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精选7篇)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切实提高对校车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今年9月下旬中央要召开党的十九大,这是进一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方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抓好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各部门、各乡镇、各中小学要切实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牢安全防线。校车安全是全社会稳定的重要部分,涉及到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校车出了事就是群体事件,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校车运营现状:从今年上半年全国校车的事故来看,校车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自2012年我市校车投入市场运营以来,到现在已有五个年头了,校车的磨损情况、折旧情况、部件的老化情况、车体完好情况都是一个未知数,司乘人员自身的安全素养情况参差不齐,乡镇道路安全状况不令人满意。以上问题是新学期开学前我们要马上解决的,我们要本着对政府负责、对学生负责的精神,一天不能推、一天不能耽误,正式开学前必须解决。再过三个月冬季就要来临,雪天路滑,极易出现交通安全事故,这一系列客观存在的问题都说明做好全市校车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紧迫的工作任务,这一点大家一定要从内心里清楚明白,自觉提高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校车管理情况:我市一百多台校车,如果不严格管理,校车运营市场就会出现混乱,就会给学生安全埋下隐患,事实也证明这一点,今年上半年出现的校车学生伤亡事故,就是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这种现象决不能在我市重演。今天在座的都是主管,太多的话我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校车一旦出现问题危及学生生命,就会引起学生家长的不安,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偶发事件就可能引起群体的社会上访事件,这是当今中国社会复杂的矛盾现象,我们必须从源头做好管理,从政治高度,从大局角度,认认真真的把本部门、本乡镇、本学校的校车管理好、把学生安全工作做好,否则,出了问题,市政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必须严肃问责,给社会、给家长一个交待。
我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政治前途,以对党、对人民、对学生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校车管理上真抓实干,巩固来之不易的校车安全管理成果,让学生坐得安心,让家长放心,让市政府满意。
二、明确任务,齐抓共管,全力做好新学期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在年初召开的全市校园、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中小学校园、校车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各乡镇、部门的职责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市政府又与各乡镇、各部门签订了校车安全管理责任状,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和任务。根据新学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重点强调四个方面。
一是乡(镇)街政府要发挥属地管理作用,切实担负起监管之责。我市170多台校车都集中在农村,属地管理责任之大,任务之艰巨,是我市校车安全管理的特点。乡镇校车办不能只挂牌子,没有具体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调动辖区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做好本辖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特殊天气和秋冬季一定要主动作为,要经常到道路、校门口、校车站点勤查勤看,做好日常管理。要坚持月例会制,加强司乘人员安全教育,主管领导要亲历亲为,亲自抓亲自管,使乡镇校车达到规范化管理程度。另一方面,乡镇不但要管好公办校车,而且还要严格监管民办校车,管理和要求要与公办校车同步,不能粗心大意。
二是市公安交管部门作为车辆管理的主要监管部门,一定要发挥监管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做好校车标牌审核发放工作;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要督促各辖区中队,配合乡(镇)街对校车进行人工技术检验,这是下半年校车安全运营的前提和保障,要认真查,查仔细,保证开学后和今冬明春没有校车“带病”上路接送学生;
要加大对校车的管理和查处力度,加强校门前的交通秩序管理,完善校门前交通安全设施,坚决取缔三轮车、农用车、面包车等非标准校车接送学生。要严格执法,对不遵章守规的,一定要依法重罚重处,强化规范管理。
三是市交通部门一定要加强校车运行的日常监管,规范校车运营秩序。要加强对国省干道和县级公路的养护工作,经常开展道路排查,及时整修水毁路段,在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在校车运营线路设置停靠标识或站点标牌,施划校车停靠站点标线,保障校车安全运营;
要做好校车使用许可审核认定工作,督促运管所,坚决打击非标准校车及合租私家车的非法营运行为,确保校车运营市场规范有序。
四是市安监局要把校车安全作为全市安全生产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畴。市安监局要高度关注全市校车安全运营情况,因为每天有近万名学生在道路上乘车,一旦出现校车交通事故,你们也是有责任的,所以要时常派出督查组,监管各乡镇、各部门在校车安全管理上的责任和任务落实情况,加大督查力度,对有问题的、不尽责的一定要按照安全生产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在校车安全管理上责任和任务落实到位,确保我市校车平安稳定。
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要依靠政府综合施策,齐抓共管。但各部门要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履职尽责。要积极发扬协作精神,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不相互推诿,不推卸责任,做到既相互协作,又各负其责,共同做好新学期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三、加强督查,强化追责,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1.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新学期马上开始了,希望各位车主切实担负起校车运营的主体责任,积极配合乡镇、学校、中队的工作,把校车维修好、保养好,开学后保证校车安全正常的投入使用,保证学生乘车安全。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切实承担起对校车安全的日常管理职责,把校车安全管理目标和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处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切实履行好校车安全管理的职责。
2.进一步加强对校车管理工作的督查力度。各部门、乡镇要将校车安全监管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坚持沉下去,到有车学校去,到民办幼儿园去,让车主、司乘人员、管理者始终绷紧校车安全这根弦。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马上研究处理,做到不留后患,不留尾巴。市校车办要配合安监局认真组织“回头查”工作,对已经整改的问题进行再检查,再验收,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处隐患。
3.进一步完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市校车办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考核评价机制,促进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出现重大校车责任事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该处分的决不心慈手软,一定要把安全管理之责落实到位,检查督促到位。
同志们,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心系人民群众、泽惠广大学生的民生工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做好全市校车安全工作,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为我市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一是城乡基础教育走向均衡。义务教育, 启动了“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5年计划”, 2014年投入12.6亿元, 新建、改扩建校舍38.7万平方米, 改善了3442所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的60%, 全市中小学校舍标准化率达83%。渝中等6个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验收, 累计通过国家验收认定的区县达到10个。普通高中教育, 投入4.44亿元扩容改造学校57所, 其中贫困区县55所。学前教育,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72%。在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 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7项。
二是现代职教体系加快建立。加快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拓展中职学生上升通道, 1.63万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 占毕业生总数的12.5%;积极探索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6所高校成立了转型发展联盟。实施职教实训基地、示范学校、重点专业三大建设计划,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突出, 实现中西部“五连冠”;参加全国中职文明风采竞赛, 连续5年获特殊贡献奖。职业教育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5项。
三是高等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方面, 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5个、市级特色专业27门、精品课36门、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63门, 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领域39个, 4所高校进入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科技创新方面, 全市高校获准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50项, 资助金额4.3亿元。在渝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 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实现我市直辖以来牵头自然科学奖零的突破。“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为36个国家级中心之一, 新立项建设6个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 新遴选市级择优支持协同创新中心4个、优秀科研成果转化项目32个。基本条件方面, 高校新校区竣工校舍70万平方米, 设备仪器值比上年增加10.8%。
四是教育综合改革开局良好。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课改中心在全国第一个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6个区县成为国家课改试验区, 一大批课改专家深入我市指导课改工作。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免试划片就近入学政策, 68.5万义务教育学生平稳有序入学;重点中学招生指标到校比例达到70%, 普通高中择校生比例下降到10%左右;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有序推进中考、高考改革各项前期工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推进“雏鹰计划”, 加强高校与高中联合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才探索;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增企业冠名班53个;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遴选计划项目342个。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积极鼓励支持民办教育, 重庆正大软件职院升格重庆工程学院, 成为我市第二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 全市高校新增办学投入7.8亿元。创新队伍建设举措, 出台了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 投入资金3.52亿元、惠及除主城7区外的33个区县10.4万农村学校教师;在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基础上, 启动了学前教育“3+2”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新增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9个;全市高校长短期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6127人, 比2013年增长24.6%, 生源国别增加至134个。市委改革办确定的8项教育改革重点任务基本完成。
五是教育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3项重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2014年, 新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17所、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6962套、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学校59所, 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投入资金9.1亿元, 惠及学生209.2万人, 14个试点区县实现了全覆盖。加大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 安排资助经费34.8亿元, 惠及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144.3万人。关心关爱农民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 全市公办学校接收随迁子女34万人, 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1.3%;累计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385个、校外托管机构1292个。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2031名农村学生享受单独划线政策升入重点大学;首次实施市属本科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录取农村考生317名。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帮扶, 全市大学毕业生9月底就业率88.5%, 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5年,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 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重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2017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教育中心”, 党的十八大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现在进入了倒计时阶段。新形势新阶段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 集中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四有”教师队伍, 推动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努力让13亿人民享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市长黄奇帆也十分关心教育事业, 多次研究教育工作, 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都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 也为我们科学谋划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 经过多年努力, “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 家长“上好学”愿望更加强烈, 人民群众的期盼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
2015年, 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改进教育治理、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5年, 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 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85%, 新增国家认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4个;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98%;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同时, 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教育民生进一步改善, 教育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5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年度工作要点中作了全面安排, 已经印发大家。稍后,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为粮将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下面, 我从改革、发展、质量、公平、治理、保障六个方面, 就今年的重点工作强调如下:
一、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是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 必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实实在在抓紧抓好。
一是细化实施规划。近期,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印发《重庆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长期规划》。各区县和学校也要按照对接原则, 制定相应规划, 进一步明确重点改革事项、时间表及路线图, 细化改革具体任务。
二是落实重点任务。按照市科教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定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深入推进7大重点改革任务, 分别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 健全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衔接机制,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这里我特别强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牛鼻子, 去年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4个配套文件, 今年是落实年, 市教委正编制全市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及配套实施细则。总的思路是:义务教育, 继续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中考, 将逐步扩大区县自主权, 继续实施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政策。中职, 采取“学生申报、学校选择、学生确认”的选拔和注册入学相结合的方式招生。普通高考, 将研究制定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以及自主招生的实施方案。高职, 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入学考试制度, 适度增加高职单招院校, 扩大高职单招规模。去年我们建立了高校新生报到率考核机制, 要严格执行, 切实提高高考录取率。
三是抓好试点带动。市级将开展2014年确定的67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年度检查和中期评估, 并启动“一区一县一高校”综合教育改革试点。各区县和学校要按照“一授权两报备”的工作机制, 对需要申请授权的重要改革举措, 按程序主动向市教委申请授权, 事前报备具体实施办法和标准, 事后报备实施进展情况。
四是注重改革实效。教育综合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增强改革的针对性。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 拿出触动根本的举措, 真抓真改、改出成效。教育改革涉及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要树立底线思维, 积极稳妥推进, 市委市政府要求的、有民意基础的, 具备改革条件的, 先行改革, 改革过程中要加强问题研判和评估, 避免出现偏差和失误, 维护和谐稳定的大局。
二、着力加快各类教育发展
教育领域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一是要用规划引领教育发展。市教委正编制全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 以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16个专项规划。近期我们将召开会议, 专门布置全市教育系统“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各区县、学校要充分认识规划的重大意义, 切实抓好规划编制工作, 并与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中期总结评估结合起来, 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 提出一批重大项目、政策和举措, 主动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 推动列入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加快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 加之我市实行的流动人口子女“零门槛”入学政策, 大规模学校、大班额问题在主城和其他区县城有所反弹。2015年, 市教委将根据“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 出台《都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和《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主城各区要加强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 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建成49所配套学校的年度任务, 缓解入学矛盾。其他区县也要结合城镇化发展和人口流动实际, 加快区县城中小学规划建设, 同时因地制宜办好村小, 防止因为办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被迫远离家庭就学。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 要用改革的办法增强活力、加快发展。全面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开展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中职与本科“3+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巩固中职办学规模, 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普职协调发展, 拓展职业教育学生上升通道,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购买服务等形式,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鼓励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 探索组建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的职教集团, 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加强示范、骨干职业院校建设, 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四是优化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通过优化结构推动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层次结构上, 我市是全国本科院校设置薄弱的地区, 本专科院校结构不够合理, 本科院校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积极争取教育部支持新增本科高校,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类别结构上, 支持鼓励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今年教育部将启动转型发展国家和省级试点。转型是已有本科院校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的深刻调整, 不是挂牌、不是更名, 不搞一刀切。市教委将制定转型发展指导意见, 出台配套政策, 积极支持转型发展。性质结构上, 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建, 促进行业举办高校进一步发挥优势、特色发展;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转设和民办高职“升本”、提档提质;提高教育开发水平, 努力吸引国外高水平大学来渝合作办学。
五是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职业院校、高等学校要坚持开放办学, 利用富余资源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 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 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加强部门配合, 开展扫盲教育。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要积极为老年人继续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
三、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级各类学校更要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质量摆在首要位置。
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坚决纠正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现象, 坚决摒弃片面以考试成绩、升学率评价学生、考核学校和教师的做法。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坚持德育首要地位, 强化每一个教师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德的观念, 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各个环节中,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增强德育工作实效。今年, 将举办第三届中小学课程育德优质课大赛。去年底市政府召开的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会, 全面部署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 各区县、学校要抓好落实。我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坚决落实体育艺术教育规定课时, 因地制宜上好体育艺术课。市教委今年将开展督查, 对不按要求开齐开足课程、落实规定课时的, 要通报批评直至严肃问责。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课程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市级将确定100所课程改革实验学校,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要继续实施“卓越课堂”建设计划、体艺科技“2+2”项目和实践大课堂“1+5”行动计划, 进一步落实减负提质“双十条”, 着力改革课堂教学, 改进教法、学法,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因地制宜开好选修课、活动课,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当前, 小学教育特色不断增强, 高中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初中教育相对薄弱。今年, 市教委将出台《关于加强初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 着力解决初中布局结构不够合理、单办初中数量偏少、城镇初中大班额现象突出、优质初中相对不足、寄宿制初中生活设施不配套和运行经费困难等问题。学前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3—6岁儿童发展纲要》, 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 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今年, 将争取出台《重庆市政府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意见》。各职业院校要紧密围绕我市6+1支柱产业、10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布局, 实现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紧密对接, 通过校企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合作举办冠名班、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 深化校企合作。抓好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 继续办好职业技能大赛,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四是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是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工作。学科、专业、课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今年, 市教委将启动实施高校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计划、研究生课程建设计划、开展首批特色专业检查验收。各学校要围绕产业升级对人才的需求, 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 着力打造精品课程, 突出特色优势, 避免盲目布点、重复建设, 防止“同质化”。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年, 市教委将启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各高校要以教改项目为抓手, 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革。要狠抓教风学风校风“三风”建设, 加强教学和考试管理, 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要把协同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突破口。高校要坚持开门办学, 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的合作, 积极探索共建模式,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合作双赢。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市教委将开展本专科新设专业评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落实实学位授权点定期评估制度, 开展学位论文抽检和重庆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建立质量检查评估结果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有机结合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这是新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水平的关键。要实施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计划项目,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强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 确保取得实效。深入实施“2011计划”, 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 汇聚优秀创新团队, 聚集各类创新资源, 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技”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促进科教深度融合, 引领支撑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要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平台、创新人才和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高校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增强高校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公平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让身处不同环境的孩子都有实现人生梦想的机会。
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网底”的原则,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改薄计划”, 2015年, 新建成寄宿制学校147所, 累计完成校舍改造规划任务的30%, 完成教学仪器改造规划任务的40%。各区县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 将其作为“改薄计划”优先保障、必须完成的建设内容, 纳入规划项目和年度实施计划。今年我们将对此开展专项督导, 强力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重点支持乡村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 积极争取出台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标准, 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和流入人口聚集地区的“入园难”问题。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扩容改造工程, 改善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二是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年前, 市委组织部、市教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指导意见》。这项工作在前几年4个区县试点的基础上, 今年将全市推开, 重点引导优秀校长教师在区县域内向薄弱学校流动, 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各区县要精心组织, 积极稳步推进, 实现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 推动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探索建立县管校用的机制。同时, 继续实施好“双特”计划补充农村教师, 抓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落实好乡村教师岗位补助政策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全面推进中小学“捆绑发展”战略, 各区县要进一步推进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校校结对等办学模式改革, 发挥优质学校帮扶作用, 提高薄弱学校办学质量, 办好老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高度重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三通工程”, 加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这方面应该优先保障, 优先实施。每所学校花钱不多, 但对农村薄弱学校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学校师生远程互动, 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帮助山村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都将产生十分重要影响。
三是提高困难家庭孩子的教育保障水平。教育工作要特别关注各类困难家庭孩子, 确保他们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2015年, 将扩大家庭困难在园儿童资助范围, 提高普通高中和中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4个试点区县实现全覆盖, 其他区县也要努力推广学校食堂统一供餐模式。全面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 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继续实施好高考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切实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确保完成就业目标任务。
五、着力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增强教育治理能力, 提高教育治理水平, 既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目标, 也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进教育各项工作, 既是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治市决策部署的要求, 也是顺利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市教委正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 依法梳理职责权限, 形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各区县教委、高校也要形成“两个清单”, 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决策、依法管理。要健全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机制, 未经法制机构审查的规范性文件, 一律不得印发公布。要切实加强教师法治教育, 促进教师自觉学法、模范守法、依法履职、依法执教, 不得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要加强法治教育, 今年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将“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列为“一号提案”, 也是唯一一个现场办理的提案, 说明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市教委正着手组织专家修订重庆市地方教材《法制教育读本》, 并将免费发放义务教育学校;各区县和中小学要高度重视, 抓好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 落实好法治教育课时, 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积极吸纳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聘请法治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 切实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
二是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总方向。“管”, 根本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依法全面正确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责, 把该管的管住管好, 把该服务的服务好, 把该协调的协调到位, 营造更好的办学氛围, 保证学校依法自主办学、静下心来按教育规律办事。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简政放权, 市教委将调整直属学校管理体制。“办”, 核心是完善学校依法办学的内部治理结构, 健全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 健全学校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机制, 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高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领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章程已经教育部核准备案, 各市属高校要抓紧章程建设, 今年内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并报市教委核准备案。“评”, 教育评价不能“王婆卖瓜”, 关键是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更多委托第三方开展教育评价, 积极探索建立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群众、家长代表、有关单位等社会各方参与的教育评价机制, 不断完善社会评价、监督和支持教育的制度。
三是全面加强教育政风行风建设。管行业, 必须管行风。全市有11000多所学校、615万学生、39.8万教师, 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好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历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意见, 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进一步防止和纠正“四风”, 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要敢于担当、崇尚实干、深入学校、贴近师生, 不断解决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端正办学思想, 落实“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特别是在义务教育入学、中职招生和资助、高校自主招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信息公开等方面, 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以招生、收费等为重点, 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严肃查处损害学生利益的行为, 防止“破窗效应”, 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六、着力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教育是重要的公益事业, 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 离不开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作为, 主动争取重视和支持, 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 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教育投入是保障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 中央和市级不断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了向区县转移支付的力度, 积极对渝东南、渝东北等农村区县支持倾斜, 但个别区县出现了“挤出”效应, 没有做好这事。各区县应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做到法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提高”, 这也是依法行政的要求和体现。2015年, 将开展区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 加大教育投入督导检查力度, 今后此项工作将进一步常态化。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向边远地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 加强教育民生和质量内涵建设保障,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做真正惠及学生的事, 少搞锦上添花、不搞“面子工程”, 使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益。要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监管, 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
二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 办教育首先要抓师资。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教师要求,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宣传教师先进典型, 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深化职称和岗位制度改革,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积极提高教师待遇, 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落实教师编制政策, 及时补充配备教师。严格教师招录聘用标准, 把好教师入口关, 把优秀人才吸纳到教师队伍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 不断壮大名师队伍。近年来, 教育部和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这些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要求, 要严格执行, 对各种师德不端的行为及时严肃查处, 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要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安全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 “安全不保, 何谈教育”。教育系统点多面广战线长, 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稳定属地管理责任,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切实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加强师生安全教育, 健全人防、技防、物防体系, 开展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认真排查整改各种隐患, 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管理。现在学校开始陆续放假, 春节临近, 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切实做好学生离校期间安全工作, 提醒学生假期注意安全防范, 加强假期留校大学生安全管理, 确保学生安全度假、愉快过节, 确保全国“两会期间”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 加强安全工作督查力度, 严格执行安全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因责任不落实而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严格按照“一案双查”和“四不放过”的原则, 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落实200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探讨2008年中职扩招对策,实现2008年我市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技术人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扩大中职招生工作的重要性
2008年,实现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例达到1:1的目标是我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推进我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扩大中职招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为适应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建设“一个通道”、“三带十区”这一战略规划和实现市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改革创新、开放升级、综合开发、强市富民”战略要求,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一大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就业,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扩大中职招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在2008年度全国中职招生工作会议上,周济部长指出:“普及高中教育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突破口,普通高中要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当前重要而紧迫任务,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去年国检验收结束以后,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巩固‘双高’普九成果,做好初中后学生的职业教育,扩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 教育发展形势逼迫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就黑河目前形势看,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只有55%,普通高中已基本饱和,中职学校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生力军,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中职学校责无旁贷。扩大中职招生是满足人民群众谋职就业的需要。教育部门要把初、高中不能升学的学生动员到中职学校来,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培养他们生存、发展的本领。“要致富,学技术”,“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这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和培训寄托的厚望。近几年我市每年小学升初中人数在2万人左右,毕业生约1.5万人,进入普通高中就读的仅有5000多人,尚有1.5万未成年人需要劳动预备役培训,中职招生的空间很大。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给予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更多关注,针对学生们的各自特点,指导、规划他们的未来,使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和成才之路。
二、精心组织,确保扩大中职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市县两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各县(市)区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工作抓在手上,建立健全领导机构。两级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两次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招生计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等重大实际问题,制定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处理好部门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高中阶段招生工作。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要成立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督导室主任和业务副局长任副组长,中教、初教、职成科(股)长和各初中、高中、中职学校校长为成员。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中职招生运行机制。要把中职招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按1:1比例制定招生计划,实行教育行政领导班子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校的“三级包保”责任制,从市到县到校到人,确定专人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要做到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四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报名、统一录取。严格实行“普高”招生的“三限政策”,特别是限人数,统一制定和落实中职和普高的招生计划,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要建立中职学校招生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公平竞争,不搞地方保护,要尊重学生选择优质职教资源的权利。建立中职招生的绿色通道,坚决打击有偿招生行为,对不规范的招生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要取消相应学校的招生资格,保证中职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中职招生考核奖惩机制。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与中职招生达1:1的比例”列入2008年十项绩效工程任务目标考核体系,市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均为责任单位,年底市人大、市政府督查室将跟踪问效。对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研究中职招生的督导评估办法,把招生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初中、高中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指标。制定有利于中职招生的奖惩政策。每年招生结束后,市县两级督导部门要把各县(市)区和黑河市职教中心学校的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排名通报,严格兑现奖惩。要把中职招生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定学校各类先进的主要依据,作为校长评职、评优和提拔的重要依据。市政府在2008年将安排专项经费,表彰奖励在中职招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县(市)区政府、教育局、中等职业学校、初、高中学校以及个人。各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专项奖励经费。
三、明确目标,同心协力完成扩大中职招生任务
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6000人,省教育厅给我市下达的中职招生计划为6406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密切配合,戮力同心,取得实效。首先,初、高中学校要积极做好分流工作。初、高中学校要担负起为中职学校输送生源的职责,积极配合中职学校做好招生宣传和动员工作,为职业学校直接面对学生及家长宣传创造有利条件,使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初、中、高级人才缺一不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各初、高中学校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开设职业指导课程、职业技能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办校内职普融通班或与中职校采取1+1+1合作办学。组织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参观职业学校,引导初中毕业生科学定位,合理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绝不允许简单粗暴强行分流。各初、高中学校要以初中入学人数为基数,动员流失生和参加中考未能就读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职学校,保证中职招生入学人数。其次,中职学校要主动配合,营造良好氛围。各中职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初、高中学校联系,为其提供宣传内容和资料,介绍职业学校的特点及优势,展示学校办学成就,专业设置特色,使初、高中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分流。同时,要为初、高中校内职教班、高中通用技术课、初中技术课提供师资、实验实习设备支持。要宣传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重要意义及中职毕业生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典型事迹,不断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中职招生工作。
同志们,扩大中职招生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圆满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务而努力工作。
发
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代表*县人民政府,热烈欢迎*市长及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下面,将*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做个简要汇报。
我县现有*家煤矿,证照齐全且正常生产的有*煤业,正在进行改扩建的有*矿业,其余*家煤矿因证照不齐、技改方案和安全专篇未获批准、资金困难等原因尚未复工。尽管煤矿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我县历来十分重视煤矿安全监管工作,通过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制,严格加强日常监管,连续4年未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狠抓复产安全监管,扎实推进整合技改,煤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行政执法,狠抓煤矿复产验收。突出矿井“一通三防”、采区顶板管理和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等重点,按照企业自检,乡镇复检,县安监局验收审批的程序逐家进行验收。对通风系统不完善,瓦斯管理不规范,顶板管理措施不落实的,坚决没有验收。
二是突出整治重点,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下发整治行动方案,以煤矿“一通三防”管理、瓦斯治理、水害防治、机电管理为重点,开展拉网式大排查,组织人员下矿井*人次,发现事故隐患*处,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份;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制定了整改措施,现已整改到位*处。
三是强化日常监管,加快整合技改进度。我县技改、扩建煤矿有*家,技改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我们及时组织召开会议,与矿井法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技改承诺书,为每个技改煤矿制定时间表,明确专人跟踪监管,着重检查是否按照技改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安全设备设施和各项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目前,*家煤矿的矿井改造设计通过了市煤管局审查,*家煤矿的安全设施设计通过了市煤监局审批,*家的正在审查之中。
四是强化培训教育,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县安委会进一步健全了企业负责人、安全菅理人员教肓培训制度,督促企业建立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今年,我县新培训矿长、安全付矿长*F名,复训矿长、安全付矿长*名,培训其他从业人员*人次。
当前,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安全例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抓得不紧,抓得不实。二是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一身兼多职。有的矿采掘工程平面图没有及时填,井下采掘布局不合理,未加强“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未严格执行防治水措施等。三是现场管理较为混乱。个别矿安全管理人员不带班作业,未加强现场安全检查,未加强现场顶板管理,空顶作业一定程度存在等。
下半年,我县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对煤矿的监管:
一是进一步抓好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集中整治工作。对矿井瓦斯、水害、火灾、顶板等灾害,矿井生产、运输、检修等作业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并加强对企业的隐患整改情况督促检查,完善煤矿企业安全信息卡片和隐患台帐,坚决杜绝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有效控制一般性安全事故,确保我县煤矿全年零死亡事故。
二是进一步抓好整合技改工作。煤矿井下瓦斯监控系统的安装,坚决在年底前完成;凡有整合技改任务矿井要求每矿制定完成整合技改时间任务安排表。
三是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工作。加强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执法每月不少于一次,对非法基建、开采和不按监察指令整改的,一律停产整顿,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同志们:
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分析当前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动员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切实抓好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确保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为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刚才,徐茂祥同志传达了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省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针对我市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2004年工作扎实有效,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良好
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深刻变化、各方面工作亮点凸显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四大战略”、“五项重点”和“八个不动摇”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的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8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2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4.1,两项指标增幅均创1996年以来最高水平。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24和13.6,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8.5:44.6:36.9调整为16.1:49.3:34.6。工业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33.3亿元,分别增长40和63.5,这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二位。骨干企业快速膨胀,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63家、新增27家,过10亿元的达到8家、新增4家。其中,五征集团销售收入达到40.9亿元,日照钢铁厂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68亿元,增长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投资62.28亿元,增长35.8,开工投资过亿元的项目4个、过千万元的169个。港口经济迅猛崛起,开工建设投资过亿元的重点工程12项,总投资超过60亿元,日照港区25万吨矿石码头、集装箱码头1号泊位等5项工程建成投产;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大关。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48.4和56,“渔家乐”民俗游已成为日照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王家皂、桃花岛、任家台3个村被国家旅游总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外经外贸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合同外商投资2.31亿美元,实际外商投资1.07亿美元,均比上年翻一番;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8.43亿美元,其中出口10.82亿美元,分别增长42.8和38.6。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开工建设16项城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8亿元,是上年的3.3倍,建成了世帆赛基地、山海路、迎宾路、日照海洋馆等一批精品工程,其中世帆赛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并被专家誉为“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水上运动基地。特别令人鼓舞的是,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十五”计划的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基本完成。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食品药品执法和监管部门积极努力地工作是分不开的。去年,全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高到战略层面来抓,认真贯彻食品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部署,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共查处各类制假售假案件17850余起,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货值2800余万元,查处大案要案27起,拘留违法犯罪分子32人,取保候审6人,判刑3人。全市食品药品质量显著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各类制假售假违法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产业得到健康发展,全年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和药害事件,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具体工作中,主要是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初步建立起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督机制。坚持“全市统一领导,各级政府负责,部门协调指导,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机制,在强调政府负总责的同时,更加强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负责。主要落实了领导责任、监管责任、配合责任、目标责任四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并按新职能运作,使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抓手”。市县(区)两级都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协调机构,全市已有四个食品药品安全协调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关制度。制定了《协调委员会工作制度》、《部门职责》、《案件督办查办制度》等三个工作制度,把各项工作纳入了制度规范,使各项工作可以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开展。三是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为重点,全面开展食品药
品市场专项整治。完善了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制定了2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省级10万亩放心菜、10万亩放心茶和5万亩放心果品基地,以及3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5万亩有机花生生产基地,有两个区县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点,20多家企业和基地建立了速测点,农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开展了奶粉专项治理、桶装
纯净水生产企业专项检查、海产品专项检查、散装食品专项检查、黄花菜专项检查、建筑工地食堂专项卫生检查等多次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对不合格产品予以查封、销毁,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完善了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完成了G、GMP认证工作,加强药品招标的监督,开展了农村用药质量、基层中药材、中药饮片、非法经营药品、药品分类管理、疫苗诊断药品等专项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市药品市场规范有序。四是以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为重点,大力开展元旦、春节期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建立了节日食品药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制定具体的检查方案,深入开展检查活动,取得良好成效。1月7日,张昭福副省长带领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来我市进行调研和市场检查,同日省政府督查组也对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张昭福副省长和省政府督查组对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市委、市政府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总的来说,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整体形势是好的,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不容有丝毫的松懈和麻痹大意:一是食品药品的各个环节存有许多不安全因素;二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三是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四是各个监管环节都还存在薄弱问题。对这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药品安全是一件天大的事,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务院先后召开了5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作了多次重要讲话和批示。国务院还专门制定出台23号文件,就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省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国发[2004]23号文件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特别地,我市地处两省四地交界处,食品药品安全任务繁重,确保全市280万人民的饮食用药安全,是我们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重大职责。我们务必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居安思危,枕戈待旦,时刻绷紧食品药品安全这根弦,扎实有效地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一)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一贯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假劣食品药品危害的是人民生命安全,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食品药品的安全,就没有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没有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其它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饮食用药安全作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工作中努力实践,狠抓落实。
(二)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维护社会安定、建设“平安日照”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身体健康,安居乐业,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关系“平安日照”建设的成效。食品药品一旦发生问题,将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很容易造成恶性群体事件,会给全市的安定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造成严重影响。对此,我们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麻痹大意,自觉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切实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牢牢记在心头,紧紧抓在手上,坚决杜绝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三)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举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设一心为民政府,是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要求,而加强市场监管,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是保持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一个负责任的部门、一个负责任的干部,一定会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千方百计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并且,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工作做好了,老百姓满意了,对我们政府的满意度就会提高,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提升;反之,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我们从事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对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非常重要,作为党的干部,政府的工作人员,我们责任重大。各级务必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让人民满意,让党和政府放心。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今年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决定》和省政府《贯彻意见》精神,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全面提升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水平,开创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新局面。具体地讲,就是要努力实现“三个确保”: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确保全市食品医药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根据这一总的要求,今年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以来,对于落实各项任务目标,巩固整治成果,预防可能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降低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率,确保老百姓吃上安全卫生、方便有效的食品药品,起到了重要作用。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动工作向纵深开展,力求取得更大成效。近一个时期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搞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这是省政府作出的工作部署,我们市县(区)两级政府要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切实组织好这项工作。全市的工作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负责,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积极参与,今年上半年拿出方案,报市政府批准下发。区县也要搞好衔接,根据市里的规划方案,制定好各自的三年规划,为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要落实监管责任。按照职责分工,各级政府要负起领导责任,各有关部门要负起主管责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要负起牵头的责任。要加强督促检查,层层落实责任追究制,哪级政府、哪个部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追究当地政府和部门负责人以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切实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放心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各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监管合力,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问题。四是继续坚持疏堵结合、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以整治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行为为重点,加大打击力度。要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增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加大基层农村、边远地区、交界地域的监管力度,扩大监督覆盖面,力争实现无缝隙覆盖,不留死角。五是搞好考核评价。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005年年底前,省里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各市放心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我们要按照《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我市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同时,积极做好迎查准备工作,力争取得好的名次。
(二)深入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是当前治理食品药品市场的有效手段。今年要在前一阶段开展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的力度,提高专项整治的成效。一是突出重点,把好关口。要突出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市场,把好市场准入关、生产关、上市关。结合实际,我市确定,把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饮料、酒、保健食品,抗菌药物、血液制品、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作为重点品种,把种植养殖、加工生产、流通经营、使用消费作为重点环节,把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作为重点区域,把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药店、农村医疗机构作为重点市场,加大检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督,规范经营行为,切实做到严格市场准入,严格企业开办标准,严把上市关口。二是强化执法,严查案件。各执法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依法办事。要自觉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发现问题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决不手软。要深挖大案要案,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对无证生产经营食品药品的违法行为,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坚决移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三是搞好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安全用药知识,提高群众自身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注意做好正面宣传,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成效,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增强群众消费信心。对重大案件、典型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公开予以曝光,以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使制假售假行为在社会上无以立足、无处藏身。
(三)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强有力的领导,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努力工作,需要有完善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作保障。目前我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许多问题还没有理顺。要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尽快实现职能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一是要强化政府负总责。按照国务院《决定》和省政府《贯彻意见》的要求,各级政府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是要追究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的。安徽阜阳奶粉事件就是个警示。对此,我们各级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发挥好负总责的领导作用。我市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是东港区、岚山区没有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上缺少“抓手”,但决不能因此而放松监管。在两区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我们要争取的工作。在目前情况下,有没有这个部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都要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是哪个部门的问题,尤其不是条条问题,是我们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工作。对这个问题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县(区)两级食品药品安全协调机构的作用。要努力在“协调”上下功夫,精心研究需要协调、需要合作的事项,通过协调各部门工作情况,找出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并与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起来,以创新的思路加以研究分析,以创新的措施加以协调解决。三是要切实发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抓手”作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明确职责、找准位置,按照国务院的《决定》要求,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强化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上,强化牵头组织对重大事故查处的职能上,而不是代替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具体职能,切实做到工作到位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四是各成员单位要顾全大局,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按照国务院《决定》精神,食品安全工作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在座的成员单位都有相应的监督和管理的工作任务,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承担的职责,认真抓好工作落实。要强化大局意识,从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问题,形成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合力。五是要整合监管资源,发挥监管效能。充分发挥现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资源的作用,挖掘现有监管资源的潜力,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努力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要从具体的工作,急办的事情,能做到的项目入手,加大工作力度,探索出一套具有我市特色的监管模式,推动各项监管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六是要强化基层监管网络建设。要稳步扩大农村药品监管和供应“两网”建设,尽快延伸食品监管网络,建立起乡有协管员、村有信息员,横到边、纵到底的基层监管网络,真正实现食品药品监管无缝隙、全覆盖。
(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的大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药品安全是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发展的灵魂,离开了食品药品安全,根本谈不上发展,没有发展也就不能解决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在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的同时,促进我市食品医药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大局的具体体现。一是牢固树立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思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积极探索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服务于经济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二是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的关系,既不能因为监管而影响食品医药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因为怕影响食品医药经济的发展而放松监管。要通过依法监管,保护合法,打击非法,促进食品医药产业按照市场规律进行重组,淘汰落后的和低、小、散的企业,扶持先进的、规模化集约经营的企业。决不允许以牺牲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三是积极推进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方式的转变。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引导企业探索符合现代生产、流通、消费需要的新型产销模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架起保证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桥梁。四是启动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我市食品药品产业形象和信誉。建立良好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信用体系,是加快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保证食品药品安全的治本之策。今年省里确定青岛、潍坊两市及莱阳、寿光两个县级市,肉类、乳业、餐饮三个行业作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和试点行业,并确定明年在全省推开。我们虽然不是试点市,但也要积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通过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我市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食品药品质量和企业信誉进一步提高,推动我市食品药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群众饮食用药的需要。五是努力为食品医药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大力推进政府提速,通过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有效监督,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要提高行政效率,缩短办事时限,落实服务承诺,更好地为食品医药企业服务。
信息来源: 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研室)| 2009年03月26日 | 访问次数:612次
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目标管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2008全市党政群机关目标完成情况,表彰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个人,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单位,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意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苦干,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加速推进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2008年,是我市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两次来安徽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战胜了各种预见到的和没有预见到的困难和挑战,经受住了多方面的严峻考验,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全面小康社会进程进一步加快,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生产总值达636.3亿元,增长15.5%,人均生产总值突破7000美元,达7118美元;财政收入完成110.18亿元,增长2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4.5亿元,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1207.7亿元,增长38.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0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38元,增长17.8%;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1.3%,比上年提升4.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市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殊荣,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创优的氛围更加浓厚。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之所以能够在矛盾和困难较多、竞争特别激烈的情况下,仍然抓住机遇办成了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事情;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发展稳定压力都很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有效巩固并进一步发展了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主要是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几套班子一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共克时艰、团结奋斗的结果,同时也与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目标管理是分不开的。事实充分证明,在党政群机关强化以绩效为重点的目标责任制管理,对于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确保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是:极少数单位对目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遇到困难和问题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存在等靠要思想;个别单位对市里下达的目标分解不到位,工作重点不突出,抓落实的措施不得力,工作成效不明显;还有一些单位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全面协调发展不够,工作有欠缺。同时,我们的目标考评机制和办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目标管理工作手段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加强。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今年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加速推进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目标管理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于今年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年初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按照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的总要求,依据市人代会确定的目标,结合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我们确定了全市工作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制定分解了全市党政群机关考核目标,近期即将下达。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本着积极进取、争先进位的精神,按照这一目标来分解落实好各项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千方百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不断扩散和蔓延,对我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还在继续加深。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我们既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应对工作,更要看到困难和挑战中蕴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紧紧咬住我们既定的目标不动摇,善于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奋力渡过难关,努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要以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按照“科学发展上水平、率先全面达小康”的主题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确保全面超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为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着重就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目标管理工作,强调五点意见:
第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工具,已经被各个国家的实践反复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我市将近的7年实践也充分证明,推行目标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可以加强全市工作的计划性和连续性,有效地防止短期行为和不协调动作,提高工作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加快政务公开化的进程,改进机关作风,促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有利于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全年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岗位职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增强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全面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目标管理工作经验,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目标管理。但是,应该看到目标管理本身作为一种工具被运用到党政群机关身上时,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识到我们研究、分解、落实目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调查研究、深入谋划的过程,是一个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的过程,是一个认识客观世界和认识主观世界的过程,一个使他人先进也使自己更先进的过程,同时更是一个引发激情、鼓励创造的过程,不要一提起目标管理就感觉痛苦,而是要充分享受这个过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奖惩力度,充分发挥考核奖惩的导向激励作用,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要通过对全市党政群机关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评比,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干劲和团结协作精神,努力在全市上下营造各项工作争创一流、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确保全面和超额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第二,要进一步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当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已经明确。在分解目标任务的过程中,我们本着既实事求是又鼓
励进取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各单位、各部门的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这些目标和任务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会后,各县区、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尽快进行研究,制定安排出全年的工作计划。要抓紧进行层层分解,对目标任务进一步量化、细化,尽快分解到基层、落实到人头,列入具体岗位职责加以考核。县区要分解到部门、乡镇和街道,市直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分解到科室、机构。各级党政领导个人目标责任也要明确落实,绝不能任务一分,一身轻松。要排出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表,抓住主要矛盾,分清轻重缓急,制定具体措施,强化执行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实现。要不断完善目标管理办法,加快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管理网络,明确任务重点、关键措施、时间进度、质量标准和责任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支持一级的压力传递机制,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以自身目标的实现推动全市目标的完成。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争先进位意识,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顺利完成目标任务献智出力。对列入考核目标的各项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对照全年目标,按照略有提前量来倒排工作进度,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步骤,使每一项工作不仅有总体目标,而且有阶段性要求,确保全面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第三,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对照分解的目标任务,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推进,集中精力抓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一是要全力支持企业发展。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和省、市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及时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发展。对大企业一企一策,实行一对一的联系和帮扶,对中小企业全面排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指导督促企业全面恢复和扩大生产。同时,引导和推动企业奋力实现自救。二是要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是比去年增长20%以上,力争突破500亿元以上,其中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县区、各开发区、市发改委、建委、经委等责任单位和部门要加强投资管理,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现场调度,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早投产、早发挥效益。三是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用信息技术、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构建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推进节能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重点,加强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在优势产业、重点产业等领域,形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优势。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带动全市自主创新水平迈上新台阶。四是要着力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抓住国家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机遇,主动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在全省率先启动、先试先行。加快推进三个省级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利用南京机场和马鞍山港对台湾直航的机遇,积极筹建“台湾化工工业园”和“台湾科技产业园”,着力打造招商引资新平台。积极稳妥地实施“走
出去”战略,在更新、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分工。五是要深入推进改革攻坚。进一步巩固完善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成果,扎实推进行政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三到位”工作,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文化和教育、体育等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金融、财税和投资体制等各项改革,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六是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各项政策举措,全面推开改革工作,确保到今年底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突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公共卫生和文化事业,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七是要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速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并不断充实民生工程内容,提高民生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发展,深入推动全民创业,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进一步加大对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帮扶力度,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复转退伍军人再就业工作,实现城乡居民比较充分的就业。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深入推进“平安马鞍山”建设,继续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切实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动员机制,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抓好以上七项重点工作的同时,我们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巩固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努力促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昨天下午,我们召开了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对全市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正确处理学习实践活动与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切实找准结合点,把搞好学习实践活动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以各项工作的新成果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第四,要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实现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作风,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今年第一季度即将过去,前一段时间主要是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制定目标,明确思路。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扑下身子,集中精力投入到抓好落实上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 “六个着力、六个切实”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进一步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是要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全部精力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重点围绕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加强调查研究、注重信息研判、关注经济走势、分析存在问题、谋划应对之策,确保我们的决策和措施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群众意愿。要真正做到帮助企业“沉下去”,招商引资“走出去”,争取项目和资金 “跟上去”,以真抓实干的实际
行动,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发扬开拓创新的作风,推动既定目标的顺利实现。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进一步强化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敢于探索、敢闯敢试,同时还要善抓机遇、会干巧干,会操作、懂技术、有技巧,努力做到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还不出事。三是要进一步弘扬雷厉风行的作风,强化工作执行力和落实力。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四是要进一步发扬团结协作的作风,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沟通、相互支持,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目标任务。绝不能只强调客观因素,不讲主观努力,遇到问题推诿扯皮,以致于干扰工作,影响全市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五是要进一步发扬勤政廉政的作风,继续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做到依法办事与高效服务的有机统一。同时,进一步增强勤政廉政意识,以廉洁高效的工作实绩,展示新形势下马鞍山干部的良好形象。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为了引导化工广大企业继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由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共同主办, 《化工管理》杂志社以及延长石油 (集团) 联合承办的“2012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管理创新——中国化工企业的使命与责任高层论坛”今天在历史悠久的西安市召开。这是化工行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应当看到, 多年来, 在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政策指引下, 我国广大企业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 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估计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 需要应对的困难和挑战很多。总体上看, 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将不断显现,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曲折、乏力, 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 贸易保护主义呈现不断加强趋势, 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严峻。从国内情况看, 经济领域的体制、结构性矛盾与社会领域的多种因素互相交织, 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在增多, 主要表现在:内需增长趋缓,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竞争加剧;成本上升压力加大, 行业利润空间缩小;资源及环境约束趋于强化, 粗放式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等。这些因素已经反映在企业经营层面, 去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 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增长放缓, 效益下降明显, 生产经营困难。在这种形势下, 要求广大企业家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不断增强驾驭企业发展的能力, 扎实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真正把企业发展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的发展轨道上来。
围绕本次大会的主题, 我谈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 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与时俱进
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是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连续第十年向全社会发布的。每年一度的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 不仅体现了我国化工企业的综合实力, 也展现了我国化工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同时, 也为我国化工企业的资源整合、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升级和提高风险的管控能力提供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的发布, 我们不难看出, 中国化工大企业无论是在经营业绩, 还是在技术进步以及管理创新方面, 都在与时俱进, 成为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使我们从中看到了中国化工企业发展的轨迹, 这一排序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随着逐年的积累, 这一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大。
中国化工企业500强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显示, 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销售收入总额比上年增长了34.9%。统计数据显示, 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与上年相比变化较大。十年磨一剑, 今年是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的第10次发布。从2003年第一个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诞生到今天, 十年间中国化工大企业早已今非昔比:曾经3.6亿元的500强入门门槛, 如今已经超过了11亿元。
2012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与上年相比有两点不同:一是在过去的一年里, 多个企业进行了并购重组。数据显示, 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榜单与上年相比, 共有占2/3以上的企业依然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说明大多数500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已经相对稳定;同时也有超过1/4的企业新跨进500强门槛, 可以看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正在与时俱进。二是由于关联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很多传统化工行业外的企业通过控股或者收购化工企业进行拓展化工业务, 给500强榜单赋予了新的内涵。
数据显示, 2011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营业收入超过300亿元的企业有7家;200亿~300亿元的企业有16家;100亿~200亿元的企业有46家。这些企业大多是企业集团, 不容置疑的是兼并重组在这些大企业的成长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其中, 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上一年的营业收入仅为200亿元左右, 而突飞猛进至309亿元, 在2012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中跃升至第六位, 成为企业兼并重组较为成功的一个范例。排在第十位的神华宁煤集团煤化工公司, 是首次出现在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的大型煤化工企业。以打造煤炭、煤化工、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为三大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大型能源集团为目标, 按照多联产煤基化工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 通过引进先进的煤气化和合成技术, 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上述两个企业都成为入围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新秀。由于很多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加大了项目建设的力度, 这些项目在“十二五”期间陆续建成投产, 使得这些企业的营业收入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在壮大企业实力的同时, 也为中国化工企业500强排行榜注入了新鲜血液。
A LSUBJEC与此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尽管经过十年的发展, 中国化工大企业在规模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化工行业的经济增长依赖传统产业的格局并未改变。需要有一个管理制度和经营方面的创新才可能从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上获得与其他国际企业竞争的独特优势。
(二) 扎实工作, 实现管理创新突破
2012年, 是我国经济和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 也是协会确定化工企业管理的“创新突破年”。管理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面临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和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新挑战, 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 全面提升化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已成为我们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技进步,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鼎力支持我们这次会议的延长石油集团公司, 一直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在优化战略、调整结构、转变方式、强化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显著, 提出并大力实施“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 积极探索多种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路径、新模式, 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取得了效益增长、发展迅速的优异成绩, 成为全国石化系统的知名先进企业。大家要利用这个机会全面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同时像化工建设三公司实施建设项目科学动态管理, 蓝星集团关于大型跨国化工企业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提升, 上海华谊集团关于企业反倾销机制的建立与运作, 多氟多化工公司作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基于技术领先的自主创新管理以及黎明研究院基于科研优势的产业化战略实施等一大批管理创新成果, 在全行业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华峰集团以创新精神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优化产业布局, 经过短短21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作坊, 发展成今天令人瞩目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开磷集团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不断整合自然资源和科技资源, 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矿业、磷化工、煤化工、氟化工、氯碱化工、建设建材、贸易物流、物业服务”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 为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云天化集团依靠技术、管理、制度三个创新, 实施了“以肥为主, 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 从以单一氮肥为主的生产企业, 逐步发展成拥有化肥、有机化工、玻纤新材料、盐及盐化工、磷矿采选和磷化工六大产业平台。天业集团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突破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 构建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始终占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等等。这些先进单位的经验都说明,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必须打造一个有强烈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领导班子, 建立一个符合时代要求和企业战略的发展模式, 培养一支勇于开拓的创新队伍, 完善一套科学有效的创新制度。
持续深入地开展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工作,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广大会员单位和化工企业的共同努力下, 化工行业管理创新活动已经全面起步, 但目前发展很不平衡。我们提出今年作为管理“创新突破年”, 重点力争实现四个突破:
一是创新观念突破。首先增强管理创新意识, 尤其增强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管理创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充分发挥在创新活动中的引领和带领作用。在今年全国管理创新大会上,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朱宏任代表部党组所做的报告中指出, 目前有不少企业只注重技术, 而不重视管理。应该知道, 没有管理保障的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并明确提出“必须把管理和技术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两轮驱动缺一不可, 像重视技术创新一样重视管理创新, 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
其次是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海尔是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面旗帜, 通过持续创新打造成为了世界级知名品牌。在一个又一个成功面前, 海尔人从不满足。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成功的企业, 只有时代的企业。只有符合时代的要求, 企业才会成功, 不坚持创新企业就会被淘汰。面临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企业必须敢于把传统的管理观念抛弃掉、颠覆掉, 创造出一套符合现代管理理论三大标准的经营管理模式:第一和用户之间零距离;第二对内部员工充分放权, 自主管理;第三与所有的合作方共存共融。海尔的观念和实践, 对所有化工企业应该有所启迪。
二是创新成果突破。在数量上, 过去全国评定和发布的十八届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中, 化工企业仅占3%左右, 有很大的发掘潜力和发展空间。我们要认真发挥群众智慧, 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挖掘总结、积极推荐国家级和化工行业级管理创新成果。在内容上, 根据化工企业特点, 围绕发展战略、风险管控、社会责任及以安环、质量为核心的基础管理项目做重点, 突出解决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提素质中的管理热点和难点课题。在质量上, 要坚持审定标准, 切实保证项目的真实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重点方向突破。我们已步入互联网时代, 网络化、信息化逐步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必将引发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面变革。在管理创新中要特别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 抓住当前管理信息化与生产工艺流程融合的契机, 尽快完成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 完善财务管理、生产调度、采购销售等方面的管理信息化, 有步骤地进行系统整合、业务集成、流程优化等工作。同时搞好互联网与管理软件交互融合, 积极推行即时生产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协同工业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基于互联网应用的全新管理手段, 促进企业管理方式实现从生产过程自动化到集成信息系统、决策支持、再造企业运作模式和组织结构的飞跃。
四是创新环境突破。企业要落实管理创新工作的组织体系,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创新机制和制度, 塑造一种创新光荣、容许失败、成功奖励、人人争先的浓厚氛围, 保证管理创新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发展。
万事开头难。企业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 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只要企业领导动手, 群策群力, 全力组织关键环节的突破, 我们就会完成今年的创新工作任务, 今后管理创新路子也会越走越宽广。
(三) 同心协力, 提高协会服务水平
在同这次发布会套开的中化企协五届四次理事会议上, 协会做了五届三次理事会以来的简要工作报告, 并经常务理事和理事审议通过。今后一段时间协会将继续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 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央全会精神, 坚持为化工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宗旨, 以推进企业管理创新为主线, 高质量打造化工企业500强发布会、建设农化服务体系以及开展职业经理人培训认证工作等三项品牌活动, 强化主旨业务, 提高人员素质, 全方位做好协会服务工作, 加快化工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
中化企协是全国化工系统唯一覆盖所有化工行业的综合性管理协会。主要任务是推动化工企业改革发展, 密切政府与企业间联系, 研究、落实国家有关企业改革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总结和推广化工企业现代化管理经验, 及时反映企业的愿望与诉求, 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指导和协助企业转型升级、强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促进化工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完成这些任务, 离不开广大会员单位和化工企业的关心和帮助, 离不开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与支持。协会成立26年来, 和全体会员共同团结奋斗,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协会目前强化的主旨业务包括:为企业提供管理培训、咨询、调研等服务;围绕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开展政策宣传、理论研究、培养典型、推广经验及反映诉求;合法有效地组织评选、认证、评比、标准制定与推行等工作;为企业和企业家搭建平台, 开展行业内外、国内外多层面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会员及行业企业的合法权益。当前尤其要搞好健全工作网络、建设经营管理队伍、打造品牌项目和拓展沟通合作等基础工作。我们诚恳期望广大会员和所有化工企业继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协会活动, 支持和帮助协会不断改进工作, 提高服务水平, 监督协助协会自律自强, 大幅度提升协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公信力。更好地整合资源, 齐心协力, 加快建成化工行业的一流工作协会,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在全市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07
副市长在全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06
在全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07-11
在全市禁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30
在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21
在全市生猪产业工作会上的讲话10-04
在全市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01
市长在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5-31
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05-25