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劳动合同示本

2024-05-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民工劳动合同示本(精选8篇)

农民工劳动合同示本 篇1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

住所:

乙方(劳动者)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联系电话:姓名: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本合同期限类型为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自2014年2月 15日起至4月30止。

第二条甲方安排乙方从事的工作内容为外墙石材施工,工作地点为。

乙方应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及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条甲方安排乙方执行工时工作制(标准工时/综合计算工时/不定时)。

第四条甲方于每月日前以现金或转账形式及时足额支付乙方工资,工资(计时/计件)标准为。其中,试用期期间的工资标准为。

第五条甲方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具体项目为。乙方负担的部分由甲方负责代扣代缴。

第六条甲方为乙方提供安全生产培训,并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安排乙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应当定期为乙方进行健康检查。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范和操作规程。

乙方发生工伤时,甲方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使乙方得到救治,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向乙方支付相应的工伤待遇。

第七条甲乙双方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履行、变更、解除、终止本合同。符合《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情形的,甲方应当依法支付乙方经济补偿。

第八条甲方违法解除或者终止本合同,乙方要求继续履行本合同的,甲方应当继续履行;乙方不要求继续履行本合同或者本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甲方应当依法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乙方支付赔偿金。

第九条双方约定的其它事项:

第十条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或者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公章)乙方(签字)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

或者委托代理人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签 约 须 知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保证向对方提供的与履行劳动合同有关的各项信息真实、有效。

2、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4、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投诉,或者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5、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按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或申请撤销。

农民工劳动合同示本 篇2

第一, 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劳动者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 对以上各条要做到尽可能详细、具体, 比如劳动报酬, 一定要写明工资支付标准、支付项目、支付形式以及支付时间等内容, 以便将来发生劳动争议时能够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 签订劳动合同前, 要仔细阅读相关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 当这些文件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时, 与劳动合同具有同样的法律约束力。

第三, 劳动合同至少一式两份, 双方各执一份, 农民工应妥善保管。如果用人单位事先起草了劳动合同文本, 农民工在签字时一定要慎重, 对文本仔细推敲, 发现条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的, 及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说明修订。在签订劳动合同前, 也可向有关部门或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进行咨询, 确认合同相关内容的合法性、公平性。特别注意当劳动合同涉及数字时, 应当使用大写汉字。

农民工劳动合同示本 篇3

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柱

全国有1亿多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的大量进入,填补了制造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岗位空缺。

城市中最脏、最累、最苦、最危险的工作岗位,都有忙碌的农民工身影,他们创造了中国从未有过的财富,创造了惠及全球的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创造了中国今天的繁荣。农民工不仅是城市化要吸纳的主要群体,也是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力量。现在,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实现形式。据四川、安徽、河南、江西、湖南等农民工输出大省的统计,农民工从打工地汇回家乡的钱,每年都在100-200亿元以上,甚至超过了全省的财政收入。

在现阶段,农民工的巨大浪潮;中破了劳动力市场的城乡界限、地域界限和部门界限,使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的机制成为现实,促进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推动了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及市场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机制的形成。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过程中,各级政府的职能定位、管理观念、行为方式也都悄然发生变化,传统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发生变革。

不签劳动合同的现状

1不签订劳动合同。一是因为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认为劳动合同不重要;二是一些企业为了逃避法律责任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调查显示,认为用工合同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农民工占20.86%和40.67%,认为没有用的占13.95%。

2工作待遇低,工资拖欠现象较严重。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市临时工的工资是正式工的一半,且没有其他任何福利。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农村常住人口的月均收入仅为403元,城镇常住人口的月平均收入为696元。即使这样的低工资也不能及时发放,1亿农民工中有73%的人被雇主拖欠工资,中国建设部部长汪光焘曾指出,仅在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的工资金额就超过400亿美元。

3工作时间超出规定。《劳动法》规定:职工每周工作40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职工平日、休息日、假日加班要按规定支付1.5倍、2倍、3倍的工资,然而农民工的工作时间一般普遍超过了规定时间,加班费根本达不到规定要求,甚至有的就没有任何加班费或补贴。

4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职业安全卫生权是指劳动者享有在劳动过程中要求改善劳动条件,以使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护的权利。但很多工厂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降低生产成本,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措施,导致农民工经常受到意外伤害。职业病发病率高。企业却又不肯提供医疗费用和工伤补偿。

5社会保障待遇歧视。当城市职工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基本保险和社会救助系统时,农民工却因为现行国家政策保护的空白和缺位,无法享受社会保障资源。农民工不愿加入社保的心态普遍存在,即使加入了也存在频繁退保的现象,投保积极性不高。用工单位一般很少主动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甚至就是最基本的工伤保险,有的单位也不愿意办,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受到伤害的往往是农民工。

新法实施后的受益者

新法颁布,在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方面制定了许多法律条款。如第十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但要执行好新法,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利益,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新法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宣传,加强舆论导向,经常开展对农民工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农民工了解法律,让他们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供支持。

二是建立监督与维权系统。建议设立农民工免费法律援助机构,免费的法律援助机构在农民工之间普及法律知识,为觉醒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使农民工借助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个部门务工的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企业工资支付信用制度,对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将企业工资支付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用工信用状况的重要内容,记入企业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同时,应依靠农民工自己的力量,在管理部门规范和引导下成立农民工维权工会,加强维护农民工自身权益的力量。

三是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系统。首先要从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需要出发,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如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广大农民工的最低生活没有保障,这也是个别农民工走向犯罪的一个原因;其次,建立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工因工作意外和职业病带来的伤害得到应有补偿;再次,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第四,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解除农民工养老的后顾之忧。

四是将保障农民工利益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新法实施是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农民工资源越来越有限,农民工越来越难招,为了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要树立人本管理思想,尊重农民工、爱护农民工,严格遵守新法,与农民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按时支付工资,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农民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和心理培训,为农民工购买工伤、医疗等保险,将保障农民工利益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住宿和餐饮业劳动合同(示本) 篇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

签约须知

1.用人单位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2.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十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日。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3.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为____元/月(小时)。(_____)

4.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支付劳动者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5.当用人单位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投诉电话:_____________

6.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7.双方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以明确其权利和义务。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劳动者)姓名:______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民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甲乙双方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订立本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一)甲、乙双方选择以下第____种形式确定劳动合同期限:

1.有固定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2.无固定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其中,试用期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二、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

(二)根据甲方工作需要和任职要求,乙方同意在________________岗位上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工作岗位,双方签署的变更协议或者通知书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三)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四)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甲方应当保证乙方每周至少休息1日。

甲方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部分值班人员等因工作需要或者职责范围的关系不能按照前款执行的职工,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三、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

(五)甲方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工资,每月____日前支付工资。

(六)试用期期间的工资为____元/月。

(七)甲方提供食宿条件或者等同于提供食宿条件的,不得折算为乙方工资。

(八)乙方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各项待遇,按国家和地方有关生育保险政策规定执行。

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九)甲方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十)甲方为乙方提供的食宿等基本生活条件必须达到安全、卫生要求。

(十一)甲方必须对乙方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卫生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十二)用人单位应当将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五、劳动纪律

(十三)甲方依法制定的需要乙方遵守的劳动规章制度,应当在与乙方签订本劳动合同时告知乙方。

(十四)乙方自觉遵守有关劳动法律、法规和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十五)甲方安排乙方的工作违法、不道德或者损害乙方身心健康的,乙方有权拒绝。

(十六)乙方有义务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甲方对乙方的个人资料,未经乙方同意,不得公开或者泄漏。

(十七)乙方违反劳动纪律,甲方可根据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给予相应的处理。

六、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十八)甲乙双方单方面解除本合同,应符合《劳动法》第25条、第26条、第27条、第31条和第32条的规定。乙方有《劳动法》第29条规定情形的,甲方不得随意解除本合同。

(十九)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订劳动合同。

(二十)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甲方应当出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书或者相关文件。

七、经济补偿与赔偿

(二十一)甲方依法解除乙方劳动合同,应当支付乙方经济补偿金的,按照《劳动法》及有关规定执行。乙方根据《劳动法》第32条第(2)、(3)项规定解除本合同,甲方也应按照《劳动法》及有 关规定执行。

(二十二)甲方支付乙方的工资报酬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依法支付赔偿金。

八、劳动争议处理

(二十三)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劳动合同时发生争议的,可先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九、其他约定

(二十四)甲、乙双方约定的其他内容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五)本劳动合同与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相违背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执行。

本劳动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本劳动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或者

委托代理人签字____________

借款合同(示本) 篇5

______年XX区XX民间融资借字第______号

XXXX融资服务有限公司

贷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称“甲方”)地 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 话: 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 ______

借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下称“乙方”)身份证号码:

地址: 电话: 法定代表人:

保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保证人统称“丙方”)身份证号码:

地址: 电话: 法定代表人:

保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

地址: 电话: 法定代表人:

乙方因经营需要,特向甲方申请借款。甲方同意向乙方贷款,丙方愿意向甲方提供保证担保。为明确三方的权利、义务,根据《贷款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物权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甲、乙、丙三方经充分协商,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 借款种类

1.1 本合同项下借款为(中期或短期)流动资金借款。

第二条 借款用途。

2.2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改变本合同中约定的借款用途。

2.1 本合同项下借款用途为 第三条 借款金额和期限

3.1 本合同项下借款金额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写)_____________元(大小写不一致时,以大写为准,下同)。

3.2 本合同项下借款期限为________,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3.3 本合同项下借款由甲方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划入乙方指定账户,甲方住所为合同履行地。乙方提供的指定账户为:

开户银行: 户名: 账号:

3.4 本合同记载的借款金额、借款日期、到期日、利率如与借款凭证上的记载不一致时,以借款凭证的记载为准,其他记载事项以本合同为准。借款凭证是本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条 借款利率和计息

4.1 本合同项下借款自实际提款日起依据实际借款天数按日计息(日利率=月利率/30,月利率=年利率/12),按____(月/季)结息,结息日为 __________(每月的20日/每季末月的20日),结息日为非工作日的,则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借款到期,利随本清。

4.2 本合同项下借款利率按下列 方式确定。4.2.1 月利率为 ‰的固定利率,合同期内不调整。

4.2.2 本合同利率确定为在中国人民银行相应档次基准利率基础上(上/下)浮 %。合同利率实行一期一调整,以(年/半年/季/月)为一期。第一期的利率确定时间为贷款合同生效日,由乙方按贷款合同生效日的相应档次的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和双方约定的浮动幅度确定第一期利率,即年利率 %,第二期及以后各期的利率确定时间为贷款合同生效日的对应日,由乙方按贷款合同生效日的对应日的相应档次的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和双方约定的浮动幅度确定当期利率。如遇调整当月不存在与贷款合同生效日对应的日期,则以该月最后一日为对应日。

分期提款的,一期内无论分几次提款,都按贷款合同生效日或对应日确定的当期利率执行,并在下一期贷款合同生效日的对应日同时调整。

贷款合同生效日的对应日,是指贷款合同生效日满一期之后的相应日期,如贷款合同生效日为某年5月9日,则以一月为一期的第二期对应日为该年6月9日;以一季为一期的第二期对应日为该年8月9日;以半年为一期的第二期对应日为该年11月9日,以一年为一期的第二期对应日为次年5月9日,以后各期依此类推。

4.2.3 其他方式:。

4.3 经甲方同意乙方提前还款的,利息按本合同约定的利率及实际借款期限计付。

4.4 如遇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利率或利率确定办法,则按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办理。甲方于利率变更之日起30日通知乙方,但通知送达与否不影响执行。

第五条 借款发放条件

未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甲方可以不发放本合同项下借款: 5.1 担保人提供担保的意思表示真实。

5.2 借款人、担保人根据贷款人要求提供了完备的手续。

5.3 本合同项下借款有抵押担保的,有关登记或保险等手续已按甲方要求办妥且该抵押、保险持续有效。

5.4 借款人根据资金实际需求及甲方规定向甲方提出“提款申请”,并承诺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支付方式对外支付款项。

5.5 借款人、保证人、抵押人或抵押物未发生足以影响借款安全的重大不利情形。

第六条 还款方式

6.1 乙方应按本合同约定按期足额支付利息,并按下列 方式还款。

6.1.1 分期偿还:乙方每 个月向甲方还款一次,每次偿还借款,每次还款日为。

6.1.2 一次偿还:乙方在借款到期时向甲方一次偿还全部所借款项本息。6.1.3 其他方式:。

第七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7.1 甲方有权调查了解乙方、丙方生产经营、家庭财产、财务状况、物资库存以及借款使用等情况。

7.2 乙方不能偿还到期或本合同约定的提前收回情形下的借款的,甲方有权从乙方或丙方在银行开立的任何账户上划收,划收款项包括依本合同约定乙方应偿付的借款本金、利息、逾期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诉讼费、律师费等甲方实现债权的一切费用。

7.3 对乙、丙方逃避甲方监督、拖欠借款本金及利息或其他违约行为,甲方有权对乙、丙方实行信贷制裁,有权向有关部门或单位予以通报并向中国人民银行企业或个人征信系统如实传输借款违约情况,有权通过新闻媒体实施公告催收。

7.4 甲方依本合同约定按期足额向乙方发放贷款(因乙、丙方原因造成迟延的除外)。

第八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8.1 乙方有权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取得和使用借款。8.2 乙方应按本合同约定及时偿还本金及利息。

8.3 乙方应按甲方要求及时提供真实最新的财产证明文件、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和信息,并积极配合甲方对其生产经营、收入来源及合同项下借款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8.4 乙方承担本合同有关费用的支出,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公证、鉴定、评估、登记等事项的费用。

8.5 乙方在对外投资、实质性增加债务融资,以及转让出售重要资产(财产)等重大事项前应征得甲方书面同意。

8.6 如乙方未按本合同约定偿付到期或本合同约定的提前收回情形下的借款本金及利息的,乙方同意甲方从其在银行开立的任何帐户上划收。

8.7 不得隐瞒涉及的未结诉讼和仲裁、承担的债务和担保及其他可能影响借款人财产状况和偿债能力的事项。

第九条 担保

9.1 本合同项下借款的担保方式为丙方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担保。9.2 丙方完全了解本合同项下乙方的借款用途,为乙方的借款提供担保完全出于自愿,其在本合同项下的全部意思表示真实。

9.3 丙方的保证期间为本合同确定的借款到期日之次日起两年。如果甲方根据本合同约定提前收回贷款的,则保证期间为自甲方向乙方通知的还款日之次日起两年。经丙方同意,甲乙双方就本借款合同达成借款展期协议的,丙方的保证期间自展期协议重新约定的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起两年。9.4 丙方的保证范围为依据本合同产生的借款本金、利息、逾期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诉讼费、律师费等甲方实现债权的一切费用。

9.5 丙方为企业的,应按甲方要求及时提供真实最新的财产证明文件、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和信息,并积极配合甲方对其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收入来源及合同项下借款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丙方为自然人的,应及时向甲方提供个人收入、生产经营、家庭财产状况等相关证明文件。

9.6 当发生以下事件时,丙方须在事件发生后五日内书面告知甲方:经营出现严重困难或财务状况恶化;法定代表人、住所、通讯方式等发生变化;出现其他不利于甲方债权实现的事项。

9.7 本合同项下借款既有借款人以自己的财产设定抵押又有保证人提供保证的,当贷款人放弃抵押权、抵押权顺位或者变更该抵押权时,保证人承诺仍然按照本合同约定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9.8 丙方发生主体资格、资本结构、经营体制、经营财务状况(收入支出情况)等变化,影响担保能力的,丙方须根据甲方要求提供新的担保,或提前履行保证责任。

9.9 如乙方未按本合同约定偿付到期或本合同约定的提前收回情形下的借款本金及利息的,丙方同意甲方从其在银行开立的任何账户上划收。

第十条 违约责任

10.1 甲方未按本合同约定向乙方发放借款,造成乙方损失的,应按违约数额和延期天数付给乙方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的计算与逾期借款利息的计算方式相同。

10.2 乙方、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任一条款,甲方均有权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已发放借款本息或采取其他资产保全措施。

10.3 乙方、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任一条款,甲方有权在违约之日起一年内停止办理乙方、丙方的所有授信业务。

10.4 乙方未按本合同约定日期足额偿还借款的,自逾期之日起甲方对未偿还的逾期借款,按本合同载明的借款利率的150%按日计收利息并可按本合同约定借款利率计收复利;乙方未按本合同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甲方有权对违约使用的贷款按本合同载明的借款利率的150%按日计收利息。第十一条 合同的生效、变更、解除和终止

11.1 本合同自甲、乙、丙各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至本合同项下借款本金、利息、逾期利息、罚息、违约金、复利、损害赔偿金、实现债权的费用和其他应付费用全部偿清之日止。本合同项下担保条款具有独立性,即使其他合同条款无效,不影响担保效力。

11.2 在乙、丙方出现下列情形时,甲方可在通知乙、丙方后行使合同解除权,提前收回借款本息并有权要求乙、丙方赔偿因解除合同给甲方造成的损失。如果因乙、丙方原因(如逃匿、改变住址未告知甲方等原因)致使甲方解除合同通知无法送达乙、丙方时,甲方有权采用登报方式声明解除合同。

11.2.1 变更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金、联系电话、资本结构、经营方式等重大事项的,变更前未事先书面通知甲方的; 11.2.2 企业隶属关系变更、高管人员变动、公司章程修改、组织结构调整、决定重大投资等,未在5日内书面通知甲方的;

11.2.3 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发生重大诉讼、仲裁事件;企业出现停产、停业、歇业、解散、被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被关闭、被宣告破产等,未在5日内书面通知甲方的;

11.2.4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高级管理人员的家庭婚姻或者身体健康状况出现重大变化,未在5日内通知甲方的;

11.2.5 乙方、丙方为他人提供保证担保或以其主要资产为自身或他人债务设定抵押、质押担保,未在事前书面通知甲方的。

11.2.6 乙方未在约定付息日付息,迟延十日后仍不付息的。

11.3 乙方如要求借款展期,应于本合同到期日前15日内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及担保人同意继续担保的书面意见,经甲方同意后签订展期协议。

第十二条 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各方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在甲 方住所地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

第十三条 其他约定事项。

第十四条 附则

14.1 由乙方或第三方为乙方在本合同项下的债务偿还提供抵(质)押担保的,由甲方与其另行签订抵(质)押担保合同。如乙方在本合同项下的债务既有丙方提供保证担保,又有乙方或第三方提供的抵(质)押担保的,甲方有权首先选择任何一方履行担保还款义务。

14.2 本合同履行期间追加担保的,由甲方与追加的担保人另行签订保证或抵(质)押合同。

14.3 本合同一式 份,甲、乙、丙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五条 提示与声明

15.1 甲方已提请乙、丙方对本合同全部条款作全面、准确的理解,并15.2 乙、丙方特别声明:本人借款、担保行为已经过配偶(股东)的同意和授权,由此产生的债务为家庭(公司)共同债务,夫妻双方(股东)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在本借款未还清本息前,无任何理由分割家庭(公司)财产。本人对合同涉及自身义务及对其不利的条款已特别注意,并接受确认。

应乙、丙方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说明,签约各方对本合同含义认识一致。

贷款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 : _______

借款人:

法定代表人: 电话: 或授权代理人: 身份证号:

保证人: 保证人: 身份证号: 身份证号: 法定代表人 : 法定代表人: 或授权代理人: 或授权代理人:

签约地点:

企业工资集体合同(示本) 篇6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乙方(工会或职工代表名称):

企业性质:职工人数:人

协商首席代表:协商首席代表:

姓名:姓名:

职务:职务: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协商代表人数:协商代表人数:

法定代表人姓名:代表产生方式: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内部分配决

定机制,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

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经甲、乙双方

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本合同对用人单位及本单位全体员工具有同

等约束力。甲方与员工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的有关条款,不得

低于本合同规定的标准,低于本合同的按照本合同规定执行。

第二条本合同经全体职工代表讨论修改,并经职工代

表大会通过。本合同订立生效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是协调

双方劳动关系、规范双方行为的准则,双方应认真履行合同

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条工资(岗位工资)、奖金(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制订、调整应征求工会意见,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

过。

第四条甲乙双方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工资指导线、当地在岗职工平均

工资、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情况,经协商确定,职工工

资随本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正常增长,挂钩比例为:本单

位利润总额增长%,职工工资总额增长%。工资总额增量按以下办法分配:。

第五条甲方确定调整劳动定额或者计件工资标准应

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实

际情况提出方案,事先与乙方进行协商,确定、调整的劳动

定额应当使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八十以上职工在法定工作

时间内能够完成。双方约定:

1、岗位名称劳动定额(工时单价/计件单

价)。

2、岗位名称劳动定额(工时单价/计件单

价)。

3、岗位名称劳动定额(工时单价/计件单

价)。

第六条本单位对从事工作的职工发

放津贴和补贴,双方约定:

津贴名称发放标准。

补贴名称发放标准。

第七条本单位职工月最低工资不低于元;试

用期月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元。并根据企业经营

情况和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进行调整。

第八条企业以货币形式发放员工工资,每月至少发放

一次。工资发放日为每月日。工资发放日遇法定节

假日或休息日的,应当在之前的工作日发放。

第九条甲方安排职工加班加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

发加班加点工资。计发职工加班加点工资基数的方法

是:。

第十条企业执行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带薪年

休假、女工产假制度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节假日休息制

度,职工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

第十一条企业及职工应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足额

缴纳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

第十二条职工因工负伤、致残、死亡或非因工死亡,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相关费用。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

伤停止劳动,且在国家规定医疗期内的,甲方按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

第十三条 企业与工会应协商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

体合同。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和标准,加

强和改善作业场所的劳动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条件,做好特

种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按规定发放特殊工种岗位津贴

和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四条企业与工会应协商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保

护专项集体合同。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解决女职工

在劳动和工作中因生理特点所造成的特殊困难。女职工在孕

期、产假、哺乳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企业对于违反各项规章制度造成一定后果的职工,按《劳动合同法》和企业有关规定,视情况分别给予教育、行政处分、解除劳动合同。对职工进行行政处分时,须征求工会意见,企业再做出决定。处分职工由企业提出,工会通过调研并听取被处分职工本人的申辩,工会认为处分理由不充分的,有权提出异议,与企业行政协商解决,确需开除的职工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第十六条 企业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按《劳动合同法》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同意后可以裁减人员。

第十七条双方必须全面履行本合同的规定。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第十八条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变更或终止本合同:

(一)签订本合同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地方政府规定已修改和废止的。

(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确需补充和变更部分条款的;

(三)本合同期满。

(四)因不可抗力致使企业不能正常生产经营,本合同难以履行。

第十九条 本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企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工会主席代表职工签字,集体合同文本于签字之日起10日内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国资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第二十条双方约定其他内容。

第二十一条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第二十二条本合同一式五份,双方各执一份 , 报送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总工会、国资委各一份。

第二十三条本合同附件包括:

第二十四条本合同自依法生效之日起至年月日止。

甲方首席代表:乙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签字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农民工劳动合同示本 篇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 而解决好“三农”问题最终还是要建立起惠及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的社会制度体系。

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农民工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 主要从事非农产业, 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 流动性强, 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 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7年6月, 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 , 随后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在劳动者权益保障内容和维权机制上, 对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

1.书面合同签订率增加, 使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有据可依。根据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7年在10个省份40个城市共215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 在所有就业人员中, 76.5%的人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农业户口劳动者合同签订率明显偏低。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 截至2008年9月底, 按照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统计口径, 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3%, 比去年提高2.3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 全国签订集体合同109.1万份, 比去年增长11.9%。从全国看, 合同短期化现象明显减少, 就业稳定性普遍提高。其中, 江苏省签订一至三年期限劳动合同的职工达到49.09%, 一年及以下期限的劳动合同较上年末减少14.4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增加1.19%。

2.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增强, 越来越多的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维权的门槛大大降低, 使得劳动者维权意识明显增强。

随着严峻的经济形势到来, 就业压力增大, 劳动合同法能否真正作为农民工维权的利器而经受住时代考验就是一个值得深刻探讨的命题。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生效以来, 一年多的实践表明, 这项法律实施对农民工就业环境的营造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 也有消极方面。

1.积极影响

《劳动合同法》较以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以下简称《劳动法》) 有很大的进步, 在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方面起到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效果。

(1) 扩大用人单位的主体范围, 从而将更多的劳动者纳入到保护范围。

1994年《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以下统称用人单位) 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适用本法。”而2008年施行的《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以下称用人单位) 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适用本法。”《劳动合同法》将《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范围进一步扩大为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在内, 从而将更多的劳动者, 尤其是农民工纳入到保护范围内。

(2) 通过有效的约束机制落实了劳动合同的书面化问题, 使维权机制更加明确。

《劳动法》虽然也鼓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 但是对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惩戒机制并未体现。但是《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 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同时, 在第十四条又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实际上就是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有效约束, 同时也是对劳动者的有力保护。

(3) 通过一些强制性规定有效地约束了诸多不规范用工行为, 使劳动合同关系更加规范。

《劳动合同法》在试用期期限、试用期最低工资、禁止扣押身份证件、强制购买社会保险、工资支付、用劳务派遣手段防止不合法用工转包等不规范用工行为等问题上的规定, 切实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 新增关于非全日制用工问题的规定, 使劳动合同法的调整面扩大。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 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对这种用工形式的调整在之前的《劳动法》中并未作出规定。

2.消极影响

《劳动合同法》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对农民工就业环境的负面作用则更为突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合同法》使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 很多企业以尽可能减少用工来应对, 从而是劳动者就业机会减少。

很多学者指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社会保险作为一项强制性条款构成了用工成本, 从而导致了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事实上,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推动不仅是社会保险条款的作用使然, 还包括试用期工资最低限额的规定、经济补偿标准的规定等都是促成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原因。

(2) 关于试用期的规定对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而言, 实质意义不强。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对试用期期间进行了限制性规定, 此法目的是防止用人单位故意延长试用期而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发生。但是, 由于很多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多是短期工作, 且工作流动性很大, 关于试用期期间的规定对保护农民工权益实质性意义不大。

(3) 为逃避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对企业的约束, 用人单位纷纷解除合同辞退老员工, 造成“未就业的就不了业, 已就业又失业”的局面。由于农民工从事的多是劳动密集型工作, 技术含量不高, 解除合同就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就业困境。

(4) 在没有同工同酬的情况下, 经济补偿以月工资为计量标准, 造成了农民工与其他工人的实质上的不公平待遇。在劳动合同解除后, 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 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可见, 此处经济补偿的标准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资水平支付的。

(5) 劳动合同法执法难, 导致农民处于更加为难尴尬的境地。由于企业采用各种应对手段逃避法律责任, 社会保障体系也与劳动合同法衔接不上, 使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6) 《劳动合同法》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终止用工不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可能成为企业逃避责任的手段, 使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性和流动性加剧。

(7) 实质上的仲裁不公。农民工虽然进入城市就业, 但是始终真正无法真正融入城市职工集体。由于农民工与用工企业之间的弱势地位, 在用工争议仲裁中同样也不占优势, 往往造成劳动争议仲裁的实质上不公的结果。

三、完善劳动合同法及配套法规, 切实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

结合以上的分析, 要是劳动合同法真正成为农民工保障自己权益的有力武器, 必须进行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1.劳动合同法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要做出专项规定, 明确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同等就业地位。目前的《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对农民工问题并没有做出专门规定, 这不利于农民工群体的维权。

2.解决劳动合同法执行难的问题。应该建立专门执法监督机构的工作业绩考核机制, 对执法监督机构怠于职权的行为也要追究法律责任。要简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提高案件审理效率, 降低诉讼费用, 切实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方便。

3.经济补偿的量化标准要修订, 应该以上年度本企业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依据。

4.完善非正规就业的法律规制, 使农民工权益得到全面保障。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调整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 保姆、家政服务等劳务关系不在此调整之列。非正规就业包括在非正规部门中的就业和在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 是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主要形式, 但突出的问题是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 至今没有对非正规就业进行立法。

5.完善与《劳动合同法》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改革, 解决《劳动合同法》执行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法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还需要完善配套法律法规:一是制定《社会保障法》, 实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的衔接;二是制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 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不法行为;三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四是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制订劳动法实施条例的权力;五是抓紧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

4.改变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在法院内部成立专门的劳动法庭, 或者借鉴德国的做法,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独立的劳动法院, 专司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这样有利于案件的公平化、专业化。

结语

无论对劳动合同法的褒贬评价如何, 不能否认的是它给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对规范用工行为和构建和谐的就业环境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劳动合同法在实践中发挥实效依赖于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和人们的劳资双方的守法行为的配合, 这是一个过程, 不能因为这个过程的存在就否定劳动合同法本身的作用。

摘要: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初, 就引起了对其实施效果的利弊争论。农民工作为特殊的社会就业群体, 其社会保障权益的维护是劳动合同法的重要社会使命。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年多来, 对农民工的就业状况产生了改变, 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通过对其影响的辩证分析指出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尚待完善之处, 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农民工,劳动合同法,就业

参考文献

[1]社科院:农业户口劳动者明显缺乏权益保障, 中国劳动人事网http://www.cn12333.com/news_view.asp-id=7664.

[2]人大执法检查报告:劳动合同法实施取得积极成效, 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8582501.html.

[3]徐渊.透视“两法”看劳动争议案件的变化———写在《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810/10/324783.shtml.

[4]唐凯娥, 魏炼红, 李忠云.农民工进城就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西部论坛) , 2008, (1) .

农民工劳动合同示本 篇8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农民工;权益;工伤保险

农民工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可见,在我国农民工数量庞大,而且为社会建设和城市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其初衷也是要保护劳动者,保护农民工的权益,这不仅关系到2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公平与有序发展。

一、 《劳动合同法》对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效果不明显

不可否认的是,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比起过去的《劳动法》要完善许多,在惩治违法用工、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保护劳动者权益等方面有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转,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也显示了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下决心保护农民工、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法律秩序的决心。

但是,我们很遗憾的看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农民工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表现在:

1.工伤保险缴纳率还很低,尤其在一些小型、微型企业难以落实。工伤保险是农民工最关注的社会保险,因为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分布在建筑、矿产等行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而且按照法律规定,工伤保险费是不需要农民工自己出钱缴纳的,所以农民工加入工伤保险的愿望最迫切。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小型、微型企业的老板们会因为经济等原因忽视了工伤保险的问题。

2.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率提高,但近一半农民工自己手里并不掌握劳动合同原件。《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由于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等相关事项和惩罚措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导致企业不得不重视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但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许多企业采取了“变通方式”:劳动合同该签就签,但是签好之后由企业全部收回保存。劳动者手里还是什么都没有,维权时依然会遇到障碍。

3.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仍然存在。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了被拖欠工资的工人可以向法院直接申请支付令,但是一方面申请支付令的条件太多太苛刻,加之农民工对这一规定大都不了解不熟悉,所以实践中运用的很少。

二、农民工权益屡遭侵犯的原因分析

1.劳动监察部门监管不力,能推就推。劳动监察部门没有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是许多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时有发生的行政方面的原因。一些地方的劳动监察部门对接到的举报和投诉怠于处理,没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和处理好劳资双方的纠纷,对矛盾进一步激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司法诉讼程序耗时长、成本相对较高。《劳动合同法》延续旧《劳动法》“仲裁前置”的强制性规定,对农民工维权未能起到积极作用。劳动仲裁前置制度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一项备受争议的制度。仲裁前置无谓的增加了农民工的诉累,使整个维权战线拉长,加之劳动仲裁委员会没有查封财产的权力,导致欠款方有充分的时间转移财产,不利于案件将来的执行工作。进入诉讼程序后,虽然诉讼费大为降低,但由于作为被告的企业一方占据明显优势地位,农民工一方往往需要聘请有经验的律师代理才有胜诉可能,律师代理费成了一笔不菲的支出。

3.法制宣传不到位。农民工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还是忍气吞声,尤其是在与一些无良企业签下所谓“死伤概不负责”的协议后,就想当然的认为出了事不能再找企业了。还有农民工压根不知道企业必须跟自己签劳动合同,如果不签,会产生什么后果;甚至不知道企业必须给自己缴纳工伤保险,不需要自己出一分钱。

三、多途径维护农民工权益

1.加强法律援助政策的实施,增加农民工获得救济的机会。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应制定详细的法律援助政策,同时,鼓励律师,尤其是有经验的律师积极参与到帮助农民工维权的行列中来。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法律工作者要给予奖励和宣传,使农民工维权之路变得畅通。

2.建立全方位的农民工权益救济机制。要从政策、舆论、媒体等多方面着手,全面关注农民工权益的救济问题,建立农民工的工会组织作为农民工权益的代表机构,指导农民工采用正确的、合法的途径维权。

3.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各地应加大法制宣传,不定期举行“劳动法下基层”主题活动,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宣传劳动法相关规定,帮助农民工树立维权意识,明确维权方法。

[参考文献]

[1]肖进成.劳动合同法的理论、实践和创新,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2.

[2]谢建社.中国农民工权利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谢鹏.劳动合同法期待完善,南方周末,2009-1-7.

[4]张五常.新劳动法别无选择,经济学消息报,2009-2-6.

[5]黄云峰.保障农民工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作者简介]王蕴哲,女,河北体育学院社科部教师,河北大学诉讼法学硕士,讲师;张秀宏,男,河北体育学院教师,云南大学法律硕士,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编号:HB11FX004)。

上一篇:生活万花筒作文四年级450字下一篇: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