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生端午节主题演讲稿(推荐8篇)

中学生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篇1

演讲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演讲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主题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1 ?

尊敬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再过一个星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了。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民族文化,弘扬传统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然而在 20xx 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20xx 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尴尬,韩国江陵端午祭起源的时间较中国的传统端午节晚一千多年,从中反映出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与退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一部分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对洋节过分偏爱。当我们站在圣

诞的霓虹灯下,不要忘记在除夕陪陪家里的爷爷奶奶;当我们在万圣节狂欢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团圆;当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当元宵的灯会不再流光溢彩,当端午的龙舟不再激情澎湃,当中秋的月饼再也品不出深挚的内涵,我们似乎失去了什么? ?

虽然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成为我国法定假日,以立法手段保护传统节日是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但同时我也觉得,申遗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自信。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伸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好和开放。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和珍爱之情。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焕发新的风采!

还有,随着端午节来临,也就意味着整个学期临近尾声。希望

同学们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系统复习,也预祝同学们在高考、中考、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同学们,加油!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2 ?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春节、端午、中秋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这些节日已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着共同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20xx 年,韩国将端午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遗产;20xx 年,端午节被正式认定为韩国的非物质遗产。用骇人听闻来形容这个消息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至少它发人深思。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却成了别国的珍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内心又会作何感想?

?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我们肩负着老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复兴中华文化,我们责无旁贷。我们或许无法改变端午节已被韩国申报的事实,但我们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来勉励自己。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

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挽救中华文化。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3 ?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

节的随想。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我怀想,滔滔汨罗水,悠悠数千年,拳拳赤子心,感天动地情。我仿佛看到:战国时,楚王宠信奸臣,屈原仗义直言,却被革职流放。秦国趁此机会进攻楚国,楚国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抱着一块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湖面上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百舸争游,蔚为壮观。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中,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体不被吞噬。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已经无法让 21 世纪的现代人感动。但是,我想起 x 年曾经有一篇报道让中国人震惊了!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乌丙安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送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如果有人告诉你,几年后中国人想要划龙舟、吃粽子、过端午节,需要向别的国家提出申请,你一定会说:“开什么国际玩笑!”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一

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在民间悄悄发起。有人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对端午节一直情有独钟,每年这天都要吃棕子看赛龙舟。如果端午节真被别国抢去了,我会觉得特别别扭。”还有人说:“我们的端午、中秋、元宵、重阳等传统节日本来就在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大举进攻下渐显颓势,如果连端午节今后都改姓了洋,真是愧对祖宗啊。”后来经过查证,韩国申报的是他们本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抢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过,韩国的申报,可以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韩国保护端午祭的经过至少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

同学们,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已经纳入我国法定假日的议案。我认为,以立法手段保护传统节日是积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举措。但同时我也觉得,申报和立法只是一种外在的行动模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力量和自信。有了这种内驱力,民族的传统文化就能得到延伸与丰富,民众的心态也会变得健康、美好和开放。

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

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因为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

由端午节想到屈原,想到了端午之争,想到保护民族文化关键在于教化。这些就是我今天站在国旗下的感悟。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谢谢。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4 ?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再过几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纪念我国着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的楚国在列强环视的状况下,却

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

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

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知道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来之不易,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扫净了自片战争之后

弥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5 ?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五月五过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 20xx 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主要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和纪念曹娥说;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今天我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屈原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流放。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蛟龙水兽喝醉晕倒,就不会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今天的棕子。

而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吃黄鳝吃面扇子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吃打糕吃煎堆等等。我最喜欢吃粽子了,南北各地风俗习惯不同,粽子大小不一,有甜有咸,大的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而小的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我吃过咱们四川乐山产的肉粽子最好吃,黄澄澄的 糯米里夹着腊肉,肥而不,吃起来一股花椒和竹叶的清香,口齿留香,味道悠长。最可贵的是价格低廉,每个重有八两,才二元五角钱。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 20xx 年开始,我国为宏扬民族文化,保留民族传统,将五月初五列为法定节假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6 ?

同学们,你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

也许,你能早已经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父亲节”送给爸爸小礼物,习惯了在“母亲节”向妈妈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 365 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端阳,午日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龙日等。民间纪念端午节的习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还有悬钟道像以驱邪,挂艾草以避邪驱瘴,佩香包驱瘟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

洗得直臣冤。”这首出自当代诗人文秀笔下的《端午》,道出了端午节与屈原的渊源。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而今天,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下一周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节日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7 ?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战国时期,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倍受楚怀王器重,但是屈原的主张却遭到了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使得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 220xx 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

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阳、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 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之士的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8 ?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你们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传统节日嘛?对,是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 2000 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

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便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提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最后,预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谢谢!

端午节演讲稿三 ?

同学们,今天 6 月 2 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们对这个节日有多少了解呢? ?

端午节是爱国节,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园前 278 年的五月初五,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

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防疫节。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和雄黄的香囊预防疾病。

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一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赛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国际体育赛事,也起到了友谊纽带的作用。

端午节还是美食节,以为我们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繁多的粽子,可以让你一饱口福。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是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

中学生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篇2

一、主题设计与开展

1. 活动的开展

历史与社会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以及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 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 汲取历史智慧, 认同民族文化, 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 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为此我们设计和开展了“世界各地”、“考证与考古”、“历史深处的误会”、“走进课本”、“走进世博”等主题演讲活动。

“世界各地”以学生在旅游中的见闻、发现、思考作为演讲内容。学生介绍内蒙古草原、九寨沟、张家界、香港有轨电车等, 也介绍了日本的迪斯尼乐园、美国的大学之旅, 体验了北欧的漫长白昼, 参观了澳大利亚的剪羊毛。演讲既介绍了各地的风光及关联的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结构和特征, 又展现了与其相关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文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世界大同意识。

“考证与考古”要求学生对一个历史事件、地理事件用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等证据来考证它的来历或说法, 或则对一个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进行解释推理分析,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维, 并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方法解释一般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学生用史料考证了阿波罗登月之真假, 提出了泰坦尼克沉没新说、兵马俑主人新说, 也探究了越王勾践剑千年不朽的原因、悬棺之谜、北极恐龙化石的由来等。如有的学生提出埃及艳后并不美艳这一观点, 从出土的银币头像、罗马史学家从不提及她的美貌这些史实资料和对她治理国家的记载等几个方面来说明艳后其实并不特别漂亮, 而是一个聪慧的女人。泰坦尼克沉没的原因一般被认为是撞上了冰山, 但有的学生就提出了是接口铆钉存在质量问题, 认为是质量不符合标准导致其承受不了冰山的撞击。

“历史深处的误会”主题是让学生去认识历史人物的另一侧面、认识历史事件的真相, 以及对一个历史事件的新观点和新认识, 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 谋求学生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 追寻富有意义的、充满人性的教育。学生通过演讲认识了康熙、洪秀全、李鸿章、袁世凯、吴佩孚、蒋介石等古今人物的另外一面, 了解到大军阀吴佩孚坚决不当汉奸的节操, 以及严复的晚年失误, 也考证了康有为是否参加了公车上书, 袁世凯签订的条约是否是“二十一条”等等。

“走进课本”选用课本中的词语作演讲内容。学生选取了课本里提到的西夏文字、青花瓷、牌坊、中国远征军、美国民兵、上海外滩、日升昌、票号、海禁、外蒙古、奥匈帝国、摩尼教、清朝的刑罚、元曲、徽商、同文馆、东印度公司、飞虎队、中美合作所、七三一部队、胡适等进行了介绍补充, 拓展了课堂。

2. 主题选择的思路

主题的确定与活动的展开密切相关, 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 演绎不同的精彩。主题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创意, 创设更多有深度有意义的主题, 并系统地进行初中三年一贯的主题安排, 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践过程中, 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1) 根据学科的能力培养目标, 确定主题。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了解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开展了“历史使人智慧”主题活动。让学生去了解人类碰到了什么问题, 又是如何解决的。比如, 古建筑是如何抗震的?古代桥梁是如何防止水流的侵蚀冲刷?千年不倒长城是如何修建的……让学生去了解人类的创意和创新, 从建筑工程、历史事件包括战争等方面了解人类的聪明才智、奇妙构思、计谋和策略等等。如:解决流水对桥梁的侵蚀冲刷问题, 通过查找资料, 可以了解到可以选址在江阔流缓的地段, 可以采用筏形桥基, 还可以采用种植牡蛎的办法加固桥基如泉州的中国第一座跨海石桥———洛阳桥, 还可以采用敞肩拱, 如赵州桥, 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 增强泄洪能力, 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通过探究长城千年不倒的原因, 了解到亚洲人饮食主要组成部分的美味糯米, 在中国古代是一种促使砂浆性能超强的根本原因。糯米砂浆比纯石灰砂浆强度更大, 更具耐水性。古代砌筑砂浆是一种特殊的有机与无机合成材料, 无机成分是碳酸钙, 有机成分则是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来自于添加至砂浆中的糯米汤。砂浆中的支链淀粉起到了抑制剂的作用:一方面控制硫酸钙晶体的增长, 另一方面生成紧密的微观结构, 而后者应该是令这种有机与无机砂浆强度如此之大的原因。建筑工人利用糯米砂浆去修建墓穴、宝塔、城墙, 使其中一些建筑存在至今。有些古建筑物非常坚固, 甚至是现代推土机都难以推倒, 还能承受强度很大的震波。

(2) 根据课程要求来确定主题。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即“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根据课程体系的这三部分对学生的要求来设计主题。如结合“我们面对的机遇和挑战”课程内容, 可以让学生选取人们关注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一个演讲主题。让演讲活动成为“关于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的课程之一。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智慧, 让学生的演讲百花齐放。可以选取世界关注的人口、环保、能源、粮食问题, 也可以选取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阿以冲突、金融海啸等现实问题, 可以去探寻农民工问题、社会保障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 也可以去了解怎么看待我国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问题。

(3) 根据时政来确定主题。教育要适应社会需求, 要教给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如结合奥运会、世博、世界杯以及一些时事热点进行演讲设计。如开展“走进世博”主题活动, 通过各国展馆的介绍, 去了解人类的城市生活, 去了解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等, 知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通过各国展馆的介绍, 去认识各个国家的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等。通过澳大利亚展馆的介绍, 学生可以领略到澳大利亚的历史并体会它的独特之处, 欣赏土著艺术作品, 感受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 了解名为“乌鲁鲁 (Uluru) ”的澳洲艾亚斯岩和闻名于世的“大堡礁”, 还可以给学生们介绍为什么其世博的吉祥物是翠鸟而不是我们熟悉的袋鼠鸸鹋等。

二、点评技巧与例举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点评对学生活动进行引导和调控, 引导学生如何确定自己的主题如何围绕主题取材。好的点评寥寥数语, 一语中的, 画龙点睛, 升华学生的演讲内容。在实践中, 笔者对如何进行有效的点评做了一些尝试。

1. 抓住亮点, 进行鼓励

抓住学生的创意与创新予以鼓励与表扬, 抓住其亮点进行相应点评。如有的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希特勒、赵高、朱元璋成年后的行为与其童年经历有关。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 他小時候曾遭到学校同学的虐待, 也经常遭受其父的殴打, 这段童年的阴影引发了后来希特勒的强烈报复思想。童年, 希特勒学会了彻底忘记疼痛, 学会了压抑自己孤独无助的情感, 也懂得隐藏心中的绝望。换句话说, 通过否认自己的真实感受, 希特勒把自己变成了行使暴力、蔑视人类的设计大师。希特勒因此成为一个品性原始、不能感受他人情感的人。他被内心深处潜伏的怨恨和复仇驱动, 一波接一波地实施毫无人性的毁灭计划。在数百万人被其谋杀后, 希特勒那些受虐待的情感依然阴魂不散。希特勒曾遭受多种身心疾患的折磨, 患有神经官能症、癔病、偏执症, 有恋母情结, 还有精神分裂的特征。在希特勒自杀前的两年中, 也就是1943年, 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内心冲动, 以至于要把自己和整个德意志帝国献祭于复仇型的疯狂行为里, 他还想把整个欧洲都拖进一场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2. 凸显重点, 深化内容

梳理学生演讲内容, 归纳重点以帮助学生理解;指出本次演讲的重点应该在哪里, 就材料的组织和舍弃提出建议, 应该收集哪些材料;围绕重点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在“历史深处的误会”主题下, 有学生介绍、分析袁世凯, 重点可在收集其被动地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些功绩:如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巡警制度, 直隶总督任上支持创办实业、发展商业, 督修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等;或以天津市历史档案馆现存的袁世凯手批“二十一条”来还原谈判的来龙去脉, 了解袁世凯对条文的“字斟句酌”和“讨价还价”, 有助于大家进一步了解一个多面的袁世凯。

通过点评还可以对学生演讲内容进行提炼, 上升到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 学生演讲的内容是越王勾践剑为什么至今还如此锋利, 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 而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教师点评的时候可以提到铸剑技术也是越国强盛的一个原因, 高超的铸造技术充分体现了古代越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见证了国力的强盛。也可以补充秦国强盛的一个原因是秦国有先进的铸剑技术, 能造出比六国长的剑, 由此分析战国时期手工业方面的进步。秦始皇兵马俑一、二号坑所出土的锋利坚韧的秦青铜长剑长度均在81~94.8厘米, 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 (长度一般在50~65厘米) 。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秦剑, 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剑长不易折断。作为青铜剑铸造工艺的最后巅峰, 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强。

3. 促进思考, 培养能力

点评的时候提出问题, 对演讲内容进行追问, 启发学生继续思考。如学生介绍了北极地区存在恐龙, 并找出存在恐龙化石的种种证据, 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北极地区存在过恐龙?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学生的认识和观点或多或少不完整或者比较片面, 通过点评让学生知道应当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 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去看待特定的人物和事件, 也可以通过点评人物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一个时代。通过点评让学生学习历史人物的气节观, 感受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 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在“历史深处的误会”主题演讲中, 有学生选取了明神宗万历皇帝。因为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明朝亡于万历之手等情况, 一般认为万历是一代昏君。该学生认为万历在位期间进行的战争多次取得胜利, 其在位前十年, 励精图治, 重用张居正, 实行一条鞭法, 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 大明王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在万历年间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没有受到扼杀。三十年不上朝, 因为万历皇帝与文官群体在“立储之争”观念上的对抗, 怠政则是万历皇帝对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万历认识到国家的问题是制度和官僚阶层的问题, 必须要改革制度, 但改革制度受官僚机器阻碍, 因此必须先改革官僚机器。他采取了几个步骤:第一, 先削弱整个阶层的影响力, 就是拒绝和他们见面, 听他们讲那些没有实际作用、明在国事暗在斗争的议论, 把那些意义不大、空洞和纯属政治斗争的奏章留中不发。第二, 官员离职不补缺, 减少官员数量, 一步一步拆掉这个官僚旧机器。三十年不上朝并非是完全不理朝政, 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处理朝政。就如何辩证地看待《明史·神宗本纪》记载的“明之亡实亡于神宗”的说法, 让学生知道要把人物与历史大背景相结合, 通过了解人物背后的命运及其命运背后的时代背景, 去了解时代背景后的历史不可抗拒性。评价万历要结合当时的体制, 明代实行文官治国, 这种体制的两大要素是礼仪和人事, 封建礼仪钝化了百姓, 道德取代了法律, 人事钝化了社会上层人士的改革动力。朝廷的稳定、王位的安全是这种体制着眼的重点, 皇帝的职位是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机构, 而每一个皇帝又都是一个个体。还可以考虑到万历朝初始, “小冰河时期”的到来, 中国北方粮产量大减。人类历史上寒冷期和温暖期交替导致游牧民族的迁移从而引发战争, 明代就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尖锐对峙的一个时期, 从而让学生了解用“大历史观”的方法来看待历史人物。

三、结语

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热情参与, 课前积极准备, 课堂上认真分享知识。学生主动去阅读《图说天下》丛书、《探索世界之谜》丛书、《易中天品三国》、《明朝那些事》、《中国大历史》等书籍, 从《走进科学》、《百科探秘》、《探索发现》、《百家讲坛》等科教节目中选取题材。演讲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受到学生的喜爱。

教师的点评也促进了学生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教学心理学提出, 教师的评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在如何做好点评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依据学生的不同内容进行因地制宜地点评, 需要教师平时的知识储备和临场的教学机智的发挥, 需要不断总结经验。

课前演讲活动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动口。正如一句格言所讲的那样:“我听过, 我忘记;我看过, 我记得;我做过, 我学会” (I hear, I forget;I see, I remember;I do, I understand.) 。学生自主地探究, 展现了个体智慧, 化知识为智慧, 从活动中寻求间接经验的个人意义, 促进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体现了学生主体自主、开放和创新的特征, 符合开放性和创新性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这类活动应加以引导, 不断总结经验, 丰富活动主题, 完善活动过程, 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端午节主题班会演讲稿 篇3

大家好!

我念一首儿歌给大家听,听完以后,我要问一个小问题。“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同学们,你们知道儿歌里说的是什么节日吗?对,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这一天,吃粽子,尝咸蛋,划龙船,挂艾草形成了端午节独特的风俗。今年的端午节是5月28日,本星期四。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__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话屈原主题的演讲稿 篇4

端午节是用来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屈原十分爱国。但因为被奸人所害,流放到民间,他认为自己不能报效国家,不能为国家出力,不能改变楚国现在的状况。而跳入汨罗河,为国捐躯。屈原死后,那些敬仰他的平民百姓便划着小船,去打捞他的尸身,可大家却失望而归。于是,百姓们为了不让河中的鱼类和虾蟹蚕食屈原的尸身,就用粽叶包裹上糯米,投入江中。传说,河中有只凶残的恶龙,可他却偏偏只住在河心。日日在河中兴风作浪,为祸百姓。于是,人们便下定决心要活捉这条恶龙。经过千幸万苦的努力下,人们终于抓住了这条恶龙,将他的筋抽出来。因为这条筋太长太长了,所以人们把筋剪成一条一条的绑在自己的身上。从此,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划龙舟,包粽子,绑彩绳的传说了。

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一项极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以前,粽子只有一个味,是用糯米和红枣做成的。现在根据不同人的喜好已达几十种口味。比如,有的人喜欢吃咸的,就可以做成咸肉棕;有的人喜欢吃甜的,就可以吃甜粽子;还有些人喜欢吃肉的,就可以吃肉粽子……总之,粽子的品种是特别多的。粽子的外表可漂亮了。你瞧!她身穿一件绿衣裳,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粽子一般是四只脚的,不过,也有三只脚的只是市场上不常见罢了。粽子通常是煮熟后凉了才吃,在拌上白糖和蜂蜜,口感好极了。

戴彩绳,戴香包也是端午节独特的习俗。到了端午的那一天,老人们会用不同的彩绳,戴在孩童的手腕上或脚腕上;心灵手巧的老人还会在上面系上铃铛,手一动就会发出极为清脆的铛铛声,好听极了!再来看看香包,种类不同。有小动物的,有花朵的,还有卡通人物的,上面的画栩栩如生,就像真的一样。香包可香了,还可以驱逐蚊虫呢!

除了这些,一些南方的城市还有赛龙舟呢!到了那一天,河两畔的人们将河围得水泄不通,纷纷观看赛龙舟,那场面壮观极了!

2021年端午节主题作文小学生 篇5

2021年端午节主题作文小学生1

年年五月五,岁岁端午节。这一天,我国人民习惯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这是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出自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佐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革新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此,遭到贵族子兰,大臣勒尚和郑袖谗害去职。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屈原又遭到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勒尚的陷害,被放逐到湖南沅、湘流域,但他始终热爱祖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了楚国的郢都。楚国的危亡和百姓的痛苦,屈原痛不欲生。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生死存亡,又深感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大约就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投汩江身亡。当地老百姓闻讯,曾纷纷划船去救并把粽子投入江中,免得鱼鳖去吃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的来历。

屈原一生的政治生涯是悲痛的.,但他却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以他的代表作《离骚》为例:这首诗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离骚》辞藻华美,想像丰富,文采绚烂,气魄雄伟,也是一篇照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屈原在我国文学享有崇高的声誉,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李白在《江上》中说:“屈平词赋悬日月”。这代表后人对他的作品的景仰。

目前,屈原的作品已译成多种外文,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

2021年端午节主题作文小学生2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老师说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那时人们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包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时,人们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后来在晋代,粽子才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又出现杂粽。在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被用作了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它的形状出现了锥形、菱形。宋朝时,人们又把果品包入粽子,就有了“蜜饯粽”。在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也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人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最为出名。吃粽子的风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2021年端午节主题作文小学生3

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古代流传着“屈原投江”的故事。屈原一个诗人,正遥望着城门内发生的悲剧。屈原一边想着自己的国家危在旦夕,一边看着受苦难的百姓,自己不愿作奴隶,便写下绝笔,跳入了江中……

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便是端午。一边吃着黏黏甜甜的粽子,一边拿着太奶缝的香包,和伙伴们比谁的好看。都是我的,于是,我便有了深刻的印象。

可这么美好的记忆,却逐渐被抹去。当初,为了上学,不得不离开太奶。四年级时,乡下传出噩耗……太奶去世了。我痛哭流涕,可面对自己的前途,我只好放下它,继续学习,可对太奶的思念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没想到今天老师教我们缝香包,我笨手笨脚,缝了个“香球”。可它发出的香味,让我依稀地想到了自己的太奶,想到了太奶手灵巧极了,想到了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我默默留下了眼泪。香包,不仅发出了令人清醒的香气,还延绵了我的记忆。

2021年端午节主题作文小学生4

端午节,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但是我所过的端午节一定与你们有不同之处,让我来为你们讲一讲吧!

上午,我和妈妈挤进菜市场买回了艾草,插在门缝里,放在窗户上,立在院子前、大门前。全小区的人都买了,放眼望去,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巾正随风摇摆呢,那艾草能驱蚊除虫、驱灾辟邪,发出一阵阵清香,使人们沉浸在奇特的香味之中。

正午,大人会给孩子系上五色绳,有的叫长命绳,辟邪绳和快乐绳。据说,穿上这种绳子可以强身健体、长命百岁呢!

到了两点钟左右,家家户户开始洗澡了,这洗澡水很特别,是由十多种草熬成,说是用这种水洗过后,身上就不会长东西了。

要吃晚饭了,哇好丰盛的菜啊!不仅有白菜,还有鸡鸭鱼肉虾,鱼代表以后会年年有余,鸡、鸭寓意着来年家畜兴旺等等。

这个端午节别具特色,令人难忘。

2021年端午节主题作文小学生5

到了端午节,小朋友兴了,他们又唱又跳,一起玩耍又唱起关于端午节的歌谣:“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度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屈元。把粽子投进江中是让鱼虾吃饱,不再吃屈原的遗体。

端流行于汗、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者足踝上,称为长命丝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有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节,人们吧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撒上雄黄酒,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五千年以前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

2021年端午节主题作文小学生6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包粽子,我们家当然也不例外。

这天一大早,我和妈妈就去菜市买包粽子的食材:瘦肉、糯米、稻草,新鲜的粽叶,剥了壳的干板栗。回到家,我们迫不及待地把干板栗和绿豆放到水里洗干净,再分别把它们和瘦肉捞在一起,接着放一点盐、味精、酱油,拌匀,馅就做好了。接着进入正题——包粽子喽!先把竹叶卷成圆锥状再放一点糯米,中间放馅,再放入糯米,然后将粽叶包好,最后用稻草绑住,就做成了一个三角粽。我越包越带劲,还给自己包了一个心形的粽子,我为自己的创新暗暗得意。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大概煮两个钟头,新鲜美味的粽子就可以出锅了。三角粽还可以做很多种口味的,如:豆沙馅的、香菇排骨馅的……也有什么馅都不放的,煮熟了蘸着蜂蜜或白糖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据说端午节包三角粽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但我不赞成他为了爱国而自杀,因为生命永远是最宝贵的,活着可以为国家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2021年端午节主题作文小学生7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学生端午节主题演讲稿 篇6

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是当今西方修辞学重要的批评范式之一, 它的产生是受美国社会学家Robert Bales对小组交流研究的启发。研究发现在小组的互动过程中会出现群体幻想和戏剧化现象。Bormann把Bales的幻想概念扩展成一个理论和一个批评模式及“象征趋同理论和幻想主题修辞批评”。

本文是将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模式运用到演讲语篇分析的一次尝试。通过对乔治布什2001年9月21日在国会发表针对“9 11事件”的演讲语篇的幻想主题修辞批评分析, 一方面探究批评模式在更广领域的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揭示演讲中修辞运作背后的动机和作用等。

二、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的理论分析模式

Bormann指出一群人在象征趋同过程后, 个人符号世界将部分产生重合, 那么他们就享有一个共识并具有了彼此沟通、讨论经历、达成理解的基础, 进而形成群体意识。也就是说通过分享幻想, 私人的象征世界彼此靠拢、再靠拢, 甚至是重叠。就是这种共享戏剧化的重叠导致一种“趋同”, 人们有可能具有共同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作为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的最小分析单位, 幻想主题包含三种主要分析形式:场景主题、人物主题和行为主题。其中场景主题是戏剧中行为发生的地点和人物所处的环境, 人物主题描述戏剧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动机等, 行为主题即情节, 是人物在戏剧中的所作所为。当一连串共享的相同或相似的幻想主题重复出现而形成一簇并在集体中产生链接时, 就形成一个幻想类型。团体成员所共享的幻想类型会逐步构成修辞视野, 所谓“修辞视野”是“相关幻想主题构成、并集合成集体幻想类别的复合戏剧”, 它“反映了群体共同信念的一种连贯的、统一的、整体的图景”。共享一个修辞视野的人们构建成一个修辞团体。修辞团体的行为动机存在于它的修辞视野中。如果我们知道他们建构了什么样的修辞视野, 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的行为动机, 甚至预测人们的行为变化。

三、幻想主题修辞批评对演讲语篇的分析

2001年9月11日, 纽约等地爆发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9月21日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会发表反恐演说, 阐述美国政府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立场。本文应用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分析这一演讲语篇中的幻想主题及其建构的修辞视野, 揭示布什总统是如何通过幻想主题引导听众建构修辞视野, 成功达到修辞目的的。

1. 场景主题

布什在演讲中为其话语行为及所倡导的行为建立起适合的场景主题: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恐怖组织把伊斯兰的教义极端化, 仇视西方的民主、自由, 其宗旨是重新塑造世界, 把伊斯兰宗教极端信仰强加在世界各国人民身上。极端恐怖主义者会用一切收单来实现他们的宗教目的, 不惜一切杀害无辜。2001年9月11日基地恐怖组织对纽约市的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特区的五角大楼发动武装袭击, 造成了数千人伤亡。布什告诉国会和公众“自由的敌人给我国犯下战争行为”, 自由遭到了袭击“, 以此来构成的场景主题:美国正面临恐怖主义战争威胁的紧张局势。

2. 人物主题

布什在演讲中采用我们/他们 (us/them) 的范畴来分别指代美国和基地组织及庇护他们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 将我们/他们的内涵通过隐喻的方式投射到各自的目标域上, 形成“自己人”和“另类人”的人物幻想主题。他用蕴含积极评价意义的词语, 如“民主”、“自由”、“文明”、“勇气”和“正义”来建构“自己人”的人物主题, 而把基地组织隐喻为“黑手党”、“法西斯”、“纳粹”和“独裁者”使人们感到另类是“自己”的对立面.“They stand against us, because we stand in their way”。区分“自己人”和“另类人”来构成的人物主题:美国人民是受害者, 是“民主自由”的捍卫者, 是反恐战争的领导核心, 而基地恐怖分子则是仇恨民主、滥杀无辜但终将被正义打败的恶魔。

3. 行动主题

布什的演说中大致涉及两种行动主题: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行为, 美国人民如何赢得反恐战争的行为。背叛伊斯兰教义的基地组织恐怖分子仇恨西方民主、自由, “They hate our freedom”, 他们从自己国家、邻国收集、征召成员, 专门收集情报, 专门进行恐怖活动, 他们在世界各个角落发动恐怖袭击活动, 于9月11日袭击了“我们的国家”。“On Sept.11, enemies of freedom committed an act of a war against our country。在恐怖威胁的严峻形势下, 美国政府紧急进行战争部署和行动:“We will direct every resource at our command……to the disruption and defeat of the global terror network”, 召唤盟军:“We ask every nation to join us”, 最后预判胜负输赢:“The course of this conflict is not known, yet the outcome is certain”, 表达美国人民打赢这场反恐战争的决心和信心:“We will not tire, we will not falter, and we will not fail”。

4. 建构修辞视野

出于某些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动机, 作为美国首要政治修辞者的布什精心建构恐怖战争威胁的场景主题, 布什通过概念隐喻“国家即人 (State as person) ”把这场修辞意义上的战争演绎为一个正义战争的英雄故事, 在这个叙述故事里, 人物主题之一的美国是受害者又是英雄, 是“善”与“正义”的代表, 而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是恶魔, 是“邪恶”与“残暴”的代名词。恐怖分子的可恶行为是四处发动恐怖袭击, 而英雄肩负的使命是“从地球上根除‘恐怖主义’”。

正义战争的英雄故事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当美国民众的幻想主题发生链接, 依据共享的知识、信仰和价值观, 在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影响下, 不知不觉接受修辞背后的意识形态, 即美国是在进行一场“正义”之战, 代表“自由”和“正义”的美国必将战胜代表“恐惧”和“残酷”的基地组织。这时, 修辞视野得以形成, 进而达到劝说美国民众支持反恐战争、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而作个人牺牲的修辞目的。

四、结语

幻想主题修辞批评方法是修辞批评和社会研究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语言的使用从而更好的理解语言。通过运用这一方法对布什总统演讲语篇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布什通过分享幻想主题与美国受众达成同一修辞视野, 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达到了劝说的修辞目的和影响公众思维与行为的修辞作用。

参考文献

[1]Bales, Robert Freed.Personality and Interpersonal Behavior[M].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970

[2]Bormann, Ernest G.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A Rhetorical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J].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1972

[3].Foss, Sonja K.Rhetorical Criticism:Exploration&Practice[M].Long Grove, Illinois:Waveland Press, 2004

[4]Kuypers, Jim A. (ed.) .The Art of Rhetorical Criticism[M]Boston: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5

[5]李雯, 邓志勇.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略论[J].时代文学, 2007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 篇7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你们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传统节日嘛?对,是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史上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__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便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提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最后,预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谢谢!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大家。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3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洋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据可靠消息说“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种消息,中国人除了惊讶只有尴尬,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不仅仅是少了几项庆祝活动,更重要的是,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如今,这个拥有20__多年历史的传统佳节眼瞅着即将成为他国的国家遗产,我们将有多么尴尬?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4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名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今天是_月_。再过九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所以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的随想。

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投汩罗江而去。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已经无法让21世纪的现代人感动。记得有一篇报道让中国人震惊了!据《人民日报》报道,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乌丙安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送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如果有人告诉你,几年后中国人想要划龙舟、吃粽子、过端午节,需要向别的国,你一定会说:“开什么国际玩笑!”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一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在民间悄悄发起。有人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对端午节一直情有独钟,每年这天都要吃棕子看赛龙舟。如果端午节真被别国抢去了,我会觉得特别别扭。”后来经过查证,韩国申报的是他们本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抢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过,韩国的申报,可以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

同学们,端午之争让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有了一种忧患意识,并且引发了一些相应的行动。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教化。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谢谢。

端午节学生演讲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借此机会,我代表庆阳市兴庆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向局领导和同志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前段时间,职工食堂由于种种原因,管理的不尽人意,为此,我在这里自我检讨,望大家多多包涵。近期,我们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使我们的服务不断改进,把职工食堂越办越好。

20__年,兴庆公司在局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着良好、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势头。成绩来之不易,既凝聚着公司全体员工的艰辛和汗水,也包含着局领导、特别是何局长的关爱和支持。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代表庆阳市兴庆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提前向大家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们公司的大力支持,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现在,让我们共同举杯,为了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干杯!

端午节演讲稿中小学生 篇8

端午节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

第一,端午节是纪念诗人的节日,是爱国的节日。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见国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呐喊鼓乐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后来演变成为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端午节的人文内涵已密不可分。端午节成为中国人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的重要仪式。

第二点,端午节是卫生节。端午前后正是春夏交替之时,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病虫害渐多,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端午这一天,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雄黄、香草的香囊预防疾病。这些习俗表达的是古人驱瘟避邪、祈福佑安的愿望。这样来看,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

第三点,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渡是一项很有气势、极具合作精神的竞技活动。端午竞渡能对群众性的水上运动、强身健体、民众团结起到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在龙舟竞渡逐渐演变成一项国际体育赛事,起到友谊纽带的作用。

第四点,端午节是美食节,因为我们要吃可口粽子。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形状看有四角形、锥形、菱形、有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筒粽”。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可谓粽叶飘香粽子可口。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因为地域不同,各地的习俗也稍有不同。有些传统的习惯已经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我们了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们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过好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今年的端午节,你打算好了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

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2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00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端午节演讲稿3

同学们,今天6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们对这个节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节是爱国节,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园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防疫节。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和雄黄的香囊预防疾病。

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一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赛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国际体育赛事,也起到了友谊纽带的作用。

端午节还是美食节,以为我们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繁多的粽子,可以让你一饱口福。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是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

端午节演讲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大家。

端午节演讲稿5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五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

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么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

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何处,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更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

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我们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

从你殉身的那一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起成为端午节的特色,和你一起成为中国的传说。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

或许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无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是我想你现在知道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我们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时代的背景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这样的“主”啊!

今天,我们仍然过着这,为的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上一篇:中队简介怎么写下一篇:机电培训总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