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精选12篇)

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篇1

孟利红

孩子在小学阶段养成爱书的习惯,那可真叫终身受益。一个人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才会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才会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他还会是一个

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他就是一个很容

易寂寞、很容易烦躁的人,是一个眼界不宽的人,所以说,从小应养成读书的习

惯。

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多下来我发现个别学

生不爱读书,课堂上老师给时间读这类学生不是看着别人读就是发愣,连嘴也不

张,集体检查朗读时这类学生不看书张着嘴随声附和,单独检查朗读时却不会读,尽管我时常督促着也未见好效果。这种现象是我很无奈,后来我翻阅了一些教学

杂志,也向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是在模仿中长大。日本教育学家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父母要是喜欢看书,孩子两三岁就拿着书。虽然方向都拿倒了,他也拿着

书,他要模仿。我从电视中看到鲁豫与童话大师郑渊洁谈话,郑说,要培养孩子

爱读书,做父母的哪怕不喜欢看书,你每天要看书报(在孩子面前),哪怕是装

模作样。这样,你的孩子才会受到熏陶,才会爱上书,才会爱看书,与书交朋友。营造一个读书的气氛,家里什么地方都要有书,你家的厕所里面也有书,有

一本小画册,有一本什么小杂志之类的好看的,就是孩子床头边啊,什么桌子上

啊,沙发边啊,都要有书。要经常和孩子讨论书,讨论读书的体会心得,影响孩

子,这个是潜移默化的,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读书不像上课一样有计划,他往往

是很偶然的状态下拿到这本书,突然兴趣所致,拿到那本书了。双休日,可带孩

子逛书店,让孩子在书店里呆上半天,就在那里看书。

根据孩子的年龄提供不同的书,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

是不一样的,所以专家人为,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读的书可以以图为主,标有拼音。这样的书,情节简单,还有幽默童话,生活故事,卡通,动画片。这比较适合一二年

纪。小学三四年级,可以读一些深刻的童话,有趣的,像科学童话与故事,伟人

故事与历史,还有儿童报刊。小学五六年纪,可以读一些漫画,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报告文学,科幻小说,探险小说故事,少儿的百科全书等等。在小学什么方法读书最合适呢?就是让孩子朗读,用朱熹的话来说叫读书。什么叫读书呢?那就是大声的朗读,而且要求不可误一字,不可读错一个字,不

可读倒一个字,不可读少一个字,不可读多一个字。这对孩子是一个极好的训练。做父母你得很有兴趣听孩子读。朗读,这有助于孩子体会树种的这种奥妙,你可

以和孩子轮流读。我想这样家庭也会其乐融融。孩子虽然理解力低,但记忆力强,还可以让他们背一些唐诗宋词,孩子不懂的东西背下来也有用。虽然一时不太理

解,但他大脑里有储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理解。再说,书读百遍,其义

自现。

总之,如果小学阶段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终生有享受不完的利息。

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上下功夫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50年前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

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呢?

一、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包括哪些内容,使他们心中有数。一般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①爱读书、多读书;②一边读一边想;③认真做读书笔记;④经常使用工具书。良好的写作习惯主要有:①勤于积累写作素材;②勤于思考,勤于动笔;③重视修改;④认真书写。其次应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重要意义。通过古今中外和现实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向学生说明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增强形成习惯的意识性,提高其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三,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好的事,不是教师一号召,学生一注意就能办到的事。必须树立长期坚持的观念,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制度。比如自我约束机制,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机制,教师、家长的监督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评比,给予恰当的表扬和批评,形成竞争局面。第四,教给方法。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对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要使学生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读书笔记有几种,每种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作用;其次要教给学生各种写法。

二、要靠反复的严格训练。叶圣陶先生讲:“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这就是说,反复的严格的训练是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最根本的保证。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靠阅读实践中的反复严格训练形成的。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典型事例启发学生爱读书;或由教师介绍名家名篇,使学生领略文章语言的无穷奥妙;或让爱读书的学生现身说法,以此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把读书看作是人生的一大乐趣。经常组织开展多读书、争先进活动,激励学生爱读书、多读书,形成良好的风气,久而久之,爱读书、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就会养成。为了使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多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同时要教给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动脑子读书。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边读一边想的机会,多进行独立阅读。凡是学生能通过一边读一边想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要经常鼓励那些勤动脑、多思考,带着问题去读书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进而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常言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对学生来说是受益无穷的。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到了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那么在阅读实践中要注意运用,随时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如好词好句,精彩片断等,产生的想法、体会,悟出的道理等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运用。为了激励学生认真做读书笔记,教师要经常组织展览、评比、介绍经验等活动,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样更有利于形成习惯。经常使用工具书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养成这种习惯,也要坚持反复训练。工具书要装书包、进课堂,预习要求必须使用工具书。凡是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或理解不准的词语都要通过查字典来解决。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使用工具书查字词,课下作业中也要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经常使用工具书,逐渐就会成为自觉行动。

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养成更在于多练。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是搞好作文教学的第一关,所以使学生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不但要学会文章中的写作知识,如开头、结果、照应、过渡等,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握好阅读和写作的结合点,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练习写作。如学习了《落花生》一课,可让学生练习记叙自己一家人针对某一个问题的谈话,并学会抓住主要谈话内容写的方法。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可让学生进行描写内心活动的练习。学习《草原》一课,可让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的练习。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大量积累写作素材。其次要养成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说过:“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生

活是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的源泉,要教给学生观察、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形式要灵活多样,这对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是良好写作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感性的东西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变成理性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勤于动笔才能熟练,熟才能生巧。想写好文章,非多练不可,不放弃任何写作机会,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写作机会,鼓励学生多动笔。

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篇2

目前, 社会上各种书刊琳琅满目, 特别是网络刊物的涌现, 使得自制力不是很强的初中生显得束手无策, 要么是全盘吸收, 要么是干脆不看;更有甚者是选择不健康的书刊来读。这样就很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所以培养初中生的良好读书习惯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 多数学生来自农村, 家长文化水平低下, 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 更不会去管孩子的课外读书习惯了。学生自由阅读, 良莠不分, 长此以往, 学生的阅读能力则会更差, 更谈不上良好的读书习惯。根据我们调查, 我校七年级学生的阅读主要在网络漫画上, 对名著根本不感兴趣;八年级阶段的学生大量阅读的是网络科幻小说及那些带有点“黄色”的所谓“口袋小说”;而九年级的学生由于中考的压力, 基本上放弃课外阅读。而家长和部分教师对这方面则是不闻不问, 或者认为这就是现代初中生的“一般发展规律”。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差, 更谈不上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学生的阅读明显不够,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名著不了解, 更不用谈对名著的阅读;二是阅读目的不明确;三是阅读方法不当;四是阅读不能持之以恒。读书是一个民族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一个人, 特别是一个初中生, 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这样才能更好地走今后的人生道路, 为社会服务。其实,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学生积极心理的一种表现。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难以估量的。那么, 应该培养中学生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呢?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推荐美文, 美读美文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首先要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始。教师可结合课文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或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学者读书的典型事例, 引导学生读书, 使学生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 在体验到读书乐趣的同时培养兴趣。久而久之, 学生读书的兴趣就会日益强烈起来。语文教师应经常给学生推荐美文, 而且读给学生听, 在读的过程中讲解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美、生活的美。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 由于认知、分析、判断能力还很不成熟, 很难科学地筛选出那些文情并茂、健康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向他们介绍一些好书, 指导学生选择, 特别要重视课文中推荐的文学作品, 让学生读懂, 了解名著的博大精深。

二、明确阅读目的

要让学生明确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 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 徐特立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阅读时要养成边读边圈、点、批、画的习惯;同时, 要做好摘要, 记好笔记。它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积累材料很有益处。

三、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的习惯

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查阅资料的知识和方法, 使良好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逐渐养成。

四、健康的阅读卫生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篇3

一、引发学生的读书需求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最根本的应是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读书愿望,变被动、被迫的阅读,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让读书成为自觉的行为。

1.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书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通过读书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

2.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读书能帮助人实现终身学习。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識、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与更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当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为了学会终身学习,为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须养成读书的习惯。

3.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写作能力,读书是根本、是前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抱怨写作没有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得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就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读书需求,把读书行为化作自我内驱力——主动读书,即“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

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是主体指向一定事物的自我活动。也就是说:兴趣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仅让其产生阅读需求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调动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汲取知识、汲取智慧。

如何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呢?最主要的一点,当是让课外阅读成为“真正的阅读”。真实的阅读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读,不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也没有什么限制。让学生心无所牵,真正放松,使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包含的信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真正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体验情感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得到真善美的陶冶、语感素养的提高以及各种知识的增广。

此外,定期开设“阅读交流课”,也是调动学生读书兴趣的有效做法。交流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宽松的阅读氛围,真诚地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就自己在阅读中感兴趣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自由品评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广泛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这样的阅读交流课注重了学生的自主阅读、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当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及教师的肯定时,他们就尝到了阅读的甘甜,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外阅读中。

三、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情、心境以及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指导学生吸收不同书籍的优秀之处。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字典、词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它们在养成读书习惯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长期以往,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有选择地读书,并能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书中,要学到什么。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实践后,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读物有了初步的辨别能力。这时,教师方可按新课标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四、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前几年很多学校都曾明令禁止学生读课外读物。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大部分学校已取消了这条禁令,但可惜的是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被频繁的补课和大量的作业所侵占,根本就没有读书的时间,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就必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他们从作业堆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这一点尤其应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

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曾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同学,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读书。”许多大作家之所以成功,并不是他们作了多少道语文作文题,而是他们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作品。我们语文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少留或不留语文作业,把课余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总之,读书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益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责编 周春晓】

如何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篇4

第一、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需要后天的悉心培养。据孙教授所言,有60%-70%的小孩有厌学情绪,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小孩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下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只有极少比例的小孩是精心于学习,爱好学习的。所以,大多数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来逐步培养。显而易见,小孩是否爱学习,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天份因素几乎没有关系,而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家长和老师的因素。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好与坏,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是否自己注重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自己的言传身教是否在引导孩子向好的学习习惯方面迈进。我认为孙教授讲的四个方面的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然,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远远不止这四个方法,需要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去摸索和思考。

第二、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他们的心思。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如果作为家长你从来就没有试着去了解你孩子的心思,只是一味的将你的意思强加于他,也不注重采取孩子乐于接受的惯需方式和方法,作用就会适得其反,家长以为是爱,对于孩子却是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应该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真正能成龙成凤的却是凤毛麟角,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正视现实,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对的,但不能苛刻要求,而是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只有家长真正的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才会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桥梁,才会将家长的意思潜移默化的惯需到孩子身上。

第三、维护好孩子的疑问天性。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定会对自己眼中的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一些是我们可以给于及时解答的,一些是我们不能够或不能及时或不便于及时给于解答的。只要孩子提出问题,我们就有义务不能让孩子失望,能够解答的我们一边对他提问题的做法给于必要的鼓励,一边给于及时地答疑;不能及时解答的我们一定要想尽千方百计尽可能的使孩子得到应当的答案;不能够解答的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向能够解答的人请教答案;不便于解答的我们会告诉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定会得到答案。另一方我们要引导孩子提出疑问,我们可以就一些世界观反过来提问孩子,促使他去思考去寻求答案。

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篇5

一次下课时无意中看到学校新增的宣传标语上写着“轻声漫语”,出于语文教师的直觉,这个词语中好像有错别字。究竟该“漫语”还是“慢语”呢?立刻查字典,找答案。正确答案应该是“轻声慢语”,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说话声音轻,语速慢。所以当然应该是“慢”才准确。

还有一次改作文时,改到我们班班长的作文。打开一看,方方正正的字,俊美飘逸;语句写得既通顺又生动优美!“真是个优秀的学生!”我在心里暗自称赞。但仔细看时,却不禁担忧起来:作文里面有好多错别字!班长尚且如此,其他的同学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经历使我想到了平常的考试或作业中,学生也是经常写错别字。例如最基础的“读拼音写词语”经常写错,要么写成同音字,要么错写成形近字,闹笑话。还有形近字组词或是换偏旁组词的题失分现象也很严重。阅读理解题也是如此,即使答案表述的意思正确,里面的错别字却比比皆是,如果追究错别字的话,得分就不高了。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都要使用汉字。汉字笔画多,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对字义不理解或写字时粗心,就特别容易写错别字。小学阶段虽然学习的汉字不多,但很多学生学习生字时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听写,没有从根本上去加强记忆和理解,便容易出现错别字了。

所以写错别字大多是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汉字多,形近字多,易混淆,几乎没有人不写错别字。我们只能力求少写,进而做到不写;二是小学生识字有限,用字有限,写错别字不奇怪。特别是三四年级学生,用字量激增,识字量却有限,是出现错别字的高峰。现在由于一年级大量识字,二年级写话、写日记和语文综合性活动用字的练习机会增多,高峰期已大大提前。我们必须下功夫认真纠正,培养习惯,减少错别字。

小学生怎样才能少写甚至不写错别字呢?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规范他们的写字习惯,帮助他们不写错别字呢? 其实不写错别字完全可以做到,教师应让学生对写字养成认真负责任的态度。纠正错别字要坚持不懈,在写字用字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不写错别字的习惯。

光写字态度端正还不够,还得讲究技巧与方法:

一、探究汉字特点,纠正错别字

在教学时,我们会发现几乎教材上的每个语文百花园的第一题都是“汉字真有趣”。里面有各种不同方式的字词练习。教学时抓住了这道题就等于抓住了纠正学生写错别字的机会。这一类题一定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为什么会是这些答案,不同答案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训练。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较多,学生容易混淆造成错别字。因此,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在作业中经常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放在一起让他们辨析。例如:

(1)区别形近字组词:

稍()贪()候()令()见()梢()贫()侯()今()贝()(2)换偏旁成新字后再组词:

良———(粮)(粮食)(娘)(姑娘)每———()()()()仓———()()()()令———()()()()(3)同音字选字填空: 在再———现()()见 竟竞——()赛 究()

以上辨析同音字、形近字的练习,形式简单,可操作性强,在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中能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2、寻找汉字规律,从字义本身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有关构字规律告诉给学生,这样错别字就会大大减少。如学生在作业中经常把“急躁”的“躁”写成“燥”字。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 “躁”从足旁,当人脾气急躁时常要跺脚的; 而“燥”从火旁,火烤了当然要干燥,“燥”是“干燥”的“燥”。对一些字的偏,如果能说出它的表义,就能使错误减少。如“两点水”与“三点水”,学生很容易搞混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用“两点水”做偏旁的字,大都和冰有关,如“冻、冷、凉、凝、冽””等字; 而用“三点水”作偏旁的汉字,则大都和水有关,如“江、河、湖、海、洋”等字。此外,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去找规律,总结经验。再比如告诉学生“月”字旁的字大多与肉有关系。

二、趣化识字教学,纠正错别字。

1.利用课件演示汉字由古到今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难点,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如“即”和“既”这一组形近字,学生非常容易写错。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

字形演变

字源解说

“旡”是“既”的本字。旡,甲骨文

(转向背后的“口”)

(跪坐着的人),表示吃饱饭后,再加“食”另造“既”代替。造字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

将篆文掉过头,嘴背着面前的餐桌。当“旡”作为单纯字件后,甲骨文本义:吃饱打嗝,转身离席,与“即”相反。金文的写成,将篆文的“欠”写成“旡”、篆文

。近食就餐为“即”* ;餐毕离席为“既”。

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嘴对着装满美食容器的,表示“就餐”,读“即”。有接近,靠近,立刻的意思。可以组成词语:立即、即刻、即使。

头背着美食的,表示“吃饱了”,所以有“完”、“已经”的意思,读“既”,可组成词语:既然、既而、既往不咎。

2、运用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突破字形教学关。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摸索出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编识字儿歌就是其中的一种。如学生总是把“琴”字的下边写成“令”字。为了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有一位教师编了一句儿歌:“大王和小王,今天来弹琴。”不仅强调了上边两个“王”字的写法稍有不同,而且还突出了“琴”的下边是“今”字。这样一来,很少再有学生写错了。当然,识字儿歌不光可以由教师编,同样可以发动学生自己编,那样效果将更好。

三、了解学生心理特征, 纠正错别字。

1、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有预见性。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容易写错的字总会进行预防性的教学。如在教“浇、染、氏”等字时,教师就会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教“隆、蒙、具”等字时,就会提醒学生不要少写一横; 而在教“游”字时,会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反文旁”。这样使学生从一开始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从而大大降低了错误率。

2、培养学生改错的意识。学生在作业中写错了字,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为错字在他的脑海中是作为正确的字来记忆的。所以,培养他们改错的意识尤为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不是帮学生画出,而是在出现错字的字行末尾打上记号,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并加以订正。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促使学生参与改错别字的全过程 培养他们自己改错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能够自己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从而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了基础。

3、游戏式纠正错别字。许多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之所以很难纠正,主要是他们对此毫无兴趣。如果把纠正错别字设计到课堂游戏中,让他们主动参与,效果就提高了。“啄木鸟医生”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啄木鸟医生”就是将学生的错别字故意写在词语或句子里,让学生自己去辨别。把词句中的“病虫”(错别字)找出来,找出病因(分析错别字错误所在),并能把“病树”的病治好(订正错别字)。这样的方法生动有趣,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纠正错别字的任务。

爱读书的好习惯作文 篇6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读书的好习惯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读书的好习惯作文 篇1

我想大家都听过爱比克泰德说过的一句话:“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由此可见,养成一个好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啊!

我已经11岁了,已经学会克制自己。我改掉了许多坏习惯,如:不认真写作业,粗心大意;上课做小动作,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当然,养成爱读各种书的好习惯便是我最大的收获了!

刚刚进入小学时,我的作文水平并不高,妈妈发现后,为我订购了大量的书籍,并要求我每天看一篇好文章。先开始,我不太认真,总是慢吞吞的,不当回事。后来,我渐渐迷上了阅读,没有书的日子就像世界末日一样。

那么,我是怎样读书的呢?每天,当我回家高效率完成作业后,就开始读书。阅读,可以使人增长见识,每天一篇好文章已令我自己的学问增添不少。阅读,还可以帮我解闷,当我十分郁闷的时候,我就读一篇优美的文章,心情立刻豁然开朗。

我已经读到过许多书,例如:惊险刺激的科幻小说《哈利波特》、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等等。如果我想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做书中的主人公,就读科幻小说,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

阅读不但可以怡静、长才,而且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所以,大家应该每天抽点时间阅读。习惯养成自然,就像我们每天都要洗脸,漱口一样理所当然。每天读一篇好文章,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吧!

爱读书的好习惯作文 篇2

老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课外书,可以增长我们的课外知识,提高写作水平。但是以前我一直对看书没有兴趣,觉得看书花费的时间太长,很枯燥。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爱读书,整天捧着本小说书或散文书。老师却常让我们看书,甚至把早读的时间用来让我们自己看书,还要求我们星期天看书后要做好笔记。

那天中午,我和往常一样先做完作业,然后想站起来放松放松,只见周围的同学都在看书,什么《三国演义》《朱自清散文集》……我身不由己地向同学借了一本《水浒传》。

此时,我真想大喊一声:“马一超,你怎么啦?明知自己不喜欢看书,还去借书?”另一个声音却在缓缓地回答:“你看大家都在看呢!”但是我还是有点犹豫不决,我头脑中进行着激烈地思想斗争。

“看?不看?”我明白只要我一放手,要想再拿起就很困难了。于是我告诉自己必须静下心来看书。

我轻轻地打开书面,慢慢地读来,转瞬之间,只有一行行的黑色小字在我心中回荡。

“好看,真是太诱人了!难怪有个同学已经看了三遍《水浒传》了呢!”太好了!我没有想到书会这么好看,这么诱人!它让我心中所有的烦恼都跑到九霄云外。我不禁沉入书中,跟随书中的人物天马行空……

就这样,我慢慢地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每天只要做完功课,我就会捧着一本书阅读。要是哪天没有看书,我就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不知所措,若有所失……

我为自己这个习惯自豪,也会一直保持这个习惯。我想:“这个习惯会令我今生今世都受益无穷的!”

爱读书的好习惯作文 篇3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我们从小起就应该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而我就养成了一个爱看书的好习惯。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一旦形成便受益无穷。说起我爱看书的习惯还有一段故事呢!

有一次,中午休息时,同学们围在一起正考虑玩些什么游戏,忽然吕磊提议玩成语接龙,还说了游戏规则:两个成语要首尾同字,看谁成语接得多而快。我一听心想:我平时不看成语,这下可要出丑了。但其他的同学都答应了,我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接着吕磊就说:“我先来打头炮!”。“用行舍藏”,好难接连的成语,吕磊一开口就给后面的金亦伟来了个“下马威”。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我认为那么难的成语,对金亦伟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他不假思索的连了个“藏头露尾”。轮到王思捷,她琢磨了一阵,连了个“尾大不掉”,接着就有同学连了个“掉以轻心”“心?”怎么连呢?正当我窘得不知如何是好时,吕磊说:“心,我来帮你吧!”接着就说:“心急如焚”。我们一共轮了四个回合,我却只答出了一个,而且还是绞尽脑汁。别的同学都能口若悬河,而我却呆若木鸡,这说明我看的书实在是太少了,以至于我知道的成语少之又少。

自从这次我出了丑后,回到家我就让妈妈、爸爸帮我买来了许多书籍。从《成语故事》到《小学生作文》,从《安徒生童话》到《十万个为什么》……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从书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不但丰富了我的头脑,还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使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爱看书,就犹如老鼠爱大米、小鸟爱蓝天、小猫爱鱼儿,小狗爱骨头。爸爸、妈妈也为我能养成看书的好习惯而感到高兴。

爱读书的好习惯作文 篇4

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喜欢读书。

我是怎么养成这个好习惯的呢?是那一次期中考试......五年级期中考试时,我被一道写成语的题目给难住了。考完试我灰心丧气地回到家。到书架上随意地抽了一本书,漫不经心地看了起来。翻着翻着,我的手突然在其中的一页停住了。咦?这不是考试时要写的那些成语吗?这不是书上都有吗?我渐渐地对“书”这个东西感兴趣了,原来上面什么都有啊!我又往后翻,哇!好东东太多了!高兴之余,我又不无悲伤:唉,怎么以前我就不多看看书呢?总把书当成负担,老师和妈妈一说让我读书我就烦。唉,早知今日,我何必当初啊。

从那以后,我慢慢的喜欢上了读书,而且读书的范围也很广,什么童话书啦、作文书啦、历史故事啦,等等,我都喜欢看,也从书中学会了很多知识。哈,这下出课外题可就难不倒我喽!

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爱读书的好习惯。一拿起书就爱不释手,别人叫我都听不见,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我要一直保持这个习惯,一直老到都要保持,因为活到老,学到老嘛。

爱读书的好习惯作文 篇5

书,是一抹金色的阳光,让我们感受世界的温暖;书,是一朵洁白的浪花,拍打着我们思想的海岸;书,是一支动人的曲子,奏出了最美的旋律;书,是一双温暖的手,抚慰着人们的心灵。我养成的好习惯就是读书。

妈妈告诉过我,我在八个月大时就能捧着一本书,坐上半个钟头,“读得津津有味”。我完全不记得了,也许那时吸引我的只是那一幅幅图画吧。但是,爱读书的习惯真是根植于内心了,以后的时光里,书,成了我最亲密的伙伴。

爸爸和妈妈都很爱看书,也许是他们的遗传,也许是受他们的.影响,使我从很小的时候读各种小画书一直读到今天的世界名著,每天晚上经常是我们全家三口人都手捧一本书,坐在灯下,互不干扰地品尝各自的“精神美味大餐”。每每这时,声音静止了,时间也好像静止了,只剩下我们的心在与作者的心沟通对话。

在我们家里,有一个大书架,每当我过生日时,总要去新华书店,为我的书架增添新成员。书架上有各式各样的书,既有文学名著,也有科学读物,还有一本本的杂志《读者》,当然也有成套的小说、散文和很多见证我成长的儿童读物。

书,既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师,他能在我失落时给我们心灵上的安慰与支持,也能为我开通一条走向光明的成功之路。因为他让我增长知识,引领我见识这个世界更多的精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用心去仰望庄严肃穆的雪山,畅游波涛汹涌的大海,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与书打交道,是一件美妙而轻松的事情。读书时,我可以体会到作者倾尽其所有心血,将个人的体验、经历、感悟、想象等浓缩成文字,将自己的情感融合到文字中,那是一种累并快乐着的幸福感受。

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吧,让书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书照亮我们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

爱读书的好习惯作文 篇6

《无字书图书馆》,好奇怪的书名!书不是应该写满文字吗?没有字,怎么能叫书?无字书的图书馆又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一座小镇上,一位火车站站长无意间发现了很多四处飘零的字母,他觉得很奇怪,便追随着字母,和本杰明镇长一起来到了因无人光顾而关闭了一年多的图书馆。进去一看,发现图书馆里的所有藏书一夜之间都变成了无字天书!

读到这里,我觉得既奇怪又伤心。奇怪的是字母为什么会掉下来呢;伤心的是这些书没了字母,大家就不能享受阅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接下来的故事继续讲述了一个智慧勇敢的小女孩玛嘉,带领同学们偷偷来到图书馆,用字母连成句子,开始“写”属于自己的书,并最终说服了大人们,让他们也踏上了“写书之旅”。很多年以后,小镇的图书馆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图书馆,小镇还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作家,玛嘉还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呢!

事实上,我们周围的同学或周围的朋友们也有和小镇上的居民一样,他们从来不看书,只上网、看电视。很多人觉得那些书上满是字母,满是无聊的东西;也有人认为书不过就是几张纸,或是柜子里的摆设而已。现在,人类已经有能力将上千本书集中到一个芯片里,很多书都能在因特网上阅读,而没必要看纸质书了。

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终于明白了:我们一定要多读书,就像书中老教授说的那样,不能让书的灵魂和躯体分开,不能只看电视,只上网,不看书,否则书会因为悲伤、孤独而集体死亡!

读完这本书,我还认识了书中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有忠于职守的火车站站长塔德欧,有敬业负责的小镇镇长本杰明,有学识渊博的老教授阿卡西奥,还有聪明勇敢的小作家玛嘉。其中,我最喜欢玛嘉了,因为她充满智慧,有主见、敢于冒险、敢于尝试,她还教会了我要多读书,并且可以尝试写作,重要的不是写得好不好,而是要动手去写。以前,我的空余时间里,读书只占用了很小一部分,大部分时间都和朋友玩游戏,或者是看电视、聊天,一点也没有时间观念,整天像个无头苍蝇转来转去,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就算有时候拿起书来读,也是这本看两页,那本看两页,马马虎虎随便翻翻,做做样子而已。

自从读了《无字书图书馆》这本书之后,我暗暗下定决心:从现在起,不再浪费时间,每天合理地安排时间读书,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要让书真的成为我柜子里的摆设,因为我知道,书也是有生命、有感情的!

最后,我想让让大家都懂得:书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希望大家都积极行动起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要不然,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家书柜里的书真的变成无字天书了!

爱读书的好习惯作文 篇7

有句格言说得好:“读书不思考,犹如吃饭不消化”。

记得三年级放寒假,老师让我们读两本课外书,妈妈给我了两本《感动小学生的故事》,发现里面有些知识太难理解,就随便翻了翻过去了,而且看这两本书大约用了四个星期。有时候我读到后面,就忘了前面的意思。开学的头一天,妈妈问我:“这本书看的怎么样了?”我结结巴巴地说:“看完了。”“那么《爱的翅膀》主要写的什么。”我惊住了,在那里使劲地想,“不会在关键的时候忘了吧。”思索了半天,没说出话来。

过了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考场新作文》,三天就看完了,爸爸说:“这么快呀?”我的脸红起来。

上语文课时,老师背了一段课文:“春天来了,大地复活……”我感到非常惊讶,于是,去请教老师。

我听了老师的话,重新翻开了《考场新作文》,遇到不会的字时,语言不理解时,就记录下来,读完后查字典解决,再回想一下课文讲的意思,并做总结,写一写感想,遇到好词、好句、好段时,就记录到一个小本本上。读完了这本书发现自己获得的知识真不少呀!积累的词汇,在写作文时都用上了。

有一次,学校要举办科普大赛,我参加了,回到家,就打开《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认真地看了一遍,在考试那天好多题都在这本书上,我心里非常高兴,原来读书是那么有趣,那么深奥。

我又认真阅读了《同题作文》、《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读书笔记越写越多,作文也越来越感觉有提高。

当我看完“食嗟来之食”和“不食嗟来之食”时,班上开了一次议论会,我们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两方互不相让。

“知识是一宝库,而实践就是开启大门的钥匙。”我们要养成一个多读多练的好习惯,不管读什么书,都要去认真思考,领会它的意思。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了一位好朋友。

爱读书的好习惯作文 篇8

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小时候并不喜欢看书,一看到书上一排排的铅字,就头晕。我总是让妈妈拿着书读给我听,可总要等妈妈有空,而且每次都听不过瘾。有一次,妈妈对我说:“康康,你已经学会汉语拼音了,不如我们一起来读书吧!”于是,妈妈找来一本我最爱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妈妈开头先读一句,我读下一句,就这样轮流交替地读,读着读着,我越来越有兴趣,渐渐地由我一个人沉入书中。不知不觉地,一本书读完了。从此,我就像着了魔一样,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每天回到家,一完成作业,就抱着书读,跟随书中的人物天马行空。就这样,爱读书的好习惯就养成了。

现在,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它使我积累了好多好词好句,我的作文一天比一天有进步。我终于理解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含义。

书既是我的朋友,又是我的老师。它能在我失落的时候带给我快乐,还能让我增长知识。

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方法 篇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大胆创新读书活动的形式, 积极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教学完五年级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后, 学生对猜字谜和歇后语非常感兴趣, 一时间, 关于字谜、歇后语方面的书籍激增, 课余学生乐于聚集在一起阅读并互相出题较量。我受此启发, 定期开展专题性读书活动。每两个星期开展一个主题读书活动, 每节语文课预备铃响后的2分钟让学生自主展示阅读收获, 两星期结束后安排一节语文课集中进行比赛, 表现突出者有小红花和学习用品作为奖励。我根据五年级语文教材的专题学习, 分别安排开展了以下活动:

讲故事竞赛活动, 如讲名人读书的故事、汉字起源的故事、伟人毛泽东和祖国英雄儿女的故事;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诗歌朗颂竞赛;说明文写作方法介绍的手抄报比赛;专题演讲比赛:感恩父母、师长的演讲比赛及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比赛;优秀书法作品图片展交流活动, 如作文竞赛、写读后感竞赛及写故事梗概比赛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并使他们渐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一段时间后课堂上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课文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比以前有进步, 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 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的书写习惯和个人展示能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二、指导读书方法, 教会学生灵活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教给学生读书的好方法, 让学生在读书时更有目的性, 效率更高。

1.熟练运用工具书辅助阅读。查字典是每一个学生都应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需要教会学生随时用字典, 会用字典帮助学习。每一节语文课上, 遇到学生读不准的字音、有争议的字形和词义, 我都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工具书。我采用比赛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查阅工具书的方法和速度, 不但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 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课余阅读时也就自然而然地会用工具书了。工具书的运用为学生扫清了阅读中的障碍, 读书就不再觉得困难无味了。

2.教会学生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首先在阅读前给学生列出自读提纲:如读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读后摘抄好词佳句。其次教给学生速读速记的方法, 以加快阅读速度, 加大阅读量。如对于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来说, 宜采用浏览性的泛读, 大致了解内容即可;当为了寻求某个答案, 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时, 可“一目十行”地进行快速浏览;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需要学生静心阅读, 读熟读透, 读后可以把喜欢的片段摘抄下来, 也可写读后感等。

三、创设阅读条件, 引导学生大量读书

1.创设环境。置身于一个相对独立、安静而又舒适的空间进行阅读, 无疑是一种享受。开放班级读书角, 让班级的墙壁、黑板、书橱能够说话, 且飘着浓郁的书香, 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 也可以借回家看, 以此达到交流阅读, 资源共享的目的。

2.提供资源。教师要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与时俱进且文质兼美的文章, 可以配合读书活动, 如举行诗歌朗诵会前, 向学生推荐《别问我这是为什么》《播种太阳》等优秀儿童诗。

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篇8

【摘 要】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较好的读书方法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可是学生却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 学生 阅读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45

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的时候,要求学生读书不要贪多图快,囫囵吞枣。他向学生介绍了一条读书的好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意思是说读书要想有收获,不仅要眼看、口念、心想,还要动手写笔记。因为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有助于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并由此激发灵感,生成瞬间智慧的火花。许多人的读书经验证明这样读书对语言文字运用、表达、交流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因此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就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动笔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收益将是无穷的。良好的习惯将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一、在文本中圈点

学生在阅读时,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各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圈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用规范的符号进行圈点,课课如此,长期坚持,要求学生凡是阅读,就把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进行圈点,久而久之,学生只要一读书,就会自主的去圈点勾画。我所教的班级,一开始就有意识、有目的指导学生如何用规范的符号在文中进行圈点,读书动笔的习惯自然养成。

二、在文本中批注

就是在书中加批注,眉批、旁批、贴标签批注等等。一代伟人毛泽东读过的书,大多加了眉批。即阅读应经历“薄——厚——薄”的过程,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历练。课堂教学时,我让学生在文本的“天头”“地脚”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比如,看到妙词佳句在旁边写写它好在什么地方;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你体会到什么;修辞手法的运用起什么作用等。小到一个标点,大到一段文字,都可以进行自己的剖析。我不由想起自己上学时,老师总是让我们做笔记,把知识点记录下来,那时总是觉得写得很累,现在看看笔记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参照笔记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

中高年级对于文本的分析更多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情感。文章中写人的部分往往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时就可以采用批注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更能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巧妙。我研究的课题是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运用在文本中批注,能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积累了经验和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便是方法与技能的掌握。

勤动手与乐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如在教学《窃读记》时,用横线勾画中心句,用波浪线勾画作者读书“快乐”的句子,用横线加波浪线勾画作者读书“惧怕”的句子,用着重号勾画优美词语……再阅读品悟勾画词句,然后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我从“跨、踮、挤”三个动词,体会到作者去窃读时的小心翼翼;我从“挤”字看到了作者窃读的迫不及待,之后,我让学生把体会写在就近的空白处。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落实。

三、摘录文本中好词佳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看到喜欢的字、词、句及时摘录在本子上,教师指导学生按不同的类别,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分门别类的摘录,以便自己在写作中随时使用。语文教学工者都知道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薄弱的地方。如何写好作文?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多积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生泛泛而读是没用的,要坚持进行语言的积累,同时在阅读和写作中加以灵活运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都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文本,如每个单元的积累与运用,让学生把好词、佳句读得烂熟,并练习写小作文加以运用,及时进行展评。评价时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再将优秀作文张贴在学习园地进行展览,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兴趣盎然,自觉的进行积累与运用,解决了“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这一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何乐而不为呢?

四、坚持写心得体会

学生在读完一篇课文或一本书后把自己体会最深刻、最有意义的部分写成心得体会,或者是一些看法、感受写下来。长短不限,字数不限,内容不限,写作方法不限,可以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可以谈自己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谈从中受到的启发等等。如教学《窃读记》时,让学生把感受最深的东西写下来,在与大家教学分享。只要长期坚持写,学生就会总结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条理的清晰性。最终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目的。

五、对文章内容进行补白

这是一个很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有很多文章都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或是中间的过程,或是文章的结尾,把这些内容补充起来,既是学生自我观点的表达又是对文章的再创造。这种创造能给学生一种成就感,还能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如教学《松鼠》一课时,“松鼠在树上叫着跳着”这段描写时,我启发学生想象:松鼠在树上叫着跳着是为什么呢?学生稍加思考,有的举手说:“他们在举行舞会”;有的说:“他们在开生日Party”等等。

六、勤做手札

手札相当于一本综合性笔记本,内容可多可少,记录什么内容也没有限制。可以是随想随笔,随机记录学生所思所想,抓住灵感,及时记录下来,为今后查阅资料或写作记录素材。

养成一个爱读书的好习惯 篇9

养成一个爱读书的好习惯。时间把琼楼玉宇抛弃,秦皇汉武沮丧的走了,千万双眼睛,迷失在黑夜。山河顿时失去光泽,就这样

花、鸟、虫、鱼成了化石。道路变得崎岖坎坷。

历史让你们撑起了这片沉重的世界,仰望星辰,.来不及激动,你,就在暗夜中惊醒.....文

/ 天堂引路人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虽然书里面许多精彩的内容,都是作者自以为是的见解。可,那是他们自己的梦、他们自己的诗、他们自己的艺术。或许有时候文学的价值就是在帮助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自恋。

但一本好书,无形之中可以推动人进步,可以充实人生,可以充分的认识自己的愚昧与卑微。在书中可以找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那片天空下,可以尽情享受书带来的快乐。

好书并不一定是“名著”、“经典”,只要能让自己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能震撼内心世界的,就是一本好书。

在心灵需要抚慰的时候,置身于书的天地,无疑是一种放松与休舔。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在书的世界中可以尽情的发泄与诉说,使自己在生活中少几分忧愁与郁闷,让自己心灵去静心的读书,去品位人生。每一本书中都有我们内心我们眼睛所看不到的深刻?那些忧伤的文字,随便写下的心情小记,偶尔的郁闷,那些我们看不惯的“矫情”,被称之为无病呻吟的感时伤怀,其实都是这世界的深刻。只不过我们好多人不懂,罢了。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浓茶、一盏明灯,说实话,寂寞有一点点,但并不孤独,我的生活可以没有应酬,没有任何交际,我不会怕,用单纯的眼睛去看世界,好多的书籍等待我去看,好多问题值得我去思考。

很多时候,读书的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汇含在嘴里,直到那词汇渗透大脑和心灵,并在血管中奔腾,冲击的每一根神经,那种感觉心旷神怡。

养成一个爱读书的好习惯。

走出天真浪漫的童话时代,一篇篇生动优美,清新质朴的美文如磁铁般吸引了我,看着他们物品领略了别人不一样的生活,足不出户却可以众观世界,读书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如何热爱他人,热爱生命。古人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多读书、读好书,你会发现你永远是个乐观的人。多读些好书,你会是一个洗尽物欲铅华与众不同的人;

我有一个爱读书的好习惯

发表时间:2009-10-24 22:07:50 [查看原文]

古人说:“一个坏习惯可以毁掉一个人,一个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这句话说明了习惯对于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先想想你有哪些好习惯,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出来,要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这个好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哪些作用。

要求:写一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感情充实,不少于4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我有一个爱读书的好习惯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我就有一个爱读书的好习惯。

从上幼儿园起,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识字卡片、小故事书让我看。渐渐长大,又给我买带拼音的各类童话书看。上三四年级了,我就开始读《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四大名著等书。到高年级,我读一些有文学性的书,如:《绿山墙的安妮》、《绿野仙踪》等。我家书柜里的书足有几百本了。

从上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回家首先做的就是看书,慢慢地,我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一天不读书,心里就痒痒。有一次,我在房间里正津津有味地捧着一本书看,妈妈叫我:“豆豆,吃饭了。”一连叫我了几次,我都没应声。妈妈走了进来,看看我在干什么。看见我在读书,妈妈无奈地摇摇头说:“小书虫(妈妈给我封的外号),快吃饭了,看看你,看书都走火入魔了。”以后,这样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

读书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从《绿野仙踪》里我学到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目标,每个人心中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从《鲁宾逊漂流记》中我学到了:任何时候都不要绝望,不要轻易放弃,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取得成功。从„„

书对我的学习帮助很大。有一次上科学课,老师问:“哪位同学知道,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我想起前几天我看过的《十万个为什么》里有这方面的知识,我赶快举起了手,老师让我回答,我说:“含羞草的小叶片、叶柄、叶柄和茎相连的部位有一个膨大的部分,叫特化细胞。特化细胞里充满了水分,保持着饱满的状态,所以叶片张开,叶柄挺立。当我们用手碰小叶片时,特化细胞下部的水分会迅速向上部或两侧流去,于是特化细胞上部鼓起来而下部却瘪了下去,因此,叶柄就垂了下来,小叶片也合拢起来了。”老师听了连连点头。

书对我的生活帮助也很大。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去秋游。我们烧烤红薯吃,一阵风吹来,把旁边的一堆柴草引燃了,伙伴们吓得大惊失色。没有水,该怎样灭火呢?我突然想起书上说:沙子也可以灭火。附近正好有一堆沙子,我赶快让伙伴们把沙子运来覆盖在柴草上,不一会儿,火终于被扑灭。好险啊,如果我不懂一些灭火知识,恐怕要酿成火灾了。

书,是我学习上的好帮手,是我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是所有知识的源泉。让爱读书的好习惯陪我长大,伴我一生!

国旗下演讲:《养成读书的习惯》

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上等社会有一句家喻户晓的格言: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等于一所没有窗户的房屋。小孩子常常接触书本,则他们自会生出读书的兴趣,自会于不知不觉之中摄取其中的许多知识。家庭的藏书在古代是一种奢侈,在现代却已经是一种生活需要了。

当然,藏书只是一种形式,关键还是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大部分的读书时间应该是在学校。而学生在学校时代最该养成的一种能力,就是去熟悉各门学问中的相当的书籍,就是要养成读书的习惯,要会读书。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特来(Hadly)曾经说:各界的成功人士,如商业界,或运输界或制造业的巨头门都告诉我,他们最需要的,最欢迎的大学生,是那些会选择书本,会从书本中选择所需要知识的人。他说: 一个天资高的孩子,只要他经常去接触书籍,那他最终一定会从书中受益。

前任哈佛大学校长爱略特也说:人能养成每天读十分钟书的习惯,则二十年之后,他的知识程度,必定前后判若两人。只要他读的是好东西。这里就涉及到了书籍的选择性问题。他说所谓的好书,既是经大众所公认的经典著作,不管是小说,诗歌,历史,传记或是科学书籍。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要想有素质,有品位,在有生之年有所成就,那读书是一条最好的道路。可以说,在当今社会,不读书,则无成功。而读书,则要有选择性。现在,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出版的书只能用千万来计。当然,在这些书中,未免良莠不齐。我们要选择其中那些好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读一些庸俗低级的东西不如不读。

在浩瀚的书籍海洋中,挑出最有价值的书去阅览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极大的帮助。这好比一个农民在选择最好的耕作工具。如果工具合适则可以事半功倍,有好的收成。如果选错了工具,则会事倍功半。

如何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 篇10

大家都知道,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的班级,上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更何况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十分有利的。我是一位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习习惯中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的培养。下面从几方面谈谈我的做法:

—、教给学生检查方法

也许你会认为,检查,谁不会呀?其实不然,有次考试时我就发现有位学生做完了没在检查,然后我就走到他身边,跟他说:“做好了,要认真检查。”他拿起笔,开始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你知道他写什么吗?他居然象做作业样把题目按原样抄了下来。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有学生不会检查。是呀,平时教师只会提醒学生作完了要检查,可真正怎样检查关心过吗?看来,检查的方法也是培养检查习惯的一个方面。比如:“一个数除以7,商是8,余数是6,这个数是几?”在讲解这道题时,分两个方面:1`怎样做?(商×除数+余数=被除数)2`怎样检查?(用被除数÷除数看算出来的得数是不是与题目告诉的答数一样)这样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思维的训练,提高了解题的正确性。所以在这之后,每当分析作业,讲解试卷时我除了分析题目外,还会讲解这些题目的检查方法,怎样检查更合理。学生从中也感受很多。看来检查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检查方法的传递。

二、用语言激励学生

在平时的每节数学课上,都有独立练习的时间。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各不相同。一开始,我会提醒,“做好了该怎么办?”学生回答“检查”。然后开始检查,这样几次下来,学生会记在心里,“做好了,要检查。”接着,在巡视过程中,趁机表扬一些学生:“***,都能督促自己认真检查了。”“***真仔细,连单位名称这些细小的地方都检查到了。”“**检得真认真,又发现了一个错误。”这时会有很多学生争着告诉你“我也发现了两处错误”,“我发现了三处了”。一次有一次的语言激励,同学们开始慢慢地自觉地能在完成作业后认真了。

三、从思想上感悟学生

现在的学生,家长都比较宠爱,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都比较懒,不意检查。在学生做完计算题后,我做了一项这样的统计:(1)在计算结束后检查过的有几人,错几人;(2)不检查的有几人,又错了几人。结果肯定是检查的正确 率高。此时,我就问:“看了这个结果,你想说什么吗?”有的学生说:“以后我做完题后一定要认真检查,争取全对”等等。另外在平时练习或测试后,对失误率小的同学加以小小的物质奖励,这样让学生从思想上感悟认真做题,勤快检查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篇11

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一些让孩子喜欢读书的心得。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读书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巨大动力,推动自己主动阅读。

我经常在班级中组织讲故事比赛、说相声、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表现积极,主动去感受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他们为了能够更好地表演,还会自发地分析人物的心理。这样充分调动起了积极性,他们就会认真地多读书,好让自己在下次的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此外,我与家长达成共识,约定好每天让孩子们读半小时书。我们组织亲子读书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读书能力,还给每个家庭准备了“读书卡”,学期末组织一次家庭读书评比活动,评选出“最佳亲子”读书奖。这样既保证了孩子们的读书效率,又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们的情感。

二、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应根据小学生仰慕英雄、名人的心理特点,经常向他们讲古今中外的历史伟人、科学家酷爱读书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三、自主阅读

阅读教学仅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一个惰性因素,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制度、方法,这样我们才能持续这种热情。如,阅读分享、早读制度、图书交换制度、一助一制度等。这样就可以有序、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学习上也就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拓宽读书渠道

利用信息在午休期间播放一些电子读物,或学生自己到多媒体电脑上自由阅读;孩子们回到家里,也可以观看国家新闻、娱乐信息、科技知识、生态环境、少儿节目等,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习惯。

五、持之以恒,成为陪伴终身的好习惯

持之以恒,即有恒心,持续不间断,长久地坚持下去。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可见,要想取得成功,我们就要不断地努力。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因素制订一个阅读计划。计划好哪个时间段读书,一本书读多长时间,每天还要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如果一本书读完,还要写一份读书心得。这样,读过的书不但铭记于心,而且在词语积累和词语运用方面出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代教师的责任已经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创造快乐、创造价值,养成陪伴终身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张爱慈.如何培养学生读书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

如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篇12

关键词:小学生,读书习惯,阅读定力,定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 (5-6年级) 的阅读 (扩展阅读面) 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十一部门共同向全社会提出, 开展“爱读书, 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 让全民人人有书读, 家家有书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 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学生的精神需求计,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计, 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迫在眉睫。

阅读定力的形成, 是一个人养成终身读书好习惯的必备条件之一, 且不论对孩子今天的学习还是将来从事某一行业的专心钻研, 都是很有好处的。 教学实践发现, 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很多学习困难源于定力不足。

定力乃佛家语。佛法三学“戒、定、慧”之中枢。 可见定力在事业成功中作用之大。 这里讲的定力主要是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 孩子能坐下来静心读书, 是很难得的。 能静下来读书就能静下来学习、静下来钻研。

一、日常生活中影响小学生定力形成的不良因素

观察发现, 生活中存在一些普遍现象。 学生刚拿起一本书正要阅读或正集中注意力阅读、干某事, 经常出现以下情况:1.家长让学生干别的事, 比如端饭、倒垃圾等。 2.家长要求孩子和自己一起去某某地方。 3.家长很担心地问一句:“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再读。 ”4.家长看电视声音很大, 学生过来一看很精彩, 丢下书也看起电视来。 5.同伴来了, 找读书者一起玩。 上述情况下学生只好情愿不情愿地按照别人的要求放下心爱的书或停止正在专注的某项活动。

在学校课外读书时:部分学生读得正入迷, 有人偷偷过来讨论问题或说些与读书无关的话。 还有部分学生恶作剧般发出怪声, 也会影响学生专心致志读书。

这种“外因”的干扰, 对培养孩子的定力十分有害。

二、对小学生定力培养的误区

对定力的培养, 部分家长和教师还没有足够认识, 即使有了认识, 没有采取专业的训练方法。 目前对定力不足的学生, 采取的措施基本以批评教育为主。 也有极少数家长教师采取了一定措施:制订计划 (制定阅读时间表) —实施计划 (按照时间表自己约束自己完成任务) —达到培养自己的定力的目的。这是一种重视自我调控的方法———“内因训练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 批评教育或许可以取得当时的一定效果, 但因其强制性, 会挫伤学生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个人潜能激发和良好习惯养成。 内因训练固然需要, 因其受年龄特点限制, 学生自控能力差, 实施效果也不显著。 可以这么说, 如果没有教师家长适当的有效的“外因促进”作用的帮助, 单靠学生自己的“内因训练”达到定力形成, 基本是一句空话。 但人们对于“外因作用”对人的定力的训练缺乏足够认识。

三、借助“外因”推动帮助学生培养定力形成

实践证明, 对于定力不足的学生, 教师和家长提供适当的“外因”帮助使其形成定力, 非常有效。 对于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 或者读书不专心、自控能力差, 过于好动的孩子, 学校家长要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家庭、学校、同学的合力教育, 采取专业的训练方法引导其静下心坐得住。

首先, 家庭教育中, 留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的空间。 孩子该干的家务事集中到休闲时间完成。 当孩子专心致志于阅读、做作业、某一项游戏 (孩子拿着几类玩具摆弄) 、手工制作等活动, 切忌打扰, 让其集中精力完成。 人集中精力干一件事, 就是对定力最好的培养。 坐不住是定力形成的天敌, 坐得住正是孩子在无意中训练定力。

其次, 自家孩子正做一件事, 有其朋友来约,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的朋友先坐下来也安静地看看书, 或者找一些孩子朋友感兴趣的事做, 等待自家孩子安心干完自己计划的事再玩。这种做法尊重双方孩子, 既有利于孩子对家长教育方式的认可接受, 又有利于孩子交际能力的培养。

再次, 对于不能专注于某项活动的孩子, 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很有效果。 帮助不是强制性监督, 而是像好朋友似的寻找共同兴趣的切入点, 给予陪伴性督促。 以阅读为例, 首先是选择推荐学生特别喜欢的书籍阅读。 其次, 阅读过程中教师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 采用游戏的方法, 比一比谁在半小时内阅读的内容能够讲述全面。 半小时后互相讲解, 互相提问, 互相评价。 在这种温馨的氛围中, 有意无意地训练孩子的定力。

学校课外阅读时首先要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 教育学生做到文明阅读, 尤其在图书馆等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不打扰别人的学习。 其次, 针对小孩子喜欢分享自己阅读心得的特点, 鼓励孩子善于边阅读边写下自己的心得和问题。 阅读结束前留出一定的时间组织专门讨论交流环节。 提出问题多、交流深刻的还要给予一定奖励。 这要成为一种制度。 再次, 学校在课外阅读时间安排专人检查量化评比、 班级小组之间量化评比等措施为学生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 班级内部要设立小组长监督。 时间长了, 良好的阅读氛围就会营造出来。 绝大多数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校组织学生之间的结对阅读也很有效。 让爱读书的孩子和不爱读书的孩子结成阅读伙伴, 以游戏方式在一定时间内比赛阅读一本书, 阶段性互相讲解提问, 分享优秀者的阅读成果。 并且两人成为一个被评价的整体, 互相勉励, 互相监督。教师有意识地对这样的共同体多一些共同奖励, 使暂时的阅读困难者获得读书成功的心理满足。 在这种成功的体验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形成稳定的定力。

还有人用这样的方法:拿一个钟点, 让孩子闭上眼睛跟着秒针节奏数数。 30秒、60秒、90秒……一天一次, 一次比一次多。 这一活动要求家长以游戏方式和孩子一起进行。

上一篇:市重点项目会发言下一篇:新职工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