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例尺》教学反思(精选16篇)
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中国地图和螺丝钉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平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在学生认识了比例尺后,我让学生通过查找地图的比例尺知道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能力。接着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抓住1:6000000、1:150000000、60:1„„.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有放大功能,也有缩小功能,让学生打开思路,不拘一格的从多角度来思考比例尺的意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下面是一位名师执教的“比例尺”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演示操作, 深刻体验
师:同学们, 我今天早上从扬州到你们宝应坐车用了两个小时, 而一只小蚂蚁从扬州爬到了宝应只花了6秒钟, 你知道它怎么爬的呢?
生:小蚂蚁是在地图爬的。
师:你真聪明!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一条表示5厘米长的线段。 (生立即完成)
师:再画一条表示2分米长的线段。 (生立即完成)
师:再画一条表示15千米长的线段。
学生开始骚动, 有的茫然, 有的讨论并交流……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生:我是在纸上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15千米的线段的。
生:我是用5厘米表示的15千米的线段的。
生:我是用15厘米表示的15千米的线段的。
……
【反思】在传统的比例尺教学中, 往往注重这类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教学, 而忽视了比例尺概念的“意义理解”, 学生多数时间花在应用练习上。数学新课程提出要注重比例尺意义的教学, 要让学生明白比例尺产生的来龙去脉。为此, 教学中当学生明白用比例尺来作为评判的标准时,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了体验比例尺内涵的活动:在脑筋急转弯游戏之后, 此刻的学生思维的闸门已经打开。再通过让学生画线段, 一步一步从学生能立即完成的任务逐步发展到思维出现阻碍的任务, 此刻的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在这愤悱之时, 学生的思维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在交锋, 与原有的思维在碰撞, 很快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突破了原有知识和思维的偏狭, 实现了思维的跨越;在这愤悱之时, 学生也尝到了“摘到桃子”的喜悦;在这愤悱之时, 学生的学习热情已被点燃, 学习兴趣迅速高涨, 从而能以活跃的思维、热切的探索和快乐心情进入新的学习之中。
【片段二】讨论交流, 感悟发现
教师出示这一道题目:计算机中某一零件长3毫米, 在设计师的图纸上是3厘米, 求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
生1:我是这样做的:先把单位化成统一, 3厘米=30毫米, 3∶30=1∶10, 由此得到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
生2::我是这样做的, 先把单位成统一, 但后面的解法不同。我是用图上距离30毫米去比实际距离3毫米, 列式是30∶3=10∶1。
生1:我们学习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现在怎么变成后项是1呢?
师:还有不同解法吗?
生:没有。
师:到底是哪种解法对呢?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生3:我认为生2是正确的, 这道题跟我们前面做过的题目是有区别的。前面的题目都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小, 而这题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
生4:我也认为生2的正确, 按照比例尺的意义就应该是10∶1。
……
师:在本题之前我们做的求比例尺题目都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小, 这种比例尺是缩小比例尺;而本题是把实际距离扩大以后画的, 这种比例尺是扩大比例尺。
……
【反思】乌申斯基认为, 智慧不是别的, 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当学生把新的知识刚刚认识、理解和运用时, 作为教师应该利用相关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比如, 在做这道题之前, 学生建立的比例尺知识都是缩小比例尺, 尚未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这道题的选入, 对学生刚刚形成的初步的知识形成了一点撞击。这样“翻过来, 覆过去”的建构活动, 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深刻地理解了比例尺的内涵与特征, 也为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建构提供的经验和可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 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 更有利于顺应和同化新的知识和技能。
【片段三】自主辨析, 有效建构
师:比例尺是尺吗?
生:我认为比例尺是尺。
生:我认为比例尺不是尺。
师:有两种不同意见了, 请你们各方思考, 拿出你们说服对方的理由好吗? (教室里再次沸腾起来)
赞同方:我们认为比例尺是尺, 不是尺怎么会叫比例尺这个名称呢?
反对方:我们的观点是尺具有直接度量长度的功能。如果比例尺是尺, 那它就可以直接度量实际距离, 事实上比例尺是不能直接度量实际距离的, 而只能通过转化计算出实际的距离。
师:通过刚才的辩论, 你们同意哪种观点?
生:第二种。
师:是的, 比例尺不是尺, 大家都理解了吗?
……
【反思】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都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 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一环节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相关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去领悟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交流质量而设计的。在这个思考、交流、辩论的过程中, 学生心扉自然敞开, 处于完全自由的状态下, 学生的思维活跃, 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很高, 研究的兴趣正酣。在这样开放的教学下, 学生的思维在与同学的对话中得到不断的修正、完善, 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在逐渐地受到其他同学合理思维方式的影响而顺应、同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对话、敢于表述自己思维、敢于与不同思维进行辩论的胆量和兴趣。在促进学生思维和谐发展的同时, 也高效地构建了数学知识, 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得到了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教材简析:
“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学习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开始。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长度,但对厘米、米等“单位”缺乏感性认识。所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感知并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呢?又怎样让学生真切感受1厘米的长度并形成初步的长度观念呢?
一、创设情境,引入“厘米”
(……经过用回形针、蜡笔、小刀、橡皮等工具测量同一课本后得出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测量单位测量,结果不一样。从而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测量了课本的长,为什么测量的长度不一样呢?
生:我们用了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所以结果不一样。
师:怎样测量物体才会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呢?请观察你们手中的尺子。(学生自主观察、交流)现在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生2:我想知道尺子上一小格表示什么?一大格表示什么?
师: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
(播放课件:小朋友好,我是长度单位“厘米”,平时你们测量物体时,可以用上我,比如说铅笔长15厘米,课本长20厘米,课桌边长100厘米。小朋友们,初次见面,你想对刚才的介绍说点什么?)
生1:我想认识厘米这个新朋友。
生2:我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
二、参与活动,体验“1厘米”
1、认识“1厘米”。
活动一:找一找
师: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出示课件:闪动1厘米的距离)
师:直尺上闪动部分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就是从0到1的距离叫1厘米,也可写作1cm。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看看直尺上还有哪些地方也是1厘米长,同桌相互指着说一说。
生1:从刻度1到刻度2是1cm。
生2:从刻度2到刻度3也是1cm。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直尺上每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cm。
总结并板书:直尺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或者每一大格间的长度都是1cm。
2、感受“1厘米”。
活动二:量一量
师:请拿出学具盒里棱长1cm的正方体,它宽度就是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不信,量一量看。(教师巡视并用实物投影演示)还可以怎样量?(学生测量,初识将物体的一端对尺子上任意一个刻度,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活动三:比一比
师:请每位小朋友用左手(或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住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然后抽掉小正方体,手指不要移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比一比再用直尺量一量,反复多次,直到学生比的长度大约在1厘米左右。)
活动四: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出1厘米的长度,再次验证你比的是否正确。
活动五:摸一摸
师:现在我们把1厘米记在脑子里,请从信封里摸出1cm的物体。
(学生动手摸后回答。)
生1:小正方体的每一条边长是1厘米。
生2: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
生3:小棒长1厘米。
生4:钢笔粗大约1厘米。
生5:火柴盒的厚大约是1厘米。
活动六:说一说
师:请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也是1厘米。
(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的说小手指1节的长约1厘米,有的说大拇指甲的宽大约1厘米,还有的说1粒大豆的长大约1厘米,钢笔上橡皮头的长大约1厘米……)
三、汇报交流,拓展新知
1、仔细观察先估一估再填空。
2、认识“几厘米”
师:现在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各人手中的直尺。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10厘米的长度,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0厘米。
生2:10厘米里面有10个大格,也就是说10厘米有10个1厘米。
生3: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厘米。
生4:不对,是3厘米。
师:为什么是2厘米?
生1:因为从刻度1到刻度3有2大格,尺子上1大格表示1cm,所以是2cm。
四、课堂小结(略)
课后反思:
“认识厘米”,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教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但具体比较操作与应用有一定难度。由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常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朦胧到明晰,直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感知、体验、实践、交流反思、产生情感从而达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要上好此课,必须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如何让学生认识“厘米”这一单位呢?片段一设计了用不同的“东西”测量课本,结果不一样,使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矛盾冲突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需要。接着教师拿出直尺让学生观察,并辅以课件演示启发学生找出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cm的表象,为进一步认识厘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将1厘米的教学转变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过程呢?活动中的找一找——初步认识刻度;量一量——尝试体验初步建立表象;比一比——感受新知,形成数学模型;想一想——抽象概念,建立空间观念;摸一摸——反思实践,应用数学模型;说一说——联系生活,拓展想象等环节都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经历、体验、想象,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感受,并形成1cm的空间观念,从而促进对“1厘米”认识。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构建所学知识系统。
如何强化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呢?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直尺,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等活动加强个性化记忆和理解。如,摸出一支粗约1厘米的钢笔、厚1厘米的火柴盒,观察小手指一节的长……这些都是学生体验的结果。用蔬菜图估计长度,强调体验过程,把对1cm的体验最终落实在生活实践中。二度开发教材、灵活使用教材,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反思,在反思中调整,在调整中建构。
由于整堂课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所以学生学得非常兴奋,兴趣非常浓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这种变教材为“学材”,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习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不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体验”的空间,还使他们牢固地建构了1厘米的长度概念。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青岛版五年级第下册第83、84、85页内容。
(二)教材地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是比和比例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初中阶段还将进一步学习,本节课肩负着为后续学习打的基础任务。
(三)教材意义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必要性,感受数学的力量,激发学习数学兴趣。这部分内容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它为学生架起了一道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
学生有了比和比例有关知识的基础,对于常见的平面图和地图并不陌生,但对“比例尺”这个概念可能会有些生疏和抽象。
能力方面: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我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比例尺”知识的形成过程。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三、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和学情分析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2、结合实际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进行相互改写。
3、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尺子、搜集各种地图。
四、教学过程
比例尺是人们约定俗成地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以往我们执教传统教材,是直接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然后让学生求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要求化成单位相同再写比,这样的比就是比例尺。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已经知道了比例尺,但是比例尺为什么应运而生?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如何让学生经历比例尺的产生过程,青岛版教材创设了设计足球场平面图的情境,绘制平面图时必需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从而体验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一)调动经验 激趣导入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地图,在社会、思品等学科中也都初步认识过地图,鉴于学生有足够的感性经验,在课始我设计了一个很有趣味性的“脑筋急转弯” 【一只蚂蚁从濮阳爬到北京只花了1分钟,你知道为什么吗?】
既而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地图上的“中国”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生疑激思:“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画在地图上的大小却不一样呢?”由此使学生产生进行探究的欲望。这时教师趁势揭示课题,并问:“关于比例尺,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定教学目标,明确探究的方向。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兴趣,活跃了课堂。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本环节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因此,我本着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教育理念,把本环节分为以下几步:
1、任务驱动 构建意义
【课件出示教练利用球场平面图指挥比赛的场景】。
师出示情境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注意过教练指挥比赛的情况吗?
师:图中有哪些信息?
教师介绍足球场是长方形,长是95米,宽是60米
学生观察后师追问:怎样画这个足球场平面图呢?请你动手画一画。
在这个环节中,我不做任何提醒和铺垫,学生可能会经历先是无从下手,再到画得不像的过程。人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画得不像?”让学生感悟到,画得不像是因为长和宽的比例缩小的不一样。从而让学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比例尺的兴趣。
接着,我抛出另外一个问题:想一想,怎样画的更像?
引导学生说出:长和宽缩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就可以画得更像。然后课件展示准确的平面图。并提出问题:请你帮帮老师算一算长和宽分别缩小了多少倍?
通过学生计算,引导小结:当长和宽缩小的倍数相同时,足球场的平面图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见,为了能反映真实的情况,画图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比例尺。
在这个环节中,从紧紧抓住为什么画得不像?怎样画的更像?这两个关键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感受并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
2、自学课本,攻克难点
学生学习了比例尺的意义。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进入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这一环节的学习,教材中出现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表示方法,但在练习题中,出现了两种比例尺的互化,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两种比例尺的互化,是教学难点,为了填补教材空白,并有效突破难点。
本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步骤;
1)自学课本,了解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有关知识。
2)通过分析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区别和联系。并会互化。【出示课件将过程】首先出示课件:
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你是怎样写的?
生回报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1)1:10(2)10米=1000厘米 1:1000
学生分析比较
师:改写时要注意统一单位。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严格按照学生自己会的老师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老师也不教这样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有关知识,教师则把主要精力用到突破比例尺互化这一教学难点上使整个教学过程张弛有度,详略得当。】
(三)实践创造 巩固深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在巩固练习中,我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填一填、选一选、算一算、比例尺互化几种类型。
1、填一填:主要是本节课的最基本目标,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的知识。
2、选一选:主要设计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的知识的理解。
3、算一算:主要考察学生对比例尺意义的掌握情况,同时强化比例尺的实际应用。
4、比例尺互化:这道题的安排是对教学重难点的巩固,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同时深化教学内容,防止思维定势。
这些题目的设计,由基础到应用,层次分明一方面考虑本课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四)总结引新 拓展延伸
设计了“我学会了什么?”的方式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一方面使学生通过总结,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浓缩和存储,进一步促使其内化;另一方面,使学生以更浓厚的兴趣投入后续学习中去。最后,问学生“你课后还想研究什么?”激励学生自主地选择和完成课外作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更宽广的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更深、更广地回归到生活中去应用数学,使他们的数学学习真真正正地在生活这块沃土上拓展、延伸……
五、板书设计
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设计意图:简明扼要的板书,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六、课堂评价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评价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从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 延迟评价 优化语言 等几个方面随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七、资源开发
课标中指出,要大力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结合本节课内容我主要从文本资源、生活资源、信息技术资源、课堂新生资源四个方面进行资源开发。
《比例尺》教学反思
在进行比例尺教学时,我认为有两种教学方法:一: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因此,比例可以看作正比例的特例,可以放在正比例之后进行教学;二: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又可以看成是比的具体应用,放在比的后面进行教学,比例尺的定义和比的定义,正比例的定义相比较,比较接近于比的定义,在比后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的应用题与比的应用题,正比例的应用题相比较,与正比例的应用题型相同,在正比例后教学比例尺,有助于学生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两种教法各有千秋,我在教学时采用的第二种方法,下面就谈一下教后的反思。比例尺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两种,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比较,有许多优点(1)它是两个数的比,前面所说的比,也是两个数的比,二者衔接得比较紧,容易本学生接受;(2)数字比例尺准确,使用广泛;(3)它的应用题更接近于正比例应用题,可作为比例和正比例教学的铺垫。所以要把数字比例尺作为教学的重点。数字比例尺有两种规范形式:(1)前项为1的比例尺。(2)后项为1的比例尺,当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时,要把比例尺的前项化为1,如地图的比例尺。当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时,要把比例尺的后项化为1,如精密零件的比例尺。前项为1的比例尺,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社会课中也会遇到,对小学生用处较大,后项为1的比例尺小学生很少见到用到,所以在教学时把前项为1的比例尺作为教学重点。
在认识、研究、推导、归纳“比例尺”概念时,我让学生先测量了教室的长和宽,再试着画一画教室地面的平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并且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资料,让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到画图的标准,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 8厘米: 8米=8:800=1:100
6厘米: 6米=6:600=1:100
(2) 4厘米: 8米=4:800=1:200
3厘米: 6米=3:600=1:200
(3) 2厘米: 8米=2:800=1:400
1.5厘米:6米=15:6000=1:400
让学生抓住1:100、1:200、1:400…….进一步归纳出比例尺的含义和特性。创设一种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与交流的时空的教学结构,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充足的时间内从事实实在在的测量、作图、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扎实有效,而且很容易被学生认可与接受,学生十分愿意在自己喜欢的课堂中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第42~4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 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过程, 发现规律,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二) 根据反比例的意义, 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三) 渗透函数思想, 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四、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课前谈话:同学们, 你们去过南昌吗?你知道萍乡到南昌需要多长时间吗? (媒体显示:几年前, 我乘坐由萍乡开往南昌的K8727次列车需要4小时到达, 现在改乘D117次列车, 只需2小时5分钟, 这是为什么呢?)
2.学生对上述问题发表意见。
3.师:今天, 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类型的问题。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埋下伏笔, 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
(二) 探索新知
1. 教学案例一:
(1) 出示:火车行驶的时间和速度如下表:
(2)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 火车的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吗?
(2) 火车的速度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有什么规律?
(3) 每组数据中相应的两个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3) 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4) 师小结:火车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火车的速度加快, 所需时间反而减少, 火车速度减慢, 所需时间反而增加, 而且火车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一定) ]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机会, 创设基于师生交流、互助、互惠的教学关系。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2. 教学案例二:
(1) 出示课本例题情景图: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
(2) 请把表格填完整, 认真观察表中数据, 你有什么发现?
(3)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汇报。
(4) 师小结:水的高度和底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底面积增加, 水的高度反而降低, 底面积减少, 水的高度反而升高, 水的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板书:水的高度×底面积=水的体积 (一定) ]
[设计意图:抓住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对水的高度和底面积两组数据观察与思考, 再一次验证了反比例的变化规律, 为抽象概括反比例的意义奠定基础。]
(三) 归纳总结
1.比较以上两个例子, 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 (学生合作交流, 然后分小组汇报) 使学生明确:像这样, 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成反比例的量, 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 揭示课题:成反比例的量。
3. 用字母表示反比例关系:x×y=k (一定) 。
4. 用图象表示成反比例的量 (出示图象) 。
5.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设计意图:在学生合作交流, 研讨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发现, 顺理成章地归纳反比例关系的意义, 攻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 巩固提高
1. 完成第43页“做一做”。
2. 下表中x和y两个量成反比例, 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3.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并说明理由。
(1) 全班的人数一定, 每组的人数和组数。
(2) 书的总册数一定, 每包的册数和包数。
(3) 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和西红柿的面积。
(4) 通过一座大桥, 车轮周长和车轮的转数。
(5) a×b=5, a和b分别是多少?
4. 动脑筋。
铺地面积一定时, 方砖边长和所需块数成不成反比例?为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有针对性、有坡度, 较好的落实了知识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使其思维更具深刻性。]
(五)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与感想?
(六) 板书设计
成反比例的量
速度×时间=路程 (一定)
水的高度×底面积=水的体积 (一定)
x×y=k (一定)
五、教学反思
《成反比例的量》是在学习正比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教学的。通过学习, 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会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教学中我体会到:
1.注重生活与实际相结合, 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引出学习内容, 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 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2.在教学中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 把握概念的内涵。课堂上师生互动, 小组合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注重在探索的过程中对学生适时地引导, 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归纳出反比例的意义及其特征, 学会运用反比例的特征来判断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对于8、9的认识,学生的脑子里并非一片空白,在幼儿园的学习及日常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对8和9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的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基于此点认识,在教学中我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这样不仅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在学生说一说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同时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以及“说”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让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我注重了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接着出示例题,通过让学生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点明这个比就是今天要学的比例尺,这样的教学引导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缩小几倍,比的意义”为纽带,进行正迁移。
在教学中,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不同求法,如图上距离5厘米,实际距离50米,有学生将5厘米化成0.05米(常规的做法是将50米化成5000厘米),我就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我和学生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学生可以有自己不一样的解法,但要注意书里的规范与完整。
对于比例尺的意义,着力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中说一说、辨一辩。
比例尺教学反思篇1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且与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这样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学生身边挖掘素材,诱导学生发现问题
比如:在引入阶段,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我们熟悉的教室,并且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画法,把教室的8米画成了8厘米,6米画成了6厘米,另一种是8米画成了4厘米,6米画成了3厘米。然后进行了对比,说出了图形的大小变了,但是形状没变,无论怎么画,我们的教室还是原来的样子,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
从上可知,学生有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只要挖掘知识的生活原型和适当创设探究内容的情景,就能激起他们探寻真知的强烈欲望。
比例尺教学反思篇2
个人认为比例尺教学是第十二册教材中与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一部分知识了。非常的有趣,且有意义。求比例尺的部分,算是比较简单的。我个人是比较喜欢线段比例尺的。直接用一厘米来表示实际距离多少米或是千米,生活中用这样的表示方法是比较多的。直接用比来表示,数字比较大,实际用时还是需要单位名称的转化。不怎么方便。
今天教学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或是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教材上都要求学生列方程然后用解比列的方法来做,这样的方法虽然比较好思考。但是,我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时候,他们很少有人用这样的方法。我分析了一下原因:第一、学生不愿意列方程,因为列方程要解设,麻烦。第二、用算术方法更简单、更好思考。比如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孩子们很多人都根据比例尺,来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列乘法算式来做,所得结果再进行单位的换算。还有学生利用三者之间的乘除法关系来求,用图上距离除以比 例尺。这种方法教材上没有,可是到为后面的正反比列量打下了基础。
另外说一句,我始终没弄懂,为什么有的应用题非要用正反比例的关系来解呢!思考起来一点都不简单!望高人给我指点指点呀。
比例尺教学反思篇3
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解决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转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有了以上的铺垫教学,在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或是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就简单多了。比如已知比例尺、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时,孩子们很多人都根据比例尺,来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列乘法算式来做,所得结果再进行单位的换算。还有学生利用三者之间的乘除法关系来求,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本节课的教学时间把握得不好,因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是教学重点,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说比例尺的意义占用的时间多了,导致相应的习题没有完成,学生的练习时间偏少。
教材简析:
“认识厘米”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时,是在一年级学习了“比长短”,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厘米”是“图形与几何”知识板块中的内容;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
教材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加强直观操作,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实践操作中感知“厘米”的概念,在讨论交流中体验测量的方法。并在现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厘米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感受学习成功喜悦的同时,深深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尝试估测物体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动手操作,统一认识
师:我校要新定做一批课桌,可是工人叔叔不知道大小,你们能帮忙利用身边的物体量一量吗?(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测量。)
汇报测量结果。
师:都是测量课桌,为什么大家汇报的数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产生测量的需要,在矛盾冲突中建立数学观念,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 合作探究,形成概念
(一) 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
课件出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观察尺子,认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刻度1,刻度2等,认识厘米(cm)。)
教师适时指出: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常用厘米(cm)作单位(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认识厘米)。
2.认识厘米。
师: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从1刻度线到2刻度线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
3.建立1厘米长度的直观表象。
师:请同学们用手比画出1厘米的长度。(小组比画,全班汇报。)
师: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可以在教室中找一找,可以在学具袋里放一些图钉、方格纸等物品,让有困难的同学到学具袋里找一找。)
师:在尺子上看一看1厘米有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用手势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在第2、3两步教学环节中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并加深1厘米的长度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4.认识几厘米。
引导学生认识3厘米、6厘米有多长,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3厘米和6厘米哪个长一些?你还知道其他的厘米吗?学生互相介绍,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为了减轻难度,我在学生建立了1厘米长度表象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6厘米,为后面的估算做铺垫。)
(二)学习测量方法。
1.度量长度,掌握方法。
出示第3页例3。学生小组内自主测量线段(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小结测量方法。(说明:如果有未从0刻度量起或者0刻度线磨损的情况怎样确定物体的长度?让学生自主交流,指导纠正。充分肯定学生测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测量方法简便。)
完成做一做。
2.大约几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第1题。
你发现了什么?(明确几厘米多一些或几厘米少一些,都可以说成大约几厘米。进一步明确“大约”的含义。)
三、 综合训练,巩固新知
第一层次:基础性习题。
做一做(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完成)。
第二层次:开放性习题。
练习一第1、2题(估测、测量)。
(设计意图:学会用厘米作单位估测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估测能力,通过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层次:发展性习题。
师: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可以小组合作测量。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此,在学生已将掌握了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拓展延伸,强化概念
师:现在你能量出课桌的长度,告诉工人叔叔了吗?(学生小组合作测量。)endprint
五、 总结评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要测量学校操场的长度,你觉得用你的直尺合适吗?用厘米作单位还方便吗?
(设计意图:虽然本节课的教学已经结束,但是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这一环节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反思:
“认识厘米”是在一年级学习了“比长短”,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图形与几何”知识板块中的内容,是长度单位教学的开始。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所以二年级的小朋友还是比较难学的。
因此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通过看、指、找、比、想、量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4个环节:
1.帮助工人叔叔确定课桌的大小。由于学生选取的测量物品不同,所得的结果也不相同。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产生测量的需要,在矛盾冲突中建立数学观念,从而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3.认识厘米。我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这个观念也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拉链扣、纽扣宽度等,对学生建立1厘米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画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4.学习测量方法。在此环节,我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测量线段的长度,在交流汇报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对于学生测量方法的多样化给予表扬,引导学生讨论哪种测量方法更简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忘记对准“0”刻度。在今后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测量的机会,以便熟练掌握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估算内容学生们完成得不好,估算能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量来完成估算习题的,比较依赖测量工具。我必须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上多下些功夫,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
关键词:认识角,巩固深化,提炼升华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结合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 逐步抽象出“角”。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 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能准确判断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图形, 也就是说学生已具备了关于“角”的感性认识。但是低年级的学生, 认识规律以形象思维为主, 这部分内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如果让学生找到这些图形对学生来说一点也不困难, 但学生在抽象出“角”的过程中说出角的特点会比较困难, 所以本节课要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 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 如找一找、画一画、摸一摸、做一做等活动加深其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建立角的表象, 从而突破学习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 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 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活动体验, 使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思想。
4.通过小组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具和学具】三角板, 多媒体课件, 材料袋 (圆纸片、绳子、小棒、吸管)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 你们听说过“几何王国”吗?在几何王国里有一个“点线之家”, 里面的点宝宝和线宝宝正在玩游戏,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玩什么? (播放动画课件)
2.师:在点线之家里, 这些聪明的点和线一会儿就组成了这么多形状各异的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角) , 你们认识吗?
(请学生逐个说出图形的名称。师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自主探索, 建构新知
1.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角的样子吗? (再请学生说出在哪里见过角)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日常用品, 上面也有角。 (PPT出示剪刀、钟表、红领巾图片, 让学生分别指出角在哪里。师示范指出角, 学生跟着用手指;最后用课件抽象出角)
2.画一画。
(1) 请学生上台指出实物三角板、硬纸板上的角, 并在黑板上描画出来。
(2) 师:画角的方法有很多, 如用三角板、尺子等。
(师强调画角步骤:先画点, 再画两条直直的线。师在黑板上示范画, 学生在作业纸上画)
3.想一想。师:观察黑板上同学们画的角、课件上的角, 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观察:角有一个点和两条线)
4.认一认。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师:在教学中, 角的每个部分都有它自己好听的名字。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 (在图上板书:顶点、边) 请大家指出黑板和课件上角的顶点和边, 全班同学再写出自己画的角的顶点和边。
(师引导:每个角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5.摸一摸。师:我们刚刚画了角, 再和角来个亲密接触。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动手摸三角板上的角的各个部分, 深化对角的认识, 引导发现角的两边都是“直直的”。板书)
6.写一写。教学角的读写。
师:为了更清晰地表示这是一个角, 也为了能把它们区别开来, 我们在两边之间靠近顶点的位置画一条短弧线, 并且在短弧线的后面注明一个字母或数学。例如:我们在这个角符号的后面再加注数字1, 我们就可以把它记作:∠1, 读作角1。
三、巩固深化, 加强体验
1.辨一辨。师:角国王知道大家对角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 它派了几个图形, 想让大家分辨一下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你们想挑战一下吗?
2.找一找。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不错, 刚认识了角就能准确地判断出角。其实在我们教室的一些物体的面上也隐藏着角, 随便找一个, 指给老师看。
3.标一标。师:角很顽皮, 它一会儿藏在这, 一会儿藏在那, 更喜欢隐藏在一些图形里。你们能把它找出来并给它起个名字吗?
(学生做题, 教师巡视, 针对性指导。展示学生作业,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桥洞图形里底边和曲边是否成角)
4.做一做。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会找角、画角, 想不想动手来创造出一个角呢?学生创造角, 小组内的同学相互帮助, 教师指导, 适当点拨, 展示作品。
四、总结欣赏, 提炼升华
1.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内容。
2.欣赏图片, 感受角在生活中的作用, 感知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今天一起认识了角, 其实我们就生活在角的世界里, 角在我们生活中作用可大了。 (图片配语音———冬天来了, 大学纷飞, 角减轻了厚厚的积雪对房屋的压力。角可以让雄伟金字塔屹立不倒, 角可以帮助学校的树木茁壮成长。在学校的篮球架上有角, 在学校的教学楼里有角, 在我们每天学习的教室里也有角。角, 每天都默默陪伴在我们身边) 同学们, 回家再找一找家里哪些地方也有角, 让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索角的奥秘吧!
《比例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感受到生活中需要比例尺,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感受到课堂环节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概念的教学必须要经历感性的认识,只有经历过感性认识后看到的概念,才是学生真正理解了的概念。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在教学比例尺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在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方法有所不同,学生很容易混淆(从作业中看出)。
第一个容易混淆的地方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时候该怎么设。
第二个就是方法的选择上,其实在这一块知识上,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从学生的课堂和课后作业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这种解法的原理,只是在照葫芦画瓢罢了。
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今天又对比例尺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5000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进行解答的时候,如何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这样就不用去顾及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对于第二个问题,倍比关系的理解,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理解不够深。例如:比例尺1:5000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倍,图上的1厘米实际是5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为了使学生对比例尺两种问题的计算不混淆,只有让学生经历感性的认识,只有经历过感性认识才能真正理解。这节课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愉快,作业正确率也高。
篇一:解比例>教学反思
解比例一课是在学习好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习的,教学解比例之前,先复习根据比例的意义和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然后告诉学生,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教学前,我认为要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学生不但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还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来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部分学生也能根据刚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所以教学始,我设计了多条题目,让学生根据比例式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即根据不同的依据)来填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学生完成的情况非常理想。都能根据题目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其中包括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的。然后,我让学生把想的过程一步一步写下来,问题出来了,完全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的学生完成得又快又对,而其他的学生要么速度慢,要么转化成方程有一点困难。在评讲练习作业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比例。可能受复习的影响,学生作业中仍然多多少少还有上述情况出现。
课后,我和同事说起这事,他们说只要他们会做就可以了。其实,我也知道若把课始的复习简单化带过,让学生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上课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可我当时就是考虑到不想禁锢学生的思维,想让学生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联系新学的知识,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对比已能使用的方法,找出方便的解题方法。可让我困惑的是,我的“多事”带给学生的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由其是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
篇二:解比例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前布置了前置作业,通过前置作业的三个大题来进行教学。
首先,先复习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等,在引入新课解比例。然后,根据老师给的例题自觉完成解比例的 3个小题,学生方法掌握较好,但计算能力有待加强。
具体教学解比例的时候渗透转化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学生并不陌生,在学习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体积是就是用到了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个比例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让学生体会到解比例与解简易方程的区别与联系。关键是要先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成简易方程,再运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完成剩下的步骤。
单独教学完解比例后再来教学例2。本来教材的编排是先教学例2再教学例3,在备课时我觉得在例2里既要教学如何解比例,又要教学如何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困难,所以做出先教学例3再教学例2的调整。这样调整后难度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整节课下来,学生能按设想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问题:
在备课时觉得例3在解比例的步骤上有些不好。写成2.5×6/1.5这样的形式,学生在遇到了分数的时候会出现繁分数,所以把这个步骤舍掉了,让学生先算出乘积后再除以1.5。可是做一做中的题却出现了始料未及的问题,结果学生再除的时候除不尽,个别学生选择约数而不是用分数表示结果。后来反思例题在这一步的编排上的用意。可以让学生先约掉一部分数后再进行计算,会降低计算的难度。让学生体会解比例与解简易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时,引导不够到位。前置作业的练习题需改进。
篇三:解比例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了《解比例》,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课。在解比例中,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再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在把含有未知项的比例式改写成方程时,要注意外项(或内项)乘积等于内项(外项)乘积的运用,不能用错。结合赵老师的指导,回顾这节课,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以下两点值得反思的地方:
1、在新授教学中,大体上能够让学生有安静的时间思考和完成作业,但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还应放手让学生去做,还学生“主人翁”的地位,例如:让最差的学生板演检测题后纠错时,没有让中等生纠错,而是我带领学生一起纠错,在最后一个学生列的小数除法竖式错误时,我没有及时纠正讲解,应该再给学生强调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2、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让学生练习做题,老师当面批改,没有采用竞赛的方法激励学生。
在新课程理念下, 现在的数学课堂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 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主, 先学后导, 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而且让“导”更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疑难处点拨启迪, 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导”应是为学而设, 从学生的学习中来, 再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因为最好的学习效果莫过于学生的“自得”。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提倡“先学后导”、坚持“为学设导”、把握“顺学而导”。因此, 我们要设计弹性学案, 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还要敏锐捕捉和把握各种信息,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体会“问题解决”的过程, 在互动生成过程中, 使学生投入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 创造出一种和谐、充满智慧和灵气、能焕发生命力的课堂。下面结合《倒数的认识》的教学实践, 谈谈笔者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师:我们中国的文字很美很有趣, 比如“吴”的上下部分倒过来写成“吞”;“杏”的上下部分倒过来写成“呆”, 我们数学上的数字也存在这样的美。比如:
我预设的答案是:上下部分倒过来写成上下部分倒过来写成……然后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倒数。
生1:“6”倒回来是“9”。 (师:真有趣!)
生2:“8”倒回来还是“8”。 (师:观察得真仔细呀!)
生3:计算机上的“5”倒回来是“2”。 (师:你对生活中的数学观察得真不错!)
生4:我还发现“1”倒回来还是“1”, “0”倒回来还是“0”, 所以1的倒数是1, 0的倒数是0。 (师:非常感谢这个漂亮的可以!)
师: (抓住这个好时机) 照你们这样说, 那么6的倒数是9, 8的倒数是8, 5的倒数是2, 1的倒数是1, 0的倒数是0。对吗?
全班学生大声地齐答:对!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倒的认识》 (我故意把“数”这样写。学生看到这个“”更加兴奋, 还在沾沾自喜着。)
二顺学而导, 解决问题
师:请全班同学打开课本第24页“倒数的认识”, 你可以借助任何的学习资料来自学, 5分钟后来汇报你们在小组内学会了什么?
(在自学刚开始1分钟的时候, 就有很多同学说:“老师, 我们好像刚才都说错了”。我说:“没有好像, 要是你觉得错的话, 就赶紧找答案, 用你的道理来说服同学们!”……)
三交流汇报, 互动生成
师:好, 孩子们, 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吧!
第一小组代表:我发现8的倒数不是8。因为8可以写成, 所以它的倒数是。 (这是在例题中学会的)
第二小组代表:我学会倒数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
师:能举个例子吗?
生:能。比如倒回来写成。
师:学会这个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全班同学全举手)
师:好, 我来抽查几个同学。 (抽查了几个学困生, 效果很好。)
第三小组代表:1的倒数是1, 是对的。因为1可以写成倒数就是但我认为0的倒数不是0, 因为0可以写成, 倒回来是, 当分母为0时, 这个分数没有意义!
(全班同学不断地点头) 对,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师:同学们自学得非常好, 自学能力真强!请继续汇报。第四小组代表:因为真分数都小于1, 所以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比如……
生1:同样的道理, 假分数都大于1, 所以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比如的倒数是。 (很多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生2:假分数有时也等于1, 比如=1, 所以的倒数不小于1, 而是等于1。
生3:完整来说, 应该是 (全班同学抢答了)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或等于1。
师:你们互助学习的效果很好!
这个规律我原本是安排在最后的环节, 预设出这样的一道题让学生来掌握:写出下面各组数的倒数, 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然而学生自己的发现、相互的争辩, 效果比老师的讲解还好。
第五小组代表:我们组还学会了求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方法就是把带分数先转化成假分数, 然后再把它的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倒过来;而小数就是先转化成分数再把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倒过来。 (教室忽然一片寂静)
师:怎么啦, 不明白是吗?好, 学会了求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的小组请举手。
生:比如, 先转化成3/2, 再倒回来是2/3, 所以的倒数就是2/3。
师:你们的表情告诉我, 你们已经听懂了。好, 谁再来举个例子?
几个学生的举例, 使同学们掌握了求带分数和小数的倒数的方法。
……
四及时检测, 收获惊喜
师:说了这么久, 都没有一个小组汇报倒数的概念。都学会了是吗?全班大声回答:“是!”
这时我很是“生气”地说:真学会了吗?好, 请看这几道判断题, 说明理由:
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
1的倒数是1, 0的倒数是0。 ( )
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 )
(从学生的说明理由中看出, 学生把“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掌握得很好!)
我原来的教学预设是:先让学生汇报倒数的概念, 再找出关键词辨析, 最后举例子加深理解。看来老师的“生气”效果更好!
……
整节课下来, 原本用心设计层层深入的这节课, 却让学生把我所准备的教学预案中每一环都改变了, 甚至连我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都不用出示。我深深地体会到:无论我们的教学设计考虑得多么周密, 都只是预设。“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 教师顺学而导, 重视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中的生成点。教学时不能死抱教案不放, 应该根据“先学”情况和变化的学情, 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设, 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 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 更富有成效性。所以, 在分析教材进而进行教学预设时, 教师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 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备课就要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对生活有怎样的体验、探究会有哪些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学生等。教师对整堂课预设出“着眼于整体, 立足于主体, 致力于主体”的弹性学案。这样, 在课堂上教师才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才会“顺学而导”、“左右逢源”, 在与学生的互动中生成“亮点”。
关键词:语文 教学 反思 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92-01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如果教师只埋头教学而不进行教后反思,也会“教而不思则罔”。日前提倡教师写教学反思。就这个问题笔者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教学反思,概括地讲应该包括:“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优化教学”等。反思可以是对一堂课的整体教学教程,也可以是某一环节而进行的总结、剖析。每一节课都应该进行反思,倘若如此,日久天长,教师就会扬长避短,教学水平就会逐渐提高。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
1 反思成功的经验
“反思+经验=成功”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大多数教师认可。教师上完每一节课,总有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笔者把本文故事编成话剧,让学生扮演皇帝、骗子、官员、老百姓和小孩,登台表演,由于笔者课前精心指导,学生们乐于表演,课堂上学生们把骗子为了赚钱在空织布机上“织布”行骗;皇帝愚蠢上当受骗;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没有看见骗子织出布来,却把“布”夸耀了一番;老百姓怕招来灾祸互相传送假象,最后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说出了真话,揭穿了骗局表演得有声有色,又不失文意,博得听课教师和学生们的一片掌声。这节公开课成功的地方在于把课文的故事情节直观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加深了学生对故事的了解。在教《故乡》一课时,文中有处细节描写,那就是:“我”回到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跟闰土见面时,闰土称“我”老爷。从中可以看出少年时代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为了说明闰土的麻木、变化,也为了和现实生活相对照,笔者给学生唱了《故乡情》这首歌:“故乡有我青春的歌声,几度芳草绿,几度霜叶红,以往的同伴依然在梦中,他乡也有情,他乡也有爱……”学生们听后掌声雷动,这首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践证明:教师让学生登台表演故事,给学生唱一段和课文有关的歌曲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于是在课后笔者就把这些成功之处作为经验记录下来,渗透于相关的课文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写反思时一定不要把成功经验遗忘。因为成功之处是你的智慧,是你的教学风格,如果丢掉,是遗憾而可惜的。
2 反思创新的意识
上完一节课,教师应该回顾一下教学过程,看一看教学设计是否有创新意识,各个环节安排是否紧凑。引导学生是否独具匠心。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把里面的故事情节编成了快板书,让学生们打着竹板说快书。记得这堂课中学生热情很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教《孙权劝学》一课时,笔者把文中写的三件事,创新地设计了板书。从板书中可以看出文中写的三件事是: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通过吕蒙认真学习,才略大有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新。反思课堂教学创新的情景,可以帮助教师积累自己的创新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充满灵性和活力。
3 反思智慧的火花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参与意识。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会有智慧的“火花”出现,这些“火花”是非常宝贵的。例如笔者在阅读课上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有个学生站起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向笔者问道:“武松打死的老虎哪里去了?”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笔者没有表决,而是发动全班学生讨论交流,于是一个个答案出来了:“武松打死的老虎被官吏贪污了,因为那是一个贪官横行的年代……”
“武松好客,把打死的老虎给村民吃了……”
“武松把打死的老虎交到地方陈列馆里去了……”
学生们辩论的热火朝天。看,智慧的“火花”正在课堂上闪亮。
如何激活学生智慧的“火花”?应该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方面。课堂上要以欣赏的目光看学生。要善于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的意识,让课堂上迸溅出更多的“火花”,对学生的智慧“火花”教师要善于捕捉,对学生充满智慧的提问,教师应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地方,让课堂成为美丽的地方。
4 反思疏漏的教训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漏或失误之处。例如,在教《孔乙己》这课时,笔者设置了下列问题:作者为什么写《孔乙己》?怎样写的?学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引導学生合作探究。课后反思时,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应作为重点来探讨。应让学生知道作者写《孔乙己》是为了抨击封建科举弊端,小说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对孔乙己进行了描写,通过描写表现了孔乙己“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将要讨饭了”。这些就让学生反复体会,让学生感悟到:考不上学也要学会生活,誓死不做当代孔乙己。让学生写感悟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学习效果。
教师如果上完一节课,不进行教学反思,对那些不足之处不加以改进,不注意吸取教训,那么一些缺陷也许会永远隐藏,因此教师应及时查找不足,深刻反思,自我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更加完整、完美,才能走出“教书匠”之列,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
综上所述:教师上完课要注意从多方面进行反思,并作好记录。如果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注意反思,上完课一了了之,万事大吉,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那么教学水平就会毫无长进。就会出现“越教越不知道怎么教”的困惑,就会出现“无可奈何趣落去”的枯燥。可见,教后反思是教师不断更新思想,提高业务水平的发动机。
参考文献
【《认识比例尺》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比例尺教学反思评价07-05
初中数学《比例的应用》的教学反思09-19
教学设计比例尺09-20
《比例尺》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06-29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05-28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06-24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6-03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06-20
《认识负数二》教学反思06-27
《10的认识》教学反思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