景观提供休闲娱乐活动来获取利润,它们多实行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管理制度。行政管理体系负责维持管理体制的执法、监督、日常维护、科研和经济活动等,营利性经营力量主要负责日常的经营和维护。非营利性社会力量则是一方面筹集公益基金捐献给政府管理单位,另一方面自发投入人力和物力参与有关休闲文化方面的管理活动。

正是这种横向多部门管理和纵向多层级管理的结合,政府和民间管理的结合,营利性管理和非营利性管理的结合, 构成了首都休闲文化的综合性管理体制。通过休闲文化管理体制的构建,首都的休闲文化资源得以良好的保护并满足人们的需要。

3. 2首都休闲文化的管理生态

休闲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在我国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北京作为我国最早开发休闲文化和乡村旅游的城市,对于休闲文化的管理已形成较为完善和和谐的生态模式,对辖区范围内的休闲文化资源进行了较为合理的开发、规划和治理。目前,全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其中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含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北京段) 32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地质公园、15处国家森林公园。具体的管理工作主要围绕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文物古迹三种休闲文化资源进行。

3. 2. 1管理法规

为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评定和管理,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树立旅游景区行业良好形象,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国家旅游局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及相关评定细则,于2012年制定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对风景区的行政管理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职权划分, 由北京人民政府城乡建设部门主管北京市的景区建设工作, 全面负责景区的保护、利用、规划、建设。

3. 2. 2规划管理

北京市休闲文化资源管理遵从严格的规划管理程序,各景区均需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划: 确定风景区的性质( 如山岳风景区、河川峡谷风景区、森林风景区等) ,从而为管理机构的统一管理和进一步规划提供依据; 根据景观的观赏、文化等价值划定风景区的范围及其周边区域,以明确职责,便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确定保护和开发利用景观资源的措施,如文物古迹类景区要进行定期维护,某些面积较大的自然风景区不允许机动车辆进入,需采取景区内环保车辆代步,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 管理部门需根据景区范围和规模、游览设备的情况、目的地居民心理承载量和生态环境承载量确定游览接待容量和游览活动的组织管理措施,以保证休闲文化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3. 2. 3保护管理

休闲文化生态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和随意改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景物资源是休闲文化发展的基础,景区内的重要景物、野生动植物等均应进行调查、 鉴定、制定保护措施,违者将按有关部门或管理机构给予处罚。对于人文景观除不得损坏外必须定期予以维护,在景区内部和外围保护地带所进行的各项建设都应与核心文化资源相协调,不得建设破坏、污染景观和妨碍游览的设施,在珍贵景观周边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之外,不得增建其他工程。

3. 2. 4开发和利用管理

休闲文化资源应根据合理的规划提供满足接待量的游览设施和完善的基础建设,使各地游客能够方便地进出景区, 同时应使游客数量不超过计划中景区可承受的容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游览活动,以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游览项目和举办活动要依据该地区文化资源的特色进行,不盲目开发,要因时因地制宜,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利用文化资源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各项活动的举办要经过安全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方能进行,坚决抵制不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活动,如在景区赌博、打着民俗文化的名义搞封建迷信活动等,违者将予以严重处罚。

3. 3首都休闲文化与周边环境治理

目前我国的休闲文化管理已从单一的文化景观管理延伸成多层次范围的保护和治理。周边环境作为与该景观自然条件相似、社会活动与景观区密切相关的区域,实际上是景观向城市其他地区的过渡部分,对景观起着一种视觉上的引导和烘托作用。周边环境的治理是在对景观自然和人文内涵有着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而进行的。

随着首都各方面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新型旅游观念的兴起,人们对于休闲文化的重视程度和保护观念大大增强,如何正确处理休闲文化与周边环境治理的关系成为首都休闲文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地方性原则。开发休闲文化景观和治理其周边环境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该地区的本来面貌,使其符合当地特色。独特性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地区而吸引人们注意的首要条件,这种独特性不仅仅体现在景观的外貌、建筑的色彩,也体现在其整体的精神文化感受。使景区及其周边环境保持一定的特色形象,并令其符合首都整体文化氛围,有利于文化品牌的打造,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和满意度。

二是整体性原则。休闲文化景观及其周边环境是协同开发的整体,二者在视觉风格上和内涵特征上应保持一致。使周边环境的建筑风格、配套设施等和景观本身相统一,在区域功能上相区别。人们在进行完休闲文化活动之后可以进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消费和体验,对于景观和外界环境有一个视觉和心理上的衔接,从而建立一个完备的休闲文化产业体系。

三是扩展性原则。周边环境的治理不仅仅为休闲文化景区服务,也为景区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景观游览之外的活动提供支持,服务于其他与景区相关的行业部门,使周边环境发挥多重功能。周边环境的治理在为休闲文化景区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其他产业所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四是平衡性原则。经济受益对于休闲文化的开发管理各方来说均十分重要,但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休闲文化资源和周边环境治理的唯一目标,从长远来看,休闲文化景观经营的核心是文化,是文化使其赢利,因此增强周边环境的文化功能十分重要。因此,寻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衡,拒绝资源环境的过载和破坏,才能实现景观及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处理好休闲文化与周边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良好的周边环境对首都的休闲文化资源形成一座保护屏障,通过有效的利用和配置景区资源,休闲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活动得以有序进行,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休闲文化活动,从而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品质,以积极的方式延续和创新首都的文化内涵。同时,此举促进首都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社会和谐和整体进步。

4结论

新的农村文化正在形成,传统农村文化也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得以传承。每一处休闲文化景观都是历史和文明的载体。北京市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始终重视对文化景观和农村特色文化符号的留存,通过组织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传承要素的修复和整治、保护和利用好山水林田自然景观、挖掘整理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措施来保存并延续文化、创新并传承文明。

这些被保护下来的乡村文化景观,正是北京多元文化在现实中的微缩体现,也是现存的 “活的博物馆”。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中,保护好乡村文化资源,强化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对人文建设和世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2014年北京旅游业概况[EB/OL].(2015-01-27)http://www.bjta.gov.cn/xxgk/tjxx/372299.htm.

建设美丽乡村 篇8

房前屋后栽树与民分红

今年植绿时,玫瑰镇南石硖村在村里栽下了2万株的日本樱花、大叶女桢等13个品种的绿化苗木。如何让这些价值不菲的花花草草活下来,村干部们想到与村民签合同:由村民代为管理自家房前屋后的绿化苗木,一是保活,二是收益与村里三七分成,村民占大头。村支书刘芹介绍,以前由村干部或村委会雇人浇水、修剪,既费钱费力,效果还不好,现在让群众“代管”,只是举手之劳,还有每年可享的红利,一举多得。

当前,在建设美丽乡村大潮中,全县除迁入新型农村社区和实施城中村改造外的200多个村,均想到了发展以种植为主的边角经济,既绿化美化乡村,又有实际收入。在管理上,以与民分红为主,让农民房前屋后的“公家田”变成他们的“自留地”。

引导群众追文明星

农村精神文明如何建设,一直是个大难题,如今在平阴,正在全县推广以道德星、创业星、法纪星、诚信星等“十星级文明”创建为核心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模式。今年春节前,县领导分8路来到全县8个街道、镇的文明户代表家中,亲自为他们发牌、授奖,使他们感到“里子”、“面子”都有了。

在农村,各村、社区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文明户评选的方式方法更是层出不穷、各显神通。玫瑰镇夏沟村十几年如一日,在春节到来之际为文明户贴春联的做法,因省钱、省力、“特征”显著而备受村民们好评。除此之外,该县广大农村还想到了敲锣打鼓上门送牌、全村大会现场发牌、给文明户女主人娘家送喜报等多种方式,引导群众追“星”。去年底,全县346个村全面参与,累计评出“十星级”文明户16000余户,在全县农村形成了“创星、争星、追星”的浓厚氛围。

美丽乡村建设书记汇报 篇9

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户村镇位于邯郸市复兴区西部,全镇辖17个村,共6400户,现有人口3.1万人,现有耕地20580亩。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户村镇倾力而为、强力推进,多次代表区迎接市观摩,现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整体进展情况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十二项专项行动开展,我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抓好“五化”工程。

一是抓好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特色的实施城镇和村庄建设,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这种文明的载体。因此,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当中始终强调规划先行,结合各村周边环境和文化内涵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策”。既建设了齐村、东常赦等现代化农村,又打造出牛叫河、康河等古村风情。

二是抓好净化。在抓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始终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当做首要任务来抓。聘请卫生保洁员和建立垃圾收集池和垃圾桶,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与农户签订三包责任制,实行垃圾袋装化,形成垃圾“户集村收区运”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在全市环境卫生整治排名中,我镇始终名列前茅,今年第一季度环境卫生联查当中获得全市前三的好成绩。

三是抓好绿化。以今春“绿美复兴”攻坚为契机,重点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村按照“见路见树,进村进林”的总体目标,深入宣传,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多措并举,仅用18天率先完成绿化任务,在全区春季绿化观摩评比中名列前茅,全市绿化工作现场会也在我镇召开。全镇累计完成绿化面积3337亩,植树29.58万棵,树种以杨树、柳树、法国桐、核桃树为主。同时,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德丰生态观光园项目推进小组,赋予项目进地和项目建设坚强保证,坚定了我们努力改善周边环境的决心。

四是抓好美化。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各村主街道和小街巷违建临建进行集中拆除,对墙体进行改造,对墙面进行粉刷。截止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共硬化街道56500平方米,清理垃圾杂物44810立方米,清理庭院1521户,清理残垣断壁279处,拆除违章建筑279处,治理和利用空闲宅基地31处6740平方米。并对每个村利用空闲用地打造节点,按照村村有广场、村村有游园要求进行建设。重点打造了牛叫河湖心岛景区、康河老村景区等多个独居特色的景点。

五是抓好亮化。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亮化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镇里筹措资金投入125万元为宿庄、康河、涧沟、牛叫河等4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370盏;户村、郭河等村安装了LED路灯。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中心工作摆布不开。2017年春节过后户村镇整体投 2 入紧张状态,全国“两会”信访维稳、“一带一路”峰会信访维稳、涉军群体信访维稳接踵而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小散乱污整治工作趋于热化,又有309国道整治工作、霍北路整治工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三边整治”等突发重项任务。造成户村镇整体工作持续高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虽作为重点工作有安排,但精力和时间投入有限。二是各村进展参差不齐。目前,户村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基本没有启动的村庄有省级重点村林村、肖河,市级重点村霍北、陈岩嵛、酒务楼;进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的村有省级重点村东常赦、涧沟、康河、户村,市级重点村蔡河。其他各村在绿化和整治方面虽有进展,但进程和效果均不明显。

三是建设规划有待完善。目前,户村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缺乏完整合理的规划,各村原签订的美丽乡村建设承包商也没有提出完整的合理规划、整村建设方案及打造目标。

三、下半年工作谋划:

年底,户村镇将代表复兴区迎来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观摩,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思路举措,凝聚各方合力,统筹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一是抓好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结合复兴区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办法,对户村镇美丽乡村建设村庄进行统一招标,统一规划设计,结合各村周边环境和文化内涵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策。

二是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 3 重要任务,建立镇领导班子美丽乡村联系会议制度,强化对接、协调,共同解决问题。逐村召开支村两委会议和美丽乡村建设群众动员大会,包村领导、包村干部作为美丽乡村第一责任人住村抓建设。

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 篇10

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去年底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这项内容,来造福全体农民。为此,我深入我们王家山镇4乡镇和2个社区进行了专门走访,就如何使我们王家山镇的广大农村真正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干净整洁、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型乡村社区和促进农村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进步的美丽乡村建设这一命题进行了思考。

美丽乡村现状及原因

近年来,我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先后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农村社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社区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改革创新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新成就,正在不断向建设宜居、宜业的目标靠近,这也得到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好评。但也有不少农村社区存在着房屋破败、“空心村”严重、“三留守”突

出、污水乱流、垃圾成堆、柴草乱堆、房屋乱建、禽畜乱跑等不良乱象;也有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治安状况不容乐观,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涣散,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卫生质量下降,影响农村社区居民正常生活,有损乡村社区居住环境。这些都对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影响很大。

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体制机制难协调,基层工作力量薄弱。美丽乡村作为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配套设施在安排上往往考虑本单位承受能力和关联项目的较为明显,整体规划的弹性和工程衔接比较松散,尚未形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互动共建的机制。扶贫、财政、交通、水利、住建、环保、卫生、发改等部门都有类似项目,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在实施中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的少,各干各的一小块。二是美丽乡村要求的要素不能有机整合。美丽乡村因规划设计人员普遍匮乏,存在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公共事业等规划不到位或者与实际脱接,特别是没有专门农村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与管理相关机构和人员,极大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三是建设进展较缓慢。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涉及土地调整,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和承包地调整。四是思想偏差,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部分干部群众对推

进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担心形成新的乡村债务,存在观望和消极想法。有的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存在“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还有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农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还有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五是产业支撑难培育。现在的大多数农村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企业很少甚至是为零,园区规模小,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和发育程度低;品牌少,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较弱;特色产业小而散,优而不强,规模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增收缓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培育短时间内难以见效,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的定位实施较难。六是长效管理难到位。受小农思想的影响,部分群众习惯小而多、少而全的自给自足庭院经济,加之美好乡村建管机制不健全,环境综合整治和日常维护不经常,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现象存在。

建设美丽乡村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策引导作用、财政杠杆作用。需要充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相关部门在实施村庄科学规划、农村环境提升、农村产业富民、公共服务完善、农村综合改革等项目上制定更加惠民的政策措施,把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迫切愿望化为具体行动。下面我就根据朔州“三农”工作实际,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是什么

就是要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任务要求,以深化提升新农村项目工程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和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建设。

二、要明确美丽乡村建设达到什么

实现“两有”,设施达到“五通三改两必须”,环境达到“三化三无”,村风达到“六好六没有”,发展做到“三个一”,管理做到“五健全”的目标要求。“两有”:即有一个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农村社区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村庄现状和位置图、规划总平面图、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和《实施方案》。“五

通三改两必须”:即通水、通电、通水泥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改厕、改厨、改厩;凡需建房的农户,必须按规划选址和统一建筑图纸建房,必须坚持“一户一宅”、建新拆旧。“三化三无”:即净化道路、沟渠、公共场所;硬化道路、沟渠;绿化村旁、路旁和庭院;无人畜混居、无老式粪坑厕所,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和乱排乱倒。“六好六没有”:即社会治安好、互帮互助好、尊老爱幼好、邻里团结好、产业发展好、科普教育好;没有违法犯罪案件,没有聚众赌博活动,没有姓氏宗族派性歧视,没有封建迷信活动,没有欺诈造假行为,没有虐待老人、歧视妇女儿童等行为。“三个一”:即一条致富门路、一个与市场相衔接的主导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个农民学习培训场所。“五健全”:即健全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管理理事会、村规民约、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使农村面貌有明显改变。努力实现:

(一)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技术模式广泛应用,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

(二)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乡村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庄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基本建立,农村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三)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和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新型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节地、节材、节能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四)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美丽乡村建设具体怎么搞

(一)、强化认识,加强领导。建设美丽乡村,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群众是基础。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宣传引导、管理服务,形成共建共创共享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各级领导特别是乡村领导要做到靠前指挥,部门通力协作,上下联动。二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来指导具体工作,用项目建设合同的形式,来确保村、支两委和农户落实活动的主体责任,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榜样的力量来推动此项工程的顺利开展,形成“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二)、建全机制,加大投入。建设美丽乡村投入是保证,资金投入要注重多元化,破解资金投入难题。采取财政投入、项目支持,群众分担、社会筹集和盘活资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实现 “点、线、面”结合;充分利用住建、民政、农业、卫生、环保、扶贫、林业、水利等部门扶持政策,捆绑使用好各类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向社会争取民间资金和捐助资金,组织群众积极投工投劳投料自己动手建设美丽家园,发挥好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

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调动群众投入的积极性。

(三)、强化宣传,倡导文明。建立文明的乡风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所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一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生活进农家活动,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到千家万户,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力求在全市农村形成学道德、讲文明、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扭转那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悖的陋习。二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美丽乡村的重要内涵之一,要结合朔州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元素,通过发掘农耕文化、民间文化,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巧妙把朔州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形成处处有景观、村村有韵味的文化局面。三要开展“文明向我走来,我为美丽添彩 ”活动。倡导说文明话,行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户户树新风,人人讲公德。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学道德建设纲要,扬文明行为新风。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扩大社会宣传,坚持深入群众宣传,充实宣传内容,以典型引导宣传,提高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以除害防病为重点,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

(四)、因地制宜,打造样板。建议选择部分产业发展潜力大、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区位优势明显、村风民风淳

朴、辐射示范作用强、易于打造的乡村社区,通过整合资源进行重点提升打造,力争每年建成一大批美丽乡村的新样板,成为让其他农村社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参观、能学习的新典型。

(五)、严格创新,奖惩激励。强化督促检查,始终保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进一步落实奖惩激励机制,向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迈进,加强考核,列入综合目标考核管理,加强督查问责,加大激励力度,实行以奖代投,充分体现大干大支持,先干先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把发展条件好、群众基础好、村组班子团结干事并乐于奉献,广大群众积极支持拥护,并能积极出资投劳开展建设的村,给予优先扶持发展,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美丽乡村,强化以群众为主体的美丽乡村建设氛围。

上一篇:关于四川经典导游词下一篇:乡群众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