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程序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程序(精选7篇)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程序 篇1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和考察

1、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

(1)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各党支部要建立《申请入党人员名册》,及时安排支部党员与申请人谈话,进行教育培养。

(2)党支部根据申请人的条件和表现,经过认真衡量和审议,召开支委会或支部大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报党总支审核。

(3)党总支对各支部上报的入党积极分子名单审核通过后,及时下发《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并由党支部按表内规定的项目负责填写和保管。(具体要求见附件3)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一般情况下每半年进行两次,并根据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和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有增有减,滚动发展。

2、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

(1)确定培养联系人。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后,党支部要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定期进行谈话,了解其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

(2)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内容包括:入党申请书、自传、《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思想汇报及本人向党组织需要说明的材料等。入党积极分子的档案材料由所在单位党支部妥为保管,入党积极分子在培养考察期间毕业离校或调动工作时,所在单位党支部要将档案材料转往其所去单位的党组织保管。

(3)入党积极分子要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学习、工作和其他有关情况。书面思想汇报,一般要求每半年至少一次。

(4)党支部要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的教育。要吸收他们参加党内的有关活动,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5)党支部要定期考察分析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学习情况、工作表现、群众反映、本人历史、家庭成员和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等。根据考察情况,采取写实的方法,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中填写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情况。

(二)发展对象的确定和继续培养考察

1、确定发展对象。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充分听取培养联系人及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认为比较成熟、基本具备入党条件的,可以确定为发展对象。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学生要求在思想、学习、工作各方面能够体现先进性,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优良(智育和综合考评排名在班级中等以上)。

2、理论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各学院党总支(直属支部)要通过党校分校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的培训,在此基础上,推荐近期可列为发展对象的学生,参加学校党校举办的发展对象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前,必须有学校党

校和党校分校的结业证书。中学阶段已参加过所在中学党校培训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学校党校发展对象培训班学习。

3、政治审查。党支部对发展对象要进行政治审查。政审方式: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政审内容: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政审结束后,各党支部要根据政审情况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填入《政治审查报告表》,由政审人员签字生效。(具体要求见附件3)

4、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党支部要通过个别交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内外有关人员对发展对象的意见,并以座谈会纪要的形式作为入党预审材料之一。(具体要求见附件3)

5、公示。对发展对象的有关材料上报党总支预审前,党支部要把建党对象的有关情况分别在学习区和公寓(社区)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发展对象的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申请入党日期、学习(工作)单位、职务、智育和综合考评在班级中的名次等,公示期为7天。

6、整理材料上报上级党组织审议。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党支部要对所有材料(入党申请、个人自传、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思想汇报、《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审批表》、党校结

业证书、政审材料(《政治审查报告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座谈会纪要、公示情况表等进行汇总整理,并报上级党组织审议。

(三)预备党员的审批和接收

1、预审。党委授权的党总支收到发展对象的入党材料后,要派专人对入党材料进行预审,主要审查程序是否规范,材料是否齐备,条件是否成熟。教职工和直属党支部的发展对象的入党材料送交校党委组织部预审。预审合格后,党总支(直属支部)按要求填写《发展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加盖党组织公章报校党委组织部备案,符合要求的,由校党委组织部发给《入党志愿书》。

2、确定介绍人。通过预审后,党支部要确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以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或由党组织指定。由党组织指定的,也要经本人同意,不能硬性指派。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或尚在缓期登记期间的党员,不能做入党介绍人。

3、党支部要对申请人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4、召开支部大会,集体讨论表决作出决议。会议的主要程序是:

(1)申请人宣读《入党志愿书》,汇报有关情况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2)入党介绍人介绍申请人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自己的意见。(3)支部报告对申请人的审查情况及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情况。(4)与会党员发表意见,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讨论。(5)申请人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6)

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的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因故不能到会的正式党员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内),即可作出同意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决议。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7)支部书记宣读大会决议,并填入《入党志愿书》。

5、入党前谈话。党委(授权党总支)审批前,应指派专人同申请人谈话,作进一步的考察和教育。谈话人应将谈话的情况和自己对申请人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中,并向党组织汇报。

6、上级党组织审批。党委(授权党总支)对支部报批的预备党员材料要进行审议,经集体讨论,表决决定是否吸收为预备党员,签署审批意见,并做好会议记录。授权党总支的审批意见应签署在《入党志愿书》中“党总支审查(审批)意见”栏,并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然后报送校党委组织部加盖“授权章”,并办理相关事宜。

党委(授权党总支)对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六个月。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程序 篇2

1 目前高校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存在的问题

1.1 入党积极分子思想认识上的问题

一些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不够纯正, 多数同学在言语上表示自己愿意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 但思想上或行动上容易出现偏差。部分同学对思想上入党的要求重视不够, 有些同学认为思想上入党固然重要, 但在当今商业化的社会, 在实际工作中不好把握, 他们大多认为只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言语上没有什么错误, 就可以笼统地概括为入党动机端正。

1.2 党组织培养方式上的问题

首先是教育内容没有结合当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国际国内时事政治或有关国计民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目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主要包括一些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的教育,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 以及怎样争取做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教育等内容。

其次, 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习惯做法是作报告、放录像、组织讨论和交流、写心得体会。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参观学习, 请进来一些优秀党员等作报告, 坚持“走出去, 请进来”的原则。

2 正确认识培养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意义

2.1 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党员的质量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是党员力量的重要来源。入党积极分子是高校党组织发展工作的基础, 只有在重视和着力培养大批入党积极分子基础上, 才能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 同时也能保证党组织发展工作的质量。

2.2 通过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能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

入党积极分子的先进性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境界, 它更是在实践中的积极参与以及奉献行为。他们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方面, 起着带头、示范作用;在日常活动、党日活动、社会活动中, 起着表率、凝聚作用;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上, 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入党积极分子的言行和形象在广大学生中有很强的号召作用, 目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成长, 其他学生也能耳濡目染地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

3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几点思考

3.1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安排思想教育内容

根据培养对象的具体实际,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比如:入党积极分子可按小组学习, 在培养小组学习会上, 可给大家作主题讲座, 明确学习相关内容的重要意义, 结合国内情况和国际形势详细阐述其核心思想, 结合实际情况向同学提出要求, 在学习的同时深刻领会其精髓并运用于学习生活中, 培养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要求他们在专业知识上下工夫, 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 在坚定的政治信念下, 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进, 不断与时俱进地完善自身。

3.2 老师与学生, 理论与实践, 历史与现实的多层面的互动性

可以邀请部分老干部、老党员与学生通过一对一交流、座谈, 通过共同学习有关理论文章等形式, 引导学生畅谈理想、信念, 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 加深对党的认识, 逐步使学生们端正入党动机, 并通过谈心、写心得体会、思想汇报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受到很好的启迪和教育。如, 在报刊上剪取一些有关党的优良传统, 党员的模范事迹和党的理论文章, 供同学们学习, 并让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 写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3.3 现身说法的情感启迪使思政教育潜移默化

老党员、老教师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入党历程, 用亲切而通俗易懂的话语向同学们讲诉自己对党的深情和作为一名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所得到的收获和启示。老党员们能够用行动、言语、思想关心和影响下一代学生, 帮助并引导学生克服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 从而一步一步的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使学生更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

3.4 个别提高与全面转化相结合

老党员们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多次接触交流后, 能指出个别学生思想上、认识上有时存在的意志薄弱, 观察片面, 言传误解及粗心、灰心、虚荣心等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真诚地指导他们把学习压力转化为动力;把理论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把人生价值观转化为理想追求和就业观。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高尚的精神风貌, 是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和先进典型, 为学校校风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了典范, 也是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具体体现。

4 结论

在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 离退休老同志、老党员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这支队伍中, 有老教授、老党员、老干部;有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专家;他们有的亲自经历过战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锻炼, 有丰富的斗争经验, 立场鲜明, 信念坚定, 是政治上坚定的一代。这支庞大的队伍, 对青年的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实践证明, 与学校“关工委”联合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是一条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子, 不仅充分发挥了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具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干部、老党员的作用, 向学生展示了老党员的人格魅力和品格, 而且使他们在关心下一代方面施展自己的才能找到新途径, 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洁.新时期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17) .

[2]胡孝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青年科学, 2009 (4) .

[3]田华.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程序 篇3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 教育培养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5-0019-02

大学生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最有效途径。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笔者所在的党总支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建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2008年3月开始,就以学生党支部为载体,持之以恒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实践岗活动,将传统的“互联共建”活动不断延伸与创新,努力搭建了党员培养教育发展工作新平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实施背景

1.高职院校党员发展现状: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最后一个学期为实习期,学生实际在校时间仅为两年半。随着入党积极分子数量的不断增加,出现正式党员与培养对象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加之培养时间紧迫,三年学制中培养一名学生入党的周期大约要两年时间,还存在学生提前进入就业程序等因素,使得培养不到位,往往是成熟一批,发展一批,毕业一批,出现学生党员断层现象。考察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出现了一些“重发展轻培养”、“重数量轻质量”、“重学生干部轻一般学生”的不良现象。

2.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急剧的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给处于人生转型期的高职学生群体带来了心理和生理上更大的冲击。高职生在高中时通常被划为中低等生,加上比同龄的大学生较早地面临着择业及社会化的问题,同时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还常常伴随有自卑、厌学、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所以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认同远远不及普通大学生。尤其是刚进校的大一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习、经济、感情、就业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使他们倍感生活的迷茫。

二、实施目的

进一步加强学生支部建设,规范党员发展尤其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管理、沟通协调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刚进校的大一新班学生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找到学习和心理调适的最有效路径,指导新班班干部工作,协助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一各班班集体尽快形成。

三、实施方式

入党积极分子实践岗活动由系部党总支直接领导,学生党支部具体负责实施。在参加党校培训后,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二年级的学生中遴选出最优秀的学生,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分散到大一各团支部参与班级管理,采取集中理论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个人思想汇报、撰写调查报告、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活动,每组活动时间为一学期。从新生入学开始,积极分子就以助理班主任的身份下到各班级,积极宣传党团知识,关注新生心理动向,督促各班早晚自习,检查寝室内务,开展特色活动,引导学生自学成才。实践岗实行严格的例会制,每周由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召开总结交流会,成员们结合实践岗位的体会,就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交流,并商讨解决的方法。成员每周交总结一份,由学生党支部书记查阅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年终,由各班学生测评,评选出优秀成员。实践岗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岗位职责明确,交流务实有效。总支也把是否参加实践岗活动上报学院组织人事处,作为党员发展的重要依据,最后上报到党委审批,以期提高党员的质量与数量,形成高职院校自身特有的大学生党员梯队。

四、取得的成果

入党积极分子实践岗活动开展近两年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班级建设指导工作、班风学风建设工作、下班下寝谈心工作,成效显著。

1.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意识不断增强,政治素质大大提升。入党积极分子下班除了日常的班级管理之外,关键的一项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增强学生对党团组织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我党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感和认同。作为党的宣传员,自身政治素质的提高必不可少。除自学党建知识外,支部不定期组织成员学习党建理论以及中央重大的举措、重大的会议精神和国际国内时事,并要求学生在所下班级开展生动活泼的理论宣传活动。成员们在实践中学理论,又将理论贯穿于实践,他们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不断坚定,成为系部学生工作的坚强保障。

2.学生党建工作与其他相关工作和谐融洽,互相促进。一是党建工作促教学工作。实践岗活动以专业对口为原则,安排政治素质较高、专业成绩优秀的积极分子下班,对于指导大一新生的专业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每年新生入学,我们都会举行各专业学习经验交流会,大二学生传经送宝,解惑答疑,真正做到了围绕教学中心抓党建。二是党建工作促学生工作。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支撑的互动关系。学生党建工作是龙头,学生工作是综合,两者结合,优势互补,互利双赢。通过扎扎实实地实践岗活动的开展,笔者所在系部各班班风纯正,学风优良,学生工作特色逐渐凸显。三是党建工作带团建。学生支部指导和带领团总支进行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党员干部亲自进行团学干部培训,指导团总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3.积极分子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个人与集体互利双赢。班级管理涉及到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班委会、团支部建设,特色活动,班风、学风等诸多问题。要管理好一个班级,积极分子必须沟通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及时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使班级沿着健康、团结、奋进的目标持续发展。一年的实践活动,积极分子以系部优秀班级评比为契机,全力以赴加大管理力度,充分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学习、沟通协调、组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系部各班级也在成员们的带动下稳定发展,实践岗活动真正做到了个人与集体的双赢。

4.搭建桥梁,学生、班主任、年级、系部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积极分子经常深入班级、寝室,成为大一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和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所下班级出现问题,积极分子总是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反映情况,虚心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和处理班级情况和问题。实践岗活动是根据专业对口的原则分配学生的,这就使得大一和大二年级之间形成一种专业对接,积极分子所在班级与其所下班级经常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专业竞赛等活动,高年级的传帮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每周一次的交流总结会,是一次班级情况汇报会,每次我们都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班级情况,实践岗活动无疑为系部掌握班级搭设了一座桥梁。通过成员们的辛勤投入,成员自身的政治、思想、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都有极大提升。实践岗出来的同学,个个都能独挡一面,成为系部和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大一新生中出现的心理、生活、学习等问题也经过成员们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而得以部分解决,整个系部学生思想稳定、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形成一种团结奋进的良好态势。

五、创新之处

1.创新助理班主任形式,实现了党员发展与学生心理成长的连续性。实践岗活动与一般意义上的助理班主任在工作内容、形式及身份上有所不同。实践岗成员的工作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班级管理,更重要的是专业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经常性的下班下寝,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有效地学习专业,也在互帮互助中,稳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成绩。解决学弟学妹在思想上、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帮助大一新生纠正与完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解决了党员发展尤其是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的掉链现象,完成了由一名普通学生到入党积极分子再到预备党员的连续性教育,使得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和培养都落到实处。

2.实现党建工作与团学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融合。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其自身的重点和特点,针对目前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充分利用入党积极分子实践岗教育培养活动的开展,与时俱进,将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和学生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专题讲座、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及学风建设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工作热情,把党性教育渗透其中,增强党建工作的趣味性,创新党建方式,提高党建效果。实践岗活动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以人为本,找到了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合点。成员的示范效应特别强,每期实践岗活动结束,成员与所下班级学生结下很深的友谊,并且长远地影响下一届学生。每届新生来校,大二学生总是争先恐后要求参加带班活动,这也成了系部学生的一大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龚海宏.高职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2]张带芳.高职院校当代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问题探讨[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林涌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矛盾与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程序 篇4

2009.2一、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工作是在党总支领导下,由党总支组织员、班主任及团支部具体组织实施。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条件:

(一)已经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二)政治思想品德修养优良,能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学习态度端正、方向明确、勤奋刻苦,(大一第二学期以上)原则上学习成绩名列本班级前1/2;

(四)(大二年级以上)综合测评等级为A等;

(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注重综合素质拓展提高,团结同学,群众基础好;

(六)对在院、系及班级担任学生干部的同学和在“提增”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同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三、入党积极分子推荐的运作程序:

(一)党总支组织员召集各班班主任会议部署;

(二)各班班主任会同班级团支书,依据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条件,拟定入党积极分子初步人选;

(三)在班主任老师的主持下,召集团支委扩大会议(由团支委委员、班长、党员代表组成)讨论通过;

(四)在班级范围内公示;

(五)将入党积极分子名单报送党总支组织员;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计划 篇5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积极慎重做好新党员的 发展工作。

二、工作要点

1、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采取集中与分散,辅导与自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十五大和十五六中全会的精神,以及党的基本知识等。

2、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结合各自岗位开展创优活动,积极争做新时期的先锋战士,在群众中起好表率作用。

3、进一步完善培训登记制度,充分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时间,做到有内容、有记录、有体会,效果显著;切实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帮教措施。

三、培训内容及要求。

1、内容:党的基本知识培训。

要求:通过培训,使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历史、党的性质、任务、宗旨、党员义务、权利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而端正入党动机,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入党。

2、内容:党的基本知识测试。

要求:通过自学、测试,使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明确党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坚定入党信念,并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3、内容:理想、信念、宗旨教育。

要求: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通过学习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入党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内容:开展“知党、爱党、信党、跟党”主题教育。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程序 篇6

一新时期大学新生信仰心理的基本特点

大学新生总体上是一个积极的群体, 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 但是有部分新生的信仰意志相对薄弱。当代大学新生大多数对党怀有浓厚的感情, 能客观地评价党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正确认识到党在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愿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然而,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时, 比如少数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表里如一, 踏踏实实, 得到的经济收益却比别人少, 社会地位也比别人低, 反之, 有些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在人前一套, 人后一套, 这种言行举止亵渎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玷污了集体主义价值观, 但得到了丰厚的经济利益, 让大学新生丧失了对党和共产主义的信心。

网络时代导致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严重的信仰危机。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一个全方侠的网络时代, 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在硬件上网络化, 在软件上信息化。可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它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一方面, 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交流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利条件, 感觉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 网络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准呈狭隘和浅薄的趋势, 削弱了人们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最近的一项关于后现代语境下大学校园亚文化的调查发现, 90%的大学生在信仰方面表现出了令人担忧的“超然物外”的游离状态, 由此表明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确实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信仰危机, 即在信仰心态游离于信与不信之间, 信仰对象多元中显得有些混乱, 信仰的性质方面有逃避现实模糊科学、躲避崇高、消解中心的趋向, 信仰行为脱离理性、缺乏自觉显得有点异化。[1]

多数新生对信仰仍处于朦胧状态, 易受外界影响。现在的大学新生基本上都是90后, 由于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影响, 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冲击, 这些90后的孩子认为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重物质多于精神”的社会。虽然共产党内部确实会有一些腐败现象产生, 社会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使得这些学生在信仰上出现矛盾和困惑。其中一些大学新生就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心理, 以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 觉得马克思主义已经落后, 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即使有一定作用也是不如资本主义的。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 大学生思想越来越实际, 他们看到入党有利于就业, 对马克思主义不是真学、真信、真懂, 仅仅作为就业的砝码。

政治热情下降, 部分大学新生入党积极性不高。近年来, 虽然大学新生中的党员数量呈上升趋势, 但总体而言, 高中时期入党的学生数量有限, 大一的党建工作直接关系新生对党的直观认识和对待组织生活的态度。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30年后, “阶级斗争”、“政治运动”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关注圈。由于政治民主体制以渐进的方式日趋成熟, 相对于建国初期, 人民的政治热情相对下降。没有背过毛主席语录、较少参与党建教育的大学新生, 普遍对党的发展历史缺乏深刻的、全面的了解, 面对多彩的大学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丰富的社团工作, 入党需求被放在了次之位置。

大学新生的迷信现象并不严重。少部分同学拥有自己的幸运物品, 如平安符、幸运数字等, 但只是觉得好奇好玩;有的同学拜过神, 但其实并不相信;对于星座、运程方面的资料也是看完就算了。随着科学的发展, 大学新生对于人类在自然和社会未被认识的规律作用面前无能为力的情况下, 所虚拟出来的超自然力量的主观认识也慢慢增多, 我们不能因此放松警惕。以往有一些大学生曾经沉迷于法轮功, 不仅荒废了学业, 严重者丧失性命。有些大学新生对非科学的超自然书籍十分青睐, 以此来躲避现实社会,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仍然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些现象主要源于他们对唯物主义的怀疑, 对马克思主义有所动摇导致的。[2]

二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育人目标。加强大学新生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共产党的先进性的了解和认识, 进一步调动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 促进大学生自觉加强政治理论修养, 提高思想觉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3]

开展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在党的十六大中,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要想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 就需要一群高政治素养, 管理经验丰富且高技术水平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当代的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人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未来, 决定着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所以, 我国共产党要想达到这个目标, 就需要全面加强对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 提升大学新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特别是要加强大学新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坚定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开展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有利于大学生及时了解党的奋斗目标和路线、方针政策, 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努力方向, 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开展。

开展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遵循的规律。党要永远保持青春活力, 就必须不断吐故纳新。吸收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入党, 就是为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抓好大学生入党工作, 不仅要讲究数量, 更关键的要讲究质量。现在的大学新生年龄普遍较小, 社会阅历也浅, 多是从校门到校门。他们缺乏对新旧社会、改革开放前后的直接体验, 加之社会上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影响, 确有一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淡薄, 对党的历史、纲领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深刻。大学生在组织上入了党, 在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的现象依然存在, 而要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是要搞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开展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为这个伟大组织中的一员, 是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最高政治追求, 也是他们人生的政治归宿。目前高校中申请入党的大学新生比例在逐年提高, 学生党员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大学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也处于对精神资源摄取的最强烈时期, 这一时期是教育培养人的最佳时期。这就为我们开展教育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列宁曾明确指出, 共产主义思想必须灌输。对学生中的这种政治热情, 我们要因势利导,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不能指望学生的共产主义觉悟自发提高。这既是从组织发展和党的建设考虑, 也是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考虑, 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内容必须依据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党章的基本要求来设计。

科学发展观理论教育。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是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包含了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坚持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动力;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坚持统筹兼顾, 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验的总结。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党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我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历史, 是一部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进行不懈战斗的历史, 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而不懈努力的历史。通过党的历史和基本国情的教育, 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增强大学生对党的热爱。国情教育的重点是使大学生知道我国将要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国家底子薄, 生产力不发达, 同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0693的差距, 进而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4]

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从我国基本国情来看,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即: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并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来看, 主要目的是要让大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加强坚持基本路线的决心。所以, 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需要包含党的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的教育, 形势政策教育的重点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形势的方法, 分清主流和支流。目前,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各种矛盾、问题很多, 部分学生产生困惑和迷惘, 也影响了他们正确的政治观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 将形势政策教育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党的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理论是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重要内容。对新入校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培训, 其主要内容包括熟识党的性质、纲领, 了解其奋斗目标、宗旨, 知道入党条件和熟记党员的基本义务和基本权利, 了解入党章程和党的先进性, 明确加入共产党的信心和决心, 并且初步掌握入党的程序和基本材料的撰写方法, 明确入党的途径和努力方向。

四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方式

以党校培训为抓手,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理论教育。一是在大学新生刚刚入校时, 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的启发式教育。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其政治地位和新生大学生的入党要求, 主要包含“三讲清”, 即:讲清党性、历史地位, 讲清入党意义, 讲清入党条件。要养成热爱党的思想, 积极入党的党风和学习党章的热情氛围。二是以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为契机, 加强党的基本理论的教育培训。

以党员联系为抓手,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榜样教育。选拔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参与新生的接待和日常交流、进行自我约束, 承担着新生班主任助理。一方面来说, 填补了学校管理层人员数量不足, 另一方面, 也增加了学生党员与新生的日常交流, 通过这种交流让新生找到与党员之间的距离和不足, 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让大学新生更好地接触学生党员, 减少入党的神秘感, 入党是为了使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与新生面对面的交流, 把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与素质展示给新生, 让新生感到学有榜样, 增强入党的紧迫感。

以社会实践为抓手, 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体验教育。大学新生对党的性质的了解还不是很深入, 一般只是单方面的对其理论进行学习, 没有从实践的角度来对党的先进性进行深入的体验。这需要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摸索, 逐渐进步。为了补充积极分子在实践上的缺失, 就需要利用各种校外资源, 搭建一个校外实践平台。首先要不限时间地组织学生去感受我国进行改革开放而产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了解我国的国情, 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次, 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努力工作, 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以党组织生活为平台,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陶冶教育。党内生活的实践证明, 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党员的重要组织措施。与此同时, 这也是对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必经之路。吸纳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的生活, 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勇往直前, 追求上进, 明确入党的动机, 坚定入党的信心。要让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到党的组织生活中来, 可以通过党的专题研讨会、专题座谈会以及生活的考察活动, 来陶冶新生的情操, 激发新生们自觉加入中国共产党。

通过团内活动的方式,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引导教育。中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帮手, 也是她的后备力量。组织好团内的思想教育工作, 组织新生了解党的基本常识, 是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必经之路。要加强对新生团支部组织事务的引导, 依托团支部组织生活, 引导新生团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 增强大学新生对党的了解。

以社团活动为平台, 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自我教育。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思想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环节矛盾运动的结果。要使学生真正吸收消化教育内容, 仅靠外在的教育还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经过内化并外化成行动才算完成一个基本循环。因而在对大学生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时, 还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条件和空间。大学生政治性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 要积极组织大学新生积极参与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研究会以及党章学习小组等政治性社团组织, 使广大同学在参加社团活动中接受教育, 强化入党的意识。

总之,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阶段是党员教育的初始阶段, 也是我们激发新生政治热情, 积极要求进步, 向党组织靠拢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敢于创新, 勇于实践, 积极探索, 抓好落实, 不断改进和推行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新机制, 以提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质量, 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林丽.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危机的现实表现[J].科教文汇, 2007 (8) :89.

[2]黄雪美, 马展成, 等.大学新生信仰心理调查与分析[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7 (20) :83-84.

[3]莫坷, 赵君, 等.大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机制研究[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版) , 2008 (4) .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程序 篇7

【摘要】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基层党支部在积极分子选拔、早期培养、入党动机、教育管理、考察中存在一些不足,结合住宿书院这一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可以更好、更直接的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这对于基层党组织加强对积极分子的选拨、教育、管理也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党建工作;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住宿书院制

一、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教育。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的优秀团员、学生骨干吸收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由此可见,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历来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吸收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进入党的队伍,对于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为党培养后备人才、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积极分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入党动机考查不够深入细致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最基本的出发点,决定着一个人入党过程的思想和行为。在党员发展工作中,考查申请人入党动机是保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学习成绩或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侧重于对学生当前的考查,对入党后是否还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考查不够。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进行考查时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就难以做到严把入口关,以致有些入党动机不端正的学生进入了党组织。

2、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形式单一

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只注重党课的培训。党校每年制定培养计划和党课开课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积极分子上党课,进行理论学习。集中学习结束后,组织测试,合格者颁发党课结业证书。有的高校在集中开设党课的基础上,为积极分子布置课后学习和讨论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但疏于监督和管理,效果不明显。有的高校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党课外,只是定期收取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有的高校实行党员联系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即一名党员联系培养 5名左右入党积极分子,但由于相互接触时间少、缺少动力机制等因素,又疏于考核,因而常常变得形式化,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入党积极分子期间是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是培养其能力的关键时期,却因培养形式过于单一,时间过于短暂,教育模式过于形式,未能真正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3、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有待进一步持续化

很多学生从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再学习,尤其是缺乏理论知识、政治修养的继续提升,造成有些入党积极分子在发展大会后党组织谈话时明显表现出对政治理论及党务知识的陌生。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方面缺乏连续性,不能仅看重培训班的集中教育,更应在入党前跟踪关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真正使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做到“严格甄选,全程把关”,进一步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管理工作的持续性。

三、结合住宿书院制,创新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模式

近年来,部分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积极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进行“住宿书院制”管理改革,实行“书院”办公进公寓,教育管理进公寓,贴近学生,贴心服务,取得了一些成效。高校学生公寓既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交流思想,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因此,结合住宿书院制,把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延伸和深入到学生公寓,积极创新高校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新模式。

1、营造住宿书院党团学习环境,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学习

在各学生公寓设立党团活动室、党团阅览室、先锋模范走廊等党团活动阵地,悬挂党旗、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义务、发展党员程序、党员学习制度等,定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章、党史,组织专题学习会,观看红色電影,加强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在各学生公寓设立若干党小组,每一组由2名学生党员、8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组织党小组学习,定期发放学习手册,书写学习心得体会,营造浓厚的住宿书院学习氛围,增强党的理论知识修养。

2、创新入党积极分子分子教育培养新模式,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积极性

随着高校住宿书院制建设的开展,负责学生管理的团委、基层党组织以及辅导员老师入驻学生公寓办公,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支部书记、积极分子培养人可以经常性的走入积极分子的宿舍,利用课余时间了解积极分子的生活学习,更好地加强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基层党组织通过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深入了解,各公寓楼层可设立宿舍导生制度,也就是从入党积极分子中选拔优秀学生担任宿舍导生,负责带动宿舍同学营造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示范宿舍”、“入党积极分子文明之家”、“公寓监督服务岗”、“楼层安全巡视岗”、“入党积极分子服务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宿舍导生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的积极性,为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改善积极分子培养形式单一的状况,也有利于促进他们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不断地端正入党动机、真正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强党性。

3、以新媒体为载体,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多效育人功能

随着我国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高校基础党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拓展党建工作的空间,不断强化校园网络建设和手机平台建设,使其成为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高校各住宿书院基层党组织可以按照“内容新颖、知识性强、互动性强、寓教于乐、图文并茂、多媒体化”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的优势,一方面建立网上党校,开设网站专题,丰富学习内容。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公寓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使得其培养教育不再依赖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各基层党组织可以注册微信公众号,党小组可以建立微信群、QQ群、手机飞信群等网络阵地,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发布紧扣时代脉搏、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和内容,宣传积极、健康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 把网络的优势和政治理论学习、校园文化建设、对内对外宣传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网络增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员组织生活的效果,从而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发挥新媒体的多效育人功能。

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该努力研究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的工作的特点,因势利导,重视住宿书院党建工作,把握高校学生公寓的特点,不断结合公寓中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新模式,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从而构建住宿书院育人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刘莉,尚娟芳.浅议新时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与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9期,259-260页.

[2]匡晋梅.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第181-182页.

[3]吕浣葳.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工作研究[J].科教文汇2012年第10期,173-173页.

[4]彭浩,赖日辉.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思考与模式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81-82页.

[5]许子健.独立学院学生公寓楼层党小组的实践探索[J].经济视角旬刊,2012年04期,151-153页.

课题项目

上一篇:园区非公企业党委职责下一篇:华为整合营销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