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和数学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和数学(共8篇)

古诗和数学 篇1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也是我们小时候可能就听说过的一首诗,让人难忘啊。

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妙趣横生。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清代纪晓岚是著名的才子,据说乾隆下江南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无独有偶,清代的女诗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也连用了十个“一”,生动地勾画了一幅高僧晚归图:

一花一柳一点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北宋王安石关心民生疾苦,看北宋王朝很多虚设的官员,饱食终日,于是写道: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把他们比作麻雀,形象了地讽刺了他们反对变法的丑态。

解放前,法币天天贬值,物价一日数长,一位教师这样描绘饥寒交迫的生活:

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

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

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

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

下面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数字入诗的佳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和数学 篇2

语文和数学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两门主要学科, 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学生需要凭借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来理解数学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其次, 语文中包含了数学内容, 数学内容的渗入给语文内容增添了理趣, 从而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诗人访友, 往往不遇, 因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不遇诗”。唐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就是一个例子。

这首诗看似简单明了, 但是其中蕴含了数学中的“可能性”思想。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生的概率, 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从诗人的角度来看, 诗人去拜访“隐者”, 有一个前提性的假设:“隐者”是在家的。从概率的角度分析, 对未来事件的预测, “隐者”在家与不在家的概率各占百分之五十, 诗人到了之后, 发现“隐者”不在家的可能发生了, 因此, 诗人拜访“隐者”不遇, 才写下了此诗。

课程改革倡导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目的是在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特点理解的基础之上使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生活之间建立联系, 综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有三个维度:自觉行动和反思、使用工具及社会参与。学校课程的终点也应该是学生这三方面能力的发展。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这三个维度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语文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也就是说课程整合中的实施层面至关重要。实施层面的课程整合可以用如下流程图直观展示出来 (见图1) 。

下面就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 进一步说明这一过程。

学习古诗的核心环节就是理解诗意。古诗文最大特点就是精练, 尤其是在古诗中, 每个字都意味深刻。“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西辞”就是一个例子。“西辞”到底是向哪“辞”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数学中“位置与方向”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识。

黄鹤楼在扬州之西, 要从黄鹤楼到扬州需要向东走, 也就是说“西辞”是“向东走”的意思。把数学和地理学的知识引入语文课堂, “西辞”到底是向哪“辞”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①

除此之外, 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分析这个问题。根据诗文, 可以从“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下”字入手。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 长江从源头青海各拉丹东到湖北宜昌是为长江的上游流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则是长江的中游流域;湖口到上海的长江入海口, 是为长江之下游流域。长江到扬州已是入海口附近, 属于下游流域, 所以扬州相对于黄鹤楼来说在“下”;黄鹤楼相对于扬州来说在“上”;又因为长江是自西向东流, 所以对于长江流域来说“上”就是“西”, “下”就是“东”。所以诗中的“下扬州”就是“向东到扬州”的意思。理解了“西”和“下”的意思, 再理解整首诗就容易多了。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体悟诗情、记诵诗文, 这样的学习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古诗中, 涉及位置和方向的诗句有很多, 再比如被称为“阳关三叠”的《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把深挚的惜别之情融入平淡的话语中, 不仅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而且也包含了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以及地理方面的知识。与“西辞”类似, “西出”是向哪出呢?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渭城, 秦时咸阳城, 在长安西北, 渭水北岸, 汉代改称渭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 多在渭城送别。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 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安西, 是唐统治者为统辖西域少数民族而设置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 在今天新疆库车附近。渭城、阳关、安西的相对位置如图2。

根据图2和诗文内容, “西出”是从渭城向西北走到阳关, 接着向西北到安西。从大方向来说, 与“西辞”不同, “西出”则是“向西走”的意思。

在古代交通不便, 离别容易相见难, 故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 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送别”即送亲人或朋友离开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 因此, 送别诗往往涉及“位置与方向”及地理方面的知识。例如, 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中也涉及了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及地理方面的知识。

上面的例子说明运用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 有益于对古诗词的理解, 因此可以将这样的问题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下面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这样的学习过程 (见表1) 。这样的设计既可以用于数学课程中“方向与位置”的教学, 也可以用于语文课程中古诗词的教学。

在表1五个相互联系的学习活动中, 以问题为导向, 以学生的观察、感知、思考、表达为主, 使以教的活动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不是一种传授, 而是一种引发 (Enactive) , 学生处在一个积极参与活动的状态之中,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注释

星星和古诗词 篇3

一天早晨,我刚走进办公室,小班长陈雨手捧《古诗文》书就跟了进来,兴奋地对我说:“章老师,这上面的,我全部会背了!”

接过书,我从头翻到尾,看到每篇古诗文题目之上都有家长亲笔写的“已会背”及签名。

开学才两个月呀,这个10岁的女孩竟然将一本124页的《古诗文》全部背完,可赞!这本四年级下册《古诗文》共收古诗词45首,节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的篇章43篇。看着女孩家长潇洒的签字,我猜想,女孩每背完一首或一篇,她的爸爸或妈妈在签字时一定是非常高兴的。于是,我拿起红圆珠笔,将书翻到扉页,写道“陈雨同学第一个背完《古诗文》!了不起!!!”可爱的女孩看着这行字,喜滋滋地抱着书像抱着宝贝似的跑出了办公室。

这时,坐在我对面的许老师问:“开学才两个月,一本《古诗文》就背完了?你耍了什么花招?”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得意,说:“星星!一颗星相当于100次表扬。谁在四月份全部背完《古诗文》,我要亲自在他的语文书的第一页画上三颗五角星,还要在他的《古诗文》书的第一页写上一句话。五月份背完的,画两颗星。六月份背完的,画一颗星。如果学期结束还背不完的,那就没有资格评‘三好生’喽。最后经得起老师和同学抽背的,将被评为‘古诗文诵读之星’。”

“噢!学生原来是为了得到星而背的呀。你这是一种功利教育!”许老师笑道。

我也笑着反驳说:“这种‘功利教育’要得!这是一种激励手段,有什么不好?如果在这种‘功利教育’下,孩子们每学期都能认认真真地背完一本《古诗文》,小学六年十二学期下来,那古诗文的积累量还了得!其实,如果一个小学上下来,孩子们真正能熟背五六本古诗文也就很不错了。”

然而,让我惊喜的是:已背完一本《古诗文》的不仅是陈雨一人!上早读课时,我刚走进教室,小男生万鹏看我来了,急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高举着《古诗文》书,自豪地大声喊道:“章老师,我也全部背完了!不信,你看签字。”

我接过万鹏的《古诗文》书,查实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他的语文书上画了三颗醒目的大红五角星,又在他的《古诗文》书的扉页上写道:“万鹏同学背完了《古诗文》!真棒!!!”平时调皮的万鹏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我问他:“你怎么也这么快就背完了?”

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想当‘古诗文诵读之星’呢!唉,真倒霉!上学期没有好好背,都没有当上。”

“这学期大有希望!”我拍着万鹏的肩膀鼓励道。

2

在班上,我又特意将陈雨和万鹏大张旗鼓地表扬了一番。这时,孩子们将羡慕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他俩,我知道教育的火候到了,便趁热打铁说:“同学们,光羡慕人家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行动!今天是四月十八日,从现在开始认真背,到学期结束背完,你们还来得及!”

我的话音刚落,诵读古诗文的琅琅声就在教室里响了起来。悦耳动听的诵读声使我坚信:明天、后天、大后天……我将会不厌其烦地在孩子们的书上画着一幅幅简单而又美丽的画——五角星,也将欣喜地写着一句句最简单的评语:“某某同学,你真了不起!”“某某某同学,你真棒!”

要知道,创新不能无源,必须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基础上。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了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的诵读。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影响了他们的修身和治学,这就是所谓的“底子”。与其让小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应试的东西,还不如让他们背一些能启迪心智的、受益终生的古诗文。

我是激励教育的信奉者。对待学生,我一直是舍得夸奖的,也十分注重激励教育的艺术性。因为激励,学生将“学海无涯乐作舟”,在他们记忆的黄金时代,兴致勃勃地背诵一些古诗文,认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人的心境,认识祖国文化的伟大,这是何等的幸福啊!即使其中的意思暂时不能理解消化,若干年后,“反刍”这些经典诗文,将会越嚼越香,越嚼越甜。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这样一个故事来比喻教育:一个人在黑夜赶路,忽然有神灵在他的耳边说:“蹲下去,捡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这个人不敢违背神灵的意旨,蹲下去捡了一点东西放在袋子里。走出山谷后,天亮了,他打开袋子看了看神灵让他捡的是什么,一看便惊呆了:神灵要他捡的竟然是钻石!

如果说孩子的记忆就是一个大口袋的话,而“画星式”奖励也算是一种“功利教育”,那么,我要用这种孩子乐于接受的、教师简单可行的星式“功利教育”,在他们记忆的“大口袋”里,装进熠熠生辉的古诗文“钻石”。

古诗赏析和写作 篇4

一、古诗赏析考什么?

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深入体味作品的意境,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品味诗歌的语言,正确理解重点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感受诗歌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一)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

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的特色,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用一两个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分析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句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题思路:

(1)抓住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活用词等分析,理解该词在句中的含义。(词不离句)(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具体描述景象。

(3)点明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赏析诗词的炼字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 塞(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读一读,你认为这三首诗歌中哪些词语用得传神?为什么?

(三)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题思路:

(1)分析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诗歌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3)所写的内容和诗歌情感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比喻、拟人„„ 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二、古诗词赏析的两大特点:

1、试题切入角度小,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前提。

2、所选诗歌文字浅易,涉及的是人之常情,如故园情、山水情、别离情等。

三、诗歌赏析把握两个重点:

1、通过反复吟诵、联想,抓住诗词(曲)中的意象,深入体味作品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2、品味诗词(曲)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正确理解其在诗歌中的含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四、小试牛刀

(一)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你认为“山青花欲燃”一句中哪个字最传神,为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二)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写作

一、作文歌诀: 开头: 文章开头很重要,变化多端挺奇妙;开门见山最易学,不必东转又西绕。选材: 作文选材要认真,注意观察动脑筋;要选精华动人事,下笔才能如有神。主题: 叙事抒情或描写,生动形象又简洁;写来写去不可忘,主题思想要明确。立意: 文章立意先要准,分清对错再求新;要从模仿变创作,不说假话只求真。结构: 题材若像血和肉,文章骨架是结构;动笔之前要想好,层次逻辑分先后。炼字:

炼字就像拣沙粒,写完初稿反复吟;多余废字不可要,关键好字值千金!造句: 造句就怕老一套,活的语言动人心;日常听到好句子,积累起来写进文。剪裁: 做衣服,讲剪裁,写完文章要修改;哪该简略哪该详,全凭增删巧安排。细节 提高写作靠勤学,关键时刻讲细节;选准典型写真切,画龙点睛才叫绝。结尾 好的结尾味无穷,坏的结尾意不明;千变万化不离宗,完成主题笔就掉。

二、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一)开头:

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因为开头处于文章的醒目处,又好比乐曲定调,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得失。

1、开头要注意点题

写一篇应试作文,时间都比较紧,难以有充分的准备,因而我们在写开头时,要注意点题,以便直接切题,进入主体,这样既不容易离题,也能使作文紧凑些。在写一些回忆性的文章或倒叙结构的文章时,尤应如此。那么我们怎样来点题呢?

第一,点题的句子应在开头一段的后半部分。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我们有些同学在点了题后,又扯到不相干的话题上去了,这样不但未达到点题的目的,而且还容易成为废话。这是大家要注意的。

第二,点题时可通过映衬句来引出自己所要记叙的话题。所谓映衬句,就是为了突出一个事物,故意借用另一个事物予以映衬的句子。相当于古典诗歌中“兴”的手法。

第三,最好直接运用文章题目里的字来点题。这样不容易使主体部分的内容偏离题目。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开头:

1、老师高兴地拿着一张证书给我,此时我知道我成功了。老师给我竖起了大拇指。我拿着证书,欣喜地流下高兴的泪水,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2、转眼间,毕业在即,我却忘不了我们的语文老师,忘不了我们那次不很成熟却很成功的“合作”(《开头》)

3、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把爱心带给他人》)

4、时间老人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已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成长的脚印》)

5、在童年的书包里,生长着一种情感,那是我对语文的牵挂和对语文的依恋。十多年来,它经历了时光的考验,而且,它作为我的伴侣注定要走向永远。回眸身后脚印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布满生活的美的波纹,荡漾着人生迷人的涟漪。(《品味语文》)

2、开头要对应主体

文章的开头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主体部分紧密联系。因而,有时我们在写作文开头的时候,要注意承接下文、对应主体,尤其是在开头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的时候。下面我们来看一篇完整的文章:

诠释“掌声”

掌声是一种鲜活的语言,它表达了无穷无尽的意义。为自己鼓掌,那是一种自信;为失败而鼓掌,那是一种鼓励;为英雄鼓掌,那是一种钦佩;为祖国的强大而鼓掌,那是一种喜悦„„

弱小的你走到起跑线上,面对着个个身经百战的对手们,面对那长长的似乎没有尽头的跑道,你害怕了吗?请高举双手为自己鼓掌吧!为你那敢于挑战自我的勇气而鼓掌,请让这响亮的掌声鼓起你的自信,去奔跑吧!带着这股自信,相信你一定能挑战极限,战胜自我。

当你呆呆地站在演讲台上,为你刚刚失败的演讲而痛苦时,当你那晶莹的泪花溢满眼眶时,突然台下送来一阵掌声,尽管不是很响亮,也足以像一副良药,敷在你受伤的创口,像一汪清泉滋润着你的心田,这时你哭了,不,那悲伤的泪花瞬间即转变成感激的泪花,你深深地为鼓励的掌声鞠躬,这片掌声是如此的珍贵„„

当抗洪英雄讲述着自己用那血肉之躯抵挡汹涌洪水的事迹时,台下一片静寂,随着便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多么热烈的掌声啊!这掌声饱含着人们对抗英雄的钦佩和深深的谢意。抗洪英雄哭了,因为人民的掌声是对他们献身精神的肯定、赞扬,是他们最大的荣誉。

当萨马兰奇主席用那庄重的声音告诉全世界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是中国时,亿万中国人沸腾了,他们鼓着掌,热泪洒满衣襟,此时,也许能最好地表达他们内心喜悦的方式就是鼓掌吧!他们用那排山倒海般的掌声来向世人宣告,中国强大了,中华民族巍峨地屹立在东方,屹立在世界。

掌声被赋予了无穷的意义,是人们宣泄感情的最好方式,用这种方式去表达对人的肯定,对人的鼓励,或是喜悦,是最鲜明、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

“掌声”不需要诠释,你只要用心感情,生活中处处有掌声,你也不妨多鼓掌,为他人,为自己,为那丰富多彩的人生„„

3、开头要用好修辞

运用修辞是使开头生动形象的最好方法。最常用的是比喻、排比和引用。在此,我们作简单的介绍。

(1)用比喻,增强开头的形象。

1、日子一叶一叶地从生命之树飘落,不经意间,才蓦然发现岁月已给它套上了16圈年轮。

2、生活是一张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都是手握各色画笔的画师;生活是一杯香醇的美酒,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出色的品酒师;生活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都是辛勤耕耘的劳动者;生活更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远足者。

3、生命只在年轮上转了十五圈,生活已告诉了我很多、很多„„

4、生活如同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时刻告诉着我要学会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

5、生活是什么?我常常这样问自己。可久而久之,我竟发现生活是一个伴随我成长的老师。

6、生活就像一首诗,朦胧清新,洒脱奔放,充满了喜悦、悲伤与哲理;生活又像是一幅画,色彩旖旎,浓淡交织,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

7、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发生过很多的事情,就像在沙滩上走过一样,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

8、生活像一杯芳醇的美酒,生活又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只有懂得品味的人,才能细细品味到个中滋味,了解到生活告诉你的点点滴滴。(2)用排比,增强开头的气势。

1、它曾是千年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身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哑哑学语的孩子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它就是诚信。(《千年的呼唤》)

2、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欢乐无谱的乐章;童年是一只船,承载父母无数的心愿;童年是一座博物馆,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个故事,讲述单纯生动的片段。(《童年》)

3、我有桥,爱那结构独特、历史悠久的赵州桥;爱那犹如彩虹、气势磅礴的南京长江大桥;可是我更爱那一座座家乡的立交桥。它们是我心中的一支支交响乐。(《立交桥,我心中的交响乐》)

4、一个十分辽阔的苇塘,一片永远也长不高的采油树,一幢低矮的却又爬满青藤的木板屋。这苇塘是鹤的故乡,这采油树是石油工人的丰碑,这木板屋就是我的家。(3)用引用,增加开头的情韵。

1、雪是沉默的,它悄无声息地一路走来。田野感激它的滋润,诗人歌吟它的壮美,它,只有洁白的沉默。这首题目为《雪》的诗,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作者对雪那种沉没的爱,勾起我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对于生长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祖国北疆的孩子来说,最熟悉的东西莫过于雪了,我对雪的一片深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的。(《洁白的沉默》)

2、杨万里写过“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六月西湖,苏轼写过“湖光潋滟,山色空蒙”的雨中西湖,可是他们也许不知道雪中的西湖更有特殊的魅力。(《雪中西湖》)

3、“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婉转的歌声又萦绕在耳旁,再一次唤起了我对小草的无限崇敬之情。(《小草》)

4、“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年暑假,我终于来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杭州。(《西湖览胜》)

4、开头要创设情境

开头通过描绘环境、抒写感情来渲染气氛、设定情境,可为全文定下感情的基调,为全文创设出一种情境美。如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感人,这正是作者通过祖母去世、父亲赋闲以及父亲老境颓唐这些特殊的事件的渲染,来创设出特定情境的结果。

1、又是落叶时节,片片金黄的树叶幽幽的自枝头飘落,坠入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等待着生命的又一次轮回„„拾起一片枯黄的落叶,感受落叶季节那隐隐的心跳,任思绪在脉络中延伸„„

2、明月朗照在李白的故乡,梅花开放在王维的窗前,古人已经把家的意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今夜床前无月,院中窗下无梅,萨克斯在固执地低吟,它知道我的心思。

3、窗外,朦胧的月光照在那棵老树上,仿佛磨去了老树干上的创痕和岁月留下的沧桑。面对此情景,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

5、开头要巧设悬念

落棋有声》开头写道:“铸造车间主任的人选,通过民意测验、调查座谈,集中在小黄和大李两个人的名下。要说工作能力、群众关系,两个人各有千秋,不分上下。这可把干部科张科长难住了„„”作者接下去紧扣“难住了”这个悬念,设计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当然,这是就悬念式结构的文章开头而言的。

1、早晨,我正坐在餐桌旁吃饭,一抬头,发现大家都神秘兮兮地望着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妈妈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盯着我,没头没脑地问:“你们班编座号了吗?”

“编了。”我漫不经心地回答。《“6号”的故事》

2、上课时,吴欣打开抽屉,意外地发现了一张不大的纸条,仔细一看,是卡男的字:“想见你,心太急,狂奔拥挤的人群里,多希望下一秒就见到你„„这一生只想和你在一起!信还没有读完,她的脸已经红透了。四下里望望,还好,没人看到这尴尬的一幕。《都是歌词惹的祸》

二、结尾

结尾即是文章的结局,好的文章结尾,它能充分地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作品主题得到充分发挥。人们把好文章的结尾誉为“豹尾”,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文章的结尾忌草率收兵,拖泥带水,不了了之。更忌结尾浅露,空发议论。淡而无味。好文章的结尾,作者无不在“严谨、自然、和谐、统一”的结构原则上,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表达需要,选择恰当的结尾,给人以“余音不绝”之感。

如何使结尾达到这种“余音不绝”的艺术效果呢?要注意以下几种方法:

1、结尾要照应开头

“开头点题,主体叙事,结尾呼应开头”,这是应试作文最基本的结构。不过,照应开头也要讲究方法,它不应是开头的简单重复,而应是主旨的深化,情感的升华。如《背影》中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呼应了开头,但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感情却又比开头深刻多了。下面就来看习作中的几个例子吧。

1、生活像甜蜜蜜的果汁,沁人心脾;生活像酸溜溜的话梅,令人生津;生活又像淡淡的绿茶,让人回味。生活的味道多种多样,只要你细细的品,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受。(《多味生活》)

2、初中生活即将结束,我真想对那蓝天、对那白云,用发自肺腑的声音呼喊:“我真快乐——”因为,我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时充满着快乐的集体里。(《快乐在我们的集体里》)

3、时间老人在我耳畔悄声说道:“你已长大了!”我惊诧不已,是吗?我已长大了吗?是啊,我正由年少的无知幼稚逐渐走向成熟,走向未来。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成长的脚印》)

4、在与老师的那么多次合作中,我总觉得这次合作最难忘,最成功,最真挚„„它冲破了师生之间的隔膜,逾越了师生之间的代沟,达到了师生间相信相依,亲密无间的境界。(《合作》)

5、当你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别人,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谅解别人,你会发现,你的周围时刻充满着阳光。

2、结尾要突出主旨

在主体叙事的基础上,结尾进行由事及理的感悟,突出全文的主旨,这是可取的。需要注意的是:

(1)点明题旨要自然。“因为有了这样的事,自然有了这样的理。”这样才不给人突兀之感。如果事与理脱节,或者完全是两回事,那就不行了。

(2)点明题旨要少讲空话、俗话、套话。有些同学在叙事后进行议论,总喜欢大谈特谈“社会主义好”“共产党救中国”这些大道理。这是不可取的。尽管你可能表现的是这样的主题,但由于这些大道理是人人皆知的。因而无需多谈,适当地点一点就行。这样,读者明白了,而且又留有含蓄美,不是更好吗?建议今后在确定文章的主题时不要过大,要实在些。太大的主题,小小的600多字的作文是难以表现的。还有,我们有些同学每写一篇文章,每叙一件事后,就喜欢来个“这件事使我懂得了什么什么道理”,这样太生硬了,简直是公式,哪有美感?而且也不是每件事都能让我们明白道理的。

1、生活告诉了我:回忆是有毒的,无论过去多么辉煌,或者多么暗淡,它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味地回忆过去,会让我们的神经变得脆弱;只有把握现在的每一瞬间,满怀着信心和希望,才能争取和抓住每一次成功的机会。

2、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每一个人。(《把爱心带给他人》)

3、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变化的枕头里有个不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一种情感每时每刻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可它会伴我一生一世。(《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

4、我知道:世上本没有恨,只是心中的委屈多了,也便产生了恨。

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心中总有一种委屈感,只是这种委屈绐终没有升华成恨。也许正是这种委屈,造就了我坚强的性格,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能坦然面对各种挫折。

5、黄叶子又在落了,居然象是在飘雪,我仿佛听见玲玲在说:“黄叶子落下来的时候,爸爸就会回来!”我终于知道了刘阿姨眼底的那一抹别样的神气了,那是她很深很重的情怀„„

回到家,听见广播电台正在播老舍的散文,最后的一句话是:是一位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

6、今生今世,也许不能成为空谷幽兰,傲世独立;也许亦不能成为娇艳的玫瑰,受尽恩宠;但是我可以做一棵向日葵,在蓝天下,一步步向太阳看齐。

跟着太阳走,一生都不会错。

3、结尾要含蓄有味

有些文章,尤其是小小说之类的文章,事情发展的本身就能表明一切(主旨)。因而结尾时,我们没有必要点明题旨,那是画蛇添足,而可以通过情节陡跌、留下空白等手法来使得结尾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1、他的第三个梦随着法院的裁决而破灭。所以,现在的他,每天都在做着同一个梦——希望能够回到童年。但又有谁能回到童年呢?

小时候的他是没有梦到他会在这铁窗里度过余生的。因为那时的梦很单纯„„(《他的梦》)

2、几天后,一个邻居对张婶说:“你家可真有福,郝市长送了1000元慰问金。有福啊!”张婶疑惑道:“你听错了吧,是100元,郝市长可真是个大好人!”那邻居说道:“我亲眼看的报纸,怎么会错?上面还有市长把钱交给你的照片呢?”“照片?”忽然,张婶想到了那秘书胸前黑乎乎的东西。一时愣住了„„(《服务》)

3、二个月过后,村公路改建好了,日子又平静下来。人们依旧骑着自行车在路上来来往往,只有村干部们骑着崭新的摩托车在上面奔驰„„(《修路》)

4、结尾要以情(景)动人

抒情式的结尾和景物描写式的结尾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

1、渔歌远了,小船远了。听不见,也看不见。只留下一片碧蓝碧蓝的大海。大海上滚动着一层层美丽洁白的浪花。(《卖蟹》)

2、每每抚摸这拐杖,我就想,老人步履蹒跚需要拐杖的扶持。在人生路上刚起步的孩子,又何尝不需要拐杖的扶持呢?爷爷,您不就是我人生的拐杖吗?

3、旁边,满头银发的奶奶,静静地站在那儿,看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满脸的皱纹,在夕阳的渲染下,像一朵盛开的山菊花。看,她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什么?是慈祥,哦,更是幸福!(《眼睛里的笑》)

4、人生是一杯酒,似洌又不洌,似甜又不甜,似苦又不苦;人生是一首歌,似童歌又不是,似流行歌又不是,似老年歌又充满着青春之气;人生是一出戏,有悲欢也有离合,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又有平淡的情节„„人生啊,就是这样,要读懂它,就得不断地敲击出自己的生命火花!《读人生》

5、把微笑带给生活,用微笑去点缀生命。不用再苦苦寻觅快乐,祈求光阴的怜悯;而是含着微笑走过四季,再将它们贮藏成幸福的美酒,享受一生。《把微笑带给生活》

6、家在农村,没有喧嚣的汽笛,也没有碍眼的高楼,更没有刺鼻的烟尘。每一天你都会收藏一份好心情,每一天你都会享受“百事可乐”。

家在农村,真好!

5、结尾要解开谜团

这是针对前文设置了悬念的文章而言的。收尾揭开“面纱”,文章便有回味悠长之感。如《传递小纸团》中:

考试正在紧张地进行,他突然扔给她一个小纸团。于是,就有了„„(难道他捣蛋不成?难道他有求于她?她一时间坠入云里雾里,他毕竟是个尖子生,没理由„„)结尾段:

“叮呤„„”考试结束铃声响起,她拾起被“委屈”了好久的小纸团,满含卑鄙地展开,只见上面潦草地写着“注意:姓名、校名不要超出装订线”。顿时,她心里刮起了一阵飓风。

《旅宿》古诗原文和翻译 篇5

【诗句】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出处】唐·杜牧《旅宿》。

【意思】烟笼月照的碧江多么美丽,邻家门前就系着钓鱼归船。

【全诗】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赏析】

此诗据传为杜牧外放江西时,因客居旅馆,思乡情切而作,是 一首典型的羁旅怀乡诗。清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云:“以幽闲之意结 之,益见旅人跋涉之苦,则思乡之情更难堪矣。”此评可作此诗之注解。

古诗词教学研究和探索 篇6

一、创设意境, 让学生感悟体验。

“意境”一词, 源自佛经。古今学者对“意境”多有阐述, 众说纷纭。朱光潜先生这样给“意境”下过定义:“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 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我们可以说:意境是艺术形象触发想象和联想, 引起美好情思的审美境界。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既然注重表现意境, 文学的鉴赏当然也应该力求感知和进入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味深长的作品时, 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 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整个身心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 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 并和作者产生共鸣;有时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对于宇宙和人生有新的理解;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 在人格上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的境地。把握意境需要的不是感知而是感悟, 是运用想象力和联想力自由和谐活动所形成的审美直觉, 透过诗歌形象的“形”见出“神”, 透过“境”见出“情”, 进而把握宇宙人生的无限意味。比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一个秋天的月夜, 一位女子久久地站在庭院的台阶上, 被露水打湿了罗袜。这是诗歌形象的“形”, 见到这一层, 还无深意可言。透过第一层形象, 去静观景物的内在境象:洁白的玉石, 清润的露珠, 玲珑的晶帘, 明净的月夜。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月夜, 普通的庭院, 却是诗人灵想独辟构造出来的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 一个诗意的创造性空间。这里流淌着超越时空的音乐一般的节律, 感受到这一点, 就接近于领会诗歌境象的神韵了。穿过幻妙的境象, 再去展开新的想象与体验, 能够久久地沉浸在这样洁静美好的世界里的女子, 她的心地也定然一样的洁净美好。然而, 在这样空灵旷远超脱的环境里, 她却长久伫立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 她还是超脱不了宇宙的静谧, 夜色的明彻, 生命的飞动, 怨情的悠远。当我们超越一位思妇幽怨, 从审美的角度去审视这整体画境, 反思普遍人生机缘的时候, 自己心中难道不是涌动着想重新品尝人生滋味的情怀, 领悟到一些不能一语道破的人生真意吗?因此, 诗的意境, 能启示人们超越具体意象而飞跃到幻妙的艺术空间去驰骋想象, 醉心领悟韵外之致。在教学中, 我们要积极创设各种生活情景,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 使古典诗词中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反复诵读, 让学生积累感悟。

古典诗词, 精炼含蓄, 跳跃性强, 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补充、拓展、丰富诗歌的意境。古诗词中的措词用字及句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为今天的学生所熟悉。单凭工具书、注释疏通诗意去欣赏古诗词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欣赏古诗词, 就要加强诵读, 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理解诗意, 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即所谓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在教学实践中, 让学生通过朗读、吟读、说读等各种诵读活动, 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感受诗歌意境之后, 让学生自己朗读, 强调用普通话, 清晰响亮地把诗读出来。必要时, 老师可范读或放录音, 对诗歌有一个整体感知, 然后吟读, 强调读出诗味, 声音洪亮、舒缓, 讲究抑扬顿挫, 咬准韵脚, 甚至可以让学生摇头晃脑。然后进行说读。如前所述, 诗歌把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 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补充、拓展、丰富诗歌的意象, 要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再创造, 增加许多自己描写的内容, 把原句扩成一个长句或是一段话。教师可示范一两句, 如说读《淮上与友人别》中的“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煞渡江人”两句, 教师示范为:扬子江畔, 春风吹拂, 微波荡漾, 桃花盛开, 杨柳依依。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 诗人啊, 你都无法欣赏, 因为你就要和朋友永别了。看着飘飘扬扬的柳絮, 你不禁想到了自己即将漂泊天涯的身世, 于是你不禁长叹一声, 愁上加愁。之后让学生自己说读, 说出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补充诗词的意境, 感悟体验诗词所蕴含的情感, 最后让学生自然成诵。

教学中, 我常通过范读和指导学生美读,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们读得兴致盎然, 随着声调的起伏缓急, 体味诗的音韵美, 也自然领悟了诗人的感情, 受到美的感染, 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联想想象, 拓展思维能力。

诗歌表现思想感情的媒介是语言, 语言没有视觉的形象性, 它不过是一群声音符号的组合。这些声音符号本身并没有形象, 但诗的语言却能在读者头脑里构成栩栩如生的形象, 这就靠读者的联想。所以, 好诗一定能够唤起读者的联想, 善于鉴赏的读者也一定富于想象力。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晏殊、柳永和辛弃疾词中所创造的三种新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是一种对学问、对事业的企望和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是一种对学问和事业执著专一的追求和献身精神;“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一种在事业学问追求中理想实现时的喜悦和欢乐。这种联想, 如清末的谭献在《复堂词录叙》中所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 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一些古诗的引用多属于这种联想, 如“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等, 人们引用时虽也跟原诗的意思相关, 却常常是另有所指, 超出原诗的情境之外。

有了联想与想象, 诗才不至于窒息在狭窄的空间和局促的时间里, 而能由当下时间入手, 展现诗人身处的非当下空间。如杜甫《夜月》:“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 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此诗描写杜甫困隐长安时, 日夜思念鄜州家小的心情。先从当下时间“今夜”切入, 而展现的空间却是鄜州, 并非诗人所处的当下空间——长安。这样, 诗人将自己的月夜思家的心情寄托于家小思念自己的想象, 极其含蓄, 却感人之至, 从而形成前人所谓的“诗思从对面飞来”的艺术效果。而柳永的《雨霖铃》上片几句:“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则由当下时空切入, 转入当下时间中的非当下空间。以“念”这一领字带起, 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展现出的却是诗人所处的当下空间——“楚天”。这样, 诗人将自己的一往情深荡开去, 最后化作笼罩在伊人头顶的一片楚天, 时刻伴随在伊人身边, 并予其以无限的祝福, 从而深化了诗意, 做到了景无边而情无限。许多因游览胜地而作的古诗,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古壁》等, 都打破了时空界限, 将今昔人事联系在一起, 抒发感慨, 具有深广的内容和动人的力量。这一切必须借助于想象这一中介才能完成。想象的介入, 既为诗人提供了诗情广阔驰骋的空间, 同时, 也有助于诗情的层层推移, 带来一种顿挫起伏的美感, 使得诗歌有了涵咏不尽的意味。

在古诗词中, 即使是小到修辞, 也同样存在着想象的巨大空间和余地。我们最熟悉的夸张、比喻和拟人等手法的运用, 其实都是想象的产物。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咏诵西湖美景, 大抵喻之为珍珠、铜镜与明月, 都是直观、静态的形似, 而苏东坡却从晴雨的变化想象为西施“淡妆”、“浓抹”后的不同风姿, 为西湖塑造了“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绰约形象。北宋秦少游的“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可谓哀婉柔曼凄美之绝句, 有什么能轻过梦?又有什么能细如愁?想象从抽象到具体, 自有形至无形, 物质的空间难以容纳想象的回旋, 佳作佳句便如喷珠吐玉般油然而生了。

诗歌创作离不开想象, 即“创造想象”。从灵感爆发开始的诗歌创作活动, 其构思的核心, 就是想象。没有想象, 就没有诗。通过想象, 调动诗人几乎所有的生活积累, “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才能寻觅到诗。在诗歌鉴赏活动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变成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 使学生明白, 读者的想象和体验, 是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以小见大、寓实于虚、借形传神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在上述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想象出生动形象的画面, 拓展诗词的意蕴, 与生活紧密相连, 进行创造性思维。学生脑海中潜在的想象是丰富的, 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之中调动已有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以丰富积累, 提高鉴赏品位, 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 需要教师合理引导, 使这种想象既不停留在诗词本身, 也不是天马行空, 胡思乱想, 而是在原诗基础上的一种再造。

综上所述, 在古诗词学习中, 我们要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 欣赏美的画面, 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张扬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使古诗词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

摘要:古诗词融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于一体, 语言精练, 意蕴深厚, 博大精深。古诗词的学习, 不能只停留在识记、释义背诵、默写三部曲上, 而应使古诗词阅读变成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真正让学生感受、体验和理解。

关键词:古诗词,感悟,诵读,联想

参考文献

[1].朱承平《诗词格律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唐诗宋词鉴赏词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古诗鉴赏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篇7

所谓联想,就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迁移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侧重于多个信息的横的联系,是想象的初级形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鉴赏中首先应启发学生运用联想的方式,就古诗某一点进行发散思维和多角度思考:欣赏“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可联想林逋的同题诗中“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的诗句来对照,还可联想李商隐的《忆梅》“定定位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等;欣赏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让学生联想李白以寄欢愉之情的诗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以明月衬幽静之境的诗句“我歌月徘徊,我舞月零乱”等;讲白居易的《忆江南》,可以用杜牧缩千里于尺幅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来作“江南好”的注脚。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地、有意识地去思考、去捕捉有关联的诗词名句或事物,既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宽了学生思路,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内涵,又激发了学生的悟性和灵性,收到“双赢”之效。

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过去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合成新的形象,从而建立起新的有价值东西的心理过程。想象,侧重于一个信息或多个信息的纵向深入,是联想的高级阶段,也是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充分体现。在古诗鉴赏中运用想象,可启发学生就诗歌中关键字词或优美画面进行拓展思维,进行再造想象,使无声的铅字变成激情的语言,使无形的画面变为栩栩如生的形象。宋朝文坛巨擘苏轼的《望庐山瀑布》历来是教材保留篇目。鉴赏“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两句时可抓住“生”和“挂”这两个动词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山间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幅清晰的庐山瀑布壮景图。此时恰当地一问:谁能将瀑布这一巨物“挂”起来呢?只有这具备神奇伟力的大自然。使学生既惊叹于“壮哉造化功”,又深得苏诗三味。在教学唐朝大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学生对“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一联不理解或体味不深。于是,我们便可抓住诗人为何“喜极而泣”这一关键点,适时引入老诗人三年前(公元760年)写的表达自己“漂泊西南”的对故土的怀念及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恨别》一诗——“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空,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让学生了解并想象:多年漂泊“剑外”、备尝生活艰辛的老诗人面对国残家破、生灵涂炭的现实,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而这一切又犹如重锤时时撞击着他的心灵;“忽传收蓟北”,这一消息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一下子冲开了杜甫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改变,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日子也都将过去,怎能不狂?怎能不喜?怎能不泣?这样,肯定可以超越学生的年龄,打破因时代久远而带来的局限,使学生能置身其中,领悟到更多的东西。

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诗歌欣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和想象活动。达尔文说:“想象是人类最高禀赋之一。人类因此得以把积累下来的形象和思想综合起来,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奇妙的成果。”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诗歌创作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诗歌鉴赏也必须运用联想和想象。好诗一定能唤起读者的联想,善于鉴赏者也一定富于联想力。诗歌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将作品中的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并走进作品中去认识作者眼中的世界、心里的世界,洞见作者的人品性格。而联想和想象便是“登堂入室”的一把钥匙。借助它,鉴赏者便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美好的遐想和情思,我们的思维便可能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并循景入境,“再现”“再造”诗歌的情境,走入诗歌鉴赏的新天地。

古诗原文欣赏和分析 篇8

水龙吟(雪)

朝代:宋代

作者:杨无咎

原文:

小轩潇洒清宵午,风正紧、门深闭。藜床危坐,竹窗频听,春虫扑纸。灯烬垂红,篆烟消碧,衣轻如水。料飞花未止,堆檐已满,时摧折、琅玕尾。

骨冷魂清无寐。这身在、广寒宫里。暗怀千古,浑疑一夜,冰生肠胃。岁事峥嵘,故园睽阻,归期犹未。向寒乡、不念丰年,只忆青天万里。

作者介绍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浣溪沙(安人生日·四之四)

作者:张纲(少于10人评分)

过隙光阴还自催。生朝又送一年来。宴堂深处强追陪。眼眩岂堪花里笑,眉攒聊向酒边开。与君同醉莫辞杯。... 显示全部

感皇恩(代妹答)

作者:程大昌(少于10人评分)

画舸白苹洲,如归故里。老幼欢迎僮婢喜。较量心事,岁岁春风弧矢。今年称寿处,尤欢美。嫁得黔娄,白乐天《代内子寄兄嫂》诗云:“嫁得黔娄为妹婿。”苦耽书史。文字流传曾贵纸。便同黼黻,何似实头龟紫。天公闻此语,应怜许。... 显示全部

甘州(为小玉梅赋,并柬韩竹闲)

作者:张炎(少于10人评分)

上一篇:寓言教案设计下一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