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十二五规划(精选8篇)
2011-01-11 03:45:56
共1条跟帖
我要报料
(2010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龙虎网讯 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全体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入分析形势,紧密结合实际,就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跨越
(1)“十一五”时期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南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受惠更多、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五年,是南京科学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实现五年翻番。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00亿元。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综合功能大幅提升,“一城三区”建设不断深化,跨江发展战略提速实施,“一带三港”建设和城市建设“三个提升”全面展开,河西新城、南部新城、下关滨江开发改造、浦口新城和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等功能板块建设有序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力度加大,郊县经济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凸显,沪宁城际铁路、纬七路过江通道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高速公路密度居全省第一,地铁运营里程居全国第四。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和12%以上,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基层党建创新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和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成功取得第二届夏季青奥会举办权。全市总体实现省定全面小康,谱写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科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十一五”时期南京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经验: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了“坚持科学发展、强化创新驱动、赢得新的优势、奋力走在前列”的总体思路,其后,又确立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部署,初步形成了科学发展的目标定位、工作思路和政策体系。二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动力。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着力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努力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优势。三是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构建民生保障机制,优先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优先安排民生建设项目,使城乡居民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坚持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城市与农村、江南与江北、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五是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充分调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了风清气正、昂扬进取、真抓实干、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3)“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京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新一轮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国家政策更加聚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南京发挥优势、加快经济和城市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南京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辐射区域的中心城市和重要门户地位更加突出,有利于我们集聚发展资源,提升发展能级。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港的加快建设,南京港由内河港升级为海港,有利于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等政策平台,为南京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新机遇。2014年青奥会的筹办,对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具有强大引领和推动作用,为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推动新的跨越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强大动力。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城市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南京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性转变,民生工作和社会建设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城市安全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艰巨,制约新一轮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今后五年,是南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强力攻坚期,是提升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突破期,是全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建设的快速跃升期,是举办一届精彩圆满的青奥会、带动南京实现新跨越的决战决胜期,是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冲刺期。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发展的目标更高、内涵更丰富、要求更全面。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新要求,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探索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径。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4)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和实施我市“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走在前列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创新跨越发展为主线,以建设人民幸福城市为根本目标,以筹办2014年青奥会为重大机遇和工作动力,坚持发挥优势、彰显特色、聚焦突破、争先跨越的方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富民优先、城乡一体化、绿色发展和城市国际化战略,加快争创城市发展新优势,奋力抢占科学发展制高点,到2015年前后,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向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迈进。
(5)“十二五”时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必须把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走在前列作为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自觉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努力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前列。
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创新跨越发展作为主线。以转型发展为基本路径,以创新发展为根本动力,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指向,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突出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经济和绿色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转变,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模式向内涵式集约化转变,城市发展向功能品质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转变。必须立足南京实际和形势变化,继承和拓展城市功能定位。坚持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加快建设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综合性枢纽城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城市,打造“人文绿都、智慧南京”,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必须大力实施五大发展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坚持以教育优先发展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为基础,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实施富民优先战略,把富民作为优先的发展目标,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积累,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加广泛、更加均衡地惠及人民群众。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坚持跨江发展、拥江建设,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宁镇扬同城化和南京都市圈建设步伐,形成城乡融合互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以国际视野谋划南京整体发展,以世界一流标准推进城市建设,全方位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城市现代化。
必须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健全民生工作的普惠机制和长效机制,加快推动民生工作从扶危济困向全面保障民生权利转变,从局部救助向建立长效普惠制度转变,从满足人民群众生存需求向更加关注人民群众发展需求转变,尽最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现实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必须抓住用好筹办青奥会重大机遇,加快建设新南京步伐。按照抓机遇促发展、做贡献留遗产的基本思路,把筹办青奥会与提速南京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建设紧密结合,按照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标准,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文明创建水平。突出人文青奥、绿色青奥、活力青奥的理念,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各项筹办工作,确保青奥会办成一届精彩圆满的世界青年顶级体育盛会、文化盛会、青春盛会。
(6)“十二五”时期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发展规划要具有战略性、指导性、前瞻性、约束性,与国家和省“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长三角区域规划相衔接,与南京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总体部署相适应。综合考虑未来五年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和较快增长,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形成,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较大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快速跃升,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市特色进一步彰显,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富民优先战略得到有效落实,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覆盖城乡居民的就业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住房和交通出行等民生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城市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7)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计划,整合南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资源,深入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技术研究。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推动人才、技术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科教资源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物联网、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优势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和竞争力,推动更多的“南京制造”向“南京创造”跃升。
(8)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产业和标准联盟。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企业进一步成为技术创新需求主体、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重点建设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模范马路创新街区和麒麟科技创新园,加快推进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科技园中园”建设和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滚动实施“千企升级”计划。
(9)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加快形成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创业风险投资、科技银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自主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税收、信贷和公共采购政策支持,发展科技中介专业服务,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大力弘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保护创新、支持创造的良好环境。
(10)更高水平建设教育名城。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力争教育发展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投入和教育贡献度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领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需求。加强学前教育统筹规划和投入,基本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支持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和能力建设,培养一批名校长和名教师。引导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逐步缩小区域、校际教育发展差距。拓宽扶困助学通道,确保南京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依法享有义务教育权利。广泛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11)建设创新型人才高地。按照以用为本、高端引领、优势转化的原则,坚持人才规划与科技创新、产业规划紧密对接,坚持优化人才结构与优化产业结构有机统一,坚持人才政策与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相互协调,推动人才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深入实施紫金人才计划,着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开发力度,整体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六支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工作机制,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氛围。
四、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2)优化产业结构。按照创新驱动、调整优化、集约聚焦、提升质量的思路,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调高、调优、调轻、调净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南京特色的优势产业,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13)推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把南京建设成为具有更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创新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和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注重引入先进理念、现代技术和商业模式,提升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积极发展旅游会展业,打造全国著名旅游城市和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全面提速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力争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规模五年翻两番,向世界软件名城迈进。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适应消费结构升级需求,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加快发展医疗服务、体育健身、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内容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加快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备、错位发展的产业集群。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14)跨越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为导向,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新兴产业为依托,聚焦产业发展重点,确定战略先导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着力加以扶持。以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化、发展集约化、人才国际化为方向,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现代通信、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八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创新活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一批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15)大力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支柱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聚焦电子信息产业核心领域,提高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研发能力,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建设绿色环保、高端安全的石油化工产业体系,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确保产业竞争力和效益全国领先。做精做优汽车和钢铁产业,力争综合效益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列。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改造提升冶金、纺织、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
(16)加快推进智慧南京重点工程。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城市化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三网融合”,着力打造智能化、宽带化、无线化、泛在化的城市基础网络。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加快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
五、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17)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功能引领、统筹协调、聚焦突破、中心提升、南拓北进的思路,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推进“一城三区”建设,深入实施跨江发展战略。以江南九区为中部区域,以江北地区为北部区域,以高淳县、溧水县为南部区域,促进中部区域调整优化、北部区域提速跨越、南部区域快速崛起,形成中心提升、两翼腾飞、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一体化推进的新格局。按照国家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要求,制定和实施市域主导功能区规划。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建立科学考核体系,引导区县走错位竞争、特色发展之路。有序推进河西新城、南部新城、麒麟科技创新园、燕子矶片区整治、下关滨江开发改造、浦口新城、江心洲生态科技岛、城南历史文化保护与复兴等十大功能板块建设。
(18)加快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突出抓好滨江发展带、禄口航空港、铁路枢纽港和江海联运港“一带三港”建设。完成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和六合马鞍机场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大型航空枢纽港。建成京沪高速铁路,宁杭、宁安城际铁路和火车南站综合客运枢纽等工程,初步形成国家级特大型铁路枢纽。推进长江深水航道疏浚,建设多功能、江海联运的国家级主枢纽港。完善“两环两横十四射”的高速公路网及国省干线公路网,建成绕越高速东北环、溧水至马鞍山、高淳至芜湖等一批高速公路和长江四桥等跨江通道。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形成“经六纬十”主干路网。
(19)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市容环境、提升功能品质、提升人居质量,充分彰显人文、生态、滨江、宜居的城市特色。增强城市科技创新、金融保险、交通枢纽、现代物流、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力实施蓝天清水计划,强化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和施工扬尘等污染源头的综合治理,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强秦淮河、玄武湖、石臼湖、固城湖等河湖流域污染治理。大力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工程,促进城市净化、序化、亮化和美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换乘高效的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完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实施高峰时段区域交通限行等措施,缓解交通拥堵。
(20)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基础的方针,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工作体系。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四规融合”。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建立健全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生产、交通、施工等安全管理,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预防和治理“大城市病”。
(21)深化区域合作交流。按照承接互动东南、辐射带动西北的思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推进区域合作交流。以建设创新型经济合作示范区为重点,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宁镇扬同城化步伐。以共建、共享、同城化为目标,加强南京都市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一体化建设。主动承接上海的辐射带动,加强与长三角和泛长三角各城市的交流合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地区互助政策,扎实做好对口援疆援藏工作,深化宁淮挂钩合作。
六、加快推进全域统筹,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2)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发展。以农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城乡发展空间集约利用。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完善农地流转和交易制度,探索建立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让农民更多分享土地收益。
(23)加快推动郊县经济跨越发展。把郊县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努力把郊县建设成为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整合提升郊县开发园区,推动郊县开发园区壮大规模、提高效益、形成特色。大力建设郊县现代服务业基地,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促进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坚持放权搞活,最大程度下放市级管理权限,调整市区财政分配政策,激发郊县的内生发展活力。继续对经济欠发达的区县、镇和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帮促。
(24)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按照分区布局、集中投入、连片推进、规模经营的要求,深入实施农业“1115”工程。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园区农业、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建设稳定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大对农业生活功能的深度开发,实现休闲农业提档升级。以有机农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和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基础装备建设。
(25)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和十万农民创业、百万农民转移就业计划,加大农村创业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继续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工作,确保低收入群体增收幅度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资金合作、富民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五道保障线”。稳步提高农村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水平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力争实现新农合保障水平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基本持平。(26)加快推进新市镇新社区建设。加快建设8个新城、60个新市镇和1300个新社区,形成分工有序、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加强统一规划,优化社区布局,实现新型农村社区高标准、集约化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加快轨道交通向郊区县延伸,实现每个区县通轻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每个镇街通达一级公路。实施溧水县、高淳县饮用水区域供水工程,全面实现区域供水。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引导广电网络、文化服务等向农村延伸覆盖,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27)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以建设国家生态市和森林城市为抓手,深入实施绿色南京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精心打造玄武湖—紫金山城市中央公园,加快建设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滨江两岸风光带、秦淮河风光带等生态绿廊,加强幕府山、栖霞山、青龙山、牛首山、老山等生态森林公园的保护,建设一批城市公共绿地。以生态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加快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环境风险社会防范体系。
(28)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综合治理,建立健全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体系,推动环境持续改善。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放心的水。提高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强化施工、交通等噪声管理。强化环保责任制和执法监督,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29)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努力促进生产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资源使用减量化、生活消费节约化。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生态示范园区。加快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环保生产消费方式,逐步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制度创新,探索碳交易和排污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机制。
(30)强化资源节约与节能减排。以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为重点,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形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机制。强化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结合土地利用绩效,制定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模式。坚决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产能,关停、搬迁一批化工企业,力争实现江南绕城公路以内无化工企业。积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动石化、钢铁、能源等重点产业向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强化节能减排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水、电、气定价机制和节约利用激励机制。大力推广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能力。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人民幸福城市
(31)全力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切实提高居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努力实现农民收入五年翻番,城镇居民收入六年翻番。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中的比重。加快建立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最低生活保障随物价指数联动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努力扭转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32)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广泛开展全民创业,不断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努力建设创业型城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推动充分就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就业指导,深入实施就业援助工程,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3)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努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新农保和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和慈善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完善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完善分类救助政策,发展福利和慈善事业。
(34)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百万人住房改善建设计划”,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人才公寓建设,扩大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受益面。努力实现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低收入家庭住得上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房,全部解决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多渠道解决好青年人才住房问题。基本完成全市危旧房改造工作,加大拆迁安置房建设力度。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完善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35)大力发展卫生体育人口事业。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优化卫生资源布局,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向郊县和新城、新区倾斜,加强基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名院、名科、名医”计划,有效提升医疗卫生学科建设水平,确保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依法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建设体育强市。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重视老龄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
(3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建设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政策创新机制、投入保障机制、综合服务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积极发挥社团组织,尤其是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促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加强和改进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切实解决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37)提升法治南京和平安南京建设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不断健全立法、执法、司法、依法经营和管理以及法律服务工作体制机制,继续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加强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长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进一步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全面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
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38)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抓手,加快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不断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弘扬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的新时期市民精神。大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39)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位居全国全省前列的文化强市。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江苏大剧院、南京美术馆、南京文化艺术城、南京档案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壮大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等优势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特色文化产业。
(40)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创新。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加快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生产传播方式,推动数字电视、数字出版、手机报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精心策划和组织“名城会”、“文博会”等特色鲜明的会展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城市文化名片。
(41)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以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之心,保护、开发和整合利用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民国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明城墙以内的老城保护,保护古都整体格局。建设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公园、明皇宫遗址公园、六朝博物馆和郑和宝船遗址公园等一批历史文化工程。挖掘整合南京丰厚的佛教文化资源,提升南京国际佛教文化中心的城市地位。加大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力争明城墙申遗工作取得突破。实施历史文化名城解读和保护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十、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增强科学发展活力
(42)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运行机制,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探索功能区行政管理体制新模式,条件成熟时进行必要的局部行政区划调整。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健全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优化政府绩效评估和考核机制,完善行政问责制度。积极推进公务消费改革。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其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
(4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做强做大一批主业优势明显、影响力和带动力强的国有企业。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法律未限制的其它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健全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把更多的财力用于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健全区域性要素市场,加强市场监管,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44)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水平。以世界500强和行业50强为重点,策划和引进一批大企业、大财团和重大产业项目,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在南京设立研发中心、营销机构和地区总部。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快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推动外贸出口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一般贸易、服务贸易、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全面推进宁台交流与合作,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两岸经贸交流先导城市。鼓励优势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加工基地、销售网络和研发基地,提高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加快“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
(45)推动开发园区“二次创业”。加快开发园区转型升级,提升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强化全市开发园区协调管理力度,把开发园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先导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集约发展示范区。申办综合保税区,实现功能叠加、资源共享,力争到“十二五”末,开发园区整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和全省先进行列。
十一、举全市之力办好青奥会,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46)认真做好青奥会筹办工作。坚持办好青奥会与建设新南京相结合、赛会组织与赛前准备相结合,全面展开青奥会各项筹办工作。坚持开放、创新、节俭、廉洁的方针,高质量完成青奥会场馆及相关附属设施建设任务,高水平做好赛会组织、媒体服务、志愿者队伍组织以及城市运行、安全保障等各项工作,精心组织好开幕式、闭幕式、火炬传递等重大活动,为参赛人员和各国朋友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青奥会热烈、精彩、成功。在青少年和广大市民中,大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与体育文化活动。积极推动青奥会理论和实践研究,整理和积淀青奥遗产。
(47)深入开展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以奥运精神、中国文化、南京元素为主题,深化与国际城市交流合作,扩大南京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开展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题的国际体育文化教育活动,促进南京青年与世界青年之间的交流。加强国际体育文化人才交流合作,培养引进一大批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发挥体育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会展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48)以筹办青奥会推动新南京建设。以青奥会筹办工作为重要抓手和倒逼机制,推动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提升等实现新跨越。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开展“迎青奥、讲文明、树新风”全民行动,争创国际一流的人文青奥环境。认真查找工作中与办好青奥会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从每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环节抓起,明确改进方向、具体举措和时间节点,全面提高各项工作水平。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十二五”发展提供根本政治和组织保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本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更好地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南京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中的特殊作用,高标准做好对台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全市广大党员要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带头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以良好形象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房地产业作为南京社会经济发展依重度很高的产业, 需要形成自我的形象风格和话语支撑体系, 需要产业发展战役实施者, 更需要产业发展战略思想。思想是有力量的,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感悟点滴, 反思得失, 发展前瞻的意义恐怕于此。
一、坚持发展方向
1. 推进“人文绿都”建设。
根据南京独享山、水、城、林的城市特点, 构建城乡一体“保护、继承、开发、利用”生态网络体系, 以建设体现十朝故都历史文化、生态宜居的国际性人文绿都, 多层次推动具有品牌影响力旅游地产、休闲地产、养老地产等新型地产业的建设, 实现“天蓝、水清、地绿、城美”的远景。
2. 实现产业园社区化。
抓住日本海啸后, 国际产业转移战略新机遇, 以麒麟生态科技创新园、吉山软件园作为试点, 在园区附近建设大型商品住宅项目, 完善高科技产业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重点推进其和周边环境建设、改造, 实现工作高效、物管覆盖、生活舒适, 社区政、产、学、研一盘棋, 科、工、贸一体化, 多渠道确保南京城市增长能级实现快速提升。
3. 提高城市功能档次。
规范办公楼功能等级、档次、标准, 通过政府引导, 形成多样化、多层面复合办公物业态;改善环境, 优化配套, 提升物业品质, 配合城市服务业和金融业发展。实现国际展会、跨国总部、科技研发、游轮旅游、教育培训等新经济迅猛发展。
4. 发展新兴市场。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存量房市场秩序, 倡导住房租赁消费, 激活住房租赁市场, 同时, 加强租赁市场管理, 扩大租赁管理覆盖面, 多视角开拓租售并举、多维发展、拓展财源的新局面。
5. 展开文化商业配套布局。
围绕南京城市发展战略性规划, 结合河西新城及青奥配套区、南部新城、浦口新城、麒麟生态科技创新园等十大功能板块的开发, 加大区域大型文化体育设施、商业项目的建设力度, 多方位配套布局, 形成南京“纽约第五大道、日本六本木、上海新天地”。
6. 塑造宜居城市形象。
优化住宅区空间布局, 提高房屋设计和建造水平, 更加注重住房设计的人性化、科学化、合理化, 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对住房功能、节能、日照、通风、采光等方面的要求。多手段推广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 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减少房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 提高建筑物居住的“住健康、低污染”舒适度。完善住房品质评价体系及设计标准。建立绿色环保建材认定常态化, 提升宜居城市环保品质。
7. 提高物管服务品质。
围绕建设宜居新城、新市镇、新社区目标, 梳理主城区剩余危旧房片区, 加强危旧房改造、旧小区综合整治力度, 制订旧小区出新和房屋整治及危旧房改造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 完成剩余危旧房片区改造任务。适当提高郊区危旧房改造补助。提高物业管理覆盖率, 构建多方式区、街道、社区三结合的住宅区管理新体系。
8. 统筹保障房建设、供应与分配。
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中低价商品房“四位一体”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与速度、力度, 积极落实其建设资金多方面来源, 确保建设进度, 保障基本覆盖, 实现应保尽保。结合区域规划, 重点完善交通、医疗、教育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配套, 提高入住生活质量, 带动建设、供应与分配良性循环发展, 提升社会和谐度。
9. 完善公建配套格局。
坚持“绿色环保”理念, 完善城市公建配套设施, 创建绿色环保的人居环境。多着重住宅小区环境绿化、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水电节约和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坚持“环境友好”理念, 社区配建教育、保健、娱乐、便民商店、综合商场等便民服务设施;坚持“平安南京”理念, 提高安全防范系统和管理监控系统的整体水平。
1 0. 加强房地产消费模式创新。
不断优化与强化全市商品房供应结构, 同时多致力提升项目品质和区域品牌价值。一是提高规划设计水准, 引导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房。二是完善环境配套设施, 推广建设节能环保型住宅。三是提升售后服务品质, 加强项目售后的管理服务力度, 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四是优化房地产市场消费结构, 提倡创新消费模式, 实现多级市场联动发展态势。
二、重视发展瓶颈
--调控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南京宏观调控执行速度较快, 但持续力度略显不足;政策储备不足, 市场“过热”或“过冷”时采取应急性措施, 导致市场调控无法长效化, 引发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一系列问题。
———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量与商品房相比偏低, 且多为解决拆迁安置户, 真正用于解决住房困难户较少。已建和新建的保障性住房主要分布在主城的边缘地带, 配套设施不足, 交通成本大幅上升, 生活不便。
———新兴地区有待满足发展需要。新兴发展地区, 商业、写字楼建设比例较低, 教育、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用房、商业和写字楼的新开工和竣工量较少, 商务配套设施的发展滞后令现阶段我市部分区域商务氛围较弱, 居住成本大幅上升, 直接影响新兴地区发展动力。
———存量房市场关注度有待提高。对存量房市场、住房租赁市场的监测范围和其动态变化的了解、监管力度程度远不如新房市场;经纪行业规范化建设不足, 管理信息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缺乏租售并举、多维发展的新局面。
———住宅建设有待适应低碳经济需要。资金投入和研发水平不足, 没有相应的重换跑道激励措施和产业化验收、性能评定标准。
———物业管理覆盖有待提高。2009年末, 全市覆盖率73.5%, 其中住宅85.7%, 非住宅仅51.1%;企业营业创收总体不高, 远低于“北上广深”等市;2010年初, 我市共有注册登记物管企业569家, 其中一级资质企业23家, 仅占4%, 其中外地企业占比又超过一半, 物业管理企业本土发展仍要加强。
三、推动三个创新
鼓励创新驱动, 按“环保、节能、低碳”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要求:
———推进环保、节能型住宅建设和住宅产业化发展, 推进住宅产业在先进建筑施工方面的技术创新。实现市政设施发展、生态环保发展、科技产业发展。
———推动房地产业尤其是住房保障体系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逐步实现全市 (含郊县) 住房困难群体和保障性住房动态信息化管理手段创新。实现民生优先、和谐进步、管理创新。
———推进与房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规划发展、公共行政服务、土地储备和出让、公积金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四、实现两个跨越
通过未来五年产业十大前瞻, 逐步形成南京梯次消费体系, 全面实现两个重大跨越:
1. 在继续重视房地产开发的同时,
加大对房地产咨询策划、信息开发、估价、中介、代理、物管、租赁、抵押、金融配套等房地产服务业的关注, 推动房地产增加值由重点依赖开发向开发、服务并重的跨越;
2. 促进郊县房地产开发由侧重单一
的低附加值的普通住宅开发向高附加值的旅游房地产、休闲房地产和养老房地产多元化开发跨越。
五、争取快速进位
南京房地产业未来五年将进入凸显城市个性的内涵式竞争时代。
我们要注重城市规划和产业制度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特点, 牢牢把握专业性原则, 搞好城市形象、格调和品味提升, 着重主体形象定位改善升格;着力区分理念、地缘、人文明显识别, 展现城市面貌, 提振城市精神。
我们要体现地方特色, 彰显地区个性, 迅速提升城市品质, 结合南京城市个性, 按“十二五”我市房地产市场跨越发展战略构想, 要进行更全面的审视, 更仔细的找寻, 更到位的对接, 更有力的竞争, 实现更深入的探索, 更快速的进位, 更前卫的创新, 更高效的跨越。
——档案资源极大丰富。各级国家档案馆全面完成档案接收任务,围绕重大活动、重点工作广泛开展档案征集和城市记忆工程。
——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各级档案部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查阅服务,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档案编研作品、档案展览和档案文化讲座,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安全保管全面增强。各级档案部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人人有责的思想,围绕实体安全、信息安全、設施安全、馆室环境安全,构筑思想防线、制度防线、技术防线、设施防线、网络防线、应急防线,建立安全体系,确保档案安全。
——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各级档案部门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建设世界水平的数字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化、档案利用网络化。
——档案馆建设取得新突破。按照“五位一体”功能的要求,加快档案馆新馆建设和现馆改造,建设一批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公共档案馆,馆舍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50%以上区县档案馆晋升国家一级档案馆。
——行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以档案移交单位为重点,以基层单位、基础工作为着眼点,加强对各区县、各行业、各部门档案工作分类指导,实现业务监督指导工作的全覆盖;健全机关、企业、民生等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实现规章制度管理的全覆盖。
主要任务
一、档案资源建设
(一)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
市和区县档案馆全面完成“十二五”时期档案接收任务,大力开展对境内外反映北京特色的重要档案征集工作,大力开展城市记忆工程,主动拍摄留存反映城乡发展变化的声像档案。
(二)加强档案室资源建设
各单位都要制定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进一步完善归档制度,落实归档责任,做好归档工作。列入市和区县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的单位,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编制报审工作。
二、档案利用服务
(一)做好查阅接待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要完善接待制度,改善接待条件,进一步深化电话预约、网上预约、假日预约、信函代查、送档上门等多种方式。市和区县档案馆要继续做好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接待工作。
(二)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入挖掘馆室藏档案资源,提高档案编研质量,推出一批史料性、知识性、思想性、可读性较强的档案编研精品,加强声像档案的编研工作。完成第二轮《北京志·档案志》编纂工作。
市和区县档案馆要办好具有馆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档案基本陈列展、专题展;要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要继续办好“档案馆日”活动和档案文化讲座,扩大社会影响力。
(三)积极开展惠民活动
各级档案部门要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结合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将档案信息和政府公开信息以光盘、汇编、展板等多种形式,送进学校、社区、企业、农村。
三、档案安全建设
(一)构筑思想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保密教育,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员。
(二)构筑制度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涉及档案安全的规章制度,使安全制度覆盖档案工作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要狠抓制度落实,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三)构筑技术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要以数字化档案利用为重点,加强对原件的保护;要制定和采取封存措施,已数字化的档案原件力争不动用不出库。市和区县档案馆全面完成馆藏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任务,加强破损档案的修复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要大力开展档案异质备份工作,市和区县档案馆馆藏电子档案在市容灾备份中心备份,重要档案在陕西省档案馆异地备份。
(四)构筑设施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要建设符合安全保管需求的档案库房。市和区县档案馆要配齐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火灾报警和消防灭火系统、库房温湿度检测系统、馆区周界防护装置和电子巡查系统、通讯系统和计算机安全系统等设备设施;完善特藏库建设,进一步加强珍贵档案的保管。各单位档案室要加强安防设施配备,确保档案安全。
(五)构筑网络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严格上网信息的审查,加强移动介质使用管理,严格控制网络之间的数据交互,防止失泄密现象发生。各级国家档案馆要加强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做到档案业务专网与政务网、互联网物理隔离。
(六)构筑应急防线
各级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普及应对知识,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处置能力。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
以市和区县档案馆为主体,整合馆藏数字档案资源,建成分布式、区域性数字档案馆。
(二)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
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自2011年起,列入市档案馆档案接收范围的单位,向市档案馆移交纸质档案的同时,移交齐全完整的数字化副本。“十二五”末,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区县档案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50%以上,市属单位有条件的要做到室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
(三)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接收工作
市和区县档案局要指导各单位在新建和改建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业务系统时,纳入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功能;加强与信息化主管部门合作,对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功能建设情况进行审查。市属单位要制定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市和区县档案馆要稳步推进电子档案接收工作。
(四)推进资源共享和网络化服务
市和区县档案馆2012年要实现开放档案案卷级目录共享,2015年实现开放档案文件级目录共享;要深入推进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2012年建起市、区县、乡镇、村共享的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系统。
市和区县档案馆要依托互联网和政务网,不断提高数字档案资源的利用服务水平。市档案馆要继续利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开放档案查阅及网上档案展览服务,利用“政务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为委办局提供移交档案查阅服务。
五、档案馆馆舍建设
按照国家档案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档案馆建设的新要求,大力推进档案馆建设。按照投资事权财权匹配原则,市档案馆建设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给予支持,区县档案馆馆舍建设由区县政府负责安排投资。
六、档案依法行政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
要建立和完善涉及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制度全覆盖,以制度规范工作。
(二)加大业务监督指导工作力度
市和区县档案局要以档案移交单位为重点,加强业务监督指导,使所有移交单位把档案收集好、保管好、利用好、移交好;以基层单位、基础工作为着眼点,从制定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抓起,分类指导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做好档案工作,实现业务指导全覆盖,不存在指导盲点。
(三)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市和区县档案局每年要开展主题突出的行政执法检查,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进行,加大工作力度,增强针对性。对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执法能力。要认真做好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工作。制定《北京市档案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并认真组织贯彻落实。
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贯彻
充分利用媒体、网络、“档案馆日”、文化讲座、法制宣传教育等各种方式,深入宣传“十二五”规划,为规划的落实营造良好氛围。
二、深化科学研究
组织开展档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安全体系建设、世界城市档案工作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实践研究,大力推进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有效发挥科研工作对“十二五”规划任务完成的支撑作用。
三、提升队伍素质
围绕事业发展抓培训、强素质,利用网络、面授等形式,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继续把档案干部培训纳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在市委党校举办档案干部培训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规划,采用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技能展示等方式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造就一批档案行业领军人才,为“十二五”规划的落实提供人才保障。
四、强化监督检查
各级档案部门要依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规划任务的落实。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 录
一、新起点新发展(一)发展成就(二)面临形势(三)总体思路(四)发展目标
二、加快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
(一)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三)全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四)积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保障能力
(五)应需发展都市型现代产业
(六)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
三、彰显首都城市功能产业新格局
(一)做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二)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
四、创新首都现代产业发展方式(一)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三)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壮大产业资本规模(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七)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五、保障规划实施(一)加强组织协调统筹(二)强化产业准入标准(三)保障产业空间需求(四)优化政策服务环境
(五)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序 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打造“五个之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阶段。为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首都现代产业体系,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是规划纲要在产业发展和功能区建设方面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对各产业和功能区的专项规划具有指导意义。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首都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突出了创新驱动、消费拉动、品牌带动、改革推动、区域联动五大动力,提出了大力促进产业融合,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生活性服务业为保障、都市型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打造“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四大高端产业新区—专业集聚区”多层次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及首都现代产业发展的八大战略举措。本规划把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着力点,紧紧围绕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首都经济特征,充分考虑首都资源能源约束瓶颈和生态承载力,统筹规划首都现代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在产业选择方面,重点发展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水耗、低污染的产业,实施更加严格的用地、用水、用能等准入政策,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最大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在产业空间布局方面,立足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调整和功能优化配置,着眼于引导产业集群化、集约化发展,做强现有高端产业功能区,培育高端产业新区,提升专业集聚区,实现城市功能、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与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在产业发展路径方面,强调内涵式增长路径,并提出在更大区域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拓展服务,着力缓解首都资源能源及环境压力。
本规划是指导本市各级政府及部门推动产业发展和功能区建设、制订各项政策的重要依据。本规划实施年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新起点新发展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北京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首都功能定位,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更趋稳固。
(一)发展成就。
首都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时期,全市GDP总量由6969.3亿元增长至14113.6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1.4%,超出“十一五”规划纲要预期目标2.4个百分点,人均GDP提前一年突破1万美元。
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巩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29.1:69.6调整为2010年的0.9:24:75.1,服务业规模在全国城市中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并实现翻番。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3.2%。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2.3%和19.5%,新兴业态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时期,全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累计超过20万件和10万件,均比“十五”时期增长1.5倍。签订技术合同25.6万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5422.8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64%和2.8倍。第三代移动通信、等离子刻蚀机、高性能计算机、闪联标准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取得标志性突破。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地方财政收入由919.2亿元增长至2353.9亿元,实现翻番。消费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26.5%,提前一年完成节能目标1全市万元GDP水耗下降39.5%。
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十一五“时期,全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近5个百分点,以全市7%的平原面积和16%的能源消耗,集聚了全市四成以上的资产,实现了四成多的利润和税金,创造了四成的地区生产总值。全市一半以上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七成以上的现代制造业、九成以上的高技术产业集中在六大功能区。中关村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占到区域增加值的60%。金融街金融业占到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的70%。
产业规划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时期,颁布实施了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服务业、建筑业、高技术产业、工业、中小企业等11个专项规划。发布落实了促进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 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制订实施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都市工业、物流业和商务服务业等振兴规划。
同时,首都经济服务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辐射半径有待延伸。首都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产业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活力及文化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对全市经济带动辐射作用有待增强,其产业特色化、高端化、集群化特征需进一步强化。与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相比,竞争性行业实力不强、垄断性行业活力不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不多,整体产业组织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面临形势。
当今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重组时期,依靠科技创新抢占产业发展战略制高点并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取得先机,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及国际产业转移,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与合作进一步深化。首都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全球分工和国际竞争,提升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我国经济增长正在从出口导向、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战略任务。首都经济圈的统筹规划,进一步凸显了首都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首都应抓住国内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进一步强化首都经济优势,在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战略部署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提升首都整体功能和产业发展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首都发展也受到资源环境、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因素的约束。需要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和优化布局,促进城市功能、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相协调。
(三)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持续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全面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打造“北京服务”和“北京创造”两大品牌,突出创新驱动、消费拉动、品牌带动、改革推动、区域联动五大动力,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率先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支撑、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生活性服务业为保障、都市型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优化以“六高四新”为重点的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壮大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群,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人口分布、资源环境相协调,将北京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标杆,实现首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首都现代产业体系,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企业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全市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实现全市GDP年均增长8%。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作用更加突出,现代制造业实现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力显著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和都市型产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5%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超过8件,技术交易额突破1800亿元。在高端产业和前沿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拥有一批核心知识产权,培育一批知名企业和国际品牌,推出一批创新型产品。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超过1万亿元,最终消费率达到60%以上。万元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万元GDP水耗下降15%,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0%。
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培育壮大一批“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国际品牌企业,形成若干围绕核心业务,具有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跨行业发展能力的龙头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增加、领域拓宽、排名前移。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150家,企业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加速提升。
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四大高端产业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形成3个万亿元级收入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和若干千亿元级收入的专业集聚区,培育一批百亿元级收入的特色街区和服务业综合体。
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货物、服务贸易占全球比重均突破1%,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200亿美元。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规模实现年均增长20%,达到35亿美元。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0家左右,推动设立1至2个保税物流中心。
二、加快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
按照“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发展思路,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根据首都经济内涵和资源特色,结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彰显首都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集聚高端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产业生态环境等方式,进一步做强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五大优势产业,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全球经济,将北京打造成为服务区域、面向全国、辐射世界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
完善首都金融服务功能。巩固国家金融决策中心、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服务中心地位,强化总部金融、特色金融的发展优势,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城市。大力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和政策创新,优化金融制度创新环境,积极吸引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基金管理、融资租赁、财务公司、交易所等新兴机构落户。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建设,促进证券、期货、保险、信托、创投、基金管理等业务发展,建设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强化债券发行中心和清算中心功能,扩大技术交易所等要素市场的全国影响力,培育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大力开展金融业务创新,积极培育离岸金融、券商直投、信托租赁等新业态,加快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等新兴金融创新发展。
强化信息服务业领先优势。推进通信、互联网技术与重点行业、专业领域应用技术的融合与突破,全面提升信息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发展能力。做大做强软件业,围绕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通用数据库、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以及各类专用基础软件,加强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等信息传输服务,大力发展移动通信增值服务、数字电视增值服务、数字电视运营服务,强化国家互联网中心地位。巩固IT服务外包产业和软件出口领域全国领先地位,依托总部资源和媒体资源,进一步提升首都信息集聚和发布功能,成为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服务枢纽城市。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抓住全球研发外包服务转移和国内研发服务市场壮大的机遇,发展第三方研发服务,壮大合同研发组织群体。发挥国内权威检测认证机构密集优势,大力发展检测认证服务,吸引全球知名检测服务企业落户。面向矿山、石油、煤炭、钢铁、建筑等国家支柱性行业,发展地质勘查、环境评估等专业技术服务。大力发展北京技术市场与知识产权服务,做强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国家技术交易中心,搭建国家基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技术转移及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建设,支持科技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能力。
做大做强商务服务业。有效对接国际先进经验和运营模式,培育一批本土龙头企业和高端服务品牌,打造成为全球性商务服务网络的重要节点。鼓励国内外企业总部的运营中心、结算中心以及国际 组织落户本市。引导法律服务、广告等优势行业并购重组,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改造提升城区现有楼宇资源,建设吸引中小专业服务企业、外埠总部或分支机构入驻的专业商务楼宇。在会计、审计、咨询、资产评估、信用评级、人力资源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中介服务机构。加大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业务外包力度,引导培育档案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商旅管理等新兴业态。加强与国际会展组织协作,举办有影响力的重大会展活动,吸引国际一流的大型会展机构落户,规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综合会展设施,加快怀柔雁栖湖生态示范发展区、顺义国展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把北京市建设成为国际会展之都。进一步推进总部商务集聚区建设,规划建设京西制造业总部集聚区、通州侨资总部集聚区、旅游总部集聚区、民营企业总部基地等新兴总部商务集聚区,加快昌平科技商务区建设发展,提升丰台总部基地、东二环总部商务区、望京研发总部基地等集聚区服务功能,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加快培育密云绿色低碳高端商务区、平谷峪口商务休闲总部基地等。
优化提升流通服务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及金融服务配套等手段,提升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把北京市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商贸中心。加快交通枢纽、大型物流节点和流通网络建设,强化批发业和物流业的营运控制功能。鼓励商业流通企业采取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模式,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贸易企业和品牌代理商。壮大一批物流口岸,打造国际枢纽空港口岸,完善提升天竺综合保税区功能,大力建设平谷国际陆港口岸,加快建设通州马驹桥、大兴京南等物流基地和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探索北京新机场临空型产业群发展。推进商贸集聚区发展,提升王府井、西单、CBD等综合性商圈,发展专业性商圈,在重点新城引导培育新兴商圈。
(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
积极贯彻实施《北京市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瞄准国际创新前沿,以关键技术研发和核心装备研制带动重点领域突破,以重大工程建设和示范应用培育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现代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深化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计划,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等商业化应用,在核心芯片、系统设备、终端产品、网络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进行布局。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加快推进下一代互联网驻地网建设。发展高世代液晶显示,积极培育三维立体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兴显示产业。攻克物联网高端传感器、核心芯片以及核心设备制造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推进超级计算和云计算融合发展,建设北京超级云计算中心。完善和强化中关村软件园、创新园、北京数字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等专业集聚区建设。
实现生物产业跨越发展。坚持生物高端制造与医药研发服务并重的发展模式。加快新型疫苗、蛋白质药物、人源化抗体、生物芯片、诊断试剂等生物医药关键产品和技术开发,加快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农作物、畜牧产品和水产品等动植物优良新品种选育。突破酶工程、代谢工程、纤维素乙醇、微藻生物柴油等工业生物技术。积极发展生物技术研发外包服务,实现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集聚区的产业集聚作用。
扩大新能源产业规模。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先机,巩固太阳能领域研发和高端制造优势,提升风电设备制造系统集成能力,大力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和风电技术服务业。加快推进新型核能技术、核安全技术与装备研发服务。提高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的技术研发水平与工程服务能力。培育发展北京绿色能源产业基地,规划建设中核科技园。
推动节能环保产业普及运用。发展面向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产业,加快发展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垃圾处理领域的环保产业,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培育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监测等节能环保服务业,推动设备维护、监测认定、安全审查及标准制定等服务发展。大力培育 集工程设计与建造、设备制造、技术服务和运行管理为一体的系统集成商。积极提升环保园,培育发展延庆智能电网示范区。
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搭建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推进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等三大关键系统及部分关键配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及充电技术标准、规范制定,积极推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加大纯电动汽车的示范应用力度。
着力提升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适应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形成半导体材料、金属磁性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太阳能电池材料、新型绿色建材、非晶材料以及高温超导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永丰产业基地等一批集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加工和集散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航空航天产业。打造以发动机、系统控制和航空技术为核心的航空产业。促进产品、系统应用、运营服务一体的民用航天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面向应用需求的卫星遥感产业等空间信息服务。
优化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重点在轨道交通运行控制系统、高端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积极发展一批成套设备,大幅提升高端装备的整体研发、系统设计和技术服务等系统集成能力。加速建设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轨道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丰台轨道交通装备示范基地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推动现代制造业高端发展和传统制造业升级。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撑现代制造业高端发展、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推动现代制造业由大变强,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换代。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密集优势,重点在高端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建材制造、石油化工等领域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以制造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加快高端制造业专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推进建设数字电视产业园、北京现代汽车生产基地、北京航空产业园、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三一重工北京制造中心等专业集聚区。
(三)全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
着眼于提升首都文化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优势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拓展文化消费市场,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打造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首都文化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造、传播和运营中心。
加快广播影视业高端化发展。构建广播影视节目营销网络,加强国际影视传播平台建设。实施影视剧精品创作工程,加大对精品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创作开发力度。全面推进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应用工程,加快北京卫视全频道高清化建设和城市高清交互网络改造升级。加快电影院线建设和影院数字化进程,打造东方影视之都。重点打造S“;国际现代传媒产业功能区,怀柔影视会展与旅游产业功能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
提升文艺演出业影响力。充分利用首都演出资源和市场中心地位,统筹规划场馆设施,继续推动国有经营性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打造一批经典演艺品牌,提升文艺演出业发展水平。规划建设集创作、制作、演出、出版、发行、交易为一体的首都核心演艺区,实施北京国际艺术节海外推广计划,进一步提高首都文艺演出的国际影响力。规划建设北京国家音乐文化产业基地,着力推进2929音乐文化产业基地、北京音乐创意产业园、天桥演艺园区、中国乐谷等特色集聚区发展。
强化新闻出版业辐射力。实施出版精品战略,鼓励出版单位进行资本合作与联合重组。支持北京新闻出版企业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重点培育国际知名的大型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打造国家级版权产业要素市场,加快版权交易、版权贸易、版权综合业务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完善版权产业融资和文化金融中介服务平台,打造全国出版创意和传播中心。着力推进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等专业集聚区建设。
提升艺术品交易专业化水平。鼓励艺术品交易经营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和精品化发展,繁荣艺术品交易产业。加快建立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发展潘家园、琉璃厂、报国寺等艺术品交易市场。建设北京美术中心区。探索文物商店管理模式,构建艺术品产业交易平台。
促进数字内容产业原创发展。推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业态,促进移动电视、手机电影、网络视听节目等新媒体建设,争取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落户北京,推进宽带无线多媒体专网示范工程。完善集研发、产品孵化、展示销售、体验等为一体的动漫游戏链条,鼓励和扶植动漫游戏原创,支持企业开发优秀动漫游戏产品,加快建设中国动漫游戏城。重点打造大兴国家新媒体产业功能区、中关村创新创意产业功能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
加速创意设计产业品牌建设。实施“首都设计产业提升计划”,支撑“北京创造”品牌发展,努力打造世界设计之都。重点发展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领域,提升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国际化水平,推动建设专业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特色设计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国设计交易市场和设计博物馆,成立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推动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文化与体育的结合,积极推进北京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依托北京体育业的现有基础,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体育休闲设施和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体育品牌赛事,积极壮大体育竞赛表演业。推动北京文化体育休闲和消费市场的升级。
(四)积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保障能力。
适应新阶段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和消费升级,综合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整合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康体保健、养老托幼等服务资源,增强旅游业和生活服务业多元化、多层次供给,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
培育壮大旅游业。立足扩大内需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落实大旅游发展理念,完善旅游链条、优化旅游品种、拓展旅游市场。提升传统观光旅游,开发完善都市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等。吸引民营经济、国际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促进旅游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北京旅游品牌。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将北京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城市。积极推进密云绿色休闲旅游产业示范区、八达岭印象长城、古北水镇休闲旅游度假区、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园博会等一批重点旅游集聚区建设。
强化生活服务保障。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基本需求,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公交快速通勤网络、改善公交换乘条件,实现居民便捷出行。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再生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改造、完善城市供热网和城市电网,提升水电气热供应保障能力。完善社区公共体系配套设施,推动文化体育设施面向公众开放。建立和完善基本住房制度。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提升消费服务水平。着眼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优化生活服务环境,扩大消费服务。优化商业设施和服务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网上商城等电子商务业态。提升餐饮、酒店业发展水平,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新手机报、手机上网、视频通话、手机电视等通信增值业务,适应居民不断增长的沟通交流需求。完善就业推介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卫生、保健、家政、托幼、养老、修理和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合理引导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规范房地产中介行业,扩大租房消费服务,完善物业管理服务。
培育新兴消费服务。着眼于国际人才之都建设,增强高端服务供给能力。发展高端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加快引进专业化、国际化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机构,鼓励医院与外资或民营资本联合成立健康管理机构。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设施,在生态涵养发展区规划建设高端养老基地。发展留学生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等高端职业培训服务。发展公司制家政服务业,提供家庭理财、家庭营养师、高 级管家等高端服务。举办文化交流会议、高端商务沙龙,加快建设双语幼儿园和国际社区,满足国际文化交流需求。
(五)应需发展都市型现代产业。
发展与首都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都市型现代产业,优化发展都市型工业,积极培育都市型现代农业,充分满足首都居民消费和特有的市场需求。
积极培育都市型现代农业。适应特大型城市发展需要,突出首都农业的城市农产品供应和应急保障、生态休闲、科技示范、就业增收等功能,推进“221”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籽种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强面向农业的技术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市场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培育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上市,推进农业企业的资本化、规模化、园区化。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打造“一城多园”的空间布局。
优化发展都市型工业。加强食品安全、质量保障和供给体系建设,推进食品饮料业产品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名优特新产品发展。推进服装家纺业向以研发设计为先导的高端业态发展,加快北京“时尚之都”建设。研发高品质、数字化、环保轻型化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推动印刷包装业高端化发展。以满足首都特大型城市消费升级需求为目的,推动工艺美术、家具家装、文体用品等行业开发新产品和培育壮大品牌。
(六)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
按照“绿色北京”发展要求,实施更加严格的用地、用水、用能等准入政策,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严格控制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行业新建项目在京发展,加快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企业整体搬迁,制定石化、建材、食品等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推进各类散小低端行业的整治与升级。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对低端业态的规范管理。
三、彰显首都城市功能产业新格局
立足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调整和功能优化配置,坚持内优外拓、梯度布局、专业集聚、区域协同,推进现有高端产业功能区功能提升,积极培育高端产业新区,引导产业对外辐射发展,构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四大高端产业新区—专业集聚区”的产业空间格局,强化土地集约利用,促进城市功能、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与产业布局相协调。
(一)做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
围绕产业集聚、人才集中、资源集约和功能集成,以做强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优势产业为目标,以优质、高效、安全的公共设施为基础,积极引导国际高端要素、央企和民企总部集聚,强化自主创新、自主创业、自主品牌和自主发展,提升国际辐射力和经济带动力,率先将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先行实践区。
全面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速自主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根据发展需求适度扩大空间规划范围和调整空间布局,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2015年示范区总收入超过3万亿元。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技城,加快建设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基本形成国家创新中心的新格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八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研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示范区建设的市级统筹和决策。依托“1+6”系列新政策,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科研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等试点,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创新型企业“十百千工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计划”,支持企业做强做大。
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质量。发挥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优势,有序推进区域拓展,建设成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首都高技术制造业核心区,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形成数字电视产业园、星网工业园、移动硅谷产业园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巩固提高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支持培育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服务业、都市产业三大支撑产业。引进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引导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引导企业将非核心服务业务从生产制造环节中分离。强化开发区资源能源保障,严格供地管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强化金融街的辐射带动功能。注重功能完善与服务提升,推进南北连片和核心区的适度拓展,建设成为集决策监管、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标准制订为一体的国家金融管理和金融总部功能主要承载区。充分发挥国家金融决策、管理、结算、信息中心的优势,强化总部金融功能,大力吸引国际一流的法人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机构以及商务中介机构入驻。重点提升金融标准制订、金融产品研发和金融信息聚散等高端金融服务功能。全面实施金融街地下交通系统工程,实现金融街内外路网与城市主干路网的有机衔接。完善电力、通讯、会议、餐饮、娱乐等服务配套,高标准打造街区人文景观。
彰显商务中心区国际影响力。基本建成核心区,全面启动东扩区建设,有序推进区域拓展,建设成为双向国际化示范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商务中心。着重发展总部经济、国际金融、商务服务、国际传媒等产业,显著提高区域国际化水平。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设立高层级总部,服务其本土化发展。发挥传媒巨头和国际商务品牌集聚优势,大力发展国际金融、商务服务、国际传媒等产业。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开发楼宇,形成各类特色楼宇。提高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教育资源质量和公共文化设施品质,加大国际化社区建设力度。
完善和丰富奥林匹克中心区功能。充分利用好现有奥运场馆设施,发展博物馆经济,建设成为国际文化体育商务中心和大型国际旅游会展中心。发挥场馆群的规模化效应,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壮大以文化、体育、会展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艺术品交易等新兴业态。深度开发奥运旅游,促进旅游与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对奥运遗产进行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做好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工作,继续完善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文化展示交流功能。积极探索文化体育设施产业化、经营化途径。
增强临空经济区发展承载力。充分利用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积极开展保税服务和离岸金融业务,增强临空服务功能,建设辐射东北亚、面向全球的国际枢纽空港。着力吸引航空公司以及与航空业发展关联性较强的企业入驻,做强航空物流、特色金融、专业服务等航空型服务业,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现代制造业,大力支持国际顶级专业会展公司入驻,培育新的国际会展品牌。
(二)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
着眼于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人口疏散,战略谋划城业一体化的产业发展空间,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分时序推进,积极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逐步积聚实力、形成规模、完善功能,到2015年,力争打造2-3个千亿级收入的高端产业新区。
服务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新城建设,加快发展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依托新城开发,以疏解首都中心城区功能、承载世界城市高端服务功能为重点,建设成为彰显国际新城形象的特色高端商务服务区。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举,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务、康体医疗、文化传媒、会展培训等服务产业,积极吸引侨资总部落户。适应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以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区域间产业要素的转移与流动。
立足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统筹规划首钢主厂区及周边石景山、门城地区发展,加快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打造全国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 级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支持首钢、北重等大型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延伸扩展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等业务,推动大型工业企业向综合性企业集团转型。
突出新兴金融业态和要素交易功能,加快发展丽泽金融商务区。吸引新兴金融及商务总部等机构集聚,建设成为具有全国辐射力的新兴金融功能区。大力发展金融创新、金融信息、金融文化、金融中介等新兴金融产业。鼓励开展金融创新综合改革试验,支持设立各类金融创新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
创新生态服务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依托国家深化文化、科技体制改革,对接中央高端资源,探索在生态涵养发展区打造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实践试验区。以雁栖湖生态示范区、中科院科教产业园、中影基地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休闲会展业、科技研发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打造休闲会展产业园、影视文化产业园、科技研发产业园、商贸服务产业园等产业功能园区,逐步形成以产业功能园区为支撑的高端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
支持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商务总部、金融、旅游会展、物流、现代制造业等一批千亿元级收入的专业集聚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一批百亿元级收入的品牌特色街区,继续提升什刹海、南锣鼓巷、大栅栏V琉璃厂、马连道等特色街区功能,引导科技、文化、旅游、餐饮、休闲、商贸等功能融合发展。建设一批集研发、办公、商贸、展示、交流、娱乐等多功能融合的百亿元级收入服务业综合体,引导总部商务、文化休闲、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产业发展,探索商务地产持续经营的模式。加快商务楼宇建设、改造和功能提升,在金融、文化、商务、旅游、信息等领域,在城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聚、三级税收过亿元的品牌商务楼宇。结合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建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产业升级与农民就业增收相协调。在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浅山区及重点沟域,重点打造北京农业生态谷、妙峰山中芬生态谷、十八湾沟域经济带等生态休闲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发展休闲度假、总部商务、文化博览、会议会展、生态农业等产业融合的生态型服务经济。
四、创新首都现代产业发展方式
强化自主创新,强化北京品牌建设,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激发中央资源、国外资源、民营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加速产业和资本的对接,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与发展,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为产业发展和重点功能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提升创新支撑能力。
围绕国家战略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首都科教智力资源密集优势,以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为先导,在若干重点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承接和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基础设施,在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超级计算、云计算、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等领域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实施核心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蛋白质、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航空遥感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综合科学中心。积极承接国家“863“、“973”、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项目,掌握一批集成技术、共性技术。
加快转化一批创新成果。组织实施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工程,健全重大科技成果发现、筛选机制,建立重大项目落地协调服务的市区联动机制,支持建设重大项目投融资平台和产业化基地,加强对国家重大专项的配套和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的支持。通过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引导国有资本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引导民营、外资资本参与创新成果转化。实施“双百工程“,围绕城市应急、交通管理、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等关键问题,组织开展关键技术应用和示范工程,在电动汽车、物联网应用等领域实施100个以上重点示范应用项目,在自主产权芯片、绿色印刷、激光显示等领域实现100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完善政府资金支持机制,从支持研发为主向支持研发和培育市场环境并重转变。扩大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和范围,通过首购、订购、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五年采购总额超过300亿元。
完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进一步统筹国家与地方创新资源,搭建中央与北京市创新联动的平台,完善部市会商机制。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完善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流动机制、融合机制。进一步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及高技术创业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源头作用,强化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对协同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广产业技术研究院及现代科研院所的运作模式,构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社会组织和政府“六位一体”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
全面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突出龙头企业对品牌发展的主体作用,提高六大高端功能区对品牌发展的承载力,发挥品牌活动的桥梁作用,全面深化“北京服务”、“北京创造”的品牌内涵,提升北京品牌国际影响力。
壮大一批品牌企业。完善并推广中关村“十百千工程”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品牌建设的支持模式,认定并支持一批品牌企业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技术标准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水平。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及改制上市,提高自主品牌资产价值,重点打造资本市场北京文化创意、高技术、旅游等板块。加大政府采购及国际市场开拓专项资金支持的力度,提高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及国际化发展水平。
打造品牌发展服务联盟、企业国际化商务平台,完善品牌创意设计、广告宣传、国际营销、体系认证、品牌评价等服务。鼓励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行业论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推广和宣传北京企业品牌。
打造一批品牌区域。推动高端产业功能区和高端产业功能新区发展,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专业特色集聚区和特色功能载体发展,形成一批百亿级的专业功能区、特色街区以及十亿级的品牌楼宇、品牌沟谷,成为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依托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设立中关村创新指数、CBD商务指数、金融街金融指数、奥林匹克文体指数等,构建“北京指数”体系。充分利用金融街、CBD金融中心及总部机构集聚的优势,以天然气、电力、铁矿石等重要战略资源为目标要素,建立国际化的期货交易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整合知识产权交易、文化产权交易、碳交易、林权交易、存量房权交易、土地流转等权益类的要素交易平台资源,扩大要素市场影响力。
举办一批品牌活动。搭建集展示、展览、交易、品牌推广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举办好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暨交易会(简称“服交会”)、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等服务品牌活动,努力打造两大服务品牌活动,力争在北京形成“春有京交会,秋有服交会”的格局。提升文博会、科博会、金博会、国际电影季、世界旅游博览会等品牌活动,整合“中关村发展论坛”、“金融街论坛”、“北京CBD国际商务节”等平台资源,举办或承办一系列性国际高端峰会及重大会议。围绕科技创新、奥运城市、传统文化、影视艺术、体育赛事、旅游会展、时装表演、都市休闲等领域,策划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活动节。
(三)强化产业融合发展。
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大变革、大调整、大重组,依托产业价值链融合与分解,占领产业发展的高端环节,在专业化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产业链融合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引导传统产业实现服务增值。围绕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等产品,引导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向生物育种、加工配送、定向直送的一体化方向发展。以挖掘、传承农耕文化和农业技术创新为手段,加大 对农产品的创意开发,发展花卉租赁、特色农产品展示和交易等服务。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双向延伸产业链,增强大规模定制化产品生产能力,鼓励设备制造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工程总承包商方向发展,支持有实力的制造业建立直销体系,运用金融、物流等手段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作用。发挥金融服务资源优势,增强各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资本化能力。加快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强化研发、检测、勘查、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体系,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发挥商务服务业在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打造企业品牌、保障企业核心利益等方面的作用。鼓励企业借助专业第三方物流服务提高产品流转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支持创意设计、数字制作等文化创意产业向传统行业渗透,提升传统产品的文化内涵。促进计算机、手机、网络等电子信息业与影视、动漫、音乐、出版等文化产业的融合与发展,促进文化与体育、旅游等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壮大产业规模和发展实力。
积极培育新型业态和新型产业组织。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跨行业整合资源,不断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商业模式及运营模式,强化资本运作与战略投资方式,围绕产业链的整合再造带动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培育新兴业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等新型产业组织的作用,大力促进产业上下游企业合作,构建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虚拟经营等方式,提高对关键产业链及供应链的整合、管理和分配能力。
(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依托和服务好中央资源,集聚和利用好国外资源,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加快地方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建设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体制环境,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对接和服务好中央资源。完善服务设施,改善服务环境,主动增强为国家机关及在京中央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服务的能力。以中央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全国布局为契机,重点促进产业带动性大的产业化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京落地,强化央企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国家深化出版、广电、艺术等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承接中央文化服务资源,推动可经营性领域产业化、市场化,提高供给能力和经营活力,在服务中央资源中实现更好发展。
吸引和利用好国外资源。更加重视引入高端资源和国际先进理念,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高端产业,促进“引资”和“引智”相结合。继续吸引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北京,重点促进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开展实体经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境外并购以及境外设立研发、营销等机构,鼓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A股上市公司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鼓励中关村、CBD等功能区与其他知名区域异地互建“合作投资区”、“高新技术产业共建园”等模式,加强技术、产品、服务、品牌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外贸对全国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强出口产业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支持和培育民营经济。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社会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文化产业等领域。拓宽民营企业的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参股、资产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在产业功能区购置、租赁经营性房产,实现自主创业和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发行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服务体。
推进地方国有经济优化发展。加大市属国有企业重组力度,鼓励国有企业做专做精核心业务,引入民间资本进行改组改制。围绕重要子企业,推进重点产业的分拆式重组,整合不同企业同类资源,完善重点产业链条。继续推进企业主辅分离调整和劣势企业整体退出。推进企业整体上市或主业资产 上市,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现有上市公司资源,通过定向增发、优质资产注入等方式,加快推进国有资本证券化。
(五)壮大产业资本规模。
强化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作用,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模式,建立并完善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金融创新体系,有力支撑现代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作用。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基金群,设立以高端产业功能区、新城、品牌行业、产业要素为核心的系列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学安排市政府500亿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统筹资金。用好市政府已有的文化创意、旅游、体育等专项资金,加大对产业发展的统筹和支持力度。
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进一步扩大和完善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报价转让试点,推进建立国家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和推动各类创新型企业改制上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争取国家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京设立,发挥本市各类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培育形成一批具有高新技术企业管理经验和投资能力的天使投资者队伍。建立支持产业投资基金从注册登记、办公场所、人才服务到项目对接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面向中小企业的特色金融机构在京设立和发展。支持银行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等信贷创新试点,加快推进利用外资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试点,完善“信保贷”、“投保贷”联动机制,支持企业通过发行集合信托计划、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进行融资。建立绿色信贷机制,支持银行创新绿色信贷融资模式和信贷产品,开展能效融资项目合作,提供环保专项优惠贷款。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建立信用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制度和财政有限担保代偿损失制度。
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模式。积极探索以土地储备贷款、保险资金投入、委托贷款、股权投资信托、收益权质押贷款、发行基金等新型融资模式支持土地一级开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支持力度,创新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积极引导和利用公积金贷款、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信托资金以及其他社会资金投资保障性住房建设,探索发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进行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拓宽商业办公地产开发融资渠道,鼓励运用银行信贷、信托计划、企业债券等多种方式为商业办公地产项目进行融资。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新功能区建设等方面,鼓励运用BT、BOT模式、准市政债券模式和信托模式等新型融资模式进行融资。
(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以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为核心,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构建与国际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体制机制,大量聚集拔尖领军人才,积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构建产业升级的智力支撑。
培养和引进高端领军人才。深入实施中央“千人计划”、“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以及“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加快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围绕首都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引进和聚集一批从事国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引领新兴学科发展、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杰出科学家和研究团队,熟悉国际市场、具有广泛国际联系的产业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由高端人才领衔的创业投资、科技中介、产业组织者等创业服务团队。
培养和聚集专业技术人才。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化教学和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和联合实验室。支持大型骨干企 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建立博士后流动站、联合实验室,开展应用型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依托在京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加强央地产业人才联合培养。实施领军企业家培训工程,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一大批技术型创业者向现代企业家转变。突出企业人才培训的主体作用,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培养一批在资本运作、项目管理、经济管理等方面有杰出才能的复合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法律、会计、咨询、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和发展环境。大力推进人才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以能力、贡献、业绩为导向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畅通高层次人才落户北京的政策渠道,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改进服务方式,充分保障各类用人单位对高级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落户需求。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吸引政策,完善人才薪酬、税收、社会保障、医疗、住房、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居留和出入境等配套政策。
(七)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强化“改革促进发展、品牌引领升级”的理念,全方位、宽领域、多行业、高起点谋划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程,逐步完善适宜服务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促进机制与制度环境,推动服务业“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集成化”发展。全力推进石景山、中关村两大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和市级特色试点区的改革实践。
全力打造石景山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支持厂区联动共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综合体等新兴功能载体。加大土地、投融资、价格、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壮大产业资本规模,构建支撑转型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扎实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试点。健全央地合作与服务对接体制机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等科技金融创新,强化高技术服务业创新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重点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应用创新,推进新兴服务领域自主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加快实施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流通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生活性服务业、旅游会展业等八大主导行业改革试点,提高首都优势资源转化效率,拓展国内外高端服务市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各区县选择功能区试点行业,按照“从实改革、重在培育、多点支撑、特色发展”的思路,开展特色服务业改革试点探索,先期重点推动北京商务中心区、金融街、临空经济区等特色服务业试点区改革实践,建立中央、市和区县三级联动对接机制,制定投融资支持、人才引进、市场开放与标准化等配套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培育壮大服务经济新增长点。
(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围绕产业价值链分工,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进行配置资源,更深入广泛地开展与津冀及国内其他区域的协作,引导产业价值链条的部分环节区际转移,共同推动首都经济圈建设和区域间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强服务区域、服务全国的功能。
推动首都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各区县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形成特色鲜明、分工合理、互动发展的格局。鼓励市区丰富的科技、产业资源向郊区县辐射,带动郊区县经济发展,改善郊区县生活条件。加快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及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
推动首都经济圈建设。增强首都科技服务、文化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产业发展优势,推动一般制造业向市外转移。按照区域开发和空间布局需要,积极引导产业沿京津唐、京保石、京唐秦等发展轴向外辐射。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周边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促进科技成果到周边转化,加快首都经济圈高科技园区、开发区协同发展。依托北京新机场等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会展、物流、特色农业等产业的跨区域合作,加强能源、水资源、大气、生态环境建设、劳动力输出等领域的协作。
加强首都与其他省市的跨区域合作。鼓励首都高端产业功能区、产业园区与其他省市集聚区合作设立投资区、共建产业园。支持企业共同设立产业基金、产业和技术联盟,促进合作区域内企业兼并重组。以重大项目为纽带,推动高端产业功能区、特色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等在全国合作设立分园。鼓励在京企业、高校院所与其他省市联合兴办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技术合作研究。支持总部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和配套服务基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技术和项目输出,扶持当地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
五、保障规划实施
不断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产业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一)加强组织协调统筹。
强化区县和功能区在做大做强产业方面的职责,积极争取国家级重要资源、项目和活动落户,市级部门将项目审批、行政管理等权限适度下放。市级综合部门主要围绕重大项目、活动、资源等要素落地,从规划、土地、投资、人才等方面予以配套支持,推行主要行业“一业一策”、重点企业“一企一议”的政策和服务。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在行业自律、品牌整合、标准制订以及对产品技术创新的研究、交流和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实现各行业协会的转型,加强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联络、信息服务功能。
(二)强化产业准入标准。
实施“一松一紧”的导向性政策,鼓励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加快淘汰低端产业。强化产业准入标准,明确不同类型区域单位产值能耗和水耗、单位面积产出等标准,对新落地的项目从投入产出、投资强度、资源能源消耗、吸纳当地就业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制定并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目录,提出鼓励、限制、退出的产业类别,强化产业退出标准和产品设备淘汰目录约束作用。实施差异化资源价格,引导“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产业退出。按照土地、产业、空间、人口、生态“五规衔接”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各类产业、功能区建设规划及配套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三)保障产业空间需求。
研究制定建成区土地资源挖潜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空间布局。加大土地储备计划中产业用地储备比例,建立产业用地储备长效机制。在全市层面统筹安排产业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四大高端产业新区的用地需求。建立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动态评估和考核制度。提高标志性、功能性重大服务项目周边产业用地配套比例。
(四)优化政策服务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探索构建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良性互动机制。建立政府委托授权机制,加强政府与各行业协会、商会、产业联盟的定期沟通和不定期交流。充分发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作用,完善各类产业功能区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建设。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扩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范围,研究并制定促进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和信用监督,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建立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提升信用中介服务质量,推广企业信用产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知识产权推广和交易。
(五)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一、金融事务专业十二五总结
1.从招生规模来看,2011年金融事务专业招生39人、2012年金融事务专业招生28人、2013年金融事务专业招生31人、2014年金融事务专业招生37人、2015年金融事务专业招生36人。从招生的生源地区来看,2011年金融事务专业本地生源30人、外地生源9人,2012年金融事务专业本地生源22人、外地生源6人,2013年金融事务专业本地生源25人、外地生源6人,2014年金融事务本地生源37人,2015年金融事务专业本地生源36人。从学生来源居住地区来看,城中区的学生2013年4人、2014年4人、2015年5人。就金融事务专业学生的调查数据来看,金融事务专业招生计划的完成率除了2015年受北京市初中生生源整体规模萎缩的影响而只有55%之外,其它年度的招生计划完成率都在95以上,2012年招生学生报到时46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该班减至28人。2014、2015年连续两年的学生报到率都在全校名列前三,达93%以上。金融事务专业由于过去银行就业门槛较高,因而商校学生就业到银行比较困难,但从2011年起,由于银行用人政策的改变和北京市限制外来人口政策的逐步落实,商校金融事务专业的就业市场逐年好转,且都是目前的优质就业资源,如:中国银行、招生银行、北京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因而受此影响,学生报考商校金融事务专业的人数逐年在稳步增长,且非常稳定。
2.从专业改革来看,财金系金融事务专业从2009年开始参加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17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胡冬鸣、王淑华两位老师积极参与了第一阶段的专业调研、学生就业岗位调研、典型工作提炼和课程标准开发撰写及其论证工作,主笔了《银行结算与支付》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撰写工作。从2009级开始,金融事务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一律按照工作过程导向体系的13门核心课程重新进行规划和教学设计。进入十二五后,从2011级金融事务专业开始,基本形成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基本理念,工作导向课程覆盖到银行网点与运营、认知会计工作、银行柜面业务处理、银行会计实务、银行结算与支付、外汇交易与处理、银行卡销售与服务、证券投资实务、保险产品销售、银行大堂服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理财咨询与服务、电子银行业务操作、企业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课程。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从单一的纸质试题考核方式,过渡到以学习过程为重点考核对象的集学习单元、8S评价和平时学习成绩为体系的多种方面、多种形式(业务操作程序、讲演、制作产品、小组合作、推销产品)为一体的综合评价方式。同时,以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为目标,通过对金融事务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健康、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引导金融事务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金融事务专业学生的改革精神、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金融事务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培养造就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3.从订单班建设来看,金融事务专业中国银行订单班从2011年开始探索与中国银行进行长期合作并不断夯实这个基础。财金系在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基本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是建立互惠互利的内在动力机制。大多数校企合作的建立和维系主要是靠“关系和信誉”。这种机制是校企合作的最初形式,形式简单、方便灵活,但缺乏稳定性、持久性。因而财金系在校企共建合作方接触初期,就注重构建互惠双赢的动力机制。这种考虑基于三点:第一是寻求内在的原动力。校企合作,企业对学校的需求是: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提供人才支撑;帮助或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培训、咨询、指导;宣传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文化。学校对企业的需求是:接收毕业生;提供实训师资和设施、设备;为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咨询、指导。第二是明确合作的基础、目的与原则。校企合作的基础是“技术、人才、设施”,目的是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原则是“互惠、互利、互动”。第三是确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企业对学校的责任与义务:优先选聘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毕业生,承担合作学校学生的实习实训任务,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帮助;学校对企业的责任与义务是:为银行优先输送优秀毕业生;积极参与银行开展技术开发、培训、咨询等科技服务。二是制定校企合作的调控机制。第一是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由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和学校的教学部门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等组成,基本职能是根据产业调整和升级等带来的企业和市场人才需求规格与数量的变化,合理设置专业和调整专业方向,使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和市场对接;对专业所适应的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据此共同开发课程,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就业指导和继续教育等。第二是成立实训工作委员会,主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企业技术骨干、院校实训和培训部门负责人、实训指导教师等组成,基本职能是根据银行人才需求的现状与变化,提出学生实习实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安排,制定具体的实训教学实施方案,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训管理、考核和评价办法等。第三是成立师资队伍管理委员会,主要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企业技术骨干、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教学和人事部门负责人等组成,其基本职能是根据校企合作教育发展的需要,制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师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与方式、专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等。三是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为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一整套的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规范和推进校企合作。如《北京市商业学校财金系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校企合作教育协议》、《北京市商业学校财金系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共建实训基地协议》、《北京市商业学校财金系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双师型”教师培养协议》、《北京市商业学校兼职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聘任考核办法》、《北京市商业学校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价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财金系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办法》、《财金系学生工学结合课程考核办法》等,从不同角度对校企合作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合作双方各自目标的实现。在完善校企合作的载体方面,首先,北京市商业学校两个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看重其训练和培养学生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和进行科技开发、学生和员工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的平台,也是学校服务社会的和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学校和银行要按照互惠互利原则,明确校企双方权义,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具体形式有:一是“融入式”生产型基地。是指学校投入部分设备,企业提供场地,在企业中共建“融入式”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融入式”生产型实训基地实现了双方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可在就业招聘、成果转让、技术培训等方面形成更广泛的合作。二是“引入式”生产型基地。是指学校提供场地,也可投入部分设备,企业投入设备和人力资源,在校内共建“引入式”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银行利用校内实训基地从事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活动,目前能够支持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当然,其主要的功能是为学生实习实训等教学活动和教师的技术研发活动提供支持。订单班建设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共建专业课程。根据市场调研和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学校与银行共同制订专业标准,紧跟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推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其次,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吸收银行专业人士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商校金融事务专业设置、人才标准、实践教学、技能考证等有关人才培养事项进行研究,保证专业发展的适应性,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专业建设计划。与此同时,校企共同进行专业评估,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当然,吸引中国银行的专家参与商校会计和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共同开发融“教、学、做、训、评”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教材、开发电子课件、共建精品课程等。同时,金融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中国银行项目服务和推广。王淑华老师已经连续两年深入到中银天通苑网点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方面的工作。通过参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使商业学校的教师能够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为企业和日后教学提升更高层次的专业服务。同时,借机形成优质教学资源,为精品课程、项目课程、精品教材、典型案例、教学管理制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4.从教师队伍建设来看,金融事务专业教师在十二五期间,除了已经全部具备教师中级以上职称之外,有两位教师具备教师高级职称;胡冬鸣、田春丽、王淑华三位教师都已取得会计师、经济师职称资格。双证书目标全部实现。目前,金融事务专业的年龄结构从过去的比较单一,且基本是老年结构,而到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了中、老年的机构格局,年龄结构上正朝着合理的方向转换。教师的教科研获奖主要有全国金融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生比赛获奖、北京市职业院校财经类教师培训基地微课、论文获奖、北京市商业学校的校级课题、征文、公开课、信息化大赛奖项;出版的课程教材有中职国家规划教材、北京市教委中职会计、金融专业课改教材;国家新闻出版署农村财金系列读本、财经出版社金融知识系列读本。金融事务专业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有明显提升。
5.从金融专业所处行业位置来看,金融事务专业虽然不是北京市中职骨干师范专业,但由于教师们的不懈追求和用于探索的精神,金融事务专业在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和全国开设金融事务专业中还是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的,这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证实:一是参加了广西银行学校牵头的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标准前期调研和后期论证工作;二是被聘为2015年全国中职金融与证券投资大赛主办校;三是参与2009年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金融事务专业课程改革报告撰写工作;四是主编中职国家规划教材;五是编写财经出版社金融知识系列读本工作;六是作为深圳智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软件推广基地。
6.金融事务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教师对金融专业建设有了较深的认知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但是,由于现有教师并没有到银行一线长期工作的经历、特别是深入银行核心业务区进行工作的经历,因而在课程的深度开发和品质提升方面目前还是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迫切需要从银行一线调入有着长期银行工作经历特别是多岗位工作经历的企业型专家加入教师队伍,这对商校金融事务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金融专业日后赶超其他学校金融专业的关键和杀手锏。二是教学硬件设备的落后,银行实训室建于2007年,至今已经快到10年了,其相关的技术水准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需求,包括存储技术、展示手段、实训软件都到了必须升级的年份,如果不进行适时改造,将会制约金融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我校示范校的整体形象。同时,吸进新鲜血液也是金融事务专业迫在眉睫的问题,今年金星教师的调离使金融事务专业的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又要重现,而随着老教师的退休,十一五期间金融事务专业教师捉襟见肘的现象可能又会重现,但金融事务专业目前遇到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不要因为教师的断层和缺失而出现专业发展的短板问题。而在校企合作方面,虽然与中国银行有着多年的合作,但课程合作方面还需要有中国银行业务专家的直接参与、中信银行虽然答应教师能够参加中信银行网点的业务实践,但目前并未真正落实。这里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是否能够满足银行的某种需求,特别是银行在其业务发展过程中所或缺的东西,只有深入调研并满足这种需要,可能这种合作才会“开花结果”。
二、金融事务专业十三五规划
1.从目前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引进一线员工,充实现有金融事务专业师资队伍。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一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是服务于企业基层的高技能人才,对学科的理论教学要求并不需要较高和较深的层次;二是长期在银行一线工作的员工做银行岗位工作的内容理解和内涵理解是现有学校专业教师所不能具备的,企业教师引进后,能够在这个方面弥补我们专业建设的不足;三是商校金融事务专业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比较稳定的教学基础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但进入十三五后专业品质的提升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而更加深入打造金融事务专业,特别是科学规划现有金融事务专业课程,创建专业优质课程需要有银行工作背景的老师的积极参与;四是能够带动金融教研室老师教科研水平的大力提升和实践知识的丰富与充实,至少保持在三年内金融专业的建设能够紧贴现有银行的工作实际和业务发展水准。当然,教师的引进也不是盲目的,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一是需要对职业教育现状有着深刻而正面客观的认知,特别是对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有着真正的理解,能够踏踏实实呆在商校的人;二是在银行网点有着长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在多个工作岗位有着轮岗的工作经历且对银行网点工作内容有着深刻理解的员工;三是较年轻且对网络技术略知一二的人士,主要原因是网络金融业务近几年在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资金使用习惯,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已经开始尝试开设网络金融专业,而从目前来看,虽然我校开设网络金融专业还需要论证,但开设网络金融课程迫在眉睫,这种有着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的人才是目前在专业建设中最热捧的,应该在这方面有所考虑。
2.对现有的实训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商校银行实训室和证券实训时建设于2007年,目前已经难以有效支撑专业教学,主要问题是:一是故障不断,既有硬件设备运行的问题、网络的问题、还有软件与硬件设备搭配运行的问题,今年在银行柜面业务处理课程中已经多次中断教学过程;二是由于认知的局限,银行大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教学组织、教师进行及时讲评展示、教师有效监控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手段的展现已经显得比较落伍;三是银行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在银行实训室难觅踪迹,证券实训室大屏显示技术和显示手段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内其它先进院校金融事务专业现有教学设备的使用,且与我校示范校的名望不相匹配;四是商业银行技术设备的更新速度目前是比较快的,这个专业也需要有大额资金的注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是与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融进行合作来得到间接的先进技术支持,商校也不妨一试,直接租用中关村的云存储设备,这样我们的实训室硬件存储设备至少永远保证是最新的,同时联系北京地面京东商城白条和理财业务,让他们直接来给学生讲网络金融业务的开拓与销售,这样可以让我们商校金融事务专业的学生先跨入这个领域。同时把网络金融营建费用节约下来。但两个实训室的改造项目希望商校领导层最好能够落实开工。
3.改变现有金融事务专业教师后继无人的忧虑,落实年轻教师的引进。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年轻教师的不稳定也是我们担忧的一个问题。因而,对于年轻教师的引进应该更多看重的是能不能呆的住、是不是对金融事务专业建设有兴趣的年轻人。年轻老师引进后,十三五期间,金融教研室至少可以实现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都有分布的基本合理结构。
4.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至少实现两个目标:首先是落实金融事务专业老师到中信银行基层网点进行实习的目标,能够对老师的实习内容有着更加广泛的拓展和实习品质的提升,同时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积极协商,能够让现有的金融事务专业教师的实习拓展到城区的营业网点,并在实习的内容方面不仅仅局限于银行大堂引导员的工作内容,应扩展到银行大堂经理、贷款发放、银行柜面业务处理等工作内容,至少是老师可以作为工作助理协助银行员工进行工作从而熟悉这部分业务。这样的话,教师的业务处理水平也会有一个飞跃和品质方面的提升。与此同时,银行大堂服务和银行柜面业务处理这两门课程可以作为综合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的平台课程,让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的业务专家帮助金融专业进行改造,使他们更加符合银行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要求、更加贴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可以通过共同拟订教学大纲、商校教师撰写培训资料、校企共同修订培训内容的方式完成这一任务。两门课程改造完成后,可以探索出一条新路,同时使金融事务专业建设有一次质的飞跃。
近日,铁道部印发《国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铁路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坚持安全发展,确保安全持续稳定;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推进铁路现代化;坚持可持续发展,重视铁路经营效益;坚持协调发展,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坚持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规划》提出“十二五”铁路发展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其中西部地区铁路5万公里左右,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左右,初步形成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绿色的铁路运输网络,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铁路网;建设大能力通道,完善区际干线网;建设以西部为重点开发性铁路,优化路网布局;加强国际通道建设,逐步实现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强化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
《规划》中,我省列为国家“十二五”铁路网规划的新线路共八条(三纵五横):(1)温州-福州-厦门(已建成)和厦门-深圳(在建);(2)、赣州-龙岩(在建)和龙岩-厦门(在建);(3)合肥-福州(在建)和福州-平潭;(4)向塘-莆田(在建);(5)浦城-建宁-龙岩-梅州;(6)南平-三明-龙岩;(7)衢州-宁德;(8)长汀-永安-泉州、等铁路。其中:列为国家快速铁路网的线路有5条:温州-福州-厦门-深圳、合肥-福州、向塘-莆田、赣州-龙岩-厦门、南平-三明-龙岩;列为铁路煤运通道线路的有4条:向塘-莆田、厦门-龙岩-赣州、鹰潭-南平-漳平-厦门和福州至南平。
陕西部分
近日,铁道部正式公布了全国《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该规划以建设发达完善铁路网、确保运输安全、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任务,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基本建成规模超4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铁路复线率和电化率达到50%和60%左右,形成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铁路运输网络。同时,该规划还突出了加快西部铁路发展精神,明确西部铁路将由2010年的3.6万公里提高到2015年的5万左右。
规划共涉及我省14个项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形成快速铁路骨架,加快建设西宝、大西、西成和宝兰等快速通道;二是完善干线和能源通道,实施西康复线、西合复线、宝中复线和阳安复线,建设黄韩侯、西银铁路以及蒙西至华中运煤通道;三是增强西安枢纽配套能力,进行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实施枢纽四大基地项目;四是启动关中城际铁路网的部分路段建设。上述项目建设规模约2500公里,总投资约2000亿元,除部分项目结转到“十三五”初期建成外,大部分项目将在2015年前建成投入运营。
新疆部分
从新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新疆有13条铁路项目、8条铁路煤运通道项目纳入已印发实施的铁道部《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
据介绍,新疆有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快速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至阿克苏铁路、库车至俄霍布拉克铁路、哈密至罗布泊铁路、兰新线西段电气化改造、阿克苏至喀什铁路、哈密至额济纳铁路、库尔勒至格尔木、北屯至富蕴至准东、哈密至将军庙铁路、中吉乌铁路(喀什至吐尔尕特段)、乌鲁木齐集装箱中心站、新和至拜城铁路等13条铁路项目纳入《发展规划》中。
此外,《发展规划》围绕新疆境内准东、吐哈、伊犁、库拜等4大煤炭能源基地进行铁路运煤通道规划,将既有兰新线、乌鲁木齐至小黄山至五彩湾至将军庙铁路、将军庙至哈密、哈密至额济纳铁路,精河至伊宁至霍尔果斯铁路、吐鲁番至库尔勒至阿克苏铁路、库车至俄霍布拉克铁路、新和至拜城铁路等8条铁路项目也纳入其中。
新疆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部门表示,《发展规划》就建设发达完善的铁路网络,从发展高速铁路,基本建成快速铁路网;建设大能力通道,完善区际干线;建设以西部为重点的开发性铁路,优化路网布局;加强国际通道建设,逐步实现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强化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等5个方面对新疆铁路建设进行了规划。
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新疆铁路网结构将更加完善,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此外,对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提升新疆煤炭战略地位,实施新疆煤外运战略,促进新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十二五”期间,新疆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将达1200亿元人民币至15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5年,新疆铁路营运里程可翻番,达到8200公里。目前,新疆铁路营运里程已突破4000公里。未来新疆铁路建设主攻方向为:加快新疆连通内地、新疆与周边国家以及新疆区内共三个方面的大通道建设。川渝部分
铁道部印发《国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川渝部分,建成成渝高铁、兰渝铁路、渝利铁路、渝遂二线、三万南改造、成绵乐城际,建设西成客专(江油-西安段)、渝黔新线、成贵铁路、成兰铁路、渝万铁路、成雅铁路,开工建设成昆扩能改造、渝怀复线、阳康复线、郑万铁路、黔张常铁路,规划绵遂内宜城际、安张铁路,改造重庆北站、成都东站、达州站等枢纽,有关川渝部分计29项。
重庆部分
成渝客专时速350公里
307公里,总投资425亿元,渝万客专设计时速250公里
246公里,总投资312亿元
兰渝铁路设计时速160-200公里
哈达铺至重庆段385公里,总投资444亿元 渝利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
279.5公里,总投资270亿元 渝遂二线设计时速200公里
131公里,总投资48亿元 三万南设计时速120公里
70公里,总投资32亿元
渝怀复线设计时速160公里
重庆至涪陵段98公里,总投资35亿元
成都部分 成渝客专设计时速350公里
307公里,总投资425亿元 成绵乐客专设计时速250公里
314公里,总投资407亿元 成西客专设计时速250公里
510公里,总投资694亿元 成贵客专设计时速250公里
632公里,总投资780亿元
成兰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
哈达铺至成都段463公里,总投资619亿元 成雅客专设计时速200公里
88公里,总投资63亿元
成昆扩能改造时速200公里
成攀段632公里,总投资552亿元
江西部分
记者从省有关部门获悉,我省已争取12个铁路项目初步列入国家“十二五”铁路规划,“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投入1800多亿元新建1900多公里铁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昌吉赣客专及赣州至深圳客专初步列入规划,这标志着江西又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高速铁路大通道。为持续推进我省铁路建设,通过发展高速铁路牵引江西经济跨越式发展,我省在今年初出台铁路建设“863”计划,即确保8个项目列入国家铁路规划,力争6大项目列入国家铁路规划,另有3个项目后备。
目前,我省已争取12个铁路项目初步列入国家“十二五”铁路建设规划。其中“863”计划中确保纳入的8个项目已全部列入规划,这8个项目分别为九景衢铁路、昌吉赣客专、皖赣铁路扩能改造、鹰梅铁路、武九客专、乐德支线延伸线、九江至池州城际、安徽六安至景德镇铁路等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均已启动前期工作。“863”计划中力争列入的6个项目已有4个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分别是赣州至深圳客专、井冈山至赣州铁路、衡茶吉铁路东延工程、合九铁路扩能改造,另有咸宁至吉安铁路和赣韶铁路复线项目拟作为“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予以后备。
据权威部门匡算,上述12条新建铁路总里程约1900公里、总投资约1800亿元。“上述项目顺利建成后,我省铁路通车里程有望达5800公里以上,江西将迎来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
河南部分
构建“四纵五横四辐射”的“米”字形铁路网路体系。这里的“四纵”为京广、焦柳、京
九、运城-三门峡-襄樊四条线路,“五横”为陇海、侯月新菏、西安-合肥、洛阳-漯河-阜阳、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五条线路,“四辐射”为郑州-重庆、郑州-周口-合肥、郑州-濮阳-济南、郑州-长治-太原四条放射状线路。年底前,郑西客运专线将正式建成通车,力争郑徐客运专线年内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郑渝客运专线河南段前期工作,争取明年开工郑州至南阳段。同时,将加强与国家部委沟通衔接,争取郑州至合肥、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客运专线等项目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让时空距离缩短到半小时以内。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线路全部建成后,郑州至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4个城市以及其他紧密层相邻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均可缩短到半小时以内。
按照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把郑州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大,铁路、公路、航空高效衔接的客货运中心。同时,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航空综合运输体系。
湖南部分
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应突出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加强对高铁经济的研究,突出加快高铁建设。突出加强省际边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支持东西向铁路(郴州-赣州)铁路建设,支持黔张常、安张衡、长渝客运专线、长常城际轨道延伸至张家界等4条铁路建设,渝长客运专线即将列入湖南十二五规划
山西部分
2012年山西省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5300公里,路网密度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12月6日,铁道部与山西省政府就山西境内铁路建设的有关问题签署会议纪要。据省部间磋商的结果,2010年前,山西境内将新开工铁路建设2000多公里,投资总额1500多亿元。
如果上述铁路投资计划得以实现,山西铁路网将发生历史性变化,不仅数量、规模大幅度扩充,路网质量、通达能力也将有明显提高。据山西省官方人士估算,到2012年,山西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5300公里,路网密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今年第四季度新增的150亿铁路投资,目前都已安排到高速铁路、煤运通道等25个在建重点项目上。明年,铁道部还要确保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并为国家再批复2.5万亿铁路建设投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山西是其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建项目:包括石太客运专线(全长198公里,山西境内138公里)和太中银铁路(全长944公里,山西段225公里)。双方商定,太中银铁路明年底全线铺通;石太客运专线争取今年建成开通,明年正式运营,届时,太原到北京的车程将缩短为2.5小时。
明年拟开工项目:包括大同至太原至运城至西安客运专线(全长855公里,山西境内715公里)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全长1200公里,山西564公里),这两条铁路目前都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双方商定共同努力,加快进程,争取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拟于明年开工的还有太原环城铁路,该铁路将承担太原城市轨道交通功能;此外,晋南煤运通道侯西铁路的复线工程也将在明年开工。
规划项目:双方正在研究规划大同至张家口客运专线,这是山西北部进京的快速铁路专线,可实现大同到北京的高速客运。此外,双方商定共同建设的邯长、邯济铁路以及运城至三门峡、太原至兴县、和顺至邢台等地方铁路。
这些铁路项目建成之后,太原与北京、石家庄、西安和郑州等周边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形成2小时交通圈。
《纪要》就加快推进山西铁路建设方面达成以下一致意见:
一是加快推进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等在建项目进程,争取2008年底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建成通车,2009年正式运营;2009年底太中银铁路全线铺通。
二是加快推进大同-太原-运城-西安客运专线建设有关工作,争取2009年上半年内开工建设。
三是双方共同加快推进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前期工作,争取200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中南部铁路通道北起吕梁兴县的瓦塘镇,经临汾、长治出省跨河南在山东入海,这条铁路主要解决山西省中南部地区煤炭铁路运输问题。四是加快邯长、邯济铁路工程前期工作。
五是建设太原枢纽西南环线工程,这项工程对疏通太原地区南北通道形成合理布局、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功能、促进城市改造规划的实施和旅游资源开发意义重大,争取200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六是双方共同建设运城-三门峡、太原-兴县、和顺-邢台铁路,加快吕梁-临县(孟门)铁路支线前期工作。
七是为构建大能力煤炭运输通道,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部省合作建设侯西铁路山西境内段复线工程,争取2009年开工建设。
八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相关路网建设,部省共同做好大同-张家口客运专线规划研究,加快启动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这条专线可实现大同-北京的高速客运,成为山西省北部进京的快速铁路专线。
九是铁道部支持山西省发展铁路装备制造业,积极利用相关企业的装备制造能力,这些铁路工程项目建成之后,太原与北京及周边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太原至石家庄1小时、至北京2.5小时、至西安2小时、至郑州2.5小时,将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流动,对促进山西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安徽部分 安徽
2020年再筑5大通道
我省17个市将市市通行快速铁路
王玉
记者昨日从省发改委了解到,《安徽省“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纲要》刚印发半年,该委又在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我省中长期
铁路网规划》目标,力争到2020年,我省17个市将市市互通时速200公里的快速铁路,届时我省内的这些快速铁路网,将与周边省份的铁路网密
切相连,安徽将成为我国南北城市铁路通行的重要省份,其铁路网的地位将是任何省份无法替代的。而在2020年完成的,联通我省的5大铁路通
道,也将构筑成全国铁路网的“主动脉”。
“十一五”:
800亿新建铁路1500公里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将发生明显变化,不仅出行次数、距离和时间将持续增加,而且
对出行质量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出行方式的多样性、舒适性、快捷性和安全性更加受到重视,这就对道路的通行状况、覆盖范围、信息服务
及可选择性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
据省发改委相关处室介绍,“十一五”期间,我省铁路发展将呈现快速发展。在“十一五”建设中,我省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将以合肥为中
心,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综合交通通道建设,增强城市交通能力,提升交通技术装备水平,构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发挥各种运输方
式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建立全面对接长三角经济圈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崛起和社会和谐。
目前正是我省铁路建设的重要时期,铁路建设将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机遇,加快以合肥为中心,连接东部与中西部的综合交通枢
纽建设,消除国家干线的断头和瓶颈,贯通路网通道,提升现有干线技术水平,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扩建改造现有客货站场设施,增加吞吐
和中转能力,逐步确定安徽特别是合肥在国家综合交通网中的枢纽地位,提升安徽的区位优势。
到“十一五”末,我省铁路投资将超过800亿元,新建铁路1500公里以上,增建复线518公里,电气化改造977公里。到2010年,全省铁路营
业里程达到3855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38公里,复线2536公里,电气化线路1977公里,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5.8%和51.3%。
中远期:1335亿元新增5大铁路通道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十一五”期间,我省铁路建设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干支基本协调、连通全部省辖市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铁路网,合肥即成为路网性铁路枢纽。但是这远远不是我省铁路的发展目标,日前我省发改委已经超前谋划出我省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在这份规划中,我省将投资1335亿元修建、拉伸5大铁路通道,贯穿全省各条干线,形成17个地市,市市通行快速列车的局面,同时在全国南北城市连接铁路
网通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届时,我省百姓乘做“高铁”不仅在省内可以自由行走,还可以在全国的铁路网中来去自由。
通道之一:
建立中部地区沿江铁路通道
中长期规划中的首条高铁就是将南京-安庆城际铁路延伸至九江。南京-安庆城际铁路是国家《铁路“十一五”规划》项目,已由国家发
展改革委批准立项,计划今年内动工建设。将南京-安庆城际铁路延伸至九江,并与南昌-九江城际铁路连通,对建立沿江快速客运通道,扩
展长江三角洲城际铁路网覆盖范围,加强东、中部地区经济联系与融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该线路起点接南京枢纽南京南站,终点至昌九城际铁路庐山站,全长410公里,采用城际客运铁路专线技术标准,估算总投资410亿元,其
中,安徽境内全长285公里,估算投资285亿元。
通道之二:
实现华东南北铁路二通道客货分线运输
将合肥-蚌埠客运专线从两头分别延伸至阜阳、商丘和芜湖、杭州。即规划建设商丘-亳州-阜阳-淮南(蚌埠)-合肥-巢湖-芜湖-
宣城-杭州客运专线,实现华东南北铁路第二通道客货分线运输。由于华东南北铁路第二通道运输能力已趋饱和,规划建设该通道内客运专线,并与徐兰、沪汉蓉客运专线及南京-安庆、南京-杭州城际铁路连通,对解决现有华东南北铁路二通道运输能力不足,适应东部地区经济既
好又快地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该线起点接徐兰客运专线商丘站,终点至宁杭城际铁路长兴站,全长750公里,采用客运专线技术标准,估算总投资750亿元。其中,安徽 境内全长677公里,估算投资677亿元。目前,合肥-淮南-蚌埠客运专线已列入国家《铁路“十一五”规划》,项目建议书已由铁道部和安徽
省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通道之三:
构筑华东南北铁路第三通道
据了解,中长期规划中不仅要实现华东南北铁路第二通道,同时还将规划建设漯河-阜阳-六安-庐江-铜陵-黄山-金华-温州铁路,构筑华东南北铁路第三通道。
第三通道的建设,对于根本解决华东地区南北向铁路运输压力,保障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增强路网机动和均衡性等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阜阳-六安、庐江-铜陵段已列入国家《铁路“十一五”规划》,项目建议书已经或即将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该线路起点接阜阳枢纽袁寨站,终点至今千铁路千岛湖站,全长630公里,采用单线Ⅰ级铁路技术标准,兼顾200公里时速客运,估算总投
资190亿元,其中,安徽境内全长560公里,估算投资168亿元。
通道之四:
新增纵贯南北快速客运通道
规划中,还将建设合肥-安庆城际铁路,增加全国南北快速客运铁路通道。该铁路南端与南京-安庆-九江,南昌-九江城际铁路相连,北端与合肥-蚌埠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相接,可以形成南昌至北京方向最为便捷的快速客运通道,对以较小的投入加密全国南北快速客运
网,效果十分明显。
该线路起点接合肥枢纽合肥南站,终点至南京-安庆城际铁路安庆站,该线全长175公里,采用城际客运铁路专线技术标准,估算总投资
175亿元。
通道之五:
沟通南北普通铁路通道
中长期铁路规划绝不仅仅是完成我省的铁路网,该铁路网的建设还将对全国的南北城市通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规划中还有一条较为重要的
铁路线就是将安庆-景德镇铁路连接,该线的建设将增加国家南北普通铁路通道。
该铁路南端与皖赣、鹰厦、横南铁路相连,北端与合九、合蚌、阜阳-六安-庐江铁路相接,可以形成厦门、福州、汕头等地经景德镇,合肥,至北京方向最为径直的运输通道,对于加强东南沿海与内地的联系非常有益。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明确“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引导和加强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工作, 促进工业转型与升级, 特制订《“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规划范围涵盖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产业四个领域, 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一五”时期,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 部分重点行业所需装备水平显著提升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部分重点行业所需装备的技术水平显著增强。成功研制了国内首条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20万吨/年裂解炉、百万吨乙烯裂解气压缩机组和丙烯压缩机组、百万吨乙烯大型冷箱等石化关键设备投入运行。大型冷连轧成套设备实现了从工程策划到投产调试, 从机组能力到品种、质量的全面集成创新。研制成功世界上槽容量最大的400千安铝电解槽。实现了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设备的设计自主化和大部分设备国产化, 批量生产3兆瓦及以下风力发电机组, 并成功应用示范1 000千伏交流、±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建成投产了首套国产化年产100万吨对苯二甲酸 (PTA) 装置, 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第一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成投产。我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投入商用。
(二) 重点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攻克了一大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 部分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重点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改善。截止到2010年,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达127家,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达729家。有色金属行业在铝板带热连轧技术、多金属矿底吹造锍捕集技术、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印染行业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等工艺技术实现突破并在行业内推广使用。化纤行业在碳纤维T300、芳纶1313、芳砜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苯硫醚和玄武岩等高性能纤维上实现了技术突破。建材行业年产12万吨超大型池窑和全氧燃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钢铁行业高效复吹转炉技术、高速连铸技术等工艺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电子信息行业FT-1000CPU芯片和麒麟操作系统应用于“天河一号”高性能计算机, 先进芯片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工具平台完成试点应用, 填补国产EDA工具的多项空白。CPU、移动通信芯片等一批中高端集成电路产品取得突破, 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技术及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强钢铁行业大力推广应用大型高炉的强化冶炼技术、高效低成本洁净钢冶炼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性能预测与控制技术等关键工艺技术, 实现了钢铁工业生产效率有效提高和钢铁产品的成本降低。石化行业开发应用了包括选择性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超低硫柴油加氢技术、吸附脱硫技术等, 可生产硫含量满足国Ⅲ、国Ⅳ排放标准的油品系列清洁燃料。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玻璃窑炉烟气余热发电技术、煤矸石制砖余热发电技术等一批环保技术的自主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信息产业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数字电视领域、电子专用设备仪器领域、信息安全领域、集成电路领域、关键元器件领域、下一代网络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机制有待形成, 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技术创新结合不够紧密。二是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少。三是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投入强度不足和投资分散的问题长期存在, 特别是面向行业基础技术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69%。
二、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 国内外经济科技形势将发生深刻变化, 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产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新挑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时代, 以智能、绿色和普惠为特征的新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各国都在加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战略部署, 试图在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领域抢占制高点。美国、英国政府重新回归重视发展高技术制造业, 德国、日本竭力保持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同时, 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对我国产业发展也造成巨大压力。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必须从源头上改变产业技术薄弱的状况。
(二)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机遇产业技术创新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控制总量、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品种质量、两化融合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资源环境约束、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 要求我国工业必须转变长期依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粗放发展方式, 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增长的新路子。企业技术改造、产业技术升级换代、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等工作都离不开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的保障。
(三)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新需求《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知识密集度高、引领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 作为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加以推进。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突出坚持创新驱动, 加强技术集成和联合攻关, 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充分体现了产业技术创新工作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四)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产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新任务“十二五”是我国实施中长期规划纲要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把握国际经济秩序重构主动权和创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 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产业共性技术、优化工程实验和工程化条件, 完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 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技术创新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支撑, 坚持“企业主体、政策引导;重点突破、总体提升”的原则, 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实现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企业主体、政策引导。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加强产学研结合, 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发挥相关科技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的引导作用, 强化技术创新支持政策, 推进重点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重点突破、总体提升。集中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加强重大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 实现重点产业领域的技术突破。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加快成果转化和应用, 全面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 发展目标
到2015年,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部分领域产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初显成效, 技术水平逐步增强,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1%, 一批骨干企业达到10%以上。
2.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在解决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重点产业技术水平取得显著提升。
3.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行业重点实验室, 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 初步建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培育一批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队伍。
四、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上述目标, 大力推进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 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1.建设一批行业重点实验室
围绕重点工业领域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需要, 整合优势资源, 在现有基础上支持形成一批行业重点实验室;支撑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 在优势力量集中的领域, 新建一批行业重点实验室。
2.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围绕传统产业发展, 依托大型转制院所和骨干企业, 在较为突出的优势领域集中人才、技术和实验条件等资源, 采用新的运行机制和考核办法, 建立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灵活、能为产业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依托骨干企业, 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开发平台, 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推进企业研发能力建设
鼓励企业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 改善科研仪器设备及中试装置, 大力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提升研发能力。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好、具有行业带动性的典型企业, 作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二) 构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1.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推进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创新的新机制, 推动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依托龙头企业, 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技术平台, 统一产业技术标准, 协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共享技术成果, 促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2.加强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在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具有较强技术推广服务能力的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实现区域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发挥中介机构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质量控制等服务功能, 支撑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提升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促进有关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 大力开发关键和共性技术
1.继续加大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的力度
继续加快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 重大新药创制, 大飞机等科技重大专项实施,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鼓励企业为主体参与重大专项, 实现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
2.加强产业重大技术开发
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瓶颈及新兴产业发展急需, 围绕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新材料制备、智能制造、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重点方向, 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和研究院所的支撑作用, 创新研究机制, 组织实施产业重大技术开发, 解决工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四) 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积极推动重大专项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挥产业技术创新引领作用, 支撑重点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推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2.加强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应用
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 加强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降低重点产业领域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在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原材料制造领域, 推广各类先进环保技术, 实现节能、减排、降耗;大力发展高效、节能、少污染排放的工业锅炉、内燃机、电机、风机、水泵、电炉等量大面广的装备和产品;加强轻工业和电子制造业的原材料减量化、产品可回用化、废弃物资源化的技术推广。
3.积极开发先进适用技术为技术改造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品种质量、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为重点, 积极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 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营销物流、流程优化、供应链管理、产品信息化、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化, 支持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和信息化条件下的企业模式创新, 推动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创新, 提高产业间的应用协同和产业集聚水平。
(五) 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 加大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力度, 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 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应用, 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一是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增强集成创新和联合开发, 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掌握相关知识产权, 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标准体系, 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二是着力推进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深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强部省联动机制, 促进产学研合作全面开展。三是制定并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引导社会资源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依托骨干企业,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和系统集成, 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的发展。
五、重点领域技术发展方向
“十二五”及更长一段时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原材料、装备、消费品、信息产业等重点领域, 突破技术瓶颈制约, 开发并掌握一批关键技术, 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一) 原材料工业
1.钢铁工业
重点开发:品种结构调整与升级用先进钢铁材料制备技术, 重大工程与重大装备用关键钢铁材料, 新一代高效、低耗钢铁流程物质流、能量流网络集成优化技术与装备及信息化智能控制技术, 钢铁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废弃物再资源化、再能源化及物质循环关键技术, 钢铁材料低成本、高性能化关键工艺技术, 冶金矿产资源领域安全高效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
2.有色金属工业
重点开发:矿产资源勘查与安全高效开发利用技术, 铝、镁冶炼重大节能技术, 铜、铅、锌短流程连续化节能环保冶金技术, 先进铝、镁合金材料制备技术, 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制备技术, 钨、钼、钛、锆、硅、锗、镓、稀土等稀有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 高效清洁冶炼分离提纯稀土技术, 大型矿产基地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有色金属资源循环与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技术, 有色重金属污染防控及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技术, 选冶生产过程自动检测与仿真优化控制技术等。
3.石化和化工工业
石化重点开发:渣油沸腾床加氢、悬浮床加氢、灵活焦化、重油催化裂化等技术, 符合国Ⅴ标准的清洁燃料技术, 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乙烯装置的裂解、分离、深冷、精馏等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芳烃生产成套技术, 合成基础油及民用航空润滑油制备技术, GF-4、GF-5等系列高档润滑油产品制备技术,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 合成树脂、合成橡胶高性能化技术, 特种合成纤维生产技术, 新型分子筛材料、催化剂载体和制备新技术等。
化工重点开发:氯碱、纯碱及黄磷等基础化工节能技术, 高效、低毒及环境友好农药制备技术, 环保型高档染料、有机颜料制备技术、先进煤气化技术, 高性能绿色、环保及功能涂料制备技术, 大型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 、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ADI) 生产成套技术, 聚苯醚 (MPPO) 应用及改性技术, 高性能聚酰胺 (PA) 、聚碳酸酯 (PC) 等高端化工新材料制备及改性技术, 有机硅深加工技术, 有机氟特种单体及高功能含氟聚合物产业化技术, 再生纤维造纸专用化学品制备技术, 反应-膜分离耦合技术与成套装备, 大型粉煤气化技术, 煤制烯烃技术, 煤制乙二醇技术, 褐煤高效洁净综合利用技术, 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生物质液体燃料 (纤维乙醇) 生产技术, 窑法磷酸生产技术等。
4.建材工业
重点开发:水泥低碳化生产等建筑材料绿色制造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材料制品与结构功能一体化制造技术, 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开发及高效深加工技术, 建材产品的低品位原燃料生产技术, 建材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工业和城市废弃物技术等。
5.新材料产业
重点开发:稀土功能材料、稀有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其他功能合金等特种金属功能材料制备技术, 高品质特殊钢、新型轻合金材料等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制备技术, 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 先进陶瓷、特种玻璃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 树脂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制备技术。
(二) 装备制造业
1.机械工业
重点开发:百万千瓦级核电、水电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煤炭、石油、矿山等资源开采与集输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石化、冶金、有色等材料生产高性能成套装备及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大型工程与施工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现代农业装备与食品深加工设备关键技术, 节能、环保、绿色回收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重要基础件和配套部件设计制造技术,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精密、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制造技术, 为高端装备的技术创新提供支撑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技术。
2.航空航天工业
重点开发:新支线飞机、大型飞机、先进直升机设计、制造、试验、适航验证技术, 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检测技术, 航空电子、机电系统设备及配套零部件生产技术, 飞机客户服务与支援、维修改装技术, 低轨移动通信卫星星座技术, 遥感卫星中型敏捷平台技术, 快速空间应急小卫星技术, 对地观测卫星定量化应用技术, 导航与位置信息网络平台技术, 航天器数字工程样机技术等。
3.轨道交通装备
重点开发:交流传动技术、网络信息控制技术、转向架及动力学技术、制动技术、轻量化技术及气动力学技术, 直流断路器、大负荷开关、铜合金接触导线, 高可靠性基于数字化轨道电路和无线通讯的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ATP) , 列车运行控制及调度系统 (ATC) , 自动驾驶系统 (ATO) 等。
4.船舶工业
重点开发:主流船舶优化与换代技术, LNG船、豪华游船等高新技术船型设计建造技术, 船舶节能减排技术,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设计建造关键技术, 海洋资源探测与监测系统设备技术, 船用柴油机设计制造技术, 自主品牌船用配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 船舶标准化技术等。
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重点开发: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普通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设计制造技术, 先进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 高比能先进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的前瞻性研究和新结构、新工艺等应用技术, 驱动电机系统与核心材料技术, 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关键核心技术等。
(三) 消费品工业
1.轻工业
重点开发:家用电器变频技术、空调器制冷剂 (HFCF) 物质替代技术、太阳能制冷在冰箱和空调中的应用技术, 绿色设计及废弃家电回收利用技术, 造纸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纤维高效利用技术、绿色皮革化工和特殊功能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及高性能纸基新材料, 食品营养等基础理论研究、食品生物技术、食品非热加工技术, 制革和毛皮加工主要工序废水循环使用集成技术, 造纸、塑料、皮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新型环保阻燃塑料制品生产技术, 废塑料改性及综合利用技术, 氢镍电池、新型结构 (卷绕式、管式等) 密封铅酸蓄电池等动力电池设计制造技术, 新型大容量密封铅酸蓄电池设计制造技术, 大幅宽、高车速造纸成套技术与设备, 大型废纸制浆生产成套技术, 高速、宽幅流浆箱、靴式压缩设备等造纸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新型绿色分离设备、蒸发浓缩设备、高速和无菌灌装设备等食品装备设计制造技术, 节能型塑料成型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光机电一体化工业缝制设备设计制造技术等。
2.纺织工业
重点开发:超仿真、差别化、多功能纤维产业化技术, 高性能纤维材料及应用产业化技术, 聚酯多元化产品及技术, 生物质纤维材料产业化及应用和纤维素纤维环保型加工技术, 新型纺纱技术, 纺纱过程质量控制技术, 毛、麻、丝专用纺织加工技术, 新型针织编织技术, 新型机织加工技术, 纺织品的智能加工技术, 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技术, 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技术, 印染在线检测及数字化技术, 纺织品功能整理技术, 环保纺织浆料及特种助剂, 新型纤维及多组分纤维面料染整技术, 节能、环保技术, 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技术, 现代服装制造技术, 差别化、高新纤维制造技术与装备, 新型纺纱设备、新型织造设备、新型非织造布设备、新型印染和后整理设备、关键配套件等的设计制造技术。
3.医药制造业
重点开发: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领域自主知识产权药物, 罕见病用药, 单克隆抗体药物、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及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等新型生物技术药物, 市场用量大的新专利到期药物, 特色化学原料药, 中成药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 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剂型先进、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 高性能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设备及其核心技术部件。
(四) 信息产业
1.电子信息制造业
重点开发:计算机产品工业设计、主板制造、轻薄便携、低功耗、触控技术, 工业控制计算机体系结构;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地面数字电视关键技术,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蓝光高清光盘技术,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数字内容保护技术, 家庭网关技术, 家用电子设备互联技术, 统一的多业务认证平台技术;高端通用芯片技术, 12英寸先进工艺制造线技术和8英寸/6英寸特色工艺技术, BGA、CSP、MCM、WLP、3D、TSV等先进封装和测试技术, 微机电系统 (MEMS) 技术, 先进EDA工具, LED外延生长、芯片制造关键技术;基于SMT技术的新型片式元件, 基于MEMS技术的新型元器件和LTCC技术的无源集成元件;TFT-LCD、PDP、OLED、电子纸、3D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集成电路关键设备、新型平板显示关键设备、半导体级单晶设备、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高亮度LED芯片生产线和后封装设备、新型元件生产设备和表面贴装设备等重点电子专用设备关键技术;新型太阳能电池和高质低成本多晶硅工艺技术、锂离子等绿色电池技术, 高效、高亮度LED器件技术、电子级多晶硅、8-12英寸硅外延片等先进电子材料技术;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 新型移动通信终端关键技术, 全波光纤技术,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线技术, Ka、V频段卫星通信技术, SOC片上集成系统, 无线射频识别 (RFID) 技术, 新型传感器技术, 电磁辐射、信息泄漏防护技术。
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重点开发:非结构化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实时数据库技术, 中间件技术, 嵌入式软件技术, 信息安全软件技术, 智能人机交互技术,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地理信息处理技术, 分布式计算技术, 并行计算技术, 虚拟化技术, 网络化大型软件开发和验证技术, IP多媒体子系统 (IMS) 技术, IPTV中间件 (Middleware) 技术, 新型密码技术, 认证与识别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 不良信息识别、防范与过滤隔离技术, 可信计算技术, 工业现场控制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 软件即服务技术, 信息技术服务关键支撑工具处理技术, 游戏动漫软件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 绿色IT支持软件技术,
3.通信业
重点开发:IMT-Advanced技术, 基于TD-SCDMA/TD-LTE的无线城市技术, 系统架构演进 (SAE) 技术, 光传送网 (OTN) 技术, 分组传送网 (PTN) 技术, 星载处理交换技术;IPV4与IPV6过渡与融合技术, 互联网业务聚合 (Mashup) 技术, 三维互联网 (3D Internet) 技术, 服务质量 (QoS) 业务控制技术, FMC固网移动互通技术, 物联网安全与可靠性技术, 互联网管控溯源机制和关键技术, 统一身份管理 (IDM) 技术。
六、保障措施
(一)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完善促进技术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 加强与教育、科技、财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充分发挥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有效地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工作。
(二)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现有财政资金对工业和信息化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重点支持产业亟需的重大技术研发、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研究, 以及鼓励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引导地方财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投入, 加大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力度。
(三)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继续发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政策的作用, 促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 加快研究制订促进技术创新的新政策。对有利于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及节能减排重大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给予资金奖励。
(四)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倡导科技研究与标准研制同步进行。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转化, 开展国际标准对标活动, 显著提高标准水平。扶持以企业为主体研究制定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 并将有代表性的标准推向国际。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积极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制定自主知识产权支持计划。
(五) 扩大国际科技合作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承担的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更多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加强与国外有关科技发展计划的交流合作, 参与和组织产业技术创新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六)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建立多层次的适合产业技术创新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创造性的中青年科技人才, 特别要培养重大技术研发和系统设计的领军带头人才。注重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过程中培养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重视员工岗位培训, 加强实践环节, 加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到2015年,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将超过一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本土化智能制造装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超过30%;力争到2020年,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
“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重点,除了上述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外,还包括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点应用示范推广等。
而智能制造装备是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作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规划》编制组对30类制造业按照加工对象进行分析,《规划》重点选择了其中对国民经济重要性强、带动范围广、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
这八类重大智能制造装备所涉及和涵盖的行业领域有哪些?是否代表了“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的重点方向?
八类智能制造装备主要是成套装备,突出制造业所需装备,针对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印刷等制造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需要,通过集成创新,开发八类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重点,除了上述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外,还包括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点应用示范推广等。
在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方面,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重点突破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等九大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
在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方面,围绕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研发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发新型传感器及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八个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
在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方面,将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军工、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规划》提出实施创新发展工程、调整产业组织结构、突出品牌质量建设、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五大任务。
围绕上述重点领域,未来5~10年,我国智能装备的发展要实现哪些突破?具体目标是什么?
总体目标是:经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
点评:有关部门似乎最为关注的就是所谓规划了,乐于提出与设计若干年后的目标。但那些目标的兑现往往是经不起推敲与检验的。同时,也看不到为实现目标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在系列的改革方面。
与此同时,《规划》还提出了四个具体目标: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销售收入超过一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本土化智能制造装备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需求,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点评:这种数字的提出如果没有任何依据就是毫无意义的。
二是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
三是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企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点评:搞不好就成了“培育”产能扩张的温床。
四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完善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培养一大批知识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点评:事实上,在现行体制下,企业极少有创新的动力,做做表面文章到是可能的,目的是为了赢得能创新的名义,以获得边际收益。
这些目标是在什么基础上提出的,又是如何测算的?从目前的行业情况看,要实现这个目标是否存在一定难度?
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在此基础上经过科学分析与测算的。
“十一五”期间,我国机械工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中主要领域年均增长率接近30%。如果“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增长率实现1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按年均增长率25%计算。到2015年,产业销售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
点评:这完全是一种静态不变的猜测法,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价值。
从重点领域看,目前智能制造装备两个重点行业——智能化的基础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基本在30%左右,智能化的矿物加工设备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只有10%,而智能化的食品饮料、造纸及印刷机械国内基本为空白。因此,《规划》提出到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整体上达到30%的目标。
从研发水平看,国外相当数量的智能制造装备跨国公司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都超过了10%,在国内只有少数智能制造装备龙头企业如和利时公司、沈阳机床等在5%以上,其他大部分企业在2%左右。基于此,提出了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的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资金的支持,同样需要项目的支撑。然而作为未来发展重点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其展现出的市场潜力是可以看到的。
【南京市十二五规划】推荐阅读: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10-17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考勤制度06-27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11-29
南京南京影评11-09
南京南京影评范文10-17
南京市中考作文06-08
南京市物业条例06-23
南京市绿地技术规程07-02
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09-16
南京市司法鉴定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