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推荐12篇)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1

结(精选多篇)

均田小学三年级2014-2014学第一学期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成长。本册教材划分为三个单元:《我和我的同学》、《我要安全地成长》、《我的成长与家庭》,体现了“同心圆扩大”的教材设计框架。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

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孩子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

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授《我和我的同学》这一单元时,我积极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的活动。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

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讲授《他为什么学习这样好》这一单元时,我要求他们做一回小记者,采访身边或者亲人中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不仅了解了身边的劳动者,还树立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双赢观、依存观、分享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

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我的成长与家庭》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父母情、亲情,走进家庭,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对之上有问题的孩子特别计划。对于某些班级特别的孩子,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班主任经过几次交流,让班主任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

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xx年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新课标要求:《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本册教材划分为五个单元:《我学习,我快乐》、《家庭因我更美丽》、《共享友爱阳光》、《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体现了“同心圆扩大”的教材设计框架。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钻研新课标的要求,尽量做到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

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孩子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例如我在讲授《我学习,我快

乐》这一单元时,我积极开展“把各种有趣的一分钟记录下来,说说自己的感想”的活动。要求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并总结自己好的学习方法,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班上60个学生都建立了自己的小档案,这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

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讲授《谢谢你,家乡的劳动者》这一单元时,我要求他们做一回小记者,采访身边或者亲人中的打工者,写下自己的采访记录。寻找身边的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事迹,自己制作一张“状元榜”。孩子们都做得很认真,不仅了解了身边的劳动者,还树立了勤劳致富的观念,形成了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双赢观、依存观、分享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

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共享友爱阳光》这一单元,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师生之情、同学之情,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潜能生的转化

学期初,我制定了潜能生的转化计划。对于本班刘思佳和樊青嵩两名学生,我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并且跟他们的家长经过几次交流,让家长也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悉心引导下,一天天在成长,一天天在进步,对孩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刘思佳和樊青嵩两个孩子明显进步。

五、俭以养德,创设情境,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在我 的教育教学中,我随时随地引导孩子们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提高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

本学期由于改革了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听其形”、“观其声”、“动其情”、“悟其理”,从而强化了感知理解,丰富了想象思维和情感,深化了道德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通过一个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我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教师

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略作总结。

一、学生——地位变了

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一直是”受教育者”,他们一直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对象,只是听老师讲课,接受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提出不懂的问题寻求老师的解答??从来没有成为教学的主人,从来没有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老师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今,在《品德与社会》中,学生的地位却改变了。

1.学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班级学生需要进行设计的。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要有强烈的针对性。教师活动方案的设计必须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还要考虑到班级、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其次,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要具有

较大的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与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只是对活动的准备和计划,而不是对教学过程的严格安排。因此,它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教师在具体组织活动中随时会遇到学生的”突发事件”,学生是活生生的,他们有思想,会依照自己的意志开展活动。而活动中出现的许多内容可能是原先方案中没有

安排,不曾考虑到的。所以,我们的活动方案只能是一种思路,一种目标,而不应该是一个具有严格”程序”。

再次,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尽可能让学生也参加进来,让学生成为方案设计的主人之一。在《品德与社会》中,我们的活动方案是为学生而设计,而参加活动的人是学生,所以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我们设计方案当然应该问问”主人”,为”主人”着想。教师在设计具体活动方案时,需要问问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想出尽可能好的点子,尽可能多的办法。这样,活动也就成功了一半。

2.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谈话、制作、表现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和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等发生实际接触,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而学生就是在这种积极参与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发展。所以,学生在《品德与社会》的学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受教育者,而是教学活动完成的主动者。学生的表现,学生的活动,决定了每次教学活动的完成与否,成功与否。所以,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学生不再是配角,不再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角,是教学活动过程的直接参与者,是

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要主宰者。

3.学生是教学活动之后的最好总结者 教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学生认识活动的结束。所

以,在教学活动之后,对活动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而如何总结活动,调整今后的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学生是最好的总结者。一次活动以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活动的体会、要求、新的设想,为今后进一步成功搞好教学活动提供依据。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发展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等。教师还要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活动成败,在下一步活动方案设计中取长补短,把活动设计得更完善。总之,教师在总结活动时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要以学生为依据。

二、教科书——作用变化了

许多年来,教科书的地位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它一直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

师生运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教学。而今,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中,教科书的作用变化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科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变化,使它成为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而不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或罗列知识、技能的清单供教师讲授,不再是供教师照本宣科讲述,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圣经”。《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作用实际上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1.教科书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参考资料之一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设计教学活动预留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对教科书进行认真的研究,然后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情况,具体设计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教科书只是教学内容的一种参考。教师不必刻板地以教科书上的语言、活动为教学的依据和教学的唯一材料,不必照本宣读。

而可自行设计更实际更适合班级

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讲切合自身实际的语言。

2.教科书是教师教材再创造的一种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科书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和开发课程留有一定的空间,是教师设计、组织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得知识的一种资源。同时,也是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创造和开发富有特色的本地区、学校、班级课程提供了线索。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不应是只教一些教材中提到的内容,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进行再创造。而在此过程中,教科书则是最好的参考工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教师一直以知识的传授者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却转换了。

1.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不

再是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人,不再是教导者、监督者、评判者,不再是”教”教材的人,不再是居支配地位,单向地向学生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人,不再是绝对权威的、不可否认的、高高在上的教授者,而是走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完成教学活动的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

2.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在本课程中,教师不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

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活动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支持,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教师与学生合作,共同进行活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着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

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实现对学生的引导。

3. 教师与学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在我国几千年来,”师道尊严”一直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解放以后,尽管师生关系不再那么等级森严,但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还是占据着绝对的支配性地位,强制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师生间并不存在双向的沟通和互动关系,教师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教师与学生则构建了新型的民主、平等关系。师生在课堂上互动,学生的每一个建议都有可能被老师采纳,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有可能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因此,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不再是教学过程的配角,而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民主的,平等互助的,他们的共同努力构建着这门课程,完成着这门课

程。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中,学生、教材、教师有了全新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地位和全新的关系。这些正是未来教育逐步追求的目标,是中国教育同世界教育接轨的开始,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古敢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

总结

任课教师:蒋文

本学期,本班在《品德与社会》科的教学中能围绕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好学勤奋,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热爱班集体这些目标展开教学活动。通过这一学期学习生活的锻炼,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加强。

一、上课、备课是关键。

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明确

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充分的理论指导,才能避免以往满堂灌的错误。

二、抓好训练,学以致用。

注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生活中适时遵守,学生的各项行为习惯有很大的进步。

三、抓好落实,常抓不懈。

紧密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正确引导下,自觉纠正行为错误,提高水平。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紧密联系,这样学生的水平才能有所提高,而且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光靠课堂上的说教是不行的。

四、对于思想品质良好的同学,再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价 1

值观的教育。

对于习惯较差,思想观念差的同学,从生活中入手,正面疏导,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

五、从认知上引导学生。

1、让学生知道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学生为社会主义祖国逐渐强大而自豪,热爱祖国,立志建设祖国。

2、让学生知道了一些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创新发明、搞科技小制作的事例,并向他们学习,积极动脑动手,参加一些科技活动。

3、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有毅力是意志坚强持久的表现,是学习进步,事业有成不可缺少的品质,每个人都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磨练和培养自己的毅力。

4、让学生知道能够正确对待成功,在取得成绩或受到表扬时不骄傲,才能不断进步。

5、让学生树立了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面对失败,不灰心、不气馁,积极进取,争取最后胜利。

6、让学生能分清是非界限,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学习分清是非的方法,正确的事坚持做,明知不对 的事情,再小也不做。

7、让学生知道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也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8、让学生懂得了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人人都

应爱护,见到同学损坏名胜古迹的现象都能自觉批评、劝阻。

六、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起来。说道理,同学都能明白,但是真正到生活中,甚至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往往言行不一。

2、由于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习兴趣淡化,过于敷衍了事。

3、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个难题。学生的影响来自于多方面,家庭、社会、学校。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其他方面不容忽视。有些家庭教育受家长思想品质、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往往与学校的教育背道而行,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仍然有一定的难

度。

4、上课形式单调、说教意味浓厚,枯燥乏味,实际效果存在欠缺。

5、学生不能把学到的道理和实际行动有效的结合起来。这一点是做得最欠缺的一部分,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教育,切实使学到的知识落实到行动上。作到理论联系实际。

七、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的修养。教育学生,首先要身正为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观和价值观、社会公德都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地教育学生。

2、紧密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所在。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引导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4、作好与家长的沟通。家庭与学

校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势力,共同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人。不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有效的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

5、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做到防患于未然。

6、加强备课的力度,上好每一节课。讲求上课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真正的上好每堂课,学到扎实的知识。

经过这一学期来的努力,本班终于完成了教学任务,教育效果明显。教学的实际效果比较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纪律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貌、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教学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但由于学生存在着共同的特点——自私,无论做什么事,都为自己着想,所以,还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使

其受益终生。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娇惯,好吃懒做、任性、主动性差,自私的特点。这些行为习惯也是今后教育的主要方向。另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道理,不能有效的落实到行动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

2014年春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目标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

~ 26 ~

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 27 ~

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

~ 28 ~

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一、借力社区义工,知晓“社区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社区是许多人共同生活的同一个地方。”这是教材中简单的一句概述,如何让孩子能够真实地触碰到、感受到呢?首先,老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电子地图直观、立体、伸缩自如的优势,将地图的呈现方式由中国地图——福建地图——厦门地图——思明区地图——鹭江街道地图,进而找到学校所在的厦禾社区的大致轮廓,从空间上建立起“社区”的概念及自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

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我们邀请社区义工进入课堂,就社区的范围、辖内的单位机构、商家店铺、公共设施及人口情况等对孩子们专题介绍。其中,义工阿姨带来的自制的手绘地图,更是将这林林总总的分布绘制其中。孩子们一目了然,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课堂上叽叽喳喳的互动声不绝于耳:“这是消防三中队,就在我们学校对面,我和叔叔曾去那打过篮球。里面有好多消防车!”“这家超市叫金盛园,里面的物品琳琅满目,有好些还是进口食品,而且价钱比别的地方便宜。”“快看,我家就住这——凯旋广场,和厦禾社区居委会很近”……这就是孩子们平时生活的环境,生活的家,哪能不熟悉?在这片叽里呱啦声中,“社区就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的概念悄然进入学生的心里。

义工们的资源先导,让孩子们的学习激情洋溢,教师趁热打铁,布置了课外实践作业,让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到社区采风,拍摄自己最喜欢或感兴趣的社区一角,可以是街巷,可以是商场,可以是公园,可以是社区里的劳动者,并上传到家校平台进行宣介、分享、互动……就这样,社区圈在孩子们生动的照片中丰满了起来,“社区”就这么活生生地呈现在孩子的眼前,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二、借力共建单位,探究“社区有什么”

课堂上的学习永远满足不了孩子们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在理论上知晓了“社区是什么”后,“社区里有什么”是孩子们进一步渴望了解的内容。

社区是个大家庭。在我校所属的社区里有许多关注学校、热心教育的共建单位。借助这些资源,我们开展了一次“社区深度游”的社会实践活动。事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围绕“社区的居委会”“社区的工作单位”“社区的商店”“社区的公共设施”四个主题进行实地探访,旨在让孩子们从书本中的“社区”真正走进了生活中的“社区”。

走访前,指导孩子们设计“调查报告”,教师给个简单的报告模板,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商议,梳理出小组成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并拟定访谈程序。走访中,老师只起牵头、带路的作用,问什么、怎么问、谁提问、谁补充、谁记录、谁整理等,在之前的活动准备会上已做了较为细致的分工。活动中,孩子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生涩地完成了第一次的调查实践活动。

调查活动后的分享会上,四个小组就各自的调查收获进行了汇报,走访居委会的小组介绍了居委会的工作性质、人员组成、日常工作及发挥的作用;走访消防三中队的小组介绍了消防队员们平时的刻苦训练、抢险救灾的事迹及消防营房的布置装备等;走访社区商店的小组介绍了商店物品的进货环节、分类摆放、售货员的工作情况等……在分享会上,老师特地邀请了消防兵叔叔和邮储银行的阿姨,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了相应的补充与适时的引导,并就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或疑问做出了回答与解释。

课堂引进社区人脉资源,让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只停留于表象,停留于物态的认识。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中,孩子们真正认识到社区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劳动价值与社会意义,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之情油然而生,“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在为社会出力”的切身感受也同时迸发,更可喜的是整个活动过程锻炼了孩子们的合作协调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及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

三、借力家长资源,践行“能为社区做什么”

明晰了社区的概念,了解了社区的构成,知晓了社区人们的劳动,孩子们在感恩、惜福的心理驱动下,主动提出了“我是社区小主人,我为社区添光彩”的雏鹰假日小队行动意愿,这体现了他们逐渐树立起的社会归属感,体现了他们身为社区小主人、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与学生的安全问题,我将此番活动的意图告知了班委会,家长们反响热烈,都愿意为孩子们的活动保驾护航。

首先,以住家靠近为基本原则,学生自主搭配,组合活动小组,并根据生员情况配置相应的家长义工。其次,组建小组微信群,带头家长任群主,就活动的点滴环节进行商议、沟通,理出一套较为具体的活动方案。接着,家长义工进行现场踩点,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规整活动方案。就这样,“社区小主人”雏鹰假日小队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护幼小队”亮相于社区幼儿园,为小弟弟小妹妹们讲故事,和他们做游戏;“交通卫士小队”身披志愿者红马甲,活跃在喧闹的十字路口,耐心提醒行人遵守交规;“陶笛小队”的“笛韵悠扬荡社区”活动在社区的大商场门前开演,可爱的笑脸、稚嫩的表演博得了来往过客的阵阵掌声……

在家长的鼎力相助下,孩子们为社区添砖加瓦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开开心心地过了一把“社区行,我能行”的瘾,在此活动中,自我价值感得以满足,社会归属感得以强化。不仅是孩子,家长的社会意识也得以相应的提高与增强,家长与孩子的同成长是社会实践活动最出彩的收获。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方法;教育和教学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能够很好的学习知识的基础,并且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发挥自我的性格,形成独特的个性,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很好的发展,培养创造和创新精神。

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的方法有很多种:一方面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充分地利用“爱屋及乌”的心理,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从心底真正地敬爱和喜欢老师,从而对《品德与社会》课产生连带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创设情境,如角色扮演、趣味问答或是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们应把发展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放在重要的置上。

二、组織合作交流,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1.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合作和竞争意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让他们多交流、多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很好地进行消化吸收,知识上的疑惑能够及时很好地消除,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2.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感情,改善教学质量

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在课上的学习交流之外,师生之间还应该多一些生活上的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很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使师生之间能够达到良好的关系。沟通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做及时的调整,对于每个教育环节都要进行很好的分析和调整,使整个教学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三、结合课程很好地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热爱生活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学科。充分的反应的是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当直接的反应儿童的真实生活,是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生活,很好地去贴近生活。因此,就需要教师们围绕学生生活,很好地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才是整个的教育教学的关键。让学生多进行课外活动,再通过很多的实际活动,让学生们多动手、多动脑。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品德教育很好地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去。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学到知识,而且要将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学到的知识就要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们去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慢慢地去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地把知识和社会很好地联系到一起,最终使学生们真正地弄清楚品德与社会之间真正的关系。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与生活相结合的课程,这样就体现了这门课程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无时无刻的存在。教师的职责就是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地利用到生活中去,能够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解答。同时让学生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基本的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4

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在教会学生写爱心留言条的同时,通过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感悟家的温暖,体谅天下父母心,并且愿意付诸行动。课后,我从学生日记中,看到了许多留言条的内容。有写给父母的,有写给爷爷奶...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在教会学生写爱心留言条的同时,通过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感悟家的温暖,体谅天下父母心,并且愿意付诸行动。

课后,我从学生日记中,看到了许多留言条的内容。有写给父母的,有写给爷爷奶奶的,他们希望“妈妈少打点牌”、“妈妈不要太累了”、“爸爸早点回家”、“爸爸少抽点烟,注意身体”、“希望与爸爸妈妈平等对话”……所有这些真的使我感到很欣慰。我教会了学生通过爱心留言条交流感情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教学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自觉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知道交通规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向学遵守交通秩序,注意交通安全.在面对各种诱惑求助骗局时,能够沉着应对,不上当受骗,掌握一些觉事故的预防及解除办法.2、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对自己有信心,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取得成功的愉悦,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培养自己兴趣和爱好.3.在与人的交往中,能够意识到别人的不高兴,知道日常交往中让人讨厌,生气的言行举止,当朋友间出现误会和矛盾时,能够反思自己的言行,并以恰当的方式加以化解,知道真正的朋友应该以诚相待,互信互助.4.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关心集体,主动承担集体交给的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感受集体生活中的规则的作用,初步具有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具有现代民主意识 ,了解民主选举的基本程序,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三、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它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及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同样的内容后续年段重复出现,要求提高,螺旋上升。(1)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自觉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和行为。

(2)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培养自己兴趣和爱好.(3)知道真正的朋友应该以诚相待,互信互助.(4)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具有现代民主意识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五、教学措施:

(一)、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朗及其合作者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部分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教师就要紧紧抓住这种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

(二)大胆想象,解决生活问题。

品社课不应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把社会生活化,把社会知识实际化,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与生活紧密联系,还使学生应用社会中学到得知识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六、教学进度:

1、爱护自己的身体 2、注意交通安全 3 3、4 小心受骗 3

5、学会自护自救 3 6.7、我有一把“金钥匙” 3

8、说声“我能行” 2

9、我的兴趣爱好

10、期中考试

11、我做错了吗 2

12、真正的朋友 2

13、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2

14、我和我们 2

15、我来投一票 2

16、期末复习

17、期末检查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总结 篇6

杨莉宁

本学期我承担了三年级四班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任务。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1.把握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上课时我能够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的生 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我通过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好公民。

2、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积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自我训练、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实践。因为通过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他人。陶冶了高尚情操,也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充分的理论指导,才能避免以往满堂灌的错误。注意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并在生活中适时遵守,学生的各项行为习惯有很大的进步。能够联系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自 觉纠正行为错误,提高水平。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努力做好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其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二、存在的问题与教训

1、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

2、有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仍然是个难题

3、上课形式单调、说教意味浓厚,枯燥乏味,实际效果存在欠缺。

三、将来努力的方向和措施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好电教手段,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必要时使学生有效的接触大自然,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紧密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关键所在。

3、作好与家长的沟通。家庭与学校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势力,共同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断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同时结合学校的活动如:家长会等有效的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在一起。

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 篇7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

1.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所以教师应该在理解教材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深入发掘,学会运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同时,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教师应专注于教材的研究,全面理解教材以后,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再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例如,在新人教版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以及诚信的意义;2对于自己或他人不诚信的态度、感受;3要怎样才能做到诚信?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是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在引入“诚信”这一话题时, 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我信得过的人”, 然后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几张平时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有关诚信与不诚信的图片。之后进行下一环节,让学生回忆平时交往的对象,并问学生有什么想和他们说的或者想和自己说的。这样可以形象生动地让学生从自我的角度出发, 切身感受到真诚待人、待物的重要性, 从而解决了第二个难点。然后通过案例教学,再让学生体会诚信的含义与意义,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一概念具象化,使教学不再空洞。

2.把握课程目标,建立评价体系

教师只要依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确定每一课时、每一单元的课程目标, 让传统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教学理念得到彻底改观。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彻底摆脱旧教材的“虚、空、假”特点,有层次地将教学活动贯彻始终。结束课程的学习后,要对教师进行“评教”、对学生进行“评学”活动,故此,科学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体系得以建立。

例如,在新人教版三年级下的《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爱在阳光下》 教学中,课程教学目标是贯穿于课前、 课中以及课后的教学。教师在把握课程目标时,要注意从浅入深,由易到难。 课前的教学目标可以设置得比较容易, 先让学生将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的事作为观察记录,再让学生将自己成长的照片展示给班上其他学生,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从实际出发,体会家人养育自己的艰辛。接着,升华课程目标, 让学生通过“母亲不给自己买新单车, 父亲不给自己系鞋带,奶奶让自己做手工,爷爷让自己给爸爸认错……”生活点滴中明白慈爱是一种爱,严厉同样也是爱。最后,课程目标上升到最难, 让学生现场展现家人们表现爱的形式。 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深入人心。三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完成后,评教人员可根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道理深刻, 方法多样……”标准进行评价。评学人员可依据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评判,主要有“优秀、良好、中等、差”几个等级。

3.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指出: 教师是否合理有效地营造教学情境是课程教学成败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照本宣科、脱离情境的教学方式,应将教具应用到课堂上来, 这样在营造出一种活跃的教学情境的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中,需要学生感受老师对于自己的爱。这时,教师可以拿出录音机, 播放一段老师的内心独白,这样极具创意的教学方式可以令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由衷地感恩老师。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外教学

1.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各种活动

教师除要把握好课堂上的教学之外,对于学生的课外教学也要着重把握,毕竟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脱离了现实社会,它就只是一堆理论而已。因此,需要将家庭、社会、课堂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不但要将学校的知识拓展到家庭和生活中去,还要对其进行总结、归纳、深化和整合,从而达到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教学效果。注重联系现实生活,摆脱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堂之外的地方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有益于学生在这一学科的全面发展。

例如,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第二单元第四课时需要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因此除了在课堂上举行学生班干部的民主选举之外,还要让学生在课外了解我国的民主制度和各国民主制度,了解后再将其进行对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农村、居委会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干部的民主选举情况,对民众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民众满意度的调查,可以先设计一张满意度调查表,表中的信息应该包括:1调查主题;2导语部分;3表格主体部分; 4结语部分。调查表由教师设计,学生统一穿校服外出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学生可以给相关部门写建议信,如 “我给县长提建议”等,建议书内容一定要完整,语句要通顺,可以先交由教师审阅之后,再到邮局投递。

2.拓宽活动渠道,优化社会实践

课外活动渠道是丰富多样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展开活动,也可以在一些特定节日和社会活动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目前可采取集中引导和个别发展来开展活动。

集中引导,顾名思义是在组织多数学生参加的情况下采取的方式,它的特点带有一种普及性质。例如,在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品德与社会”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同参加植树节的相关活动,开展一些诸如“种上一棵树,保护一个地球”等活动,学生可以在集体种植小树苗的活动中体会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同时也奠定学生“保护地球,爱护植物”的思想基础。

个别发展,这种活动模式针对单独的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 例如,开展一些课外的主持活动、艺术表演等相关的游戏活动,让那些喜欢这类表演的学生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通过这些深刻的教育方式让思想道德教育根植于学生的心中。

小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8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准备;兴趣;设计;实践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一言堂”教学理念,把教师放在辅助作用的位置上。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巧妙地引导,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班级这个小社会里,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一、课前准备,有备无患

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呢?备好了课,不见得会上好课,但是不备课,肯定上不好课。课堂的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看教师课前的准备充不充分了。

备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想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须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要根据教学实际组织教材,调整内容。对自己提供的教学内容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立足而不拘泥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并作适当的拓展。

不仅教师要准备,学生也须准备。每一节课需要学生准备些什么样的资料,要在课前预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预习课文,收集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仅能在课上引发有价值的争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课上设计,激发兴趣

欧洲新教育学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不能让教学枯燥乏味,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一味的灌输已越来越被现代教学所摒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一些幻灯片,或是查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是播放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录像带,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使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师者的人格魅力来辅助教学。教师的修养、性格、知识的渊博程度,教师从心里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处理学生、事情的风格等等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学生会因为认可一位老师而爱上这门课程,对教师敬爱督促他们加倍努力。应用“爱屋及乌”的方式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课。

三、课后加餐,巩固提高

以学为用,课后的生活实践,是让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机会。而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了解社会,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餐馆访问,社会调查等等,到现实的生活中去获得与品德和社会有关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道德素质和社会观察、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自己知识的拓展和飞跃。

总之,要想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就必须要课前精心准备,让每一堂课都精彩充实;课上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艺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起来;課后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9

——胡祎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2)班的《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在学期初制定了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使学生各方面的品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我重点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一、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上的课,课前,我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我《时光老人对我说》一课,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自制课件与教具,课堂上轻松愉悦的教学,学生学得很开心,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二、把握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活动时,教给学生调查采访的方法,认真组织,让每一次活动都能促进学生真正成长和进步。

三、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在现实生活上,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积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上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努力做好单纯的知识传授后;再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其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篇10

《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为了更好的上好本册教材,我积极学习研究教材特点,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让学生学有所获。现就本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三年级共有 人,及格 人,及格率 %,优生 人,优生率 %,平均分。

二、学情分析

1、明确课程性质,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使孩子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得到较好培养,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2、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从身边的人或事影响孩子,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小时候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珍惜师生之情、同学之情,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4、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本班个别同学采取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让他们的性情慢慢改变,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兴趣更浓厚了,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三、存在的问题

1、少数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及时交作业,且不能交齐。

2、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

四、今后打算

在今后的教学中总结教学方法,改正教学中的不足,严格要求学生,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贴近生活;社会实践

一、体验生活,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也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对身边事物的感知、领悟与感想就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必要因素。只有学生从生活实践中领悟到的感受才能真正触及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发深切的思想感悟,而并非是简单的书本学习,认识思想道德。真正教好品德与社会就应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鼓励学生如何做好人,如何树立良好的形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本。故此,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体验生活,联系实际,对生活有所感悟、体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进行社会实践,进行深刻学习

社会这门学科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简单向学生阐述清楚的,也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实验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进行实践活动,例如走进超市,菜市场等让学生去亲自感受产品价格,让学生进行比较、判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玩耍”的同时吸收到知识,真正对社会有深刻领悟。

品德与社会就如同生活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源于生活,但生活又离不开社会,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真实的感悟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才能触碰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发他们对道德的认知与领悟,绝非虚假。

因此,良好的道德品质源于学生的真实社会生活,绝非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真实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等事物,触及他们心灵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自己学会领悟总结,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进行讨论式教学,交流中出成果

小学教学中讨论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想必有很多人都能记起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方式,老师通常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家分组讨论,然后说出讨论结果,大家分享。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离不开这老方法,老师可以固定分组,也可以随机地进行分组,也可以全班作为一个集体,整体讨论,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交流中了解学生,也使学生学习感悟到知识。这样也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感受,展示自己的成果。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我们的讨论必须要有实在意义,不应该是形式上的讨论,并未达到真正的效果。

说起讨论,切入的选取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切入点,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的思绪,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参加讨论,乐于讨论。在品德与社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讨论技巧与讨论方法,并且将“品德与社会”和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这两门课严格区分开来,要注重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明白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本着“教人,育人”为核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德以及健康的心理。教师应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爱生活,乐于帮助他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良好的学生才是品德与社会门类开设的根本目的。

2.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的能力,并且通过生活得到不同的领悟。教师应该安排教学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答案,努力完成任务,教师也应努力克服成人化思想,尽量站在学生角度去想、去做、去实践。

3.“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受骗,甚至简单的游说上当,想要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积极进行社会体验与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进行信息反馈,教师应当整理反馈信息,即使安排活动消息,在活动的事件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那么肯定是活动的安排本身策略有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调整,避免出现更加恶劣的结果,如果是极个别或者是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那应该就是学生本身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有着些许不妥当,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改正,引导学生尽快找到正确的方法,参加到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多地使学生暴露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活动一定要主题鲜明,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平等友好,没有隔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变化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内容贴近生活主要意图就是让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可以通过观察生活进行知识的吸收,达到边玩边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的特征进行对活动的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内容,由于小学生普遍较难集中注意力,所以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尽量安排一些小游戏、竞技比赛等娱乐活动,通过活動的开展,让学生自身去感悟思想品德的深层次含义,感受社会的意义。

教学工作最忌讳的就是师生关系不融洽,所以老师一定做到放低姿态,平等地去和学生交流、沟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听取学生意见,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教学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根本。所以保证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也是教师应当注意的。

现在很常见的现象是在楼道里、电梯间,学生向老师问“老师好”,教师好的眼神示意,有的教师根本不予理会,完全不顾及学生感受,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份,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使学生厌恶老师,甚至对教师团队的素质进行质疑,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成绩。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由于它相对比较抽象,又不容易用语言形容,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这样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工作的互动中,使教师准备的活动有一定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开拓思想,联系实际,做出自己的决定,有着自己的思维。在活动中,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使学生发扬其优点,改正其缺点,通过活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社会观。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科目,这种科目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教师应该时刻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与正确价值观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社会观,热爱生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样方显教学成果,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刘恩柱.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

[2]梁小丹.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05).

[3]吴红芳.初探小学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新教育,2009(05).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篇12

一、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课堂教学中的一切都由教师一个人来进行, 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 尤其是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让学生过多地参与课堂教学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反还会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 而将学生排斥在教学之外, 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是课堂教学的听众。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 学习的积极性受到遏制, 使得原本活泼好动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规规矩矩, 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 配合着教师的教学。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提倡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与学习的主体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抑制学生渴望求知的积极性, 要为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提供平台、创造机会, 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使原本教师的独角戏变成学生教师共同表演的大舞台, 使一言堂变成群言堂, 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时间,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使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中达成共识, 从而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小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 而是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世界里, 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我们的现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割裂生活与教学的关系, 只能让我们的教学远离生活, 也远离了学生, 学生所学到的也只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而无法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 更不要说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来为生活服务。知识来源于生活, 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我们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学观, 以生活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教学。现行品德与社会教材非常重视与生活的联系, 向学生叙述了一个个生活事件。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 既要立足教材, 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取舍, 使教学更加切实本班本校学生的学情。教学《爱护公用设施》时, 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 让学生来分析在自己生活与学习的地方都有哪些公用设施, 举实例来说明它们对我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相联系, 更能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悟, 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公用设施的认识, 使学生树立爱护公用设施的意识, 增强保护公用设施与环境的公德意识。

三、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表演天赋, 他们喜爱表演, 善于模仿。而现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以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向学生讲述道理, 有着较强的故事性与情节性,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教材的编排特点, 我大胆地将角色扮演引入课堂, 选取故事情节性较强的内容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这样的教学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他们认真地阅读教材, 分配角色, 积极地练习, 认真揣摩, 以期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特征与故事的情节。这样通过一台台人物鲜明、情节生动的课本剧, 学生真正融入具体的情节, 可以更好地领会教学内容,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如在学习了《红灯停, 绿灯行》这一内容时,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分别扮演交警指挥交通, 扮演行人与司机来过马路。在此为基础上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各小组成员积极地设计, 课下积极排练。然后集中一节课让学生进行扮演, 学生的设计才能与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有的学生设计了生动的故事情节, 有的编成帮助老人过马路, 有的扮演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 而造成人身危害等等。这样通过角色扮演, 学生对交通规则!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这也为学生日后遵守交通规则埋下了伏笔, 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 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 更利于创造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 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的思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同时又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来展现教学内容, 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 从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知识与认知规律为出发点, 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实现视觉与听觉的结合,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以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在学习《红灯停, 绿灯行》这一内容时, 我改变以往枯燥的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 而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 课上播放,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交警指挥行人和车辆如何过马路, 再加上教师的讲解, 然后让学生来讲解自己是如何过马路的。由于多媒体动画的形象性、直观性与趣味性, 学生对这一教学方式很感兴趣, 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上一篇:挑战自己500字作文下一篇:审计师考试《理论与实务》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