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伟事迹有感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张伟事迹有感(精选11篇)

读张伟事迹有感 篇1

——做新时期焦裕禄精神的践行者

“长流满眼泪,不敢放悲声。剜却心头肉,不换亲兄弟。美德传千里,爱心献学生。秋去一掊土,自此万均重”。人民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因病去世后其好友写下上面这段话,表达悲痛心请,更是张伟校长工作一生,服务人民,奉献学生,大公无私的真实写照。更是新时期焦裕禄精神“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的体现。

焦裕禄精神犹如一座丰碑巍巍矗立。总书记说: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今天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就要深入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结合新的实际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新时期我们广大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响应总书记号召,接过张伟同志的接力棒,继续践行焦裕禄精神,走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执政为公?如何践行党的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精神需求,从自我做起照照镜子正好衣冠?

践行焦裕禄精神要做时代的弄潮者。“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使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的领域研究实践教学理念,敢想前人所不曾想,敢做前人所不曾做。以毕生的精力,辛勤的汗水,开拓创新教育教学理。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践行者和积极推进者。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寻找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

践行焦裕禄精神要做坚定的信奉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数百年屈辱历史中走出来的革命力量,是中华民族艰难发展的实践者,是中华民族奔向富强的引领者。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动摇,坚定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定中华民族富强文明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梦不动摇。作为教育系统的工作者,我们应该在爱护学生奉献自己中坚定党的教育事业不动摇。

践行焦裕禄精神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为学识渊博的人成为老师,行为端正的人成为典范,都是修身养性的名言。只有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才能教育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首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在教育中,爱是灵魂和生命。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其次,教书育人需要有敢于将冷板凳坐热的耐心。甘于默默奉献内心如火一样炽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熊熊之火。激发学生的斗志,树立信心,让他们有必胜决心,这样才能在“创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坚战。

读张伟事迹有感 篇2

岁月匆匆, 转眼间自己在教师的岗位上也已工作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回首任教以来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 其中经历的酸甜苦辣令我思绪万千。有人认为教师的生活单调而平凡, 往往今天是昨天的重复, 明天又是昨天的翻版。也有的人由于不甚了解而羡慕高校教师工作的清闲稳定, 但作为身处教学一线每天都和大量像自己孩子们的学生接触的老师, 笔者想说, 可以在平凡的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就是不平凡。这里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 每一天我都觉得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在加强, 每一天都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作为一名教师, 我为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感到骄傲, 为拥有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感到知足, 漫步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里内心的宁静充实而感到快乐。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是百年大计, 教书也是一个漫长的育人之旅。在教学中, 我尝试着努力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那么, 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呢?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意思是老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人, 又是被学习的模范和榜样。知识渊博所以成为传授知识的人, 品德高尚所以成为模范和榜样。唐代韩愈在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说的就是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 即教授做人的道理, 第二才是知识技能。但教育学生并不是多上几节思品课, 让学生背诵手册里日常行为规范就能做到的。“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 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师尤其作为党员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积极模范表率作用, 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言谈风貌。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 让学生佩服, 从而仿效。

几年前作为一名刚上岗的新老师, 一开始我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幸运的是, 学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工作给予很多关心和帮助, 尤其是同一教研室的同事在教学方法上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 逐渐获取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还记得第一次面对学生, 我内心的不安当时可以用色厉内荏来形容。学生中大部分是男生班里也只有几个女生, 担心男生可能调皮捣蛋不太好管理, 所以上课时我都努力地维持好课堂秩序, 以显示老师的威信, 对于回答不出问题或没有完成布置任务的学生更是要求比较严格, 这样上完课下来都觉得身心疲惫了。但是这样的效果并不良好, 有的班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老师累学生的积极性似乎也不高。有时看到学生因课堂上提问不会, 十分可怜低着头又偷偷看我希望老师原谅的样子, 让我好气又好笑同时感到这帮孩子的可爱纯真, 不禁思考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真正有多少。记得刚带的班里有个学生的英语分数开始非常低, 考试挂科, 平时也不敢发言, 读英语都非常吃力, 我课下专门找她谈想知道原因, 结果她吃惊地说老师我以为你知道了, 我当时一愣经她说完才明白过来, 原来开学不久我曾给大家布置过一篇作文, 而她并没有按要求写规定的题目内容而是在作文中讲了自己对英语没有信心, 中学时基础就很差, 当地高考英语由于没有听力平时不重视所以听力基本上听不懂, 高考也只考了四五十分。而我在批阅大量学生的作文时只是简单以为她写走题了而忽略了她在作文中想告诉老师的情况, 这让我从此非常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作业, 尤其是后进生, 从学生的写作中可以很好地了解这个学生的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位女生来到大学后因为英语赶不上大家的进度而显得更加自卑, 甚至想放弃学业, 我仔细帮她分析原因, 鼓励她不要放弃坚持努力下去, 每天争取一点一滴的进步, 语言学习只有逐步地积累才有成效, 起码她写的作文可以让人大概明白想表达的意思。再后来我发现这位女生无论每次上课都非常认真, 成绩不仅赶上来了而且达到班里中上水平。

即使同一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也会参差不齐, 在讲课时我会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 宁让程度较好的学生等, 也不能让不懂的学生继续不懂, 同时也补充一些课外的材料来满足水平较好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变得越来越轻松活跃, 师生间也随之和谐亲密, 学生们课下都亲切地称我为姐, 忘不了讲课时突然急性阑尾炎住院期间学生们纷纷的关心问候;当学生得知我结婚的消息时每人亲手制作的我珍藏至今的小礼物和婚礼当天送来的百合花及祝福, 让我至今都觉得那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结婚礼物, 感到身为一名老师的幸福和快乐。所教的第一届学生两年过去后, 一位班长曾对我说, 您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也是两年中我们唯一没有换的老师, 这让我当时讶异了好久。我希望学生在回顾他们成长时会动情地说:我的一生遇到过好多位很棒的老师。对于一位老师最高的评价应该是, 您是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优秀老师的责任, 不仅认真完成了工作, 并且思考了以往的工作, 要有一颗爱心, 愿意为此做点什么, 用实际行动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几天前, 当又有几名考试成绩很低的男生站在我面前, 抱怨学英语总赶不上没有效果, 似乎想直接破罐破摔的表情了, 他们来自青海、内蒙等省份让我想起情况很类似的两年前的那位女生, 我讲了她的例子, 告诉他们要下定决心去多付出, 清楚记得有位男生瞬间变明亮的眼神:“老师, 你真觉得我也能做到啊?”我回答他:“当然啊!”人的行为形成的秘密是:先定为, 再装为, 后变为。比如我们希望学生爱学习, 就可以通过以上三步来实现。当这个学生经常装成爱学习的样子, 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人, 爱学习是他本来就有的状态, 于是他真的成为爱学习的好学生了。心理学家曾经研究得出结论:想让别人变成什么样的人, 就以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对待他。

能让学生在现有的教育和考试制度下健康、快乐、阳光地成长, 那教育就取得很大的成功。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在学生心目中, 老师是社会人的缩影, 老师的世界观, 老师的品行, 老师的生活, 老师对每一现象的态度, 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如果老师急功近利, 忙于搞课题发论文走捷径或在外兼职而不专注于本职教学, 如何培养出有创新有个性, 追求真理富有爱心的下一代, 走向社会的他们如何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位老师要能够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 靠的是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从其影响中, 不仅能学会怎样做学问, 也能学会怎样做人, 做怎样的人。老师在严以律己的同时, 对学生的要求应做到“严”而有“度”。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感情,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 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 不能厚此薄彼, 特别是后进生, 鼓励他们有话敢说、有问题敢问, 有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默契, 让他们把老师当作朋友, 从老师那里得到温暖关怀, 因材施教, 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给学生们信心, 把学习变成自觉行为, 由他律实现自律, 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 大胆发言, 积极思维, 不断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学高为师, 顺应社会的发展更新知识结构, 充实进步的、有时代气息的知识, 应成为当前高校教师的头号任务。

张伟同志事迹介绍 篇3

张伟同志,男,45周岁,高级教师。教龄24年。1989年毕业于哈师大生物系,理学学士。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二厂一中工作。他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校团总支书记,学年组长,学年主任等职。由于他积极上进,工作认真,于1995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他就将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一名优秀党员的目标要求和约束自己。工作中,他早来晚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虚心请教,不耻下问,逐渐成长起来。被学校认定为培养的重点后备干部。1990年,被评为校优秀团员。1991年——1999年连续九年被评为厂优秀教师。在教学上,他不断进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断虚心接受新鲜的事物,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是学校第一个将录像和135幻灯机引进课堂的年轻教师。他与高振华老师合作的《家鸽的气囊》线动投影片荣获齐市第六届电教年会一等奖,填补了我市在这方面的一项空白。94年,由于中考教学成绩优异,被授予工厂科学进步奖。95年,他辅导的三名学生获得了齐市生物竞赛一等奖,他本人也获黑龙江赛区齐齐哈尔市优秀辅导教师奖。97年,被授予市级骨干教师。98年,他主讲的《鲫鱼》一课荣获市电教说课一等奖。99年,荣获学团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2003年,被调到二厂二中工作。在二厂二中工作期间,他担任学校的教育科研主任一职,他和其他老师一道,为了学校能顺利通过市示范高中的验收,他每天整理材料,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 圆满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 1

在担任三个教学班的同时,还积极投入到学生生物竞赛的辅导中去,他培养的学生王洋和李强获得国家级生物学联赛黑龙江赛区的二等奖,创造了普通中学在这个领域的一项纪录。2005年,由于工作需要,被调到齐市一中工作。齐市一中是张伟同志的母校,这里浓厚的学府气息和完善的党建工作又给了他一个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的一个更大的舞台。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深深地知道党员先锋模范的重要性。在班级成立了读书读报小组,每天利用中午午班会的时间经常组织学习党的知识和政策,党员的模范事迹等,在班级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被吸引到党组织的周围。在这个班级里,涌现出了校级爱心学生——张思涵,局级优秀团干部李悦,优秀团员顾晏松,付轼豪,孟丹等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这些学生的带动和影响下,班级班风纯正,学风浓郁,在平行班中,成绩良好。深受家长和同行们的认可。班级也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多次荣获流动红旗和文明班级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班主任,张伟同志对待班级的同学,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其中一名同学家庭极其困难,张伟同志经常买一些营养品慰劳这名同学,增加他的营养,使他能跟上紧张的学习生活。由于师生关系融洽,2011年的教师节,他的很多同学为他献上了鲜花和生日蛋糕,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他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着蛋糕,品尝着美好生活的甜蜜。在工作中,张伟同志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勇挑重担。今年,由于同组的宋微同志怀孕,他承担了五个班的高二生物教学任务。每天几乎上6至8堂生物课,几乎要站立4至6个小时,过度的站立,使他的静脉曲张的老

毛病日益加重,当其他同志善意地成称他为“钢铁战士”时,他都微微一笑,继续拖着病腿又走进了他熟悉的课堂,精神抖擞地进行着新的教学任务。2010年,在一次期中考试的监考过程中,一名失去理智的学生手拿一把40厘米长的尖刀捅向另一名同学时,张伟同志临危不惧,勇敢地迎上前去,用胳膊夹住了锋利的尖刀,羊毛衫和里面的衬衣都被划破了,但他死死不放,和这名行凶的学生僵持了10多分钟,一直等到保安的到来,制止了一起恶性事件,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情操。事后,这位失去理智的学生的家长在感谢张伟老师时,她说,正是张伟老师这一壮举,挽救了两个学生的家庭。他无愧于党员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学校也号召教师们向张伟同志学习,还为他颁发了见义勇为奖金。在教学工作中,张伟同志秉承老一中“深钻细研”的精神,始终把一名专家型教师当成是自己的奋斗目标,对于组内的同志,不耻下问,见贤思齐,业务水平提高很快,成为学年的生物骨干教师。他曾多次义务为学生补课,一些亲戚朋友,邻居家的孩子都喜欢找他补习生物,他也愿意无偿为他们服务,把提高他们的成绩当成自己的己任,默默地尽着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张伟同志能注重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多次进行家访,和不同学生的家长打交道,去深入了解学生身后的故事,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使许多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许多家长都和他成了不错的朋友,工作起来也就更加地游刃有余。张伟同志还能与时俱进,不断地通过理论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荣获最高荣誉奖——金烛奖。

张伟事迹心得体会 篇4

一个好校长、好老师、好党员走了,他的先进事迹得到了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社会上激发出了更多的爱心。我深深的被张伟校长的事迹所感动,他催人奋进。毛主席在纪念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文章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伟校长的死就是重于泰山。他把一生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下一代。他的岗位是平凡的,但他的人生是伟大的。首先要学习他对教育事业的认识,要认识教育事业的重要和伟大。教育,从宏观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兴旺;从微观来讲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学生个体的一生,一个孩子能够培养成为人才就感觉这个家庭有希望了。国家和家庭把孩子交给我们教师和校长,责任重大。教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把学生教育好,把学生爱护好。

其次要学习他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农村学校条件比较差,仪器设备比较缺,所以更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技能和教育艺术,把课上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从张伟的事迹中能感受到,他在工作中非常精益求精,他运用教育智慧、教育艺术,把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办成了优质的学校。所以,我觉得教育是一个幸福的事业,因为教育使儿童幸福,使家庭幸福,使我们国家

强盛。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看到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的成才,教师就有一种幸福感,有一种成就感。有了这种幸福感、成就感,就会不觉得职业厌倦,就会不断钻研业务。没有爱就没教育。但是什么叫爱,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理解。爱,首先要相信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而且尊重每一个孩子。教师怎样把爱传递到孩子身上,就需要教师理解孩子,要跟孩子沟通。秋渠一中能够从一个薄弱学校变成优质学校,正是注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第三,教师要服务于细微处。看了张伟校长的事迹,我感觉他的工作就是在细微之中,在细微之中影响教师、影响学生、影响周围的人。所以,为什么他去世后有那么多教师、学生、群众都去悼念他,因为他的工作很细微。同时,作为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要像张伟校长那样更多关怀农村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缺乏父母的爱,因此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帮助。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辛苦,我常常在电视上看到有的农村教师背着孩子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走,有的乘着小船在江河上送孩子们上学,我从心里非常感动。他们和张伟校长一样,是农村教育的脊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焦裕禄为镜,学习张伟精神,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

读《雷锋事迹》有感心得体会 篇5

雷锋出生在1940年,生活很艰苦,他一生帮助了许多人,把青春留给了人民,还记得他说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上?……”这句话让我深受体会,在这个幸福平稳的年代我觉得我比他们生活的要幸福的太多太多了。我感到非常惭愧。

想想雷锋叔叔艰苦朴素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他那穿破了的衣服,补好了再穿,在军队里,其他日常用品他也少领,自己够用就行了。与雷锋叔叔相比,我们实在惭愧,衣服划破了一个小洞,丢掉;鞋子旧了,马上换掉;书本脏了,把他扔掉;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都不懂珍惜,从来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没想过这些生活都是革命者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这种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格外珍惜才对啊!

雷锋叔叔那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读《任长霞先进事迹》有感 篇6

长歌当哭啊,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登封63万父老乡亲,自发前来20余万。少林大道上,白花雪一样覆盖了两旁的青松,鲜花摆满了整个大道。十几万亲人哭喊着长霞的名字,潮水般紧紧簇拥着她的灵车!亡人未入三寸土,哭声震动九重天。那是怎样的鱼水情深啊!此情,苍天也为之动容,此景大地也为之含悲!我的灵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我的思想经受了一次暴风雨般的净化和洗礼!

任长霞阿姨在铲除黑势力后,又带领公安干警帮受恶势力迫害的冯大爹收割麦子;她将杀害韩大妈女儿而躲藏11年的凶手捉拿归案,并像亲闺女一样照顾着韩大妈的生活;她还收养了孤儿春雨,并像妈妈一样照顾春雨的学习和生活。

1992年11月,任长霞阿姨在郑州市公安系统和政法系统岗位练兵大比武中,力克群雄,双双夺冠。1994年11月,又在全省预审岗位练兵大比武中,夺得第一名。办案实践中,任长霞阿姨更注重探索和积累办案经验,提高审讯技巧。凭着自己娴熟的预审技能,顽强的工作作风,她直接审理了各类刑事案件1072起,追捕逃犯950人,在河南省预审战线上创造出了无人能比的业绩。1998年,任长霞阿姨被提拔为郑州市公安局技侦支队支队长。她带领支队干警在短短2年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破获了近300余起抢劫、杀人等重特大案件,抓获了350多名犯罪嫌疑人。

任长霞,长霞有大爱。长霞的爱在事业的成就中、在工作的状态中、在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她可以视百姓为父母、视孤儿为己出,甚至,她还会为犯罪嫌疑人的孩子无人照料流下母亲的眼泪,但是,在这样大爱的背后,是她实际上为人女的不孝、为人妻的不贤、为人母的不慈。

张伟同志先进事迹文稿2 篇7

原谅我用黑色作为此次宣讲会PPT的背景色,因为对于秋渠一中的师生们来说、对于秋渠乡的父老乡亲们来说,2014年3月17日是一个黑色的日子,是一个悲痛的日子,更是一个值得用心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们的好校长、好同事、好同志、好老师、好乡亲张伟同志因突发脑干出血不幸离世,离开了他忠爱的教育事业、离开他热爱的教育岗位、离开了喜欢、爱戴他的学生们。“也许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吧,因为他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爱戴他的乡亲们这样自我安慰道。

3月20日上午9点,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乡南街村一处破旧的小院里,一场简单的追悼仪式正在举行。“三尺讲台安身立命,一腔挚爱播地洒天”,一副只有16个字的挽联,浓缩了张伟20年的教师人生。爱戴他的学生来了,以前的同学来了,学校的同事来了,教育部门的领导来了,当地的政府官员来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也来了,数千人的送别队伍,从院内的悼念棚前一直延伸到院外,每一个人都眼含泪水深情地送别他——秋渠一中校长张伟。《中国教育报》三次刊文报道张伟同志先进事迹;各地纷纷掀起学习张伟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

张伟同志究竟何许人也,能够受到如此多学生、家长、乡亲的爱戴,受到《中国教育报》的连续刊文报道,受到各地教育工作者的学习?

从照片上看,张伟同志是如此的普通,甚至普通的找不出任何特点,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张伟同志的视频报道。张伟同志简介

张伟,男,1972年9月出生,周口市郸城县秋渠南街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1994年参加工作,2003年以来任秋渠一中校长,2014年3月17日晚,巡视晚自习后,在办公室因突发脑干出血不幸去世,年仅42岁。

这张是在网上能够搜集到为数不多的张伟同志的照片:是张伟同志为留守儿童发放慰问品,张伟同志的家庭并不宽裕,但他却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每一位留守儿童。

这张是张伟同志从教20多年所取得的各项荣誉,一项项荣誉,是对他20年来教书育人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同时更是对他人生的最高褒奖。

生命的最后时刻

2014年3月17日晚,张伟同志巡视晚自习后,在办公室因突发脑干出血。20点10分,一辆120救护车呼啸着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一中驶出,朝县人民医院方向急驶。20点30分,县人民医院选调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检查、会诊、治疗,努力想留住患者生命。22点10分,患者与世长辞。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就这样走完了他42年的一生。本来计划在晚上召开的学校领导班子会,成了他最后的“遗憾”。

这张是张伟同志办公桌的照片,2014年3月17日晚,就是在这张办公桌上,张伟同志还没来得及写完工作安排,就累倒了,再也没有起来。

他家离学校只有200多米,却11年吃住在校;他婉拒20万元高薪,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套布沙发;去世前两个多小时,他还在巡视学生晚自习;他的努力终使一所农村薄弱校成为了“名校”。

然而他却有在我们看来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实现,并最终成为遗愿的三个心愿:一是陪母亲去医院做手术后的复查;二是陪上高三的女儿好好吃顿饭;三是带结婚19年的妻子,坐一次火车。

他叫张伟,河南省郸城县一名普通的农村校长,《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在评价他时说“他是在用生命铸就教育信仰”。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践行焦裕禄精神

3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张伟的办公室,办公桌上摆放着的工作日志,详细记载着当天的各项工作记录:“3月17日,教师例会。

一、做好月考准备工作;

二、各班做好‘学雷锋、见行动,从我做起’演讲工作;

三、加强学生纪律教育„„”

在这一页工作日志下方,一行苍劲有力的笔迹特别醒目:“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张伟在生前的最后一天,还在学习焦裕禄精神,其实,这也正是他人生精神的真实写照。郸城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学习张伟同志先进事迹,切实让榜样力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推动全县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郸城县教体局局长刘现营说。

夜以继日,殚精竭虑,经过4000多个日夜的努力,终使濒临关门的学校成了“名校”

2003年,张伟担任秋渠一中校长。当时的秋渠一中,校园泥路坑洼不平,校舍简陋。尤其是教育质量,连续3年位居全县后3名,生源流失严重,全校只有300多人,本来数量就不足的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要求调走。面对濒临关门的学校,临危受命的张伟发誓:“我一定要把秋渠一中办成全县最好的学校!”于是,在接下来的4000多个日夜里,张伟夜以继日、殚精竭虑,在充满荆棘的办学道路上艰难跋涉。

经过11年的心血和努力,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优秀教师团队逐渐形成,省市县级师德模范不断涌现,教育教学质量迅速攀升,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连续3年,学校中招平均分位居全县初中第一,综合量化考核居全县前3名。“现在,在校生已经达到1100多人,每学期都有10多所学校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学校出名了,张校长却走了……”刘华痛心地说。

婉拒20万元高薪,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套布沙发

2012年,一所民办高中以年薪20万元的酬劳聘请张伟同志担任教务主任一职,并安排家属在后勤岗位工作。按张伟同志的家庭实际情况和孩子未来的发展需要,他应该去。但是为了更好的为家乡的教育工作作出贡献,他选择了留下。他舍不得离开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浸透着自己心血和汗水的秋渠一中。我想他更舍不得是爱戴他的学生们、与他同甘苦的同事们。

选择放弃优厚待遇的工作也就意味着放弃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的机会,在张伟同志南街村的“家”中,由于常年无人居住,4间瓦房里除了一个破柜子和几袋杂物外,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顶棚更是破烂不堪。在学校食堂二楼的“家”中,只有一张床、一张旧桌子、一个布衣柜、一台旧电视机和一套3年前花740元购买的布沙发。“这间屋子冬冷夏热,有时下雨还会漏水,屋外简单垒起的小棚子就是张校长家的简易厨房。”学校一位后勤教师说。

我们没有搜集到有关张伟同志家的照片,但相信大家能够想象出那时怎样的一种状况。张伟当上校长后,妻子希望能够涨点儿工资,被他拒绝。“我当校长哩,你咋能搞这个特殊?”韩春英流着眼泪回忆说。至今,韩春英的工资一分钱也没涨,而这两份工作,她已经坚持了15年。

结婚19年,带妻子坐一次火车的愿望成为遗愿

“我今年都44岁了,连一次火车也没坐过。结婚19年了,我们也从没有出去旅游过。我知道家里条件差,出去一次够孩子半年的生活费。前段时间张伟说,无论如何,等女儿今年高考结束,他一定带着全家出去旅游一次,也圆一下我想坐火车的梦想。可是……”说着说着,韩春英站着的身体像要倒下来,身边的亲戚赶紧搀扶起她……

用生命铸就教育信仰

张伟说,干教育是一个良心活儿。这是他的教育底线,更是他的教育信仰。“人的幸福不仅仅是通过金钱来衡量和体现的。”在张伟的工作日记上,他写下了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是他内心对自己的要求,是他精神的方向标。他用自己的方式,用清贫、律己、奋斗和奋不顾身的行动践行着焦裕禄精神。

当学生、家长、群众夹道送别校长张伟时,我们看到人们他对平凡一生绽放出的光辉的珍视:他是照亮孩子未来的灯塔,是秋渠乡那片土地得以富有的肩膀,是埋头苦干和拼命硬干的民族脊梁。

在这个悲伤之后,我们要对得起那沉甸甸的“财富”。

是怎样一种精神让张伟同志甘于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无怨无悔的付出? 是怎样一种心态让张伟同志甘愿拒绝20万元的高薪而甘于清贫? 是奉献精神、是焦裕禄精神、是对教育的信仰!

读张伟事迹有感 篇8

——读杨丽老师事迹有感

托尔斯泰所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是责任心”。正是责任心支撑这些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

杨丽老师,一名普通的教师,扎根于乡村教学的老师,用她的言行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学习了她的先进事迹,我在想,到底是什么促使一个人甘于平凡、甘受寂寞,在艰苦的环境下抛洒汗水、奉献生命?我认为支撑这一切行为的是关爱孩子的爱心,是奉献社会的决心,是忠于教育事业的热心,归纳为一点就是做人的责任心。

看到一个比自己小的老师为了学生,所作的一切,我想了很多很多。我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加强师德修养是强化责任心的基础,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乃至对整个社会道德产生影响。这些教师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他的学生,也影响了他周围的人。他永远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生命给予尊重。发展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因此有人说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

热爱工作、热爱受教育者,在快乐中提高教育成效。热爱本职工作是责任心不竭的源泉。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杨丽老师不顾风雪严寒,步行上班的一幕,才会有不顾嗷嗷待哺的孩子,毅然走向车站的那一幕。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今后工作中首先应该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们。

其次,要热爱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会以优秀教师为榜样,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爱不应该是挂在嘴上,也不应该是肤浅的凡事包办,而应该深入到思想落实在行动上。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我们有责任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爱护下和教育下健康的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崭新的精神风貌,向优秀教师那样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献为荣。积极进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探索,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他人宽容一些,多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脚踏实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趋,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张伟校长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9

抱着被激励的心情我学习了张伟同志的事迹。看完张伟校长的事迹之后,深有感触。首先,对他过早的离世感觉非常沉痛,同时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张伟校长的事迹催人泪下,但更催人奋进。毛主席在纪念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文章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伟校长的死就是重于泰山。他把一生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下一代。他的岗位是平凡的,但他的人生是伟大的。

学习他对教育事业的认识,要认识教育事业的重要和伟大。教育,从宏观来讲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兴旺;从微观来讲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学生个体的一生,一个孩子能够培养成为人才就感觉这个家庭有希望了。教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把学生教育好,把学生爱护好。

学习他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从张伟的事迹中能感受到,他在工作中非常精益求精,他运用教育智慧、教育艺术,把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办成了优质的学校。所以,我觉得教育是一个幸福的事业,因为教育使儿童幸福,使家庭幸福,使我们国家强盛。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看到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的成才,教师就有一种幸福感,有一种成就感。有了这种幸福感、成就感,就

会不觉得职业厌倦,就会不断钻研业务。没有爱就没教育。但是什么叫爱,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理解。爱,首先要相信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而且尊重每一个孩子。教师怎样把爱传递到孩子身上,就需要教师理解孩子,要跟孩子沟通。

教师要服务于细微处。看了张伟校长的事迹,我感觉他的工作就是在细微之中,在细微之中影响教师、影响学生、影响周围的人。所以,为什么他去世后有那么多教师、学生、群众都去悼念他,因为他的工作很细微。同时,我们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要像张伟校长那样更多关怀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在外面打工,缺乏父母的爱,因此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帮助。

读张伟事迹有感 篇10

——读乡村最美教师谷国营事迹有感

(吴军平)

德乃人之本,乃国之本。在现今社会普遍高举“人才”、“智慧”大旗的面前,“乡村最美教师”的评比,却让我们内心震动。不是“乡村最强教师”,不是“乡村最能教师”,不是“乡村最有名教师”„„而是“乡村最美教师”,是“最美”!“最美”,即是道德之美。道德之美,才令人震动,就像康德说的,“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能引起人心深深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摧残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却需要我们再次呼唤。“乡村最美教师”的评比,就是一次道德的呼唤和赞誉。道德之美,是“美”之根本,是人之根本。但丁有言,道德常常可以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司马光说,“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我说,人才确是国本,但美德更是人本。如果硬要说它们的区别的话,人才是强国之本,道德是立国之本!人先立而后言才,国有立而后能强!

德行,德行。德在行先,德以行践。谷国营,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崇高美德的人。这位40岁的舞钢市铁山乡中曹小学教师,不说他20年来默默耕耘扎根在乡村教育的土壤,这很普遍;也不说他好学上进刻苦钻研有着新颖的教学方式,这不出奇;更不说他多次被评为省市的优秀教师、先进个人和新长征突击手、十佳等荣誉,这太苍白无力。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做学生的“代理爸爸”,不仅尽到教师的责任,还尽了父亲的责任;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决心,不仅做别人的“父亲”,还去做别人的“兄弟”和“儿子”,几年的时间向社会捐助资金就超过4万元,爱心遍及10多个省;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自行筹资建“流动书屋”,不仅让自己的学生有书读,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周边十多所农村学校的图书少窘境,大爱惠泽乡梓。有人用这样几句话来评价谷国营的所作所为,“站着是一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倒下了就是一支粉笔,粉身碎骨无怨无悔。”谷国营把爱奉献给了他钟爱的事业和挚爱的学生,奉献给了那些需要用爱的阳光和雨露来滋润的人们。

这已经不仅是一种崇高的职业道德了,而是人德,是仁德。谷国营做了人民教师,他能被评为“最美乡村教师”,假若他做了工人,也自然能被评为“最美工人”,假若他做了干部,也自然能被评为“最美干部”„„ “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它与人相伴一生,不会因为你从事任何职业而有所改变。就如谷国营,不是因为他做了教师,而要去播撒他的爱,而是他本就是个仁爱之人。这对于今天各行各业仅在广泛呼吁“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人们来说,是否有着更深的感悟呢?

《荀子·修身》中有话,“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意为,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修身是儒家传统道德的一项重要要求,是指自我完善,严格按社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荀子对修身的要求很高,也很具体,以至于一言一行等,一律要求合乎道德准则。在他看来,做到这些,就与尧、禹差不多了。今人或许不必去做尧禹,但不可不以尧禹等人为目标,去修身养德。德,是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建树起来的丰碑;是高尚人格的缩影,是闪光灵魂的轴心,是烛照前行的一枝火炬。它不可能用金钱去购买,也不可能用权位去获取,而只能靠生命的言行去造就。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道德就是树根。要想让人这棵树种好、长好,不仅需要我们精心培育,不能滥砍滥伐,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急功近利,更要顺其生长规律,添土、施肥、浇水、锄草等,根壮自然树旺,树旺才能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读张伟事迹有感 篇11

昨日上午,福州市殡仪馆内庄严肃穆,哀乐低鸣。奠堂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张伟杰烈士”,横幅下方张伟杰烈士遗像的两边“舍己救人英雄壮举惊天地,赴汤蹈火烈士丹心感榕城”的挽联格外醒目。党旗覆盖在张伟杰烈士的遗体上,周围撒满了黄、白两色菊花,6名消防指战员肃立在遗体两旁守护。

上午9时,遗体告别仪式开始。大家怀着沉痛的心情向张伟杰烈士默哀致敬,随后向张伟杰烈士遗体三鞠躬并瞻仰遗容。

遗体告别仪式后,消防车齐鸣哀笛,披挂素带的灵车缓缓驶向张伟杰烈士的家乡泉州永春。沿途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群众,他们怀着对张伟杰烈士的深深敬佩和惋惜之情,或手握菊花,或拉着写着“英雄,一路走好”“消防烈士,永垂不朽”的横幅,送别烈士。

“他为了百姓安危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是人民的儿子,我们一定要来送他最后一程。”家住鼓楼区华大街道湖前新村的陈依姆等6名老人,昨日一大早就相约来到市殡仪馆,送别消防英雄。

“我们阿消福建粉丝后援会的很多会友都想来送别英雄,但又怕麻烦大家,只好派了4名代表前来!”温依妹哭着告诉记者,她的老家靠近闽清,尼伯特台风期间亲眼目睹消防员战斗在抗灾和灾后重建的第一线,“从那时开始,我就决定,一定要为消防员作一点贡献。”

“伟杰班长很爱笑,对人也特别好,每次出警都会提醒我要多注意,他先进火场去内攻。”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四中队消防员段香港的眼圈有些发红,“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上一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下一篇:青岛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管理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