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1

2008年11月

按照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全旗开展集中调研活动的有关要求,我结合下基层开展督学活动对我旗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工作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深入全旗9个乡镇、15个行政村,通过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开展社会问卷调查,工作谈话等综合形式,对全旗村级纪检委员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村纪检委员队伍建设情况:全旗148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专兼职纪检委员,其中男135人,女13人。文化程度:大专文化4人,中专文化26人,高中文化45人,初中文化73人。年龄结构:30岁以下13人,30至40岁76人,40至50岁50人,50岁以上9人,平均年龄39岁。表明现在一支文化程度较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村纪检委员队伍已经建成。

二、工作推进机制建设情况:

为了使纪检委员充分发挥作用,各乡镇均按旗纪委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了村纪检委员工作管理机制。一是实行垂直管理。村纪检委员直接对乡镇纪委负责并报告工作,乡镇纪委对村纪检委员的职务任免有决定权,对履行职责差的可以直接予以免职,避免了村纪检委员工作中受制于村两委,监督软弱无力的现象。二是实行目标化管理。将村纪检委员工作职责目标进行百分量化,年末由乡镇纪委进行考核,并据此兑现工资额。工资由转移支付解决,并保证按时发放到位,这些都充分调动了纪检委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实行月走访、月汇报制度。各村纪检委员

每月走访党员群众,及时了解村里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在每月的指定时间向乡镇纪委汇报,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要随时汇报。为便于群众反映情况,各乡镇设立了村纪检委员联系卡印发到户,畅通了群众信访举报、廉政监督的渠道。四是实行村纪检委员名章制度。六合镇、向阳峪镇等6个乡镇大胆启用村级纪检委员监督章工作机制,规定没有纪检委员签字盖章,任何村纪财务票据都不能入帐报销,保证了村级财务管理有效地臵于监督之下。五是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各乡镇纪委均采取了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分片培训及观摩学习等综合方式,对村纪检委员分别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安排村纪检委员独立或协助乡镇纪委办理信访案件,使村纪检委员在工作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也为村干部队伍培养了有生力量,几年来已先后有21名村纪检委员被选拔到村书记或村主任岗位。

三、纪检委员作用发挥情况。

几年来,阿荣旗160名村(社区)纪检委员走访群众53000多户,上报重要信息324条,参与民主决策700余项,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起,监督村务公开、参与民主理财2800余次,及时报告重大问题、纠正违规问题140个,协助村党支部、村委会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廉政制度等规章制度20多类近1000项,协助转化上访老户55人,配合旗、乡两级纪委办案以及农村经济审计140件,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阿荣旗农村案件下降了56.67%,为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一是参与民主管理,推进了农村民主化进程。村纪检委员既是村民利益的代言人,又是村级事务决策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承上启下,将大多数农民的意愿变成两委班子成员民主决策的依据,并负责一系列监督

程序的启动,在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理财活动中,村纪检委员监督检查财务活动情况,凡是到乡镇农经站核销的票据,要先经理财小组审核,由村纪检委员签字并加盖专用名章,方可入帐报销,有异议或“五章”不全的票据一律不允许入账报销。东北沟村纪检委员,会同民主理财小组对村票据进行审核时,清理出1564.00元费用,由村干部个人支付,在村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树立了纪检委员的威信。此外,村纪检委员监督民主议事规则的执行,确保了村级事务特别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孤山镇永乐村纪检委员对村集体机动地发包进行监督,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发包方案,监督村委会严格按方案执行,实行定价抓阄方式发包,避免了村干部偏亲向友情况的发生,维护了村民利益和集体利益。全旗类似这样的村纪检委员参与两委班子决策的事例有700多项,涉及到公益建设、水利工程等各个领域。

二是加强教育监督工作,促进了村组干部廉洁自律。村纪检委员对村组干部的从政行为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监督活动,对村组干部违反廉洁自律的行为早规劝、早制止,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乡镇纪委做出处理,既使国家法律和党政纪条规深入人心,又警示了村组干部,增强了村组干部的廉洁自律观念。原六合镇河南村村两委在没有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前提下,擅自花10.7万元买了一辆“捷达”轿车,群众对此非常不满,村纪检委员便将村里违反民主决策程序买车一事反映到镇纪委,并建议召开全体村民会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对这台车的处理进行全民表决,经全体村民决定由镇政府拍卖此车,三名村干部受到了党纪处分。

三是开展信访转化,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纪检委员是纯粹代表群众利益的人,深受农民信任,而且他们最了解上访老户的具体情况,乡

镇纪委利用村纪检委员提供的基本情况,准确选择转化工作的切入点,可以有效的开展转化工作,使村纪检委员成为有效缓冲矛盾、解决矛盾的重要载体。原太平庄镇村民张永生因对儿子在土地纠纷中被打一案的处理结果不满意,保存了儿子的血衣,走上了常年上访的道路。他所在村的纪检委员按照阿荣旗纪委提出的主动接触、拉近感情,细心倾听、处理问题,解决困难、帮扶发展的三步工作法,配合镇纪委对其开展了耐心细致的转化工作,终于在2006年将其成功转化,他当众烧毁了血衣,表示从此息诉罢访安心生产。从旗纪委启动信访老户转化工作以来,各村纪检委员配合旗纪委、乡镇纪委转化的上访老户还有缠访多年的杨志友、袁玉珍等50多人。

四是提供案件线索,配合查办农村案件。村纪检委员通过走访群众掌握的信息是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也为上级科学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2007年春,六合镇各村纪检委员在月汇报时普遍向镇纪委反映,群众对土地和村组帐目问题意见很大。镇党委决定举全镇之力解决这一关乎稳定的问题,于是全镇100余名干部齐下基层,由村纪检委员配合将全镇的土地重新丈量一遍,并对各村机动地进行了微调,一次性调解土地纠纷280多起。又对全镇各村帐目进行了审计,化解不良债务300多万元,治安拘留19人,调整 11名村党支部书记,5名原村干部被开除党籍,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一举解决了全镇的土地纠纷和经济帐目问题。

五是宣传党纪国法,监督惠农政策落实。村纪检委员在走访中特别注重对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并通过深入各家各户走访,逐项逐笔核对资金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镇纪委报告,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截留、挪用、搭车收费等问题发生,确保党的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千家万户。2007年振丰村、富贵村和建国村纪检委员向镇纪委

反映,这三个村共有1325亩机动地违规享受了粮食直补,镇纪委对这一违规行为进行了纠正。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对农村基层纪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缺乏足够深刻的思想认识,没有将其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重视不够,关注不多,支持不力。个别乡镇纪委书记、纪检委员存在畏难情绪,抓村级纪检组织建设工作思路不清,主动性不强。个别村干部,特别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认为抓此项工作是束缚他们的手脚,对村纪检委员履行监督权、参政议政权时不支持,不为村纪检委员创造履职环境。二是个别村纪检委员因自身素质、村领导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工作积极性、能动性不强,影响了全旗各乡镇村级纪检组织建设工作的均衡开展。三是个别乡镇村纪检委员工资待遇低。现在新发乡村级纪检委员工资300元,向阳峪镇兼职纪检委员400元,因为工作待遇低,纪检委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村纪检工作的积极开展。

五、今后改进工作的主要措施及建议

(一)、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使各乡镇党委政府将加强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部署。

(二)、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要求各乡镇健全机制、完善措施,加强对村纪检委员的监督管理,针对村级纪检委员工作中存在的作用发挥不平衡、个别纪检委员工作主动性差、业务素质低、村党支部重视不够、工作指导不到位等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予以解决。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纪检委员的群众知晓率。一是全面推行村纪检委员联系卡制度,扩大发放层面。各乡镇纪委、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要深入各村组组织召开一定规模、一定层面人员参加的会议,宣传纪检

委员的职能职责,组织发放联系卡,提高纪检委员的群众影响力。二是村党支部要充分利用党员大会、群众大会等众多机会,让纪检委员组织学习政策法规,两委主要负责人主动介绍纪检委员的职能职责,扩大纪检委员在群众中的影响。

2、进一步加大对村纪检委员的培训指导力度。一是村纪检委员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学习党章、党政纪条规,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等,提高运用法律法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能力。二是乡镇纪委要进一步加大培训指导的力度,采取集中办班与典型引路的办法,还要通过个别指导、工作督查等多种方式,着重提高纪检委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3、进一步完善村纪检委员管理体制。认真落实村级纪检委员工作目标考评责任制,将村纪检委员月走访情况、矛盾排查情况纳入目标考核,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健全工作制度,对发挥作用不突出、群众不认可的纪检委员要及时进行人员调整。乡镇要有目的地选拔、培养优秀农村党员任纪检委员任职到村支书或村主任岗位。认真执行工资管理与绩效挂钩制度,奖优罚劣,进一步调动村纪检委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4、提高村纪检委员的工资待遇。各乡镇应该结合实际,采取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多方筹措等综合办法,提高村级纪检委员的工资待遇,年工资额不能低于村书记、主任工资的30﹪-50%。

5、加强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和管理。各乡镇党委、纪委要加强对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教育、监督和管理,要督促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视和支持纪检委员工作,争做自觉接受监督的第一人,6

对纪检委员反映上来的群众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对待,认真落实,树立和维护纪检委员形象,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6、全面推行站所、村(居)干部勤廉情况报告制度。由各乡镇纪委具体组织,各站所、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每半年将履行职责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向干部职工、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和监督员报告,接受群众监督、质询和评议。乡镇包片领导和包村干部对报告情况进行总结,对在勤廉汇报会中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拿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各乡镇党委、纪委要及时指导帮助、限期整改,整改情况在下期勤廉汇报会上重点说明,对涉嫌违法违纪的,要及时调查处理。

关于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2

关键词: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

陈仓区辖11镇 (不含高新区托管4镇) , 3个街道办事处, 238个村, 1 590个村民小组, 12.25万户, 44万人, 有耕地52.08万亩。2012年区财政收入2.83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8 678元。全区现有村干部789名, 其中村党组织书记238名、主任207名、副书记、副主任99名、会计238名。书记、主任一肩挑的31名。村民小组长1 590名, 大学生村官78名。从2007年起, 区财政切实加大保障力度, 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及现任村干部、离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监委会主任、妇联主任、团干、计生专干、中心户长、村民小组长等人员逐步纳入保障范围。区财政累计用于村级运转经费资金达6 877万元, 有效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确保了村级组织的正常高效运转。

一、做法成效

近年来, 陈仓区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 充分发挥综改部门职能特点, 从一些根源性问题入手, 积极探索实践, 不断改革创新, 通过政策保障、组织保障、财力保障、机制保障, 逐步建立了多重激励、保障到位的工作体系, 形成了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实现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经费由自筹向统筹转变、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管理由无序向规范转变, 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的工作基础, 为农村经济发展、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是高度重视, 及时决策, 政策保障到位。围绕“岗位职业化、报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的目标, 在兼顾大村、小村、穷村、富村、川塬村、山区村情况的基础上, 充分调研论证, 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实施办法》、《村级组织及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村民 (居民) 监委会经费保障及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 对干部编制、岗位设定、待遇保障、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的良性运行, 特别是村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的建立, 打通了村级组织运转的“瓶颈”, 村干部经济上得实惠、思想上得关怀、工作上得支持、生活上得关爱, 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 村级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运转更加高效。

二是多措并举, 提高效能, 组织保障到位。逐步将建制村由492个减少到238个;减少村干部岗位, 严格控制领取补贴的常设村干部人数, 大力推行村“两委会”成员交叉任职和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 累计减少村干部685人。以推行规范化管理为目标, 对村班子实行四定:定编制、定岗位、定人员、定补贴标准。统一建档立卡, 严格实行审批制, 把好进出口关。

三是落实资金, 确保运转, 财力保障到位。区上将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作为重中之重, 每年将村级组织运转资金切块列入财政预算, 不断增强运转经费的统筹能力。统一由区综改办设立专账, 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拨付、发放实行全程跟踪监督。镇、街“农村财务服务中心”, 设立专户, 对干部报酬实行“一折通”发放, 确保了村干部报酬封闭运行、及时兑现, 维护了村干部的切身利益, 村干部心更稳、气更顺、劲更足了。

四是多方联动, 管理监督, 机制保障到位。发挥区综改办协调作用, 镇街党委政府、区委组织部、团委、妇联、民政、计生等共同参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管理监督工作, 形成了工作合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推行“双审双批”:对村级组织岗位设置、干部职数、补贴标准等情况, 在镇街申报的基础上, 先由组织部把关审查, 再由区综改办逐一审核, 建立微机信息库, 资金实行统一申报、统一审批、统一拨付, 有效保护了村级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在监督考核中推行“联审联签”:镇街全面推行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 开展以“村班子、村干部承诺年度目标任务, 党务、村务公开, 党员群众评议村班子、村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活动, 监督和规范村干部的工作行为。区上不断完善村干部考评考核办法, 依据履行职责、工作实绩、信访维稳、群众评议等, 区综改、纪检、组织、维稳、信访、计生、安监等部门每年共同对村干部年度考核等次进行联审联签, 对在信访维稳、计生、安全、项目建设等方面出现问题的村, 按比例扣减村干部奖励补贴, 对受到党政纪处分的, 扣除全部奖励补贴。

二、困难问题

一是保障人员范围偏小。目前, 陈仓区由上级转移支付保障的村常设干部有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会计。而对常年参与村上工作、承担一定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监委会主任、妇联主任、计生专干、团干、中心户长、村民小组长等其他人员没有明确纳入上级转移支付保障范围。

二是正常离任副职村干部没有纳入保障范围。从2007年起, 每年为正常离任的正、副职村干部发放生活补贴。实践证明, 如果只限正职, 将引发离任村干部之间的不和谐, 引发现任村班子内部的不稳定。而且离任正职村干部的情况也各不相同, 有的任职经历中还有副职时间段;有的任副职时间长, 任正职时间短, 如何认定这些人的任职年限、补贴额度, 没有明确的规定。

三是村级公务费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标准。随着经济

本栏目由陕西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开办

社会的不断发展, 村级组织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大, 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性工作越来越繁杂, 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开支范围越来越广, 公务费原标准明显偏低, 已不能适应目前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现实需求。如周原镇亚子村去年财政拨运转经费35 292元。支村干部报酬23 817元, 办公费3 050元, 电费2 100元, 通信费350元, 订报刊3 575元, 会议接待1 500元, 公益岗位和误工补贴8 500元等, 共支42 892元, 短7 600元。另维稳还支13 600元, 环境整治支27 000元, 累计超支48 200元, 至今这部分开支没有下落, 基层干部对此头痛不已。

四是区财政资金配套压力增大。2012年全区用于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支出为983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1 448万元, 另外, 还须安排227万元来保证监委会主任、妇联主任、计生专干、团干、中心户长、村民小组长等其他人员发放工作补贴。在增收空间趋紧、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 区财政支出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三、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障人员范围。将村监委会主任、妇联主任、计生专干、团干、中心户长、村民小组长等其他人员纳入中省市转移支付保障范围, 给予县区一定的财力补助, 专项用于提高这部分人员的工作补贴标准。

二是建议将正常离任副职村干部纳入补贴范围。根据农村的实际, 60岁以上正常离任的副职村干部实行养老保险加任职补贴政策, 按每年加发3元补贴计算。并在任职年限、补贴额度界定方面明确相应的指导性意见, 便于基层在执行中统一把握。同时, 建议正常离任的正、副职村干部补贴所需资金由省和市、县区财政分比例承担。

三是建议逐步提高村级公务费标准。建议人口在1 500人以下的村, 每年拨付2-3万元;3 000人以下的村, 每年拨付3-4万元;3 000人以上的村, 每年拨付4-5万元为宜。由中省市县区按比例承担, 并由县区安排一定的机动应急经费。

四是建议明确村级组织运转资金统一由县区综改部门负责拨付管理。从这几年的实践看, 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由县区综改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核拨、统一监督,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既充分发挥了综改部门的职能作用, 又便于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 还可避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监督缺位的问题。

关于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3

1.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发挥了较好的支持推动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了《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设立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2006年专项资金规模1亿元,2007年增加到2亿元,2006~2010年5年累计投入省级专项资金9亿元,重点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建设,突出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促进了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党的建设,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概括省级专项资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1带动了各级财政投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共聚财力和共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局面 据统计,5年间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1.46亿元,县(市、区)投入专项资金10.77亿元,乡镇投入4.09亿元,加上省级投入,各级专项投入总计达到25.3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占35.5%,市(州)级财政投入占5.8%,县级财政投入占42.5%,乡级财政投入占16.2%。

1.2有效捆绑了各类资金项目和集聚了社会各方面力量,专项资金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在省专项资金引导支持下,按照资金项目投入渠道不改、使用方向不变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和打捆使用农村泥草房、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商贸网点、市场流通、清洁能源、科技推广、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农家书屋、信息网络、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畜禽养殖、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社区建设、兴边富民、水库移民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形成合力。在整合项目的基础上,在全省进一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机制,有效整合各级领导、部门单位、大专院校力量,创新建立了村企共建、军民共建、部门帮建、社会捐建、干部回乡援建的新农村建设有效方式。同时,积极发挥了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形成综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5年间,全省新农村建设总投入达到227.06亿元,其中整合各类项目投入46.43亿元,占20.4%;各级各部门单位帮扶投入14.74亿元,占6.5%;发动社会能人和有关团体、企业捐助投入3.9亿元,占1.7%;乡村集体投入51.55亿元,占22.7%;农民自主投入94.12億元,占41.5%。省级专项资金辐射带动效应达到1∶25.23,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3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和村屯改造 5年时间,省级专项资金支持了试点阶段“百镇千村”和深入实施阶段1000个示范村建设,支持农村道路、饮水、桥涵、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1538个,支持农村文化广场、村部、卫生所、有线电视等社会事业项目609个,支持农村院墙、边沟、垃圾处理等环境改造项目437个,支持建设畜禽养殖小区424个,支持改造农村泥草房50110户。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1.4强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化 全省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和把握规划先行的原则。5年时间,利用省级专项资金累计投入规划编制经费2220万元,地方配套3280万元。开展并完成了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的自然概况、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数据普查,支持完成了28个县(市、区)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和1361个试点(推进、示范)村、51个省级试点镇建设规划编制任务,促进了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1.5支持启动了多层次、大规模培训,提高了各级干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能力和工作信心 5年时间,在省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先后举办了地厅级领导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了全省60个县(市、区)县委书记和县(市、区)长到中央党校参加新农村建设培训,对全省624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知识培训。从2009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对1万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选聘高校毕业生(选调生)进行系统培训,实施3年已完成培训任务6000名。还支持组织3期90人的韩国新农村建设培训班,组织5期200人到长三角、珠三角考察新农村建设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新农村建设思路。

2.当前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使用面临的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省级设立的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尽管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已经出现了总体规模少、支持力度弱化、拉动带动作用下降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

2.1建设成本快速攀升,极大地削弱了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调查中发现,农村各项建设上已经出现3个大幅度上涨:一是建筑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长岭县前七号镇大三号村现行农村建筑材料价格与2007年比较,水泥售价480元/吨,涨幅90%;红砖0.4元/块,涨幅130%;钢材3600元/吨,涨幅34%;木材2300元/立方米,涨幅187.5%;河沙70元/立方米,涨幅100%。地砖、油漆、房瓦、玻璃等价格均有大幅上涨,总体上农村建筑材料价格上涨1倍左右。二是人工费和机械租用费大幅度上涨。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农村力工雇工费由2007年的60元/人·天,上涨到目前的100元/人·天,涨幅67%;木瓦工雇工费由2007年的100元/人·天,上涨到目前的200元/人·天,涨幅100%。无论是力工还是木瓦工,雇佣单位中午还要负责1顿午餐。钩机租用费用由2007年1000元/台.班,涨到目前的2000元/台·班,涨幅100%;推土机租用费用由2007年800元/台·班,涨到现在的2000元/台·班,涨幅150%。三是工程造价大幅度上涨。农安县开安镇柳树洼村修建4.5米宽水泥路工程造价由2007年35万元/公里,涨到目前52万元/公里,涨幅49%;修建砖道工程造价由2007年11万元/公里,涨到目前21万元/公里,涨幅91%;辉南县楼街乡板石河村修围墙由2007年250元/米,涨到目前480元/米,涨幅92%;修边沟由2007年65元/米,涨到目前120元/米,涨幅85%。由于原材料价格、人工机械费用、工程造价成本大幅度上涨,目前全省设立的2亿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只能起到2007年的1亿元资金的支持作用,支持作用削减50%。

2.2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数量增多,单位专项资金支持额度明显减少 2007年省级新农村建设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50个试点镇、200个试点村,平均每村每年支持规模50万元。2010年全省启动1000个示范村,平均每村每年支持规模20万元,资金额度下降60%。村干部普遍反映:省里给的资金少,每年建设一个项目都不够用,希望省里能像2007年那样多给一些专项资金支持。

2.3示范村建设内容增多、标准提高、投入增大,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拉动带动效应逐步减弱 2010年全省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制定了建设指导标准,对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整治、社区建设、精神文明、基层组织7个方面37个重要建设内容都进行了明确和规范,新农村建设已由过去路、水、电、气、房等基础建设转到全面发展、基础完善、功能配套、服务提高上来,一般1个2000左右人口的中等村,新农村建设由过去投资500万~1000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500万元以上,有的建设投资更多。调查中了解到:长岭县前七号镇大三号村前几年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房屋改造投入达1200万元,今后尚有道路、打井、排水沟、围墙、休闲广场、蔬菜大棚等项目建设投入1500万元需要筹措;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目前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913万元,今后还要建蔬菜大棚900栋和15栋楼的农民新村,尚需大量资金投入;辉南县楼街乡板石河村现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0万元,尚有12公里边沟、12公里围墙、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清洁能源、房屋改造等资金投入1200万元需要筹措;今年,长春市绿园区增加垃圾处理一项就投入了2000多万元,为24个行政村购置10台钩车、200辆手推车,修建11个垃圾中转站,安放22个移动垃圾箱,实现了垃圾户集、村转运、区统一处理。由于示范村建设内容不断丰富,建设标准不断提高,所需建设资金也不断增大,因此,省里每年投给村里20万元的专项资金,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其拉动带动效应明显减弱。

2.4加快大型秸秆气化站建设势在必行,资金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瓶颈 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议参观了东丰县横道河子镇合力村秸秆气化站,大家一致认为大型秸秆气化站具有投资合理、使用方便、清洁环保、易于推广的特点,“一家点火、百家做饭”,是农村清洁能源推广的主要模式,也是实现农村环境整洁的关键。会后,各地纷纷要求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2010年和2011年省里拿出一部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扶持建设了26个大型秸秆气化站,一方面由于建设点少,无法满足示范村纷纷建设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成本增加,建一个可带动300户的大型秸秆气化站由原来投入120万元增加到180万元,资金筹措的难度增大。全省9306个行政村每年都在建设1000个示范村,如果没有专项资金用于大型秸稈气化站建设,就很难加快推广这一清洁能源生产模式,农村环境整治也无法实现突破。

3.关于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的建议

虽然2007年以来,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保持在2亿元,但鉴于目前建筑原材料涨价、人工费机械费增加、工程成本大幅提高,加之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建设内容丰富、标准提高,全省亟待大规模推广大型秸秆气化站这一清洁能源等实际情况,就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3.1建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吉发〔2009〕29号)文件精神,主要是:“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专项资金制度。省、市、县三级政府要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专项资金”。建议省政府成立由省农业、财政部门组成的专门督查组,对各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设立情况、投入使用情况、发挥效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吉发〔2009〕29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确保各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有投入、有规模、有带动作用。

3.2逐年增加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 建议2012年省政府在保持原有2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再增加6000万元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重点扶持50个示范村建设大型秸秆气化站,每个大型秸秆气化站建设扶持120万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6亿元。2013年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再增加2000万元,总量达到8000万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2.8亿元。2014年大型秸秆气化站专项资金再增加2000万元,总量达到1亿元,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规模达到3亿元。

关于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4

根据代表法的规定和中发[2005]9号文件中关于全国人大代表每年要进行专题调研的要求,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于2005年8月15-19日组织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开展调研活动。全国人大代表阮崇武、王学萍、李永喜、黄春梅和许兴雄对我省农村基层政权及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研。16日上午,专题调研组听取了省民政厅就全省农村基层政权及村级组织建设情况汇报,同日下午至19日,调研组深入三亚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琼海市进行调研,先后听取了市、县政府关于农村基层政权及村级组织建设情况的汇报,与乡镇、居委会、村委会干部座谈,实地考察了三亚市河西区儋州社区居委会,保亭加茂镇加茂村委会、三道镇三弓村委会,琼海博鳌镇北山村委会、潭门镇福田村委会等。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海南省农村基层政权的沿革轨迹基本随着国家政治体制的变化而变迁。1950年海南解放以来,海南乡镇政权经历了设立区、乡两级政府,乡镇政府和高级农业合作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改建的乡镇政府,区公所改建的乡镇政府,1986年全省共设立93个乡、7个民族乡和204个镇。2001年调整为20个乡,205个镇。2002年海南开展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简称乡镇撤并),现在,全省共设乡镇201个,其中乡20个,镇181个。

作为村民自治的村级组织,最初是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的农民协会,后几经变迁,1995年乡镇下设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村民小组。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设村民委员会2533个,村民小组24695个,选举产生村委会干部11648人,村民小组长24695人,村民代表72097人。

近年来,海南以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契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的建设,党委工作思路清晰,政府职能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一是建章立制,规范建设工作。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度了我省的实施办法、《海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制定了《海南省村务公开办法》;各市县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琼海市收集了比较完整的、成体系的制度,编成《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资料汇编》等,我省的农村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建设初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轨道。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办公条件和人员生活待遇,为农村基层干部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保障。如保亭县近三年来共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和改建村级办公室5间,由县财政和民政部门投入资金145万元,新建和改建村小组文化室29间,配套了电视机、图书和桌椅。许多市县,做好预算,逐年提高村干部的生活补贴,采取多种手段,如对落选的村委会干部给予一次性的生活补贴、每月发放一定金额的退休金、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等,提高生活待遇,努力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三是选好“领头雁”,不断优化班子结构。2004年村委会换届,一批办事公道、热心为村民服务、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被选进村委会班子,全省新一届的村委会成员呈现了党员比例高、“一肩挑”比例高、文化程度高、年龄低的“三高一低”好现象。新一届村委会成员中党员占80.6%,其中主任的党员比例为91.8%,分别比上届提高了2.3%和0.8%;村委会主任兼党组织书记的占83%,比上届提高了2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9.7%,其中大专以上238名;30岁以下的占7.2%,31-50岁的占74.6%,51岁以上的占18.3%。四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履职的能力。不少市县通过举办乡镇长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组织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等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全省农村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履职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乡镇政权的职能定位不适应现状。当前的乡镇政权可用“能弱、责重、权小”来形容,财政紧张,条块不协调,管理效益低下。二是乡镇政权在运行上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经济发展指标,轻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重上面下达任务的贯彻落实,轻农民的现实需要。三是乡镇事业单位(七所八站)功能萎缩、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突出,造成财政供养人员偏多。四是政事不分开的现象较普遍,造成乡镇政府人员混编混岗。五是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费不足,影响乡镇政府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带来影响。一是财力大幅度下降。有些市县,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乡统筹等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涉及农民的政府性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农业特产税后,乡镇一级财政收入减少20%左右,对乡镇政权的政党运转、社会各项事业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直接的影响。二是财政平衡难度加大,财政支出难以保障。目前,乡镇一级仍有相当一部分是吃饭财政、赤字财政,还未能实现收支平衡。税改后收入减少,而教育布局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后,大部分人员还要靠财政供养,村干部补贴、五保户供养、农村中小学房屋维修、民政对象的抚恤优待等支出没有减少,因此财政平衡的难度将不断加大,财政支出难于保障。

(三)部分乡村办公用房紧缺和破旧。目前,我省尚有16%的乡镇政权办公用房属危房,9%的村无办公用房,14%的村办公用房属危房。许多无办公用房的村级组织的办公地点设在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家里以及大树底下,严重影响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影响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人才流失。

(四)村干部生活待遇差。我省大部分村庄几乎都是以农业为主,村集体的收入很少,村干部的补贴基本上靠财政,而我省财政补贴的标准非常低,最初只有100元左右,落选后养老保险补贴和工伤保险没有或极少。而村干部不仅要负责计划生育、民事调解、发展经济等,更要承担令人头疼的征收税费的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大,转干、升迁的机会少,因此,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村,不少人不愿当村干部。

(五)乡镇撤并遗留问题多。海南经过了几年乡镇撤并的实践,基层同志反映,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一是干部减编不减员,财政负担没有减轻。由于财政困难,干部住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造成干部“走读”的情况普遍存在,办事效率不高;二是给偏远地区农民家庭的上学、就医、办事带来了不便,辍学率升高;三是撤并后乡镇管辖的范围扩大了,出现管理的盲区,政府管不来,群众脱离了政府,造成干群关系的紧张;四是工作仍是原来的旧模式,乡镇政权的职能优化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三、意见和建议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目前,海南总人口800多万,农村人口占了80%,海南农村乡镇政权与村级组织建设的运作绩效,对于海南农民的福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国家政权的稳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夯实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国家税费体制的改革、农业税特产税的取消、村民自治的发展,乡镇政府的“管民”职能开始弱化,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的地位越发突出,村民对自己选出来的民主自治管理组织更加认同。调研时,许多镇委书记深有感受:如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战斗力强,冬修水利、计生工作等攻坚战乡镇不用愁,村民懂大局,民事、土地等纠纷解决在基层、在村里,矛盾少上交,乡镇轻松。可以说“选好一个村委会,可带好一方的经济发展”。新的形势下,如何发挥村级组织的联系村民的桥梁、乡镇的助手、战斗堡垒的作用?为此,一要更新观念,加强对乡镇干部的思想引导,摆正自己在村民自治中的位置,转变旧体制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要充分尊重村民由法律赋予的民主自治权利;二要带头守法、依法办事,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用法律规范党和政府的行为,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三要提高认识,按照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将农村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

(二)适应改革需要,从体制上、法律上解决农村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1、乡镇政权的职能定位问题。乡镇政权职能定位的偏差、与“七所八站”归属关系的不规范、管理体制运作成本相对其经济基础高得惊人等问题,极大地阻碍着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步伐。因此,乡镇政权职能、机构、人员和岗位的设计,既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职能和政治职能的关系,又要考虑管理体制运作的成本,要适应当地的经济基础。建议省政府职能部门对此进行专题研究。

2、对农村社会、农民的分配体制问题。当前农村基层政权面临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的许多利益遭到侵害,从而使得农民的不满甚至抵触情绪上涨,影响到基层政权的治理效能和合法性。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地方,如琼海博鳌,农民土地被大量征收之后,许多农民未能获得相应的补偿和保障,生活没有着落。大家还反映,虽然目前不用交农业税、特产税,但肥料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比农业税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子女教育、医疗支出费用大幅上涨,农民负担重。还有,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国营农场与当地乡镇土地多少不均的问题非常突出,土地使用权属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少数民族农民脱贫致富的瓶颈,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因素。据2004年海南省在土地确权工作中的统计数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有国营农场6个,人均规划土地农场8.15亩,地方2.98亩;人均现有土地利用面积农场6.7亩,地方2.45亩;人均现有未开发土地面积农场1.44亩,地方0.53亩。农民因土地紧缺,发展空间有限,增收速度十分慢,直接影响了农民致富,土地纠纷案件增多。因此,国家要改变对农村社会、农民的分配体制,加大对农民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九年义务教育等政策,开展灵活有效的扶贫工作,为无地农民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受益方的投保,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对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地方与国营农场土地使用权属问题进行一次调查,制订相关的政策,支持海南省政府协调解决地方与国营农场土地使用权属问题,适当从国营农场富余土地中调剂一部分土地为地方农民使用,以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3、乡镇撤并的遗留问题。要针对海南实际,重新审视乡镇撤并工作,要从深层次的优化政权的角度来考虑,不能简单地行政合并,整小化大,让撤并乡镇实现最初的目的。一要恢复一些民族乡的设置。如三亚市有50多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有20多万,设有二个区管委、五个镇,这种设置已不能适应三亚城市功能的迅猛发展,建议申请将二个区管委升格为市辖区,将所辖面积最大、民族人口最多的崖城镇,分出雅亮,再设一个民族乡。二要加强工作站建设,发挥工作站的作用。农村、农民没人拉没人帮,农村工作容易倒退。三是村路要通,保证农民生产、生活、办事的方便。四是结合扶贫、民房改造、生态资源保护等工作,对山区的个别村庄实行移民,实现资源的最大化使用。

4、村级组织的3年届期问题。村级组织换届时间短,只有3年,这是大家反映比较多的问题。一村委会主任总结了届期短的“四个不利”:不利于稳定村干部队伍,班子成员变动大,思想不统一,工作难开展,发展跟不上;不利于实现班子的奋斗目标;不利于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解决换届选举工作经费。村级组织的3年届期,原来是与乡镇的届期同步的,现在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已作了修改,乡镇的届期已由3年改成了5年,全国各级政权的届期已是一致。因此,现在提请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将村委会的3年届期改成5年,建议是可行的,条件是成熟的。

(三)从制度上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建设的保障机制。

制度的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工作制度。通过制定各种规范性的工作办法、工作章程来规范工作;

2、工作经费保障制度。乡镇办公条件的改造经费建议列入省级财政预算;

3、补贴制度。将村支部、村委会成员的误工补贴纳入市县财政预算,提高标准,让村干部工作起来有定心丸;

4、激励制度。从物质、精神上给予激励,对工作时间较长的村干部,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5、奖惩制度。奖惩分明,才能弘扬正气,打击邪气,有利于政权的建设。

(四)从经济上筑牢农村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建设的基础。

调查中发现,经济基础好的村镇,该地区的村容村貌好,村民的精神面貌好,处处呈现着和谐的气氛。“发展是硬道理”,作为主导乡镇工作的市县,要紧紧抓住发展经济这第一要务,投入时间、资金和技术,指导、扶持和帮助乡镇发展经济。我省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乡镇历史欠债多,发展经济的任务繁重。但是,要注意结合本地实际、乡镇优势,从经济结构、经济规律上考虑,不能不切实际地依葫芦画瓢,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要长远考虑。在资金的扶持上,不能搞一刀切,平均分配,要将有限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一年做几件事,积少成多。在技术的扶持上,省政府有关部门可总结推广保亭的做法,进行科技联结。如在种植方面,从选苗、种植、施肥、挂果到销售,一条龙的技术,有相应的技术员一对一的帮扶,1名技术员帮3-5户,连续帮3年,让农民种什么收获什么,让被帮扶对象的种植技术也达到技术员的水平,然后采取滚雪球的方式,让被帮扶对象又去联结新的对子。这样的科技联结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五)人才培育和储备,是农村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建设的关键。

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党员年龄老化,乡镇干部青黄不接,村干部素质不平衡、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制度确定了,人是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养和储备,积极发展新党员,是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建设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1、加强学习培训。除了政治、业务、技术知识的学习外,市县要安排资金,有计划地组织乡镇领导、村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调查中,许多村干部深有体会地说,通过考察,打开了眼界,打造了工作能力,看到了不足,也看到了自身发展的优势所在,思路清晰了,工作更自觉了。

2、积极发展新党员,进行人才的储备。要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代表出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产生吸引力,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力量。

3、把好换届选举关,把真正的能人,把真心实意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明白人,把清正廉洁的清白人,把甘于奉献的好人选到班子里。

(六)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建设的监督制约机制。

从调查的情况看,村务公开不规范,干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侵犯村民权利的现象屡有发生。“没有制约的权力将导致腐败”,因此,1、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当今农村的现实情况下,基层党组织是村务公开、村民民主理财等规章制度的制定者,也是村民实施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主要组织者,最有力量对村委会主任和村委会进行日常的监督和制衡。

2、发挥人大和人大代表的作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法负有监督本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和权力,监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实施办法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在乡镇一级,人大的监督权远远没有使用到位,人大代表的作用也没充分发挥,要充分发挥人大作用,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反映呼声,协助开展民主政治工作。

3、发挥村民小组、村民代表、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作用,真正实现村委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目的。

4、加强上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督促检查工作,把检查的工作放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纠正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行为。

镇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5

近期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对我镇村级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有13个行政村,从总体情况来看,我镇全面实行村民自治,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实了村组共青团、妇代会等其它村组组织班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保证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一)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我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已形成以油桃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发展格局。我镇共有油桃22000亩,由于今年品种对路,管理到位,果质优良,油桃产业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人均收入可达3000元,干部群众发展油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二)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镇党委按照“稳定、精干、团结、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村组织建设,特别是村党组织建设。依法开展村民自治,自换届选举后一批年富力强、作风正派、村民信任的同志走了村级领导岗位,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保证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行。目前,全镇13名村党组织书记中,有5名一肩挑,占总数的39%。

(三)“两委”关系总体协调

绝大多数村党组织能够正确行使职权,主动支持、指导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多数村委会能主动接受党组织的领导,摆正自己的位臵,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依法开展村民自治活动。“两委”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全镇13个村,两委关系协调、融洽的12个村,不协调的1个村。

二、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从我镇村级组织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一)部分村干部缺乏争先意识,村级后备干部来源不足 一方面,由于一些村集体经济增收缺乏渠道、村级欠债较多,有些村干部自己垫钱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却因为集体经济薄弱无法归还,致工作积极性受挫,工作热情不高。加之群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给村干部能否在“两委”换届时连任制造悬念,致使部分现任村干部工作不敢顶真,怕得罪人、丢选票。另一方面,一些集体薄弱村,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副职村干部报酬较低,致使一些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致富能力的村民,不愿在农村基层任职,村干部队伍缺乏源头。

(二)少数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自身定位有误。少数村党组织书记“集权”主义思想严重,片面强调党对农村工作绝对领导,不能放手让村委会负责人依法行使职权,大包

大揽村级事务,遇事不商量,有的甚至独断专行,严重挫伤了其他干部的积极性。有些村委会主任法治意识淡薄,片面地强调村民自治,不愿受村党组织的领导。

(三)少数村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少数村缺乏民主决策机制,村务公开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一些经济合同、集体房屋租赁、土地流转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甚至连班子成员都不通气,党组织书记个人说了算。少数村财务缺乏有效监督,民主理财小组不能充分履行职责,有些理财小组只审理村民小组财务,而不审理村级财务。有些村的财务公开无明细。

三、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对策

如何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保证村“两委”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运行,从而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形成合力入手,有效理顺村“两委”关系

一是进一步强化村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组织全体党员,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认真学习,领会《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村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中的核心领导地位”的精神,使村级组织尤其是村委会切实增强法治意识,矫正选举心态,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从而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领导。二是进一步明确村党组织和村委

会的工作职责。“两委”关系不协调,归根到底在于对村级权力和支配村级集体资源的主导权问题。因此,要依据《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党组织要集中抓好党的建设,在事关村级事务等重大问题上进行领导和决策,带头维护和尊重村委会的法律地位,支持和保障村委会就村级公共事务、公益事业、治安民调等工作,依法开展自治活动,独立行使民主权利。通过事权的合理划分,使党组织和村委会能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开展工作,有效避免因利益驱动而发生的 “遇事推诿,相互磨擦”的现象。

(二)有序规范,建立有利于发展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机制。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强化岗位培训,重点加强政治理论、现代管理、实用科技、法律法规和党的基本知识的培训。强化责任意识,研究制定村党组织书记三年任期规划、工作目标和相应考核体系。二是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党组织书记主持的村“两委”会议制度,完善村委会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的制度,规范村级事务决策程序。凡涉及集体土地承包、宅基地使用方案、公益事业的兴办等重大事项,需经“两委”会讨论提出初步方案,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等必要程序,促进决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健全民主理财和村务公开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建立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大力推选“村账乡镇代

管”制度。规范村级财务运行,实行村级财务会审联签制度,规定村级每笔开支须经具体经办人签字,村委会主任审核,党组织书记签批,方可入账。村级财务公开要做到“定时定点公开,收支项目齐全,细目详尽清楚”。对于事关村级公益等重大项目支出,须“两委”会讨论决定,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使村级事务臵于广大村民的有效监督下。

(三)积极探索,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

关于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6

春节刚过,我们就及时召开全州经济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抓早抓实全盘工作的重要信号,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我州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研究如何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投资增长、加快项目落实地见效、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安排部署全州20xx年经济工作,把具体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州直部门,切实压实责任。

刚才,5个县市委书记作了交流发言、8个部门提交了书面汇报材料,从现场发言和书面材料看,大家认识是清醒的,对问题的把握是准确的,情况分析透彻,措施建议提得比较务实。通过交流,大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效果很好。同时,州人民政府与各县市和州直重点行业主管部门签订了责任书,责任已经明确细化,责任书承载着推进全州经济健康发展、稳定增长的责任,是“军令状”,大家必须认真落实。借此机会,我对抓好20xx年全州经济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20xx年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已经过去的20xx年,我们在非常困难复杂的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决策部署,科学研判、扎实工作,努力做好产业培育、脱贫攻坚、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等工作,保持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但从结果来看,我州多项主要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增速排位较20xx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项指标增速排全省倒数第一。希望做得好的县市和部门要继续发扬,成绩靠后的要鼓起干劲、奋起直追。待全省县域经济考核成果公布以后,州委、州政府还要按照去年下发的考核奖励办法,对排名上升的县市给予奖励,对排名下降的县市予以处罚。

去年,尽管各县市、各部门都付出了艰辛努力,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与全省其他州市相比,我州发展不平稳不充分的问题更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短板和弱项,主要表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效果不明显,新兴产业培育还需要一个过程;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度依赖政府性投资,民间投资、工业投资比例偏低;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基础设施欠账较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债务规模较大,金融风险不容忽视等等。在这些问题的背后,也反映出我们一些工作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政府服务不到位的问题,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对经济发展重视程度不高,工作聚焦不够,存在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和不会为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影响到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地生效。因此,今年各县市、各部门要从主观方面努力作为,坚决扭转工作中的被动局面,时刻紧盯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抓好20xx年经济工作。

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从国际上看,最大的变数是中美经贸摩擦,美国事实上将我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对我国发展的制约不断增强,短期内不会改变,中美经贸摩擦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从东部外贸重点省市向中西部地区传导,对我州外向型加工及进出口贸易企业同样具体有不利的影响,未来走势尚难预料,需要冷静观察、密切关注。从国内来看,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明确了7项重点任务,具体是“1+1+5”的布局:第一个“1”,将制造业放在首位,意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制造业上加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第二个“1”,提出强大国内市场,着眼于运用好巨大的市场优势,依靠投资和消费稳增长;“5”是在乡村振兴、区域协调、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改善民生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将为不断拓展我们经济发展的国内空间,创造好的国内经济环境,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从云南省来看,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云南经济发展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良好态势,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正在转化为后发优势,迎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机遇,特别是近年来,云南省陆续出台稳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系列政策措施,很多政策和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正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只要我们积极主动对接,就能争取到大量支持。从我州来看,当前我们也面临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方面今年中央和省加大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央转移支付、专项建设基金、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重点产业导向作用开始显现,去年以来,我们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修复传统增长动力的同时,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有关工作的不断推进,“6+2”重点产业的导向性作用开始显现,对创造新供给、提供新服务、增加新就业、培育新消费、满足新需求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带动作用,尤其是我省正在积极向中央申报设立自贸区,中缅铁路即将开工,瑞丽国家重点开放试验区政策叠加,对德宏来说都是利好消息。因此,我们要客观判断当前形势,正视困难和机遇,鼓足干劲、迎难而上,既要千方百计挖掘潜力稳增长,又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增强发展信心,坚守GDP增长8.5%以上、固投增长13%这个底线不放松,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二、做好20xx年经济工作的措施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我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关键之年,也是我州全面修复和重构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之年,做好各项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州委七届五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一)全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

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省政府明确提出“确保20xx年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必须完成超12%以上”,对投资将采取严格的四项工作措施:一是省政府领导牵头成立督导组,宗国英常务副省长督导重点地区,其他省政府领导分别督导其余州市;二是建立经济运行分析总调度机制,宗国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至少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三是实行奖励机制,省政府拿出10亿元分两次进行奖励,按投资权重(占60%)+投资增速(占40%)之和,奖励排名前5的州市,第一次是4月份奖励一季度完成情况,第二次是11月份奖励1-10月完成情况;四是省政府将启动问责机制,对完成好的州市进行通报表扬,没有完成任务的进行问责并大幅削减转移支付额度。围绕我州全年投资增长13%的目标,一季度必须确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18.7%左右、增长30%的目标,我们只有咬住目标不动摇,坚定信心抓落实,才能得到政策措施的激励,没有退路。所以5个县市和4个州直行业投资主管部门,要按月分解细化一季度和全年项目建设清单,把项目逐一分解到岗到人到节点。

1.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各县市要明确重点项目县市长是第一责任人,既要落地一些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也要有铺天盖地的小项目,使整个经济活跃起来。要狠抓腾冲至陇川高速公路、芒市至梁河高速公路、大理至瑞丽铁路德宏段、陇川广宋通用机场、龙江水利枢纽水资源利用工程、陇川麻栗坝灌区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一季度节庆活动较多,要尽快组织人员形成复工热潮和春季建设高潮,确保全州一季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不低于5个,每季度都要有一批新项目集中开工。

2.要千方百计落实项目建设资金。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省预算内投资、财政专项资金、国家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4月底前,州发改委、州财政局要及时将州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3000万元下达到位。财政与金融部门要加强有效对接,及时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确保更多项目获得银行贷款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各类融资工具筹集资金,确保一季度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1%。

3.要强化投资要素保障。从重大项目库、招商引资项目中筛选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及时补充完善20xx年项目库,确保投资项目计划投资与目标任务相匹配,有效弥补投资缺口。加快推进瑞丽市海绵城市项目(一期)、芒市站前小镇建设项目、瑞丽国际商贸文旅小镇综合开发项目、盈江万塔小镇等项目前期工作,着力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土地、资金等问题,确保项目如期开工,顺利推进。

4.要强化调度和监管。州政府将定期召开保障部门投资联席会议,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各县市、州直各部门要健全重点项目推动工作机制,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每天有工作量、每周有进展、每月有成效。今年继续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督查小组工作制度和州级领导挂钩重大项目机制,切实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预警分析。实行分级约谈追责,一月完不成目标任务的由分管副州长约谈,二月完不成任务的由常务副州长约谈,一季度完不成任务的,我来约谈,完不成上半年任务的,请俊强书记约谈,组织部和纪委监委的同志都要参加。

(二)全面加快工业、建筑业发展

围绕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9.7%,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3.4%的目标,制定出台稳定工业和建筑业经济增长措施,鼓励企业开足马力组织生产、推动工业项目开工入库。

1.着力夯实一个基础。即稳增长基础,要千方百计在保总量、优布局、调结构、拓市场、增效益等方面持续发力,稳住制糖、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生产,实施好新企业培育支撑工程、产值下滑停厂企业止跌复工开工支撑工程、企业扩销促产和达规达产支撑工程、增值增效和质量强企支撑工程等四项工业经济支撑工程,提升企业管理、营销、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

2.着力抓好四个重点。一是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加快扶持培育新兴产业,以先进制造业、生物及民族医药、汽车摩托车配件、食品加工、丝绸等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资金、技术支持,推进项目集优、企业集群、产业集聚。二是着力抓好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聚集,完善工业园区服务体系和行政管理职能,实施好园区“一把手负责、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土地收储、服务配套、园区考核”七大工程,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入园包片开发,增强园区自我发展能力。把建设好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作为确保项目落实的基础,培育园区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芒市食品产业园、银翔北汽配套产业园建设。三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实施好“双培双优”工程,加快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今年州政府、州政协、州工商联将一起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的调研活动,征求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意见,并就我州减税降费措施提出可行方案,切实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四是抓好信息化引领推进“两化融合”,突出抓好“宽带乡村” “强边固防”、贯标国家试点、移动“国际互联网出口局”等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瑞丽启升电子制造、后谷咖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等重点项目建设,结合网络治理和信息安全等关键,促进信息化发展。

3.着力强化三个保障。一是强化投资保增长。要积极引进银翔摩托、正信蚕茧等龙头企业的下游产业链项目,督促雅戈尔瑞丽服装产业园项目、凯喜雅织绸生产线项目、海宁联丰东进10亿只磁性元件项目、芒市业勤服饰加快建设,保障工业持续增长。二是强化技术创新保产业升级。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20xx年组织认定州级企业技术中心至少5户;以省级“3个100”为核心,加大企业技改扶持力度,力促制糖、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提质增效。三是强化“升规”保增量。突出抓好“五个一批”,即帮扶现有规模以上困难企业“保一批”,推动工业项目投产达标“增一批”,培育现有小微企业发展“长一批”,支持新退规企业“返一批”,筛查漏统工业企业“补一批”,20xx年力争全州规上企业达到122户以上,支撑全州工业的增长。在这方面各县市各部门还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盈江县的有些做法值得学习。

4.着力推动建筑业持续发展。实施建筑业扶持计划,加强服务指导。一是在做好“放管服”的同时,做大做强本地建筑企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利用总部经济政策引入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平移到县市落户,支撑推动建筑业产值、增加值持续增长。二是进一步理顺招投标监管工作,明确各方主体责任,按照《建筑法》、《招投标法》等相关规定,废除一些不切实际、阻碍发展的地方性规定,规范中介超市管理。三是以商品房销售回暖为契机,引导对接房地产开发项目发包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实施“一楼一策”,盘活房地产烂尾项目,积极引导房地产和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鼓励开发商向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宣传、推介德宏特色房源,引入房产增量需求。吸引优质开发商落户投资,推动全州建筑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全力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的目标,深度挖掘消费潜力,全面激活市场购买力,推动服务业平稳向好发展。

1.强力促进消费增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促进信息消费、节能环保消费等一系列消费增长的政策措施,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好民族特色旅游、自然资源生态旅游、假日旅游活动,大力发展休闲康体、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文化旅游、信息消费、绿色农业、会展等消费方式,培育消费热点。加大批发市场、乡镇农贸市场、现代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力度,争取将瑞丽纳入国家计划20xx年前完成的30个物流枢纽城市建设范围内,探索电子商务进农村整州推进路径,助力电商精准扶贫攻坚体系建设。

2.持续做大对外贸易。以外贸转型升级为目的,以招商引资和发展总部经济为着力点,扩大进出口贸易稳增长。一是加快推进外向型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雅戈尔服饰、业勤服饰、50万头肉牛进口和大通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达产,顺利实现进出口贸易。二是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要加快芒市国际机场航空货运站建设,让航空口岸成为对外开放新的平台;加快上报瑞丽斑岭、陇川拉线、芒市中山过货通道的审批工作,各县市还要认真梳理境外替代产品返销和循环农业产品入境货物必需通道的上报审批,尽快完成畹町芒满、姐告第四国门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国家级验收和开放报批事项。三是及时兑付各项外贸扶持资金,严禁挤占、挪用。四是加强对出口退税的分析预测,税务部门要积极争取足够的出口退税指标,确保全年持续退税“不断挡”,避免企业周转资金沉淀、积压而导致有单无力接、不敢接、不想接问题发生。

3.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各金融机构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金融形势的趋势变化,切实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扎实做好信贷调控工作,保持信贷总量增长与全州经济增长基本匹配。二是增加信贷投放。要贯彻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与地方部门沟通协作,创新落实“几家抬”思路,着力缓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三是狠抓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要积极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推动金融扶贫和产业扶贫联动发展。四是建立和完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州财政局(金融办)要认真研究设立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担保和补偿基金,充分发挥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撬动作用。

4.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积极向上争取各项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加快支持进度,特别是加快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重点项目支出进度,确保一季度八项支出增长12%,全年增长10%以上。

(四)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要围绕云南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打响德宏“绿色食品牌”。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努力做大做强做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省政府提出今年要“遴选20个县开展‘一县一业’试点”,德宏是传统农业大州,各县市要充分挖掘农业产业资源,争取至少有1个县市能列入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名单。

1.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要稳定在150万亩左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200万亩。冬季农业开发面积保持在120万亩左右。要重点推进优质稻、甘蔗、茶叶、橡胶、蚕桑、咖啡、坚果、烟草、肉牛、高端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

2.促进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当前要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做好冬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牧业产值7.75亿元、增长1%。加大名特优水产养殖规模及稻鱼综合种养示范推广力度,一季度力争完成水产品产量12873吨,渔业产值17022万元。要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季度末,力争完成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41.3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7%和5.5%。

3.大力开拓农产品外部市场。要以德宏冬季蔬菜为重点,加大省外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开拓力度。采取线上宣传,线下推介销售的方式,加强与主流电商平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采购商的合作,抓住春节前后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德宏蔬菜“进京入沪”等推介活动。

(五)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

要围绕完成“引进内资增长15%,省外到位资金增长15%,利用外资x万美元”的目标,全力抓好营商环境提升和项目落地见效年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强化企业服务,抓好项目落地。确保全州一季度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个。

1.积极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充分发挥投促委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和落实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对项目洽谈、重点签约项目、推动项目落地等实行交办督办,全程跟踪督办。定期召开州级重大项目推进协调会议,专题研究解决项目落地难、推进难、推进慢等突出问题。重点抓好东方国际(集团)服装加工、亚洲硅业盈江多晶硅等一批在谈项目的跟踪对接,确保一季度顺利签约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对已签订合同的项目要研究分析制约瓶颈、倒排工期、精简审批环节,争取一季度外来投资总量同比增长20%。

2.积极营造招商引资良好环境。要全面落实兑现现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投资促进政策,梳理制定出台一批符合法律法规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惠办法,不断增强我州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强化对引进企业、项目落地全程服务工作,切实为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和落实招商引资企业投诉受理服务制度,维护招商引资企业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全力攻坚产业招商。一是继续发挥州级6个产业招商组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产业招商。二是强化园区招商。把产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重要平台,力争每个园区都有10亿元以上的产业大项目入园。三是强化境外(缅甸)产业园区合作投资建设和互动。积极加强与缅方的对接,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为企业落户园区提供全方位服务。四是依托重点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吸引上游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推动招商引资在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上取得突破。五是围绕 “三张牌”和 “6+2”重点发展产业强化招商项目编制策划包装,提高项目开发储备成熟度,增强项目吸引力、可行性和针对性。

4.建立招商项目企业库。全面梳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国内民营500强以及我州驻外招商联络办辐射范围的省区百强企业名单,加强对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企业投资动向分析,筛选出符合我州产业发展实际的企业名单,由驻外招商联络办对企业进行遍访,详细了解企业投资意向,与企业建立联系机制,形成企业信息库,按照企业规模大小和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进行研判,提高招商精准性。

5.拓展招商引资渠道。一是加强驻外招商。继续把驻外招商作为招商工作重点,加强与驻外机构,各类企业、行业协会、商会的联系,大力宣传推介德宏。及时收集、整理、反馈招商引资信息,筹备州及各县市在派驻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州直有关部门要主动帮助县市对接在谈企业、签约企业和在建企业,及时将项目推进存在的困难反馈州投促委,及时研处。二是积极开展以商招商。积极与各级商会、行业协会、在德宏投资企业、省内外各级工商联和招商部门建立起长期、紧密的招商合作关系,推动商会、协会会员到德宏投资发展。三是鼓励以代理招商的方式,强化与专业中介机构合作,委托第三方机构、商会和行业协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拓展专业化招商渠道。

三、抓早抓实,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省委省政府强调,今年的经济很困难,要以起跑就是冲刺的姿态,做好一季度各项工作。中央提出,今年要稳中求进,这就是总基调。就我州来说,在座的都是抓经济工作的,大家要树立一个思想——经济发展跟人的血压一样,平稳就好,不要出现忽高忽低。大家要围绕全年确定的目标,平稳一点,不要出现紧抓慢赶的情况,一季度就要把任务完成。一要保持投资较快增长。芒市一季度要确保增长x%、绝对值x亿元,瑞丽市一季度增长x%、绝对值x亿元,陇川县一季度增长30%、绝对值x亿元,盈江县一季度增长40%、绝对值x亿元,梁河县一季度增长x%、绝对值c亿元。二要切实发挥工业支撑作用。加快电力、农副食品加工、运输设备制造、冶炼业、纺织服装和服饰业、医药制造等产业发展,力争一季度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完成工业投资x亿元。三要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一季度要努力实现全州房地产业开发投资14亿元左右,商品房销售面积15万平方米,商品房新开工面积x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8万平方米,确保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8%。四要保持服务业平稳发展。要抓住春节与旅游消费黄金时期,深挖消费潜力,全面激活市场购买力,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不低于11%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五要促进农业保持稳定增长。要抓紧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推进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农业春耕备耕,加强农资储备供应和市场监管,力争一季度全州农业增加值增长x%。希望各县市、各部门的同志们,在考验面前都能过关,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实现经济增长“开门红”。

关于村级纪检组织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7

1. 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基本情况

察雅县共有13个乡 (镇) , 村级建制整合后全县共有138个村 (居) 委会, 其中135个村委会, 3个居委会;一类村 (居) 有9个, 二类村 (居) 有20个, 三类村有109个。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基本情况有如下几点:一是团员青年分布不均, 团青比例失调;二是团干部配备情况也不理想, 13个乡 (镇) 中, 专职团干部数量为零, 大部分基层团干部由乡 (镇) 负责人兼任, 部分乡 (镇) 因团干部工作调动, 至今没有配备团干部。

2. 基层团组织现状

察雅县没有独立的团组织, 为工青妇合署办公, 共青团基本组织不健全, 基本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基层团组织基本呈现出“有组织有团员”、“有组织无团员”、“有团员无组织”等三大特点。同时, 由于客观原因, 地方党政部门对基层团组织的根本职能缺乏必要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 近80%的党政部门认为团组织对社会稳定的推动作用一般, 近60%的乡 (镇) 负责人认为没有必要成立基层团组织。

3. 基层团工作开展情况

在针对“基层团工作开展情况”而进行的调研中, 通过紧密围绕“基层团工作开展难度”及其原因, 基层团工作开展频率以及主题, 基层团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方领导重视程度、群众支持程度, 详细地调查了地方开展基层团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视程度。

二、存在的问题

1. 基层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调研中, 发现察雅县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综合素质较好, 思想政治意识过硬, 文化知识水平较高, 基本业务能力扎实, 在当地干群中有着很好的威望, 但这部分干部所占的比例较少, 大约为15%左右 (以13个乡镇为统计单位, 下同) ;第二层次有着一定的政治觉悟,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能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较好地开展基层团工作, 这部分团干部综合素质一般, 所占的比例较大, 约为65%;第三层次的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存在很大问题, 这部分团干部政治意识淡薄, 文化知识水平较差, 对基本业务不熟悉, 缺乏自主开展团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达不到团干部的基本要求。

同时, 在察雅县基层团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对团组织认识不足, 对团工作热情不高, 认为团的工作没有硬指标、硬任务, 是空的、虚的, 干不干都无所谓, 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在开展基层工作时, 照葫芦画瓢, 缺少主见, 思路狭窄, 创新意识不足。

2. 基层青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 农牧民青年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 不懂汉文, 文盲比例较高, 不看书、不读报, 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国内大事不关心、不了解, 思想观念陈旧。同时, 由于信息化建设力度还不到位, 上不了网络、看不到电视、听不到新闻的现象比较严重, 部分农牧区青年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和旧思想观念的束缚, 宗教的消极影响较深。依赖心强, 进取心弱, 容易满足现状是基层青年的一个显著特点。

3. 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到位

组织建设不到位、思想引领不显现, 成长成才服务体系不完善, 这是察雅县各级团组织所共同存在的问题, 这也是察雅县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由于客观原因, 团区委、团地委缺乏对基层团组织的业务指导, 缺乏对基层团干部的业务培训, 上级部门在深入基层了解工作时, 只限于听汇报、看简报, 平时只注重安排工作, 缺乏监督指导, 无法有效地为基层团组织解决实际难题。

县、乡 (镇) 、村 (居) 团组织不健全, 基层团干部业务不熟悉, 基层团工作开展不及时, 基本活动经费不到位, 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团员青年感受不到团组织带来的温暖和福祉, 对团组织不认可、对参与活动不积极, 基层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对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开展的思考

1. 加大培训, 做到“一个提高, 两个正确引导”

⑴加大对基层团干部培训教育力度, 提高业务技能及为团员青年服务的能力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由于特殊的区情、县情和乡情, 在西藏, 各级团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基础, 也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掌握基本业务技能, 了解团历史, 掌握团工作理论, 学会团工作的方法, 教育基层团干部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共青团工作,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前提。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向心力尤为重要, 致富带头人, 有号召力的干部更能团结和凝聚广大团员青年。加强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拓展知识面,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逐步增长本领,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 才能更好地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认可。

⑵加大对农牧民青年尤其是农牧民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正确引导他们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

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 信教的农牧民青年占有很大的比例。做好农牧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开展反分裂斗争, 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牧区青年特别是农牧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结合西藏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切实把农牧民青年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 帮助他们学习时政, 认清形势, 自觉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要把广大农牧民青年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增收致富, 引导到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上来, 引导农牧民青年崇尚科学、崇尚文明, 逐步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

⑶加大对寺院僧尼的教育培训力度, 正确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公民

寺庙始终是我们的重要阵地, 基层团组织要配合地方政府深入做好寺庙僧尼工作, 在僧尼中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开展党的宗教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和法律的教育培训。扩大沟通渠道, 借助我们的优势, 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寺庙僧尼中, 教育、引导寺庙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特色道路、西藏特点相适应, 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典范。要把宣传教育同关心关爱结合起来, 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察雅县, 具有宗教思想的农牧民青年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做好爱国爱教教育, 做好寺庙工作, 对具有宗教思想的青年也有很大的正面引导作用。各级团组织要把团建和团工作延伸到各个层面的僧尼中, 将团工作战线拉长, 做到哪里有青年, 哪里就有团工作和团组织。

2. 构建成长成才服务体系, 发展青年就业创业中心, 做好“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争取青年”三项工作

新时期, 团员青年有着新的特点, 新的诉求, 基层团组织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必须构建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 最大程度上地吸引和引导青年。在现阶段, 构建就业创业中心, 壮大就业创业队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基层团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为农牧区青年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 给予就业创业的扶持和服务。要引导农牧区青年从事服务业、旅游发展业, 培养服务业行家里手, 将农牧民青年从传统的、单一的经济形势中拉出来。

3. 强基固本, 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深入推进基层团工作开展

基层团组织是与农牧民青年最直接、最密切联系的基层组织, 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因此,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基层团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部分, 要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要求, 深入扎实地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巩固基层团组织体系。

村 (居) 团组织负责人进“两委”工作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团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 坚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及时了解基层团组织的工作, 关心基层团干部, 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要多鼓励、多支持, 增强基层团干部“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使基层团干部充满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层团组织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 要结合新时期团员青年的新特点和新诉求开展好基层团工作, 要切实发挥好“组织、引领、联系、动员、宣传、维护、服务团员青年”的作用, 把广大团员青年团结、凝聚起来, 使他们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基层团组织要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更好地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走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 为“小康察雅、平安察雅、和谐察雅、生态察雅”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贡献青春才智。

参考文献

关于村级文化建设的设想 篇8

一是政府要担负起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将村级文化建设列入政府议程设置之中,加大对村级文化项目的投入。目前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都进行了相应的财政补贴,并通过乡镇及村自筹资金的方式,逐步构建覆盖农村、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客观地说,尽管各级政府对文化投入力度已极大提高,但经费仍十分有限,如何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能、合理配置基层文化资源与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率,是进行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覆盖率与利用率的问题一直很突出,有限的经费往往采用“雨露均沾”的方式下拨,在各村全面铺开。这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急需投入的村庄因经费问题无法上规模、上档次,满足不了村民的文化需求,而另一些村则资源闲置、无人过问,导致一些设施接近报废的边缘。所以笔者认为不能片面强调覆盖率,而应在考虑具体需求的基础上做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先做大做强一些样板,再通过样板影响、辐射周边,真正解决农民文化需求问题。

二是村一级组织要转变观念,开源节流。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全省集体经济富裕的村庄并不多,绝大多数村的集体收入仅仅来源于承包山塘水库所得,而所谓的集体经济富裕村很多也不是真栽了摇钱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征用的补偿费用。这些收入用于支付一个村的办公经费或是支付村民的福利就已捉襟见肘、疲于应付,相形之下文化支出这种似乎只是烘托气氛的东西,由于缺乏来自上面的考核与来自村民福利的压力,所以往往被排除在议程设置之外。

文化在人类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发动机和指挥棒的作用。先进的村级文化建设可以为一个村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增强向心力;提供精神动力,形成凝聚力;提供智力支持,开发创造力,因此村级文化建设对各项建设的运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村干部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采用多种办法筹集资金,为村级文化建设创造条件。要充分重视人们在解决温饱奔小康进程中求知、求新、求乐的要求,积极引导,把人们的时间、精力与金钱等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活跃村级文化,丰富村民的精神家园。

三是要丰富村级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让村级文化更活跃。第一,针对农民求知愿望强烈、求知需求多元性的特点,在农村开办“乡村大课堂”,把高质量的历史文化、科技知识、子女教育、健康卫生知识和经商之道等讲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农民特别是中青年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助农民共奔小康;第二,随着网络文化在农村的兴起,文化娱乐受到农民青睐,针对农民求新、求乐的要求,办好村级网络之家、健身之家等活动室,使村级文化设施逐步吸引青壮年人的参与,一改过去仅有老年人与妇女参加的局面;第三,充分利用农村的节庆活动与传统民间文艺,深入挖掘、大力弘扬农村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有效载体。

农村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积淀,这些民间文化十分适合农民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习惯,与农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民间文化活动的大力开展,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吸引人、融合人、凝聚人与塑造人的目的。

四是要因地制宜,走精品路线。要搞好村级文化建设,应依各地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脱离现实搞指标化,而是根据各村的特点设立适合本村的文化活动,不能盲目跟风,造成资源的浪费。

同时要尽量培养和挖掘本村的文化亮点与特色,做到各个村庄都拥有自己的“主打产品”。

总之,村级文化建设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才能使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上一篇:成本管理会计答案真题下一篇:学农活动总结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